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0 22:26:50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近日,FYSE(Foundation for Youth Social Entrepreneurship)了《2012中国社会企业报告》,力图通过一系列调查和访谈,来呈现自2010年以来,中国国内社会企业领域的现状、规模、表现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这份报告是由多名行业专家、学者以及投资经理等共同编撰,该报告于2010年12月和2011年12月- 2012年1月期间,以中文和英语两种语言对52个中国社会企业总部发放了网上调查问卷,收集到有效数据; 同时,采访了代表12个支持中国社会企业家组织的行业专家。FYSE研究会旨在通过这份报告,对社会公益领域作全面深入的剖析,以指导FYSE项目的执行和进一步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繁荣发展。

《2012年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评价报告》

10月23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小颗粒,大突破——2012年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评价报告》,此次AQTI评价遴选出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程度最高的前十位的城市,它们分别是:广州、深圳、东莞、中山、北京、佛山、珠海、南京、苏州、宁波。

此次评选范围涉及国内113个城市,选取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物、铅等污染源作为评价指标,再根据健康危害程度、污染物环境负荷量等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同时,也暴露出多数城市的空气质量信息公开依然非常有限,污染天气应急计划有待制定和落实。同时,公开的数据也突显出一批城市空气污染状况比预期更为严峻。

《为时尚清污》纺织业调研报告

近年来,中国纺织出口份额有所下降,但在以印染、整理为主的纺织原材料加工环节,仍占据世界最主要地位,这个环节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水耗、能耗高,污染排放量大。

10月8日,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达尔问、环友科技和南京绿石五家环保NGO在北京联合第二期纺织业调研报告。今年4月,他们曾《为时尚清污》I期报告,并与49家中外服装品牌展开对话,询问其是否了解供应链的环境表现。

截至2012年10月7日,30家企业对此进行了回复。其中H&M、NIKE、李维斯、阿迪达斯、GAP 等一批品牌作出积极跟进,主动识别供应链上的污染记录,推动200余家纺织和皮革供应商企业对违规问题和后续整改做出了公开说明。但玛莎百货、迪士尼、J.C.Penny、Polo Ralph Lauren和Tommy Hilfiger等22家品牌或者消极回复,或者不予回复。

《2012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

近日,一家民间教育调查机构了《2012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据了解,《调查》共回收超过八千份有效问卷样本,采集多地区多行业海归的翔实数据。调查的结果让人有点意外,海归人才的薪酬与预想中的相去甚远,近四成海归年薪不足4万元,而超过七成的海归不是就职外企,而是就职私企。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此次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XX年的薪酬进行网上调查,以供企业及广大网民作为招聘求职时参考。

“XX年薪酬调查报告”对职业薪酬进行排行,排名前20位的有高级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包装设计等职业,其中,高级管理以月薪7151元排行第一位。

———————————薪资排行榜———————————IT回暖 薪酬水涨船高

此次调查中,居职业薪酬榜的前20名中,IT业的占了四席,分别是:系统安全管理(平均月薪6667元)、信息系统分析员(平均月薪3942元)、系统集成/支持(平均月薪3112元)、软件开发与测试(平均月薪3000元)。

在此次调查中,系统安全管理以平均月薪6667元居职业薪酬榜的亚军地位。据知情人士介绍,这个岗位是按人给薪,一个有着很资深的安全管理经验的“牛人”,一年拿个十几、二十万是没有问题的。

对此,海峡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解释称,SP的异军突起、互联网全面复苏、手机行业的巨大容量对IT行业整体薪酬形成强有力的拉动。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无线增值领域薪酬水平的暴涨。IT行业整体薪酬上涨大概20%~30%都来源于这个领域的拉动。

SP利润飙升,从业人员队伍迅速壮大,人员薪酬水涨船高。互联网的全面复苏对这个行业的薪资形成明显的总量拉动。

设计类 人才忒吃香

在XX年,随着市场对设计类人才的旺盛需求,包装设计类人才的薪情可谓一路飙升,以6367元的平均月薪牢牢占据了职业薪酬榜的季军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仅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目前福州市就有几百家已经登记注册的广告公司,每年对平面设计、三维动画设计等广告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一直非常可观。如果再加上各种化妆品公司、印刷厂和大量企业对广告设计类人才的大量需求,那么广告设计类人才的缺口就至少高达上万名。此外,随着房地产业、室内装饰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形形的家居装饰公司数量也越来越多,电脑艺术设计、室内外设计等专业的设计类人才需求量一直都在呈迅速上升的趋势。

据介绍,那些能够熟练地掌握Page-Maker、CoreDraw、Free-Hand和Illurster等专业制图软件来操作PC机和“苹果机”的设计类人才,通常都能找到一份XX元~3000元月薪的就业岗位。

纺织业 发展旺盛拉升薪情

根据调查,XX年的染整工程人才的平均月薪涨至3000元。据介绍,染整工程是培养从事纺织品染整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福建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现有纺织服装企业万余家。目前福建省的纺织产业已位居全国四强,与江苏、浙江、广东成为全国四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地。“这个行业的发展拉动了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旺盛,对高层次的人才争夺也将日益激烈,从而拉升了从业人员的薪情。”

财务管理 再成高薪点

在本次调查中,财务管理人才的平均月薪超过了企业管理人才,以3874元排职业薪酬榜第七位,再次成为职场中的热点。

海峡人才网的职位信息显示,财务和管理经验、包括对相关工商财务税务政策及法规的掌握与行业经验是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有在跨国公司或上市公司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对此,该负责人表示,相对于一般会计人员的过热,对企业运营管理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财务管理人才仍然是供不应求。

咨询业 成最佳职业之选

这次调查,咨询顾问居职业薪酬榜第十位,其平均月薪为3509元。“咨询业自从出现以后,一直就以体面、高薪的新贵面貌示人。”该负责人表示。

从求职角度看,咨询业仍是刚毕业的MBA和大学生的最佳选择之一。首先是咨询业行业本身有长远的发展前景,员工有成长机会,有很好的培训;与有经验的高手合作;有很开阔的接触面,可以熟悉多种不同行业的公司和人,甚至有机会进入不同的领域。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如何能拿高薪酬————学历越高薪酬越高

根据海峡人才网此次薪酬调查的结果,学历对薪酬的影响很明显。学历“博士”的平均月薪最高,为4722元,而学历为“中专以下”的平均月薪最低,仅有1205元,相差近四倍。学历为“大专”和“中专”的平均月薪也分别与其相差2.2倍、2.9倍。学历为“本科”的平均月薪为2875元,也仅为“博士”的60%左右。

在此次调查中,MBA以18334元的平均月薪最高值略胜其他硕士一筹,非MBA硕士的平均月薪最高值为16667元。

企业规模越大薪酬越高

在此次薪酬调查中,可以看出规模越大的企业薪酬水平越高。针对来自不同规模的企业信息来看,规模在“100人以下”的平均月薪为1938元;“101-300人”规模的平均月薪为2189元;“301-1000人”规模的平均月薪为2333元;“1001人以上”规模的平均月薪为2359元。总体来看,规模越大的薪酬水平越高。

工作年限越长薪酬越高

究竟要多高的薪水才能“挖”到人呢?从海峡人才网此次薪酬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到不同“工作年限”的大概“标价”。

根据此次调查,刚工作不到1年的平均月薪2146元。一年之后,平均月薪能涨到2333元。如果工作还没够3年,可能你的月薪都不超过3000元?穴2年为2407元;3年为2458元?雪。直到你拥有了4年的工作经验时,你的平均月薪能涨到3134元。在你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时,你每月可拿到3244元的薪酬。

据调查,工作经验不到4年的薪酬基本上都在XX~3000元,而4年之后,薪酬就会大大提升。

薪酬水平男性比女性高

在接受海峡人才网此次薪酬调查的经理人中,有70%为男性,女性为30%。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我国纺织品出口将减少25亿美元

人民币升值会相对提高出口纺织品的成本,并相对提高出口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报价,从而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少纺织品的出口数量。中国纺织品要想保持国际市场上的销量而又有所利润,就必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所以人民币升值会促进国内纺织品更新换代,促使纺织企业向高精尖发展,逐渐抛弃高能耗的粗放经营,对中国纺织企业长期发展是好事,不过短期而言纺织企业的阵痛或者叫洗牌是难免的。所以人民币升值短期内对纺织企业具有一定杀伤力,也会影响棉花的消费。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消息,人民币升值直接影响的主要是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的总出口增速将因此减少1.5~2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将因此提高0.2~0.5个百分点。人民币升值将对进口比重高、外债规模大、拥有高流动性或巨额人民币资产的行业构成利好,而对出口行业、外币资产高或产品国际定价的行业冲击较大。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是我国仅次于电子通信行业的第二大出口行业,出口依存度高达51%,而且其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又是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之上的,因此,人民币升值后,将大大削弱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纺织服装行业将成为人民币升值的重灾户。

根据测算,美国设限以及人民币升值2%,纺织业出口将减少25亿美元,工业总产值增速下降近3.5个百分点。相对而言,在该行业中,化纤行业因原材料进口成本相对下降而出口比重较小,负面冲击不会很大,而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的受损则较大。在外销产品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很多产品将由外销转为内销,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

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棉价格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2%会相对降低进口棉的价格,具体降低的幅度我们以国内某外商今日对美国MOTM 1―1/8″3.5~4.9NCL棉花港口提货报价57.39美分/磅为例进行说明。

人民币升值前该棉花的港口提货价(含关税、增值税,以下同):

配额内进口棉港口提货价:0.5739*8.27*2.205*1000*(1+0.01),(1+0.1 3)=11944(元/吨)

滑准税下进口棉港口提货价:0.5739*8.27*2.205*1000*(1+0.05),(1+0.13);12417(元/吨)

人民币升值后该棉花的港口提货价:

配额内进口棉港口提货价:0.5739*8.11*2.205*1000*(1+0.01)*(1+0.1 5)=11713(元/吨)

滑准税下进口棉港口提货价:0.5739*8.11*2.205*1000*(1+0.05)*(1+0.1 3)=12176(元/吨)

两者之间的差额:

因人民币升值配额内进口棉港口提货价降低11944-11713=231(元/吨)

因人民币升值滑准税下进口棉港口提货价降低12417-12176=241(元/吨)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因人民币升值而使进口棉价格降低了二百多元,降幅1.93%。这将提高进口棉的国内竞争力,从而带动国产棉下降。由于人民币升值提高了国外棉花对中国的销售预期,外棉有提高报价的可能,所以因人民币升值而使进口棉报价降低的幅度可能小于上述结果。

人民币升值对纺织业的影响

此次调整在短期内必然会给行业中的出口型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尤其像今年,成本增加、减利的因素比较多,而且国际贸易环境十分严峻,各种贸易摩擦接连不断,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就使得纺织出口企业的压力更大。从理论上讲,人民币升值会使我们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有所削弱。除此之外,有些供货合同在升值之前签订,汇率变化会带来价格变化,而合同履行必须按合同价格执行,这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本来就不高,只有不到3%。2%的汇率调整幅度,将使利润率、产品附加值本身就不高的企业承受巨大压力,甚至造成一定的亏损。

根据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出口状况,可以把主要的服装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产品出口收入占比较高,而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国内的企业,这类企业处于净出口状态,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较大;第二类是原材料需要大量进口而产品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企业,这类企业基本上处于净进口状态,人民币升值具有正面推动效应,这类服装企业只占整个行业的很少一部分;第三类企业是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国内,同时产品以内销为主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对其影响较小,如大部分自有品牌的服装生产商等。

从总体来讲,人民币升值和欧美设限,其短期影响大于远期影响,对低附加值产品的影响大于对高附加值产品的影响,对小企业影响大于对大企业影响,对生产企业影响大于对纯贸易企业影响,对原配额出口产品的影响大于对非配额产品的影响。

面对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压力,企业没有必要只是怨天尤人,这并不意味着行业会无法生存,小幅度的升值长期而言也有利于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并以此为契机,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对纺织企业来说,关键在于自身的调整,最根本的还是要在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提高产品卖价水平,同时在合理降低相关成本的条件下,降低换汇成本,把换汇成本控制在升值以后汇率水平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中美纺织品之间的持久战

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一再施压,是变相迫使人民币升值的手段之一。由于中美两国贸易相互依存度很高,在这场持久的贸易战中任何一方都不会获胜。人民币汇率窄幅上扬,纺织品行业直接受到出口价格升高的冲击。但2%的升值看来并没能满足美国的胃口,中国纺织品可能面临来自美国的贸易限制压力。

从今年年初WTO成员国同时取消纺织品配额制之后,中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磨擦就没有停止过。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一再施压,也是变相迫使人民币升值的手段之一。而这一次人民币刚升值的第二天,美国即表示有可能对中国纺织品贸易实行“特别限制”。所谓特限,是WTO成员国用来保护本国工业的一种特别举措,一般说来,当别国某种商品的大量进口已经对本国这个行业造成威胁,并有充分证据时,可以对这种产品进口实行暂时性限制。美国此举引起了中国业界和贸易部门

的强烈不满。据最新消息,美国对纺织品是否实行特限的决定日期延长到了8月31日。

据外电近日报道,在取消进口配额制之后的7个月里,中国纺织品对全世界的出口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总量达到503.5亿美元。但是配额制的取消并不意味着美国等发达国家就此会减轻对中国纺织业出口限制。美国政府以行业代表请愿为名,屡次考虑要对中国纺织业施压,给中国的纺织行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

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调查报告,美国对我国纺织品设限,影响我国企业超过1万多家,其中60%以上企业受到严重影响。企业为了抢在任何“限制”正式出台之前出口,打乱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周期。而人民币对美元已有的升值似乎并不能够让美国感到满意,不仅没有减缓这种贸易限制的压力,反而让中国出口纺织品相对价格出现升高,再背上一个汇率的包袱。

贸易战中没有赢家。美国看似手中握了一张强牌,但是,中美两国贸易相互依存度已经很高,这就使得任何一方都不会在贸易战中获胜。事实上,仅在上个月,美国现任贸易代表波特曼在第16届中美贸易联合会新闻会上,宣布会慎重使用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波特曼的这句话是中国对农产品进口方面承诺做出让步换来的。中国每年对美国出口价值数亿美元纺织品,同时也从美国进口大量农产品。据商务部统计,加入WTO三年后,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高达6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农产品出口第四大市场。

然而波特曼的这个“承诺”的有效期还不到半个月就出尔反尔。所谓“慎重”使用特限,只不过是美国为继续谈判留下的余地,而举着业界请愿大旗则是给这张牌增加砝码。但美国应当意识到不断提价只会增加两国贸易合作的难度。如果到8月底美国决定实行特别限制措施,那么中国也可以取消之前在农业上做出的让步,并且无视美国对中国汇率持续的施压。中美纺织品纠纷很有可能是一场持久战,取消配额制并没有给纺织品带来自由贸易,取而代之的不过是更多贸易限制举措。

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和贸易战

产业结构调整是突围良方

商务部日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其调查的84种纺织品服装中86.9%的商品供过于求。这个数字再次印证:纺织业国内竞争不断加剧,产业结构升级迫在眉睫。

中国纺织产业链部分环节失控。受国内纺织行业生产能力过剩、欧美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当前纺织产业一些环节出现失控,处于内外挤压状态的纺织企业可能再次返困。造成失控局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纺织产业链的基础环节,即棉花种植与加工环节薄弱,要扭转这种失控的局面,需要调整税收结构、夯实棉业基础、稳定纺织产业。

当前纺织产业链主要存在5个失控环节。首先是棉花供求数量的统计数据失控。据介绍,到现在国内还没有权威部门棉花供求统计数据,企业只能通过各种民间机构公布的数据指导生产经营,而来自不同机构的数据往往出入很大,令企业无所适从。

其次是棉花质量失控。目前全国各棉花主产区所产棉花异型纤维含量普遍超标,使得纱布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客户要求。目前,对异型纤维的质量标准也没有判定依据,由此产生质量问题,带来退货、赔款、退单屡见不鲜,令不少纺织企业一筹莫展。

第三是棉纱产量快速增长将带来棉花价格失控。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当月的棉纱产量为115万吨,而去年同期为90万吨。新一轮高新设备的投产还在延续,预计棉纱产量将继续增加,今后产品、质量、价格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四是出口秩序混乱带来成品价格失控。今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量增价跌”引发美、欧“特保”贸易摩擦,造成纺织品产销混乱。纺织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一些产品的价格大幅跳水,下跌了20%~30%,恶性价格战的苗头已经出现。价格战势必挤干企业利润空间,使企业进入返困阶段,一批企:业将倒闭。

第五是进口棉花价格失控。中国进口的棉花绝大多数来自于美国,5月份美国棉花价格曾经下跌,近日又出现回升。对于美国棉花价格的变化,国内纺织企业只能被动接受。而过度依赖进口美国棉花还加大了中国纺织企业的经营风险,因为途中运输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两个月内市场可能出现很大变化。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出口创汇较大的行业,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对汇率变化特别敏感。企业大多处于净出口状态,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弱化,产品竞争力降低。特别是服装产品处于产业链的最末端,因此服装行业将首先受到升值的影响,且呈金字塔状辐射,基层多数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后部分出口产品可能会转到国内市场销售,也将加剧内销市场的竞争态势。因此,纺织行业成为预期受到升值较大负面影响的行业之一,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服装行业出口依存度为60%,人民币每升值1%,服装行业全面受损程度为行业利润下降6.18%。特别是特保、欧美设限,从今年1月开始,我国部分服装出口征收从量出口关税,每件服装加征0.2~0.3元的出口税,《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7月20日开始实施,等等,在这种国际国内形势下,本次人民币升值,虽然仅仅升值2%,对我国许多服装企业,特别是部分出口企业将是雪上加霜,可能直接导致许多依靠低附加值产品,低价竞争的中小型企业难逃厄运。

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正在取得成效。事实上,为了提高中国纺织晶的竞争力,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不曾间断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2000年至今的几年间,整个行业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引进外国资本和品牌等,使得中国的纺织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应对后配额时代必然出现的全球加工能力过剩,利润空间缩小,技术竞争激烈,以及国内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种种矛盾和困难,中国纺织业将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简单的数量增长已不是中国纺织品出口追求的目标抓住一体化机遇、实现纺织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仍然是中国纺织行业要接着做下去的事情,因为在当下国际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下,这是突破重围的一剂良方。

转型、“走出去”都是出路

不少企业先知先觉。自三月份以来,由于关税政策调整和升值预期的博弈,几乎所有经营者和外商对人民币升值的信息都提前预防,在洽谈业务时变得十分谨慎和小心,订单数量和进出频度上都有所缩减,有意识的提高产品价格,以规避汇率和关税风险。同时,有些企业抓紧结汇,面对人民币升值随时出现的情况,力争最快速度汇兑。其次,很多企业对人民币升值早有防备,很多企业一直在尝试转型,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做低档做高档,适当增加进口比例,多做进料加工业务,多做新的项目。不少有实力的企业,早已开始不断调整产品,努力摆脱低层次的价格竞争模式,把外销产品全面导向大规模、专业化、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中高档种类。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用工短缺;纺织业;转型升级

0 引言

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的目标,为我省纺织业指明了方向。山东省是我国纺织大省,也是中国纺织服装重点生产基地,纺织“上青天”就包括我省的青岛。然而近年来受到国际经济危机、国际贸易摩擦、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短缺及价格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省纺织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对其深入研究将对我省纺织业顺利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出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通过阐述用工短缺产生的动因,分析用工短缺对我省纺织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提出基于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的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

1 用工短缺

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但随之明显暴露出用工短缺的问题,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扩大规模带来很大影响。用工短缺主要指“民工荒”,正式提出“民工荒”这一概念是在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后,媒体开始关注这一现象,一时间“民工荒”成为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并逐渐进入学术研究领域。

自2004年出现“民工荒”问题以来,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认识逐步深入。陈民强(2005)指出民工荒的根源就是权利荒,并从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的不平等、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的限制以及社会安全感的缺失三个方面加以说明。李宝元、王泽强(2009)认为“民工荒”主要不是一种总量上的劳动力短缺,而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在中国经济发展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凸显,且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性渐进扩散性、素质结构矛盾以及年龄性别差异性。贾先文、黄正泉(2010)就认为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短缺或制度短缺,是民工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用脚投票的一种理性选择。简新华(2010)认为民工荒是与劳动力供求和价格有关的因素,因而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王呈斌、毛晓燕(2010)通过市场问卷调查分析了“民工荒”的现状、特征,认为劳动力流动相对收益减少是其根本原因。综合国内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可以现阶段用工短缺现象的存在的必然性。

2 用工短缺对我省纺织业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用工短缺在短期内会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将迫使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推动企业转型,彻底转变盈利和发展方式,并通过行业洗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茅于拭(2011)指出,那种认为工资上涨会使中国丧失比较优势从而阻碍经济发展势头的观点是短视的,从长远目标来看,“民工荒”带来的工资上涨正在帮助产业升级这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实现。同时他认为,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办法不是勉强保持低工资政策,而是进行专业升级,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靠技术和创新提升企业的附加值比例。

2.2 消极影响

用工短缺不但减少了企业可以雇佣到的劳动力,也降低了可雇得的农民工的素质,从而阻碍了企业生产过程的持续协调开展,降低了企业利润的提高和生产积极性。

用工短缺带来的劳动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我省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使得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西部甚至国外劳动力更便宜的地区和国家转移。伴随产业转移将会使得我省在纺织业的投资不断减少,最终出现行业性或地区性产业空白现象,影响我省纺织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径

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的目标,为我省纺织业指明了宏观方向。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的体现在两端的研发和品牌,而处于中间的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微笑曲线理论为我省纺织业提供可供参考的具体的转型升级方向。

为了使我省纺织业顺利的转型升级,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本文提出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如图1。Humphrey和Schmitz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升级的理论路径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的方式。

图1

3.1 变革企业理念

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中过程变革理论的阐述,企业变革遵循:解冻―变革―再冻结的三过程。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短缺导致用工成本上升,开始解冻,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企业丧失竞争力,为了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变革,变革理念先行。

企业改变过去低成本、低利润的传统观念, 转移到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价值观念中来,引导企业在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组织形式、企业文化等方面创新。不断增加企业的品牌内涵价值和内涵,为企业的业务优化和战略转型做好准备。

3.2 实施业务优化

纺织企业实施业务优化战略,实施品牌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发展“四大”战略,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纺织企业加快推广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发展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多组分纤维面料的染整以及特殊功能整理;同时加强复合技术、功能性整理技术、整体成型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企业的创新内涵。

3.3 加快战略转型

在企业理念变革和业务优化的基础上,加快纺织企业的战略转型,提高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青岛大学部级新纤维材料技术中心,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提升纺织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战略转型,实施品牌建设战略。加快品牌创新,由品牌加工向自主品牌转变,提升和扩大大众时尚品牌产品制造,借助国际品牌构筑我省服装的顶级品牌和一线品牌。

加快战略转型,实施市场优化建设。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网络经销商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合资、合作、自营等方式,建立和进入主流销售渠道,提升市场占有率,从而建立完善的市场网络,增加市场份额。

3.4 优化企业管理

在业务优化的基础上,优化企业管理。积极引入和采用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推行卓越绩效管理,促进全行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大自主品牌培植力度,加强产品设计及系列产品的配套开发,坚持走新型制造、精品制造、高端制造道路,把山东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服装制造基地。加强新型管理人才培养,不断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开通管理者的视野,为纺织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3.5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中过程变革理论的阐述,企业变革遵循:解冻―变革―再冻结的三过程。纺织业经过优化企业管理和实施战略转型,依托我省纺织业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装备优势、文化优势、区域品牌优势,加快发展纺织服装、印染、新型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业,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阐述用工短缺产生的动因,分析用工短缺对山东省纺织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基于Rajagopalan & 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提出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我省纺织业通过变革企业理念、实施业务优化、加快战略转型、优化企业管理,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保障我省纺织业在用工短缺背景下顺利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陈民强.“民工荒”的根源是“权利荒”:兼论农民工权益的维护[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4):13-17.

[2]贾先文,黄正泉.“刘易斯拐点”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J].统计与决策,20010(15):76.

[3]李宝元,王泽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契机:关于近年来“民工(技工)荒”现象的劳动经济学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3):64-68.

[4]简新华.“劳工荒”的原因、利弊分析与合理应对[J].中国经济问题,2010(3):9-13.

[5]王呈斌,毛晓燕.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用工荒”现象探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4):74-79.

[6]茅于轼.工人加薪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J].传承,2011(1):43.

[7]台湾鸿基集团萤事长施振荣先在1992年为“再造宏”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Z].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EYD045)。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奚志农位列英国《户外摄影》全球40位最有影响力的自然摄影师之首

最新一期英国《户外摄影》 (Outdoor Photography)杂志评选出全球40位最有影响力的自然摄影师,他们无一例外,多年来直致力于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拍摄和保护,用影像的力量促进濒危物种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其中来自中国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位列名单榜首。作为中国环保的先行者,在过去的20年中,奚志农不知疲倦地记录了中国的荒野和野生动物消失的困境,并以这些图像为工具促进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美国《新闻周刊》曾以“中国正在萌芽的绿色革命”为题,报道他保护滇金丝猴的情况,称“这将成为中国人环保意识的分水岭”。他也是首位深入可可西里报道藏羚羊遭偷猎并跟踪拍摄野牦牛队保护藏羚羊过程的摄影师。他的摄影作品《滇金丝猴》曾获得英国BG野生动物摄影年赛濒危物种单项大奖,其历时10年拍摄的纪录片《追寻滇金丝猴》获得英国自然银幕电影节TVE奖,奚志农是首位在上述两项国际重要影会中获奖的中国摄影师。

数字

309000名旅客36亿兰特

近日一项调查表明,世界杯期间309000名旅客来到南非观看比赛,并为南非经济带来了36亿兰特的巨大收益。游客在世界杯期间都十分享受他们的南非之旅,认为这是一个适合与朋友家人共度美好时光的度假胜地。72%的人表示对此次行程尤为满意,90%的人认为此次旅行大大超过了他们的预期。更重要的是,90%的旅客表示希望重游南非,96%的人表示会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推荐。

全方位的调查表明,前来南非观看世界杯比赛的超过309000个游客当中,38%来自非洲大陆,24%来自欧洲,13%来自中美洲及南美洲,还有11%来自北美洲。其中非洲前三大市场资源为莫桑比克(24483人次),斯威士兰(19593人次)和博茨瓦纳(1 6387人次),前三大欧洲资源市场分别为英国(22802人次),荷兰(8741人次)和德国(8596人次)。有超过30000名来自美国的游客以及12000澳大利亚的游客。在中美洲以及南美洲方面,三大领军市场分别是巴西(14815人次),墨西哥(9680人次)和阿根廷(8757人次)。世界杯还吸引了大量第一次到访南非的游客,特别是来自北美,中美以及南美的游客,有超过59%的人是第一次来到南非。此外,旅客为南非带来的经济收益也甚是可观。这36亿兰特的巨大收益中,欧洲游客花费比例占几乎25%(9540万)的资金,紧接着是中美和南美(6411万),本土游客(5852),北美洲(5551万)。游客人均花费为11800兰特 比2008年的8400兰特及2009年的9500兰特有着显著的增长。这些花费中,超过30%的费用支出于购物,20%为住宿,19%为饮食,16%为休闲,11%为交通。

环境

绿色和平《时尚污染》调查报告

中国东南部两个闻名遮迩的“专业镇”――广东省新塘和谷饶,分别存在着高度集中的牛仔裤和内衣产业。它们个是中国60%以上牛仔服装故乡,另一个则一年能生产两亿件胸罩。但是绿色和平在调查中发现,这两个纺织重镇还有一个并不时尚的相似之处――工业污染。

在对当地居民和工人的采访中。绿色和平发现,这两类纺织行业,为当地带来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困扰以及更多潜在环境影响。绿色和平本次报告,通过实地调查以及对当地居民和纺织从业人员的访问,见证了两个纺织专业镇的污染问题。

这两个镇的情况,也是中国纺织业甚至整个工业污染问题的个缩影。中国的成衣远销世界,2008年出口占到全球出口额的3312%,但纺织业却成为了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第三位的行业,占总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0.7%。而纺织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广泛使用和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许多这类物质都已被证明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除了染料中会使用的铅镉等重金属外,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NP)辛基酚(OP)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也被用作为乳化剂和涂层在纺织工艺流程中广泛使用,这类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的有毒有害物质,难以在普通的污水处理程序中去除。而中国对这几种物质还没有针对性的法规标准,因此更加值得我们关注和担心。

语录

“从嘉峪关的第一个烽火台开始到现在,六百余日的艰苦行程,21年的梦想,就这样实现了,内心有莫大的宽慰,幸福而喜悦。――罗伯特・罗根(Robeft Loken)2010年12月1日,罗伯特・罗根缓缓走下虎山长城的最后一层台阶,他到达了这次走长城的终点,行程共计6700公里。他捡起一块小石头作为纪念,他与长城为伴的六百多个日子就此结束。在罗伯特・罗根19岁的时候,他走过英国北部的Hadrian s wall。在青年旅馆,他看到六张中国长城的照片,从此在心中便埋下了徒步走完整个中国长城的梦想。21年后,他卖掉了奥斯陆的房子,辞掉了六年的计算机工程师职位。2009年4月,他来到中国,从甘肃省嘉峪关开始徒步走长城。

一年多来,罗伯特以比预期还要快的速度前进,经常一天走三十多公里,有时天气不好也走十七公里左右。途中遭遇许多困难――狂风,暴雨,高温寒冷,蚊虫袭扰或是皮肉伤,但此时总会有陌生人伸出援手。他说,“在走长城的沿途,与大多数西方人不同的是,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我遇到了好多以前从未看到过的白色皮肤的中国人途中我经常被他们热情地接待并且被邀请在他们家中过夜。”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从2012年上半年纺织行业的生产、出口、投资和效益四项基本指标可以看出,纺织全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不容乐观,只有纺织产业链终端的家纺和服装等少数行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

生产增速下滑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7月,全国3.7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1467.13亿元,同比增长10.9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8.8个百分点;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0686.37亿元,同比增长10.5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9.44个百分点。1~7月,主要大类产品中,化纤、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36%和10.75%,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84和3.50个百分点;纱、服装产量同比增长12.91%和11.83%,增速较上年同期仅提高了1.73和0.31个百分点。

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海关快报数据统计,1~7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总额为1374亿美元,同比下降0.2%,出现负增长,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25.5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同期出口总额同比增幅8.0个百分点。其中服装出口829.3亿美元,纺织品出口544.7亿美元,同比均下降0.2%。纺织行业服装出口额主要依靠价格贡献,而纺织品出口额主要依靠数量贡献,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中心测算,1~6月,我国服装出口价格同比提高6.68%,数量同比下降3.85%;而纺织品出口价格同比下降1.02%,数量同比增长2.76%。

投资增速减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7月,纺织行业累计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163.98亿元,同比增长16.87%,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9.49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7945个,同比减少9.35%。但中、西部地区新增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7月中部地区投资额同比增长18.72%,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0.48%,较上年同期提高0.4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额同比增长19.74%,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99%,较上年同期提高0.19个百分点,区域结构调整加快。

企业效益下降 亏损增加

1~6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总额1147.93亿元,同比下降1.94%,增速低于上年同期43.19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4.43%,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产成品周转率为18.19次,同比下降4.94%。企业亏损面为18.39%,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124.13%。棉纺、化纤行业利润呈现负增长态势,1~6月,棉纺、化纤行业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1.00%、52.27%。受国内外棉价差影响,普通纯棉纱企业全部亏损,缺乏棉花进口配额的棉纺企业运行困难。

总之,今年以来,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的市场需求不足,加上棉花成本远高于国际市场、化纤原料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致使大量纺织企业陷入利润降低、经营困难的局面。而使用天然纤维原料的行业,包括棉纺、毛纺、麻纺和丝绸在内,经营尤其困难。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跟踪统计,迫于成本压力和订单不足的双重影响,棉纺行业限产停工现象突出,最新调研显示,约30%棉纺大型企业限产,50%中小棉纺企业停产。化纤行业虽然总体开工率在80%以上,生产较为平稳,但企业效益下降、库存增加,企业被迫通过“自律”的方式维持经营以期度过难关。

上半年全行业不利因素增多

我国纺织工业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较多,不但包括国内外市场的整个外部环境萎缩明显,而且直接关系到纺织企业生产经营的原料、劳动力等成本因素的制约也难以缓解。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对国际市场的需求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作为国际市场消费主体的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消费信心长期低迷,制约了对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资本外流的情况,经济运行风险一再加大。

国内外棉花差价持续拉大影响了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造成了部分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份额转移至其他国家。1~6月,我国在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中所占份额为37.75%,较去年同期仅提升0.85个百分点;在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72.8%,较2011年同期下降了1.93个百分点,而同期,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国在美、日市场所占的份额均有所上升。

国内销售增速趋缓

1~7月,全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0%,低于上年同期7.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1~7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仅为11.3%,低于上年同期5.5个百分点。受内需增长减速影响,纺织行业内销增速明显放缓,1~7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内销产值25770.28亿元,同比增长12.46%,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0.34个百分点。

国内外棉花价差过大

尤其今年进入5月以来,国内棉花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内外棉价差甚至高于5000元以上,严重减弱了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棉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大幅减少的同时,棉纱、棉布进口逐渐增加,直接影响国内棉纱生产和棉花需求,长期看,不仅不利于发展我国的纺织工业,也不利于对棉农利益的保护。目前纺织企业对棉花抛储政策十分关注。希望国家采取灵活应对的措施,让抛储起到稳定棉花市场的作用,缩小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的价格差,为我国纺织企业调整国际战略赢得空间。

原料价格波动难以应对

纺织纤维原料价格波动对行业运行的影响巨大。进入8月以来,新棉丰产预期显著,国际棉价的持续下跌,内外棉价差又突破5000元/吨。巨大的棉价差距,让棉纺行业经营困难,拿不到配额的企业出现减产甚至倒闭。

化纤原料的价格不仅受棉花价格的影响,而且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联动明显。从去年棉价下降以来,化纤行业也相继出现不景气的局面,今年上半年曾一度出现利润总额下降50%以上的情况。近期,随着原油价格上涨,化纤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暖,但后续增长乏力。而原油价格的波动也将加大企业运营的风险。

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常态,有效化解不断增加的劳动成本已经成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长期任务。根据联合会最新的企业经营者调查报告统计显示,2012年上半年,纺织行业各项要素价格继续上涨,其中用工成本增加最为突出,81.7%的样本调查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49.9%的企业表示劳动力成本较上年同期同比涨幅达到10%~20%之间,12.4%的企业表示劳动力成本较上年同期同比涨幅达到20%以上。在抽样调查报告样本企业中有63.9%的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影响企业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中部地区的抽样调查样本企业中,有76.5%的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企业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成本的大幅上升不但降低了我国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更成为推动企业向东南亚国家大量转移的主要因素,如果纺织企业向东南亚转移过快,势必影响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2012年下半年:起暖回升路漫漫

今年下半年我国纺织行业是否能够出现较明显的回升,不但取决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状况,也与我国纺织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密切相关。

国际市场前景不乐观

国际市场的基本面可以从美国、欧盟、日本和新兴经济体的形势得到启示:美国是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然而今年以来却凭借其在全球货币的主导地区得以恢复,无论其币值还是高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下半年,美国有可能成为传统市场中复苏最明显的国家;日本市场在今年表现的较为稳定,下半年有可能继续延续;欧盟经济是传统市场中最糟糕的,而且危机重重,难以预测。新兴经济体是最具活力的国家或地区,然而今年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主的发展较快的国家普遍出现本币大幅贬值、资本外流的状况,经济风险很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7月中旬最新的预测中将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调0.1个百分点至3.5%,表明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并不乐观。

内需回暖寄予厚望

2012年下半年,内需市场仍将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支撑。受国际经济仍然低迷影响,国内宏观经济增速与去年相比仍将有所减缓,市场信心难以大幅回升,内需市场活跃程度整体仍将低于上年。但是,随着近期货币政策放松及物价回落的效果逐步显现出来,预计下半年衣着类内需消费增速有望逐步提升,对纺织行业的拉动作用也有望较上半年有所增强。

但据目前判断,由于市场上半年需求整体不足,企业产销近期将延续放缓趋势,利润继续下滑。而且由于上半年很多企业的库存增加,即使下半年市场复苏,也会由于消耗库存而无法将企业经营转好的迹象马上反应到经济数据上。因此,如果下半年内需市场开始回暖,企业有望在近一到两月内先消化库存,继而出现稳步回升。

棉花是道坎

今年,棉花政策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影响尤其明显。从5月以来,国内外棉花价差突破5000元/吨,整个棉纺行业乃至纺织工业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原料成本压力,目前仍无有效缓解的迹象。我国新年度收储的价格早已确定,而就棉花种植、天气等状况判断,今年又将是一个棉花丰收年,因此,根据市场供需情况预计,国内外棉价差可能进一步拉大。

如果近期国家没有出台有效解决内外棉花价差问题的政策,我国由棉花为结点的整个纺织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将继续下降。棉纺企业亏损、停产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出口形势将更加严峻,甚至影响化纤、服装等相关产业,而首当其冲的是广大中小型企业。

多管齐下促平稳

在当前国内外环境较为不利的情况下,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从体制和机制方面优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行业和企业要通过自身调整积极应对市场需求不足、原料价格波动等一系列挑战,确保行业平稳运行。

缩小国内外棉花价差

鉴于目前国内外棉花差价大和国际棉花资源充足的状况,建议增加滑准税进口配额发放并向纺织企业倾斜。吸取2010年棉花拍储助推棉价波动的教训,在今年放储时不将棉花收储和管理成本转嫁到棉纺企业身上,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限价放储。另一方面,加大对棉花良种培育和棉花生产技术的支持力度,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提高国产棉花的市场竞争力,稳定棉花生产,避免棉花市场生产、供应和价格的大起大落。

加快企业技改和创新

企业经营困难的时期也是加快调整的有利时机。希望国家利用预算资金对纺织新材料、产业用纺织品、高档面料、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支持。加强对行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持,不但对大型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给与支持,也重视惠及广大中小企业的产业创新平台、公共服务体系及产业联盟等给与支持,加快纺织全行业的转型升级。

稳定国际市场兼顾中西部产业转移

支持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营销推广,稳定出口市场份额。尤其支持纺织优势企业在产业链高端领域的“走出去”,对国外原料基地、研发中心、品牌收购、营销渠道等给予信贷优惠或设立对外专项资金等。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我国广大中西部的崛起需要大量东部产业的转移,在国外成本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国家需要加大中西部产业政策力度,鼓励沿海纺织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各地区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支持自主品牌企业建设营销渠道,拓展国内市场。

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顾旭说:“它只能通过层层控股来达到它的并购扩张和企业转型的愿景。”

一年多来,顾旭以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CWGC,下称“华源集团”)财务总监的身份频繁往返于京沪之间。

近两年,这家央企因财务问题备受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作为该集团的财务“掌门人”,受命于“危难之时”的顾旭一直处于“华源财务风暴”的风口浪尖。

就在不久前,顾旭办好了离开华源集团的所有手续,正式告别了这家长久以来一直因财务问题而处于媒体聚焦下的央企,告别了一个令他终身难以忘怀的“伤心地”。

这一天,恰好是他加盟华源集团的第900天。

加盟华源

两年半以前,华源集团财务总监一职久悬未决,集团掌门人周玉成希望从外部引进一位年轻而又有运作大企业资本经验的专业人士出任。经过一番遴选,华源的目标最终锁定在了时任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申银万国”)总裁助理兼财会管理总部总经理的顾旭。

“我跟华源很有缘分。”顾旭说。就在这一年,申银万国正好承销华源6亿元企业债券。

接到周玉成的邀请后,顾旭开始研究华源,他让助手从网上收集了所有能找到的有关华源的资料。“包括它前3年的财务报表,足足有一尺厚的资料,花了3个月来研究。”顾旭说。

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华源非大幅度整合不可。

就像当年从大学教师转行投身证券业一样,喜欢挑战的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抉择――出任前途尚不明朗的华源集团财务总监。

由于华源是央企,2003年10月份国资委才开始对顾旭进行人事考察,2005年正式批准顾旭担任华源集团总会计师。

多事之秋

上任不久,顾旭就遇到了央企外派监事会在华源进行检查。当时,由国务院外派集团监事会的5人外部监事进驻华源集团及其所属子公司进行调研,历时4个月。

由于在调研中发现了问题,2005年初财政部决定对华源集团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7月,财政部从上海专员办和宁夏专员办抽调人马,又从会计师事务所借调10多名专业人士组成检查组进驻华源。

2005年11月,现场调查结束,前后共花了4个月。随后,与华源进行意见交换和材料取证。

“当时我的任务是一边和财政部检查人员加强沟通,一边对已发现的问题组织整改。”顾旭说。

2005年夏天对顾旭来说特别的热、也特别的忙。他经常陪同财政部检查组到子公司查阅销售凭证、档案以及商业合同等资料,与会计师商量不良资产处理等专业问题。

“有些涉及历史久远的问题甚至需要调阅查看一些当年的决策过程。”顾旭说。

“心有余悸”

也就在配合财政部的检查中,顾旭开始领略到华源的庞大和财务体系的复杂,“集团所属的400多家子公司,7-8层控股层级,每个月连财务报表合并都做不过来,让人头疼。”

到现在,顾旭似乎还“心有余悸”。

顾旭感叹,由于体系庞杂,“改革任务实在太重。”在他看来,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企业扩张太快,致使管理失控。”

“扁平化”策略

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包括纺织业在内的九大行业被定为调控产业。随后,银行开始紧缩银根,对纺织业不看好,同时对医药行业的无序竞争也表示担忧。这对中国最大的纺织和医药企业华源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2005年,华源母公司每个月到期需偿还的银行债务达3亿~4亿元。而早在2004年上半年,华源的资金链开始出现问题,到期银行贷款已经无足够现金流来偿还。顾旭认为这是母子公司体制造成的结果,母公司借钱进行并购,集团开始缺血,只能占用子公司资金。

为了应对财务困局,顾旭上任后立即就给董事会提交报告,打算用3年时间把华源调整为财务管理相对集中的公司,并提出对危机企业财务管理办法和资产债务严重失衡的调整路径,即通过退出非核心业务、非主营业务企业股权来收回现金,加强应收账款控制、库存控制,降低流动资金需求压力,对企业进行“扁平化”管理。“想把华源从原来的7~8层级控股减到3~4个层级。”顾旭说。

但即使到现在,华源的“扁平化”进展并不理想。“毕竟船大掉头难啊!”顾旭感叹道。压缩层级要花钱,很多子公司是参股,而要控股更需要钱的投入。但当时宏观调控,银根抽紧,“一些想退的企业找不到买家,想进的行业又没有钱,所以‘扁平化’很难进行。”

为了降低应收账款,华源成立了专门的清账部门,顾旭亲自带队清收回来的账款达几个亿。

整合财务

2005年上半年,资金紧张严重困扰华源,很多华源的子公司领导忙于跑银行,忙于应付银行到期债务,加上外部市场银根紧,很多资产想出手又找不到买家。“我那时也是常常跑银行,这占了我大量的工作精力和时间,影响了整合工作。”顾旭说。

为了扭转困局,顾旭带领财务团队开始“大刀阔斧”进行调整:对老制度进行更新,专门出台《华源集团全面预算纲要》,对集团财务报告制度进行调整,制定了统一会计制度,即统一核算要求、统一科目、统一报表格式、统一披露规则和报告内容。另外,还建立了初级形态的资金集中调度体系。“从制定纲要和调整制度到落实花了一年半时间。”顾旭说。

在顾旭主导下,华源开始财务部与资金部分开设立,“加强内控,管账与管钱要分开,还了《华源内控制度纲要》。”顾旭说。

最终,这些都未能力挽狂澜,华源沉疴也不是仅在财务上用一两服药方所能治愈的。2005年9月16日,上海当地银行华源要求归还到期贷款,自此华源债务危机全面爆发。随后,国资委属意诚通集团重组华源。2005年11月,国资委指定北京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和中信财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源资产进行审计,但由于国开行对诚通的重组贷款迟迟不能到位,诚通重组华源搁浅。

紧接着,国资委安排华润集团接盘重组,相对上次国资委请来的会计师事务所所作的资产审计完全不一样,“这次是‘地毯式’全方位调查,从法律、财务、运行等方面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的梳理。”作为华源管理委员会财务组副组长的顾旭牵头协调配合工作。同时,结合财政部的调查报告指导企业进行2005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调整。

华源的教训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二、以发展的眼光理性看待中国纺织业的环境发展现状

讨论这个话题之前必须先厘清一个概念,纺织产品上有害物质的残留符合生态安全的要求有两种可能:一是在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完全没有使用有害的染化料助剂;二是在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使用了有害的染化料助剂,但在后续的湿处理过程中游离或残留的有害物质被洗掉并随废水排放了。因而,纺织产品是否符合生态安全要求与纺织业是否存在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并无直接关联。那么中国纺织业,特别是印染行业的环境污染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举一个例子,2011年绿色和平组织曾两次以“时尚之毒”命名的调查报告。其报告之一《时尚之毒 —— 全球服装品牌的中国水污染调查》称,2010年6月和2011年3月,绿色和平组织分别对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宁波雅戈尔纺织工业城和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进行了调查。最终,绿色和平组织确认被调查的两家企业在生产中使用和排放了有毒有害物质,并造成环境水系的污染。同时,根据调查,绿色和平组织认定14家国际知名品牌与被调查的这两家企业有着供应关系。由于这些品牌公司应该并且有能力与供应商一起淘汰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因而这些品牌对供应链中发生的有害物质排放和环境污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报告之二 —— 《时尚之毒 2:毒隐于衣 —— 全球品牌服装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则再次将全球15个知名服装品牌推到了全球公众的面前。据称,绿色和平组织在2011年4 — 5月间,在全球18个国家采购了15个全球知名品牌的78个样品,除了 3 个样品未标明产地外,其他产品的产地涉及13个国家,而产品本身则涉及由天然或合成纤维制作的男装、女装和童装,款式包括衬衫、夹克、裤子、内衣和帆布鞋。此次抽检的78个样品检测目标直指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据该报告称,在被检测的78个样品中有2/3(52个)的样品中含有NPEO(高于1 mg/kg的检出限),其中除了 1 个品牌之外,有14个品牌的产品被检测出含NPEO;在18个国家购买的样品中有17个国家购买的样品检测呈阳性;在13个原产地中有12个产地国生产的样品检测出NPEO。据此,绿色和平组织认定,在被抽检的15个知名品牌中有14个品牌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被称为环境激素的NPEO。而且,由于NPEO很容易被从纺织品上冲洗掉,因而上述检出的含量水平并不能代表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含量水平。同理,即使在上述检测中未被检出NPEO的样品,也不能证明其在生产过程中未曾使用过NPEO。

这两份报告的高调推出,对相关品牌、生产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毒水”、“毒衣”,乃至使用“时尚之毒”这样出挑的字眼,对吸引大众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眼球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至少在吸引公众关注环境问题方面,绿色和平组织取得了成功。

但是,吸引社会的关注是一回事,而让公众清晰地了解事情的原委却是另一回事。暂且不论这几次由绿色和平组织自己组织实施的调查在程序设计中是否科学合理、采样过程是否公开公正有监督、分析检测是否是在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等程序性问题,单从公布的检测结果来看,就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如:对雅戈尔纺织工业城和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排放废水的检测,有的给出了具体的被检出化学物质的名称和含量,有的则只给出了检出的物质但无含量数据。从专业角度看,如果一种检测手段或方法能检出某种物质,且被检出物质的含量在检出限以上,则应报告具体的检出结果数据。如果在定性检测时怀疑有某种物质存在,但在定量时其含量又低于检出限,无法给出确切的数据,应认定为未检出。根据未有具体检测结果数据的检测报告来推断一定含有某种物质,无论是从程序、规范还是依据上来看,都存在严重的瑕疵。当然,也有可能是检出的量太低,甚至远远低于法规规定允许的标准,因而也不愿公布结果,反正是你用了,你排放了,你就应该承担责任,禁用和限用的界线被混淆。由此,又可以引出更进一步的问题,而这也是目前更多的人在冷静之后所关注的问题:绿色和平组织所公布的这些所谓的有毒有害物质,世界各国究竟有没有相关的法规对其使用进行规范?是绝对禁用?还是应该授权使用或限制使用?或者根本没有任何限制?如果是可以授权使用或限制使用,那究竟哪些场合可以使用?限制使用的限量又是多少?从大部分绿色和平组织给出的检测数据来看,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那这个水平与周边环境,乃至欧美等国类似环境的本底水平相比又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有些有害物质究竟是环境背景中就大量存在的还是企业使用和排放的?绿色和平组织的两份报告中大量涉及中国的企业及其生产的产品,给人的感觉是中国的纺织业在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方面,既无国家法规的规范,也无企业自律,虽然被指责的是作为采购商的知名品牌,但作为供应商中国的企业显然难辞其咎。

绿色和平组织在其报告中坦陈,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的问题不仅局限于中国,这一问题其实是许多品牌和国家所共有的全球性问题。那么,这个全球性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解决这一全球性问题的途径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科学、理性地看待这些问题从而寻求科学和合理的解决办法?相信这才是社会公众、知名品牌、生产企业,包括绿色和平组织本身所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事实上,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化学品的使用已经无所不在、不可避免,在给人们带来各种好处的同时,如何准确评估其使用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加以合理控制,特别是对一些持久性的有害物质的控制,才是人们应有的科学态度和行为准则,切忌走极端或以模糊的概念使人无所适从。举一个通俗的例子:食盐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是人体所必须的,当每天的食用量控制在 6 g以内时,对人体是安全的,但如果每天的食用量大大超过这个数量,则对人体可能是致命的,而化学品的科学合理使用也是相同的道理。事实上,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快速发展,从产品或环境中检出痕量物质已非难事,对检测结果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对推动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保持相关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乃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

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指出,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在减少优先管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方面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并且也在努力清除此前数十年积累下来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但在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在认识、政策还是具体的治理方面,发展都比较缓慢。因此,许多全球知名品牌纷纷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生产基地或从这些地区采购产品,从而利用发展中国家不够完善的环境法规和低成本,从中渔利,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报告中所提及的宁波雅戈尔和中山国泰所排放废水中有害物质的量与欧美的废水排放标准和实际的环境水平相比又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近年来,中国印染行业在推广清洁生产、实施节能减排、强化产品的生态安全性能监控方面究竟做了哪些工作?实际进展如何?其实答案仍然可以从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中得到,只是需要自己去寻找更多的对比性数据并加以科学比较。

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指出在雅戈尔的废水中检测出了含氯酚,但却未告知其含量(0.03 ~ 0.06 μg/L)其实远远低于欧盟地表水的要求(2 μg/L,以毒性最强的五氯苯酚计)以及欧盟和加拿大的饮用水要求(分别为0.1 μg/L和33.3 μg/L)。公布这个数据要说明什么呢?

关于含氯有机溶剂,工业用的含氯有机溶剂数以百计,许多国家对直排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至河流中)含氯有机溶剂的控制都是以AOX值来规范的。德国对直排废水中AOX的限量要求是100 μg/L,而雅戈尔废水中含氯有机溶剂的总量仅为6.1 μg/L,这个结果如果放在德国,应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减排案例。

壬基苯酚(NP)和实际应用中作为其主要来源的NPEO在欧美早就被禁止使用,环境中NP的浓度已显著降低,而且也早已不再被列入欧盟的日常监控项目。根据欧盟指令2008/105/EC,欧盟地表水最大可接受的NP浓度为2 μg/L,而雅戈尔废水中NP的含量(14 μg/L)超过了欧盟的标准。关于NPEO的使用,根据欧盟指令2003/53/EC,如果产品或排放物中NP或NPEO的含量≥0.1%,即不得用于工业洗涤(除非循环使用或焚烧)、家用洗涤、纺织及皮革加工工艺(除非不排放污水或经严格处理)、纸浆和造纸生产、化妆产品、杀虫剂和生物杀灭剂的配方。不过,各知名品牌和国际买家在实际操作中对其限量要求也是五花八门的,一般在100 ~ 500 mg/kg之间。事实上,在纺织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直接使用APEO,其最终产品上的残留量一般可达数千ppm;如果按欧盟的规定在

关于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在绿色和平组织给出的雅戈尔废水中的浓度(0.003 1 ~ 0.008 7 μg/L),不仅大大低于在德国的地表水中的实际平均浓度,而且也大大低于2005年加拿大进行的一次污水监测高达0.549 μg/L的结果,虽然加拿大已经不生产PFOS了。至于报告中提及的PFOA,不仅同样未超过德国地表水中的实际浓度,而且是否禁用,世界各国仍未达成共识。

关于苯胺类物质,绿色和平组织对雅戈尔废水的检测报告中对检出的苯胺类物质给出了两个定量结果,一是苯胺和各种氯苯胺的总量在0.1 ~ 2.1 μg/L之间,但未给出具体的各种氯苯胺的异构体名称,所以无从判断其中是否有高毒性的含氯苯胺存在。事实上,这样的含量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国家对饮用水的限量要求,而根据美国环保署的数据,饮用水中苯胺的含量在 6 μg/L时(日常生活摄入量),引起癌症的风险为1/106,而雅戈尔工厂所排放的废水显然不会直接作为饮用水的。此外,报告中还单独列出了明确对动物有致癌性的邻甲氧基苯胺的浓度为0.07 ~ 0.08 μg/L,这个量显然也大大低于饮用水的标准。

关于重金属,数据表明,从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排放的废水中检出的铬(Cr:42 μg/L)、铜(Cu:24 μg/L)和镍(Ni:37 μg/L)均低于德国法令规定的经处理后的废水排放标准(Cr:50 μg/L、Cu:100 μg/L和Ni:50 μg/L)。

至于其他一些物质,绿色和平组织虽然提到了在废水的检测中有检出,但并未给出具体的数据,笔者无从分析。一般的推测是,在定性检测时有发现,但在定量测定时因低于检出限而无法给出具体结果,因而难以认定其检出的可靠性和对环境的危害。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在环境治理和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各相关行业在自律和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方面也是成果斐然。我国印染行业也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工艺、技术、装备、无害化学品的使用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贸出口的迅速上升,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纺织产业的产量和规模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绝对量的增长部分抵消了节能减排对废水排放相对量减少的实际效果,但如果能科学合理地比较一下产量增长与排污情况的变化就不难发现,这些年我国印染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所作出的积极贡献。通过对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中提及的宁波雅戈尔和中山国泰废水污染物的检测结果分析,表明:这两家印染行业的代表企业在减少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其所排放的废水中被检测出的有害物质浓度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国际或国外的先进标准,这是中国纺织业在过去数年中减少使用和排放危险化学物质的努力取得积极进展的典型事例。

三、为时尚清污,中国纺织业任重道远

现代纺织业的生态安全与环境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之前的数十年中,工业化国家在有害物质控制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在对优先控制的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方面,通过从源头上控制的办法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同时,在努力清除已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方面,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由于积累时间太长、数量太多,至今无法达到彻底的治污效果,本文前述的欧美目前地表水的有害物质含量的实际水平,乃至相关法规仍无法对某些有害物质的排放完全说“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或是出于法规和成本的压力及目标市场的变化,世界的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产业转移不可避免,以纺织、皮革、制鞋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随着产业、技术、工艺的转移,原本在发达国家已经给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质的误用或滥用问题,同样出现在了这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观念、技术、法规、资金等诸方面的相对薄弱,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在人类、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巨大障碍。在中国,持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在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迅速改善的同时,环境问题也已成为影响民生的重大问题,而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强化从源头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控已经刻不容缓。

虽然中国的印染业在节能减排和产品的生态安全性能提升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仍面临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与资源和环境制约的矛盾和压力。2010年,中国纺织业的纤维加工总量已经达到4 130万t,占全球的比重已经超过50%,约为52% ~ 54%,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对染化料助剂的消耗量自然也是巨大的。特别是作为一个在纺织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以湿态加工工艺为主、必须使用大量染化料助剂、能耗高的行业,印染行业既承担着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的重任,又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其中,产业布局与环境条件、减排目标与技术、装备与设施配套能力、企业规模与减排效率、法制建设与监管、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减排责任意识、投入与产出等仍是中国印染行业所面临的矛盾焦点,环境污染事件仍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在于技术的现代化、管理的规范化、监管的法制化和布局的生态化。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谁应该为解决环境问题“埋单”?显然,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并形成联动机制,才是解决这一世界性问题的唯一途径,这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环境问题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这里面观念、技术和资金是最大的关键。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是第一要务,长远的环境问题往往被忽视。在发达国家,保持洁身自好,将环境污染问题通过产业转移而一推了之也绝非个案。对业界而言,尽可能降低成本,保证利益最大化似乎也无可厚非。但对消费者来说,如果由于环境及产品的生态安全问题而造成消费者信心缺失的话,则会对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带来根本性的冲击。

虽然从测试结果来看,被绿色和平组织点名的宁波雅戈尔和中山国泰排放的废水在整体上并未超标,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这与从源头上控制的要求仍相去甚远。因为绿色和平组织所关注的都是那些持久稳定的有毒有害物质,哪怕企业能确保其日常排放的废水都能达到法规允许排放的要求,但其累积效应却是巨大的。虽然各自都能满足法规的要求,但汇集起来最终必定会超过自然界所能承受的承载量,人类所依赖的生存环境也会随之而荡然无存。想必,这就是绿色和平组织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其意义不仅是积极的,而且是非常深远的。不过,仅仅将矛头指向品牌拥有者和产品的生产加工业也有失偏颇,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应该将更多的关注投向作为供应链最上端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企业,让他们也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也是欧盟推出REACH法规的目的所在。

中国是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但中国更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特别是由于资源的不平衡,中国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别。世界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和21世纪的发展主题。关注民生,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各国政府也是各行各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各国及各相关行业在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的环境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采取有差别的节点目标已形成广泛的共识。中国的纺织业虽然在数量上已经成为全球的龙头老大,但就行业的整体水平而言,仍与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巨大的市场需求、相对落后的技术能级、迅速增长的生产要素成本、日渐突出的节能减排压力以及保持行业稳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等构成了目前中国纺织业错综复杂的局面。走出这一困境的唯一出路是转型升级,而其中,节能减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些年,中国的纺织业,特别是被称为纺织业中排污大户的印染行业,在倡导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减排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看到问题继续存在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已经取得的巨大进步。

中国纺织业在有毒有害物质安全使用的立法、标准化和推行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方面已经取得积极的进展,并卓有成效,应该予以肯定。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加强对其上游的染化料助剂行业产品的选择和监管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有毒有害物质的误用甚至滥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天祥集团作为全球第三方质量安全保证服务的权威机构,近年来与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和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开展紧密合作,不仅在帮助中国的染化料助剂生产和出口企业积极申请REACH注册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在通过提供对染化料助剂的化学品生态安全认证服务,为中国的染化料助剂生产行业和印染加工行业实现上下游联动,减少和限制使用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强化从源头控制,为最终实现有毒有害物质的“零使用”和“零排放”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当然,基于理念、法规、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因素,减少和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应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各方对此应该有一个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话题回到本文开头的关于几家NGO联合的题为“为时尚清污”的报告。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监督渠道,NGO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如何更为理性、客观、科学地看待某些事物,可能需要更为深入的作风和更为专业的视角,仅凭一些不完整的二手资料、简单地挑一些能反映自己意志的事例或数据和以一些能抓人眼球的语句拼凑出的所谓调研报告,很难给观众带来真实、客观、科学和完整的视野。而且,基于公众对行业的了解程度有限,这样的报告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是误导。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缺裁判员,而缺的是更多的运动员。如果不能做运动员,至少也要学着做教练员,虽然自己未必能做,但至少还能给运动员一些指点。因此,提出问题固然是重要的,但如何找准问题的关键,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并最终解决问题,才是事物的关键。相信这些NGO若能本着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自己的深入调研并取得第一手资料,也许事情可以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陈荣圻,王建平. 生态纺织品和环保型染化料[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 孙晋良. REACH法规与生态纺织品(序)[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3] 张芸. 纺织产品常见质量问题分析[J]. 印染,2012,38(5):37-40.

[4] 黄文辉,黄晓华,王建平. 色牢度测试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成因分析[J]. 针织工业,2006(12):4,39-42.

[5] 王建平. 我国针织产品质量现状及应关注的问题[J]. 纺织导报,2012(7):54-58.

[6] 王建平,陈荣圻,吴岚,等. REACH法规与生态纺织品[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目前巴西宏观经济虽正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但随着该国国内大选后新政府各项经济改革措施的落实,以及美巴关系的回暖、巴西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未来数年内服装消费市场将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明年受奥运经济提振,巴西服装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650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40%。同时,巴西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超过60%的人口年龄低于29岁,其消费者每年的人均服装消费达402美元,这是中国消费者平均消费的6倍以上,潜力巨大。特别是最近总理成功访问巴西,为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巴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为两国开展产能合作开辟了一条互利共赢的新路。

前景虽好,但巴西距离我国遥远,又受双边政治经济环境、语言障碍、市场环境、准入门槛、清关手续、外贸体制、金融政策等因素制约,巴西业界的展览会开放度不高。又因为贸易保护主义作祟,中国企业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行业发展需求,以及适应纺织服装供应链发展潮流的展览会。而国内各种机构看到这一商机,在缺乏充分调研的情况下,组织企业参加各种非专业展览会,既没有实效,又打击了企业对这一新兴市场的信心。为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并与巴西当地行业协会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在获得广泛的共识和支持后,于2013年开始举办巴西圣保罗GOTEX国际纺织服装采购展(简称“GOTEX展”)项目。

发挥桥梁作用 搭建高效平台

GOTEX展是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巴西)投资贸易中心联合巴西Fcem国际展览公司、巴西Fiera Milano国际展览公司在圣保罗举办的国际性纺织服装全产业链采购展览会。第三届巴西圣保罗GOTEX国际纺织服装采购展将于2015年9月29日~10月1日在巴西保罗会议展览中心举办,是行业国家队年度开拓巴西市场的重要专业活动。

“GOTEX展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积极主动走出去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的重要举措。作为较早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的纺织服装业,‘走出去’、‘全球化’等成为行业在宏观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进行转型升级的热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兼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表示,他们始终秉承“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宗旨,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把行业中有实力有代表性的企业,通过展览会的平台介绍给当地市场和行业,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与当地市场深度合作,共同发展。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长江辉表示:“巴西市场作为南美最大的市场,是行业和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目标。近些年,双边纺织品服装贸易增长迅速,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双边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健康发展不利。同时,很多企业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业务发展的优秀展览会参展。通过GOTEX展这个开放平台,希望能够为国内优秀企业提供一个高效优质的商贸桥梁,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GOTEX 展从2013年举办之初,便得到了商务部、中国驻巴西大使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及巴西相关商协会的大力支持和肯定。巴西服装协会总裁Roberto Chadad表示,纺织工业是巴西传统的工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劳动就业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近些年,巴西纺织服装对外贸易逆差金额加大,一方面说明巴西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下降,另一方面也是业界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所致。在巴西国内虽然有些声音表示希望能够减少国际贸易来保护当地经济,但行业主流声音认为,国际化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巴西纺织业十分重视与各国纺织业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也非常欢迎中国纺织业界来巴西办展并开展交流活动。

不仅如此,GOTEX展还得到了各国相关协会的肯定和积极参与。孟加拉出口促进局(EPB)和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FIEO)均将“GOTEX展”列为海外新兴市场重点支持项目,积极组织本国企业参与到其中,并申请到了部级的支持。

深挖互补优势 拓展合作前景

中巴两国纺织服装领域产能合作的空间是巨大的,中国在石油化工技术、纺织技术方面特别是新材料研究方面优势明显,同时巴西市场巨大、市场需求层次递进,与中国的优势产能自然具有一定的契合度。自2004年中国成为巴西纺织品服装第一进口国以来,中国纺织产品在巴西市场上所占份额逐年增加。2014年中国出口巴西纺织品金额达38亿美元,印度以5亿美元居次。从2006年开始,巴西纺织服装出口减少,对外贸易成逆差。尽管拥有比较完整的纺织产业链,但因其用人成本高、产业链配套欠缺和功能性纺织技术较弱等原因,对来自中国的加工精良、有原创设计和品牌的中高端产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

巴西的服装产业发展相对成熟,而面料等中间产品则相对薄弱。据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对巴西出口面料14.10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1.07%,占我国对巴西纺织品服装出口比重的39%;出口服装15.29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94%。针对这一特点,GOTEX展加强了展品的专业化配置,通过各种专业化手段,重点突出面料和相关中间环节的产品。比如用参展商赞助的面料,组织巴西本土的青年设计师进行时装设计大赛,以增强与当和时尚产业的对接,战略性培养巴西业界和消费者对中国面料产品的关注。一方面,中国面料产业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需要有一个新的市场作为突破口,这种定位有利于中国纺织行业利益。另一方面,突出面料的定位也为巴西服装业提供了完整和丰富的产业配套采购选择,有利于巴西服装业的利益。通过这种互补合作,不仅中国企业能更快、更准地与当地产业对接,当地产业也能从中受益,推动巴西纺织经济的发展,实现两国产业的共赢。

办实事优服务 解难题促发展

根据拉丁美洲的市场交易偏好及特质,针对大部分中国参展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并且刚着手开拓巴西市场的实际情况,组委会成员之一的中巴贸易中心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参展企业提供包括展后展品留购、寄卖、、分销、货运等服务,帮助企业克服初期可能遇到的困难,走出迈入巴西这个新兴潜力市场的第一步。

依靠展前的双向沟通,2014年,GOTEX展巴西运营中心已经做到一对一地将采购商直接带往相匹配展商展台的专项服务,并在交流过程中担任中葡双语翻译,为展商排除语言难关的基础障碍。GOTEX展除了为参展商匹配南美市场的潜在买家,还可以应展商要求通过在圣保罗的项目团队成员协调国内企业对南美买家进行深层次的商务贸易跟踪、对巴西客户做基础信用调查以有效控制商业风险、对南美市场的流行趋势做最新调查报告分析。去年展会上国内一家展商首次参展就预订了54平方米的参展面积,展前通过GOTEX展巴西运营中心的安排,提前走访了南美市场并拜访了巴西的几家客户,事实证明付出总是会有收获,当届展会就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订单,并且把展品通过委托GOTEX展巴西运营中心直接寄存在圣保罗,今年准备再次参展。

另外,GOTEX展还可以为参展商提供专业的物流清关服务及专业的成本核算和税费模拟,前两届展会还特意邀请了中国银行驻巴西圣保罗的代表为参展商做金融信用保险等风险防范和信用担保的相关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 GOTEX展还针对大量小额贸易(CIF+通关费用小于3万美元)提供简化交易服务,即ProB计划。基于巴西买家和国内企业的真实买卖意向,由GOTEX展巴西运营中心具体执行中间交易环节,国内客户可以选择直接以人民币结算,巴西客户则可以通过运营中心以巴币结算,设法解决展会上小单无法成交的实际问题。

“对于正在寻找新方向或是新突破口的企业而言,走出去参加展会无疑是多了一个新的窗口,我们可以在一个不同的平台拥有不一样的视角,从而更好地寻找市场的机会。” 参展企业江苏汉唐集团展会负责人徐苏这样说道。

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纺织企业 融资问题 融资策略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纺织企业的盈利水平持续下滑,纺织业的风险与回报率之间的比例大大提高,让投资者忧心忡忡。各家金融机构纷纷将纺织行业划分为限制性行业。一方面对纺织行业实行贷款投放总额限制,并实施纺织行业有计划的逐年压缩规模,迫使纺织企业对融资额度展开激烈竞争;同时,纺织企业的融资利率上浮比例不断攀升。纺织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过高,无疑进一步限制了行业盈利水平。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融资决策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融资决策中融资方式、融资条件可能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将公司融资过程中融资策略总结如下:

一、企业融资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

占有市场是企业融资的根本目的,企业要根据企业市场的历史、现状进行详实的调研,对市场前景进行全面预测,必须考虑如何将资金运用于提高产品产量、质量、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市场、占有市场方面,测算投资能为企业创造多少整体利益。同时,我们坚持将通俗易懂的市场调查报告及时提报给投资者、金融机构,并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取得金融机构的认可与支持。企业坚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合理有效部署市场计划,并严格执行市场计划,确保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二、合理控制融资规模

企业的融资规模一定要根据自身的能力量力而行,否则,将增加负债,加重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的投资风险。尤其是纺织行业面对国际、国内严峻的市场形势,投资方向、规模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发挥企业整体优势为目标,慎重选择投资项目,并做好对项目的整体预算、成本控制、资金配置。企业融资时坚持运用多种资金和资源,对比融资效益与融资成本,两个市场统盘决策,达到互补效应,以控制融资规模,避免加重企业负担。

三、与金融机构进行良性互动

“再好的行业也有困难企业,再难的行业也有好的企业”,让金融机构看到企业的优势与前景至关重要。

(一)换位思考,视企业信用为生命

在与金融机构互动过程中,企业高管注重换位思考,切实把按期还本付息放在第一位,做到“视信用为企业生命”。想尽千方百计归还到期本金利息,将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取得金融机构的信任是融资的根本基础。

(二)细致分析,把握风险与回报

欲寻求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必须在资金流向上下功夫,细致分析投资项目对企业优势的彰显力度、对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水平、对企业现金创造能力的影响。深刻、全面地认知项目的风险与回报,博得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项目或企业的认可。

(三)深入互动,寻求认可与支持

注重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取得的进步与发展及时传递给金融机构;企业遇到融资瓶颈,与金融机构互动,寻求最佳解决途径;及时了解新的融资产品,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四、把握融资时机,优化融资渠道

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经济与金融环境的变化,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是改善企业融资结构的良好机会。企业在与金融机构良好互动的基础上,抓住有利时机,全力跟进,享受政策性融资优惠。例如: 2011年中国银行推出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即中行国内机构与中行海外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国内进口商申请,对其在进口项下的对外应付款需求提供人民币融资。公司对到期信用证申请3个月的海外融资,达到了延长融资期限、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公司还抓住金融机构推出新型保理的有利时机,享受融资条件、融资成本的优惠条件。公司坚持敢做“第一笔”业务,走在同行的前面。

五有效使用资金,优化融资环境

(一)战略清晰、目标明确

公司在融资以后必须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做到生产经营战略清晰、目标明确。企业全员根据既定的战略目标,抓住发展的有力时机,快速投放、快速发展、快速成长,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二)科学管理,加强控制

企业在融资后要避免无计划快速膨胀,资金的过度消耗导致现金流出现问题。在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企业实施科学管理。严格控制企业的扩张速度与节奏;加强企业团队建设,保持团队的创业精神、执行力;组建企业智囊团,引领企业高效运营。

(三)识别风险,积极应对

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如利率、汇率、价格等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环境风险、声誉风险等。公司注重加强风险管理,设立专门机构对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制定应对措施。

通过融通资金的有效使用,切实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让金融机构等投资者增强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优化了企业的融资环境,促使企业的投资活动及生产经营活动、筹资活动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六、结束语

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不断总结融资过程的经验,制定综合有效的融资策略,确保企业“血流”畅通,促进生产经营快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管伟琪,胡瑜杰.甘肃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0

[2]宋晓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J].山西科技,2010

[3]许立新.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以秦皇岛市为例[J]. 改革与战略,2010

[4]张梅.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上一篇:天然气行业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