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纺织品产业调研范文

时间:2023-11-29 17:25:41

服饰纺织品产业调研

服饰纺织品产业调研篇1

――中国轻纺城管委会主任周如生

“作为全亚洲最大纺织品集散地,柯桥拥有强大的纺织品销售能力,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服装产业基地提供海量的服装、家纺面料。”中国轻纺城管委会主任周如生在谈到“一门两桥”模式时表示,虎门是中国最为知名的女装生产基地,是国内服装产业基地的龙头。因而,“建立起柯桥与虎门上下游对接的优势,发挥柯桥面料生产、营销优势和虎门的服装生产优势,同时开展双方的优势互补,不断让双方从合作中实现共赢,实现纺织产业的升级发展。”

据周如生介绍,截至5月底,柯桥中国轻纺城市场实现成交额248.82亿元,同比增长10.4%;新增经营户1478家,新增营业房3118间。“目前,绍兴县纺织业正向着‘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配套明晰合理’的现代产业集群迈进。”

完善纺织产业链

“从事家纺行业,柯桥的企业有面料优势。”周如生认为,当前柯桥的家纺企业,很多都是制造服装面料起家的,“服装面料、家纺面料两者相通,有了服装面料基础,柯桥的家纺面料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很快在家纺面料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而且由于面料品质国内首屈一指,就连南通等地的家纺商户也都到柯桥进家纺面料。”

有了良好的开端,一些有实力的家纺企业进而转攻家纺成品领域,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装饰布、经编装饰物、窗帘、刺绣、床上用品等几大类产品,而且“众华”、“裕隆”、“恒美”、“利佰家”、“金凤凰”等诸多家纺自主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已崭露头角。

家纺面料首屈一指,有自己优秀的家纺成品企业,再加上柯桥大纺织产业作依托,为何到现在还无法形成自己的“成品市场”?有人认为,关键是缺少了一条家纺产业链。

但周如生透露,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绍兴的纺织产业链已基本完善。“全县近万家的纺织企业,基本形成了从前道PTA到中游的织造、印染再到服装家纺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周如生认为,“综观绍兴县纺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目前在产业终端服装家纺环节上还需进一步加强,要不断提高服装家纺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具有区域规模和竞争力的服装家纺集群,培育出一定数量的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服装家纺企业。“

由此可见,柯桥正在努力打造区域品牌,对此,周如生总结,产业集群向区域品牌推进需要三个要素。

三要素推进区域品牌发展

周如生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三个要素。

强调“三个整合”,占领产业链、价值链高端。一是各环节的系统整合(垂直整合),即纺织产业链各环节间的数量比例、层次结构、质量结构达到平衡和谐发展,积极组织纤维、纱线、面料、染整的联合研发。二是各环节的内部整合(水平整合),即建立良性、高效的竞争及合作模式,提升纺织企业间的竞合关系,有效调配资源、细分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三是辅链促进主链的发展战略(网络化整合),即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会展平台、教育培训等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

注重产业链协调发展,提升纺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一是走高端化之路。依托既有优势大力开发生产高仿真、超细旦、混纤特色长丝为主体的新型纤维,着力打造“化纤强县”。二是走新型化之路。引导印染企业向清洁印染、数码印染方向发展,并努力突破印染后整理的薄弱环节,打造“印染强县”。三是走差别化之路。充分利用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纺织装备特色产业基地”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做强做大纺织装备研发制造业,尤其在高性能印染机械研发、制造上取得了突破,着力打造“纺机强县”。四是做强做大服装服饰业,目前正全力推进与宁波、温州、泉州、石狮等国内服装产业基地在产品、人才、市场网络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着力打造“服装强县”。此外,我们还大力扶持家居用纺织品及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

加强市场布局调整,增强市场集群化水平。中国轻纺城按照“政府主导、市场细分、业态创新、南北共荣”的发展要求,近年来进一步完善了“南北中西”四大市场错位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轻纺原料、面料辅料、服装服饰、家纺成品、化工染料、纺织机械等门类较为齐全的纺织要素交易市场群。

服饰纺织品产业调研篇2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顾问杨东辉,中国家用纺织品协会会长杨兆华,中国家用纺织品协会副秘书长李杰等一行深入到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展、家用饰品展区观看,并与参展企业负责人就新产品的研发、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市场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谈,了解到个别企业在运用新材料研发新品是遇到的色彩问题,杨会长表示将尽快协调有关部门解决。

这届展会呈现几大亮点:一是强化了融入世界家纺业的平台。中国作为家用纺织品生产大国,具有质量好价格低的竞争优势,已被世界各国的家用纺织品买家认同,并已成为他们采购纺织品的首选地。此外,以居民住房、宾馆饭店、旅游交通、医疗卫生等为代表的投资型和公共服务型消费热点,都将为家纺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以此为契机,中国(广州)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将以帮助每个家纺生产企业实现稳定和拓展国内市场,融入世界家纺行业是此次展会最大的收获。

二是新锐品牌抢加盟。本届展会得到了行业各界的大力支持,除了浙江余杭、嘉兴、海宁、绍兴等家纺产业基地积极组团参加外,海外展团规模亦有扩大,一批新锐品牌也踊跃携新品参展,为展会带来缤纷惊喜。地毯、挂毯类品牌企业有:联邦、福华、藏羊、捷优等;床上用品品牌有:金太阳、依格玛、雅家、伶居丽布等;工艺纺织品品牌有:蕖华、蕾莎公主等;沙、窗帘布品牌有:伊丝顿、田森、朗贝尼等。

三是开启了户外生活新篇章。本届展会延伸到户外用纺织品,在展馆新设了3个展馆,规模近3万平方米,展商近200家,参展产品题材涵盖户外家居、庭院生活、园艺布置装饰/工具及设备等展品,吸引了全球知名品牌企业如澳马、艺庭、世纪亚太、正特、亚帝等,旨在展现从“室内家居”向“户外家居生活”延伸的高品质生活概念,满足高端家居品味的生活和市场追求。

四是家居饰品/用品展堪称第一。这届家居饰品展位规模宏大,井喷式迎来跨越发展,展位规模扩大到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成为中国举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数量最多、产品种类最丰富的家居装饰品展会。近400家国内外家居饰品业的知名品牌汇聚一堂,各显神通,并吸引到一匹新企业首次参展,构筑起国际化的顶尖专业家居饰品类贸易、展示平台,为大众带来丰富多样的时尚潮流的家居新饰品。

服饰纺织品产业调研篇3

“根据前三个季度的情况,预计2013年销售收入比2012年增长50%以上。”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敏其告诉记者,随着市场的拓展,五洋全成形经编机在国内的销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得益于五洋纺机在技术研发和产品的不断投入,全成形服饰在不断拓展,机型不断增加,新建厂房也即将投产。

在去年的针博会上,五洋第一次带来了它的全成形服饰品牌——艾诗丽。它着重突出展示了科技成果在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品牌内涵。 “艾诗丽” 品牌精彩别样的经编成衣,色彩鲜艳,花型新颖作为本次展示的亮点,弥补了传统花型单调的不足,富有变化的流行花型,可更好的适应潮流趋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许坤元、会长王天凯、副会长高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等行业领导在“艾诗丽”展位都对其产品表示了肯定。

“在每一次展会上,我们的产品销售都非常好,也就是说明全成形服饰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是具有吸引眼球的地方,不论是技术还是从科技含量的方面,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都在被带动起来”,王敏其在纺织行业普遍低迷的市场中寻找到了更大的信心。

对于产品定位,王敏其很明确地表示,“我们产品的定位是从高端开始,作为新进品牌必然需要一个练兵的阶段,各种原料、各种规格的纱线,各种型号的机器生产不同的产品,目前能够达到一种机器生产一种产品,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生产。产品包括时尚提花连、提花服装、运动时装、泳装、提花手套等系列。五洋纺机作为艾诗丽服饰中国大陆运营中心,依托自身雄厚的力量,为艾诗丽服饰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为也为其成功打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届参展的规模还将延续去年的面积,但作为第二次参展,也加入了新的产品,包括增加了生丝和棉纱为原料的产品,这也将是下一步攻坚的目标” , 王敏其表示。根据东方消费者对天然纤维的情有独钟,目前五洋已经投入研发出以生丝和棉纱为原料的全成形产品,在今年的PH Value上我们将抢先看到。王敏其说,“对于全成型的技术,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的产品和技术的实现,将对全成形服饰的推广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东方人,对天然纤维的要求还是比较高,虽然腈纶等原料已经用到超细旦,但消费者的认同度还有一段距离。”

正是在这样巨大的市场和商机推动下,五洋纺机有针对性的开发出了的高端智能无缝服装经编机,集成了新型电子横移、激光断纱自停、涨力检控装置以及高机号的电子贾卡,并采用电子送经及电子牵拉装置、多维精协嵌入式控制系统、嵌入式花型设计软件等智能配置,生产出来的无缝连真正做到一次成型无需缝制,经编成圈确保袜子不勾丝,袜子表面刮破洞口不会扩大,应用了嵌入式花型设计软件可以将任意花型输入机器的控制系统,再通过指令转化达到编织花型效果。这样编织出来的袜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尚、个性化产品,才会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实现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

服饰纺织品产业调研篇4

回顾今年上半年来纺织服装公司的业绩表现,可用可圈可点来形容,在出口和内需市场继续改善的背景下,服装行业的整体运营环境向好,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4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4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9.13%。品牌类企业中,品牌家纺、户外运动和时尚休闲类品牌公司表现突出,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48.06%、49.68%和44.71%。良好的业绩推高了上述公司的股价,我们看到,即便是在大盘频频创下新低的背景下,这些公司股价显得仍然较为坚挺,同时估值也相对偏高。事实上,面对高于市场平均的估值水平,很多投资者选择了舍弃,但由于三四季度销售旺季的到来,其收入增速有望上升,目前的暂时下跌正好给了买入的良机。

具体来看,家纺行业目前处于前成长期,行业空间广阔。未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消费升级、城镇化的大趋势,中、高档次家纺产品的市场必然也会扩张。通过罗莱家纺(002293)、富安娜(002327)、梦洁家纺(002397)上市以来股价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可以看出,通过上市融资,公司一方面注重渠道的不断扩张;另一方面加强产品毛利率的提升,经营业绩相当出色,这也得到了基金、机构等认可,从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机构云集即可看出端倪。目前,三家公司对前三季度的业绩已进行了预计,业绩增长幅度都较大。近期它们随着大盘的下跌有所调整,但在60日线附近得到强有力支撑,未来这三只股票将随着高成长业绩的兑现,为投资者带来超越大盘的收益。不过,需值得注意的是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的不确定性以及房地产市场成交低迷可能对家纺产品需求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品牌服饰的出众业绩也是上半年该行业的一个亮点,由于其重视渠道建设和规模扩张,品牌服饰保持了较好的增长。从目前服饰订货会透露出的信息来看,继探路者(300005)订货会同比增长66%之后,雅戈尔(600177)、七匹狼(002029)、美邦服饰(002269)、森马服饰(002563)、凯撒股份(002425)等公司2012年春夏订货会的金额增长均超过25%。行业基本面无忧,业绩增长较为确定。

近期,有不少券商对男装行业着墨较多,其认为,“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研究显示,中国男装在未来3-5年增长势头良好,由于主流消费人群的变化,消费趋势将由时尚休闲类职业装(增长率为54%),逐步取代商务装(38%),前者将成为最具增长性的服饰新品类。”虽然男装服饰受大盘调整影响,估值短期面临压力,但估值切换能够弱化市场对于高PE个股的担忧,继续看好量增潜力突出的七匹狼、报喜鸟和九牧王。

服饰纺织品产业调研篇5

一、6月份企业生产景气指数小幅攀升,生产信心指数小幅提升。6月份,企业生产景气指数收于1779.88点,比上月上调了3.77%;6月份生产景气指数增幅比上月明显收窄,至目前多家中小纺企基本利润率已明显压缩,为此织造企业开机率仍显不足,至目前萧绍地区织机开机在65%左右。企业生产信心指数收于1038.82点,比上月上调1.74%。

1 生产景气指标中的规模类和效益类指标小幅攀升,信心类指标小幅提振。6月份,规模型企业订单仍有小幅增长,但部分中小企业接单仍显有限,生产景气指标中的规模类指标比上月小幅攀升,其中产品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比上月小幅提升。效益类指标比上月小幅提升,其中产品毛利率比上月小幅攀升,产品库存周转速度比上月仍相对有所加快。信心类指标比上月小幅提振,其中,企业经营者对市场需求判断、对产品获利能力判断、对企业前景判断信心指数比上月小幅提振。

2 坯布类、服装面料类、家纺类、服饰辅料类生产景气指数不等量攀升,原料类生产景气指数明显下滑。6月份原料类生产景气指数收于1424.58点,比上月下跌14.97%;坯布类生产景气指数收于1179.31点,比上月上调17.83%;服装面料类生产景气指数收于2577.84点,比上月上调12.94%;家纺类生产景气指数收于865.47点,比上月上调10.83%;服饰辅料类生产景气指数收于4506.33点,比上月上调32.99%。

3 绍兴县纺企靠创新拓市场。绍兴县纺企生产、销售在危机面前没有“守株待兔”,而是注重产品创新,拓宽市场,赢得新的商机。创办于去年的浙江恒之陆纤维有限公司因注重产品的创新研发,从今年3月份开始,企业开始出现回暖迹象,生产和销售同步回升;数据显示,这家位于绍兴县富盛镇的企业今年1~6月份产品销售收入将达到5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绍兴县是纺织大县,纱线的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客户的需求,该企业自找差距,重点研发新品种,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该企业在原有莫代尔纱、特种彩纱、竹节纱的基础上,又新研发阳粘毛、涤毛、棉毛等花色混纺纱线产品,并还能根据客户的生产要求配上不同色感、捻度的纱线,产品品质达到瑞士乌斯特公报5%的水平,远远高出国内同类产品品质,具备了国际领先水平;过硬的实力使得企业和产品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该公司生产的纱线在金融危机中不仅稳固了老客源,还拓宽了新市场,现在每天出厂的纱线量达到二十多吨。绍兴共创纺织公司是绍兴县富盛镇内一家新近投产的衬衫布生产企业,生产的布料主要供应给国内一些知名服装企业,如步森、才子、杉杉等;为了引领国内衬衫布市场,企业借鉴国际衬衫面料的流行趋势,再加上企业自主创新,提前研发下一年流行的衬衫面料,目前生产订单已经排到7月底,出现生产销售两旺的好势头;该企业目前生产稳定,不走单一化的销售途径,实行内销和外销两手抓,有效防范金融危机的影响;走产品创新之路,根据市场的需求,今年共创纺织重点研发全棉、CVC、高支棉等为主的产品,加强研发力度和质量管理,确保企业在国内外衬衫面料市场占有一定的营销份额。

二、6月份市场流通景气指数小幅下滑,市场流通信心指数小幅下滑。6月份,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804.58点。比上月下跌4.60%;市场流通信心指数收于1016.63点,比上月下跌了0.16%。

1 流通景气指标中的规模类和效益类指标小幅下滑,信心类指标小幅下滑。6月份,流通景气指标中的规模类指标比上月小幅下滑,其中市场总成交额、市场总成交量比上月小幅下滑。效益类指标比上月小幅下滑,其中产品毛利率比上月小幅下滑,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比上月尚有小幅减缓。信心类指标比上月小幅下滑,中国轻纺城各专业市场销售竞争继续加剧,同质大路货产品现货销售相互竟价挤压依然较为明显,自下旬以来至6月底,夏季轻薄型面料现货销售局部走缓,部分中小经营户生意偏淡;其中,市场中小经营户对市场需求判断、对品种获利能力判断、对本商位经营前景判断比上月仍有小幅下滑。

2 原料类、坯布类、服装面料类、家纺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小幅下滑,服饰辅料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明显下滑。6月份原料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603.24点,比上月下跌0.71%;坯布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727.29点,比上月下跌0.73%;服装面料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1220.75点,比上月下跌9.58%;家纺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82788点,比上月下跌8.81%;服饰辅料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1026.66点,比上月下跌13.04%。

3 整体成交小幅下滑,局部营销开始偏淡。6月份,轻纺城各专业市场人市南北客商日多日少,各布匹专业市场成交量比上月尚有小幅下滑。自下旬以来至6月底,夏季轻薄型面料现货成交已趋缓和,部分中小经营户生意偏淡。但内需市场营销依然活跃,全国各地对口二级市场南北商贾和服饰生产企业采购商入市现货认购和下单继续走畅,秋季面料局部性仍有多品种互动,秋季涤纶面料、涤锦面料、锦棉面料、涤棉面料、纯棉面料、粘胶面料类等服装面料颇为畅销,规模型布业公司研发的新款花型面料占据市场营销优势,部分前店后厂式的实体性布业公司和规模性包机大户,内销订单承接局部走畅,轻纺城贸易型公司外贸营销局部仍显走畅。但秋季面料成交多以小批量多品种为主,整体市场成交量仍显不足。

服饰纺织品产业调研篇6

感动缘于骄傲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的纺织业面对出口受阻、内销不足的不利因素,显得疲软无力。危机下的很多纺织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堪压力,纷纷倒闭转型。2008年1~8月,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由去年同期的19.1%扩大到21.3%,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66%,比上年同期的13.9%剧增52.1%。而最新数据统计,2008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仅增长8.O%,较去年同期回落11.66%,以人民币计价的前11月纺织品服装出口下降1.49%,这也是人民币计价的纺织出口增速连续第6个月出现负增长。

因此,在这个特殊时期,逆境中的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动力,显得格外重要。在纷纷而来的企业报名中,有很多企业因为创新,不仅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反而有了更多的利润增长和新的发展方向。如有在纺织科技创新方面,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带来崭新契机,对行业科技进步具有推动意义;有在品牌创新方面,使品牌在市场上具有了很高的公信度和市场价值;有在文化创意产品给行业带来了振兴和发展,将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和时尚产业转变创造了条件……

这些创新中,我们有了太多感动。在出口受阻、内销不足的形势下,还有那么多的盈利企业;在传言企业纷纷倒闭、资金链短缺的时期,还有那么多研发投入和产品开发;在很多人都以为纺织服装业是“夕阳产业”的时候,还有那么多优秀的人才投身到纺织服装领域,甚至是转身国际市场的开拓……没有想到,真的是没有想到!我们为行业在这个时期,还能有这样的发展和成绩,感动并骄傲着。

创新无处不在

“自主创新是我们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生命力所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都需要通过创新的力量来推动,举行“2008中国纺织年度创新人物”评选,已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每年必须举办的重要的行业活动,其宗旨是鼓励行业创新事业的发展,表彰行业先进创新人物,弘扬创新精神,使行业创新能够成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中国纺织》杂志总编孙淮滨介绍时说。

因此,“2008年中国纺织年度创新人物”评选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科技进步、产业转移、市场开拓、社会责任、品牌创新以及综合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并产生全行业效应的个人展开评选。

科技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科技、功能性和环保型成为纺织品发展的主流,纺织业的竞争也已经从价格竞争逐渐转向高新技术的竞争。运用高新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纺织品是现代化纺织企业的标志,也是纺织企业发展的必然。因此,只有掌握了先进、核心的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技术创新成为纺织企业发展的基础所在。如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的邢建伟,由他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效环保染色新技术》的核心技术已经在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和常州月夜灯芯绒有限公司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采用该技术可以使棉用活性染料的固色率提高15%左右,使废弃染料的产生量减少50%以上,节约能源20%以上。

管理创新 有效、科学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保证。如大连华纶化纤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有佩,2008年9月与广州市纺熔非织造布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合信合作,用自己的知识产权,在江西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双组份纺粘水刺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生产线。

品牌刨新如何提升纺织服装的品牌和文化含量,改变“8亿件衬衣才换回一架空客A380飞机”的尴尬局面,缩小我国纺织服装品牌与世界品牌的价格差距,品牌一直是我们行业奋斗的目标。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成建,不仅提出“新时尚”的发展愿景,还将全球时尚界的变化运用到产品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推出“越中国,越时尚”的民族系列原创主题服饰,深受消费者青睐;还推出全新品牌“ME&CITY”,试水高端服饰领域,是对消费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和延展,使美邦的销售业绩一路攀升,成为国内最有竞争力的品牌之一。

市场开拓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日友,为保证公司上游原料稳定供应,与澳大利亚当地牧民和牧场主达成了合作意向;为实现产业链向后延伸,与欧洲顶级服装品牌公司商谈双方合作事宜;为实现产业升级,参与国际羊毛局合作开发的羊毛物理改性ARCANO技术,填补多项国际国内技术空白,有效地保证了公司的盈利。

危机更是转机。2008年,更应该是纺织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关键时期。此时,全行业和纺织企业更需要以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为核心,达到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实现我国从纺织工业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目标。

逆境更需创新

“2008年的行业情况特殊,行业创新的紧迫性将会格外凸显,在困难形势下,创新人物的业绩也会更具有感染力,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将创新转化成生产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逆境中寻求新的突破,达到预定的目的。”孙淮滨强调。

是的,困难时期,我们更需要榜样的力量。有了榜样,我们才会坚定信心,充满力量。而面对危机,我们不会再恐慌,而是更多的在思考:今后我们该如何抓住机会。规避风险,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在这次报名中,有参加过评选的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有第一次参加的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天虹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不管他们是服装业,还是棉纺业,这些参选的代表,不管得不得奖,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他们是我们行业创新的代表,是纺织业2000多万纺织人精神面貌的体现。

随着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相信不远的将来,纺织业必将走向复苏,迎来新的发展。但不管是2006年度的创新人物山东海龙年产45000吨粘胶短纤工程研究负责人逢逢建、2007年度的创新人物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勇等,今年的年度创新人物是谁,他们自主创新的精神和影响力,必将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调整,引领行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都将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每个时期,我们都需要榜样。

服饰纺织品产业调研篇7

1品牌风格化设计是中国家纺企业的发展出路

近几届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上,许多厂商展示的主题,就是培育品牌的文化,针对各自市场,进行个性化和风格化的设计。

1.1细分消费市场的专业化产品设计

随着我国多年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增长,室内纺织品的消费也从无到有、从少到精,消费者也越来越注重室内纺织品风格与整体装饰风格的和谐一致。这使得家纺市场发展趋于多元化和差异化。

为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家纺企业需要深入研究不同消费阶层的需求,开发相应档次的产品。大型家纺企业,或许有足够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推出高、中、低档品种齐全的家纺系列产品。而对于大多数中小家纺企业来说,准确定位其服务的消费市场,以专业化精神将产品做精做深,才能在细分市场脱颖而出。

1.2品牌文化是产品设计的灵感源泉

品牌可加重产品获得市场高额附加值的砝码;文化赋予品牌持久鲜活的生命力。目前,中国家纺品牌数量众多,而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却寥寥无几。品牌根植于深层的文化。文化是品牌这棵大树的根系,设计是叶、花与果实。有了文化的滋养,品牌这棵大树才会健康地生长,结出成熟的产品果实。

深厚的品牌文化、传统又会源源不断地启发产品设计师的艺术创造力,成为品牌产品设计灵感的源泉。江诗丹顿全球总裁Juan Carlos Torres曾强调,其品牌的成功不全是数字的问题,而是历史的问题。正如久远的历史,沉淀品牌的文化,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企业长期精心地经营,而后自然形成品牌的个性、精神等,即品牌的文化。

1.3精准的市场定位与品牌文化建设

对内,我国家纺企业面临消费增速减缓,大众消费品位提升的内需市场;对外,不仅要应对发达国家运作成熟的家纺品牌进驻中国市场的威胁,而且要警惕西亚、东南亚、南亚等低生产要素地区对市场的冲击。

中国家纺业的相对优势是,纺织品生产技术及质量控制已经非常成熟,生产产品的品类齐全。同时,我国的家纺品牌似乎缺少了深层的文化内涵。家纺产品代表、反应一定的室内文化,它的品牌形象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正如今年6月7日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分析,发展中经济体现阶段面临的最大障碍不是金融危机,而是产能极限,这些经济体的扩张速度正置未来增长于危险境地。对于我国数量众多的家纺企业来说,同样,当务之急不是扩大产能,而是对自身企业的恰当定位。同质化是产品设计的陷阱,这样的设计会被市场无情地淹没,所以明确的市场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它来源于对自身特长和能力的客观分析与评价;来源于对不同消费群体消费需求的深入研究;来源于对品牌文化的深刻理解。品牌文化建设与精准的消费市场定位迫在眉睫。

2家纺设计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是品牌文

化建设的基石

2.1家纺设计应该与室内整体环境设计全面融合

脱离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家纺设计,是中国家纺设计现状的真实写照。国际上,家纺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通常做法是,在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从研究生活方式开始,先进行新产品的概念设计,再由团队中的色彩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及工程师共同研究,完成新产品的开发。如意大利“康斯坦丁设计集团”从研究消费者生活方式开始,进而研究室内软装饰流行趋势,以指导家用纺织品艺术设计。

家用纺织品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纺软装饰设计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补充。家用纺织品设计,只有融入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品牌影响力。

2.2家纺品牌文化建设必须加强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的互动

“大家纺”理念,实际上已经认为家纺产品可以从一个侧面体现室内家居文化。在建筑设计与室内环艺设计领域所建构的设计文化体系,远比家纺行业要全面和深入得多,很值得家纺设计界学习、领悟和借鉴。

成功的室内设计离不开室内软装饰设计,其中,家纺则是既可移动又可更换的重要实用与装饰用品,对于室内环艺设计必不可少。

深入研究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并加强与其的互动,是企业进行家纺品牌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家纺品牌文化建构的方向。

因此,从整体室内环艺设计入手,深刻认识和理解室内环艺设计的精髓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把家纺艺术设计融入室内环艺设计体系,并深入研究家纺设计与室内环艺设计的交互关系,是企业建构家纺品牌文化不可或缺的基石。这个基础建设不牢固,则无法在此之上建构内涵丰富深刻的品牌设计,没有品牌文化的支撑也就谈不上家纺产品的“原创”设计。

3中国家纺品牌设计应立足于中国文化

品牌文化建构还需要有文化的根,对于中国家纺企业来说,既要深入研究西方设计文化的精髓,更要在中国设计文化中汲取灵感和营养,以逐步在国际家纺设计潮流中放大我们的声音。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才是中国家纺艺术设计与品牌文化建设的根。

3.1传统染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家纺品牌文化

在近几届中国家纺博览会上,主办方展示了云锦、侗锦、苏绣、土布、蜡染、鲁绣等技艺和作品,其目的在于倡导家纺设计从祖国的传统染织文化中汲取设计营养,从而创造出有中国风格的家纺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国家纺行业多年来倡导的家纺产品原创问题,找到创新源头。中国 5 000 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家纺设计取之不尽的创新源头。

3.2 中国传统纺织文化遗产与家纺品牌文化

通过对中国传统染织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发掘,从织物设计到染织纹样设计,家纺设计师都能从中得到建构品牌文化的启示和设计灵感。

3.2.1传统织物织造技艺

中国传统织物组织丰富多样,有些堪称举世罕有,破译并把这些独特的手工织造技艺应用现代织造技术,快速高效地织造出高水平低成本的实用纺织品,这一领域还远未得到深入的研究。

3.2.2 传统染织纹样设计

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能出现一些反映当时鲜明文化特征的染织纹样,如,唐代出现波斯纹样特征的“连珠纹”及气势雄健的“唐草纹”;宋代出现“折枝纹样”等等,企业在构建品牌文化和设计产品时,这些都值得参考的珍贵资料。传统纹样与现代流行文化如何结合,是中国家纺设计亟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3.2.3 各民族传统染织文化

中国是具有强大文化包容性的多民族国家,多样性民族资源异常丰富,仅苗族就有所谓“红苗”、“黑苗”等数十个分支,其文化及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染织文化各有特色,这些都是建构品牌文化和产品设计的文化宝库。

3.3其他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与家纺品牌设计文化

除纺织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染织文化遗产之外,中国还有许多可以启发纺织品设计创新的传统设计文化,比如中国陶瓷装饰设计、金银铜器装饰设计,甚或明代家具设计……

向中外家纺设计界推介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应该成为倡导家纺品牌文化建构和产品设计的常态,其主要作用在于:(1)对传统染织工艺本身进行改良,设计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产品;(2)传统染织技术、装饰手段等启发现代纺织设计新技术和装饰手段的创造;(3)向世界推广中国纺织设计文化,从而提升中国家纺的软实力形象。

企业建立品牌形象时应该进行富有民族特色的个性化家纺设计研究,以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个性化家纺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 王雪燕.中国服装企业,如何拥有“话语权”?[N].中国服饰报,2008-11-07.

[2] 杨兆华.中国家纺企业如何向产业高端发展[J].纺织导报,2009(8):15.

服饰纺织品产业调研篇8

武汉纺织大学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她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占地2000多亩,拥有阳光、南湖、东湖三个校区,地处光谷腹地,植根于荆楚文明之沃土,敢为人先,勇立潮头,践行特色办学理念,秉承“崇真尚美”校训,坚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发展精神、彰显特色的执着精神”,历经五十余载,已成为理、工、文、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武汉纺织大学现有在校生近25000人,拥有20个教学院部。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院校,现有本科专业60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拥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其中工程硕士领域7个。

武汉纺织大学实施领军人才汇聚行动计划,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设“人才特区”,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风严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000人,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53人,博士300余人。学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拥有双聘院士1人,“”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百人计划”人选3人,还有一批具有海外背景的“楚天学者”和“阳光学者”。

武汉纺织大学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围绕“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质量工程”为抓手,以“卓越人才试点班”为切入点,全面推进“阳光教育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拥有教学团队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四个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近五年学校获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大批学生在各类、省级竞赛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武汉纺织大学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培育重大科研成果,注重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技竞争力。近五年学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1个,还有一批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相继承担国家基金项目、“973”、“863”项目和重点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百余项,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纺织、印染、服装和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居于地位。学校深入开展“一省一示范”、“一市一项目”以及“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博士进企业”等活动,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

武汉纺织大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开展了本科层次的合作办学项目,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大学签署了国际交流合作协议。长期承办由中国商务部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主办的“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研修班,获批多项“世界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项目,连续多年主办和承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

抚今追昔,信心满怀,展望未来,责任重大。

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武汉纺织大学与时展同步伐、与民族纺织工业共命运,坚持特色发展之路,谋求服务社会之道,为振兴民族纺织工业与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春*正好,策马扬鞭”,学校将面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主战场,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目标迈进。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湖北省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部级科研基地

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其产业化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聚苯硫醚(PPS)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处理回用技术

优质天然纤维材料的超细粉体化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

国家特色专业

艺术设计(连续十三年居全国服装院校综合积分第一名)

纺织工程

轻化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精品课程

服装结构设计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纺织材料学

线性代数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适应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教学团队

纺织材料与加工教学团队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基于智能教学平台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服装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武汉纺织工学院服装系),服装学科是我校的特色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服装艺术设计是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服装结构设计是国家精品课程。经过多年努力,学院已成为全国十大服装名校之一,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的“新人奖”大赛中,已连续十四年在全国服装院校排行榜综合积榜名列第一,2014年首届北京大学生时装周中获2013年度“艺术风格奖”。

学院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和杰出的服装设计师,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院士1人;国家外籍专家1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4人;“阳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在校本科生2300人,研究生150人。现有服装与服饰设计和服装设计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服装与服饰设计涵盖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营销、服装设计与制版、针织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和服饰形象与表演等6个专业方向。学院拥有设计学(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美学等3个硕士点。

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建有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牛仔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服装数字化研究中心等,拥有12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学实验中心。学院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已与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教育教学合作,并与一批服装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二十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名优秀专业人才,他们在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行业中的领军人物。94级毕业生黄李勇留校任教,荣获2013年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92级毕业生黄皆明作为乔丹的设计总监,荣获2010年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93级毕业生王鸿鹰在2000年、荣获2005年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并自2003年起多次代表中国青年设计师赴法国“中国文化年”举办个人时装专场会、参加法国巴黎时装周,为中国青年设计师赢得了荣誉。

作为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学院大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教育教学的手段,依托服装学院的优势和特色,实施“3+1”的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中国服装设计师的摇篮,自2005年以来,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新人奖”服装设计大赛等全国性课外科技活动竞赛奖240项。

在“大服装”理念的指引下,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正在向着建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服装院校的目标前进。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办学历史,逐渐建构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教育观念,办学特色和教学体系,拥有一支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全国建立起良好的办学声誉和品牌形象。

艺术设计学院以当代艺术与设计思维为主导,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根基,重视学科厚基础,重视学科交叉,注重八个结合:即设计教育与艺术结合,设计教育与创新思维结合,设计教育与中国人文精神结合,设计教育与学科厚基础结合,设计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设计教育与科技结合,设计教育与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结合,设计教育与创新能力结合。努力构建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特色。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意产业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现有教职工6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博士10人。外聘国内外教授“特聘教授”12人。拥有湖北省“楚天学者”2人,“阳光学者”2人。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知名高校建立有长期合作关系。学院在校本科生约1800人。在校研究生102人。

艺术与设计学院现设置有5个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设计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具有设计艺术学、艺术硕士、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动手、实践、创新的综合能力。学生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大赛中获得大奖,大量设计作品被社会企业采纳、进入市场,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历届毕业生活跃于国内外设计界,成为艺术设计领域的新生代。如方军同学的标志设计作品在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会徽竞标中一举夺得标王,为国家创汇3亿美元;在中国(武汉)国际建筑装饰设计大赛评比中,在历届湖北省高校美术与设计大展中、在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中、在湖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大赛中我院获得多项金银铜奖;我院多名学生获得在墨西哥由世界纺织品艺术协会主办的国际第六届学生纺织品双年展大奖;在第二十一届全球华人时报金犊奖勇夺金奖;在2013中国之星艺术设计大奖暨国家包装设计奖中斩获得4项希望之星设计奖;在2013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4项;在“越隆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中获得结构奖等,为学校和艺术与设计学院争得了荣誉。同时学院荣获由由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文化厅授予我院“湖北艺术机构贡献奖”;获得“潘天寿设计艺术奖组织奖”、“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组织奖“、“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优秀组织奖”“、“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组织奖”;以及由省教育厅、文化厅颁发得“优秀组织奖”多项。

传媒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以“新媒体、跨媒体、超媒体”的开放视角,瞄准新闻传播学科、传媒业界发展的最前沿,紧跟传媒业发展的浪潮,将新闻传播学、美学、艺术设计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将人文、艺术与科技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传媒高级人才。

学院现有动画、摄影、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等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学院拥有美学、艺术设计学2个硕士点,其中美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美学硕士点下面设有服饰美学、设计艺术与应用美学、广告艺术与传播美学、文艺美学等研究方艺术设计学硕士点下面设有动画艺术设计、数字影像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等研究方向。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5人,讲师19人;教师中有15人拥有博士学位,中青年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学院硬件设施完备,拥有广电实验室、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广告制作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广播电视演播厅、画室、摄影棚和图书资料室等等,实验室配备了专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实验指导教师,能有效满足学生大规模的实习和实践需要。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学校聘请法国巴黎第八大学阿泽玛教授为传媒学院院长、湖北省“楚天学者”,还与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合作共建“中法联合数码创意与设计研究中心”等科研、教学实践平台。学院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多次举办国际学者来华教学与艺术交流活动,以及中外大学生作品交流活动。

学院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强调“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底、创新的设计思维、超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我院学生的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重要专业比赛中获奖。在“国际一分钟影像大赛”中,我院学生聂天青的作品《overfly》夺得艺术类奖;在2009年湖北省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中,周韶华同学的作品《静物》获得金奖;2011年湖北省高校摄影作品大展中,我院学生获得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7名的好成绩。近年来,还先后获亚洲青年动谩大赛入围奖、中国高校大学生影像比赛优秀奖、中国卡通艺术金娃奖、中国视协动画短片学术奖、北京电影学院学院奖等多项国际国内比赛佳绩,为我院争得了荣誉。

服装学院/专业介绍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

学院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建立了卓越设计师班,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吸收国际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国际联合教学、教授授课制、设计师工作室、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制教学等方式,依托学校多学科优势,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服装专业人才。经过多年发展也为满足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同时更好的挖掘人才潜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目前该专业在服装设计基础上已形成: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营销、服装设计与形象、服装设计与表演、服饰形象与表演、服装设计与制版、针织服装设计等专业方向,以培养高素质的服装设计、服装营销、服装表演、服装陈列、服装管理等服装专业人才。

服装与服饰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服装艺术设计方向:

方向介绍: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成衣制作的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能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服装材料,独立进行服装设计创作构思和产品开发,成为具有一定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实用型服装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画技法、服装色彩学、服饰图案、平面构成、服装设计学、服饰配件设计、针织服装设计、服装结构与工艺、立体裁剪、服装工业制版与推版、服装材料及面料设计、形象设计、服装展示设计、服装品牌运作、服装市场营销、服装CAD、服装生产管理等。

服装设计与营销方向:

方向介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服装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实际运用服装技术的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服装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和相关服装科学知识,能够从事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展示设计、服装贸易、服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理论、大学英语、服装画技法、服装色彩设计、服饰图案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与工艺、服装设计、服装品牌运作、服装卖场陈列设计、服装CAD、服装国际市场营销、服装国际贸易

服装设计与制版:

方向介绍: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服装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服装制版与生产的基本应用技术,并且具备一定的服装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和相关服装科学知识,能够从事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展示设计、服装贸易、服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理论、大学英语、中外服装史、服装画技法、服装色彩设计、服饰图案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与工艺、服装设计、服饰配件设计、服装工业制版与推板、服装CAD、服装品牌运作、服装市场营销。

针织服装设计方向:

方向介绍: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服装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实际运用针织服装设计与技术的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服装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和相关服装科学知识,能够从事针织服装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展示设计、个人及团体形象设计、服装贸易、服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理论、大学英语、中外服装史、服装画技法、服装色彩设计、服饰图案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立体裁剪、针织服装设计、针织面料设计、针织成型服装工艺、服饰配件设计、服饰形象设计、服装品牌运作、服装CAD、服装市场营销。

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

方向介绍: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使学生具备服装设计、服装表演的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审美和创造力,掌握产品经营、销售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能从事服装设计、成衣制作、表演艺术以及服装营销、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形体训练、服装表演、表演编导、舞蹈音乐基础、形象设计、服装设计学、服装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学等。

服饰形象与表演方向:

方向介绍: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服装表演与服装设计、营销为一体综合素质人才。旨在培养掌握服装表演、组织策划与服装设计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并协调发展的,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能在大中专学校、时尚行业、商业部门等,从事服装表演艺术、服装设计、服装营销、形象设计及公共关系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上一篇:心脏彩超教学范文 下一篇:新生儿黄疸常见护理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