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纺织品行业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4 17:27:26

服饰纺织品行业研究

服饰纺织品行业研究篇1

(《中国制衣》:英威达中国纺织应用研究中心成立之后,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Michelle Rice女士:从优势方面来说,我们英威达中国纺织应用研究中心具备了最大的地理交通优势和研发人才优势,这两大方面的优势最终保证了我们英威达公司的产品竞争优势。中国纺织应用研究中心(简称为CTRC)坐落于英威达服饰业务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氨纶工厂区域内,这样的选址有助于加快新型面料的开发和应用、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提高客户的竞争优势。该中心邻近客户的生产基地,能够为客户节省自主研发成本,帮助增强他们开发和使用本地研发面料的意愿。英威达中国纺织应用研究中心拥有多台顶尖的设备,将具备全方位的检测能力,从纱线/面料物理性质的检测(包括黄化、透气、张力控制及评估、汗渍/日晒/水洗/摩擦牢度)到模拟现场染色和面料整理后性能评估。其中,来自不同部门和相关领域的9位核心技术人员且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经验,能为客户提供无可比拟的优质服务和支持,帮助客户了解面料的特点和性能。

《中国制衣》:客户的需求决定着产品研发的方向,该中心能为客户提供哪些方面的产品研发解决方案?

Michelle Rice女士:中心将侧重于新型纤维、面料和服饰创新的应用和商业化,从包括原材料采购、纺纱、编织和染整等生产流程的所有主要方面为客户提供全面和创新的解决方案。随着中国纺织应用研究中心的建立,我们已将英威达的全球创新足迹扩展到中国这个全球最具活力及增长最快速的市场。这充分证明我们继续与本地客户密切合作及帮助他们向全国、亚洲地区及全球市场推出行业领先的创新产品的承诺。

《中国制衣》:英威达公司对其落成的中国纺织应用研究中心有着怎样的愿景?

服饰纺织品行业研究篇2

产业链上游,主要是材料的创意,在这方面绍兴县涌现出很多优秀企业。华通色纺是中国轻纺城一家老牌纺织企业,从2008年立志转型投入开发大麻材料到现在自主开发的吉玛良斯汉麻服饰领先全行业,华通色纺的新材料设计研发如今已走在了绍兴乃至全国的前端。据华通色纺面料开发部副经理黄金波透露,吉玛良斯已经通过了大麻纺纱的行业标准答辩,未来,大麻纺纱的行业标准将由华通色纺来制订。“在大麻材料开发上,我们可以毫不自谦地说,华通色纺是领跑全国的。”

无独有偶,另一项由香港理工大学教授胡金莲发起研究的形状记忆聚合物与纺织品项目也在纺城落地生根,该项目由胡金莲教授与浙江省纺织工业研究院合作开发,一旦得出研究成果,又将是绍兴县新一代的新材料代表。

产业链中游,主要是模式的创新。作为连续两年“中国轻纺城十佳创意机构”的获得者,赛娜丽服装设计工作室自诞生之日起就实践着她“不走寻常路”的宣言,从纺织企业的品牌打造,面料展示,企业宣传等各方面进行着模式创新。

2010年,赛娜丽服装设计工作室在中国轻纺城F5创意园5楼正式开张,赛娜丽的核心团队意识到绍兴县纺织产业通过近30年发展,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开始与国际接轨,他们迫切需要塑造品牌形象,于是,针对广大的面料企业形象宣传的需求,他们用样衣设计来对面料产品形象进行优化,制作成画册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在淘宝网上供客商选择,颠覆了原来面料产品单一的展示模式。

这种新的推介方式广受追捧,服装企业设计师看到样衣后,顺藤摸瓜找到面料商;而面料商也不断找上门来,请“赛娜丽”帮助把他们的面料设计成样衣。这样的展示形态如今已受到了纺城企业的广泛认可,每年的业务量都在成倍增长。

成功的营销,能够为企业带来各方面的显著效益、赛娜丽的营销策略,更好地运用了网络技术、动态展示,在展示模式上的大胆创新,为纺城企业找到了全新的突破口,也为自己找到了标新立异的存在空间。

产业链下游,主要是设计的创新。花型设计在面料贸易企业众多的中国轻纺城内早已是司空见惯的行当,如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独树一帜,绍兴县柯桥彩绘坊原创纺织图案设计工作室的老板盛素英有她自己的妙招。

今年的柯桥时尚创意周上盛素英举办了一场独一无二的模特彩绘服装秀,现场为一位模特手工绘制服装,这一新颖的做法博得了满堂喝彩。

手绘服装,是盛素英和她的彩绘坊近年来创造的全新品牌产品,“在柯桥来说,手绘服装是很新颖的一种方式,至少到目前,只有我一家会做,手绘服饰的制作需要很严格的工序,对设计师的功底和耐心都是一种考验。”盛素英表示,一般绘制一件手绘服饰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每画一层颜料都需要晾干之后才能再画新的,然而这样的服装价格单件能卖到一千块钱左右,高的甚至在三四千以上。

服饰纺织品行业研究篇3

2.MARCOZOL染料对蚕丝纤维染色性能研究唐菊

3.纤维艺术品制作技术的探讨轻纺工业与技术 闫承花

4.三维梯度组织机织防剌织物王志建

5.图像识别在羊绒羊毛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杨潇,季益平,张毅

6.针织大圆机面料的研究开发舒桂芳

7.服饰配饰针织女帽的设计杨仙

8.中空异形聚酯纤维开发及织物性能分析马小英,王宗花,宋艳艳

9.绿色环保新型纤维的开发利用胡家军,陆必泰,赖红敏

10.莫代尔纤维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刘一凡

11.纳米二氧化钛的性能研究及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郭树梁

12.生物酶在纺织品整理中的应用倪宏宇

13.特种印花的发展和应用瞿玉仲

14.泡沫在纺织上的应用王龙

15.浅谈生态染色新技术李向华

16.网络化三维虚拟试衣技术构架分析黄灿艺

17.面料性能对衬衫领下落量的影响朱旭明,王红

18.西服面料的选择及实例分析李亚娟,朱晔,张巧玲

19.电子智能服装的开发现状及其市场分析郭锐

20.服装基本功能与新型功能的发展与应用刘妍洁

21.国际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业应对策略探讨崔丽娜

22.中国纺织贸易在金融危机中的应对研究李裕芬

23.新型生物涂层技术夏永

24.阻燃纤维与纺织品的研究发展概述凌海

25.针织内衣的选择、洗涤与保养蒙小晶

26.服装结构设计教学方式的研究与实践王淑静

27.浅析高职成衣工艺的教学模式马燕红

28.太阳能应用于纺织厂空调系统的初讨张永东

29.自动控制技术在纺织空调中的应用沙川

30.浅谈变频调速器在纺织空调中的使用刘玮

31.浅谈互联网技术在喷气织机上的应用,朱焕勇

32.发挥纺织特色拓展轻工平台——《广西纺织科技》更名为《轻纺工业与技术》启事

1.亚/黄麻混纺粗纱煮漂工艺研究陈天慈,王华,郁崇文

2.PTT/C混纺纱生产实践乌军锋

3.纯棉织物生物酶抛光整理工艺设计及分析封怀兵

4.牵伸不良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措施王圣杰

5.棉纺厂前纺工序棉结数量变化规律分析阿依米沙·吾布力,李惠军

6.多层复杂组织的设计技巧李美真,赵静,石大为

7.FA320A型并条机的使用实践乌军锋

8.绿色设计与竹纤维的开发利用陈书丽,姚桂珍

9.面料弹性测试及其分类陈晓玲,聂存云,刘驰

10.人体工效学在童装设计上的应用叶隐隐,徐军

11.国产和孟加拉黄麻耐酸碱性能探讨唐义勇,钱竟芳,郁崇文

12.织物组织对大豆蛋白纤维机织物的性能影响赵晓芳

13.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女大学生皮肤滑移分析胡洛燕,王秀娟,马素琴

14.轻纺工业与技术 客家大裆裤的结构与工艺分析柴丽芳

15.户外运动服装的功能性设计肖柳庆

16.Petri网在服装生产线平衡中的应用张玉斌,陈雁

17.职业工装的功能特征与设计开发胡亮

18.新型材料在运动服装中的应用张晓艳

19.浅析创造思维在服装中的运用张丽波,徐军

1.T/R环锭纺竹节纱生产实践的探讨李宏

2.桑蚕丝绞纱染色工艺探讨李江

3.高支高密天丝棉混纺产品的开发牛建涛

4.锦纶66帆布与锦纶6帆布性能比较常伯阳

5.C14.6tex普梳针织用纱的纺纱实践乌军锋

6.高档针织纱生产实践张艳华,刘必英

7.气流成网非织造布产品疵点的形成原因及其消除沙志鑫

8.浅析色纺纱的工艺与前景朱明

9.甲壳素纤维与棉混纺工艺及成纱质量分析陈永恒

10.高科技服装面料的开发与应用吴改红

11.高性能纤维的结构及其在防弹领域的应用刘伟伟,张维,崔淑玲

12.土家族婚庆服饰探析赵晶

13.论现代社会的服饰图案艺术风格崔丽娜

14.知识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会计探讨姬海华,王恒斌

15.浅谈"限塑令"为我国非织造布行业企业带来的商机马浩峰

16.人员对室内微生物(沉降菌)的影响及杀菌办法张振和

17.医用缝合线的研究进展张旭,景晓宁,李亚滨

18.虚拟现实技术对运动服装设计及发展的影响曹慧欣

19.棉纺车间通风设计中防治煤灰纱形成污染物因素分析刘金冶

20.针织服装原型变化规律探讨刘丁

21.浅析礼服的设计刘雪花hHTTp://

22.基于学龄期儿童体型特征的童装舒适性要素分析傅海洪,刘国联

23.论横机针织面料的创意设计潘早霞,葛永波

24.影响孕妇服装标准的因素轻纺工业与技术 王娜

25.美国《纺织品识别法》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侯彦林

26.过饱和置换通风在纺织厂的应用分析赵延增,刘志刚

27.冰蓄冷在纺织厂空调系统中运用前景分析李金保

28.浅谈纺织厂车间温湿度调节吴晓晖

29.纺织品检测与贸易专业《商务英语》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周文红

30.福建地区的服装教育改革初探黄灿艺

31.计算机辅助经编工艺计算卢晓燕

32.无功就地补偿在细纱机上的效益分析姜绍荃

1.竹炭纤维针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王亚伟,孟家光

2.碳纤维性能研究闫承花

3.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丝织物脱胶工艺研究王华印

4.细绒棉纺制特细号纱的质量控制翟金华,戴月萍

5.丝麻呢高档面料的设计和开发刘湘

6.牛仔布生产工艺的简便计算韦永慧

7.纯棉织物的改性及其染色工艺探讨刘文福

8.纺制纯棉高支低捻转杯针织纱的技术探讨陈春侠

9.基于顾客价值导向的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浅析吴春华,方丽英,宿鲁杰

10.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织物疵点中的应用安冬侠,赵澍

11.筒析服装定制的历史和发展现状黄灿艺

12.徽之韵旅游纺织品开发设计陈炜,曹海灵

13.微波技术在麻业生产加工中的应用王玲芳,成功,覃将伟,熊重铎

14.多Agent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谢海静,季晓芬,陈炜,鞠超

15.变性淀粉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王亚君,张琳琳

16.裤装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适体性探讨宋芝军

17.创造性思维的种类及其在服装中的作用张丽波,徐军

18.2008年世界化学纤维产量下降王敏惠

19.网络化服装大规模批量定制分析崔丽娜

20.纺织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困境潘勇军,刘晓洪,张尚勇,刘洪涛,赵三平,黄年华,林子务

21.纤维长度的快速仪器化检测研究刘宝晋

22.精检纱线条干的新方法及其数据处理与修正罗金荣

23.一种基于ADμC812皮辊压力仪的研制严国军,顾建华

24.节水、无水染色技术应用进展万爱兰

1.桑树皮工艺纤维化学脱胶工艺的优化李明,丁绍敏

2.国产磁性紧密纺装置在棉纺企业的研究应用及推广黎国行

3.细旦有光涤粘混并纱线的开发实践李红梅

4.大豆纤维针织物漂白工艺探讨王前文

5.PVA的分子量及醇解度与生物降解性的关系吴岳

6.优选皮辊,延长皮辊使用寿命提高粘胶紧密纺纱质量水平及产品竞争力黎国行,陈卫红

7.抗起球涤纶与竹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实践乐荣庆,吉宜军,王德根,邵国东

8.轻纺工业与技术 机织三通管织物的设计与织造董敬贵

9.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及应用刘亚平

服饰纺织品行业研究篇4

本文所指的再加工纤维是指利用机械对废弃纺织纤维进行切割、开松、除尘、梳理以获得的纤维状物质。按照有关规定,再加工纤维禁止直接或间接用于生产脱脂纱布和脱脂棉等医疗卫生用品、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符合GB 18383—2007 《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之4.1.3规定的除外)、婴幼儿用品和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及国家规定的其他产品。另外,再加工纤维与一般的纺纱原料相比,还存在着纤维主体长度短、短纤维含量较高、纤维细度差异大、纤维品种多、强力较低、质量不均匀、可纺性相对较差等特点。

1 再加工纤维的应用

1.1 作为填絮料使用

对于一些质量较差、长度较短的再加工纤维经过适当处理后可做非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填絮料,用作隔热层、隔音层。如在农业上,将非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覆盖在蔬菜花卉大棚上,可达到保温的效果。

1.2 作为纺纱原料生产纱线

可以利用摩擦纺、环锭纺、转杯纺、平行纺、气流纺等方法进行纺纱。摩擦纺是利用机件表面对纱条表面的摩擦作用,使纱条产生捻度成纱的一种方法,此法低速高产,原料适应性广。平行纺是将短纤维平行排列,不经加捻而由长丝呈螺旋线状将它们包缠起来的纺纱方法,适合加工废旧短纤维。

以棉型再生纱为例,在其用途中,1/3用于生产牛仔布,1/3用于生产窗帘和纱发面料,其余用于生产劳动手套和拖布。化纤再生纱多用于生产装饰布、手套、拖布和填充物等。纱线用途也不同,再加工纤维比例也不同。目前,用于生产牛仔布、袜子等制品的纱线中再加工纤维使用比例一般在70%以下,用于生产工业用布、窗帘布等制品的纱线中再加工纤维使用比例一般为70%~80%左右,用于生产地拖、手套、制绳等制品的纱线中再加工纤维比例一般在85.0%以上。通过纺纱,拓宽了再加工纤维合理利用的途径,提升了再加工纤维制品质量,提高了纤维制品或纤维制品下脚料再生利用的附加值[2]。

1.3 作为原料生产非织造布

由于加工非织造布对原料的纤维长度、性能等要求比较宽泛,再加工纤维中一些长度较短不能纺纱的纤维,可用来制作非织造布。一般再生纤维采用气流成网、浸渍、干燥制成非织造布,也可采用粘合、针刺等方法生产。加工的非织造布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可用作鞋帽的衬里、皮箱皮包内衬、沙发毡垫、隔音层、包装材料、绿化种植基质等。例如,以纯棉再生纤维非织造布为基质,采用粘结复合法生产植生带,植生带夹着密集的草种和肥料,可以迅速形成郁郁葱葱的草坪,及时收到绿化、美化环境效果。

1.4 与其他物质制备复合材料,用作汽车内饰材料等

以再生纤维为原料,采取气流成网工艺成网,在成网过程中需要加入粉末粘结剂。成网后的毛毡通过烘箱固化定型。根据需要半固化的毛毡再加工生产成汽车内装饰用的各种部件,例如门、顶棚等。汽车不同部位的装饰材料对毛毡的重量要求是不同的。使用的再生纤维有天然的麻和棉纤维,也有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主要是聚酯纤维。使用的纤维配比直接影响材料的特性。这种内装饰材料不仅空隙率高、隔热隔音效果好,还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根据汽车的内部要求压制成各种形状,也可以加入其他材料复合层压成具有多种功能的复合材料,满足装饰、消声、隔热的需要[3]。

1.5 用于建筑等领域

纯化纤再生纤维非织造布可以替代传统的防水基材的防水补强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低温柔性,抗老化、防虫蛀、耐腐蚀,而且工程造价低。用纺织废地毯加工成的再生纤维可做混凝土的增强纤维,使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有所增加,干燥收缩性能有所提高。纤维掺入质量分数为2%的纺织废地毯再生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效果好于掺入量为1%的未经使用的丙纶纤维,降低了成本[4]。废旧腈纶通过水解方式制成聚丙烯腈-铵盐,用于野外钻井作业,主要作用是浇注在井壁上,防止塌方[5]。

1.6 其他应用研究

活性炭为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吸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的溶剂回收、气体精制和分离等。以纯棉类再加工纤维为原料,以磷酸为活化剂,采用一步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与磷酸发生酯化反应,有利于形成大量孔隙。通过扫描电镜可以看到活性炭保持了原料的中空纤维结构,中腔结构的内外表面均分布着孔隙,表面孔隙呈规则的圆形,主要是中孔。以废旧纺织品为原料制备活性炭,为废旧纺织品的处理处置找到一种新的应用途径,同时为活性炭生产找到了廉价可得、来源广泛的原料[6]。

2 综合再利用产业发展的建议

2.1 堵疏结合,建立长期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和监督机制

我国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和再加工利用已经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客观存在的产业链,从原料(废旧纺织品)供应,到纺纱、织造,到销售、市场应用,一应俱全。浙江省苍南地区是全国闻名的纺织废料回收利用基地,每年处理的纺织废料可达上百万吨,有2000多家专门从事再加工纤维的纺织企业,工业产值超过150亿元。废旧毛纺织品综合利用的主要地区集中在江阴、无锡等地,约有200家废旧毛纺织品综合利用企业,每年可利用废旧纺织品15万吨左右[5]。不过,也存在一些将再加工纤维用于生产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的重点区域,这些加工点以家庭作坊为主,规模小、数量多,加工环境恶劣,产品质量和卫生情况无保证。

应建立由政府牵头,各部门配合,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建立长期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和监督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使”再加工纤维”的规范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在进货、生产、销售、运输、使用等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保证监管效果。二是,完善手续,规范管理。“再加工纤维”的生产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管理上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应承认该行业的合法性,完善各项手续,使其合法生产,规范管理,走健康发展之路。三是,严格按法律办事,认真履行法律职责,严厉打击制售“黑心棉”的行为[7]。

2.2 对再加工纤维及制品安全性的科学论证,建立并完善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和质量标准、检测、监督体系

纺织废料由于其来源的特殊性,其自身的卫生安全程度以及在整个加工还原过程涉及到生产环境卫生状况,各种洗涤剂、染化剂、助剂和整理剂等化学物质的加入,不可避免地在纤维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各种化学残留物[8],因此应对再加工纤维的各项安全性指标和卫生指标提出要求,建立并完善清洁生产标准体系。

浙江省纤维检验局曾对再加工纤维及其制品安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测试的数据看,利用再加工纤维生产的再加工纤维纱,其安全性能均能达到GB 18401《国家纺织服装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的A、B类要求,即都能为人体直接接触使用。从卫生性看,再加工纤维纱较普通纤维纱没什么区别。但是由于地区的局限性,利用再加工纤维生产的纱线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还有待进一步考证[9]。

另外,我国具体针对纺织品服装标签的强制性标准GB 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的使用说明》及其引用的FZ/T 01053—2007《纺织品 纤维含量标识》中都未明确要求标注纺织品服装产品“回收再利用”信息。应借鉴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对相关标准进行修订,增加回收利用纺织品服装标签/标识要求[10]。只有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标准、检测体系,才能对再利用加工的产品更有效地监督,才能保证再加工利用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2.3 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构建废弃纺织品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体系

建议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开拓再生利用产品的种类,鼓励废旧纺织品在纺织、建材、汽车、农业等行业的利用。整合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领域的行业组织、科研院校、中介机构(认证、标准、吊牌等)、企业(上下游、设备、辅料)等相关力量,共同构建废弃纺织品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体系,运用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解决行业共性关键问题,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开展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攻关、产业化推广、标准化建设、政法研究、产业咨询等工作[11]。

2.4 提高生产者、消费者意识,构筑绿色、环保的市场消费

在再生行业的宣传、认知度方面,我国与经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发达国家对民众已有10年以上的宣传教育,并通过法律对再生产品进行认证、发吊牌,在产品售价上可以接受10%~100%以上涨幅[12]。让国内消费者接受“废料—再生资源—消费品”的新型消费理念仍显困难,消费者对于这种新型产品普遍缺少信心,甚至救灾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也停止旧产品捐献。

建议生产者必须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应考虑产品的修复、重新利用以及废弃后回收再利用等方面的事宜。在织物的组织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使用何种纤维,头脑中必须明晰不同纤维最终回收处理途径是不一样的。如果使用化学纤维的话,可以同时采用两种相容性的化学纤维相配合使用,而如果使用天然纤维的话,就不要添加任何化学纤维成分,而只用天然纤维[13],以便于产品能被回收成另外一种全新用途的产品。

应加大废弃纺织品再加工利用的宣传力度,推广宣传再生纺织产品的优异性,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与此同时,消费者应积极接受此类信息,全面认识再生纺织产品的生态性、环保性,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效益上。通过军品和民品相结合,政府采购和市场行为相结合,扩大再生产品销售渠道;同时,积极与民政、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和组织沟通协调,探索再生产品在抗震救灾和慈善等领域的应用。

3 结束语

废弃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是一个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具有很大经济效益前景的项目,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蕊.废旧纺织品回收迫在眉睫[N]. 中国纺织报, 2012-3-13.

[2] 施彦彦,余素英 ,张克和,等. 再加工纤维气流纱技术性能研究[J]. 中国纤检, 2012 (1上): 77-81.

[3] 高延敏,王绍明,陈立庄,等.利用废旧纤维材料制造汽车内装饰材料[J].产业用纺织品,2005(8):10-14.

[4] 王建坤,高晓平,刘玉梅.纺织废料再生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5(8):12-15.

[5] 徐寰.我国纺织行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分析[J].纺织导报,2012(5):28-30.

[6] 孙利娜.废旧纺织品制备活性炭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0.

[7] 靳建设,郑疆峰.如何管好再加工纤维的思考[J].中国纤检,2010(9上):52.

[8]王一薇.纺织废料的回收利用及安全控制[J]. 中国纤检, 2007(9):70-71.

[9] 王一薇,徐勤,余素英,等.再加工纤维其制品安全性的研究[J].中国纤检,2008(10):20-23.

[10]徐小方,吴雄英.回收再利用纤维制品成分标签标注问题探讨[J].中国纤检,2012(7上):28-31.

[11]赵向东.再生纤维行业如何把握发展机遇[J].中国纤检,2013(1上):24-25.

[12]赵向东.新形势下再生化学纤维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中国纤检, 2012(12上):18-21.

[13] Maria C. Thiry ,丁龙译.纺织品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化管理[J].纺织导报,2010(2):16-39.

服饰纺织品行业研究篇5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市场,占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30。中国则拥有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l3。我国已经加入WTO对二者间纺织品贸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纺织品服装出口发展模式,中国正处于从服装出口期向高级织物和服装出口期转化的阶段,其特征是以向发达国家出口服装为目的,并逐渐增强面料生产能力。丽美国则处于衰退期,工厂和职工人数明显减少,很多方面出现贸易逆差,加工趋向海外生产。所以,二者之间的贸易结构有很强的互补性。美国为世界最大的产棉区,也是化纤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主要出口棉和化纤。中国服装出口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亦不例外,以服装为主。

1中国从美国进口纺织品结构

按照产品用途,把纺织类商品划分如下:原料及服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和服装四类。其进口金额结构如图1所示。

1_1原料及服用纺织品

从图l可以看出,原料及服用纺织品是中国从美国进口额最高的产品。而这一块中最主要的份额为纺织原料,达94(见图2)。

棉、毛、化纤长丝和短纤中原料占相应类别比倒都很高,分别为98.dd、81.17、92.90显然,美中贸易是以美方出口纤维原料为主,中方在原料上存在较大缺口。就原料种类丽言,其所占份额见图3,

其中棉7d.25,长丝11.98,短纤13.53。

从美国进口的原棉约占我国进12"原棉总额的1/2,美棉流向中国和中国棉花市场的放开,将使棉花的价格、标准、销售形式与国际接轨,竞争加大。所以,进口价格、种类和数量应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利用外汇。

我国的化纤产量虽然在1997年已跃居世界第一,但仍有很大的需求空间,约占原料和服用纺织品进口额的1/4,尤其是差别化和功能化产品。由于新原料短缺,制约了国内面料创新。我国前期化纤发展主I要体现在新建和改造项目上,即超大规模的生产能力、高效低耗短流程的生产工艺和均衡稳定的质量保证体系方面。在此基础上,化纤发展的重点不再是量的扩展,而是质的提高,即主要体现于产品的性能开发、提高技术含量和增加附加值方面,增加超细、复合、改性、高仿真和特殊功能等差别化纤维的研究和相应加工技术。

1.2产业和装饰用纺织品

我国产业用和装饰用纺织品每年约进口0.5亿美元。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市场发展迅速,尤其是特种织物和材料,生产能力和设备能力不足,需求量大。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l0年国内产业用纺织品需求量将由2000年的173.8万吨增长到282万吨。这种状况将导致国内产业用纺织品进口量持续提升。故国内应尽快解决产业用纺织品自给率。其一可促进国内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其二可减少外汇投入和增加劳动就业率,这方面应着重发展蓬盖类材料、栽培基材、土工织物、医疗卫生保健材料、工业用材料、建筑、环保、防护材料、包装材料、骨架材料和汽车内饰材料。

装饰用纺织品目前也存在较大问题,基本上是引进国外现成的设备和技术,仿制其花色、品种和风格为主,科技含量低。在品种、功能、设计和系列化上所做的工作较少和滞后。在花色、组织的CAD和模拟加工上几乎为零。

2中国出口美国纺织品结构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以服装为主,装饰用纺织品也占有一定比例(主要是地毯和毛圈织物),服用和产业用纺织品所占比例很小,其结构见图4。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大都是大众化或一般产品,这种出口结构反映了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技术水平

2.1纺织原料和服用纺织品分析

纺织原料及服用纺织品出口中,主要是织物出口,约占该类产品的90,其中棉织物占70,短纤织物占20。

棉制品是该类产品中出口额最大的品种我国从美国大量进口原棉,而出口初加工织物,从生产链和利润的角度上说不够合理,棉类产品的后整理和加工仍较少。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技术装备水平低下,出口缺乏竞争力,是棉纺行业的主要特征。棉纺行业在压锭的基础上,应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配套进行纺纱、织造和后整理的改造,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增加精梳纱、高支纱知针织专用纱和无梭布织机的比重。

美国消费者比较偏爱天然保健的麻类服装,但我国出口额并不高,主要原因是国内加工处理水平的限制,尤其是未能有效解决麻的粗硬和刺痒问题。另外.麻制品出口受时的影响,1997年麻制服装的流行,使我国出口美国的金额增长了1/3左右。

我国是世界上麻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苎麻、亚麻、黄麻原料生产和纺织加工能力以及产品的出口均居世界前列,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21世纪,绿色环保产品将主导世界消费的新潮流,这将为具有绿色产品之称和天然保健功能的麻类纺织品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2产业和装饰用纺织品

在该类产品出13中,主要是装饰用纺织品,其中铺地制品出口额为9.6亿美元,占我国该类出口总额的40,床上用品出口额为3.6亿美元,占我国该类出口总额的l5。

产业用纺织品出口量在低水平徘徊不前,大约占该类产品的10,进口量居高不下,反映出国内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市场和国内在该行业发展的可能.应引起有关方面的研究和重视。

2.3服装

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中国服装业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有利契机,凭借丰富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取得了快速发展,服装竞争力系数始终排名第一。就类别而言,服装出口见图5,针织服装比例不高,约占服装出口额的1/4,以棉和化纤为主;机制服装中以丝绸比倒最高,化纤和棉次之。这说明美国消费者偏好天然纤维服装。美国服装消费有休闲倾向,针织服装和机织服装基本平分秋色,而我国的机织服装比例却较低,亟待提高。

20世纪9O年代初,我国对美国出口一套西服(纯毛花呢),价格最高为dO美元/套,即使征收100的进口税,也不过80美元。美国市场上一套269美元的西服是我最高价格的6.7倍。即使季节性削价,降到99美元,也比d0美元高1.1d倍。如何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品牌进而提高价格,是高附加值纺织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重要问题。’

3中美纺织品进出口比较

在中美纺织品贸易中,其总的结构形势如图6所示,在原料,尤其是棉花上,美国具有较强的优势,其出口额约是中国出口额的95倍。从价格来看,棉原料和化纤的单价都明显高于中国出口,相对而言,中国的毛纱、棉纱价格具有优势。在服装贸易中,中国的出口额远高于美国出口,平均价格上,中国出口也是高于美国,其中针织、机织服装分别为美国出口的2.72和1.7,i倍。但美国出口服装为其中、低档产品,且附件比例大,降低了单价。我国出口的却是我国高档产品,平均价格不具有可比性。我国每年进口数量很少的美国高档服装才能真正反映出中美服装业的差距,如男西服便服套装,1997年中国从美国共进口4件,平均单价为280.25美元/套,而同年中国出口美国的同类服装的单价仅为l2.25美元/套。策性

4配额限制

我国是美国双边纺织品服装的最大供应国.出口美国的纺织品占全美纺织品进口量的l5。速成衣占其进口成衣的17。在配额制度下,只有我国的配额利用率达到100,香港、印度、巴基斯坦达到95%以上,印度尼西亚、泰国、盂加拉国等国达到80,大多数国家尚不到80,甚至60%。在历次签订的中美纺织品贸易协定中,中国配额的年增长率逐年下降,配额类别涉及所有纺织品和服装,配额挪用、借用与留用的可能性下降。

美国是对我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最严重的国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虽然纺织品配额被取消,美国仍会出台其它的贸易保护措藏限制中国。1997年7月美国就以“非法转口”为由,单方扣减中国纺织品配额1O万打同年墨西哥公开宣布对我国1O大类4000多个品种的货物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根据三国协同一致原则,美国、加拿大可根据墨西哥的裁决直接对我受罚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不必做反倾销调查。这一切都会为中国对美国纺织品出口增加困难。

5对策

美国市场是世界也是我国主要的纺织品和服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把握各类纺织品的结构,保持和扩大原有市场,开拓新领域,至关重要。但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实施对我们不利。拟实施的对策为:

5.1高国产面料生产,合理安排原料进口我国国产棉的产量很大,每年又大量进口原棉,主要是因为国产高级棉比倒不高。事实上,在原棉收购中对一些问题,如含杂、不匀等加以注意,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采用国产棉的积极性。化坪一生产则应提高其技术含量,增加功能化和差别化纤维的比重。

5.2提高服装档次,增强出口创汇率

2000年1月到6月,中国在美配额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中所占的份额为g.3g,而进口数量仅为7.03,表明中国对美出口的单价水平、产品档次已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尤其是意大利、法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丝绸服装在美畅销,应积极把握机会,防止无序竞争,保持丝绸大国的地位。

5.3开展境外加工,合理利用配额

服饰纺织品行业研究篇6

汉麻

开启“新一代纤维革命”

大麻,原是我国云南、新疆等地的一种毒性植物,又被称为寒麻、云麻,长期以来,因汉麻可以提炼而被世界上各国禁种。总后经过20多年研究,成功完成大麻品种改良,“云麻1号”、“云麻2号”这两个新品种完全不具备提炼的特性,属于国家公安部备案的无种。统称为汉麻(China-hemp),是取英文“hemp”的音译。

麻起源于中国,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之称。麻文化是东方服饰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至少有一万年的历史。麻的发现运用居天然纤维(麻丝毛棉)之首。

21世纪以来,中国正急需一种具有自主产权的新型纤维资源。中国是纺织服装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原料消耗大国,由于纺织行业的迅速发展,到2006年,中国对棉花的需求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35%。中国其他纺织资源,更是急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原料消耗国,棉花的进口依存度高,而亚麻等麻类产品的话语权,一直被俄罗斯和法国等国家掌握。汉麻作为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种新的纤维资源,既能够缓解中国纤维资源紧缺的现状,同时由于汉麻纤维具有独特的吸湿、透气、防霉、抑菌、抗辐射等功能,对人体健康极有裨益。在人们追求健康环保生活品质的今天,汉麻的诞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次富有里程碑意义的产业进步。

大麻作为一种新材料应用到纺织服装业,可缓解我国天然纤维紧缺的现状,改变纺织行业的原料结构,同时大麻纤维也可以代替石油、煤等矿物原料,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减轻能源消耗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大麻的综合应用研究,也被称为“新一代的纤维革命”。

采用新工艺方法开发出的汉麻纤维,除保持原有的优良性能外,还具有纤维长度长、柔软舒适的性能。利用该纤维可以纺出60Nm的优质纯汉麻纱线,而且可以与棉、莫代尔、天丝等其他任何材料进行混纺,研制出高品质的汉麻混纺纱线。目前,国外的汉麻纱线还停留在品质较低的阶段。

汉麻纤维除了具有麻纤维的普遍性能外,在防辐射、防紫外线和抗菌性能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其他麻类纤维。汉麻具有优良的纤维性能,如具有优异的吸湿排汗性能、天然的抗菌保健性能、良好的柔软舒适性能、卓越的抗紫外线性能、出色的耐高温性能和独特的吸波消声性能,是生产高附加值、高品位纺织品的首选原料。据总后勤部军需装备所负责汉麻项目的总工程师张建春博士介绍,据测定,汉麻的排湿性是纯棉的3倍,汉麻面料可在1小时内将沾附的细菌消灭。汉麻织物可屏蔽95%以上的紫外线,在370℃高温时不改色,在1000℃时仅仅炭化而不燃烧。

随着人们对高品位生活的不懈追求,汉麻服装逐渐受到大众的追捧。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和潮湿多雨的地区,汉麻的吸湿性、散热性以及良好的服饰特点,成为所有面料服装中需求最好的。

汉麻优异特性将决定汉麻未来的发展前景。但由于一直以来汉麻纤维加工技术未能突破,故在国际市场上未能形成大批量产业化的生产。

目前,全世界也只有中国、加拿大、德国三个国家掌握了汉麻纤维开发利用技术,中国的上述研发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雅戈尔以独有产业链优势

占据汉麻应用高地

汉麻技术经总后多年的研发,基本具备了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条件。关键是由谁来承担这一重大项目的产业实施,因为任何一种新兴的资源性产业发展,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科研力量以及时间。经过对“汉麻”的全面考察研究后,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表示:“雅戈尔要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利国利民的产业做大做强”,这既是雅戈尔开发汉麻产业的初衷,也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2005年,雅戈尔在得到国家的授权后,携手军需装备主管部门,正式投资汉麻种植和汉麻纤维加工、汉麻综合利用等科研项目。

虽然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汉麻纤维开发技术,但由于产业萎缩转移,付诸产业化的实施十分艰难。相形之下,中国纺织服装拥有十分雄厚的产业基础,像雅戈尔这样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在世界上十分鲜见,从棉花种植、纺纱、织造、后整理到成衣制造,零售终端的垂直产业链,为汉麻纤维的产业化提供了十分成熟的条件。

目前,雅戈尔的产业链延伸至新疆棉花种植,上游产业已成为国内重要的高端纺织面料生产基地,主要从事高档色织布、印染布、毛纺、针织品的研发与生产。同时在新疆喀什和库尔勒建有两个棉纺基地,拥有14.5万锭的生产能力;中游的成衣制造能力继2008年收购美国KELLWOOD旗下的新马公司后,形成了8000万件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最大的男装生产企业之一。同时在下游终端,拥有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拥有近2000个营销网点,雅戈尔独一无二的产业链成为汉麻产业化的最有力支撑。

2007年4月,雅戈尔与宜科科技共同投资2亿元,组建了汉麻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现已达到年产汉麻韧皮纤维5000吨、产汉麻纤维2000吨的生产能力,一条从汉麻的种植、纤维加工、纱线、产品创意设计、产品制作和销售的独有产业链正在形成。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介绍,资源稀缺性已经成为中国纺织业从大国走向强国的一大掣肘,“大家知道中国目前纤维加工量是世界第一位,但是原料环节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缺口。比如我们的化纤原料有60%的缺口,要依赖进口。原料是制约中国纺织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我们如何让纺织原料的环节、资源的环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无疑,谁能打破资源性瓶颈,谁就会占据竞争高地。雅戈尔向汉麻领域的大举进军,自然耐人寻味。

据悉,2008年,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吴海燕领衔担纲雅戈尔汉麻产品的策划设计。吴海燕用商务、旅行、情友、居家的细致分类,诠释“男女性四种生活状态”概念,“我们提供的是一种生活概念,高品质、健康、自由的高级休闲生活方式,契合汉麻产品的自然尊贵品质。”汉麻产品特有的奔放、潇洒、自由的健康元素与惬意舒适的优雅品质,将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演绎。

服饰纺织品行业研究篇7

关键词:废旧纺织品;回收;物理法;高值化利用

The Recycling Modes and Higher Value Applications of Discarded Textiles in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tatus-quo of reclamation of discarded textiles in China and discusses the existing recycling modes including th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recycling discarded textiles, and based on which, it analyzes the higher value applications of discarded clothes recovered by physical method, product orient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etc., hoping to offer reference and advi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eclamation of discarded textiles in China.

Key words: discarded textiles; recycling; physical method; higher value application

我是世界上纺织纤维生产量最大的国家,2015年纺织纤维加工量达5 300万t。随着工业加速发展,各类废旧纺织品及服装的量也快速增长,直接造成了大量服装垃圾的产生。为此,我国相当重视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先后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并将相关内容写入我国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立“双百工程”进行项目资金资助。行业开展了多种公益活动,如“旧衣零抛弃”活动、化纤协会・绿宇基金携手北京公交系统共同启动的“北京公交系统废旧工装循环综合利用工程”等。

一、我国废旧纺织品社会存量及总体概况

《旧衣零抛弃 ―― 2014/2015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再利用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产生了约2 007.3万t的废旧纺织品,其中化纤类产品1 377.7万t,占总存量的69%;棉类产品562万t,约占废旧纺织品总存量的28%;其他天然纤维产品67.6万t,占比3%(图 1)。

目前,我国废旧纺织品再利用量约为300万t/a,综合利用率15%。从国际市场来看,欧美国家已形成较完善的回收制度,主要利用途径是作为二手服装销售,总利用率达到50%以上。法国有60%的废旧纺织品用于出口到非洲和东欧;德国SOEX公司回收的废旧服装有60%作为二手服装出售;美国有些州则将废旧衣物回收工作纳入市政回收系统,品牌企业如耐克、阿迪达斯等在卖场设置旧衣回收箱,并与慈善机构合作,目前全美约有300多家旧衣物回收企业。

与此相比,我国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显得滞后。国内虽然有5 000多家回收企业,加工处理厂3 000多家,但人们对于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认知却相当薄弱。

二、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模式

1.废旧衣物回收箱模式

借助政府力量,由专业回收公司将回收箱投放到居民小区,定时回收,将符合救助标准的衣服送往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剩余部分进行综合利用。

2.民间市场化回收模式

目前,全国各地大部分已经自发形成了若干废旧纺织品回收组织及个人回收群体,收集到一定数量的废旧纺织品后再进行分拣处理,运往不同产业聚集区销售给专业公司进行综合利用。

3.生产者责任延伸回收模式

2006年优衣库启动了“全部商品循环再利用活动”,向消费者无偿回收优衣库品牌的服装,以二次穿着为主,不能再穿的进行再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011年H&M实施“旧衣回收”活动,通过发放优惠券回收所有品牌的服装;2013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环资委联合波司登,开展了“旧衣零抛弃”活动。

4.公益组织的回收模式

以公益组织为主体开展的旧衣物捐赠活动,送给经济欠发达地区(包括一些国外地区),或者将废旧衣物卖给综合利用企业,收益用于公益事业。

三、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主要方法

目前,废纺织品回收主要有物理法、能量回收法、化学法等 3 种。其中,能量回收法是将废旧纺织品中热值较高的通过焚烧转化为热量,用于火力发电,主要适合于不能再循环利用的废旧纺织品。

化学回收法则是利用化学试剂处理废旧纺织品,解聚成小分子或单体,然后再重新聚合成高分子。该法对工艺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对原料的处理特别是对聚酯纯度有较高的要求。日本帝人公司是聚酯化学法再生利用的代表企业,其开发的Eco Circle系统可以将聚酯废料直接降解至单体,经过精制后进行再聚合,生产出接近原生料性能的再生纤维产品,该工艺可以大大拓展再生聚酯的原料来源,理论上可以完成涤纶废旧纺织品的全循环使用。我国也有一些公司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浙江绿宇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等。

物理回收法主要是通过机械方式将废旧纺织品直接加工成再生纤维后纺成纱线,织造出可用的纺织制品。这是现阶段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主要方式。目前物理回收法高值化利用废旧纺织品(主要指废旧服装)的企业主要有温州天成纺织有限公司、广德天运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均亚空调配件有限公司等 9 家规模较大的企业(表 1)。其中温州天成纺织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纱线、面料及服装加工;广德天运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空调隔音隔热、汽车减震及内饰产品,其客户包括格力空调、海信空调、长安汽车、东风汽车、吉利汽车等,目前该公司开发的用于物流行业的工业托盘正在推广中,开发的建筑保温材料产品则处于小试阶段;镇江均亚空调配件有限公司、镇江美达塑料有限公司对废旧纺织品进行物理法综合处理后主要用于加工空调隔音隔热产品、汽车内饰及减震产品等。

四、我国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方向

1.空调用隔音棉

将经过处理的废旧纺织品应用于该领域主要是利用纤维本身的隔音和吸音原理进行噪音治理,其加工工艺流程为:废旧纺织品回收初加工至纤维撕裂分离,对分离后的纤维添加经过配比的助剂,通过热熔或针刺形成平面材料,经剪切、冲压形成产品。

2.汽车

应用于汽车领域的废旧纺织品主要为吸音、隔音、隔热、保温、减震、填充、内饰产品,充分利用纺织品轻质以及纤维的吸音、隔音原理,以改善整车的相关性能,其加工工艺流程为:废旧纺织品回收初加工至纤维撕裂分离,将经过配比的助剂加入分离后的纤维中,通过热熔、针刺或喷塑形成平面材料,经复合、模压、水切割等工艺形成产品,如顶棚内衬、地毯内衬、轮罩、机舱前围消音垫等。

3.物流

目前国内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企业为广德天\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其开发的托盘已面向市场推广。产品的加工工艺流程为:将废旧纺织品及其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粉碎,助剂配比添加至其中,经热熔液压等工艺形成产品。

4.建筑保温材料和农用大棚

目前国内涉及该领域的主要有广德天运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中科院安徽循环经济研究院,其产品已在企业或实验室成形。其加工工艺流程为:废旧纺织品回收初处理,纤维进行分离,重新复合、缝制或模压成设计产品。

5.我国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领域分析

我国已涌现出一批以物理法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技术为主的典型企业,如广德天运无纺有限公司、温州天成纺织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专门开展了废旧纺织品(服装)的高值化综合利用,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及医用行业。通过实践,这些企业已逐步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政策法律要求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在整合回收渠道、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再生纺织品市场拓展及标准制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通过物理回收法形成的基础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涉及家电、汽车、建筑保温等行业,具体如表 2 所示。

从表 2 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仍主要集中在传统纺织服装领域,占比高达91%,远未形成废旧纺织品的高值化应用局面,汽车、家电及建筑材料等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应用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五、废旧纺织品物理法高值化利用发展趋势

目前,废旧纺织品(服装)的物理法高值化利用在汽车、家电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进展。随着回收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升,废旧纺织品的高值化利用将借助技术更新不断在各个行业中涌现,如:(1)可在利用过程中添加阻燃剂等提高产品的阻燃性能,代替原生聚酯纤维,应用于对防火等级要求较高的领域;(2)添加新型发泡剂,实现产品的轻量化;(3)添加功能性产品和粘合剂,实现产品的防潮、抑菌,用于生产室内顶棚、吊顶、墙面、装饰面材料;(4)添加一些改性剂,提高回收产品的耐候性等,可用于生产各种场合的景观墙、大理石、砖头等,既美观又实用。

六、展望

我国废旧纺织品存量巨大,开展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据测算,如果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率达到60%,则每年可产出化学纤维约940万t、天然纤维约470万t,相当于节约原油1 520万t,节约耕地1 360万亩,将有效缓解纺织工业资源紧缺问题。因此,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的潜力巨大。

但与此同时,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工作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建立和联盟的建设,更需要生产企业勇于突破技术瓶颈,扩大再生产品的多样化应用,最终引领市场消费。

参考文献

[1] 黄美林,陈永生,梁月基. 国内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再利用现状研究[J]. 纺织导报,2015(1):26-28.

[2] 白洁. 基于循环经济的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体系构建研究[D]. 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3.

[3] 候春燕,胡应模,李梦灿,等. 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5,56(8):23-27.

[4] 龚国华,朱瀛波.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废料的回收方法[J]. 化工环保,2004,24 (3):199-201.

[5] 李瑞芳. PET瓶回收再生技术进展[J]. 广东化工,2009,36(7):302-305.

[6] 谭义武. 废弃聚酯化学回收再生利用的方法[J]. 合成纤维,2011(3):1-7.

[7] 邓玉明,毛勇,查琳琳. PET废弃物水解及醇解化学回收技术研究[J]. 塑料制造,2011(7):49-53.

[8] 陈芳. 日本废旧纺织品再利用方式研究[J]. 毛纺科技,2016,44(4):60-64.

[9] 史晟,戴晋明,牛梅,等. 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J]. 纺织学报,2011,32(11):147-152.

[10] 戴千惠,陈志军. 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J]. 山东纺织科技,2015,56(6):42-46.

[11] 张桂松,张倩,肖宏晓. 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探讨[J]. 中国纤检,2013,33(7上):32-34.

服饰纺织品行业研究篇8

关键词:羌族;纺织品类;旅游产品;设计

羌族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人民直爽热情,能歌善舞,羌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平原较为落后,主要以农耕畜牧为生。随着近些年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凭借秀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很多游客,餐饮住宿接待也给当地居民创造了较好的收益,但旅游商品销售仍处于初级阶段,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1 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现状

2016年4月,随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羌族民族民间工艺与当代羌族地区旅游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深入羌族地区学习羌族民族民间工艺并考察旅游产品市场,途经理县、茂县、汶川县、北川县,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存在以下问题:

1.1 产品同质化

羌族地区旅游产品经营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个体经营,二是企业经营。个体经营的纺织品类旅游产品主要有服装、围巾、包袋、帽子、饰品、鞋垫、绣片等等,其中多为采购销售,集中在批发市场采购,销售赚取差价,也有少部分手工制作的日常生活服饰,如鞋垫、云云鞋等,还有在服务区、景点集市上销售户外服装、披肩等等。企业经营的纺织品类旅游产品较少,多为银制、牦牛角制等贵材料物品,如银杯、银餐具、银首饰、银摆件、牛角梳等,也有极少镶嵌绣片的银饰品。这些产品在我国其他地区旅游景点非常多售,由此可见,羌族地区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现象严重。

1.2 产品品质差

限于个体经营的进货渠道和物流成本,以及对旅游产品的定位不当,加之为了降低成本,争取更多利润空间,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存在品质较差的问题。户外服装式样基本,科技含量低,防风不透气,披肩花色和包袋样式非常少,绣鞋的橡胶底十分粗糙。机器十字绣品线头多,后整理不足,图案及色彩组合较为简单。手工绣品底布单一,多为黑色平纹棉布和白色、蓝色斜纹棉布,绣线材质多为膨体纱和棉线,也有少量丝光线,色彩较为鲜艳,色相种类较少。

1.3 产品城市生活实用性弱

由于羌族地区的沟谷地理条件,居民接收外界信息和资源相对滞后,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的式样比较老旧,种类也不丰富,实用功能性设计少之甚少,作为自用或馈赠的选择空间较小,对于外来游客的吸引程度很低。例如,羌绣装饰画材料廉价,图案较为传统且不够精致;手作羌绣鞋耗时长且不易打理,手工制作一双绣花拖鞋需要三天左右,内底满绣花不耐脏,手工制作一双绣花云云鞋需要七天左右,布纳千层底不防水,且云云鞋不分左右脚,穿着舒适度差,脚与鞋磨合期长;羌族民族服装与服饰色彩鲜艳、装饰丰富、款式单一,在城市生活中穿着十分夸张且不便。

1.4 产品终端销售形象随意

个体经营终端销售形象较为随意,陈列基本按照品类摆挂,地摊形式为主。企业经营集中在旅游景点的独立商店。个体经营商品包装简易,没有品牌标识,仅仅满足装用。且在个体经营商品同质化的情况下,没有统一定价标准,相似物品的价格千差万别。一双绣花鞋从150元到450元不等,一双绣花鞋垫从80元到120元不等,一条披肩从40元到80元不等,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混乱的售价导致降价的恶意竞争和消费的严重不信任。

2 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设计思路

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品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结合纺织品类旅游产品设计相关知识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意见:

2.1 因地制宜

重视羌族历史文化内涵,尊重羌族的审美价值。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羊角花、圆、太阳纹、万字纹、藤穿牡丹、四羊护花等羌族服饰图案是羌族的视觉标志,设计师可以据其为灵感来源设计应用;羌族纺织工艺具有当地特色,织绣在羌族妇女中广泛使用,鼓励羌族手艺人创作,设计师可以根据羌族手艺人纯朴稚拙的天然审美观进行再创作。调动当地手艺人的积极性,与家居、服装、服饰、面料设计师合作开发产品,着重改良设计和创新设计。

2.2 品质控制

通过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管理,统一接收标准并严格执行,丰富原材料的品种和色彩,为羌族手艺人的创作及生产提供更多的参考。通过网络和集中培训等形式,丰富手艺人的艺术文化素养,组织手艺人参观学习,拓展手艺人的文化艺术视野,有助于提高羌族手艺人的制作水平,提升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品质。

2.3 结合实际生活与现代审美

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需要结合实际生活需要,着重产品的功能性和使用感受,在保留羌族特色的基础上,与现代生活、现代科技、现代审美联系起来,例如在户外服装当中植入羌族元素,羌族元素图形图案印花面料研发,羌族织绣工艺自动化生产等;丰富羌族元素纺织品类旅游产品种类,例如羌族元素汽车用品、防护服装、舒适鞋履、收纳包袋、毛巾、抱枕被、帽子、围巾、手套、袜子等等;服装与服饰的设计中充分考虑羌族地区气候性因素和穿着搭配的多样性,例如羌族元素多功能服装设计和羌族元素成衣化服装设计。

2.4 统筹规划终端销售

在羌族地区旅游景点统一规划销售场地,建立品牌意识,强化地域文化标识,通过VI设计摆脱地摊形象。在除景点商店外的酒店、民宿、餐馆等地实施纺织品类旅游产品销售,例如在民宿里售卖羌族元素床上用品、服装服饰、特产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根据物品的材料成本、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核算售价,并明码标价。在设计开发时充分考虑纺织品类旅游产品的市场价格,控制材料、时间和物流的成本投入。合理打折促销,规范相关制度,避免恶意竞争。

3 结语

在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设计中,一定要结合当地特色,重视文化内涵,将羌族元素与实际生活需要联系起来,在具体设计实践中,可以从具象和抽象两个方面切入,例如具象的羌族图案局部点缀,抽象的提取羌族配色进行重构等。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纺织品类旅游商品的价格、功能以及体积质量。在设计加工制作上积极调动当地妇女,通过生产劳动来保护羌族民族民间工艺的传承。

上一篇:兽医学临床病例分析范文 下一篇:单细胞生物的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