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教育的贡献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5:54

人文主义教育的贡献

人文主义教育的贡献篇1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写下这封申请书。

我是一名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及中国文化有着无限热爱的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但我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理想。在我心中,中国民主同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先进、光荣的参政党组织。我决心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在此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恳请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中国民同盟是一个以文教界的中上层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的特点,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政党。民盟的基本职能是以宪法为准则,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民盟走过了一条爱国的、革命的道路,是中共久经考验的亲密战友,是同中共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民盟坚持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贯彻执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民主同盟是在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的时期成立的,有着光荣的历史,民盟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广泛团结知识界人士,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民盟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但始终没有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进入新时期以来,民盟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智力支边、扶贫,兴办各类学校,开展咨询服务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每当从各种媒体中了解无数时刻胸怀国家和社会改革发展、牵挂人民生产生活的活生生的中国民主同盟优秀形象,包括民盟前中央主席费孝通,丁石孙及现任中央主席蒋树声等等,还有更多普通的盟员,无不令我敬佩之至。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自己应该在汲取知识营养的同时,积极向民盟组织靠拢,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加入民盟组织,以便早日在民盟组织的大熔炉中缎炼自己,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多做贡献,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积极参政议政,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能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组织,和许多优秀知识分子站在一起,成为他们的盟友,这是我的光荣!我愿意贯彻民盟倡导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发展祖国的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做出自己可能有的贡献。我深感自己肩上责任之重。因为未来社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一切高科技的掌握,一切宏伟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民盟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提高全民族素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我相信自己在加入民盟后,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为社会,为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人才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于是,我梦想与前贤先烈为同道,冀望与社会精英为同伴,加入这样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与光明未来的派,愿继盟先辈之壮怀,尽后来者之绵力!

为此,我申请加入民盟组织,并愿意遵守民盟章程,履行盟员义务,执行民盟决议。

敬请组织上批准我的申请。

申请人:

2009年7月23日

人文主义教育的贡献篇2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公民、社会三个层面,国家层面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内容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内容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就成了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要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彻到教育教学当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促进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切入点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来考虑:宏观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要体现在教育教学中,就是要在教育教学中把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教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教育教学追求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使学校成为弘扬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从微观上来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融入课堂当中,融入学生的脑海当中,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他们的价值奋斗目标和进行学习的有效推动力。

二、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公民和社会三个层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引领教育教流,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促进学校教学工作中发挥作用。要让学生明白他们之所以能在教室里安静地学习,源自于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要让学生彻底感受到国家为他们的学习创造了许多优越的条件,并使他们树立起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意识。因为一个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每个人都为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才能让国家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这样去做,而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更加有责任去主动承担起这样的责任,要树立主人翁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看上去简简单单的八个大字却凝练着极大的政治和思想智慧。国家是一个公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果没有了国家的庇护,一个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正是因为如此,作为国家公民的一员,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并且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贡献从哪里做起?当然就是敬业了,每个公民都有职业,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做到敬业就是为国家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正所谓平凡岗位显示不平凡成绩。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友善是人与人相处之道。作为一个公民,除了要爱国、敬业外,还要讲诚信,讲友善,对家人、对朋友以及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友善,从而让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充满真情。这些都需要教师给学生讲清楚,贯穿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

三、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学生从思想上明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基本要求与含义后,有利于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进一步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是促使学生认真学习的前提条件,而国家要富强,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努力,尤其需要祖国未来的接班人的学生努力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要求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力,不能什么事情都由教师包办,比如一道数学题,教师在解释清楚基本原理并示范一遍后,就可要求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并让他们在练习中有所发现,有所进步。此外,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协作意识,明白人与人之间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才能进步和发展,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以上笔者简单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学的途径做了一个论述,希望能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能够促进教学发展。本文是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学科教学的路径和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BY[2016]G082。

人文主义教育的贡献篇3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这就指明了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初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理想尚未形成,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政治课和语文课上的事,数学教学中也同样不可忽视;

首先,数学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其次,数学本身具有结论确定的特点,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教学;第三,数学教学在转播数学知识的同时,承担培养学生进取心和创新精神的责任;第四,数学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之一,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基础教育。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队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显现的和隐性的德育素材,施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中“德育”,限定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其中:

1.“.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爱祖国爱科学———在初中数学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提升学生的祖国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爱科学的人生观;

2.“集体主义”主要表现在:从交流合作、合作探究学习中体现互帮互助,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3.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判别人性的真、善、美,体会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有机结合。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

1.初中数学教材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提升学生的祖国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爱科学的人生观(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体现);

2.从交流合作、合作探究数学学习中体现互帮互助,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展示);

3.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判别人性的真、善、美,体会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有机结合(以随笔或论文的形式解答)。

据此,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XX年5月--7月,研讨开题报告内容,收集研究资料做前期准备工作;(负责人召开研讨会,分配任务)

第二阶段:7月--10月31日,收集“初中数学教材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内容,指定调查问卷及调查,教学案例的实践和评价,论文材料收集,形成“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8月1日--XX年元月底,对前期研究活动进行总结提升形成文字材料,准备结题,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课题成果:

1.主件:

结题报告;

2.附件:

(1)搜集初中数学教材中体现的中国数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的材料,制定调查问卷材料,开展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2)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展示数学学习中交流合作、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的互帮互助,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教育的贡献篇4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是当务之急,更关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未来大计。本文通过梳理近十年有?P我国职业教育回报率的研究,旨在找出国内有关研究的发展与局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找到一定的实证依据。

一、职业教育回报率定义及研究现状

与教育回报率近义的还有教育贡献率、教育收益率两词。有研究者认为,教育收益率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年受教育时间所引起的收入的增长[1],多指教育对于个人收入增长的作用大小;而教育回报率、贡献率多指教育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小,研究中教育回报率与贡献率不具体区分,统称教育回报率。教育经济学家萨哈罗普勒斯指出,“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主要是指去除性别、工作经验、区域差异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后,就业者每多受一年教育所获得的收入增长率[2]。对于教育回报率的研究不仅包括个人回报率,在当代人们同样关注宏观上教育对社会的回报率。职业教育回报率在以往研究中未有统一的定义,从教育回报率的定义中衍生出职业教育回报率的定义应是科学可行的。基于此,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回报率指的是排除性别、工作经验、区域差异等异质性因素后,职业教育对于个人收入或者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小。

通过对近十年职业教育回报率研究的梳理,研究者们所依托的数据来源大体有以下途径:官方统计年鉴、研究院(所)、个人或组织调查等。前期研究成果大多采用国家或省市统计年鉴。随着对于职业教育回报率研究的深入,数据来源有了更多途径,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选用研究所、社会机构的数据进行测算等。在总体数量上,有约一半以上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省市统计年鉴,其选用次数最高。具体数据来源与选用比例见表1。

在数据的时间始末节点选取上,各个研究大多以数据的可获取性为主,并没有交代选择该段时间的缘由。回报率的研究应对这段时间内的一些问题进行反应与解释,否则数据时间节点的选择意义就不能凸显,对现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二、职业教育回报率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研究对象考虑,研究者有关职业教育回报率的关注点变化主要集中在区域范围、层次、群体三个方面。

1.区域范围

区域范围的变化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呈现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趋势,即从全国到各个省市。傅志明、许晓燕2005年测算了职业教育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回报率[3],王磊2011年基于各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各个省市的职业教育回报率进行了测算[4],屈孝初、朱小燕2014年对广东省和湖南省职业教育回报率进行了对比研究[5],栾江等研究了职业教育对于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6]。从宏观层面,分析研究职业教育对整个国家的贡献,到深入至不同省份、地区,基于各地实际情况进行的职业教育回报率研究,使研究更为务实,为职业教育本土化探索提供了更有益的思考。

2.层次变化

关于层次的变化存在从整体到部分的转变,即从研究整个职业教育的回报率到研究中职与高职二者各自的回报率。其中,刘晓明等人计算了 2001-2009 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李长惠等人研究了中等职业教育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回报率[8]。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不同层次,其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等均有差异。对于职业教育回报率研究在层次上的考虑更加符合中国国情,使研究针对性更强。

3.群体变化

从2010年开始出现了关注农民群体的研究,即职业教育对农民群体收入的影响,研究者开始关注职业教育对于农民群体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栾江等人还采用中职与高中教育的对比研究方法,更有针对性地对高中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更有利于增加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进行了深入研究[9]。职业教育回报率研究对于农民群体关注度的提高,反映了职业教育在农村的质量水平,更有利于为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提供借鉴。

以上三种变化对于职业教育回报率的研究都是一种深入。而且一些研究不仅在区域范围上有了转变,同时还考虑到了关注度低的农民群体以及职业教育的层次问题,在研究对象上进一步细化。

(二)方法

首先要明晰职业教育回报率的表示方法。职业教育回报率的表达方法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第一,职业教育对新增国民收入额的贡献比例,即由职业教育所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ΔYe)占国民收入总增加量(ΔY)的比例(ΔYe/ΔY);第二,职业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比例,即把职业教育当作一个生产要素,由职业教育这个要素投入所带来的那部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ye)占国民收入总增长速度(y)的比例(ye/y) [10]。

1.计量模型

通过对搜集文献的梳理,研究者采用丹尼森计量模型、名瑟方程、自创模型三种模型对职业教育回报率进行研究。

(1)丹尼森计量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认为,劳动的构成因素不仅有质量方面,而且也有数量方面。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提高劳动力质量实现的。换言之,若想从经济学角度测量教育的回报,可以认为教育具有使原有劳动力投入量增长的作用[11]。因此,可以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劳动力L看做不包含教育的初始劳动力L和教育投入E的乘积。于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变形为:

Y=AKα(LE)β

对此式两边去自然对数后,求时间t的全导数,且两边同时除以Y,用差分方程近似代替微分方程,经过推导,得到国民收入产出增长速度模型:

Y=a+αK+βL+βe

其中,Y代表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的年增长率,a代表技术进步的年增长率,K代表资本技术进步的年增长率,L代表不含教育质量的劳动技术年增长率,e代表教育投入量的年增长率。那么,通过这个公式单独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βe占国民经济年增长率Y的比重,则可以变形为:

Re=βe/Y

该公式是目前教育经济学界比较认可的计量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

(2)明瑟计量模型

明瑟方程作为研究人力资本的重要方法,主要基于人力资本中教育、经验对收入的影响加以研究,其他的人力资本因素视为次要变量或外生变量,其方程的一般形式如下:

Ln(Y)=F(Sch,Exp,X,ε)

其中,Sch代表被测者所接受的教育年限,Exp表示经验,X表示除教育和经验之外的其他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地区、职业等等,而其他一些不可测因素纳入到残差项ε中。明瑟认为,随着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收入在人力资本各因素边际上呈现指数型增长,因而人力资本对收入具有重要贡献。显然,明瑟将人力资本变量X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人力资本中的教育和经验变量;另一类是其他影响收入的人力资本变量。其中,可控的部分进入到控制变量中,其他不可控或不能解释的部分进入到残差项中。在实际运用中,一般采用明瑟方程的线性形式如下:

Ln(Y) =α0+α1Sch +α2Exp +α3Exp2+∑αiX+ε

(3)自创模型

对于职业教育回报率的研究,目前有两篇文章分别采用了人力资本-教育收益率法、自建结构模型的方法对回报率进行了计算。明瑟计量模型是结构方程的一种,所以该自建的结构模型类似于明瑟计量模型。这两种方法都不具有权威性,在这里不多赘述。

2.计算职业教育回报率方法

(1)提取法

此类方法是基于丹尼森计量模型先计算出整个教育的回报率,再从中提取或分离出职业教育回报率。

排除法。这种方法是由崔玉平提出,基本思路是,计算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需要先计算剔除职业教育后的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然后确定职业教育占整个教育指数增长率的比例。但是,用该法存在计算出的各类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之和不等于综合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严重缺陷。

权数分配法。针对“排除法”存在的问题,“权数分配法”以各类教育指数年均增长率与各类教育劳动力质量折算系数的乘积作为权数,计算其占年均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的百分比。“权数分配法”修正了“排除法”分别计算各类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模型中存在的不足,但“权数分配法”将各类教育指数年均增长率和各类教育劳动力质量折算系数乘积作为权数,忽略了各类教育存量,致使计算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各类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2]。

指数增量法。指数增量法是针对前两种方法的缺陷提出的。目前,采用丹尼森模型基本思路是以各类教育指数增量作为确定该类教育占整个教育指数增长率的权数,计算其占年均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的百分比。得出的结果能够较好地对于职业教育的回报率进行估计。

(2)直接计算法

此类方法是基于明瑟方程或者类似明瑟方程的收入结构方程,采用?A向得分匹配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直接计算职业教育回报率的做法。倾向得分匹配法是一种能够考虑到未观测到的能力变量遗漏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避免了真实的职业教育回报率往往难以准确估量的研究方法。此方法多用于农村群体,测算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地区的影响。

(三)测算职业教育回报率计量方法的动态变化

1.多样化阶段

该阶段对于职业教育回报率的研究,研究者对于计量方法的选择不具有共识,采用的计量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者采用的计量方法大致包括:人力资本-教育收益率测算法、丹尼森计量模型、回归模型。有研究者采用人力资本-教育收益率测算法测算出1982-2003年间,我国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回报率为6.2%[13]。李长惠等采用丹尼森计量模型测算出在2001-2005年期间,重庆市市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量的2.14%是由中等职业教育带来的[14]。有研究者采用回归模型得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回报率为18.7%[15]。

2.单一化阶段

该阶段对于职业教育回报率研究的特点使研究者所采用的计量方法逐渐达成一致。2011―2012年间,对于职业教育回报率的研究文献都采用了丹尼森计量模型对职业教育回报率进行了测算。

3.深入化阶段

该阶段研究者们对上一阶段进行了扬弃。他们发现仅仅通过丹尼森计量模型对职业教育回报率的测算不够严密,这点体现在该模型不能排除被调查者的异质性上,即不能排除个人能力、家庭条件、经验等干扰因素。而假如忽略了个人能力和家庭背景等变量而直接估计职业教育回报率,可能会导致内生性问题,致使测算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出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的贡献。有研究者基于明瑟方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倾向得分匹配方法通过将多个样本特征合成为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倾向得分值,倾向得分值作为消除样本选择性偏差的代理变量,并把估算出来的倾向得分值作为新的变量放入模型中,这样可以排除因样本选择偏差所带来的其他因素对于结果的影响。胡咏梅、陈纯槿通过1989-2009年农村职业教育投资回报率的研究发现,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下控制了样本选择性偏差后,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从18.36%降至16.94%,证明了样本异质性对于测算结果的影响使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16]。

三、研究结果

回报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于计量方法与数据有极大地依赖性。所以对于研究结果的分析,在此按照计量方法的发展阶段进行解读。

(一)多样化阶段

该阶段由于计量方法的多样性,结果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变化。傅志明、许晓燕通过人力资本-教育收益法得出我国教育对于经济的回报率为12%,职业教育回报率为6.2%[17];李长惠等通过丹尼森计量模型得出我国教育回报率为14.07%,中等职业教育回报率为2.14%[18];周亚虹等得出苏北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家庭收入年回报率为9%,与国际上10%的年平均回报率基本一致[19];杨毅等通过丹尼森计量模型得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8%,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89%[20];郭新华、于骁?h采用回归方程模型测算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7%[21]。由于计量方法的不同,该阶段对于职业教育的回报率结果难以达成一致,计量结果波动较大。但数据反映的结论基本一致,即职业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单一化阶段

刘晓明、王金明通过2002、2010年浙江统计年鉴数据测算出教育对于浙江经济的回报率为10.77%,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回报率为1.21%[22];王磊通过丹尼森模型测算出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为7.54%,各地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平均回报率为0.23%[23]。该阶段研究者对于教育回报率以及职业教育回报率的计量结果波动范围有明显缩减,基本上得出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回报率在7%~11%之间波动,职业教育回报率占比整个教育回报率在4%~10%之间波动。

(三)深入化阶段

该阶段采用丹尼森计量模型的研究者得出的结果仍有一定的差别。李洪平、黄建研究认为,2000-2010年江西中等职业教育对江西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10%,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高于高等教育[24];张佳得出我国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7.31%,高等职业教育平均回报率为0.36%[25];屈孝初、朱小燕测算出广州省教育对经济回报率为6.66%,其中职业教育为3.785%,湖南省教育对经济贡献11.337%,职业教育为5.632%[26]。以上结论在数值上存在一定差别的原因,笔者认为有:研究时间节点的选择不同,地域之间职业教育发展程度的差别,以及个人的计算偏差。

采用明瑟方程计算职业教育回报率有以下结论。胡咏梅、陈纯槿得出农村职业教育比普通高中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更高,而且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户家庭及个人收入均有正向显著影响,其中家庭年均回报率约为8.33%,个人年均回报率高达16.94%的结论[27];赵海得出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工资的教育回报率仅为2.3%,拥有技能可以显著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比没有技能的劳动者收入高21%[28];栾江等采用参数分析方法估计出西部农村地区明瑟教育回报率为2.7%~3.9%,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对比高中教育更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的非农收入水平[29]。

各个研究者从最后的结论中都一致得出职业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数据结果的差异仍然较大。未来对于职业教育的回报率的研究,应该从数据统计口径、模型、计算方法上更进一步统一与深入,让各个研究的结果能够对比、更具参考价值。

四、述评

(一)研究逻辑起点不明确

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回报率研究的梳理,其逻辑起点不明确体现在文章开篇内容与选择的数据时间跨度上。有些研究开篇就进入方法、模型介绍,没有提及研究的目的、意义,仅仅是为了结果而计算。大部分研究在数据的时间跨度选择上毫无根据,或者说没有解释其选择的缘由,数据在时间跨度的选择上应该基于一定时代特点去研究、对比。如果只根据数据可获取难易程度决定时间跨度的选择,这对研究结果的作用是打了折扣的。

(二)研究深度不足

第一,计量方法的“拿来主义”。目前,国内关于职业教育回报率的研究大多是照搬国外的方法模型,自身发掘、创新的很少。第二,数据质量的关注度低。有些研究在数据统计口径一致的情况下,应用相同计量方法对职业教育回报率进行测算结果竟相差几个百分?c甚至几倍,这样结果的出现是由于对于数据质量的关注度低造成的[30]。第三,联系实际不足。大多文章的结论中,只是针对自己的结果提出对现实的应对策略或分析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没有用自己的结果去印证目前已经发生的事实。

(三)研究结果不可对比

实证研究不能单凭某个文章的实证结果就盖棺定论。有关回报率的实证研究结果受数据质量、理论、计量方法和主观行为等因素的约束。对我国职业教育回报率研究结果部分的综述发现,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无法对比,也没有相应的转化模型方便对比。甚至相同的方法,结果的差距都让人难以置信,无法比较。未来应该在转化模型上、研究结果的可对比性上深入研究,使各个结果从对比中放大其各自的意义。

(四)回报率动态研究不足

人文主义教育的贡献篇5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中文里,“民族主义”(nationalism)是个带有贬义的词汇,因为它总与“狭隘民族主义”、“盲目排外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等相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历史和政治教学中一贯强调的是“爱国主义”(patriotism)教育,并且明确地提出反对“民族主义倾向”。

    一、改革开放前的基本情况:1949-197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至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前,中小学历史教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50年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历史课的教育目标中“爱国主义教育”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同时“国际主义教育”也得到强调。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几个方面的历史内容加以体现。首先是中国的悠久文化传统和古代文明。毛泽东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论述“在祖国的历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1956年《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中强调,“学生应当了解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一向站在世界文化的最前列(下线为笔者所加,下同),祖国人民对全世界做了极其巨大的贡献”。其次得到突出的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观念,通过中国历史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我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都有重大的贡献,各民族在对共同敌人的斗争里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形成了各民族友爱团结的大家庭。”再一项重要的历史教育内容是“通过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史实,通过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成就,通过我国人民在争取全世界持久和平的斗争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1]

    “国际主义教育”则主要通过世界历史教学来实现。1956年《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强调,在世界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必须贯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劳动教育,从而培养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加强他们对共产主义胜利的信心”;第二,“根据世界历史事实,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在许多时期中我国和外国是和平相处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是频繁的,我国人民和邻国人民的友谊是深厚的。根据世界历史事实,我们又可以充分认识到各国劳动人民在经济、文化上对世界历史的贡献,特别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经济、文化上的巨大成就,以及在世界历史上的先进性。” 世界历史教育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必须充分发扬民族自尊心、同时又必须排斥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的偏见,反对把爱国主义跟国际主义割裂开来。”[2]当时的“国际主义教育”带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意识形态色彩,因为它指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结合是以无产阶级立场为基础的。”[3]

    60年代前期,历史教育显出更强的意识形态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前苏联“修正主义”的出现和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日趋明显的“路线斗争”背景有关.因此,1963年制订的历史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4]

    此外,在谈及国内民族关系和中国历史的主流时,大纲强调了中国历史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历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应该肯定各民族对祖国都有贡献,但是在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里,汉族处在主导地位,也应该如实反映。”同时,民族关系的积极方面得到强调,比如“秦朝开始,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统一比较巩固的朝代,如汉、唐、清(鸦片战争以前),历史教学要比较突出地讲述当时我国境内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5]

    在叙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1963年历史教学大纲特别提出要防止大国沙文主义的倾向,强调了世界文化的相互影响性,反对中国文化的“单向输出说”。大纲写道:“我国是亚洲的一个大国。汉、唐、明、清等朝代都有比较长的强盛时期,对亚洲和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大的影响。同时,我国也不断吸收外国的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历史教学应当具体反映这种情况”。它还指出,“中国和邻国,有长久的友好关系。中国人民和邻国人民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友谊。历史教学应该反映这种情况。中国和邻国统治者之间的历史关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处理,防止大国沙文主义倾向。”[6]与此相应的是,大纲要求更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如“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提法,与1956年的大纲中相比,“极其巨大”中的“极其”一词被删除。

    世界历史在讲述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时指出:“在世界古代史上,中国长期居于先进的地位。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尤其是对亚洲各国文化,有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同时它又提醒道:“世界历史要正确地反映世界各地区的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反映它们的贡献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各个国家、民族在不同时期的贡献,给予应有的地位。”[7]

    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个关键性事件的评价则基本持否定态度。比如对新航路的开辟评述为,正是从此以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等地区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造成许多国家的贫困和落后。他们掠夺的大量财富在欧洲转变为资本”。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是“构成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内容。”关于一系列重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法国、美国和1848年欧洲革命,教材指出,虽然他们在当时是起过进步作用的,但它们建立起的制度“仍然是一个人剥削人的制度”。对当时的西方民主评价为“资产阶级用宪法和议会做幌子,以‘自由’,‘平等’为口号,标榜民主”;“对封建制度而言,资产阶级民主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它绝不是真正的民主,而是资产阶级的专政。”[8]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极左思想达到顶峰。北京市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一套历史教材,就体现了“文革”色彩,历史教学最大地发挥了与现实政治结合并为它服务的作用。毛泽东语录成为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的指导思想,如“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学习历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在思想文化方面大力批判孔夫子;更加着重描写农民起义,突出“阶级斗争”在历史中的作用,反映“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赞扬历史上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行动。教材讲述了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春秋末期的柳下跖起义、秦末农民起义、东汉黄巾军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战争、南宋钟相和杨幺起义;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战争。教材高度评价了清初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讲述了三个主要事件,即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平定叛乱和抗击沙俄,

    中国近代史教学,根据毛泽东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的论述,突出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法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也就是说,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描述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和为救国而进行的改良和革命的历史事实来实现。当时,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相当高:第一,它“同以往中国人民历次革命斗争一样,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第二,“它粉碎了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它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10]

    二、改革开放后的变化:1978-1991年

    1976年“四人帮”的倒台,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毛泽东的接班人华国锋坚持认为凡是毛泽东说过的话和做出的决定都是绝对正确的,必须不折不扣的遵照执行。在思想理论界,仍然有浓厚的“文革”遗风。这个过渡阶段的特点在中小学历史教育中也得到反映。1978年3月颁布的历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要求,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热爱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11]比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着重叙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热爱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要求,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提法,看来是“文革”中热爱毛泽东的一种继续。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爱国主义是由几个具体的“热爱”组成的,仅仅“热爱祖国”一项是不够的。

    中国历史教学继续强调“我国各族人民是聪明、勤劳、勇敢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能工巧匠,出现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12]世界史教学中依然强调“中国是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地广人众,历史悠久,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遗产。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世界上曾经处于前列地位,并对亚洲和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大的影响。世界历史教材要在有关部分结合中国历史,正确体现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3]它还提出:“封建时代,历史上的文明古国中国,继续在世界上起着重大作用。”[14]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阶段,对历史的描述也出现了趋于“客观”的特点,比如上面引文中的“曾经”一词的增加。

人文主义教育的贡献篇6

关键词:李叔同;音乐教育;文献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动荡不安、求新图变的时代。随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各个方面的震荡变革,我国的音乐教育学科也在短短的百余年里,从古代到近代、从现代到当代,从封建主义到社会主义,犹如雷奔电驰一般。在继承我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近代以来西方先进、科学的音乐教育理论,从古代音乐教育形态转型为近代音乐教育科学;从广义的音乐教育到具有特别指向的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学科;从翻译、介绍和借鉴外国音乐教育知识,到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国独特理论品格的音乐教育学科体系。这样以来,一方面使得我国近代以来的音乐教育带有浮光掠影的特征,对许多音乐教育问题一掠而过,未能及时地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展开探究;另一方面,又使得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紧紧随着时代的脉搏、现实的社会音乐生活,急迫的音乐教育课题迅速的前进,致使我国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打上了某些政治性的、功利主义的印迹。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出现了不同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我国新式音乐教育从20世纪初年开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幼稚到逐渐成长的过程。音乐教学制度、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等,无不如此。”如:1862年建立的京师同文馆则成为近代我国新式学校的起点,在19世纪末我国兴起的新式学堂中,均未将音乐课程列为必修课。直到1901年,由上海地方政府创办的南洋公学附属小学,才在学校课程中设置了音乐课,这是我国现知最早开设音乐课的学校。本文认为研究我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建立与发展、探索在学校教育中设置音乐课这一历史实事、考察为我国近代音乐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先辈教育家、借鉴和学习他们的音乐教育经验,这对于我国当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中外音乐教育实践的历史表明:“任何时代的音乐教育思想,都是在这一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是受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和制约的。”我想,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意义就在于此。

所谓音乐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时代的社会条件下,在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教育现象与问题的认识与看法。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教育思想。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内容虽然各式各样,纷繁复杂,但无例外地都围绕着培养人这个中心,回答各个时代社会所提出的教育的基本问题。”具体到音乐教育思想方面就是:音乐教育的作用与地位,音乐教育的目的与方针、音乐教育的内容、音乐教育的方法、音乐教育的对象――学生与教师等。由于历史背景不同,所处的社会条件的不同,导致各个音乐教育家对音乐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与思考的不同,并存在着多种看法,针对具体的情况提出各自的意见,由此也就产生出不同的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形式,对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应该从他的具体音乐教育实践进行考察,进而阐明他的音乐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和意义。

李叔同作为我国近代艺术与学堂乐歌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在诸多艺术领域中都起到过开拓性的作用和贡献。他创办我国近代第一个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也是最早将西洋作曲法引进我国的人之一;他发起组织了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一“春柳社”,并首次在《茶花女》中扮演女主角,成为中国话剧史上饰演茶花女的第一人;他不仅是最早引进西洋绘画方法的人,同时也是我国推行写生的首创者。20世纪20年代前后,我国第一批从事现代艺术――音乐、美术的教育园丁们,大都出于他的门下,如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李鸿梁,以及再传弟子缪天瑞、唐学咏、钱君、孙继南等,他们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突出的贡献。有李叔同作词配曲的《祖国歌》,曾经唱遍大江南北,沸腾了千百万爱国者的满腔热血;《送别》、《春游》、《早秋》等歌曲,至今我们仍然能够听到那美妙的音乐音响等等。他在中国音乐教育实践领域所逐步形成的音乐教育思想,也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立的理论意义。正如李泽厚所说:“巨大的历史事变和人物,经常两度出现。另后人惊叹不已的是,历史竟可以有如此之多的相似处,有的相似只是外在形式,有的则是因为同一或类似的本质规律在起作用的原故。”之所以选择“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这个课题进行研究,也正是基于他在近百年来的我国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的音乐教育思想,直到今天还在起着重要作用,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音乐教育实践,还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并且这种作用和价值,对今后我国音乐教育发展还将继续发挥着影响。“可见,一切个人的素质、性格、教养,事件的偶然、巧合、骤变,尽管可以造成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严重影响,远非无足轻重,但如果与这历史必然的途程比较而言,也就相对次要了。”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对于李叔同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从历史的视角看不过是一瞬间,然而历史的偶然一瞬间可以是一代人的几十年,从而通过种种偶然去理解和把握必然,促使偶然更多地和更充分地体现历史前进的必然,就应该是一件很重要的学习任务,同样也是中国音乐教育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选择了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作为研究的对象。

对于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这一专题,迄今已有的中国音乐史(音乐教育史)和艺术史(艺术思想史)的研究成果,太都有所涉及,这些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一)全集与传记类专著:主要有:《弘一大师全集》(1-10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丰子恺文集》(1-7卷)(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弘一法师――李叔同》(金梅著,2002年出版)、《弘一大师传》(陈慧剑著)、《弘一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编1984年)、《丰子恺》(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小传丛书)(刘英著2002年出版)、《丰子恺自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出版)、《丰子恺自叙》(苑兴华编1996年出版)、《写意丰子恺》(钟桂松叶瑜荪编1998年出版)、《丰子恺――文苑丹青一代宗师》(黄江平著1999年出版)、《丰子恺新传》(陈星著1998年出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向延生主编),《漫画家丰子恺》([挪威]克里斯托夫・哈布斯迈尔著,陈军译2001年出版)、《钱君传》(吴光华著2001年出版)、《缪天瑞的音乐生涯》(高燕生、刘连捷主编2000年出版)、《命运的二重奏――弘一大师与刘质平》(曹布拉著2001年出版)等等。上列这些文集、全集和传记, 都从不同的侧面,对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贡献、音乐创作等角度,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这些文献资料和传记,是研究和探讨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依据和重要文献资料。只是有些传记侧重于文学的描写,其研究价值不足。

(二)研究类专著:主要有:《弘一大师艺术论》(曹布拉主编,2000年出版)、《弘一大师新论》(方爱龙主编:2000年出版)、《弘一大师考论》(陈星著,2002年出版)、《漫忆李叔同》(余涉编98年出版)、《我看弘一法师》(陈星编,2003年出版)、《清空朗月》――“李叔同与丰子恺交往实录”(陈星著1997年出版)、《品茗说弘一》――“弘一大师与文化名流”(陈星著2001年出版)、《新艺术的发轫》――“日本学者论李叔同与丰子恺”(曹布拉译2000年出版)、《李叔同歌曲寻绎》(陈星著1994年出版)、《丰子恺经典作品选――缘圆堂》(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出版)、《一道消失的风景――丰子恺艺术思想研究》(朱晓江著2001年出版)、《丰子恺论》(朱晓江主编2001年出版)、《丰子恺研究资料》(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资料丛书)(丰华瞻、殷琦编1985年出版)、《丰子恺研究》([日]杨晓文著1998年出版)、《丰子恺的艺术世界》(陈星著1993年出版)、《钱君的艺术世界》(司马陋夫、晓云编1992年出版)、《弘一大师文集》(书信卷)(一)(萧枫编注1996年出版)、《丰子恺艺术随笔》(孙冰编选,1999年出版)等等。此类专著对李叔同研究比较深入,有些研究专著也有深度。但主要侧重美术或艺术总论方面,专门研究音乐教育思想的不多,并且也显得比较单一。这些研究大都侧重文学、艺术、美术等层面,而对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活动与贡献、音乐创作与实践等方面缺乏更深入的探讨。

(三)中国音乐史中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汪毓和编著2002年出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徐士家编著1997年出版)、《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等主编,1993年出版)、《中国新音乐史论》([香港]刘靖之著1998年出版)、《中外音乐交流史》(冯文慈著)、《中日音乐交流史》(张前著)、《中外音乐交流史稿》(陶亚兵著)、《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张静蔚编选、校点1998年出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资料汇编》(一、二、三、四、五)(中国音乐研究所编、油印)等等。在这些中国音乐史、中外音乐交流史中,论及到学堂乐歌和20世纪20年代中国音乐发展时,对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与贡献及音乐教育活动,有比较简单的论述,均未展开讨论。然而这类研究也是探讨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重要文献资料。

(四)中国音乐教育与专题研究类:主要有;《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俞玉姿、张援编2000年出版)、《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1840――1949)(俞玉姿、张援编1999年出版)、《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1840――1949)(伍雍谊主编1999年出版)、《音乐教育展望》(戴定澄主编200]年出版)、《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马达著2002年出版)、《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1989)(孙继南编著2000年出版)等等。这类研究中对于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特别在文献资料和音乐教育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外,在各种音乐词典和相关的论集中,也有直接或间接的论述。如:《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音乐词典》、《中国音乐词典》(续编)(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缪天瑞主编)、《大陆音乐词典》(康讴主编)、《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1900――1949)(王宁一、杨和平主编2000年出版)、《硕士学位论文集》(音乐卷)(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音乐知识手册》(1-5卷)(薛良主编)等等。

(五)学术论文类:主要有:《李叔同――弘一大师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孙继南)、《李叔同――弘一大师的音乐观及其歌曲创作》(戴嘉枋)、《弘一大师的音乐》([美]叶明媚)、《弘一大师在美学上的地位》(刘继汉)、《弘一大师的艺术与吾人之身心修养》(侯秋东)、《李叔同浙一师时期的艺术教育实践》(陈星)、《论李叔同的艺术观》(杨晓文、张恒悦)、《从李叔同的歌曲创作看日本学校歌曲对中国学堂乐歌的影响》(温和)、《浅谈弘一大师的教育思想》(杨永庆)、《李叔同的性格与人格》(杨晓文、张恒悦)、《关于李叔同若干史料的补充》(郭长海)、《为青年说弘一法师》(丰子恺)、《李叔同先生的爱国精神》(丰子恺)、《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丰子恺)、《先器识而后文艺――李叔同的文艺观》(丰子恺)、《弘一上人史略》(刘质平)、《一代名师――忆李叔同先生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片断》(吴梦非)、《我的老师李叔同》(李鸿梁)、《忆弘一大师》(钱君)、《我与弘一法师》(丰子恺)、《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业》――纪念弘一法师(朱光潜)、《李叔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启蒙运动中的贡献》(孙继南)、《艺苑高名传四海――启蒙音乐家李叔同》(孙继南)、《近代艺术教育的拓荒者――音乐教育家吴梦非》(刘立新)、《名师高徒、一脉相承――音乐教育家刘质平》(孙继南)、《奉献给艺术事业的一生――画家丰子恺的音乐著述》(丰元草)、《众多的谱集、无形的丰碑――音乐出版家钱君》(刘立新)、《辛勤耕耘、潜心探索――音乐理论家缪天瑞》(何芸)、《弘一大师有关人物论文集――弘一大师与刘质平的因缘》(孙继南)、《以德感人、以乐化人――弘一大师的乐教精神》(孙继南)、《李叔同歌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孙继南)、《海峡两岸弘学研究日益深入》(孙继南)、《李叔同歌曲艺术的研究、继承与发扬》(孙继南)、《从李叔同编创看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孙继南)、《直行终有路、何必计苦荣》――访孙继南教授(石山)、《中国最早的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孙继南)、《李叔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启蒙运动中的贡献》(孙继南)、《值得重视的以讹传讹现象――从李叔同歌曲谈起》(孙继南)、《漂泊异乡、魂归故土――寻访始末及初探》(孙继南)等等论文,从人物、音乐教育活动、音乐创作或艺术观点的角度,直接或间接的论及有关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问题。这些成果对深入研究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上述与本论题相关的各种学术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李叔同的艺术活动、音乐创作、音乐教育与艺术实践诸方面。研究成果中以人物的个案为线索的居多,主要是对人物的生平、传记、艺术贡献等侧面大致地作出了勾勒,这对于我们深入探索李叔同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或艺术主张,提供了一个研究的参照。如:孙继南先生发表的《艺苑商名传四海 ――启蒙音乐家李叔同》、《李叔同――弘一大师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李叔同歌曲艺术的研究、继承与发扬》、《从李叔同编创看他的音乐教育思想》、《李叔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启蒙运动中的贡献》等,就较详细地阐述了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相关的内容涉及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音乐小杂志》与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以教育为宗旨的创作实践”、“桃李无言自成蹊”、“育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等,这些对于我们研究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以及他的音乐教育思想的生成的原因是十分宝贵的。再如:丰子恺先生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撰写的《为青年说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的爱国精神》、《先器识而后文艺――李叔同的文艺观》、《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刘质平撰写的《弘一上人史略》、陈星撰写的《李叔同浙一师时期的艺术教育实践》等文章,对于我们深入探讨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通过某种专题或近现代音乐教育史进行的相关研究,则有利于我们更深人地了解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的各种变化,把握各个历史时期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变化的基本轨迹。如:伍雍谊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1840――1949),则从“近现代学校美育与音乐教育思想”、“近现代学校美育与音乐教育法规建设”、“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创始及发展”、“音乐师资的培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描述;马达的《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从“清末民初期的学校音乐教育”、“五四”运动至新中国建立之前的学校音乐教育”等论域进行了详尽的展开讨论;孙继南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1989),分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以编年史的方法,记录了1840年至1949年,下编记录了1949年至1989年间我国音乐教育发展里程中的音乐教育重大事件。所有这一切,都为研究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提供了背景依据和历史线索;还有从音乐教育家个案研究人手的成果也值得注意。如:曹布拉著的《命运的二重奏――弘一大师与刘质平》、高燕生、刘连捷主编的《缪天瑞的音乐生涯》、刘立新的《近代艺术教育的拓荒者――音乐教育家吴梦非》、孙继南的《名师高徒、一脉相承――音乐教育家刘质平》、丰元草的《奉献给艺术事业的一生――画家丰子恺的音乐著述》、[日]杨晓文著的《丰子恺研究》、朱晓江著的《一道消失的风景――丰子恺艺术思想研究》、刘立新的《众多的谱集、无形的丰碑――音乐出版家钱君甸》、何芸《辛勤耕耘、潜心探索――音乐理论家缪天瑞》、孙继南的《弘一大师有关人物论文集――弘一大师与刘质平的因缘》、石山的《直行终有路、何必计苦荣》――访孙继南教授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进行了个案研究。另外,海外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也值得我们重视。如日本学者、美国学者、台湾学者、新加坡学者、香港学者等的相关研究。所有这一切,对于我们全面探讨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对后世的影响,无疑是大有帮助和启迪的。目前看来,在诸多与本论题有关的研究成果中,还缺少将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联系起来作综合性研究的成果,现有的局部研究成果也只是侧重李叔同一般的音乐思想和艺术活动的初步描述,甚少涉及更宽泛内容的深入探讨,更缺少将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置于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置入中国音乐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系统中,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研究。所以,目前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尚不能全面反映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独特贡献、思想和变更的流程;不能准确地描绘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在各个时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在今后还将继续发挥影响的历史事实和全貌。鉴于此,本论题的研究,将力图在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和作更深入的、拓展性的研究。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音乐教育传统的文明古国,在历代音乐文化传播传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征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系统,并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国人自己的音乐教育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因此,本论题的研究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并坚持以史为基础、以论为辅助、史论结合的原则。在具体的研究和写作中,采取文献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力图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研究思路,将努力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充分尊重历史的本来面貌。因为研究和探讨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其真正的目的,应当是进一步从历史中接受启发,并对其合理思想加以发挥,以为今天理论与实践发展之需要。”所以,尊重历史事实,给研究对象以公允的评价,这是一个研究者的最基本的责任和素质,也是研究本论题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和探讨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还应该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大文化发展背景中进行考察,不能仅就其本论题中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隔靴搔痒式的研究,要透过中国近现代史中折射出其它文化教育领域所反映出的教育思想。去进行全面的梳理、比照,从而揭示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独特存在方式、本质规律、价值体系和理论与实践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希腊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所以,研究和探讨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就应该取这样的思路。

(三)注重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演化过程。这是因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就是曾经发生着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所以,历史研究本身的性质,就应该是一门研究以往的历史演化过程的学问。正如黄翔鹏先生所说:“从历史上的演变过程到现存的音乐实际,中国传统音乐都不是一个狭隘的、全封闭的文化系统。它是在不断的流动、吸收、融合和变异中延续着艺术生命的;同时,他又穿过无数岩石与坚冰的封锁。经历过种种失传威胁,才得以流传至今。”这就要求我们研究者,必须用一种变化的观念去工作。尤其重要的是,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又的确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动态流体”。所以,以发展变化着的观念去把握它,是本论题研究的客观公证科学的必须的思路。

人文主义教育的贡献篇7

第一,要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国古代史中华民族在创造悠久历史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许多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在许多重要的科技领域,如天文、地理、医学、数学等方面长时间的保持着一系列“世界之最”,为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坦普尔在他的著作中说:“现代世界已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以上源自中国。”在众多的发明中最负声望的当推“四大发明”,马克思曾把其中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称作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可以这和么说,中国古代科技是近代欧洲科技发展的源泉。讲清楚这些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通过讲授大量丰富的史料,教育学生在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进而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确立学生对祖国的自尊、自信、自强的进取心。

第二,要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外侵内腐、多灾多难的屈辱历史,也是爱国主义思想喷涌激发、大放异彩的光辉时代。短促而又辛酸的中国近代途程,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厮杀声中艰难走过的。反对外国侵略构成了近代爱国主义乐章的主旋律;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斗争。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怀着“振兴中华”的豪情,艰难地探索着一条能够指引中国步入光明的道路。

中国现代史记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斗争业绩和自强不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历程。这两段历史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他们的爱国精神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更重要的是激励青少年学生不断努力学习。

第三,要进行改革开放教育。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搞了一些政治运动,影响了经济建设的速度,尤其是,使我们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得更大了。爱国主义不是闭关自守,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把中国这艘几乎搁浅的航船引向了辽阔的海洋。十几年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物资丰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走向小康。从每个家庭的变化中都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实践证明: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通过这些讲授,使学生加深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培养他们对祖国政治经济发展前途的关切感、使命感,以及报效祖国养育之恩,今后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做贡献的责任感。

第四,要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要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虽然有过诸侯林立,有过三国鼎立,但统一是大趋势,是长期的,搞分裂是不得人心,注定要失败的。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人民都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过不懈努力和历史贡献。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曾经饱受外国侵略欺凌的中国人民十分珍惜国家和领土完整,具有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全体中国人民一定要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现在,香港、澳门已经回归,这是洗刷民族百年耻辱,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事件。港、澳回归之后,解决,完成中国统一大业,将突出地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任何制造“两个中国”或“”的图谋必将受到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李登辉、之流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把台湾同胞的利益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对立起来的任何图谋都是不会得逞的,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抗拒,当今台湾政局发生深刻变化,不久的将来,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中学生将来要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要进行热爱家乡和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热爱养育自己的家乡是热爱祖国的出发点。很难想象一个对家乡没有感情的人会对祖国有深厚的情感,热爱祖国与热爱家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现在的中学生,是清一色的九零后,基本上是蜜罐中泡大的一代,他们生长在比较优裕的环境里,对老一代的艰难历程,对祖辈、父辈艰苦创业的经历知之不多,对有些事情甚至不相信,有的怕苦怕累等。然而,建设富裕、繁荣的中州名镇的任务将历史地落在他们肩上,因此,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非常必要。在讲课中,我注意把共和国的发展史与独树本地的事实结合起来。讲三年困难时期时,指出:当时我们的祖父辈吃过是皮、观音土。讲改革开放新时期,指出:八九十年代独树为摆脱落后局面我们展开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奠定了中州名镇的基础。几十年来,几代独树人,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战胜重重困难走南闯北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家乡的开发建设与日益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家乡面貌日新月异成为国家重要的滑石粉、小辣椒、黄石砚集散基地,成为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区域。独树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独树的开发建设史是共和国发展史的一个缩影。独树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讲述,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作为新一代的独树人,要把家乡的事业和艰苦奋斗精神继承过来,发扬下去,把家乡建设的更加富裕、美丽、繁荣、兴旺。

人文主义教育的贡献篇8

关键词:绿色认知;大学生;主因子分析;绿色教育

收稿日期:20151222

基金项目:金陵科技学院课题“绿色大学理念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王蕾(1982―),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社会生态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3018202

1引言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对大学生的绿色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BP(]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三五”规划,这是生态文明建设首度写入五年规划,可见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新水平、新高度。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BP)]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1]。

大学生处于时代的最前沿,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是掌握新知识、新科技的主要群体,也是实践和传播生态文明的主力军。高校应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和环境道德观的人才,进而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与持续繁荣,充分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因此,研究大学生绿色认知的主因子,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绿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随机选择的4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范围覆盖“985”、“211”、省属、市属普通高校及高职类院校。2015年5月进行了预调研,认定调查对象对问卷理解的有效度,随后于2015年6月进行了正式调研。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绿色教育、绿色大学等的文献资料及相关书籍,用于大学生绿色认知调研问卷的设计。

2.2.2问卷调查法

(1)问卷设计:从主客观两方面相对应地设计了21个封闭性问题,半封闭性问题3题,开放性问题1题。其中,13个问题涉及到大学生绿色认知的调研。

(2)问卷发放与回收:随机选择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6份,回收率为96.5 %,有效问卷377份,有效率为94.25 %

(3)问卷效度检验:采用专家咨询评价法,内容结构设计的评价效度为86.3 %,大于80 %,说明问卷的效度较高。

(4)问卷信度检验:采用重测信度法,间隔15 d后,随机抽取了20名参与问卷调研的学生重新回答同一份调查问卷,计算两次测量的信度系数R=0.821,说明具有较高的信度。

2.2.3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 20对调研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进行主因子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主因子的确定

根据大学生绿色认知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个测度进行了因子分析,获得因子的初始特征值、方差百分数、累计方差百分数(累计贡献率)等数据,如表1所示,提取初始特征值大于1.0的4个主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4.679 %,根据认知方面主因子统计规律,累积贡献率达到60 %为理想结果,说明分析结果较为理想。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由表1分析结果可知,经过主因子分析后13个测度被归纳为4个相互独立的主因子。为了进一步命名和阐述各个主因子的含义,调整每个主因子在总体信息量中的贡献率,进行因子矩阵旋转,使因子的含义清晰化,调整后的主因子与13个测度之间的关系如表2所示。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

由表2可知,每个主因子对原始变量信息的贡献率是不同的。根据统计学规律,贡献率大的初始变量对主因子性质的影响也较大。因子矩阵旋转后,根据贡献率的大小,各个主因子被重新排序,性质相近的参数相互聚类。各个主因子的信息如表3所示。

3.2学生绿色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主要因素有绿色意识、绿色宣传、绿色实践、绿色课程等四个主因子。

3.2.1学生的绿色意识

学生的绿色意识是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第一主因子,增强大学生的绿色意识成为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目的。通过绿色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意识到生态危机的紧迫性、资源匮乏的严峻性,从而自发、自觉、自愿地采取环境保护的行为。

3.2.2学校的绿色宣传

学校关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等方面的宣传成为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第二主因子,绿色宣传渗透在高校教育教学及科研的方方面面,包括广泛传播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建设符合生态规律、环境宜人的校园环境;营造绿色环境下校园文化氛围;鼓励环境保护相关的绿色科研等诸多方面,在处处彰显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氛围下,学生的绿色认知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2.3学生的绿色实践

除绿色意识及学校的绿色宣传外,学生的绿色实践也是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主要主因子,大学生接触和习得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知识的渠道较多,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思想,但仅仅具有绿色知识和绿色意识却没有付诸实践是不够的。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在行动中检验和修正,才能使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知内化为价值理念,并逐渐拓展到行为模式。

3.2.4学校的绿色课程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根本任务,高校开展绿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和环境道德素养的大学生。进行绿色教育的核心途径是构建绿色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在内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期间系统的学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掌握将这种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的能力,对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4结语

对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13个测度进行了主因子分析,确定了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4大主因子,分别为绿色意识因子、绿色宣传因子、绿色实践因子、绿色课程因子。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和环境保护素养,高校应适应时代需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营造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意识,提高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支持度和参与度。把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与自身的建设结合起来,强调知识与行动的双重引领[2],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将绿色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

《聚焦中国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编写组.聚焦中国改革[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10.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的前景范文 下一篇:精神医学的未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