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4 17:27:04

纺织业研究

纺织业研究篇1

【关键词】陕西纺织;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创新;产业结构

1.陕西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及瓶颈

1.1 陕西纺织产业的区域分布

陕西纺织产业是一个以棉纺织为主体,包括服装、纺织机械、毛纺织、印染、针织、丝绸和纺织教育、科研配套的产业体系。不论从设计、科研到教育,从供应生产到销售,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陕西纺织产业在全国纺织产业中有一定的地位,尤其在西北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是陕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陕西的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陕西纺织产业的区域分布:

1.2 陕西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陕西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其得天独厚的地区优势,陕西纺织产业的发展历经兴衰,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关联效应不强

棉纺织业比重突出,印染、服装等想干纺织产业所占比例较小,未能形成结构合理、联系密切的产业聚集体。与浙江、江苏、山东等纺织强省比较,产业的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关联效应不强,缺乏聚集经济效益等诸多问题。

(2)国企比重过大,经营观念落后

陕西纺织产业一直是国有企业垄断,民营纺织企业发展受到层层阻力,使得纺织产业整体竞争力下降,相比于浙江、江苏等纺织强省存在诸多弊端。

(3)政策体系不健全

陕西省目前还未出台相应具体的纺织产业集群的政策,而东部纺织强省则扶持力度较大,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

(4)研发能力薄弱

陕西纺织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虽高,但重装备引进、轻产品开发,研发能力较弱。在产品研发上不注重市场调查,使研发的产品难以适应市场需求,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5)品牌意识淡薄,销售渠道单一

没有一个在市场上响当当的纺织品牌就无法促进陕西纺织产业的长远发展。陕西纺织品牌命名缺乏特色,与产品联系不紧密,不注重加强品牌的宣传,这些都阻碍了纺织品牌的树立。在销售渠道上,外销产品占到70%以上,没有建立起与国外客户的直接供货渠道,销售渠道单一。

(6)纺织产业公共服务机构发展缓慢,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配套设施

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使得集群企业根本无法真正享受集群带来的集聚效应。陕西省的高校和科研力量非常雄厚,但未能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这些无疑成为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绊脚石。

2.东部地区纺织产业集群创新的借鉴和启发

2.1 东部地区纺织产业集群创新要素分析

(1)集群核心层次要素

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以化纤、织造、印染和服装为主导产业的企业,另一部分是以纺织技术服务业和染料/制剂企业,纺织机械企业等相关产业企业。

(2)集群创新系统的辅助层次要素

主要由技术服务机构、教育培训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轻纺科技中心、中国轻纺城科研院所,以及集群内部骨干纺织企业研发机构构成的知识和信息服务体系,和以企业家协会等集群机构所构成,这些辅助要素为集群提供知识、信息、人才支持,是知识提供子系统和集群规划协调机构。

(3)集群层次要素

譬如相关纺织产业集群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相关硬件和软件环境等。

2.2 东部地区纺织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系统分析

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创新优势的提升也必须立足于系统基础上。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的系统分析框架:分工是产业集群创新的基础条件,制度是创新的保障,基于分工和制度基础上的自组织竞争协作机制是产业集群创新的最终动力,而服务机构则是产业集群创新的一个支撑。以下是东部地区纺织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3.陕西纺织产业集群未来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

(1)完善产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

完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产业集群进程;要积极引导纺织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

(2)以大中型纺织企业为核心,加强企业间的关联度

促进纺织产业链的恢复和发展;加快国有纺织企业体制改革步伐,积极引导民营纺织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棉纺织业,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吸纳并用好企业的各种人才

加大纺织产业劳动力素质培训力度;实施人才工程,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形成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

(4)树立营销观念,打造集群品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树立营销观念,培养销售队伍;积极打造集群品牌;丰富促销手段,强化品牌意识。

(5)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集群资金能力

(6)完善集群中介机构建设,提高行业综合竞争能力

(7)科学规划纺织产业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结论

产业集群创新研究现已成为国内外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借鉴陕西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实际,参考东部沿海省份纺织产业发展现状,提炼出陕西纺织产业集群创新的改革对策及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1]杜钰洲.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加快纺织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纺织,2003(12).

[2]王一名,王瑞.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4,24,(l).

[3]J.A Theo Roelandt,Pim den Hertog.Cluster analysis and culster―based policy in OECD―COUNTERIES[M].OECD Report,1998.

作者简介:

夏星,西安工程大学在读研究生。

纺织业研究篇2

关键词 纺织产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F1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9)05-0119-04

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工业化中期浙江纺织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研究”(批准号:2008R40G2180008)

作者简介 李生校,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成长理论;

朱志胜,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贸2005级学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范羽佳,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2006级学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浙江绍兴312000)

一、研究述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对各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并按强弱进行排序,形成了一套被广泛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他们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两个层次(即若干一级指标和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的一组二级指标)确定了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了国内经济、国际化、金融、政府、基础设施、管理程度、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等8个方面,所包含的二级指标共120个。虽然这两个机构所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国家或地区整体层次上的,但对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波特则从规范的角度来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支持产业表现和企业战略、结构、竞争状况,结合政府与机遇两大变数,得出“钻石模型理论”。在此基础上,美国哈佛大学战略与竞争力研究所从产业集群内的规模、劳动生产率、集群出口额、集群收入、经济贡献率、员工雇用总量、员工增长率、平均工资、人均专利数和创造就业等多方面的统计指标来评价比较集群竞争力。加拿大学者Padmore&Gibson(1998)通过对波特钻石模型的改进,建立的GEM模型将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外部市场确定为影响企业集群的6大因素,并将其分成基础、企业和市场三对,参考世界范围的集群竞争标准给6个因素打分。GEM模型把握了产业集群的关键症状,并提供解决这些症状的分析框架,但GEM模型并不能反映出企业之间的网络协作关系,而企业之间的作用恰恰是集群获取技术创新、外部经济、降低交易费用、区域品牌等竞争优势的关键。同时,GEM模型缺乏总得分的明细评价标准,难以评价和比较大量不同种类集群的竞争力(蒋录全等,2006)。另外,投入产出法(input/output)在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面的应用也比较广泛(Gerold等,2001),但该方法对统计资料依赖比较重,在传统产业统计资料支持下的投入产出法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也值得怀疑(刘恒江,2004)。

随着欧美国家产业集群统计工作的发展,国内一些学者秉承了国外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一些方法,在定量研究上也作出探索。郑海天、盛军锋(2003)通过对广东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微观和宏观分析,构建了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来量化集群竞争力,并进行了实证。裴长洪(2002)借鉴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认为可通过显示性指标(市场占有率指标、利润率指标和价值增加指标或增值率指标)和分析性指标(包括与企业绩效直接相关指标和波特的“钻石模型”四大要素指标)来衡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社科院金碚、张金昌等人(2003)认为,出口与国际竞争力的其他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通过一个集群的贸易情况,可以判断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一般说来,处在价值链高端的集群必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可以用进出口指标来评价集群竞争力。虽然他们的工作略显不足,但在集群竞争力评价上做出了尝试,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指标选取

本文借鉴现有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从集群外部(贸易)竞争力和集群内部竞争力两方面设计和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判断集群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升级情况。由于纺织产业在浙江省发展已经完全呈现集群化,集群已经成为了纺织产业的一个主要组织形式,纺织产业集群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了整个浙江纺织产业的70%以上,因此,浙江纺织产业的贸易数据和效率效益水平能充分反映整个集群的发展情况。考虑到纺织产业实际,仅仅从贸易竞争力的提高还不能完全说明该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情况,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出口优势很可能得益于资源或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而这些优势随着资源、环境和本国经济的发展会逐渐消失,因此,还需从集群自身和内部找到界定其竞争力的指标,以判断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升级状况。因此,本文设计了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区域特点共选取了8项指标。

另外,实践表明,体制因素对浙江的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很难将其排除于集群竞争力研究的视野之外,应当根据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对外开放程度,以体制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为背景,对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此外,产业的规章制度、集群龙头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等在集群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软环境因素无法量化和客观比较,因而没有列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

三、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通过查阅2002~2007年《浙江省统计年鉴》、《世界统计年鉴》和《中国纺织工业年鉴》等文献,直接获得纺织产业的相关数据,并结合表1中阐释的评价指标含义,测算出集群的外部(贸易)竞争力指标和集群内部竞争力指标。

1、集群外部(贸易)竞争力测算与分析

根据历年来浙江纺织产业的进出口额,测算出集群的外部(贸易)竞争力指数。

对表2分析可知,2005年之后浙江纺织品出口超过百亿美元达到111.11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从集群的Tc指数来看,浙江纺织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从2000年以来逐年上升,2002-2006年纺织产业集群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在0.61―0.77之间,一般认为这个区间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属于该产业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强竞争力,而自2005年以来,贸易竞争力指数超过了0.70,表明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很强竞争力。笔者经过计算发现浙江纺织产业的RCA指数也呈不断增长趋势,2006年达到了8.06,表明虽然浙江纺织产业原有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但是随着浙江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技术和资金等新资源的注入,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

竞争优势仍比较明显,浙江纺织产业已经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成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成本要求,也上升到技术型的低劳动力成本,这无疑验证了提高浙江纺织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积极的营销策略是有效的升级路径。

2、集群内部竞争力测算与分析

根据近年来浙江纺织产业的发展数据,我们对集群内部各项竞争力指标进行了测算。

(1)利润率通常是衡量一个产业的竞争力以及在价值链上升级程度的重要标准。

一般认为,在全球价值链上位于高端地位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必然获得价值链上大多数利润,其利润率必然高于低端产业和产业集群。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利润率从2000年以来基本保持在4%左右的利润率,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尽管近年来浙江纺织产业产值和出口逐年上升,但是利润率却没有同步提高。

造成浙江纺织产业利润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宏观上国内劳动力、能源、环境、原材料等成本增加,出口退税降低,人民币升值增加出口成本;另一方面是浙江省出口的纺织品以中低档产品,产品优势不明显的普通纺织品为主,价格低廉,与国外生产的高档面料有着很大的差距。另外,如化纤面料,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差别化、功能性的化学纤维以及建筑、现代农业、医用等产业用纺织品比重太小;简单加工贸易比重过高,以纺织大市绍兴市为例,有80-90%的企业从事简单加工贸易,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2)从表3可以看出,近年来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呈上升趋势,以2006年为例,其生产率水平达到2000年的2倍。

主要原因是纺织产业的大机器工业化。一方面,浙江省近年来从国外引进大量先进的生产设备,2004年浙江省纺织机械及零附件进口额达11.15亿万美元,位于在全省进口前10位的主要机械设备的首位。2006年进口纺织机械及零附件11.84亿万美元,位于全省主要机械设备的第二位。但是必须认识到,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劳动生产率在全省制造业中位于较低的水平,2006年浙江省制造业的平均生产率为11.2273/人・年,而纺织产业的生产率只有6.16万/人・年。通过与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在一些工业大国,如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的劳动生产率已达8万美元/人・年,一些大公司甚至超过了10万美元/人・年,是浙江纺织产业劳动生产率10倍左右;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纺织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也在4万美元/人・年左右,是浙江纺织产业劳动生产率的5倍多。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呈现出快速增长之势,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也一路走高,尤其是江浙沪一代的劳动力成本增长迅速,虽然与发达国家及国际平均水平相比,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与亚洲的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浙江纺织产业的工资成本已经不具有优势。再加上低劳动生产率的抵消,纺织产业的劳动力优势已经慢慢消失。因此,浙江纺织产业必须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劳动力质量提升的发展模式上来。

(3)一般认为,工业增加值率与生产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因为高技术水平可以降低生产中的消耗水平。因此,该指标反映的是产业集群的技术水平。

近年来,浙江纺织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基本维持在20%左右。纺织工业物耗比重大造成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增加值率低,由于近年来纺织产业中间消耗部分价格上涨因素,再加上浙江纺织产业行业上游原料进口依赖度很高,纺织产业的原材料成本约占主营业务成本的65~75%左右。但是,这部分因素对浙江纺织产业增加值率的影响是有限的,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大部分纺织企业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低。横向比较发现,浙江纺织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率不仅与发达国家早期的纺织产业的工业增加值有相当差距,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增加值也有一定的差距。

(4)从表3可知,浙江纺织产业的新产品价值率逐年下降,低于省内制造业的平均水平,这种现象反映了浙江纺织产业创新水平的欠缺。

目前,浙江纺织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恶性竞争加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纺织化纤产品差别化率一直低水平徘徊,高性能、功能化纤维开发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印染后整理技术障碍难以突破;面料开发一直停留在模仿阶段;新产品开发难以深化,相应技术难题多年难以得到解决;服装设计水平与世界水平差距更大,品牌设计与建设任重道远;纺织机械和机电一体化水平相对较低。企业研发投入比重偏低,科研经费投入相对较少,低水平重复比较严重,产学研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目前,浙江纺企科研开发投入与设备投入之比还不到1%,科研投入与销售收入比仅为1%,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2%~5%。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和开拓应用能力相对薄弱,产品研发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核心技术。企业间产品和技术相互模仿,导致产品的市场周期越来越短,打击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销售市场上价格战不断升级,轻纺产品利润空间不断压缩。日趋严重的低水平竞争,成为浙江纺织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四、结论与展望

根据以上对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分析,本文认为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情况如下:

1、集群外部(贸易)竞争力角度

从浙江纺织产业集群贸易竞争力角度,通过对出口总额、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四个指标的设计和测算分析可知,浙江纺织品出口不但总体规模增长迅速,而且在世界所占比重同样增长快速,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的势头良好。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外部(贸易)竞争力指数超过了0.7,说明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很强竞争力,集群发展程度在全国范围内仍然属于领先地位。同时,笔者经过计算发现浙江纺织产业的RCA指数仍呈不断增长趋势,2006年达到了8.06,表明虽然浙江纺织产业的原有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但是随着浙江纺织产业技术和资金等资源的注入,浙江纺织产业的竞争优势仍比较明显,同时也验证了提高浙江纺织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积极的营销策略是有效的升级路径。

2、集群内部竞争力角度

在对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内部竞争力的考察方面,本文主要测算了集群盈利能力(P)、集群生产率水平(H)、集群技术水平(K)和集群创新水平(Z)等四个指标。通过测算发现,尽管近年来浙江纺织产业产值和出口逐年上升,但是利润率却没有同步提高,纺织品利润率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浙江纺织企业从国外引进大量先进的生产设备,使得集群的劳动生产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集群的技术和创新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大部分纺织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简单的从事生产加工环节,在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品牌营销环节都没能占有一席之地。

综上,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浙江纺织业又缺乏自己的核心优势,如产品的开发能力弱,创新设计能力不足,企业机制不活,管理水平不高等,在全球价值链中仍然处于低端环节,促进其在价值链上的升级迫在眉睫。因此,浙江纺织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整体素质和增强竞争能力为核心,以实现由纺织大省转向纺织强省为目标,运用高新技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改造步伐,推进纺织工业的全面升级,在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档次、售后服务和品牌上下功夫,提高纺织业总体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录全,吴瑞明,刘恒江,李海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分析及指标体系设计[J].经济地理,2006,(1).

[2]金碚.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3,(3).

[3]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

[4]郑海天,盛军锋.广东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相应政策体系[J].特区经济,2003,(12).

[5]李创.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6]黄伟.我国区域间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9).

[7]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8]刘恒江,陈继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0).

[9]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统计年鉴[J].杭州:浙江省统计出版社,2002-2007.

纺织业研究篇3

【关键词】纺织专业 实践教学 创新

纺织专业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它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而且这种实践性教学与新时期要求培养“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根据纺织专业的特点,结合本人的多年教学经验,对纺织专业实践教学作了一些创新研究。近年来,特别是纺织企业转制后,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往毕业生录用后的一年见习期已经大幅缩减,对毕业生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纺织专业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实验设备特别是台套数已经明显不能满足专业课实验教学的需要,本应要求学生动手完成的实验,不得不改成分组实验或演示实验,学生真正获得的实践机会大打折扣。而且原有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以验证和消化理论教学知识点为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功能明显不足。因此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快速变化的纺织新技术感觉茫然不知所措。这就迫切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使实践教学反映学科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最终形成高效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一、转变观念,切实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当前应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加紧构建能为更多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实践的环境,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能接受多个实践环节的培养。这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好处。因此,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以创此、就业为导向,以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己成为当务之急。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更系统、优化和高效。真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纺织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由知识应用型向知识应用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综合型转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实施通识教育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二、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一)充分运用现代化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指以教育思想的转变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为特征,在强调教学“硬件”现代化的同时,也强调教学主体(教育者)思想现代化。只有将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科学的教学设备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在实践性教学中发挥作用。强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不是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否定,而是要求做到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机结合。

(二)全方位开展实践性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积极性

当前,学生参加各类实践环节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为此。我们制定了多项措施,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角,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实践环节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纺织专业的实践环节产生浓厚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有计划地把科研项目的部分工作交给学生。采取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和因人而异的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对那些由学生自己创意产生的科研项目,我们给予特别鼓励,支持他们与社会上的科研力量合作,使科学知识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同时,重视和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劫,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第一物质基础,是实践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不能指望一切的实践环节全部放在校外,要不断提高和改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加强硬件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通过对各类设备保全、保养的系统训练。使学生加深对纺织关键设备性能的理解,掌握了设备维护的基本技能。利用工程中心和实践基地提供的工程环境,开展系列工艺实验,使学生熟悉生产工艺,掌握质量控制手段。通过关键工艺设计、上机调试等过程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我院纺织专业方向组织纺织行业专家和校内实践教学任课教师,根据实践教学环节考核目标。结合校内实践基地的具体仪器设备情况,编写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材。做

到每个实践环节均有实践教材,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而不断修订。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过硬的动手能力,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实验方法和手段。能应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职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四、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建立稳定、高质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另一重要举措。我们以协助纺织企业开发新产品,解决纺织企业的实际问题。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为目的。加强与纺织企业的合作。在实践教学环节或课余时间。让学生参与到相关企业的各个生产与管理中去。在帮助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同时,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与加强。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几年来。我们先后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了多个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在促进相关企业生产技术进步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蒋洁.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 7): 77- 79

[2]刘铁山,叶仲琪,孙颖.纺织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J].纺织敦育,2008(1):37- 39

[3]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4-9

纺织业研究篇4

【关键词】纺织印染业;产业调整;发展对策

一、概述

浙江是近代服装业发祥地,该地区的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近4000家,年服装生产能力近15亿件(套),占全国服装生产总数14%左右。尤其是2005年1月1日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取消对我国纺织品配额限制,从而直接导致我国纺织品出口量呈井喷式发展。然而中国大量进口纺织品使欧美国内纺织印染和服装企业遭受到重大冲击,各国企业协会和劳动工会强烈抗议大量进口中国纺织品。从而导致欧美国家决定对我国类纺织品加征惩罚性关税,单方面自动启动特保程序,直接导致相当一部份浙江纺织企业产量和效益锐减,使其又一次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对该地区纺织印染行业在新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审时度势,规避风险,适应国际市场形势发展要求,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等问题的研究,都有比较切实的意义。

二、浙江纺织印染业的发展策略

(一)产业结构调整,凸现区域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浙江纺织印染业已在形成了一批以服装企业为依托的纺织印染工业基地,区域经济优势明显。但是,整个服装企业产业结构趋同化严重,地点特征比较模糊,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提高产业水平,急需重新调整产业结构来满足生产需求。布局结构调整以资源共享、结构优化为主,重点发展纺织印染工业基地,充分发挥重点实力雄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高企业的优势。

浙江纺织印染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全面提高印染业技术水平,二是合理安排纺织业内的各种比例关系,从而改变技术和设备的落后面貌,提高企业生产能力。

(二)规模结构调整,增强自身实力

企业规模结构调整的方向应是:大中小型企业并存,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从而加强行业组织的引导作用,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三)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档次

通过加强技术改造,改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提供技术和组织保证,增强自身设计能力;尽量增强和名优产品的联合,增加名优产品的供给能力,从而形成综合经济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打开国际市场,推动企业向前快速发展。同时尽量延深产品的加工深度,提高最终产品生产的比重;提高加工的精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努力发展中高档产品的比重;合理和节约使用原材料;提高产品的知识、技术集约度,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纺织品。

(四)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标准,提升品牌形象

获得绿色认证来给浙江印染企业带来新的优势。首先是价格,带有绿色标签的纺织印染产品虽然价格比非绿色同类产品高出20%-30%,但销售畅通,因此,获得认证的印染企业可以适当提高价格,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获取更大利润。走生态、绿色印染之路的企业,率先采用欧盟标准或国际标准,将成为纺织印染业最终的赢家。

发展环保纤维原料,采用生产过程无污染的纤维——彩色棉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生产纺织品和服装;开发可回收再利用的纤维;开发降解的纤维;开发无毒功能性保健纺织品;开发过滤空气及污水的过滤性纺织品。同时在工厂“三废”排放中把好环保关。积极使用治理污染用的新技术设备,有效做好空气净化和排出企业前的印染废水净化工作,使产品具有绿色性质。

(五)善内部管理体系,注重人才培养

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人才。树立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战略思想,充分认识人才,特别是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在管理、科技创新中的重大作用。人才是经济发展中具有高增值性和唯一具能动性的资源。企业“以人为本”,不仅科技创新靠人才,引进技术与设备要充分发挥效益也要靠人才。

(六)积极走出去,加强贸易合作

1、进一步开发美国纺织品市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进口国,我国是世界上纺织品生产出口大国。我国在纺织品生产出口方面有很强的比较优势。扩大纺织品生产出口对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提高就业水平十分重要。就我国目前纺织品产能和竞争优势而言,对美纺织品出口还有很大潜力,在美纺织品市场中的份额还可进一步提高。

2、加强与加勒比地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的合作,充分利用其输美纺织品无设限要求的优势,为我纺织品对美出口开辟新的途径。

3、寻求与美纺织印染业的合作,利用低生产成本、规模生产和纺织业产业齐全等优势,吸引美纺织业内人士到投资设厂或与合资合作经营。这一方面可利用美方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纺织印染产业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为我国在输美纺织品配额取消后扩大对美出口。

4、根据中美纺织品协议和多种纤维协议规定做好出口疏导工作,同时也要对美国在进口我有关纺织品设限问题上积极进行交涉,尽量减少纺织品出口的障碍。充分运用WTO规则应对各种限制措施。运用“国民待遇”与“最惠国待遇”原则,对抗不合理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运用反倾销规则对抗美国反倾销的不适之处;运用关于实施保障措施的条件限制规定对抗美国的保障措施。

5、面对当前贸易摩擦不断的国际市场环境,纺织印染企业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在境外开设工厂,实行原产地多元化,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改变原产地,就成为能够规避贸易风险,扩大生产和出口的有效形式。进一步可以分散出口经营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国际市场,加快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实现出口目标多样化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在中国印染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到海外设点、设厂,把印染产品的销售和生产直接转移到海外,发挥优势,占领更多的海外市场。

参考文献:

[1] 干春晖.合作策略的产业组织分析 [J].上海管理科学, 2009(2)

[2]吴晓玲.纺织服装企业绿色竞争力 [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中国纺织网Http://.cn

[4]中国印染行业协会http://.cn

纺织业研究篇5

关键词:纺织外贸 ESP 教材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71-02

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是以研究为基础的(Hyland,2000),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语言学习及应用的研究从单纯的语言学层面逐渐上升到心理学、社会学、人种学等层面。也就是说,随着专门用途英语发展,ESP无论从教材还是教学方法,其内涵和外延都大大拓展了。我国目前的大部分高职院校ESP教学基本处于单纯的语言教学状态,要么语法教学法,要么专业知识英汉翻译教学法。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之所以至今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沿用,首要原因是没有重视学生接受ESP教学的真实需求和充分认识ESP教学过程的特殊性,ESP课程仍然以词汇和语法为主,导致ESP教学过分注重语言内在的因素而忽视了语言的外在因素,如专业技能,跨文化知识等因素。其次,虽然ESP教材编写方向是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是为了更好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需求淡化了,取而代之的却往往囿于考试、升学等的需求。对学生考核的多元评估方式体系尚未建立。第三,ESP教师大部分是公共英语教学的师资,或是专业课的师资,没有在企业、行业里面社会实践锻炼过。要么语言技能能力不够,要么专业技能不够,在教学上显得力不从心。单单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ESP的教学工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更多的ESP的教学方法,不仅促进师资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又能进一步完善学生考核的多元化评估体系。

1 合作教学与协作学习

合作教学(team teaching 或 joint teaching)是指语言教师与行业专业人员共同担任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也叫协同教学。合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协助语言教师更好地进行其教学。国外一直在采用这样形式,笔者认为,可以将合作教学融入到纺织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教学,课程主讲教师通过语言技能的讲解,采用现场模拟,情景教学、交际法教学来实现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企业行业专家可以通过报告,座谈介绍不同案例,实战技能;也可指导学生在企业实践(参观、顶岗、咨询)开展基地现场教学。实现“学校+行业+企业”三元制培养模式。

协作学习不但为英语学习者赢得了高度互动和互助的学习气氛,而且能在最大程度上制造有意义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机会(Kagan 1995 & Kessler 1992)。协作学习目的是为了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学习组成员不但要共同讨论内容、协调分工,更要配合默契,还要将有关内容形成书面报告,以作为考核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协作学习是一种发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有效方法。协作学习与合作教学,实际上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有效教学模式的尝试。

2 真实任务和项目教学法

真实任务和项目(authentic tasks or projects)无论是课堂开展的还是企业实践开展的,都是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项目任务。教材主要内容需与纺行业相关的真实项目和真实情景相关,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外延都体现在纺织行业专门用途英语的真实的案例、真实的语篇与情境、真实的社会文化情景。它可以有效地建立起一种充分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

以绍兴纺织业务为例,从事贸易往来的进口商有来自中东,非洲,南美等国家,他们英文表达有着浓厚的本土发音和本土思维,通过采用录制这些商人的真实材料来训练学习者听力,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听力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真实听力中所碰到的新知识,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最终胜任职场工作服务,使学习者能更好地应对社会行业的需求。

3 跨文化交际法

纺织外贸行业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不仅要深入到职业特点,语言特点,还要将文化特点与交际技巧融入到教学中去。这里的跨文化包括专业知识与职业特点融合,专业知识与文化特点融合。最终有效实现提高学生包括跨文化能力在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纺织外贸行业的语言教学内容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跨文化能力不能只当成是语言习得的一部分来讲解,必须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如何处理文化问题的实用性技能。

4 经典案例逆向解剖教学法

经典案例逆向解剖教学法运用于纺织行业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法中来,实际上是一种以纺织行业中经典的成功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当然,这些案例是基于工作过程中纺织外贸行业的真实个案。案例逆向解剖教学法的过程,大致可以归纳如下:(1)呈现纺织外贸行业案例中的种种问题;(2)将所有实践中可能想得到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供学生讨论;(3)进行学习小组讨论;(4)学习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发言代表;(5)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可以质疑他人的想法,进而学习到独立思考并找出最佳解决办法的能力;(6)最后将现实经典成功案例的实际做法公布。

5 发挥纺织行业ESP语料库的功能,更好的服务教学

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的建立实际上是利用现达的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纺织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注意的事项第四条已经有阐述。总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充分利用语料库的功能提高教学和自主学习。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应该要熟练掌握。

6 结语

上述教学方法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纺织外贸英语ESP教材特点,将教学大纲对知识点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方式予以体现的教学方法。 我国目前出版的专业英语教材并不是真正的ESP教材, 而是类似于双语课程教材的观点, 这种冠以ESP的教材加深了大学英语教师对ESP的担心, 结果阻碍了专门用途英语在我国的发展。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课程组,结合校企合作,与相关专家共同努力,自编了一套《纺织外贸英语教材》,在几轮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实施教学过程中,自编的ESP教材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更好地满足纺织外贸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材的编撰方面,急需做进一步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Breen, M. & Candlin, C. Which materials? A consumer’s and designer’s guide [A]. In L.E.Sheldon (ed). ELT Textbooks and Materials: Problems i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C].London: 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1987:14-28.

[2] Cunningsworth, A. Selecting & Evaluating EFL Teaching Materials [M]. London: Heinemann,1984.

[3] Cunningsworth, A. 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 Oxford: Heinemann, 1995.

纺织业研究篇6

[关键词]纺织产业集群静态竞争力

一、天津市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天津纺织产业是我国老纺织产业基地之一,曾赢得了“上青天”的美誉,在天津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天津纺织系统在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建设了一座占地184公顷,投资46.5亿元的现代化高新纺织工业园。高新纺织园内集中了60多家老纺织企业,重新规划,在同一个区域内形成纺织、印染、服装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品品位和附加值,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最终产品竞争能力,形成了集群效应。

二、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本地化的企业网络,其特征是专业化合作,其中最基本的组织因素—声誉、承诺和信用影响着网络组织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产业集群有效地降低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而且由于地理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通过协同效应获得了竞争优势,通过转包、战略联盟等形式进行分工与协作,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并通过集体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且积极的影响,使产业集群的整体效益远大于各企业单个效益之和。

而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核心,来自集群的静态竞争力,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市场营销优势和交易费用优势等,相对而言在集群形成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保持不变,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三、天津市纺织产业集群静态竞争力分析

1.生产成本的降低

产业集群的本质就是关联性强的各个行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

(1)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厂商得到好处。包括服务、运输、人才供给、科技情报等方面的便利条件,从而使个别厂商减低平均生产成本,得到外部经济。天津纺织产业在天津高新纺织工业园建了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培训中心、物流中心和物业管理中心,在集群内形成统一的综合服务区。形成了资源共享,外部经济效应明显。

(2)专业化分工

分工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协作可以把分工联结起来。集群内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以各种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活动。天津纺织产业由于纺、织、染、服装企业的地理接近性特征,在集群内细化分工、扩大协作,使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更加精细,符合社会大生产的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2.市场营销优势

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更形象更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单个企业要树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然而通过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量,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域品牌,使集群内众多企业受益。天津纺织产业在认真研究和细分市场后,找准切入点,从新产品入手,立足天津和三北地区,充分发挥品牌优势,逐渐扩大规模。形成了区域品牌与核心竞争力。

3.交易费用的降低

一个区域内部的企业在长期的网络联系中如果能够建立信任机制,就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许多法律和契约上的关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纺织业研究篇7

【关键词】纺织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1实施背景

随着广西建设千亿元纺织服装产业战略目标的推进,本地新、扩、改建纺织项目不断增加,人力资源出现紧缺的现象。对此,我校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开启了全日制在校生和员工在岗短期培训同步并行的“产教对接、一体双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企业员工在班余时间到学校培训需要往返于学校和企业之间,不利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有序进行;二是校内实训基地还不能完全与真实工作情境、真实生产任务达到高度一致,毕业生仍然难以适应首岗的工作要求;三是实习指导教师校内教学任务较重,只能利用假期赴企业实践,培训学习的时间受到一定限制。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制约了校内实训基地功能的发挥,还对员工培训及全日制人才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在广泛的调研中,专业建设团队对进一步完善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达成共识,即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在纺织优势骨干企业设立“教学点”,提升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实力。

2实施过程

2.1主要目标及工作思路

校企合作共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学、做”统一的“厂中校”,将培训点搬进企业,把学生课堂搬到车间,充分发挥学校师资优势和公司生产设备的资源优势,共同实施在职在岗培训教育、学生专业实习实训、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兼职教师聘请和培养和技术攻关与服务等工作。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校、生、企”三方共赢。

2.2工作方法和程序

2.2.1开展企业调研,选择合作企业

纺织专业团队在自治区工信委、行业协会的协助下,对广西纺织企业总体情况进行了调研,了解到近两年来一大批重点项目的新建扩建给广西纺织工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如南宁锦虹公司,是广西最具规模的纺织龙头企业,在行业内影响力大,工艺设备先进,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开设有职工技能培训中心。专业团队经过调研分析认为,南宁锦虹公司综合实力强、生产任务充足,有相应的用人需求,能提供完善的实习场所和满足专业技能培养需求的工作岗位。校企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并在锦虹公司挂牌成立“校外教学点”。

2.2.2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校企共建“厂中校”,应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校与锦虹公司成立厂中校管理委员会,校企共同探讨建立并完善“厂中校”建设方案及各项管理制度,共同制订员工培训计划、培训标准,共同制订全日制在校生实习计划和实训课程标准,校企共同规划建设培训教室两间(企业提供教室,学校投入教学辅助设备及软件),企业对生产车间重新整改,规划建设了兼备生产和实习功能的实训室5间(如产品检测室、细纱车间和后纺车间等),用于员工技能培训及学生的生产性实习实训。

2.2.3“学历教育”+“在岗培训”双模式

依托厂中校实施“学历教育”+“在岗培训”双模式,实现校企“人才共育”。将培训点搬进企业,把学生课堂搬到车间,充分发挥学校师资优势和公司生产设备的资源优势,共同实施在职在岗培训教育、学生实习实训,实现了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合一、岗位技能与学习标准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和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合一。对于全日制在校生,充分利用厂中校的资源,采用在校进行“项目教学”,下厂进行“生产教学”的工学交替循环教学,通过下企业进行“专业认识实践”和“岗位认识实践”,使学生了解纺织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产品生产流程、工艺设计与产品检测方法、各工序岗位要求及管理方法等,具备纺织专业基本应知应会知识和操作技能。与此同时,根据企业提出的培养岗位需求,在锦虹公司员工中组建初级班、技术骨干班、管理班3个层次的岗位专项短期培训班,制订“分层定位、按需培养”教学方案,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厂中校”的生产性实训条件,按照岗位任务进行技能模块学习和实训。

2.2.4监控管理体系建设

校企共建全程全方位的立体监控管理体系。在学生实习与学员培训过程中,校企双方明确分工,共同管理,企业选派的厂中校技术人员负责实操性指导和岗位职责教育,实施工作任务监控;校方指定的责任教师负责专业理论知识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实施定点监控;班级学生组建实习小组,实施组长负责制,实现自我监控。

2.2.5制订多元评价方法

采取“企业、学校、学生”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厂中校实习实训的考核与评价,制订评价办法时,根据实习课程标准和实习计划的考核要求对学员/学生进行评价与考核。学生是主体,应对自己实习的感受和收获做自我评价,学校指导老师主要考核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实习任务完成的情况,企业指导老师(师傅)的考核重点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培养,包括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能等各方面;根据评价表,结合校企双方的意见,给出学生实成绩。

2.2.6教学团队组建

校企双向互派指导教师,共建专兼结构教学团队。在“厂中校”建设和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实施“校企互派”计划,校企授课教师互兼互聘,专业教师从规划设计、带学生实习、开展学员培训等各个环节全面参与“厂中校”建设,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生产管理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企业选聘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和“厂中校”的企业指导教师,与校方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培训/实习方案和计划,共同指导学生学习,开展各类培训。

3实际成果与主要成效

3.1主要成果

建立校企共建共管“厂中校”工作机制,建立了校外教学实体3个,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确保“产教对接、一体双模”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以“厂中校”为载体,创设了一个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学校兼职教师聘用、企业培训讲师培养的综合平台,建立了一支校企合作的“教师+师傅”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一个强大的专业智囊团、专家库,形成专业强劲的发展力;建成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区域内纺织行业在职在岗培训教育、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技术服务、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纺织人才培养基地。

3.2主要成效

3.2.1提升了员工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两年实践证明,通过对企业员工实施在岗培训,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得以全面提升,以适应公司搬迁和技术改造所带来高技能人才需求;而在校生赴厂中校进行教学实习,在真实的工作情境、真实的生产任务下开展教学,使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熟悉实践操作技能,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作品展恰会上,纺织专业学生获民族技艺比赛一等奖1项,优秀学生技能作品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14年11月纺织专业学生参加第六届全国纺织服装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纺织面料设计技能大赛,参赛作品融入壮锦元素获得专家好评,获三等奖2个,优秀奖2个。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强,多数毕业生能够学为所用,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成长为企业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骨干,深受社会欢迎和行业企业的好评,社会满意度高。

3.2.2实现了“校、生、企”三方共赢

“企业赢”:通过厂中校培养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对接,学校按照企业生产标准进行课程教学,培养了大批“懂技能、会工作”的企业后备军,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企业满意率达88%以上。“学校赢”:“厂中校”建设与实施推动了校企深度合作,推动行业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及手段等一系列改革创新,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实现“产教对接、一体双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可靠的平台,促进了专业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学生赢”:通过到企业实习,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操作能力,逐步形成岗位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参与生产过程,可以提高质量意识和职业意识,端正学习态度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立业观,其职业能力明显得到锻炼和提高。

3.3成果推广情况

我校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与南宁锦虹公司共建“厂中校”,经过两年的实践运作,成效显著。2014年学校与南宁锦虹公司向全国纺织工业学会联合申报并被批准授予“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称号。厂中校的成功实施,吸引了广西各地纺织企业前来学校进行恰谈合作,2014年度分别与柳州日鹏纺织有限公司和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新增这两家企业作为校企实训基地,并挂牌设立了教学点,开展了4期学员培训,企业对培训效果表示满意。南宁工信委、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广西丝绸协会、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等纺织行业企事业单位先后到我校交流指导,一致认为“厂中校”教学模式实施效果显著,具有创新点和应用推广价值。

纺织业研究篇8

关键词: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机理;产业转移

纺织服装产业是最早实现全球化的制造业,不仅是当今新型工业化和初级工业化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发达国家继续保持核心地位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在多重力量(国际、国家、地方)的作用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变化巨大:一方面,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内要素结合,并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逐渐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制造大国;另一方面,不断加大的内外部冲击,推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发生重组,在向内陆地区迁移的同时,也逐渐走出国门,其空间分布呈F出新的局面。在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发展存在困难,劳动力和原料成本持续上升,曾经凭借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代工方式跻身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如何在新一轮的调整中进一步跨越到该链条的高端位置?如何通过优化国内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和通过“走出去”实现其全球性发展与布局等来有效干预和缓解这些难题?这些都需要对现有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及演化研究进行必要的梳理总结,理清发展脉络,以进一步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从而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研究支撑。

1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理论研究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其空间布局也是根据区位条件、劳动力等区域资源的分布以及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生产要素在时空上的配置过程。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产出总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结构转换,其中就包括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及优化。

1.1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测度与模式

以往学者对于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测度,主要使用区位基尼系数、地理集中与集聚、产业(品)竞争力系数、非参数法,也有学者从地区间经济份额的变动来刻画产业空间布局的演化。一般来说,对于产业空间布局的识别,学者们认为具有从均质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T型结构、“学习场”结构,再到网络模式的发展演化规律。李爱民等从空间分散与集聚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经历一个“分散”-“大集中、小分散”一“整体分散、优势集中”一“大分散、小集中”一“分散”的发展过程。毛琦梁等认为中国的省区间制造业在空间上已形成显著的中心边缘结构,李小建等对河南的研究也得出河南经济已形成明显的“中心边缘”结构模式,方澜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演化模式总结为产业发展起步阶段是水平集聚、产业成长阶段是纵向集聚或混合集聚、成熟阶段是协同创新模式。

1.2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影响因素

区域产业空间布局演化,不仅有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基础设施、政策制度、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等普遍受关注的影响因素,也有信息、科技、生态环境、体制创新、经济全球化、贸易摩擦等新因素。有从某一主要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也有强调多因素的研究,但多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总体来看,近年来影响包括纺织服装产业在内的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要素禀赋。要素禀赋涵盖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经济基础、产业结构、资本和技术等因素。众多学者认为,劳动力和资本直接关系着区域产业分布格局的演化,要素禀赋也是导致高科技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赋存是西部产业空间结构特征的物质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省级差异和区域差异,可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来提升竞争力。第二,区位与对外开放程度。东莞、深圳等东南沿海城市首先成为纺织服装产业的集聚地,与其区位优势和开放程度是密不可分的。开放程度和贸易水平也影响到产业的效率和发展水平。第三,产业转移。区域间根据自身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结合价值链环节相互问进行良好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进而影响区域间的产业空间格局。第四,政策体制。中国的产业集聚,始终离不开政策和体制的重要影响,地区政策会使本地产业的发展偏离其比较优势,影响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地区政策与措施本身也是一个内生的结果。我国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越来越倾向于由区域倾斜转向产业倾斜,强调产业集群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工具对具体指标影响程度、实际效果及持续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3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内在机理

马海涛等采用社会调查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和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对中国潮汕地区的纺织服装生产进行研究,发现其空间结构经历“节点涌现与集聚――多孤立集群网络一跨集群生产网络”的演化过程,演化机理是:企业战略选择是结构演化的原动力;地理临近选择与路径依赖促进集群网络结构保持;创新需求及路径创新推动网络结构变化。张定等利用圈层分析、热点分析、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上海市纺织服装产业不同类型企业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得出该行业空间布局演化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历史沉淀,奠定初始格局;区位条件变迁,加速空间格局演化;金融危机,倒逼产业转移升级;政策调控,规划引导,规范产业空间布局”。

1.4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模拟

近些年来,学界多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理解和解释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一般是将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以及过程的演进性和动态模拟等引入到模型来实现的,如陈良文等利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对城市经济活动的集聚程度进行模拟,薛领等也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整合基于agent的建模技术,探讨了大都市经济活动对空间结构的影响。梁育填等从企业的角度,建立基于智能体和GIS集成的企业迁移决策模型,以此模拟企业迁移带来的空间格局变动。

2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布局演化

纺织服装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成本优势的丧失使其成为产业转移特征最为显著的行业之一。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断加大的争压力,后配额时达国家更加严厉的进口限制措施,以及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等一系列的打击,亚洲乃至全球的纺织服装产业都要进行新的区域空间重组,各国间的相互投资促使全球新生产网络的形成。

2.1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大转移

尽管纺织服装业属于传统产业,但也是诸多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等)的重要或支柱产业,已成为世界贸易格局变动、产业区域重组和国际关系矛盾冲突的重要焦点。全球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重心大致经历了几次大的区域空间布局调整:第一次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从英国调整到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和美国;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从北美和西欧到日本;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从日本转移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第四次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从中国香港和韩国到中国、东南亚和斯里兰卡;第五次是20世纪90年代,转向美洲(集中在美国、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

21世纪以来,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服装产业大有从中国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态势。由于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大纺织服装消费国,其国内的纺织服装产业也在继续发展,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很多企业向东南亚等地区进行投资,借助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网络进行全球资源配置;同时,受政策驱动,如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纺织服装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2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路径

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产业在其国内也经历着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布局演化过程,之后将基本生产转向国外,在国内坚持高附加值发展道路。意大利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第二大纺织服装制品国家,贝卢西认为该产业发展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地区性产业集聚,纺织品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伦巴第和皮耶蒙特,针织服装主要分布在威尼托、托斯卡纳、艾米利亚等地区。在这些地区,大中小企业彼此间相互合作,以集群的形式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走向世界。意大利纺织服装产业对外投资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具有文化相似性的法国、德国等国家以及快速发展的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前者主要是是利用本地市场,后者更为了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能源和原材料等资源,以此来提高市场渗透和竞争力。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意大利纺织服装企业越来越看重中国的中高端用户市场,不仅在中国建立专卖店和培养营销合作伙伴,而且通过投资扩大了产品影响力,如杰尼亚公司和乔治阿玛尼集团。

日本也曾是世界纺织制造中心之一,其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可追溯到17、18世纪的江户时期,当时的群马县的桐生市是丝、人造丝、人造纤维和编织品的主要集聚地;石川县的小松市分别在1640年和1921年成为丝制品的主要集聚地,兵库县的西胁市开始在1793年成为棉纺织品的主要集聚地,岐阜县的岐阜市在20世纪40年代晚期成为服装的主要集聚地;福井县和石川县分别在1910年~1930年间和1966年成为人造纤维的主要集聚区。直到20世纪1970年代之前,日本作为欧美等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海外生产基地,纺织服装业高速成长,之后受到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和亚洲四小龙的竞争,日本开始将部分生产转向东南亚和中国等地,同时本土企业进行成功转型,形成“日本品牌、本土设计、海外生产”的全新生产方式。2000年以后,日本纺织服装业从单一制造型产业成功转型为集制造业、流通业、广告业、化妆品服装及运动、休闲等于一体的生活关联产业体系。

目前,来自低工资国家的成本竞争,导致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企业转向外包生产,更多地关注供应链管理,不断转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2.3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表现

政府干预对纺织服装企业获取信息和知识溢出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相比较而言,政府干预最为突出的是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因为他们面对更多成本低且效率高的外来竞争者,政府通过补贴和调整、离岸组装条款以及优惠贸易协定、保护国内企业等形式进行干预。从企业方面来看,纺织企业主要采取为大市场生产标准化产品、在离岸地区利用廉价劳动力为大市场提品、针对特定市场生产小批量的特制货物等策略来应对挑战;服装企业主要采取为大市场生产基本服装的规模经济、雇佣移民或非法劳动力进行小规模生产、快餐式订单等方式来应对竞争。

其他国家的政府干预行为也较为明显。如澳大利亚政府在2011年宣布对67家纺织、服装和鞋(TCF)企业资助250万澳元(约合260万美元),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商业模式优化和管理,帮助其度过经济低迷的关键时期。埃及宣布了近20条保护国内纺织服装业的措施,据此将对埃及进口的机织和纺纱产品、服装征收保护费,提高进口纺织品的关税税率。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政府色彩也相当浓厚,比如,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2009年2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每个五年规划期都会编制纺织工业发展规划;地方政府为吸引相关企业入驻,纷纷出台不少相关扶持措施和政策。

3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

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统计,1949年~2000年之间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处于内涵式增长阶段,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目标由最初的尽快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转向出口创汇等,全国各省(市、区)都在积极发展纺织服装产业;2000年以后,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其他国内外因素,发展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始到国内的不发达地区或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产业转移的趋势愈加明显。

3.1内涵式增长时期

新中国建立以前,纺织服装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大城市地区。上海、青岛、天津三市的棉纺锭占全国的70%左右,上海的毛纺锭占全国的75%。新中国成立后,纺织服装产业开始向内地和原料产地扩散,北京、河北、河南、陕西等原料a地建立了一系列新兴纺织工业基地。由于“三线建设”的推动,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产棉区的棉纺锭占全国的2/3,产毛区的毛纺锭占全国的1/2,西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云南、等省市也有了规模不等的发展,纺织工业基本上成长为一个品种丰富、门类齐全的产业。但在此期间,发展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政治烙印,既存在停滞不前的状态,也有盲目布点、严重消费过度的阶段,总体上来说,发展非常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与调整,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等服装企业大量来到中国大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国际贸易和承接国际转移首当其冲的阵地,东莞、佛山、深圳、晋江等城市成为最早的纺织、制鞋、制衣等产业集聚地。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下,纺织服装产业逐渐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等地形成一批产业集群;与此同时,传统纺织基地,如上海、天津、北京和青岛等地的国有企业逐步退出纺织制造加工业,经过压锭重组,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的产业策略转向贸易、品牌和研发,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出口骨干企业。

3.2区域内外转移时期

进入21世纪,由于劳动成本上升、原材料紧缺、欧美等市场出口疲软、贸易摩擦加大以及东南亚国家的竞争等因素,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开始进行转移和转型升级。既有向东南亚等主要海外国家的直接投资和建厂生产,也有从中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

3.2.1海外投资与产业转移

截至2014年年底,国内纺织业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建立超过2600家纺织服装生产、贸易和产品设计企业,其中大多数在亚洲;2004年以来,国内约200家服装企业在东南亚设立了生产工厂。从开拓国际市场来看,海外并购成为纺织服装企业快速实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3.2.2国内产业转移

从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区域在2005年开始将部分企业或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基础较好、成本较低的周边省份,南部沿海区域以内部转移为主,北部沿海区域主要是山东省内部及向周边地区转移,中部区域是未来重要的承接区域;从省(市)间来看,主要是东部地市和江浙一带省内地市问的调整,也呈现出向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的部分地市移动的趋势。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功能转换,从大都市空间尺度上来说,上海市纺织服装产业呈现出明显的郊区化趋势。

从纺织服装产业的细分行业来看,纺织业主要是山东、江浙和广东的省内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四位码产业中转移特征非常显著的包括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的毛条加工,毛针织品及编织品制造;明显具有临近转移特点的毛织品制造、纺织带和帘子布制造,其他针织品及编织品制造;生产更加集中的有毛纺织品和丝织品制造。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发展有在福建泉州,山东的青岛、威海和潍坊集聚发展之势。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有在福建泉州和中西部地区集中发展的态势,四位码产业中转移特征非常显著的包括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羽毛(绒)加工;明显具有临近转移特点的皮箱、包(袋)制造和毛皮服装加工;生产更加集中的有皮鞋制造和毛皮鞣制加工。

总体来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一方面由于要素禀赋、政策引导以及技术梯度的差异,可以观察到我国大区域板块之间的大尺度布局调整,另一方面也有基于产业链分工引起的省区内部以及大都市区内部的布局调整和优化。同时还存在基于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的海外直接投资和建厂生产加工。

4研究述评与展望

面对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以及中国人口、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剧烈变化,影响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的因素更加复杂和模糊,使得原有研究和分析框架已不能有效解释和分析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布局演化,因此在未来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机理研究尝试新途径。现有对于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研究,大多采用“问题一原因一对策”的研究范式,往往局限于对现有实际经验的总结和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分析上。对于产业空间布局调整过程中多区域、多尺度、多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机理研究不足,未来不仅要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演绎和推导,还要基于企业的微观主体进行建模,以动态反映纺织服装产业空间系统内各种参数的变化特征。

第二,对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随着后配额时代的到来,纺织服装产业的全球性开放已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同时由于国内对于纺织服装产品需求的升级,以及有效推动地区产业集聚、形成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需要,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研究课题。但现有研究无论是在全球层面,还是在国家和区域层面,对纺织服装产业整体以及各分支行业空间布局演化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等都还缺乏更为缜密的系统化研究。

第三,增强对国内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纺织服装产业布局演化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我国大区域板块之间的大尺度布局演化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另一方面也需要深入研究省区内部以及大都市区内部的布局调整和优化的独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上一篇:初中数学创新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高危新生儿的护理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