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原理范文

时间:2023-12-18 16:27:56

病理学原理

病理学原理篇1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及目标

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COM文件和EXE文件结构及其加载机制等,以此为基础掌握DOS病毒中的文件型病毒的含义及工作原理。其中文件型病毒的原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针对典型病毒的分析,包括大麻病毒分析,黑色星期五病毒分析等是教学的难点。

2.教学对象分析

计算机病毒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为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包括汇编语言、操作系统、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等前导课程,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较为熟练,但对于计算机病毒常用的分析工具还较为陌生,因此还要进行针对性训练。本节课将以课本知识为依托,通过多媒体手段和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环境设计

提供一人一机的实验环境:运行Win2000操作系统的PC机,具有宏汇编masm5语言编译环境,关闭杀毒软件。教师准备视频剪辑,视频内容为典型文件型病毒入侵计算机系统并造成破坏的全过程;自制PPT幻灯片,展示计算机病毒原理及相关知识;准备课堂讨论问题和对学生考察的小测验题目;准备课后习题。

2.课时安排

课堂讲授4学时,实验4学时。

3.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生动有趣、激发求知欲课程导入从给学生播放一段网上下载的视频开始。该视频内容为一台计算机系统感染、爆发CIH病毒,至使系统软、硬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最终导致无法启动的全过程的录像。视频播放完毕,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在平时使用计算机时,有没有中过病毒?症状是什么样的?计算机病毒是怎样控制我们机器的?”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们回忆自己的计算机遭到病毒攻击的经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由此引入本堂课要讲授的内容———文件型病毒原理。(2)讲解原理:启发式教学,深入浅出从文件型病毒的定义讲起,告诉学生,各个系统下文件型病毒都占有重要地位,课堂开始时所播放的视频中的病毒,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文件型病毒。因此认真学好这堂课,对于深刻掌握计算机病毒原理和反病毒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复习COM文件和EXE文件的基本格式,结合本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在复习可执行文件格式的同时,针对文件格式中的各个细节,给出病毒在哪些位置有可乘之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这样的文件格式下,你会选择哪些部位修改源文件,怎样进行感染”等问题。下面以COM病毒为例,介绍教学的过程。首先给出COM文件的基本格式,然后讲解COM文件的调入执行过程。在讲解过程中强调COM文件的调入执行过程是非常独特的,也是病毒用来进行侵入的最基本依据。经过以上讲解,学生已对COM文件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思考:“对一个COM文件进行感染可以有哪些方法?有什么依据?”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充分听取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对刚才的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补充学生发言中存在的不足。至此,学生已经对COM文件型病毒感染和传播原理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教师再将文件型病毒的原理全面讲授给学生,帮助学生使知识系统化。然而,光有理论知识还不够,还要再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病毒代码分析中。最后,为学生提供一个典型的文件型病毒———“黑色星期五”代码,带领学生利用所学过的汇编语言知识和刚刚学习的COM文件型病毒知识,对病毒源代码进行分析。学生亲身体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3)实验:尝试动手,体验成功实验准备:为学生提供一个供参考的COM病毒程序(程序1)和一个测试用的COM程序(程序2,即待感染的正常COM可执行文件)。具体代码略。实验原理:程序1首先解决自身在被感染COM程序中的重定位问题。在病毒运行时,它必须知道自身代码的起始地址,该地址即为病毒的基地址,病毒代码中的其他变量都可以利用该基地址和变量相对该基地址的偏移之和来进行重定位。在感染过程中,病毒代码覆盖待感染程序的前4个字节,为此必须保存原来的4字节,同时,还要修改待感染程序开头的新4个字节,然后复制到待感染程序的开头。实验步骤:仔细分析病毒程序代码,画出病毒程序的流程图,并找出病毒程序是如何得到自己的基地址的代码;利用Masm5.0分别编译、链接病毒程序1和待感染程序2,然后利用exe2bin把程序1和程序2的执行文件转换为COM文件,分别为和。观察下述动作后的程序的执行结果①执行②执行③再次执行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结果。如果多次执行是否重复感染?(4)试着手工清除中的病毒,然后再执行,测试是否清除成功,给出清除病毒所依据的原理和具体的操作方法。(5)试着自己编写一个COM病毒测试,以为感染目标文件,并测试该病毒的执行效果。Masm5.0的使用学生们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中已经掌握,而exe2bin命令的使用需要给出相关提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把所遇到的问题讲出来,带领全体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给出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并对能够深入思考的同学和给出独特见解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同时提示学生,不要停留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上,要勤于动手、乐于动手,让所学知识在行动中得到巩固。

4.思考练习:深入研究、及时总结

课堂讲授的时间和实验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认真听课和积极动手做实验之后,会对文件型病毒的原理有了全面而生动的认识。然而仅仅能熟练的对书本上和教师所给出的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仍然是不够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病毒分析师,还需要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宽阔,勇于追踪信息安全领域的最新热点,掌握最先进的病毒信息。因此,要乘胜追击,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和思考练习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搜集与文件型病毒相关的知识,并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最新知识和技术写成书面小报告,在课下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

5.考察

考察方法不应仅局限于书面考试或课堂作业,应将考察放到课堂中和实验过程中,注意每个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动手操作情况,适时对学生提出问题,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出合适的评价。以上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也可以激励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本门课程的学习中来。

三、教学体会“文件型病毒原理”的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了教师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师生互动合作的活动。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了事物,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理解运用,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精心准备和细致引导是学生自主学习成功的保证。实验部分的设计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也体现了计算机病毒课程教学重视实践的特点,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学到了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注:本文为天津市教委教改(重点)项目“立足天津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打造天津信息安全市级品牌专业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C03-0809)”成果。

病理学原理篇2

关键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导学案;对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09-01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医学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桥梁课。其由病原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学两部分,其中病原生物学又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病原生物学部分内容繁杂,知识零散,免疫学部分又较抽象,很难理解。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无法满足护理专业的需要。本课程结合现代临床护理理念,对整体课程进行改革,突显服务宗旨。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1.改革内容

我院护理专业采用的是"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用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由我院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的教师担任各班理论课教学任务。

1.1 理论课程内容改革。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的免疫学基础部分免疫学基础历来被认为枯燥、抽象、难学,加之学时有限,进一步加深了课程的难度。我院以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课程内容选择严格遵循实用、够用原则,加强了与护理专业跨学科及同行间的集体备课,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制订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强化一些和护理专业相关性高的章节的课时,如免疫应答、超敏反应等;删减某些与护理专业关系不大的章节,如MHC、免疫学诊断及免疫学治疗等,体现工学结合;对于细菌学总论、病毒概述、寄生虫概述、及常见病原生物内容的讲授严格遵照课程标准执行。重点讲解近几年流行比较广泛、引起社会关注较高的病原生物,如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埃博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一些通过接种疫苗等方法可以或已经得到有效预防的病毒,例如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百日咳鲍特菌,在教学过程中可酌情安排为自学内容,删减了一些与护理专业关联性不是很强的内容,如病原生物的变异机制、致病机制等。

1.2 实验课程内容改革。实验课程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总共进行 6次实验,8项实验项目。其中病原生物学部分包含两个综合性的实验,其中实验一为培养基的制备,物理、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细菌生长现象观察、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养、细菌基本形态观察、革兰染色法及药物敏感试验;实验二为各班小组分别通过细菌的沉降实验,观测学院不同地方的细菌含量,并书写论文。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牢固树立无菌观念,掌握实验室无菌操作技术,提高生物安全意识,防治医院内感染。

1.3 教学模式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导学案结合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导学案整合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及评价的案卷于一体。用导学案模式,引导学生学习,授课方式则将讲授模式和讨论模式相结合,在教学时间分配上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各占一半,以避免教师独角戏,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让大学课堂焕发出青春活力。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分别充当不同的角色,如讲授者、评价者以及点评者,相应的学生角色分别为知识的接受者、发现者、交流者;这种相互交流的模式,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教学方法改革。我们主要采取医学教育中较为成熟的PBL教学法,将学习设置到临床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临床情景中的问题,并且知识点隐含于问题背后,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先由教师提出抛出情景案例,让学生在课后带着问题学习、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上讲台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这样就增进了教与学的交流与互动,加深了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及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1.5 考核方式改革。我们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结果的考核形式,将考勤、随堂检测、情景演练、提问、实验报告纳入考核体系,大大加强过程性考核比例,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而理论考核则以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为参考,体现了考核的实用性及职业性。技能考试则以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为主,强调无菌技术、无菌操作,突出岗位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考核方式更促进学生自主、创新的发展,体现我院培养理念。

2.改革成效

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师生的交流增多,在课堂授课、批阅课后作业、辅导答疑的过程中,都能够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改进。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其思维能力,加之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且更贴近临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此种教学方式也相应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少部分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我们还需,积极的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端增.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4(1):75-77

[2] 刘娜娜.高职护理专业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15, 33(18):76-78

[3] 杨朝晔.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0(1):72-73

[4] 苗英慧,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讨[j]. 继续医学教育, 2016, 30(5)

病理学原理篇3

【关键词】 腹膜; 肿瘤; 原发性; 病理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5岁. 3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劳累后加重,经休息可缓解,经多次体检未发现病变. 2 mo前自感疼痛加重,伴腹胀,无发热、呕吐、腹泻. 2 wk前无意间在右上腹肋缘下扪及一条索状包块,轻压痛,CT发现右上腹大网膜呈梭形密度不均匀增高块影,右侧与升结肠分界不清,局部肠壁增厚,腹膜后未见异常,膀胱、子宫及附件未见病变征象. 彩超检查:右腹腔占位,肝、胆、胰、脾、肾正常,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腺癌,考虑为肠源性. 电子胃镜及纤维结肠镜检正常,以间皮瘤剖腹探查. 术中见大网膜向右挛缩增厚,形成饼状肿块,质硬,表面多结节状,与结肠肝曲浸润粘连,使结肠局限性增粗增厚形成8 cm×6 cm肿块,肠系膜及盆腔腹膜有散在粟粒状灰白色结节,子宫呈老年性,卵巢1.5 cm×1.5 cm×1 cm;遂以“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及大网膜切除术. 病理检查:大网膜及部分肠管组织,网膜明显增厚形成肿块状,13 cm×7 cm×6 cm,切面灰白灰黄相间,质硬、脆,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中心部灶性坏死,周围大网膜内可见多个直径0.2~0.5 cm灰白色结节. 回肠长20 cm,表面可见小米粒及绿豆大结节数10枚,升结肠局限性肠壁增厚达0.5~0.8 cm,质硬,黏膜面正常. 镜下肿瘤组织呈腺管及乳头状排列,核大小较一致,染色质分布不均呈细颗粒样,在网膜组织内弥漫浸润,部分向肠壁内浸润至纵行肌间,环行肌及黏膜未被累及. 免疫组化:CK(+),CA125(-),AE1(+),Vim(-);病理诊断:腹膜原发性乳头状腺癌.

2讨论

腹膜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十分少见,其形态学及临床表现与间皮瘤及晚期卵巢癌十分相似,因而常常误诊,有人统计误诊率高达70%~100%[1],病理诊断仍然是目前公认的最可靠诊断. 女性多见,发病年龄33~74(中位56)岁. 组织来源尚有争议,免疫组化CA125(-)故排除间皮源性;本例的诊断要点就是双侧卵巢正常,而以往文献中卵巢或多或少都有病变,有时卵巢组织内肿瘤小于5 mm×5 mm,伴或不伴表面浸润,即可造成腹膜内广泛种植转移[2],因此,一定要认真检查卵巢,除外卵巢原发性病灶后才能做出诊断.

参考文献

[1] 吴燕,李蔚范. 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28例临床分析[J]. 癌症,2003,22(11):1228-1231.

病理学原理篇4

[关键词] 护理类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高职高专;新教材

[中图分类号] G718.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1(c)-086-04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new teaching material Pathogenic Biology & Immunology about nursing specialitie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WANG Jian, GUO Suhua, ZHENG Changjiang, WANG Xiaoliu, PAN Xiaojuan, WU Suhong, LUO Xiuzhen, HUANG Lifeng, ZHANG Haiyan

(Zhangzhou Healthy Vocational College, Fujian Province, Zhangzhou 36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success and failure to write a new teaching material Pathogenic Biology & Immunology about nursing specialitie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Methods: Used three kinds new teaching materialPathogenic Biology & Immunology about nursing specialitie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s sample book, fact-finding results in recent three years′students and teachers were analysed. Results: 100% of the teachers and 93%-97%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that immunology part was too hard, numerous and abstract. 89%-96%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ought that knowledge volume of three copies new teaching materials were all too large or a bit too large, and Zhao′s was specially large. Conclusion: Teaching material′s knowledge volume, words of writing, in order to write, appendix and others important things must be specially paid attention when we write a new teaching material Pathogenic Biology & Immunology about nursing specialitie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so that new teaching material having been written is still more practical and perfect.

[Key words] Nursing specialities; Pathogenic Biology & Immunolog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New teaching material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希望有一本可以得心应手的教材。这本教材,应该是既能够反映学科的最新知识与动态,又能够深入浅出地被现在的学生所理解;既做到内容充实丰富,又符合现在高职高专教学时数越来越少的趋势――宜精辟扼要,而不应篇幅过大;宜简明易懂,而不应晦涩曲折。多年来,经过多轮多个范畴的教材修订,不断有不同版本的新教材出版,这些新教材的编写者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的工作是值得尊重和肯定的,但无庸讳言,目前十分令人满意的新教材还真不多。以护理类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高职高专教材为例,近两年中,我们所用过的三本新教材,都不是十分令人满意,而现实的情况是:近年来,国内大学教育的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已经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学生只要愿意上学就有学可上。因此,当各本科大学招生完毕后,来到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往往都是那些在中学里最不能读书,或最不愿意读书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但学习精神较差、学习能力较低,其中相当部分甚至个人品质也很恶劣,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部分由于这些原因,卫生部对医学高职高专新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这样的原则: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的教育为根本,满足三个需要(学科需要、教学需要、社会需要),力求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1-4]。有感于此,我们历时三年,对近三届护理类高职高专学生的现实状况,特别是师生们在使用新教材后所产生的效果和感受,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新教材样本

①陈兴保主编的《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2004年7月第5版教材(简称“陈版教材”,下同),供医学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使用[1]。该书理论教学篇幅380页,加附录共390页。教材内容的编排,按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的顺序。我们于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在三年专高护、高助产、临床医学等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时数为:微生物与免疫学63学时,寄生虫学18学时。②刘荣臻主编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2006年1月第2版教材(简称“刘版教材”,下同),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使用[2]。该书理论教学篇幅272页,加附录共277页。教学内容的编排,循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的顺序。我们于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在三年专中西医高护、高助产、高护函授等专业的教学中使用。教学时数为:微生物与免疫学63学时,寄生虫学18学时。③赵富玺主编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2004年1月第1版教材(简称“赵版教材”,下同),供高职院校的护理、临床、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工艺技术、药学、检验等专业使用[3]。该书理论教学篇幅401页,加附录共466页。教学内容的编排,按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的顺序。我们于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在五年专护理、英护、助产等专业的教学中使用。教学时数为:微生物与免疫学48学时。

比较三本新教材可以看出,其中“赵版教材”篇幅最大,“陈版教材”次之,“刘版教材”最小。最大的赵版教材,其理论教学篇幅,比最小的“刘版教材”超出近130页。

1.2 对象

本次研究涉及学生班级24个,共1 287名学生。主要为护理类专业(包括三年专高护、高助产、中西医高护、高护函授;五年专护理、助产、英语护理等班次)的学生,其中采用“陈版教材”教学的学生共11个班,620名;采用“刘版教材”教学的学生共7个班,共335名;采用“赵版教材”教学的学生共6个班,共332名。

本次研究除本院病原生物与免疫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答卷外,还有部分来自于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闽东卫校、闽北卫校、龙岩卫校、莆田卫生职业中专等六所兄弟院校的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教师以个人身份参与。参与调查答卷的教师共18人。兄弟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主要为“陈版教材”和“刘版教材”,教学时数均为全书(微生物、免疫学、寄生虫学)64学时。

1.3 方法

在学生或教师中进行的研究,均采用调查问表为主、个别询问为辅的方式。学生问表只写班级,不署姓名,以便使学生打消顾虑,回答时尽可能客观真实。问卷基本内容见表1。

表中除前后两处需要学生稍作思考后填写外,其他均为打勾选择答案,并且其中大部分问题可选择多个答案。教师问表只填所属院校,也不署姓名。所涉及到的内容与学生问表大致相同,仅形式上稍有差异。另外,多增加了第6题(你认为该书寄生虫学部分:A.内容太多;B.内容太少;C.内容量合适;D.部分章节应适当简化;E.应删减不常见的虫种内容;F.可以少讲或不讲,主要由学生自学)。学生问表的第6题变成了教师问表的第7题,其内容基本相同。教师问表的填写及选择答案的方式也与学生问表大致相似。

2 结果

2.1 教材学习的难与易

对三本新教材师生们的评价基本相同,绝大多数认为学生学起来感到艰难(回答“是”的答案在94%~96%范围内;其中教师为96%,学生为94%),至于哪部分最难学,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免疫学基础部分(选择该答案者占总人数的93%~97%,其中教师为100%,学生为93%~97%)。关于难学的原因,93%~97%的人认为内容太多、太抽象;91%~95%的人认为书中语言晦涩难懂,专业术语、英文缩写太多;86%~90%的人认为学生(或自己)基础知识不够。至于课前预习是否能看懂选项,学生认为,免疫学基础基本上看不懂(选择完全看不懂者占93%~97%,看懂1/3~1/4者占3%~5%),微生物学大多能看懂1/3~1/4(选择该答案者为81%~85%),寄生虫学则大多能看懂1/2(75%~78%的人选择此答案)。教师的看法与学生基本相同,但认为免疫学基础学生是完全看不懂的(对三本教材选择该答案者均为100%)。

2.2 教材的知识量

师生们对三本新教材知识量的评价均主要是太大或稍大,没有认为太少或稍少的,但三本新教材之间有较大差异,结果见表2。其中,认为“赵版教材”知识量太大的评价,明显高于“陈版教材”或“刘版教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6、8.52,P<0.01)。

表2 三本新教材知识量评价

Tab.2 Evaluation on the knowledge amount

of three new teaching materials

与“陈版教材”、“刘版教材”分别比较,均P<0.01

Compared with Chen edition, Liu edition, both P<0.01

2.3 教材的编排或讲授顺序

本项不专谈哪一本教材,而是谈对微生物、免疫、寄生虫三部分知识,如何安排先后顺序,比较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理解、接受心理。调查结果见表3。其中,第一种编排顺序的赞成率与其他三种编排顺序的赞成率总和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P<0.01)。

表3 教材编排顺序的调查反馈

Tab.3 Survey feedback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rranged in order

2.4 对免疫学部分的评价

师生们认为三本新教材的免疫学部分均需要改进。学生们多认为内容应该更少、更简明(对陈、刘、赵三个版本的新教材而言,有此意见者分别为92%、85%、96%),还要减少过多的英文缩写(同前,有此意见者分别为93%、90%、94%)。教师们则除了与学生有类似意见外,还认为需要增加更多的能辅助理解的直观性图表(对陈、刘、赵版新教材的这种意见分别为83%、94%、89%)。

2.5 对寄生虫学部分的评价

大多数教师认为,“陈版教材”、“赵版教材”的寄生虫学部分内容太多,需要删去不常见的虫种内容,简化部分章节,甚至有部分教师(61%)认为,寄生虫学部分可以少讲或不讲,主要由学生自学。

2.6 对教材总的改进设想

对上述三本新教材,师生们大多数(教师89%~94%,学生92%~96%)认为,有必要在每章后增加复习思考题,在书后增加更多的微生物、寄生虫彩色图谱;有必要附上教学大纲、课时分配表,特别是实验指导。“赵版教材”、“陈版教材”应减少过多、过于深奥的机制,过多、过于抽象的英文缩写和专业术语;“赵版教材”应删去至少1/4的教学内容。大多数教师(94%)还认为,教材中较为孤立的遗传学内容(如细菌变异的机制、HLA的遗传特征等),在再次编写新教材时可以考虑删掉,以节约宝贵的教学时间,并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3 讨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三个版本的新教材虽然各有其优点和长处,但均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需要加以完善。

3.1 课后复习思考题

三个版本的新教材都缺乏课后复习思考题[1-4],这是一个较大的遗憾(虽可由作者或其他人另行编写、出版,但毕竟很不可靠、不方便,配套教材经常是买不到的)。令人担心的现实还在于,现在的护理类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精神太差,课后不做复习思考题,很可能就会把课堂上教师讲的一切忘记,同时也无兴趣看书。假如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另行布置,则有相当多的学生由于懒于动手或疏于动手,不会予以抄写,但如果印刷在书上,对她们可能有一个促进和提醒的作用,也相对简单、方便。

3.2 教学大纲和课时分配表

三个版本的新教材附录上都没有教学大纲和课时分配表。由调查结果可知,补充上这两个附件是必要的。它们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有相当好的参考价值和辅助作用。

3.3 教学内容量与语言

三个版本的新教材,其教学内容量都明显偏大,语言都较为抽象难懂。“赵版教材”尤其如此(其主要部分――理论教学篇幅比“刘版教材”多近130页),这也是师生们反应最强烈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所面对的是新形势下的高职高专学生,而不是以前的大专生,甚至也不是以前从中学里相对拔尖而来的中专生。同时,我们的护理类微生物、免疫、寄生虫教学课时数正在不断减少(许多高职院校现在都已减至32~54学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不可以把越来越深奥的微生物、免疫机制大量的编写给目前的高职高专学生。教材的专业水平和理论造诣固然很重要,但教材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则更重要[5-8]。我们应该尽量做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使内容量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这样,这门学问才能较容易地为今天的高职高专学生们所理解、接受。

3.4 实验指导

“陈版教材”与“刘版教材”均没有实验指导,这也是不足之处,而且长期以来,这一直是高职高专教学上的一个较为严重的困难。经常是教材买来了,却怎么也买不到实验指导,任课教师只好把其他版本或其他专业教材的实验指导,临时油印或复印给学生参考,或抽出大量的课后时间来临时编制实验指导。对于教材主编者来说,同时编一个实验指导的举手之劳,却能给教学工作中的教师和学生们带来很多方便[4,9-12]。学生们带书时就等于带上了实验指导,也不会造成忘带实验指导去上实验课的情况了,这对今天的高职高专学生而言,尤其显得必要。

3.5 免疫学化难解疑

免疫学一直是微生物、免疫、寄生虫教学中的难点。别说是现在刚入校的护理类高职高专学生,就是已经从医科大学中毕业了的护理类本科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它的许多基本知识也都还是一知半解,没有完全弄明白。采取多种办法(比如直观易懂的图表、比喻比拟的手法、抽象理论与实际事物挂钩的措施等)化难为易、解此难题,是广大微生物、免疫、寄生虫教师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的目标[13-15]。我们应该继续在这方面做大量的工作,至少可以把教材的语言写得更简明易懂些,并考虑浓缩或删去部分并非必需、但又过于深奥的理论部分。比如,MHC(或HLA)的遗传特征、Ig的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的机制等。一些可有可无的名词术语、英文缩写也尽可能地删掉。这样,学生的心理负担可以得到部分减轻,不至于一看到免疫学庞大深奥的内容就心存畏惧,从一开始就产生害怕、排斥心理,以至影响了以后的继续学习。

3.6 对寄生虫学部分的处理

寄生虫学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一直是比较好学易懂的部分,但是近年来也是一直在淡化、轻化的部分。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已经基本上不讲此部分了,由学生自学,而把教学的主要时间放在免疫学、微生物学的重点难点上,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种处理方法,值得我们参考。因此,在编写时对寄生虫学尽可能地扼要介绍,多数内容安排由学生自学(放在参考内容部分)是可以考虑的[9],这能够留出一定的时间,为讲好、讲透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中的主要内容作必要的课时铺垫。

3.7 教材的编写顺序

看书或讲课的先后顺序也很重要[10-15]。如前所述,学习开始就让学生去学学科中最难的部分,是教学上的大忌。所以,我们需要把《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三至五部分内容精心安排,以符合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前的中专教材,有许多是考虑了这个因素的,它们中的大多数就是按照:细菌学总论免疫学基础细菌学各论病毒学寄生虫学这样的顺序编排的。这是历届中专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摸、爬、滚、打,历经多次成败总结出来的优秀经验,是极富教学价值,但可惜的是,在后来的教材编写中,人们或过于盲目崇拜本科教材的编写方法,或由于担心教材的水平,或因为其他原因,逐渐放弃了这种行之有效的编排办法。我们今天面对比过去中专生还要基础薄弱、毅力和耐心还要缺乏的护理类高职高专学生,很有必要重新拿起这个法宝,以尽可能地减轻教学上的阻力和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我院部分教师曾经在多年教学中运用这个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一个良好的证明。免疫微生物寄生虫的教学顺序是不好的,同样,微生物寄生虫免疫的教学顺序也不太好。因为在微生物、寄生虫的各论中已经涉及到了大量的免疫学知识,这时候学生还没有学过免疫学,显然也是不合理的。调查的结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三本新教材的编排顺序,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护理类高职高专教学的改革还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教材的问题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让我们开动脑筋,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实际需要的宗旨,尽可能地完善我们的教材,把护理类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车轮推进到一个更加广阔、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陈兴保.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90.

[2]刘荣臻.病原生物与免疫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77.

[3]赵富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66.

[4]许正敏.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46.

[5]Harper DR. Molecular Virology [M]. 2ed ed. Springger: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1998:1-235.

[6]Roitt I. Immunology [M]. 3rd ed.. HK: mandarin offset Ltd,1993:1-156.

[7]Stites DP, Terr AI. Basic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M]. 8th ed.. HK: mandarin offset Ltd,1994:1-179.

[8]Levieson W, Jawetz E. Medical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M]. 6th ed..No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2000:1-338.

[9]汪学龙,沈继龙.浅谈人体寄生虫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J].安徽医药,2004,8(5):81-82.

[10]孔祥雷,王俊,张超.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和免疫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4):143-144.

[11]王治西,孙彦坪.新版《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材的优点与不足[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5):118-119.

[12]米伟.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新高职教材的一点建议[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2):116.

[13]于秀玲,闫珂柱.关于高校教材编写存在问题的新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5(5):59-61.

[14]汪正清,张锡林.病原生物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90(6):12-13.

[15]杨朝晔.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53(9):64-65.

病理学原理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KLK6蛋白及其mRNA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原发性乳腺癌患者88例并收集其术后标本, 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和RTPCR技术, 检测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KLK6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KLK6蛋白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40% (69/88), 并与癌组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关; 发生淋巴结转移及ER(+)的癌组织中KLK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未转移组(P

【关键词】 原发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学; KLK6; mRNA

Kallikreins (KLKs)是一类新发现的、 与性激素相关的肿瘤基因家族[1]。KLK6是KLK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 其编码的蛋白人组织型激肽释放酶6 (human kallikrein 6, hK6) 是由223个氨基酸组成的丝氨酸蛋白酶, 具有胰蛋白酶样活性。研究表明重组的hK6在体外能降解胞外基质蛋白, 推测其可能在肿瘤的浸润中起作用, 目前KLK6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2]。原发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浸润和转移过程较为复杂, 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目前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3]。因此, 寻找原发性乳腺癌侵袭转移的相关因子, 对于指导治疗、 提高术后生存率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SABC法)和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技术, 检测KLK6蛋白及其mRNA在正常乳腺组织和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2000-07/2002-07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患者88例, 年龄48.9±2.6 (26~69)岁, 排除原位癌。患者术前均未行化放疗。其中TNMⅠ~Ⅱ期58例, TNM Ⅲ~Ⅳ期30例。病理类型: 浸润性导管癌33例, 单纯癌35例, 导管内癌11例, 黏液腺癌9例。对照组标本20例, 为非肿瘤组织中的正常乳腺组织。鼠源性抗人KLK6 mAb(工作浓度1∶500, # ABIN188148)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ABC法试剂盒均购自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物素化二抗、 辣根酶标记链酶卵白素复合物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2 方法

1.2.1 免疫组化SABC检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标本依次进行以下处理: 多聚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 4 μm连续切片, 于70℃烤片15 min后, 依次进行脱蜡、 水化、 梯度乙醇脱水, 30 mL/L H2O2灭活内源酶, PBS漂洗5 min×3次。正常山羊血清室温孵育15 min。滴加20~30 μL PBS 稀释的一抗4℃过夜。PBS 漂洗5 min×3次。生物素化二抗、 辣根酶标记链酶卵白素复合物依次在37℃下, 孵育45 min, PBS漂洗5 min×3次。DAB显色5~10 min, 自来水充分洗涤, 苏木素复染5 min, 稀盐酸淡化30 s, 冲洗5 min。脱水、 透明、 封片, 镜检。设KLK6蛋白表达阳性的结肠癌组织为阳性对照, 用PBS替代第一抗体作阴性对照。KLK6蛋白表达阳性为癌细胞的细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 不出现者为阴性。在400×光镜下观察10个视野, 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 阳性细胞率小于20%为阴性, 阳性细胞率大于等于20%为阳性[4, 5](此处的标准设定依据: 参照参考文献中的KLK6蛋白在其他种类肿瘤中阳性表达判定的标准; 经预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确定)。

1.2.2 RTPCR 技术检测 TRIzol为Invitrogen公司产品, 按操作说明书步骤提取每例标本的总RNA后, 在扩增仪上进行RTPCR。根据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各管总RNA质量浓度。当质量浓度在800~1 400 mg/L时, 各取4 μL总体积的RNA 逆转录成cDNA。逆转录条件: 加水至反应体系20 μL, 42℃ 1 h, 70℃变性10 min, 反应完毕后取出, 冰上放置5 min, 将生成的cDNA置于-20℃保存。分别取一定量的cDNA进行PCR扩增, 加引物1 μL, 模板1.2 μL, 其余按说明操作。参考cDNA文库, 利用PRIMER 5.0设计引物序列, 所有引物均由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KLK6: 上游引物5′TTC CTG CCA GGG TGA TTC T3′, 下游引物5′CAC TTG GCC TGA ATG GTT TT3′, 片段长度162 bp。GAPDH(内参): 上游5′ACA GTC CAT GCC ATC ACT GCC3′, 下游5′GCC TGC TTC ACC ACC TTC TTG3′, 片段长度为269 bp。PCR 条件: 94℃ 3 min, 94℃ 45 s, 61℃退火45 s, 72℃延伸45 s; 扩增32个循环。

1.2.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SPSS13.0处理, 计数资料用x±s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KLK6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 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 KLK6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癌细胞的细胞质, 呈弥漫分布的棕黄色颗粒, 强弱不等。KLK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8.40% (69/88), 而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 (6/20)。KLK6蛋白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可知, KLK6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 年龄、 肿瘤发生部位及大小均无相关性(P>0.05); 有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癌组织中KLK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未转移及雌激素受体阴性的组织(P0.05); 与乳腺癌相关基因CerbB2 的表达亦无关联(P>0.05) 。表1 KLK6蛋白表达与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2 KLK6 mRNA的表达及其与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 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KLK6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癌组织中KLK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未转移及雌激素受体阴性的组织(P0.05); 与乳腺癌相关基因CerbB2 的表达亦无关联(P>0.05) 。表2 KLK6mRNA表达水平与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3 讨论

研究表明原发性乳腺癌的侵袭、 转移是多基因变化、 相互作用, 尤其是叠加作用的结果[6, 7], 但是目前仍然不清楚乳腺癌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的具体分子机制。因而, 研究乳腺癌的相关基因不仅有利于理解其发病机制, 还可能发现在诊断和评价预后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分子标记物。

人组织型激肽释放酶基因家族(kallikrein, KLK) 位于人染色体19q13.3~13.4 区域之间, 共包括15个成员, 编码一组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人组织型激肽释放酶(human kallikrein, hK)[8, 9]。大多数KLK基因在甾体激素依赖性器官中表达, 与类固醇激素调节密切相关。还有研究表明, KLK基因及其编码的系列蛋白参与肿瘤细胞生长的调控、 肿瘤血管的形成和胞外基质的重建, 可促进或抑制肿瘤的浸润转移, 是一类新型的肿瘤标志家族[10]。KLK6作为KLK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 长约162 bp。该基因在卵巢、 子宫、 睾丸等激素依赖性器官的肿瘤中异常表达, 与预后相关; 且联合检测患者血清hK6和CA125 的水平将明显提高卵巢癌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11, 12]。目前KLK6 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确切机理尚不清楚。为揭示KLK6 基因表达与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KLK6蛋白和mRNA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证实KLK6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 KLK6的表达水平比为发生转移的明显下降。可见, KLK6基因在肿瘤早期高表达, 随着肿瘤的发展, 表达逐渐减弱, 但表达水平仍高于正常乳腺组织。此外, 本实验结果还发现, KLK6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有关, 但与孕激素受体和原癌基因CerbB2无关。

综上所述, KLK6蛋白和mRNA高表达于原发性乳腺癌组织, 转移后期表达水平下降, 与肿瘤的转移有关, 同时, 其表达受雌激素调控。这些提示KLK6基因是一种由雌激素调控且参与原发性乳腺癌发生、 发展的相关基因, 可用于临床诊断,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Debela M, Beaufort N, Magdolen V, et al. Structures and specificity of the human 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s KLK4, 5, 6, and 7[J]. Biol Chem, 2008, 389(6): 623-632.

[2] Henkhaus RS, Roy UK, CavalloMedved D, et al. Caveolin1mediated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 of kallikrein 6 in colon cancer cells[J]. Neoplasia, 2008, 10(2): 140-148.

[3] Qu Z, Van Ginkel S, Roy AM, et al.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duces tamoxifen efficacy and promotes metastatic colonization and desmoplasia in breast tumors[J]. Cancer Res, 2008, 68(15): 6232-6240.

[4] Darling MR, JacksonBoeters L, Daley TD, et al. Human kallikrein 6 expression in salivary gland tumors[J]. J Histochem Cytochem, 2006, 54(3): 337-342.

[5] Hoffman BR, Katsaros D, Scorilas A, et al. Immunofluorometric quantitation and histochemical localisation of kallikrein 6 protein in ovarian cancer tissue: A new independent unfavourable prognostic biomarker[J]. Br J Cancer, 2002, 87(7): 763-771.

[6] Chauhan SC, Vinayek N, Maher DM, et al. Combined staining of KLK6, MUC1, and CA125 improves labeling sensitivity in ovarian cancer: antigens for multitargeted antibodyguided therapy[J]. J Histochem Cytochem, 2007, 55(8): 867-875.

[7] Ponnusamy MP, Venkatraman G, Singh AP, et al. Expression of KLK6 in ovarian cancer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umor stage and patient prognosis[J]. Cancer Lett, 2007, 251(2): 247-257.

[8] Shan SJ, Scorilas A, Katsaros D, et al. Transcriptional upregulation of human tissue kallikrein 6 in ovarian cancer: Clinical and mechanistic aspects[J]. Br J Cancer, 2007, 96(2): 362-372.

[9] Prezas P, Arlt MJ, Viktorov P,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the human tissue kallikrein genes KLK4, 5, 6, and 7 increases the malignant phenotype of ovarian cancer cells[J]. Biol Chem, 2006, 387(6): 807-811.

[10] Darling MR, JacksonBoeters L, Daley TD, et al. Human kallikrein 6 expression in salivary gland tumors[J]. J Histochem Cytochem, 2006, 54(3): 337-342.

[11] Qu S, Long J, Cai Q, et al.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 NME1 and breast cancer survival[J]. Clin Cancer Res, 2008, 14(15): 4787-4793.

病理学原理篇6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免疫学;临床课程;知识点;课程改革

《病原生物与免疫》是一门联结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医学基础桥梁课程,其病原生物内容、基础免疫学中的免疫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涉及各个医学临床课程。

2007年,卫生部新一轮全国高职高专护理课程改革规划教材相继出版。《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根据职业教育“贴近临床”的培养目标,内容在编排上相对于传统教材有较大整合。打破了传统的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寄生虫学的学科界限,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交叉融合为病原生物,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病原生物各论则结合临床传染病特点,以传播途径为纲串写。我们使用该教材迄今已经两年。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通读了整个系列教材的临床课程(《成人护理》、《儿童护理》和《母婴护理》),以调研了解《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中的各知识点在临床课程中的分布情况,对《病原生物与免疫》与临床课程的衔接和课程改革等问题提出看法,旨在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仔细阅读和系统调研卫生部规划教材《成人护理》(上、下册,第1版)、《儿童护理》、《母婴护理》中所涉及的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与《病原生物与免疫》(第1版)教材内容作分类比较,了解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各知识点分布的密度、深度及其重要性。同时,将临床课程中所涉及的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与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对照,找出两者的差距。

结果和讨论

临床课程中病原免疫学知识点分布情况临床课程中病原免疫学知识点分布的密度见表1。从表1来看,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知识点占72%,其中最主要的是细菌性感染(占32.1%),其次是病毒性感染(占18.1%),免疫学基础理论的应用知识点占28%。对照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的授课学时,病原生物约占总学时的2/3,免疫学约占1/3,与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与免疫知识点密度基本吻合。《母婴护理》所涉及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较少,主要分布在妊娠合并乙肝、分娩并发症羊水栓塞、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等章节。《儿童护理》所涉及病原生物知识主要分布于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的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免疫学知识点更单独用了一个章节“免疫性疾病病儿的护理”系统地介绍,并着重介绍儿童常见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等,由此可见免疫学在临床学科中的重要性。《成人护理》(上、下册)所涉及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最多,各系统的疾病病因中均有(病原生物感染致病/免疫机制致病),各系统的疾病的诊断方法中也常用到免疫学方法和手段。在常用诊疗技术章节中还常用到无菌观念、无菌操作技术等。在所有上述临床课程中均未涉及细胞因子这部分内容。

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免疫学知识的应用病原生物免疫学知识在临床课程中的应用情况见表2。从表2来看,在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最多应用于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解释(占73%),甲亢、甲减、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多次应用到免疫学中自身抗体概念和组织损伤机制。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用于实验室诊断(主要是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病原学检查)占18.3%、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也占8.6%。对照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实验时数仅6学时(总学时54时),实验学时比例明显偏低。

章节顺序的比较临床课程章节顺序与《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章节顺序的比较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临床课程《儿童护理》、《成人护理》的编写是按照总论、各个系统、传染病顺序编排的,而《病原生物与免疫》各论是按照疾病传播途径串讲。其实,我们在教学中按照传播途径来介绍病原生物时也有困惑,一种病原往往不止一种传播途径,在同一种传播途径的章节里,病原来自不同的类型(病毒、细菌、寄生虫)也易使学生感到混乱。

课程内容的差异比较临床课程与《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内容的差异比较见表4。补体在临床课程中虽有提起,但有的仅提一下名称,有的仅说一下实验室检测时含量增减的意义。《成人护理》“常见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中专门提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儿童护理》中白血病中提到反转录病毒,而我们的《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尚无这方面的知识。

改进建议

(一)教学时间——《病原生物与免疫》大纲适当调整

实验课时少,不利于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不利于学生无菌操作习惯的养成。现在免疫学知识大量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如何保证在3次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实验教学基本内容也值得商榷,需要对实验内容、时间进行重新考虑,并有序地安排。可考虑开设讲座、专题报告或选修课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限的54学时与教材知识的滞后性,使得基础课程的教学难以跟上临床的应用研究进展和个别知识热点。免疫学知识更是发展快,更新周期短。可以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新进展,将与临床疾病有关的临床免疫部分,如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免疫预防及免疫治疗作介绍。对当前正在流行的新病原、与传统观点有相悖之处的新观念等可安排2~3次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进行介绍。

(二)教学任务——《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内容适当调整

删除临床已经不用的内容现《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对临床已不使用的免疫学方法要进行淘汰,如对流免疫电泳等。

减少临床上少用或未涉及的内容教学重点应该落实在实用性上,应确立临床上有用的就是重点的观点,强调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将一些培养目标非必需掌握的教学内容过滤掉。如细胞因子这部分不需要写得面面俱到,分子水平上介绍的免疫应答知识也可适当减少,补体的难度也可适当下降。

增加新的内容《成人护理》“常见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中专门提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儿童护理》在白血病章节中提到反转录病毒,这些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和教学中要考虑添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在教材中应予补充。

重组各论内容临床课程的编写是按照总论、各个系统、传染病顺序编排的,其中《成人护理》传染病中再分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引发的不同疾病。而《病原生物与免疫》各论是按照疾病传播途径串讲,其实一种病原往往不止一种传播途径,在同一种传播途径的章节里,病原来自不同的类型(病毒、细菌、寄生虫)也易给学生带来困惑,建议转变视角,按病毒、细菌、寄生虫引发的不同疾病来编写,既注重病原生物的系统性,又对应临床《成人护理》中传染病这一章的顺序,也可参照《儿童护理》,将免疫系统疾病专门列出。

(三)教学实施——注重将相关知识点的临床疾病融会贯通

如何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融会贯通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免疫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教学中,要重视与临床学科联系密切的知识点。讲自身抗原时,就可以举几个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亢、甲减、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使学生在接触实际问题时能作逻辑推理,举一反三。如免疫分子hla与临床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可多联系临床。

总之,在对《病原生物与免疫》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临床课程中相关知识点进行反复的对照和论证后,可以去除原有《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任务中繁杂的内容,且可以将临床上的实用知识和新近发展的内容融入《病原生物与免疫》的教学。应对照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对课程设计加以完善,找到基础医学课程贴近临床,满足医学临床课程实际需要的途径,从而使两者更好地衔接,有效地克服基础医学与临床教学脱节的弊端,提高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裘遂.病原生物与免疫[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蔡小红.成人护理(上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蔡小红.成人护理(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程学军.儿童护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潘青.母婴护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病理学原理篇7

关键词: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90-03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根据本科生所选专业不同,教学内容有所侧重。笔者长期从事农学专业本科生《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工作,课程教学以普通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为核心,并适当结合农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主要作物的重要病害进行讲授,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主要讲授植物病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包括植物病理学的发展历史、植物病害的概念、植物病害症状学、病原学、诊断学、流行学和防治学等。各论部分主要按照作物种类对主要植物病害进行讲解,包括水稻病害、小麦病害、棉花病害、杂粮作物病害、果树病害、蔬菜病害等。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大、基础性较强、知识面广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的迅猛提高、各种先进技术和方法的广泛应用,新知识、新概念、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方法等不断涌现,植物病理学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学科得到迅速发展,《普通植物病理学》的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内容日益更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亦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形势需要,我校将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为“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强实践、国际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学科发展和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需求,在制定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概念、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笔者通过参考最新教材,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学科进展,不断跟踪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将植物病理学新知识、新概念、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方法等融入到《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并提供相关内容的参考文献,供学生深入学习和阅读。

一、植物病原分类系统的更新

植物病原种类多,分类系统复杂。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植物病原分类系统不断变化。例如,之前我国在《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中大多采用Ainsworth的真菌分类系统,将真菌归属于真菌界,下分黏菌门和真菌门两个门,真菌门再分成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共5个亚门,但是《Dictionary of the Fungi》第9版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应用到真菌分类上,将原来的真菌划归三个不同的生物界,即原生动物界、藻物界(假菌界或管毛生物界)和菌物界,并且这一分类系统逐渐被认同,在最新出版的《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材中均采用了这一分类系统。同样地,随着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植物病原细菌和植物病原病毒的分类系统也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并且不断有新的属、种报道。所以,应该对教学内容中的植物病原分类系统进行及时更新。韦继光等[1]认为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内容应该紧跟学科发展步伐,从病原学方面,介绍了植物病原菌物、植物病原细菌和植物病原病毒的分类变化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亦将植物病原菌物、植物病原细菌和植物病原病毒分类变化和最新进展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使得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植物病原生物分类系统的变化,紧跟学科发展步伐。

二、吸纳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丰富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和理论

技术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使得植物病理学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这其中有对某些知识的重新认识,有对某些知识的扩展,有对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更新等。例如,近几年小麦条锈病菌转主寄生现象的研究新成果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认识到小麦条锈病的转主寄主有小檗[2,3]和十大功劳[4],小麦条锈病菌整个生活史中转主寄生现象不容忽视,其生活史过程中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5种孢子类型,并且转主寄主小檗在我国分布广,种类多,这方面的最新研究使得人们对于小麦条锈病菌的变异和小麦条锈病的病害循环等有了重新认识。2004年,Sesma和Osbourn[5]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该研究发现,稻瘟病菌可用侵染叶表不同的方式侵染水稻根部,形成根部病原菌所特有的侵染钉,并且侵染维管束组织,导致系统侵染,这一发现使人们认识到真菌可以改变侵染策略,改变其生态位,促进了植物病害流行学的发展。近年来,寄主植物与病原生物互作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补充了寄主植物与病原生物的识别机制,包括病原生物关联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病原生物效应分子识别等。在讲授植物抗病性时,重点补充了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包括植物抗病防卫基本信号通路、基因沉默、活性氧迸发等。我国对植物检疫对象名单进行了重新制定,植物检疫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2007年5月29日我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1992年7月25日由农业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同时废止。2009年我国农业部新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应施检疫的植物及植物产品名单》,该次的全国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与2006年的相比,总数量由43种下降到29种,减少了14种,其中撤消了15种,新增1种,更改2种。在讲授植物检疫部分时,及时补充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理论知识,更新了植物检疫对象名单。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植物病原鉴定技术、病害诊断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教学过程中补充了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病原鉴定方法和基于信息技术的植物病害诊断方法。同时,将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遥感技术的病害监测方法以及基于新媒体技术的病害测报新技术和新方法纳入到《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内容中。在讲授植物病害发生原因分析和病害流行时,补充了气候变化对植物病害发生流行的影响。在讲授植物病害防治技术和方法时,补充介绍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无人机喷药防治病害等内容。对讲授的植物病害种类进行适当调整,增加新的重要性植物病害种类,按照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危害性、病害症状、病原特征、发生流行规律、预测预报、防治等系统地进行知识组织。

三、植物病害防治理念的更新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人们对农业安全生产的关注,并且随着气候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制度和栽培方式的改变等,一些新的病害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植物病害防治理念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人们从过去的吃饱需求,过渡到现在的吃好需求,从追求农产品的产量,过渡到不但追求产量,更关注质量,这就要求农业生产过程中植物病害防治必须适应这些需求的变化。我国的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般在《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中主要介绍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和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有害生物生态治理(ecologically based pest management,EBPM)的理念,我国提出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以构建我国新型植物保护体系。这些新的理念的提出受到广泛重视,特别是我国在有害生物治理方面,主推“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所以,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在《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中更新植物病害防治理念。2012年10月25日,我国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在中国植物保护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科学防控高层论坛上发表讲话,要求全面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现代植保理念,进一步推进了有害生物治理的理念的发展。在教学中,结合社会关注的生物安全问题,补充了植物病害管理对生物安全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6],启发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四、教学幻灯片的更新和补充

根据更新的教学内容,笔者对教学幻灯片进行了更新和补充。通过网络收集和自己拍摄植物病害症状和病原数码图片,更新和补充了大量病原和病害图片,使其能更加清晰地反映病害的各种症状和病原的形态特征,更好地反映教学内容。对一些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问题,提供了参考文献,供学生进行阅读和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并且,加强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制作或收集了一些动画和视频,用于反映病原释放过程、病原侵入过程、病原传播过程和病害发生过程等。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动画、视频等,增强了教学直观性,更加形象地表达了相关教学内容,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制作成了一套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图像更加清晰的幻灯片。

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科发展动向和前沿,了解学科最新研究问题和热点,特别是对于一些理论性或改变过去认识的研究进行了解,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然而,每年都有大量的植物病理学方面的文献发表,同时也有大量与植物病理学有关的文件、规范、法规等,信息量非常多,从中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献资料困难很大,要较好地完成《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做好关于植物病理学学科新进展的文献资料的甄别和筛选尤为重要。由于任课教师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很难全面了解整个学科的发展动态。因此,加强多个高校有关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交流,对于促进教学将具有重要意义。

与更新教学内容相配合,笔者也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利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注重传统知识和科学前沿知识相结合,注重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由于课堂学生多、学生缺乏兴趣造成的教学效果较低的现象[7]。詹刚明等[8]在教学中注意了语言技巧的应用,笔者也注意了同样的问题,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认识。同时,笔者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将考核方式改为平时作业、课程论文、期末考试(各占总成绩的20%、20%、60%)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考核和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避免了学生期末考试临时突击、片面追成期末考试成绩的弊端。另外,笔者根据更新后的教学内容,设计构建了《普通植物病理学》考试系统,实现了试卷自动生成和计算机辅助阅卷。为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的《普通植物病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步开设了《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观察,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韦继光,袁高庆,赖传雅,等.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内容需紧跟学科发展步伐[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26(增刊):188-190.

[2]Yue J.,Szabo L. J.,Carson M.Century-old mystery of Puccinia striiformis life history solved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Berberis as an alternate host[J]. Phytopathology,2010,100(5):432-435.

[3]Zhao J.,Wang L.,Wang Z.Y.,et al. Identification of eighteen berberis species as alternate hosts of 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and virulence variation in the pathogen isolates from natural infection of barberry plants in China[J].Phytopathology,2013,103(9):927-934.

[4]Wang M.N.,Chen X.M.First report of Oregon grape (Mahonia aquifolium)as an alternate host for the wheat stripe rust pathogen (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under artificial inoculation[J]. Plant Disease,2013,97(6):839.

[5]Sesma A.,Osbourn A.E.The rice leaf blast pathogen undergoes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typical of root-infecting fungi[J]. Nature,2004,(431):582-586.

[6]王海光,马占鸿,黄冲.植物病害管理与生物安全[J].植物保护,2007,33(3):1-7.

[7]王海光,马占鸿.对《植物病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措施[J].农业教育研究,2008,(3):18-20.

病理学原理篇8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土传病原菌; 抗氧化酶; 丙二醛; 多菌灵

中图分类号:S482.2+92;Q93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8-1998-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8.021

Abstract: The effect of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21 on maize resistance physiology under the stress of soil borne pathogens was studied. Using soil pot experiments, taking carbendazim as the control, bacterial liquid of B. subtilis strain 21 was inoculated into the soil, which had been inoculated with the two different pathogens, Fusarium graminearum and Rhoctonia solani. Three antioxidative enzymes and malonaldehyde contents in the aboveground and the underground organism of the maize at 3 leaf stage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oxidase activity was increased by 6.52% significantly in the aboveground organism in the soil treatment of B. subtilis strain 21, comparing with the treatment of carbendazim,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catalase activity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The catalase activity,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and peroxidase activity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99.70%, 27.43%, 13.24%(P

Key words: Bacillus subtilis; soil borne pathogens; antioxidative enzyme; malonalde hyde; carbendazim

玉米茎腐病、纹枯病在中国各地均有发生,是一类具有毁灭性的土传真菌病害。一般应用化学农药对其进行防治,但化学农药具有残留期长,影响生态环境,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性等问题。目前利用生防菌剂控制玉米此类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已成为研究热点。现已发现多种微生物对玉米茎腐病、纹枯病土传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其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营养需求简单、生长繁殖快、定殖能力强、易存活、抗逆性强、且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及诱导植物抗性产生等特点[1,2],因而被广泛研究。玉米茎腐病主要由镰刀属(Fusarium)和腐霉属(Pythium)引起,而中国东北三省则由多种镰刀菌引起,以禾谷镰刀菌(F. graminearum)、串珠镰刀菌(F. moniliforme)和茄镰刀菌(F. solani)出现频率最高,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0%~25%,严重年份可达50%[3]。玉米纹枯病主要由立枯丝核菌(Rhoctonia solani)引起,一般年份发病率为40%,严重时发病率达70%[4,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是植物体内主要的ROS酶清除系统,植物受到病原菌侵害时,这些ROS酶清除系统作为信号分子介导植物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反应,使植物免受氧化损伤[6]。Ju等[7]从苹果中分离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Y-1对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体内试验防治效果达92.26%,使苹果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酶活性增强,产生诱导抗性。李德全等[8]研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Bs-916及其突变菌株对水稻具有诱导抗性,使水稻体内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3种酶的酶活性提高。有关生防菌对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体内抗逆生理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课题组前期从土壤中分离并鉴定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21,通过平板对峙试验发现其能显著地抑制禾谷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21对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的生防机制,采用盆栽试验,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3种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在玉米三叶一心期,比较枯草芽孢杆菌21和多菌灵对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幼苗地上组织和地下组织中3种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为深入研究枯草芽孢杆菌生防机制和研发生防菌剂奠定基础,同时对阐明玉米抗病性、拮抗菌生防机制及其生产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生防菌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实验室筛选的枯草芽孢杆菌21菌株,该菌株发酵用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9]。病原菌为禾谷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均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实验室保存,立枯丝核菌用PDA液体培养基[9]培养,禾谷镰刀菌用PDA固体培养基[9]培养。

供试玉米为4单19。供试土壤为大庆市种植作物土壤。

1.2 方法

1.2.1 生防菌发酵 将保存于-20 ℃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21转接到斜面试管活化,然后利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该菌株,单菌落扩增后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5 ℃、180 r/min培养24 h作为种子液,以8%的接种量接入到牛肉膏液体培养基中,相同条件下振荡培养24 h,发酵液活菌数达到8.56×107 cfu/mL,备用。

1.2.2 病原菌准备 将保存于-20 ℃的禾谷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利用PDA斜面试管活化,并制备镰刀菌孢子悬液,使孢悬液浓度达到7.19×106 个/mL;活化好的立枯丝核菌28 ℃、120 r/min培养6 d,得到菌丝球,将菌丝球经三层纱布过滤并用无菌水冲洗3次,榨汁机打碎,制备好的两种病原菌等体积混合备用。

1.2.3 玉米种子处理 取健康、饱满的供试玉米种子,用50~60 ℃无菌水处理10 min,冲洗3次,无菌水浸泡至其露白。

1.2.4 试验设计 盆栽试验设有3个处理:①病原菌;②病原菌+10 mL生防菌剂;③病原菌+25%多菌灵(0.094 g/盆)。每处理病原菌用量为30 mL/盆,每处理与风干土混匀后装入塑料盆(直径15 cm,高14.6 cm)中。每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1盆,每盆播种15粒处于萌动状态的玉米种子,留取大小一致的玉米苗,2片叶,每盆5棵。试验期间,不同处理盆栽管理一致。播种后每隔2 d浇水1次,每盆每次浇水量相同。

1.2.5 枯草芽孢杆菌菌株21对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抗逆生理的影响 试验于2014年4~7月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土壤微生物资源利用实验室进行。试验采用盆栽法,取三叶一心期玉米苗,冲洗根部泥土,粗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分离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分别称重,液氮速冻后放入-80 ℃保存。取1.0 g玉米组织置于预冷研钵中,加入10 mL 0.05 mol/L pH 7.8的磷酸缓冲液,冰浴研磨,匀浆液4 ℃、4 000 r/min离心20 min,上清液即为酶粗提液,采用四氮唑蓝光化还原法[10]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00 μL粗酶液和3 mL反应液在4 000 LX光照条件下反应30 min,黑暗终止反应,560 nm下测定OD值,以抑制NBT光化反应50%为一个酶活单位计算酶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11]测定POD酶活性,紫外吸收法[2]测定CAT酶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12]测定丙二醛含量。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Duncan氏新复极差检测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Excel2007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枯草芽孢杆菌菌株21对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幼苗抗逆生理的影响

2.1.1 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植物体内重要抗逆酶之一,可由多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诱导产生,能够清除体内超氧阴离子,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侵害或逆境条件下产生的氧化损伤,是植物抵抗病原菌侵染的主要防卫反应之一[13]。由表1可知,不同处理对玉米幼苗地上组织中SOD酶活性的影响在数值上有一定的变化,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对玉米幼苗地下组织SOD酶活性影响不同(表2),与病原菌处理相比,病原菌+10 mL枯草芽孢杆菌21处理SOD酶活性无显著差异,病原菌+25%多菌灵处理SOD酶活性降低了52.20%,差异显著。由此可知,枯草芽孢杆菌21菌株主要通过改变玉米幼苗地下部分SOD酶活性来提高其对土传病原菌抗性,这可能与玉米幼苗根部与土传病原菌及枯草芽孢杆菌21互作有关。与多菌灵相比,枯草芽孢杆菌21菌株发酵液降低了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幼苗地下组织中SOD酶活性,从而更好地保护玉米幼苗免受土传病原菌的侵害。

2.1.2 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过氧化氢酶是植物体内清除H2O2的主要抗逆酶之一,可以彻底清除O2-对植物的氧化损伤,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侵害[14]。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玉米幼苗地上组织和地下组织CAT酶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就玉米幼苗地上组织而言,与病原菌处理相比,病原菌+10 mL枯草芽孢杆菌21处理CAT酶活性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病原菌+25%多菌灵处理CAT酶活性降低了28.49%,且差异显著,而病原菌+10 mL枯草芽孢杆菌21处理与病原菌+25%多菌灵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玉米幼苗地下组织中,与病原菌处理相比,病原菌+10 mL枯草芽孢杆菌21处理CAT酶活性显著提高了31.17%,而病原菌+25%多菌灵处理无显著差异;与病原菌+25%多菌灵处理相比,病原菌+10 mL枯草芽孢杆菌21处理CAT酶活性显著提高了27.43%。说明枯草芽孢杆菌21菌株发酵液主要通过调控玉米幼苗地下组织CAT酶活性,来降低土传病原菌对其侵害程度,且枯草芽孢杆菌21菌株发酵液可以显著提高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幼苗地下组织CAT酶活性,从而保护玉米幼苗免受土传病原菌的侵害,且效果优于多菌灵。

2.1.3 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过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抗逆酶之一,催化过氧化氢和有机过氧化物对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氧化作用[15]。由表1可知,不同处理间玉米幼苗地上组织POD酶活性差异显著。与病原菌处理相比,病原菌+10 mL枯草芽孢杆菌21处理POD酶活性提高了9.90%,病原菌+25%多菌灵处理提高了3.17%,与病原菌+25%多菌灵处理相比,病原菌+10 mL枯草芽孢杆菌21处理POD酶活性提高了6.52%,且差异显著。

不同处理对玉米幼苗地下组织POD酶活性影响不同(表2)。与病原菌处理组相比,病原菌+25%多菌灵处理无显著差异,病原菌+10 mL枯草芽孢杆菌21处理显著提高了8.15%。说明枯草芽孢杆菌21菌株使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幼苗地上组织和地下组织POD酶活性同时提高,且与多菌灵相比,枯草芽孢杆菌21能显著提高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幼苗POD酶活性,从而保护玉米幼苗免受土传病原菌的侵害。

2.1.4 对丙二醛的影响 丙二醛(MDA)是植物组织器官在衰老或逆境条件下,脂质过氧化最终分解产物,反映了细胞膜受活性氧和自由基损害程度的大小[16]。不同处理对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幼苗地上部分MDA含量的影响不同(图1A)。与病原菌处理相比,病原菌+10 mL枯草芽孢杆菌21处理和病原菌+25%多菌灵处理MDA含量分别降低了26.32%和19.99%,与病原菌+25%多菌灵处理相比,病原菌+10 mL枯草芽孢杆菌21处理MDA含量显著降低了7.91%。

由图1B可知,与病原菌处理相比,病原菌+10 mL枯草芽孢杆菌21处理和病原菌+25%多菌灵处理的玉米幼苗地下组织MDA含量分别降低了32.47%和32.78%,且差异显著,而病原菌+10 mL枯草芽孢杆菌21处理和病原菌+25%多菌灵处理无显著差异。说明枯草芽孢杆菌21可以降低土传根腐病原菌胁迫下玉米幼苗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MDA含量,从而对玉米幼苗的生长起到保护作用。地上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21效果优于多菌灵。地下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21和多菌灵的效果相当,因此,该生防菌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3 小结与讨论

植物抗逆酶的诱导产生与植物抗性机制密切相关[17]。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抗氧化酶促防御系统中3个主要酶类,当植物受病原菌胁迫时,体内自由基大量增生,使酶活性发生改变,3种酶协同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内活性氧水平,减轻自由基对植物体造成的伤害,提高植物机体抗逆能力[18]。

3.1 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

韦巧婕等[19]研究表明,黄瓜枯萎病拮抗菌芽孢杆菌属菌株B能显著提高黄瓜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黄瓜抗病能力。本研究表明,施用枯草芽孢杆菌21并未提高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的玉米幼苗地上组织中SOD和CAT酶活性,而使POD酶活性提高,枯草芽孢杆菌21对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幼苗地下组织SOD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可以诱导其产生POD和CAT,由此可知枯草芽孢杆菌21主要通过提高玉米各组织中POD酶活性及地下组织中CAT酶活性,以提高其对土传病原菌的抗性,从而对玉米幼苗起到保护作用。

3.2 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幼苗丙二醛含量变化

曾嵘等[20]研究发现黑胫病生防菌能显著提高不同抗性烟草品种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酶活性,并显著降低MDA含量的增长速度。本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21可以降低土传根腐病原菌胁迫下玉米幼苗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MDA含量,从而对玉米幼苗的生长起到保护作用,且效果优于多菌灵。

通过盆栽试验可知,与多菌灵相比,枯草芽孢杆菌21可以诱导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幼苗产生抗氧化酶,从而对其产生保护性。与多菌灵相比,施用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21菌株,能更有效地降低土传病原菌对玉米组织的损伤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玉米地下组织抗逆酶活性,进而提高玉米的防病能力,因而该菌株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价值,但其对土传病原菌的田间防治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 曦,许兰兰,黄荣韶,等.枯草芽孢杆菌在抑制植物病原菌中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0(1):24-29.

[2] 郭春兰.枯草芽孢杆菌21的分离及其抑菌能力研究[D].黑龙江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4.

[3] 张瑞英,张 坪.黑龙江省玉米茎基腐病病原菌研究初报[J].植物保护学报,1993,20(3):287-288.

[4] 赵茂俊,张志明,李晚忱,等.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06,32(1):5-8.

[5] 唐海涛,荣延昭,杨俊品.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4,12(1):93-96,99.

[6] 赵咏梅.植物SOD在抵抗干旱胁迫中的作用[J].生物学教学,2011,36(3):4-5.

[7] JU R C,ZHAO Y H,LI J Y,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potential biocontrol agent, Bacillus subtilis against Fusarium sp. in apple seedlings[J]. Annals of Microbiology,2014, 64(1):377-383.

[8] 李德全,陈志谊,聂亚锋. 生防菌BS-916及高效突变菌株抗菌物质及其对水稻抗性诱导作用的研究[J].植物生理学报,2008,38(2):192-198.

[9] 钱存柔,黄秀仪.微生物学试验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 EL-MOSHATY F I B,PIKE S M,NOVACKY A J, et al. Lipid peroxidation and superoxide production in cow pea (vigna unguiculata) leaves infected with tobacco ring-spot virus or southern bean mosaic virus[J].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1993,43:109-119.

[11] HAMMERSCHMIDT R,NUCKLES E M,KU J. Association of enhanced peroxidase activity with 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 of cucumber to Collectrichum lagenurium[J]. Physiological Plant Pathology,1982,20(1):73-82.

[12] 王晨芳,黄丽丽,张宏昌,等.小麦条锈菌互作过程中活性氧及保护酶系的变化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9,39(1):52-60.

[13] 马伟荣,童军茂,单春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特征及在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13,34(9):154-158.

[14] 宋新华,赵凤云.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24-9827.

[15] DUNFORD H B,STILLMAN J S. On the function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peroxidases[J].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1976,19(2):187-251.

[16] 林 艳,郭伟珍,徐振华,等.大叶女贞抗寒性及冬季叶片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5):68-72.

[17] 王淑霞,张丽萍,黄亚丽,等.哈茨木霉Tr-92诱导黄瓜对灰霉病系统抗性的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3,29(2):242-247.

[18] 尹永强,胡建斌,邓明军.植物叶片抗氧化系统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响应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05-110.

[19] 韦巧婕,郑新艳,邓开英,等.黄瓜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防效[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3,36(1):40-46.

上一篇:建筑工程管理常识范文 下一篇:茶礼仪基本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