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对非遗传承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6 17:33:01

传承人对非遗传承的意义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7)03-0020-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无形传统民间文化遗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传承,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地域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和繁荣,是国家、民族和世界的宝贵财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地,是保护地域和民族的独特人文环境、文化传承和自有的生活氛围。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相较于有形的物质类文化遗产,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延续上更容易受到破坏甚至消亡。目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态非常严峻,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保护方式,这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深远。

位于河北省中部的廊坊市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但是它坐落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燕赵大地上,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地域特点鲜明、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传承,这些散落在廊坊市乡土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民价值理念的延续、文化生活的皈依。大力保护廊坊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凝聚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地区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与文化支撑,必将成为廊坊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具有独特地域色彩、富有归属感的文化氛围。

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0种,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种类多样,极具有地域生活色彩。比如秸秆扎刻技艺与本地区主要农作物种植习惯明显相关。

廊坊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立有专门的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长期的普查、申报工作,制定了本地区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对传承人的专项保护,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目前已经有国家级项目22项、省级76项;国家级传承人7名、省级传承人47名;还有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省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经常举办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活动,并在青少年群体间进行普及性宣传活动,比如“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1.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比较艰难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长期传承下去,具备有自我更新的创造能力,最好的状态莫过于该文化传承在现今社会仍然有良好的生存环境,能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有机的组成部分。但是,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生存环境比较艰难,情况较好的是传统技艺类文化遗产,比如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和安新芦苇画。这些技艺在今天也具有市场价值,不但没有退出群众的日常生活,还有日益更新、自我发展的趋势。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用性较强,继续生存发展下去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与原有时代背景联系较紧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源自民间或者民间节庆祭拜活动的传统音乐、舞蹈类,现在基本的生存状态是局限于某些规模较小的演出活动,适用场景非常有限,即使是想转型为商业演出,由于审美习惯、文化情感的变迁,也很难获得广泛的市场接受。生存环境的无源性,导致此类文化遗产无法自然延续,必须进行保护型干预。

2.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开发需要适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成功商业化不是件坏事,起码表明具有自身延续的可能。目前的两难之地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然要寻求其自身的延续和发展之路,开发利用在所难免,如果一味采用封闭式的保护方法,文化遗产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也无法延续。

可是商业化同时也会带来负面效果,商业活动追逐利润的本身,会导致为商业利益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破坏性修改,丧失了文化遗产原有的历史承载性和文化特点,也就丧失了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后果严重的话,会导致文化遗产的灭失。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态度非常明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是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的方针。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开发必须适度,目前关于适度的掌握问题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和监督途径,基本上处于放任自主的状态,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常不利。

3.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继乏力

传承人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要,但是,鉴于此类文化遗产基本上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模式,没有规范系统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难度非常大,并且无法在短期之内取得效果。年轻人愿意学习并传承此类技艺的非常少,老一辈的传承人又体衰年长,未来传承断代的情况有可能出现。

当然,为改变这种局面,也做了很多针对性的措施,比如被确定为“非遗”后,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扩大社会知名度,本地各相关部门也努力给传承人提供各种外出交流和宣传机会,吸引有兴趣的年轻人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政府也对传承人给予资金支持和帮助,改善该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来鼓励新生代的加入。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传承人都是以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职业或主要生活来源的,多数传承人在实际生活有其他的工作和负担,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文化和社会的责任感坚持这类活动的,这就导致他们分配在非项目上的时间和精力必然是有限的,就更不要说延续和发展了。

4.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传承人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其代表的文化因素的再生和发展。任何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长久传承,都是因为能和地域性生存环境相互共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难度,主要在于与其相关的民间信仰、文化传统。所以,越是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容易保护,越是文化精神内核丰富的文化遗产越是难以保护。可这些,反倒是真正的非物|文化遗产精华。

所以保护此类文化遗产必须把本地区的区域群体的文化认同、传承因素都考虑,让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不仅“形”在,更要“神”在,这样才是具有文化意义的保护。

二、解决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法律途径

1.完善地方立法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

我国地域辽阔,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明显,各地区的资源差异较大,这决定了高位阶层的立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必须原则性较强,具有普遍适用性,而不会具有明确执行性。这需要各地区在此精神指导下,根据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色进行地方立法,尤其是对于本地区生存环境较差,与社会对接有困难的类型,要进行倾斜性保护。这种困境不是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自身发展予以解决的,只能特别扶持和关注。

这方面的地方立法的完善应首重实效性。对于制定的规章制度要进行定期法律实施评价,综合评估该地方立法实施后的具体功效、对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改良程度、社会综合影响和效果对比、社会意见反馈和建议,阶段性修正,通过地方立法的不断调整,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效果。

2.法律规定与合同约定相结合控制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商业化

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合商业性利用,何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大意义是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相较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意义,其经济意义并非首要的保护对象。

法律规定与合同约定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界定商业化的程度。具体而言,商业性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以法律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效果,在合同签订时约定第三方评价制度。对于破坏性利用的情况,可终止合同的履行。

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实施重点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利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这导致传承人不可能把整个职业中心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上,所以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重点保护,使其无后顾之忧,可以专注于文化传承和保护。

首先,根据现有的传承人分级制度,兼顾其所传承文化遗产的价值大小、濒危程度等因素进行评选,按照行政许可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做到标准透明、条件明确、评选公开、结果公正。在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序传承的前提下,明确传承人的权利和职责,给予相应的待遇,使之不仅是传承人的道义责任,更是法律明确保障的权利责任,可以以此安身立命。

其次,建立传承人的发展和上升空间,吸引年轻一代的加入。引人类似级别或职称类型的规定,配置相应的薪酬待遇和社会福利。其别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者作出突出贡献的传承人,可以获得类似政府专家津贴或项目专项补贴。根据传承人对文化宣传和延续方面义务的规定,例如表演宣传、技能传授、对外推广等工作,进行职业评价,给予相应待遇。

4.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传承机制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承载环境的狭窄造成的,扩大公众参与,某种程度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改善,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地方文化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做的宣传工作,应当不仅限于宣传,更应该重在教育普及。这不是学校或教育机构的职责,更多是关于本地区传统和地方特点的文化活动,尤其是如果能结合本地区的民俗或节庆,组织此类活动的效果会更好,也更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第二,进行文化传统的再建设。现代社会对生活精神层面的需求更高,对文化传统的兴趣有提升的趋势。作为现代生活的有效补充,充分与旅游业和休闲业相结合,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历史传承魅力,有利于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和关注。

传承人对非遗传承的意义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 保护 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78-02

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大会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决议。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9项代表作获得通过,中国昆曲入选。至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特定的专业术语逐渐进入国内学术界视野。20世纪后期以来,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日益严重的危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中明显存在盲目性、机械性、片面性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进一步对国内诸多学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及保护措施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为其探寻出路。

一、国内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Nonphysical cultural heritage)(以下简称“非遗”)又被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就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它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集体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包括所有形式的传统、大众或民间文化。它们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关于“非遗”的内涵,国内学者白云驹做了广义和狭义的深入研究,他认为广义的“非遗”除特定的口头文化外,还应当包括人的行为文化。而狭义“非遗”则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希望予以保护的文化范畴。张春丽和李星明将“非遗”的内涵界定概括为三个方面,分别是“非物质形态”的“非遗”,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物质形态”的“非遗”,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物、器具、工艺品等;文化场所(或文化空间)全面总结了“非遗”的研究领域与保护范围。而刘玉清在列举了“非遗”的各个具体实例后,认为“非遗”应该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形态文化;另一类是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行为文化,以民俗形式出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意义和功能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非遗”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较短、概念和内涵不是很清晰,这不利于我们对“非遗”制定相关的具体保护措施,所以对“非遗”的特征、价值及功能性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层次地理解“非遗”。

王宁对保护“非遗”的难易度方面及其特点进行研究,他总结出:高度的个性化、浓缩的民族性、传承的经验性这三个特点。贺学君沿“生命”本性深入考察,活态性、民间性、生活性、生态性是他归纳出的特征,他强调,“非遗”只要还继续存在,就是生动鲜活的,“有灵魂的”是“非遗”的本质表现。而费安玲从法律性质将“非遗”的特征理解为:特定民族性、活遗产性、以口传身授方式体现的利益性和传承性。

“非遗”的价值、意义及功能方面,同志在全国文联第七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报告充分肯定了优良传统与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建设方面的价值。

而韩基灿则从历史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谐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八个方面研究“非遗”的价值,并将其意义总结为四个“有利于”。刘魁立从人类视角出发,认为“非遗”具有群体认同、民族认同等重要功能与价值;而从旅游者角度出发,“非遗”可以承担认知历史、认知世界、认知特色文化的需求。朱祥贵认为,“非遗”的价值不止是工具性价值,应该在保护深层次内在价值的基础上,使人作为传承主体承担对“非遗”相应的生态义务和责任。

三、国内学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党中央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保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国内学者对于“非遗”的发展现状有持乐观态度的,同样也有否定批判的。

刘魁立在以分析的态度对待“非遗”时表示,提高全民珍视和关怀“非遗”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张晓雁则对我国“非遗”的保护与利用存消极态度,她认为由于传承、利用措施不落实,以及人们对“非遗”的忽视,我国“非遗”名存实亡。乔晓光也认为,我国“非遗”现状不容乐观,尽管文化遗产比较丰富,但也消失较快。其原因是整个社会对“非遗”的认识不够,缺乏智能资源、法规措施和抢救保护资金,并且传承渠道不畅,民俗流变冲击大。

而李春霞既分析了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做出的成绩,又指出了“非遗”的发展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对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力度不够;(2)非遗保护人才青黄不接,研究民族文化的人才短缺;(3)过度的建设和“保护”开发行为,对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害;(4)许多地方与企业表面上热衷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旅游开发之实,而以保护“非遗”为名。

时吉光和喻学才从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遗”保护角度出发,认为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将“非遗”转化为物质化的东西, 纳入旅游吸引物的行列,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做到实处, 也是国内研究者们面临的挑战。

(二)我国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涵的理解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植于民族土壤的活态文化,是发展着传统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它不能脱离生产者和享用者而独立存在,它是存在于特定群体生活之中的活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因素。

1.保护主体

保护主体在有效、有序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中占有不可缺的重要作用。王文章对保护主体的界定是指负有保护责任、从事保护工作的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相关机构、团体和社会有关部门及个人。他们承担着不同的保护任务,但是工作目标却是一致的,只有各级保护主体明确并履行自己的职责,保护工作才能顺利开展,王文章认为的保护主体主要有以下三个:国际组织、国家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当中则认为政府职能部门、学界、商界、新闻媒体是保护主体,书中认为保护主体是由政府主导,他们处于传承圈之外,虽与传承无直接关系,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外部力量。

与王文章不同的是,苑、顾二人将商界和新闻媒体也归为保护主体的范围,尤其是对商界的肯定,会牵扯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前景。

2.传承主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建立“人类活宝”制度的指导性意见》中提出:实际上,创造行为是没有物质形式的,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间断,“人”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解决传承主体即传承人的问题。

所谓传承主体,王文章认为,是指民间文化艺术的优秀传承人,即掌握着具有重大价值的民间文化技艺、技术,并且具有最高水准的个人与群体。他同时认为,保护“非遗”就是要保护好传承主体,他分别从传承主体、政府、领导干部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保护好传承主体。

陈映婕、张虎生在《完善之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保护》中提出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中的传承主体有差异也有共性,并以民间类文学传承人为例阐述了传承问题正是现在“非遗”保护的瓶颈与难题所在。现已出台了相关法规政策认定传承人,并规定了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将其不断细化深化。

(三)我国学界对于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办法概述

面对我国“非遗”消失和濒危的现状,2003年党中央要求文化部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的保护方针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在对于如何保护的措施上,我国学界的观点难以一致,就以王文章为例,他提出七点,其中,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保证是立法保护,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序进行。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基本物质保障,应不断加大财政收入,加强与其他国家交流合作。此外,还应将采取系统科学的有效方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环节。

与之相对应的是苑利、顾军的观点,他们认为保护方法也有七点:(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2)开展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3)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登记制度;(4)收藏与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5)建立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6)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调查制度;(7)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数据库。同时,林秋朔以昆曲的保护为例,指出要积极推进民间“非遗”的产业化发展,适当鼓励以民间资本进入民间传统文化的形式进行产业开发。

四、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途径理论概述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单纯保护很难实现,单纯保护不但会缺乏资金支持,客观上也很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展现。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要引入商业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中明确指出两种发展途径,一是商业化经营,二是产业化开发。二者并不相同,“商业化经营”指的是将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品作为商品而进行的商业化营销;而所谓的“产业化开发”,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通过现代化技术和企业化管理模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规模化生产或整体性开发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能否进入市场,能否进行商业化经营,作者认为决定于该遗产原有的生存方式。至于产业化开发,作者并不反对商业社会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些元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的产业化开发,例如将民间传说改编成电影。作者表明保护与开发必须要“分别实施”和“同时并举”,只有这样,才可为今后的产业化开发创造出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

李震的观点则是提出两种发展模式:博物馆模式与田野模式。博物馆模式的基本要义在于保存与展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发展中最为常见的模式,它可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外观不致变异的前提下传承并延续。田野模式则是与博物馆模式相对应的另一种模式,它保护与发展的不是可供展览但缺乏实际生活气息的文化迹象,而是包含诸多事象在内的生动形象的可塑文化事件。这两种模式都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特性为交叉使用的标准。

传承人对非遗传承的意义篇3

曹学娜,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承与发展,首先要推动中华文明在网络中的传播。按照文化的构成要素,分三个层次探析传统文化网络传承发展的内容,即民族文化遗产层面的传承与发展、汉语言文化和知识系统层面的传承与发展、民族精神和伦理价值观层面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是建,一方面是传。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全社会应有传承与发展意识,更要遵循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效果。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4-0118-005

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承与发展,首先要明了传承什么,发展什么,即推动什么样的内容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结合网络传播特点,我们从三个层次来分析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内容,即作为文化遗产来加以传承发展的层面、作为语言和知识系统加以传承发展的层面、作为精神价值加以传承发展的层面。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建设是传承的前提,传播是传承的路径。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全社会要有良好的意识,更要遵循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效果。

一、民族文化遗产层面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于今人来说,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按照文化遗产的类别,将其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界定,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文物,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刻和雕塑、书籍、书法与绘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洞窟以及联合体;建筑群,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文化遗址,指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等区域。截至2013年6月27日,中国已有世界遗产45处,仅次于意大利(49处),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文化遗产31项(包含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这些遗产包括了名山大川、历代建筑、石窟墓葬、遗址遗迹等等。对于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强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网络化,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网上传播。从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历史文物、历史建设、人类遗址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物质性、有形性的特点。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有形的、物质的,但也内含着无形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有形性,是不可承传的。我们在此所说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方面,是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特有文明形式的传承。要对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在网上进行传播和传承;另一方面,是物质文化遗产中孕含的无形精神文化的传承。物质遗产,孕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要推动这些精神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

2.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文化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国涉及28项。2013年12月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度世界遗产大会第八次会议宣布,珠算正式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此,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长期滋润着民族心灵,孕育了民族品格,尤应为我们重视和保护。国务院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了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在现实中加强保护、传承发展的同时,以网络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必要。冯骥才认为,“民间口头文化数字化,是给古老的文明安了一个现代化的家”,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二、汉语言文化和知识系统层面的传承与发展

汉语言文化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言是中华文化得以承传的基础和载体。汉语言文化是独特的音、形、意结合的文化形式,有独特的表达方式,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符号。中国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首先是汉语言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要使汉语言文字在网络中达到一定数量,占有一定地位。从实际来看,网络中处处充斥着英语,而汉语言在网络中所占的比重不足3%,这和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极不匹配。从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力度看,还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加快汉字的数字化步伐。

传统文化知识系统,指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积累下来的精神创作及思想文化。在历史文化方面,古代中国有许多伟大的历史学家,这些历史学家创作了光辉灿烂、闻名世界的史学成就。古代知名的历史学家有司马迁、班固、陈寿、刘知己、司马光等。在文学方面,古代中国孕化了大量文学著作和文学巨匠。古代中国在不同时代还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点的文学样式,如汉代的汉赋、唐宋时期的唐诗宋词、元代元曲、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盛产文学巨匠,如屈原、陶渊明、唐宋家、关汉卿、曹雪芹等等,他们都留下了传世之作。在思想文化方面,古代中国成绩斐然。先秦时期,我国的思想文化学说已呈繁荣景象。古典著作《周易》,说明古人开始对世界进行哲学思考。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有《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等等。其后历史上又涌现了大量的思想家,如董仲舒、周敦颐、程颐、程灏、陆九渊、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等。在科技医药方面,古代中国成就非凡。古代中国形成了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古代医药著作很多,有名的著作如《千金方》、《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等。古代名医有扁鹊、孙思邈、华佗,以及被称作医圣的张仲景,被称作药圣的李时珍等。

传统文化知识是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精神文明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明财富。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应该在子孙后代中得以传承,同时也应该传向世界,尤其应该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向世界传播。

三、民族精神及价值观层面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生存环境、人与社会生活、人与自身矛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认识世界、人生的一种精神价值,涵盖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魂。张岱年引用《周易・大传》两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融入中国人的血脉,进而铸造起中华民族不甘折服的坚强脊梁。在具体的现实生活和道德实践中,中华民族进而形成了诸如爱国主义精神、注重和谐的精神,以及以民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等一些基本精神。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或他人价值的总的看法,包括价值取向、价值理想、价值原则、价值尺度等方面,具有精神塑造的作用。反之,文化精神对人们的价值观也会进行引导和规范。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凝化为人们“奋斗进取”的价值取向;和谐的精神引导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以“天人合一”为价值取向、在处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以爱好和平”、“和而不同”为价值取向;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在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民本精神和传统,引导人们在处理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时,坚持“天下为公”、“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原则。价值体系是分层次的。奋斗进取、天人合一、爱好和平、和而不同、国家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是中国人在处理与自然、与国家、与社会、与人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处于价值体系的最顶端。这些价值观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天甚至具有了世界性意义,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仍对当今时代处理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指导作用。这些处于价值体系顶端的价值观,在今天要加以弘扬。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尤其需要凸显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

个体成人的价值遵循上,“有德“是一个根本的价值取向。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文化系统,这和西方的“智”文化形成鲜明对比。传统价值观有“三不朽”说,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说明道德本身就具有最大的价值。历史上有名的道德典型为伯夷的“清”、伊尹的“任”、柳下惠的“和”、孔子的“时”。伯夷和柳下惠虽无功业可建,但因德性高尚而青史流芳。中国德文化的价值取向,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这成为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方面。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关于做什么人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做人的问题,而且认为做人具有先天的前提预设性。也就是在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设计中,修身被放在首位,强调了做人的前提性。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凸显了重德性的价值观。中国历史传统中,积累下来了大量的传统美德,诸如孝道、礼义、诚信、爱国、为公、重义、勤俭、勇敢、律己等等。任何社会,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培养有道德的人都是社会的目的。伦理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和特色的文化。要把中国特有的伦理文化,把历史上积累下来的传统美德,加以传承和弘扬。在网络空间传播传统美德尤为重要,宣传“有德”的价值取向和传统美德,使网络空间积极的文化内容越来越多。网络空间德文化的建构,将有助于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有德是一个总的价值观,怎样做一个有德的人,要落实到具体的道德德目。仁、义、礼、智、信等德目在传统社会起根本指导作用,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中国人的道德品德,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价值取向、价值理想、价值原则、价值尺度。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剔除其封建忠君的消极成分,其中包含着积极成分,要阐发其当代价值。

“仁”是仁、义、礼、智、信五德目的核心,总领五常。仁的价值取向为爱人。仁的价值原则体现为做人的五种品德,即按照恭、宽、信、敏、惠的要求行事。仁的价值尺度具体为“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今天,这种“仁”的道德价值观仍有积极的意义。与西方以个人为中心的文化追求不同,仁表现为仁爱、宽厚,群体利益至上等道德品质。一个有仁爱心,宽容大度,有国家意识、群体责任感的人,同样是今天做人的标准,是社会对公民的道德期许。当今时代,仍要发扬“仁”的价值理念。

“义”是传统核心价值观中一个重要概念。义利之辨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贯穿一个人的一生。重义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无不表达了重义轻利的价值原则和尺度。义的价值取向为合道义。董仲舒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说的就是做人做事要合乎道义。尽管有人批判重义轻利不利于市场经济建设,反观之,一个没有道义的市场经济又能走多远?总之,“义”的道德价值观在今天仍有意义。坚持社会道义,强调精神价值,对现代社会过分强调物质利益有矫治作用。以“义”德为内容,加强社会建设,让人成为有道义和正义的人,意义重大。

“礼”是传统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德目。礼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书写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称号。礼的价值理想是追求和谐。在传统社会,礼的作用是对伦理关系的调节。五伦是主要的伦理关系,按照礼的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通过礼的调节,人们各行其是,君是君的样子,臣是臣的样子,实现社会的和谐。此所谓“礼之用,和为贵”。礼对于个人,其价值原则是做到文明礼貌。礼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内在根本,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懂得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是当今时代的价值理想,要进一步发扬“礼”对社会建设的积极价值。对于个人而言,要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传统中国是世人皆知的礼仪之邦,而今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却很差。无论是在国内旅游,亦或出境旅游,某些中国人不讲公德,不注重文明礼貌,所经之处,皆留下不文明的痕迹。以至,中国人现在被给予最缺德的评价暴发户。总之,“礼”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建设有积极意义。当下,进一步发扬我们文明礼貌的传统美德,对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养成,对改善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十分重要。同时,也要把我们“尚礼”的美德价值观在网络中加以传播,传向世界。

作为传统价值观重要德目的“智”,表现为一种求真精神。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智的价值取向是明白是非、分清善恶,所谓“智而不惑”。孔子把“知”和“仁”、“勇”一起作为君子的德性。董仲舒进一步强调:“必仁且智”。说明既要做一个有仁爱心的人,同时也要做明辨是非的人。进一步来看,“知”德不但要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而且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说真话。智强调崇真精神、坚持真理、明白是非,对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对智慧人生的培养有积极意义,今天仍要加以提倡。

作为传统价值观的“信”,其价值取向为诚实不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时时牢记诚实不欺。“信”不能用物质利益来衡量,诚实守信有可能会失去利益。信产生的是道德力量,赢得人们的尊重,得到人心所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信是立国之本,以信来赢得民心。执政者取信于民是立国的最根本条件。信的价值原则为言行一致。做一个有信德的人,守信用的人,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即“言必信,行必果”。信德还贯穿在其他四德之中,一个具备信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仁义礼智”诸德,即诚仁、诚义、诚礼、诚智。在行为上,要说道做到,履行自己的诺然,遵守职业操守,对待工作要敬业尽责。当今社会,普遍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加强“信”德建设意义重大。“信”德对网络伦理建设也尤为重要,网络空间中,流言四起,谎言横行,加强网络空间的“信”德建设异常迫切。

当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无疑,传统价值观对今天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借鉴意义。同时,也要认识到,传统核心价值观毕竟有消极成分,要批判继承。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消极成分也会在网络空间泛起,在网络空间,对传统价值观进行批判解读,创造性的应用极为重要。

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是建,一方面是传。建设是传承的前提,传播是传承的路径。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意识,要确保在网络中传播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当然,传统文化网上传播,同样也要遵循传播的规律,通过相关措施提高传播效果。

1.国家应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国际上,很多国家都相当重视传统文化保护。网络时代,大多国家开始了传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走在最前列的是美国,紧随其后是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从国外传统文化保护的经验来看,国家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外文化遗产数字化都是一种国家行为。首先,国家投入巨资进行文化遗产数字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投入1200万美元完成500万件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其次,把传统文化在网络空间发展上升到文化及民族存亡的高度。网络时代,法国尤其重视对法语的保护。其他欧洲国家也极其重视本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国家在传统文化保护中,负有主要责任,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主导力量。当前,传统文化热潮的掀起,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官方祭祖大典活动,孔子学院海外推广,对文化遗产及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无不彰显了国家和政府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要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在资金上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要实施文化传承专项工程,还要从国家层面给予规范整合,加快打造传统文化示范网站,推动国内媒体海外发展,在产业政策上向传统文化倾斜。

2.全社会应在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增强自觉意识

自觉意识的养成,是通过主动和理性的行动,进而在生活中变成一种经常的无意识行为的过程。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绝不是一人之事,而应该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责任。一是政府部门人员。首先,要提高政府网上文化宣传、传承的责任意识。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政府责任更大。政府有责任以主导身份去影响民众,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其次,政府部门要认识到网络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毫无疑问,政府文化网站承担着政策宣传、网上服务等重要功能。但不可忽视的是,政府文化网站除了承担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功能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进行文化传播。各级政府要把文化网站打造成宣传、传播文化的窗口。二是文化教育部门人员。这一领域人员文化素质高,甚至是文化领域的专家,其中教师群体还肩负教授传统文化的职责,应该成为网上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领航者,成为推动传统文化网上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普通大众。网络文化本来就属于普通大众,普通大众是网络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引导,最终要以影响整个大众来实现,而且普通大众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当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普通大众的一种共识之时,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

3.创新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技术

通过对当前网络中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调查发现,普遍存在技术上的制约问题。网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集中在典籍文化、传统艺术、风俗民俗文化、文化遗产等,易于通过文字录入方式展现的内容,而对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的传承则几乎处于空白。总体来看,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还处在低水平、浅层次上。技术落后是导致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现状的重要原因。当前,要充分利用现在能达到的技术手段去展现传统文化,还要积极探索新的技术手段用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快数字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数字艺术、数字集成技术、数字传播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利用。还要进一步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的互动中,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要凸显技术和文化融合中的趣味性。如中国戏曲协会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推出的“戏曲彩铃”,再如手机学国学,手机动漫,以及百度推出的doodle等技术,这些都区别于传统的传播方式,融入了最新的科学技术传播方式,无疑增加了新鲜感和趣味性,也更易被新成长一代接受。

传承人对非遗传承的意义篇4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是盲从的,首先要弄清楚其真正的含义,从中领悟哪些需要重点保护,哪些需要做首要保护。其次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它的文化价值,关键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说实在的,所有文化工作人员都未必确切掌握文化遗产的具体含义,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包括哪些内容等等。只有深入研究或长期担任此项工作者才会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

文化遗产

文化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的、民间的传统文化的总称,也就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它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石窟寺、岩画;近现代重要的历史遗迹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的文物;历史上各个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以移动的文物;在建筑样式和均匀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或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不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各民族世代相传的、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六大类:一是口头传统文化。包括口头文学和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二是传统表演技艺。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以及其他的表演艺术。三是传统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等。四是传统知识,也就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包括天文、地理、生态环境、医药卫生、历法以及其他的传统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的手工制造技艺和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包括服饰工艺、雕塑绘画工艺、金属工艺、编织工艺、餐饮工艺等技艺。六是与以上五种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地域性文化空间和时段性文化空间)。地域性文化空间是指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的民族文化生态村或民居建筑群等,譬如:民族文化保护区、文化之乡等,它具有空间性。而时段性文化空间是指在民族节日或重大艺术活动期间反映具有多种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的文化空间。譬如: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举行传统文化活动的特定场所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外来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2004年8月28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中国成为第六个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2005年3月31日,我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从颁布之日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外来词和概念正式进入中国,并被文化学术界开始启用。之前,文化学术界一直都是使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这个概念。那么“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怎样的关系呢,两者有何区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区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不完全同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静态”部分,是有形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唯一不可再生的实体,它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的“活态”部分,是无形的,虽然看得见、听得见、但摸不着,它以鲜活的形式存在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是人们所需要的精神文化,是需要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是不脱离各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无形的显现。非物质文化它依赖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动作、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载体而得以延续,是“活态”的文化现象,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那部分。

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许多民族地区的村寨也随之改善并城镇化,人们的生产生活从传统的农业逐步走向工业化、现代化。农民的许多土地、传统民居因建盖各种厂房、住宿区、旅游区等而逐渐失去,这些发展带来的建设性的破坏导致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和环境也不同程度遭到破坏,使古老的传统文化遗产随之消亡。特别是扶贫安居工程的建设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再也找不到过去的影子了。许多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珍贵物质文化遗产,如古遗址、古建筑、风景名胜以及有价值的实物等遭到破坏或流失。各少数民族历史上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下来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着传承人的年迈去世而正在不断濒临消亡,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这些文化遗产的损坏、流失、失传等现象时有发生,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被大山江河阻隔、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聚住的村寨才相对地保留着民族语言、传统民居、民族服饰、礼仪习俗、音乐舞蹈、神话传说以及民间技艺、民间艺人。这些比较偏远、封闭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以生存的唯一空间,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露宿的最后家园。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随之改善和提高,有些传统文化它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部分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不可能是永远静止不变的状态,只是时间性的问题和变迁程度的深浅而言。不管怎样,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从祖先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是具有历史意义、文化价值等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它会代代相传,永不过时。因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需要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保护文化遗产资源是文化部门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民族是一个团体,文化是民族的,保护民族文化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也是全社会人的共同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时都离不开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我们同民族之间平时交流的语言;大人对小孩子教育有些时候用的谚语、典故;还有民间故事等口头文学的形式,把一个真实的道理再现给孩子们,用特别的方式给孩子们留下深刻而永久的记忆。又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需要用到的生产生活相关的实物制品,最常见、最适用的生活制品 (编织、服饰、木匠、饮食、民居建筑等等一系列的手工制作技艺);还有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民族的传统节日等都按照本民族的礼仪习俗和传统知识来进行,是世世代代相传且不可改变的事实。总之,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民族文化,都离不开它。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传统文化质量上有所改变(像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有些活动形式和场所有一定的变化,其特定的时间和内容是永远不能改变的),但民族文化的根和本永远不变。正如一棵树,为了发得更好,外形长得更美观,人们只需要修剪枝叶,根需要永远保留,不能拔除,民族文化不外乎也是这样。从以上的这些实例可以看出:人们不能离开自己的民族文化,离开了本民族的文化,人们的生活就失去意义,民族的文化也就体现不出它的价值所在了。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

传承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大问题。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是保护好传承人,传承人的保护是最关键的。那些民间艺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和知晓者和享用者,是真正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保护好传承人才是从根本上保护和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自然传承,只会渐渐消亡,它必须通过传承人来一代一代相传,口传心授地延续。只有保护好传承人,激发他们培养好传承下一代的热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能进入正确传承发展的轨道,才能使文化遗产薪火相传。那么如何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和培养呢?根据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验,对传承人的保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对传承人进行命名和鼓励

所谓传承人就是在民间里群众中公认的掌握独特技艺或通晓自己民族的各种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组织者。把这些群众认可的、在民族传统文化圈内知名度较高的民间文化传承人,通过实地调查后建立详细的档案并逐级申报,各级专家论证并遴选,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审批后列入县、州、省及国家等各级传承人的保护名录体系。但这些传承人大多生活在农村,他们的年龄差别大,而且多数年事已高,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处境。虽然对传承人做了仔细调查和命名,但由于相应的政策和经费等各项措施没有完全及时落实到位,对传承人缺乏相应的扶持力度。除极少数列入省级名录的传承人每年享受3000元的传承补助金外,州、县级的传承人没有逐年的传承扶助金,影响了州、县级传承人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信心。多数传承人没有激发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兴趣,这些传承人也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一旦消亡了无法再生还。因此,我个人认为,通过这样的命名认定后,对被命名的州、县级传承人,当地人民政府建立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应的补贴机制,每年也适当给予传承补助,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积极给予鼓励,激发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改善他们的传承环境,激发他们带徒传艺的热情,培养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后继人才,这样在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承上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民族传统文化也得以存活和延续,并能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

建立民族文化的传承点或传习所

对传承人命名认定后,传承人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工作。要把文化从根源上按一定数量一定质量的传承下来,那么传承人必须要有一个传承的平台,给传承人提供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的场所来开展民族文化的传承活动,为传承人营造传承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来学习、来参与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行列中来,就必须建立传习点或传承所为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搭建传承场所。我们在调查走访传承人时他们最大的愿望也就是在自己的村寨能够有一间百来平方米的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场所,把爱好民族文化的年轻人召集起来,把本民族文化的弹跳、弹奏、表演、演唱、制作等一系列技艺以及演唱内容、口头传统等非物质的文化传承给后人。当然,建立传承所是迫不得已的,政府需投入资金,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如果经费投入不健全,财政投入不足,对传承人的保护极为不利,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也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到实处。通过建立传习点来传承民族文化这不是最终的目的,它需要长期的运作和管理,而民间层面的自发、自身、自觉的传承才是最关键、最根本、最有效、最长远的、活的保护。

发挥传承人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都离不开传承人的言传身教,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他们有着独特的技艺或掌握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为当地的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譬如就拿我们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而言,举办怒族传统习俗“如密期―开春节”时,在如密期的祭祀活动表演中,省级非遗传承人波益思和其他几个传承人承担着祭祀的主持或核心的组织者;又如年轻的传承人郁伍林和邓有妹在怒族、傈僳族文化对外的宣传工作中,发挥了传承人应尽的责任,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知名度。目前普遍存在的是传承人多数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要保护传承人并及时把传承人所掌握的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下来是现阶段迫在眉睫之事。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

宣传教育是关键所在。不是说搜集整理好了,档案建好了,列入保护目录了,然后锁在柜子里就得到了保护。关键是做好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让大家都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保护文化遗产对人们有何作用、如何去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有哪些法律法规等一系列的相关知识。

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该学的东西不论是什么都应该从小孩抓起,从小就学习那是最好不过的了,所以我个人觉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很有重要的。在学校开设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相关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让孩子从小就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意识。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取决于少年儿童的认知和行动,因此对青少年儿童的宣传教育尤为重要。

媒体宣传

随着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广播电视村村覆盖,不论是城里的还是在农村的几乎人手一部电话,机关里每个家庭至少一台电脑。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平台的作用,将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需要保护的热点问题,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以及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读本和报刊杂志等方式进行广泛媒体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保护民族文化的价值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文化遗产日宣传

“文化遗产日”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重要节日。目前公众对文化遗产日的知晓度不深、参与度也不够,有的甚至还不知道有文化遗产日。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从此开始,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各省、市、州、县开展不同主题、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文化遗产日期间,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讲座、张贴宣传标语、印发文化遗产保护法等宣传材料、展览宣传图片、播放相关的音像影像资料、文化演出等多种方式来丰富观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提升,对文化遗产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形成一个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社会参与的格局。让群众掌握更多的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起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就能够生根、开花、结果,永远延续,使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笔者通过多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工作所积累的实践经验认为:一是我们从事文化工作人员一定要弄清本职工作的真正含义;二是要经常性地进行民族文化的调查研究,不断地总结经验;三是需要得到有关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四是对传承人做好思想上、精神上、物质上等方方面面的鼓励。只要我们懂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概念及其有关理论上的知识,充分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并对民族文化有一颗火热的心,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持有积极的态度,有全心全意为我们民族文化付出的精神,就对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推动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将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传承人对非遗传承的意义篇5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中华民族保持对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的独特展现。它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脉相承,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更要基础和宝贵资源。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来强劲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活力,发挥出独特的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原本很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上千年来,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间德统文化正面临着流失和灭亡的危机,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因受地理因素和环境改变的影响,同时又难见经济效益等方面原因,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出现了“断档”的窘境,甚至有些项目已灭亡。因此,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二、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种类繁多,同时涉及到的方面也很广阔,且保护工作又涉及到政府行很多的行政管理部门,这种职责不明的多部门管理,造成交叉重叠的管理,成本增加、效率低、各管理部门相互推诿等现象、导致各项工作难以进行。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一种有效的制约和管理,那就是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期约。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规定,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这里明确指出了各部门职责和分工。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不仅在法律上确立了文化部门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主管部门的地位,而且有了法律的授权就能更好地履行和实施管理职责。

所以各级的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在充分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也要加强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并增强管理的力度;不仅要做到缜密规划、细心组织、精心实施,还要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项宏大的文化工程。

三、经费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保障

一直以来,因为资金的缺乏,很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和保护,并处在濒临消亡的地步。例如:有些早年收集上来的档案和材料已开始变黄发霉,像录音j录像带有一些也要报废;最重要的是由于资金的缺乏致使有些单位本想要抢救老一辈表演艺术、演唱艺术、传统行当的脸谱艺术等计划都无法实施。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建立一些国家文化艺术档案馆和地方文化艺术档案馆等相关的设旌等等。然而现在许多经济落后、人口贫困的地区,地方政府优先考虑的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物质脱贫致富的建设上,拿不出更多的资金从事文事业化建设。从而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崩溃了,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要全面实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一定资金的投入是重要的保证。那么,设立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基金就迫在眉睫。

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增强文化安全意识,是传承保护的重要环节

很久以来,我们对文化安全意识的认识很薄弱,就出现了民族文化资源流失的现象。例如:据报载,日本菜城市有家博物馆是专门收藏中国民间文化珍品的,规模很大,种类很多,使许多参观者大为叹惊。又如,大家都知道的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民族传统节日,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令我们感到耻辱的是却被韩国抢先“申遗”成功了,并列入该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遣产名录》。按照这种谁先申报谁就拥有的国际惯例,是合法又合“理”的。这些鲜明的例子从而证明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缺乏与不利,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要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伟大的中华民旎人们留下的文明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一个项目都不能因他国的文化撩夺或是我们工作的疏忽而流失或失传。为此,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增强文化安全意识,加大保护力度势在必行。

五、让传统文化在高校生根开花是非遗传承保护的有效途径

之所以认为高校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因为现行教育体制中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方面的普查、挖掘、研究、整理,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大学是先进文化知识的发源地,不仅为当今的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养分和动力,同时还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教育场所。在校的大中专学生群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对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青年学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理想,巩固和提升民族自信心,实现河北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要建立机制,以点带面,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和培训推广基地命名创建活动,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长效机制。二要丰富内容,以送促建,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为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各院校的影响,树立青年学生了解非遗、保护非遗,确立自身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意识。三要创新形式,以学兴教,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学校教育体系的紧密融合。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深入推进,各院校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深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应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传承人对非遗传承的意义篇6

摘要:非遗称号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以前它被称为“无形文化”和“人类口传及无形遗产”等等。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才正式定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较大的困境,重庆市黔江区积极探索出非遗传承的“123”路径,总结提炼并完善这种路径对于民族地区非遗传承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遗;传承;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167-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民族记忆的背影”和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本文理清了非遗的含义和特点,梳理了黔江非遗传承的现状,并提出了完善黔江非遗传承路径的措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和特点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非遗称号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以前它被称为“无形文化”和“人类口传及无形遗产”等等。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才正式定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没有统一的概念,目前最权威且使用最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的定义。《非遗法》认为非遗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同时,《非遗法》指出非遗的六大类型: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游艺和其他非遗。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遗从本质上来讲属于文化,具有文化的特性。首先,非遗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它来源于人类长期的生产等实践活动,是实践的产物,并随着实践不断演化。其次,非遗具有无形性的特点,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只能通过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再次,非遗具有传承的特点,它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特定群种的具体活动传承下来,绵延不止。最后,非遗具有活态性的特点,通过人的活动传承下来,活态性体现出非遗的生命力。

二、黔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路径

黔江探索出非遗传承的“123”模式,即为每一个传承项目出台一套政策,并建立“动态保护”和“静态保护”两个保护模式,打造传承基地、传承舞台、传承人三个传承体系,实现了“在保护中传承”和“在传承中保护”双目标。其非遗传承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建立传承基地

近年来,黔江先后在新华中学、民族中学等建立14 个传承基地,将7 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落实基地进行传承。

(二)舞台传承

黔江组织专业人员和文艺团体,对非遗项目进行提炼、升华和包装打造,以舞台表演方式进行推广和传承。经包装打造《八宝铜铃舞》和《白虎神鞭赶太阳》在第八届、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分别获金奖、银奖;大型土家族民族歌舞诗《云上太阳》代表文化部参加了“中国巴西文化月”活动,并在巴西9大城市演出17 场,赢得广泛赞誉。

(三)博物馆和文化馆开展静态传承

黔江修建了重庆市民俗生态博物馆,博物馆集展示交易、旅游休闲、情景购物和互动体验为一体,完整保存了土家民族的风土人情、民俗民物。黔江又规划15 层、用地13亩、总建筑面积约为18 000 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宫,是该区民族文化建设标志性建筑。

(四)群众活动传承

黔江区委、区政府设立了专项基金扶持民族民间文化;实施了“一乡一品”文化工程,鼓励群众重拾唱山歌、喊号子、织西兰卡谱等民族技艺;定期举行乡村文化艺术节、武陵文化广场群众文艺展演等活动,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批特色文化乡镇、民间艺术大师。

(五)旅游传承

黔江是重庆市旅游发展的重点地区。《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指出:把渝东南地区建设成为重庆旅游“第三极”、大武陵山区旅游经济高地、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扶贫开发示范区。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关于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强调:重点发展渝东南“三民”特色文化旅游带。非遗逐渐成为黔江旅游的活力要素,目前,黔江的帅氏莽号、小南海后坝山歌、濯水后河戏等非遗项目成为景区主演项目。

三、完善黔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的措施

(一)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

积极调动普通民众和学者积极参与,并从群体的角度扩大传承人的范围,完善传承人认定制度。将经费细化为用于改善传承人生活、自我提升、培养接班人、非遗普及教育等用途,通过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保障方式,探索完善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办法。通过专项资金和项目等形式,鼓励和吸引有志于非遗事业的年轻人通过学徒等形式,加入到非遗保护和传承中来;探索传承人在年龄、知识和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层级队伍,明确和拓宽传承人“晋升”的渠道,加强梯队建设。积极组织传承人参加创新专题班,邀请非遗创新方面的专家授课,提高本区非遗传承人的创新和创作能力。加强对传承人的平时考核,至少半年对传承人考核一次,考核内容涵盖实际成果、专家论证、群众评价等方面,探索传承人退出机制。

(二)大力拓宽传承路径

1.教育传承。黔江要重点开展低龄段儿童非遗传承和保护宣传的教育工作,加大非遗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设置,进一步提升教育传承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效果性;提炼总结非遗传承教育的经验和启示,在全区范围内大力的推广。2.产业化传承。黔江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可遵循分类、重构、培育几个步骤。首选是分类,有直接使用价值和一定文化价值的要求,把非遗分为可生产性保护和不可生产性保护。具体地,黔江可生产性保护的非遗有:濯水绿豆粉制作技艺,黔江珍珠兰茶罐窑手工制作技艺,黔江斑鸠蛋树叶绿豆腐制作技艺,西兰卡普,濯水石鸡砣土陶制作技艺,(渣)海椒传统制作技艺,黔江鸡杂传统制作技艺,黔江牛肉脯传统制作技艺和曾氏“正骨术”。其次是重构,对选定的非遗项目进行建构,使其具有一定的时代因子,与大众的需求有一定的契合度。再次是培育,一方面培育该非遗的市场,扩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利用该非遗引导民众审美,夯实该非遗的生存土壤。

3.非遗旅游传承。黔江首先要对非遗旅游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从审美性、独特性、传承人的影响力、地区象征力、休闲娱乐中和基础设施等20 个方面分四个等级进行量化,从而得出整体等级及建议(见表1)。对于总值大于100的非遗,可以开发;分值在90-100 之间的,要慎重开发;90分以下的,不建议开发; 对于整体分数高、但是有些方面分数偏低的非遗,不建议开发。

黔江开展非遗旅游,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关注发展非遗旅游对非遗和环境的破坏。相关研究表明:旅游对非遗的产生和影响过程,可以划分为:原发区、影响区、消散区三个区域。可以探索在原发区边缘设置防火墙,对非遗进行近似“原真性”保护。其次,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避免出现贵州为发展旅游业,当地居民曾一度被迫一年内过了四个萨玛节的现象。

4.档案和数字化传承。目前,黔江的非遗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处于初级阶段,但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组织文化等部门的人员到数字化传承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参观考察,提高对数字化保传承重要性的可行性及效果的认识。其次,聘请相关专家对文化等部门的人员开展数字化传承专题培训,提高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后,最重要的是对较成熟的非遗项目可以先期进行探索式数字化开发,为后面大规模开展打下基础。

5.整体性保护传承。目前,黔江通过生态博物馆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形式来开展整体性保护非遗。在发展生态博物馆的过程中,黔江要重点挖掘和保存民族文化,彰显少数民族文化内涵,避免成为形式上的博物馆。在建设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过程中,黔江要加大与周边区县的合作,尤其是与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区域合作,可探索建设跨区域的文化生态区保护试验区。

(三)加强非遗挖掘和申报力度

目前,重庆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4 个,市级388 项。而在渝东南的6 个区县中(见表2),酉阳的非遗数量最多,其次为彭水,黔江非遗的总数量位列第三,但国家级项目仅为一项。今后,黔江要加大非遗整理和挖掘的力度,让更多非遗首先进入区级的保护,同时,加大国家级申报的力度,让这些项目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Dylw. net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地区非遗资料整理而成)总之,路径问题涉及黔江非遗传承的成效,关系到黔江文化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黔江要及时推广非遗传承中好的做法,继续完善传承路径,更好地助推生态保护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选择与控制[J].生态经济,2011(2).

[2]吕科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道路新探[J].人民论坛,2013(1).

[3]谭宏.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的探讨[J].重庆高教研究,2015(1).

[4]宋方昊,等. 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5(3).

传承人对非遗传承的意义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法律地位

现今文化生态环境急速消失,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活艰难,民族艺术后继乏人。因此,保护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当前最急迫的任务。

这项工作如果做得成功有效,对留存民族资源、传承民族文化、延续民族血脉是具有厚重的历史意义的。

一、传承人的定义

文化和文化活动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对于个体或者族群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需要。民族文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当前推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过程中,众多专家学者在理论和实务相融合的基础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首先是传承人。但是对于传承人承载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怎样认定传承人,学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认定是对其进行保护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遗产类别,传承人人数也同样众多。只有众多相应的传承人,才能使这些神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更加明确的体现。

二、传承人的基本分类

要认定传承人,首先要将其进行合理的分类。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是基于认为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确定了传承人范围的前提下进行的划分,并没有完全解决认定传承人的问题。应依据传承人主体类别的不同,将其分为本源性传承人和外源性传承人两大类别,然后再对传承人进行相应的细分。

(一)本源性传承

一方面,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是通过本族群内部的传承展开的,这是主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口传心授的特点,需要一个相对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而这种文化生态环境是经年累月的历史演变后才形成的。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均饱含了该地域或者族群鲜明的文化特色。

(二)外源性传承

有些民族民间文化仅靠当地的族群是不能够顺利传承下去的。自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世界性的重视伊始,大批专家学者出于专业研究和个体使用的需要和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开始加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行列。采集、整理、加工、改编、技术改进等一系列专业和非专业方式的融合,使得许多濒临灭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新生,从而对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传承人认定的制度建构

现阶段我国广泛实施的传承人认定制度主要是以政府名义进行的,我们将这种方式称为国家认定制。国家认定制较为成型的以制度化形式开始实施的,应该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2008)的实施和文化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2007)的公布为标志。此后,全国相当多的省份相继展开了省、地(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

(一)申请备案制

申请备案制度,是指利用我国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层级保护体系,在各个行政区域范围内实行传承人自我申报、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审查、政府最终认可的一种制度。

1.制度背景

政府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过程中实际上起到的是确认这种项目的存在的作用。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众多,且随着时间流逝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可能“再造”,急需一种制度来解决这种保护过程中的矛盾。我们认为,目前实行申请备案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矛盾,提升传承人的积极性。

2.制度内容

申请备案制度包括三个方面:传承人自我申报、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审查、政府最终认可。在这种制度构建下,传承人的申报是前提,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审查是关键,政府最终认可是根本。申请备案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政府有限的行政资源,最大程度地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发挥传承人自我维护权利的积极性。

3.制度实施的重点

在实施申请备案制度的过程中,必须着重推进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传承人自我申报。传承人的申报材料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第二,政府的认可。必须指出,政府的认可只是一种确权形式。传承人所代表的某个民族或者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群众才是该项权利的最终所有者。第三,通过申请备案制度认定的传承人必须经过专家组评议、评定和无记名投票才能最终产生,然后进入公示期,公示时间可以为三个月。如果三个月之内无人提出异议,政府颁发证书,确认该申请人的相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资格。

(二)群众推荐制

国家认定制和申请备案制度暂时没有覆盖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该允许由群众公开推荐,政府审查认可,我们将这种制度称之为群众推荐制。

1.制度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的建立,是应该最大限度地确定传承人以及调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由于种种原因也许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既没有被国家认定,也不愿意自动申请,故应该建立群众推荐制度,以达到更大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

2.制度内容

对于群众推荐制度下发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方式与前述申请备案制一样。两种制度不同之处在于主体不同,群众推荐制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而申请备案制的主体是具备传承人资格的公民。

3.制度实施的重点

通过群众推荐制来参与这项活动,由于每个个体的文化素养各有不同,从而会导致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鉴别能力不会完全一样。因此,我们在设计这项制度时,推荐人一般应该是对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晓者、熟悉者,并在所在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应的公信力,即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传承人对非遗传承的意义篇8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活态性和功用性这两个基本特性,决定了衡量其保护工作水平和效能的标准,就是如何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薪火相传、文脉不绝,如何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融入生活、发挥功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原则性和方法性都很强的工作,在整个保护工作中,必须注重有效的传承发展和合理利用,因为,创造和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利用的精神归宿,传承发展是保护的核心,合理利用则是保护的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和功用性两个最基本的属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附于“人”而体现出来的活态的知识、技艺和技能,同时又具有实用功能,它或承载精神情感之内涵,或提供衣食住行之用品,或集揽百工艺技之精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精神的或物质的形式为民所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两个基本特性,决定了衡量保护工作水平和效能的标准,就是如何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薪火相传、文脉不绝,如何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融入生活、发挥功用。因此,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在机制构建、制度创新和舆论营造之后,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和深化,必然会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和根本,那就是传承和利用的问题。

一、创造和谐——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和利用的精神归宿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或族群的文化传承一般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文化典籍、遗存器物等延传;另一个是通过非物质文化传承。在传承文明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是鲜活的、丰富的、亲和的,更具生命力和恒久性,它在价值取向上追求的是人的精神、情感和社会秩序的和谐。因此,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具有积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该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和实施,这是做好传承和利用工作的一个思想基础。文化如水,润泽万物,悄然无声。面对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积极发掘和弘扬所蕴含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精神理想、思维方式和生活情趣,努力培育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弘扬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坚持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并重,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的核心

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永续流传的基础和根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不同于物质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会行走的民间记忆”,注重的是知识、情感和技能、技术,体现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情感和智慧表达,主要通过人的语言、动作表演和手工技艺来体现出来,这就决定了必须通过保护掌握这门知识和技艺的“人”,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这是保护工作的根本和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坚持自然或民间传承。要重视和保持民间自然形成的传承方式,要充分相信非物质文化自身的生命力。鼓励、倡导传承人树立开阔的胸襟和开放的意识,改变过去那种固守秘密,只在家族内部传承的狭隘做法,扩大带徒传播的范围。二是坚持政府推动传承。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法律保护、资金扶持、制度建设等方式,鼓励、支持和保护传承人带徒、讲习、传艺等活动,包括出台相关法规对传承活动进行保护、规范和引导,建立、健全对传承人正当权益的保护机制,实施乡土文化教育普及计划,培厚良好的保护环境和保护意识等多种有效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其中,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代表性传承人是完整掌握该项目或者其特殊技能,并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人。认定和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脉,体现了政府对他们的承认、肯定和褒扬。但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还体现着一种责任和义务,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承诺和坚守。代表性传承人可在整理、记录、出版有关技术与艺术资料,授徒传艺、培训讲习、展演展示、学术交流,以及个人生活等方面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同时,代表性传承人也应在生产、创作,提供高质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作品及其他智力成果,认真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配合开展该保护项目的公益性展示、教育、研讨、交流等活动方面承担一定的义务。三是坚持静态传承。要采取文字、录音、录像、拍照片等多种方式,对传承人的表演、表现形式、制作流程等进行全方位的记录整理,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数据库,以静态的资料性的成果对其技艺长久保存。

同时,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并不是要原封不动地机械地继承,还要坚持发展性原则。非物质文化在历史的纵向传承和地理的横向传播中,是不断演进和嬗变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后,随着社会主流思潮、价值观和民俗风情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进行自身的调整和转换,以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要。从地理传播的角度来讲,不同区域的文化相遇后,相互之间必然会有一个碰撞、变异和融合的过程,之后,“此文化”会变成“彼文化”。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处在一种发展演变的状态,“变”是规律,是客观存在。所以我们不要僵化地固守所谓的“原生态”,而应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又要按照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气度,坚持继承发展,提高自身的生存机能,永葆生机与活力,使其始终成为同时代人们的精神和情感所需。

三、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的目标

从方法论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项措施仅是手段,其终极目的是“以文化人”和“文化为民”。我们无论抢救了多少文化遗产,也无论保护工作做得如何出色,最终还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群众现代日常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为农耕社会的文化样式和遗存,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其历史传承、风格特色、社会需求、自身机能及原生地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它们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也有所区别。但总的看,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多或少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时代背景,那就是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和挑战。要破解和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难题,实现其合理有效的利用,就要树立科学的观念,采取恰当的措施。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坚持有序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保护的最终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利用方面,要做到“三个坚持”、“两个克服”。“三个坚持”:一要坚持原生地保护利用。一般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依附于一定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离开了特定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失去存活的土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而为枳”,要注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的生态环境中保持其活力。二要坚持生产性保护利用。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载体和理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资源和经济效益,通过生产性活动提高品质、培厚市场、增强机能,从而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性发展。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开发非物质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化产业集群,用市场和产业的观念、机制和目标组织运作,注重市场定位、策划营销、成本核算、品牌宣传和组织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三要坚持积极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就是不断流变和发展的,失去生机和创新,其必然走向消亡。因此,保护工作不能消极地固守,要走积极保护之路,以保护带发展,以发展促保护。“两个克服”:一要克服“功利主义倾向”。要避免单纯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的功利心态和短视眼光,而忽视和丢掉其文化、精神价值。即使要开发其经济价值,也要特别注意保留和开掘该种文化样式的传统优秀元素,禁止歪曲、假造和粗制滥造。二要克服“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保护”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损毁,就很难恢复。比如,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在传统手工技艺中的应用,这个创新意识和出发点是好的,但要把握好度,避免过多地使用现代技术和大量的机械复制。手工制作的珍贵性在于其每件作品都倾注了艺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每一件作品都有其独特性。而机械复制的,即便再逼真和精巧,但缺少了作品的“灵魂”,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上一篇:烫伤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下一篇:国内财务风险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