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04 17:27:23

农业产业化的特点

农业产业化的特点篇1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ation feature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rural industry in different stage of rural industry in china ,put forward the coordinated theory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rural industry by stages ,regions and degrees ,discussed the coordinated road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rural industry for different stage of rural industry and different area of china.

关键词 农业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阶段性区域性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是我国农村工农业关系的主要体现。但农村工业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两者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工业发展并不是总是对农业有利,认识到这一点,选择适宜的协调发展道路,发挥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正关系,抑制负关系,对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在广东东莞市,江苏无锡县,山东诸城市、苍山县,湖南双峰县,四川米易县等17个典型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地区、农村工业不同阶段的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特征,提出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1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

依据反映农村工业发展水平以及与农业关系特点的若干指标(如人均农村工业产值、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业人口人均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等),根据17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及全国总体状况,确立每个指标在各个阶段的范围,运用要素贡献率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确立各项指标的权重,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划分为五个阶段:

1.1第一阶段为“农为主,工萌芽”阶段这时工业刚刚开始发展,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低于5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不足4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2,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纯收入比重小于10%。农村工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农业的剩余资金、剩余劳力、剩余农产品和占用少量土地,对农业的竞争作用不明显,对农业的互补作用也不大。

1.2第二阶段为“农哺工,工起步”阶段工业开始发展且以外延型发展为主,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500—1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40—5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5—1.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2—0.4,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10—20%。农村工业发展占用较多的资金、土地和吸收较多的农业劳动力,体现出农哺工的特征,这时工业对农业的互补作用(如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以工补农等)还较小。总体上看,劳力转移对农业利大于弊,而资金对农业的争夺对农业弊大于利。

1.3第三阶段为“工农业互争互利”阶段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3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7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1.5—3.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4—0.6,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20—50%。对农村资金、土地具有明显地竞争作用,但农村工业通过工资和以工补农对农业资金的返还已较为明显;劳动力的数量竞争开始出现,质量竞争较为明显化;体现出互争互利的特征。

1.4第四阶段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3000—1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70—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3.0—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6—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50—80%。农村工业发展到具有补农的实力,但全面改善农业现代化条件的水平还未达到;农业劳动力在现有规模下出现局部不足或季节性紧张,农村工业占用土地较多,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开始分化,以工补农水平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好、农村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农业及粮食生产继续发展;相反,农业及粮食生产出现下降趋势。总体上资金关系对农业相对有利,劳动力关系对农业相对不利;体现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的特征。

1.5第五阶段为“工为主,农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0—2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的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高于80%。农村工业已具备建农的实力,关键是政策的引导,或者以工建农、农村工业集中发展保护农田,农业规模化经营解决劳力不足和提高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效益,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工业发展不顾农业,大量占用农田,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弱化,农田抛荒、半抛荒,农业萎缩;体现出工为主,农分化的特征。

2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

依据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特点,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提出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部分:

2.1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而又抽象的概念,内容十分广泛,可概括为下面五个方面:①农业发展水平与农村工业水平的协调(简称水平协调)。水平协调包括总量协调、速度协调。②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投入结构、技术结构的协调以及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与农村工业水平、结构之间的协调(简称结构协调)。③农业与农村工业在资源要素流动及配置上的协调。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方面(简称要素协调)。④生态环境协调。农村工农业、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简称环境协调)。⑤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还包括广泛的社会内容。通过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增加农民受教育的范围与机会,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通过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的扩散,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过时的思想观念。搞好农村社区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从多方面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简称社会协调)。

2.2阶段性协调发展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不能以单一标准来衡量两者关系协调不协调;也不是只有农村工业的高级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才会取得协调。协调是动态的,每一阶段均有其协调的内容与形式,只是不同阶段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体现不同而已。由于农村工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村工农业协调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和侧重。在农村工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协调农村工农业的关系,其重点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立稳固的农业基础,适度发展农村工业。在那些农村工业已具备雄厚基础的地区,协调两者关系,其重点应放在促进企业利润向农业回流,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促进农业稳步增长,达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

不同区域(区位),由于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农村工业在规模、行业与技术的选择上均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关系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应有所不同。以上三点构成了该理论的实体。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应以该理论为指导,脱离了协调性、阶段性和区域性,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

转贴于 3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3.1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方向。因为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但农村工业化并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充要条件,农村工业的发展并不能自然带来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工农关系不同,农村工业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也应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有所区别。因此,在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时,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特征,以及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区域发展特点,即必须以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为基础。

3.2立足工农业协调,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道路构成的一个道路集。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从农村工农业关系状况以及区域特点的角度,把现阶段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3.2.1以农为主,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非农产品资源缺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第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农为主、工萌芽或农哺工、工起步。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产品总量剩余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发展高价值作物和特产作物开发,迫切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增加农产品价值、稳定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广大的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工业刚刚起步的内陆地区。如山东省苍山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阶段,农村经济以农为主。该县利用大蒜生产的优势,推动了蒜苔冷藏、保鲜、大蒜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发展的农村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2.2以农为主,农村工业靠资源开发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但当地矿产等非农产品资源丰富,具备资源开发的优势。农村工农业关系还基本处在第二、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农哺工、工起步或工农互争互利。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显示出来,通过资源开发,在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部分的利润回流,对农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工业的发展也促进农产品,特别是加工产品市场容量的扩大,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类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往往是薄弱环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条道路适合于中西部非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工业水平还较低的地区。如湖南省双峰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农村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该县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煤炭采选为主要行业的农村工业,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农为主,依靠资源开发农村工业的道路。

3.2.3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村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于第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农互争互利,资金关系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类地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具备发展畜牧业和高价值作物的优势;地理位置较好、交通发达、国内市场容量大,也有发展外贸的优势。通过市场和外贸的拉动,促使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较快和具备外贸条件的广大东部农区及部分中西部农区。如山东省诸城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末,第三阶段初期。该市在发展外贸基础上,依靠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与农村工业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典例。

3.2.4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所占份额甚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四、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工补农、农业开始分化或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和素质下降的问题突出,这时农业发展往往出现分化现象,或者通过以工建农,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农村工业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农村工业发展不顾农业甚至侵占农业造成农业萎缩。走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坚持以工补农的同时,农业的结构、规模、技术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农村工业利润回流主要靠政策引导,农业调整要以机械化和扩大规模为重点。这条道路适合于沿海、城郊农村经济发达,人均耕地资源少,且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的地区。如江苏省无锡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五阶段。该县在不断壮大农村工业实力基础上,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积极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稳定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农业没有出现萎缩。

3.2.5工农业全面外向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高价值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工农业产品商品率高,面向国际市场的比重大。农村工农业关系一般处在第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工农业生产均有良好的国际市场和国内都市场条件,工业生产的资金和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但农村工业发展往往占用较多的耕地,粮食生产萎缩的特征十分明显,粮食不能自给。走工农业全面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粮食的不足不得不引起重视。因此,这类地区在农业全面外向型发展的同时,应基本稳定粮食生产,保证口粮自给,通过外调解决饲料及工业原料所需粮食的缺口,否则,农村工农业很难持续的协调发展。这条道路适合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农业生产以高价值作物为主地区。如广东省东莞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在第五阶段。该市农村工业以外向发展为主,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渐提高;农村工业高度发展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作物种植结构趋向高价值化,农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耕地减少多,粮食生产出现明显萎缩。

总之,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在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指导下,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不同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特别是依据农村工业所处的阶段及工农业关系的特点,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工农业关系的变化,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及时作出调整,以促进农业与农村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1刘巽浩等。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与发展前景。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14(3)

农业产业化的特点篇2

【关键词】 高原特色农业 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没有哪一个产业会像农业一样在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毫不动摇的;没有哪一个社会群体会像农民一样关系民生根基,时刻牵动着各级政府和人民的心弦;同样没有哪一个变革领域会像农村那样总是充满优势,同时又伴随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难题。在云南省,作为一个农业优势大省,80%的轻工业原料,75%的国民收入、60%的创汇收入全部来自于农业。因此,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

今年,云南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该决定规定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推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6大特色农业。

因此,近年来,我们努力发展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努力将高原特色农业变成云南省的支柱产业,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是新时期我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决策。近年来,我们省充分发挥高原特色农业优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发展措施,同时启动了一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加大了对高原特色农业的投入,使得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只有标志性而没有先进性的农业,不叫现代农业。同样,停留在原始阶段的高原农业,也不是特色农业。只有加上现代科技这个内核,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才有发展的根基。”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朱有勇的思考很深刻。高原特色农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或翻新的定义,而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一个跨越式发展,是人工产业像机械化产业过度的一个跨越式发展,也是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的一次重大提升,是云南抓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历史机遇谋划跨越发展作出的科学决断,更是立足4600万各族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确定的民本取向。因此,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地区,我们将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把高原特色农业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富裕,农村繁荣。

二、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

云南发展农业,就是要打高原牌、走特色路。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就是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等云南特色品牌已经闻名中外,各地都不乏富有特色和优势的产业。我们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和管理技术,努力通过现代化的管理经营模式和开放的组织形式来生产经营,充分拓展资源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6大功能。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产业,把具有保障、保健、休闲功能的“云系”、“滇牌”等特色农产品,打造成为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全面提升云南农业的综合效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1、充分利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6大特色农业

我们着重努力推进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就是集中发展我们的优势产业,例如,集中发展烟草、蔗糖、茶叶、蔬菜、畜牧、蚕桑、花卉园艺、生物制药、淡水渔业、农林经济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第一,我们要努力夯实高原粮仓,稳定播种面积,进一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量和耕地面积利用率,使得我们云南充分发挥粮食大省的特点,把我们的高原特色粮食做大,把云南建成全国重要的高原粮仓和粮食生产省之一。第二,做好大力发展特色经作,近年来,发展生态特色优质烟叶,建设吨糖田和高优蔗园,发展种植玛卡产业,发展优质高效生态茶叶原料基地,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特色,使得我们的特色经济作物在全省得到了良好的推广。第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山地牧业,由于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是典型的高原地区,因此,我们集中巩固生猪,做强草饲,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加工,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四是加快发展淡水渔业,力争全省水产品总产量、渔业经济总产值、渔业人口人均纯收入实现“倍增”目标。五是全力推进高效林业,努力推经农林经济的发展,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发展以核桃、油茶、澳洲坚果、八角、花椒等为重点的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森林旅游业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生态绿色的农业城市。六是着力打造开放农业,加快建设一批外向型优质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加快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转口国内的云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将云南建设成为同东南亚地区友好农业交流的国际枢纽中心。

2、充分利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8大行动”

我们着重努力推进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8大行动”,使得特色产业向最适宜区集中,大力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力优化高原特色农业区域布局;重点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推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流通服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云南农业发展水平。我们的目标是到2016年,农林牧业综合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出口额较2011年实现“3个翻番”,粮食总产量、畜牧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产值分别突破400亿斤、2000亿元、2000亿元大关。

3、充分利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四张名片”

我们着重打响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四张名片”:“丰富多样”显特色、“生态环保”出效益、“安全优质”作保障、“四季飘香”强竞争,并培育更多“滇系”品牌,精心打造基础好、带动力强、特色鲜明、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云薯、云果、云药、云畜、云鱼、云林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形成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影响深远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和品牌。我们要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为重点,全力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充分利用云南优越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和环境资源的自然禀赋作为良好的发展基础,顺应市场的需求,了解消费者偏好,发展绿色经济,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云系”、“滇牌”绿色战略品牌,以品牌带动产品生产、以产品带动产业发展;着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推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流通服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8大行动”,让4张“名片”和“8大行动”遥相呼应来保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建设内容落在实处。

4、充分加强高原特色农业的改革创新

面对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的改革创新,我们的创新动力在哪里?怎样才能取得科技创新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朱有勇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设想:如果能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将北市区内几家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进行整合,成立一个既有技术研发中心又有企业、拥有从生产到深加工完整产业链的高原特色农业研发示范区,那就切切实实补齐了云南农业科技只有产中却没有产前和产后的瓶颈。这个核心示范区的建立,不仅可以辐射周边区域,而且能带动州市农业的大发展。同样作为云南农大副校长、普洱市副市长盛军对此非常认同:“创业带动创新,创新支持创业,在一个区域内进行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最大的好处就是从科研成果到生产、也就是从产品到商品实现了零距离,云南农业品牌就该从这里来。”这是一个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创新亮点,虽然设想是否实现有待考察认证,但却给高原特色农业在实现产业化创新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给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谋求到一条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的创新之路。

5、加强云南特色农业的建议及措施

发展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可以将潜在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实现农业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和引导,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云南省的特色品牌。第一,发展“坝心”经济,打造一坝一品。云南省的坝子文化深厚,坝子文化是云南省的主打文化,坝子也是云南农业的根基,是云南农业发展最有条件实现产业化的地方。云南省各地市应当依托大大小小的坝子,发展坝子文化,打造坝子经济,生成一坝一主题的特色高原农业模式。第二,建立高原特色农业总部商务聚集区。云南省的橡胶,咖啡,花卉、茶叶、桑蚕等高原特色农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农业荆楚,但是大多是的农业产业化率低,同时忽视了科技在产前产后产中的必要连接作用。云南省高地区应该从优势产业入手,依托规模化,特色化农业,打造产业化,将高原农业走向高端化,依托普洱茶马古道等资源打造高原特色农业总部商务聚集区。第三,打造高原新型都市农业带。云南省昆明市是个四季如春的旅游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可以将云南省以昆明为核心的六大城市群打造各具不同特色的环都市特色的高原农业产业带,成为云南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平台。第四,整县推进,创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社区。云南省地域辽阔,各地文化差异比较大,可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同时鼓励各地区结合自身的特点,将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如普洱、罗平,都具备创新的举出。此外高原特色农业示范社区的建立,要将乡村度假、农业观光、郊野休闲充分融合,充分融入旅游休闲产业的元素,打造四季如春的特色云南。第五,打造高原特色农业资源型休闲示范园。云南是旅游大省,也是最具魅力的候鸟旅游聚居地。依托比较成熟的旅游城镇或旅游景区,能够最大程度的推动区域农业特色化转型与产业化发展。同时,高原特色农业的提出,能够更好的为旅游开发项目提供配套,能够更好的将市场导入乡村,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总而言之,要加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提高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水平。就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继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6).

[2] 李宏、孙炎、李皎:云南省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2).

[3] 张智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考[J].云南农业,2012(10).

[4] 李皎、许玉贵:云南省楚雄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选择[J].经济师,2013(5).

农业产业化的特点篇3

一、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陕西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特定的地域及气候特点,形成了种类丰富、特色明显的农产品资源。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陕西省规划提出了“稳粮、兴牧、优果、扩菜、强特”的产业发展方略,加快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进程,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不断提高,特别是苹果、猕猴桃、核桃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均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保障了优质加工原料供给,为农产品加工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目前,粮食通过高产创建,年优质原粮总产量达1245万吨,加工量达到1260万吨,其中,初加工占64.8%;果业通过品种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绿色果品年总产量达1437万吨,其中,苹果近千万吨,加工比例超50%;畜牧以生猪和奶牛为重点,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15万吨、53万吨、195万吨,年加工量289万吨,初加工比例62.5%;蔬菜以规模化、设施化、机械化为重点,年产量达1510万吨,加工企业生产线130多条,精深加工比例14.3%;特色产业以深度开发、高效利用为重点,茶、蚕、药、菌、渔等加工步伐加快,以茶叶为例,年总产量3.52万吨,加工量3.08万吨,产业效益极为显著。

通过强化优质原料基地建设,陕西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促进了农民快速持续增收。龙头企业等产业化组织以农业订单、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方式带领农民开展产业化经营,并吸纳农民进入加工、运输、销售、服务等环节,不断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

二是促进了农产品质量水平提升。积极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引导龙头企业强化质检体系建设,农产品优质率和品牌化水平稳步提升。2012年,获 “三品”认证龙头企业334家,涉及产品631个。目前,陕西省苹果跻身欧盟地理标志保护十大中国农产品行列,汉中仙毫、银桥乳品、本香猪肉等品牌产品在市场上也享有一定知名度。

三是促进了农业对外开放程度。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鲜果、果汁、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及加工品出口总量逐年递增。实施龙头企业“走出去”战略,年出口创汇额约10亿美元,国际化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抓好产业科学布局。结合市场区位、产业基础等条件,突出粮、果、畜、菜、茶五大重点产业,陕西省对全省农业产业进行了系统规划,提出陕南生态农业、陕北有机农业、关中高效农业建设思路。关中发挥科技、区位优势,重点抓好优质小麦、奶畜、秦川牛、蔬菜、时令瓜果优质原料基地建设;陕北发挥土地、光照资源优势,重点抓好肉羊、小杂粮、马铃薯、设施蔬菜、山地苹果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渭北发挥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优质苹果、肉牛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果畜结合;陕南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抓好优质水稻、“双低”油菜、有机猪、茶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原料基地建设。

二是坚持政府引导,抓好财政项目推进。坚持政府引导、项目带动,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化、专用化、集约化原料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做优做亮特色产业。2009年,省政府印发《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启动了粮食单产提高工程、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创业工程、县域工业化工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如针对粮食生产,年财政扶持资金达40多亿元,并设立粮油高产创建专项资金、现代种业专项资金等,实现了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补贴全覆盖,农业县区农机具补贴全覆盖;以高产创建为重点,在全省86个县区建设粮棉油万亩示范片307个。此外,陕西省认真实施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在优势产区加强果蔬冷藏库和红枣干制等初加工设施建造,有效拉动了优质原料基地建设。

三是坚持科技支撑,抓好生产要素集聚。依托杨凌示范区优势,以科技为统领,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强化资金、土地、人才、设施等生产要素的集中集聚,创建高标准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链接形成优势原料产业带。加强技术协同创新,发展小麦玉米一体化、水稻油菜一体化和高效旱作技术,推行苹果、猕猴桃、柑橘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畜牧上以标准化养殖为方向建设一批生产基地,打造了陕南“生态猪”、陕北“有机羊”、关中“高端奶”等优势品牌,蔬菜生产中优化设施种类,推进商业化、专业化育苗,稳定和发展集中连片生产基地。加强对优良品种培育科研支持力度,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提高良种商品化规模化水平,提高良法覆盖面和经济效益。

四是坚持创新提升,抓好市场主体培育。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对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陕西省着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扶持建设10个产业能力强、与农民联系紧密的明星企业,100个跨区域全程生产服务、发展潜力大的高级示范合作社,1000个产业特色鲜明、经济效益好的家庭农场,10000名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通过反弹琵琶,密切各市场主体的合作和利益联结,打造优质专用原料产加销一体化增值链。通过组织龙头企业自建基地或带领农民合作社、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联建基地,实现了重点企业对优势产业的全覆盖,有力地推进了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提升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陕西省将立足省情,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保供给、保安全、促产业、促增收”为目标,按照优势产业带――产业集中区―深加工园区有机结合的布局思路,整合科技、土地、人才、装备等资源要素,大力扶持一批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行业明星龙头企业,孵化培植一批叫得响的陕西省农业名牌,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一是着力夯实原料基地这个基础。依托龙头带动和科技支撑,加快建设陕南以茶叶、生猪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原料带,关中以奶畜、肉牛、蔬菜、时令水果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原料带,陕北以羊只、小杂粮为重点的潜力产业原料带,渭北以苹果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原料带,推进产业高效集群化发展。

二是着力建设加工园区这个载体。以加工集聚为重点,引导企业向农产品优势产区集中。按照“五个一”标准(即有一个优势特色产业、一个规模原料基地、一批建设主体、一批先进加工技术、一套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分批建设具有引领创新提高作用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逐步形成标准化种养、精细化加工、高效化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三是着力培育龙头企业这个主体。落实加工企业扶大扶优工程,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品牌亮、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骨干企业,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示范作用明显、与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中小新优企业。大力发展产业联盟,努力开创龙头+龙头、龙头+合作社、龙头+家庭农场产业发展新格局。

农业产业化的特点篇4

一、总体考虑

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以构建现代农业“三个体系”为重点,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加速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农业集约化、科技化、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和产业化水平,努力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具有长春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农业基础更牢、结构更优、活力更强、后劲更足,加快建成国家粮食核心产区、中国绿色食品城、世界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

二、规划布局

“十三五”期间,长春市现代农业建设将围绕一个目标、组织实施“3355”工程,即以“在粮食主产区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构建“三大体系”、打造“三大板块”、提升“五大产业”、建设“五大实验区”。构建“三大体系”,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打造“三大板块”,即榆树、农安、德惠平原区粮畜主体型现代化大农业板块,九台、双阳半山区结构优化型特色农业板块,城区周边三产融合型现代都市农业板块;提升“五大产业”,即粮食生产、精品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园艺特产业、现代都市农业;建设“五大实验区”。实验区内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深化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等重点任务,加紧形成“三大体系”引领、“三大板块”隆起、“五大产业”提升、“五大实验区”带动的现代化大农业格局。

三、项目支撑

在抓好现有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重点谋划建设5个现代农业实验区。

榆树、农安两个现代化大农业(玉米)综合实验区。重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保护性耕作、旱田节水灌溉、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开展农机农艺结合、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玉米化肥减量增效试点,配套推进畜牧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

松花江流域水田现代化实验区。连片实施水田标准化建设、水稻标准化生产,重点推广大棚育秧、钵苗稀育机插、病虫害统防统治、节水灌溉等技术,配套推进稻米加工、农产品品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九台现代特色农业实验区。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发展壮大鲜食玉米、设施蔬菜、花卉苗木、食用菌、水果、山野菜等特色产业,配套推进农产品品牌培育、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试点以及美丽乡村建设。

环城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区。建设100个都市农业重点项目,打造具有长春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东北农业生态旅游度假基地。

四、争当排头

农业产业化的特点篇5

多年来,涟水农村一直重视提高农业效益,特色农业发展受到政府关注和农民欢迎。涟水部分乡镇有加工农副产品的传统,许多产品在当地百姓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如高沟镇用羊肠衣和猪肉等制成的高沟捆蹄、涟城镇有腌制的安东萝卜干、涟东片的豆制品千张等都是涟水传统农副产品,其历史悠久,在群众中有较大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涟水县农民多次尝试提高土地的产出,曾成片种植洋葱、种桑养蚕和大规模养鸽等。目前涟城镇的梨、石湖的桃、南集的苹果、保滩的草梅等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效益。高沟镇的猪、保滩镇的鸡、徐集乡的鸽等畜牧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和引进设施化种植技术,形成了一些高效农业产业区。其中,保滩、五港等地的花木园,牌坊的浅水藕种植区、岔庙镇的设施化提子园等都是效益较高和发展较好的项目。各乡镇能够根据地理环境,引导农民发展合适的经济作物,仅黄河故道沿线乡镇就建立多个生态林基地、果品生产基地和特种养殖基地。

人才济济,发展特色农业技术力量雄厚

人才和技术是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重要保障。涟水县是农业大县,一直重视农业人才引进、培养等工作,逐步形成县、乡、村3个不同层次的技术力量。全县共有专业农业人员543名,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以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为主,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20多人曰乡农业技术站以中低级农业技术人员为主曰村里以大学生村官为骨干力量和乡村农业人才为主要力量的农业技术人员队伍曰在县直部门和乡镇,有相当部分的领导干部曾经从事过农业技术工作。县内重视农业人才的资源配置,在苏北建立首个生态农业人才市场,弥补了苏北农业高中级人才服务机构的空白。全县重视农业技术人才的再教育,县、乡、村相继成立了农业技术学校,定期聘请农业专家培训各层次农业技术人才。

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特色农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3]。近几年,涟水县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政府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引进和资源整合等举措,积极推广特色农业的新技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扶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促进全县特色农业走上多元化、特色化和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全县特色经济形成以点带面、以经带农、以大带小等多种模式,农业特色经济的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的40%。

1规模生产初显成效

全县特色农业经济经历了由农户为主到政府引导的阶段,规模得到不断扩大,从以往小打小闹、小户经营过渡到规模化生产,且效益有明显提升。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大量外来资金投入到特色农业生产。南禄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是上海客商投资2000万元,养殖规模逾53.33hm2。

通过“公司+农户”方式,利用公司的资金技术带动周边农户扩大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如东海食品加工企业带动露地蔬菜266.67hm2。调动大户的积极性,以合作社等模式,带动乡邻形成规模化生产,如高沟左磊以左磊禽业社为依托发展年产200羽家禽的生产基地。全县规模化成片生产的有逾666.67hm2浅水藕生产基地,逾4000.00hm2优质稻米生产基地,5万头以上的生猪生产基地6个,200万羽家禽生产基地3个。而在黄河故道一线,有7个66.67hm2生态林基地,6个6.67hm2果品基地,4个6.67hm2以上花卉园和2个特种水产养殖基地。

2区域特色化逐步拓展

全县根据交通、水利和传统,分区域划分不同的农业特色经济区域。省道和一级路较多的乡镇依托交通优势建设多个花卉园,五港率先建立了2个6.67hm2花木园,保滩也建立了66.67hm2花卉园。部分交通便利水系丰富的区域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黄河故道沿线休闲观光农业带已初具规模。地理中心位置积极发展设施化农业,以提子园为中心的岔庙设施化种植区的面积不断增加。不少农民因地制宜,依托规模效应发展经济作物,以牌坊为中心的浅水藕种植区已拓展到周边的徐集、小李集。养殖大户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在民众有生猪养殖传统的朱码、岔庙、高沟一带,依托大户形成了生猪生产基地。

3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随着特色农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产品外销是各级政府和经济组织面前的一道难关,没有特点和特色的产品在外地很难打开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和初步品牌的建立,全县特色农业经营组织逐步了解品牌对商品营销的重要作用,并在市场经济行为中不断增强品牌意识。品牌推出做到有重点、有措施,能够与产品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相结合。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主打绿色牌,品牌的名称就体现了绿色主体,如涟碧牌浅水藕、鲜多康牌蔬菜、圆绿牌捆蹄。加工产品依托著名品牌或自创品牌,提升产品内涵,今世缘牌糖果就借助了“今世缘酒”,苏美牌酱醋自创品牌并将品牌价值延伸到服务业。许多产品品牌创建与特定地域产地相结合,高沟杨口的“高杨情”草鸡蛋、牌坊何缘社区的何缘牌浅水藕、南集镇的南集牌千张都属有此类。有些产品由家族传统制作,品牌创建直接使用传承人的名称,如孙四牌鸡糕。

4项目推进力度明显加大

各级政府积极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将优惠政策、科技服务等服务内容放到重点项目、优势项目中,并积极做好各类相关的工作。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创办高效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基地。帮助加工企业联系南京农科院,建设露地蔬菜基地曰引进淮阴农科院在机场产业园区发展麦种和稻种的生产。重视特色农业的科技服务工作,建立病虫害和疫情防治网络,对规模较大的片区、园区和合作社实行挂牌服务。规范了特色农业的制度建设,制定了叶特色农业项目上报和管理的意见曳,规定了补助标准,明确了职能部门的责任。着力提高乡、村2级干部的意识,通过组织观摩、外出考察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干部发展特色农业意识。

存在的问题

尽管涟水特色农业发展速度较快,也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因意识和制度等因素,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院一是土地流转还有难度。土地是重要的生活资料,一些农民思想保守,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二是特色农业的开发深度仍不够。高附加值的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仍有待进一步拓展。三是基础设施有待提高。许多农业生产区还存在水、电、路等问题。四是大部分项目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有些项目和产业虽有一定的规模,但在省内外没有形成较大影响。

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措施

特色农业需结合农民的需求、习惯因地制宜发展,要做到前期有规划、重点需明确。政府要积极引导调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同时扩大引资范围吸收外来资金投入,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只有从多方面入手、多项措施结合,才能促使特色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和充分发挥效益。

1因地制宜,实施科学的区域规划

特色农业经济需要突出“特”,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群众认可和科学规划,需要与当地生态环境、交通、水资源相适应。在群众的认可度上,需尊重农民的种植习惯和生产习惯,通过引导促使农民接受和发展特色农业,采取措施让群众充分感受到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和认识到推动农业转型的重要意义。特色农业经济规划应以点带面,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积极发展有鲜明特点的专业村、专业镇曰在235、327省道沿边的保滩、五港、红窑、小李集等乡镇发展花木花卉园或休闲观光农业,在黄河故道、盐河两岸的黄营、南集、徐集等发展综合农业生产园区,在高沟、开发区等工业优势较明显的地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

2重点突出,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应有重心和重点,不能面面俱到,从目前涟水县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提高特色农业的效益和提高农民土地产值和纯收入,必须往高附加值方面发展。首先要重视农业集约化生产,引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高生产效率曰其次要重视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突出特色农业的“新、特、奇”等特点,重点开发绿色产品曰再次要重视产品的包装和宣传,着重打造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农业产品品牌,继续扩大涟绿、荷缘、苏美等品牌的影响力曰还要强调涟水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形成种植要加工要销售的良性循环,做好捆蹄品种多样化和鸡糕、千张商品化等工作曰同时要创新思维,在做好农业生产工作的同时,加大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要观光休闲要销售要餐饮一条龙服务。

3加大扶持,吸引各类资金发展特色经济

在资金方面,根据项目特点采取不同筹资方式。小项目、祖传加工特色项目或部分需特殊技能项目,一般通过自筹资金自主发展。市场风险较大,产品价格经常波动,且适合家庭生产的项目,可通过以能人为中心组建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产业、共同抵御风险。龙头企业、高新技术项目、大型加工企业和现代化示范性园区等大项目,主要通过招商引资来加快发展速度。提升特色农业经济的质量、速度,政策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县政府要从税收、信贷、管理等方面制定扶持措施,为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还要充分利用财税政策,税收能免则免,能返还的尽快返还,加大资金补助,积极为项目争取省市资金。而且要疏通信贷渠道,为项目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用好用活扶贫政策,小额贴息贷款和县直帮扶等政策性资金向重点项目倾斜。全县涉农项目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农业、水利、开发、农机和扶贫等项目开发时,重点考虑农业特色经济项目。

4积极引导,逐步提高特色经济规模化生产

重视宣传特色农业经济效益,使干部群众认识特色农业在实现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县、乡政府安排农业生产时,应引导群众种植和生产特色农业产品。着力做好特色农业的服务工作,尽可能为特色农业生产提供便利条件。经常性地安排农业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生产和提供技术服务,协助做好生产者之间的联络、整合等工作曰帮助生产者建立畅通的销售渠道,通过科技、电信等部门协助生产者建立网络销售平台曰主动与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对接,收集各类产品的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生产者。规模化生产能够有效地提高市场地位和抵御市场风险,而且其效益比普通生产更强。全县必须重视特色农业规模化生产,改变以往全面开花和小而全局面。在散户相对集中的区域,通过组建合作社,引导特色农业集中化规模化发展曰注重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积极协助企业和大户获得因扩大规模所需的土地资源曰重视资源调配,确保水、电、路、种子、肥料等资源优化供应给规模较大的生产项目曰加大规模项目的扶持力度,单独出台奖励和优惠政策,对重点项目和大项目实行挂牌保护。

农业产业化的特点篇6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特征;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 F3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08-02

农业从应用经济学角度来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农业,包括:资源型农业、手工农业、精耕细作农业和自给自足农业等,它的特征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个体的生产方式;另一类是现代农业,包括: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地质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精准农业、高效农业和信息农业等,其特征是差异化的生产力和多种所有制结构的经营方式。农业综合开发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农业发展进行项目支持的一种方略,曾经历了资源利用开发、名优农产品开发、农业产业化规模开发3个发展阶段,已经使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长足的进步。然而,面对经济转型和千变万化的市场,农业综合开发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应可持续提高、技术可持续创新等方面显现出后劲不足。因此,研究农业综合开发的现代特征对于实现“三个可持续”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目前,池州市农业综合开发正在为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给力,正在组合调动相关积极因素,着力于把握时代性,掌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逐渐形成组合式开发的现代特征。

1 开发导向――特色鲜明,优化度高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导向上特色鲜明、优化度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带。池州市农业综合开发选择了沿江粮油棉产业,沿湖水产养殖产业,沿路(高速、国道)蔬菜、花卉、农产品加工产业,丘陵、山区林产品、茶叶、中药材产业,这些由点、连线、带面的因地制宜地开发,形成了特色产业带。其次突出生态特色。池州市大环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市拥有一个神奇灵秀的佛教圣地九华山,两个万顷碧波荡漾的淡水湖,3个风光旖旎的部级自然保护区,5个巧夺天工、如诗如画的天然溶洞等等,这些凸显着基因、物种、生态、景观的多样性,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现代庄园和生态旅游无需选择的地标。再次是发展特色产品。从形态学、营养学、安全性、功能性上全面考量,池州大量存在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强”的道地名特优新奇系列产品,如西山焦枣、秋浦花鳜、地藏黄精、九华野葛、祁门红茶、七井山茱萸等蜚声遐迩、闻名于世,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特色农业、发展名特优产品的热点。于是,开发“一村一品”、“一湖一品”、“一山一品”的优势项目自然生成。

2 开发管理――规约主体,带动力强

强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池州市农业开发办建立了信息化管理长效机制,把组织管理――督查跟进项目建设,资金管理――验收项目质量,市场管理――核实项目效益,技术管理――突出项目创新等全面落到实处。这种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规约项目主体行为,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效应,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大家知道,开发管理的对象是项目实施单位――项目主体,它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载体和开发管理工作的落脚点,不同时期的项目主体是变化的、有选择性的。从农业综合开发的3个阶段分析可知,第一阶段项目主体侧重于农业部门、事业单位,资金投入重点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一般经常采用“割田成方、修路疏渠”的开发途径,以示范点辐射带动农田水利化,推动机械化。第二阶段项目主体侧重于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济实体,资金投入重点是“特色农业,名优农产品”的开发;基本上采取“市场牵动、实体带动”的开发途径,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示范片的形成。第三阶段侧重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资金投入重点是“山水园林路沟渠综合治理”,优化产业结构;采取“农林水”多管齐下的技术集成开发途径,以利经济转型、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农业示范区建设。当前,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正沿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方向前行,将农业产业化、工业生态化、景观市场化融为一体,形成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带的现代管理格局。

3 开发模式――与时俱进,成长性好

与时俱进不仅是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时俱进的农业综合开发,使项目建设达到标新立异的效果,开发模式乃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开发模式上,我市农业开发现有3种成功的典范,即市场化模式、品牌化模式和产业化模式。企业产品市场定位、市场空间、市场份额、市场竞争力不仅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前提。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审定中普遍地注重项目建设依据、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条件、效益分析、相关措施等,而对市场建设、市场开拓、市场管理、规避市场风险重视不够,需加大审查力度,这往往是农业综合开发成败的关键所在。如果产品经常出现滞销,综合开发可能功亏一篑。因此,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要跟着市场走,始终向产品市场前景好、扩张规模大、营销实力强的企业倾斜。至于品牌化模式,它与市场化模式既有区别又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池州已有很多驰名品牌,如旅游胜地九华山、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部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国家地质公园、杏花村等,这些生态大品牌、区位大品牌、旅游大品牌、文化大品牌,是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的全新平台,利用好、保护好、发展好这些品牌,将会把农业综合开发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诚然,我们殷切期望农业综合开发进入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农业种植、加工、贸易的集群,是市场、企业、合作社、农户各种资源和经济要素的整合,是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紧密型结合,逐步地将农业综合开发推向农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的高科技领域。不言而喻,只有从市场变化中创立名牌产品,从资源利用中发展特色经济,从科技创新中实现高效利用,才能使农业综合开发步入与时俱进的良性循环轨道。

农业产业化的特点篇7

一、农业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思想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的,随后在经济界、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8年,迈克尔?波特在《集群与新经济学》一文中对产业集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相互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因此,产业集群是一个涉及产业、区域和企业的多维度复合体,是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大量产业关联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在特定地域集聚的现象。结合农业的特点,学者们提出了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宋玉兰,陈彤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同处或相关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群体。向慧娟、曹明宏则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中心,大量专业化的企业和支撑机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在农村社区范围内柔性集聚,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尹成杰认为,农业产业集群通常是指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农户和农业流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挥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在地域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李渝萍则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特定的农业先天禀赋、农业产业“根植性”和“衍生性”、外部市场经济条件(外部规模经济溢出效应)等因素有机结合自生成演化形成的,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现实表现,可以得出,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资源禀赋为依托,以特色农业为支点,大量与之相联系的企业、机构、服务组织等由其共生性、互补性在空间上集中在一起,按照分工协作原则,牵手合作,抱团发展,融合而成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类聚现象。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是自然、区位、技术、市场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网状产业链、地域根植性、共生互补性、效益叠加性的特征。

二、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甘肃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着力打造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现已初步形成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生产基地,以定西、陇南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以平凉、庆阳、天水、陇南为主的苹果生产基地和以庆阳为主的瓜籽、小杂粮生产基地,以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徽成盆地为主的五大优势蔬菜产区以及以河西走廊为主的杂交玉米、瓜菜制种、酿造原料生产基地。2014年,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2960多万亩,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4.6%;从事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的农户达到235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8.5%;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1000多家,部级重点龙头企业2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65家,农产品加工能力达1400多万吨,加工转化率达49.5%。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基本覆盖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农业特色产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甘肃农业超小规模单体经营、低效重复、竞争乏力的状况,而且催生出许多从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为甘肃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就甘肃农业产业集群运行的质量效益而言,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集群内不同经济主体关联度低,嵌入融合的深度、强度不够,利益联结机制不稳固等问题。多数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因自身缺陷或外部因素的制约普遍面临以下几点困境。

1、没有建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型营运体系

新型营运体系是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是以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为营运主体,集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化运营,社会化、组织化服务为一体的农业营运体系。目前甘肃农业的营运格局,依旧是超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农户各自为政,只从事初级农产品的简单粗放生产,农业组织化、标准化程度极低。尽管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规模小、实力弱,只从事产前的农资采购供应和产中的技术服务,缺乏产后环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能力,加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使得区域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很难按照专业化、社会化分工的要求,通过深度融合与集聚,形成全产业链经营的格局。

2、没有建成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基层农技服务网点力量薄弱,覆盖面窄,起点低,服务质量差。二是支撑区域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发展的专业科研团队和技术研发中心普遍缺失,现有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对接不够紧密,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科研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涉农企业破解技术难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农业产业集群自身的科技创新与孵化能力严重不足。甘肃目前带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企业大多没有科技研发机构,投入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的资金设备少,人员匮乏,导致产品的创新不足,科技含量低。

3、没有建成高效顺畅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目前,甘肃每年约有1000多万吨鲜活农产品、2200多万吨加工制成品销售到省外或国外市场,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急速增长,但连接农户与加工企业以及终端销售市场的农产品分销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却严重滞后,农产品产地市场的布局建设、仓储保鲜与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难以满足农业产业集群规模扩张与提质增效的要求。市场信息、物流信息收集、储存、传递的时效性差,不仅增大了农业产业集群的供应链成本、产品流通成本,而且影响产业价值链上不同经济主体捆绑融合、抱团发展的信心,进而影响到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经营绩效与稳定性。

4、没有建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

随着甘肃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劳力异地转移或进入非农产业就业,这本应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有利时机,但因现阶段甘肃农村土地依旧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这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承包经营方式使得土地难以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集中,无法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阻碍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化布局。此外,由于我国现行金融制度安排的非农化偏向和金融资本的逐利特点,使得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受资金制约,很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区域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5、没有建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

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不仅需要产业集群组织注入大量资本,而且还要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自然风险、价格波动风险等)。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时常给产业集群内的经营主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这就需要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风险规避机制,以分散农业产业集群的经营风险。但目前甘肃农业保险的覆盖面还不到5%,农业保险业务在国内保险业务中的占比很低,农业保险费占全部保险费的比率不到2.0%。保险公司的农业保费收入低,赔付率高,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目前甘肃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风险防范机制。

三、促进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培育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夯实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基础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主体是以广大农户为基础,各类涉农经营主体相互关联、嵌入融合、分工协作的联合体。这意味着,集群内各类经营主体的状况,特别是引领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的状况对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影响巨大。因此,必须着眼农业产业集群组织体系建设,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制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扶持力度,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推动集群内不同经营主体深度合作,以降低集群内各经营主体的运营成本,提高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内动力。

2、拓宽涉农企业的融资渠道,破解产业集群的资金瓶颈

一是根据甘肃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政策,把财政支农资金真正用在甘肃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与产业集群培育的关键环节上。二是参照省上已成立的能源、交通投资公司的做法,由财政注资成立专门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通过与信用社、银行合作,推出更多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担保贷款产品。三是以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等投资农业产业集群。四是围绕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选择扶持单体规模实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上市,使其在更宽领域内融资,以破解其资金瓶颈。

3、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产业集群的科技转化能力

一是以“十二五”期间省农牧厅确定的2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组织专门的科研团队,明确首席专家,为区域优势显著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提供科技攻关与服务。二是建议省上将武威黄羊镇打造成我省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省农垦集团的优势,整合人才、科研与土地资源,为河西绿洲农业区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鼓励支持产业集群内的重点龙头企业组建研发机构,促其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协同创新与技术研发。四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

4、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推动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一是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功能区划分,集中力量扶持建设3-5个规模较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特色显著的大型农产品物流园区,使其成为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物流平台。二是鼓励支持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的政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到省外大中城市乃至境外设立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窗口,通过订单生产、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实现与国内外市场的有效对接。三是在甘肃二、三线城市建立蔬菜、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在原有集散、交易、中转等功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净菜加工配送、肉品、乳品产销对接等现代物流增值服务,以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5、完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化解农业产业集群的经营风险

农业产业化的特点篇8

法库县农村经济局

未来三年,是法库县实现加快发展、后发赶超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法库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前所未有,发展条件前所未有,同时也面临众多不利因素带来的严峻挑战。深入调研分析法库县三年来农业规划实施情况,准确把握未来三年面临的发展环境条件,明确未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主要举措,对于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具有重大意义。按照县委“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调研工作通知”要求,我们组织课题组围绕乡村振兴,突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开展了工作调研,并形成工作建议如下。

一、过去三年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三年来,全县农口各部门、各乡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政策措施,积极抢抓机遇,以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1、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稳步提升

三年来,坚持贯彻落实沈阳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统一部署,与本县实际相结合,不断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和功能拓展,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在面临自然灾害、市场等因素影响下,全县农业不断加快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模式和机制,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布局调整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发展效益逐步显现。2018年,全县农业业总产值达 85 亿元、同比增长8.2% ,农民纯收入达到1.7 万元,同比增长 10% 。

2、绿色农业扎实推进,综合生产能力强力提升

全县以绿色生态农业为基础,不断增强市场有效供给能力,农业设施化、科技化、产业化、品牌化、产业化不断加快。

先后在全县实施了沃土工程、高产创建、“菜篮子”工程等重点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使全县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县通过农业环评面积14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5%以上。

3、标准化生产稳步发展,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全县制定了《法库县农业标准化推进方案》等政策,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大体系”,开展了五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截止2018年底,法库县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到26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达  个,绿色食品认证   个,有机产品认证  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年度检测总样本量超过7000个,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4、农产品加工能力稳步拓展,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以产业化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全县着力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了明显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带动直营直供、电子商务等农业流通业态不断涌现。

(二)存在的问题

1、农业资源日趋紧张

一是水资源形势严峻。二是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三是农业劳动力短缺且老龄化。

2、产业链条相对较短

全县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是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突出表现在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尚未形成,现代化农业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还需健全,农产品深加工结构有待优化;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还有待提升。龙头企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龙头企业、专业化合作社及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三是产业融合还需推进。部分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水平发展不均衡,布局较为分散,农业与二、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还需深入推进。

3、产业融合亟需拓展

法库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迅速,但与第三产业还有待深度融合。一是种养业休闲功能还需拓展。二是景观功能亟待加强。三是休闲农业精品化发展仍需提高。

4、信息化建设仍需推进

一是科技应用还需推进。二是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三是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程度不够。需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进行农村电子商务技术培训。

二、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建议

(一)总体思路

以精神、视察辽宁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乡村振兴规划为指导,认识落实唐一军省长来法库调研时的讲话精神,以东北全面振兴为契机,充分挖掘法库历史优势、文化优势、区位优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生态农业立县、休闲农业兴县、品牌农业强县”三大战略,以现代都市农业经济区建设、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建设为重要途径,推动法库农业由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由生产型向休闲型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提升农业的生态功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原则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依靠沈阳大都市优势,突破行政区划,引导和鼓励相关产业集中集群发展,逐步形成区域化发展趋势。

二是坚持特色竞争和市场取向并举,突出规模效益。坚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农业,同时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结合三产联动,实现产业的多样化、优质化发展。

三是坚持重点产业重点扶持。重点扶持对农民增收贡献大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潜力产业做强做优做大,重点培育、壮大和引进对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同时,扶持和引导农民优先发展比较效益高、市场潜力大、有成熟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产品。

四是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用现代农业科技武装农民及农业产业化各环节,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监督体系,加强绿色产品及基地认证,实施品牌化战略,推动标准化生产,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五是坚持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并举,注重可持续。把农业产业发展与基本农田建设、耕地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围绕“生态农业立县、休闲农业兴县、品牌农业强县”三大战略,从2019年到2021年,通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打造“一园两带八区”,重点培育“十大产业”(玉米、水稻、绿色蔬菜、寒富苹果、葡萄、树莓、辣椒、花生、小宗粮豆、观光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促进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到202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    亿元,年均递增   %;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年增长率 %以上。

粮食总产稳定在   万吨以上    。实现蔬菜种植   万亩、产量   万吨,水果种植    万亩、产量    万吨 。

培育10个省级以上主业突出、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强的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机械装备总量稳步增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3.6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    %以上 。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到2021年,基本建成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约5个百分点,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三、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强以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农业企业参与我县农业园区建设;严格保护耕地和加大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土地整治和开发力度,加强中低田土改造,以加厚土层、提高肥力为重点,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确保农村粮食基本自给。

(二)强化现代示范园区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

坚持特色产业区域布局规划,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带建设。根据市场多样化需求,围绕“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丰富内容”的思路,努力打造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的知名品牌。

(三)强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按照市场需求,打造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的知名品牌,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重点任务包括:

一园:充分挖掘法库历史优势、文化优势、区位优势,紧密依托沈阳、融入沈阳,强力打造沈阳后花园。依托法库198万亩耕地、74万亩森林、101条河流、13座中型水库等山水田林路村自然资源、生态优势,着力打造沈阳后花园。

两带:

1、沈康高速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带

以高速两侧为重点,依托基础设施、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孟家、辽河两个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依牛堡绿色稻米生产、孟家绿色蔬菜生产两大基地,打造十间房通航、大孤家白酒两个特色小镇,培育灵山湖、财湖、獾子洞湿地等田园综合体,打造沈康高速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带。

2.秀水河流域生态农业示范带

依托秀水河流域土质肥沃、生态良好等自然优势,培育有规模、有标准、有品牌的标准化生产基地37万亩。重点建设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万亩优质花生产业基地,5万亩出口辣椒生产基地及2万亩树莓、葡萄生产基地。打造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带。

八区:

1、设施果蔬经济区。围绕建设沈阳绿色菜篮子,在法库中部地区,重点建设孟家绿色蔬菜基地,四家子、五台子、秀水河无公害蔬菜基地、丁家房优质葡萄基地,到2019年,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万亩。

2、特色经济作物经济区。在法库西部地区,以秀水河、叶茂台、登仕堡等 12个乡镇为重点,建设花生、辣椒、树莓、菜复菜等高效经济作物产业基地。

3、绿色粮油经济区。在法库南部地区,以依牛堡、大孤家、三面船等5个乡镇为重点,建设绿色稻米生产基地7万亩。

4、休闲农业经济区。依托法库山水田林路村资源优势,围绕五龙山、巴尔虎山、药王山,财湖、灵山湖、獾子洞湿地等区域,在已经建设的31休闲农业园的基础上,再规划建设200个有产业规模、有文化底蕴、有基础设施的休闲农业园区。

5、牛产业经济区。依托辉山乳业、湧鑫牧业,以辽玉白牛为重点,打造全产业链,以冯贝堡、卧牛石、和平等9个乡镇为重点,建立优质牛产业生产基地,到2019年,牛存栏量达到  万头(其中肉牛  万头、奶牛 万头)。

6、绿色食品加工经济区。改造升级孟家绿色食品加工区、辽河农产品加工,到2019年,培育粮油、果蔬、休闲食品加工企业100户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创造产值50亿元以上。

7、农村电商物流经济区。依托农村电商创新服务产业园、东亚种子农资大市场,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全力打造“一大平台、两大基地、十大中心”,全力推进农村电商示范县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物流商贸中心建设,形成商品集散、物流配送、展示交易、电子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

上一篇: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方法范文 下一篇: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