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3-11-18 04:40:42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1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1.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何选取其中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和内容,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提条件;本项目研究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原则、方法及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在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多途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多途径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包括课内与课外,而课内又包括专列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和其它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又包括大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等;多维度主要体现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包括理论阐述、技能操作、实践训练等多种方法;多层次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认知程度要求,包括熟练掌握、基本了解、感知体验等。

2.为高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大学阶段,《纲要》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可见,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势在必行,本项目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将为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3.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参考路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培养人的需要,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本项目研究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方式与方法,同时也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打造师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

二、项目实施方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和特色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等;其次是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验班,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第三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本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人才培养效果;最后,将项目进行总结与完善,并予以推广。

三、项目实施过程

1.组建研究团队:本项目研究跨学前教育、古代文学、中国传统艺术和中国传统武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2012年项目实施之初,便组建了由以上各学科领域专家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分工协作,研究团队成员不管是在各自领域的研究,还是在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上,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模式。

2.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本项目研究的核心,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等。比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门类众多,哪些内容可以构建成一门课程进入课程体系、哪些内容则可以作为素质拓展以活动形式呈现,都是需要斟酌研究的。所以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结合,首先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人才培养方案。

3.研究制定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服务于以高文化素养、深道德涵养为目标的一线幼儿教师的培养,所以在各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宽度与深度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在研究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施人才培养,进行实践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对实验班的培养期间,将实验班学生,从待人接物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态度、职业素质状况、文化修养水平等多个维度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评估,进一步反思和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素质拓展活动内容。

5.对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学生毕业后,通过跟踪调查,将实验班学生,从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等两个方面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6.形成项目研究总结报告,并进行项目推广:研究总结报告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传统文化类课程标准、传统文化主题类素质拓展活动项目,以及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等。五、项目初步运用所取得的实效实施项目研究两年多来,在人才培养实践方面,设置了三个年级共4个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其中2012级实验班33名学生于2015年1月顶岗实习期间,就已通过与实习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全部实现就业,其中有20名学生就业于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的“国学幼儿园”。在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调研发现,与同年级其他非实验班学生相比,国学实验班学生不管是在人文素养的提升方面还是在职业能力的发展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比如,在2014年“六一”期间,由国学实验班学生组建的国风儿童剧社面向襄阳市儿童上演的儿童剧,获得社会的一致好评;再如2012级国学实验班学生在参加2014年11月份的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中,合格率达到了75%,比全年级平均水平高出近30%。可见,项目实施对人才培养的成效已初步显现;在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传统文化类课程标准以及素质拓展活动项目设计等,并以此研究为基础,将研究视野放宽至了高职人才培养,课题组申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才培养》成功立项2014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2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院校;文化传承

一、艺术院校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艺术院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引领教师通过教书育人、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保护传承、研究阐发、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行为规范和文化素养,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其树立开放包容、相互合作的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艺术院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进一步增强师生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师生的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以艺术的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担当意识、奉献意识、勤俭感恩、助人为乐、宽容自省、自律自强等道德理念、爱国主义精神、社会文明风尚体现出来。同时,可以使师生创作出优秀作品,不断繁荣文艺事业。

(三)有利于勇担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

艺术院校应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艺术作品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思想、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中华美德等,教育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魂,深扎艰苦奋斗之根,满怀为民服务之情,不断创作出与国家、社会现实相契合,与人民群众情感相融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艺术院校在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内涵能力不足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艺术院校长期以来都存在重专业技能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所以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并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育与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理解其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切实发挥课程文化育人作用,而部分艺术院校的教师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方面的能力略显不足。

(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艺术院校的教师侧重于技能教授或拘泥于传统文化某一方面的阐释,而对如何在专业课程中以时代精神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华,如何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以及基本走向,如何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学生在丰富学识、修身立德、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的意识还不强。

(三)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较为单一

新媒体的发展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机遇。艺术院校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激活以及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焕发新的活力。长期以来,艺术院校多以实习实践、汇报展演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以艺术的形式为社会提供精神供给,借助新媒体以及艺术创作研究、校企合作等方式来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引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较为单一。

三、艺术院校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在专业建设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院校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建设中,调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方向,如可在综合性艺术院校的工艺美术专业中增设陶艺、印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征浓郁的专业,在表演专业中增设京剧表演专业等。此外,还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从而赋予艺术类专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二)在课程体系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院校可以在艺术类专业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课程和课时,调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中华经典诵读、中国哲学史、古典诗词鉴赏等公共选修课程。同时,改进教学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感知体验、艺术实践以及创作展演中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在科研项目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积极地构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的内涵和艺术表达形式,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阐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艺术院校可以在科研项目中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项目,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创作出更多的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和展现审美风范的文学作品,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

(四)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院校的教师必须坚守教育初心,不断修炼与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静心教书,潜心创作研究,在涵养优良品格的同时,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以及完善,努力践行宽厚仁爱、认真负责、谦虚好学、温和耐心的教化精神,担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使命。

(五)在网络育人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较2018年底增长110.2%。因此,新时代,运用新媒体是艺术院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运用校内新媒体平台,开展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等开设专题,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学生的实践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内容,在校园内打造和开展德润人心、品位高雅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如艺术展演、经典诗词诵读、美术作品展示、礼仪服饰作品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在教室、校园景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觉元素,形成能够体现艺术院校特色的视觉标识与表现形式,从而营造出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

(七)在艺术创作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院校可以在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中发挥引领作用,与各级各类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开展教学、展演、师资培训、校园文化建设等合作,如可面向中小学创作“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的系列绘本、舞蹈、歌曲、动画、墙绘等艺术作品,教育引导学生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

(八)在服务社会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院校应积极探索,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通过开展美丽乡村人居环境设计、送春联下基层、文艺演出、培训贫困地区中小学美育师资、弘扬书法艺术等活动,与当地文化部门、学校共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形成多方联动、富有活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格局。充分挖掘艺术院校的各类艺术场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使更多的学生、家长以及文艺爱好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中厚植情怀、涵养精神、提高审美素养。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3

关键词:河西走廊藏区 民族中学优秀学生转校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民族中学是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国家长期团结稳定所采取的特殊教育政策,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及实现国家的稳定团结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藏族学生的陆续转校已成为河西走廊藏区民族中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难题,该文以天祝藏族自治县的一所民族中学(设有初中、高中部)与一所普通中学(只设有高中部)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一部分优秀的藏族学生从民族中学转校到普通中学的现象,拟从民族中学学生转校的表象探讨藏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

1 调查环境简介

我们知道,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民族教育来实现,而在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学生则成为传承其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一直以来,凡是涉及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改善民族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如何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课程,而很少对民族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学生进行关注,即使有关注,也只是对其心理适应方面进行研究,没有权衡民族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不连贯状态,但现在河西走廊藏区面临的问题是民族中学学生纷纷转入普通中学,导致其生源不足,进而导致其民族文化面临被中断的危机,这样的情况下,仅仅从如何改善民族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如何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课程方面来进行思考是肯定解决不了问题的。

通过调研笔者了解到,天祝县民族中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是比较注重学生对于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的,但是在缺少藏族学生这个载体的情况下,藏民族文化之中断就不是没有可能了。

2 藏区民族中学学生陆续转校的原因分析

通过大量的访谈和实地调查发现,民族学生转校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民族中学现有的教育质量、升学率满足不了学生及家长的需求。长期以来,由于民族中学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师资水平较低,导致民族中学的教学质量和普通中学相比有了一定差距,因而出于对教育高质量地追求,很多该校学生选择了转校。

3 对策及建议

改善民族中学现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3.1 加强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

一个民族其优秀文化传承的根本希望在年轻一代。只有搞好藏族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教育,加强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藏族文化的传承才有希望。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要搞好学生热爱自己传统文化的教育。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是要让藏族学生对藏族特有的一切优秀文化有积极的情感。这种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做好对学生的民族文化平等教育工作。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然而由于该地区以藏汉合璧家庭为主,长期以来,在藏汉族文化交融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汉族思想观念的影响,那种“在普通学校传授的就是主流文化,而民族中学中传授的就是非主流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某种程度上讲,藏族学生的转校之选就是对其淋漓尽致的表现。做好对学生的民族文化平等教育工作,就是要借用博厄斯等一批人类学家所提倡的“文化相对论”观点,使藏族学生认识到无论是汉族文化还是藏族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使他们认识到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努力拓宽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但不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增加学校相关课程的设置来传承民族文化仅仅是其中的一条途径。

3.2 切实突出民族中学的办学特色,增强民族教育发展的后劲

在做好民族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教育的前提下,民族中学一定要对自身做好定位,切实突出民族中学的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好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有利契机,利用好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可操作性的途径和方式传承民族文化。

对民族中学的学生应该采取多元的评价体系。调查表明,藏族学生大多数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有一定的兴趣或特长:如在唐卡艺术、传统体育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和优势,这些都应该作为民族中学评价学生体系中的一些参考元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愿望。学校甚至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为对这些文化感兴趣的同学提供学习的平台与机会。让其充分发挥或展示出来。如果仅仅考核藏族学生们在文化课程学习方面的表现,那这些有特长的学生就有可能不能从现有的课程、教学及评价机制中获得激励并有成功的体验。总之,民族中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及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应该与普通中学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否则不仅不能对那些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表现十分优秀的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连民族中学本身而言,都将失去其本有的特色。

4 结语

民族传统文化衰退有诸多原因,而教育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针对当前河西走廊藏区民族中学面临的困境,该文提出了做好民族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教育、切实突出民族中学的办学特色等主要对策以供探讨,希望对改善民族中学现状,促进藏民族文化传承有所助益。

注释

唐卡,也叫唐噶、唐喀,系藏语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语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成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参考文献

[1]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2] 天祝县志[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3] 滕星.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 李定仁.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25

改革开放以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其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高校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凝聚力的内涵帮助学生拥有家国情怀,以极具融合力的传统文化连结社会关爱,用最具指引力的精神提升人格修养。高校既有必要也有责任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风气,指引大家树立正确价值观,倡导社会良好风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在高校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抵御不良文化侵袭

以国际全球化为背景,文化多元化为格局,许多西方国家一有机会就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企图以此来麻醉我们的民族精神。另外,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膨胀化和快速传播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文化。这就需要大学生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起一道能够抵御外来不良文化侵袭的屏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最坚实的防御力量,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防止思想被西化,意识被默化,提高辨别能力,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其中暴露出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弊端,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具体表现在阻碍了人性发展甚至将人性发展推向歧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急功近利主义盛行。在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抵制这种不良社会风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树立个人理想的同时,心系国家理想和利益,将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与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内化为发展的动力,担负起国家发展的重任。

3.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并且能够与现实之间紧密联系,丰富文化本身的内涵,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推动历久弥新,才能更好地推动时代的发展,为人们所接受和运用。而高校不仅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同时也承载着科学探索、文化创新的重要职责,借助其所拥有的高素质人才和资源条件保证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大学生作为社会培育的知识传承者和缔造者,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能够在社会中发挥表率性和引领性的作用,这是大学生责无旁贷的选择,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为谋求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1.现代高校教育机制存在弊端,忽视人文主义教育

众所周知,高校主要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育人才的任务。通常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所取得的成就标准,主要是看该校的教育对象的技术能力及发展水平。现代高校教育机制更推崇科学主义的教学观,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在教育领域盛行,大多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同时很少有高校能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传统文化教育薄弱、文化素质教育缺失的现象,学生很难感受到人文关怀;伴随这种现象出现的往往是伦理失范、信仰缺失甚至是道德滑坡等。

2.高校缺乏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教师,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高校中很少有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为弥补专业教师不足的缺陷,很多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也未曾开展过相关研究,就担负起相关的教学任务,这最终会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的讲授浮在表面,最精髓的部分难以深入人心,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不足,文化创新更无从谈起。思想政治课程和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达不到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目的,最终这样的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变成了应付课程标准。

3.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不高,学习成效甚低

受快餐文化,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盛行的风气影响,相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学习,学生更愿意接受也更热衷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这是因为西方文化的感官性和冲击力都比较强,加之家庭、学校和社会很少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引导,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提不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表现出淡漠化的趋向。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非主动探索,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分析

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不能只靠灌入式的教学方式让他们理解和接纳传统文化,而是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

1.营造文化氛围,帮助学生体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

首先,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并逐渐探索发现它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加大宣传的力度,一同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学校能做的就是通过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来营造文化氛围,例如使校训、校风、校纪的形成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融合,在校园环境的建设塑造中增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且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海报校刊等传播历史知识、英雄事迹、经典国学内容等。社会各界要利用多媒体信息传播平台等多种途径加快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例如利用相关公益广告、飞信、新闻资讯等,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感受到一代又一代血脉相连的优秀传统文化连结着我们民族发展的命运,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指引无数志士仁人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最根本动力。

2.加强学习和道德示范,帮助学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在感知传统文化存在之后,就需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接纳。具体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另外就是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起到表率作用。

学校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一系列理论的传播,并且利用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等形式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例如中华礼仪课程、民俗民风课程、历史文化课程,等等,让学生系统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要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养,还应要求从事相关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通过培训、自学等途径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开展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所有教师都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中以身作则。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宽以待人等优秀传统美德,管理和后勤人员在负责学生生活管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方向的培养,尊重人性。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榜样示范,让学生切实融入这种氛围之中,领悟到优秀文化中所富含的精神真谛。

3.参与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要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就要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主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内化于心,而非出于道德的制约和外部压力而学习。一方面,要利用教学模式的转换,丰富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风习俗、景点遗址等现有条件,带领学生参观和体验遗留的历史景观,邀请民间传承传统文艺的艺术家进入课堂,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之中。另一方面,要靠学生内部的社团组织,通过学生自发组织相关活动来锻炼开发他们的组织实践能力。例如,通过举办相关传统节日的文艺汇演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借此机会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并加以重视;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和孤儿院做志愿者,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激发他们的仁爱之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开办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竞技赛,如书法比赛、国画比赛、古典乐器比赛等,调动起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参与其中,认真感悟。

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时展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是推进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黄 燕.高校亟待改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J].大学教育,2014,(9):31-32.

[2]丁群安.高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刍议[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7-20.

[3]梁淮平.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谈[J].江苏高教,2008,(3):118-119.

[4]高 琼,刘 茹.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创新,2008,(5):120-122.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5

关键词:文化常识;语文教学;理解;知识体系

一、在高中阶段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这个民族优秀的精神,让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傲立在地球的东方。但在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甚至已经消失,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解日渐模糊。而在本应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应试的压力,教学只为高分的现象极为普遍。经典古文未能涵咏,诗词名篇未及吟哦,使得学生与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失之交臂。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版块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目标。

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做不做或者什么时候做的问题,而是一个当下必要而且迫切的工作。

二、关于高中阶段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内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从时间跨度看,从夏商周上先圣三代,一直到晚清;从内容上看,其主体应该是儒家文化,辅以道家、佛教、法家等文化形态。

研究近年来,北大、人大、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国学院的培养计划,可以看到教学内容从古代哲学、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到古代文学、古代史学、古代民俗……包罗万象,无一不有。然而,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现实的因素制约了我们不可能像高等教育一样,将所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

以课程标准和2016年的新考纲的实际要求,笔者梳理了现行通用的人教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常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古代历法常识。如古文中经常涉及到的纪年方式、计时方式等。

2.古代星宿相关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涉及到的星宿分野的知识。

3.古代姓名称谓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姓、氏、名、字的相关知识。

4.古代职官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官名和官职变动的词语。

5.古代年龄的称呼。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一些表示年龄的词语。

6.古代的礼仪制度。如婚恋诗中涉及到的出嫁礼仪。

7.古代的节庆常识。如古代重要的节日的时间和主要的民俗。

三、关于教学途径的一些简单尝试和构想

由于急功近利的教学环境,一线教师们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罗列出所谓“常见的文化常识”,然后让学生们强行记忆。笔者所加入的各种教学交流群中,散见的皆是《高考文化常识100题》。然而,我们知道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根本无法长久的,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相关经验介绍后,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1.立足教材,用有限的教学资料拓展整合教学内容。文化常识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唯一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要进行文化常识教学,首先就需要我们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涉及到文化常识内容进行足够地拓展和有效地整合。

比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遇到“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时就可以针对“孝悌”拓展延伸儒家的“八德”。不仅如此,还可以从“四维”(礼、义、廉、耻)到“五常”(仁、义、礼、智、信)再到“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演变,延伸到“孝”的地位在传统文化中的日趋提升。并且讲到古代越来越重视“孝”,是因为伴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功能日益突出。这样,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相关的文化常识,也加深了学生对宗法制社会和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社会的认识。

2.注重理解,调动既有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加深记忆。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无法长久的,靠死记硬背明显不是积累文化常识的好方法。文化常识虽然是古代的,但是许多优秀之处依然被传承了下来,镌刻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学生无法理解某些文化常识,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调动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弥补这些问题。

3.构建知识体系,让思维做到有的放矢。有些文化常识不论讲多少遍学生总是记不住,有些文化常识学生明明记住了但是一做题就出错。归根究底,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知识杂乱无章。因此,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体系。

4.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如果教学文化常识,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或者坐而论道,就显得有些狭隘了。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所以,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后还是要学以致用。由此,进行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

四、小结

在当下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在语文学科之中进行文化常识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教学文化常识,不应是急功近利的,而应真正站在树立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立足点上,让学生了解、感知、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所探讨的一些教学途径,主要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希望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通过理解记忆而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能够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处世方式。

⒖嘉南祝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程达.语文学科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田烨.试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语文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文教学 传统文化

苏教版必修教材中的诗词本身就是古代作品中浓缩的精华,是优秀文学艺术的典范。但是,高中古诗文教学不能以本为本,教师要有传统文化渗透的意识,只要执教者能细心挖掘,手中教材所能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无处不在。

一、传统文化概念的界定

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这个概念内涵极为丰富,包括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等多个方面。高中古诗文可以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的面非常广泛,常见的例如:国学经典、“优秀文学艺术(手法)、优良传统美德、优秀个人品质、优秀民族精神、独特的思维和智慧”、、民俗礼仪、衣冠服饰、历法纪年、法律刑罚、官职升降等。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1.优秀文学艺术

《史记》选读篇目中《项羽本纪》就极好的体现了司马迁塑造人物的高超艺术手法――运用尖锐的冲突、生动的细节、个性化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烘托、对照、描写、夸张以及互见互补等等,把历史人物项羽刻画得丰满传神,史学见解、文学功底让人叹服!

2.优良传统美德

必修五中《陈情表》和初中篇目的《出师表》代表了我国古人最传统的两大情感――至忠和至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密码,是优良美德。《离骚》中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成了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3.优秀个人品质(民族精神)

优秀的文学艺《史记》选读篇目中项羽一往无前、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拒绝苟且偷生的英雄骨气;《渔父》中屈原的不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治学勇气;《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太白的飘逸洒脱、铮铮傲骨;《唐诗宋词选读》中《从军行》里大唐书生毅然投笔从戎、渴望杀敌立功、扩大疆土的大唐民族气魄,这些都是蕴藏在作品里值得挖掘和传承的优秀个人品质、优秀民族精神!

4.独特的思维和智慧

必修四《季氏⒎ヲ臾》、《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更蕴含了我国古代圣贤孔孟独到的政治理念、思维和智慧。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坚定推行“礼”和“仁”;孟子则针对梁惠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论说。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表现了柳宗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追求,这也是我国古人独到思维、智慧的渗透。

5.等

必修一《赤壁赋》和《唐宋家散文选读》中《后赤壁赋》里以苏轼为代表,体现了我国古代文人在儒学世界里遭遇“入世”困惑而前往佛道两教寻求“出世”精神解脱,进而能够融合儒释道于一身的特殊现象,这也是我国古人的最好体现;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就涉及到古人重阳节登高作赋、插戴、喝酒的民俗习惯。《项羽本纪》中“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滑稽列传》里优孟用讽谏的方法建议楚庄王对他的爱马“请以人君礼葬之”。这些就是我国古代民俗礼仪的涉及。

二、实施文化渗透的途径

“渗透”不是“灌输”,不是“填鸭”,是合理巧妙地滋养进去。学生不是机器。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繁重,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重也最大,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将弘扬传统文化落到实处,这是每一个执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渗透”法是可行的路径。

古诗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极为丰富,执教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进行有效“渗透”呢?具体途径有哪些?颜昌容在其硕士论文里也谈到具体途径有:营造文化氛围、品读语言、引用古诗文、查阅资料、阅读名篇名著、借助影视媒体、开展专题学习等。该论文还探讨了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多向性,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横向渗透”和课前、课中、课后组成的“纵向渗透”。

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的“渗透”可以分为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两大类。

例如,《赤壁赋》里由“壬戌之秋”来介绍我国古代历法纪年――天干地支就属于“直接关联”,这种渗透是最容易把握的。

“间接关联”主要是指运用发散思维,使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这能够有效激发师生联想。以《唐诗宋词选读》中《青玉案・元夕》的传统文化渗透为例:

正月十五在古代又称作什么节日?当天晚上人们有哪些习俗?与之相关的名句、谚语、有趣的故事又有哪些?

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落实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当涉及到“间接渗透”,需要发散思维的时候,思维导图在任何一个环节里都可以发挥作用。它是一个有用的工具而已。

此外,归纳演绎、对比式的比较阅读、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等都是“渗透”的可行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当每一个执教者手捧教科书,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时,可以有更多的热情和耐心倾注于挖掘课堂设置的每一个环节。力求在合适的古诗文里,合适的课堂环节中,“渗透”合适的传统文化,让泱泱中华文明“润物细无声”。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高职 医学专业学生 人文精神 塑造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技能型人才。作为设有医学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除了具备高职教育的共性之外,还应具有自身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其培养出来的高职医学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懂得尊重生命。 

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厚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尤其汇集了中国医学家智慧的、优秀的古医文,是培养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宝贵财富,医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必须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形成并传承。 

一、研究现状 

在多元化价值观共存的今天,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职生的“价值困惑”,生源质量较差,但又关乎大众安危的高职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表现得更为严重。不少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民族优秀文化、优良传统知之甚少,甚至造成了价值观的错位和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后的工作。当前,培养高职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俨然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和趋势。 

针对这种现状,设立医学专业的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向来以其独有的特质承载着传承和延续传统文化、思想责任观念、价值观念、人际和谐等民族人文精神的重任。高职语文课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大学”上,即通过提升高职生的生活感受力与认知能力,使其具备人文关怀意识,所以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语文教学应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塑造学生人文精神为主要目标。 

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第38号文规定:“大学语文应作为高校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此后,大学语文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一份来自医学院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学生反对把《大学语文》设为必修课,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大学语文教材多沿用中学《语文》教材编纂体例,没有充分考虑高职生的特点,缺乏创新;第二,高职语文教师仍然使用“课本、粉笔、黑板加嘴巴”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重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感受;第三,教师过分强调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具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用的语文教学对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极为重要和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研究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高职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背景分析 

1.现实背景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同志提出了“中国梦”的指导思想,他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用“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即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先生认为,“中国梦”就是要以中国的方式建构一个社会理念、一种生活理想、一套价值观,中国文化复兴的根本要义就在其中,简而言之就是重塑人文精神。 

重塑人文精神,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和内在需要,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执着追求的梦想。儒家强调“修齐治平”是实现文化振兴、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儒家精神已融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它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振兴中国文化,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需要。 

高职院校医学专业有其特殊性,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这正符合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要求。而关爱病人、敬畏生命是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它要求医务工作者应具备较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道德感,具有高尚的医德修养、良好的沟通技能、端正的医学态度,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目的;它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关心患者的身体康复状况,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灵,充分理解患者、尊重患者,能够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帮助广大患者以身心都健康的状态重返社会,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医学教育和人文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尊重和关爱生命的有效途径,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较高人文素养的医生才能更好地推动医学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培养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就成为“医学职业本身的要求”“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医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必须”。 

2.理论背景 

语文学科有着明显的人文特征,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包含着对人进行精神建构的功能,可以成为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身处教育一线的高职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扩大语文教学的空间,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树立起“语文教育要突出人文教育”的新观念。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8

1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作用

一是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广大师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发展和弘扬。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国、了解了家乡,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国学教育能使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二是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通过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学校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扎实推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都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反复品味优秀传统艺术的内涵,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还有的一些学校举办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儒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的同时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文明水平、塑造学生形象乃至提升学校形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国学教育、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使民间艺术、民族文化、传统体育、传统文化理念等在校园生根发芽,使大量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可以代代相传、荫泽后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使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扬和光大。

2让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沟通,形成共识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头脑,就是要用中华民族积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熏陶、感染、影响学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切实提升校园文化体系的整体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第一,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也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途径。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真正做到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第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一是积极倡导国学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加强国学教育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公民道德水准,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学教育活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文化品位和底蕴。二是组织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三是扎根文化沃土开展社会实践,培养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创建学生传统文化社团,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载体。学生社团组织是改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应组织指导学生依托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创建学生社团,不断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载体。第四,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搭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民族文化血脉,构建尊重包容、和谐发展的人类文化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传承、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精神文化,守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就是守护好我们的精神文化家园。

作者:毛砚单位: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上一篇:旅行社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防汛工作落实情况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