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9-21 15:29:53

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

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篇1

1.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伊苏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文化也随之不断迈进,并烙刻着某时代的特征。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所积淀的产物,文化已成为整个国家及民族赖以维系的物质基础。而在大形势背景下依靠各民族祖先形成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都带上了一定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这也就契合了群众文化与当代文化发展的需要。包括民族服饰、诗词古经。思想观念等在内的民俗民间文化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某历史时期的群众文化的展示。在历史车轮向前的滚动中,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不论是抱残守缺,还是不断更新进步,它们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都对当时社会、经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都是我国的民间文化的艺术风格、气质的反映。而它的所有,追根溯源,都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的要求下,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停留于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更要注重对它的整合、创新与发展,使其跟上时代的脚步,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2.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对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具有重要作用。

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的传递,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在我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进步和传承中,很多都以某种比较固定的形式传承下来,并保存了它们原有的特点。比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受人喜爱。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并广布五湖四海。这就对我国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继承了传统的基础上,群众文化也不断进行着自身的拓展与创新活动。为了使我国新时期的群众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政府方面也应高度关注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群众文化对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它的保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事关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对其必须充分重视。

3.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在我国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对传统优秀文化继承的同时,我们还应对其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使之与群众文化得以更好的融合。由于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民族民间民俗艺术文化,在新时期经济发展进程中,并不会无故消亡,因此,我们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其加以保护和继承,以此最大性的发挥它的功能与效用。对于当今我国的一些法定节假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传统文化遗留的产物,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时间去感受传统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魅力,并用批判的眼光,取其精华,去之糟粕,实现我国优秀民间民俗的承接与发展。同时,我们不应固步自封,要用世界的眼光,汲取外国文化精华的部分,使之与我国传统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相结合而发展。群众文化在与新时期发展特点的结合中,它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例如以前的祭祀神灵至今的庆祝丰收,逐渐演变为一种平常都能够进行的娱乐活动。在这种演变过程中,不仅对传统文化赋予了其时代的特色,而且表达了一定的思想内涵,实现了继承中的创新与发展,满足了新时期人们对群众文化提出的更高要求,推动了群众文化迈向一个新台阶。

二、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与群众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化经济不断的发展中,消费民俗学、经济民俗学也随之兴盛起来,并成为一股潮流,从而引起许多相关学者的关注。并且怎样有效开发与利用民俗文化成为很多人所重视的一大现实问题。基于这一现实问题,使其发展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形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全球化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者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发展对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反作用。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对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并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实用性。因此,为了利用好它的这一功能,我们要从它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入手,把我国的服饰、餐饮等行业不断向前推进,使之成为最具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先进文化。

总的来说,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对当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把这些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当代社会人们对文化的信需求,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把新型的文化色彩应用其中,使文化的多元化得以更好的展现。

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篇2

[关键词]春节 传统文化 继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92-01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人们对春节的认知不深刻

在调查中发现,大众普遍表示对春节及其习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具体深入的内涵都不怎么清楚。同时,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洋节的流行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遇到了瓶颈。因而,提高大家过春节的积极性,或者说使春节变得有意义、有意思是关键的一步。

(二)春节习俗的继承有待改善

在回收的387份有效问卷中,有300人以上至今仍然保留着大扫除、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然而,诸如贴春联、守岁等传统习俗的保留程度较低,同时,对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央视春晚的关注度也不容乐观。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的节日文化也一直处于变迁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冲击,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以及电子邮件拜年逐渐被人们接受。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春节民俗中的宗教迷信成分不断减少,出于安全考虑,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鸣放鞭炮也日益受到限制或者被取缔[1],春节传统习俗中传统文化韵味越来越淡了。

(三)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分析

解析本次调研数据得出,虽然现在春节传统习俗有所削弱,但是在潜意识中,多数人认为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是必要的。大家都表示,春节的传统习俗是我们的财富,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春节传统习俗的变迁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也考量着人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的一个坚持。此外,也有人担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西方文化的入侵会不断动摇着春节的地位。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中国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西方节日。

二、分析建议

(一)搭建文化桥梁,发扬春节文化

春节传统节日的存在是继承和发展春节传统习俗的载体,但要想使春节焕发勃勃生机,还需要文化学者、文化部门以及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研究和探讨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座有机延续的文化桥梁,在保留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鲜血液,使之充分适应于时代,赢得时代的青睐。同时,也借助各种方式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来。

(二)调整相关政策,保护传统民俗

燃放烟花爆竹在春节习俗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应该重新认识烟花爆竹的文化功能。为了安全起见,城市中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已越来越紧。在这一现实状况下,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设置部分的烟花爆竹燃放点,让普通大众到指定的地点燃放烟花爆竹,体验春节氛围。这不仅保证了大众的安全,也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新的传承。

此外,也可组织学术界加强对于全国各族人民春节民俗的全面调查,总结春节民俗在民族认同、价值观培养和美学方面的意义。[2]

(三)开展文化教育,推动文化发展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应该对在校学生广泛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举办有关春节等传统文化的讲座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成每位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精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同时,在现代化通讯工具不断发展的今天,也可通过各种媒体,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们心中。

三、结束语

春节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园。总结本次调研,普通大众对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情况较好,但是人们对于春节传统习俗的认识不够深刻。大众应自主加强对春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适时地对大众进行春节传统习俗等方面知识的普及,促进春节传统习俗的推广和春节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因为这是集体的精神财富,只有每一个人都意识到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开始承担起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任,中华文化才能在新时代勃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巫肇胜.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31(04):105-114.

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篇3

关键词: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群众文化;发展

作为组成国家、社会文化极其重要的部分,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不但能够详实、充分地体现出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的类型和特点,而且能够深刻、生动地反映出这一地区、社会人文精神与景观。与此同时,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群众文化形式和内容而得以传承,使区域内外的受众从这一层面更好地了解当地人文风情、文化风俗,从而与其更好地交流、沟通甚至融合。

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间的联系

(一)传承是发展的前提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之间并没有“鸡生蛋或蛋孵鸡”式难解的主从关系,一般情况下,追根溯源起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往往会在一段时期的传承后逐步以相对固化的模式在群众文化形式中体现出来。而群众文化则常常又会随着时间推移和时展,让原本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内涵出现若干变化。举例来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形式已流传了两千多年,不过这一文化艺术形成之初乃是战国时代楚国文化中人民群众纪念爱国忠臣屈原的历史史实演变而来的。民众包粽子的目的在于抛入江中喂食鱼虾,以避免屈原的遗体被鱼虾吞食。而赛龙舟的本意则是民众在江水中焦急地搜寻屈原遗体而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但发展成为一项群众文化形式后,粽子不再被人们抛进江河里,赛龙舟也成为了端午节日庆祝活动的娱乐形式。可见,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间存在着先有传承的形式与内容,再影响群众文化的发展。

(二)发展是传承的渠道

有了传承的前提与累积,群众文化的发展就成为延续和弘扬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最核心、最关键,也最有效力的途径与渠道。应当说,由于有了群众文化的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以被最充分地理解和认同,并且通过脚踏实地的融合而具有了顽强甚至强大的生命力量,这样的力量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以经历漫长的时间考验,不至于因为历史或时代的变迁而被全然磨蚀甚至湮灭。发展群众文化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牢牢地根植在最广泛、最基层的民众层面,不仅通过成千上万普通民众的口耳相传或者专门教育实现了代际间的传承,更有可能随着国家与社会的不断壮大与繁荣使影响力进一步延伸、扩展。仍以端午赛龙舟为例,如果说改革开放前,龙舟竞渡还只是中国国内特有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那么,随着中国的经济体量扩大,国家实力日益强盛,这一兼有竞技性质和娱乐成份的文娱行为则已经走出国门影响到了世界。特别是近几年,端午前后总会在各大媒体报道中领略到亚洲、美洲、大洋洲各国人民群众赛龙舟的风采。甚至在某些地区,这一来自东方、起源于中国民间的文化艺术形式甚至被作为了相对专业的比赛内容而为当地人津津乐道。从这一现象可以发现,群众文化的发展正在让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变得愈发活跃和兴盛,甚至涉及到超越本民族文化范畴外的区域和人群。

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与发展是社会经济繁荣的结果和体现

纵观古今历史,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兴起、普及、传承与发展总是处于一个经济相对繁荣的时间和场合。正如“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的理论模式一样,唯有足够坚实的社会经济做支撑,文化艺术才能有所依靠,并在此依靠之上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有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斗茶”文化。“斗茶”文化的出现和繁盛恰恰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最为迅速、体量极其庞大的唐宋时期。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累积程度的突飞猛进让茶叶这一普通饮料越来越走向高端化、奢侈化,手头余钱越来越多的文人、商贾、士大夫阶层再也无法满足于日常品茗的平淡与寻常,而是将攀比甚至炫耀的眼光转向了贡品茶叶、珍稀茶具和日益繁琐的冲泡茶汤的仪式化程序之类。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抬高让曾经只能出现在皇宫内苑的贡品茶有了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机会,为了凸显茶叶品质的高贵,有钱又有闲的人群动起了“斗茶”的脑筋。原本仅仅是为考评茶叶质量而出现的“斗茶”雏形逐渐演变成为流行于文人、商贾、士大夫阶层娱乐消闲的活动,不仅用于“斗茶”的茶叶质量越来越高档,与之相匹配的,包括茶盏、茶碾、水壶、茶筅等无不随着这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成型而极尽奢侈之能事。与此同时,这一兼有文化和娱乐双重作用的活动更是从朝廷蔓延到了底层百姓,但凡手头有些余钱,即使只是小门小户的民众也逐渐流行起在街头巷尾一品“斗茶”趣味的活动来。

(二)传承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

经济与文化恰如水与船之间的关系,水涨则船高,经济繁盛之下的文化很少不出现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故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常常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反向作用于社会经济,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的又一推手之一。仍以“斗茶”为例,随着全民皆乐于斗茶之趣,作为活动主角的茶叶自然是最先走向“豪门”式发展的主体之一。比如唐朝江浙两省总是在各自的名茶“阳羡”和“紫笋”间一较高下,甚至连白居易的诗词中也有涉及“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紧随其后向奢侈、高端发展的则是茶盏。当时流行于全国的是产自福建的“建盏”,通体乌黑或暗紫,又有“黑建”“乌泥建”或“紫建”的别称。由于所用釉彩中包含金属元素比例的差异,当遇上较高铁元素的釉彩时,烧窑过程中极度的高温融化铁元素,使其如同流水般缓慢划过盏体,形成细丝状纹理。出窑后呈现出如兔毛般纤细的图案,由此得名“兔毫盏”,乃是“建盏”中的极品,不仅难得,也奢侈昂贵。甚至连苏轼都忍不住作诗慨叹“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全民性的斗茶行动在刺激国内茶叶生产、茶盏制作及其附属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同时,也日益影响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比如日本在当时就曾有众多僧侣前往浙江天目山修行,在惊叹于中国人“斗茶”文化的同时,也将这一民间民俗艺术形式连同“建盏”一并传回日本国内,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日本“茶道”和“天目盏”的盛行。及至当今,日本正式场合的茶道所用也仍是末状茶粉和黑色的茶盏,这皆是几百年前唐宋时代文化作用于经济发展的遗留佐证之一。

三、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的举措

(一)与时俱进,紧密联系时展特点

改革开放进入到更深层次的今天,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需要更加密切联系新时期时展的特点,走与时俱进的道路。比如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加深刻地注入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制造业的持续性衰退使旅游业、服务业成为新时期国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则成为了旅游和服务行业中越来越发挥支柱作用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在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曾经属于小众活动的冰上、雪上运动与文娱活动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全国人民开展旅游活动的热点和焦点。特别是在南方众多城市中,市内溜冰场开始聚集起越来越高的人气,家长着力培养子女冰雪运动能力的情况也日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及至假日,到北方有冰雪的地方度假、感受冰雪文化的乐趣也逐渐成为国人假日旅行有所侧重的项目。

(二)勇于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发展

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并发展群众文化还需随着时代变化有所选择与创新。尤其是大量经历了漫长时间跨度的文化形式与内容中,与新时代主流思想、社会主义新文化需求有所冲突甚至背离的部分都需要进行清理直至清除。比如在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中存在着不少宣扬封建迷信的内容,就与无神论的社会主义文化存在着本质上的对立,需要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着力剔除。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化发展速度过快,国门的敞开让外部思潮迅速涌入,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中出现了一切以经济利益为重的倾向,而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宣扬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等的错误形式和内容。近段时间以来国家和社会大力宣扬和提倡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对这些曾经的文化偏差进行的纠正。同时,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融合新时期主流文化思想元素也是勇于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比如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不少乡村地区的传统戏剧如黄梅调、淮海戏中就出现了不少向农民普及法律常识、鼓励群众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以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新剧目。这些“旧瓶装新酒”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让民间戏剧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更让社会主义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元素在群众文化发展中得到了更加生活化的普及。

四、结语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因为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之密切和深入,在很多时候难分彼此,在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同时,群众文化得到促进和发展,而群众文化的发展常常又会反作用于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形式或内涵。可以说,在时代和历史的推进过程中,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往往因为群众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得以改变,而变化后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不断的传承与发扬中又常常使群众文化发展走向更多创新的境地。因此,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在本质上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传承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水融的过程,不能很清晰地割裂或划断。故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都需要与时俱进,在时代、社会、经济、文化诸多元素共同影响下积极地创新与变革,实现各自与彼此间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泽玉.刍议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魅力中国,2014,(01):36.

[2]张健健.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5.(06):18.

[3]赵晓微.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赤子,2014.(06):9.

[4]刘晓霞.浅论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J].科教文汇,2012,(01):26.

[5]何宗玲.论新文化发展观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要求[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6):12.

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篇4

关键词:民俗文化传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1.引导思想行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民俗源于俗民日常生活的需要,是俗民习得、传承和累积文化成果的重要方式,因而也是社会群体建构组织认同与自我认同的重要手段。由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最先通过民俗的新旧流变呈现出来,民俗文化集中反映了俗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民俗一经形成、扩散和接受,便成为规范俗民思想行为的一种基本力量。一些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民俗文化将个体引导到合规范的德目和仪轨上来,一些陈规陋习因其传统的惰性而成为移风易俗、除旧革新的对象。2.规范个体行动。民俗形成于俗民的日常生活,在世代承继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和许多程式化的规矩。这些规矩往往作为通行的规则支配着俗民的社会行为。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指出,道德法律、社会舆论、社会暗示、、个人理想、人生礼仪、文化艺术乃至社会评价等,都可以成为社会控制的方式和手段。日常生活中,习俗规则和习俗惯制以隐喻、规约、惩戒、诉讼的方式对俗民的思想行为实施防范、监督和评判。任何俗民越轨、违规、失范、破俗的行为都将受到群体的制裁和惩罚,付出相应的社会代价。3.塑造社会人格。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社会心理、文化风貌和思维方式,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延续性、群体认同性和权威性,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从“习惯”到“风俗”、从“仪式”到“德范”的社会化过程。“采风俗,定制作。”社会生活中,民俗文化以其鲜明的服务性、规范性在人类的经验和信仰中占据着支配地位。经过社会风尚和组织习俗的感染、模仿和遵从,人们习以为常地遵从着习俗惯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态度,塑造出健康、健全的社会人格。

二、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

1.建构意识形态。“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正如美国民俗学家萨姆纳认为,“民俗是社会意识诸形态和社会结构的母体”,世界观、生活观、是非曲直、权利与道德起初都孕生在民俗之中。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正是民俗整合的结果。民俗文化包含着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建构主流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密切相关。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指出,民俗是权力结构和社会实践的产物。民俗表达了不同场域中社会行动者的处境和利益,体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权力和意志。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正是社会整体发现、接受和传播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民俗生活的过程。[3]我国近现代以来民俗文化传承的历史也反复确证了民俗的社会价值。“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建立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发挥了民俗文化在思想启蒙与社会解放当中的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传统年画转换为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达方式,满足了党的政治宣传和大众日常生活的双重需要。改革开放时期,党从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高度看待民族文化,发挥了一些重大的民间礼仪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观,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积极作用。2.优化社会环境。人的生活包括由习俗惯例、血缘关系、生存本能、天然情感等调节的日常生活,以及由科学、艺术、哲学等精神生产与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所构成的非日常生活。个人首先要按照一定社群的习惯系统所提供的节奏、秩序和规则融入日常生活,才能从事社会生产,融入社会生活。民俗活动通过娱乐、宣泄、补偿、熏陶等方式调剂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本能,以共同的习俗和文化心理为纽带发挥着内化社会规范、协调社会利益、发展社会关系的功能。优秀的民俗文化有利于创造社会风尚,减少社会摩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快,优秀的民俗文化可以为一个地方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可以通过民俗旅游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4]优秀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资本化运作,在优化社会环境的同时也形成和创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载体和渠道。3.增进文化认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大众的、民间的、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非主流文化,反映了俗民的社会认知,提供了理解国家与民众的需要及其权利的重要方式,构成了主流文化、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交互发展的基础。民俗事项、民俗物象、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歌谣史诗等民俗文化资源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俗文化传承增强了俗民的文化感受能力和群体凝聚力。这种以习俗为纽带而形成的文化认同力量,创设了“融洽与契合、团结和秩序”的文化氛围,加大了社会群体组合的强度和广度。随着民俗文化的传承,人们拥有了文化自觉,在民俗文化传承中形成了对民族文化、现代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认同。

三、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1.深刻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意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关涉的现实生活作为教育介体,通过诠释人们的生活世界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趋势和要求。精神现象学的创始人,德国思想家胡塞尔指出,人类的精神现象包括高度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直观的生活。任何理论和科学都是从人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一味地将科学世界凌驾于生活世界之上,将使人遗忘或质疑生活的意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创始人,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指出,日常生活是“欲望与需要、严肃与轻浮、自然与文化、公共与私人的接合点和冲突点”。引导日常生活的主体同自身的类本质建立起自觉的关系,是日常生活人道化的核心。[5(]P183)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教育实践活动,是引导受教育者实现“类的发展自觉”的“一种特殊的生活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建构教育内容,凝练教育智慧,才能描绘出日常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引导受教育者“从最高水平上掌握生活的展示方式”。2.准确把握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关联。民俗是生活的海洋,“社会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日常生活”是民俗文化形成的基础。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特定社会群体的心理需要,本质上是俗民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互动中达成的某种文化共识。民俗文化凝结着俗民的社会态度、社会情感和社会价值观,反映出俗民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构成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公共场域。民俗中的俗民并不专指底层民众,而是指共享着某一文化传统,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认同的任何群体。民俗文化的传承流变、民俗主体的分化发展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社会群体的认知冲突与社会结构的内在紧张。民俗事项、民俗符号和民俗象征物的产生促进了民俗主体与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形成了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关联,就是要通过开发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受教育者在“辩风正俗”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观察、体验与创造社会生活的思想行为能力。3.充分认识民俗文化“日用而不知”的资源特性。民俗文化包括口头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游艺民俗、人生礼仪、民间科学技术、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俗、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等丰富的形态和内容。然而,正如美国的民俗学家邓迪斯认为,民俗书写着人类的象征性自传,展现为一种“自内而外的社会观”。民俗学研究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寻找“意义的程式”,将民俗生活的无意识表征转化为民众有意识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在生活里的,不坐正堂的文化”,却又有着“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特性。英国早期的民俗学家博尔尼女士指出:“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犁的形式,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所举行的仪式;不是渔网和渔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祖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开发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要洞悉民俗文化传承所具有的政治寓意和思想内涵,在民俗教育、民俗体验、民俗传承、民俗采风、民俗调查等活动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4.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民俗文化自觉。把握民俗文化传承“日用而不知”的鲜明特性,开发和实现我国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必须了解和掌握民俗学的原理与方法,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的自觉意识。正如邓迪斯指出的,民俗学对于“促进种族自豪,发现世界观和价值的本土认知种类和模式,是一个先于其时代的学科”,只有不断增进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形成对我国民俗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才能够自觉地走进社会日常生活的深处去发现、体验和传播民俗,运用田野调查、民俗志等民俗学的原理与方法创造性地转换并实现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作者:孙朝晖 单位:宿迁学院

参考文献:

[1]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王杰文“.阿尔及利亚影像”中的民俗与政治——布迪厄民俗知识体系资本化与其学术创业的内在关联[J].民俗研究,2014,(5).

[4]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1).

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篇5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现有的民俗和民俗文化的定义提炼出民俗文化元素的定义,总结民俗文化元素的特点,并对其大致分类,根据案例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情况,总结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成功之处,为民俗文化元素运用到广告中提供一个借鉴,以便正确引导消费者,展现我国民俗文化。

广告在现代传播领域有很大影响力。为了充分挖掘商品市场的潜力,吸引消费者眼球,它把目光放在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上,力求通过表现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来塑造和体现商品的价值。“当广告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时,就不能不重视民俗文化。”广告创意的竞争,就是广告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竞争。①在广告中运用民俗文化元素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元素的特征,这样才能使广告在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之时更加严谨,不至于误导消费者,也不会曲解民俗文化本来的意义,因此探索民俗文化在广告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俗文化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元素的定义

民俗就是的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②它起源于人类群体社会,在特殊的民族、时代、地域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民俗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不断衍生出来并世代传承的。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③民俗之所以能形成文化,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这些点滴的文化逐渐构成文化元素,在共性下又具有个性,因此可以给民俗文化元素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民俗文化元素,是指群体生活下的民众伴随时间、地域和民族的变化形成的点滴生活文化的集合,并随着年代传承不断发展变化,真实存在于社会中的实体性意象。

(二)民俗文化元素的构成

民俗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民俗”概念并实际应用的国家。早期民俗文化元素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人们经历这些民俗的创造、使用和传承的过程,实现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实用价值。

民俗文化元素包括了很多层面,具体来说,包括了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以及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构成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基本框架。

1、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物质民俗指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践活动中,长期俘获物质为自己服务形成的各种现实存在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等物品。④它包含生产民俗文化元素、饮食民俗文化元素、服饰民俗文化元素、居住民俗文化元素、交通民俗文化元素等。

2、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继承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涉及了从个人到社会在交往过程中形成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人生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文化、社会组织文化、民间娱乐文化等文化元素。

3、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有些民俗文化元素不单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它恰恰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含精神层面的文化意义。例如,形态、色彩、纹饰、文字形象、意象元素等。

例如中国结,它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它是由一根完整的丝线编制而成,意为连绵不绝、源远流长。⑤“结”在中国象征力量、和谐,它有很多种编法,形态各异,颜色多种多样。在古代中国结有实际的用途,可以作为腰带扣或者身上的装饰物使用,现代的中国结依然保留了千变万化的编制方法,可是物质层面的功能性逐渐减弱,人们在家里悬挂中国结,通常是体现美观以及寄托美好的愿望,精神层面的功能性加强。中国结把各种结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祥和的生活气息,也有吉祥如意之意,体现了个性和中国式的审美观念。

二、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

电视广告具有独占性特点,因此其广告的效果相对于报纸和广播来说,传播的效果更好,但是对创意的要求也更高。由于对民俗文化了解肤浅,广告中有运用不当甚至滥用民俗文化的现象存在,因此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在广告中正确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会避免由于民俗文化的滥用所起到的截然相反的效果。不同类型的广告有不同的特点,深入了解电视广告的特点,有助于根据这些特点来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既能吸取经典民俗类广告的成功之处,为以后的民俗类广告作品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也有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

(一)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与文化性

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有利于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和文化性。电视广告具有很强的重复性,要求电视广告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复传播内容丰富且印象深刻的信息。在电视广告中融入民俗文化元素,会使受众产生亲切感,增强电视广告的文化底蕴。

我国的传统节日较多,许多广告商选择在重要的节日前夕推出自己的广告,一方面会增强节日的气氛,另一方面也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中国邮政曾推出一个“EMS中秋月饼别忘寄”的广告:大家都在询问“你寄了吗?”后来才把问题明朗化,“中秋的月饼你寄了吗?”并说明EMS给大家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服务,最后的广告语是“月饼寄亲情,千万别忘寄了”。通过介绍邮政的优质服务,告诉消费者可以采用邮政方式在节日期间“寄”月饼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寄”又跟“记”同音,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在节日期间给亲人尽孝道。这则广告主要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是最能表现一个人思想品质的精神内容,通过这样的广告形式可以提醒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记尽自己的一份孝心,谐音字的运用也使得消费者在感动之余了解邮政产品的服务内容,达到宣传的目的。这里的月饼成了广告表现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增强了节日期间广告的广泛传播,同时也不乏文化的内涵。

(二)提高电视广告的视听效果

电视广告在表现方式上强调视觉和听觉的结合,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广告的内容。不管是色彩、图像、形态,都可以增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共同的文化背景也给民俗文化类广告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为了提高电视广告的视觉效果,广告中常出现民俗吉祥图案来表现自己的广告主题。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类似于图腾的表现文化的民俗事象会因为生活习俗或是精神层面的崇拜而形成,产生意象元素,它属于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一个具体的事物由于社会的发展弱化了物质层面的功能,精神层面的意义日益凸显。很多广告中都会出现这些意象元素,使受众了解其中所代表的文化涵义,而加深对广告产品的印象,如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等,它们代表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很多产品广告适合通过这样的图案来表达。红双喜文化传播公司的广告中,带有红色喜字的纸飞机在空中飞行,寓意喜庆传承,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喜字就是一种带有精神含义的意象元素,它的出现所代表的精神意义远远大于其作为汉字的意义。该广告的表现简单明了。

电视广告不光运用视觉的冲击加深受众的印象,还增加了听觉上的冲击力,双重的表现形式使受众在欣赏包含厚重文化内涵的广告之时逐步加深对产品的认同。当今媒体广告的发展程度大大加深,受众对广告文化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媒体广告竞争的严峻形势下,电视广告需要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与民俗文化元素的结合势必会使电视广告的发展再上台阶。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运用的程度好坏,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文化情节,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在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还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结语

以上的广告分析是给未来的广告创作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各地区的人们都有其民族性,诸如此类的民俗文化元素就是在民族发展的特殊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广告的目的是宣传形象、推销产品,它必须借助于民俗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现力,来获得消费者的民族认同感,而广告与民俗的结合才会使得广告在激烈的竞争中达到最终的传播效果。民俗文化是广告出奇制胜的法宝,而广告业的壮大又给民俗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传播交流的平台,许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以及成功的广告范例不光是在商品的盈利还是社会的影响力上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然而不管是民俗文化还是广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行之有效的规范才能让它们在互相借鉴互相辅助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 转贴于

参考文献

①庄杨:《现代交际: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以公益广告为例》[J].2010(3):48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③蔡丰明:《民间文化论坛: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J].2005(5):40—44

④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0—111

⑤李笑恩,《中国结的含义及来历》,wenku.baidu.com/view/ef0fa8

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篇6

关键词: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超循环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5-0078-04

Research on the “Cogni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Folk Sport b y the Hypercycle Perspective

LIU Minhang,QIE Hanlie

(Dept. of P.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Jinan 250 014, Shandong 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folk spo rts is the highlight problem in China’s folk sports education. The research us es the hypercycle i dea in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 to research the “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hypercycle system. It hopes that this research can facilitate the cognition an d construc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folk sports and its reflection in the fol k sports education (inheritance). I hope that this research can further enhancethe folk sport education, facilitate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fol k sports culture and benefit th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elite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folk sports; education; cognition; construction; hypercyc le

民俗体育教育是我们保护和传承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但是由于民 俗体育在文化表现、教育内容和手段等诸多环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 应当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智慧,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地借助于民俗体育文化这一优秀载 体传承和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在一般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知识的认识和建构两个环节,民俗体育教育自然 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民俗体育的知识体系较为庞杂,其发展和演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因此学生在民俗体育知识的认知阶段对于该领域的认识就会产生偏差,自然也就无法进行 有效的自主建构,因此,如何解决好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和建构问题,就成为当前民俗体 育教育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运用现代系统科学中的超循环理论,对民俗体育 知识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厘清,对民俗体育教育中的知识认识和自主建构进行分析并建立相 应的模型,为民俗体育教育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1 民俗体育教育中“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的建立

所谓超循环就是循环之上的循环,原指生命起源过程中化学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一种自 组织机理,它是建立在反应循环、催化循环两类较低级的循环基础上,所构成的更为复杂的 循环。也就是说超循环应当维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态系统的循环圈,伴随着组织层次的跃 迁,首先要在一个低级组织层次上建立一个相对较高级的组织层次,然后在这个(相对较高 级)组织层次上再建立更为高级的组织层次,循环套循环,从而构成超循环。超循环理论在 民俗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民俗体育教学是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教学活动 。因为民俗体育是一种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活动,它始终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教学本身也 是一种对于民俗体育的传播活动,正是民俗体育教育所具备的这种特质为超循环理论的应用 奠定了“生存”基础。其次,在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建构”环节契合着超循环理论 。学习者对于知识的认知和建构,往往是在对简单知识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形成高一级知识的 自主建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对高一级知识的充分认知,继而又形成更高级的知识的建 构,以此类推,不断的丰富、完善着自身的知识体系。而作为民俗体育的教学环节,更是如 此,因为民俗体育始终处于不断的演化进程中,不同参与者对每一项民俗体育运动的参与感 受不尽相同,这也就意味着在必要的认知基础上(基本的规则、方法等)所进行的建构环节 完全是依据学习者在前一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自身建构的能力所形成的一种“耦合关联”,这 种关联具有强烈的因果关系,最终在民俗体育教育中形成了“循环套循环”的“认知――建 构”超循环体系。而这种民俗体育教育超循环模式的建立,能够让我们在教学环节更加贴近 民俗体育的文化特质,提高学生对于相关民俗体育知识的认知水平;也可以让我们更准确的 把握民俗体育的演化规律,继而有效的推动民俗体育的演进;当然,最终是让我们的学生能 够理解、融入民俗体育,积极的参与到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之中。

1.1 解读当前民俗体育教学中的一个误区当前在民俗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听到的学生反馈意见最多的是学生将民俗体育课程分 为完全不同的两个部分学习,在学习理论部分时更多的是以民俗文化为基础,需要理解、掌 握大量的不同民俗文化特征、规律等,这部分内容跟其它课程没有太大区别,而在学习民俗 体育相关技术时,又将其视为普通的体育课程,按照各个运动项目技术的要求,分别讲述。 一门课程学习结束,学生总是感觉是在学习两门毫不相干的课程,这种既无特色又无联系的 课程体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此问题,我们必须以师生双方都有着积极的 良好学习愿望为前提来找寻导致这种状况的真实原因。其实,是我们在民俗体育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严重的教学误区:我们人为的将民俗体育课程知识结构割裂开来,构建了“理论 ”与“实践”两个教学框架,这种教学方式尽管看上去结构完整(或许在其它课程中也比较 合适),但是事实上,它并不符合民俗体育知识体系的生成结构,自然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 教学效果。这也就是说,民俗体育教学必须要遵循其自身知识体系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 够在教学中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那么,民俗体育的教学规律是什么?那就是关于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建构”超循 环理论,它恰恰契合了教育学中知识学习的过程。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我们在教育环节存在 着知识“认知―建构”领域中的循环,甚至于也会发生“认知―建构―再认知―再建构”的 超循环存在。同样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民俗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也会贯穿着超循环演 化,而这种超循环是建立在民俗文化和体育文化互为基础、相互交融的过程之中的。因此, 我们在民俗体育教学中谈论的“超循环”事实上是存在于知识的发生基础上的超循环和文化 演进过程中的超循环两者叠加的产物。民俗体育教学超循环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循环系 统整合,而是一种功能性的综合。正是由于这种功能性的综合与整合,才真正赋予了民俗体 育教育以生命活力和价值。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教学误区一样,很多人总是认为教育就是简 单的知识的传递,就民俗体育而言需要学生像其它体育课程一样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等等 ,诚然,这些是民俗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必须环节,但是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对于民俗体育 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走进民俗体育,了解民俗体育,融入到民 俗体育之中,使之不仅仅成为民俗体育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成为民 俗体育的创造者。而这个过程的前提正是基于学生对于民俗体育相关知识的认知与建构过程 ,这才是导致我们当前民俗体育教学误区存在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建立“认知―建构”超 循环系统真正意义所在。

1.2 基于民俗体育教育的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研究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的建立完全依赖于民俗体育教育系统自身体系的 自组织演化,而这种演化的核心动力来自于文化。我们不妨以一组图示来描述民俗体育教育 的超循环系统的生成。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作为文化系统中的重要因子 ,原本是两个联系并不紧密的系统(请注意是在民俗体育教育尚未生成之前),它们之间的 联系更多的是趋于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的联系,在很多民俗教育或者体育教育活动中也会部分 的涉及到关于民俗体育教育的因素,例如民俗教育中的带有“游艺”特征的教育,体育教育 中涉及到民族传统体育部分中的“踢毽子、滚铁环或者拔河等”这些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中 的共同元素,为日后民俗体育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在此时的联系仅 仅局限于此,如图1所示,甚至两者之间都无法产生交集。是什么原因致使两个有关联的部 分,却无法产生紧密的联系呢?主要是两者的联系是在外在表现形式而非核心内涵,也就是 说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文化信息交换,所以它们只能存在一种表象化的联系,而无法实现真 正意义上的交融。

那么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又是如何建立起来呢?按照超循环理论,民 俗体育教学超循环系统的生成必须建立三体超循环体系,即民俗体育教育、民俗教育和体育 教育三体超循环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完成自我复制、适应和进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 则完全依赖于文化的交融作用,通过民俗文化、体育文化之间的交融,实现了信息流的交换 ,从而形成和巩固这种三体超循环的环境发展,那么这种循环模式也将很快被固定下来,继 而固定成为真正的三体超循环。于是,两个实体的民俗教育――体育教育超循环演化成为了 民俗教育――民俗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三个实体的超循环了。如图2所示,在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之间构成了一个超循环圈,在演化的过程中,由于 随机性或者突发性作用,突然出现一个不稳定的、暂时虚拟性的民俗体育教育突变体,此时 的民俗体育教育以一种暂时联盟的形式参加到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超循环圈中,使得原来 的两个实体性质的超循环暂时得到了三个实体性质的超循环圈的形式,但是这种三体超循环 是一种暂时的、临时的超循环。这是因为此时的民俗和体育两个系统的文化还并没有达到完 全交融的状态,新的“民俗体育文化”体系并没有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分别针对学生 传授了两个系统的文化精髓,只完成了基本知识的认知过程,但是学生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形 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完成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 忽略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通过对两个文化体系知识的认知,逐步建立起以 两者为基础所形成的新的、独立的民俗体育知识体系,该体系体系具备了自我演进的能力( 此时它已经超越于民俗和体育两个系统),又能够反过来影响民俗和体育系统,改变它们的 某些结构之后,这种基于文化核心的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才得以成立。

实际上我们在民俗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例如在讲授民俗体育舞蹈这 一教学内容时,通常会分别讲授民俗和体育两大文化体系相关知识,完成知识的认知过程, 继而在此认知基础上,我们就要去探寻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以“以身体运动文化 ”、“民族文化”作为基本联系纽带的,最终通过这种关系的相互渗透,在学生充分掌握的 基础上,由学生完成对于民俗体育(舞蹈)文化的构建。这样完成了知识――建构的第一步 过程。此时我们发现,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例如像社会文化的改变、宗教祭祀的需 求以及参与主体人的主体需求发生变化之后,两种文化系统得以真正的融合(当然这是需要 长时间的文化作用),形成属于民俗体育自身系统的文化体系――民俗体育文化,此时民俗 体育就已经突破了图1中的民俗和体育的关系,使二者关系更为密切。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 两个系统所进行的信息交换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直线型交换,而是通过民俗体育教育这一中介 形式,进行信息交换,但这样就使得交换的信息。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通过自主构建所获取的 信息(民俗体育文化)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反过来促进学生对于民俗和体育相关 领域的学习,以此类推,超循环模式最终得以确立。图1 民俗教育―体育图2 民俗教育―民俗体育

教育关系教育―体育教育关系

2 民俗体育教育超循环系统演进研究

民俗体育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的演进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过程,它一定是与民俗 体育文化自身系统的演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民俗体育教育有别于其它领域教育的根本 区别。因为民俗体育作为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系统,它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因 此对于它的教育过程也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将自己 至于民俗体育文化体系之中,去洞悉民俗体育的演进历程,然后才将自己置身于学习者的角 色,通过对民俗体育文化精神的把握,与民俗体育一起享受成长的过程。在民俗体育的学习 过程中,学习者一定是民俗体育演进过程中的参与者,正是由于学习者在认知基础上的不断 建构,才推动了民俗体育不断演进。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体育教育的过程就是民俗体育不 断演进的过程,民俗体育的学习者本身就是民俗体育的教育者,民俗体育的认知本质就是建 构,它们在系统的演进过程中是高度辩证统一的。因此,对于民俗体育认知――建构超循环 系统的研究一定是在民俗体育文演进的过程之中展开。

2.1 民俗体育传承的本质认知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环节,事实上就是民俗体育系统的自我复制过程。民俗体育一旦 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就会具有自主演化的能力,能够完成自我复制的过程。这个 过程仅仅是民俗体育自身知识体系的自我复制,它本身并不能完成针对民俗体育自身的保护 与传承,必须借助于某个平台才得以进行。这个平台恰恰就是民俗体育教育的认知过程。通 过对民俗体育相关知识的认知过程,民俗体育以教育为平台,人为传播媒介,完成了自我复 制的过程,同时在复制的过程中会随着传播时间和空间的扩布影响到民俗体育教育自身的发 展。这种相互影响,正是千百年来民俗体育得以延绵不绝、传承至今的本质所在。从拔河这 一运动项目1 300多年传承历程来看,运动项目本身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基本的规则 没 有发生变化,这就是说民俗体育在漫长的教育(传承)发展过程中,借助于人类的认知手段 ,很好的完成了自我复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自己的“遗传基因”。是什么原因能够让民俗 体育教育完成自我复制呢?是针对运动技术的认知教育。民俗体育教育一旦和体育教育完成 信息流的交换,它也就自然而然的秉承了体育教育的部分特点,其中体育运动技术的传承性 就是很重要的一点。把握住这个核心环节,拔河的遗传基因就不会丢失。我们可以清晰的看 到,无论拔河形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角力”为主导的项目价值核心没有发生变化,以 “拉绳过线”的竞技方式并没有改变。拔河这一古老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得以流传不息应当 归功于民俗体育教育的自我复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意义,正是民俗 体育教育的本质所在,它已经超越了教育自身的范畴,而成为文化传承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手 段和方式之一。

2.2 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命活力民俗体育作为民俗体育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系统,自然民俗体育也会秉承这一特性, 二者之间的生命特征是如何得以彰显的呢?是通过民俗体育(教育)参与者的自主建构得以 实现的,从这个方面看,两者之间的自主建构是高度契合的。民俗教育的参与者在充分认知 的基础上,通过对获取信息的在再加工,得到一种全新的信息,这种信息因为信息获取者个 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经过加工之后并不会完全相同,因此,这是属于加工者个人的信息。也 就是说,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信息经过学习者认知之后所完成的建构是独一无二的,学习者 将它们再次传递时,所传递的信息一定是属于“自己”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传播,才会导致 千姿百态的民俗体育运动形式的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运动项目会在不同地区、不同 人群中有不同的名称或者不完全相同的玩法的重要原因。当然,当这种建构建立在集体行为 之上时,就会对民俗体育运动项目产生重大的变革。在我们的民俗体育发展历程中不乏这样 的运动项目。

例如作为投射类的重要代表项目――投壶。在春秋时期,属于典型的上层社会的“高雅 ”运动,一开始其实就是射箭运动。投是指的投射带羽毛的剑(当时的射箭主要是指袖箭) ,壶则是指制作精美的剑壶,这两样东西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而言属于高端的奢侈品,但是 对于士大夫阶层而言,则是生活、社交必需品(当时士大夫如果不会射箭会被人耻笑),因 此,该项目只在士大夫阶层广为流传,士大夫阶层对其具有深度的认知。后来,由于社会价 值观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士大夫不会射箭了,但是他们对于该项目是熟知的,便逐渐将剑改 为筷子等其它器物;剑壶自然也不具备了,改为酒器等器皿,这其实是建立在对过去投壶运 动项目知识充分认知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其运动核心内涵没有改变,只是运动器械发生 了改变。这些改变后的器械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较为轻易可以获得,因此投壶这一运动得以在 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对于少年儿童而言,筷子、酒器也是不易得到的器物,因此,他们按照 投壶的规则(请注意此处同样是基于认知的基础)将器物进一步简化,改为木盒、杏核甚至 于直接在地上画圈,捡起石块就可以进行该项目的比赛。到了后来,投壶这一古老的民俗体 育运动项目逐渐分化为砸杏核、砸元宝等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尽管运动项目的发展是通过参 与者自主建构的,但是所有的建构都是建立在对该项目充分认知的基础上的。正是由于这种 自主建构的存在,才赋予了民俗体育以生命的色彩,彰显其生命活力,才有效的推动了民俗 体育文化的发展,使其千百年来得以延绵流传至今。

2.3 民俗体育的演进超循环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借助于教育的平台得以实施。而在民俗 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认知――建构这种超循环系统则成为民俗体育的重要演进动力。从教育 学中知识的学习逻辑来看,建构一定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这一点无论是从教育学的永恒 主义还是建构主义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同样,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建立在这一 逻辑基础之上的。首先,民俗体育的保护其实就是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认知,通过认知这一重 要的教育手段,我们将民俗体育文化得以传递,才会使我们的民俗体育文化精神能够延续。 但是仅仅是简单的保护还不够,这样的方式只会导致民俗体育系统的僵死,我们还需要对民 俗体育给予必要的创新,而这种创新正是由于受教育者认知过程中对接受信息的一种“深加 工”,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建构”。任何时代的民俗体育演进。一定是在保留文化精髓 的基础上,满足当时代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民俗体育的保护保住的是 其精神内涵,传承的是其时代特征。因此,民俗体育的超循环体系才会生出――这完全依赖 于民俗体育认知和建构系统的演进。这种循环之上的循环,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系统演化 ,高一级的循环依赖于低一级循环的存在而存在,或者说正是由于低一级循环的不断演进, 才会导致高一级循环的生成,而这种动力恰恰来自于系统演进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驱动力―― 内驱力。因此,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超循环正是民俗体育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演进的根本动力 所在。

3 结 语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民俗体育教育的认知与建构过程应当注重两个环节的工作:一个是 针对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自身演进的认知与建构;另一个则是针对民俗体育在教育(传承)过 程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其知识体系的认知与建构。正是这两个环节的紧密协作,才会促使民 俗体育千百年来的传承与演进。“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将更加有效的推动民俗体育教育 的深入进行,更有利于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更加有利于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 、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策三,著.教学论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吴彤著.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杨启亮,著.困惑与抉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4] 王俊奇,著.中西方民俗体育文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5]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6] 刘航.民俗体育认知研究[J].体育学刊,2010(1).

[7] 刘航.民俗体育生命价值解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12).

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篇7

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2处,部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3人[1]。这些具有浓郁胶东民俗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胶东大地,承载着先辈的情感,体现了具有胶东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烟台市民俗博物馆于2012年11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的建立正值全国上下弘扬地域民俗文化之时,为胶东文化的复兴与繁荣昌盛贡献了力量。烟台市民俗博物馆的馆址设在福建会馆内,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由福建船帮商贾集资而建,自1884年(清光绪十年)动工,至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建成,前后耗时二十二载,时称“鲁东第一工程”,是一座供奉海神娘娘(天后圣母)的具有典型的闽南风格的古建筑。福建会馆是一座雕刻艺术殿堂,雕刻的花、鸟、人物就有1000多幅,栩栩如生,堪称建筑艺术宝库中难得的精品。1958年,福建会馆被辟为烟台市博物馆,北门上方石匾馆名为郭沫若手书。1996年,福建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烟台市民俗博物馆在此建立,福建会馆不仅仅作为传承妈祖文化之庙宇,也将作为一座民俗博物馆为向世人展开一扇展示胶东民俗之门。

二、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俗博物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不同,民俗文物与传统博物馆中的器物也具有本质区别,因此民俗博物馆在传统意义上的展陈文物的同时,除其所具有的展示的功能外,也兼具保护和传承地方民俗文化的功用。

(一)民俗博物馆在展示与传承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文化与已经文字化、实体化的文化样式不同,它具有活态性,与人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如高丙中所言:“文化是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是一定人群所共享的,同时,这一特指的文化具有成为共同体全体享有的倾向和可能性,恰恰是这种可能性使文化不像那些私有性的事物一样因为占有的人越多而使每个人的占有份额越少,相反,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2]”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展示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民俗文化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这些平时他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传承传统的民俗文化,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作用力,影响更多的人,成为一种公共文化体系,这便是民俗博物馆在展示和传承民俗文化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烟台近代家居陈列”为例,其分别展示了封建官僚家庭、买办家庭、文人家庭和普通百姓家庭四个代表性家居陈设。使得观众可从中领略或奢华优雅或质朴纯粹的烟台民俗文化,体味不同阶层民俗生活的丰富内涵,从各个家庭的家居生活中窥见烟台开埠后多元文化并存之民俗风貌,从民俗文化中领略老烟台的公共文化生活,感受烟台作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在历经近现代历史的浸染后所具有的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情景。

(二)民俗博物馆在宣传与保护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博物馆承载着地域社会内民俗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功能,民俗文化具有活态传承的特点,因此民俗博物馆中展示的民俗文化也具有其独有的特质,民俗博物馆力求将民俗文化的动态展现出来,通过丰富的展陈手法,将地域社会内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民间信仰通过再现与还原的形式展示出来,将民俗文化的活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通过适合民俗文化的展陈方式,民俗博物馆在宣传和保护地方文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老百姓们对于自己生活中的民俗事项司空见惯了,而将这些民俗还原于生活,通过展览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来,能够起到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记忆,宣传和保护地方民俗文化的功能。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妈祖文化陈列为例,该展览展示了北方区域中独具特色的妈祖文化,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形式,在沿海地区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财富,其承载着丰富的民众精神需求,该陈列推陈出新展出妈祖相关民俗文物十余件,并通过形象生动的展陈设计,将妈祖信仰这一民间信仰呈现给观众,从妈祖由来,湄洲神女的传说故事开始,将妈祖历朝历代受到叠奖褒封的情况以及有关妈祖的民间传说故事展现出来,通过电子翻书等高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民俗文化视觉的盛宴。

三、民俗文化繁荣背景下的民俗博物馆发展创新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特别是2011年以我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契机,我国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俗文化保护运动,国内各地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民俗文化进入了一个兴盛的繁荣期。在地方丰富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凸显的时代,民俗博物馆应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推陈出新,努力发展创新思路,紧跟时代步伐,为民俗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公众文化推进和民俗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下文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试图分析民俗博物馆在民俗文化繁荣背景之下的发展思路。首先,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在地方文化资源掌握上,当地民俗博物馆具有独到的优势,如何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是民俗博物馆创新所要走的一条路。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其充分发掘了烟台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将烟台近代开埠以来风俗各异的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通过家居展示的方式呈现出来,将近现代烟台历史与民俗结合起来,呈现给观众生动而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景象。其次,强调民俗博物馆展陈多样性特质。在民俗文化繁荣的今天,民俗文化多样性已经得到了广大群体的广泛认同,与此同时,民俗博物馆多样性发展对于民俗博物馆建设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展示多元民俗文化内涵,将有形与无形民俗文化融合起来,展现民俗文化所具有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特质,是民俗博物馆未来发展之思路之一。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其除了展示独具胶东特色的丰富民俗文化外,还将妈祖信仰文化纳入其主要陈列之中,将南方妈祖信仰的北上过程描述出来,将北方妈祖信仰民俗这独具特色的俗信文化展现出来,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次,推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路,充分发挥民俗博物馆藏品资源,进行深入而专业的研究,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谋求现代化民俗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是民俗博物馆发展的新思路。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其馆址为福建会馆,这座闽南建筑所具有的独特风格,蕴含了众多传统建筑、艺术、传说故事等方面的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对其进行整理和充分地挖掘,对于保护传统文化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民俗收集、整理、分类的基础上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必将大大促进民俗文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积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民俗博物馆发展方向。

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篇8

关键词:民间舞蹈;应用实践;舞蹈教育;民俗;产业化

导言

关于民间舞蹈的传承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为世人所关注。尤其是自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以来,民间舞蹈传承问题也成了近年来研究的焦点,而且多数研究都投向了“保护问题”。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发展,21世纪的中国民间舞蹈发展现状,由于外来的和现代的舞蹈文化影响,不断受到冲击,民间舞蹈还是逐渐在退缩、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外来舞蹈和现代流行舞蹈,这些舞蹈频繁地使用于民间仪式和社会民俗活动中。这说明民间舞蹈的价值内核已被剥离,民间舞蹈的传承步履维艰。因此,传承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是影响民间舞蹈发展的桎梏。

对于民间舞蹈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发展的窘境,不可能寄希望于博物馆式的非原生态“保护”,使民间舞蹈与世隔绝,成为“遗产”,只能从如何纵向地传承去探求出路。笔者认为,要使民间舞蹈有效、持续的得到良好地传承,应该着眼于社会现实和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民间舞蹈的应用实践平台或载体,通过此平台或载体使其存活、延续和发展。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把民间舞蹈的传承问题,纳入应用实践的领域来思考,不但具有舞蹈社会学学科发展的意义,可能更具有当代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的现实意义,并且可能真正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了更好地进行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其传承方式要适应时代的要求,结合应用实践的平台,促进相互的支持与合作,从而达到全方位的、更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在当今社会快速变迁过程中,民间舞蹈文化的环境基础也随之变迁,它的生存必定要与时代相适应,离不开社会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其传承方式也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选择。笔者认为,“学校的民间舞蹈教学”“民俗实践中的民间舞蹈活动”“文化消费产业实践中的民间舞蹈”等应用实践行为应该是民间舞蹈在当代甚至未来传承的主要方式。

一、学校教育与民间舞蹈传承

我国舞蹈教学自建立肇始,就是以“芭蕾的规范化和古典舞蹈的程式化”为中心,沿用至今基本秉承初衷。但是,随着舞蹈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教育逐渐变的现代化、国际化,舞蹈教育的中西化问题也日益尖锐。我们目前的舞蹈教育,越来越走向专业化的同时,也拉大了与民间舞蹈传统文化的距离,而聘请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走进课堂,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魅力,既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又能为传统民间舞蹈提供展示的平台,这对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学校舞蹈教育来说是一个双赢的良策。

我国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地方舞蹈人才来充当主角,地方舞蹈人才需要舞蹈教育的平台来培养和提供。而现在的教育状况严重“西化”,与地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建设背道而驰。目前,各高校对于本地民间舞的传承与保护才刚刚启动,从领导、教师到学生,都没有很强烈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观念。无论从搜集整理还是引入教学甚至培养观众,都处于零碎的节目编排阶段,没有系统的教学安排。民间舞演出形式和演出人员都是应景应时,临时筛选,也没有固定的选练方式。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到相关规则制定,都处在启蒙阶段。传承、保护民间舞蹈艺术,不能仅仅利用民间舞蹈素材编几个节目,写几篇文章,而要从专业设置入手,将本地民间舞纳入本地高校的教学体系,从招生、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培养目标、就业渠道,每一个环节都为保护和传承考虑。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学校民间舞蹈教学的传承方式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发掘整理文字工作。2.长期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即走出学校,深入民间采风和将民间艺人请进学校来的方式。3.在保护仅有的原生现状的同时,积极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创造适合于当今社会文化特色的现代民间舞蹈新型审美品质。4.让原生态传承人的变化尽可能成为自身的蜕变而不是人为的改变,在作品改编中让人为的改编尽可能保留原生文化的基本格调。5.在教学中,尽可能注意民间方式与学校规范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培养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尊重与兴趣。

从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的立场出发,为当地教育部门提供民间舞蹈教学发展的思路和方案,相信学校舞蹈教育在民间舞蹈传承上可以发挥出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二、民俗活动与民间舞蹈传承

民俗是民间的风俗,是民众文化生活中具有传承性文化的重要部分。民俗在民间又被作为一种“礼”而长期存活下来,具有维系和调节民间人际关系的纽带和传承民间文化的作用。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在其《民俗学概论》的绪论中,这样写道:“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说,民俗是源于民众并用于民众的一种民间集体性的社会活动,如其他学科一样,要达到为民众和社会服务的目的,其应用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功利”性,即能否对社会和群体产生直接的效益。所以对民俗研究价值不仅具有为民众和社会服务的功能,更具有民间文化传承的作用。

民间舞蹈活动因民俗的存在而存在,民间舞蹈活动离不开民俗,民间舞蹈活动的传承可以借助民俗学的“功利”性和应用实践的方法,突出民间舞蹈在民俗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强调民间舞蹈活动为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满足人民现实生活需要服务。比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农村人民生活水平都相应提高,各种文艺活动也与日俱增。各地区民俗中的舞蹈活动受到民众的普遍青睐。那么,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民间舞蹈的作用和满足人们的需要,可以考虑直接由地方文化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开办专门的训练和培养机构,对整个地方的民间舞蹈活动统筹安排。这样,既能保留传统的本色,又符合民众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民间舞蹈将随着民俗的承启而持续、有效地传承。

三、产业化和民间舞蹈传承

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生态环境变迁,传统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经济方式已经不复存在,民间舞蹈文化所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土壤也已经随着社会的变迁而物是人非。很多民间舞蹈传承艺人中最年轻的传承人已经是七旬古稀之年,而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只能通过政府的鼓励和政策的引导而被动接受传承,即通过地方文化机构以及旅游机构参与的政府搭台,民间与政府相互渗透的传承方式将在民间舞蹈传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通过以来,各地区政府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引起很大程度的重视,并大力投资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在各级地方政府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中一般都有这样的记录:搜集整理资料,完成录像、录音、记谱、文字描述(其中包括项目名称、讲述者简介、内容记录、作品来源等)等基础工作;组建文艺队伍;由政府牵头,发挥各文艺团体的积极性,并承诺每年举办一次大型歌舞会,充分发挥民间艺人传承作用。但是根据调查,各地方的落实情况不一,很多地方由于资金以及政府官员对于艺术的消极态度,保护和宣传的意识跟不上导致民间舞蹈的创作、表演、保护都处在半搁浅状态。

伴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消费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多样化,文化产业作为与需求、消费紧密相关的产业,其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特点满足了消费的多样化。但作为人类表达情感、反映民族特征的本能方式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仍然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成为现代休闲娱乐消费不可或缺的内容。而在现代社会中发展文化消费产业的同时,必须加强民族文化的根基意识,强调文化的自尊与自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营造民族文化的浓厚氛围,呼唤中华传统的人文精神,才能保证民间舞蹈在文化构成中的相对独立地位,民间舞蹈的优秀种子才会长出新苗,获得生机。

民间舞蹈要学习其它产业的发展运营模式。我们秉承“服务于社会”的原则,结合地方实际,从应用实践的角度出发,进行调查和分析市场,充分发挥自身艺术活力,开发产业链条,形成以“民间舞蹈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势必会带来一种消费需求的变化,一方面可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弘扬、传承民间舞蹈文化并开拓民间舞蹈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

有关文化部门也在积极地寻求出路,比如与旅游景区的舞蹈实践接轨。在全国各级旅游风景点现在都有各种具有本地传统特色的民间舞蹈活动和专业艺术团体,其中有大量高水平的舞蹈人员在风景区从事民间舞教学、表演,组建并带出了一大批舞蹈演员的组织者或领队,他们除了对本地民间舞蹈进行艺术加工,在传承中积极创新,而且做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并为当地政府提供了民间传统舞蹈发展的思路和方案。旅游景区的舞蹈实践在民间舞蹈传承上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小结

民族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记载着一个民族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是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民族繁衍不息之根本。传承民族文化等于在传承民族精神,传递民族的生命。民间舞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劳动人民生活的记忆。研究民间舞蹈的传承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意义,科学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民间舞蹈文化,应结合应用实践从教育、民俗、产业等多角度、多层次实施,探寻民间舞蹈文化的可持续、生态化的传承方式。

目前,民间舞蹈的传承方式之间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互动机制,都在相对独立地做着积极的工作,这样的保护和传承难免有重复和疏漏。因此,建立起教育、民俗、产业三者的互动机制,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是我们从事舞蹈工作应当关注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罗雄岩.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

版社.2001.01

[2]项阳.将民间艺人请进大学校园一新疆之行的感受与思

考[J].中国音乐,1999.03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09

[4]李国平.应用研究:民俗文化研究的沃土[J].西北民族

大学学报2004.05

[5]王志毅.民间音乐的当代传承方式[J].民族艺术研究

2010.05

[6]邓小娟.生态文明时代的民俗舞蹈价值观重构[J].舞蹈

2010.07

作者简介:

上一篇:人事管理经验范文 下一篇:特殊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