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2-14 16:49:40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篇1

关键词:赤峰市;新型城镇化;建议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谈赤峰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最深刻的结构调整、最重要的战略选择和最持久的发展动力。也是扩大内需、推进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赤峰市城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不少干部群众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不少模糊认识。一是对新型城镇化意义认识不够、摆位不正,不能正确看待新型城镇化在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认识不清,对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缺乏全面的理解,仍然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片面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多修路、多盖楼,搞城市扩张。

(二)产业支撑能力不够强。一是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赤峰市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竞争力不强,对财税增长的贡献不大,促进就业的能力不足;二是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饮食、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业提升步伐缓慢,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

(三)保障措施跟进不够。一是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赤峰市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财力有限,财政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多数农村牧区家庭无力搬迁建房;二是城镇化建设用地保障难度大。目前,城乡之间人地挂钩、土地置换等政策不完善,对失地农民补偿标准低,相关保障跟进不到位,城镇周边村庄拆迁难,给城镇建设用地保障带来很大困难;三是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户籍制度改革进展不快,限制了农村人口进城落户;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农民进城享受的社会保障与原有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农民不愿进城;四是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就业的相关制度还没有全面建立,新进城人员就业保障政策仍不完善。

(四)城镇管理缺乏创新。一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城镇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组织参与不够、制度规定不够到位,存在着职责不明、分工不细、运作不规范等现象;二是城镇监管不够到位。目前,赤峰市中心城区和县城车辆违章行驶及停放、交通护栏随意开口、经营商户乱搭乱建和店外经营、小商小贩占道摆摊和沿街叫卖、建筑和生活垃圾乱堆乱倒、乱贴乱发广告的现象随处可见,城市管理秩序比较混乱。

二、加快推进赤峰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一)立足“三个突出”,构建城镇发展新格局

1、突出发展定位。紧密结合赤峰市实际,从历史、区位、人口、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出发,把赤峰市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清洁能源、新型化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草原文化旅游基地;建成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蒙东冀北辽西地区商贸物流枢纽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部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中国北方集约高效节水示范区;京津、辽沈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首都北京的安全稳定屏障的目标。

2、突出规划引领。要广泛听取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编制具有超前性、分阶段性和科学性的城镇发展规划,在覆盖上求“全”,在程度上求“深”,在水平上求“高”,留足城镇发展空间,确保规划长期不落后。

3、突出空间布局。要统筹考虑人口容量、产业支撑、就业需求、土地供应、水资源供给、环境承载等要素,把城镇规划与产业发展等其他规划进行充分衔接,构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旗县城关镇为骨干,以小城镇为基础,城镇功能互补、产业合理分工、人口合理分布的城镇体系,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城镇协调发展机制。

(二)加快实施“四大工程”,建设精品城镇

1、加快实施扩容提质工程。为缓解老城区人口稠密、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矛盾,按照中心城区“西移北扩、组团式发展”的思路,要高标准建设城市新区,不断拉大城市框架。

2、加快实施安居保障工程。要以建设普通商品住房为重点,构建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住房建设、供应、交易、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总量平衡、结构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进一步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

3、加快实施便民改造工程。继续坚持新区抓配套、老区抓完善的原则,要全面加大对水、电、气、路、通讯、管网等的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城市发展承载能力重点乡镇推广“建好一处休闲绿地、一个标准化农贸市场、一所标准化公厕、一座垃圾中转站、一座污水处理站”的“五个一”工程,采取“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和“统筹规划、适当集中、区域共享”方式,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减量化收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4、加快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通过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建立智能交通网络平台,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

(三)坚持“四措并举”,促进产城融合

1、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坚持工业优先发展,依靠工业扩大经济总量、聚集财力、吸纳就业,支撑城镇化发展。一方面通过实施“双千双百亿”工程,培育一批大产业、大园区、大企业,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带动更多人口向城镇集聚;另一方面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产业和城镇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2、以农牧业现代化促进城镇化。依托各重点小城镇的区位优势,建成集中连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设施畜牧业养殖。培育出一批叫得响的农畜产品知名品牌。

3、以商贸服务业提档推动城镇化。引进知名品牌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和商贸综合体,提升城镇的人气、商气和财气。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业,助推城镇建设提速升级。加快推进现代物流项目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旅游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小城镇。

(四)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1、注重生态文明和低碳环保。把绿色低碳环保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目标之一,牢固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以避免出现环境和生态恶化,留下先发展后治理的隐患。着重加强水源地保护,严格控制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切实提高环境和生态质量,增强生态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

2、加快构建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缩小城乡、区域以及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统筹推进与城镇化密切相关的户籍、住房、土地、社保、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通过向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社会管理和服务软件平台,实现社会管理的网格化和全覆盖。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篇2

从重城镇化增量到重城镇化存量,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2010年以来,内蒙古的城镇化已经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十一五”期间,我区城镇化以每年1.66个百分点的高速推进,这与我区经济的高速发展相适应。进入“十二五”以来的4年间,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放缓,城镇化推进速度也由“十一五”期间的“高速”推进相应地调整为平均每年增加1.0个百分点,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9.5%,比2013年提高0.8个百分点,可见经济发展速度影响城镇化的进程。并且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7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因此,适应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要对城镇化速度做出适当调整,不追求速度、增量,而是要重视质量,突出解决好已进城的农牧民市民化问题,即存量问题,形成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共进的态势,避免过度城市化。所以,城镇化速度要从过去的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调整为每年0.7-1个百分点为宜。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平衡,我区各盟市城镇化率最高和最低的相差50个百分点,不能整齐划一,应因地制宜,宜快则快,宜慢则慢,不盲目攀比速度,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西部,因此,要快一些,而西部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区,应放慢速度,重在提升城镇化质量,不管哪个地区,都要根据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来推进城镇化。

从依靠扩大城区规模、投资驱动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依靠集约利用土地、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仅仅是土地城镇化。我区城镇化过程中,2000-2013年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达到2.16,而合理区间为1-1.12。可见,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针对城市、城镇蔓延的问题,要合理划定城区边界,保留城市内的绿芯和城市间的绿带,做到城市发展绝不突破耕地红线、生态底线,遏制城市蔓延趋势。同时,必须集约利用城市内的土地,杜绝盲目效仿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大场馆、豪华办公楼等形象工程的粗放建设方式,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做到不过度超前建设。合理配置各类用地,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将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20平方米之内,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可适当放宽,控制在150平方米的合理范围之内,防止出现有城无人的空心城市。

现阶段,我区经济需要从工业为主,向工业和第三产业并重转变,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煤清洁高效利用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规模的扩大,延长产业链,促进工业和信息化的结合、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一体化”机遇和我国居民消费层次提升的需要,积极发展对俄蒙贸易,提升具有资源优势的草原、森林、沙漠旅游业的发展层次,不断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新动力,从而实现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互促共进。优化投资结构,增加对新兴产业、新技术以及人才引进培养的投入,加快科技研发速度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不断提升投资经济效益,引进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不同层次的人才到城镇就业。

以人为本,促进民生建设与城市市政建设、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统筹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需要从速度推进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其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而不只是以城市市政建设为本,要转变投资重点和工作重心,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进城农牧民的市民化。为此,优先促进就业和教育均等化,让进城农牧民、外来务工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农牧民随迁子女与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接受同等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要增加国家、自治区义务教育投入,提高国家和自治区在教育上的投入比重,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快配套性改革,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重新核定城区和县域教师编制,增加城区教师编制,改变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降低入学门槛,按照“以就近入学为主,以进入公办学校为主”的要求,尽可能做到让进城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入学。加强宣传,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的主动性,建立培训机构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联合培养机制,提高就业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和质量,增强进城农牧民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率。加强督促检查,增强企业为农民工保险的主动性,同时提高农民工自身参保的意识,不断提高参保率。稳步推进保障房建设,降低申报条件,将农牧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保障房体系,建立保障房申请、审核、退出、监督机制,保证保障房分配的公平性,使进城农牧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有所居。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提高城市自身的发展水平,还要关注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因此,通过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联动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好十个全覆盖工程,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促进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牧业现代化,抓好粮食生产和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扩大需求,为城镇化提供基础动力;做好规划,注意保持乡村特色,防止城乡一样化,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均衡发展。

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建设富有人文特色的绿色、生态城市

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建设绿色、人文、智慧城市,是重在城市内在品质的提升,目的是让城市更加宜居,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城市是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要建设好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为此,要坚持规划统筹的理念,先行先试“三规合一”,做到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城市发展有机衔接、协调推进。加强城乡规划编制或修编、审批、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吸收多学科专家参与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逐渐改变规划师由于学科限制而导致的城市规划对于人文、生态重视不够,城市发展与人文、生态不协调的问题,增强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性,将文化特色、生态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之中,建设富有文化内涵、绿色低碳的城市。加强法制约束,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城市建设中随意突破规划限制的问题,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消除城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

现阶段,过去那种单纯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快速拓展建成区的方式来推进城镇化的模式不可持续,新型城镇化要求依靠制度创新来促进发展,为城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那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是重点。首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按照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进一步放宽户籍政策,稳步推进居住证制度,关键要消除户籍背后附着的各项利益,使得户口逐步回归人口登记的本来功能,赋予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和利。其次,加快行政体制的改革。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层级,在扩权强县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自治区直管县,扩大县级城镇和市的权限,激发城镇发展活力。关键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实质性改革,增加县级财力,完善城镇功能,引导产业向县城和县级市转移,增强人口吸引力和产业集聚力,分散大城市压力。再次,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和宅基地确权发证工作的推进,建立土地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城市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促进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篇3

《綦江区2013年新型城镇化工作要点》(2013綦江府发[2013]27号)指出:“要推动綦江主城、小城镇和农民新村联动协调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新突破。”綦江新型城镇化如何推进,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笔者通过调研,结合自身的一些思考,对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更好地解决城镇化中人的问题。农民进城后,如何在城市里享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说到底都要依赖于产业发展的支撑。要实现产城一体化,关键在于城镇人口增长与产业发展之间要找到好的协调发展机制。关键在于:政府要做好规划,引导人口集中,同时为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好的环境。否则,产业与城市被分割,区域就实现不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笔者建议:

(一)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沿210国道打造一条城区—桥河—工业园区—三江的快捷大道,将綦江主城区与三江连接起来,城区沿大道两侧发展,相应产业沿这条通道布局,在这条通道上,工业园区成为一条联系綦江主城与三江的纽带,最终将綦江主城区、桥河、工业园区、三江连成一片,成为未来綦江的主城区。工业园区是綦江第二产业的主要聚集区,应该把它打造成为綦江经济发展的引擎。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关键是做大做强綦江齿轮,綦江齿轮产业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在全国享有盛誉。但是,我们的齿轮产业这些年非但没有做强做大,市场份额反而有缩小的趋势。笔者建议,政府下决心,全力做大做强我们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真正将綦江打造成为中国西部齿轮城,西部齿轮研发中心。让齿轮真正成为綦江的名片,否则,我们空有一张名片而没有用好,有辱这一称号。同时,在工业园区布局住宅、学校、医院、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着力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产城融合的复合型新区,提升园区和城市互动发展的融合度。

(二)倾力打造美食之都。綦江的名优特色小吃品种众多,声名远播,极具特色,如北渡鱼、铁石垭米粉、东溪刘氏黑鸭、蒋家辣子鸡、綦江土火锅等等,只要做工进一步提高、在做法上进一步改进,做成一个有影响力的美食品牌完全是有可能的。而目前綦江夜市、大排档等杂乱无章,多在居住区楼下、城区街道上,既影响环境,又影响居民休息。建议在新城区规划美食休闲一条街,这样,既可以统一管理,又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倾力将其打造成渝南黔北美食之都,完全是有可能的。政府应积极为市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积极发挥财税杠杆及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在培育新兴产业时,可以用减税、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工商资本进入,促进綦江第三产业的进一发展,同时又解决一部分进城人员的就业问题,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三)优化就业和公共服务环境。在优化就业服务环境方面:我们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解决进城镇农民的就业问题;完善和落实减免税费、提供小额贷款等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农民进城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合伙创办小企业;完善就业和创业培训机制。 在优化社会公共服务环境方面:要通过不断推进和加强公共教育体系建设,保证城镇化发展的教育需求,保障农民工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共享城镇优质教育资源;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满足城镇化发展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保障农民工与原住城镇居民共享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通过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构筑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为主体的公益文化设施网络,配置适应城镇发展需要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维护城乡低收入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注入地方文化元素

(一)城区文化氛围的营造。到2020年,綦江主城要实现42平方公里、40万人口的城市规模,必须具有它鲜明的文化特色。而綦江文化底蕴深厚,有近1400年建县历史,是重庆最早的地下党组织诞生地,主力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经过地,是“中国农民版画之乡”,“中国西部齿轮城”。恐龙足迹—硅木化石、民间吹打在全国极具影响力。因此,笔者认为,綦江主城要充分运用这些人文资源,一是设计最具有綦江文化特色的城市标志;二是在东部新城建设中,考虑将上述文化元素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如道路的命名,可以命名为版画路、齿轮路、长征路、化石路等。同时,建设具有綦江文化特色一条街,将重要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三是在宣传上下工夫,挖掘綦江人文特色,在全区、全市乃至全国广泛宣传,让綦江的人文形象深入人心。

(二)街镇乡土文化的保护。在我区小城镇(3个市级中心镇、14个小城镇)规划建设上,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历史观和生态观,反对一味破旧立新、一味高楼林立的审美追求,要将当地乡土文化特色注入到小城镇建设中。如东溪古镇要将明清文化、抗战文化、码头文化、石壕镇将红色文化、夜郎文化、郭扶镇将原生态农耕文化、永城镇将红色文化(王良)、吹打文化、石角镇将红色文化(霍氏三杰)、道家文化、三角镇将恐龙化石文化、自然生态文化、中峰镇将生殖文化等注入到小城镇建设中。笔者认为,以各镇本地的特色文化要素为基础,结合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传承历史文脉,改善人文环境,挖掘特色内涵,塑造城镇个性,提升品位,使城镇化成为强化以至再造本地特色和文化的过程,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三)新村文化设施的建管。农民新村(按照规划,我区在2020年要建成200个风貌各异的农民新村)建设不是简单地盖几栋安置楼、修几条路、种多少花草树木的问题,而是要把体育设施、图书室、学校、广场游园、网络信息等基本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纳入其中,一步到位。只有建成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农民新村,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通过文化的熏陶,让农民适应城市生活。对于文化设施建设的经费来源,中办、国办2007年8月21日出台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早已进行了明确,即“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笔者建议由财政拨出启动资金,吸纳企业、个人和各种社会组织捐赠,用于扶持公益文化建设,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多元投入,合力共建的良好局面。对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一方面要明确部门、明确责任、建立制度,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托管公共文化设施或加入到其日常管理中去,加强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形成文化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城市管理工作

(一)理顺城镇管理秩序。一是切实理顺城镇管理体制,笔者建议将我区主城建设占道管理、市政设施管理、城市道路管理、市容管理、商业步行街经营管理等统一划归市政管理局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起以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统一管理的城镇管理模式,解决职能交叉,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行其是,职责不明,服务盲区等问题。形成集中管理,协调管理,精细管理,高效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管理体制。二是切实加强城镇管理队伍建设。加强现有城镇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引进和配备城镇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工作水平。三是切实加强小城镇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小城镇建设管理机构。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篇4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统一思想、动员部署,在全市迅速掀起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潮。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调研,先后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党政联席会,认真学习省委领导同志有关讲话精神,对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讨论稿)》。此稿已在会上印发,待征求意见后正式下发执行。稍后,段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意志,勇于担当,迅速掀起新型城镇化建设新高潮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站位中原经济区建设全局,准确研判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顺应发展规律,满足群众热望,是一场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充分认识其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城市化而言的。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需求,是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传统城市化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交通拥堵等诸多“城市病”。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克服传统城市化的弊端,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这也是由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省情、市情决定的。新型城镇化“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展理念新。新型城镇化,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二是城镇体系新。新型城镇化所构建的是四级城镇体系,增加了新型农村社区这一层次,强调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县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作用,发挥小城镇的关键支撑作用,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构建各层级城市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现代城镇体系。三是实现途径新。新型城镇化坚持中心城市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重,强调农民进城和就地转化并行,是包含了农村的城镇化,是包含着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着眼于农民、涵盖了农村,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四是产业支撑新。新型城镇化四级城镇体系的产业支撑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强调产业集聚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紧密结合,强调现代农业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支撑作用,将现代农业纳入了支撑新型城镇化的产业体系之中,实现了各层次的产城融合,产城互动。新型城镇化不等于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注重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等于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新村建设,不是简单的迁村并居,是按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的社区,实现了农民就地“市民”化。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对于促进持续求进、奋力赶超具有战略意义。

首先,加快新型城镇化是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市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具备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基础和条件。但从总体上看,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市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比重偏低,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市未来发展的最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也在新型城镇化。我们必须顺应趋势,遵循规律,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要事来抓。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在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迅速启动新型城镇化,不仅能够产生大规模的生产性投资需求,而且能够释放巨大的的生活性消费需求。据测算,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1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带动3倍于农民的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强劲的拉动作用。抓住了新型城镇化就抓住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赶超发展的“牛鼻子”。

第二,加快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一肩挑两头,一头连着新型工业化,一头连着新型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双向带动作用,居于引领地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能够加速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够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市委作出了“两轮”驱动、“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新型工业化这一“轮”,我们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狠抓产业集聚区建设,正在逐步做大做强;新型城镇化这一“轮”驱动力还不够强,尤其是县域中心、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抓得还不够,还不能真正发挥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我们必须把新型城镇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实现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拓展持续发展空间,引领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第三,加快新型城镇化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区域间的竞争主要是中心城市实力的竞争,比的是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我市地处豫鲁冀三省交界,是中原经济区对接京津、融通沿海的前沿,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与功能作用。目前,我市与周边相比,中心城市规模偏小,首位度不高,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承载能力不强,与我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和承担的发展责任不相适应。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我们必须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做大做强市、县、镇三级中心城市,培育整体竞争优势,把我市打造成 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化”融合链接示范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出海通道、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融合的前沿、省际交会区域性中心城市。

第四,加快新型城镇化是顺应群众对幸福生活新企盼的重大举措。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追求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是民之所需、民之所盼,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更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这些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城乡,持续办好了一大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改善了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得到不断提高。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距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广大农村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存在着巨大反差,随着新生代农民进城务工,接触城市文明,这种反差更加强烈。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市、县、镇、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建设,就是要变革农民传统的生存方式,让广大农民过上城市生活。我们必须顺应群众意愿,组织带领群众,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凡必干之事,越早干越主动,越晚干越被动,晚干不如早干。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对于推进赶超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讲政治、讲大局,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迅速行动,掀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潮。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实现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突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历史机遇,按照“4321”发展思路,以“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坚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以做大做强市县镇三级中心城市、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断提升产业支撑能力为基本路径,加大政策引导,坚持规划先行,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13363”城镇空间布局,努力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3363”是对我市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概括,就是建设以1个市域中心城市和县城、清丰县城、工业园区3个城市组团为重点,以南乐县、范县、台前县3个县域中心城市为承接点,以60个小城镇为支撑点,以3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的四级城镇体系,打造主城组团辐射带动、县城前沿衔接、小城镇连接顺畅、新型农村社区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市域中心城市人口力争超过80万人;县城、清丰县城、工业园区三个组团人口分别力争超过15万人、15万人和10万人;南乐、范县、台前三个县域中心城市人口分别力争超过15万人、15万人和10万人;镇区人口超过1万人以上的建制镇达到20个;建成新型农村社区40个,人口达到20万。

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市域中心城市人口力争超过100万人;县城、清丰县城、工业园区三个组团人口分别力争超过25万人、20万人和15万人;南乐、范县、台前三个县域中心城市分别力争超过20万人、20万人和15万人;镇区人口超过1万人以上的建制镇达到40个;建成新型农村社区80个,人口达到40万。初步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工有序、资源配置优化、公共服务均等、环境优美舒适的城乡统筹发展新局面。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不断增强其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中心城市在我市新型城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局性战略支撑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所在,更是首要任务。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中心城市”意识,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切实抓好市、县、镇(乡)三级中心城市建设,以中心城市大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一要着力抓好“一中心三组团”建设。建设“一中心”,就是要强力推进建成区综合提升和新区建设,着力打造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建成区综合提升,要坚持改造、建设、教育、管理“四管齐下”,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当务之急,要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建设。城中村是城市的伤疤,也是城市的乱源。推进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必须将城中村改造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划先导、合理布局,整片改造、安置先行,统筹兼顾、多方共赢”的原则,扎实推进尧当、戚城、娄店等23个城中村改造工程,力争2014年底前完成中心城区建成区内所有城中村改造任务。旧住宅小区、棚户区、大杂院是影响城市形象的焦点,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难点,必须下决心、下真劲、动真格,强力改造。底前要力争完成大杂院改造。要加快推进胜利路东延、石化中路等建成区路网项目建设,加快火车站站前路广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中原市场、劳动市场、大庆市场等市场改造建设。要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狠抓城市“六乱”治理,严格城市市场监管,加大城乡结合部尤其是入市口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坚决消除城市脏乱差现象。新区建设,要按照“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目标任务,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要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争取《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尽早获批。要坚持规划先行、基础设施跟进、项目统筹开工。要切实做好新区起步区概念规划、核心区城市设计、城市水系、风貌景观、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加快建设并完善新区起步区路网、电网、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引黄调蓄水库、教育园区、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商检海关商务综合办公楼、移动公司通信生产楼等一批项目,统筹推进行政、文化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结合水系规划和引黄调蓄水库、引黄入冀补淀段工程建设,实施濮水河、马颊河、第三濮清南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让城市之水动起来、活起来、清起来、灵起来。以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各功能分区建设,建成一批整体布局完整、功能特色鲜明、多样化多层次的城市综合体,努力打造灵韵濮水、秀美龙都、活力智城、生态宜居的现代复合型城区。加快“三组团”建设,就是要加快 县城、清丰县城、工业园区三个副中心城市组团建设。县、清丰县、工业园区要围绕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区空间发展规划,高点定位、及早谋划,加强与主城区的融合互动,逐步实现与中心城市的一体化对接,着力打造空间相对独立、基本服务功能完善、产业支撑有力的城市组团。要加强电力电网、网络通信,供气、供水、供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要建设完善的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加强对城市的改造提升和绿化亮化,因地制宜构建各具特色的水系,提升宜居水平。要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务区(街)的规划建设,使之成为服务区域、带动周边的核心载体和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增长点。二要着力抓好县域中心城市建设。县域中心城市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南乐、范县、台前要打造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善、承载辐射能力强的县域中心城市。要按照“规划先行、适度超前、市场运作、突出建设、强化管理”的思路,科学定位,突出优势,彰显特色,以现代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要突出内涵式发展,完善功能,提升品位。重点要抓好城中村、旧城片区改造,做好城市街道、沿街建筑、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绿化美化亮化城市,力争2015年基本完成综合提升任务。要加快新区建设,拉升标杆,适度超前,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要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建成完善的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涵盖商贸、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综合商业街区和商业综合体;以城市公共游园、县乡道路、村镇周围为重点,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做强做美城市。三要着力抓好小城镇建设。注重发挥中心城镇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作用,切实打造吸纳农村人口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好基础、建管并重”的原则,以促进城镇“扩域、增容、升级”为目标,完善城镇功能,建设成为连接县域中心城市、辐射新型农村社区,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的小城市。全面推进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向镇区延伸,提升供电、供水、通信保障能力;完善小城镇生活居住、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社会保障、集贸市场等配套功能。鼓励具有一定特色产业基础的乡(镇),规划建设新城和专业园区。加快推进撤乡建镇,力争5年内全部完成乡改镇。落实好鼓励乡(镇)加快经济发展及城镇建设的政策,调动乡(镇)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乡(镇)的综合经济实力。

(二)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其战略基点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和切入点。要按照“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重点突破、扎实推进”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集聚发展,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建筑美观、设施完善、管理先进、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坚持规划引领。要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规划,结合全市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对全市新型农村社区进行科学规划,今年12月底前要全面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要统筹考虑社区布局,确保设置科学、交通便利、产业配套、用地节约、规模适度,体现“文化、生态、宜居、特色”理念。社区人口规模一般要在5000人以上,鼓励规划建设万人社区。提倡多层、鼓励高层、限制低层。住宅建设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产生活需要,结合农民经济承担能力,做到户型合理,功能完善。建筑风格要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简洁大方、立面丰富,建筑色彩要与社区整体协调、和谐一致。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强化基础配套。要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两个先行”,本着“先进适用”的原则,逐步完善新型农村社区道路、排水、污水处理、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功能。要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实行分类推进。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当前,要把产业集聚区内、中心城市周边作为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切入点,率先启动。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拿出5000万元,各县(区)也要拿出一定的财力,对产业集聚区内、中心城市周边进展快、效果好的新型农村社区实施“以奖代补”。今后,我们每年都要拿出一块资金,鼓励引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时,要积极引导条件成熟、群众要求迫切的地方适时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多策并举,积极探索企业带动型、城郊改造型、集聚区带动型、小城镇依托型、中心村拉动型、现代农业集群效应型等多种模式,积累经验,稳步推进。到2015年,全市建成以中心市城郊、县城区、产业集聚区、乡(镇)政府驻地、黄河滩区整村搬迁为重点的40个新型农村社区,2020年建成80个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全市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

(三)着力提升产业支撑能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要坚持产城互动,把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建立布局合理、各具特色、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市县中心城市要以产业集聚区为支撑。产业集聚区要按照“四集一转”和“强基础、促配套,引龙头、促集聚,抓保控、促集约,找对手、赛发展”的工作要求,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中心城市要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经济实力。小城镇要以专业园区为支撑。要综合考虑小城镇的产业基础、资源环境等因素,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园区规模和功能定位,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突出特色,重点发展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无污染的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杜绝发展高耗型、污染型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提业支撑。新型农村社区主要以现代农业为支撑。要坚持产业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步规划,充分利用居住方式变化对生产方式形成的倒逼机制,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现代化管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有利于满足就业需求、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现代畜牧养殖业、现代服务业等,促进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四)强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新型城镇化配套服务功能。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做到基础设施先行,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和配套功能。一要加快构建综合交通网络。要围绕四级新型城镇化体系空间布局,突出抓好市域中心城市内部、市域中心城市与县域中心城市之间、县域中心城市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之间便捷顺畅、快速链接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晋豫鲁铁路通道段建设,积极推进郑濮济客专建设。全面加快德商高速范县段、南林高速豫鲁省界至南乐段、范台梁、濮()阳(湖北阳新)高速段等高速 公路建设。做好国道106和省道101、209、301过境线路的升级改造,完成北环、西环、南环等环城公路建设和改造,加快濮清快速通道北延至南乐县城、工业快速通道东延至濮城、濮水路南延至铁丘路、铁丘路西延至西环路等城区道路建设。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覆盖全市的综合交通体系,打造15分钟、30分钟、50分钟生活圈。二要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市域内各组团城市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加强自来水厂、背压机组、5万吨/日生活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工业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第二污水理厂建设,年内开工建设龙丰热电260万千瓦机组项目、濮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规划建设台前2100万千瓦机组路口电厂。大力实施“气化”战略,建成城市天然气次高压环网。鼓励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探索建立户收、村集、乡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不断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配套服务功能,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加快城区污雨水泵站和管网设施建设改造进度。今后,各地新建道路电线电缆一律要实行入地处理,净化城市空间。三要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公园、游园、绿地系统、生态廊道网络和生态园区建设,合理布局近郊防护林、环城绿化带,提升城市景观。

(五)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动力活力。一要完善规划机制。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把规划放在首要位置,用规划指导建设,搞好全域规划,做到“三规合一”。要树立强烈的规划意识,切实提高规划的权威性。二要创新土地使用机制。实践表明,农民的土地流得动、转得出,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条件。我们要探索完善土地政策,加快促进土地流转。要用足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探索增减挂钩的多种形式,腾出更多的用地指标,用于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要探索研究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问题,探索有偿使用和退出机制。要研究制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加大对旧城区存量建设用地、闲置低效土地等清理整治力度,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促进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三要创新投融资机制。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着力构建多元化城乡建设资金筹措格局和投融资机制。要健全政府投入机制,不断增加政府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并通过整合涉农资金、低息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要建立完善各级投融资平台,多渠道融资,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要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品种,创新担保模式,加大对农民到新型农村社区购房的金融支持力度。要制定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想方设法争取上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更多支持。四要创新管理机制。要针对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按照城市社区管理标准,逐步探索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管理水平。五要创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做到“三个不批”:没有群众基础不批、没有建设规划不批、没有主导产业不批,切实尊重群众意愿,保障群众权益。要积极探索改革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三、精心组织,抓好落实,为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中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科学引导,加强协调,扎实推进。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抓具体、求深入,抓基层、打基础,把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各项工作细化分解成一个个具体项目,通过项目抓落实,通过项目求突破,通过项目促发展。要实行领导分包联系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逐个分包项目、分包工程、分包试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里专门成立了段书记亲自挂帅、我任常务副组长,有关市领导参加的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这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会后,各县(区)、乡(镇)也要及时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尽快完善领导机制、协调机制、推进机制,为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要凝聚工作合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事关发展全局,事关方方面面,需要全市上下结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合力合拍,共同推进。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努力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发改、住建、国土、规划等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措施,强化服务指导,推动工作落实。组织人事部门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培养锻炼和提拔重用干部的主战场和主平台,努力锻造出一批优秀的新型城镇化领导人才和专业人才。纪检监察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效能监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其他各部门也要立足实际,主动融入,积极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持帮助,真正形成上下联动破难题、步调一致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格局。

要抓好宣传引导。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特别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惠及群众的一件大事、好事,我们必须把好事办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运用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让群众真正明白自己是新型城镇化的最大受益者,从而自觉自愿、主动参与,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动力。

要强化督查考核。要切实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督查落实力度。对新型城镇化工作实行台账管理,扣紧时间节点,确保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建设考核指标体系,以考核促工作。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列为周调度、季观摩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对重视不够、推进不力的,要严肃批评;对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的,要强化问责。对工作得力、成绩突出的,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篇5

关键词:统筹城乡 新型城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3)11-0049-02

新型城镇化指的是更好地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经济快速发展,推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生活更加和谐,促进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市和乡镇和谐发展,建设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更好地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的主要途径。

一、武汉市江夏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50多亿元,用于新建和改善城乡道路交通、供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新建了文化大道、天子山大道、阿尔斯通大件通道等一批骨干道路,建成江夏市民休闲活动中心、世纪广场、谭鑫培公园等一批市政亮点工程,打造出政务一条街、江郡华府高端住宅小区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群,在全市率先建成纸坊污水处理厂,加快推进了金口深水码头、长山口垃圾卫生填埋场、郑店垃圾焚烧发电厂等一批配套工程。全区公路通车里程2131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8.7平方米,供排水管网总长度980公里,城镇绿化面积293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7. 43平方米。目前,纸坊主城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逐步提升。庙山、藏龙岛、大桥新区三座新城,产业发展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拉近了江夏与武汉中心城区的距离,金港新区全面铺开上海通用武汉基地建设蓝图,一个20万人口的现代化汽车新城即将崛起。五里界伊托邦小城镇、郑店欧式风格的泰晤士小城镇、安山森林小城镇等一批特色小城镇迅速崛起,成为全市小城镇建设的亮点。以107国道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成为全市农村新社区的样板。

二、推进武汉市江夏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途径

1.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推进城镇建设。

坚持事先规划着眼大局理念,高度重视相关规划方案的制定工作,精心编制完善的规划方案,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重点发展街镇的重点区域,科学合理进行城镇化建设布局,合理规划,同时在这些重点区域率先发展制造业、物流产业和小商贸产业。此外制定好山体、重点森林地区、重要水域以及梁子湖湿地等生态区域和农民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为建设生态友好型的宜居新城创造条件;其次,对城区重点区域进行科学规划,根据城区各个区域的不同地理位置、功能和资源禀赋进行合理的定位改造,建设各具特色的9平方公里纸坊城市客厅、60平方公里的江夏新城核心区和458平方公里的江夏新城及其"一主两翼"区域;最后,注重中心社区的规划,根据当地农村的人口数量、产业类型、生产要素以及经济发展的潜力,重点规划一批中心村和社区。

2.以旧城改造为突破推进城镇建设。

通过对旧城进行改造,改变老城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人居环境差和规划滞后的状况,大幅度提升城市的各项功能,改善群众居住的环境,依据老城区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尊重历史,建设文化厚重,宜居宜业的武汉南部新城。同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和谐农村,以城区外沿为纽带,大力实施工业园改造、"城中村"改造和老城区改造。工业园改造、老城区改造实行市场化运作,"城中村"改造由政府主导,分类推进。做到成熟一片、拆迁一片、改造一片。

3.以产业为支撑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秉承"工业立区"的理念,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始终把"工业倍增、新城崛起、统筹城乡"作为富强江夏的三件大事。发展壮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互联网五大主导产业。超常规打造工业发展平台,老园区实行腾笼换鸟、提档升级策略,新园区坚持"搭大台,唱大戏"的办法,形成工业倍增发展示范区。重点对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企业相对较多的城镇和园区进行改造,不断地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大企业和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通过他们的介入,开发出主体鲜明、功能完善、品质高端和生态良好的全国小城镇建设样板镇和建设示范镇。

4.以新农村建设为纽带推进城镇建设。

突破传统城乡改造模式,把城镇改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起来,通过项目集中建设、资金集中回笼、村庄集中改造等方式,以当地的苗木种植产业为依托,以绿色产品为增收渠道,自然环保生态为主要特色,以简朴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为民居特色,计划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将沿国道两侧的城镇打造成全国一流、全省示范、全市对外展示的窗口。

5.以经营土地为依托推进城镇建设。

牢固树立土地经营理念,加快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型产业。对城市可经营性的土地在拍卖时按照严格的竞标标准进行招投标,以公共土地的收益来弥补城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的不足,加快江夏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街镇两级财政分成体制,各街镇和相关单位积极利用公共土地的收益,加大对城镇改造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水、电、路、气和通信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对于吸引企业落户、改善投资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6.以文明创建为契机推进城镇建设。

最近几年,江夏区把创建文明工作纳入到了城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在各街镇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程度和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又为探寻科学管理城市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主要的措施有:首先,城市实施整洁美容工程,给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实施畅通工程,尽量疏通交通阻塞,营造一个良好的道路运行环境,加大对违反交通规则的处罚力度,同时对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给予了更加严厉的处罚,明确交通顺畅的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整治,交通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最后,实施满意工程,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在城市和城乡广泛开展各种争创活动和评比活动,不断创建文明行业活动。通过这种方式窗口单位和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群众对于工作人员开展的各种工作的满意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城市环境和形象有了明显的改观。

三、推进武汉市江夏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几点建议

1.领导重视,形成部门合力是有序推进城镇建设的关键

全区上下各级领导应该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头等大事来抓,要定期举办各种听证会议,对不同时期的建设成果以及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集中的讨论研究,并在会议上对问题进行重点解决。同时,各级领导部门应该组成相应检查小组,对不同时期的工作进行检查和总结,主要检查的内容包括城乡规划的是否合理、建设资金使用是否合理、相关执法流程是否有据可依,不断加强对项目监督检查的力度,同时加大资金的筹措力度和保障力度。

2.规划先行,搞好项目策划是高质量建设城镇的前提

按照全域江夏的理念,谋划城乡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以一个新城为中心,十个左右的特色中心镇为依托,100个左右的中心村和社区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城乡空间格局。城镇化改造和建设应有完善的规划方案,首先将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具有一定发达的产业和经济实力雄厚的街镇,并突出其主体地位。规划要求有一个高标准高水平,规划的设计和制定一定要经过充分的论证之后才能最终确定,以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一个综合配套,有科学依据,经得起检验的总规划。

3.创新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是有效推进城镇建设的保障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市场规律和资源配置的原则,从项目的融资、项目的投资和项目管理以及效益等方面重点构建城镇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在旧城改造中,相关的融资和投资应该在有从业资质的投资公司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在一些经济建设较为发达的街镇分别引入一些大型企业和国有集团进行投资和建设。政府方面,不仅土地出让实行零收益,而且在财政上还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扶持,优先保证改造过程中的土地的开发、审批和使用,实现与开发商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 欧阳志宏. 走绿色、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建设信息. 2010(16)

[2] 中国城镇化建设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J]. 中国建设教育. 2010(11)

[3] 宁国用,韦威. 自治区政府召开城镇化跨越发展新闻会[J]. 广西城镇建设. 2011(02)

[4] 李肇娥.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符合旬阳实际的城镇化道路[J]. 陕西建筑. 2010(09)

[5] 张慧. 打造武汉南部滨湖新区--江夏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J]. 中华建设. 2011(02)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篇6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国家、省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我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我区城镇化发展的概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小,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关心下,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发展原则,抓建管提品味,抓经营报投入,抓产业强后劲,城镇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呈现出速度快、特色显、后劲足的良好态势。

二、我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1、城镇缺乏集聚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绿化覆盖率较低;断头路较多、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城市的需求。产业基础总体薄弱。城镇文化气息不浓,大多特色不明显,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和辐射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产业缺乏拉动力。近年来,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区形成了出具规模的产业支柱,但受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品牌影响力不强等因素影响,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真正特色的主导产业。

3、规划缺乏制约力。在建设规划上投入较少,资金短缺,规划内容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没有把城镇规划、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及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统一协调的区域性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

4、政策缺乏推动力。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没能适时完善,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我区城镇化应遵循的总思路是:发挥中心城区的带动左右,按照“中心隆起、沿线组团、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中心到周边的聚集效应逐级传导,递次推进,最终形成中心牵动、轴线辐射、城乡一体的城镇群、产业带、经济圈。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坚持规划先行,把城镇起点做“高”

一要大气做总归。高起点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要按照生态环境优、山水特色明、文化品位高、现代气息浓、带动能力强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动,深化规划的统筹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编制出功能明确、错位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巩固公共设施,统筹解决好资源重复和分散配置的问题。同时要扩大群众参与范围,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

二要精细编详规。抓紧制定产业布局、交通路网、修编土地总体利用和基本农田保护等各项专项规划,并搞好各规划之间的衔接。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做好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着重总加强对城镇新区、重要地段、重点组团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工作。

三要严格抓落实。要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发展的引领和调控作用,强化规划的刚性制约,坚决克服规划建设两张皮的现象出现。

2、坚持突出重点,把城镇规模做大

一要铺好路网拉框架。路网是城镇的骨架和血脉,影响城镇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引领折城镇发展的方向和框架。首先,要强攻主动脉。重点建好骨干道路,畅通老城区资源流通。其次要打通断头路。结合组团开发与老城改造,打通断头路、完善城区路网。

二要统筹建设强承载。加快推进老城改造,已有现有的建设格局,着重改烧交通现状,扩大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统筹城乡资源,盘活存量资产,推动城城镇发展。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城镇供水、供电、供气、污水管网等公共设施对接,加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殡仪馆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3、坚持产业支撑,把城镇实力做强

一要搞好产业布局。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土储城镇产业功能,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产业体系建设。启动全球产业一体化编制工作,统筹制定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划分个子重点发展产业,明确产业定位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尽量避免产业发展重复投资的现象。

二是培育优势产业。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坚持招商引资与发挥能人优势相结合、与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培植新兴产业相结合、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推进总打基础设施相集合,着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产业集聚发展,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4、坚持改革创新,把城市机制做活

一要加快投融资机制改革。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单纯依靠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首先,实施多元化多渠道的战略,用好、用户、用足“四块钱”:即招商引资、引进外面前,争取国债和省市项目资金、争来上面千,盘活资产、激活闲置钱,启动民资、聚集零散钱。其次,按照土地支撑融资、融资支撑建设、建设支撑发展原则,善于经营土地,建立有形市场,真正形成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防水。第三,按照适度举债,加快建设原则,进一步整合资源,打捆包装新项目,继续争争取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同时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将供水、供气、公交、污水处理等公共项目建设推向市场,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及外资参与建设经营,形成多元化主体结构,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二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优化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打造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基地。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问题;路径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是河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己成为各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近期,本人就无极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无极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一)基本情况

无极县位于石家庄市东北部52公里,总面积524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人,辖6镇5乡,213个行政村。县城建成区面积9平方公里,城区人口9.5万人。

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8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8.43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5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87元。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1.打造经济带,夯实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基础。在以装备制造和装饰材料、皮革、化工和制药等为主打产业的西部、南部、北部三大工业园区的基础上,致力打造西部经济隆起带、南部生态皮革产业带、东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带。无极县经济开发区被河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其中南区被省发改委批准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2.致力于城乡面貌改造提升。一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对乡村的村容村貌进行清洁绿化美化。打造了一批公园绿地,新增绿地面积85公顷。二是完成了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城区供热管网提升、天然气入户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城市承载力进一步增强。

二、无极县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力度不够

考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按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根据重庆大学一份统计分析资料的分析结果,一个区域的GDP与该地区的城镇化率成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即每一个单位城镇化率的提高都需要相应的GDP增长做支撑。发达国家一般都在75%以上,美国等发达国家甚至达到了90%。2016年4月19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中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无极县的城镇化率仅为17%,需要转移的人口还很多。然而,从目前看,无极县农村人口转移欲望并不强烈,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难以支撑这么多人的就业及转移后的生活水平。加上近些年国家惠农富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权衡利弊,觉得目前留在农村是优选。

(二)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

1.区域不平衡。因为无极县的皮革业、装备制造业、装饰材料以及制药化工等产业主要集中在南部、西部乡镇和县城北部,所以南部、西部区域明显比北部、东部区域发展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也远远高于北部和东部区域。

2.城乡发展不平衡。比较突出的是教育、卫生等领域。以教育为例,全县共有学校151所,其中,高中3所,在校生6549人;初中14所,在校生12250人;小学(含教学点)130所,在校生38484人;特教1所、武校1所、进修学校1所。城区有高中1所,在校生5076人,初中4所,在校生5087人。小学5所,在校生7942人。囊陨贤臣剖据可以看出,城区学校的学生集中度有多高。之所以出现这么高的集中度,不是因为城区内的学生总数多,而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因为教育水平、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等因素,农村的家长都争相把孩子往城区内的学校送,导致农村一些学校无生可教,而城区内的学校人满为患。

三、加快推进无极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思考

加快推进无极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从发展理念入手,要以人为本。

(一)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条。 目前,无极县的皮革等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很多还处于初加工阶段,要提高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度,必须走深加工之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打造名牌和精品。同时,受地域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应加大第一、三产业的比例。

(二)坚持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三)坚守绿色发展底线,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学他人之长,规避他人之短。

(五)共建共享,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建设积极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智慧源泉。无极县的一个重要现实是人口密度大,农业县,就业岗位不足,需要从创业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全县人民的创业积极性,发挥全县人民的聪明才智,共同打造富强、民主、和谐、美好的新明天。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扩大内需;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1-0179-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为河南省持续走好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就河南而言,符合河南实际具有河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化体系,促进一部分农民就近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河南省在城镇化道路上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创新。河南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有几层含义:一是相对于过去城乡分离、二元结构突出的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二是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城镇体系,注重发挥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使彼此间相互促进。三是强调建设紧凑型城市、复合型城市、低碳绿色城市及中心城市组团发展等理念。四是相对于以往产城分离的城镇化,更强调产城互动、就业为本,强调以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承载能力来决定农民进城的规模和速度。五是强调解决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带来的土地城镇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快于身份城镇化以及日益严重的“城市病”等问题。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是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大动力。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可以有效扩大城市消费群体,增加居民消费。有研究表明,城镇人口消费是农村人口的2.7~3倍,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带动有效需求增加1.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还可以有力拉动投资需求。专家分析,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至少需要10万元。2010年,河南省制定了《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把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河南“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力争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8%,力争城镇人口突破5000万。现在我省城镇人口4000万人,增加1000万城镇人口,就需要1万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再加上需要增加的公共服务投资,必将有力拉动投资需求。因此,新型城镇化可以有效劳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持久动力

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不仅可以创造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制造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动力源。一是新型城镇化能够推动产业链条由短到长、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产业关联由散到聚的转变,为产业、产品、组织机构加速集聚提供便利条件,并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的存量、增量和质量的扩大优化,最终形成产业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二是新型城镇化将派生出新的市场空间。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的引力场效应将不断吸引周边居民向城镇迁移,使城市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向周边地区扩散,促进整个区域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市场空间。三是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人才、技术、资本、项目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全社会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增强全社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做大规模,提升质量,才能构筑发展的更高平台,形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持久动力。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是有效应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土地、水、能源等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中国人均资源能源都相对匮乏,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资源能源紧张是基本趋势。而河南人均资源更少,人均耕地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80%,人均水资源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5%,不仅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制约,还造成城镇建设用地供应紧张。同时,河南城镇化水平不仅明显滞后,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而且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产业支撑不足,产业集聚度不高;规划滞后,基础设施分布不均;城镇管理水平不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镇建设用地紧缺,资金不足;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劳动就业不充分等等。这都需要推动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来解决,既要有一定的速度,又要保证城镇化的质量。

三、因势利导。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是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目前,河南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要解决城镇化滞后这一制约河南发展的“瓶颈”问题,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遵循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为基础,按照扩需求、创优势、解瓶颈、惠民生的要求,求真务实,科学谋划,顺势而为,多措并举,切实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一)坚持遵循规律,求真务实为前提

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遵循规律。求真务实包含着探索和遵循客观规律的基本涵义和内在要求。既要学习城镇化基本规律、城镇化建设管理规律、三化协调规律等,又要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更要结合河南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务实创新,摸索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具体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从河南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低、人均资源匮乏、人均收入低的具体省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灵活的方法策略,在那些具有一定城镇化发展基础和优势的地方狠下工夫,积极推进;同时对那些尚不具备成熟条件的地方,要从提高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方面入手,分阶段分步骤地创造条件,积蓄力量。

(二)坚持科学规划先行,绘制城镇发展蓝图。

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是第一要件,必须坚持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突出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要立足建设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全局定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镇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互衔接,以规划为总抓手统筹新型城镇化发展,加速提升郑州作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和洛阳的副中心地位,增强县域城镇化的纽带作用,积极稳妥的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在制定规划时,坚持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不仅要体现党委、政府的发展理念,也要体现专家学者的专业水平,还要体现城镇社区居民的价值需求。在规划落实时,坚持规划的刚性约束,提高规划调控能力;制订并推行规划核实制度、建设工程规划变更管理办法,遏制违法建设行为;加强党性教育,完善党风廉政制度,提高党员干部廉政为民、服务惠民的自觉性,为规划工作的科学实践落实提供保障。

(三)强化产业支撑和产城互动,夯实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经济基础

产业是立城之本,城镇化必须有产业支撑。首先,河南要努力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能够实现非农稳定就业,打好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多策并举筹措资金,充实投融资平台资本金,放大融资规模,最大限度地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其次,要按照“产城互动”的要求,围绕工业需求优化城镇功能,以产业发展促进城镇扩张。把产业积聚区作为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载体,突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重心地位,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围绕确立的主导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优先配置生产要素,扶持龙头企业,对接配套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完善集聚区道路、水、电、气、污水垃圾处理、通信网络、公交等基础设施配套,并积极主动与城区对接,努力实现产业集聚区和城区相互衔接、相互贯通、资源共享,为产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完善政策配套,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第一,探索创新农村人口有序流转机制。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指导意见》,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改革,使进城务工人员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推动农民有序向城镇转移。建立统一平等的就业制度,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社区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第二,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机制。以“人地挂钩”政策为抓手,以强化集约节约为途径,有效破解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用地矛盾;建立健全城镇土地流转机制和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深入实施土地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使土地收益向农村居民倾斜。第三,创新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努力探索城镇建设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融资方式。整合并盘活城镇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带动各种投资主体加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城镇化建设资金筹措格局。

(五)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上一篇: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 下一篇:开放二胎政策的主要原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