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范文

时间:2023-02-25 01:03:56

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民居;传承;创新

Abstract:Traditional dwell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ource of creation, Article taked the language of traditional welling characteristic: doors and windows as symbols,Use modern methods to abstract, improve and re-invent. Aim is to explore its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design approach to reconstruct the point of integration of modern and traditional, Strive to create modern buildings which contain chinese ethnic culture.

Keywords:traditional dwellings;inheritance;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5-0051-03

1 引子

“建筑学是地区的产物,建筑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区建筑学只是地区历史的产物。恰恰相反,地区建筑学更与地区的未来相连。我们职业的深远意义就在于运用专业知识,以创造性的设计联系历史和将来,使多种取向中并未成型的选择更接近地方社会……”

“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推动世界和地区的进步与丰富多彩。”

――吴良镛《北京》

21世纪初的十年,许多城市不顾经济限制争请国外建筑师来本地建地标,这种趋势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各种大量的国外建筑思想、理念、元素、符号和建筑技术让国内的建筑师们无暇去探索适合本国时代精神与民族意蕴的现代建筑。我们国家的各大城市,不缺少高楼林立的现代建筑,也不缺少具有异国情调的各式楼盘,但是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建筑却寥寥无几。

中国的现代建筑急需回归,回归到何处?

鲁迅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有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遗产,回归,只能指向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我国传统民居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这些资源举世无双,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足以显示其深邃的艺术魅力。其中的精华部分,理当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建筑的根基和创作的源泉。而中国现代建筑的出路,就在于利用中华民族沉淀千年的民居文化精髓,结合现代科技和材质创造出真正含有中国民族文化的现代建筑,实现中国传统美学、建筑文化的回归。这样的中国现代建筑才具有旺盛的艺术性和生命力。

继承传统并非眷恋过去,而是要继承传统中的精华,把起点放在现代的时空坐标上,用现代建筑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建筑,将传统建筑中的内涵精神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重构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点。如同黑川纪章提出的:“我们对一种语言(风格)进行深人分析研究,选取其中有特色的语言(构件),再运用现代方法对之抽象、提高和再创造。”因此,要正确看待传统建筑的现实性,继承回归传统的同时更要注重创新,使其适应时代的要求。

那么如何回归传统?应用何种语言何种手法对之再创新?

回归于传统,如何超越传统?

来自于现代,如何唤起传统?

沙里宁说过:“传统并不是一堆现成的形式,这些形式不像从书架上取书那样,可以随意拿来使用。不过,我们可以阅读书本,体会它的内容,并且在适当的场合不时地应用这些体会的心得。同样地,我们也可以研究过去的形式,从中进行学习。然而,我们除非首先对它们进行选择与创造的双重检验,使其建立于当今基本形式的坚实基础之上,否则就不应当使用它们”,因而必须对传统民居空间进行去粗取精,使其适应时代的生活需求,才能创造适合时代的设计手法。

传统在不断地变革、发展与延续,并非所有过去的事物都能成为传统,也并非所有传统都能延续至今。李允在《华夏意匠》中曾写到,“真正成为我国传统建筑屋身构图实体的,是立面上柱之间的门窗隔扇”,这段对我国传统建筑立面特征的描述,从感官上确认了门、窗之于我国传统建筑至关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主要从传统民居门窗入手,来探讨运用传统形式语言进行再创作的手法,目的是在其指导下寻求个性化的艺术表现与传统的回归,最终达到设计的“法无定法”。一般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种方式,它们并不是传统原型的简单翻版,而是对地方传统建筑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再现。正如柯布西耶指出的:“创作是耐心的寻览。”

2母题提炼与重复

母体提炼既从传统建筑中截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语言片断作为母题,自成体系地拼贴到建筑中去,使得建筑既具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又具有当代特征。

如苏州博物馆建筑的外墙上菱形,海棠形,八边形的漏窗如同反复出现的旋律,与传统院落布局相结合,一石一木、一门一窗、一静一动间都有传统的古典文化底蕴。漫步在水面之上的廊道中,时而,透过墙体上六边形的花窗,配以婆娑的竹林,若隐若现,使人感受着步移景异的空间变化,别具诗意,从建筑生命的最深处畅响着悠悠吴文化不息的旋律。墙上的漏窗运用了传统的造型但采用了现代的材质,与整个建筑群传统而又现代的整体气质一气呵成。(图1)杭州湖滨国际名品街的不同地方出现的圆月型门洞,配以灰砖墙体和木色的窗板,传统意蕴妙不可言(图2)。这些都是在新环境新条件下对传统语言的巧妙利用,其上可以看到传统民居的神韵,容易让人联想起历史的原型。

将提炼的母题重复使用于同一个建筑创作中,从而起到强化主题的作用,这种构成方法通过同一母题的重复,使建筑在统一中富于变化,形成强烈的韵律感和秩序感。母题的重复常使建筑语汇信息反复作用于人的感官,从而强化了传递的信息和主题,让人产生难以忘怀的感受和印象,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教学楼,以传统实心木窗户为母题,塑造了音乐般的韵律感(图3)。贝聿铭在香山饭店的设计中就重复使用了菱形这一传统建筑图案母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点缀在房屋白粉墙上的黑色菱形水磨砖窗框与室内的菱形木格子屏风和窗户,是对传统民居菱形母题的重复,在阳光的阴影下给建筑以独特的图形魅力。(图4)

3重构

建筑语言的重构是指对传统建筑语言的一种颠倒和反转处理,打散和分解原系统的构成关系,根据创作需要,在本系统内或系统之间进行重新组构。

此处理手法可以从民居的传统形式要素中提取相应的形式语汇并加以简化、变形和重组,使建筑在应用现代结构、材料、形体的基础上体现出地方风格。这种创新的合并方式使作品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地区文化认同感。通过这种手法的处理,追求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精神联系,可以获得新的视觉效果和新的语言形式。如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建筑师王澎运用重构的手法,从浙江传统民居中漏窗和窗棂的图案中吸取灵感,创作了来自于传统又不是传统的简单重复的建筑的立面,营造了一个既富有浓郁的传统气息,又有着强烈的现代感,充满传统文化的意境。(图5,图6)

重构的手法有时会改变传统建筑语言约定俗成的位置和方向,可以把抽取出来的传统语汇进行旋转或改变位置,上下颠覆或左右互换;可以把抽取的多个传统建筑语汇相互穿插叠和起来;也可以对传统建筑语汇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依据现代审美,移动、变换原有位置,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重新编配和组合,打破惯例,从而获得一种新关系、新秩序、新形态。

现在很多建筑立面和城市立面改造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手法:格栅,材料一般用木、金属百叶、铝合金等,虽然材料灵活多样,但是其处理手法却都是从把传统民居窗户上提取的基本的语汇加以重构,保持了传统民居窗户和墙面的的一种大的尺度关系,传统的建筑意蕴在现代建筑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杭州湖滨国际名品街某建筑,遮阳木格栅成组合使用,墙身上所产生的“虚”的视觉效果,和檐口一起,塑造了富有传统韵味的建筑表情。(图7,图8)

4抽象变异

这种手法是从传统建筑语言原型中提取某种概念关系,将其加以整理、抽象、简化和升华,概括提炼出与传统形式具有同样视觉效应的新的语汇,并有机地组织成现代建筑语言,使之更具文化典型性。

利用这种手法进行抽象简化时要注意抓住传统建筑语汇的精华部分,抓住最能表现传统民居内涵的部分,将最有代表性的符号提取出来,进行高度的简化、抽象和再加工,并保持原型的整体神韵,形成“隐性符号”。这种处理手法是实践中应用最多的一种。

设计过程中,这种手法可以在新功能、新技术、新载体的情况下,摆脱旧载体的羁绊,解放创作思想,又可以在深层领域取得与传统民居的文化关联,对传统建筑形式加以提升和进化,形成与传统建筑神似的良好效果。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深圳万科第五园和苏州博物馆新馆就是较多地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对传统建筑形式加以提升,达到与传统民居形态近似而内在神似的良好效果,引发人们的想象。(图9,图10,图11,图12)

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中,应用了大量中国传统民居的符号语言与现代建筑艺术做了精心结合。比如香山饭店立面的窗户和墙面的分割就是运用抽象与提炼的手法从传统中国民居中得来。(图13)入口大门则是将传统建筑中的牌楼形象高度抽象概括而来,将牌楼常见的分段起伏的轮廓简化成为平直的两竖一横的剪影式构成。进入中庭迎面设置了照壁,基于传统照壁的形式,经过了高度抽象和简化的处理。漏窗、花格、墙面上的砖饰、月洞门、外墙面的四瓣形花饰、格带压顶、灰(白)黑相间的色调等,都十分统一,和谐高雅。就像贝聿铭的助理方佛瑞所说的:“香山饭店表现了建筑在文化上如何延续――撷其精华,成就自我。”

5异质同构

异质同构是对传统建筑语汇保持形式上不变,而在材料调配等方面进行变化,用现代的材料表达传统意义。材质是建筑语汇的一个重要表述方面,有很多信息是通过材质依附于建筑语汇上的。材质的质地和纹理反映着建筑表面细部的形态,它所引起的感觉是其他形式要素不可取代的,它具有视觉和触觉的联合作用,能造成深刻入微的知觉体验。(图14,图15)

异质同构的手法被普遍采用,如青浦的某私企会馆,马达思班和大舍不约而同使用了传统的冰纹窗扇花纹,一个直接拿花窗拼贴立面,一个把冰纹印刷在玻璃上形成乳白色的半透明(图16,图17)。其他的如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的大门采用钢构与玻瑞形式衍生自传统的两坡落水等,都是将传统的窗户形式用现代的材料来演绎,属于异质同构。

当代建筑界最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一就是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它们与传统并不矛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挖掘至今仍有实用价值的地方材料和适宜技术,使它们与现代的科学建造方法与建造技术相结合,采用创造性的手法可以拓展出全新的天地。

6小结

语言要表情达意不可能离开具体的语境,一个词只有放在句子的上下文中才有参考意义。同样的,在现代建筑中创造性运用传统民居的古典词汇时,不能把其看作是一个封闭的、自成一体的系统,应该以建筑的整体效果为重,结合时代特征,联系历史文脉,强调协调性和美感,防止以建筑语汇单体的个性代替建筑整体美感的做法。

“以古为镜”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未来。就像老子所云:“欲去明日,问道昨天。” 但是,我们在强调与传统结合的同时,绝不是要简单地照搬传统的东西,相反的,我们以一种前进的、发展的观点来对待传统,力图使其以一种崭新的、现代化的面貌蕴涵于我们的建筑创作之中。如同李敏泉在《当代建筑文化与美学》中说过的:“传统基因与现代元素的重组―重构,他既不是回到过去,也不是要步入异域,而是要明确与强化当代在世界现实层面上的历史投影,创造传统与时代共生的‘同心圆’,同心圆越多,干涉图像的‘涟漪’越丰富美妙……。”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北京..

[2]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1.

[3][美]伊利尔.沙里宁著.顾启源译.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问题的基本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27.

[4]张良皋.匠学七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53.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2篇

1.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 “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这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的作用,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法是解答本题最快捷的方法。答案为D。

2.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 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

解析: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特质(包括精神追求、精神文明等)的统一,从本质上说城市环境属于物质范畴,故③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可排除B、D。雕塑是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作为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城市环境)的反映和产物,故雕塑风格依赖城市环境,①错误,A可排除。答案为C。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快捷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学会并熟练运用。

3.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解析:材料中的“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及“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体现的是中医药创新(文化创新)问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体现的是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体现的是现代传媒的作用。

根据材料的上述信息,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有: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的传承,文化创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把《文化生活》的知识与材料信息有机结合,就可组织出答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答案的方式上,北京卷、全国卷多要求知识与材料信息的有机融合,而不能生搬硬套理论,因此,答案不是知识的简单复述和再现。这是与地方卷特别是山东卷的重大区别,这一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切记并做好针对性训练!

参考答案: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4.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解析:“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这种类型的试题的解题思路一般是:①提出正确态度是什么,②阐明持这样态度的理由。

设问的有效信息包括:“《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正确态度”。

材料中给出的“上述挑战”是“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文化差异”是文化多样性问题,所以,“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也就是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这样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就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尊重文化不是要将某种文化“束之高阁”,而是要“兼收并蓄”,实现文化的融合。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挑战,实质上是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这是解释应有的正确态度的原因的思维角度。据此可以组织起这样的答案:“文化对经济有重要的反作用,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尊重,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吸收、借鉴、融合,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就无法在东道国顺利地开展经济活动”。因为试题分数的限制,参考答案对这一点没有作出要求。

参考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解析:首先,解读设问信息:“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这是调动知识的范围),“谈谈对……的认识”(这种试题的解答思路一般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是对外文化交流),更应‘走进去’(是对对外文化交流的要求,即融合当地文化,能够为其他文化接纳和欣赏)”。

材料给出的有效信息是:①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②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特别是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这个案例。从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走进去”的角度上说,这两个案例给我们两点启示:要推动文化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创新必须借鉴、融合当地文化(这是“走进去”的真正内涵,也是“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不解决这两个问题(两点启示),中国的文化产品就不能被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这里也在告诉我们“走出去”“走进去”的意义: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在这样解读试题信息的基础上,按照“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整合这些有效信息,用《文化生活》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比较准确的答案。参考答案中的①②属于“为什么”(其中②中包含“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③④是解决“怎么样”或“怎么办”的问题。

参考答案: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文化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④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所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考情分析】

1.从近三年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的整体情况看,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有遍地开花的特点,近三年高考试卷涉及了本专题的每一个考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甚至“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这些一向被认为“偏冷”的考点,出现在2012年的全国文综新课标卷非选择题中(第39题)。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考点复习时首先应该坚持的原则就是全面、系统。

2.本专题的考点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四个,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就这四大考点而言,近三年的高考考查还是有所侧重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这些考点上。山东省教学内容的调整中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框题删除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个考点在山东卷中没有出现过。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知识点的复习可以根据各地命题的特点有所侧重,不必平均用力。

3.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尤其是对重要知识点的考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知识点的考查综合化,换句话说,就是考生解答高考试题往往需要使用知识体系而不是单一的考点知识。如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9题第1问。二是对单一知识点考查的深化。如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38题第4问,参考答案中“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对尊重文化多样性内涵,特别是对“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这一内容的深化理解。因此,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要深化理解。

【考点精讲】

基于对近三年高考考情的分析和对考点的理解,我们把本专题考点整合为如下四个:

1.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载体):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①正确态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原因:第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第二,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第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①含义:文化是民族的,是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是说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②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决定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

考点拓展:

(1)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国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3)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讲的。所谓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而文化多元化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多元化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2.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区别。

文化传播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行为,如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例如电视和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手段,而不是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②联系。

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也有密切联系,人的精神活动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所以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文化传播手段的运用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如报纸、杂志、书籍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电视、互联网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利用电视、互联网信息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手机是文化传播手段,而利用手机传递短信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文化的继承。

①文化继承的对象: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的继承、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第二,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继承的正确方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辩证分析(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批判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古为今用。

(2)文化的发展。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②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二,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第三,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特别说明:山东省的教学内容调整中删除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部分内容,山东的考生可根据实际加以取舍。

考点拓展: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个理论的根本意义是要告诉我们如何推动文化的发展。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根本的是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其次,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发展。

4.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的意义。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这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新题速递】

1.2012年6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在新闻会上表示,十七大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单个的项目性保护逐步走向系统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阶段,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初步形成。假如请你为文化遗产保护制订宣传标语,你觉得可以做出的选择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②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③依法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责任④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已经有了完备的制度体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散布谣言的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事件越重要、事实越不清楚,传播的速度就越快,谣言的危害也就越大,“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的判断能力。”因此,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

①大众应避免盲从,要有理性判断②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防止消息扩散③个人应尽快传播,自由行使权利④政府应及时信息,使谣言止于公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的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就开始出现,2011年随香港一档节目而爆红网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有重要的作用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倡议:减少一点谋术文化,增加一点大爱文化;减少一些民粹文化,增加一些理性文化;减少一点复古文化,增加一点创新文化。文化做这样的“减加法”,有助于

①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②改造腐朽文化③传统文化顺应时代的变迁④改变我国文化的多元化状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①承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②认为各个国家在文化上的任何差异都不能改变③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认同不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6.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现代媒体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④文化通过创新能更好地掌握群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7.2012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熊建的文章《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阅读文章节选,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节选一: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

牛女传说浓缩了中国农民对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全部理想,因而备受欢迎。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观有四大因素:责任、忠贞、含蓄、隽永。

由牛郎织女组成的家庭,相信一定是稳固的。因为他们二人都不会把爱情和婚姻当儿戏,这跟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是一致的,在当前也是有现实意义的,与世界主流价值观也是一致的。西方社会经过一度的“去家庭化”,拨乱反正之后也在向“重责任、固家庭”的主流意识形态靠拢。

(1)结合节选一,谈一谈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节选二: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但却一直处于“自悲”之中。

即便外国文学大师,也看不明白我们的爱情。虽然七夕节提供了破译中国人爱情密码的绝佳蓝本,但是很少有西方人愿意花费心思和精力来搞清楚。如果说牛郎织女故事缺乏足够的情节,那么,中国爱情最经典的表述——《红楼梦》则提供了更多、更充实的爱情故事,但这对西方人来说更加难以理解。

第一位发表红学论文的西方人——德国人郭实腊(1803年~1851年)更不靠谱,他甚至以为贾宝玉是女孩,说书中的小姐们“喜鹊般谈论着无聊之事……毫无顾忌地发表对奢侈品的个人看法”。

文化是软实力,伴随硬实力的盈缩而变化。18世纪,西方社会还对中国充满敬意,在后来的交锋中,中国的文化传统伴随国家地位跌入谷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中也赢得了尊重。1000年前,中国俯视世界;100年前,中国仰视世界;今天,中国平视世界。

但中国崛起之快,许多人还不适应,往往用老黄历看待中国,也因此对中国的进步抱有偏见。我们坚信,那种陈旧过时的中国观迟早会改变,那种随意误读、解构中国爱情悲剧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2)结合节选二,说明怎样才能破解“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这一难题。

8.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作为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重点活动之一,第27届德国石荷州音乐节中国主题系列活动7月14日晚在德国北部城市基尔拉开帷幕。石荷州音乐节,是德国也是欧洲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音乐盛会之一。并非音乐节“传统项目”的京剧,今年首次进入音乐节的舞台就光芒四射,“东方戏剧”《野猪林》在德国著名的塔利亚剧场演出,征服了这里口味挑剔的观众,并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对此,《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分析指出:这些年,京剧一直在“走出去”,但大多动静寥寥。综观国家京剧院《野猪林》在国外演出的巨大反响,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的启迪:京剧“走出去”必须依靠品牌剧目,张扬传统特色,体现中国精神;剧目必须融合人类情感,讲述现代视野的动人故事,适合国外观众理解和欣赏习惯;同时,要有优秀的演员,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以及良好的演出平台和专业的市场运作。

结合《野猪林》演出成功给我们的“启迪”,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京剧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答案:

1.A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只是“已初步形成”,故④错。

2.B重要事件不一定是负面的事件,故②“防止消息扩散”的观点不正确。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个人对事件的了解不一定正确、完整,况且事件的性质也不确定,故③“个人应尽快传播”的观点不科学。

3.B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故①错。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④错。

4.A对待腐朽文化应该是剔除而不是改造,故②错误。文化的多元化不是文化发展的方向(参考本文“考点拓展”部分),也不是我国文化的现状,故④错。

5.D世界文化的统一性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文化的共性和相互依存性,显然①不符合题意。从整体上说,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是无法改变的,但这不等于任何具体的差异都不可改变,因为在文化的交流中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故②错误。

6.C现代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故③错误。大众传媒的宣传只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还是自身经营的改善,故①错。

7.(1)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从七夕节的世代流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牛女传说浓缩的“全部理想”“备受欢迎”,及其现实意义说明了这一点。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西方世界“重责任、固家庭”的回归,与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一致,说明东西方文化有一致性。④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社会实践的需要,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2)破解“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这一难题的实质是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①吸收借鉴外国文化,推进中华文化创新,用世界可以接受的形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②加强对外教育交流,培育更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③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破解“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这一难题依赖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其他答案,符合试题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西原创音乐剧 《桂林故事》 旋律特征

一、广西舞台艺术发展概况

美丽富饶的壮乡广西,素有“歌海”的美誉。众所周知,广西有12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在广西的舞台上上演过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独具风格的作品,早在40多年前,广西彩调剧《刘三姐》就创造了“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的舞台奇观。

近年来,广西为了全面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以戏剧精品生产为龙头,通过落实重点剧目的创作,激励全区的艺术剧团和艺术家努力创作新作品、新剧目。在这种形势下,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壮剧《歌王》、民族音画《八桂大歌》、音乐剧《阳朔西街》、《太阳童谣》、桂剧《大儒还乡》、新版歌舞剧《刘三姐》、民族歌舞诗《漓江诗情》、壮剧《瓦氏夫人》、京剧《霸王别姬》、歌剧《壮锦》等优秀剧目在文艺工作者的创新实践中一次次走向全国的舞台。其中民族音画《八桂大歌》荣获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佳”剧目奖。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荣获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佳”剧目奖,被誉为是“中国舞剧创作的一个里程碑”。桂剧《大儒还乡》获得2005——2006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佳“剧目奖。歌剧《壮锦》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奖”。广西因此成为全国少数几个连续获此殊荣的省份之一,全国文化界为之震动。

音乐剧《桂林故事》是广西著名编剧张仁胜、已故著名作曲家傅磬联手打造的艺术精品,是广西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原创音乐剧。从2006年首演至今已有6年时间了,其间荣获第七届广西戏剧文学奖一等奖,入选三十台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9年改编为第二稿《桂花雨》后,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大奖”特别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这一切充分说明《桂林故事》已经赢得了国内专家们的肯定与关注。

二、音乐剧《桂林故事》旋律特征分析

在音乐剧的音乐创作要素中,旋律处于首要地位。音乐剧同歌剧在音乐上最大的区别是音乐剧的旋律不需要歌剧那种充满戏剧性力量的风格,音乐剧的旋律是通俗流畅、简单明朗、易于被广大观众接受的。美国百老汇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之所以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热烈欢迎,主要在于它成功的音乐创作,该剧的旋律创作虽然简单,但是每首歌曲却琅琅上口,广为传唱,深受人们的喜爱。

《桂林故事》的成功离不开作曲家傅磬的音乐创作,首先必然要谈到其中新颖独特、扣人心弦又富有壮族特色的旋律。傅磬创作的旋律简单流畅又极富广西壮族特色,与剧情完美融合,准确地刻画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内心情感。

(一)五度跳进的运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正是因为作品与生活密切相关,全剧渗透着浓郁的壮族风情,剧中音乐与壮族音乐有许多共鸣点,用壮族音乐来刻画剧中人物形象,从壮族音乐中寻找创作灵感。只有民族的东西,才是世界的,才是能够真正打动人心的舞台艺术精品。

该剧的主题山歌《妹等哥掀红盖头》是全剧的点睛唱段,也是剧中西街阿婆的音乐形象,这个唱段贯穿整个剧目,是全剧的一个亮点,在全剧的关键处一共出现4次,起到穿针引线,推动剧情的重要作用。该主题山歌的音程跳动很大,主要运用了五度跳进和射线型上升的旋律,把剧中阿婆起伏波澜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听起来有一种凄美的感觉。谱例1:《妹等哥掀红盖头》(阿婆唱)

主题山歌的旋律特征直接来源于壮族山歌的旋律特征,五度跳进是壮族山歌旋律线进行的一个明显特点,其形成的原因与壮族方言的语调、调类和调值有紧密的关系。很多壮族山歌的旋律都有五度跳进的特征。例如:谱例2:壮族山歌《男女老少得翻身》(天等县)

五度跳进的旋律特征在该剧的很多歌曲中都得到了充分运用,这种旋律写法对全剧的旋律风格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使观众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该剧的旋律个性,体会其中的民族旋律特色。另一方面,阿婆是该剧的核心人物,其他人物的旋律特征正是根据阿婆的旋律特征拓展出来的,即用核心音调为基础,加以变化,展开乐思,贯穿全剧,这正是作者创作的独特手法。例如:谱例3:《许下一个美丽的诺言》(毛仔唱)

三、总结

综观整部音乐剧的旋律创作,五度跳进的壮族山歌旋律特征在该剧的很多歌曲中都得到了充分运用,在大力弘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 这种创作手法正是对壮族山歌的一个传承和创新,让壮族山歌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得到了潜移默化的传承,体现了曲作者特有的创作理念: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黎英海先生在谈到他的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创作时曾说:“作曲家的任务之一是怎样把传统音乐中的精华,用现代人的观念,按照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和需要,创造性的重新编写,以便使它们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流传下去。”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保护是为了传承,传承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繁荣,繁荣是为了弘扬,弘扬是为了复新。

参考文献

[1]傅磬.《广西民族歌曲精选》[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张旭,文硕.《音乐剧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论评》[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6]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7]杨群.《民族学概论》[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4篇

而现在,《舌尖上的中国》没有提及河南美食,在其他菜系雄起的时代豫菜还没有站稳脚跟……

今天,一群对豫菜情有独钟、懂吃会做的豫菜大师正在发起一场复兴豫菜的活动,以豫菜创新为立足点,迈上了新的征程。

亟须创新

“过去做一道菜需较长时间,比如扒广肚,扒是豫菜的传统技法,做下来需要15~20分钟,但如果现在放到菜单上来卖,顾客可能早就拍桌子了,时间不允许啊!”李志顺说。

李志顺说,狮子头起源于河南,但现在已经成为淮扬菜的代表,还被多家做出清炖狮子头、红烧狮子头等。而豫菜现在还拿不出一个可以代表河南的品牌菜品。“新豫菜的研发与推广已经时不我待”。

另一方面,做快餐的连锁企业快速发展给豫菜发展带来冲击。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工成本、租金增长势必会造成高端酒楼这些传统餐饮市场萎缩。张保盈更是直言,现在餐饮业的日子,最难熬的是中高端市场,而快餐市场则影响较小,在这样的一个时刻,如果坚持豫菜复兴,新豫菜的研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更有人士提出,我们一直宣扬豫菜的健康、医食同源、注重养生之道,但都过于笼统,对于这些中庸之道始终没有一个创新的亮点。还好现在谈豫菜复兴,还为时不晚。

突破创新

豫菜如何复兴?新豫菜又该何去何从?新豫菜的提法,如何连接烹饪技术与市场发展的通道?

做产品还是要围绕着这个区域的人想吃什么,消费者为什么买单。川菜讲究一个辣字,粤菜有海参、鲍鱼等原材料的便利,豫菜这么多年的历史,围绕一个“新”字,该怎么做?

在张仁平看来,豫菜经营者应在继承传统豫菜优点的基础上,加大创新的力度,多层次、多渠道研制新派豫菜美食,借鉴和融合鲁菜、川菜等著名菜系的长处,全方位地提升和创新豫菜菜品。

与会豫菜餐饮企业有一个创新的整体思路是:在传承老豫菜的基础上,还要在食材上下足工夫。张保盈提到,焦作、济源一带的蜂蜜,像白沙子一样,膏状,在市场上没有卖的。河南内乡的药用价值最高,那里多潭水,潭边多。“这些都是适合于豫菜‘五味调和,质味适中’的传统理念,所以要发掘河南本土的东西。”

早在2007年,河南省权威机构就评出了包括糖醋软熘鱼焙面、牡丹燕菜、酸辣乌鱼蛋汤等在内的十大传统名菜,以及开封桶子鸡、道口烧鸡、五香牛肉、五香羊蹄、熏肚等传统卤味。但从现实情况看,这些菜品多存在地域性质,并没有在市场铺展开来。

“在此基础上,豫菜需要重新调整代表,研究几种外面做不了的。”樊胜武说。樊胜武团队研发的“阿五豆腐”一个菜销售额已经过亿,同时,阿五还专门成立了“阿五菜品研发中心”,由1600余名厨师和数十名中国烹饪大师、餐饮业部级评委组成,已成功组织菜品研发活动88次,研发菜品1000余道,有几个已成功申请了专利。

有了自己的研发体系,加大原材料的采集,势必要考量成本与利润。新研发的菜品卖多少钱合适?李志顺说,很多厨师往往吃不透这一点,进而与市场脱节,影响到了翻台率,效益也自然下滑。

新研发的豫菜,如果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被市场认可,那么它的创新也会付之东流。新豫菜也应该在制作的成本、工序与销售价格上找到一个平衡。

多业态并举

樊胜武说,传统豫菜不好推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还处在高端菜品之中,整体规格比较高。

事实也是如此。从餐饮行业的市场份额看,大众化餐饮和快餐行业的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店面会缩小,且在整个行业的占比会下降,而大众化餐饮、特色餐饮和快餐,在行业的占比在不断提高。乡村基、湘鄂情等连锁上市企业都是走的大众化路线。

如果新豫菜也走这样的路线,是否会颠覆了传统的东西?考究的食材、严谨的工序、高水平的技法等是否会随着快餐似的流水线销声匿迹?

另一个问题是,即使新豫菜的发展能够受到一定程度的欢迎,并且也没有影响到老豫菜的传承,也未必能够迅速地扩张。因为没有资本的对接,实现规模化并迅速传播开来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豫菜的发展也有地域的限制因素,对于众多菜系中的一个,不可能让全国各地的人都吃豫菜。如何找到菜品研发与市场的平衡点,是豫菜企业所要思考的问题。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豫菜也可以走大众路线,可以以新豫菜的研发为基础,形成行业的多业态,即酒楼、快餐、团膳全面发展。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5篇

一、原料特色与创新

历史上,金华素有“浙江第二粮仓”之美誉。到现代,金华是浙江农产品基地,生态农业和养殖业极为发达,为金华煲提供了丰富的、新鲜环保的、富有特色的烹饪原料,如金华火腿、金华麻鸭、金华两头乌和金华寿生酒、浦江豆腐皮、磐安香菇、永康灰鹅、兰溪的豆制品、武义的高山蔬菜等。同时,近年来也出现了像“鹅肥肝”、“白玉蜗牛”等既是世界名菜,又是金华地方特色菜的时令原料。虽然有如此上等原料可以保证金华煲的原汁原味特色,但如果固守不变,金华煲终究会渐成“老土”,因此在原料特色与正宗上应有所创新。

首先,建立原料基地保证源头,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规模化金华煲原料基地,提供风味独特、绿色健康的原材料,如金华两头乌、土鸡、土鲫鱼、野菜等。煲协会可采用让各煲庄公开承诺的办法,规范金华煲用料,请消费者监督。其次,选料讲究,保证金华煲的正宗性,如金华老鸭煲要选饲养3年的老鸭,鱼煲得选2 kg以上的青鱼,牛肉千张煲需选黄牛的牛肚邦和罗埠千张。再次,推行“特特组合”,使特产与特色原料优化组合,如金银蹄煲、火踵笋干老鸭煲、火胴北山萝卜煲等地方名煲皆选用了特产金华火腿与老鸭、北山萝卜等特色原料有机组合。最后,引进外界新原料,选取附近地区的特色原料,让其他地方菜系中的精华融入金华煲,为新金华煲输入新鲜血液。

创新金华煲时利用本地特色原料,既可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又可以使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打造地方饮食品牌。

二、技艺传承与创新

金华煲以善用火候与调味技艺见长。制作金华煲的厨师善于根据原料特性选择恰当火力和控制时间,如胴骨煲用小火长时间炖制,炖出猪胴骨的鲜香,又如黑鱼煲使用旺火保持黑鱼片滑嫩爽口。金华煲调味时以香、鲜、醇、滋补为常见,金华煲的味来源于原料本身之味、外来添加剂之味以及加热炖制后散发的香味。金华煲除了食物自身的美味外,还辅以一定量的中草药作调味料,才煲出了如今的具有鲜明金华特色的金华煲。金华煲采用20多种香料和十多种中草药调味,不仅汤味浓郁,鲜而不腻,更有滋补养生,美容健体的功效。金华煲的调味料主要由小茴香、甘草、党参、人参、当归、豆蔻等组成,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滋补养身功效。

金华煲的技艺创新在保持传统特色前提下,需在原料加工技艺上精细化,调味力求简洁。金华煲所选的原料基本是以原形为主,但为了增强口感、丰富口味,缩短加热时间,把动物性原料加工成茸滑,如牛肉滑、墨鱼滑、虾滑等。其烹调方法随原料改变可多种选择,如可用氽、涮等方法。

在调味技艺上既要改良传统金华煲口味,以适应人们追求新口味的要求,同时也要采用新的口味和应用各类复合调味品来创新金华煲品种。继承和改良传统金华煲口味时,必须结合中国传统中医理论和古老饮食文化,学习和吸收粤、港煲汤经验,融南北珍馐与天然名贵草本药材于一体,以三更老火秘制成汤,使食客在尽享口福之际得到固本强体、祛疾延年之效。另外,创新新口味或复合味,金华煲一般以咸鲜为主,口味单一,选择性较窄,在创新中多采用广式复合调料或西点西餐中的调味料,使制作的金华煲口味多样化、美味化,金华煲口味创新变得简洁而多样。

三、文化挖掘与创新

金华煲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有帝王鼎镬之说。因而利用古代文献资料、人文景观及美丽传说创新金华煲品种。如浦江吴氏《中馈录》和明末清初美食家兰溪人李渔《闲情偶寄》中记载了许多金华一带的美点佳肴,如果加以重新整理,无疑为我们改革创新特色金华煲提供了良好资料。野猪肚是养胃的良方,据《本草纲目》上记载:野猪肚对胃出血、胃炎等有特殊疗效,如果加上红枣、西洋参、桂圆、杞子等配料用文火炖烂,治胃病相当灵验。以野猪肚为主料,辅以枸杞和山药,炖出的汤汁呈乳白色。这一道菜就是典型的药膳,至今仍为广大金华百姓所推崇。

再说,金华是历史文化名城,既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又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美丽传说,这也为金华煲的创新提供了素材。如金华黄大仙、八咏风情和历史名人宗泽、朱丹溪等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以煲为载体,用各种原料为介质,弘扬金华餐饮文化,创新金华煲。如大仙太极煲、神仙炖鸡、火胴膳鱼煲等。利用婺菜所传承的饮食文化,创新成金华名煲。婺菜在清代时深受徽菜的影响,特别是徽菜的擅长烧炖、讲究火功、以火腿佐味、注重原汁原味等对婺菜影响深远,从而我们重新挖掘出当年在金华流行的徽州名馔,如“火腿炖鞭笋”、“腊肉炖河蚌”等。

最后,运用金华民间曲艺为金华煲营销上进行创新,如婺剧、金华道情、浦江乱弹、义乌拨浪鼓等形式。在金华煲经营场所演艺各种民间艺术,让消费者一边美滋滋地享受着金华煲的美味,一边欣赏着金华特色曲艺,创新出金华煲的大“和”之美。

总之,要充分挖掘金华煲的文化内涵,因为内涵越深,其生命力就会越长。金华火腿文化节、国际茶花节、黄大仙旅游节、桂花节等现代节庆活动又为金华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对金华煲还要进行调查摸底,包括每个金华煲的历史背景、人文故事、制作要求,形成金华煲总汇。争取每个煲庄都创新出富有个性、具有代表性的金华煲。

四、应时需求与创新

现代饮食需求是吃好、吃健康,而不只是停留在美味需求层面。然而,传统的金华煲大都以“大鱼大肉”作为底料,其主料多为肉、鱼等食物,食用时先后放入较多的蔬菜。蔬菜含大量维生素及叶绿素,其性多偏寒凉,不仅能消除油腻,补充冬季人体维生素的不足,还有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然而蔬菜不宜久煮,否则不具消火作用。大部分金华煲可以适量放些豆腐,豆腐是含有石膏的一种豆制品。在煲内适当放入豆腐,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的摄入,而且还可发挥石膏清热泻火、止渴的作用。金银蹄煲是金华较有特色的传统金华煲品种,但随着人们对营养的认识、口味的变化,在食用时颇感油腻。为此可先将处理干净的火(月+童)和新鲜蹄膀分别炖制七八成熟,撇去多余的油腻,然后再将它们并入一锅炖制,并且加入玉兰片、千张和小青菜等素菜原料来丰富金银蹄煲的营养。

除此之外,金华煲在制法上导入“药膳”以适应一些特殊人群的需求。金华煲在制法上类似于广州的老火靓汤,其原理源于中医药理。在中药的配药中,讲究用动物的器官做药引,有以形补形,吃什么补什么之说。它们在文火的煎熬中慢慢地与水相溶,成为煲汤。所以,现在煲庄的胴骨、排骨、老鸭、土鸡都得预煲,一般要熬2 h以上,客人来了之后才分装。这样做口感较好,鲜味浓郁,而且其中肉类的蛋白质、多糖纤维等营养成分和骨头里的钙质能较好地与水相溶,煲出的汤汁营养价值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应食品卫生安全需求进行创新,以前金华煲用煤饼炉作为加热设备,在炉子上面放一个大砂锅,边烧边食用,经营场所大多是沿街露天摆放,不卫生也不雅观。后来发展为卡式炉或煤气灶加热,在环境卫生方面有很大的改进,但到了炎热的夏季每桌旁边还放着煤气罐,让食煲者都有些安全顾虑,望而却步。因此,金华煲的加热设备和盛装器皿也要进行改进与创新,如可以改为电磁炉,既卫生又安全,调节火力大小又方便操作。

在宏观上,市政府牵头整治路边街头金华煲的脏、乱、差、散的局面,将散落金华煲摊点集中经营、管理,提升了金华煲的品位,营造好金华煲用餐的环境氛围。

五、旁帮之长与创新

“取其所长而弥己不足”,是学习过程的进步。金华煲也该如此,在保持金华煲风格特色的基础上,借鉴旁帮菜点制作的优秀经验,给金华煲赋以新的内容,推到更高的档次。如福州宾馆的“佛跳墙”,从原料上便拔得头筹,汤更无可比拟,汤中没有油盐味精,全都是山珍海味的滋味,香味扑鼻,汤浓色褐,厚而不腻,口味无穷。

千岛湖、阳澄湖、太湖、西湖等淡水湖周边的酒家饭馆,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将所需的水产原料预养几天,保证了菜点的新鲜度。如金华煲中的鱼煲,煲庄需配有鱼池,同样是把鱼煲的“鲜”字做到极致。鱼煲选用刚从池中捞出的鱼为原料,现杀后切成片加入其他佐料炖制而成,鱼肉吃起来较其他烧法滑软、顺口。

对于旁帮菜点之长不应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实施“拿来主义”,有机融合,对关键工艺和原料搭配进行研究、提高、创新,开发出金华煲的新原料、新风味、新造型和新模式。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6篇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专题考点2009年2010年2011年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辽宁文综卷•39 (非选)安徽文综卷•9(选)海南政治卷•14(选)

天津文综卷•13(选)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江苏政治卷•20(选)山东文综卷•28(非选)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江苏政治卷•19(选)辽宁文综卷•19(选)天津文综卷•14(非选)浙江文综卷•31(选)江苏政治卷•35(非选)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山东文综卷•20 (选)海南政治卷•23(非选)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浙江文综卷•33(选)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非选)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广东政治卷•18(选)江苏政治卷•21(选)北京文综卷•24(选)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非选)天津文综卷•5(选)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广东政治卷•20(选)浙江文综卷•40(非选)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广东政治卷•19(选)江苏政治卷•21(选)北京文综卷•24(选)江苏政治卷•22(选)

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广东政治卷•21(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安徽文综卷•8(选)浙江文综卷•40(非选)福建文综卷•26(选)广东文综卷•30(选)

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创新的途径天津文综卷•14(非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福建文综卷•39(非选)浙江文综卷•27(选)广东文综卷•37(非选)北京文综卷•25(选)浙江文综卷•40(非选)江苏政治卷•35(非选)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注:“选”指选择题,“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本专题考点在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①本专题考点高考命题频率高、涉及面广;命题多依托新情境、新材料,注重对主干知识和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综合性考查,考查单一考点(知识)、直观性知识的试题正在减少;命题能力立意明显提高,试题难度也逐渐由中等转向偏难,注重培养考生的参与意识和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文化的继承、传播、发展和创新是本专题备考复习的重点。复习时不仅要明确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掌握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和途径,而且还要注重结合申遗、中外文化交流、网络文化、重大纪念日(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国家文化政策等文化事件以及传统节假日、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等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考点指津】

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内容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

地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功能我们可以从中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从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考点拓展:

文化遗产≠世界遗产。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②并非各国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一定程序,以名录的方式确立,并给予保护的。③研究文化遗产与研究世界遗产的作用不完全一致。研究文化遗产可以明确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并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确立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是通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出来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因此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考点拓展: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客观必然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拓展:

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方面来说的,包括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等方面的表现。②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方面说的。③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4.文化传播的途径

(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①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5.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文化传播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②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③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6.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①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②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态度要求。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③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7.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及其继承性。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其继承性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2)传统文化的特点。①相对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考点拓展:

误区: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其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因此,“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说法不正确。

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考点拓展:

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

①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②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则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③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不能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而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9.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考点拓展:

误区: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分析:文化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的,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因此,“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的说法不正确。

10.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决定因素)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重要因素)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

①文化发展的过程即文化传承,包括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两个方面。②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交融;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文化继承,都能促进文化的发展;都需要辩证分析其精华与糟粕;教育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1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考点拓展:

误区: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作出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文化也不可能创新和发展。因此,文化创作者进行文化创新,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要有灵感,但归根结底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

12.文化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考点拓展:

误区:各种新生的文化现象都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分析:文化创新是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适应现实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产品。某些新生的文化现象,如电脑算命,实质上是愚昧落后的旧文化在当今的新的表现形式,不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13.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实现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借鉴。

考点拓展:

文化创新中继承传统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①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否则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1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考点拓展:

(1)误区:发展民族文化必须拒绝外来文化。

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因此,对于外来文化,我们不能一味地拒绝和排斥,我们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全面理解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并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②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文化传承。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④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高考回眸】

1.(2011•海南政治卷•14)“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的韵味,故①②入选。③说法错误,民俗节日不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答案为A。

2.(2011•山东文综卷•20)“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好客山东贺年会”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体现出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故①入选。②说法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意味着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传播了文化,故③入选。④说法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答案为B。

3.(2011•浙江文综卷•31)“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解析:A说法错误,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说法不妥,一定的文化背景会对人们的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C说法不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竖大拇指”、“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故选D。

4.(2011•北京文综卷•24)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①说法错误,颠倒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二者的关系;②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故③④入选。答案为D。

5.(2011•天津文综卷•5)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解析:材料突出了传统美德在当代对人们行为选择的影响,故C入选。A“完全”说法错误,传统道德准则应顺应时代不断发展,而不能说其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说法错误,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变化发展的。D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显示传统文化对我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6.(2011•安徽文综卷•8)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茶文化,体现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故②③入选。①与题意无关;④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为B。

7.(2011•广东文综卷•30)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了“深圳精神”,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特有的文化,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①③入选。②强调的是文化创新的作用,不符合题意。④“不切合主题”说法错误。答案为B。

8.(2011•北京文综卷•25)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可以分析出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故选B。题干没有体现民族文化的竞争、保持民族文化特色,A、D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

9.(2011•浙江文综卷•40)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文化创新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注意设问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界定;其次,要能够准确把握材料的三个层次,即文化继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再次,围绕材料的三个层次组织答案。

答案:(1)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创新设计】

1.在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这些节日来临的时候,无论身在何处的中国人都要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庆祝。这说明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举办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使意大利各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舞台。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各大小展览馆不断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精品,各剧院不时演出中国的戏曲、木偶、皮影等,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这里持续亮相。回答2~3题。

2.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的举办,有利于

①不同民族文化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缩小甚至消除中意两国文化的差异 ③我国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实现文化创新 ④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3.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的稳定性B.鲜明的民族性

C.鲜明的时代性D.明显的优越性

4.“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A.①②③B.①③④

C. ①②④D.②③④

5.2011年9月5日晚,以“固根”、“壮魂”、“圆梦”为主旨的国务院侨办“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在日本东京首演,1800人的剧院座无虚席,演员在观众的叫好声中一次次返场。“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赴日演出是

A.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B.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6.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剪纸、木偶、皮影等“濒危”。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7.漫画《月饼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是

A.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

B.文化的交融导致对本民族文化的漠视

C.传统习俗的传承需要重视教育和引导

D.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面临巨大冲击

2011年6月21日至22日,“2011中国•濮阳精品杂技艺术节”在河南濮阳举行。此次精品杂技艺术节突出高水准、国际化、娱乐性和创新性,展示了极品杂技的惊险奇幻和顶级魔术的精妙绝伦。回答8~9题。

8.河南省濮阳市华东区东北庄村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当地有悠久的杂技历史,群众基础非常广泛。“锄头叉把当道具,房前屋后练杂技”,这就是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文化是一定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9.有“中国杂技之乡”之称的东北庄村杂技兴起于元末明初,东北庄村人在“玩把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艺人的长处加以创新,使“把戏”的内容日益丰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杂技艺术。东北庄村杂技艺术的发展历程说明

A.文化发展是在不同文化交流、借鉴中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创新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的过程

10.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①③④D.②③④

11.2011年4月27日至5月27日,以“浪漫春天里的艺术节”为主题的第十一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来自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69个艺术团体、近2000名艺术家相继登上北京舞台,共同呈献集音乐、舞蹈、戏剧、广场联欢、展览于一体的艺术盛宴。据介绍,11年来,“相约北京”迎来了一批大师级人物,如捷杰耶夫、多明戈、韦伯、罗兰•佩蒂、莱斯利•霍华德等,同时也引进过费城交响乐团、芬兰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等团体和《天鹅湖》、音乐剧《猫》、《大河之舞》等经典作品。

(1)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的意义。

(2)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面对中外文化交流。

12.素有“东方芭蕾”美誉的花鼓灯,起源于夏商时期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定期举行的庙会活动。经过漫长的演进,其到宋代才真正成为成熟的民间歌舞艺术。1951年新中国治淮期间,著名艺人冯国佩用花鼓灯向治淮模范表示祝贺,其精彩表演让中央歌舞团的舞蹈专家惊叹不已。此后,花鼓灯走进中南海,走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然而,到21世纪初,花鼓灯的民间传承几近消亡。为了重振花鼓灯艺术,近年来,安徽蚌埠冯嘴子村投资建成原生态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大力发展花鼓灯文化生态旅游,举办花鼓灯歌舞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交流切磋,终使花鼓灯又“花”开怒放。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简要概述社会实践在花鼓灯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提示:B错误,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C错误,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D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C 提示:②说法错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文化差异应当尊重和保持,而不应当缩小甚至消除。

3.B 提示:“大红灯笼”“茶室茶亭”是中华文化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具体表现,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4.C 提示:材料主要讲的是文化的多样性,①②④符合题意要求。③强调文化传播,与材料无关。

5.C 提示:A错误,文化演出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B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6.C 提示:A错误,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B“促进作用”说法错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腐朽的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D说法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7.C 提示:漫画中的小孩在中秋节将月饼作为垫脚石去拿巧克力,启示我们要加强对传承传统习俗的教育和引导,C正确。A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D说法不符合实际。

8.B 提示:濮阳杂技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在文化创作中的作用。

9.A 提示:B、C不符合题意。D错误,文化创新既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10.C 提示: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群众实践,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故②与题意不符合。

11.(1)①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有利于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我国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②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外国优秀文化不断传入中国,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面对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7篇

浙商的“地瓜经济”

“丝瓜经济”理论

郑宪宏(浙江省经济合作交流办副主任):目前,遍布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浙商已近700万人,如果这些人现在全都挤在浙江本土,那会是一个什么状况?不仅不能发展壮大,还会产生更多的矛盾和不正当竞争,对浙江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大家都在一个锅里找饭吃,能吃好能长大吗?浙江本土的发展空间已经容纳不下了,最好的出路就是向外走,吸收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阳光雨露。这种发展思维、发展文化就是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这既是浙商对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贡献,也是对浙江、对国家的贡献。

现在河北的浙商有36万多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这当然得益于河北的阳光雨露。营养充足了,土壤环境好了,地瓜结得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丝瓜也就长得一串一串的。

要明确定位,清楚我是谁

赵勇强(河北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郭广昌先生在和克林顿对话时有一句话:要清楚我是谁。人嘛,做事要专一。我清楚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我就是中国商业地产的一个小小的建设者。我们的万象天城,就建在河北省艺术中心旁边,为的是展示一种浙江文化。对于这座商城,我们不但注重它的建筑风格,它的互动性、观赏性和综合性,也注重从传统百货到购物中心的转变,让它的功能更加齐全,以更好地方便人们的生活消费需求。做事不能贪多,要清楚我是谁。

反哺回归,互动双赢

章鹏飞(山东浙江商会会长):浙江省政府把“反哺回归”作为今年的头号工程,意义重大。山东和浙江两省互补性非常强。比如说资源、能源、市场、空间都比较大,有许多事情可做。我们商会牵头在做的是,把浙江的工业园区、制造园区等一些需要转型升级的产业带到山东去,与山东进行合作,我们也请山东省政府把税收、资源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与我们浙江来分享,山东省政府已拿出10平方公里与我们合作。这件事我们已经做成了,这就是互动双赢、共同发展。

高仕东(山西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我在山西做煤炭,山西的煤炭生意大都是浙江人在做。山西的资源很丰富,利用山西资源发展家乡,这是我们应当积极去努力做的事情,也确实有许多事情可作可为。

王忠明(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商业竞争对市场的一个反应:哪里有钱挣往哪里去,这是规律,是规则。反哺回归不是简单的回归,如果你条件好了,资金政策到位了,你的转型升级为他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舞台,他自然会回来。无利可图,无钱可赚,谁干?企业为你做了奉献,最后它垮掉了,政府管吗?浙商基本上都是民企,不是国企。反哺回归是互利双赢,我们浙商如果为了奉献而奉献,那是另一个精神层面上的事情。企业赚钱了,发展了,这本身就是一种贡献。

要发挥好商会(协会)的作用

连良桂(天津浙江商会会长):现在天津的浙商有21万人,浙江省政府过去在天津是有办事处的,后来撤销了。现在同天津的经济合作主要由商会牵头做,政府的一些意志、决策,由商会来落实。天津和浙江两地政府赋予了我们商会两个职能,商会设立了“两办”,一个是浙江产品市场拓展办公室,负责浙江产品在天津的销售;一个是浙商回归和引进工作联络办公室,负责与天津的经济合作、经济交流、招商引资。从实际效果看,这样更有利于经济合作。

要注意互联网

和专业化商业网络

郭广昌(上海复星科技集团董事长):互联网的出现是颠覆性的,它无形中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法。比如销售,我们再用传统的做法去开拓市场,肯定是事倍功半。网络能提供更多、更快、更前沿的市场信息、技术资讯、产业信号和商机。网络信息让我们成了“顺风耳”“千里眼”,要注意利用网络渠道,要利用好发挥好网络的力量。

要发展就一定要走出去

田宁(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茅威涛(浙江小百花艺术团团长)、王忠明(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林开月(内蒙古浙江商会会长)、郭广昌: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都有浙商的身影。浙商的发展证明,企业要发展,要做大做强,一定要走出去。浙江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在那么一个拥挤的地方不走出去发展行吗?不仅仅是浙商,中国的各个商界都应该走出去。

要在一个群体里战胜别人,必须要有全球眼光。复星科技集团开始从几个产业进入,目前已在全国拥有了自己的几个产业基地。在河北,与“摩络丹”进行了成功合作。这几年,复星集团也与世界几家著名的大企业进行了合作,让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走向世界。经济全球化,促使我们必须要有全球化的眼光,该引进的引进,该合作的合作,该兼并的兼并,与时俱进,全面挺进。

转型升级是机遇,也要注意风险

周成建(上海浙江商会会长)、张伟强(浙江建龙集团董事长)、李建华(浙江万事利集团总裁)、朱仁华(浙江传媒集团董事长)、赵勇强:企业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潮流,一个发展方向,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是,转型不等于转产、转行。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清醒,不要头脑发热,不要盲目跟风,对此,我们是有过惨痛教训的。

我们的一些传统产业还是很有优势的,关键是要在升级上多做一些文章,在提高企业的文化理念、科技进步、产品的科技含量上多下点儿功夫。浙江有十几家网络上市公司,这虽然是引领潮流的,但也有一个不断升级的问题,互联网、网络科技发展很快,不注意升级就会被淘汰。

企业转型,成本太高,风险太大,搞不好就会死亡,一定要想好了看好了再做,一定要慎重。

文化的力量

郭向东(重庆浙江商会会长):浙商这些年发展比较快,有它的文化背景,有它的文化力量在做支撑。浙商的文化力量体现在哪里?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浙商。我们浙商就是敢想,因为思想活跃了经济才会活跃,思想创新了经济才能创新,思想发展了经济才会发展。二是合作浙商。浙商原来是很不团结的,合作意识很差。那是因为最早时候浙商是个体起家,所以他们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存在不少“过河拆桥”“窝里斗”的现象。现在不一样了,温州商人这些年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抱团打天下。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浙商都想做大做强。怎么办?就是要跟比自己更强的人合作。浙商发展壮大的原因就是愿意跟有本事的人去合作,而不是跟比自己本事差的人去合作,当然也不是政府搞的那些“拉郎配”“捆绑式”的合作。所以说这叫做合作浙商,抱团取暖,与强手合作,这是一种文化进步。三是责任浙商。现在浙江流行一句话,叫做“企业家的力量在于责任和担当”。浙商是勇担责任,敢于担当的。正是这种浙商文化的千年传承、不断发展,才使浙商在最终冲刺的时候,一定是第一的。

浙商的文化坚守

周成建:不断地去创新,不断地去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是广大浙商的坚守。但是这种坚守不能是盲目的。现在的市场每天都在变化,在不断发生变化并且还会发生更多变化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坚守和坚持不是原地不动,不是硬撑硬扛,和市场对着干,而是去创造,去创新,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创造,我们浙商才能不断成长。

辜胜阻(民建中央副主席):关于浙商文化的坚守,可以有以下三点:一是守诚。这也是所有经商的人都应该做到的。经商办企业缺乏诚恳、诚实,靠欺骗欺诈,靠一些歪门邪道,可能一时得逞,但绝不会长久。二是守信。就是坚守信用和信誉。比如说温州的民间借贷,过去多年一直大都是口头承诺,不打字据借条,不讲利息,凭的什么?是信誉,是品德,凭的是人熟和相互之间的了解。自从出现了民间借贷的信用危机之后,其负面影响很大,人们很受伤。现在,这种“亲缘温州”“熟人温州”也在发生变化,正在逐步向“规则温州”转变。随着国家在温州进行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的启动,民间资本有了一个合理的平台,民间资本的流动也就更为秩序,更为规范,守信也会进一步规范化、秩序化。三是守业。坚守自己的主业也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文化。

田宁:守信、守诚、守业也好,坚守道德底线、法律底线也好,我认为不管是传统产业还是高新产业,最重要的是坚守市场经济精神。市场经济精神就是适应、进取、创造。浙商大都是草根出身,他们成功的原因就是坚守,坚守自己的传统主业,坚守自己的梦想。不过这种坚守不是抱残守缺,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在坚守中不断创新,不断创造;企业不断升级,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换代。对有发展前景的传统产业,需要坚守,需要牢牢坚守,不能这山看着那山高。

同样,看准了的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需要我们用更大的毅力和勇气去坚守、去创新。要注意的是,在坚守中升级,在坚守中转型。有了这种理性的坚持和坚守,成功一定属于我们浙商。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8篇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社科名家莫砺锋如何留住文脉的根?

什么是文脉?文脉是息息相通的文化血脉,也是沧海桑田中打造出来的民族发展的根本。文是江苏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脉就是江苏人的生命。

中华文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许多灿烂的古代文化例如巴比伦文化、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等已经消失。中华文化一直屹立不倒,是因其内容蕴含着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的能力,能够像凤凰涅一样不断获得新生。

今天,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出现,中华传统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生长的烙印,在形成一个民族的众多因素中,地缘、血缘因素等都不如文化来的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邬书林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传承文脉应该与时俱进,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文脉传承推动创新发展自觉注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去考量。为我们文脉传承和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传承文脉、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

传承文脉要推动创新发展,聚焦经济技术革命进步的领域,利用新的技术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当前新型技术革命性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云技术的应用,使文脉传承的创新吸收古今中外精华,为文脉传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只有创新成果才能成为文脉的一部分,文化成果只有创新才能作为成果,只有创新才能传承。中华书局总经理、中国出版协会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徐俊

用文脉工程构建时代话语体系

文脉既是文化传承、文化基因,又是文化延展的文化程序。我以为文脉主要在这三个方面:第一是物质的文化遗产;第二是文字记载的古代典籍;第三是隐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包括观念、思维、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

将古代典籍整理放在文脉传承与创新背景下,文脉工程为江苏文化历史进行全面整理,是一项基础工程。通过系统梳理江苏的文脉资源,保存江苏集体记忆,从而推进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彰显江苏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文脉工程既要对江苏历史文化典籍进行集中整理成卷,又要对江苏文化历史精神做系统提炼和挖掘,凸显江苏文脉的主体。文化传承必须建立当代文化建设,否则不能实现传承意义。

古代文化典籍整理应当实现我们的目标。能够全面把握江苏历史文化资源,构建最能体现江苏文脉丰富性的新的文献体系.能够从时代高度构建最能表达江苏文化系统的话语体系,为研究传承江苏文化确立新的学术标准。

知名作家、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葛亮

东方气质、精神可与西方文化对接

近代性的价值需要放在中国经验中加以检验,反之也是一样,对传统的吸收、消化、反刍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过程,对中西方都是互相借鉴的,对当下时代的变动构成一个全球化实验场。这个场包括中国和西方文化相互间的历史。在小的层面,东方以及东方文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作为东方人怎么界定?在当下有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

中国美感是一种自我认识,和西方有所不同,东方人是有自己的文化自信的,中国作品具有中国人长期所自知的东方精神。中华名片进入西方人的视野当中,东方气质和精神也可以和西方文化对接,不仅仅在于语言,也是构造民族家国稳定的所在。

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版画系和中国艺术中心主任、教授,全美华人美术教授协会主席丛志远

要自信地把中国文化对外发扬光大

江苏的文化在历史上很能令我们自豪的.在史记里面曾多次提到江苏,从宋元明清以来,很多的名家都来自江苏,在中国艺术史上江苏一直是文化大省,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我们自己有这么好的传统文化、这么深厚的文脉,更应该认真整理、研究和宣鳌

谈到文脉,这几年在西方,例如现代艺术也在整理他们自己的文脉和创作背景。西方没有传统,但是他们要整理传统,西方有识之士同样注重整理西方文脉。我们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几千年的文脉延绵不绝,我们要把自己的艺术往海外推,要自信地把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对外发扬光大。要积极传承我们的文脉,把中国的艺术推向世界。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李向民

文化传承本质在创新

创新这个概念,进入经济学,最早是1912年,哈佛大学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在其《经济发展概论》中首先提出的,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其周期。熊彼得把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结合。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依赖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

在当今时代,我们正看到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传承如同火炬接力,文化的火种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奔跑,才能持久传承。在这样的接力中,每一代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这种努力.其本质就是创新。无论是哲学、文学、科学、艺术,还是其他学科,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中,留下自己的历史年轮。作为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文化和文脉,所以能传承到今天,其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们的历史有多悠久,而在于我们一直保持有文化创新的活力。回顾中华文化史,我们一直存有着保守与变革的争论,而这种争议并没有禁锢我们的思想,反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双螺旋结构,通过波浪式的振荡,推动我们的文化走向新的时代高峰。

创新和传承重要的是价值观,艺术和文化作品所承载的品格、理想、担当、爱国主义精神等。文化创新是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产生的,在传道与问道的过程中,应坚持文化自信,发扬中华美学精神,为人类文化做出持续的贡献。

创新和传承植根于教育,发展于传承。江苏地处大江人海的平原,历来经济富庶,文教昌明,江南才子成为江苏的独特名片。江苏人为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江苏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方面继续勇猛精进,涌现出一批文化大家、精品力作和文化企业瘭团。人才的培养是文化创新生生不息的源泉。

当前人类正进入精神经济时代,文化业态面临重大变革,文化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也有需要进一步转换。如何实现文化创新,是关乎江苏文脉生生不息的关键,也是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关键。文化创新在于低姿态,不懈努力和扎根于生活与大地。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毕飞字

文学的奇迹源于生活

大批80后乃至90后的新锐作家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以及一批老作家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春天。赵本夫、范小青、黄蓓佳、周梅森,把江苏的文学带^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赵本夫年近七旬,却令人出乎意料地再次完成他的叙事变革。在新作《天漏邑》里,在坚实的写实主义的基础之上,带上了魔幻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多重格调。

范小青新作《桂香街》的创作历程可以借用老话来表达: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这里的“下去”,不是走秀,而是作家的内心动态和价值取向,以及作家的自我要求。范小青的叙事策略自《女同志》开始变得厚实而从容,这是脱胎换骨的。有两件事是她做得极为出色的:一是小说的现实感;二是小说的时代性。

黄蓓佳这样一个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对自己依然是不满意的,她在一次会议上说:“我越来越不喜欢把儿童文学作品写得过于儿童,把孩子简单化、脸谱化。”与其说黄蓓佳对自己的写作有愿景,不如说,她对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有愿景,对生活自身有愿景。

周梅森睦淳筒皇且桓鍪檎里的作家,他是双栖的。他的一只脚在书房里,另一只脚在寻找大地的脉动。一部《人民的名义》宣告了20版的周梅森满血复活,告诉我们一件事:文学的奇迹从来不能靠文学去创造,只有生活才可以让文学变得不可思议。

刘海粟美术馆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江苏理工学院兼职教授、刘海粟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刘蟾

艺术家应当有追求、有理想、有担当

我的父亲刘海粟是一个教育家,他一直提倡美术史方面的传承和创新。他虽然不说希望我来继承他的事业,但他看到我绘画的时候,是非常高兴的。

他说,做一个艺术家,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具备完美的品德,要追求真善美;第二要有理想,有志向;第三要有担当。

走进南艺的校园,能够感受到一种文化教育传承的底蕴。百年南艺,是中国艺术教育开先河者;更应是文化创新的排头兵。教育,不仅是教室里的授课,更是一种文化积淀的熏陶。南艺已经培养出非常多的优秀画家、音乐家,但是这条路还很长,希望南艺在现有的成绩上更上一层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文化传播需要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

创作有中国气派的文艺作品,首先要有中国文化的自信,这自信来自于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当代文化。

中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是创作作品的核心。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中国精神是基于深厚传统文化的改革开放创新精神,是中国人自主自强的独立精神,是中国人的追梦精神。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华民族精神为理想,必定有底气、有骨气、有正气、有大气。

中国气派作品不仅仅是中国的需要,更是世界的需要。因为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文化传播需要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这张脸是中国文化的面貌,这是辨别度很高的脸,在世界潮流中体现中国气派的脸;―颗心指的是包容心、真诚的心、温柔的心;一个魂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国气派是融入在作品中、深入在灵魂中、概化在形象中、体现在人类文化史上的中国自信。―个文艺工作者只有将中国精神融入自己的灵魂,才能再涌入爱国主义的血液,进而激发艺术创造。中国文化最核心、最根本的内容是爱国主义,它体现在人和事,体现在文化中。傅抱石之女,水墨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傅益瑶变古择新才会千年不衰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从来没有消隐过,因为它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地增加生命力,变得更强更大。只有变古择新,只有把自己内心的感情变成一个生动的艺术品,传承的东西才会有生命力,而只有变古择新才能使中国画千年不衰。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9篇

本次院长论坛的主题聚焦于学科建设,希望通过对艺术学如何深化内涵、创新发展的研讨交流,共商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共论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回顾上海音乐学院走过的八十五年历程,她始终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程相伴。春华秋实,我们再次面临着继往开来的历史机遇。

首先,我们时逢建设“文化强国”以及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的国策,这无疑将是专业音乐艺术院校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其次,教育部学科目录的修改,将“艺术学”升级为门类,为艺术学各特色学科的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同时,在座的各位能够感同身受的还有国家经济建设的成果,即中央和地方政府对高校持续增长的扶持力度。在此国策、教育体制、以及财政大幅度提高的机遇面前,我们如何在几代音乐教育家、音乐艺术家积累的基础上重新扬帆?时代向我们提出了哪些新问题?高等院校内涵式建设的内容又如何落实于音乐艺术院校自身的特殊模式,并融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如此等等,都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回答、承担、实践。

中国音乐自20世纪以来,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中外、古今、雅俗文化之碰撞及其延伸出的种种振荡、探索和转型。在21世纪的当下,我们所面临的文化叠加和变化日益加剧:艺术的-技术的、产业的-经济的、全球化-多元化,以及种种新型的音乐生态,皆以复杂的深层关系构成交织的张力场。能否以国际的战略眼光和中华民族的立场,继续完善具有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音乐教育及艺术学体系,并落实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的教育方针,要求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聚焦问题意识,寻找新的发展起点。

因此,在新一轮的发展中,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从“顶层设计”开始,重新梳理资源,以形成学科内涵建设“整体的明确性”和“具体的可操作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上海音乐学院在“十一· 五”期间,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制定了《12年(2008-2020)学科建设发展定位规划》,完善了学科布局结构。在保持作曲、音乐学、音乐表演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明确了“强、特、需”学科布局及定位,并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完成了“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国家重点学科的三级跨越”。为了夯实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我们先后以作曲、音乐学和音乐科技团队,成功申报了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在基地建设方面,继人文社科方面“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和“上海普通高校人文社科基地-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的建设,音乐与科技结合方面的上海市“音乐艺术声学重点实验室”外,又以“上海普通高校钢琴艺术创新工作室”、“周小燕大师工作室”、“上海市声乐艺术实验室”等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探索表演学科的体系化建设。

在上海市中长期教育规划和“085”内涵建设的规划框架下,我院进一步以“国际一流作曲学科专业群建设”作为“十二·五”内涵建设的主轴。以“学科群链”的架构,尝试打破学科壁垒,注重资源整合,寻求体制机制的突破。通过梳理本院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以点与面的结合,优势与支撑的结合,实现作曲、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科技、音乐教育、艺术管理等学科专业的交叉建设。如果将这一“群链”比喻为“高原”,我们又在音乐舞蹈学、艺术学理论和戏剧影视学三个艺术学一级学科点的建设思考中,针对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结合音乐学院的优势与特长,成功申报了三个着眼于“高峰”建设的“上海市一流学科”点。其中:

“音乐与舞蹈学”包括“作曲(音乐创作)”、“作曲理论”、“音乐表演”;

“艺术学理论”包括“城市音乐人类学与社会学”、“中国特色音乐学资源再诠释”、“音乐艺术本原与当代音乐文化批判”;

“戏剧与影视学”包括“歌剧表演与编创”、“音乐剧表演与编创”、“音乐戏剧理论”。

这三个一级学科共六个方向的建设架构,不仅对我院已有学科资源进行了优化,还将瞄准学科前沿和音乐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与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其中也包括音乐学院如何通过其教育体制中具有特色的艺术实践活动,服务社会积极推进地方文化繁荣发展的系列尝试。

音乐是人类共享的精神与文化交流载体。中国音乐及其教育的发展亦不可能脱离国际语境。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以多元文化视野,反思和梳理已有的知识系统,重新发现和真正认识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累积的深厚文明价值与特色;一方面仍要以世界的眼光,推进和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保障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加大青年教师及硕、博士海外学习计划的力度,积极探索不同层次及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新途径。通过相互砥砺和沟通对话,逐渐进入国际重要舞台并增强影响力和话语权。

近年来,我们认识到音乐学院的学科内涵建设,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息息相关。因此,我们亦尝试以创作、表演、理论等多专业综合学术能力为先导的“走出去”国际音乐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出自中国、尤其是本院(传统与当代)创作作品的音响叙事、演奏家的表演修辞以及音乐学家的学术阐发,与国际同行讨论世界音乐所共同面对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大题。

音乐学院是未来音乐人才和音乐艺术的摇篮。我们希望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从音乐学院出发,为探索和完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艺术学学科体系而不懈努力!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国菜、菜品、记录、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008-02

中国菜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它前后承接、不断更新,由少到多,由粗到精。研究中式菜品,既要汲取传统菜品之精髓,总结菜品传承演变之规律,又要革故鼎新,探寻菜品发展创新之途径。

一、菜品的传承形式与规律

中国菜的传承与演变有近万年的历史。熟悉菜品的主要传承形式和演变规律,可为后世提供可供借鉴的样本,可推陈出新,引导人们去研制更多更好的创新菜品。

(一)菜品的主要传承形式

中国菜的传承,除餐厅里每日生产的菜品实物之外,还有菜谱、照片、图画、雕塑、笔记、讲义、医籍、经史、方志、诗词、文学作品、生产记录及声像制品等多种形式,其中,图文菜谱、生产记录及声像制品等传承形式最常见。

1、图文菜谱

图文菜谱常见于各种食书,它是菜品记录传承的主要形式。有以图片为主的豪华精装本,有以文字为主的简易普及本,还有的图片与文字并重。如果按实际用途归类,这些菜谱又可分为科普式菜谱及经营式菜谱等。

科普式菜谱是市场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记录传承形式,一般包括原料用量、制作方法、风味特色及制作关键四个方面内容,它以文字为主,有时配以简明的图片。此类菜谱编印成本较低,便于普及推广,但它格式固定,就菜写菜,知识性、趣味性不足。

经营式菜谱只介绍特异原料及其风味特色,同时注明供应酒店、适用季节、值厨名师及销售价格等,常以图片为主,文字简明扼要。这种传承形式主要用于菜品宣传及销售,以方便顾客点菜。一些装帧精美的零点菜单通常使用此类传承手法。

2、生产记录

在大中型餐饮企业里,为了规范菜品生产,提高经营效益,厨务人员常对本店所经销的菜品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生产标准,然后对菜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如实记载,形成营销记录。“生产标准”和“营销记录”即构成菜品的生产记录。

菜品的生产记录为厨房实行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其主要特色有四:第一,重视原材料的用量标准,特别注重主料及重要的调配料的选用;第二,菜品的商品属性鲜明,每一菜品的原材料成本、单位毛利率及销售价格准确无误;第三,菜品的烹调方法及工艺流程点到为止;第四,菜品的成菜特色及营销状况翔实准确。

3、声像制品

菜品的烹制主要依赖于手工生产,有些工艺流程及操作技巧仅用文字或图片很难表述清楚。一些餐饮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在从事菜品研发时,通常使用摄像机等对某些专家或专技人员的菜品制作过程进行现场摄录,制成声像制品,以供学习和研究。与图文菜谱、生产记录相比较,此类传承方法更为清晰明了、真实准确;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它将成为菜品记录传承的又一项主要方式。

(二)中国菜的演变规律

中国菜的传承与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总的趋势是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由拙到巧,由粗到精。先秦的菜品古拙简朴,品种单一,不太注重调色和造型。汉魏六朝,原料有荤有索,组配渐趋合理;菜形注意修饰,并能调出复合美味。唐宋金元,食源扩大,炉灶更新,孕育出刀工精美的花色拼盘和独树一帜的“胡风烹饪”,乡土风味食品有了较大发展。及至明清,丰盛的原料,优质的调味品,精湛的烹调工艺,繁荣的饮食市场,使得中式菜品有了长足发展。民国时期,中国菜的发展相对缓慢,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饮食交流日趋频繁,中国菜的发展进入到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所有这些,都是中国菜品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见证。中国菜的传承规律主要表现为:

1、菜品的延续主要依靠自身的师承。从先秦的炮豚、蛇肴,到近世的金龙脆皮乳猪、三蛇龙虎凤大会,无不依靠自身的师承,这突出反映在基本用料、烹制工艺和特色风味的保留上。

2、菜品的发展经受了物料筛选和舆论认同的考验,顺应时代潮流者生存,违背者消亡。象柳蒸羊等菜风行一时便消声匿迹,胡麻烧饼历经百代而不衰,即为明证。

3、名菜的演化受社会因素制约,上层人士的喜恶常常支配其发展方向。烤鸭的日臻完美,小窝头保留至今,均系如此[1]。

4、菜品的审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准确。古代一些怪菜如今不再擅名,兼具食治与补养功效的虫草炖金龟等菜仍为时人所珍视,都能说明这一道理。

二、中国菜的创新原则与方法

(一)菜品创新的基本原则

菜品创新,是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要求和原则,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原料等对菜品进行研发、改造、试制和推广,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饮食需求。菜品创新属于技术创新范畴,它是餐饮企业经营策略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烹饪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丰富菜肴品种的源泉,是提升餐饮竞争力的要素,是保证餐饮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少品牌企业将菜品创新视作企业长久兴盛的生命线,不遗余力地研发菜品,真心实意地引领市场,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显示了创新菜品的存在价值和发展前景[2]。当然,在创新菜的研制及传播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不合情理、制作失当的现象,这就需要不断地探索菜品的传承规律,把握菜品的创新原则,只有这样,才会使研发出的菜品更具科学性和生命力。

1、食用为本

可食性是菜品作为食品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要求。研制创新菜,首先应考虑食用这一属性,从选料、组配到烹制的整个过程都要注重菜品做好后的可食性程度。有的创新菜太过注重色形,菜品制成之后,中看不中吃,偏离了食用的主题;有些菜品原料珍异,工序繁杂,食用率低,价格不菲,让人感到价不符实。菜品作为食品的一项特异分支,时时刻刻都应以食用为本,离开了食用这一属性,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注重营养

营养卫生是菜品质量评审的一项重要标尺。一道菜品如果色、香、味、形、质、器符合质量要求,但其卫生状况存有问题,营养组配不够合理,这样的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设计与创新菜品,应充分利用营养配餐的相关理论,努力倡导膳食平衡,既重视各种食材的营养特色,重视菜品的合理配伍与烹调,又注重原料在加热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以及在加热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毒素,争取做到营养全面,绿色环保,把创制健康美食作为吸引顾客的重要手段。

3、关注市场

设计创新菜品,必须考虑到顾客的消费心理。研制古代菜品,要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挖掘民间菜品,要考虑到目标顾客的需要。开发创新菜点时,要时刻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变化趋势,从餐饮发展趋势、菜点消费走向上做文章。讲究清鲜淡雅,注重饮食保健;避免精雕细刻、过份装饰、尽量不用有损于菜品色、质、味、形及营养的辅助材料,以免画蛇添足。此外,菜品创新光靠本地区本企业少数人闭门造车,是有很大局限性的。餐饮经营者及菜品研发人员要经常走出去,参考和借鉴其他餐饮企业的制作方法,取人之长,补已之短[3]。

4、适应大众

创新菜的研制,要以适应广大顾客的感官感需求为目标,得到了顾客的认同,才会有发展潜力。创新菜的推出,要以大众化原料为基础,过于高档的菜肴,由于曲高和寡,一些中低阶层难以接受。近些年来,家常菜比较风行,许多烹调师在家常风味、大众菜肴上开辟新思路,创制出一系列新品佳肴,受到各地客人的喜爱,餐厅也因此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因此,创新菜的推广,要立足于一些易取原料,要价廉物美,广大老百姓能够接受,其影响力必将十分深远。

5、易于操作

创新菜的烹制应尽可能操作简单,尽量减少人力物力的耗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部分食品经过繁复的工序,长时间的加热处理后,其营养价值会大打折扣。此外,从经营的角度来看,过于繁复的工序也不适应现代经营的需要,一是效率太低,增加了经营成本;二是耗时太长,满足不了顾客对时效性的要求。所以,创新菜的制作,一定要考虑到易于操作、简易省时。

6、务本求实

菜品的传承有其内在的规律。菜品的创新必须以安全卫生为保障,以营养合理为基础,以感官品质优良为目标。一款创新菜的问世,有时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从构思到试制,再到改进,直至推广,有时需要试验多次,没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广博的学识,只凭一时的热情,很难实现菜品研发的目的。只有脚踏实地地把功夫和精力放在菜品品质的研究上,克服浮躁之风,避免华而不实,才能研发出构思独特、品质高雅的精品来。

(二)菜品创新的主要手法

中式菜品的创新手法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类型:

1、挖掘法

即从古籍经典中挖掘出各式历史名菜,古谱新曲,同中见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制出各式仿古菜品。如仿唐菜、红楼菜的制作。

2、移植法

将源于各地的美馔佳肴进行合理移植,借鉴其它风味流派的烹调技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创制精品,为我所用。如宫保鸡丁等菜品的出现,即是两系融合,移植借鉴的见证。

3、采集法

采集民间的烹饪佳作,结合酒店自身的实际,进行更新改造,使之符合餐饮潮流。如现今流行的部分乡土名菜即是源自民间。

4、翻新法

把过去曾经流行的馔肴,结合当今人们的饮食需求,进行翻新改造,使其更具吸引力[4]。如红苕豆豉回锅肉,就是在回锅肉的基础上因袭旧制,移花接木,翻新而成。

5、立异法

即打破常规,巧辟新径,采用标新立异,出奇制胜的方法,如改变炊具、更新技法,调配食材等,创制出新颖奇特的菜品,给人耳木一新的感觉。如竹排烤白鱼的创制。

6、点面法

即以某一传统名菜、著名食材或特殊炊具的制作方法为依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制出系列菜品。如系列火锅菜品的创制。

7、变料法

就是以替代原料顶替传统材料,改头换面,推陈出新,使得创制的菜肴真假难分,特色鲜明。如“素香肠”等创新素菜的烹制,吃鸡不见鸡,吃鱼不见鱼。

8、变味法

利用各个地方、各个菜系已有的调味成果,选择出当地食客能接受的味型来丰富菜肴品种。如粤菜中的蚝油味、芥末味等系列菜品。

9、摹状法

即摹仿自然界的实物外形,突出菜品的意境,创制出各种象形会意的菜品。如八宝葫芦鸭等工艺菜的创制。

10、引入法

引进国外的烹饪技法,相互融合,形成中西合璧式的菜品。如虾仁吐司等运用中菜西做、西菜中做等方法所创制的各式菜品。

三、结论

研究中式菜品,既要总结菜品的传承规律,又要探寻菜品之创新途径。熟悉菜品的传承规律和创新手法,可以开拓思路,启迪智慧,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丰富菜肴的花色品种,提升企业的餐饮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光新,烹饪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邵万宽,创新菜点开发与设计,[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 杜莉 姚辉,中国饮食方化,[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4] 王文英 涂水前,浅谈传统菜肴的传承与创新,[J],武汉商务,2009.

作者简介:贺习耀(1966-),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菜品研发与筵席设计等教学与研究工作。

上一篇:协同创新范文 下一篇:求实创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