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3-03-07 10:40:52

纺织业发展战略

纺织业发展战略范文第1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have a rapid development, the impact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ontinue to improve. However,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mainly use the adequate material resources, cheap labor resources advantages to develop and did not change form a large textile country to a powerful textile country. Facing the new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how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build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s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关键词:纺织业;发展战略;资源

Key words: textile industry;development strategy;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110-01

1我国纺织业的优势及不足

1.1 我国发展纺织业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①我国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然纤维资源和快速发展的化学纤维资源优势。棉花产量一直位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棉花产量的1/4左右。苎麻纤维只占我国纤维总量的1%,而在世界上占到99%,亚麻也是我国的特色资源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生产国,蚕茧和蚕丝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②我国具有人力资源优势。纺织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的工资成本和劳动力素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亚洲、南美洲、非洲的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素质高,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产业技术升级换代,我国纺织业也暴露了自身的一些不足①在行业经济规模明显的情况下,我国的企业规模整体偏小。由于工厂平均规模偏小,技术装备参差不一,连续化、自动化程度低,加上管理水平不高,使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与先进国家(地区)相比差距悬殊。先进国家(地区)的化纤人均的产量大约是我国的6-10倍。②核心生产技术缺失,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目前我国高端纺织机械仍然依赖进口,国内仿制产品与引进设备技术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技术的缺失导致面料新品、印染、后整理工艺开发能力薄弱,终端纺织品始终落后国际半拍。③在品牌与市场竞争中差距较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达国家始终控制着纺织服装贸易的高附加值领域。从目前我国的出口结构来看,出口服装完全依赖于进口商的市场网络与品牌,没有独立的营销网络,产品高额利润绝大部分被商获得。靠资源优势来扩大纺织品贸易,带来了数量增长效应、创汇效应和就业效应,但弊病也显而易见:参与国际分工水平低,出口产业结构低,产品质量档次低,技术落后,企业效益差。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显然不能再局限于利用原料、劳动力资源优势,而应探求一种既利用我们的资源优势,又适应世界纺织品发展趋势的新战略。

2依托资源优势,构建我国纺织业竞争优势

我国纺织业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在产品同质的情况下,比较优势体现的是相对价格优势,而竞争优势体现的是绝对价格优势,是依托品牌、技术、人才的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成本随之增加,如果不培养竞争优势,提高科技含量,加快纺织产品升级,增强其竞争力,那么原有的比较优势将会降低甚至变为竞争劣势。近几年纺织产业向东南亚国家的转移说明我国正在丧失人力资源优势。总体来看,我国纺织业正处于比较优势仍在发挥作用但有所削弱、竞争优势在发展但尚未完全形成的时期。我国既不能放弃比较优势,又要顺应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及市场需求发展的趋势,构建我国纺织业的竞争优势。根据我国纺织业发展现状,提高行业竞争优势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以品牌战略为先导,构建市场竞争优势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不是某方面的领先,而是在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如技术含量、产品质量、销售服务、销售网络、促销手段等多方面的领先组合,即系统领先性所形成的竞争优势。

2.2 以集团化战略构建规模竞争优势从国际上看,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大企业、大集团的实力和竞争力上。纺织业和纺织企业的竞争也大体如此。就我国纺织企业而言,应建立并优化工贸一体化、多元化的产业集团。选择优势“龙头”企业,通过跨行业、跨地区的资产重组、兼并,扩张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推动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互相参股,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工贸一体化、以贸易为主体的产业集团。

2.3 以技术研发为依托,构建技术竞争优势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技术进步对一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贸增长贡献率日益增大。随着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国际贸易中的产品结构不断升级,高技术含量,高档次、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纺织品竞争更主要是体现在生产技术创新,面料品种创新等一些科技因素方面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显然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利用外在资源优势,而应积极推动技术进步,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并应用于产品生产,进而获取高额差异利润。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拥有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另一方面要合理引进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通过从国外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增加人力资本和技术研发投入,攻克核心生产技术,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采用高新技术进行嫁接,提高现有纺织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高速化与稳定性,使出口纺织品和服装产品质量保证有更为可靠的基础。

2.4 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构建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从国际经济发展整体看,我国纺织业人均资本和原料资源相对短缺,人力资源极为丰富,而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大、最现实的优势资源就是丰富的劳动力。随着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技术人才缺口逐年扩大,尤其在知识经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短缺状况不断加剧。我国纺织业能否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将最终取决于高素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的整合和实施。要加强纺织大专业院校及科研队伍建设,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纺织科技人才。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高级专家参与我国纺织工业技术开发工作,在开发新产品、研究新原料、改进纺织机械,采用高科技技术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纺织业发展战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纺织业集群;SWOT分析;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 F40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2-0121-03

[作者简介] 龚世文,山东工商学院中加学院国际商务教研部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山东 烟台 264005)

随着2006年1月第四批纺织特色城、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名单的出炉,全国已有45个市、59个镇成为纺织产业试点地区。这些纺织产业集群分布在全国各地,在沿海各省市形成了极有活力的纺织集群经济带,其中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这三大经济圈最为集中,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中,76.38%的纺织企业, 60.97%的从业人员,86.04%的出货值都聚集在这里。中国目前已具规模的纺织产业集群分布如下:

从中国目前的纺织业集群发展状况来看,以江浙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和以广东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纺织业集群都显示出极大的竞争优势,而山东省内日益兴起的纺织业集群正在成为环渤海三角洲地区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一、山东省主要纺织业集群式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的拉动下,山东省棉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棉纺织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20个企业中山东省企业占1/3强。2005年山东省棉纺织规模以上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达1400亿元,占全国棉纺织的21%左右;利润总额为74亿元,占全部利润的46.25%;出货值为6.16亿美元,占总值的27.41%。可见,山东省棉纺织业的经济发展为全国的棉纺织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说明其产品档次较高,销售良好,使企业获得了较高的利润,得益于企业高起点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积极的调整产品结构,得益于企业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内部管理。同时,全省纺织行业还安排了450万左右的人在纺织行业就业,其中约350万为农民工,为全行业的许多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山东省近6年纱和布产量、占全国比重以及年增长率(见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山东省纺织业在全国已经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且从2002年第一个纺织业集群成立开始,纱和布这两种纺织业产品的基础原料增长速度较快,尤其是2004年开始增长十分迅速。山东省纺织行业以针织、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品等最终产品为龙头,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使得纺织区域经济发展很快;目前已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的名城镇有即墨中国针织城、昌邑中国印染名城、诸城中国男装名城、海阳中国毛衫名城、文登中国工艺家纺名城、胶南王台镇中国纺机名镇、邹平中国棉纺织名城和周村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可见山东省纺织行业的产业集群已形成,纺纱(毛纺)――织布(针织)――印染――服装(家纺)完整的产业链方式,这是其他省份所不具有的。

(一)中国工艺家纺名城――文登市

与全国其他家纺产业集聚区相比,文登市工艺家纺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起步较早,规模较大。文登的工艺家纺业起源于1955年,到目前,全市已拥有182家工艺家纺企业,工艺家纺业已发展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第二,技术力量较雄厚。目前全市家纺行业共有各类技术人员5200多名,其中高级职称720多名,部级工艺美术大师1名。第三,生产设备比较先进。目前全市家纺行业拥有主要生产设备5.2万台(套),其中 40%达到或超过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60%达到或超过90年代国内先进水平。第四,家纺产业链初步形成。已形成抽纱、服装、羊毛衫、玩具、织造等五大门类,以中档产品为主,高档和低档产品为辅,并逐步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第五,产业的辐射带动效益巨大。近年来,文登家纺工业充分发挥科研力量雄厚、生产设备先进的优势,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中国毛衫名城――海阳市

海阳市的服装加工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04年1月海阳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授予“中国毛衫名城”称号。海阳市对民营经济实行特殊的激励政策,催动服装业快速成长,形成了大发展的态势,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产业规模大。全市服装加工企业500余家,固定资产17亿元,年产量近2亿件,年消耗纱线4万余吨。二是外向度高。全市95%以上的服装产品出口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有80多家服装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三是社会贡献大。2004年服装业实现利税3亿多元,占全市的23%;服装业向社会提供近8万个就业岗位,除满足本市就业外,还吸纳外来务工人员1万多人。

(三)中国印染名城――昌邑市

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数据计算,昌邑市印染布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产品内销市场覆盖率达到6 .5%,出口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4.5%。印花产品销往全国各省市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山东省纺织业集群式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初显规模经济效应。由于市场的扩张,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群内各企业在生产上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

2.生产工艺历史悠久。山东省几个主要的纺织业集群都有至少2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很多产品加工工艺处于全国乃至国际先进水平,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生产工艺成为山东省纺织业集群的一个显著优势。

3.发展空间广阔。省内很多集群已经形成工业园区,各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为一些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劳动力成本优势。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是整个纺织行业的共同特点,而在山东省这个特点渐渐转化成纺织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由于人口比较密集,加上整个省内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比浙江和广东同类企业要低,整个山东省纺织业集群具有很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二)劣势(weaknesses)

1.群内企业关联度低。山东省纺织业集群由于长期只进行加工贸易,企业间缺乏产业关联,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大企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各自为政,甚至是恶性竞争现象。

2.融资渠道不广阔。山东省纺织业集群大部分是自发形成的,外部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同时由于产业层次低以及社会信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群内诸多中小企业向银行直接融资难度较大。而在广东省很多纺织业集群最初都是由港澳台商人投资形成,拥有很大的资金优势。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群内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合作不够,多数企业不拥有适应市场的设计能力,仅仅成为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产品技术创新不足,科技含量低,严重制约全省纺织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全省产业结构升级。

4.行业协会不健全。虽然山东省部分纺织业集群早在10年以前就形成了行业协会,但是行业协会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没有起到加强行业自律、价格自律、制定行业标准、举办商贸活动的作用。

5.品牌优势不明显。产品自有品牌少,特别是没有国际知名品牌,产品自身价值体现不足,知名度低,也影响了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6.国际化程度不高。随着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不断深化和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纺织业要真正显示竞争优势就应该积极“走出去”,而山东省目前形成的纺织业集群虽然都有一定的出口贸易,但是整体国际化程度不高。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国际产业转移大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在发达国家逐渐萎缩,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转移过程为我国纺织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集群式发展既能减少单个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又能增强我国纺织业整体竞争实力,加速纺织业产业结构升级。

2.国家政策支持。我国自2002年12月确立了第一批纺织业集群试点名单以后,纺织工业协会就一直本着跟踪、调查、指导、服务的精神开展工作,旨在提高试点集群地区的产业水平。事实证明,纺织工业协会和地方政府在促进纺织业集群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很多集群都得到了政府政策的优惠和支持。

3.国外资金流入。加入WTO以后,我国投资领域对外的开放,外资进入我国纺织行业,可以加快我国纺织业的技术进步与改造,为我国纺织业带来新的活力。同时也拓宽了纺织业的融资渠道。

4.“后配额时代”的到来。纺织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而我国纺织业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和较完整的制造加工产业链,配额取消以后我国纺织业更能在国际市场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四)威胁(threats)

1.国内纺织业集群的竞争。根据波特“五要素模型”组织面临的威胁之一就是现有竞争对手的威胁。而对于山东省纺织业集群而言,现有竞争对手主要就是国内已经形成的其他纺织业集群,尤其是浙江和广东一些相对成熟的纺织业集群的竞争。

2.国外纺织业集群的竞争。在“五要素模型”中涉及到的另一威胁就是潜在进入者所带来的威胁。在这里就是国外成功纺织业集群可能会将产品销售到中国,甚至将生产转移到中国,这无疑会给山东省纺织业集群带来巨大挑战。

3.世界平均行业利润下降。随着各国的开放,国际纺织品市场必然出现供大于求的总趋势,整个世界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必然下降,而我国的纺织业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三、山东省纺织业集群式发展TOWS矩阵以及战略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出,山东纺织业集群式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而如何有效利用内外因素,促进集群发展则成了集群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出山东省纺织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SO战略

SO战略就是指充分发挥内部优势,抓紧外部机会,尽可能提升集群的竞争优势。目前,山东纺织业集群就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S3O2)。良好的政策、健全的机制能促进产业集聚,也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因此要按照规模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的原则,建立更多的工业园区,并制定相关的土地、招商、管理等方面的政策。

(二)WO战略

WO战略就是指利用外部机会来克服内部的劣势,从而挖掘集群新的竞争优势。具体有以下战略:

1.引进外资(W2O3)。利用群外和国外资金来弥补集群融资渠道狭窄的劣势,壮大集群效应。

2.引进先进技术(W3O1)。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引进先进技术提升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走国际化道路(W6O4)。“后配额时代”的到来给山东省纺织品出口创造了巨大的机会,而目前山东省纺织业集群大多没有实施国际化战略,没有发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三)ST战略

ST战略就是指利用内部优势来回避外部威胁。山东省纺织业集群应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来面对国际平均行业利润下降所可能带来的威胁,进一步壮大集群规模,使群内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内部范围经济效应。

(四)WT战略

WT战略就是指尽可能减少内部劣势,并且回避外部威胁。对于山东省纺织业集群而言,具体可以有以下战略:

1.完善群内中介机构,健全行业协会。无论是浙江还是国外一些成功的纺织业集群,内部都建立起完善的中介机构和服务机制,这是山东省纺织业集群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实施品牌战略。产业集群有利于创立区域品牌。一提到家电,人们就想到顺德;一提到五金,人们就想到永康;一提到打火机,人们就想到温州;一提到领带,人们就想到嵊州;一提到袜子,人们就想到诸暨大唐;一提到纺织,人们就会想到浙江绍兴。因此,山东省纺织业集群也要加大力度,实施品牌战略,使产品真正成为“质、价、牌”都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刘金钵,任荣明.我国纺织业产业集群研究[J].纺织学报,2004,(10).

[2] 达捷,董春.我国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现实分析[J].特区经济,2005,(11).

[3]郭先登.山东纺织业应对无配额时代经济发展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5,(3).

[4]裘明军,方玉琴.有关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几个问题[J].经济论坛,2006,(1 ).

[5]邱海雄,崔强.剖析集群创新――西樵纺织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J].学术研究,2004,(7 ).

纺织业发展战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产业生命周期;常州市;纺织业;实证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B

一、理论基础

生命周期理论起初是作为生物学概念提出的,一般来说,生物有机体从出生到死亡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直至衰老死亡几个过程,这就是生物学上所说的生命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后来这一理论被引入到经济学和管理学中,首先应用于产品,以后又扩展到企业和产业当中。[1]最早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是美国学者波兹(Booz)和阿伦(Allen)。1957年,在两人合著的《新产品管理》一书中,他们提出根据产品销售情况可以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2]再后来,有经济学家把这一理论应用到产业研究中,产生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产业从产生、成长再到衰落一般会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就是该产业的生命周期。

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通常可以用图表进行表示。如果用时间为横坐标,以产业地位发展情况为纵坐标,分别用I、II、III和IV表示一个产业发展所经历的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那么一个产业发展的完整周期可以用下图来进行表示(具体情况见上图)。

笔者认为,可以对上面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示意图进行补充和完善。由于在一个产业的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产业发展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分别会经历潜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夕阳产业四个发展阶段。

从上图可以看出,产业在初创期,由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较小,因此在此发展阶段该产业的企业数量少且规模小,产业产值较低,产业处于发展的幼稚期,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也较低,该产业处于潜导产业阶段;产业发展到成长期,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企业规模扩张,数量增加,产业产值迅速增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此发展阶段,由于该产业往往有很强的扩散效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政府往往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来扶持该产业发展,该产业也往往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产业发展到成熟期,市场发展基本达到饱和,并且发展缓慢。这一阶段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企业得到兼并重组,大量不具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最后生存下来的都是竞争实力很强的大型企业。这时候产业技术也已经成熟,该产业无论从产值、利税和就业人员比重等各方面都对国民经济起到了支撑作用,该产业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产业发展到衰退期,由于市场萎缩,产值和利润下降,大量企业倒闭或转行,一些企业为了寻找生存空间,把企业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进行转移,该产业也成为夕阳产业(具体情况见下表)。

产业发展周期和产业地位对照表

利用上面经过修改和完善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常州市的纺织业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常州市纺织业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常州市纺织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从而为常州市纺织业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二、常州纺织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初创期(1906-1955年)

常州是我国纺织名城,纺织业发展历史较早,早在唐代时,常州的纺织业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1906年常州第一家机器织布厂晋裕布厂成立,成为常州历史上第一家机器化大生产纺织工场,标志着常州近代纺织业的开始。此后,常州市的纺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出现。到抗日战争爆发前期,常州纺织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染织布厂已经达到40多家,织布机达到7000余台,纱锭6万多枚。[3]但是抗战期间,常州纺织业遭到重大打击,大量纺织染公司遭受破坏,厂房被毁,工人逃亡,一些纺织企业被迫内迁,企业发展举步维艰。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迁的纺织企业又纷纷迁回常州重新开工生产。建国后常州纺织业发展迎来了春天,到1955年,常州的布机数量已经仅次于上海,位于全国第二位,但是在整个纺织企业中,大中型企业较少,小型企业甚至手工作坊式企业占重要比重,设备和规模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二)成长期(1956-1977年)

常州纺织业真正得到迅速成长的时期是从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从1956年开始,常州的纺织企业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公私合营改造,通过政府对纺织业的改组和改建,常州纺织业发展焕然一新,形成了拥有棉、毛、化纤和丝绸等多门类,集纺、织、染、针织和纺织机生产等比较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此时的纺织业已经成为常州的主导产业,纺织企业的规模扩大,数量迅速增加,纺织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州纺织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纺织界的排头兵。

(三)成熟期(1978-2000年)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纺织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常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优先纺织业,把纺织业的发展放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纺织业无论从产值、利税和就业人员比重等各方面在常州国民经济都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常州市的支柱产业。常州生产的灯芯绒、牛仔布、卡其布等产品享誉国内,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常州市的纺织业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州靠纺织业的影响力而成为“全国工业明星城市”,在全国纺织工业中享有一定的盛誉。

(四)常州市纺织业发展的衰退期(2000年以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常州一直把发展纺织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而一度忽视了其他高新产业的发展,因而没有赶上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经济发展逐渐显露出落后态势,与我国长三角其他地区相比,常州经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差距逐渐扩大。这种差距不但表现在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而且还表现在产业结构上,主要表现在纺织业在常州国民经济中一枝独秀,其他产业发展滞后。这一时期,由于国际纺织品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国内纺织市场低水平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常州纺织业发展进入衰退期,大量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倒闭。

进入新世纪之后,为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推进常州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2013年10月,常州市出台《关于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农机和工程机械、太阳能光伏、碳材料、新医药、新光源、通用航空、智能电网、智能数控和机器人等十大产业链为今后主要发展方向。由于政府政策的调整,纺织业在常州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已经成为常州市的夕阳产业。

三、常州市纺织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能过剩,竞争压力加剧

近年来,常州纺织业发展形势严峻。常州市纺织品服装出口不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而且还要应对来自国内的竞争压力。由于纺织业进入门槛低,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规模或转投资纺织业,加之东南亚等发展国家纺织业的飞速发展,使这种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程度,纺织业的附加值越来越低。从产业结构看,常州市纺织服装出口产品基本处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的低端,由于多数企业不能生产市场畅销高附加值的高档纺织产品,导致目前中低档纺织品产能过剩。从增长方式来看,纺织服装产品的贸易增长以“跑量”为主,过多依靠价格竞争。

(二)用工紧张,劳动成本提升

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传统产业,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由于目前纺织业工人工资较低,且劳动强度大,常州市愿意从事纺织服装一线生产的适龄劳动者越来越少。每年春节过后,常州纺织服装企业都会有部分外地职工流失,造成用工紧张。同时为了吸引工人,留住人才,纺织企业每年都要提高工人的薪酬和福利待遇,造成使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

(三)原料涨价,生产成本提高

自2011年以来,纺织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国内棉花价格每吨要比国外高5450元左右,最高时甚至一度达到6000元。2013年,受H7N9禽流感影响,我国一些地区大量宰杀活禽,导致鸭毛、鹅毛原材料大量减少,使得羽绒价格一路飚升,造成全国纺织企业成本提高,一些企业由盈利转为亏损,常州纺织企业也无能幸免。

(四)品牌薄弱,市场竞争力差

总体来看,常州市纺织服装在出口中主要靠贴牌加工,使用自主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不足,产品开发和品牌运作比较薄弱,在品牌建设与运作方面,与世界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常州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进行大规模的来料、来样加工和贴牌生产,或简单复制、模仿国外的名牌产品,致使纺织服装业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扩张状态,市场竞争力差。

四、常州市纺织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常州市纺织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基本符合夕阳产业的特征,虽然纺织业已经不是常州市政府优先扶持的产业,但是目前常州市的纺织业仍然具有很大的产能。笔者认为常州纺织业要想走出困境,应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做出举措。

(一)政府层面

1.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国门。“一带一路”战略给常州纺织业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2014年12月,在江苏视察时的明确指出,江苏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江苏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是常州纺织业走出困境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市场。常州市政府应该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纺织企业走出国门,通过“一带一路”把多余的产能转移到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实现常州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际上,在这方面常州已经走在前面,早在1968年,作为中国第一批援非项目样板,常州市政府在非洲坦桑尼亚建立了友谊纺织厂。几十年来,虽然友谊纺织厂历经繁荣、改制、困顿多个时期,但是常州纺织企业在“走出去”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这无疑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常州纺织企业应该利用这笔财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有所作为。

2.提高市场准入,淘汰产业落后产能。常州市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调控经济运行行为,从而实现常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一方面,针对常州纺织业发展情况,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制定和完善纺织行业准入条件,提高纺织业市场准入门槛,淘汰纺织业落后产能,鼓励纺织企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另一方面,在市场监督方面应该采取严厉措施,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检查力度,依法关闭高污染纺织企业,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向纺织高端发展。

(二)企业层面

1.推进技术改造。目前常州纺织产业装备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产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贸易增长以“跑量”为主,过多依靠价格竞争,企业赢利空间较小。因此,常州纺织业当务之急是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尽快提高行业装备水平,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大产品差异化,增加产品花色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

2.树立品牌意识。对于纺织服装产业而言,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产业品牌优势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方面,纺织企业应该强化品牌培育和运营,推动“贴牌”向“创牌”转变。在纺织业升级转型中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对提升行业形象、提高企业国际市场话语权、增强产品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在这方面,常州黑牡丹、恒利等一些纺织企业已经走在前列。绅士、苏星、虹宇、太平洋等企业以技术进步为龙头,已形成专、精、优特有的竞争优势。“蓝豹”和“顶呱呱”雄居国内男装和彩棉市场,正向“中国驰名商标”奋进;飞洋鱼、波仕曼、高高、圣罗戈、博利伊博等一批常州品牌已开始崭露头角。

3.实现战略转移。面对劳动力资源危机和常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常州纺织服装企业应该高瞻远瞩,实施战略转移,企业向中西部和落后地区转移。在这方面,晨风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在苏北宿迁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员工多达3000多人,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延伸产业链。帝商服装跃过长江,在苏北大丰新办棉纺织厂。但是这种转移目前还只限于江苏省内,转移力度还不大。常州纺织企业应该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把企业向我国中西部和中亚地区转移,从而实现促进常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被转移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双赢”。

[参 考 文 献]

[1]张会恒.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J].财贸研究,2004(6):7

[2]姚建华,陈莉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评述[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5(2):56

纺织业发展战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家用纺织品;出口贸易;市场变化;潜力;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家用纺织品在世界纺织品服装产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几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同时也为我国解决就业以及推动工业化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我国家用纺织品行业的技术含量较低,出口贸易面临许多问题,因此,对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贸易市场结构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一、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贸易概述

我国家纺行业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在经历了品种增加,质量提高的过程之后,从2000年开始迅速发展,出口数量和创汇的增加,促使家纺行业当之无愧成为了纺织行业的一颗新星。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致使我国家纺产品出口呈现了负增长的趋势,虽然中间有所回温,但是家纺产品的单价还是不容乐观。一直持续到十二五期间,国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发展方式,使我国纺织行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并且加入了国际市场的竞争行列当中。

通过对我国纺织业的调查显示,最近几年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额占纺织服装出口的比重上升,值得一提的是家用纺织品的增长速度大于整个行业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我国家用纺织品的出口额、出口量、出口单价均保持小幅增长;我国纺织品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省以及周边省市,比如:江苏、上海等地,成为了当地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市场变化特征

通过对我国家用纺织品进行基础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纺织业发展初期,我国家用纺织品的出口总额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出现小幅度回落。从家用纺织品的分类来看,一部分商品出口增长比例较快,例如:床上用品、厨卫等,而一部分商品因为受众群体较小,出口增长比例也相对有限;通过聚类分析法,我们将市场划分为四个梯队,例如:第一梯队主要有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优于我国,因此,他们的地位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第二梯队主要是香港、阿联酋等国家,这些国家起步晚,国内在发展新兴的经济体制,因此,我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量相对较大。对于不同梯队国家的情况不同,我国家纺出口市场也不尽相同,层次清晰、明显,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贸易潜力估算

通过对我国家用纺织品进行量化分析,估算我国家用纺织品的出口贸易潜力,从数据上可以发现,对我国家纺产品的出口影响最大的是经济总量,经济总量上升,家纺产品的出口额也会随之增长,而双边人口规模以及运输成本却与我国家纺产品的出口呈现负相关的关系;根据模型估算市场潜力,各国的市场潜力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随着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我国的家纺产品的贸易市场将会不断的扩大。

四、提升家用纺织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我国虽然是家用纺织品出口大国,但还不是家用纺织品强国。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家用纺织品在产品研发、设计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我国要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并且尽快解决问题,促进我国家用纺织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1.国家实施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们都知道家用纺织品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家用纺织业的发展,要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重视产品的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首先,要客观的认识家用纺织业目前的发展环境,虽然全球经济一体化给我国的家用纺织业带来了机遇,但是,我们要清楚意识到与机遇并存的挑战,并且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适合家用纺织业发展的战略;政府要积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促进我国家用纺织品产业的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提供政策性支持,进而推动我国家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

2.家用纺织品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产业集群战略,这种战略的优势在于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以及能够发展区域经济,产业集群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扩大企业规模,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品牌化战略,我国家用纺织品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就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发挥品牌的作用,如果能够拥有家纺品牌,那么就是拥有国际市场的高占有率,从而适应国际化竞争;差异化战略,实施差异化战略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增强品牌产品的独特性,进而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偏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巩固自己的地位。

3.企业发展家用纺织品的竞争优势

企业作为家用纺织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参与国际竞争的硬件,因此,要严格要求产品的质量,使之达到国际标准,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其次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家用纺织品的科技水平,采用新工艺,降低产品成本,减少污染,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家用纺织品产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因此,要大力发展家用纺织品对外贸易,促进我国家用纺织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家用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秀敏,张立学.贸易引力模型对东北亚五国的实证检验及贸易潜力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8(03):259-261

纺织业发展战略范文第5篇

纺织品贸易战凸显李嘉图理论误区

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是200年前与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Robe~Malthus)齐名的英国最为活跃的经济学家之一。和马尔萨斯出身于英国上流社会、始终专注于学术不同,李嘉图出身于为当时主流社会所不齿的犹太家庭。早年的他凭借天才的判断分析能力,游刃有余地博弈于伦敦股市之中,40岁出头时已财富惊人。从此,皈依贵格派基督教的李嘉图,告别了商海,致力于经济学的研究,并活跃于英国议会,一跃成为当时英国思想、政治界的焦点人物。

如果说李嘉图与马尔萨斯的人生道路的反差足以令人回味无穷,那么其身后之荣辱更如天上地下。马尔萨斯悲观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理论被几乎所有的经济思想阵营所鄙夷,而李嘉图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却广为接受,成为当今世界的经济思想主流。至今,他仍然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经济思维的主宰者之一。

恰如剑桥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说,任何自以为思想独立、特立独行的政策制定者或社会分析家,其思维往往只是某一位伟大思想家思想的奴隶。李嘉图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推崇作者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佛里曼经济学讲座教授、清华丈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自由贸易,并认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互利的,因此,他也成为了发挥比较优势的自由贸易理论的鼻祖。

李嘉图的理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在一个家庭里,家庭主妇能比保姆更好地教育和抚养自己的子女,但由于她外出工作每小时的工资是10元,而保姆每小时的工资是1元,那么,经济上最合理的安排是:家庭主妇外出工作,获得每小时10元的工资,用其中的1元给保姆,这样,这个家庭可以获得9元的剩余。尽管家庭主妇在教育子女和外出打工两方面都胜过保姆,但是她外出工作是相对效益最大的,这就是她的比较优势。同理,对于两个国家而言,每一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生产效率最高的产品,即使一个国家可能同时在两种产品上具有绝对的优势。这就是所谓的“比较优势理论”。当今的经济发展主流思维认为,在国际领域开展贸易,让每个国家充分发挥它的比较优势,是经济发展最行之有效的道路,这就是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经济学的简单延伸。

但我们不能不看到,比较优势这一整洁完美的理论正遭到烦杂现实的挑战。最近发生的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之间的摩擦就最好地揭示了李嘉图理论作为发展战略的误区。

中国的纺织业据官方声称吸纳了近2000万的就业人口,而美国和欧洲的纺织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充其量不过几十万。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美国和欧洲应该放弃他们在纺织品行业的生产能力,并将其让位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充分发挥后者劳动力廉价的优势(既是相对比较优势,也是绝对优势)。但问题恰恰出在这发达国家几十万人的小产业上。

第一,如果欧美放弃纺织品行业,这几十万的产业工人将面临巨大的工作转型的挑战,让这部分工人从纺织业转移到高技术行业或是其他欧美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其中的培训和迁移成本远远高于这些产业工人的年薪收入。第二,这几十万工人的政治能力是巨大的。西方人常说,所有的政治问题都是当地的问题(a11 politicsare local)。这几十万人可以利用他们在当地的政治能量去游说本地的议员们,进而动用这些议员的政治能力和政治资本给本国的政府官员施加压力,要求对中国的纺织品加以限制。因此,纺织品贸易之战的本质实际上是就业之战,是几十万欧美纺织工人同近2000万中国纺织工人的政治较量。在这种政治较量中,中国作为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出口国,是难以完全制胜的――尽管我们的政府官员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为这个博弈的主战场不在中国,也不在WTO,而是在欧美的纺织业比较聚积的地区。

然而,问题还不止于此。2000万人的就业相对于中国尚未转移的3亿多农村劳动力以及每年上千万的新增劳动力而言,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指望继续扩大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产品出口来解决就业问题,其道路可谓艰难至极。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国际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政治大国,在国际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维的,这就注定我们在贸易问题上不可能用尽所有的国际政治资本,我们还有许多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国际政治目标需要推进,比如引导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改革、与周边国家的领土资源等问题的协商、祖国统一等等。

再进一步分析,纺织品贸易还凸显出另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很多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在纺织品出口上赚取的利润差额远远不到10%。事实上,全球70%以上的纺织品进出口都是由若干家以香港为总部的公司所掌握,所以中国在所谓“中国制造”的游戏中,得到的仅仅是一部分劳动力就业以及极为可怜的利润份额,这样的发展显然不利于中国纺织业的产品升级和长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两大致命硬伤决定中国应当告别李嘉图

可见,以大卫・李嘉图为先锋的比较优势理论,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而言几乎是无懈可击的,但如果把它推广到发展战略,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发展战略上时,就出现了致命的硬伤。

第一,来自于国际政治的困难。当年大卫・李嘉图高举自由贸易的旗帜、力主废除保护地主阶层利益的《玉米法》(cornlaw)时,面对的主要是英国国内反对自由贸易的势力,而如今,发展中国家在争取自由贸易的问题上所面对的是发达国家,尽管发展中国家不论在国家的数量上还是在人口上都占绝对多数,发达国家则占少数,但这些少数国家的市场容量远远大子发展中国家钓市场容量,因此,少数国家对于多数国家在谈判问题上反而是占有优势的。考虑到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来自国内特定阶层的压力,发展中国家指望发达国家不断地开放市场、不断地让出那些已经不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明显不现实的。

第二,李嘉图的理论没有考虑到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的潜在优势。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真正的优势在于它巨大的、潜在的国内市场。目前,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远远没有完全开发,包括中部、西部及东北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只有这部分市场不断地开发出来,中国的企业才能够不断地更加顺利地发展,才能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也只有这样,中国就业问题的解决才能够从根本上找到出路。

纺织业发展战略范文第6篇

关键词:纺织业;内迁;特征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00802

1问题的提出

国际金融危机使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遭受重创,但也催生了从沿海到内地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2012年党的十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要求,中西部地区应抓住这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采取灵活的承接策略,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努力从低端的加工组装向高端制造乃至“创造”攀升,实现产业升级。

2文献综述

在产业转移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对产业转移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如“雁行模式”、“生命周期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著名模型和理论。张辉(2004)引入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我国如何面对全球产业转移和竞争,进行了由宏观到微观多层次多角度系统的分析。陈刚(2006)分析了产业转移的概念、动因、模式、效应、战略与对策等基础问题。冯根福(2010)探讨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的形成,以及与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出现背离的原因。

研究纺织业内迁的文献有:李廷、陈淑英(2011)研究了不同经营方式和行业类别的东部纺织企业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战略。姜铸、刘妍(2011)对纺织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进行了研究。来红、唐根年(2011)指出,江浙两省纺织业的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并没有给该地区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魏后凯(2010)发现,同一产业在不同地区市场份额的变化能够间接说明产业转移趋势。笔者借鉴这一思路,用地区的纺织企业个数及其总产值在全国总量中各自所占的比重来衡量产业转移特征,间接反映该产业企业迁移趋势和特征:当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产业市场份额上升时,表明该地区产业的承接,即企业迁入;反之,意味着该地区产业转出,即企业迁出。

3我国纺织业内迁的基本特征

2009年4月,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纺织业被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纺织业内迁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纺织业内迁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1纺织业空间分布

本文按照东、中、西地区分类方法,依据1999年到2012年的统计数据,计算三大地区的纺织企业数及其总产值在全国总量中各自所占的比重(图1)。具体特征有以下三点:

第一,东部地区的纺织企业生产能力最强。在1999-2012年,东部地区的纺织企业数占全国比重为75%-87%,纺织企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为70%-88%,可见,东部纺织企业生产力近十年都处于非常高的水平。与之相对应的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纺织企业数及工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均一直未超过20%,所占份额较小。

第二,一直到2004年,东部地区的纺织业占绝对优势,纺织企业数及其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均呈上升趋势,而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则一直在下降。

第三,上述态势在2004年以后发生了变化。2004-2007年间,东中西部地区纺织企业数及其总产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基本维持不变,东部地区的数值在缓慢下降,中西部地区的数值逐渐上升。而从2007年以后,东部地区的企业数和产值比重开始加速下降,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数比重都在大幅上升,特别是中部地区上升得较快。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纺织产业空间分布很不均衡,整个产业的主体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较少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实际上,各地区纺织企业的数量比重与其产值比重大致接近,这表明各地区纺织业产值的高低与纺织企业的数量多少是相匹配的。2004年以前,东部地区纺织业的企业数比重低于产值比重,中西部地区则刚好相反。这说明中西部地区纺织企业的生产能力远不如东部地区。自2007年开始,东部企业数比重开始高于产值比重,而中西部地区企业数比重开始低于产值比重。可见,中西部地区的纺织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逐步走向高效、快速发展的阶段。

3.2纺织业发展阶段

西蒙·库兹涅茨提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一个地区某行业相对优势度的指标,可体现该行业的竞争能力,反映其技术、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具体来看,1999年之后 ,东中西三大地区纺织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的变化周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图2):一是2002年以前,东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高于1,远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中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高于西部地区。二是2002-2007年,东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下降较快,直至低于1;而西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大幅上升,并且一直高于中部地区。三是2007-2011年,东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基本稳定,而中西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在稳步提高;四是2011年以后,西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大幅上升,甚至超过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平均值与东部地区接近。由此可见,目前东部地区的纺织业已经不再具备明显的优势。

4主要结论与原因分析

首先,我国纺织业的确存在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现象。究其原因,成本仍然是纺织业发生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力。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工资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无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发展纺织业的相对优势已经逐渐消退。而中、西部地区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比较便宜,文化背景相近,法律制度相似,纺织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其经济上的必然性。

其次,纺织业内迁的程度并不高。根据产业结构理论,东部省份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不再适合作为支柱产业,纺织企业数量必将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纺织业在转移时并未完全迁出。东部地区的纺织企业大多是将生产制造环节向外转移,而保留附加值高的设计研发、品牌宣传等环节,东部地区的纺织企业仍然处在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头。这也解释了当前中、西部地区的纺织行业的生产总值依然远低于东部地区。

第三,西部地区的纺织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迅速。笔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是主要因素。同时,受益于产业高度集聚,西部地区的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管理能力以及资源配置水平等均取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进一步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总之,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转型期,东部沿海地区资源较为短缺、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纺织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渐趋下降,在大规模投入后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进一步集聚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政府应在资源配置、政策配套等方面积极扶持,促进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5启示与对策

5.1中央政府应重点关注的环节

第一,优化产业分工布局,统筹推进纺织业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根据不同区域间的比较优势,东部地区应该向价值链高端转型升级,而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好地区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等优势,承接、改造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逐步转型升级。国家有关部门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时,应统筹东、中西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大产业布局调整力度,在编制区域规划、对口支援、安排中央资金、落实优惠政策等方面,引导东、中、西纺织产业合理分工。

第二,坚决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要加快研究制定化纤、棉纤、印染等重要行业准入条件或产业政策,引导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适度控制棉纺、化纤常规产品产能的扩张,重点在时尚品牌、研发设计和市场控制力方面有所突破。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等政策手段,坚决淘汰落后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避免落后产能的迁移。坚持新增产能与落后产能“等量置换”或“超量置换”的原则,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加快进行技术改造,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升级,加快转变纺织行业发展方式。

5.2东部地区应重点关注转移、创新和升级

第一,分步骤、有重点进行转移和转型。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信息传播速度快,容易提高技术开发能力、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因此,拥有专有技术、品牌管理技能等核心业务的纺织企业,要在现有的生产基础上实现多元化经营;而无品牌尤其是纯来料加工企业,则更适合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部分产能。

第二,强化科技创新,参与全球分工。东部纺织产业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时,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进入全球价值链的战略环节,通过产业链向内地延伸,构建以本土企业为主体的国内价值链并融入全球价值链。为此,东部地区应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产品,将部分纺织类别向中、西部转移,以推动中、西部地区纺织业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5.3中西部地区应重点关注承接、集聚和转型

第一,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关联产业成链发展。我国纺织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已经开始转型升级,而中、西部地区仍停留大规模生产的阶段,具备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的空间。为此,中、西部地区应多作准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企业服务保障,避免移入企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引导移入纺织产业向园区集中,不断完善园区产业链配套,促进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第二,主动承接和转型升级相结合。经济学家小岛清认为,为了回避产业劣势,可以将产业进行空间转移,从而突出产业的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空间辽阔、资源丰富、潜力很大,应更加理性、主动地将承接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有选择地承接东部地区纺织业转移;同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5):3846.

[2]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10):9196.

纺织业发展战略范文第7篇

会议认为,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紧紧围绕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建设纺织强国的总布局而制定,在推进区域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是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京津冀位于环渤海的中心位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区域。京津冀纺织产业历史悠久,三地各具特点。北京的时尚创意产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天津作为老的纺织基地底蕴丰厚,科技创新和开发的潜力巨大;河北拥有各具特色的纺织产业集群,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纺织区域经济发展开创了新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新动力。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一直把行业规划研究、积极推进区域结构调整作为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工作。

“十三五”纺织市场发展空间仍大

会议听取了杨纪朝对纺织“十三五”发展方向的介绍。他说,“十二五”后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纺织工业需要重新理清思路,调整增长目标。目前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完成第四稿,尤其在纺织业定位方面增加了新的内容,纺织工业不仅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也是时尚和科技融合,衣着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内需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三五”期间,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着新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球纺织产业与贸易重塑新格局;二是国内外纺织消费市场蕴含着新动力;三是纺织与互联网融合催生了新变革;四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局面;五是纺织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度。

杨纪朝进一步指出,面对新形势,中国纺织工业将按照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利用纺织工业自身良好的产业基础,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创造“互联网+”新时代,成为具备高水平的科技实力和品牌实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文明持续发展,人才体系不断完善的纺织强国。

杨纪朝强调,纺织业应该建立起信心,纺织不是夕阳产业,市场不会萎缩,“十三五”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通过创新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天津推进纺织园区转型发展

按照“十三五”发展方向的要求,天津纺织业正在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天津纺织转型升级。天津纺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经济运行部副部长王秉祥介绍说,近两年,集团在严峻的市场考验面前,立足自身发展,制定了《天津纺织2014~2016转型发展战略规划》,在产业格局和效益格局上确定了“四、四、一、一”和“五、二、二、一”发展方向。集团“四、四、一、一”产业格局为:进出口贸易营业收入占40%;内贸物流营业收入占40%;其它业态营业收入占10%;纺织制造业营业收入占10%。集团的“五、二、二、一”效益格局为:进出口贸易经济效益占全系统利润总额的50%;内贸和物流业经济效益占全系统利润总额的20%;其它业态经济效益占全系统利润总额的20%;纺织制造业经济效益占全系统利润总额的10%。今年以来,天津纺织集团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增长态势,特别是出口板块实现10%以上逆势增长。

对于天津纺织业的调整,王秉祥说,集团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确定了“突破年”的总基调,提出了“抓住自贸区机遇,推进园区调整”的总思路,明确了“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中提高经济效益”的总目标。围绕总基调、总思路和总目标,落实“以自贸区落地为契机,推进结构调整;以老品牌为纽带,优化产业布局;以资金链为抓手,实施优胜劣汰”,同时,建立健全“六大板块”,即:外贸板块、内贸板块、物流板块、制造板块、物业板块、金融板块,全面推动纺织园区生产制造的转型发展。

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要求

产业转移是纺织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杨峻表示,国内产业转移速度正在趋缓,但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从形式上看,除了集群、产业园、批发市场外,还出现了微云工厂、创意产业、网络电商等新的转移形式。他建议,中国纺织产业转移要从国际地缘政治、工业发展、区域经济、国家战略、中国经济新常态等方面进行思考,找出适合自己的转移道路。

为了做好行业服务工作,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与天津中天建筑设计院在会上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规划和设计领域展开合作,以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要求。

在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第六届五次理事会上,各位理事听取了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秘书长余湘频所做的工作报告。对于明年的工作,他介绍说,研究会将结合纺织工业实际,加大对重大国家战略的研究,从中找准纺织工业在其中的位置和路径,推动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优化,促进企业走出去实施全球资源配置。

纺织业发展战略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疆;棉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4-0043―04

伴随着世界纺织产业的升级演化,纺织产业工业中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向亚洲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如我国大陆、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等地。同时,国内纺织产业出现由东向西的“产业梯度转移”的发展趋势。纺织产业将呈现新的布局。新疆发展棉纺织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丰富的原料资源和煤电气等能源保障优势、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的地缘优势、独特的区域民族特色等。新疆应抓住机遇。把有利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和产业的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一、新疆棉纺织业发展现状

(一)优势产业地位突出

新疆棉纺业依托棉花资源条件,近些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量规模从2000年的182.8万枚环锭、4.5万头转环纺,增加到2008年的360万枚环锭、8.7万头转环纺,分别增长96.9%和93.3%。棉纺织业已经成为自治区纺织工业中具有较强潜力的优势产业。

(二)产业布局逐步集中

新疆纺织工业的分布以首府乌鲁木齐为中心,沿南北疆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干线的重点城镇、原料产区、边界口岸延伸。“十一五”期间,已初步形成乌昌地区、库尉地区、阿克苏――阿拉尔地区、石河子――奎屯地区及喀什地区等五大纺织产业聚集区域,这五大区域的棉纺生产规模已占到新疆总能力的91%以上,成为拉动行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三)经济成分多元化进一步发展

新疆国有纺织企业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不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成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企业。同时,一批民营、外资资本的介入,也给纺织业带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行业整体经济实力。到2006年。自治区纺织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比重已从2000年的63%减少到37%,国有经济比重从86%下降到58%: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比重从14%上升到42%,非国有经济实现的销售收入比重已达到56%,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

(四)纺织品出口规模扩大,结构失衡

新疆棉纺织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初加工产品多。档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少,缺乏国际品牌支撑,出口商品很难占领高端市场,导致出口产品结构失衡。新疆纺织出口规模逐年扩大。但出口产品品种单一,主要商品为棉花、棉纱、棉布、地毯。出口产品结构以原料和半成品为主,出口产品国际竞争优势难以长期维持。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新疆棉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波特的“钻石模型”是分析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宏观分析工具。它主要由4个要素组成。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及其结构以及同业竞争。下面分别分析各个要素对新疆棉纺织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生产要素因子分析

1,原料资源

棉纺织业的原料资源主要是棉花和化纤。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3,与其它各产棉省区相比,新疆在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纤维品质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从1993年开始,新疆棉花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连续十几年全国第一。棉花纤维品质方面,新疆棉花与国内其它棉区相比:在2.5%跨距方面,优于长江流域的棉花;在长度整齐度上,高于黄河流域的棉花;在伸长率、反射率和黄度上,优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棉花;在马克隆值方面,优于长江流域的棉花。而且新疆棉花在大部分衡量棉花品质的指标上也都超过国内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新疆棉花在国内棉花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和主导地位,丰富的棉纺原料为新疆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优势。

2,能源

新疆是西部地区的能源大省,200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48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7%:发电装机容量1120万千瓦。增长24%,增速居全国第5位,是全国少数几个不缺电的地区,平均电价处于全国中低水平。另外,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其价格不到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一半,若采用自备电厂发电,动力成本则会更低。因此,新疆发展棉纺织业的成本优势,源于区域内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优势。

3,人力资源

(1)劳动力资源。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在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的工资成本、劳动力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从劳动力成本看。虽然我国劳动力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减弱,但内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仍然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是现阶段国内纺织产业出现由东向西的“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原因。从劳动力素质看,我国纺织业职工的敬业精神、技术素质均高于国外,在综合技术、科技创新等方面与欧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但相对于亚非拉的大部分低成本国家来说却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对于新疆而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无论在劳动力成本还是劳动力素质方面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具有比较优势。

(2)技术人才资源。传统的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当今世界纺织业科技进步十分迅速,由高素质劳动力组成的技术人才资源在当今纺织产业竞争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新疆纺织业职工队伍技能结构中,高级工以上技术人员占O.8%,中级工也只有3%,初级工占6.2%,与国内一些企业特别是国外一些先进企业拥有45%以上高级技术技能人员、50%的中级技术技能人员、5%左右的初级工的技能结构形成巨大的反差。企业缺乏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考核,技术工人断层和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科技队伍正在逐步进入“结构式老化”,所有这些技术因素已成为制约新疆纺织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4,资本资源

2007年,新疆“纺织项目招商团”先后赴闽、沪、江浙等国内纺织业发达地区进行招商引资,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业介绍新疆的资源优势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新疆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还组织疆内企业参加了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的2007亚洲商品展览会、在乌鲁木齐举办的第二届国际纺织机械暨经贸洽谈会等各类活动,扩大了对新疆投资环境的宣传,吸引了一批区外优势企业来疆投资纺织项目。此外。新疆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还为企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专项资金支持。新疆雅戈尔公司、玛纳斯澳洋科技公司、新疆华孚公司、奎屯锦业公司、昌恒公司等企业先后获得了国家或自治区(兵团)专项资金的扶持,有力地保证了这些企业相关项目的建设进度。2007年。新疆纺织业完成固定资产和技术改造投

资20亿元;其中,招商引资12亿元以上。

(二)需求条件因子分析

1,国际市场需求分析

从国际市场看,在纺织品贸易取消配额限制后,全球经济增长和全球化结构调整给中国纺织业发挥比较优势带来新机遇,中国纺织业的成本优势更能发挥,中国纺织产品国际化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此外。新疆与中亚五国毗邻,由于历史的原因,中亚五国的轻工业发展较为薄弱,巨大的国际市场潜力为新疆棉纺织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是世界纺织品消费的第一大国,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每年纺织产品有70%以上供应国内市场,国内消费是纺织业发展的主要市场,这为新疆纺织业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伴随着我国人均GDP的持续增长,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从1995年的4.5kg左右增长到2006年的14kg,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年均增速超过10%。今后人均纤维消费量仍会持续增长。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人均GDP从1000美元增长到3000美元时,纺织品的消费将进入快速膨胀阶段,尤其是纤维消费。纤维消费水平与人均GDP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纤维消费量越大。

此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全面取消农业税,国家各项支农措施力度加大,农民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将在农村逐步掀起,成为推动我国纺织品消费增长的又一动力,国内纺织品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三)相关与支持产业因子分析

产业集群在一定区域内集中了产业价值链上相互竞争和互补的企业及相关的机构,具有竞争力的相关与支持产业是影响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一方面。相关与支持产业可能促进产业创新:另一方面,相关产业的国际成功也会带动有关产业成功。目前。在浙江、广东、江苏一带已经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纺织产业集群,形成了包括纺织、染整、辅料生产、服装生产销售与纺织机械等各个领域的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已从国内著名的纺织产品集散地变为现代产业集群地。目前。新疆棉纺织企业中95%以上是单纺厂。无一户具备纺、织、染、服装等全功能的企业,产业链严重脱节、断裂。此外。纺织机械业作为纺织服装业的主要相关行业,是生产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纺织产品的重要基础,但新疆棉纺织机械制造业基本上处于空白,所需纺织机械主要靠从国内外引进。

“十一五”期间,新疆纺织产业只是形成了为数不多的纺织聚集区域。产业集群还处于孕育阶段,必将面临国内众多纺织业集群的竞争压力。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因子分析

据统计,到2006年,自治区纺织业国有经济比重占58%,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比重达到42%。非国有经济实现的销售收入比重已达到56%,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力军。但是,新疆棉纺织企业组织结构仍然不够合理,纺织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精,规模效益差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企业的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市场竞争战略上,当国外竞争者日益重视诸如战略联盟、并购、资源全球化配置等策略管理时,当国内先进地区正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产业集聚、提高纺织业整体竞争力时,新疆棉纺织企业由于现有的大部分纺织设备水平相似,生产的产品质量、档次、品种也无明显的差距,出现总量结构性过剩的矛盾,一些高水平、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迟缓,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部分中低档产品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取胜。

(五)政府行为与机遇因子分析

自治区政府在《新疆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优势资源条件,坚持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突出原料优势,坚定做大做强纺织产业,大幅提高棉花、亚麻、羊毛、石化下游产品的深加工能力,把新疆建设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纺织原料和中间优质产品基地,建设成为我国中西部重要的纺织产品向西出口的贸易基地和通道。对于发展棉纺织产业,提出:抓住当前“纺织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通过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进一步理顺棉花流通管理体制。与棉纺织业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提供优惠的土地及能源供应和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实施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等措施积极推进纺织服装特色城镇规划与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步伐,进一步调整产业区域布局和企业组织结构,在集约化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实现新的突破。

三、提高新疆棉纺织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技术创新,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纺织业发展战略范文第9篇

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中央明确表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中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改造提升制造业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传统产业的提升,一方面包括加快自身调整,一方面包括加强与新兴产业互动。“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产业升级”对于纺织业来说意味着新的提升模式。而我国的纺织业近几年来,一直在为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而努力,中国纺织工业也正在朝着“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目标前进。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后危机时代需求为王。作为消费型产业,持续扩大内需当是纺织业的福音。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对节能减排也做了重要阐述,要求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纺织行业要继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既有赖于行业的责任意识,也有赖于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科学管理。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纺织产业转移既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动力,又需科学规划为指导。

纺织业发展战略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链,转型

2014年 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2014年经济工作,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他指出,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要认识到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纺织工业作为绍兴市的支柱产业,为绍兴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纺织行业的自身特点,造成了能源、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并产生了大量的污染,这对建设“两美”绍兴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新常态下,纺织业实现绿色发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围绕纺织业发展模式、纺织业的发展趋势、纺织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绍兴纺织业低碳化发展策略。

一、新常态下纺织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纺织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环境、人居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我国的纺织业在全球纺织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总体上来说,纺织业还处于粗放式增长阶段,缺乏核心技术,产业附加值低。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是OEM工厂,对外依赖性较强,国际市场的变化都会严重影响国内的纺织业发展,我国纺织业已显示出利润增长的疲软态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品国际分工不断深,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依存度升高。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纺织业出口也困难重重。国内工资上涨的预期强烈,纺织业中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丧失。这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构成的重大挑战。

二、低碳化是纺织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CO2 )和二氧化硫( SO2 )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纺织业作为国家低碳发展规划中的重要行业,必须适应低碳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纺织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就业、平衡国际收支、稳定人民币汇率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配额制度的取消,中国纺织业必须保持竞争优势。所以,低碳化已成为中国纺织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低碳发展模式是我国纺织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一大机遇。

三、纺织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性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非关税贸易壁垒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而绿色贸易壁垒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正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最新的研究显示,我国服装纺织业全过程能耗约为4.84吨标准煤/吨纤维,其中,织造行业能耗为0.95吨标煤/吨纤维,服装行业能耗1.05吨标煤/吨服装,印染行业在2.5-3.2吨标煤/吨纤维之间,印染行业约占全行业能源消耗的58.7%,成为纺织服装业节能的重点。此外,我国纺织服装业大多以化学工业为支撑不少产品因损害环境和质量不合格而在国际贸易中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目前,在多数低碳专利被西方国家掌握的情况下,我国纺织业要突破以低碳为载体的知识产权壁垒,需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碳关税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贸易壁垒,即把碳关税作为一项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辅助手段加以利用,已成为了目前各国热议的话题。所谓碳关税就是指一国针对进口产品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税。世界银行报告预测,一旦实行碳关税中国制造业出口额将减少20%,所有中低收入国家出口额将减少8%。纺织业是15个工业生产部门中受碳关税影响产量下降比例最高和就业岗位减少比例最高的五个行业之一。利用动态CGE模型分析,纺织业在30美元碳关税率时产量下降1.60%,在60美元碳关税率时产量下降3.18%;在60美元碳关税率下,纺织业和服装皮革羽绒制品业第一年就业岗位分别减少5.48%和5.10%(见表1)。即使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发达国家不会真正出台硬性“碳标签”政策限制进口中国产品,但越来越多的国外订货商却早已悄然开始选择了能证明所制造的成衣是符合环保生产标准的供货商。

加入WTO以来,我国纺织业受到了关税壁垒之外的冲击,但这也为我国纺织企业以及代工企业寻求新的出路提供了思路。发展低碳经济模式是主动应对碳关税等新型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战略。

四、绍兴纺织业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建议

绍兴纺织业发展低碳经济模式,不仅有利于绍兴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其转型升级。但是对绍兴纺织企业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存在不少困难,如技术、政策、企业管理、公众意识等,尽管如此,面对低碳化浪潮,政府、企业和个人也难以置身其外,必定要和世界接轨。

(一)政府要完善宏观管理,鼓励低碳技术研发。

在低碳成为新的绿色壁垒趋势下,地方政府应联合国家相关部门通过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双边谈判以及其他制裁措施进行规制,为绍兴纺织业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激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并承担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日本纺织业转型为借鉴,政府应介入纺织业的转型。政府应鼓励企业基于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拥有的资源,以其已有的能力为基础,通过企业重组和加强技术研发,进一步提高、强化、扩展和延伸进入产业或在原产业内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此外,政府应该关注低碳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权力的获取,不只是研发,要申请相应的知识产权专利,发展知识产权战略引入其中。虽然碳关税的提出有违公平原则,但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应对发达国家低碳技术壁垒的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

(二)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由于竞争全球化、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的不断连续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产业边界日益模糊,技术溢出效应增强,这为衰退产业中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在“微笑曲线”中一端是研发、设计,另一端是销售、服务,中间是加工生产。一般而言,处在两端的产业利润率在20%-25%之间,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生产产业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利润只有5%,甚至更少。企业只有不断往附加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才能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纺织业的低碳经济模式,是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其关键是自主创新。纺织企业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和意识并为之行动,需要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尤为重要。实现技术创新,才能使纺织业尽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三)企业要把低碳经济模式提升到战略高度。

纺织企业必须结合自己的总体发展战略,在战略层次上对低碳经济模式进行总体设计规划。纺织业发展低碳经济模式是大势所趋,但是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承受能力。纺织业的低碳发展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低碳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发,因此纺织业要进行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应该是盲目的,生存发展应该并重。绍兴纺织业需要深入厂家,做细致调查,确定估算方法,计算出产品准确的碳排放数据,确定发展途径。然而,纺织业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还有其他途径,比如在生产环节引入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使用新能源、减少化学制剂的使用等;同时减少库存,避免浪费也可减少碳排放,从而实现低碳发展。

(四)加强纺织企业与其他组织的合作,完善产业链。

纺织品市场的竞争正处在由中低档纺织品向中高档纺织品转变、从价格向品牌和技术转变的过程之中。因此,绍兴纺织业发展低碳模式,要坚持信息化为主导,分析并建立全球采购和供应信息系统,以寻求竞争优势。重点从完善产业链、发展专业市场、加强物流等配套措施入手,通过与其他组织的合作,提升竞争实力,实现低碳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谢和平.发展低碳技术推进绿色经济[J].中国能源,2010(09):17-18.

[2]闫海成.我国能源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资源与产业,2010(01):30-31.

[3]邹小芳.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03):78-79.

[4]姜延书,张倩倩.基于灰色理论的纺织业与信息业协同发展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2(06):44-45.

上一篇:安全生产发展规划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硬件系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