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4 16:49:40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1

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狭义的单指消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关心的事实。

【种类划分】

1.动态消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

2.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

3.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

4.述评消息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

【规范格式】

1.标题消息的标题要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有吸引力。

①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如:

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

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的问题(副题)

②双行标题。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

③单行标题。只出现正题。

2.导语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①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

②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

③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④评论式。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

⑤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作主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主干突出。要将与主题无关的材料舍弃,将次要材料简略叙述,以突出主要内容。

②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2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 简单再生产 关键问题 比例参数 方程组的解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025-03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呈迅猛发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奢侈品的消费与生产成为社会扩大再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加强对奢侈品的消费与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受到的制约和产生影响的研究,对奢侈品消费的发展趋势提供必要的指导。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针对社会简单再生产状态,初步提出了奢侈品消费与生产的原理及机制(马克思,2004)。冯素杰(2007)基于马克思的奢侈品的消费与生产的原理,针对简单再生产状态,建立了一个简化的模型,但是模型设定的条件过于简化(条件过强),因而所得结论缺乏一般性。刘旭友、何炼成(2008)对《资本论》的奢侈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指出《资本论》中的奢侈思想对当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和市场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陶为群(2012)运用线性方程组的方法研究包含奢侈品的社会再生产,但是所得结果还不够完整。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包含奢侈品的简单再生产也是包含奢侈品的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本文在上述几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于包含狭义奢侈品的社会简单再生产问题,进一步做全面、公式化的解析。

二、包含狭义奢侈品的社会简单再生产的一般解析:三个关键问题及相应比例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针对社会简单再生产状态,初步提出了奢侈品消费与生产原理及机制,对于当今研究奢侈品问题,具有基础性的指导意义。首先,按照马克思提出的奢侈品的消费与生产理论,奢侈品是与必要消费资料明显区分开的,奢侈是资本家的消费特权,奢侈品“只进入资本家阶级的消费,所以只能和花费的剩余价值交换,而剩余价值是绝对到不了工人手中的。”所以,马克思界定的奢侈品需求者仅仅是企业所有者这个特定的主体,不涉及广大劳动者。在现实社会中研究狭义的奢侈品消费,应当坚持马克思所作的性质规定,来界定奢侈品的外延,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众多劳动者消费的那些贵重商品剔除出奢侈品,才能从理论上体现对于狭义的奢侈品消费研究的科学性。从《资本论》中对狭义的奢侈品所做的性质规定可以确定,包含奢侈品的社会简单再生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企业所有者(资本家)的消费以怎样的比例分别用于必要消费资料、奢侈品?其次,《资本论》中指出,奢侈品的生产与消费对社会再生产有重要作用,“必要消费资料的生产和奢侈品的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以Ⅱ(v+m)在Ⅱa和Ⅱb之间的分割为条件的,从而也是以Ⅱc在(Ⅱa)c和(Ⅱb)c之间的分割为条件的。因此,这种分割从根本上影响着生产的性质和数量关系,对生产的总形态来说,是一个本质的决定因素。”这段论述已经明确提出了包含奢侈品的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另两个关键问题:必要消费资料的生产和奢侈品的生产之间是怎样的比例关系?对生产的总形态来说,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此外,《资本论》中通过数值化的举例,说明包含奢侈品的社会简单再生产的产品交换机制和具体的交换关系,也为我们对包含奢侈品的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机制和主要关系进行公式化的提炼和归纳,提供了珍贵的启示。

本文以上述《资本论》中关于包含奢侈品的社会简单再生产的研究作为基本点,针对三个关键问题所含的三个关键比例,运用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获得一般情形下,包含奢侈品的社会简单再生产的三个关键比例参数之间的确切关系式,从而实现对于包含奢侈品的社会简单再生产问题全面的、公式化的解析。

三、包含狭义奢侈品的社会简单再生产的非线性方程组及三个比例参数求解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3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项目筹建、建筑设计、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一、什么是建筑方案设计

设计(Design),是指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设计是造物活动进行的预先计划,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都可以理解为设计。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指为满足一定的建造目的(包括人们对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它的视觉感受的要求)而进行的设计,它使具体的物质材料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可行的条件下形成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产物。

方案设计(Scheme Design),是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它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考验和体现着设计者的知识储备、经验、灵感、和想象力。

二、建筑方案设计为什么重要、怎么重要

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建筑设计中最令人操心的一环。它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向下继续进行的关键。有的设计院还专门为此成立“方案组”,组内成员往往都是被院里公认的最有灵气的设计好手。

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包括“设计要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原理方案设计”几个过程。它是每一项建筑设计从无到有、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最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过程,是建筑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这阶段主要从分析需求出发,确定实现产品功能和性能所需要的总体对象,实现产品的功能与性能到技术系统的映像,并对技术系统进行初步评价。

建筑设计的范围一般指:民用建筑、工业厂房、仓库、及其配套工程。

建筑设计的确定依据和步骤,一般分为根据建设工程相关的依据性文件:“选址、环评报告、用地红线图、项目可研、政府主管部门立项批复、及设计任务书和协议”;根据建设单位委托设计的内容、范围及明确的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总投资、总容纳人数”,明确项目设计规模等级、标准:“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建筑防火类别、耐火等级、装修标准”,明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及地上地下各分项建筑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绿地面积、建筑密度、绿地率、容积率、停车泊位数,及主要建筑和核心建筑的层数、层高、总高度;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表述能反映工程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初步设计阶段:为“建筑、结构、水暖、电气”各专业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阶段,属于建筑方案设计的进一步细化。建筑方案设计:为“平面、剖面的构思绘制”,主要解决建筑形体、立面造型、平面功能布局,红线退让、总平面定位等大轮廓问题。

三、建设工程项目筹建过程中的方案设计

建设工程项目筹建过程中的方案设计,主要解决包括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和劳动力、更少的投资和时间来实现上述各种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的步骤:

1.任务分析。设计要求的分析、内外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经济技术因素分析、相关资料的调研与搜集。

2.构思。设计立意、方案构思、多方案比较。

3.方案设计及调整。深化方案,然后再深化、再调整,如此往复。

这只是简单的流程,主要是看建筑的性质,越是带有文化类的,前期的调研收集就越重要。

一般性的商业,居住建筑要考虑的东西反而没有那么复杂,因为这方面考虑的都是以人为本,以物为本。这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比较熟悉。而一个设计要做出建筑的内涵,建筑的文化,这些考虑的就要比较多,同一个东西,能上到艺术的层次,那意义就完全不同。

无论是建筑规划还是景观设计,在研究完场地特性后,方案设计的方向无非就两个选择:

1、如果场地是一块没有任何特点的平地,那设计师就要依据项目,创立设计主题。

2、如果场地本身就有一定的特点,比如是山地、或者是有一定的高差、或者天然山景水景等特点,遇到这样的场地,那设计师要做的无疑就是尊重场地的特点,将其场地优势加以利用改造,做出有地块特色的设计方案。

再者,场地本身有一定的特点,但这些场地优点不足以做方案设计的支撑点的话,那我们就需要把创意和地块特征结合起来。这样的场地其实也属于文中说的第二种场地。而这类的设计思路也是用得比较多的。

1、建筑方案设计的考虑问题

建筑方案的设计构思和特点。

建筑群体和单体的空间处理、平面和竖向构成、立面造型和环境营造、环境分析。

建筑的功能布局和各种出入口、垂直交通运输设施(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置。

建筑内部交通组织、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

无障碍和智能化设计方面的简要说明。

当建筑在声学、建筑防护、人防地下室等方面有特殊要求时,应作相应说明。

2、结构设计方案考虑问题

工程概况:1)工程地点、工程分区、主要功能;2)各单体(或分区)建筑的长、宽、高,地上与地下层数,各层层高,主要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造型,工业厂房的吊车吨位等。

上部结构及地下室结构方案:1)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2)上部从地下室结构选型概述,上部及地下室结构布置说明(必要时附简图或结构方案比选);3)阐述设计中拟采用的新结构、新材料及新工艺等;简要说明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分析方法(必要时说明拟采用的进行结构分析的软件名称)及构造措施或试验方法;4)特殊结构宜进行方案可行性论述。

基础方案:有条件时阐述基础选型及持力层,必要时说明对相邻既有建筑物的影响等。

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钢绞线或高强钢处种类、钢材牌号、砌体材料、其他特殊材料或产品(如成品拉索、铸钢件、成品支座、阻尼器等)的说明等。

3、建筑电气设计考虑问题

工程拟设置的建筑电气系统,变、配、发电系统:1)负荷级别以及总负荷估算容量;2)电源,城市电网提供电源的吧压等级、回路数、容量;3)拟设置的变、配、发电站数量和位置;4)确定自备应急电源的型式、电压等级、容量。

4、给水排水设计考虑问题:

给水:1)水源情况简述(包括自备水源及市政给水管网);2)用水量及耗热量估算: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热水供应设计小时耗热量和设计小时热水量,消防用水量(用水量标准、一次灭火用水量);3)给水系统:简述系统供水方式;4)消防系统:简述消防系统种类、供水方式;5)热水系统:简述热源、供应范围及系统供应力式;6)中水系统:简述设计依据、处理水量及处理方法;7)循环冷却水:重复用水及采取的其他节水、节能减排措施;8)饮用净水系统:简述设计依据、处理方法等。

排水:1)排水体制(室内污、废水的排水合流或分流,室外生活排水和雨水的合流或分流),污、废水及雨水的排放出路;2)估算污、废水排水量,雨水量及重现期参数等;3)排水系统说明及综合利用;4)污、废水的处理方法。

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考虑问题:1)工程概况及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范围;2)采暖、空气调节的室内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3)冷、热负荷的估算数据;4)采暖热源的选择及其参数;5)空气调节的冷源、热源选择及其参数;6)采暖、空气调节的系统形式,简述控制方式;7)通风系统简述;8)防排烟系统及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简述;9)节能设计要点;10)废气排放处理和降噪、减振等环保措施;11)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6、热能动力设计考虑问题

供热:1)简述热源概况及供热范围;2)锅炉房及场区面积、区域供热时换热站的面积;3)供热负荷估算;4)供热方式及供热参数;5)热力管道的布置及敷设方式;6)水泥、水质、水压要求。

燃料供应:1)燃料来源、种类及性能要求;2)燃料供应范围;3)燃料消耗量估算;4)燃料供应方式;5)废气排放、灰渣储存及运输方式。

其他动力站房:1)站房内容、性质;2)站房的面积及位置;3)简述工艺系统形式;4)用量估算。

7、投资估算文件一般由编制说明、总投资估算表、单项工程综合估算表等内容组成。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2)编制方法;3)编制范围(包括和不包括的工程项目与费用);4)主要拄术经济指标;5)其他必要说明的问题。

总投资估算表。由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建没期贷款利息、铺底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组成。

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铺底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编制内容可参照相关概算文件的规定。

单项工程综合估算表。由各单位工程的建筑工程、装饰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室外工程等专业的工程费用估算内容组成。

在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建筑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然而,建筑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可以不断重复制造,而是需要不断创新。这不但因为建筑具有艺术属性,艺术品是不能重复的,而且也由于建筑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各种不同的人、家庭,各种不同的公共活动,需要有各种不同的建筑形态,各种不同的地点,更需要有各种不同的建筑形态。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要求建筑形态不断更新,考虑到建筑建造的体量大、造价高、开建后的不可调整,因此项目投建前的方案设计、做为一个项目的发起,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参考文献:

[1] 郁有西 建筑模型设计(高等教育艺术设计规划教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延杰.后现代商业空间[J].时代建筑,2005(2),

[4]易水.商业间的创造与整合[J].时代建筑,2005(2),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4

深刻认知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对人类发展意义的深邃思考。

特别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清醒认识”凸显了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面对中国今天环境的挑战,共产党人必须勇于担当。“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

科学概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有关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念,有以“两山论”为代表的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新思考,有体现着深切人文关怀的关于民生福祉的新概括,还有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生态治理的新视野。这些论述中充分体现了的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和以人为本的哲学思维方式,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也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有力指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两山论”的科学论断:“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下将这一思想简称为“两山论”)“两山论”思想破解了发展中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关系这一难题,形成了全新的发展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和方式。

2005年8月24日,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发表评论指出,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2006年时任省委书记的到丽水调研时指出,“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2006年3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论述了实践中人们对“两山”之间关系认识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阶段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他说:“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生态经济优势,变成一种完全浑然一体的关系,和谐统一的关系。”三个阶段论,蕴含着对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诠释和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展望,体现了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对“两山论”进行了一次全面阐述。他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理论上看,“两山论”在分析“发展与环境”这对矛盾中看到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统一之法,在解决“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对立中找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之机,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系统化的应用和发展;“两山论”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生产力理论,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从实践上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是破解经济发展难题、总结发展经验的理性升华,是他长期研究思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认识飞跃,也是他θ死辔拿鞣⒄沟缆飞羁谭此寂判的思想结晶。

“两山论”思想开辟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这一思想中包含辩证思维,在超越“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两难”困境中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双赢”之道,打破了简单地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突破了“先发展后治理”旧发展模式的窠臼,找到了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现实途径。是我国当今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的本质体现,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实践。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提出了“环境生产力”的观点。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近年来,到许多地方考察时都一再叮嘱,一定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广东考察时他谆谆告诫:“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在海南考察时他指出,“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 ‘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在黑龙江伊春考察时他鲜明地指出,“生态就是生产力,我国生态资源总体不占优势,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具有战略意义。伊春森林资源放在全国大局中就凸显了这种战略性。如果仅仅靠山吃山,很快就坐吃山空。这里的生态遭到破坏,对国家全局会产生影响。森林是很不容易的,人们要对有限林业资源实行保护。”

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单纯是速度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代表着全面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关于生产力的“两个就是”的阐释是对唯物史观生产力观点的发展,拓宽了我们对生产力概念涵义的理解。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治国理政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在新任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成为当代民众的重要民生诉求。以人为本就应让人民共享发展的生态成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多更好生态产品的需求。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所以“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生态思想中包含着深切的人民情怀,2014年12月13日,他在江苏镇江市调研时讲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彰显出执政党深厚的历史责任意识和现实担当意识。

“五位一体”与全球生态治理。在“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前提。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孤立的,它的有效推进需要融入其他四大建设之中,与其构成一个息息相关的文明系统。

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大自然亿万年来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他认为,“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可以独自完成的,当下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同志呼吁推动国际合作,呼吁全球治理。他认为保护地球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他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战略谋划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需要变革相应的生产关系,当前尤其需要改革阻碍生产力绿色化发展的w制机制。十之后,特别强调制度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树立生态红线观念,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严守生态红线。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他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时指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要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思路,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

深化体制改革。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5

“十二五”规划是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部署,这里所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上涵盖了“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完全可以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称为“国家建设规划”。从现在公布的《规划建议》全文看,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它已涉及众多的方面,兹将《规划建议》中的标题罗列于下:(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2)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3)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6)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7)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8)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9)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10)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2)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上述12个方面归结起来,涉及国家的“四大建设”,一是关于经济建设的,内容还比较多,包括其中的(1)、(2)、(3)、(4)、(5)五个部分;二是文化建设,包括(7)、(9)两个部分;三是社会建设,包括(8)这个部分;四是生态建设,包括(6)这个部分。《规划建议》的(10)和(11)两部分比较特殊,是讲国家建设的总体发展方略和动力问题,一是讲对内改革的战略,二是讲对外开放的战略。《规划建议》的(12)这个部分则是结束语。

但是,我国的国家建设并不止于“四大建设”,而是“五大建设”。对此,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最早作了表述,报告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这段表述中,先是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大建设”问题,接着用很长的一段话讲生态问题。到了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要“全面推进”。由此可见,我国的国家建设已于2009年正式确立了“五大建设”的格局。

很明显,目前所作的“十二五”规划仅涉及 “四大建设”,对比“五大建设”,少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建设”。

也许有人认为,“十二五”规划是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集中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当然不必论及“政治”。笔者认为,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怎样理解“社会”的涵义。对于“社会”,从现在通行的党的文件所赋予的涵义看,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社会”,是指除“经济”、“政治”、“文化”之外的内容,主要指民生问题。而广义的“社会”呢,就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以及狭义的“社会”在内的全部内容。显然,“十二五”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这里的“社会发展”绝不是狭义的“社会”涵义。事实也是这样,在“十二五”规划中,当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提并论时,其“社会发展”就不仅讲到民生问题,而且涵盖“文化”(包括教育、科技等)和“生态”问题。既然这里的“社会”是一个广义概念,那么把政治建设遗漏就欠妥了。

也许有人认为,《规划建议》中的(10)这个部分,谈到了“十二五”规划要“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包括“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这“四大体制改革”中,有政治体制改革,这就是政治建设。笔者认为,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建设虽有相关和交叉,但毕竟不是一回事,不能简单地以政治体制改革的提法代替政治建设本身。大家会注意到,《规划建议》就没有以“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来代替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本身。对这三者,既有专门的改革部署,又分别作出了具体条文的建设规划论述。同理,自然也不能以政治体制改革来代替政治建设。

也许有人认为,《规划建议》中的(12)这个部分,提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其中明确谈到了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这里已详尽谈到了“政治建设”问题。笔者认为,这最后一部分带有“结束语”的特点,其意义在于作出号召和要求,它本身并不具有具体规划的性质,因而不应视为规划政治建设的实体部分。我们总不能把政治建设与提出号召及作一般性要求相等同。

综上所述,“十二五”规划不应忽视和遗漏“政治建设”问题,而应增添“政治建设”的部分和具体内容,就我国未来关键的五年如何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与其他“建设”相适应和相匹配的规划和部署。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6

包装的功能价值是保护产品,美化商品,传递商品信息,促进销售。而过度包装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商家的利益,是对品牌经济效益的更高追求。而这样一来,将消费者和包装之间的关系置于一个次要的地位,进而忽视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直接来源于包装设计需要传递品牌价值,所以成功的包装设计就是一种好的宣传手段,商家通过对商品进行包装设计来彰显自己的特色,让消费者认知并认可,完成购买行为。

二、极简主义概述

“极简主义”,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是一种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并不是现今所称的简约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0世纪60年代所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在那一时期,极简主义由于极为简练的视觉表现而在艺术设计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进而在从包括雕塑、建筑、工业设计等艺术设计领域到音乐、文学等泛艺术领域内都得到很大关注。追溯极简主义的起源,我们可以回顾到欧洲12世纪所进行的宗教改革运动,发展到20世纪又受到了来自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思潮运动的影响。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极简主义的发展也可以从构成主义说起,在吸取了包豪斯元素的基础之上而得到了自身的升华。对于其诞生和发展的溯源我们可以看到,极简主义强调的是艺术的客观性,希望作品能够保持一种中立而朴实的态度,反对情感化的倾向。从近年来极简主义大行其道的势头看来,人们对于经济、实用、舒适需求已经越来越强烈,同时对于产品包装设计文化品味的要求也在逐步上升。而这一要求反过来也使得极简主义越来越受到包装设计行业的重视。

(一)极简主义的核心理念

法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曾对极简主义做过这样的概括,在他看来极简主义的核心就是“少就是多”。他所认为的“少”并不是指“没有”,体现的是对设计元素的“精心挑选”;而他所认为的“多”也并不是意义的“丰富”,而是指的一种对不设计效果的追求。我们可以从他的许多作品当中看到,他对于“精简”这一设计理念的追求。虽然他的许多作品无论是从文理还是结构上都达到了“绝对精简”的境界,但是却能通过这些“精简”的风格让作品呈现出一种既纯粹又理性,既高贵又雅致的特点。密斯.凡德罗正是通过这些简单的元素演变出一种不断演化的想像。他的设计是对“极简主义”表现特征最好的体现,经过对视觉元素严密而理性的筛选之后,通过最精简、质朴的表达方式还原艺术的纯粹。总结“极简主义”的表现方式,我们可以看到,极简主义正是希望通过对表现元素的“否定和减少”来创造一个简化、理性的视觉秩序,是对视觉元素客观的、直接的表达。“极简主义”中的“简”最终所追求的是一种具有禅意、品味高远的意蕴,希望通过简洁而淳朴的表现方式将艺术的本质表达出来。在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极简主义的普及和推广也映射了人们回归淳朴生活状态的渴望。

(二)极简主义的本质

目前设计界公认的“简洁明快”并不代表“单调乏味”一样,“极简主义”并不是“简单虚无”的同义词。极简主义追求的本质是一种对于“设计元素”的精确提炼;对“设计风格”的准确表达;对“设计作品”的感情渲染;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在极简主义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极简所追求的不是为了“少”而少,而是为了“好”而少,进而使极简中的“简约”与“质朴”能够烘托出设计作品意境中所蕴含的“繁多”与“奢华”。正如上部分所阐述的一样,这正是极简主义所追求的真谛,它通过最为简单的图形、色彩和文字元素,以简洁、淳朴的形式演绎出深厚而富有内涵的意义,进而实现艺术表达上的无限扩张。

三、极简主义的表现特征

极简主义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按照极简艺术的设计要素和要求来开展,其追求的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极简主义风格的包装设计无论从色彩、造型、结构还是工艺上都十分强调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强调通过对几何图形以及几何结构的运用来实现产品自身特征的表达。摒弃了以往包装设计上华而不实、繁复复杂的表现方法,追求一种设计上的简化,借用数学运算中的“减法”原理,将不具有任何功能性的结构删去,使设计的色彩保持统一而干净的基调,同时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尽量贴近自然,进而以求通过极简的包装设计本身,在设计与人的内心之间搭起一个沟通的桥梁,挖掘出人们纯真质朴的内心感受。“极简主义”在包装设计中的表现特征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图形使用特征

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在图形表现上追求的是一种简洁的、具有禅意的表现方式,在理性中带有人情味。设计遵循极简主义的核心理念“少即是多”,对图形进行高度的概括,而这一特点也使得极简主义风格的包装设计在图形上以极端概括的几何图形为主,通过极为精炼的图形表达出深远的意义。当这些具有精炼的几何图形和包装被陈列在玲琅满目货架之上时,能够以其鲜明的视觉冲击力而迅速抓住消费者的目标,进而使产品信息的传达更为准确和有效。

(二)色彩使用特征

极简主义在包装设计中应注重色彩整体色调、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调和及色彩节奏等方面的关系。(1)色调是设计中画面的色彩搭配所具有色彩总倾向或总情调,是一套设计的主色彩,并在一套设计中占大的比重。色彩设计必须依附于图形、文字和肌里,表达出简洁、美观、大方的设计,来满足消费者的视觉上审美需求,并与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完美协调。(2)通过色彩对比,才能正确表达视觉形象。色彩的明度对比,每一种色彩都有其明度特征,色彩的认识度主要取决于形状与周围色彩的明度对比关系。明度对比强,色彩认识度就高,图形视觉效果就越清楚。色相对比是色相环上任何两种颜色或多种颜色并置在一起时,在比较中呈现色相的差异而形成的对比关系。在进行色彩对比设计时,高纯度的色相系列进行设计,对比效果会更明显,如果周围的颜色与图形面积相比很大,明度越是接近,视觉效果就越明显。所以在设计中恰到好处地使用色相对比,会使作品色彩协调、和谐。(3)色彩调和是以色相为基础的色彩配置关系,色彩的对比是绝对的,调和则是相对的,对比是目的,是色彩变化的因素,而调和是手段,是色彩统一的因素。包装设计中要处理好色彩变化与统一的关系,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两者相辅相成。(4)色彩的节奏是构成设计画面形式感的重要因素,色彩在画面上的大小、强弱、明暗、刚柔、高低、虚实等,这些色彩的规划不仅要做到协调、和谐,而且还应该有层次感、节奏感。包装设计中色彩表现上的简洁,绝对不是简单随意的,它对物品特征高度的归纳和概括,通过集中简单而近似的色彩,将与产品特质相关的信息凝结在其中。色彩使用上将多余的渲染和复杂的色彩搭配都去掉,尽量做到简约而纯粹,使色彩不受到过多的装饰技法的干扰,进而让人们的注意力能够很好地集中在产品自身的特点上,让消费者能够瞬间感受到产品所要传递的信息。

(三)版面使用特征

极简主义在包装设计中十分注重版面上的留白处理。通过版面的大量留白,能够将那些会使消费者注意力分散的不必要元素减少,同时通过简洁的排版能够避免繁杂的信息流给消费者带来的窒息感,在加强设计图形的表现力的同时营造出一个干净而纯粹的表达空间。同时在文字的排版上极简风格也十分强调井然有序的安排,文字彼此错落有致,营造出一种极富规律有充满动感的视觉效果。在版面中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装饰,所有的版面布局都是围绕着“表达产品”这一中心目的而展开的。版面的每一个元素都相互配合进而为产品的表达起到照应、平衡、制约的作用。

(四)造型结构特征

极简主义在包装设计造型结构上,也十分强调对于结构的精减,将装饰物和功能性不强的结构都尽量删减。在设计中十分注重强调结构的整体性和统一性。采用这种简洁的结构构成能够使产品的包装设计表现出直白而不受情绪影响的特点,从而避免产品受到不必要的视觉元素的干扰,进而实现产品与消费者直接交流的诉求。

(五)材料与工艺特征

极简主义在包装设计中,材料和工艺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十分注重对于材料本身特质的突出,不需要为材料赋予更多的意义,让消费者能够越过材料直接感受产品本身的意义。在包装制作的工艺上,主要依靠现代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基础工艺进行加工,不需要为了表现包装而专门为其开发新的生产工艺,甚至有些产品的包装设计仅仅使用了材料原本的特征就够了,将加工工艺省略到最简,从而避免工艺的过度加工使包装越过了产品而影响了商品价值的传达。

四、极简主义的社会意义

通过以上几部分的论述我们已经了解,极简主义所有的特征和表现手法都是为了实现包装设计的绿色和环保,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而助力。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是在实现环保目的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的是与“人”建立一种情感交流的渠道,其所有表现的中心,都直指人性关怀和意义传达。

(一)实现包装与商品之间的和谐

必须要保证包装设计的形式与机能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将包装与商品视作一个密不可分、紧密联系的整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第一,要明确包装设计是为了突出商品价值而存在的,而不能为了实现极简而给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误导;第二,灵活运用商品自身的所具有的特点,如果商品本身以能够表达所有的设计理念,可简化或取消包装;第三,包装设计的精简不仅要从材料、设计和功能性上来体现,还要从制作工艺上进行精简,使包装的生产效率提高;最后,注重商品包装的二次利用,不要让包装成为一种负担,要努力提高商品包装的二次使用功能。

(二)实现包装和环境的和谐

这里所涉及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我们在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都要对包装商品对这两大部分的影响进行仔细深入的考虑,应该考虑到包装商品对整个生态环境、能源环境的影响程度,努力减少包装给自然环境带来的负担。同时也要积极地考虑包装与社会环境的融合,使包装成为一种永续的、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包装设计。

(三)实现包装与人的和谐

简约设计要考虑到在搬运、分拆等方面的适用性之外,还应该考虑包装与人的情感、审美的和谐。现代社会是倡导以人为本,而我们的包装设计更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因为包装与人的和谐才能够最终使包装设计实现可持续,也只有实现了绿色和可持续的包装设计,才是真正地体现出了极简主义核心价值的包装设计。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包装设计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要实现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绿色包装的目标,就必须要将包装的经济性、功能性和环保性三者结合起来进行考虑。极简风格正式顺应了包装设计的这一潮流,在设计和制作过程,十分注重对于材料节约和环保回收的可持续性考量,同时也十分注重通过设计向人们传达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将商品的内含通过简洁的包装设计体现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极简主义是顺应了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是在包装设计领域中十分值得推荐的一种设计理念。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7

关 键 词: 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精神实质;实践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 B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安启念教授在《哲学研究》发表的《关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两个问题》[1]一文(简称安文1),对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直使用的《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的一段话更换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的另一段话,以作为“最接近经典表述”的表述。但在我看来,这种换位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对唯物史观精神实质的理解有失偏颇,因而发表了《在什么基点上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商榷》[2]一文,与安文1进行了商榷。该文发表后,安启念教授又发表了《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一文(简称安文2),[3]不仅对原观点作了补证,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更离奇的观点:不仅《序言》中的表述“属于唯心主义范畴”,(安文2第6页,以下关于安文的引文只注页码。)而且《形态》中的表述也“难称经典”(安文2第6页),于是,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不见了。如果按安文的观点,研究这一问题的平台就被拆除了,从今以后连研究唯物史观的共同基础都成了问题。因此,笔者觉得安文的这些观点已经不再是一个学术观点上的分歧了,预示着另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因而更加值得商榷。

一、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出自哪里

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工具书在阐述唯物史观时一般都要讲到这个“经典表述”,虽然提法略有出入,但内容却非常一致,指的都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段警句。诸如,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编译局最新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6月版)对《序言》的题解说:“这篇序言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独立的科学意义,其中对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质作了精辟的说明,对历史唯物主义实质本身下了经典性的定义。”[4]王锐生、薛文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说:“1859年,在《序言》中,使已经形成的唯物史观进一步精确化”, [5] “对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及其内在规律和客观性作了精辟的概括”;[6]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后来马克思又在《序言》中对这一原理作了精辟的概括”。[7]其中很具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讲到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时也明确指出:“马克思在1859年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变革。’”“这一段话深刻地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8]这里虽然用的是“基本思想”的提法,但事实上将其作为“经典表述”。

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工具书将马克思在《序言》中的这段话作为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上世纪60、70年代国内出版的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使用的就是这一提法。该书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内容时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经典的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生产中......才会产生。’”[9]国内哲学教科书的这一传统当然与对此问题看法有直接关系。对唯物史观评价性论述较为集中的是《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而且在阐发社会矛盾问题时推演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个“总的结果”。关于这些内容的称谓,后来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一个明确的提法:“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正确地解决意识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的规定(着重号系引者所加)”。[10]

由于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关系,所以关于这个问题追问,必然要提到苏联哲学教科书关于这一问题的情况,尤其是绕不过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书。就是在这本书的结尾,斯大林总结性地指出:“以下便是马克思在一八五九年为他那部名著《政治经济学批评》所写的有历史意义的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所作的一个天才的表述(着重号系引者所加):‘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才会产生’。”[11]斯大林这个“天才的表述”直接来源于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人?》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列宁围绕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的思想展开了对社会经济形态的论述。他说:“马克思究竟是怎样得出这个基本思想的呢?他做到这一点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马克思自己曾这样描写过他对这个问题的推论过程:(接下来就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段表述——引者)”。对此,列宁强调指出:“社会学中这种唯物主义思想本身已经是天才的思想(着重号系引者所加)。”[12]从这里我们看到,斯大林关于这段话“天才的表述”的评价,直接来自于列宁“天才的思想”的表述。

继续追问,列宁这个表述又是来自于恩格斯。恩格斯《卡尔.马克思》(1859年8月3-15日)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下面这个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伸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个原理非常简单,它对于没有被唯心主义的欺骗束缚住的人们来说是不言自明的。但是,这个事实不仅对于理论,而且对于实践都是最革命的结论(着重号系引者所加)。”[13]不仅如此,恩格斯还将其提高到“新的世界观”高度:“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是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性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政治论证的全部传统方式崩溃了;爱国的义勇精神愤慨地起来反对这种无礼的观点。因此,新的世界观(着重号系引者所加)不仅必然遭到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反对,而且也必然遭到一群想靠自由、平等、博爱的符咒来翻转世界的法国社会主义者的反对。这种世界观激起了德国庸俗的民主主义空谈家极大的愤慨。”[13]再后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进一步将其称之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由上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并不是一个很随意的表述,而是一个重大结论,尽管经典作家在提法上有一些出入,恩格斯的提法是“最革命的结论”或者“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列宁的提法是“天才的思想”、斯大林的提法是“天才的表述”、的提法是“科学的规定”,但所指的内容却是非常一致的,都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段话,由此才产生了教科书“经典表述”的一般性原理。这个事实说明,如果一定要追究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由来,不是别的,正是马克思《序言》中那段话所表达的基本精神;如果一定要追问原创者,那么不是别人,正是与马克思一道创立唯物史观的恩格斯本人,或者说直接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个人也未尝不可。

二、用什么标准判定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判定经典作家的哪一段论述更接近唯物史观,应该看何者更能表达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成了怎样理解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

那么,安文怎样理解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呢?按照安文的观点,传统的“经典表述”不是唯物主义的,而是唯心主义的。请看:“‘经典表述’所说的社会历史观是不是唯物主义的?”(安文1第70页)“实际上,这一表述并没有说明社会历史观何以‘唯物’;或者说它并不是一定就是唯物主义理论”(安文1第71页),“这种认识仍然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范畴。”(安文1第71页)“为什么这段话不是马克思对哲学唯物史观思想的‘经典表述’呢?”(安文2第4页)“第一,马克思的本意不是要通过这段话全面表述自己的历史观,而是要说明国家和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安文2第4页)“第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典表述’不属于哲学,它所说的是关于社会的科学。”(安文2第5页)“第三,为什么‘经典表述’讲的是社会学而不是哲学历史观?因为它对问题的思考还不彻底,在理论逻辑上有缺环。”(安文2第5页)很显然,按安文的理解,由于原表述的那段话是用来说明国家、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而不是哲学,因而就不是历史观,甚至是唯心主义的,所以当然不能作为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那么,安文所理解的“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安文1第72页)“马克思的历史思想是一种‘大唯物史观’,这就是他的实践唯物主义。”(安文1第74页)“要对社会历史做出唯物主义的说明,仅仅从生产力出发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生产力的发展予以唯物主义的解释。在马克思那里,这一说明就是他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这正是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逻辑起点。”(安文1第71页)依此,安文举出了自1995年以来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成果,诸如,“马克思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局限于社会历史领域,而是完整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是人的活动”(安文1第73页)等重要观点,以便“把唯物史观推广到自然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安文1第73页)看得出来,按照安文的理解,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则这句话不是别的,就是“实践唯物主义”。于是,安文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逻辑推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史观,而唯物史观又是实践唯物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这样一来,安文不仅找到了唯物史观的“内涵”,而且还达到了维护学派利益之目的。

然而,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且不说安文的上述论点都经不住推敲,有的甚至有明显的错误(诸如,国家、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不是历史观的观点;“经典表述”不属于哲学,而是社会学的观点;“经典表述”是“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观点,等等),只是站在自己的学派立场上将实践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阵营中还远没有取得共识。

新时期以来,哲学界要求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呼声很高,逐渐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两条解释路径。这两条路径虽然在关于实践的问题上达成了原则性共识:都承认实践特征;但究竟将实践提高到什么高度的问题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前者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和补充,实践范畴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在认识论中讲实践范畴,而且在本体论中也渗透进了这一范畴,如由陈先达主编的“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推荐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之后,紧接着就是“人对世界的实践把握”;[14]有的步子迈得更大,直接将实践范畴提高到世界观高度对待,开篇就讲“实践与世界的本质”。[15]但后者的内容却是流派纷争、观点各异,诸如,“实践本体论”、“生存本体论”、“生产关系本体论”、“劳动本体论”等等。这说明,自进入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讨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这些新观点,对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色等方面都是非常有益的;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些特性,对指导我们当前的物质实践一定能日益发挥出巨大的思想先导作用。但是,不论用上述新观点的哪一种来充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都不能胜任,因为尽管当前体系仍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上述新观点还远没有驳倒这个体系。

黑格尔揭示了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有一个“正—反—合”的辩证过程。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自身运动正处在这样一个“正—反—合”的辩证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演化中的这个“正”,就是在体系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个“反”,就是上述两种观点互相对立、互相背离的局面,但并不是两种观点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在思想交锋中新老观点“共同发展”的新阶段;所谓“合”,就是两种观点互相依存、相互渗透,最终走向同一的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演化的这个过程,是其自身内部矛盾由潜在状态到对立状态或尖锐化,再到矛盾的解决、产生新形态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就当前而言,这种趋势已经走完了“正”的阶段,正处在“反”的阶段,即矛盾的潜在状态暴露为现实状态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远远没有完结。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工作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就是创造条件,让双方的理由竞相迸放、利弊充分暴露出来,并持续争论下去,一直持续到“合”的条件完全成熟的那一步。但我们坚信,不论这一过程持续多久,未来结局必然会出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且这种未来结局必定不是对原有体系的抛弃,而是扬弃,即用实践的观点和方法来充实、丰富和创新原体系。但目前这种时刻还远没有到来,不论直接用“唯物史观”统领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用“实践唯物主义”等来更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不仅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而且还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在这种过程中,尽管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言辞来概括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别的,恰恰就是马克思本人所阐述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6]P61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从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出发,特别是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实践性出发,有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了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史上所有有益的思想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内核”和“合理内核”,全面总结了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其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范畴,并在经济学领域中进行了运用、验证和发展,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回归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承担者即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落脚点上,从而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锻造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现在无论我们怎样理解、怎样解读,无论在认识上存在怎样的分歧,马克思所阐述的这些唯物史观的本真思想都绝然不能解释掉或者分歧掉。

三、原“经典表述”经典在哪里

当我们对唯物史观精神实质有了上述理解后,再来看上述两段表述中究竟哪一段表述更能刻画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更能充当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就是一个迎刃而解的问题了。

为了便于对照,本文也将两段文字分录如下,特将其中的关键词着重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的表述是: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这种观点表明,......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6]P92

马克思在《序言》中的表述是:

我所得到的、并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为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6] P32

经过对照,在上述两段文字中,“最接近”唯物史观本真精神的,并非前者,而是后者。从两段表述的文本和提出的时间顺序看,从《形态》(1845秋-1846年5月)到《序言》(1859年),相隔13年,其间夹着《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导言》等重要文献,对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一个逐步成熟和发展过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序言》和《导言》都是《资本论》的前奏,其中已经流露出《资本论》的基本思想;从逻辑关系看,两段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是一个问题从假设到确证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后来列宁作了充分证明;于是,从范畴自身运动来看,两段文中所涵盖的范畴前后连贯、一脉相承,合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想发展规律。在两段文字中,前者贯穿的主要范畴有:物质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市民社会、国家、观念、物质实践、生产力、人、环境等;后者贯穿的主要范畴有: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生产方式、社会存在、意识形式、社会矛盾、社会革命、社会形态、“两个决不会”等。很明显,这两段话,都是关于唯物史观的概括性表述,但前者中诸范畴的逻辑线条还不十分清晰,后者却十分清晰;前者论域较窄,后者则较宽;前者侧重于解决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后者则全方位地解决唯物史观所有问题;前者侧重于从静态看问题,后者则是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看问题。就整体来看,前者侧重于对人类社会“是什么”的追问,后者既包含对人类社会“是什么”的追问,又包含了人类社会是“怎样的”两个层面问题的回答;前者隐含着后者,后者涵盖了前者,二者是一个整体,既一脉相承,又继承和发展。所以,从范畴运动看,后者虽然没有“实践”的字样,但逻辑线索更为严密,层次分明,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并没有缩小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而是一个“大写的实践”,大大拓展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

所以,如果要问原表述“经典”在哪里?完全可以这样说,《序言》中的那段话经典就经典在它涵盖了唯物史观一系列基本原理。诸如,关于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原理、关于社会基本结构原理、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关于社会基本形态原理、关于社会革命原理、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原理,以及贯穿始终的物质实践原理,等等。概言之,这段话经典就经典在它涵盖了全部社会生活,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6]P56因而表达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这一表述虽然并不十分完善,但却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问题奠定了一个共同基础。如果一定要问何者“更接近”唯物史观,肯定了非后者而莫属,因而完全没有必要更换这个内容。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6]P112这是马克思教给我们的重要思想方法。运用这一方法看问题,由于人类社会在一刻不停地运动发展着,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所以唯物史观的内涵也在生长着、发展着,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运动发展,渗透在经典作家文本中的思想内涵也会不断地被发掘出来。就当前而言,我们虽然还不能给唯物史观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当前哲学教科书也存在非常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在对待实践问题上还远没有突破苏联哲学教科书的阴影,但经过新时期以来30年的发展,我们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阐述上已经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突破,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广泛共识的学科体系。这就是:关于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原理,关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实践性原理,关于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原理,关于社会结构及形态的原理,关于社会矛盾运动及其动力的原理,关于社会革命和改革的原理,关于阶级国家的原理,关于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原理,以及“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原理,等等。这个体系,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出发,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实践本质,经过上层建筑和社会经济形态,再回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承担者即人民群众这个落脚点上,显然是对《序言》表述的进一步展开,较好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

四、以什么态度对待“经典表述”

对待革命导师的经典论述,历来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照抄照搬的态度;二是全盘否定的态度;三是继承发展的态度。事实一再证明,在这三种态度中,只有第三种态度才是唯一正确的。但安文在对待唯物史观“经典表述”问题时却没有这样做,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这种做法肯定不是建设性的,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第一,要以历史的态度对待经典著作,不要轻易动摇研究问题的共同根基。安文1主张要更换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内容,由《序言》中的表述置换为《形态》中的表述;安文2却又宣称《形态》中的表述“也不经典”,于是,在安文那里,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就不见了。这样一来,唯物史观发展和研究了一个多世纪,到现在却什么也没有了,连一个研究问题的平台都被拆除了,这显然不合情理,更不符合事实。

我们知道,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由“物理学的危机”引起的所谓“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危机”。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莫克利特曾经提出过“原子物质说”,相信物质即原子;但是到了近代,随着微观世界研究中物质结构的新发现,原子被打开了,于是,唯心主义者兴高采烈,指责对方:原子不见了,物质不存在了,唯物主义被彻底驳倒了。但事实上原子并没有消失,只是由原子核和电子这些更小的颗粒组成;而且原子核、电子也都是由质子、中子等更小的微粒组成。现代科学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强子、轻子、“夸克”等基本粒子;强子对撞机的出现,对物质世界的研究将会发生一场革命性变革,但可以断定,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只能被不断发现和丰富,但永远也不会被颠覆。因此,在科学发现中,我们不能搞虚无主义,采取“鸵鸟战术”,有了一点新发现,就轻易否定前人的经典性认识成果,甚至从根基上动摇人类认识的共同基础。这种做法是不科学、不可取的。

人类的认识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任何“经典”都是在别人认识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何“经典”又都必将被“更经典”的认识推向前进。欧几里德几何公理是经典,但它却挡不住笛卡尔解析几何学的推进;牛顿的经典力学是经典,但也挡不住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推进。然而,我们既不能因为有了笛卡尔就立刻否定欧几里德,也不能因为有了爱因斯坦就立刻否定牛顿。同样,在唯物史观“经典表述”问题上,我们也不能因为对某些支节问题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就轻易怀疑或否定原有的经典性认识,不能要求“经典表述”完美无缺、穷尽真理。应当认识到,作为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唯物史观,并不是一次性地将人类社会历史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未来趋势全部涵盖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封闭固定物,而是奠定了一个研究问题的共同基础和逻辑起点。作为唯物史观的研究起点,《序言》中的表述隐含着人类社会即将展现出来的一切关系和一切矛盾的胚芽,潜藏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即将展现出来的全部丰富性。正如我们不能因为马克思当时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时没有揭示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没有揭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如何结合的问题,就断定马克思的《资本论》不经典一样,也不能因为马克思《序言》中的表述中没有写上“实践”二字,没有强调人类社会的实践性,就要推倒重来,另起炉灶。

第二,要以宽容的精神对待经典表述,不要以学派偏见看待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当以学派利益服从学科建设,不应当为了学派利益而牺牲学科建设。安文之所出现一些很离奇的观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学派的观点甚至偏见看待问题,因而出现了许多很武断的论断:第一,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标准来判定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实践唯物主义是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种新观点,虽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强劲活力,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其逻辑结构也还很不稳定,许多环节还很不严密,因而用其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还为时尚早。强调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本身没有错,但截止目前为止,还不能用其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形态,不应当用其作为判定唯物史观的标准。第二,关于哲学不是科学的观点。作为一种新观点,主张哲学不是科学当然可以理解,但在当前哲学界却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将这样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观点作为否定唯物史观“经典表述”论据肯定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第三,至于说《序言》中的那段表述“不是哲学”的观点则更使人难以接受。我们知道,《序言》中的表述,是马克思用来指导他的剖析资本主义全部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是《资本论》的灵魂;如果它不是哲学,则《资本论》也就没有了灵魂,那么作为《资本论》结论的剩余价值学说也就成了问题,于是,被恩格斯总结的“两大发现的”都不见了,那么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厦也就没有了支柱,整个马克思主义也就成了问题。安文之所以不断地提出这样一些论点,都是从维护学派利益出发的,甚至是从学派的偏见出发的,这是不可取的。

第三,要以现实的眼光对待经典表述,避免回避现实的空洞研究。如前所述,我们判断马克思的论述是否“经典”的唯一标准,就是要看其是否符合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而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不是别的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不同的时代内容。在马克思的时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已经成功,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然而资产阶级在建立了政治统治后,并没有与其他阶级共同分享胜利果实,而是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了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所以,当时认识世界的任务,就是运用唯物史观剖析资本主义的深层矛盾,揭露其剥削的秘密和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探索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道路和途径,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将研究成果如实地告诉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使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改造世界的任务,就是将革命理论付之于实际行动,组织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进行阶级斗争,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从而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经济、政治上获得翻身解放,最终走上全人类解放和发展的道路。

随着新世纪的步伐,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尽管唯物史观在创立时期的许多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诸如,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出发,在物质利益上处理好少数人与大多数人的关系,重点解决好共同富裕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社会结构和发展布局上,必须坚持社会有机结构的原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诸方面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以回应“发展高速期和矛盾高发期”问题,特别注意解决好由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所带来的许多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的平稳转型;在发展动力问题上,必须坚持和发展社会矛盾动力观,顺应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和新特征,完善深化改革发展的动力机制,为新一轮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在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革命、改革问题上,正确处理社会转型过程中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实现改革重点从外在性向内在性转移,将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自觉拿起实践批判的武器,为新的实践开凿更加先进的思想动力源泉,从而在突破“历史周期率”重围问题上有所作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使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及时调整了发展布局,确立了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多位一体”和谐建设的总体布置,并将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突出地位,使唯物史观社会结构原理更加丰富多彩;继承和发展了社会矛盾理论,提出了最大程度地化解社会矛盾、最大程度地构建社会和谐的新思想,将唯物史观社会矛盾原理推进到了新水平;特别是强调党的建设作为社会和谐建设总体布局的核心和关键,将解放思想提高到了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一大“法宝”的高度,为执政党自觉运用实践批判的武器,通过构建“党内和谐”达到“社会和谐”开凿了新的思想动力源泉。所有这些,既继承了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国情内涵,使唯物史观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推进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总之,探索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必然要深入钻研经典作家的原著。但研究原著的目的,并不是直接在经典著作中找现成答案,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进一步领会把握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只有把握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从这个基点出发,本文从经典作家的原著中追溯了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原由,强调判定“经典表述”的标准只能是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对人们所使用的马克思的两段话进行了对照分析,取得了本文的结论:《形态》和《序言》两段话都是关于唯物史观的表述,但如果一定要问何者是“更接近”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则后者更为合适,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更换这个内容。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意义,在于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服务;现实意义,则在于运用唯物史观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现实问题。所以,检验其是否经典,归根结底还要把问题放置在新世纪新阶段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实践中来审视;只有完全符合当前实际、真正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东西,才是真正符合唯物史观精神实质的表述。这样做,不仅能看到唯物史观的历史意义,而且能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到经典表述的现实意义,从而推动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

参考文献:

[1]安启念.关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两个问题[J].哲学研究,2008(9).

[2]赵科天.在什么基点上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商榷[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

[3]安启念.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201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5]王锐生、薛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7]江苏省教育厅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8]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M],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08页。

[10]选集:一卷[M].人民出版社,1964.

[11]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M].斯大林选集:第1版.

[12]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3]王正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唯物主义(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14]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5]江苏省教育厅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8

关键词:元素;形态;抽象形态;建筑;主题表达

中图分类号:J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123-02

一、元素化形态

1.元素的概念界定。构成一个整体单元性的要素是元素。设计中的元素探讨的是设计与艺术领域中针对具象的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对其变形、简化、提炼而来的形态的基本要素。设计中运用比例、对比、运动、节奏和韵律这些规则将点、线、面、肌理和色彩等基本元素,组织起来并运用到生活中。

2.关于形态。形态具体来说有自然形态、几何形态、抽象形态等。概括地讲,形态是存在于真实的三维空间或是虚拟的意识世界中的一个形状或图像,具有某种象征性的意义。

(1)自然形态产生于自然界,如动植物形、花卉昆虫形、人物形、及自然景物等(如图1所示)。无论是高山、河流、等无机形态,还是动植物等有机形态,其中所蕴藏的形式美感因素常常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而启发人们的创作灵感;(2)几何形态是最彻底的抽象形态。产生于自然界,吸取了自然形态中的规则与秩序,大多会用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来创造,由简化、变形、提炼、几何形化、程式化后的具象形象,形成的较为抽象的、非自然的形态;(3)抽象形态是设计者通过造型的元素传达意象的感觉,从自然形态或具体事物中提炼、概括、变化出来的形象来表达主题特征的。抽象形态,在现代设计中,主要是以几何形态来展开的,这是一种造型方式,它通过色彩明暗、线条自由运动、简洁形状的组合来传达作者的感情[1]。

图1 花卉昆虫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二、抽象形态的语义表达――建筑中的案例探索

形态语言的表达将形态设计中的各种要素,如点、线、面、体、空间、肌理、光线、色彩、时间等,看作形态语言表达的一种“词语”,艺术家和设计师需要驾驭这些特点以便创造出所期望的效果。用它们来描述设计作品,可以充分表达形态语言的魅力和潜能,让观者可以得到视觉、触觉上的体验,而这些领域恰恰是文字语言所无法涉及的。当然,这种形态语言的运用需要释放创造力。设计师创造了设计语言,更重视每一种设计要素,给它们足够的发挥空间。也许一些普通的铅笔,通过排列和围合,就能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美丽形态,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1.抽象形态构思于自然。

建筑设计中的许多案例是来自于对自然形态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汲取大自然的灵感创造设计的,一些几何形态也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抽象形态可通过几何形态的造型方式、线条、色彩明暗来表达设计者的情感。从自然中提取元素,借助自然形态进行创作使之深化为抽象形态。许多优秀的建筑设计大都受到抽象形态的启发,结合专业的知识和独特见解形成新的设计。他们根据自然物的某些特征,将现有环境中具有其特征的部分和他们组合一起形成新的设计,让人感到新奇和留念。自从有了人类形态仿生学,许多建筑师都热衷于仿生建筑的设计,这也是从抽象形态中演变而来的,人类利用对自然形态的解析而完成创造活动。

2.抽象形态在建筑中的表达。

(1)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是李伯斯金德设计,它既是表达体也符合使用目的,当然也会听到很多对建筑的质疑批评的声音;两米左右的入口不合理,观众进入会拥挤,电梯厕所不够用,走起来不方便,空调不开等。这样做是有道理有意义的,没有什么是合理还是不合理,依据不一样的思路和看法,表达的意义不一样,它符合主题的需要,是合理的。从纪念馆的设计来看这些缺陷并不重要,它是关于犹太人民的建筑,是表达上的创新,建筑本身诉说着犹太民族被希特勒残酷非人的迫害、不公的对待、苦难的经历,让世人走进去能感受到这种苦难和不舒适。建筑平面是多坎弯折的形体,象征着破碎的大卫之星,预示在西方受到的种种迫害,这是设计师将二战中对犹太人迫害的几个点连成线得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蜿蜒曲折而连续的“之”字形的折线,它变形于扭曲的“大卫之星”[2],从犹太民族化的原型中抽离出来的元素融入到建筑中,表达一种唤醒和融合犹太人与柏林历史的主题。建筑形状、材质、色彩,通过视觉给人造成某种心理感受,反映艺术、表达观点,这些图形抽象高度化后产生元素,看上去抽象但有来源。建筑外部的条窗是不锈钢材料,冷漠的切割像美工刀划过的伤口一样,体现冷峻残酷,有主题有内容。抽象形态存在于现代建筑的局部,以点、线、面等几何形态出现,隐喻主题思想,让理念清晰更好地表达主题。室内大部分采用素面墙,条状几何形,转角的地方有很多不规则的锐角图形,显得很锐利、冷峻、阴暗、漫长、恐惧,建筑中的许多抽象形态将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主题表达的很清楚、到位。感知形态在一定语境条件下产生意义,一个充分表达“意义”的空间是建筑本身对主题的完美演绎。

图2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全景图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2)苏州博物馆由贝聿铭设计。他抽离地方文化的符号融入他的设计语言中产生新的组合,从园林中提取、抽象、概括带有元素化的东西,提炼变成抽象形态和材料加工融合新的设计。轻巧、灵便、精致是苏州的特点,既要有中国特色、苏州风味,又要现代化,承袭了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寻求一种文化的回归。建筑形式和风格上具“中而新,苏而新”的特点,“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在水面上营造一幅写意的山水画。新馆设计中,传统成为一种底蕴,新馆的建筑群落与周边环境和谐对接,使它的苏州民居风格与现代建筑和谐对接。融建筑于园林之中,化创新于传统之间。使传统与现实、东方古代文明与西方现代科技相辅相成相谐相融。它在拙政园附近,对那里有建筑元素的补充,在新材料与古朴色调下,和原馆协调一致,内部建筑结构根据中国传统构架基础,运用中式方格的几何变化与构成重新组成新建筑的视觉效果,既现代又有地方文化,具有观赏性、艺术性。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建筑细部与飞檐翘角,然而新的屋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如图3)。在建筑景观上,最出彩的还是传统元素的结合变化与组合艺术性,设计师对几何形与简洁有热衷的追求,所以在入口、内部空间,中式造型随处可见。苏州博物馆是对地方文化意义的表达,对传统形态的抽象概括,将地方性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的完美案例。

(3)伞之家、上原的住宅。P原一男(1925~2006),日本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他专注于个人小住宅设计。他通过追溯人类居住的根源来探求建筑空间的意义,并以诗意而激昂的笔调记录下思考的轨迹。他的建筑设计生涯可以用他本人界定的四个样式来概括。1950年至60年代,发表了一系列与日本传统建筑研究密切相关的优雅的住宅作品。以“白之家”和“伞之家”为代表。此后,他从日本传统文化中抽取出“象征性”,并将其抽象为立方体。以“未完之家”为开端,随后提出“混沌”理论,设计了“上原的住宅”等一系列对纯粹几何形态进行复合构成的作品。“伞之家”是他所有项目中最小的一个,整个外形像一把撑开的伞,极具美感,是对传统日本房屋设计形态的巨大突破,继承传统又对其提炼抽象。设计师引入了日本传统手工艺纸伞,将这个生活中的物品形态设计成建筑的屋顶,这种抽象形态巧妙的应用到设计中,不仅仅丰富表达日本传统文化的信息,也清晰的表达主题(如图4)。 “上原的住宅”是设计师对物质形态中的曲直方圆进行抽象、变形、组合、分割,这种纯粹几何形态唤醒设计师对它的不同审美感受,从而表达对都市环境的回应,通过几何化的抽象获得象征性特征(如图5)。建筑的抽象形态是一种视觉语言,设计师以独特的形态语言清晰、准确地转述设计主题,使概念、思想、情感得以表达,其蕴含着设计者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向往的全部情感。

三、结 语

好的设计呈现一个全新的形象,表达了设计者的意念。抽象形态的联想和表现紧扣传播的主题,才能产生诉求。建筑或其他设计中应用形态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和传播信息,去感悟大千世界,发现自然景物中蕴含的意味,在形态的创造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传达信息,要注意形态的完整性,简洁鲜明、概括有力地进行提炼。确定出主导、次要和从属元素,不断地调整形体、空间的关系,研究元素和元素的组合方式是创造新形式的重要基础,形态的设计需要选择相对应的设计元素和组织方式。看一看所用的形态元素、材质和色调,想一想它们是否符合内容和主题的风格特征。形态设计自然就会流露出品味和个性,才能引起人们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共鸣,成为经典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英)休・奥尔德西・威廉斯.当代仿生建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美)弗朗西斯・D・K・钦.建筑形式空间与秩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3]董卫星,视觉形态语义[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放射性污染的来源范文 下一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