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04:48:28

人文社科论文

人文社科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高校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大都以定量评价为主,即不管是对于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还是对于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亦或是所获奖项等科研成果,都统一制定了一定的分值衡量标准,将难以衡量分量和水平的科研成果进行分值的量化,将科研成果换算为具体、确切的分值以实现对其的直观评价。具体地说,在进行科研成果评价时,按照主持科研项目的等级、数量,出版学术著作的、部数、字数,发表学术论文的篇数、等级,折算成具体、确切的分值,例如,西安科技大学对于人文社科学术论文的评价,是将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上的论文,每篇计8分,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每篇计4分,发表在普通刊物上的论文,每篇计1分。这样一来,将难以衡量和评价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有效的量化,能够很好地把握和进行有效评价,看上去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但事实上,这种评价体系是缺乏科学性的,因为不同学科的科研应遵循不同的科研规律,人文社科不能完全用自然学科的量化指标来做硬性要求[4]。这种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认定与评价是形式化、简单化的“一刀切”模式。显然,这种“一刀切”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不能够客观、公正地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进行评价,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激励机制。

2创新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的管理

2.1更新科研管理理念如前所述,由于人文社科的学科建设、科研基础均较为薄弱,存在长期陈旧的科研管理理念,因此,对其的科研管理不够重视,呈现出松散、疏忽、轻视的状况,进而表现为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设立名额较少、经费投入不足。要彻底解决目前理工类院校中人文社科类科研工作的发展困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和教育主管机构领导者必须改变观念,尊重人文科学科研规律[5],更新科研管理观念,转变对于人文社科类项目的传统管理理念,从项目的选题立项、开题论证、申报审批、签订协议等前期工作,到项目的具体研究过程等中期工作,再到最后的结题验收、成果鉴定、技术推广等后期工作,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树立严格、规范的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改善管理效果,加强对其的管理。具体地说,理工科院校的科研部门应改变以往对于科研重心的定位呈现出“一边倒”的取向,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不论是在政策的制定还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做到既十分重视理工科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验收、评奖等工作,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验收、评奖等相关工作也应加以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支持。2.2完善科研管理体制要实现对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的创新,应从人文社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首先,应该从管理理念上进行彻底的转变,科研管理部门应从管理思想上给予人文社科类科研以足够的重视,在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等方面,都要充分尊重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特点,强化服务理念和意识。相关的科研管理部门应从各方面给予人文社科青年教师以综合的科研管理服务,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帮助他们取得科研进步。其次,建立和完善各项科研管理规章制度,是人文社科研究得以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6]。建立适合人文社科科研特征的科研管理体制,规范其科研组织过程和管理过程。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素质,优化对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管理规范和管理过程,实现对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再次,可以尝试开掘新的管理体制,例如,改变目前科研管理工作过于集中的状况,充分调动院系科研管理的积极性,使其承担一定的科研管理工作责任,较好地发挥其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创造性。

2.3建立科学的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人文学科的科研成果评价的科学体系、机制,要充分尊重人文学科科研生产的规律、充分尊重学科个性和研究个性[7]。事实上,人文社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与理工科有着截然不同的科研特点,即人文社科的研究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其科研成果及其价值的转化也不可能像理工科的科研成果那样能够在短期内快速而有效地得以获取和显现,它既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科研效果,也不能在短期内立刻投入到生产实践活动中进而获得巨大的产出,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因此,在评价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时候,就不能按照评价理工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它,而是要摒弃衡量理工类科研成果那种追求立竿见影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标准,要摒弃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人文社科类科研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改变“短平快”的评价心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树立将单纯重视科研短期目标向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转变、将单纯重视经济价值向重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转变、将单纯重数量向重数量与重质量相结合转变、将单纯定量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转变的评价理念。

3提高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的管理举措

3.1加强对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管理力度由于受到学校总体、长远建设定位和传统学科发展情况的限制,以及有限的资金制约,理工类院校的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各方面条件都是无法与理工类项目相提并论的。针对这一状况,应充分尊重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特点,加大对其的投入力度,增加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立项比重和经费数量,为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申报提供有力条件。充分发挥人文社科的学科优势,重视其潜在学术价值和长远社会意义,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和长处。此外,还应加强对人文社科科研项目过程的管理,这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管理办法》、《西安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管理办法》等,都从制度上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科研项目的管理一般是具有阶段性的,通常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管理,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也不例外。对于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而言,从项目的选题立项、开题论证、申报审批、签订协议等前期工作,到项目的具体研究过程等中期工作,再到最后的结题验收、成果鉴定、技术推广等后期工作,都应进行严格而有序的管理工作,这是项目研究能够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的必要保障。

3.2转变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的管理体制理工类院校对于科研工作的管理一般是由科技处完成的,但其下并没有设置专门负责管理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具体机构,这样一来,“一刀切”的管理体制势必存在问题。因此,可以尝试设置负责组织、管理、研究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专门机构,如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处已经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科,实现了对科研项目分门别类的管理,这在本质上尊重和强调了人文社科科研工作的特点,体现了人文社科类科研管理工作是有别于理工类科研管理工作的。此外,在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传统之下,理工类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往往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对校内所有院系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管理,这样以来,就存在管理层面较大、头绪纷繁复杂、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因此,可以考虑适当扩大院系的科研管理权限,让其承担一定的科研管理工作的责任,充分而有效地调动院系科研项目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体制创新形成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8]。

3.3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人文社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科研成果价值的体现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依靠量化的办法对其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必定缺乏准确性和客观性。只有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其进行评价,才能获得较为科学的评价结果。定量评价之前已经有所提及,它是各高校惯常使用的一种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最常用的是同行评议法,包括公开评议和匿名评议[9],即邀请一些同行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进行公开或匿名地评价。定性评价方法充分体现了人文社科类科研特点,打破了单一的、较适合衡量理工类科研成果的定量评价方法,提供了除去一些刚性衡量标准之外的、较为主观的评价方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实质上是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只有采用这种主客观互补的评价方法,能有可能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进行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此外,还有许多不同于理工类科研评价方法的、较适合人文社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例如,应将短期评价与中长期评价相结合。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不能在短期内显现,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对其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将短期评价与中长期评价相结合,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考查其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的效用。再如,应将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不能产生像理工类科研成果那样显性的经济收益,它的成果所产生的价值往往是隐性的、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因此,不能单一地用是否产生经济效益去评价和衡量其成果的大小和价值的高低,而是应该在考虑其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到它所产生的隐性而深远的社会价值。

总之,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其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都处于较为不利的局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以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为基础,在整个科研过程中与理工类科研项目存在极大差异,因此,应积极探索人文社科的科研管理特点,认真研究适宜于人文社科类科研管理制度和机制,对其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从而实现提升科学管理水平的目标。

人文社科论文范文第2篇

作者简介:高自龙(1965-),山东诸城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审,主要研究方向:期刊管理、成果评价;刘峰(1981-),河南信阳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成果评价、数字资源管理。

摘要:合理的分类是科学评价的前提。目前在科研成果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中基本有四种分类方案,这些方案也适用于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的分类方案设计,但各具不同的被认同度,需要在确定优化原则后构建相对科学合理可行的论文评价分类方案。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评价;分类方案;被认同度;优化原则

中图分类号:C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1)06-0008-005

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其水平进行评估是科研管理与科研创新的重大课题。“以刊评文”、“文以刊贵”的间接、粗放评价方式已不适应我国科研成果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需要。但是,面对数量浩繁、形式多样的科研成果,倘若不分类或缺乏恰当而简明的分类标准,势必会抹煞不同成果类型的特质,亦将影响评价、鉴定以及量化等项工作的实施[1]。因此,没有合理的分类,就没有科学的评价。本文试解析人文社科论文评价中的各种分类方案,并进行优化建构。

一、人文社科论文评价中分类方案的基本类型

现有相关文献关于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的分类方案主要有四种:一是按所属学科分类,二是按载体形式分类,三是按智力投入程度分类,四是按研究性质分类。

1.按所属学科分类:部分学者认为[2],人文学科在研究范式上与社会科学存在一定差异,这一差异甚至超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应将人文社科成果分为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两类分别评价。如蔡曙山[3]将科研成果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艺术人文、社会科学4部共11门类;业界更为常用的是按一级学科进行学科分类,如CSSCI来源核心期刊目录等,在评价期刊时,首先以论文所属的一级学科为基本依据,再根据实际评价需求适度调整学科,进而形成评价分类方案。

2.按载体形式分类:依照成果不同的载体形式,将成果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4]规定参评成果包括专著、论文、研究咨询报告、译著、考古发掘报告、工具书、古籍整理、软件、音像制品等。而与该办法相比,沙似鹏[5]、刘大椿[6]、叶蓬[7]等又提出了不同的调整意见并重新做了成果归类。

3.按智力投入程度分类:依据成果智力加工程度的不同,区分各类成果的类型。如卜卫[8]等将社科成果分为三类:研究类、普及类和资料类;杨育华[9]将社科成果分为数据资料类、实践类、理论性成果和综合性成果;罗平安[10]将成果分为最高成果(概念类)、重要成果(模型类)、次要成果(实验与理论计算数据类)、一般成果(积累基本数据类)四类等等。

4.按研究性质分类:借鉴国际自然科学领域将科技成果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分类办法,一般将人文社科成果分为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如《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1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实施细则》[12]、《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实施细则》[13]等。

将上述科研成果评价分类方案应用到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的分类方案中,可归纳演化为表1。

表1四种论文评价分类方案的比较

方案编号分类标准分类结果差异性相关实践案例

方案一学科大类

人文学科论文以精神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

社会科学论文以社会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和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4]

方案二论述体裁

研究论文着重学术创新并提供新知识。

综述文章着重评述分析并做出新概括。

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部门对论文等科研成果分类管理的办法[15]

方案三研究性质

基础理论研究论文注重学术价值,追求理论创新。

应用实证研究论文注重社会价值,追求应用效益。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奖办法(修订试行版)》[16],《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17]

方案四一级学科哲学、政治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论文充分凸显各学科之间及领域知识的差异性。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18]

二、人文社科论文评价中分类方案的调查分析

为深入分析上述四种分类方案的被认同程度及优势和不足,我们采用了如下两种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着重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术编辑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386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2)专家访谈:重点选取了20余位学术评价领域的理论学者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实践专家,以面访、邮件、电话方式进行了访谈和书面反馈。

(一)分类方案的被认同度分析

1.绝大多数受访者赞同“分类评价、同类比较”的评价思路(约占98.25%)。认为人文社科学术论文在所属学科、论述体裁和研究性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性的产生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学术论文本身特质存在着差异性(主要由学科背景不同造成),并表现、要求、作用于诸多评价要素上,如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评价标准要多维性和评价目标要多向性等。二是因为评价体系的构建机理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如果没有科学的分类,指标设置、权重分配就无针对性,评价结果也难以成立。因此,必须针对学术论文间的差异性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且同时要把握和处理好分类颗粒度的粗细问题,较粗略的分类评价不利于区分和凸显评价对象的差异性,较精细的分类评价不利于评价实施的可操作性。

2.受访者赞同各分类方案的比例有明显差异(如表2)。总体来看,方案一和方案四的认同度较高,这两种分类方案都遵循按学科分类方式,只是方案四比方案一的分类颗粒度更精细一些。相比之下,方案二和方案三得到赞同的比例较低。此外,不同学科的受访者在选择分类方案时,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如马克思主义学科受访者中无人选择方案二、方案三;教育学学科受访者中选择方案四的约为74.23%,只有不到7%的人选择了方案二和方案三;历史学和艺术学学科受访者中选择方案一的在60%以上。从上述受访者对分类方案选择的倾向看,大多赞成按学科分类评价。

表2受访者赞同各分类方案的人数和比例分布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148人38.53%48人12.39%64人16.51%126人32.57%

3.大多数受访者建议应综合考虑和吸纳各种分类方案的优势(约占76.82%),即在权衡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多种分类方案的优势。受访者针对分类方案提出了100余条优化建议,按照优化设计的不同思路,可概括为三种优化模式:(1)横向扩展模式,即在某一种分类方案的范围内,平行增加相应类别。(2)纵向扩展模式,即在同一分类思路的指导下,垂直细分某一分类方案的相应类别。(3)综合扩展模式,即综合考虑两种或两种以上分类方案的优势,分层次、较全面细致地划分类别。如大多数受访者指出,单一分类方案很难获取准确的评价数据,应综合考虑论文多个维度属性的特征进行多维分类。其中,将按一级学科和按论述体裁结合进行综合扩展分类,被多数受访者认为是人文社科论文评价应采取的相对科学、合理、可行的分类方案。

(二)分类方案的优劣分析

我们认为,上述四种分类方案各有优缺点:

方案一:分类成熟、认同度高,便于读者查阅和利用。人文学科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机理、表现形式等特征上均明显不同,人文学科更注重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社会科学更注重社会现象的客观探究,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各自所属下位类学科之间区别不大,虽可比性较强但可行性较差,因为部分学术论文可能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学科归属、学科界线较为模糊,不易明确分类或区分,成本较高。

方案二:涵盖丰富,包融性好,适用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便于研究者准确获取前沿信息或综合成果。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在研究范式、研究深度、创新程度、学术规范等方面有明显差异,而且严格地说,没有创新价值的论文不能认为是学术论文,所以这种分类较利于针对论文的创新价值进行水平评估。此方案的不足是对“研究论文”的学科差异性没有关注。

方案三:基础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实证研究论文在研究目的、难易程度、作用功能等方面各有侧重,各具可比性,能有效反映各自论文内容的基本属性。前者注重评价其学术价值和学术创新,后者注重评价其社会价值和应用效益。但两者科研性质较难区分,若将其区别分类评价,则不利于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方案四:学科是研究的出发点,易于形成同行评价的学术共同体意志,能较好地兼顾不同学科的特殊性与相近学科的同质性,因为不同学科在研究内容、成熟程度、行文特点等方面差异较大,而相近学科差异较小,且有现成的学科分类标准,如国家《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等,分类细致,认同度较高,有助于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方便读者根据所在学科发现、评价和利用相关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

三、人文社科论文评价中分类方案的优化构建

(一)分类方案的优化原则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借鉴并优化已有研究成果,建构出更为合理可行的论文评价分类方案。我们认为,从评价需求、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和评价持续等维度看,应关注以下几个原则:

1.满足需求原则,即分类方案要满足现实的评价需求。一方面,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质量或价值的显现周期较长,不论在任何时空点上对其进行评价,都无法取得“完全准确”的结果。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活动是一个不间断的、从已知探索未知的过程,对其评价只能在“科学探究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之间寻求平衡。因此,其评价的分类方案应首先满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实践需要。

2.可操作性原则,即分类方案在评价过程中要具有可操作性。分类不能过于复杂,分类颗粒度切分要恰当,以保证分类框架清晰简明,并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与评价主体的常识判断保持基本一致,使评价主体较容易把握,从而提高评价操作的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3.可比性原则,即分类方案的评价结果要具有可比性。只有同类比较才可以实现同一指标下的度量,评价结果也才具可比性、可信度,这就要求分类标准明确和界线清晰。

4.可扩展性原则,即分类方案要具有一定的扩展张力。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日益交融和加速推进,专业学科也随之细分、交叉、融合。因此,保持评价分类体系具有较广的范围适应性和较强的功能扩展性,有利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性比较和评价工作的一致性开展。

(二)分类方案的构建探析

依据上述调研结果和优化原则,我们提出以下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的分类方案,如图1所示。

图1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分类方案

1.分类方案的构建思路

分类是按照某种标准把一个属概念划分为若干种概念,因此就必然会关系到选择哪种分类标准及为什么要选择此分类标准的问题[19]。在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的分类方案中,一方面,影响论文差异性的因素是多维的,按单一差异性因素进行分类一般不能够满足评价活动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影响论文差异性的因素在实践中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只能选取其中较为显著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区分因素作为其关键的分类标准。

与其他分类标准相比,综合应用按论述体裁和按一级学科这两种分类标准开展人文社科论文评价,具有相对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理由是:

一是这两种分类标准能较为贴切和显著地吻合人文社科学术论文本质属性的区分。我们认为,人文社科学术论文本质属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内容属性和学科属性的不同上。内容属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创新内容角度的不同上。例如,研究论文的创新内容角度在于提出新的(或修正完善已有的)学说、理论、观点、问题等,或提出新的(或改进运用已有的)方法、视角等,或发现新的资料、史料、证据、数据等,其基本特征是学术性、创新性和理论性;综述文章的创新内容角度在于对已有成果做出新的概括、评析,其基本特征是资料性、综合性和概括性。学科属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各学科指标权重设置的不同上,而非指标的设置上。当然,各学科的指标权重有些可以是共同的,有些则需根据学科特点分别设置;综述文章更多依赖于写作形式上的学术规范,其价值和质量在各学科之间的差异体现并不明显,可以采用同一指标权重[20]。内容属性的恰当切分是实施论文直接评价的核心环节,学科属性的归类细分是开展论文深度评价的逻辑起点。因此,按论述体裁进行分类能更明确地区分论文内容属性之间的差异,按所属学科进行一级学科划分能更好地凸显学科属性之间的差异。

二是这两种分类标准在论文评价实践中具有现实可操作性。首先,综述文章与研究论文相比,具有明显特殊的行文结构和性质特点,能够较容易从论文成果中区分开来,可明确地分为两种类型:“作为过程的文献回顾”和“作为结果的文献回顾”。其次,一级学科的划分除了有现成的学科分类标准可参照外,从评价主体上看,按一级学科细分利于形成同行评议的学术共同体,便于评价主体在同一学科下针对论文具体研究内容的价值(含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深度评价。从评价客体上看,同一学科论文有其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等,其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能够更好地实现论文质量评价的目的和要求。

2.分类方案的特殊问题处置

(1)关于特殊文体和译文的分类评价问题。特殊文体,如政策解析、标准技术规范解析,书评、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札记,时事、政治、思想评论,文学评论、艺术评论等,在确定是否归为评价对象(学术论文)时,应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三个角度同时来进行判别。若以探讨一般规律为研究目的、以专业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研究内容有明确的研究过程并有所创新,则为学术论文;若以介绍、宣传或推介为研究目的、以普通大众为阅读对象,内容未经过研究过程且无创新性,则不是学术论文。译文的核心内容是原文作者研究贡献的成果,而译者只是通过另一种语言工具对其做了直译或意译,进行学术质量评价时,是对原文作者的成果内容进行直接评价,而非对译者的水平进行评价。

(2)跨学科、交叉论文的学科归属问题。我们认为,跨学科论文是指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一个以上的一级学科,在评价过程中,应按照是否存在主次学科区别对待、分别处理――若是围绕某一主要学科的理论、方法或问题开展研究,但借鉴了其他学科方法和理论,可分为主次学科并在主要学科中进行评价。交叉学科研究论文若同时涉及一个以上学科的理论、方法或问题,学科归属不明晰,不存在主次学科,应同时在不同学科中进行独立评价。

(3)同一级学科内部不同二级学科间的学科差异问题,如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三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学科差异,需要在二级学科内部对各自所属论文开展有针对性的细分评价,然后通过学科的上下类位关联,汇聚至一级学科进行较全面的同类比较。

总之,关于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的分类方案,还必须与指标遴选、权重赋值及评价流程等变量因素进行逻辑关系的考量,这就需要综合权衡评价体系的完备性与可行性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众多矛盾,经过反复的论证总结、实践检验和修正完善,才能逐步接近构建科学、合理、可行分类方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卢渝.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分类标准及其量化途径[J].社会科学,1992,(4):73-76.

[2]庞学铨.论人文科学的价值与功能[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2):11-17.

[3]蔡曙山.代表性学术成果作为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评估指标的意义――兼论CSSCI的科学评估功能及其发展方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4,(6):208-220.

[4]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EB/OL].[2011-06-08]..

[11]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EB/OL].[2011-06-08]..

[13]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委员会办公室.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实施细则[EB/OL].[2011-06-08]..

[14]何小清.建国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国际化发展学科分析――基于SSCI、A&HCI(1956-2006)的定量分析[J].东岳论丛,2008,29(3):24-31.

[15]张国春.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界定和分类[J].云梦学刊,2006,27(6):5-9.

[16]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奖办法(修订试行版)[EB/OL].[2011-06-13].skb.pku.省略/.

[17]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EB/OL].[2011-06-13].www.省略/ky/cs_yxxx.asp?act=show&id=221.

[18]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EB/OL].[2011-06-13].www.imu.省略/skc/zanxingbanfa22.

[19]邱均平,文庭孝等.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人文社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成果转化;问题;对策

1. 前言

近几年,随着高校社科类科研成果的增多,对我国社会以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转化之后会成为智力支持或者精神动力,会带给人们更多积极方面的影响,最终也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社科科研成果的转化问题受到社会上的普遍重视。我国高校承担了国家一半的科研任务,其中自然科学类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人文社科类的科研成果转化却不如自然科学类成果转化顺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面对。

2. 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主要问题就是大量的成果仍然只是在书面上,转化的效果比较低。出现转化少,并且转化困难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国家重视度不够

我国人文社科类成果的转化工作,不管从宏观还是微观来看,国家的重视度都不如自然科学类。宏观方面来看,我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非常重视科技的进步,并积极推进自然科学类的成果转化,但是我国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依然定位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等自然科学的领域之内[1]。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却没有如此的重视,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中,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重视度是落后于自然科学类的。忽视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对社会精神层面的推动作用,对社会产生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就高校而言,学校里开展的大型科研所,大部分展示的都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成果,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缺席现象严重。从微观层面来看,其中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等对成果的需求不够,不能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投入更多的关注;高校的人文社科类科研人员只是专注于自己和出版著作,成果不能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2.2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价值不够

与自然科学类的科研成果不同,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多是通过论文和著作的形式出现,就高校来说,每年学校里发表的人文社科类科论文多则上千篇,其中一些核心期刊的。但是却存在这样的现象,论文多,成果多,非专业人士并不能看懂,难以进行推广和转化,也就是转化价值不够,对现实的指导不够。再者,很多高校的人文社科类研究人员非常敬业,专心做学术研究工作,但是与社会接触比较少,不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这样研究出来的东西对社会价值性不大,转化成果就存在难度。

2.3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渠道存在问题

大部分的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属于精神产品,虽然其中的一部分成果可以直接提供给政府咨询和参考,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但是大部分的成果还是通过传播的渠道让人们去接受的。首先转化传播是通过科研人员在学术会议或者论坛上将科研成果展现出来或者通过展示出来,这样范围就非常的狭小,造成传播转化仅仅限制在一小范围内。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再次传播,是通过媒体等形式,但是由于缺乏一些正确的引导,科研成果容易成为迎合人们娱乐心理的手段。

3. 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对策

3.1加强社会关注度

国家应该认识到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要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引导以及促进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也要认识到其重要性,积极的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到人文社科的研究上。高校也要加强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视,要根据科研人员以及社科类科研成果的相关特点进行制定相关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标准,要注重引导和激励高校教育和科研人员积极的参与到人文社科类成果的研究和转化。

3.2提高科研成果质量

要想做到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较好的转化,科研成果的质量是重中之重,科研成果质量的提高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2]。因此,要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首先要做好激励和引导,高校要有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服务社会的人文社科类科研研究。其次,要做好科研成果的评价,要完善评价体系,不能仅仅以刊物的级别来决定科研成果的水平。在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研究中存在很多的不客观因素,需要建立适合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评价的体现。

3.3扩展成果转化渠道

在提高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质量之后,要积极做好成果的转化,并要不断扩展成果转化的渠道。高校应该针对不同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积极扩展渠道,来实现转化。首先,要做好首次转化,这需要建立相关的专项资金,用来激励相关优秀论文和著作的发表。其次,高校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基地,研究成果要和社会、政府以及企业相关,建立一些不同的推广基地,既可以解决资金问题,又可以让成果积极的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再者,还要成果进行再次的传播和转化,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积极的和传播媒体进行合作,在电视、报刊以及广播等上设立相关的栏目和专题来推广更多和社会紧密联系的科研成果。另外要积极的借助网络资源进行人文社科类成果的展示,加强与社会大众的交流。最后,要积极的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高效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推广来促进高校产生经济增长点,把文化转变为经济效益。

4. 结语

高校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需要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并要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加大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的投入,积极推进优秀成果的转化。因此,要认真面对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并要提出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作者单位: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林华.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分类及其转化方式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1,(03):71—73.

人文社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学报;不均衡发展;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6007306

中国高校主办的人文社科学报有1 000多种(不含台港澳地区,下同),几乎都以综合性学术出版为定位,在刊登国内人文社科学术论文成果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发展水平看,阵营分化突出,高质量学报区域分布失衡,“马太效应”显现。为此,笔者拟通过分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8—2011年近4年来全文转载数据(下文涉及数据都取自该统计区间),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这个庞大刊群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大家深度思考高校学报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数据样本与中国高校学报的被转载概况

(一)数据样本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是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国内公开出版的人文社科报刊,按学科类别进行精选的二次文献学术专题系列期刊。其特点是:收集整理全面、专业化标引分类、编辑专家精选。这项工作涉及3 500多种报刊,基本囊括了国家批准公开出版发行的人文社科领域学术或工作指导类报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学术期刊有90多种,这些期刊参照了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的学科分类设置,基本涵盖了人文社科所有一级学科,并且各个学科还依据所涵盖的二级学科和学界研究的冷热程度分别设置一种或几种专题期刊。编辑和专家学者根据各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按照《复印报刊资料》论文遴选的质量评估标准①,每年选出

具有较高水平的各学科学术论文约1.5万篇,并同时编撰了所有未转载论文的题录型分类目录索引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目录索引是将国内报刊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按学科进行分类、汇总、编辑、出版的大型检索类工具性质的期刊,较全面反映了各学科的年度总体研究状况。 供检索参考。因此,本文选取的这些学术专题期刊转载统计数据,在学术研究、学科覆盖、期刊样本质量等方面更专业、全面和稳定,以此分析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发展态势,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

二)高校人文社科学报被转载概况

中国高校主办的人文社科学报是高校系统教学科研成果展现的主要平台。根据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目录索引统计,中国高校主办的人文社科期刊约有1300多种,包括普通本科高校学报、专科高校学报、文理大综合学报、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学报等等这个统计数据因对“综合性”与“专业性”概念的认识差异,以及出于不同的研究分析目的而不同。 。其中,基本以高校校名命名的学报约有1 150种。因其数量庞大,相比较于社科院(联)系统、党政干部院校系统主办的主刊,每年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总量中处于领先优势。表1是近4年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总体被转载情况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中心的以下资料整理:2009年3月5日、2010年3月30日、2011年3月29日、2012年3月27日的《光明日报》和《中国新闻出版报》的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排名数据。详细资料可参见http://“学术评价”。下文所涉及的表格数据来源皆同上。

转载量是指高校学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学术刊转载的绝对数量,从某种角度看,这个指标数值越大,该学报刊载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越多,学术影响力越大。从表1中可以看出,即使从2009年起《复印报刊资料》对学术期刊范围进行了严格的界定,转载总量统计数据下降,但对2008—2011年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全文总被转载量占同期《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学术刊总转载量比例,也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三)高校学报总体质量水平评估

首先需要声明,由于历史原因,虽然每一家高校学报的定位与本校教学科研密切相关,但其办刊质量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或反映本校的科研实力。苏新宁对2000-2004年各类机构在CSSCI上的发文统计已经证明,“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高等院校是主力军,高等院校学者的发文量为全部发文量的60%以上”苏新宁专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版,2007年,17页。。但是,CSSCI的527个数据样本中只包含了70种高校学报。

为了整体比较高校学报刊群的质量水平,本文根据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8—2011年全文转载这个同样的数据源,对全国各级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进行统计,结果显示:4年平均被全文转载的期刊约占总数(约有100种)的72.25%,明显高于高校学报38.61%的比例;所涉及期刊的4年平均被转载篇数约为21.1篇,同样明显高于高校学报平均被转载的6.1篇。这说明,从总体看,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与社科院、社科联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的水平相差较大。王泽龙经过分析研究也认为,就长期的学术影响看,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与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综合性社科期刊是有一定差距的王泽龙论文《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基于2001-2009年CSSCI论文数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229-234页。 。

当然这不否定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群体中的杰出部分,如被评为教育部名刊、名栏工程的学报就具有很高的质量水平。朱剑曾对教育部“名刊工程”中的学报与社科院(联)主办的优秀期刊水平,从被引频次、被摘(复印)篇次、影响因子、文摘(复印)率等纯计量方面进行了对比,认为“名刊学报与社科院(联)期刊不相上下,两类期刊在所发表的有影响或高质量的论文的数量方面平分秋色,只是“名刊”学报近年来的进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被淹没于众多平庸学报的海洋之中”朱剑论文《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5-27页。 。

二、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综合性学报不均衡发展

(一)被转载论文的数量在学报间的分布不均衡

根据表1计算, 2008—2011年平均约有61.39%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没有被转载过论文,这一现状说明了大多数学报的水平有待提高的事实,而且在被转载论文的学报中,转载数量在学报间的分布也呈现出集聚特征。表2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8—2011年转载量前100名学报的数据,可以看出,转载量前100名高校学报的转载量占了学报转载总量的64.40%,平均每种学报被转载17.4篇论文。毋庸置疑,这些学报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是高校学报阵营中的第一梯队。

第一,每个转载篇数区间内,学报的数量基本稳定,总体结构布局不均衡发展已成常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对众多的原发学术期刊,都按照先分类标引期刊上的每篇文章、然后再撕拆期刊并将文章按学科归类的一整套流程化、专业化的方式筛选论文,难以控制对哪些期刊、哪些学报多选或不选。从近4年每个转载篇数的区间段所涉及的期刊数量看,变动不大,相对稳定。这也可以解释为:众多高校学报在水平质量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较稳定层级的金字塔结构。

第二,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整体水平基本暗合了“二八定律”。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共约有1 150种,而转载量排名在前200名的学报年均被转载了2 201篇文章,约占人文社科学报转载总量(2 709篇)的81.25%,即80%的被转载文章都来自于20%的学报,而剩余的20%的被转载文章来自于其他80%的学报。

第三,大多数学报的水平有待提高。4年平均约有706种学报没有被转载过,占学报总量的61.39%,被转载的学报数量仅达到所有学报总数的38.61%。尤其是对综合性学报而言,对应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众多专题刊时,往往具有“东方不亮西方亮”的优势,理论上每种学报每期被转载1篇或每年被转载2篇以上的概率很大。但实际上每年被转载1-2篇的学报约有200种,在所有被转载论文的学报中约占44.45%,约占学报总量的17.39%。若将未被转载和仅被转载1-2篇的期刊数量加总,则比例高达78.78%,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数据。

(二)优质学报在行政区域上的分布不均衡

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影响力和水平,与学报所在行政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高校数量和水平状况等有很大的关联性。尤其是近年来学术期刊在编辑队伍建设、优质稿源竞争、期刊宣传投入等方面,越来越凸显出科研力量和经济实力的作用。这也充分体现出优质学报在行政区域分布上的不均衡性。

三、几点思考

(一)学报质量竞争、优胜劣汰的环境已经形成

无论是学报之间、211工程高校与非211工程高校学报之间的水平分化,还是优质学报在地域间分布不均,都反映了高校学报的发展已经处于激烈竞争的生态环境。当然,政策的引导、评价的外力也加剧了这种竞争失衡状态。比如教育部名刊、名栏工程的评比、各种核心期刊的评价、转载(摘)的影响力延展等等。市场的自然竞争往往会造成不平衡发展甚至出现一些负面的影响,但会促进期刊整体质量的普遍提高。至少在目前阶段,应当鼓励支持这种竞争生态。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这种失衡发展状态影响到中国学术科研成果的正常发表。

(二)学报质量与学报数量、规模没有必然联系,不存在反比关系

近年来对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负面评价不少,主要诟病是数量多、同质化、创新不够、质量不高,一言以蔽之,即数量与质量失衡。有人认为,只要减少学报数量,就会减少垃圾论文的刊登量,这是很片面的看法。首先,中国的学术期刊总量不能满足科研成果发表需求的矛盾一直很突出,减少高校学报的数量和规模不但无助于期刊质量的提高,反而会更加助长“版面费”问题的蔓延。其次,高校学报除了刊发学术成果、传承文明的作用外,还承载着培养人才、服务科研等功能,高校学报规模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布局及赋予学报的使命有关。即使今天立足本校教学科研、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开放办刊,也符合当前中国整体教育科研环境的需要。第三,期刊质量不取决于期刊自身,而在于中国整体科研环境、水平和实力。只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才能为学报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养分,才能不断打造出高质量的学报,才能整体促进学报水平的提高。第四,没有一定的数量就不可能有较高的质量。没有一定数量的中低梯队刊群服务于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就不可能培育出为顶尖梯队刊物供稿的高级科研人才群体。存在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梯队刊群(也可叫做常态的不均衡发展现象)符合学报整体的发展规律。

(三)综合性还是专业性不是学报改革发展的唯一路径

目前,高校学报的综合性特征普遭质疑,向专业化方向过渡是个必然趋势,但要循序渐进,符合国情国力,遵循整个社会发展对学术期刊的要求。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首先,在学科日益交叉融合的背景下,“专业化”的界限也在模糊。对期刊评价最困难的就是专业性分类。例如,据苏新宁统计,“在CSSCI的管理学期刊中,2000-2004年共收录论文23 576篇,其中只有一半不到的论文属于管理学论文(12 971篇)。而非管理学期刊刊载管理学论文达到了21 974篇,远远超过了管理学期刊收录本学科的论文数”。所以,对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来说,所谓专业化也是个相对概念,是一本学术期刊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在作者、读者心目中的定位,它有不同学派、不同风格、不同气质,不是简单地认为专发、多发某一类文章就是专业化了。其次,假设在所有科研成果质量水平一定的状态下,如果没有筛选和分级评价,仅仅将其简单分类后刊登在所谓的专业类刊物上,这种总体质量没有提升、鱼龙混杂的“专业化”有什么意义呢?再次,在网络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电子期刊、专业人群社区等信息转播方式的变革,传统学术期刊已经面临转型,只要期刊出版资源实现了市场化自由配置,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学术期刊存在的唯一合法依据,期刊的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发展也就不再是问题。

总之,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刊群阵营庞大、作用突出,存在的不均衡发展状态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这尤其需要我们清醒地分析和认识,正确判断其基本发展态势。如是,则将有助于不同管理部门更好地把握期刊改革和科研管理的科学决策与政策导向,并慎重考量学报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中心.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研究报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03-30(07)、 2011-03-29(05、08版)、2012-03-27(05、08版).

人文社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文社科研究 成果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60-01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度复杂性,导致了成果评价方法应该多元化。但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方法单一,简单照抄照搬自然科学的评价方法,过分依照定量评价现象严重。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通常采用的是以下3种方法。

一、同行专家评议法

目前我国高校对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其影响方面的评价,主要是由同行专家组进行评价。这不仅在学术思想上有明显的局限性,而且过分依赖同行专家的评议,还会造成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的现象。研究同一问题领域的专家彼此进行评价,圈子内的人对彼此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都有所了解,只要同行圈子内的人认同就可以,社会民众很难参与到成果的评价中。一个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研究出来的学术成果,无人知晓,脱离人民群众,脱离社会,那么这个成果毫无意义,更是没有学术价值的。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中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所以,一个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好与坏,不可以只是由同行专家进行打分评价,更要让成果接地气,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评价中来,这样才能使得研究成果实现它自身的价值。

二、期刊、出版级别评价法

通常来讲,社科的论文成果都是以期刊级别来划分质量好坏的,被北大核心期刊选录的论文,可以算是优秀论文;被中华书局、商务印刷馆等国家五大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就是好的著作,在各个社科优秀成果评价打分体系中分数极高,而与此同时,也很少有评审专家愿意花时间去读这些论文和著作。有专家认为:“期刊影响力评价不是预测每篇文章实际影响的良好指标。”期刊和出版社对一个成果没有决定性的作用,它们只是成果的一个载体,或者说是一个让成果公之于众的平台。而成果的质量应该与其自身学术价值有关系,而不是由期刊的级别决定学术成果的好坏。

三、被引情况评价法

从论文的引用、检索情况来判断一个社科成果的优良与否,是国内外均习惯采用的一种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很多高校都非常认同。国际权威性的检索系统有A&HCI、SSCI和1S.SHP。国内权威性的检索系统有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新华文摘、中国人文社科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这些都是高校人文社科学术论文成果评价的重要依据。很多时候专家一味地追求嗤性,可是一篇论文进了以上这些检索或文摘,阅读量又有多少呢?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研究成果被出版公之于众,而每一年真正能实现其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包括一些已经获奖的优秀成果。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但绝不是学术成果泛滥的时代。检索只是一个系统,文摘只是一次转载,这不代表被大众所认可。没有大众的阅读了解,就是被转载、检索次数再多,它们也就是在角落里堆放的废纸。曾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也应该立足于群众,评选出人们读得懂的优秀学术著作、百姓听得懂的学术理论。改进社科研究成果评价方法,完善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使得社科优秀成果具有更客观的评价,为学术界清理出一片净土,留住思想者宝贵的智慧结晶。

参考文献:

[1]王瑜.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8(4).

[2]刘普.关于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3).

[3]朱剑.科研体制与学术评价之关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人文社科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CASHL 资源共享 资源整合 文献传递 馆际互借

分类号 G252.4

DOI

10.16603/j. issn 1002-1027.2015.06.010

1 CASHL的发展现状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以下简称CASHL)于2004年3月15日正式启动并开始提供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CASHL积累的人文社科类文献资源逐渐增多,2004年实现“高校人文社科外文期刊目次库”建设,提供期刊文献传递服务;2006年实现“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并提供图书借阅服务,2010年图书借阅范围进一步扩大,实现跨区域多校际的馆际借书服务。2007年起,CASHL出资购买JSTOR、PAO、ECCO、EEBO四个全文数据库,随后逐年增加电子数据库的购买;2008年起,CASHL陆续采购大型特藏文献。十多年来,CASHL建设了品种从空白到丰富、学科从少数到全面、载体从纸本到电子、采购从分散到集中的丰富资源。目前CASHL收藏有2.4万种外文核心期刊和重要期刊、142万种纸质外文图书,电子资源包含2860种电子期刊以及41万种电子图书,还有大型特藏文献160种。同时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合作,提供高校古文献资源库的检索与服务;与中国社科院国家哲社期刊平台合作,提供500多种精品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服务。

目前CASHL的成员馆已达700家,包括高校图书馆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个人用户逾8万多个,机构(团体)用户逾3000家,提供文献传递服务100多万笔,包括文献传递和图书借阅。CASHL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国家人文社科信息资源平台,为高校乃至全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2 CASHL的文献传递与图书借阅情况

2004- 2014年,CASHL的文献传递和图书借阅情况如图1所示,2004-2009年,CASHL的文献传递量逐年上升,2009-2014年有所下降。而图书借阅自2007年启动以来,服务量逐年上升。

可见,CASHL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文献资源和服务都达到比较成熟的程度,也受到了读者的肯定。但是CASHL的发展也到了一个瓶颈期,比如文献传递量下滑,因此有必要改进和完善服务,提高服务能力,从而提高CASHL的效益和影响力。

研究发现,近几年不止CASHL的文献传递量呈下降趋势,国内其他文献传递平台的文献传递量也在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术资源发现系统的应用,使得资源更容易发现与获取。

学术资源发现系统近几年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如火如荼,让读者能方便检索、获取图书馆购买的文献资源。学术资源发现系统能够将图书馆现有的学术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其快捷、准确的优点可为用户提供很好的学术资源发现体验。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使用的资源发现系统都是数据库厂商或图书馆集成系统开发商推出的,主要包括Summon、PrimoCentral、EBSCO Discovery Service(EDS)等几大发现系统: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未名搜索”使用Summon系统,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水木搜索”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思源探索”使用Primo Central系统,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智慧搜索”使用EDS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则采用两个资源发现系统:中文资源采用超星发现系统,英文资源采用EDS系统。

学术资源发现系统使读者能在一个检索平台上检索图书馆购买的所有资源,无需逐个检索数据库,获取全文的可能性极大提升,从而减少申请文献传递的机会。

(2)网络免费资源日益增多,可以直接获取全文。

随着开放获取的发展,网上的免费资源日益增多,如开放获取期刊(Directory of Open AccessJ ournals,DOAJ)、开放获取资源图书馆(OpenAccess Library,OALib)、日本Free Access学术期刊(J-STAGE)、浙江大学硕博学位论文、Open Access学术资源一站式服务平台(SOCO-LA)、中国金融学术研究网(China Financial Re-search Network,CFRN))等资源,使得读者通过这些平台的检索就能获取全文,因此减少申请文献传递的机会。

(3)图书馆合作日益增多,或者加入新的合作联盟。

国内图书馆最初的馆际互借合作是馆与馆的合作,各馆之间的合作要分别签订合作协议,随着联盟形式的资源共享平台的实现,如全国性的CALIS、地区性的BALIS、专业性的人文社科平台CASHL、理科类平台NSTL、局域性平台科图文献传递系统,合作馆之间无需逐个签订合作协议,只需签订一个成员馆协议,即可享受所有成员馆的服务,同时会有多个文献传递平台可供选择,如北大图书馆目前有CASLIS、CASHL、NSTL、BALIS多个平台,因此进行文献传递时,会根据不同文献系统特点选择最为便利的文献传递平台,从而分流一些文献传递的申请。

国内的一些免费文献传递联盟系统也冲击CASHL的文献传递请求量。比如百链云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传递服务,吸引大部分读者采用该系统进行文献传递。只要图书馆购买该系统,该校读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检索本馆馆藏,直接下载本馆购买的电子资源全文,对于没有全文的部分,只要填写邮件申请,即可申请文献传递。目前国内不少图书馆试用或者购买该系统作为一个数据库,CASHL的文献传递量下降,百链云图书馆分流了一些请求,也是原因之一。

3 CASHL应寻求新的服务方式与内容

学术研究离不开文献支持,面对信息资源海量的现状,虽然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学术资源发现系统广泛应用,研究者获取文献的途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便捷,但是数量繁多的工具和系统也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难度和查询时间。笔者从事文献传递工作近10年,在查找文献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一个完整的文献资源整合检索系统,经常需要从多个途径,例如数据库、馆藏目录、搜索引擎等进行多次查询,耗费大量时间。如今要开放一个集成全学科资源的新系统难度较大,但是CASHL作为专业性的文献传递平台,整合资源是可行的,因此CASHL有必要为人文社科学者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文献资源平台,对文献资源进行高效整合,让国内读者直接在CASHL平台上就能获取所需的人文社科文献资源,而无需从多个文献传递平台获取文献。这样既能提高CASHL对用户的粘性,让人文社科学者在寻找外文文献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CASHL,同时愿意选择CASHL平台作为学术研究的必要工具,实现CASHL文献资源的最大利用。CASHL平台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3.1 有效整合人文社科文献资源

CASHL这几年一直致力于发展馆藏资源,为学术性文献资源的保障做了很多工作,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采购到更多的重要学术资源。在通过有限经费增加馆藏资源的同时,我们可以考虑从别的方面补充或者整合资源,使资源充分揭示出来,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1.1 有效整合合作馆的馆藏资源

目前CASHL的人文社科类文献包含17个高校图书馆的期刊馆藏、70个文科专款使用馆的馆藏、以及上海图书馆的图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期刊,这些馆的人文社科类文献逐日增加、随时更新,而CASHL目前馆藏数据的更新节奏是季度或者年度更新,如能提高更新周期,势必能更为及时、完整地显示CASHL馆藏资源,让提供馆的人文社科类资源有效整合在CASHL平台上,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同时需要提高现有馆藏资源揭示的准确性,实现随时发现错误随时修正信息,而非采取定期更新和修正的方式,从而提高文献的满足率。

3.1.2 丰富资源类型

目前CASHL平台以图书、期刊、缩微文献为主,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人文社科类的文献资源类型日益丰富,比如印度国家社科文献中心(NationalSocial Science Documentation Centre,NASS-DOC)提供期刊论文、图书、图书部分章节、政府报告、工作报学位论文、会议论文、非书手稿、杂志报纸、视听资料等多种类型的文献。为了让读者能在一站式平台上检索、获取文献,应该逐步增加学位论文、报告、百科全书、统计数据等类型的文献,以满足读者不同的学术研究需要。

3.1.3 发展具有特色馆藏资源的图书馆为合作馆

目前CASHL的合作机构有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科研机构。2012年底,上海图书馆与CASHL合作,2014年上海图书馆接收图书借阅请求115笔,在所有21个文献提供馆中排行第9,这115笔中满足101笔,在所有21个提供馆中排名第5,可见上海图书馆为CASHL的资源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研究CASHL的资源布局和文献保障方面的文献,如肖珑、李峰、武桂云、钟建法(2010)、李浩凌(2010))等人的论文可以看出,我国的人文社科资源还比较薄弱,CASHL一方面通过采购在弥补,另一方面应考虑把国内现有的其他人文社科资源融入CASHL平台。据了解,目前中国高校的一些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具有特色,如吉林大学的日文馆藏、黑龙江大学的俄文馆藏、延边大学的朝鲜文馆藏、山东大学的韩文馆藏、清华大学的文科馆馆藏等,但由于技术原因尚未能完全揭示出来;另外一些专业图书馆,如日本学研究中心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人文社科外文图书也很丰富,因此可以根据馆藏资源特色,适当增加一些服务馆或者让原有服务馆的馆藏资源继续纳入,使得国内的人文社科外文资源能够更好地整合在一起,让读者在国内就能享受到更多的外文资源,从而节省文献传递费用。

3.1.4 汇入更多的中文资源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NSSD)目前包含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精品中文期刊,该数据库旨在建设成为我国国内最大的公益性社会科学精品期刊数据库,最大的社会科学开放获取平台,实现学术资源的开放共享。目前CASHL平台上提供该数据库的链接,同时CASHL用户登录之后可以直接阅读全文,为中文人文社科资源的揭示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同时还增加特色中文数据库,如高校古文献资源库。可见,尽管CASHL的初衷是构建人文社科外文文献资源平台,但是随着自身的发展壮大,对人文社科的中文资源也有必要揭示,供读者在同一个平台上检索获取,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如本科学生对中文文献需求比较多,研究生、教师除了中文文献更需要外文文献。今后应继续整合中文的人文社科资源,形成一个多语种的人文社科平台。

3.1.5 有效整合免费学术资源

目前,网络上免费的资源非常多,如OA期刊资源、免费电子图书、各个学校的机构库、学位论文库等等,如能把这部分免费文献资源进行整理,选择权威性、学术性比较高的免费资源,把这些免费资源的链接整合在CASHL平台上,能对CASHL资源作很好补充,从而也能提高CASHL平台的知名度和使用率。免费资源的类型有如下几种:

(1)学术机构建立的免费资源。

人文社科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科研竞争力评估文献计量 院系

1 机构内科研竞争力分析的意义

随着我国科研的发展,科研资源的配置越来越受到关注,各种科研竞争力评估也应运而生。众多评估案例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指标来评价机构间的科研实力,也产生了很多版本的高校排名。目前常见评估案例的内容以机构间的对比评价为主,主要为部级别的资源配置提供信息。但对于单个的科研机构而言,其管理部门还经常需要在机构内部的各子机构之间配置资源,因而迫切需要全面了解院系等子机构的科研发展情况,识别出较有潜力的领域和科研团队。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某一机构及其子机构的科研竞争力分析报告,将有助于管理部门准确把握各机构目前在国内外所处的位置,科学判断机构所面临的竞争态势,合理分配科研资源。

2011年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为编写“十二五”规划,委托北京大学图书馆对本校的科研实力进行评估。为此,图书馆信息咨询部逐步探索了兼顾机构内外,全面反映机构本身及其子机构的科研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评估方法,对北京大学学术论文方面的科研竞争力进行了量化评估,最终完成《北京大学科研实力分析报告》。报告通过客观的数据分析,帮助北京大学的科研管理人员更为准确地了解目前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并为科研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

2 机构内科研竞争力的评价思路

2.1 评价角度

科研的评价角度非常多,如:学术论文产出情况、著作产出情况、获奖情况、科研项目情况、科技会议参与情况、经费的获取与投入产出比情况等。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都要在同行评议的同时,提供一个基于客观数据的量化评估体系作为基准和参考,才能实现公平客观、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估。文献计量学分析将提供有关学术活动的一般特征信息,还是一个保持同行评议过程诚信的工具。因此,本文从文献计量的角度,探讨如何依据事实数据,客观评估机构、尤其是其子机构(院系)在学术论文方面的科研竞争实力。

本次评估从机构科研决策的需要出发,主旨在于帮助管理者发现机构的优势、劣势和突破口,因此既需要评估机构的整体科研实力和影响力,也会涉及各院系及个人的科研情况。此外,由于国内外不同机构的院系设置差异较大,难以实现真正院系级别的比较,只能通过学科评估作为院系评估的参考。因此,本文的科研竞争力评估主要包含三个层次:其一,北大整体科研实力以及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横向比较;其二,北大各学科的发展情况及其在国内外的地位;其三,北大各院系及研究人员的科研实力。

2.2 评价标准

在机构整体科研竞争力方面,主要分析机构论文被web of Science(WOS)等著名数据库收录和引用的情况,并将其与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对比,客观衡量当前的科研实力水平;考察特定时间段内机构论文的收录及被引数量变化,分析机构科研竞争力的发展趋势。考虑到科研人员在领域内著名期刊或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发表成果通常被视为科研绩效的一种指标,本次评估增加了机构通讯作者、JCR核心期刊、《Nature》、《Science》等的发文量统计;另外,鉴于人文社科领域国内发表的作品较多,将CNKI、CSSCI等中文数据库的收录引用情况作为参考。

在学科科研竞争力方面,主要分析不同学科的活跃程度;分析在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的及被引情况,并与国内外相关机构进行比较;此外,鉴于人文社科领域的特殊性,将此领域内各学科的论文收录情况与国内人文社科重点院校进行比较。

在院系的科研竞争力方面,主要考察各院系论文的收录及被引情况,并分析特定时间段内院系论文被收录及被引用的数量发展趋势;进行JCR核心期刊、《Nature》、《Science》、ESI的论文统计,识别出院系科研影响力较高的论文及其作者;此外,对多院系合作的论文进行单独分析,考察多院系合作论文的影响力和优秀率,以及学科交融情况。

2.3 数据来源

本文的评估数据主要以WOS数据库的SCI、SSCI、A&HCI数据为主,并参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Nature》、《Sci-ence》的部分数据。人文社科领域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中国期刊网(CNKI)作为补充。

数据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成员按照作者署名、地址等从上述数据库中提取。由于短期的数据难以全面反映机构的科研实力和变化情况,因此本次评估提取了北京大学从2000年到2010年的科研产出数据,包括SCI中的2.5万余篇,CSSCI中的1.9万余篇,CNKI中的2.3万余篇,ESI中的近300篇文章。

由于数据库中作者、地址等字段的数据信息经常会出现不够规范和准确的情况,因此本次评估对提取出的数据库信息进行了人工清理,保证数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科研竞争力分析。

3 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3.1 整体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北京大学的整体科研竞争力主要从WOS总收录论文数、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进行分析,评价了2000~2010年北京大学被SCI、SSCI、A 8LH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量、总被引用次数、平均每篇论文被引次数。为降低国外合作对评估机构真实科研竞争力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北京大学科研人员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占总论文数的比重。同时,将北京大学被SCI、SSCI、A&LH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量和篇均被引次数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对比,衡量北京大学整体科研竞争力在国内外的地位。

考虑到不同学科在期刊论文的发表和引用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采取分学科的方式选取优秀期刊,具体做法为:以JCR的特征因子指标为主要参考依据,按照2010年JCR自然科学版和JCR人文社科版的学科分类,选取各学科下特征因子排序前10名的期刊作为优秀期刊。自然科学版分为173个学科,选出1376种优秀期刊;JCR人文社科版分为55个学科,选出462种优秀期刊;两部分去重后共有1759种期刊。最后统计出北京大学在2000-2010年被SCI、SSCI、A~HCI收录的全部论文中发表在JCR优秀期刊上的比例。此外,还统计了北京大学在2000—2010年间每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数量。

此外,在人文社科领域,我们统计了北大发表的中文论文被CSSCI、中国期刊网人文社科领域核心期刊的收录情况,并与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人文社科重点院校进行对比。

3.2 各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北京大学各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包括根据WOS的SCI、SSCI、A&HCI数据,分析2000-2010年机构发文量最活跃的排名前10位的学科,分别统计理工科和人文社科发文量排名前10的学科。鉴于不同学科之间论文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机构、学科、院系、个人等各个层次的评估都尽量避免不同学科间的比较,主要与国内外同学科的机构、子机构或国际平均水平进行对比。

根据ESI数据分析北大进入全球1%的学科中,WOS收录的论文篇数和篇均被引次数,从每个学科选取ESI中排名前5位的各国高校进行比较,同时选取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若干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内高校与北大进行对比。

鉴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性,“Social Sciences,General”学科选取人文社科重点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进行对比,并将上述人文社科重点院校被CSSCI收录的各学科论文数量与北大进行对比。

3.3 院系的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北京大学内各院系由于学科的不同,总收录论文数量、总被引次数以及篇均被引次数存在较大差异。评估将2000~2010年各院系发表的论文被SCI、SSCI、A&HCI收录及被引用次数分别按照理工类、交叉学科类、人文社科类进行归类,并分析变化趋势。由于论文数量较少的院系的被引用次数受单篇论文影响较显著,因此只挑选收录和被引较高的前10个院系进行分析。

分析北京大学各院系2001-2010年SCI、SS-CI、A&HCI收录的论文中,在JCR优秀期刊上按发文量排名前20的院系,并计算这些院系在JCR优秀期刊上的发文比例。根据ESI的数据,统计2000—2011年各院系在本领域进入全球前1%行列的论文数量及通讯作者为机构人员的论文数量。此外,将2000-2011年各院系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补充指标。

3.4 识别突出科研人员和科研合作情况

分析北京大学各院系2000-2010年在《Sci-ence》和《Nature》上的作者,并根据ESI的数据,统计出各院系进入全球前1%高引论文的作者,尤其是ESI中被引次数高、且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科研人员的优秀论文。通过高被引文章和权威期刊文章识别各院系中成果突出的科研人员。

为了解院系间的合作对科研产出数量与质量的影响以及学科间交融的情况,本次评估同时也分析了北京大学2001-2010年被SCI、SSCI、A&HCI收录的论文中,由不同院系合作完成的论文数量和变化趋势,以及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情况,并分析了合作在JCR优秀期刊的比例是否高于全校整体的优秀论文比例。

4 评价小结

此次科研竞争力的评估主要基于SCI、SSCI、A&HCI、中国知网、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中的文献统计信息,并参考JCR、ESI等专业学科评估工具,力图客观、如实地反映北京大学在学术论文方面的科研竞争实力。此外,尝试了院系层面的科研实力、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分析评估,填补了以往科研实力评估中高校与个人两个层面之间院系层次评估的空白,也为学校的多学科交叉与跨院系合作情况提供了一个新的评估角度。

科研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为科研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但由于评价方法尚在探索过程中,评价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评估中发现各数据库中的论文署名单位、各院系(实验室、研究中心)名称等信息都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特别是机构(或院系)英文名称不规范或科研人员的论文署名只包含实验室而未体现机构名称等情况尤为常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数据导出和分析的准确性。虽然通过人工的数据清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从根源上则需要各机构进一步规范其署名形式和要求,加强署名规范的宣传和培训,从而在今后的评估中得到更为全面准确的机构成果数据,使评估分析更为精准地反映实际情况。

此次科研竞争力评估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开展高端咨询服务的一次有益尝试,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熟悉相关数据库与文献计量方法的特长,以客观、严谨的量化分析为学校的科研管理与决策提供了参考服务,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学科服务与高端咨询服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机构的科研竞争力分析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图书馆可以在此领域继续探索,为更加知识化、专业化的服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邱均平,赵蓉英,余以胜.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念与实践.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1):31-36

2 丁敬达,邱均平.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方法研究——以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为例.科研管理,2010,31(4):111-118

3 亨克·F·莫德,佟贺丰译.科研评价中的引文分析。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20

人文社科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字】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1.引言

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加深了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和世界各国之间交流,对大学教育尤其是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我国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促进文理交融,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人文素质教育提到了更高的层次[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但是,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理工高校大学生因为人文素质偏低而吃亏的问题日益突出,经常出现“有知识没文化”和“做科技工作却不讲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现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因此,加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社科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现状及存在问题

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人文社科知识层面上从高中阶段就相对欠缺,而我国大多数理工类高校理工科专业又比文科专业多且实力较强,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以某理工科高校为例,在教育过程和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达90%以上,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课所学课程数为10门,总学分为29分,其中人文社科类课程仅一门,学分为2分,只占总比的6.9%,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理工科院校的30%以上标准。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2.1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匮乏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近70%的理工科大学生对人类文化遗产,特别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缺乏深入的了解,缺乏在本民族文明熏陶下所应具备的文化艺术气质、情操和品格。很大一部分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热衷于各种小说和网游,沉溺于低俗的网络流行歌曲,而对国古典音乐、世界名著等具有深刻内涵的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某理工科大学举行语言文学大赛,有93.2%的大学生未看过《说文解字》,77.2%的大学生未看过《孙子兵法》,未读过老子《道德经》的达76.8%,未读过《资治通鉴》的占72.4%,只有45.5%的大学生读过或浏览过《论语》。

2.2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交际能力普遍偏低

不少理工科高校的大学生过于专注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得他们自我调节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十分薄弱。很大一部分理工高校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不够自信,不能敞开心扉,甚至表达意思不清楚、找不到话题等。他们不少人不能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不能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自身的认识不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产生比较严重的心理失衡。

2.3 理工科校园缺乏人文社科氛围

从学生层面上看,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很多学生认为人文社科知识不重要,不愿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更乐于将时间花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从教师层面上看,大部分理工科高校教师是理工科出身,加上不少工科教师认为学生人文社科教育是文科教师的责任。因此,在他们的课程教学中只对学生进行理工科专业知识的教育,很少涉及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从学校层面上看,理工高校中很多管理人员出身理工科,对人文社科的认识也存在偏差,加上一些形式化和功利性的观念的影响,使得校园内缺乏人文气息,普遍缺少人文内容。

3.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意识淡薄

在我国,“重理轻文”的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很多理工科院校过分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人文知识的熏陶。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人文社科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内容不能产生直接的“效益”,就越来越被师生边缘化。大部分理工科大学生不了解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忽略了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认为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对人文社科知识不感兴趣。

3.2 理工科高校对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

根据调查,63.65%的学生认为理工科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并将“学校不够重视”这一条排在妨碍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几大原因之首。主要表现在:(1)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专业知识、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的传授。(2)人文师资薄弱。人文课教师编制不足、培养不够。很多人文教师认为在理工科高校事业得不到发展、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而选择转业,造成师资队伍不稳定和人文教育水平低下。

3.3 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文科类课程比例只占所有课程中的极小部分,而且多数是选修课。不仅使学生无法对人文社科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而且这些人文社科课程学生可选可不选,学校没有硬性的规定。这些课程的上课时间通常被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又使得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其次,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大学照搬前苏联的教育模式。重理轻文,大学课程过早专业化,使理工科高校的大学生无暇顾及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而在已开设的人文社科课程中,多数是政治理论课程,使理工科大学生能接触到的人文社科知识内容少之又少。

4.对策建议

4.1 高度重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教育

长期以来,人文社科教育在理工科高校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完整的学科体系作为支撑,受重视的程度很不够。要想从根本上加强理工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教育,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克服过去那种人文社科知识不重要、人文专业不需要太大投入的错误思想。加大人文社科的学科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文社科知识及其重要性。第二,稳定和加强师资力量。以优厚的待遇条件吸引并留住高层次的人文社科专家,提高人文社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积极开展人文社科研究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人文社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

4.2 进一步营造校园人文社科氛围

实践证明,建设具有浓厚人文社科氛围的校园文化,是达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通过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修建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大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中陶冶身心。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科知识讲座、文艺演出、文化月、文化艺术节等,活跃校园人文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社科知识的无限魅力。第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理工高校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和完善,将学到的人文社科知识转化为良好的内在品质。第四,学校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增加和更新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特别是人文社科知识的图书,有利于学生对人文社科知识认识的进一步加深。

4.3 合理调节文理学科的课程设置

人文社科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后本科;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结构也逐渐优化,基本建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但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生的培养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不能达到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还滞留在“后本科”时代。

一、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滞留“后本科时代”的表现

就我国目前部分院校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而言,在课程安排、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等方面与本科生培养区别不大。比如教学模式,大部分学校依然沿用集体授课方式,教师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不与学生交流沟通,而是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接受,因此研究生的学习仍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层面上,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或者课程安排,人文社科研究生课程设有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及选修课,学位公共同本科一样采用“大统一”的课程模式,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结构缺乏弹性和开放性,也不利于发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滞留“后本科”时代的原因

1.研究生本身选择读研的动机。随着全国各地大学不断扩招,人文社科毕业生的数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造社科本科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激烈的竞争,不少同学纷纷选择“曲线救国”,把考研作为逃避就业压力的一个跳板。以这样的动机选择读研,只是盲目逃避就业风险的心理,会缺乏对自身、对理想的认识,缺乏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没有主动追求知识、提高自己能力的强烈诉求,只是被动的吸收课堂知识,还是应用与本科时代一样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模式,自身就会陷入“后本科”的怪圈。

2.人文社科学科自身特点。在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培养中,学生不必去亲自动手实践,而是阅读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或者依靠实践调查汇集大众看法来得到自己想要的观点;另一方面,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只是在课堂上传授一些研究理论、学习方法,或者传授一些已有学者的理论。这种被动的教与学的互动方式不仅极大的限制了老师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以及学生的自我发展,并且这实际上与本科的课堂并无不同。

3.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数量不均衡。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但导师的数量并没有得到相应增长。在人文社科学科里,一位导师带同级研究生2-3位,加上不同级的,多达6-7位,导师很有可能因精力财力不足,不能花足够时间和学生探讨学术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完成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另一些导师却因没有课题或项目不允许带研究生,造成研究生在导师间分布不均,极大的浪费导师资源。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研究生导师上课的时候不得不采取大班上课、课堂灌输知识的方式,这也是面对现实的无奈之举。

4.研究生选拔机制僵化。人文社科研究生考试专业课是由各招生单位单独命题,招生单位规定几本专业书,专业课考试就基本是考查这几本书的知识。另外,在人文社科研究生选拔过程中注重的应该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但在研究生考试中,这一重要方面却被弱化甚至忽视了。研究生的复试应是对那些专业基础空乏,突击背教材缺乏一定科研学术训练考生的一次检验。但现行人文社科研究生考试体制中初试成绩基本上起决定作用,复试没有多大的意义。因而大多数高校研究生复试考核标准不规范,复试方法单调机械,面试走过场,早已背离了它的初衷。这样初试死记硬背、复试流于形式所选拔的学生只会被动接收课本知识,思维模式僵化,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不强,导师又一直停留在课堂灌输的授课方式层面,两方面相互作用,就使得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生的培养一直滞留“后本科”时代。

三、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走出“后本科”时代的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的转型,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而进行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人文社科研究生如何才能脱离“后本科”时代是为重中之重。

首先,促使研究生转变意识,提升自身素养。当前我国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一部分是由于人文社科研究生选择读研的动机及人文社科研究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造成的,因此人文社科研究生必须从自身出发,转变择业就业意识,明确自我职业定位,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及职业素养,为以后就业打造良好基础;另外充分利用所在高校教学图书资源进行学术研究,拓展自身思维面,开拓视野,提高自身能力及科学文化素养。研究生转变意识,发挥积极主动性,发掘自身创新能力,才能早日脱离开本科的思维模式,真正进入研究生行列。

其次,完善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导师引导作用。具有高水平的导师是人文社科研究生脱离“后本科”时代的重要前提条件。选拔硕士生导师时,应严格规定选拔条件与标准,尤其应注重备选人员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研究成果的数量和等级,保证选拔进入导师队伍的都是有任务、有水平、有师德、有责任心的“四有教师”。此外,还应扩大双导师制在人文社科学科的实行范围。不仅要有校内导师给予学术指导,还应有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或政府管理部门人员担任职业导师。学术与实践两位导师合作指导,互相配合,集基础理论与实践创新于一体,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课堂,走出理论,走出本科模式中固有的思维模式与方法。

再次,强化研究生考核机制,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初试应宽松些,不能只考察课本知识,而应结合实践,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样,学生才会在本科期间将更多精力用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上,致力于提高自身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研究生的学习打好基础。但研究生入学面试应更加严格,复试的比例在选拔过程中所占比重要逐渐增加,并且可以酌情对进入复试考生进行实践考核。在考生复试时,除了考查其对相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其创新意识以及对待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仅仅从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体制内部改革是远不能解决人文社科研究生滞留“后本科”时代问题的,还有其他一些诸如人文社科研究生就业形势、社会观念的问题,这将是一段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我们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1]李宏娟.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期刊论文[J].理论界,2010(4):216-217.

[2]周秋光.当前我国研究生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

[3]刘毳.现行研究生奖学金制度的利弊分析期刊论文[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112-114.

[4]席华.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人文社科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独立建制 医学院校 人文社科 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34-02

人文社科选修课是高校教学计划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院校对学生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试图探索新形势下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如何克服学科相对单一、人文学科基础薄弱的先天劣势,开展人文社科选修课改革路径,推动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医药卫生人才目标实现。

一、独立建制医学院校人文社科选修课面临的问题和形势

(一)缺乏综合性大学选修课课程类别丰富、学科门类多样的优势。独立建制医学院以医学学科为主,学科较为单一,即使发展理、工、文、管等学科,也是与医学相关的,与医学无关的学科非常少。因此,独立建制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选修课的学科基础先天薄弱,“两课”教师成为选修课开设的中坚力量。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人文社科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雄厚。综合性医学院(系)的学生可以享受全校名目繁多、各式各样的人文社科选修课。独立建制地方医学院校在这方面远远不及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系)的,人文氛围“先天性”薄弱。如何通过改革选修课来促进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背景的高学历年轻职工越来越多。近十年全国高校普遍存在扩招现象,学生数量不断激增,就要求学校拥有与之相适应的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规模,因此,教职工总量不断增加。近十年也是就业竞争激励的时期,高校准入门槛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应聘高校岗位大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管理、学工类岗位的新职工学科专业背景五花八门,包括了文学、教育学、思政、管理、法律等,呈多样化局面。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从2008年开始学校每年都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线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大约50人,而行政管理人员多以文学、思政、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为主。这些新进职工学历大部分都在硕士及以上,他们拥有极高的工作热情,在医科类院校急需找到得以发挥他们专业优势和聪明才智的渠道,而学校正确引导他们开设选修课是重要的渠道之一。

(三)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培养亟待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愈发受到关注,不仅因为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更因为医患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医护人员更需要秉持一种以人为本、公平导向的利益协调机制。但是现实中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水平离它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还很远,全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亟待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新路子。

(四)提高教育质量背景下选修课教学质量也被提上重要议程。近期教育部提出大力加强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目前医学院校人文社科选修课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上课积极差、教师开课质量参差不齐、选修课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优化、整合、改革选修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独立建制医学院校人文社科选修课现状

(一)医学基础性、专业性人文社科选修课数量少。医学基础性、专业性人文社科选修课数量不多。以广西医科大学2013-2014年上学期选修课为例,共48门人文社科类选修课,其中,医学基础性、专业性人文社科选修课仅仅9门(18%),其他综合素质类39门(81%)。39门虽涉及文、史、哲、管理学、法学、艺术、教育学等学科,但每个学科的选修课数量极为不均。

(二)教师队伍以人文学院或思政部专任教师为主,年轻的管理人员队伍发掘不够。教育部要求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因此,更多地开设医学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的重任自然落到了“两课”教师或者人文(管理)学院教师身上,他们根据个人特长和业余爱好开设了医事法学、生命教育、医学史等课程,成为了开设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的主力军。这些教师除了要花大量的时候教授好必修课外,还要应付选修课,选修课的课源和质量显然不会得到最好的保障。幸运的是,学校每年都会吸收一批高学历的年轻管理职工,但是没有被充分利用到扩充选修课教师队伍中来。

(三)学生选课以趣味性为主,以完成学分为上。医学生学业非常繁重,还要完成占据应修选修课总学时40%左右的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课程。因此,学生选课多以趣味性为主要选修标准,如大多会选修电影、音乐、旅游等选修课;以完成学分为上,对为什么要上这门课,如何上好这门课,毫无概念。这一定程度导致医学基础性、专业性选修课的真正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四)学生上课热情不高,迟到率、缺课率高。这也是全国高校选修课存在的普遍现象。较必修课而言,选选修课到课率、迟到率非常低,存在替他人签到、课堂睡觉、中途偷溜、论文抄袭等种种不良行为。

(五)上课质量有待提高,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学生上选修课敷衍、草率,跟教师上课质量有密切联系。很多学生都反映,教师上课理论讲解太多、缺乏幽默感、问题探讨少、互动少、常以点名为必杀技等。选修课没有必修课严肃,确实有教师存在“偷懒”思想,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对学生学习需求关注不够,不能根据学生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

三、独立建制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选修课改革路径

(一)提高医学基础性、专业性人文社科选修课数量和质量,并规定学分比例。让学生选修大学语文、古典音乐、公文写作等综合素质类课程来提高人文素养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选修医学基础性、专业性人文社科选修课,如医学历史、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学、社会医学等,通过学习这些课程,了解医学世界里“以人为本”文化的源远流长,能观察、判断患者心理活动,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和禁忌,真正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其他综合素质类选修课帮助陶冶情操,是增强医学人文素养的辅助。因此,必须增加医学基础性、专业性人文社科选修课数量,保证它的数量占据总人文社科选修课比例应达30%~40%,并要求医学基础性、专业性人文社科选修课学分占据总人文社科选修课学分的30%~40%。对于这些课程,学校应指派具有临床经验的老师去授课。

(二)建立机制鼓励高学历行政管理人员开设选修课。据调查,有些专任教师对选修课的热情不高,又因为事务繁多,对选修课付出的心血远远不足。但是,年轻的行政管理人员,绝大部分具有硕士学历,并且学科背景丰富,对教学工作具有相当高的工作热情。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应该建立机制,给予行政管理人员开设选修课等同的权利和待遇,丰富选修课课源,满足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修课程的学习需求。

(三)开设通识教育网络课程,进一步丰富课源。独立建制医学院校缺乏人文社科类师资和学科去支撑选修课的开设,应引进符合学校实际的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通识教育网络课程被喻为“从不下课的教室”、“大师云集的校园”,上课质量毋庸置疑。让学生开展网络课程学习,也吻合当前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趋势。据了解,重庆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分别使用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8门、9门。

(四)对选修率高的课程应设置大容量。学生对热门选修课总会蜂拥而选,但往往会因满员而被随机刷掉,被刷掉后只能被动地选择未满员的课程,这往往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对于选修率高的课程应设置大容量,或者分为两门不同时间段开设,充分满足选修需求。

(五)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90后”学生极具个性,思想活跃,更乐于接受亦师亦友的角色。“亦师”,即能传道授业;“亦友”,即用学生熟悉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体系跟学生交流。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如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实现探索性学习;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以团队为单位限时完成一个汇报或一个小品;如利用学校或个人关系,邀请业界名望者到课堂跟学生近距离接触等等。

(六)设置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据调查,学生在第一堂课就非常急切想知道本课程的期末考核方式,如果方式是写论文,那么很多学生就会选择性地来上一两节课,或者根本不来上课,最后一节课就交来一篇论文,也能过关。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应设置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将课堂小作业、课堂小讨论、课堂发言、课堂设置的小竞赛以及期末考试相结合,设置相应的比例,作为课程期评的参考。

(七)落实教学监督和管理,保障经费充足。有些独立建制医学院校没能真正把教学监督和管理落到实处,所谓的督导组听课制度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到课堂上看一看听一听,过后并没有总结整改,问题自然解决不了。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对发现的问题,真正地提出整改措施并加快落实。经费是管理措施得以实施的基础保障,医学院校应在教学经费中多划拨一点用于选修课改革发展的经费,或者向上级和校外申请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于京珍,栾志学,张晶.医学院校人文选修课设置与规范管理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

[2]蔡志奇.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药学教育,2012(2)

[3]钱珍珠.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1

【作者简介】李恺兰(1984- ),女,广西医科大学讲师。

上一篇:古典概型论文范文 下一篇:文艺评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