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艺术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21 17:34:50

传承传统艺术的建议

传承传统艺术的建议篇1

关键词:非遗;皮影艺术;校园;实施性

1实施皮影艺术进校园的背景

为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201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有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普及和传承,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通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的相关要求,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决定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我校以多样化发展、特色化发展和优质化发展为办学目标,在继承学校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提出了“点燃教育”的办学理念。如何将传统文化艺术在校园内点燃,让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和多种媒介的影响,让手机、互联网、电视娱乐等占据了我国青少年绝大数多的时间,闲暇时光都泡在玩手机、互联网游戏、韩剧娱乐节目中白白浪费,逐渐影响到青少年儿童的价值取,没有了感受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的机会,失去了感受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的乐趣。与此同时,我国很多优良的传统艺术伴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逐步消失。如何保护和发扬我国这些优良的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为美术老师,在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下,更应该去思考承担起这份责任和义务。皮影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他结合了造型艺术与戏剧艺术的特点,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民间艺术的皮影戏,他有着距今两千多年的风云历史,记录和传承着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就像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史诗,记录了中华民族不同时代的风雨历程。但现在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皮影艺术还较为陌生,但作为思维逐渐独立的中学生是完全有能力欣赏和感受皮影艺术的魅力的。让皮影艺术走进校园进入课堂,让学生们去发现和探索皮影艺术在造型与戏剧方面的表现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达到最终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2皮影艺术引进校园的意义

2.1对于学生学习的意义

在欣赏和学习皮影艺术的过程中,近距离把玩皮影、近距离制作皮影,做到真真切切的感受中国民间艺术,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对皮影的制作和表演中,让学生感受到造型艺术、色彩艺术、雕镂艺术以及表演艺术的魅力,逐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皮影的制作与表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另外,皮影戏的完整表演还需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结合语文、历史、音乐学科进行创作与展示,达到学科大融合能力大提升的效果与目的。

2.2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美术教师,没有统一的考试标准的限定,更应积极响应国家课程中重视中国传统美术与民间美术的内容,开发具有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课程。皮影课程的挖掘与开发,能很好的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尝试通过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结合课题进行研究,能逐渐让教师成为研究性人才,摆脱职业的倦怠感,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2.3对于学校发展的意义

学校将皮影艺术引进校园,体现了学校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责任与担当,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且具有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实现全面育人,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这也是积极响应和贯彻党的十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真正做到“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

2.4对于皮影艺术传承的意义

中国皮影,在2011年被列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让其在各个方面得到合理的利用、传承和发展,得到应有的抢救和保护。其中,学校教育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文化信息能得到有利传播的活动途径。校园内,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通过课内外活动安排,把皮影艺术相关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让一批批学生学会欣赏皮影艺术,并能简单掌握基本的皮影制作技巧,提高他们一代代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这既提高了国民素质,也是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皮影艺术最好的传承和发展。

3皮影艺术进校园之实践建议

皮影艺术是造型艺术和戏剧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美术又称为造型艺术。造型,也是美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种类的一个标志。所以,皮影艺术进中学课堂首先可以从美术课堂开始,同时,也可以在音乐课堂上逐步实施开设。

3.1美术课皮影内容设置

课时1:皮影艺术之初步认识——感受与体验课时2—4:皮影艺术之造型魅力——画皮影(分小组合作)课时5—6:皮影艺术之动手制作——做皮影(剪、刻、缝等)课时7—8:皮影艺术之上手表演——演皮影(根据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课本剧等内容进行改变进行表演)皮影艺术进入中学美术课程,让学生欣赏与评述皮影艺术的同时进行造型表现,设计人物形象,并结合其他学科相互交融,进行综合探索。

3.2皮影系列活动建议

邀请传承人到校表演,学生现场观看美术学科类——皮影画展、皮影剪纸展音乐学科类——湘剧唱腔表演、配乐比赛英语学科类——英语口语配音比赛(为皮影戏配音)语文学科类——语文课本剧皮影表演历史学科类——历史剧皮影表演……

综上所述,皮影艺术进校园是完全可以实施的,尤其是在美术课堂上可以率先实践,并结合校园内外的系列活动开展进行,以此为契机来增强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审美,传承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将皮影艺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传承传统艺术的建议篇2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艺术的演进”,主要探讨艺术的传承传播、发展演化,这一主题尤其符合国家所倡导的大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主基调,符合我国文化发展战略。会议分为大会主题发言与分组讨论两种形式,大会发言18人,小组讨论发言48人,自由发言者42人,发言总人数占与会代表的一多半。无论大会主题发言还是分组讨论,主要围绕四个议题展开:(1)艺术学科的演进与建设;(2)中华艺术的传承与传播;(3)艺术研究及其当代转换;(4)宋代艺术及其传承传播。会议论文的筛选也主要以这四个议题为据,尽管不少来稿质量很好、作者知名度很高,但是由于偏离了会议主题,或者与上述议题相距过远,同样没能入选。与会者认为:这次会议是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的第一次重要转折,它标志着艺术学研究者研究重心的转变。过去艺术学历届年会都把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尤其是它的门类化作为主要议题,而从今年开始,艺术学年会的重心任务开始转变到艺术学门类自身内部建设而非与外部角力。因此,本届年会的标志性意义在于:它将更加注重艺术学学科的构建与艺术理论研究内涵的充实提高,更加关注学科发展当中的重点热点议题研究,一些泛泛之谈与过于琐碎之论皆不合时宜。此次会议堪称艺术学科发展的重要节点,是一次必要的休整与筹划,为学科发展的明天提供了强劲动力。

既为“艺术的演进”,艺术学科自身的发展变化当然是议论焦点。无论是对艺术学过去发展历程的总结回顾,还是对它将来的充实提高,这个主题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持续下去。正因为如此,此议题提交论文数量最多,质量最高,挖掘最深,影响力最大。此类专家学者或从艺术学学科的进展方面谈起,或从艺术学理论如何强化内部建构论及,或从中外艺术学理论的比较与借鉴着眼,或从艺术学与其他学科如美学、音乐学、设计学的关系入手,虽紧扣主题而视野宽泛,涉及内容广泛,既有宏观把握,也有深入具体研究,点与面皆有所顾及。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凌继尧教授以他独有的视角总结了艺术学理论诞生一年来的学科进展情况,从学术队伍、学科成果、学术活动、学位点建设等方面总览概括,理路清晰,信息量大,视角新颖,使人们对当前艺术学的整体状况与学术动态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也为今后艺术学理论的布局、发展、建设、演进提供了纲领性思考。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会长黄教授对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触及了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与现实问题,如:如何看待艺术学理论研究?艺术与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路径与指向有哪些?尤其提出了艺术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关系,并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硕博研究生论文选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意见,不仅具有相当的高度,还具有切实的指导性与实践应用性。总体来看,黄教授认为艺术学理论研究有自上而下的研究,也有自下而上的研究,即有“自觉”研究,也有“不自觉”研究,但是无论哪种研究最终都要上升、归纳,要上升到学理的层面,不能停留于一般的门类研究与问题探讨,这样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领域就会不断扩展,而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队伍才不会薄弱单调。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艺术百家》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楚小庆副研究员放眼我国文化建设的大视野,站在文化自强与自觉的高度,审视了目前形势下艺术学理论的核心价值与目标任务。他认为,艺术学理论的核心作用是引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向,并且说,在当代中国,深刻认识和认真梳理艺术学理论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深入阐释艺术学理论在当下需要迫切发挥其引领作用这一理论命题非常必要。他说,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之后,弥补文化建设这一课迫在眉睫,而文化建设的重心之一就是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同时认为,艺术学理论的“引领”作用关键在于必须突破自身学科理论的小圈子,结合当代文化建设大背景深入开展,其难点在于如何结合对优秀文艺理论和文艺作品的分析研究,总结、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并结合人类社会价值取向提出引领性思想和理论,最终构建形成人类社会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鲁迅美术学院科研处长张伟教授以艺术文本与历史语境阐释为题,考察了艺术文本生成的历史,探讨了对艺术文本进行历史语境阐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在艺术学研究中要把艺术文本置于更广泛的文化时空之中,将它们作为人类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仅仅作为某种政治观念的派生物。提出要特别注重艺术文本内在结构的张力与历史语境的统一,任何单一方面的强调都会导致对艺术文化文本的片面理解。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尹文教授借鉴图书馆学中目录学的分类方式,从目录学的角度考察了中国艺术学学科的演进建设过程,认为艺术学学科的独立需要艺术学文献目录的学理支撑,它独立后的建设有一个分类细化的建设过程,尤其对二级学科艺术学理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艺术研究所夏燕靖教授对归纳逻辑与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的理路进行探讨,认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丰富多样,是艺术学理论建构的基石。因此要对中国诗学研究加以关注,以助推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体系的建构。他同时指出,艺术学理论研究还应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论,需要建立起相对统一的理论体系框架。山东艺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李丕宇教授同样将研究视角放在了中西方对比这个视域,围绕美、英、德、俄四国艺术学门类学科、专业目录所体现的理念、逻辑和相关问题,以他所掌握的丰富资料作比较式分析,并结合我国“艺术学”学科、专业目录设置的历史变化和现状,借以反思我国艺术学门类学科、专业目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建设性问题与建议。

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东南大学姜耕玉教授认为,艺术学理论应根植于艺术原创性研究,艺术学不是从美学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学科,也不是指各个具体的门类艺术,它建立在分析和综合各个门类艺术实践的基础上,是关于各个门类艺术或类型艺术的相似的特点与相通的规律的研究的学科。上海音乐学院伍维曦副教授以艺术学与音乐学的相互关系为背景,通过对历史哲学理论原点的辨析,结合具体例证,对历史学视阈下音乐史与文学史、美术史的共通之处及其相对于历史学其他分支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与阐发,提出了总括各艺术类型的历史学研究的“艺术史学”这一学科设想,同时联系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对音乐史学与历史学和艺术史的关系、音乐史与文学史和美术史作品研究的共性与个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金雅教授提出中国艺术学研究与建设应以美的艺术精神为标杆,将“人生艺术化”作为重要研究视阈、方法、立场及价值取向。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李倍雷教授同样认为目前我们的中心任务是构建艺术学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这种构成不是隔空喊话,而有它切实的文化基础、历史传统、现实基础,并由此设置了中国艺术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批评以及比较艺术学等。深圳大学黄永健教授对艺术学升格之后学科建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艺术学学科构建要突破文学中心论,要集思广益地搭建合理的艺术学学科框架体系,不能仅仅个别专家一锤定音,同时提出要完善艺术学教育资源体系配置,让艺术学理论真正迅速壮大起来。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卫星教授着重谈及艺术学专业下艺术美学方向建设的一些看法,其中包括艺术美学研究方向学生升学问题、艺术美学研究方向学生就业问题、艺术学专业下艺术美学方向建设问题等,不无裨益。湖北美术学院刘茂平教授则从当代西方美学的艺术哲学化倾向分析了艺术学独立的必然性,以及它独立后在建设完善过程中中国艺术学哲学化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鉴于一级学科设计学的独立以及它与艺术学不可分割的关系,另有一些学者十分关注设计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杨先艺教授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设计学学科的演进与发展情况,将之划分为“工艺美术”、“美术设计”、“设计学”等阶段,符合设计学发展状况。河南大学席卫权副教授以“不再‘缺位’”为题,对当代国内设计批评发展路径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认为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基本缺位到21世纪初的表露端倪,再到今天的渐生热络,国内设计批评经历了一个由实践到理论逐步积累、逐步成熟的过程,并在现实迫切需要下呈现出走向勃兴的趋势。常州工学院汪瑞霞教授探讨了文化视域下设计艺术学学科建设问题,提出设计与文化应互生共存于人类社会,要在宽广的文化语境中解读和研究设计学,要从解读设计文化的三个维度出发,形成大历史观、大设计观、大文化观三维交叉的立体研究模式。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张康老师同样关注设计艺术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并着重讨论了从艺术学的角度如何看待设计艺术的教育和设计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建构。

由此可知,艺术学学科发展与建设仍然是艺术学理论研究者最为关心关注的话题之一,由于它刚刚登上学科门类的大舞台,无论是内部或是外部,都有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大问题,都需要专家学者们的智慧与创造。通过这次讨论,就此问题形成了一些共识,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为今后艺术学科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是大会的主要成果之一。

中华艺术的传承与传播是“艺术的演进”这一大会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实力、国力不断增强、影响逐步扩大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显得更为突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哪里?它是如何传承传播的?它对人类文化艺术的贡献是什么?等等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他们以各自研究的艺术门类为突破口,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王廷信教授以20世纪戏曲传播的动力为题,分析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戏曲传播的动力机制,包括文化的变革、政治的需求、经济的推动、民俗的习惯四个方面,并认为这几个方面或单独发挥作用,或相互交叉、相互支撑发挥作用。上海大学陈曦禾教授从《中国电影发展史》出版后的命运说起,以该书所建构和确立的革命电影史观作为切入点,考察革命电影史观的历史命运,并由此反思革命电影史观的历史逻辑和局限。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刘承华教授以明清时期江苏地区古琴艺术的历史形态为例,说明艺术演进的非连续性与中心转移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他借用了塞维斯的文化进化理论进行解释,揭示出这种非连续性的机制在于艺术的演进本身包含特殊进化和一般进化两个方面,并据此提出如何应对艺术演进非连续性的策略。河南大学张大新教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梳理了中原民族戏曲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论证了它与中原文化的关系,特别指出“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先生“自负改革之任”,惨淡经营,引领河南戏曲在抗敌御侮的民族救亡运动中实现历史性跨越,逐步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大地方剧种的过程。中国戏曲学院陈建平副教授考述了《南西厢》在明清时期的声腔传播轨迹,认为《南西厢》在明清时期的应运而生和日渐勃盛,正是其适应戏曲声腔的演变规律和舞台演出的必然结果。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赵天为博士通过昆曲经典传世名剧《牡丹亭・惊梦》折子戏表演的分析,从个案视角展示出昆曲传承的轨迹,试图说明昆剧表演艺术的传承应当在扎实继承的基础上加以经验性加工提炼,在“口传心授”中的心灵体认中研磨,最终达到精神意趣的突显。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林少雄博士思考了中国艺术史书写的相关问题,以“何谓?何为?为何?”三个反问为线索,诠释了中国艺术史的基本概念、书写理念的定位和书写目的的确立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为中国艺术史的建设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参考。广西师范大学刘亚璋副教授从《富春山居图・子明卷》的临仿现象探讨了文人画的承传与演进,通过这一典型的案例的分析,为我们深入研究传统绘画艺术特质形成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特殊线索。山西大学史宏云副教授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以根植于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晋南木版年画为例,分析了民间艺术传播中的兼容性,为民间艺术的传承、传播、保护等拓宽了思路。河北大学刘桂荣副教授通过亲身经历与实地考察,以美国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的艺术传播为例,对中国艺术在美国的传播进行研讨与思考,认为其中有有益经验,也面临着一些困局,为今后中国艺术在世界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借鉴。

此外,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生或在站博士后也对这一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从地方艺术的传承传播入手,有的以民间艺术为例,有的从中华艺术的大视野出发,或点或面、或深或浅地分析说明,显示了这一学术群体令人振奋的人才实力,也充分证明艺术学理论研究这一领域后继有人。

本次年会的第三个议题“艺术研究及其当代转换”尤其引人关注,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艺术的研究问题主要是其当代性问题,如何将传统艺术文化资源转化为当代有效资源,如何在承续传统的同时弘扬传统,古为今用,才是最现实、最有价值的问题。这个议题共收到论文50余篇,有的涉及艺术的全球化,有的涉及到艺术价值的当代转换,有的涉及到传统艺术现象的现代启示,虽不一而足而皆能紧扣议题。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金丹元教授以“海派”绘画的现代性取向为出发点,论述了中国美术在近现代文化情境下孕育而成的一些基本特征,认为海派绘画在多元复合的跨文化交流语境之中孕育而成,是精英与大众、旧学与新学、本土与外来文化的集合,由此得出考察任何文化现象皆应置于文化情境之中,让传统文化艺术的“现代性”认同真正名至实归。《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徐子方教授以“非西方艺术委顿与艺术全球化”为题,站在世界艺术文化的大视野中阐述了世界近现代艺术史的走向问题,认为东方世界艺术中心在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拱手相让,之后中国艺术尽管继续有所创新,伊斯兰艺术也从未停止前进脚步,但仍难以挽回委顿的颓势。20世纪以来由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领先地位,以西方为中心的文化全球化问题日趋成实,这既有其积极意义,也存在明显弊端,非西方艺术只能尾随其后,亦步亦趋地模仿或照搬。他认为进入21世纪这种局面应该有所改变,中国当代艺术应在全球化的今天有所建树,独立成林。中南民族大学彭修银教授以美学研究为基点,提出艺术观念在当代的转换即是从艺术与美的同一转向艺术与美的断裂,从艺术与生活的对立转向艺术与生活的同一;而艺术观念的当代转换的完成要建立在艺术创作观念、艺术作品观念、艺术欣赏观念转换三个基础之上。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山东艺术学院田川流教授十分关注艺术文化与艺术管理,他对艺术品与艺术商品的价值转换作了充分探讨,认为艺术品与艺术商品是相近且又相异的范畴,由艺术品转化为艺术商品,须经由不同的渠道。对于艺术品及艺术商品价值的判定,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准确把握艺术商品的特质,在各个环节努力创造和实现艺术商品的价值,是推动艺术创作和繁荣艺术市场的应有之义。中南大学孙湘明教授也探讨了这一问题,他对艺术转型进行深度思考,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艺术无论观念还是形式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在产业整合论影响下艺术转化为一种产品,由个体创作转变为企业生产,并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产业链;在营销整合论的影响下艺术转化为一种商品,形成了艺术市场、艺术策划等营销模式;在文化整合论的影响下艺术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以消费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副院长聂伟教授以《“类型”宣言与艺术“夹带”》为题讨论了新生代导演的创作狭路与转型之困,认为面对国产电影消费市场的快速转型与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强势进入,留给新生代电影人明确市场定位、谋求创作转型的时间与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紧迫。作为中国商业电影制作未来十年的中流砥柱,在如何实现西方的类型手法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等方面,被寄予厚望的新生代导演们还有一段较为漫长的磨励探索之路。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汪小洋教授从艺术学语境角度研讨了浙派人物画的主要创始者和代表人物周昌谷创作的当代意义,认为他对中国画目前的主题创新、形式创新都具有指导价值。中国传媒大学施旭升教授对当代艺术文化的精神症候进行解析,他说艺术以意象为本体;艺术文化的建构向来是以意象体验为其精神特质。然而,与后现代主义的盛行相伴随而来的,却是艺术意象的消费化。北京服装学院杨道圣教授的研究视角十分新颖,他通过对英国18世纪纨绔子弟代表布鲁梅尔成名史的考察,认为当代社会的艺术家已经变异,他们更多的是依赖自己的声望,其成名与关注、传播、制造个人传奇的人群和社会机构密切相关,艺术家作为名人被人接受或消费,不再是如传统的艺术家依赖自己的作品而被人们所关注。艺术品的光晕消失了,资本就会制造出名人来弥补。东南大学倪进副教授更为关注当下女性艺术家被冷落现象,称之为“艺术品市场中的绿肥红瘦现象”。他认为当下红火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几乎看不到女性艺术家的名字,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不为收藏家们所关注,提出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应该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投资洼地。

除上述观点外,民间艺术的当代转换也是大家注目的中心,如太原科技大学史宏蕾、伊宝两位老师从门神文化的流变研究它的当代转换问题,河南大学杨宏鹏老师则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探讨了民间艺术传承与传播的“互文性”问题,辽宁社会科学院徐明君副研究员以延安新秧歌为例提出了重塑传统的民间艺术现代化之路,河南大学胡俊涛副教授分析如何挖掘河南民间美术的当代价值问题。可以看出,专家学者对艺术的当代转换即艺术的当代性相当关注,思维活跃,有的瞄准中国传统艺术的转型转换,有的侧重它与世界性、全球化的关系。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从不同视角、以不同方式进行探索研究,真诚而严谨,每一话题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为第四个议题的“宋代艺术及其传承传播”,吸引了不少有兴趣、有研究专长专家学者们的注意。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和具体承办方河南大学,地处七朝古都开封,这里是北宋故都,又是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艺术文化遗存异常丰富,影响力特殊,宋代艺术及其传承传播既是“艺术的演进”主题之一,又是本次会议特色研究。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池瑜教授谈了邓拓所捐赠宋元绘画的艺术价值,山西大学李德仁教授就宋代绘画的成就、特色与性理之学的关系展开讨论,上海师范大学翁敏华教授研究了宋代的队列行进演艺问题,颇有新意。长期以来,本次会议的主办方河南大学十分关注宋代艺术与文化研究,相继成立了“宋代文化研究院”、“宋代艺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宋代艺术也是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特色研究课题,具有天时、地利等优势,本次会议该校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多以宋代艺术研究为主。如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贾涛教授对宋代尚意书画之风的形成及其人性本质进行了阐述,彭亚教授对宋代翰林图画院的体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倪峰副教授论述了宋代园林艺术对当代中国城市园林的影响,陈莉副教授探讨了宋代院体绘画对当时工艺美术的促进问题,肖海英副教授对宋代风俗画的艺术意蕴进行了解读,马丽霞老师对宋代绘画对金人绘画的影响问题进行探究,杨俊贺老师则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总结了宋代的广告形式与时代特色,研究内容异常丰富。此外,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王之涵从宋代的扇子入手,研究了它对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影响,别有趣味。东南大学沈亚丹副教授、江苏大学王宏彦副教授等也都对宋代艺术的某些问题进行研究阐述,并且能够结合大会主题,重点关注宋代艺术的传承传播及其当代转换,这些研究为人们更充分地了解文化盛世的宋代及其艺术成就提供了珍贵的参考。

总体来说,此次研讨会不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人数最多,而且议题集中,信息量大,接触艺术实际最直接,虽然主题为“艺术的演进”,而它的当代特征十分突出,为艺术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奠定了学理基础,令人称道。但是本次会议也存在一些不足或遗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认识有差距。个别学者概念不清,在学科认识上境界不高。有些学者仍然是老思路、旧做法,所提交论文仍然停留在具体艺术门类的具体问题上面,没有能够上升到学理高度,与这一新兴学科的总纲领还有距离。二是个别研究者重视程度不够,论文不能依照大会要求进行针对性研究,所提交论文与大会主题相距甚远,四个议题中无法归类,不能通过专家组评审。三是有些论题过于陈旧,研究者视野不够开阔,所论问题老生常谈,很少引起关注;同时也存在认识过于狭窄、理论没有普遍性、观点不能有效提升等问题。

传承传统艺术的建议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来,我国就已经对“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进行了申报。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位列其中,足以看出中国营造技艺遗产的重要性。就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而言,它属于一种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这种营造技艺依靠木材和榫卯,结合模数制为尺度设计构建建筑。采用这种技艺所构建的建筑,可以反映出一个阶段,甚至一个时代的人的生活习俗等,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的缩影。虽然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变化,这种技艺正在逐渐走向衰落。为了避免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失传,有必要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实施保护。

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实施保护的必要性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置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存在两种文化遗产形态,一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种是物质文化遗产。[1]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古代文明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其二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主要侧重营造技艺和相关文化内容。而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则以建筑实体的形态、体量、材质为主。由此便可以清晰探知,虽然同属于营造技艺,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和在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还是有明显的侧重点的。前者注重技艺,由技艺探究建筑实体。后者与之相反。因此,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涵盖的内容一定与其营造工艺、相关习俗和文化空间有关。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涵盖了五种内容,其具体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或者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2]而就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来说,它从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名录中的传统手工艺一类。与此同时,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集技术性、艺术性、组织性、民俗性为一体,是不可多得的一种技术活动形式。[3]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通俗些讲,就是设计、建造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涉及的内容却非常多,不仅涉及建筑的一些基本内容(譬如建筑设计构造知识、工序和做法、材料选取与工具使用等),还涉及当时的风土人情(譬如与建造相关的仪式、禁忌和习俗等)。[4]从有形的文化遗产中窥探出无形的文化内容,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有益之处显而易见。通过保护传统营造技艺,可以深刻了解其中隐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项宝贵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死物,其在不断地传承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因而又被称为活态遗产。而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就是这活态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实施保护非常有必要。

2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面临的窘境

2.1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机制过于落后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是保护该技艺的关键。但是,从当前的现状来看,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以苏州香山帮为例,从其传承方式上就可以探知整个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方式。苏州香山帮匠人的精湛技艺代代相传,其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其传承方式主要还是口传心授。这种传承机制是我国传统技艺延续和发展的基础。这种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机制有效地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下来,让现今的人们看到了如此令人称颂的营造技艺。但是,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致使这种传承方式逐渐暴露出明显的弊端,也正是因为这样,香山帮也逐渐走向衰落。调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可以得知,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年龄普遍偏高,基本上都是老年人。这是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机制所暴露的一个弊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老龄化严重对于之后的传承造成巨大的阻碍。以中国木拱桥营造核心技艺为例(如图1所示,中国侗族木拱桥),其传承人最年轻的已经有70多岁,因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堪忧。

虽然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含有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但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屈指可数。目前,拥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工匠越来越少,其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针对传承人的保护工作也做得不到位,以至于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寥寥无几。[5]

2.2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存在的价值受到质疑

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举步维艰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对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存在的价值存在争议。现如今,大家都推崇现代工业生产方式,这是新工业时代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有效方式。[6]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手工存在的意义逐渐被磨灭。以苏式彩画(如图3所示)为例,如若采用现代工艺,即印上图画,效果不佳,但是工期较短,施工限制不多;而采用传统手工技艺手绘的效果很好却施工局限大,工期较长。

除此之外,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方式在操作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疏失。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营造技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在我国已经延续了七千年之久。[7]在这期间,这种技艺也被传播到其他国家,足以见得该技艺的优秀。但是,在面对经济社会时,该技艺的传承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部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在生活上得不到保证,难以吸引学徒学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年轻人学艺的积极性严重打折,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社会化传承走得非常艰辛。另外,国家对于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缺乏正确的政策引导,也是导致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逐渐走向消亡的一个原因。有部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和相关工作者,为了避免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流失,想出了著书的形式。但是,收效甚微。同时,部分传承人文化水平有限,难以采用此种形式保留技艺。上述这些问题都是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逐一解决。

3 针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实施保护的几点建议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在时代的变化过程中存留至今,受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其展现出历史价值和自己特有的表现形式。随着国家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重视程度的加深,相应的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保护方式,包括名录式保护、传承人保护、资料性保护以及修缮性保护,这些保护措施对于保留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大有帮助。但是在实际执行当中,这些保护措施仍不免遇到问题,为此,有必要对此实施改进,更好的保护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3.1 实施整体性保护

对于保护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而言,首先需要从整体性方面实施保护。所谓的整体性保护,代表着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进行保护时,还要将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纳入到保护行列中。这二者是动态与静态、 有形与无形的关系,因此,不能仅仅只重视保护其中一方的内容。同时,与之相关的建筑营造技艺及其附属的其他技艺、 等也是整体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忘却。以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其技艺精湛,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包括选址相地、规划布局、功能设置、 体量尺度、 选材加工、 制作安装等方面,如若漏掉任何一项,将难以达到良好的统一。由此可见,要对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进行保护,对于这些相关内容也应该实施保护。这种整体性保护才符合保护标准。与此同时,针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从整体性实施保护的第一要务是重视某项技艺本身的传承与保护。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结合中国建筑营造技艺的发展情况进行前瞻性保护。以上述提到了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来说,除了注重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本身的传承与保护之外,还要将其放到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整体中来进行分析,实施保护。

3.2 重视活态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可以说是中国宝贵财富中的活化石,极具价值。因此,除了整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之外,还应该重视积极的介入性保护。简而言之,就是重视活态性( 活化) 保护。从手工技艺本身来说,只有将其运用在具体的事物上,才能凸显其价值,才能更好地保存。另外,手工技艺本身也受到周围文化生态要素的影响,对其实施保护,应该让其适应当下的生存发展状况,才能让手工技艺得以发展。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将其放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环境中,实施全面保护,这就是活态性保护的根本,必须有规划的创造一个适合其生存的区域生态环境,再实施保护。这对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整体的传承与保护非常有利。一般而言,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所创造的集体记忆、文化认同与社区归属的文化空间价值远远超越技艺造就的建筑本身价值。从这一点上来看,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更应该重视活态性保护。

3.3 采用需求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可以说是一种传统手工艺。这种传统手工艺形成的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而这种文化的存在以及其产生的影响都离不开社会。有社会,就存在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需要传承,就得有传承技艺的手艺人,而手艺人要生存,就需要有市场需求。因此,采用需求性保护必不可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要想在现代社会中实现生存和发展,则必然通过以下两种模式实现,其一,固守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所创造出的既定的样式;其二,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进行整合,实现创新应用。这两种模式中,后一种模式更具发展价值。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涵盖的内容复杂,包括普通技艺与特殊技艺、辅助技艺与核心技艺。处理好这些技艺的关系是关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些非核心要素的创新上。以木材的处理技艺来说,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属于普通技艺。但是,现如今,可以用现代机械对其进行处理,以此取代普通技艺。如此,传统核心技术就能得以保留,而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提升效率正是现代社会对建筑建造提出的一项需求。

4 结语

在建筑营造技术体系中,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应该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遇阻,则表明我国文化遗产的存续正在遭受严峻的情势。针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实施保护,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有我国完整而发达的手工生产体系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永革,王俪颖.最后的工匠 故宫里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J].中国文化遗产,2013(03):24-33+8.

[2] 张欣.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J].中国文化遗产,2013(03):48-54.

[3] 赵巧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89-94.

[4] 熊璐.中国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法化数字模型探索――以广东竹筒屋和侗族鼓楼为例[J].古建园林技术,2012(02):60-65.

[5] 刘托.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保护[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04):54-58.

[6] 冯晓东,许建华.香山工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之路[A]. 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10.

[7] 王颢霖.宋式营造技艺探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

[8] 马全宝.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探析[A].数字技术与建筑――2014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2014:4.

传承传统艺术的建议篇4

关键词:民族音乐;继承性;现状与思考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风土人情,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中国又是一个开放进步的国家,人们在自己的地域上沐浴着民间音乐的同时,又受到了西方欧洲音乐的影响,并且在一步步向着另外一条轨道前进。在西方音乐的强烈的影响下我们的民间民族音乐又将怎样继承和发扬呢?由于各民族生产方式、历史背景、语言差异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 ,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音乐文化。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他的外来文化现象。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但音乐家却是有祖国的。”这句话证明了音乐家爱国情怀之外,还说明了音乐是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大量外来文化的渗入,人们对外来艺术门类的盲目尊崇,使原生民族音乐被人们忽略,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性与传统性,这种现象在我们民族民间音乐理论和教学中就形成一种矛盾。如果西方音乐的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起到的是渗透和补充,那么我们民族的音乐必然会更加地繁荣。但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一分为二的观点,我们就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排斥,也要看到双方的联系和统一,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这种中西方的融合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事物才能保持它自身的存在,超过了特定的范围,就会向对立面转化,既防止 “过”,又要防止“不及”。所以我们在实践中掌握适度的原则,在传承本民族音乐的同时,借鉴外来文化的先进的艺术理念,为民族音乐的保护与发展尽一份力,才能让这朵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艺术奇葩更加美丽。

二、历史与现状

民间音乐的发展是与人类的起源、生产劳作息息相关的,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一直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延续着他的生命。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为繁荣新中国的文化艺术,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各个省份都建立了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可是现如今还有多少艺术院校还在学习中华民族的精粹戏曲、曲艺,并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来实践呢?有多少艺术院校的高材生走出校门去采风挖掘真正的民间民族音乐文化呢?这种现象似乎偏离了轨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那么多的文化等待我们年轻人去开发和继承。就拿现在我们音乐界现状来说,每年各大音乐家协会都会组织歌唱家、作曲家等去民间采风学习,寻找音乐创作的灵感。可是很多是没有真正走入民间的最底层去挖掘新的音乐素材,而是一路走马观花,这就无疑让教师和学生养成了惰性而忽视了真正的特色民间民族音乐,久而久之,我们的中华民族地方音乐就会慢慢消失。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音乐中的生活,生活中的音乐。就是说,脱离生活的实际而去搞一些玄而又玄的理论这是没有用的,可是现在不少院校、教师就在搞这种玄学、显学。中国人民的民族特性决定了百姓是追求朴实的,那种玄学显然是行不通的。在笔者看来艺术院校的教师进修务必要在民间进行学习,将地方音乐带入课堂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音乐内涵的修养。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音乐审美主体,才能走出去与世界文化交流。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是符合世界音乐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代中国振奋民族精神、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思考与建议

综上所述,继承民间传统音乐,是发展和振兴民族音乐的重要的条件。传统中断,就谈不上发展;放弃继承即放弃发展。试想我们要失去了中国最朴实的音乐,那将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就拿我国民族声乐演唱方式来说,如果少数民族演唱艺术进入院校教育后,仅仅靠着所谓美声方法、汉民族声乐教学的话,那必将会割断本民族文化的特色,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而没有了音乐文化的发展,演唱的艺术形式也将会变得单调乏味。我们并不否认外来音乐文化的渗透和补充,民族民间音乐也有其固步自封的缺点,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之上,融合西方音乐的精华之处(曲式、和声、配器)来共同促进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将我国所特有的民族艺术特色和品格继承下去。所以,对我国民族音乐继承性笔者有以下建议:

学校教育方面。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承认民族音乐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性,提倡优秀的传统音乐、乡土音乐进课堂,使优秀的传统音乐与他国他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一同成为哺育青少年成长的精神食粮。同时,用科学的传统音乐理论来教育青少年学生,使他们能用正确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音乐;其次,学校应大力提倡教师、学生走入民间,进行采风实践,并给与相应的支持。只有学校重视了民间民族音乐,学生才会有继承它的意识;再次,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多学习民族文化,在课堂上多向学生提供民间文化的资料,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特色的音乐文化;最后,要改善民族音乐的生存环境,将我们的民族音乐通过生活普及成为基本常识,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民间老艺人进行讲授,举办民俗音乐大课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民俗活动,这些无疑是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

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支持。建议文化、宣传部门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只有物质上有了保证才会有号召力,才会有文化上的繁荣和发展。除了经济上的支持外,希望上级领导部门,能将院校的实际采风提上议程,使其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目的是让艺术院校的学生真正去感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旨在提高学生的趣味,在趣味中寻找适合学生与民间民族音乐的融合点,以做到将来中国民族声乐的继承性。

结语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音乐文化都有它本民族的特色, 民族的文明建设离不开民族传统“根”,传统就像是一条长河。音乐文化的“根”(民间民族音乐)建立在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之上,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汇入新的血液以求发展。假如抛弃传统就会破坏了本民族高尚的爱国态度,所以,保护民间民族音乐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根”文化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石惟著.《歌思乐想》.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2]孟玲.《再论民族声乐教学》.艺术学院学报2000

年第二期

[3]杨曙光《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定位与发展》 《音乐

传承传统艺术的建议篇5

关键词:现代别墅设计;“新东方主义”;传统;现代

0 引言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别墅是指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适宜休养的园林住宅,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别墅。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式别墅在遭受外来别墅艺术与现展的双重冲击下,传统的别墅设计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东方主义”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发展与适应时代需求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设计者所接受。因此,对现代别墅设计中的“新东方主义”风格进行探究,深入发掘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对推动现代别墅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现代别墅设计中的“新东方主义”风格概述

“别墅”,一般被认为是居宅之外用来享受生活的居所。我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别墅,大到帝王的行宫、将相的府邸,小有富商地主的山庄、庄园。中国最早的别墅叫“别业”,“别”有第二的意思,别业也就是除第一居所之外的第二居所。由于中西方文化不同,东西方别墅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随着现代建筑学以及当代别墅设计理念的发展,东方的意识形态逐渐被认为更能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回归。因此,“新东方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应运而生,它将东方的文化特质和西方的现代精神有机融合,再加上艺术家的创造力,使三者汇聚成一种新的文化艺术融合模式。对于“新东方主义”风格的现代别墅设计,其特点之一重在“新”。艺术的魅力在于在继承和借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追求新的原创。因此,创新是新东方主义艺术形态的内核。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一方面,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传承了传统文化。只有通过追求“新”和不断创新才能形成一个民族特有的艺术观,才能适应甚至超前于新时代的要求。同样,将“新东方主义”风格运用于现代别墅设计中,就是在认识传统艺术设计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创新,达到满足现代审美和传承文化的双重需求。因此,现代别墅设计中的“新东方主义”是兼具东方审美传统与西方现代精神的有机整体,不仅代表了艺术的融合,更具有民族情感与文化传承的精神。

2 现代别墅设计中的“新东方主义”风格的发展问题

2.1 外来建筑艺术的冲击

相比国外,中国的别墅建筑设计起步较晚,而且发展较为缓慢。由于“”等各种社会文化原因,国内设计师对本土文化缺乏信心,表现出对国外设计盲从的现象。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国外的建筑风格开始涌入国内。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建筑风格对我国现代别墅设计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是由于外来建筑艺术的不断冲击,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设计风格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因此,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应对外来建筑艺术的冲击,这是现代别墅设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对“别墅”的理解偏差

由于国内别墅设计起步较晚,加之受到外来建筑艺术的冲击,不少国人认为别墅就是“洋房”的别称,这从根本上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别墅设计的关系。事实上,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别墅,只是当时称为“别业”,大到行宫宫殿,小到府邸庄园,一律可以称之为现代所说的别墅。因此,别墅并不是国外特有的建筑。虽然事实上现在很多别墅都来源于欧美,如欧陆风、西洋风和欧美风,但是如何改变国人对别墅的认识,将现代别墅设计回归东方主义,同时将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建筑需求,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东方主义”风格的别墅是现代别墅建筑艺术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

2.3 现代别墅建筑设计中的表达问题

如何将“新东方主义”风格运用到现代别墅设计中,简单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即如何使别墅的室内空间布局、色彩与建构以及材料和构造设计方面在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的同时,有效处理好地域环境和传统精神文化的关系,并且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现代别墅设计中的“新东方主义”风格的发展建议

第一,“新东方主义”不是对传统元素的简单堆砌。因此,在现代别墅设计中,我们需要深入探索这些传统元素带给我们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同时,也要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尊重和吸收西方艺术风格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文化,设计出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让这种回归东方主义的别墅设计能够获得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改变人们对传统别墅的错误认识,从而推动“新东方主义”风格的现代别墅设计的发展。

第二,根据时代潮流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等的变迁,“新东方主义”的艺术形态和发展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式别墅在面对西方别墅设计的冲击之外,还面临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别墅设计的现代需求。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改变传统的中式建筑艺术形态是发展现代别墅设计的关键,并且只有持续不断地创新、变革,才能让“新东方主义”在现代别墅设计中焕发真正的生命力。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新东方主义”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已经成为现代别墅设计中的时代潮流。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展有机融合才能让现代别墅设计永葆活力。这对推动现代别墅设计的发展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志汉.从“新东方主义”风格探寻中国当代设计的突破点[J].新闻界,2016.

[2] 张营营.当今别墅设计中的“新东方主义”风格[J].艺海,2014.

传承传统艺术的建议篇6

一、关于民间艺术的价值意义

(一)民间艺术是艺术教育的源泉

从民间艺术自身魅力来说,它是实用性及审美性相融之后所诞生的艺术品,比如:剪纸、年画等。其审美价值和使用性同现今的创新艺术大同小异。所以,不光是从审美角度上来欣赏,还是从创作角度来评价,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可以说民间艺术是艺术教育的灵感和来源,同时也是其艺术教育的基础。民间艺术凭借其自身文化价值为当前艺术教育提供了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文化资源。

(二)现代艺术设计是民间艺术的沿袭

民间艺术并非是独立的艺术,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很多生活环境、等方面都与民间艺术有着很大的关系。现代艺术以民间艺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其民间生活习俗、传统道德思想及审美观的关注,继而为现代艺术设计带来更多改变。比如说,民间传统习俗中春节家家户户门口都会贴窗花、贴对联代表喜庆,将“福”字倒贴暗喻福气到,这都包含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现代艺术设计中常常将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用到设计作品中。

(三)民间艺术有助于拓展艺术设计空间

大多数人认为民间艺术较为落伍、过时,但其实这只是片面的看法。因为民间艺术形式是百变的,它对于现代艺术来说有着极大的利用性。通过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为我国现代设计领域带来更多创造源泉。注重和充分发挥传统民间艺术精髓,通过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完美的交融,在现代艺术设计上加入可以使用的民间艺术,进而实现全面拓展现代艺术设计的空间同时让民间艺术的得到传承及发展。

二、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民间艺术组织传承艺术力度不足

随着现代经济的进步,我国市场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更多人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及精神文化享受。民间艺术组织在民间艺术的有形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力。民间艺术组织当前主要可以分类两种:第一种是由民间艺术的传承者发起的团体组织,主要分为盈利性及非盈利性两种组织模式。第二种则是政府相关机构力量扶持所构成的民间组织形式。这种艺术团体缺乏约束性,整体较为松散,并且缺少未来规划和可靠资金保障。相对来说,政府扶持的民间组织中有较为专业的专家和学者,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不过在民间艺术的传承力度上较为缺乏,所以对于其未来发展也有着很大阻碍,不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现今很多人对于民间艺术存在局限性,不愿参与这些团体组织,两种民间艺术团体组织无法实现有效融合,加上相关制度不完善,使得民间艺术传统无法有效延续。

(二)民间艺术工艺自身缺陷

首先,传承方式存在限制性。民间艺术中很多工艺艺术多偏好于家庭传承或师徒传承,常会出现因继承者的去世而造成工艺失传。而且,民间艺术与其他行业来说,回报率较低,学习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长,因此,很多青年人不愿去学习传统民间艺术。其次,民间艺术缺乏创新性,结构单一。比如说,手工艺民间艺术产品,潍坊的年画和风筝,其出现至现在结构一直没有较大的变化,而且因为携带起来不方便,使得潍坊地区的风筝销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时间一久,加上其工艺上缺乏创新性使之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想脱离,失去了其发展活力。

(三)缺乏有效机制良好的机制可以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鉴于当前我国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在民间艺术的发展及传承上却缺乏有效的保护和延续机制。

(1)民间艺术保护不够。中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因此在后期保护工作上的压力较大,加上当地政府缺乏一定的保护能力,使得民间艺术的保护效果不佳。有的地区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往往都过于注重保护形式,没有实质的保护力,无法为民间艺术拓展新的生存空间,长此以往部分民间艺术逐渐趋于消失。

(2)缺乏资金支持。当前我国政府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所需资金耗费较大,财政资金较为紧张。因此,使得各地政府机构在民间艺术的保护上资金投入不足。

(四)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规定

目前,我国在关于民间艺术传承和保护上虽然颁布了各种法规、条例,尤其是多次强调对文化资产的整理,并在认定上有许多规定,然而对以何种法律机制和手段来进行的保护规定却很少。很多学者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建议多集中于怎样在保护框架下对民间文化进行传承的理论研究,缺乏科学合理的法律机制保护措施,这就严重影响到民间艺术传承中所大会的中要经济价值。

三、民间艺术的传承机制与保护方面的有效建议

(一)以协调和创新精神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文化随着经济进程的步伐也在不断的推进,各个文化领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在进程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一定要适应当前发展局势,进而实现民间艺术同其它组织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创新。对于偏远地区而言,要借助国家政府机关的力量进行民间艺术工作的传承与保护,改善和调整固化思想,加强传承区域同政府、企业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民间艺术科学合理的推进与发展。通过政府和企业之间力量扶持,尽最大程度的为民间艺术争取资金补助及依附背景,进而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同时还要将民间艺术同当地相关机构有效结合,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二)为民间艺术拓展新市场获取新的生存空间

民间艺术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市场的认可,只有帮助民间艺术在经济市场中获得相应的地位,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比如说一些民间手工艺人,政府机构应发挥其自身优势力量将民间艺人推到市场中去,将优秀民间艺术魅力展现给众人,进而得到更多商家的青睐。与此同时可以将艺术作品作为商品到市场中去推广和营销,鼓励和提倡市场对民间艺术进行消费,将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今生活中去,同人们的生活节奏共同进退。

(三)构建多元化的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体系

(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首先,在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指导下,对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整理、记录及文档保存,将民间艺术文化的基本信息存档。其次,对于具有发展性和传承性的民间艺术,政府要构建相应的传承机制。可以设立专项相关法律文件,制定有效的制度进行保障,构建当地民间艺术人才培养机制。

(2)发挥民间力量。首先,通过大力倡导地方民间文化,提升传承及保护意识,进而督促和带动公众积极参与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中去,为民间艺术提供群众力量。其次,借助新闻媒介力量,对民间艺术积极关注和推广,为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更多的有效措施。比如,以信阳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为例,可以成立相关活动团体,以信阳民间剪纸团、信阳民间舞狮团等形式,定期组织去学校、广场及其他活动进行表演,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民间艺术活动中,让各个年龄层的人都能够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价值并传承下去,形成积极的认识观,为民间艺术文化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

(四)健全和完善传承者发掘机制,壮大民间艺术传承队伍

民间艺术属于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者作为艺术传播的载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民间艺术进行传承和保护的首要条件就是对艺术传承者进行系统评估,将有关信息资料进行整理。进而构建民间艺术传承者发掘机制,为民间艺术的扶持和保护奠定基础。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传承者是不可分离的,群众可以作为艺术发展的推动力,但民间艺术要想得到更深层次的提升就必须依靠艺术传承者来进行。目前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者人数不足,自身生存情况都较难更别提促进民间艺术发展了,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当发掘和培养民间艺术传承者,依靠政府力量,将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者吸收到文化部门中,进而推动民间艺术同时代的共同进步。

(五)建立民间艺术传承的合理使用机制

民间艺术一般是特定区域或者是某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产物,但是每个人都应承担民间艺术保护的责任,与此同时还要关注民间艺术的传播与开发。这就需要在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民间艺术的传承。尊重民间艺术的前提下,可以积极推动民间艺术的发展,这样不仅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和普及,还能发挥其价值。对于一些以不正当形式对民间艺术行为给予强制性的规制,为民间艺术传承保护提供一个科学系统的法律保护机制,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给予全面的法律保障。鉴于我国很多民间艺术传承地都处在较为偏远的地方或者是少数民族地区,往往会应很多原因导致民间艺术逐渐失传。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应当建立对民间艺术传承的激励体系,以保障艺术传承者一定的生活水平上,让其承担起当地民间艺术的重任,避免因后继无人而造成艺术消失的厄运。

四、结论

民间艺术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的传承机制的合理设置及保护力度的大小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整体状况。因此,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作为重要的任务,应积极发挥当地政府的职责和权利,以当地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推动民间艺术相产业化趋势转变,同时加强理论界和实践探讨界的研究,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扶持。

传承传统艺术的建议篇7

回顾2013年的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笔者以为可以从学术活动、理论建设和教学成果三个方面着眼。

一、学术活动:学术会议向务实方向迈进

2013年,音乐教育的学术活动多以会议的形式呈现,且大都集中在由教育部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以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的主持下召开的。据笔者统计,近3年音乐学科以全国(或国际)名义举办的学术会议在数量上呈递增趋势:2011年13次,2012年16次,2013年17次。各高校愈来愈认识到,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的举办,是一个学科、一所高校、一个专业及其团队学术活力及学术影响的标志性体现。因此,新时期以来的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有了快速提升,所取得的学术成绩,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以突出学科与学位建设为主题的会议有:

4月2日,教育部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召开《艺术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编写工作会。根据学位办【2013】7号文件要求,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接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的委托,开始启动编写《艺术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工作。

5月6日,由上海音乐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发起,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音乐学院参加的“音乐与舞蹈学”博士点单位的“6+1”学位建设会议在福建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会议就学位点建设以及在大行政区发挥作用和高层次课程资源共享等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

5月13日,“音乐教育改革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北川论坛”在北川中学举行。此次活动由首都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市教科所、北川中学联合举办。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刘培俊、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和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及6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此次论坛为期两天,围绕“在操作中学习、在表现中体验、在实践中审美”的理念指导下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展示,通过专题演讲、专家与中小学一线音乐教师和学生亲密接触、恳谈互动,探讨音乐教育改革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5月17日,由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香港教育学院音乐系、澳门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和台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在澳门理工学院举办。论坛主题是“媒体时代的学校音乐教育”。

9月26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共同协办的“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类、戏剧与影视类、艺术学类、设计学类和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此次会议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层次看,是近年来堪称在规格上最高的一次盛会。

10月23日,在西南大学召开了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音乐与舞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会议就音乐表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会议还听取了各办学单位的经验汇报与交流。

——以加强学术组织建设为主题的会议有:

6月8日,由中国歌剧研究会、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2013中国歌剧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本届歌剧论坛主题为“攻坚克难,开创中国歌剧创作新局面”。这是自“2008中国歌剧论坛”及“2011福州首届中国歌剧节暨歌剧节研讨会”以后,我国歌剧界的又一盛事。

6月25日,在西安音乐学院召开“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第六届全体代表大会”。大会选举杨瑞敏任名誉理事长、吴斌任理事长、尹爱青等10人任副理事长、莫蕴慧副理事长兼任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第六届理事会共有理事104人,常务理事37人。

9月2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学研究生论文评比”活动在上海音乐学院进行。活动收到近千篇论文。经过21名来自全国各有代表性院校的教授、专家审阅,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的优秀研究生论文。

11月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合唱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教师教育)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分会合唱学术委员会主办,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会议邀请指挥家严良堃主持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院合唱与指挥研究生专业展示交流活动。此外,还分别邀请指挥家杨鸿年教授、吴灵芬教授及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副院长、指挥家詹德洛夫就合唱指挥中的合唱排练的技术和音乐风格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参会者还就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的经验进行交流。

11月13日,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与中国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区域音乐文化研讨会”在广州大学音乐学院举办,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与会代表就跨学科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各抒己见。将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方法论引入传统音乐的学术研究,是此次会议继2012年5月在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召开的“区域音乐文化”研讨会的一次深入和推进。

11月16日,在六朝古都南京,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音乐美学笔会”如期举行。来自全国近36所高校的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和音乐哲学界的学者就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等问题展开讨论。

——以突出学术研究为主题的专题会议有:

5月2日,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召开了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组的开题。来自全国六大行政区的17位相关专家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开题仪式。项目主持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主持了会议,国家社科基金委教育学规划办负责人、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主要负责人莅临开题现场,并作辅导。此举意味着国家社科基金委对音乐学人主持教育学类重点项目寄予希望。

6月12日,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了“第三届音乐分析国际研讨会”。来自全国各专业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作曲系的30余位高端作曲界人士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美国和德国作曲家莅临会议,并做主旨演讲。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以国际视野,面向未来”。

11月4日,在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的子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开题会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课题组专家、相关领导和四川省23所承担子课题研究学校的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举办,必将进一步推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的传承和保护。

12月19日,在北国冰城哈尔滨,由国家民委民族教育司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主持召开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传承”学术会议在黑龙江民族艺术职业学院召开。国家民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全国35所民族学院100余位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学者参加会议并做学术交流。

12月21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召开“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来自全国近40所高校音乐教育学专家齐聚京城,就基础教育新音乐课程标准修订以来,高等音乐教育的应对策略等问题,与会专家进行了充分而广泛的研讨。

上述学术会议与学术活动的举办,从多个角度来看不难发现:一是会议的主办和承办方多是国内较有影响且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二是会议主题多是以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三是各学会在会议前的策划与会议中的意见实施起着主导作用;四是参加会议的专家不再是单一的院校教师,而在不少的大型会议中,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政策起草人、专业新闻媒体人都频现会议;五是所有会议均以论文遴选形式作为参会资格。因此,有了会议内容制定上的指向性强、会议的发展走向上的实效性强、会议诉求上的期待性强、会议承接上的针对性强的四个特点。

二、理论建设(一):学术论文由趋同化向个性化、热点化转移

音乐教育论文代表着音乐教育学术研究的成果。盘点学术研究的前沿信息,学报是不可以忽略的。为此,笔者将视角集中在全国有代表性的9所音乐学院和7所艺术学院的学报以及人民音乐、中国音乐教育、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艺术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共计20本学术期刊的统计(不含各地方音乐类或艺术类期刊)。2013年,关于艺术学的学术论文共有2113篇文章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刊载,其中包括音乐学类(教育教学类、表演与音乐分析类、音乐学理论类)、歌剧与戏曲类、文化传承类、电影类、舞蹈类、艺术评论类。在所有的艺术类论文中,关于音乐教育类的文章为211余篇,约占整个艺术学论文总数的10%。从数量上看,虽然较为乐观,但与全国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数量比较起来,仅从数量上看也还是落后于音乐学(理论)论文数量的。这一点是值得从事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深省的。

在音乐教育类论文中,关于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代表性论文有:《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文化经济时代深圳高等职业音乐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圣玛利亚女校与‘女基督徒’音乐教育——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音乐教育研究》《试评埃利奥特实践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知识论的新视角》《俄罗斯音乐学院声乐课程体系研究》《传承·变革·创新——沈阳音乐学院琵琶教学体系形成过程的探究》《美国高校声乐教学体系现状研究——以柯蒂斯音乐学院和乔治梅森大学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为例》《中央音乐学院‘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艺术学上升为门类后高等艺术院校发展建设思考》《关于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的思考》《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中的声乐艺术教育改革》《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办学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反思》等。关于音乐教育学科技能技巧提高的代表性论文有:《视唱训练新方法——读谱预备训练》《钢琴技巧训练中手部的技能损伤的避免》《合唱指挥的素质要求及教学技巧初探》《高师钢琴教学中非‘童子功’学生有效的训练方法——落臂与放松》《构唱训练在现代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拓展》《灵活多变的启发式声乐教学》《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等。关于音乐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代表性论文有:《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的实验报告》《论音乐治疗的基本方法及其操作》《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诠释作品的运用》《基于人体肌肉记忆到神经条件反射的声乐训练》等。这些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多数来自各专业艺术院校的学报,其作者也大都是一些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撰稿人。从署名上看,一方面,他们已经取得学位或在读学位;另一方面,这些作者多为副高级职称。这就不难看出一些实质性的需求所在。不论其目的与功利取向如何,这类文章是很具有可读性、学术性和批判性的。

诚然,音乐教育类论文从一个侧面反映着2013年音乐教育的成长与进步,通过以上论文的综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聚焦点多集中在建立有中国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的思考、探索、引进、批评。因此,回顾、借鉴、创新、发展成为2013音乐教育的主题。但在音乐教育学科技能技巧的提高,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使受教者快速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以及音乐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性文章始终少见于诸学术期刊。但与之近3年的音乐教育类论文选题比较,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即:以往较少见的教育理念、课程评价、培养规格等探讨性的选题明显增多,而趋同性的教学法和作品分析类文章则明显减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方面,各学刊采选论题导向在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作者科研的学术视野正趋于个性化和热点化研究。

三、理论建设(二):科研选题在不同层次项目申报中中标率大幅提升

2013年的音乐教育类科研选题中标率,比之近5年以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首先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在仅有的艺术学分类基础上,又增设了教育学类的选题;其次是在艺术学类分组中,第一次出现了教育传承类的项目获准通过;再次是教育学类分组中,音乐教育的项目有了一席位置。还有在教育部的人文与社科研究项目中也吸纳了音乐教育类项目的申报。这一改变,不仅大大增强了高校教师科研的兴趣与积极性,也极大地引导了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领域中的教学和科研取向,提升了研究层次,促进和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

在过去的一年里,2013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的申报,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类这一最高级别项目申报中,音乐教育类项目的申报与2012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而在教育学类申报中是持平的。具体情况如下:

如果我们稍加分析,与2012年做一下比较,就不难看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12年度获准立项的总数为117项,其中音乐教育类选题仅有13项,仅占总数的11.1%;2013年在145项中音乐教育项目有23项,占总数的15.86%,同比增长了10.10%。在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项目中,2012年立项为173项,其中音乐教育类有23项,占总数的13.3% ;2013年在198项中,音乐教育类项目有39项,占总数的19.69%,同比增加6.39%。由此,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项目管理部门和专家们对音乐教育已经给予一定的重视;另一方面,从事音乐教育的执业者在申报能力方面也有了较大提高。

通过上述数据统计也不难看出,无论是在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还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中,音乐教育类课题数占总课题数的比重还是偏低,教育学项目中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申报方的选题不当;另一方面,可能是申报方对选题论证未达到立项标准。是否其他因素笔者不敢妄加分析,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申报单位和项目承担人绝大多数是高校和高校教师,所以在教育学的两个(国家基金和教育部项目)层面上,音乐教育工作者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四、教学成果(一):坚持讲台与舞台实践的双重评价标准

2013年,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关于音乐教育的各种比赛也在常态化进行中。举办各种比赛的目的就是要加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研究,重视实践能力,同时为广大师生搭建一个展示演唱、演奏水平、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以引导学生在注重讲台的同时,也同样不能忽略舞台实践。

7月14日—19日,由香港童声合唱协会主办,国际合唱联盟、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协办的“2013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比赛”在香港举行。活动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好评,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40多支合唱团云集香江进行音乐文化交流,同时为中国内地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参与国际高水平的合唱节的机会。

9月15日—22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宜昌市政府主办,中国音协大型活动办公室、中国音协高校音乐联盟、柏斯音乐集团承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奖——长江钢琴第一届全国钢琴比赛”在湖北宜昌开赛。

10月20日—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珠江钢琴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大学共同协办的“珠江凯撒堡钢琴”第三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在云南昆明大学开赛。此次比赛有来自全国两百余所高校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717名声乐选手参赛,仅担任伴奏人员就有164人,观摩人数580人,总计参加此次活动人员达1461人。可谓盛况空前。

10月25日—2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师范大学协办的“海伦钢琴”第四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演奏比赛在上海师范大学开赛。此次比赛有来自全国近200所高校音乐院系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和学生参赛。

11月19—26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广州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广州拉开帷幕。本届金钟奖共有367名选手参加声乐(美声、民族)、钢琴、钢琴与弦乐重奏四项比赛。6位选手获得金奖(包括钢琴与弦乐重奏金奖组合3位成员)、12位获银奖(包括钢琴与弦乐重奏两队获银奖组合共6位成员)、19位获铜奖(包括钢琴与弦乐重奏三队获铜奖组合共10位成员)。同时,本届金钟奖还评出了胡松华、于润洋、冯文慈、何占豪、李重光、谭冰若6位音乐家的“终身成就奖”。

五、教学成果(二):坚持高校服务于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办学宗旨

2013年夏冬两季,正值暑、寒两假。根据教育部“十一五”期间制定的“国培计划”任务要求,本年度全国有50余所高师院校的音乐学科承担了“国培计划”的培训任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除港、澳、台外的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约有6000余名中小学第一线音乐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30余名“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奔赴全国巡回授课。承担此次培训任务的主要教师一部分是来自经教育部遴选的“国培计划”专家库的首批专家,另一部分,即绝大部分教师是来自承担培训任务所在院校的具有较高教育理论修养和专业技能的专业教师。这项活动的实施,不仅使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教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更新,也不同程度地充实了学科前沿信息,并享用了来自全国或本地区最为优质的音乐教育资源。此类报道已见诸新闻媒体。

回首2013年,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盛事连连,欣喜中增添了一种强烈的自信。铿锵有力的步伐,展示了坚韧与豪迈,不仅增强了我们继续前行的信心,还将唤起我们创造辉煌的自觉,更让我们对2014年充满了绚丽的期待。

传承传统艺术的建议篇8

关键词:花鼓戏;民间职业剧团;演出现状;传承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163-01

益阳花鼓戏是湖南省花鼓戏中,颇有代表性的重要艺术流派。在益阳市所辖的各县(市)区及毗邻的湖北、江西等省的部分县市,活跃着一支支精干的益阳花鼓戏民间职业剧团,他们扎根民间,主要以广大乡村和集镇为基地,其演出活动出现应接不暇的可喜局面。为此,本文重点阐述益阳花鼓戏民间职业剧团市场演出现状及传承发展建议。

一、应接不暇的演出市场

民间职业剧团因为其规模较小、行动方便、舞台场地要求不高、包场价格比较低,所以在广大农村深受欢迎。在益阳境内、周边县市以及毗邻的湖北和江西等地的县城、乡镇,他们的市场非常广阔、演出十分活跃,大多数剧团应接不暇。他们虽然在政策上没有专业剧团那么多照顾,但是民间剧团凭借其顽强的草根性,把花鼓戏这一“下里巴人”文化演唱得红红火火。

除正规剧院演出外,有的剧团还由个人举办红白喜事包场,包场费每场也不得少于5000元,如南县文化馆花鼓戏剧团这样的包场每月有20多天。不少剧团一天要演两场,即日场和晚场。花鼓戏的演出也有旺季和淡季,农历每年正、二、三月是旺季,四、五、六月是淡季,中秋以后又是旺季。

他们大都淡季跑县城,旺季跑乡镇。观众少则千人,多则上万(草台),呈现老年、壮年和青年同场共享的局面。据沅江市花鼓剧团统计湖北公安县城的演出情况,老年观众占60%、青壮年占40%,而岳阳汨罗老年观众占55%、中年占30%、青年占15% ,其他各团反映大多为老年占60%,青壮年占40%。

因此,就有少部分人认为看花鼓戏只是老年人的最爱,但是这个看法有些片面。如市区周立波故居的大学毕业生谭书院,他不仅连看了10多场,而且还写了《花鼓戏不只是长者的精神家园》的观后感,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再如桃江黄泥田青年花鼓戏剧团成立于1980年,那时看戏的老年人相信大多已经作古,那么今天这批批老年观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不是那时的青年吗?这些剧团还将继续演下去,还将有一代一代的观众出现,民间艺术就是这样,把一代一代的人给唱老了,这便是民间艺术的魅力。

同时,益阳花鼓戏民间职业剧团也有名人效应。如春桃花鼓戏剧团每到一处,只要挂牌有周春桃的戏,即观众纷至沓来,人流如潮,门票如洛阳纸贵,很难买到当场的门票。例如去年11月举办的益阳市第三届花鼓戏汇演剧目,春桃花鼓戏剧团演出的《狸猫换太子》反响非常好,观看的群众人数也是最多的。

为应付市场的需要,民间职业剧团各团的保留剧目少的有40出,多的达80多出。他们每到一处,根据观众的喜好或调查前面剧团所演的剧目,随时拿出自己有特色的剧目以赢观众。

总之,民间职业剧团演出的花鼓戏是有市场的,而且有着广阔的市场。沅江花鼓戏剧团段乐生曾说,有一次,我们在湖北公安县演出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观众堵住剧团不准走,要求继续演出。同样的情况,在春桃花鼓戏剧团与桃花江花鼓剧团等民间职业剧团中,也时有发生。

二、探讨传承发展的建议

多年来,民间职业剧团一直呈现出常盛不衰的大好景象。然而,阻碍其传承发展壮大前景的问题也不容小视。其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剧团的装备和办公、演出设施等硬件设施还较简陋;排练场所,演出条件差,没有自己的流动舞台车。剧团在现代花鼓戏创作与编排方面,更缺乏创新型人才。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关于传承发展益阳花鼓戏民间职业剧团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一)在行业管理方面,文化部门要加强对民间职业剧团的归口领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私有经济并存,艺术表演团体也基本一样,公办、私办剧团都是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实践证明,民间职业剧团也热切渴望文化部门去归口领导他们。因此,我们建议各级文化部门都要把民间职业剧团的管理纳入议事日程,从宏观上给予指导他们,从政治上、政策上以及舆论、环境等方面支持关心他们,从业务上、艺术上去帮助辅导他们,使民间职业剧团这朵花鼓戏的奇葩开得更加美丽鲜艳。

(二)在人才培养方面,文化部门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一种传统戏曲的传承,一个剧团的兴旺,无可厚非,人才是关键。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益阳花鼓戏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深受观众喜爱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他们的辛勤劳动和艺术创造,为花鼓戏这一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多渠道培养花鼓戏人才和专业人才。同时,还可以让花鼓戏走进课堂,与本土高校如湖南城市学院联合办班,培养高层次的花鼓戏人才。

(三)在发展方向方面,民间职业剧团自身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回顾益阳花鼓戏走过100多年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反映其不断开拓创新精神的发展史。我们的前辈花鼓戏艺人为使花鼓戏艺术发展壮大,从不为传统所束缚,而是海纳百川,不断为己所用,才使花鼓戏走向成熟,不断完善,成为独特的花鼓戏剧种。作为常年深入在城市社区和乡镇基层演出的民间职业剧团自身,只有把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制造品牌优势,打造拳头产品,不断拓宽演出市场领域,注重提升票房价值,才能使自己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语

多年来,益阳花鼓戏民间职业剧团深深扎根于基层民众之中,为群众喜闻乐见,以其神奇的魅力和艺术的张力,正展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对益阳花鼓戏艺术的欣赏活动,使人们受到真善美的艺术熏陶和感染,对人世间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的心情和精神享受。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也将进一步开放。这样,必将为益阳花鼓戏的繁荣兴盛提供更加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抓住机遇,继承传统,结合实际,多出新作,使花鼓戏艺术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发展壮大。

基金项目:2011年湖南省教育厅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18号);2011年益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YS033)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古典文学特点范文 下一篇:古代文学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