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11-25 10:52:18

农村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篇1

有别于城市,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思维意识较为闭塞,诸多社会问题长期隐匿而不发。而在农村社会工作机构扎根农村开展服务之后, 长期隐藏的社会问题也逐步显现。不可否认,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对于解决农村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部分社会工作机构扎根农村,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需要关爱的群体提供服务。2016 年,李克强总理强调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 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提供关爱服务。农村社会工作机构可以发挥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为了迎接这一系列机遇,有必要对农村社会工作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简要梳理,从而调整发展思路,更好促进农村社会工作机构发展。

一、农村社会工作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本土化问题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舶来品,在中国实践中,由于缺乏一定的文化根基, 造成在本土化过程中具有不适应的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运用于社会工作的理论本身缺乏中国特色,本土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与理论范式未能建立,使得农村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举步维艰。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实务方法的介入为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提供了路径选择, 也是实现农村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然而将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体系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现实结合起来, 认真研究社会工作的文化、体制与心理背景,弄清这些因素交织影响下的助人活动,加强与本土经验的融合,创建符合当地民众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仍然需要摸索,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问题更需重视。

二是社会工作机构缺乏本土化人才, 地方性知识缺乏。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当地地方性知识,使得服务进展缓慢,社会工作者的可行能力受到限制。根据深圳市社工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度在岗社工流失率为22.2%。农村社工机构社工流失率比之更甚, 外来社会工作者承受着来自社会现实的压力, 也面临着比城市社会工作机构更严重的流失率。

(二)服务连贯性问题

身处农村偏远地区, 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实践的社会工作机构, 政府财政的投入已成为社会工作机构运作资金的命脉所系。稳定的政府投入出现断裂,社会工作机构一般只能通过申请国家民政部、基金会和社会组织的项目支持来延续社会工作服务,依靠项目生存,和众多的社会管理项目一样,具有典型的项目制运作特征。项目申请成功后,社会工作机构获得启动资金, 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开展相关社会工作服务。由于项目具有时效性,机构申请到的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开展。项目评估验收,意味着项目周期的结束,由于资金投入连贯性问题,意味着依托项目开展的服务也将停止,缺乏一个连贯有序的过程。有研究显示在某农村地区, 当地一农村社会工作机构受制于当地政府投入减少, 通过申请中央财政生计项目,针对当地开展养兔生计小组,在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项目开展之初,由于有项目资金的支持,养兔小组的农户能获得兔笼、种兔。在项目进行过程中, 还可以得到机构用项目资金请来的专家给予技术支持。项目结束以后,由于资金的缺乏,农户们面临着养兔生计的中断。

(三)行政化困扰

王思斌用嵌入一词概括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在服务领域开展服务的进入初期, 社会工作机构进入农村开展服务也是这样, 即使购买方已经对社工工作服务很了解,初期也会有本能的张力,对于基层政府、社会公众、居民居委都不熟悉的外来的社会工作机构和社工更加会遇到。

在农村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工作机构,面临着行政化的困扰。由于官本位的惯性,无论是基层政府,还是外来的社会工作机构,潜意识中这种合作是不平等的, 社会工作机构更多采取的是汇报的方式,而对社会工作了解不多的基层政府,也会习惯地把社会工作机构当做下属,不仅要汇报,而且会强势要求社会工作机构做非社工专业服务内容的工作。更有甚者,不管农村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质量如何,只要基层领导一换,新领导有了新想法,社会工作机构就需要迎合新领导的想法。社会工作机构要花很多的精力去跟基层政府主要领导建立合作关系, 这样用于去建立真正意义的专业合作关系的精力将减少, 行政化的困扰影响到农村社工机构服务的开展和农村社会工作的良性发展。

二、农村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本土化的建构

1.进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

首先,高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需要特别加强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教育,同时注重实践的开展。如江西财经大学社会学系的师生在万载开展的农村社会工作, 长沙民政学院在湘西古丈苗寨开展的农村社会工作, 长沙民政学院在理县开展的农村社会工作。通过高校的理论知识的讲授, 社会工作教师的专业督导和学生自己的实践, 将极具西方文化理念的社会工作服务融入本地的情境与文化,推进其本土化发展。其次,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典型的差序格局文化, 中国特色的信任结构是以家庭为中心, 以亲密程度为标准将身边的人群自然而然的分成自己人和外人,并做出相应的区分, 这种信任结构对于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造成极大的障碍。基于家文化情结的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倡导专业农村社会工作积极主动的助人取向; 农村社会工作者由外人转自己人的角色定位;家文化的本土性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构。

2.促进社会组织与基层自治组织人员合轨。

本地人才熟悉成长的这片土地,人脉资源也都在当地。在中国这样一个讲情感的社会, 乡土情结是留住社工人才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把专业力量与当地原有做群众工作的人结合起来,减少发展的阻力,促进社会工作人才的本土化, 促进农村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壮大。

(二)输血与造血并重

1.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经常性的经费投入体制,为农村社工机构输血,扶持其发展。

为避免由于项目资金的不稳定性造成的服务中断问题, 政府要把项目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并相应地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以改变项目经费的不确定性、临时性、领导偏好性等问题,形成稳定、可持续的项目经费来源。当然,由于财力有限,欠发达地区目前可能尚无能力独立承担这一财政预算, 需要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予以支持。目前,民政部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正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大力推动三区计划,为使这一计划取得更好的实效,可考虑将该计划的中央财政转移资金转化为稳定的财政预算投入形式, 持续地支持有资质的农村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

2.农村社工机构要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发挥造血功能。

机构自身造血薄弱,缺乏社会资源的整合意识与能力。一旦政府资金的拨付出现周折,机构会因为过度依赖政府资金, 而出现无以为继的情况。农村社工机构应该减少对政府资金的依赖,在评估机构自身优势的前提下,设立服务拓展部,主动出击,主动寻找基金会、企业的项目及资金,大力拓宽机构的社会融资渠道, 引导社会资金向农村社工机构投入。

(三)构建平等关系

1.政府的主导和推动。

在强势政府的本土境遇下,建立这一新型的政社合作关系,需要政府的主导和推动。随着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政府职能转移力度的不断加大,在农村地区更需要政府放权,将一部分社会工作服务委托给社会组织, 让社会组织去提供相关的社会服务,促进共赢和发展。政府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农村社工机构是独立主体, 是平等的合作伙伴,而非自己的伙计。信任农村社工机构,鼓励和支持农村社工机构的发展。

2.农村社工机构积极作为。

如果要建立政府与社工机构的平等关系,首先,农村社工机构要打造服务品牌, 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提高机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自身专业权威,让政府接纳、信任农村社工机构。其次,努力通过打造政府与农村社工机构对话的平台机制,积极对话,凝聚政府、机构的共识,构建政府与农村社工机构的平等关系。

三、结语

农村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篇2

关键词:水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国家政策;工程巩固;策略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对于人类正常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农村饮水质量始终没有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为了有效解决农村民众饮水现状,临夏市一直在对所辖区域内的人饮工程进行着巩固与优化。

1临夏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

按照国家水利部关于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相关文件精神,以及临夏市农村人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临夏市水务部门组织了专业调查小组,对市内41个村以及41所学校进行了深度调查[1]。在实地对输配水管网、工程水源以及水厂设施进行调查之后,调查组与当地群众进行了亲切交流,对水费收缴、供水保证率等情况进行了解,对全市目前农村饮水工程现状与管理现状有了一定掌握。按照调查结果,截至2015年,临夏市农村地区共建了6项饮水安全工程,包括4项千吨万人工程、1项200<W≤1000m3/d工程,不存在200m3/d规模以下的分散式供水工程与饮水工程,整体工程供水规模已经超过了7000m3/d,且实际供水量已经达到了9000m3/d以上,共有9.42万人受益,同时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以及入户率都已经达到了100%,工程开展效果比较理想[2]。虽然临夏市4处人饮工程整体运行情况较为稳定,但有2处工程还是出现了供水不稳定的现象,主要是供水量不足、部分管网渗漏以及水质不达标等方面的问题,这也是临夏市水务部门急切关注的问题。

2工程巩固提升思路与打算

2.1整体工程巩固提升总思路

按照调查结果,临夏市要加大对该项工程的投资力度,在政策、物力、人力上对该项工程予以足够的支持,确保每位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安全、高质量饮用水。临夏市已经设立了工程巩固优化目标,要求到2020年为止,建立起以水源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与建设机制,以便对农村饮水安全进行保证,确保农村民众能够快捷、方便的喝到优质饮用水[3]。临夏市水务部门在对工程进行巩固提升过程中,一方面要对人饮工程增加净化消毒设备,解决水源二次污染问题;另一方面要对已建两项工程进行延伸与提升改造,解决供水量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系数。

2.2整体工程提升思路

2.2.1工程措施方面由于前期工程建设规模大但投资标准低,设施简陋,所以工程施工人员在对人饮工程进行完善时,对整体工程进行全面调查,并对各处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记录,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运用巩固提升改造的方式,对具体问题进行解决。一方面通过新建蓄水池、输水管道、加压泵站等措施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扩建,并确认扩大的供水范围,增加干管和直管,实现对供水管网的延伸与拓展,有效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要对配套设施设备进行增加与改造,按照供水水质需求,增加现行的供水工程构筑物蓄水池消毒设备及滤膜,配备二氧化氯发生器以及紫外线等新型设备设施,杜绝对城市自来水的二次污染,以确保工程效益的顺利发挥。2.2.2实施责任落实制对工程进行巩固的重点,不仅要对工程整体质量进行强化,同时还应对工程运行效果进行保障,要明确政府以及相关责任人的安全责任以及管理工作内容,而市人民政府更应该将农村饮用水问题纳入到日常工作之中,给予该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足够的关注与支持。同时,要加大对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有效推进工程管理制度以及运行制度改革工作的落实,并要对农村供水管理服务机构进行完善。按照工程实际运行情况调查结果,对水厂信息化管理以及水质监测机制等工作进行优化。此外,管理人员应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做好自身本职工作,通过学习对自身职业素养以及业务能力水平进行提升,为工程长效运行提供保证。2.2.3水源保护方面为有效解决水源污染及其存在的其他问题,有关部门还应加大对水源的保护力度。一是从源头开始,对农村饮用水供水水质进行保证,根据实际情况对水源保护区域进行科学划分,并要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在水源保护区域设置保护标志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确认,保证各项保护工作能够顺利落实。二是对水源污染源进行科学控制,不仅要对农村产业种植结构进行合理改革,有效降低农药以及其他污染物的使用几率,合理对农业种植污染源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对居民的生活垃圾以及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行管控,对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等污染物实施工程防治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农村生活、生产对水源的影响程度。三是尝试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补偿措施,使保护者能够得到应有的补偿,成功带动起民众的保护意识,使农村民众能够自觉参与到水源保护工作之中,为人饮工程长久性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2.3工程巩固方案实施

按照农村工程现状与需求调查方案之中的相关内容,在“十三五”阶段,还应加大对农村饮水工程安全水平的强化力度。为达到这一点,结合临夏市人饮工程现状,运用上述几种工程巩固手段,对一处水厂进行改造,为其配备了全新的供水管网共计74km,对两处水源进行了规划与保护,分别设置了两处架设信息化系统与水厂消毒设施,共有6.2万人口因此受益。同时,向两项工程预计投入5100万元支持资金,其中将4840万作为供水工程改造资金,将150万元作为信息化建设保障资金,且在水源保护工作以及消毒设备设施中分别投入80万元与30万元[4]。在项目实施之后,农村供水保证率、集中供水率以及自来水普及率等都会得到切实强化,工程管理与运转效率会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雷波,邹永佩,苏兴源,等.西南山丘区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作思路探索———以重庆市云阳县为例[J].水利发展研究,2017,(2).

[2]朱武,何辉.云南省农村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巩固提升对策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6,(5).

[3]保加兴,李艳芳.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

[4]黄拥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研究———以丹江口市为例[J].人民长江,2016,(S1).

农村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篇3

可持续发展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农村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研究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2005年由蔺丰奇等同志撰写、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一书,立足理论研究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纵观全书,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紧扣时展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然而,这种以资源耗竭为代价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更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社会动荡、贫富差剧增大,等等,人类正面临空前的发展困境。面对这种形势,单纯以“经济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尺度的传统发展观已不能真正体现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于是,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并成为时展的主题。中国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使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目前,农村可持续发展正从一种构想、理念转向实践,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理论联系实际,着力探讨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人均农业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中国农村发展正面临一系列严重问题: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农村经济欠发达,增长缓慢;农村人口增长快,文化水平低,农业剩余劳动力多;农业综合生产力尚低,抗灾能力差,农业生产率常有较大的波动;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投入效益不高;农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土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给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也严重制约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因此在农村现代化的建设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正视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其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书以中国农村发展状况为背景,着重分析了农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战略对策。

其三,创新性。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处在形成过程中,对于在中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却是一个很现实也很复杂的问题。该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省思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历程,认真总结农村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农村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了许多创新性意见和建议。在宏观理论研究上,在借鉴和吸收当前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更明确、更完整。在研究的范围上,从经济、社会、技术、资源、生态、环境及相应的政策与管理等综合领域入手,全面分析了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路。在研究框架结构上,以生态一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思路,大视角、多领域地分析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

当然,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绝非单个课题或一本书所能完结的。由于课题研究的难度以及作者的水平和能力所限,书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希望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农村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篇4

关键词:农村税费改革;财务;监督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2070

引言

为了很好的解决“三农问题”,我国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在农村推行了农村税M改革。税费改革这一举措的充分落实,使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过去的农村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已经不能够适应税费改革后的需求,导致税费改革后农村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此同时,农村的财务收支范围变得越来越小,农村税费的征收方式也变得规范起来,农民的税费负担也有所减轻。本文主要是针对在税费改革后,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的分析讨论,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使监督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1税费改革后农村财务管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1农村财务管理部门的职位亟待适当调整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由于财务管理机制也有所改变,过去的一些职位和管理工作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在过去,财务管理工作都是由乡镇的相关人员进行管理的,但是为了适应税费改革后的发展,需要对相关角色进行转变,对自己的工作和职位进行重新的界定。但是如何进行转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此政策进行充分的了解,对自己的职位进行定位,以满足财务管理的需求。因此,为了很好的适应税费改革这一措施,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1.2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由于农村财物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实施了加强农村财物管理的一些有效措施,提高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效益。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又实行了税费改革制度,那么原有的农村财物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后的发展,因此就发生了很多的问题和矛盾。面对着“一事一议”的资金筹集工作以及管理工作,都是很难进行的。另外,乡村干部的薪酬待遇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并且没有办法具体实施。因此,一定要响应国家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

2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2.1做好农村债务清理和化解工作

在做农村债务清理和化解工作时,首先就要摸清财务的基本情况,只有对财务的债务情况进行了解,才能够很好的进行解决。可以通过对闲置资产的整理,并且对农村的集体山林经营权利进行改革,对山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或者引入投资商,和金融部门合作也可以,以此方法逐渐减轻债务。还要考虑到农民的利益,首先要把个人的债务问题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农村税费改革顺利进行。

2.2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做好农村财务管理衔接工作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相关管理人员的职位和工作内容也有了重新的界定,所以面对新的管理体制,首先就要理顺工作关系,对财政管理工作进行明确,在对农村财务进行管理时,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各司其职。与此同时,各地的财政部门应该根据当地政府的税费情况,把财务的具体情况了解清楚,做好工作上的交接和处理。在进行财务处理的时候,要本着财务公开透明的原则,保证账户清晰,确保财务工作的准确性。

2.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经济

在农村,有很多资源是可以利用的,因此,就要因地制宜,利用农村的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此来缓解乡村资金不足带来的压力。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把主要的目标放在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把监督管理的核心放在增加农民经济发展上。在发展的同时,要根据农村发展的显示情况,对农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积极发展比较有特色的农业,这也是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策略。另外,还要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农业,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缓解农民的压力。

3结语

农村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篇5

关键词:人才振兴;管理模式;人力资源

2020年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当前“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行业,一直处于关键地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质量、数量提出更高准则,切实培养造就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职业教育需要承担起来的时代重任。

一、临颍县的人才管理模式

(一)人才输出模式。人才输出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要素与关键因素,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会由价格低的地区向价格高的地区流动。临颍县农业生产及产业配套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当地大多数村民主要以种植业、食品加工业为主,种植业存在较多的不稳定性,食品加工业培育了具备行业经验技术的人力资源。随着季节、地域、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变化,工人的收入也会受到一定影响,随之会产生对外输出流动。与城市相比,临颍县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保障等方面有待完善。获得高收入、良好的居住环境,为子女提供更好的师资教育是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主要原因。近两年来有关一二线城市调查发现投身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占1/3的比重,在第二产业中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远远低于制造业;投身于第三产业的农民工则占2/3,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临颍县第二和第三产业成为接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但二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大多数年轻劳动力也更依赖于从事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复杂程度加大,所以大量富余年轻劳动力主要通过外出打工等方式实现对外输出。人才输出模式下,对于乡村振兴而言,最大优点是劳动力的直接输出可以快速实现农村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通过人力资源输出直接提高当地农民增收,人力资源输出可以学到发达地区的管理和技能,为本地人才振兴奠定基础。但是,乡村青年、中年、精良人才接连外流,导致人才供不应求,是对经济落后的乡村地区人力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容易造成农村空心化,许多人才输出之后并不考虑回到输出地返乡致富,因此吸引人才回流是关键举措。(二)人才引进模式。人才引进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经济的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除生产资料、资本等方面的投入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外,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一样能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指出,应大力引进青年才俊,高效用才,拓宽乡村人才渠道,应为人才实现自身价值以及创业提供机会条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潜在动力。临颍县通过“村村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等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为应届大学生提供锻炼能力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就业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村内的建设汇入了新鲜血液,大学生村官与本土村官相比具备更高的知识理论,改变了村内原有的老一套管理制度,同时提升了干部的整体素质,大学生群体充满活力与朝气,也会更好地带动村内的经济发展。临颍县的大学生干部中,专业领域并不相同,通过人才引进模式为本县提供了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无形中汇聚了知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振兴。人才引进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人才引进的针对性较强,可以针对本地区发展需要,引进对口急缺专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三)人才培养模式。农村人才就地培养转化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学中的社会伦理。农村迁入城市的外出务工人员在社会保障、知识结构、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城市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后,农村因缺乏劳动力导致村庄会逐步形成空心化,也使流入城市的外出务工人员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在城市中形成新的二元结构。农村人才就地培养、转化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消除农村人口向城市输出过程中产生的就业歧视,增加农村人才的自我认同。临颍县目前开展就地培养、转化,培养模式的方针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当地远程职业教育逐渐普及,目的是为了培养有文化、懂规划、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采用职业技术培训、生产技能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等方式促使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利于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同时,人才需全方面培养、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人才,实施差异化政策手段,是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

二、临颍县人才振兴存在的短板

(一)产业吸引力不足,难以留住人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人们首先要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遵循金字塔的顺序递次推进,才会达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临颍县人力资源迁移遵循经济第一的原则,农民只情愿到有益于他们生存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城市中去,当地由龙头企业带动,建立了休闲产业集聚区,吸附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但大多数村庄集落耕作分布不均、分散性等,在许多方面都制约着第三产业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与消费活动过于分散,第三产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并不能向基层充分延长,致使服务业的部门很难在农村形成初步规模效益。当地农民沿用传统的生活方式,依赖邻里和亲缘为枢纽的社区传统关系,自我生产、相互消费等各种服务,思想保守,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是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大大减少了由转变产业结构和人口密集所带来的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所以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呈现上升趋势。乡村产业的经营者大多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很少,缺乏适应市场的经营技术以及市场理念,不利用产业扩大规模,长久下来则会一直呈现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优秀人才难以引进,引进后也无法在乡村扎根。(二)人才队伍结构失衡,高质量人才匮乏。人才结构理论是人才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的组成及占比,可分为人才群体结构和人才个体结构,它包括了人才的总体规模,人才整体中要素的数目、设置,以及各要素在人才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以临颍县某村为例,在实用人才队伍结构上还存在着规模小以及年龄、性别、学历、从业等要素构成不合理的问题,在个体人才结构方面存在着知识受限、能力不强和参差不齐的问题。全村行政村总面积3,212亩,共有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2,596人,其中劳动力人口有1,308人。村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不高,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制约,导致实用人才结构存在着许多问题。农村实用人才年龄结构趋近老化,实用人才队伍年龄呈橄榄球状,即老人和年轻人少,中年居多。村内大专以上约有120人,中专(高中)约有577人,初中及以下的约有886人。这种学历偏低的结构,影响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限制了人才的视野和发展空间,从而也制约了人才队伍的成长及当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人才发展机制不健全,发展环境有待提升。临颍县对涉农人才的培训较为欠缺,随着高科技新技术的出现、农业功能的拓展,涉农人才以及农业经营管理者单纯依靠传统经验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并且,当前尚未形成一套完备的人才开发体系,对于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才或是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乡村治理能力的乡贤的开发利用不够,难以激发这些人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大多数政策措施还是针对于管,而在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措施不完善,固定行政化传统思维用于管理科研人才往往并不能起到推动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场论认为,个人所创造的成就不仅仅与能力和素质有关,环境的作用也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性,倘若一个人处于不良的人际环境之中,其聪明才智很难得到施展,从而会影响绩效的产生,环境的影响也会致使人才流动。临颍县乡村人才发展环境较为有限,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制度以及手段,会出现职位混乱、职责不明确、界定不清晰的状态。激励作为人才发展的重要依托,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完善,人员就会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从而无法形成自觉行动的工作态度,引进的大学生也无法将年轻人的活力展现出来,长久下去,体制的环境并不能激发其创新动力。虽然目前国家对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审、激励等方面有所倾斜,但是对于农业高技能人才、治理人才等方面的人才激励机制仍较为欠缺。

三、临颍县人才振兴实施对策

(一)完善公共服务,优化人才政策。产业吸引不足,人才引进来却留不住,根本原因在于无法保障基础的生活设施,应注重提升公共基础服务与环境设施,加强本县舒适性建设。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创新的主体,之所以会出现“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的思想,无疑表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性。当地的产业要在区域内促进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统筹兼顾,聘请专业团队把脉乡村产业发展,选择适合本县乡村产业发展的道路,尤其针对本县辣椒种植、调味品产业的乡村产业优势,深化本土特色产业品牌,使人才的技术与知识有展现的舞台,能够充分发挥其才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建设要动态持续地加强,提高农村环境吸引力,要从医疗、教育、住房等生活必需的、具有保障性质的方面出发,要让人才“引得来”“使上劲”“留得住”,要满足人才的此类需求,把人才“服务好”,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培育,产业培育离不开返乡创业,改善单一的针对人才引进对象的现金、落户等优惠条件,增加对用人单位或企业的补助与支持。对作为市场及创新主体的企业,应将政策落实到位,增加宣传的同时助力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二)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多元化发展。人才总量不大、供应不足、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是临颍县当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因此从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角度考察,要使临颍县发展为现代农业,就必须建立一支数量大、结构优、竞争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一是乡村人才的聚集,培养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对乡村有浓厚的感情,稳定性强,又是扎根基层的“种养殖能手”“土专家”。乡村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需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手段,营造农村农民的学习氛围,多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座谈会,邀请技术人员下乡开展蔬菜、果树、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培训,促进农民知识技能的提升。二是促进人才队伍的发展,当地干部领导都应该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地位,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对农村典型人才的宣传报道、鼓励和褒奖,形成全社会尊重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识和氛围。三是农村实用人才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一人带多人、一家带多家、以点带面,使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使他们起到“种子”的作用,在实践中再培养和带动更多的实用人才。四是加大政府工作人员到农村任职力度,将有能力有经验的干部派驻农村,深化指导强度,积极鼓励、继续大力发展农业技术人员分流领办、创设各类科技示范区,打造样板。(三)强化人才发展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人才发展上升空间小,人才发展环境成效不足,要进一步建立起培养、引入、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整套系统。政府应加大倾斜力度,强化激励机制,制定系列扶持政策,让各类返乡、下乡的人才能够留得住。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应给予免费的技能培训,为其开辟农业专业技能人才职称评审通道,吸引有志之士参与农村发展,使专业人员受到社会尊重,对引才、留才和人才培育都有积极作用。对于创新创业的返乡人才,应进一步完善乡村人才的股权、期权等激励机制,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乡村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融资渠道、融资服务,实施场地租赁、税费减免、返乡创业补贴等措施。在遴选各类型的专家时,向在乡村基层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并取得突出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层次人才倾斜,以提升当地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重点对服务基层一线、真抓实干的人才给予奖补。每年评定出农技师、农艺师等职称,连续3年可给予相应补贴,以此来调动其他人才的竞争积极性。需强化组织引领,充分施展好农村党员在乡村人才振兴中的示范带头和战斗堡垒效用,把靠得住、有本事、有动员能力、善做群众工作的卓越人才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中,形成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更有利于人才振兴战略实施。综上,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是一项复杂且漫长的工程,人才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同时,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超越和升华,并对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工作中必须把人才振兴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并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展开具体措施,力争最大限度地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目标的达成。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静宜,陈洁.强化乡村人才支撑有效供给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宏观经济管理,2021(08).

[2].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21(09).

[3]曹锐.新型城镇化发展视角下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0(03).

[4]王文寅,张靖琳.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研究[J].河南科学,2019.37(04).

[5]朱启臻.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缺乏吸引力的原因与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0(10).

[6]冯丹丹.优化民族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问题探析———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03).

[7]马少华.乡村人才振兴的短板及实现路径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8).

[8]杨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1.

农村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篇6

一、制定和实施强农政策,夯实农业

发展基础,逐渐摆脱农业的弱势地位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免交农业税、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化肥补贴、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这对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的发展有极大帮助作用,但对于做大、做强、做优农业显然是不够的。在“十二五”攻坚时期,政府对农业的投入除了继续坚持原有的针对一家一户的农业补贴和资助外,还应该围绕土地、水电、交通、科技、文化等基础建设,选准农业的薄弱环节和突破口,集中财力办大事,切实改变农业基础的薄弱地位,以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尽量减少出台“天女散花式”和“撒胡椒面式”等农业扶持政策。现阶段应集中财力优先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大幅度提高政府对农业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的抗旱能力。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特大干旱、秋季山西等地遭遇干旱,2011年春华北、西南等地持续干旱,暴露出农业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就连水资源丰富的云南省,在近三年连旱时,仅仅依靠过去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大中型水利设施,难以维持正常的农业生产,更奢谈发展。由于缺乏政府的投入和组织,近三十年来,云南少有大中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上马,工程性缺水成为了制约农业发展的命穴。因此,加大政府对农业水利建设的投入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个投入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中型控制性骨干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这是投入的重点;另一方面是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和节水农业的投入。农业水利建设也需要开源与节流并举。另外,全国各地兴修大中型水电站,要考虑农业灌溉问题,不能只局限于解决电力问题。

第二,有计划地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大对农村土地整治的投入。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坚守18亿亩红线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后屏藩。我们要以农村土地整治为抓手,落实耕地保护政策,从中央到地方要投入相应的经费,以县为单位逐村全面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基本内容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并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这样,既能科学拟定农村发展规划,有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又可以明确落实耕地保护的边界,使严格保护耕地的措施落到每一块田地上。这是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保护耕地的必然选择。山东省青州市等地已成功实施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值得推广。

第三,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下乡的经费投入。近年来,政府和其他渠道的农业科技投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但农业实用科技成果的推广与普及经费严重匮缺,造成大量的农业实用科技成果束之高阁。随着畜牧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加大,长期以种植技术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对养殖技术、动物防疫等方面的技术服务滞后,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农业养殖业的需要。重视并加强对农业实用科技成果的推广与普及,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科技兴农战略中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第四,积极筹建和扶持各地的农业协会及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社,帮助分散的农户共同走市场。现阶段家庭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就是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其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虽然并不止一种,但迄今为止,家庭农场却一直是数量最多,拥有农业资源和生产农产品最多的一种形式。①

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的。农业的家庭生产组织形式如何与社会化的市场相对接?这个时代课题催生了农业协会及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形成。农业协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组织起来,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也是国外成功解决农业问题的有效路径。“协会加订单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应下真工夫,花大力气并投入相应的经费,扶持各地农业协会及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壮大。

二、鼓励农民进城,促使农民工市民化,切实加快城市化步伐

在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现代化建设浪潮中,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大规模地减少农民、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和农业生产效益。同时,这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在目前的情形下,我国的城市化率仅有46.6%,要在“十二五”期末将城镇化率提高到50%以上,使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平均每年将转移1000多万农村人口到城市,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同时也是一项艰巨任务和严峻考验。从战略思想上来看,应该把过去所提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或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调整为“鼓励农民进城,积极减少农村人口,妥善帮助农民工融入城市”。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指导思想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权宜之计,调整为鼓励农民进城,使农民工市民化的长久之策。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工是一个历史现象,应尽快解决这一困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棘手问题。目前,虽然已有2亿多农民工进入城市,但他们并没有改变农民的身份,仍然重复着“候鸟式”的生活方式,农民工在城市缺乏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保障,并由此带来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现阶段用工荒问题不仅在沿海发达地区频频出现,而且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有蔓延之势。其实质是众多新生代农民不愿再进城,因为他们进城务工看不到改善命运的希望,更看不到未来幸福生活的曙光,因而许多农民宁肯呆在农村受苦、受穷,也不愿再进城同样受苦、受累,还要遭洋罪、遭歧视,尤其80后、90后有过一两次进城经历的新生代农民工更是作如此选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再忽视农民工的利益。我们必须全面省视我国农民工的境遇和政策,积极调整思路和政策,实行制度创新。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城市化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幅度提高城市化率是我们的唯一选择。更要认识到,数亿农民进城,可以创造出城市基础设施、住宅等巨大的投资需求,以及巨大的城市消费需求,对于扩大内需,改变我国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我们不仅要鼓励数亿农民进城,大幅度减少农村人口,更要以积极的心态帮助农民工融入城市,注重在制度上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妥善解决农民进城面临的难题,促使农民工市民化,享受市民待遇,使其能够在城市实现体面劳动和尊严生活。

无论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看,还是着眼于农民工市民化,我们都应围绕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生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贫有所助、安有所保、境有所宜的九大惠民目标,全方位妥善解决农民进城问题。虽然解决城乡二元体制和农民工的市民待遇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现阶段应循序渐进地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真落实农民工的用工规范问题。农民工与用人单位未签订用工合同是一个普遍问题,在农民工就业最多的服务行业尤其普遍。有的农民工在同一个企业打工二三年,甚至七八年都未签合同,谁敢提出签合同,老板就让谁走人,而农民工无合同其权益更难以保障。为此,政府要加大对企业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查处力度。同时,应尽快出台企业员工的工资与企业效益和物价同步增长的法律法规,而不能满足于最低工资保护这个层面,仅解决劳动者的生存问题,而没有考虑劳动者的可持续增长和全面发展问题。二是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进城后的入学问题。现有的政府财力和城市公共设施完全有能力解决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问题,关键在于政府的决心和魄力,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卡农民工的脖子。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能忽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这是关系到中国未来希望的重大问题。三是加快解决农民工的社保、安保和养老保险问题。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解决农民工的社保和安保问题,并有了许多可喜的尝试和进步,但仍不彻底,还要加快步伐,在国家层面上统一、有效地建立覆盖农民工的城镇普惠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四是切实解决农民工进城后的安身立命之地,这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关键。无论是廉租房还是公租房建设,还是经济适用房也罢,政府要努力保障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规模和速度适应于农民工的需要,这不仅符合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也符合农民工的生活意愿和面临的实际状况。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解决。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大规模推进的城中村改造,使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更加严峻。虽然解决农民进城后的住房问题面临重重困难,但各级政府在楼堂馆所、公车和公务消费等方面克制一些,这个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异常稀缺的新加坡尚且能有效地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我国政府更有理由和决心解决农民工和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保障性住房问题,这不仅是遏制房地产中的暴利和腐败及投机行为的有效举措,也是防止“拉美病”的城市化陷阱的必然之路。至于进城农民的宅基地的有偿退出和承包地的有偿流转问题,以及防止进城农民回流问题,可从长计议,不能搞“一刀切”。

三、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

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以制度保障新农村建设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既要避免“拉美病”的城市化覆辙,又不能以牺牲农村为代价。鉴于我们特有的体制和人口压力,我国只有走一边大力促进城市建设,一边积极推动乡村建设的路径。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是,农村稍有能耐的人大多离开了农村,离开了利润最微薄的农业。许多农村已成为七八十岁老人和妇女儿童的留守地及“空心村”。长此以往,我们不仅面临农村的凋零,更可怕是农业的萎缩和粮食危机的爆发。近年各地频频上演的“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以及猪肉\鸡蛋等农副产品价格的暴涨,除了游资炒作之外,确有供求紧张的因素。城乡的人才流、资金流、物资流和信息流方面存在的不平衡,导致我国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农产品价格不稳和大幅度波动折射出农业的脆弱。西部大开发也好,扩大内需也罢,我们不能再继续忽略农村的建设。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抉择,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制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路径,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如何在“十二五”期间更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缩小城乡鸿沟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我们认为,在继续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多予少取原则的基础上,还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的村庄规划须同时考虑村镇集中;二是新农村建设须探索农村生产住宅用地的自由流转;三是新农村建设须高度重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农村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051-02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承担着将各项大政方针政策落实到群众中的重任并在农村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效率,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助于促进农村的有序发展,有助于提高党在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力。虽然基层党建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效改善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但不可避讳的是,积蓄在农村发展中的根本矛盾并未得到根治,“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长久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水平,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保证。”然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不断发展中暴露出松、软、散等问题,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党组织涣散、农村党员老龄化、农村干部素质低、待遇无保障等问题亟待解决,农村基层党建的发展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刘云山指出,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在于解决困境。本文总结了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农村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也随之转变。例如,在收入方面非农收入显著增多,在生产经营方面农村的组织化程度显著增强。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面临着重大考验。

二是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国农村稳定的社会结构被打破,一些新型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兴起,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由此引发了农村经济的重构和农村改革的深化。因此,如何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机制,使其适应农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把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需要各级党组织的积极创新。

三是村民民主意识的日渐增强。民主理论家萨托利指出:“只要人民富足起来,民主是他们可能要求的东西之一。”换言之,人的两大根本需求是经济需求和政治需求。经济水平的提高往往会催生政治意识的萌芽。农村也是如此,农民的生活富足必会激发其民主法治意识。村民的自治实践使其公平、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开始主动对政治和经济利益有了诉求,并且诉求的内涵和范围不断拓展。完善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积极有序地推进四大民主,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农村基层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是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阶段。各项制度逐渐健全,生产要素、公共资源以及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倾斜,开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如何统筹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需要认真探索。

二、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中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水平要求更为严格,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十足,局面乐观,但是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仍面临着不少阻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高需求,辜负了农民对农村基层组织寄予的厚望。概括而言,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前正遭遇以下几方面的困境:

一是一些农村党员的党性不足,无法有效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党员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性意识,不关心村里发生的大小事务,不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其次,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农村党员缺乏新鲜血液,党员老龄化趋势严重,受教育程度偏低,服务群众能力偏弱,在如何带领群众共同发家致富方面有心无力。第三,农村党员的发展问题。首先表现为对党员的标准和入党程序把关不严。个别村支部书记出于自身利益,把发展党员名额人情化,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心;有的怕自己的位子被能干的年轻人取代,因而不发展党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发展条件差,有学识的农村青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发展工作无法开展,农村党员后备队伍得不到及时补充,从而导致农村干部班子后继无人的现象出现。最后还有干部作风问题。突出表现为干部工作透明度低,群众对村中的大小事务不知情,班子成员缺乏民主意识,甚至以权谋私,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告状,村子不安宁等等。

二是农村干部素质整体不高,无法满足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村干部待遇整体偏低、干部个人发展空间受限、工作热情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是队伍结构的缺陷。由于农村生活简朴、工作环境差、待遇低等原因,无法引进外来优秀人才,本地的能人精英多数自寻出路外出发展,导致农村干部队伍陈旧,更新受阻。再者,现有党员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知识匮乏等现象比较突出,无法与时俱进,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其次,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干部在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化解矛盾等方面常常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作。农民对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诉求得到更多优质的服务,而不少村党支部、村干部的工作只是宣传政策,传达会议精神,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掌握仅停留在口头上,无法把党的富民政策具体化到工作实际中去,切实真正为农民群众服务。

三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农村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利益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农村的基层组织堡垒作用弱化。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党员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服务群众的意识,只顾自己发家致富,对村级事务漠不关心,导致农民群众只能通过上访来实现自己的诉求,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农村的有效管理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这一时期农民群众在得到实惠最多的同时,也激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面临巨大考验。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深入分析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基于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原因来源于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观念问题,也就是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不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更没有创新党建机制的意识。农村干部开展工作以应付上级要求和检查为出发点,更多的是搞形式主义,认为只要不发生群体性事件就行。二是制度原因,即“过渡性体制定型化”。在转型期间,农村社会逐渐形成了新旧混合的过渡性体制,这种过渡性体制本应在农村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被新的制度所取代,但实际却是这种过渡性体制一直存在并且已经成型。在这种形势下,农村社会易结成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必然会与普通群众之间发生利益冲突。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这些利益集团利用已经定型的体制阻止农村改革与发展,使得农村党建难以突破旧模式的束缚,无法创新管理机制。三是关系问题。有的农村地区存在党员干部争权夺利、两委关系不和谐、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变成了命令与服从、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四是公平缺失。农村党建本应形成一种“党委领导、村委负责、群众参与”的和谐格局。但现实情况是,村党支部工作形式化,遇事只找村委会解决,农民缺乏理性思考,只想尽快满足自己的要求,盲目崇外,公平的严重缺失致使众多矛盾产生,加剧了农村社会的混乱。

根据上述分析,农村党支部亟需加强自身的整合,对于农村发展来讲,内生秩序的构建同等重要。

四、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

从农村社会自身建设的内生机制角度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党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农村党支部的有效整合是有效提高农村基层党建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

一是坚持树立正确的观念,始终坚持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农村党支部领导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加强对党支部的观念整合,强化党支部的领导力,有助于巩固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地位,树立党的威信。同时,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实现对广大群众的观念整合,以获得群众的广泛拥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时刻高度重视农村婚丧嫁娶中存在的攀比风以及农村党员干部腐败等问题,坚决扼杀腐败风、迷信风,在农村社会价值观层面严把关口。要通过观念整合为农村改革与发展建立一种齐心协力的合作理念,形成有效共识。

二是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整合。通过完善农村党支部相关制度体系,用制度解决问题,确保党支部的执行力,进而有效提高党建水平。健全和完善农村党支部管理体制,坚持落实岗位责任制,保证村民监督的有效长效性,关于农村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各项事务,坚持一事一议,保证决议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加强完善群众监督机制,保障群众充分行使其知情权和参与权。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制度整合的过程中,要保持各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以此确保各制度间彼此不会出现冲突的情况。

三是修复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党支部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并不意味着包办一切农村事务。“两委”班子既要明晰权力界限,严格责任分工,也要同心协力,时刻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党支部不仅要确保其政治导向作用、决策把关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等核心领导作用发挥到位,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各种民间组织的自身建设引导以及对民间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整合,利用民间社会组织的长处协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参与农村发展规划,实现有效互动,合作共赢。

农村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行政生态;困境;环境改善

[作者简介]刘汶,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2-0081-03

2007年起,为了配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浙江、广西、云南等部分省份从政府部门选择合适的公务员下乡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指导,此即“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选派机关干部驻村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这一计划有助于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然而,新农村指导员制度在运行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从行政生态学看来,任何一项行政创新若要取得预想的成功,必须为其创造最佳的行政生态环境。所谓行政生态环境,指可以对行政系统及其制度或政策供给产生明显影响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各种要素的总和。为确保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顺利实施,应理性剖析现有行政生态环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采取相应对策。

一、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行政生态困境

公共行政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环境不仅决定着公共行政的性质、目的、形式和策略,而且影响着公共行政的变革和发展。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的运行遭遇到角色定位难、团队凝聚力不高、制度运行缺乏农民的支持、资金支持缺乏、不适应熟人社会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其所处的行政生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政治生态困境

当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政治环境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是指导员政治身份定位不清以及工作队凝聚力不强和工作缺乏农民的支持,这些影响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的运行效果。

1 角色定位难

角色定位难是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最大政治困惑。对于新农村指导员的角色定位,政府、村民和指导员的理解存在差异。政府从城乡统筹的宏观角度出发,希望指导员能够在政策宣传、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农村提供支持。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认为驻村指导员应当是新农村建设五大员――方针政策的宣传员、经济发展的服务员、社情民意的调研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和基层组织建设的督导员。而村民则希望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能带来看得见的现实利益。村民最希望指导员能带来资金和项目;如果没有资金和项目,则希望指导员有能力服务农村。农村亟需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调解农村纠纷的既熟悉法律又懂政策的指导员和懂经营、能够帮助农民做好农产品的推销的指导员也是受村民欢迎的。对那些既不能带来资金和项目,又没有能力服务农村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村民是不太买账的。

由于角色期望定位差异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自身定位很难。如果按照村民的期望,相当部分指导员力有不逮;如果按照政府的期望又全面抓,难以抓住工作要点。在实践中,指导员们根据自身的优长,有些把角色定位为村干部的参谋,有些定位为文化科技下乡的推广人,有些定位为联络者。而指导员的自身定位,可能不适合村民的需要,这使得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颇感窘迫和不安。

2 团队凝聚力不够强

了解村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或提供惠民服务是指导员能被村民接纳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有效运行的条件。而村民的需求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而每个指导员的能力是有限的,单打独斗不利于更好地开展服务。只有整合指导员的整体力量,才可能为村民提供全面服务。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队是临时组织,整合难度有点大。临时机构是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各级党委、政府根据工作需要或为完成某一中心任务或突击性任务,向有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的政府非常设机构。临时机构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作为临时机构,工作人员对临时机构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临时机构中凝聚力与向心力不足。就个人而言,因为中断了过去的工作而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担心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不利;就临时机构而言,因为是短期存在的,所以一般都不注重制度和文化的建设,很少对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队要发挥整体力量,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更多的沟通、交流。但是当前各个工作组之间、同一个组内指导员与指导员之间缺乏交流和合作。

3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缺乏村民的支持

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中遇到最尴尬的事是:当指导员费尽千辛万苦为驻村带来项目和资金的时候,村民对此表现很冷漠,有时候需要帮忙卸下完成项目的物资的时候,他们提出要劳务费等问题。这个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现在搞项目,是上级政府给项目、给钱,由基层政府和农民付诸实施,没有体现农民作主,项目也不一定切合实际,很难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目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无法取得农民的支持,是因为这个制度的运行并没有真正体现农民做主,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行动计划时,仍固守自上而下的工作模式。制度的实施也不一定切合实际,很难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把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与农民的当家做主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经济困境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最大经济困境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工作对象的农民具有认知体现感性、直观,具有朴实性,重视当前,讲究实惠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获得支持,就必须能为乡村社会带来实惠和支持。理论上说,新农村指导员的制度优势在于通过其个人能力和单位帮扶的平台从而可以在乡村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在缺乏足够的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和村级债务沉重的情况下,指导员即便可以对村级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提出有益的发展思路或建议,然而交付实践时也常常会因为缺乏资金而泡汤。一旦出现这样的结果,本身就缺少村民认同的指导员就将更为村民包括本地村官所冷淡,甚至被认为是花架子而从心理上加以排斥。对此,指导员自身所能采取的办法并不多,比如向后盾单位求援,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本,然而所争取的资金亦很有限。由于这一情况,指导员尽管履职时满怀憧憬,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面临的债务状况使其对于村级经济的发展很可能无所作为,从而想干一番事业的理想和

激情极易消退。

(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运行的文化困境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遇到的文化困境是不适应“熟人社会”的文化环境。当前,我国乡村总体上市场因素并不浓厚,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熟人社会的面貌。“熟人社会”成员间考虑到“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互济、宽容和平等成为通行的准则,然而一旦面对外来的陌生人,“熟人社会”内部的平等性即开始推演为对陌生人的不平等性,要么对其排斥,要么对其压制。“熟人社会”的排外性使得指导员难以顺利进入和引领村庄政治生活。指导员正是上级政府下派的陌生人,其因而不免要面对这一现实难题:村民对其通常并不买账,想要介入和引领村庄这一“熟人社会”的政治生活显得异常艰难。

村庄作为“熟人社会”,人情大于法律的现象十分严重,在乡村工作,既要坚定地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也不得不接受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的影响,这对于习惯在正式规则下工作的指导员无异是玄妙难通的政治技巧。

二、改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行政生态环境的构想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制度,许多问题并非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受行政生态环境的影响,制约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作用的发挥。改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的行政生态环境,是提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的根本出路和途径之一。

(一)改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的政治生态环境

1 合理定位新农村指导员的角色

农村工作最重要的是“实”字,乡镇希望解决实际问题,村民希望得到实惠,因此实事一定要办。但农村工作指导员是抓宏观的、抓指导性的,作为农村指导员,一定要站在更高的层次来看问题,要明确自己的“指导员”身份,不要使自己陷入具体的事务和矛盾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员的工作关键是要帮助村干部出好主意、当好参谋、培养好骨干,依靠村两委和村民自身来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应该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支持、帮助、促进和服务于基层组织。

2 强化新农村指导员工作队的激励机制

要增强工作队的凝聚力,派出单位的主管部门应有所作为,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对派出的指导员给予双重激励,这样就使指导员与工作队产生了一定的利益联系,从而激励指导员们努力工作。

3 强化村民积极参与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把新农村指导员制度与农民的当家做主紧密结合在一起。乡村治理不仅要强调专家的服务功能,更需要村民的广泛参与。在新农村建设中,村民应当有权自主参与项目的决策、实施、利益分配及监督和评估,有权力和责任参与揭示自身的问题,指出自身的需要,评估自身的资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强调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参与是因为“只有人的发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强化,这种发展才是可持续的、有效益的发展”。韩国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新村指导员是新村运动的核心、骨干和实际领导者。新村指导员是村民选举产生的,重要的建设项目都是由新村指导员和村民共同协商确定的。由于领导人由村民选举产生,也意味着村民有义务配合领导人开展工作。

(二)改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经济环境

要改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经济环境,除了加大政府支农力度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尤其是加强与各涉农部门的合作。指导员来自各个不同部门,本身有着丰富的资源;与各涉农部门有着密切的协作关系,合作空间巨大。工作队的优势是人力的优势和组织的优势,若能把各自优势结合起来,理顺内外关系,加强协调合作,定能使整个政府系统投入农村的人财物力形成良好的配置。

(三)改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运行的文化环境

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农村市场化进程是祛除村庄熟人社会排外性的根本,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下关键的工作是增强指导员在村庄复杂的宗族人情网络中良好的应对能力和工作能力。为此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由组织部门选配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乡村干部为指导员授课培训,传授管理宗族及其人情关系网络的亲身经验和技巧以及自身应培养和完善的伦理素质。二是指导员应利用自身的知识和信息优势,向村民宣法、讲法、引导村民抵制宗族和人情关系的不良影响。三是依赖和支持村民自治组织、农民合作社等体制内组织资源替代体制外的宗族组织发挥维护农民权益和抵御市场风险的作用,以限制宗族势力的扩张及其对指导员工作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当下,最重要的工作是鼓励和引导指导员放下架子和矜持,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同村民广泛接触,与其打成一片,进而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较快融入村庄“熟人社会”,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邵德兴,政府临时机构管理与行政效率[J],行政论坛,2008,(1)

[2]朱小静,唐国华,韩国新村运动:发展阶段、特点及启示[J],农村经济,2006,(9)

[3]蔡永飞,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一对重庆踩踏事件的反思[EB/OL],,2009―04―15

[4]陈文正曹永义,新农村建设的运作机制[J],理论与改革,2007,(5)

[5]崔效辉,参与式发展理论与乡村建设――参与式发展理论中的本土来源与贡献[J],二十一世纪,2003,(11)

[6]郑立新,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11)

上一篇:画画的一些基础知识范文 下一篇:生物学习指导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