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5:35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篇1

一、目前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不足

纵观目前高校中文专业的外国文学教学,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审美能力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在贯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首先,教材建设方面。第一,人文知识涉及甚少。这对那些本来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人文底蕴浅薄的大学来说,无疑是一大欠缺。第二,教材现代化意识淡薄,没有形成系统、立体的教材体系。当今社会的学生处于一种立体的阅读环境中,阅读方式已经由单一的文本阅读转向多样的超文本阅读。很多外国文学教材既没有配套的作品选,也没有直观生动的音像教材,自然吸引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不便和局限。其次,课堂教学方面。一是注重作品背景知识包括国家状况、历史事件、作家生平等的介绍,重在传授知识,考试时也是着重知识记忆,导致教学评价手段单一。二是注重分析作品内涵与当时社会思想的联系,没有深入挖掘经典名著的当代价值和对今天读者的启发与警世意义,让学生们觉得是在隔靴搔痒。教材建设、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文精神教育的贯彻实施。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贯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

通过对目前高校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整体现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有关教学方面的状况带有相当的普遍性。这种外国文学教学模式僵化老套,通常采用“时代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三段式的讲授模式,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注重的是知识点的灌输,将充满人性魅力和与审美情趣的文学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改革迫在眉睫。外国文学课不仅仅是文学课,也是人学课、人生教育课。我们除了要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和重要的文学现象,更要在此基础上培养起学生深刻的人文思想和对文学作品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1]。社会背景、时代条件、教学对象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必须以变应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加大教材文化内涵,丰富学生人文底蕴

针对大学生西方文化知识的匮乏,结合目前高等院校外国文学教材方面的薄弱和不足,亟需加大教材中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补充介绍与时代相适应的哲学、经济、艺术、宗教、道德等方面的人文知识。在外国文学教材中应该增大文化含量,侧重介绍人文知识,通过外国文学所携带的神话、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积淀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文学的真情实感、历史的集体记忆、哲学的睿智和宗教的终极关怀,在人文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读品味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的思想精华,从中感悟西方文化的精髓—人文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启迪,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能力,最终内化为他们的人格品质。

(二)调整教学内容,涵咏经典作品,凸显范例教学

外国文学涉及名家名作灿若繁星、思潮流派数不胜数,历时数千年、覆盖数十个国家,范围广、时空跨度极大,知识点繁杂纷呈而课时却极为有限。面对如此浩繁的内容,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对教材的融会贯通,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精选和优选,从而将外国文学课堂变成真正的人文精神加油站和起跑线。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典型例子”,其收获之大是一般作品远远比不上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教学内容,凸显范例教学,引导学生咀嚼涵咏经典作品。一方面,可以使所选教学内容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范例”作用,更重要的是,能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热点,贴近他们的心理需求,挖掘外国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和启发意义,使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心理需求,增强讲授的有效性、说服力与感染力。

(三)扬弃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而为人文素质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注重审美教育,渗透理想教育,促进精神升华。即通过对文学现象的思辨分析,进行思想道德、人生信念、精神境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追求事业成功、爱情与家庭生活幸福的个人理想的同时,树立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做贡献的崇高理想。因此,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在分析重点作家作品时,注意文学文本所蕴涵的人格意识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问题,注意突出分析人物形象的理想主义素质和崇高品格内涵。例如可以结合作家成功的道路使学生通过学习经典作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信念、精神人格和思维方式,学会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开启自己的心智,培养创造素质;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精神品质的分析,挖掘其对大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如《老人与海》中老头的性格、对待生活优雅而自信的态度,浮士德精神有关人生奋斗与享乐的启迪等等。人文精神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浸润,更强调自我体会与心灵觉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重视文学作品的阅读,尊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选择激励与启迪效果较强的经典名著,并充分发掘和展现这些作品的人文精神内涵。这样,学生在艺术鉴赏中可以自己去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领略异域文化的人文精神,在身临其境中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生的感悟,引发思考、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交往的能力。21世纪需要的是通晓中外文化、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具有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往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外国文学广泛关注各民族、各语种的文学现象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对开拓视野、加强语言和文化修养、培养文化鉴赏和跨文化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各国文化不断交融的历史,通过文学将学生与世界沟通起来,让学生感受各民族文学相互碰撞、相互参照、相互融合的动态进程,使其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外来文化交流和竞争,从而形成既不盲目崇洋又不狭隘僵化的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交往的能力。

(四)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多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1.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讲与学生看、听等有机结合,加强外国文学课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并充分利用丰富的影视资源采取观全片与剪辑片断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当下大学生对经典文本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感悟,在感性鉴赏中引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中可以包括作家肖像、作品插图、精彩片断朗诵、音乐、文字及各种优美的画面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作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观看前告诉学生要注意看些什么思考些什么,并提醒学生注意将原著与影片进行比较,这样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视听室,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于浮光掠影地观看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作品独特的艺术美。外国文学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能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也可使学生对作品体会更深刻、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更透彻,从中获取人文精神的滋养。

2.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教学。(1)精心组织课堂讨论。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主张,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和再创造是文学生命力长存的根源,也是文学承担“寓教于乐”功能、对人的精神品质发生良性影响的必要条件[3]。文学的文本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因而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是多样的,不确定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作品的参与和阐释,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盲从,不为教师观点所囿,培养创新进取的思维能力。组织课堂讨论,一般包括论题的设立、学生上台讲演、师生对话式讨论和教师讲评等基本步骤。首先,教师在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设立论题。论题可大可小,但都须深浅适度,切实可行,有针对性,让学生有话可说,如能和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相结合更能形成争鸣,如西方19世纪的婚恋小说与当今大学生的爱情观等。讨论前,教师对论题进行综述,介绍各家观点,开拓学生视野,启发思维;学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认真思考、沉淀,形成独立观点,参加全班讨论。讨论中,教师适时巧妙穿插,抛砖引玉,及时把握讨论导向,形成师生互动,保证讨论质量。讨论后,教师作出全面学术总结,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讨论,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文学思考和交流的乐趣,更能让学生的人格、心智、情感在开放状态中获得完善,使外国文学课程成为启迪理想、激发创见、开发潜能的人文素质课程。(2)组织作品片段表演。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的戏剧片段和小说片段,让学生参与其中自编自演,以表演的形式将一些西方名著展示出来。通过表演学生能感受不同国度和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爱恨情仇,更深入的理解作品、感悟人生,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热情,从而使以课堂专业教学为核心而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拓展争取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3)安排学生登台讲课。教师在对外国文学各章节内容作详略区分时,可以布置自学提示有意识地把一些章节交给学生课外自学让学生尝试备课并作好讲课准备,进一步指导后让这些学生登台讲解,最后师生一起评议。这种方法既能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跃教学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五)改革考试方法与考试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着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4]。如果一门课程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将是一句空话。考试是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评价不等于考试。因此那种把考试与测验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手段的做法是片面的。目前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成绩评定主要来自于考试。仅以我校为例,每学期末,由任课教师出题进行考试,不超出学习范围,基本上都是采用期末闭卷形式,试题类型一般为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沿袭了应试教育的考试形式,虽然可以考察学生对基本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却很难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与水平。外国文学要实现其教学改革的目标,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更好的贯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除了课程内容的精选和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尝试,课程的考核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改变这种传统的考试模式,应试教育的考试方法与考试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着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把考试作为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寻找自身优势,引导学生发展方向的一种方式”[5]。具体来说:第一是改革考试方式,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权重。平时成绩主要涉及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两项。平时作业包括各章节作业、读书笔记、学年论文,着重考查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多尝试让学生就某种文学现象或某部作品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课堂表现主要针对学生专题讨论、回答问题是否主动积极,思考是否有深度与广度,观点是否有创新等做出评价。第二是改革考试内容,考核内容同中有异,基本知识与研究内容相结合。在统一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书面考试形式,以讲授内容为主,并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的分量,对学生富有创见的阐释可以突破参考答案给分。同时,间或在教学中组织个案、课题的讨论,进行具有研究意义的考核,如论文形式、专题发言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见解,不人云亦云。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仍然是新世纪中国高校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6]。外国文学教学必须引进新观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大胆变革,建立全方位、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意知识、能力和人格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提高和完善,才能使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进行的人文精神教育真正做到:“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7]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篇2

摘要:高校教育由于日益强调学科和专业的培训,使得传统道德养成、社会文明素养的培育出现大幅度的滑坡,在校园乃至社会上都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情况。高校教育领域中,尤其是在理工科院校重建并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更关系到人的个性成长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重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069-02

如果f理工科教育是传播自然、科学和科技的教育,那么人文教育便是借助思维的认识过程以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的命题范畴。正因如此,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一些老牌大学,始终固守人文教育的宗旨,坚信,“设立大学是为了给教会和政府培养服务人员,即培养有教养的人,而不是知识分子,就大学毕业生而言,具有教养比具有高深学识更重要”。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理工类院校,多年来人文教育的缺失与人文氛围的淡薄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警醒。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表现和原因

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青年群体,处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一方面享有优越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讯,另一方面也承载着变革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环境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和作用。这一点在理工科院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且成因复杂,范围广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生目标短浅,精神世界匮乏。大学阶段的最大特点是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与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交互与交汇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深入,思想活跃,主动参与性与身心体验性较强。特别是面对社会衡量人才的证书化、关系化及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他们很难正确思考自己的人生,给生活以科学定位。在社会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驱使下,大学生渐渐失去生活的主动性,个人精神世界日渐匮乏。调查显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部分理工科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错位,导致人生目标不明确,在所谓的“成功之道”中淡忘了“为人之道”。也有问卷调查表明,60.4%的理工科大学生表示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找到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过上养尊处优的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将个人利益放在人生目标的首位,对他人和社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志向短板和人格障碍。

2.人文素养浅薄,精神品格浮躁。目前,理工科大学生的普遍特点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为扎实、丰富,但较之个人综合素养的要求,他们在知识结构上往往相对单一,尤其是在人文知识方面。调查表明,73.6%的理工科大学生对自身人文素养的满意程度较低;76.1%的学生希望能具备更高的人文素养,但不知怎么提高;61.2%的学生在课外并没有阅读过哲史类书籍,对民族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类经典作品的涉猎更少……这都表现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的匮乏。而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融汇,恰恰是培育个人精神品格的重中之重。调查显示,许多理工科大学生无心顾及个人文明修养,在诚实守信、文明礼貌、谦虚礼让等基本文明素养上,表现出与学位极不匹配的现象,甚至存在不学法、不懂法、不知法、违法违纪的事件。久而久之,这会直接影响并导致学生与社会格格不入。

3.文史知识缺乏,个人修为欠缺。有学者认为,诸多的压力是许多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究其原因,根本的一点是这部分学生的涉猎范围逼仄,尤其是一些理工科大学生由于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专业课程上,难以顾及文史知识的积累和熏陶,甚至没有理解与掌握一些常识性的人文知识。20世纪90年代,华中理工大学曾对全校3511名新生进行过一次中国语文水平考试,总分为150分。考试结果是,总平均成绩为95.37分,不及格者占26.3%,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总平均成绩分别为87.06分和89.03分,不及格者分别占61%和52%。

二、有关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的思考

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并需要破解的难题。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德素养的培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当前,重建大学人文教育积淀,加强学生品德素养的培育,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

1.梳理教育理念,重建大学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要重建,根底在教育,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英国著名博物学家、教育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在批评英国的教育时说:“我们的大部分学校和所有大学提供的教育,仅仅是一种狭窄的、片面的和实质上无教养的教育──在它最糟糕的时候,实在是近于完全没有教育。”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和延伸。因此,有学者把大学的目标界定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生如何做人;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三是教学生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及能力。这既应该是大学教育的一个理念,也应该是大学教学秉持的一种职业态度。

2.高等教育是人类的一道精神力量,必须有所担当。很久以来,人们认为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是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但事实绝非如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冲突不仅出现在中国,西方教育体系同样也面临着这一旷日持久的争论。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会议最后以“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作为会议报告总标题,很显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旨趣当在全面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从而造就更多拥有较高文化品位的社会成员”。当科学教育的局限性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我们应当通过积极的投入与进取的力量将人文精神的光芒照进校园,照进每一个学子的心灵中。恰如冯骥才先生所言:“如今,人文精神的固有准则,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正遭遇到颠覆性的冲击,诸多迷惘和困惑摆在社会和个人面前。面对物欲横行与享乐盛行,我们却手无寸铁,无能为力……重建不是推倒重建,而是面对当代社会现实的重新构建,做到有所坚持,有所担当。”

3.教育是一种关爱,更体现为一种关切。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关键。科学教育倚重科学,人文教育强调人的个性和情感。科学教育以求真为主题,人文教育以求善为根本。中国著名教育家叶澜对教育曾有过这样的论述:“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奋?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很显然,这无疑是高等学府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精髓所在。

理工科学校的教育,不能只专注于专业的培养与灌输,而忽视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要将人性的关怀与关爱、指导和辅导贯彻于教育与实践的始终,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关爱和关照,使之成为社会正能量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参考文献:

[1]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署钦,郑小东.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影响因素探析[J].九江学院学报,2009,(4).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篇3

1引言

1.1医学模式的历史演变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念构架及人类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及医疗医药活动的根本看法,即医学本体论;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论构架,是指医学本身发展中的认知范式,即医学认识论;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医务人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即医学方法论。作为一种模式,上述三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具有特定性、稳定性、结构性、系统性等特征。其中,医学本体论是其医学模式的核心部分,即医学哲学观对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及医学思想方法、医学思维方式、医学实践方式、医学行为范式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认为,在医学史上,医学模式大体经历了远古时代巫术医学模式、古代自然医学模式、中世纪神学医学模式、近代生物学医学模式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eorgeL.Engel)正式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概念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l。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现了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超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这一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研究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还要研究人的状态和人所处的环境。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基础上,改善人的生存状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病、防病和促进健康。

1.3当今世界的医学模式

现今时代是生物医学模式和心理医学模式交替的时期。生物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就是把人看作为单纯的生物或生物机器。机器是由另部件一个个组装起来的;反之,也可以一个个拆开还原;因此,作为生物机器的人体同样可以用物理化学的概念还原为物理化学的单体。生物医学模式最根本的观点是要求任何疾病都要有生物学上的证据,即要求任何疾病都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上找到可以检测的形态变化或生理生化上的异常。此即莫干尼所说的,凡病均有“病灶”。生物医学的疾病概念强调的就是病灶。而心理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和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字。也即生物医学注重的是“病”,心理医学注重的是“人”。心理医学注重的是心身统一的整体和心身统一的社会实体的人。心理医学的健康概念包括以下内容:(1)生物机体是完好的;(2)心理是健全的;(3)与社会是协调的。其中尤以后两条更为重要。心理医学认为,心理上的失常是最重要的不健康,对社会的不适应是心理失常的最大原因;所以,根据这一健康概念,心理症(neurosis的另一种命名)将是临床心理医学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和重要的防治疾病,心理卫生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

1.4现代医学面临的新挑战

1.4.1时代信息化,心理负荷加重20世纪以来,信息量骤增。有人称这个时代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距离和时间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竞争意识激烈,抢时间、抢速度,意味着经济效益和利益;意味着进步和前途;甚至意味着“生存”。这既是社会的进步、社会的文明和物质财富的巨大创造和积累,但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心理和社会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成为心因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因此,如何稳定心态,如何诊治心理上的的疾病和保护心理健康以及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如何认识心理的物化和人体潜力、潜能的本质,如何进一步探索、研究、讨论这一系列原来是很少有人关注的问题,现在却成为现代医学及其重要的课题。

1.4.2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将进入老年社会,这是医学又一个面临的不容忽视的新问题。老年既有生理上特点的问题如:衰老和抗衰老问题,更有特殊的以往很少关注过的老年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老年的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心理衰老(也即精神衰老)是促进、加速生理衰老的重要原因,而心理衰老则与社会问题(主要是社会矛盾)有重要的关系。生物医学所研究和解决的衰老问题其重点往往放在生物学上的生理衰老,而很少甚至从来还没有考虑心理衰老的问题。现在,与生理衰老密切相关的心理与社会问题将成为医学的崭新课题。

1.4.3病谱及病谱顺位变化近现代的高科学技术对生物性、体因性疾病的防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生物性的致病因子在大量高效药物及先进预防措施的干预下,得到明显的控制;好多曾经吞噬过成千上万人类生命的烈性传染病,有的已经消灭,有的也近乎绝迹;一般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也已明显减少,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在与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却在不断上升。因此,整个人群的疾病谱和病谱顺位发生了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曾经有很高发病率的结核病已被排在第十位以后,而心血管病、肿瘤却上升到第一、第二位;在某些地区、某些年龄阶段的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则几乎被列为首位而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面对这种情况,单纯生物模式医学的诊治手段和药物几乎已难以为力。

1.4.4医学观念更新存在决定意识。观念总是带有时代特征。当医学的现状发生变化时,人们不得不检查一下原有的原理、理论、学说、观点是否还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一般说来,观念总是滞后于现实发展,它的惰性相对较大;当时代已经大踏步向前、新事物大量涌现时,人们这时才思考(不得不思考)原有的东西需要更新;这时,新观念方随之出现。新医学模式的诞生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客观的事实存在所决定。

2分析与策略

2.1我国医科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p#分页标题#e# 信息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人本位”概念,一切以人为本。人本位贯穿在所有领域。医学更不能例外。医学是人的医学,更突出人本位的重要。只看到“病灶”和“病”,而忽略人,或不重视人,这个医学就是个落伍于时代的医学。当前的生物医学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此,所存在的问题、矛盾的根源也在于此。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医学越来越多地干预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的最大负面影响就表现在它导致医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属性。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往往把病人看作是疾病载体,而不是看作一个生了病的人,对人身上的疾病非常重视,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思考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之中,对病人则持冷漠的无所谓态度,即所谓“见病不见人”。加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使得我国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了多种价值观、道德观相互交错、相互摩擦碰撞的局面。这种道德观念的交错与摩擦,正是造成社会道德失范的思想根源。而且这对于需要复杂,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崇尚个性而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一些青年从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道德观出发去选择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所提倡的共同价值观采取否定态度,从而为医学高校人文教育的开展及强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以恩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既要看到“自然的人”,又要看到“社会的人”,对待健康和疾病问题不应只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认识,还要从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从而对提高医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向我们表明,不应该把对医学生的其它素质教育看成是医学知识之外的额外要求,它们应该是医学教育本身极其重要的内容,把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医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应是医学院校的附属,而应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医学的本质是以社会的人为研究对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使命,然而现代医学院缺乏的正是宝贵的人文精神,现代医生中有不少因缺乏人文素质而不懂得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病人。因此,医学院校不能再继续只教给学生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应该赶快补上医学渗透交叉的医学人文科学,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应该只是学到专门医学知识去诊治“疾病”的医学技师,而更应该是富于人文素养,慈祥可爱的白衣天使。

2.2医学高校人文教育呈边缘化倾向

我国长期以来医学高等教育实行的是过窄的专业教育,片面强调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认识自我。其中包含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国的医学院校学生,除了能够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接触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接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笔者认为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弱化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1)人文学科的选修课比例不适当;(2)不能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3)我国医学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克隆技术的出现及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单纯的医学科学技术问题,但绝对不能应用于人类社会,因为它是缺乏人文导向的反伦理、反人类现象。

2.3在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位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毕业后足不出户,沉浸在做实验、练技术的追求之中,为了练习娴熟的手法竟到了忘我的境界。按理说,这个医学生的精神值得赞赏,但是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单纯追求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技术素质固然是一位医生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但无论技术有多好,也只能成为局限于本专业狭窄领域的单向型专家。而要成为专业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学者型人才,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环节上,注重人文修养与人文环境熏陶至关重要。政治课不是说教课,应与时俱进,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为医学生搭建培养人文关怀情感的教学整体环境,弥补他们在人文关怀情感上的缺失。医学专业最早把人当器物研究,包括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后来发展到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人作为社会人、整体人来看,人的疾病不单纯是机体因素,还有环境、工作压力、情绪使然,新型的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以治病为对象,只诊病不看人,桎梏了医学的整体发展,当前强化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非常紧迫。在掌握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的同时掌握人文科学方法,是未来医学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科学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的研究和宣传;其次,加快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体现医学人文科学性质和强化医学教育,人文底蕴应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最后,还要加强医学人文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2.4关于医学院校开设人文教育学科的几点构想

医学院校人文教学的学科设置,一般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医学哲学、医学史为代表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医学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其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医学科学家提供支持。二是以医学伦理学为代表的学科,其中包括生命伦理、高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生态伦理等,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如何做一个好医生。三是以医学社会学为主的学科,其中包括医生与病人、医学与法、卫生保健政策、卫生经济学、医患沟通技巧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处理好医疗保健服务中的种种社会问题。根据这一设想,当前我国医学高校宜以以下七门学科为主要人文学科: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卫生经济管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技巧,此外还应该包括音乐、美术、文学、美学、历史、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课程。课程只是载体,通过课程来实现培养目标,塑造人文精神。课程设置要坚持采取必修课、选修课和公选课相结合的形式。重视人文课程是必要的,但人文精神的培育绝不是单纯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的,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精神培育尤为重要。要把人文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将人文关怀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传授医学知识与传播人文精神结合起来。许多医生在工作初期大都胸怀任爱之心,恻隐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医生对病人的关爱逐渐淡化,道德观念和价值伦理偏离。应该看到带教老师的语言、行为、仪表、态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人文教育不单纯是培养高素质医学生的需要,还应成为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p#分页标题#e#

3结论

恩格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论要点是:第一、从医学本体论来说,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健康主要由社会因素决定(这与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相契合)。那么,医学研究的对象,就不再是人体,而是社会的人。第二,从医学认识论来说,健康的内涵和外延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生理健康或器官健全,更强调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健康,健康是一种积极状态,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有责任。早在恩格尔之前,WHO签署的章程序言中健康的定义即是:“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第三,从医学主体来说,医生既是生物医学家,也是医学心理学家和医学社会学家。第四,从医学方法论来说,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不仅是人们在身体上恢复健康,也要在心理上、社会上改造和完善人,而且除害灭病,保障健康决定于社会环境的改善,政府要对人民的生命健康承担责任,要组织动员家庭、社区和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参与。随着恩格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许多论者和学者提出了与恩格尔现代医学模式相结合针对现代社会对医学提出新要求:医学主体扩大化;医学内涵深度化、外延化;医生的职能多样化。强调医学科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综合,医学科学不仅要具有科学精神,还要具有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篇4

多年来,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往往是被忽视的,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教育本来是对人的教育,但是现在我们却看到它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消解了自己的本质。人的教育被忽略了,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反而被强化了。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呼吁: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形成,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些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有空时才说几句;有些家长虽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但在目标认识、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缺乏科学性,这样不仅容易导致与“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初衷相去甚远的结果,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还可能酿成悲剧。针对这些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以引起家长的重视,提高我们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既有知识能力又有健康人格、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年青一代。

首先,家长应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视教育为学校的事、老师的事、社会的事,以为自己付了学费,把孩子送入学校,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这种想法是极不正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对子女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人文精神又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一个文化素质低的民族,不可能具备高尚的人文精神;相反,具备高尚人文精神的民族,其文化素质必然良好。如果忽视或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素质乃至整体素质的下降。但是现实中,我们的家长是怎么理解素质教育的呢?他们理解的素质培养,首先是学东西,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技能。山西大学教育系副教授郭芬云说,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目前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和重视,而体现为人文精神的人文素质培养则被忽视了。如果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青少年将会出现一些不良倾向,如精神失落,包括酗酒、早恋、吸毒等;道德失落,包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没有感恩意识等;行为失控,包括没有正确的生活目标、丧失起码的自控能力、“一气之下”“一念之差”走上犯罪之路等;学业失败,包括厌学、倦学,甚至是逃学、辍学等;身心失调,包括意志薄弱、情感脆弱、性格软弱等。因此,家长应转变对素质教育的误解和忽略,重视对子女的人文素质教育,让孩子在数年的学习生活中能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向上的信念。

最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掌握一些必要的科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有关珍爱生命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生命的起点,让孩子从小懂得珍爱生命,感知生命的珍贵和欣喜,让我们的社会少一点血腥,多一分温暖。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当今社会中存在很多令人失望的现象:孩子不知道感恩父母,学生不知道感恩老师,病人不知道感恩医生,成功人士不知道回报社会……难怪很多中学的一线教师感慨书越来越难教了,人越来越难育了,我们的教育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应以我们的家庭教育为起点,家长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让孩子成为懂得感恩的人。

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家长不能总是用“老实听话”等传统标准来评价孩子,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创新精神、竞争意识等现代人文精神,以适应当代社会的人才观。

总之,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让我们每个人都转变观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多尽一分心力。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 人文素养 英语教学 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人文素养的定义

中国《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素养”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和思想修养的总和。人文素养指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语言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整体素质,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成为具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之人。英语教学过程恰好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包含德育、智育、美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综合素质教育。

2人文素养培养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生的重要性

职业技术教学中的学生大多数为初中、高中毕业。他们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缺乏自信心,学习兴趣不高,容易被教师忽视的弱势群体,有的同学甚至有厌学倾向。面对这样的大的背景和教学对象,为职校的学生添补一定的素质教育和人文渗透是十分必要的。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素养的培育,积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因素,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人文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人文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3.1营造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有很大的帮助。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以极大地降低学生的情感焦虑,更加有利于语言的习得,学生们充分体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信赖学生。同样,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好榜样。课堂上,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以真挚、亲切的情感来组织教学,同时要有大方得体的教姿教态。与学生的眼神交流很重要,课堂上的适度的“微笑”更有良好的效应。

3.2加强师生、生生交流互动

英语课堂上,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更好地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智力发展。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等,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My mother》时,导入部分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播放了一些动物世界里表达母爱的图片,使学生们很快进入课文的主体,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带着这种感恩的情怀来学习此课文,很快进入角色,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3.3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英语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学科。 教学内容丰富,中西方文化相互渗透。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教材编排,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的人文素材。当前,市面上推广的高职英语教材,大多数的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比如,第一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Why college?” “The world beyond classroom”,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新目标,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树立自信心,积累社交经验,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在学习第五单元“Winning at all costs”让学生学习到了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相关知识,同时学习到了运动员们的体育精神。 当然,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本上,还需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对文章的阅读、鉴赏和研究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4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以往的评级体系,大多以课终的试卷的成绩为主,这就潜移默化的暗示应试能力的重要性,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忽略人文素养的提高。为了改善这种对语言的单一的评价,向多元化进行转变。注重对学生阶段成绩的评价,也就是平时成绩。比如完成预习作业、完成课后的对话练习、课堂上的表现等等都可以纳入测评学习成绩的因素之一。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所取得的成绩的评价更加侧重于情感、态度、方法等反面的评价,突出自评和互评的作用,激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4结语

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积累与沉淀的过程。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做到身正为范,教书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们必须认识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育人理念。将人文教育和日常的教学管理相结合,努力营造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氛围。培养出知识结构完善、思辨力强、具有人格魅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6).

[2] 张正东.探讨外语教学目的―谈我国外语教育重新定位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8).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篇6

摘 要:医护人员服务意识差、就医环境差,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此外,从开大药房到收红包等不良行为,个别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不良行为降低了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形象。要扭转这种局面,在学医期间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医德医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的是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并探讨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

关键词:医学 人文素质 重要性

一、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

1、医学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基本要求,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是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大的任务。加强和改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我国医学卫生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人类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正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这就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必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把他们培养成为尊重人类、尊重生命、有爱心和高尚职业道德的人类健康的守护者。

3、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遵循医学自身发展规律、顺应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以后,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行为因素诱发的心脑血管病、精神疾病、肿瘤等非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人类对健康的定义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就对医药卫生人才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教育应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是医学人文性复归的客观要求。

4、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未来医务人员道德水平的客观要求

高等医学教育以培养德术兼备的医学人才为己任,在医疗实践中,医德与医疗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整个医疗卫生的防治诊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对所有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古今中外,医德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也是一致的,这种现实的要求就迫使医学教育从开始就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打好职业道德的基础。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探讨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主渠道作用

1、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有文、史、哲、音、美、心理学等。此类课程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二分之一,主要让医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由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等。此类课程主要让医学生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同时尊重人和人的权利,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由多学科融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此类课程主要是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之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以上三类课程相互联系,根据学生所在年级的不同,分阶段渐进,贯穿医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低年级学生以第一类课程为主要内容,辅之早期接触病人,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责任感;二、三年级学生以第二类课程为主,在此阶段学生参加社区医疗实践与健康调查,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高年级学生以第三类课程为主,结合临床实习、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

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积极尝试多种形式。如指导性自学、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交互式学习等。必须讲求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方面,应逐步推广以撰写论文、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侧重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2、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渗透人文精神,加强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课堂教学不仅仅作为传授医技的渠道,更作为育人的渠道,将人文精神教育融汇于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有效地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在专业课教学中应选用该专业发展史上里程碑事件、著名科学家的事迹等启发学生;还应增加相应的伦理学、社会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医学伦理学中的自主、知情同意、伤害、最优化的基本原则应贯穿到临床各科教学中。

3、在见习、实习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医学教育的见习、实习阶段,尤其应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各见习、实习教学单位应结合医学生见习、实习所接触的典型病例、以及本单位曾发生的典型事例,进行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角度去研究、解决医疗问题,使临床实习阶段不仅仅是对医学知识技能的实习,也是对医学人文知识运用能力的实习。

(二)充分发挥优秀校园文化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1、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

物质——空间类环境以暗默的方式寓含着文化信息,积淀着历史与现实的价值理念,学生在与物质情境的交融与对话中,不断地解读其中的价值寓意,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奋进的感觉。

组织——制度类环境,负载着整个学校的组织方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信息。组织制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性格发展。学校要营造民主、严谨、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素质,尊重学生人格,鼓励个性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博爱、诚信、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

文化——心理类环境是最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深刻、稳定地体现着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和情操,能使学生拥有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因此,应加强校训、校风、校歌、校徽等象征着大学精神载体的教育功能;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强化群体行为举止对个体行为举止的影响。

2、充分发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

校园文化科技活动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应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校园科技文化节、名家论坛等各种形式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团及各种以科技文化活动为宗旨的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作用,使学生在亲历的活动中修身养性、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增强科学人文素养。

3、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

要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必要条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接触社会、服务大众,开展慰问走访、体检义诊、导医护工、科普宣传、扫盲支教、社会调查及社区服务等多种活动,以此培育医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尽责”的优秀品质和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崇高追求。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建设

1、加强医学生人文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有坚实的学科支撑。要加强医学人文学科建设,通过人才引进、师资重组和硕士、博士点的建立,逐步培养、聚集一批医学人文学科优秀学术人才;同时,大力开展医学人文课题研究,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使之发挥对医学人文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孵化器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医学人文重点学科。

2、努力提高基础和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篇7

家庭教育的灵魂是人格教育,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子女学会做人。不论你的孩子是“神童”、“天才”,或是在某个方面智力”超常”;不论你想“养儿防老”,还是“望子成龙”;不论你在给孩子请家教补课或学习美术、音乐,作为父母,要时刻记住: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一根主线,一根主心骨,就是培养孩子做人一一做一个正直的人,生理上、心理上、精神上都是健全的社会人,一个既独立又合群的人。按照陶行之老先生的话,不做人上人、人下人、人外人,要做一个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人中人。

二、教育的四大支柱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一文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观点,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又是建立在前三种学习基础之上的一种基本进程,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许多家长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把辅导孩子学习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忽视了对孩子如何做人的教育。其结果,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人格缺失、甚至是智优德劣的孩子,这是一个尽可能避免的现象。

目前国内流行一种“育人产品论"一一即把学校培养学生比作工厂生产一样,称作产品。于是,就有精品一一品学兼优者;次品一一仅文化课不好,其余均好者;废品一一各方面不错,但身体和心理素质很差者;危险品一一智力、文化课方面都很好,但品德过差者等之说。其中危险品的出现即是做人教育的失败,也是教育的根本失败。

三、做人教育的根本要求

现在,不少家长包括社会舆论,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了,一切都好了,这是一个片面的危险评估。这类家长可以因孩子的学习好而自豪,但千万不能忽视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不能“用一俊而遮百丑”。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因恶意用硫酸烧伤动物园狗熊事件而被判刑;极个别高智商青年因高科技犯罪而锒铛入狱,还有个别青年留学生因犯叛国罪而被关入铁窗。这些鲜活的例子,应该为这类高智商的家长所记取。

作为一个明白的、有眼光的家长,除了让孩子学习好以外,一定要培养孩子做人,做一个爱国、爱民、正直、正派的人,做一个品格高尚,具有社会主义荣辱感的人,这才是育人的根本。

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智力正常的孩子,可能通过升学成才的希望不大,但家长一定要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品德良好、有一定能力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常言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不一定要求孩子都上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能学会一门技术,成为一名用双手养活自己并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普通劳动者,照样可以潇洒地生活。要看到上大学的毕竟是少数,不上大学照样有出息。纵观世界500强和我国50强的企业老总经理们,大部分都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但他们的事却如日中天,日进斗金。环顾我们周围,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老板、大款,高学历的也不多。关键是能力、信心、是信念、品格、是诚信、正直,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格魅力。

反之,如果子女智育不好,品德还有问题,整日东跑西混,惹事生非,这是很危险的,它是普遍存在的失败的家庭教育的类型,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是巨大的。社会调查显示,破坏社会治安的事件,绝大部分都是这类孩子干的。

四、新时期对人才教育的新要求

(一)新时期的特点

当前的时期,是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期,也是一个东西方文化激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崭新的时期。面对新世纪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国要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需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专门人才。只有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一代四有新人,才能使他们担负起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代新人的任务,不仅历史地落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肩上,也与广大教育工作者息息相关。因为家庭教育在人的生存与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以自身特有的方式,抚养教育着下一代。在人生的基础阶段,塑造着亿万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个体素质。

(二)新世纪人才教育的新要求

从大的方面来讲,新世纪的人才应具备两个基本方面的素质:思想品德和知识才能——这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其次,还需具备几个条件。

1、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使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传统。它是几千年来按我国亿万人民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民族的内聚力,粘合剂。爱国主义情感是人们道德品质的基础。一个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感的人,必然会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的光荣,能自觉的把自己的成长同中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爱国主义情感是最强大的精神力量。他是我们弘扬和培育们足精神的需要,是对祖国、对人民“奋发的、热烈的、积极的、不屈不挠的爱。”它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及其献身精神紧密相连。

2、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信念,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终身的总目标。一个有理想信念的人必然会认识到人生的自我价值只有在实现社会历史任务和满足社会现象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实现。这样,就能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联系在一起,具有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荣辱观,就能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做出重大贡献。

3、高尚道德的情操

4、现代的思想意识

这里主要是指创新意识、竞争合作意识、效率意识和环境意识

5、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6、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要真正教育好子女如何做人,还需要首先从家长做起。除了对上述几点论述有较深刻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理论修养外,还要学习掌握几点教子女如何做人的原则和方法:

1、坚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家庭、因孩子而异。

2、坚持知和行的统一,借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成功家教经验。

3、坚持从自律到他律的转化,注意指导子女的自我修养、自我教育。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医学道德素养;良好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7)12(c)-0056-02

在中国,医患关系这一最基本的社会人际关系,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共同推动之下变成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由于涉及到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每每出现医患纠纷,讨论都会异常激烈。因此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为了应对不断凸显的社会矛盾和持续增长的利益诉求,从根本上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离不开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医学界应该把努力的重点放在医学生医德培养以及医务人员医德素养的继续教育方面。如何加强医学生以及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医学人文素养,无疑是摆在医学界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医学人文教育的逐步加强,会有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自觉提升自身医德素养,以为患者提供高水平人性化的医疗为己任,在重建令多方满意的和谐医患关系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学在本质上是一门人学,内涵着一种人性的温度[1]。医学的这种独特属性加之其实践对象和研究对象一致,都指向有生命的人,医学以人为研究客体,又直接服务于人[2]。因而没有任何一门科学技术像医学那样需要人文与之同生共荣,并且在此基础上要求其从业人员的技术与道德高度协调一致。然而,当前的医学道德领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类是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各类生命伦理争议,诸如器官移植问题、人类辅助生殖问题、基因增强技术等等。另一类是如何使临床医学更加人性化的问题,例如:在临床实践中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应坚持“患者第一”的原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患者的利益置于首位,不能以任何理由损害患者权益;日常工作中对患者要一视同仁,同情、关心、体贴患者,不滥用药物、不滥施辅助检查、不滥施手术;注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践行知情同意、尊重自主等医学伦理原则以及医学伦理基本规范,自觉遵纪守法。

上述这两类现实存在的医学问题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进程中急需克服的的顽疾。现阶段,由生命科学技术应用以及临床医学工作缺乏关爱这两类原因导致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的缓解,涉医暴力事件仍然时有发生。在如此复杂的执业环境中,要改变不良的医患关系,就要在变革体制的同时,恢复和强化医学的人文传统。那么更加有理由相信,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有助于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降低涉医暴力事件发生的概率。医务工作者加强医学人文素养的建设不仅是医学道德的本质规定性,更是当前时代的需要。因此全面提升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是当下医学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而医学人文教育是提升该职业群体医学人文素养的根本途径。

医学道德因素在医学科学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医学界与教育界的重视。近年来,医学教育的落脚点已经逐步放在改进与加强医学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医务工作者以及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与此同时,医学教育领域也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那就是不能使医学人文沦为空想和口号,医学人文要进入医学并与之一同寻找二者的共鸣点,医学人文教育应该把实现人性化医疗作为终极目标,在医学实践过程中展现对患者、对患者生命的关爱[3]。

对此,医学人文教育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要达成的目标共有3点。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正确处理医学人文与医学技术的关系。这点要求医务工作者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要对现行的医学科学技术引发的各类生命伦理问题要有深入的理解,本着患者利益第一的基本要求,运用医学伦理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对由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风险及收益进行综合评估。坚持这一过程有利于医务工作者形成对生命科学技术合理运用的正确认识,对于突发或者全新的医学问题潜在的风险能够具备预判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医务工作者处理医学技术所引发问题的职业道德素养。第二点是认真处理好医学与医学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对此,医务工作者应做到灵活应对医学伦理困境,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伦理道德难题要学会结合政策法规、科学事实以及医学伦理理论原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棘手的伦理困境迎难而上能够促使医务工作者产生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勇于承担风险的主人翁精神。同时,解决问题的过程必然伴随改革和创新意识的产生,在日常工作中全面塑造其伦理敏感性。第三点是全面处理好医学与医学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即要求医务工作者能够更好地认同和接受不同人群观点的多样性,增進对于各个阶层、各种文化以及价值观的尊重。在践行医学伦理学三大生命理论的同时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并于工作中体现出对患者生命的充分尊重。此外,医务工作者还应具备仁爱之心,能够尽一切努力,甚至冒着某种风险为患者解除病痛,增进健康,并为此提供尽可能最优、尽可能周全、尽可能最低成本的服务,即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由此可以明确“正确处理医学人文与医学技术的关系”“认真处理好医学与医学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全面处理好医学与医学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所阐述的内容是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医学研究的主体,更是医学实践的对象,在具体的医疗实践过程中实现对人生命的全面尊重和抚慰、提供人性化医疗体现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素养的高低,在医疗实践中,人性化医疗没有特殊的、具体的、程式化的标准。它以医务工作者的仁爱之心为起点,广泛存在于医务工作者主动和积极的努力中,并以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的强烈责任感贯穿表现于医疗实践的整个过程中。人性化医疗是医学人文的最高要求,任何具体的衡量标准都是对最高要求的束缚,因此,能够为患者提供何种层次的人性化医疗完全取决于医务工作者的医学人文素养的高低。著名的医疗剧《心术》对医患双方基本共识的形成影响很大,此剧认为医生有三重境界:一是治病救人,即医好患者的病。二是人文关怀,即在医好患者病的基础上,像亲人一样对待他们。三是进入患者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医务工作者要认真理解和内化“三重境界”的要求,全面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努力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高水准、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

此外,需要医学教育界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是,对于中国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的落实,要注意结合中国社会的具体语境,也就是说提高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素养离不开现代伦理思想的浇灌,更离不开中国传统医德的滋养。“医乃仁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命题,也是中国传统医德的精髓所在,时至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主义。“医乃仁术”包含丰富而又深刻的理论内涵,可以深度挖掘的空间非常大。为了更好地明晰“医乃仁术”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就必须先要全面剖析什么是“仁”。仁是儒家伦理文化的核心要义,儒家传统认为仁是“全德”之称,是“五常”之首,是包罗众德的道德范畴,其核心是“爱人”。从字源学上看,仁字从人从二,涉及的范畴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仁者应该尊重、同情、爱护、帮助他人,时时以己推人,处处为他人着想。仁者爱人的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3]。

结合对“仁”的理解,“医乃仁术”应该指向的是助人摆脱疾病苦痛困扰的仁慈之术,是爱人、救人之术,“医乃仁术”是对至高医学道德最简明的诠释。“医乃仁术”阐明了医学应该包括“仁”与“术”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要实现“爱人”的目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具备相应的人文道德素养,同时还应熟练运用医学技能,对于医学来说二者缺一不可。其次在“仁”与“术”的关系上,“仁”为“术”的前提,“术”必须以“仁”为宗旨和归宿,当然,“仁”的实现,必须以“术”为手段,“仁”与“术”共同铸就了医学的完整性。此外,“医乃仁术”还界定了正当医学行为的范畴。医学只有在“仁术”的意义中才是医学,才是医家应当追求的,出离“仁术”范围的医术,不能称之为医学,对此医家应着力避免。“医乃仁术”的命题时刻提醒医家,医学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忽视人,不能脱离人。医学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忘记其服务对象是人,以“活人为心”是医务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4]。

“医乃仁术”不但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德的核心要求,更是现代伦理思想的极致追求。医务工作者要在科学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对医疗评价标准全面化的多重挑战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在医疗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找准定位,必然需要将“仁心”“仁术”“仁性”融汇内化到自己的灵魂中,以极高的医学人文素养为患者、家属乃至社会提供人性化医疗,使之体会到来自医务工作者发自内心的仁爱和关怀,重建令多方滿意的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戴晓晖等

    [参考文献] 

[1] 郭照江.医学伦理学新编[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2] 陆洁冰,文秋林.伴随医学科学的发展步伐前进—杜治政医学人文思想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5(2):24-26,30. 

[3] 刘云章,边林.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4:258-259,41-43. 

上一篇:精神医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