新兴经济业态范文

时间:2023-12-18 17:12:56

新兴经济业态

新兴经济业态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兴产业;全球气候;温室效应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反常变化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世界 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注重低碳经济的发展模 式。低碳经济是指经济的发展不再完全依赖于高能耗、高 污染、高排放的经济模式,而是强调低能耗、低排放、低污 染。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引入,从而导致了全世界范围的 能源技术、经济产业结构乃至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 改变,出现了一批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新兴产业.

    1 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的概述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 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 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 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 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其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 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 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 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 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 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 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 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 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现在世界上讲的新兴产业主 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 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2010 年七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 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低碳经济模式下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性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以低能耗、低污 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呈现在世界 人民面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 碳消费也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世界各发达经济 体都把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新能源、新的汽车动力、清洁 能源、生物产业等作为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

    低碳经济将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 观,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 经济发展的热点。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 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 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 争制高点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对世界 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国际社会 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呼声日盛。我国在低碳经济时 代的大国责任,重要的体现在减排与发展低碳产业方面.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 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 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 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 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 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 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这个承诺,充分反映出作为一个 发展中大国的国际责任,作为能源消耗和生产大国,这一承 诺无疑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敲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 经济,但同时也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3 低碳经济模式下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 3.1 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任何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都要求有一种新兴的产业或 者产业群为之作支撑,不然的话,这种模式将无法实践下 去,它的发展将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低碳经济发展模 式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兴产业 的发展必然要求政府政策的支持.

    低碳经济模式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降低煤、天然气、石 油等碳基能源的消耗,同时要加强对碳中和、碳封存等技术 的使用,极力倡导对风能、核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新 兴绿色能源的利用。新兴产业必将朝着低碳甚至非碳消耗 的方向发展。这种新兴产业必将大大降低碳的消耗,减少 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使人类生活对自然的破坏大 大减弱。对于这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新兴产业,主要有:生 物产业、太阳能产业、核能产业、风能产业、地热能产业、氢 能产业等等。对于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将面临着传统产 业的挑战和阻扰,同时对传统产业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为 了不让经济出现较大的不利变化,必须引进国家的力量,强 调国家的调控。国家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规 划,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做一些战略性的安排,保证新兴产业 在不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积极有效平稳的发展.

    国家的政策主要从保护新兴产业平稳发展和避免传统 产业遭受大的破坏两个方面入手,比如在制定第十二五规 划时应该加入对新兴产业的规划,极力推出对新兴产业的 优惠、扶助政策。现在国家正在制定新能源行业的振兴规 划。规划将全面提升和发展新能源行业,包括创新能力,产 业应用。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风电、太阳能产业链, 形成了产业的群体,比如,光伏电池从最前端的硅材料,到 生产多晶硅的原料,到铸锭、切片,生产电池,到生产组件, 到建立电站,有完整的产业群,通过政府宏观政策推动和市 场机制的导向下,我们的基础力量已经开始形成了.

    3.2 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产业生产力向生态生产力的融合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改传统经济 的模式,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低碳消耗,而这个要求是 要求有一定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纯粹的摈弃高碳能源 而到达到这个要求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仅仅是消费角度考 虑的,而没有顾及生产方面的因素。所以应该从生产技术 和生产力方面考虑低碳经济模式下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

    从技术和生产力方面来说,低碳经济模式要求新兴产 业生产力向生态生产力融合。生态生产力也叫绿色生产 力,它是指社会经济生产力跟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的复 合,生态生产力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质、能量循环以及信 息传递的过程。产业生产力则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 表现出来的改造世界的能力。产业生产力向生态生产力的 融合是指人类自身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许考虑自然的 承受能力、生态循环能力,而不应该无顾忌的发展经济、发 展工业,而不注重自然和生态的发展。同时产业生产力和 生态生产力之间不能相互抵消,产业生产力应该遵循生态 规律为生态服务。产业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应该相互融 合,这种融合并不是历史上的产业生产力抵消了生态生产 力,而是使得两个生产力共同作用。比如:将低碳经济发展 模式下的产业生产力计为x,生态生产力计为y,我们希望 由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催生的这一场新兴产业革命能够实现 产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和值效应即(x+y),而不是差 值效应(x-y)。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 产业生产力向生态生产力融合.

    3.3 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 从工业发展史来看,从英国的工业革命到现在的信息 革命,对于以上产业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的融合问题一直 都没有得到解决。英国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大量使用,推 动了生产力

的发展,但是其也加大了高碳能源的利用,对自 然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历史上的“雾都”伦敦就是工业 所排出的大量废气所导致的。同样的,二十世纪的“电器革 命”和二十一世纪的“信息革命”使人类发展得到了快速的 增长的同时也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量碳基燃料的 消耗,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得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对人 类生存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所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 兴产业革命应该改变传统经济革命的作风,要朝着和谐、可 持续的发展方向进行。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新型产业发展 的趋势和标准,它要求工业的发展跟生态的发展相协调,要 求人类跟自然的和谐发展.

    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 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 “低碳化”;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 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 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 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 心竞争力,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 的标准。同时,要推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史经验 已经表明,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 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碳交易市场从 资本的层面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 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型,而碳市场的存 在则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创造了条件。碳交易将金融资 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 济的发展,因此它本质上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运 行机制,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世 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总之,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必将是未 来各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必须 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大踏步向低碳经济迈进.

    4 结语 总之,我国虽然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 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 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 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 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 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和新 兴产业,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 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董浩.浅析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j].产业经济,2007,(8).

    [2]陈柳琴.世界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j].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学报,2008,(9).

新兴经济业态篇2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已有200多年历史,期间经过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新贸易理论阶段和新兴古典阶段,反映了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古典、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揭示了互利性的产业间贸易问题;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新阶段;新兴古典贸易分工理论又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更高的发展阶段。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回归了斯密的分工专业化思想,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一、分工专业化思想的梳理

1.斯密定理

著名的斯密定理指出,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的大小,分工的发展取决于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市场范围的大小又取决于运输的条件。分工会带来专业化和专业的多样化,而这必然要求人们互相交易,互通有无。斯密定理直接地表述为市场范围扩大是分工深化的必要条件,市场范围扩大的关键因素是交易费用(盛洪,1994)。在斯密的理论体系中,市场需求被默认是外生的,市场范围的扩张只能停留在交易费用外生的水平上。斯密定理仅从市场需求方面静态地分析了分工演进机制,却没有将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两方结合起来研究分工演进机制。而在市场供给方面,降低交易费用可以刺激供给,有利于增加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因而,斯密定理的根本缺陷在于不能揭示分工演进的机制。

2.杨格定理

杨格定理在斯密定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需求层面上的分工演进机制的分析,将斯密定理动态化,从而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动态化分工演进机制。杨格定理认为,递增报酬的实现有赖于劳动分工的演进,不但市场大小决定分工的程度,而且市场大小由分工程度所制约,需求和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杨格,1928),杨格补充了由交易费用外生分工,由分工内生市场规模的机制。可见,杨格定理动态地发展了斯密定理,提出了由分工到分工的累积循环的机制。斯密定理与杨格定理对分工及其演进的机制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分工是基于人们交换能力的专业化分工,交换能力是市场交换范围的制约因素,而交换范围又是分工深化的限制因素。斯密定理与杨格定理形成了一个分工自演进组织体系,分工与专业化产生于交易效率的提高,并反过来提高经济体系的总效用,但同时分工的出现是以交易费用的相伴而生为代价。前者是由静态市场规模推动的分工,后者则是由组织创新推动的分工;前者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而后者从市场供给角度出发。综合二者可以较为合理地解释由分工到分工的自我演进机制,而这一机制中的契合点是交易费用。分工的自演进将市场规模动态化。分工和专业化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提高是一种生产质量上的提升,能有效地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边界。交易费用是分工和专业化的关键因素,分工的细化会导致交易及其费用几何级数的增加(Becker&Murphy,1992)。

3.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杨小凯1984,1991,1997),使人们能够生产的剩余产品日益增加,这是人们选择分工专业化带来的收益。交易费用的存在,使人们在交易中必然付出代价,人们必须在分工专业化和交易费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寻找一个理想的均衡点。当分工与专业化所带来的收益超过支付交易费用所产生的损失时,人们会选择分工专业化经济,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反之,当分工专业化所带来的收益低于支付交易费用所产生的损失时,人们会选择自给自足经济,即自己生产多种自己所需的产品并满足自己的消费,这时将没有商品交易。显而易见,分工专业化是推动国内贸易的基本原因,而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市场,则必须通过必要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保障人们的合法财产与收入的安全性,努力提高交易效率,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只有分工的效率超过交易费用时,自给自足经济才会演变为分工经济。

随着交易费用的下降,分工就会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规模上进行。如果我们从对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易效率与交易

费用的关注中,站到更高的层面观察分工网络的交易费用问题,则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经济系统的分工网络存在单位交易效率提高即交易费用下降与网络整体的总交易费用上升同时存在。这是因为,交易效率的提高体现为专业化生产的个体与个体之间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会促使更多交易行为的发生,同时使一些原本不能实现专业化的新的分工领域出现,这些新专业的出现,同样会带来交易量的增大。也就是说,在分工网络上,由于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网络中原有点与点之间的连线变得更粗,因为交易量扩大;二是又会有新的节点出现,这些节点的出现使分工网络规模得以扩大,因此在单位交易费用下降的同时,总的交易次数可能会迅速上升,导致交易费用的总量也不断上升。另外,网络的扩展和复杂化又可能使其中的内生交易费用迅速上升。这些都反映了劳动分工发展和交易制度日益复杂的趋势。

事实上,经济学是解决两难冲突(tradeoff)的科学(杨小凯、黄有光,1993;杨小凯,1998;Yang,2001),因为任何经济决策都是在约束条件中寻求最优,最优的决策事实上都是折衷的结果。现实生活中的最优状态(选择)一般总是中间状态,而不像传统经济学理论所主张的如“完全竞争”那种极端的理想状态。杨小凯和威尔斯(YangandWi11S,1990)的模型却表明,竞争程度的增加与分工经济不可两全。分工程度很高时,每个专业化生产领域的竞争程度就会受到影响,不可能一方面要求每个专业生产领域从事生产的人都很多,达到完全竞争状态,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又具有同样很多的专业领域数量。因此,现实经济中,如果对交易费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既有一定程度的竞争又有一定程度垄断存在的中问状态。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均可以放入两难冲突的分析框架,并从中内生出最终的均衡状态。

二、新兴古典解释贸易产生的新思路

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国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时,是假定在纯消费者和厂商绝对分离的前提下,而国际贸易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外生的比较利益。这种传统新古典贸易理论把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分割开来,却难以阐明国内贸易何以发展到国际贸易,以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问贸易量的原因。D—S模型可以解释为什么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先天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却不能内生地解释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演变,因为按照这些理论,人们一开始应该选择的是国际贸易,而不是实际作为开始的国内贸易。以杨小凯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既相承又具有开创性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将贸易的起因归结为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对贸易产生的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思路,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的经济学流派。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依托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新框架,将贸易的起因归结为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对贸易的原因给出新的解释思路,使贸易理论的核心重新回到分工引起的规模报酬递增,是一种内生动态优势模型,是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统一的模型,是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的模型,能够整合各种贸易理论,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重新归纳贸易理论的发展线路。新兴古典经济学弥补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的重要缺陷,从每个个体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现实出发分析个体的决策过程及其结果。基于个体是消费一生产者的新框架适合国家层次上对单个国家的分析,新兴古典经济学把对个体之间分工和贸易的分析用于分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用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及其折衷解决的个体专业化决策思路重新考察国际贸易理论,用分工演进模型对贸易理论的基本问题给出新的解释,构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新兴古典经济学派从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统一出发,构建了贸易产生的内生化新体系。

基于库恩一塔克定理,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独创了超边际分析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提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分析任何经济现象的出发点,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经济问题构建贸易模型。这些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一国国内贸易如何发展到国际贸易的问题,把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到一个理论框架里.对国际贸易新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梁小民2003)。新兴古典经济学为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企业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核心理论。杨小凯的研究成果涉及到基本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构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学的解释力(张永生2002)。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交易费用对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按照新兴古典贸易的理论,交易效率的提高会扩大市场容量,促进市场一体化,相互分割的局部市场将逐渐发展成一体化的市场,这时候。一个大的市场就折中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提供了更大余地,所以,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发展的结果,其市场容量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国际贸易之所以在国内贸易之后发展起来,是因为同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存在额外的交易费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复活了古典经济学的精华分工理论,并将之加以数学分析工具,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思路和分析工具。从而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纳入到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现有的贸易理论整合到统一框架下。杨小凯和黄有光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说重新为经济学确定了方向,将经济学从资源分配问题引向组织问题,为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企业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新兴古典分析框架的演变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分析经济现象的出发点,所构建的一系列模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问题,如交易费用模型可以解释贸易的出现等现象。文章这里用图1说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此图是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基本分析工具,此图中,假定一个经济系统中有4个消费者一生产者,每个人必须消费4种产品,而且可以选择生产1,2,3或4种产品。没有市场存在,整个经济分成四个互不往来的部分,经济没有一体化,没有商业化,生产集中程度低,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低。若假定专业化可以通过加速熟能生巧边干边学的过程提高生产力,则在图1—1的自给自足,即国内贸易中每个人的生产力都很低,但是它却完全没有交易及其产生的交易费用。由于所有人的生产消费结构相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很低,在图1—2的局部国际贸易状态中,每个人生产的产品种类数从4减至3,即专业水平上升,因此生产力上升,市场也从无到有。每个人的交易次数从O增至2,交易费用也从无到有。经济分为两个互不往来的部分,与自给自足相比,市场一体化程度上升。产品1或2的生产者人数也从自给自足时的4个减至2个,所以生产集中度上升,同时也出现两类生产贸易结构不同的专业,因而比自给自足时结构多样化程度上升。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每个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的商业化程度及市场个数都增加。图1—3则是一种完全国际贸易状态,每个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的商业化程度及市场个数都增加。每个人的专业化程度、社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每个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市场个数、经济一体化程度、生产集中程度、交易次数及总交易费用、每个人的生产率都比局部国际贸易时增加。

经济体系之所以能从自给自足状态演进到局部国际贸易状态乃至完全国际贸易状态,是由于在这类框架中有分工好处与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故分工水平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交易效率越高,折衷这种两难冲突的空间就越大,分工水平也就越高。在一个静态模型里,当交易效率外生改进时,经济体系就会从自给自足向完全国际贸易演进。在一个动态均衡模型里,即使交易条件没有外生地得到改进,分工的演进也会白发地产生。上述两种现象,会作为分工演进的不同侧面同时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是由于个人选择专业模式和水平的自利决策而内生出现的,需求和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随着分工的演进,社会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也会随之发生演进。经济体系从自给自足演进到局部国际贸易乃至完全国际贸易演进的方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互相独立的国内市场从多逐渐变少,最后变成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由此可见,市场能够有效率地决定贸易品的种类和贸易的范围,即由于专业化经济程度的提高以及交易效率的提高而导致的交易范围的扩大,从而使贸易从国内扩大到国外。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缺陷

新兴经济业态篇3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宜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各级干部适应科学发展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宜兴已经初步走上了一条上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下合地方实际的发展道路。面对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这一历史盛事,面对新的机遇,我们必须以更加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机遇,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首要的是提升发展理念。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速度、质量和效益的辩证统一,是宜兴新一轮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迫切要求。我们强调又好又快、“好”在“快”前,并不是要以牺牲发展速度的“快”来求得发展质量的“好”,而是要更加突出好与快相统一,更加突出快中见好。这是宜兴发展经验的总结,更是未来必须遵循的道路。从宜兴以往的实践看,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的过程,就是一个快中求好的过程。从宜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看,我们更加需要突出好与快的统一。宜兴到“十一五”期末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就经济指标而言,人均GDP必须达到1万美元,财政收入必须突破100亿元,如果没有一个较高的经济增幅、较快的发展速度、较好的发展质量作支撑,这样的发展目标必将沦为空谈。对我们宜兴来说,好中求快,最关键的是节约优先、环保优先。快中见好,最主要的是要以工业扩张的快、高新技术产业壮大的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快,实现经济质态的好、结构效益的好、发展质量的好。只有坚持“好”与“快”的高度统一,坚持能快则快,在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中来追求好、体现好、落实好,我们的发展才会稳健而强劲,现代化的目标才会如期实现。

关键的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经济的发展正越来越受到国家政策的调控、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必须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要推动经济向“集约型”方向发展。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推动工业集中、产业集聚。加大规模企业培育力度,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向优秀企业集中。要推动经济向“协调型”方向发展。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开展清洁生产,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推动经济向“特色型”方向发展。围绕业已形成的特色产业基地,拉长产业链,提高集中度,加快形成“一镇一品”、“一镇一特”的发展格局。要推动经济向“效益型”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产出率、高贡献度的新兴产业,实现企业竞争能力、财政贡献份额、产业发展层次的共同提升。从今年起,我们调整了考核指标体系,降低应税销售考核比重,重点考核财政收入、后劲投入、到帐外资、能耗和排污等主要指标,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衡量干部的政绩,不仅看眼前,更看长远;不但看显绩,更看实效,从制度上保证领导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上。

重要的是要提升生态竞争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品位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遍希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这一趋势反映到经济生活中,投资客商选择投资地也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生态的砝码越来越重。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凸显发展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宜兴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这是我们在区域竞争中不可多得的优势。我们要围绕创建全国生态市的目标,加大力度保护好、建设好、开发好生态环境,真正把生态优势打造成为宜兴的特色品牌,为推动腾飞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作者系新当选的党的十七大代表、中共宜兴市委书记)

新兴经济业态篇4

【关键词】产业生态圈 信息经济 新兴增长点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信息产业已成为创新力最足、渗透力最高、带动性最强的产业领域。随着新型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在全球范围不断涌现,全球的信息产业也正发生趋势性转变,发展格局也处于不断重构状态。信息经济在我国异军突起,目前我国信息产业基础已比较扎实,发展潜力充足。“十三五”时期,我国应紧紧抓住信息经济变革的有利契机,顺应“互联网+”潮流,通过全新的发展理念,培育信息经济新兴增长点,抢占全球信息经济的制高点。而在当前产业边界加速融合、跨界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产业生态圈的构建逐渐成为主流。我国信息经济或可通过产业生态圈理念来培育新兴增长点,获取信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产业生态圈的六个维度

产业生态圈,就是某类产业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或者将要形成的以某个或某些主导产业为核心,并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区域性产业多维网络体系,主要包含六个维度。

一是生产维度。在既定区域内集聚了大量的相互依存和协作的企业,形成一个大集群。集群内部的企业包含专业从事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生产型企业,产业链横向和纵向相配套的关联企业,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和企业,以及产业内某些关键特殊领域的企业等等。二是科技维度。在产业生态圈内,形成围绕主导产业的科技研发、设计、试验和成果转化等构成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服务维度。在既定区域内,集聚各类专业型的配套服务企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便捷化的信息、咨询、物流、销售等服务。四是劳动维度。在产业生态圈内,主导产业、各个配套产业以及关联产业都拥有技能水平较高的劳动力大军,多支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五是基础设施维度。产业生态圈内部配备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例如,将通信基础设施、机场等配备于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圈,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配备于运输依赖型的产业生态圈。六是公共维度。包括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法律法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金融信贷服务体系,以及生态圈内的发展氛围等。

新一轮信息浪潮成为新兴的增长点

从细分行业来看,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曾一度达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3倍以上。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外需推动为导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逐步呈现乏力的状态,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不断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兴增长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速曾一度达到了30%以上,明显高于同期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水平。2015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速保持在15%以上。

从信息经济的新型业态来看,“十二五”以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一大批新兴信息技术业态的迸发式增长,与之关联的信息终端设备制造业、信息集成系统、数据信息处理和存储服务、嵌入式系统服务、软件产品、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等新兴行业均保持了较高速的增长,许多行业的年均增速都突破了20%。

随着信息技术的继续普及和信息经济的持续火热,在“十三五”期间这些行业业态将成为我国信息经济的新兴增长点。据预测,“十三五”我国新兴信息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5%以上,预计到2020年底这一产业的总体规模将突破11万亿元。其中,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这四大行业的规模将分别达到5.5万亿元、500亿元、2万亿元和3万亿元左右。

产业生态圈是培育信息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

当前,我国乃至全球信息经济的发展环境正继续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产业生态圈不断成为以新型发展理念培育信息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所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这四大新兴增长点的市场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于产业和服务的市场竞争,而是包括了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专业平台等的综合实力所构成的生态体系的市场竞争。从目前全球主流跨国集团的竞争优势来看,产业生态体系越是完善,就越能够对外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并且与合作伙伴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进而可以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参与,形成更有实力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

近几年来,国际上的一些巨头以应用软件系统升级、硬件更新升级、数字信息集成和系统平台升级等方面的互动融合为导向,积极构建以产品、内容和服务为主要亮点的“产品+内容+服务”的产业生态系统。这种新的发展理念在美国体现得较为明显。其中,Google公司和ARM公司联手打造了以ARM为核心的100余家从事集成电路的企业、1000余家专业的OEM企业、10000余家新产品设计企业、由100多万名先进的工程师开发而成的10万多项设备等共同组成的联盟体系。通过打造一个强有力的产业生态圈,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下获得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Wintel的领头地位。

国际巨头的种种迹象均表明,以产业生态圈的发展理念来培育信息经济新增长点,已成为未来信息经济实力竞争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十三五”时期,以产业生态圈的发展理念培育信息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是我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

以产业生态圈理念,培育信息经济新兴增长点

进一步培育和掌握一批信息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首先要重视基础创新,掌握新一代关键核心知识产权。我国信息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多,信息企业的创新也多围绕在应用、外观、基本功能等方面,核心竞争力较低。当然,没有关键核心技术,就难以形成完善、高质量的产业链,也就难以打造生产生态圈。因此,要以产业生态圈理念培育信息经济新增长点,就要争取关键核心技术的国际地位,重点突破国内信息产业薄弱环节存在的技术瓶颈,全力推进工业实时控制系统、云计算系统、智能终端制造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

加快推进信息经济的商业运作模式创新。“十三五”时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一批新兴的信息经济增长点的稳定发展,都需要有商业运作模式的创新。就拿物联网来说,目前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瓶颈之一就是商业运作模式的瓶颈,物联网发展的挑战不但在于技术上的问题,更在于市场上的规模化应用。“十三五”时期,以物联网等为新兴增长点的信息产业必须坚持产业生态圈理念,推动商业运作模式创新,化解产业资源、产品碎片化与规模化供给之间的矛盾。这就要重视信息产品的创新、信息技术的创新,实现我国信息经济硬实力的创新发展。同时,还要重视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流程优化、制度组织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等方面的软实力的积极创新。

积极鼓励企业主体进行兼并重组或构建战略联盟。国家应鼓励和支持本土信息类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中小型信息类企业以及产业领域相关企业,加大企业的信息技术整合,不断丰富信息产品和完善信息产品的结构,加快推动信息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拓展并不断扩展消费者资源,增强企业发展潜力。积极支持本土的信息经济领域龙头企业优化关键核心技术的布局,针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领域,兼并或联盟拥有组织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有成长潜力、产品市场前景广的企业,获得信息经济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①张志强、雍兰利:《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集成与企业成长路径》,《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3期。

责编/周晓燕 刘芋艺(见习)

新兴经济业态篇5

关键词:后危机;发展路径;碳交易机制;差别化的产业政策;低碳都市圈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4—0088—05

一、引言

在后危机时代,战略新兴产业日益成为各国产业竞争的焦点。具体来说,战略新兴产业集新兴科技、新兴产业和国家战略性于一体,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相互融合的产物。从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来看,战略新兴产业有三个重要特征:第一,市场需求稳定并且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二,具有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第三,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战略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七大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空间海洋开发以及地质勘探。

二、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特征

后危机时代是全球经济危机缓和之后的一段时期,虽然该时期较之于低谷时期得到明显回升,且整体处于平稳增长状态,但经济体内部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国际贸易市场将长期处于供需不均衡,状态

鉴于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以及居民储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尚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到危机前的繁荣状态。而长期依赖出口拉动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内需不足,外向型企业和产业的持续性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拓展和培育国内市场势在必行。

(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发达经济体影响力下降,新兴经济体影响力上升。从经济危机的复苏进程来看,新兴经济体率先走出低谷,尤以中印为代表的亚太经济区(日本除外)复苏进程最为显著。发达经济体的复苏进程则一波三折,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加快但依然存在衰退的可能;欧盟经济区2011年再次遭受债务危机的重创,复苏进程暗淡;日本经济既受到欧美经济不景气的牵连,也深受2011年大地震的冲击,2011年经济为负增长。总的来看,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的新引擎,发达经济体的主导作用正日益被削弱。

(三)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将成为世界性趋势

一方面,鉴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带来的惨重教训,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以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以此来调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过渡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仍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四)低碳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以及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条件下,低碳经济是人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自从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中提出发展“低碳经济”以来,低碳经济已在发达国家悄然兴起。而哥本哈根协议的签署则意味着低碳经济不仅是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将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政府干预将是各国实现经济良性发展的必要手段

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不仅意味着美国自由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巨大漏洞,而且表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政府干预。对发达国家来说,加强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职能愈加突出。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自身市场体制的不健全和外部经济风险的存在更加突出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三、后危机时代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影响分析

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整体经济走向的变化将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我国整体经济走向会发生四种趋势性变化:第一,经济增长由过度外需依赖型逐步转为内外需求双向驱动型,而且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将最终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区域经济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方向转变,这不仅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发展趋于均衡,而且表现在城市群内部,主要是核心城市腹地(包括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的崛起;第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业将获得长足发展;第四,发展低碳经济亦将是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受整体经济走向变化的影响,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在后危机时代会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一)具有稳定而广阔的市场需求

在后危机时代,我国产业的发展将会由过度依赖外部产业需求逐步转为主要依赖内部产业需求。一方面,迫于国际市场需求长期低迷的不利情势,产业发展不得不由外需转为内需;另一方面,我国城市经济和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孕育了庞大的国内需求市场,从而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与尖端科学技术密切结合

从国际上来看,鉴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给整个经济体带来巨大创伤,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尤为重视发展与尖端技术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以此来保持自身的经济和科技优势。而我国作为日益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后危机时代的产业革命必将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绝好机会。这次产业革命将带动一大批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进而推动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升我国产业整体的竞争力。

(三)与关联产业相互融合,逐步形成庞大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战略新兴产业与关联产业密切结合,并带动相关产业兴起,是其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主导产业的先决条件之一。关联产业包括前向关联产业、后相关联产业以及旁侧关联产业,它们分别为主导产业提后、产前和产中服务。此外,关联产业中有相当比重是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与其相互融合必将推动生产业的快速发展。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新兴产业与关联产业相融合并逐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将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极大改善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不利地位。

(四)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的严峻挑战,亟待产业转型,形成一种可持续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另外,被划为生态功能区的区域由于受自身环境和经济功能定位的限制,经济长期陷于停滞和贫困的状态,也亟需发展绿色高收益产业,实现与其他功能区的共同发展。而战略新兴产业作为低碳、节能的集约型产业对于落后地区的发展将是一个新契机。

四、后危机时代京津冀经济圈的内外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区域性政策和规划的出台促进了京津冀经济圈发展。2006年,国务院分别批准了北京和天津两市的城市规划,北京被确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国际大都市”,天津被确定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从而划定了两市不同的目标和职能,也促使京津冀经济圈内的“双核”城市逐步由竞争关系转向竞合关系,从而有助于增强经济圈的整体竞争力。同年,天津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08年3月国务院又将其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上海浦东之后第三个全面开放的经济新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天津滨海新区经济获得飞速增长,2010年的GDP总量突破5000亿元,超过天津GDP总量的半数(天津市当年的GDP总量为9224.46亿元)。尤为重要的是,2006年编制的“十一五规划”将《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纳入为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由此正式确认了发展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性;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将酝酿已久的《京津冀都市圈规划》递呈国务院,该规划预计年底即将出台。由此,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方向将更为明确,经济合作将更为务实,区域经济凝聚力也将更为增强。

2.国际产业转移格局的变动促进了京津冀经济圈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外商投资北移的趋势不断增强:2005年,京津冀三地吸引FDI总额为1394亿美元,占全国的9.52%;2010年,三地吸引FDI总额达到2691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0.93倍,占全国的比重也上升至9.95%(与此同时,长三角的比重由2005年的38.82%下降至38.09%,珠三角的比重由2005年的19.74%下降至2008年的15.57%)。这种国际产业格局的变动以及外商投资北移的新趋势,有利于京津冀经济圈承接国际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周边经济圈的崛起使京津冀经济圈面临严峻挑战。以济南和青岛为双核的山东半岛经济圈,紧邻日韩,港口便利,又得益于密集的城市分布以及制造业的高度集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得以充分释放,其经济总量一直占据山东全省的三分之二强,2008年其GDP总量为27232.57亿元(山东全省GDP总量为39169.92亿元),是仅次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的第四大经济圈。以沈阳和大连为双核的辽中南经济圈,依托自身雄厚的工业基础,又得益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的政策支持,近年来经济亦获得快速发展,2010年其GDP总量已达19084.09亿元。同处环渤海地区,两大经济圈日益崛起的态势对京津冀经济圈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4.周边省份的崛起为京津冀经济圈造就了良好的经济腹地。作为京津冀经济圈的经济腹地,内蒙古、山西和河南三地经济在近年来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自2001年以来,得益于资源和政策优势,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八年高居全国首位,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72亿元。另外,受中部崛起政策的助推作用,山西和河南两省近年来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10年两省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达到9200.86亿元和23092.36亿元。随着蒙、晋、豫三省经济的日益崛起,京津冀经济圈将获得日益广阔和稳固的的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腹地,从而有利于摆脱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增强自身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内部环境分析

1.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缺乏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第一,由于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城市间长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尤其是对某些共享性资源和基础设施的使用常常得不到有效协调。第二,虽然出台了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三地也出台了各自的城镇发展规划,但是与正式的法律规范相比,规划的约束力和执行力毕竟有限。第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小城市的发展,都市圈内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会不断出现,具有约束力的都市圈相关法律亟待出台。第四,都市圈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而这就要求构建一个科学、规范、有效的都市圈治理机制。由此,科学的规划和健全的法律将为都市圈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加强都市圈立法迫在眉睫。

2.京、津、冀三地尚未形成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竞合关系。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法进行分析,可知2007年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三次产业结构趋同性颇高:京、冀间相似系数为0.8512,京、津间相似系数为0.9024,津、冀间相似系数更是高达0.9432。这主要是由于三地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各自为政,又常常求全求大,不注重发挥自身的累积优势和比较优势,导致了区域间产业的同质化竞争。例如,渤海湾沿岸的黄骅港、曹妃甸、京唐港与天津港在产业规划中均将临港重化工业作为发展重点,石家庄、天津和北京三市均把医药制造业列为重点产业,由此加剧了同质竞争现象。除了产业间的同质化竞争外,京、津、冀三地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合作水平较低,制约了经济圈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总之,三地产业过度重叠所导致的同质化竞争,以及科技创新合作的不足,势必拖累京津冀经济圈整体的发展。

3.不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仍是制约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瓶颈。完善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不仅要求区域内有发达的基础设施群,而且要求其合理分工,协作有序。虽然京津冀地区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但并未实现都市圈内高度的通达性。值得一提的是,津冀港口间的协作虽有进展,但远未形成分工合理、高效协作的一体化港口群。虽然2009年河北港口集团的成立加快了河北港口资源的有效整合,但是天津港与河北港口间仍存在功能上的重叠,如天津港也配置了铁矿石和原油码头(兼有集装箱码头),直接导致了与河北港口的竞争。此外,京津冀区域内还缺乏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尤其是港口的集疏系统不够发达,海运与铁路、公路运输联合运营的模式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经济圈内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严峻。京津冀经济圈的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严峻:2010年三地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142110万吨,占全国的5.98%;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68760亿标立方米,占全国的13.24%;固体废物产生总量达34819万吨,更是占到全国的14.45%;2010年渤海的废水排入量达1.81亿吨,化学需氧量海洋污染物达0.79万吨,致使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重上升至24.5%;海河水系总体处于重度污染状态,在七大水系中污染最为严重,其中达到Ⅰ—Ⅲ类的水质仅占37.1%,远低于七大水系59.9%的平均水平。此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地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也都是京津冀经济圈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5.京津冀都市圈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截至2010年底,京津冀都市圈内地级市以上城市构成的层次结构如下:超过5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为北京、天津;超过200万的大型城市为石家庄、唐山;人口在100万以上的仅有保定;人口在50万和100万之间的城市为秦皇岛、廊坊、张家口、承德和沧州市。由此可见,京津冀都市圈的城市层次结构极不合理,一方面,核心城市过于发达,次级中心城市明显落后;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尤为不发达,主要表现为人口50万—100万人的城市居多,而人口100万—200万人的城市极少(仅有保定)。

五、京津冀经济圈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构建区域性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体系

与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相适应,京津冀经济圈应构建全区域性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各城市的规划应以此进行调整和修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京津冀三地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方面产生过度竞争,进而形成分工合理、高效协作的新兴产业分工体系。

(二)根据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实施差别化的区域产业政策

由于京津冀经济圈内不同的地域环境差异,国家对不同地区采取了差异化的经济功能区定位。由此,也导致了区域间经济的差异,突出表现为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落后(两地均被定位为生态功能区)。在新形势下,与差异化的功能区定位相适应,应采取差异化的区域产业政策,尤其要加大对张承两地的生态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扶持当地新能源产业、绿色工业的发展,逐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三)利用碳交易机制稳步推进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碳交易机制是根据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原理,对行业内的企业规定一个统一的碳排放标准,超出排放标准的企业可以向低于排放标准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碳交易机制可以有力刺激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低碳产业的发展,而目也会促使高碳产业向低碳化方向迈进。

碳交易机制在京津冀经济圈的实施应采取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从空间角度来说,鉴于目前京、津、冀三地发展水平的差异,初步的碳交易机制应分别在三地内部实施和推行,以避免资源过度流往京津地区。随着三地经济水平的逐步缩小,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建立全区域性质的碳交易市场,使碳交易机制适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产业部门角度来说,鉴于各产业间生产效率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亦应采取渐进推进的办法。首先在各产业内部分别建立碳交易市场,加快碳减排的进程;待相邻产业科技水平相差无几时,再将各相邻产业的碳交易市场合并,建立大类产业碳交易市场;以此类推,最终建立一个产业间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以市场机制推导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四)培育和发展关联产业,形成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中轴的产业链

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关联产业的支持和带动,单靠自身发展很难成为区域主导性产业。前向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提后服务(主要是提供市场需求),后向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提前服务(如原材料、燃料、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而旁侧关联产业则为主导产业提中服务。因而,必须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关联产业,使其成为密集的产业链,才有望成为区域的主导性产业。

(五)培育新兴产业聚集区,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在京津冀经济圈内部,部分地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已具有相当的比较优势,如保定、邢台和张家口的新能源产业,石家庄的医药制造业以及北京和天津的高端制造业等。根据现有基础和各自的比较优势,京、津、冀三地应稳步地布局新兴产业经济区,努力促使其集中布局,形成产业集聚群,实现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六、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路径

(一)构建法制化、规范化、三方互动的都市圈管治模式

第一,增强都市圈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和连续性,使各城市的中远期规划与京津冀都市圈整体规划相协调,并适时进行修改和调整,实现局部与整体的共同发展。第二,加快都市圈管治的相关立法,并且应本着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使国家性和区域性的都市圈立法共同推进,从而为京津冀都市圈实现有效管治提供具有约束力和针对性的法律保障。第三,在国务院下属分支机构中,设立一个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并且由京、津、冀三方共同参与的京津冀都市圈管治机构,专门处理都市圈内的环保、治安、公共物品供给等问题。第四,在发挥政府对都市圈管治职能的同时,积极鼓励市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都市圈的管治中来,使都市圈的管治模式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政府、市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四方共同管治型,从而有效避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二)构建京津冀低碳都市圈

第一,将低碳理念融入到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当中,使都市圈的长远发展更符合低碳要求。第二,在引进外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都市圈对外设置统一、严格的环保标准,阻止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进入本区。第三,构建有力的低碳消费政策支持系统,如对居民低碳消费方式给予物质奖励,为居民实现低碳生活提供制度性激励。第四,利用科技创新积极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使低碳经济成为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柱。第五,加大对环京津贫困带的生态转移支付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旅游业,走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三)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

第一,将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统一规划,尤其对共享性和竞争性基础设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其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形成错位竞争与协作并存的竞合关系。第二,对共享性基础设施和资源,应根据有偿使用、利益均沾的原则建立一种定期的平等对话机制(或有中央主持,避免不对等的局面),以协调基础设施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大力发展多种交通方式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尤其要加强沿海港口的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的集疏能力。第四,构建一个统一的津冀港务发展中心,根据比较优势确定各港口的发展方向,指导其发展各具特色的港口经济,促使港口间形成错位竞争、互为发展的格局。

(四)扶持中小城市发展,构建层次结构合理的城市群

新兴经济业态篇6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新兴产业

一、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正确理解“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两型社会”建设与科学发展观,都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新的形式,实现的科学发展,在本质要求上一致。

“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简称。总理2007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总书记2007年10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有序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市场、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等各种综合性措施,提高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全部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使人民享受到最优的社会福祉,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经济形态。“节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另一方面是要求对资源、能源消耗实行减量化,其目的是资源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资源管理水平得到较好提高。这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的减小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即是指立足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和消费体系,降低经济社会的环境影响,使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中之内。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追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促进我国中部崛起的又一大战略举措。

二、建设“两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一)“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两型社会”建设同样如此。要想不断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其关键还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过程中,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制定“两型社会”的规划中,大力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环境整治,统筹城乡发展,关注生产和食品安全,这些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两型社会”建设应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不断的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够保证“两型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五个统筹”,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协调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两型社会”的建设,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友好发展。

(三)“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发展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的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自然资源结构的关系来看,并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和人民的身心健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人们要逐步改变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状况,改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同时要求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重点从源头上减轻大气、水、土地的污染问题,加大流域、区域原生态的防治力度;积极推广生态工业园,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和农村的污染防治;加强环境保护的城际、省际、国际合作,最大限度地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接受和拥护,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的原则,实行严格的资源生态保护。两型社会的内涵就是要积极地发展生态文明,让生态为文明的观念广泛传播。同时,生态文明的发展,也会切实推动“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三、发展新兴产业是建设“两型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发展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主要是指随着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在建设“两型社会”过程中发展新兴产业,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绿色发展的经验。我国在“两型社会”建设规划里,特别是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中,也是将发展新兴产业的目标与标准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要求自觉而积极地发挥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环保、新能源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加快探索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低碳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实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探索有效的政府引导和经济激励政策,研究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落实,密切跟踪低碳领域技术进步最新进展,积极推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与国外的联合研发,以此提升“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品质,增强“两型社会”建设的时代内涵。

(二)发展新兴产业应以发展循环经济型和低碳经济型产业为主

1.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循环经济是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手段,以市场机制为推动力,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上可行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科学发展观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发展循环经济,国家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产业布局,要求各类开发区和重化工业集中地区要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发挥产业集聚和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群或产业链。这些产业的发展,无疑会对我国的“两型社会”建设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2.发展低碳经济型产业。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低碳经济简言之就是排放二氧化碳比较少的经济,实质是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低碳化产业、促进低碳化消费,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即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多赢,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开放合作,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致力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是与科学发展观和“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完全一致的。中国政府在2006年底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低碳之路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在探索“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要融入低碳发展的理念,结合中国国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经济结构,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从优化经济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以使用低碳技术为主的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以低碳经济加快“两型社会”的建设进程,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低碳化,以最终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郝继明.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3)

[2]吴亚平.“两型社会”探究[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王岗峰.社会和谐发展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新兴经济业态篇7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绿色经济 光伏产业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11-02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源于中央政府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科学总结和对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深刻洞察。从2009年由总理主持召开3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拟定的包括新能源在内的七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紧接着,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作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同年2月,国家发改委牵头成立专门发展协调小组并且起草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在我国方兴未艾。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代意义及其盲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普通产业有着显著的不同之处。它已经超越了普通产业的概念,成为一种集科技、经济、社会等诸多主题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单单意味着经济增长,也不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的发展问题。更多的是它还承担着国家使命,体现着国家意志,在很多领域决定国家科技发展的方向,改善国家民生条件,保障国家安全、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介入,而政府必须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扮演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科技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从1972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提出以来,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衡量已不局限于经济水平的高低和经济增长的快慢,各国政府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发展机制以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这个课题。不可否认,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更高的生产力,意味着能够实现更持续的发展,但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产生污染等环境问题,所以并不能100%地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且可能出现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的意外情况。然而,人们较轻易地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所诱惑,而忽视了环境效益的损失,进而产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盲点。{1}

二、绿色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路径之优化选择

“绿色经济”一词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绿色经济也称为“生态经济”,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本产业链,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新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绿色经济将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如果说传统的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为特征的一种损耗式经济,那么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使用能源与资源的一种平衡式经济。

绿色经济要求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追求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在区域经济范畴下,培育产业、完善产业、壮大产业是绿色经济最佳用武之地。而在新兴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如能够引入绿色经济理念,产业二次转型的步伐将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方式转变将更快更好地得以实现。

自绿色经济诞生之日起,20多年来许多地方都在探讨绿色经济的现实意义。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能够深刻体会绿色经济理念的内涵,并且可以更全面地指导具体工作,实现融会贯通。邻国日本,自身自然条件缺失,不得不选择绿色经济的方法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发现,日本绿色经济的实践已经硕果累累:全国高铁、地铁的无缝对接,电脑芯片等精密电子元器件的制造闻名全球,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绿色经济不仅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实践印证,也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绿色经济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四川省遂宁市缺乏自然资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低,人均耕地不到全国的一半,单位GDP的能耗比全国高50%,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只有26.3%,而全国的水平是40.1%。经过近几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的努力,遂宁在全国率先提出区域绿色经济指标体系。其中遂宁市教育、医疗支出在GDP中的比重略高于全国水平,万元GDP的烟尘排放量只有全国的1/4,森林覆盖率是全国水平的一倍,在绿色GDP指数、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和城市管理效率指数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三、无锡光伏产业迅速崛起的培育行为及启示

近五年来,光伏产业、太阳能产业等名词深入人心,各地光伏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国际上,我国成为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出口国,其中无锡光伏产能约占全球的20%;国内,则遍传“全国光伏看江苏,江苏光伏看无锡”的美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光伏产业缘何选择在无锡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是个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无锡光伏产业迅速崛起的培育行为

1.确定光伏产业项目,全力以赴支持项目建设。随着人类社会对自然改造程度的扩大与深入,人均能源消耗与日俱增,同时地球上非可再生能源的可开采量日益减少,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摆脱能源短缺的困扰,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新动力成为各国能源发展的主要课题。在这个大背景下,无锡政府审时度势,经过系统性地甄别和讨论,充分认识到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拥有巨大生命力和经济带动作用,果断制定了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发展政策,并随即进入光伏产业项目的引进工作阶段。

2000年,留澳学者施正荣博士带着他10多年海外拼搏获得的10多个科技专利,回国寻找创业发展的机会,双方会谈一拍即合。第二年,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成立。尚德公司成立初期,缺少资金和各层次人才,无锡市政府动用各类资源一次性融资600万美元,并且利用政府人才平台为尚德公司募集各类人才;2002年尚德公司面临市场拓展困境,无锡市政府再次为其争取到各类支持资金约400万美元。无锡尚德由此踏上了成为世界光伏企业前三强的道路。

2.以尚德产业项目为坐标,向上往下拓展产业链条。光伏产业的产品用途是太阳能发电,而现阶段通过该方法生产的电力所耗费的成本较高,从国际太阳能发电利用趋势来看,政府是太阳能电费的最终买单人,因此,政府的态度和政策严重影响着光伏产业的兴衰。而无法掌控的政府政策给光伏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销售风险,严重影响着光伏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一般来说,健全的产业链条有利于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所以,光伏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强大的产业链支持,从而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

无锡尚德公司起步之初,除了巨大的资金缺口问题,更多的困难出现在企业生产流程的内部,譬如原料成本的不可控,光伏系统工程的完成受制于人,售后服务应接不暇等。在以“服务尚德”为宗旨的产业环境建设过程中,当地主管部门意识到仅靠尚德一家公司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光伏市场的需要,必须要有配套的上下游公司相互衔接、相互合作,一起将光伏产业的市场做大,将无锡光伏产业做强。从应急性地组建光伏系统工程承包公司开始,“产业链”的概念在无锡光伏人的脑中脉络逐渐清晰。随后,依据国际市场的需要,无锡新区的主管部门开始谋划光伏产业基地的建设,以形成一流的产业链为标准,短短三年间就吸引了数十家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而作为无锡光伏企业龙头的尚德公司,利用资本优势,迅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综合性产业链。

3.打造外生性绿色产业环境。光伏产业作为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在于实现绿色能源的普及,消除以火煤发电为代表的传统发电模式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光伏产业被称为绿色产业。可是光伏产业本身在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流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一般为酸液废水,废水中主要含高浓度氟化物、含硅,及部分有机物。如果这些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则对自然环境造成更为直接的水污染,间接的土地污染、鱼类资源污染等其他污染形式,进而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妥善地处理光伏产业污水是关系到绿色产业实现绿色生产的关键。

无锡市在废水排放问题上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2007年无锡太湖水域爆发了大面积的蓝藻,一时臭味弥漫锡城。在此之后,无锡制定了一系列治污措施和政策:例如化工企业的迁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增设、现有企业污水设施改造等。最近,无锡市又走在了全国污水处理的前头:2008年,无锡市成为全国重点湖泊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到2010年,无锡建成了排污权动态数字交易平台,形成了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市场,已初步建设完善了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权有偿取得的管理体系,制定了排污权定价、申购、排污费核定、收费缴交、排污许可证管理、监测比对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并阶段性完成了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平台建设任务。“排污权”建立起了企业自觉珍惜环境、减少污染排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太湖流域的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引导,对于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更是一种“绿色化”的动力。

(二)无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

1.洗脑――谋略发展蓝图。思维决定行为,正确的思想作出正确的决定,正确的思路诞生正确的政策。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加速变化的社会状态,偏居一隅闭门造车的态度要不得,崇洋媚新全盘接受的态度更要不得,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进取精神,取他人之精华,去自身之糟粕,为当今之大事。作为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无锡政府审时度势,较早地将建设“绿色经济”作为准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加快城市经济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近阶段无锡提出了打造“人才特区、东方硅谷”的口号,这是基于对“第三次信息浪潮”――物联网充分研究而作出的长远战略谋划。

2.用脑――创新体制机制。组织制度的变迁不断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组织内部的路径依赖则会禁锢组织变迁的进步{3},打破路径依赖需要额外的力量和勇气,而它们则源于决策者的决心和信心。决心来源于对现状的不满足,曾经的“苏南模式”让无锡闻名全国,但是进入新世纪,无锡人逐渐发现旧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今经济发展要求;信心的基础是底蕴的深厚,无锡经济富足、文化繁荣、社会安康,完全有能力支付城市经济转型所需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无锡人利用聪明才智、采用广开思路、使用激励创新的办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起步做好了充分准备。

3.借脑――引进领军人才。无锡光伏产业的成长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另一方面,施正荣这位光伏产业领军人才更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经济发展依靠两只手,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只看得见的手;作为看得见的手,政府行为无法替代那只看不见的手,而后者依靠的内生性调节也同样受“人”的制约,而这个“人”是市场人,不是研究人。市场人不是狭义的市场营销、销售人员,而是广义的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人。今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明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必将建立,将来主导经济的领军型人物必然是当今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因此,引进各类领军型人才是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最佳选择。

4.建脑――建立健全智库。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大到国家小到企业都有着对智库的需要。而现实状态则是,我国的智库建设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中国智库的决策失误率达到30%,而西方发达国家仅5%左右。我国智库的建设面临着三大难题:与体制过近、专业程度低、利益驱动明显。针对上述三个难题,考虑民间力量暂时不足的实际,通过政府或者相关机构出力出资建立智库平台,是一个可以折中的方案,而智库质量优劣的关键点在于政府或者相关机构能否对智库的运行减少干预和干扰。此外,增加地方性智库、专业性智库也是区域发展的必然需要。

注释:

{1}张春霞,苏时鹏.从系统论角度认识绿色经济的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7-9

{2}赵斌.关于绿色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6(2):44-47

{3}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基金处 江苏无锡 214122)

新兴经济业态篇8

一、税收制度创新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区域性税收制度创新是我国经济实践的成功经验,也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它符合东北未来生态经济发展方向。

(一)东北区域税收制度创新的理论支持

在1600~1850年间,世界海洋运输业没有发生技术进步,效率却大大提高。诺斯发现:制度和组织方式的变化是生产率提高的根本原因,证明在技术不变条件下,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现代公共税收理论认为,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应是公共税收本质所在。按照现代资源理论,制度配置上的差异也属于公共资源配置范畴。可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通过税收制度创新将能够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东北区域税收制度创新的可行性

首先,区域税收制度创新符合国家非均衡经济战略方向。我国改革开放奉行的是一条区域有别的经济战略。上世纪80年代,深圳在物质资源没有任何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2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0倍、工业总产值增长280倍、财政收入增长620倍的经济奇迹。深圳奇迹肇始于税收制度创新,是税收影响区域经济方向的典型例证。其次,林业税制创新与现行税收实践能够有效承接。2004年7月1日,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试点在8个行业展开。当年试点范围的工业企业占行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户数的62%。2005年上半年,抵减欠税和退税14.71亿元。这是东北区域税收制度创新的良好开局。下一步税收制度创新,应将重点从行业转向区域、从国家重点产业转向区域重点资源产业。再次,林业税制创新中可利用的基础研究进展较快。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核算是税收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绿色GDP核算体系初步建立、生态效益测算成果不断涌现,为税收制度创新提供了价值核算方面的现实支持。

(三)东北区域税收制度创新的方向

东北(含内蒙古)森林绵延数千公里,有林地面积5.5亿亩,活立木蓄积量33.4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23%和26.7%。东北林区农民收入的40%1.2上来自林业,大量城镇社会经济活动以林业为中心开展。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文华院士提出:作为东北地区的优势资源和传统产业,林业和森工应该放到重要地位,为新东北打造良好的生态基础。原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林业发展座谈会上也提出,东北要振兴,林草须先行。2006年2月21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生态状况进入了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这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原理相吻合。东北地区长白山和小兴安岭的森林有林地面积占该区域面积35%,虽有一定破坏仍可恢复。国家税务总局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也将建设环境友好型税制确定为工作重点。

二、传统税收理论的职能定位误导森林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税收制度一直由政府主导,带有强烈行政性特征这决定了政府在运用税收调节经济活动时,较少在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的互相补充关系方面考量税收政策的运用,常常对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产生误导。

(一)税收收入优先的职能定位导致林业税收政策取向失误

现行税收制度框架,没有发挥税收张扬林业生态效益的政策取向。具体体现在:一是按所有制性质实施的税收优惠,限制了社会其他经济成分投资林业的积极性。直到20世纪90年代,还没有私人投资林业。二是税制要素设计缺陷,扭曲了增值税的良税属性。林业加工产品增值税征税率17%,扣税率13%。实行增值税后,税负反而成倍增加,由原来的3%增加到了7.8%。三是自主收费渠道混乱。据调查,江西省在新世纪之初的林业收费项目中,除国家批准以外还有省级收费4项、省级以下收费项目17项,征收部门涉及11个,税费比1:3。2000年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的33种税费合计为销售收入的22.98%,是利润的13.29倍,其中税收占24.89%,收费占75.11%。

(二)林产品税收政策违背林业资源禀赋特性

现行林业税收制度与税收课税对象的特点不能相互衔接。林业资源管理方式、林业资源价值双重特征、林木资源结构多样性特性等,均无法在税收政策中得到差别对待。具体表现在:一是与我国林业资源分类管理规律不相吻合。我国森林资源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税收制度没有对不同来源的林产品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以示奖惩。二是与林业资源的有形与无形兼备特征不相吻合。林业资源价值由有形物价值与无形物价值两部分构成。但仅就东北地区而言,一直在用低价的林业物质产品负担着本应由包含生态价值在内的全部价格负担的税费支出。林业一方面要在低产品价格、低劳动工资状态下,背负着维持林区人口生存的重负;另一方面还要完成低价提供林木资源的国家指令、无偿生产生态产品的社会责任。三是与林种稀缺性差异特征不相吻合。我国树种丰富,现有木本植物8000余种,约占世界54%。不同林种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也不同,但税收制度采取“一刀切”政策,不利于林业资源质量的提高。

三、东北地区税收制度创新的建议

对林业而言,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核心。东北地区应借鉴东部经验,借国家战略调整机遇,以税收制度创新为接口,深化振兴东北的进程。

(一)将森林生态价值纳入税制调节范围

2006年9月7日,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标志中国的绿色GDP核算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2002年大兴安岭被纳入研究试点单位,曾汇集11部委、15院所、30多位专家对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价值评估及纳入绿色核算体系进行研究。2005年该项目的成果显示,其生态效益年约780亿元。区域性资源生态价值核算的数学方法研究目前也有所涉及,为创新税收计税基础提供了现实准备。

(二)将税收制度结构向森林资源禀赋结构收敛

相对于其他物质产品,林业资源产品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如功能分类差异:有公益林与商品林差异;树种功能差异:有适宜防火的低树脂林种、适于城市绿化的景观树种等。差异的存在使林产品种类繁多、价值各异,税收制度应顺应这些差异,制定由不同条款组成的税收制度体系,以与资源禀赋结构相适应。

(三)将东北税收制度创新纳入全国财政一盘棋

上一篇:无线电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