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7:17

农业发展工作方案

农业发展工作方案篇1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食用植物蛋白作物。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急剧增加。为满足大豆需求,我国大豆进口量连年增加,1996年成为净进口国,20*年进口达到3744万吨,超过当年国产大豆1750万吨的两倍。国际粮商在向中国倾销大豆的同时,不断收购、兼并中国大豆加工企业,控制了70%以上的大豆加工能力,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和食品安全。中国拥有13亿人口,大豆消费量占世界的21%,贸易量占世界的40%。振兴中国大豆产业除了要依靠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根本还在于机制与体制的创新,提高大豆产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近年来,大豆主产区农户和加工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有的地方豆农自发成立合作社、协会,批量采购原料,批量销售大豆,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收益水平;有的地方大豆合作社、协会组织社员统一种植芽用大豆,采用直销方式统一供给芽用大豆厂商;有的地方豆农向粮商赊售大豆,农户在价格合适的时候结算卖个好价格,同时也节约了粮商的流动资金;有的地方种豆大户或合作社以期货的方式销售大豆,科学地规避市场风险。为了总结农民和加工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大豆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改变大豆产业“农户一盘散沙,企业孤军奋战”的落后局面,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创新经济体制机制的精神,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在北方大豆主产区开展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试点工作。

通过机制创新,有利于建立以农户为基础的新型大豆生产组织体系,有利于完善以利益为纽带的大豆产业链协调发展机制,有利于探索以食品安全为目标的产品质量品牌保障体系,从而形成中国大豆产业的整体竞争合力,走出一条中国大豆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永葆自身发展活力的新路子。

二、试点工作的原则

(一)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组织管理为支撑,提高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大豆的商品品质。

(二)尊重大豆种植户(农场)、加工企业的经营自,提高和维护大豆生产经营者的权益。

(三)依靠市场机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最终目标,发挥我国大豆品种资源丰富和精耕细作的优势,开拓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在食品、保健品等不同层面的广阔市场。

(四)促进大豆种植者、加工企业、科研单位的纵向合作和横向联合,发挥大豆专业合作社在生产中的组织服务功能和大型加工企业的市场开拓功能,整合大豆产业队伍,形成产业合力。

(五)充分依靠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推动大豆生产所需要的灌溉、耕作、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依法扶持大豆专业合作社和大豆产业化龙头企业,消除影响大豆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六)积极借鉴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产业发展的经验,运用信息、期货、产地认证、制定标准、环境监控等手段,从整体上提高国产大豆的国际竞争力。

三、试点的内容

(一)健全和完善大豆产业的组织体系。培育大豆种植者合作社、协会等专业生产服务组织,使农户(合作社、协会)与大豆加工企业、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市场等形成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的大豆产业组织队伍,成为大豆生产、技术推广、加工、贸易各个产业环节的载体。

(二)构建科学、高效、互利的大豆产业服务机制。在农业部门指导下,发挥合作社、协会的组织协调功能,通过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用品种、品质、品牌理念和良好作业规范,协同大豆种植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单产、增加农户收入为前提开展专业化服务,通过专业分工、扩大服务规模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三)建立大豆产品质量安全全程保障体系。按照国家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规定及加工企业对原料的要求,依据无公害、绿色、有机大豆的标准,建立从种植到工厂的生产流通过程和从工厂到餐桌的加工物流全程记录的数据库系统,实现农产品可追溯的全面质量管理。

(四)形成农户和加工企业共创品牌,共享收益的质量价格机制。鼓励大豆种植者(合作社、协会)与大豆加工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以市场为基础,以质量规格为标准,签订优质优价自主选择的产销合同或协议,形成稳定、互利的产销关系。逐步达到用绿色环境和标准化栽培方法生产绿色原料,用绿色原料保证加工产品质量,用质量品牌稳定占领市场。通过产销一体化使豆农和加工企业共同分享增值效益和品牌效益,通过利润返还机制使豆农和加工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四、试点单位

试点选择在北方大豆主产区,以县(市、农场)为单位进行。

(一)试点单位的基本条件

1.地方政府有开展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工作的积极性。

2.大豆产业在当地为主导产业。

3.产地大豆加工企业有一定规模。

4.豆农合作组织建设有一定基础。

(二)试点单位

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主要参加单位是克东县人民政府、齐齐哈尔飞鹤大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有关大豆专业合作社及协会。

2.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主要参加单位是林甸县人民政府、大庆天圜日月星蛋白有限公司、有关大豆专业合作社及协会。

3.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主要参加单位是扎兰屯市人民政府、扎兰屯市淳江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有关大豆专业合作社及协会。

4.黑龙江农垦北安分局红星农场。主要参加单位是红星农场管委会、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大豆专业合作社及协会。

五、试点目标

通过培育大豆专业合作社、协会,以经济合同、协议等形式,把合作社、协会与加工企业直接联系起来,形成市场牵龙头、合作社协调服务社员、产加销一体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大豆加工企业和豆农双赢。

(一)促进豆农增收

通过联合购买生产资料和统一提供耕作、播种、收获服务作业,减少家庭经营开支。根据现有合作社、协会的经验,可减少生产成本5%-10%。通过采用大豆高产新品种,提高大豆亩产4%-8%。通过推广机械深松、保护性耕作等新的耕作方式,改善耕地质量,提高亩产10%-15%。通过推行专种专用,改变大豆混收混存,提高收购大豆质量。综合以上措施,每亩大豆增加收入20%-25%。

(二)促进大豆加工企业增收

加工企业直接从合作社购进大豆,减少收购网点投资和收购环节,每公斤大豆节约原料收购成本0.04-0.10元,并可获得稳定、充足的原料供给,延长开工期,增加利润。加工企业按照加工需要,指导农户选用良种,提高大豆油脂或蛋白质含量,据大豆蛋白加工企业核算,市场混存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38%,高蛋白大豆的含量平均为42%,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吨大豆净获利200元,4个百分点每吨可获利800元,如果把50%返还给豆农,企业仍可获净利400元。按照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规范种植、加工大豆,加工企业将获得硬IP认证,从而成为可追溯标志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品牌收益。

(三)有利于政府按市场机制指导和调控大豆产业发展

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建立后,政府从产业体系中可获得全面的信息,有利于协调生产、加工、贸易各环节的关系,及时制定政策,做好服务,保证产业协调稳定发展。通过大豆产业体系,政府能够及时发现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针对实际投放资金,防止盲目立项。通过大豆产业体系,政府可及时掌握国际发展动态,调控国内产业发展。

六、试点的组织领导

试点工作由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种植业管理司、农垦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单位给予支持。中国大豆产业协会负责日常工作,要搞好调查研究,发现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对试点工作提出指导意见,重大问题向业务主管部门汇报。

黑龙江省农委和农垦总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负责对本地区试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支持。

农业发展工作方案篇2

(四)开展满意度测评,把学习实践活动推向深入(2月20日前)。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通过召开座谈会、通报会、发放书面通报材料等形式,向党员群众进行通报。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问效于民”活动,认真做好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实事求是地评价活动取得的成效,找出不足,提出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成果的努力方向和措施。

1、明确测评内容。制定科学可行的群众满意度测评方案,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主要评议内容:一是党员、群众对解决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满意度,主要是围绕分析检查报告、整改落实方案所列突出问题是否准确全面、问题整改的效果是否明显等作出评价;二是党员、群众对解决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民生民计问题的满意度,主要是围绕为民办实事好事的作风扎实不扎实,联系群众够不够,办实事好事效果好不好等作出评价;三是党员、群众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主要是围绕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作出评价。

2、确定测评人员。合理确定参加测评人员的规模、范围,使之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规模适中,力求测评工作简便易行,测评结果真实可靠。参加评议对象范围原则上参照第二阶段分析检查报告的评议对象范围确定。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参加评议对象范围,并以适当方式广泛发动群众进行评议。

3、选好测评方式。测评采取集中评议、无记名投票、随机抽样调查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测评。满意度评价一般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

4、上报测评结果。测评结束后,以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布测评结果,接受党员群众监督。机关各科室、局直属各单位2月18日前将测评情况报局学习实践办。

三、相关工作

(一)继续深化学习。要坚持把深化学习、提高认识贯穿于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通过学习,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联系实际、增强信心、谋划对策、提高能力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存在问题的积极性,增强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工作的主动性。

(二)坚持边查边改。要把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解决问题要突出重点,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多为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实事。要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着力解决好保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思路和工作措施上的突出问题。

(三)坚持统筹兼顾。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当前春耕工作、组织工作队员深入农村宣讲十七届三中全会和服务春耕生产及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农业发展工作方案篇3

农垦档案管理是对地区农垦工作的相关资料进行的收集和存档,管理工作一方面为地区的农垦发展提供历史资料记录,另一方面能够为农垦发展规划和农业垦荒的投资建设提供帮助。因此,农垦档案管理工作对地区农业的发展十分必要。

1、农垦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及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1.1 农垦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农垦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三方面:第一,收集地区农垦发展工作的相关资料,如地区农作物种类变更和发展资料、农垦产值资料、农垦过程中遇到的自然灾害资料、农垦面积增长资料和相关农垦行业的建设资料等,这些资料为地区历史回顾提供基础;第二,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存档,并在日常工作中对档案进行安全维护和保养;第三,提供档案服务,即对档案借阅者提供相关的档案,在农垦和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中给出基于档案材料的建议和帮助。

1.2 提升农垦档案管理水平的必要性。农垦档案管理能够使相关负责部门对当地农业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并能够为当地农民和农垦相关企业的建立提供便利,因此,提升农垦档案管理的水平,也就是提升政府对地区农业的全局性掌控水平、提高与农垦相关的各行业的科学、合理发展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提升农垦档案管理水平是相当必要的。

2、目前农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服务性低

农垦档案对现实的农垦发展工作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使档案发挥“存史鉴今”的功能。但目前农垦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如废旧农机的过度使用、农垦科学性差、农垦产业行业过于密集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农垦档案管理未能发挥其“借鉴性”的服务作用相关,档案管理服务性低,是目前档案管理水平落后的表现形式之一。

2.2 档案管理方式落后。目前农垦档案资料多为纸质,在一个农业大市找到十几年前的农垦档案资料十分困难;并且,纸质资料保存要求严格,农垦资料多有损伤、很容易遗失;另外,纸质资料搬运费时费力,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造成负担,这是由档案管理方式落后造成的。

2.3 档案管理内容范围狭窄。农垦档案管理要想发挥其对农业发展的指鉴性作用,就必须提供较为丰富的、详尽的资料。但目前农垦档案资料大多数还都是关于农业土地开垦、农垦企业建立审批的公文性资料,这些资料细节性不强、可利用性低,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用大大降低。

3、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普及档案管理知识。农垦档案的服务性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档案利用率不高造成的,而档案利用率不高则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农垦档案使用者对农业档案的使用价值忽视导致的。很少有档案管理工作者将“发挥农垦档案对农业的发展的指导、借鉴作用”作为工作目的的一部分,而农垦工作者如普通农民、农垦行业企业家等也很少重视到农垦档案对农垦工作的重要作用,因此,普及档案管理知识是必要的。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来说,应该强化自身的档案编制、更改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水平,从而确保档案编制的科学性,而这也能够确保对其使用的便捷性。另外,档案馆也应该对可能使用到农垦档案的人员进行档案知识普及,例如开设讲座、编制档案使用手册或引发宣传单等,鼓励农业从业人员对农垦档案进行调用和使用,以使农垦档案能够为农业工作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

3.2 建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服务性低的另一个原因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差有关系,工作规则和标准对任何一项工作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有必要对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行调整。建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另一方面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标准化和规范化应该体现在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尤其应该如此,如档案的保存方式、档案信息的流转程序等,都要进行统一规定,避免出现由于不统一标准所带来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3.3 增加档案管理资金投入。农垦档案管理方式落后主要是由于档案管理设备落后导致的,这与农垦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有关。要使农垦档案管理走上先进档案管理道路上来,真正为农业行业提供资料查询和借鉴上的方便,就需要有关领导对这部分工作提高认识,增加对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战略,并真正实施,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信息化过程进行全程掌控。购置档案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如最基本的办公室常用设备,打印机、扫描仪、电脑和相应的资料收集、管理软件都要配齐。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及时了解工作需要哪些设备,并做好相应的预算,将预算及时、合理上报,为档案管理工作进入科技化、信息化提供便利,争取更有利的工作条件。

3.4 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农垦档案管理范围狭窄的问题,大多数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水平有关,很多档案工作人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不高,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在工作中也提不起“收集和管理资料”的兴趣,因此,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必要的。首先应针对年龄偏大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类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网上档案管理和文件传输,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应重视优秀的人才的引进,以保证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推行;最后,应根据档案管理使用的新技术、新软件的特点,对在岗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必须提高保密意识,维护档案的安全稳定。

4、结 语

农业发展工作方案篇4

一、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县全县辖5镇3乡81个村委会48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档案部门和农、林、水、土、民政等涉农部门相互配合,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各乡镇机关档案室管理全部达到四星级以上等级标准;各乡镇涉农站所及村委会建档率达100%,其中已有5个社区和5个村委会档案室建设达到三星级等级标准;农村第二轮土地延包档案、土地经营权证补换发档案、农村税改档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全部规范建档,部分已接收进馆。

二、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在管理体制、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落实、档案资源建设及建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档案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农业农村档案难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有的档案工作体制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既有齐全的职能部门,还有村委会(社区)、站(所)等单位,但是乡镇作为一个立档单位,其在县档案馆中只有一个全宗,乡镇档案室作为综合档案室,必须集中管理乡镇各类档案。而事实上,乡镇各类档案无法做到综合管理,而只是保管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群团的文件材料,所辖站(所)等单位的档案都是分散在各站(所)管理,由各单位自行整理立卷保管,因而难以实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使乡镇档案无法反映乡镇档案的全貌,阻碍了乡镇档案作用的发挥。

(二)农村基层档案意识淡薄。多数乡镇分管领导和档案人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相对到位,但多数村委会干部对档案工作知之甚少。受“就档案抓档案”、“重藏轻用”的传统思维影响,基层单位普遍只重视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而没有把农业和农村档案与“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档案的价值具有滞后性、潜在性和间接性,导致基层干部群众缺乏对农业和农村档案需求的迫切性,档案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地位不重要,有的对档案还不甚了解。上述原因致使农业和农村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还显得内容单一、服务不力。

(二)发展不平衡。乡镇与乡镇之间,站所与站所之间,村与村之间明显存在差异;乡镇档案工作明显好于村级档案工作。

(三)档案人员变动频繁、业务不熟练。目前,各乡镇档案人员均为兼职,档案人员由于兼职过多,不能专心从事档案工作。加之变动频繁,档案人员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提高,造成档案业务不熟,难以独立完成立卷归档工作任务,更不能从事对基层档案业务的指导工作。少数兼职档案人员甚至把档案工作当作一种额外工作,敬业精神不强,不能全身心地投身农业档案工作。

(四)设施设备难以满足安全保管需要。少数乡镇受办公用房的限制,没有专门的库房,综合档案室成为了杂物间;部分乡镇机关档案室缺少防盗、防火、防潮、防尘设备;少数乡镇档案室档案装具老化、数量不够,对档案安全保管极为不利。村民委员会档案保管条件更差,还存在无房无柜无设备现象,档案资料分散在个人抽屉里。

(五)归档整理和管理还不够科学。突出的表现在,一是收集不够齐全;二是整理不规范;三是重文书档案轻其他如图片、影像、实物等档案。

(六)现代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5镇3乡虽然全部按要求统一安装了“南天档案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但目前还处于文书档案目录的录入阶段,部分档案人员对“南天”软件的操作还够熟练。多数乡镇现代化管理档案的工作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距原文数据库的建立还任重道远。村委会一级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几乎所有为零。此外,服务手段还不够健全,档案检索方法还比较原始。

(七)撤并乡镇档案迟迟未接收进馆。撤并乡镇档案的移交和接收制约因素较多,至今尚未接收进县档案馆,难以确保齐全、完整和不发生安全事故。

三、加强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对策

针对以上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为推动档案工作切实有效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按照省委农办、省档案局、省民政厅、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各级档案部门、县属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扎扎实实地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

(一)完善机制,统筹规划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县档案行政部门要把做好为“三农”服务方面的档案工作当成档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认真履行筹划、组织、管理、监督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职责,依法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要讲究工作方法,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宏观指导与具体指导相结合。要针对我县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加强××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要制定和出台《××县村级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县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二)加强协作,促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不断发展。档案部门、县属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新修订的《××省档案条例》的有关规定,把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和计划中,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领导,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在研究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时,强调切实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二是在下达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规划、计划和任务时,强调将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收集归档;三是在检查新农村建设工作时,同步检查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的归档情况;四是要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档案工作条件,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健全机制,强化乡镇档案工作职能。乡镇档案工作是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乡镇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把档案工作列入本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有关部门的工作目标,与其它工作同布置、同检查;二是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了解本乡镇档案工作情况,分管领导要落实责任,积极协调理顺关系,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对档案工作给予支持;三是要创造条件,为乡镇档案室建设、村委会(社区)档案室建设解决好经费、库房、设施设备等各种实际问题;四是要保持专(兼)职档案人员的相对稳定,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履行乡镇档案的行政管理职能,做好对乡镇机关、基层站所、村委会(社区)档案的监督和指导工作。五是要注意收集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切身利益、农村政权建设、小城镇建设密切相关的文件材料。以服务为宗旨,依托乡镇综合档案室积极开展档案咨询、利用等服务,为农民查阅利用档案提供方便,为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四)整体推进,全面完成村级建档升星级工作。村委会(社区)建档工作是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也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一是各村委会(社区)文书要担负起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职责,具体负责本行政村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工作;二是各村委会(社区)要积极筹措档案工作必须的经费,有条件的要设立档案室,条件好的要建成档案、图书、资料、科技信息合一的综合档案室,条件有限的至少要有一组档案箱柜,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三是要以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进一步促进村级档案的规范管理。已完成升星级验收的要进一步查缺补漏,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在安全保管、提供利用、搞好服务上下功夫;还未开展升星级工作的,要按照年初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升星级验收工作。各村委会(社区)要建立健全归档、保管、借阅、移交制度,并执行到位,维护集体和村民的利益。村委会换届时,有关人员应进行档案移交,履行交接签字手续,不得将档案资料据为己有或销毁。行政村撤销、合并时,应明确档案的归属与流向,防止档案流失。四是要注重加大农村基层党群工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村务工作、农业生产活动、土地山林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等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力度,并按时整理归档,丰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

(五)加强指导,提高农业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要创新服务机制。档案部门要按照“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里”的总体要求,抓住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任务,结合实际,找准档案工作的切入点,制定出适应本地区特点的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规划,并不断去发展和完善;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利用广播、会议、宣传栏、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档案法》、《××省档案条例》等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乡镇、村干部及农民的档案意识;要加快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增强“三农”档案工作的公共服务能力,逐步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由乡镇、村委会建档工作向整个农村经济社会档案工作转变,实现“三农”档案领域的拓展。二是要加强督查指导。要针对乡镇、村委会(社区)基层档案人员兼职多、变动频繁等特点,以通俗简明实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采取专题培训和集中辅导的形式,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或分片辅导各村档案人员整理档案,提高农村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要将乡镇和村委会(社区)档案管理情况纳入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内容进行检查,推动乡镇和村委会(社区)规范建档,保证乡镇和村委会(社区)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效性。三是要培育推广典型。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及时总结推广;要进一步强化乡镇机关档案管理职能,重视抓好撤并乡镇的档案移交工作;要建立村级档案管理示范点,引导带动其它村建档;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联系点,及时了解掌握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新动向,指导和推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开展。四是要建立农村民生档案。要结合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切实做好新兴农业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无公害农产品、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活动产生的文件材料、科技资料和特殊载体(录音、录像、照片、电子文件)资料的归档和利用工作。加强对行业协会、经济联社、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养殖)户等新经济组织的建档及开发利用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

农业发展工作方案篇5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全新的事业,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发展中问题和矛盾的迫切需要。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实现现代化的薄弱环节也在农村,只有实现农村小康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小康,只有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所以这个全新的事业对农村档案工作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农村档案管理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一是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档案室没有列入政府机构序列,没有专职人员编制,充其量只是一个档案库房;二是管理体制不畅,各乡镇档案人员兼职过多,面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铺开,大量档案资料需要及时归档,许多事业对档案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光靠一名兼职人员来做好档案工作已不太现实;三是农村档案工作任务日趋繁重,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档案资料的案卷数量和门类不断增加,室藏内容丰富,很快就会成为集中管理多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的综合档案室。目前乡镇一级机关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很不稳定。每年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档案工作人员变动工作。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宽,农村档案工作人员除了整理好管理好本单位的档案并提供利用外,还要做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项事业的新的工作内容的档案业务指导和督查工作,如农村宅基地置换、村容村貌整治、农业合作社、农业园区、民营企业档案、建设用地市场、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农民财权分配和维护等等。管好用好这些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档案,农村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业务技能有待提高。五是大多行政村没有从事档案工作的专(兼)职人员,档案流失现象严重。

二、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当作一项专门事业

1.强化农村档案工作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时间紧,难度大,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既是一项永久性的基础工作,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随着国家民主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对民生问题的深层关注,如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档案工作搞不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必将会留下巨大的遗憾。2.把新农村档案工作当作一项专门事业来规划。根据《档案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乡、镇政府档案工作的职责归纳起来有五大任务,一是管理好本机关档案;二是监督指导所属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三是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四是提供档案利用为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服务;五是公开政府信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等。为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村档案“工作”观念,树立农村档案“事业”的意识。县(区)、乡镇、行政村要通力合作,发挥特长,优势互补,共同构建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与档案工作互动双赢,确保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全方位、多向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要推进农村档案这样一项专门事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把农村档案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之内,建立专门机构、设置专职人员和提供充足的经费。力求做到认识到位、管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形成组织有序、工作有效的农村档案工作网络,把农村档案工作建设成为一项社会主义专项事业。

(二)重点突破,扎扎实实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档案工作

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因地制宜,重点突出,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强大的力度、更多的投入、最快的速度,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收集和管理工作,积极整合涉农档案资源,建立与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覆盖整个新农村建设方方面面的档案工作体系。1.要建设标准化档案室。各乡镇、村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求达到有档案室、有人管(有专职档案人员)、有档案实体(有文书、会计档案,照片档案和实物档案等)、有设施设备(计算机、档案柜、灭火器等)、有管理制度、有利用效果的“六有”要求。要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尽快实现档案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使农村档案室真正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便农民群众查阅利用信息的场所。各乡镇、村档案室都要达到“防火、防潮、防尘、防虫、防鼠”的基本要求,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2.要多渠道广泛收集档案资料。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是农村档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收集不同时期农村工作所形成的档案资料。特别是要重点收集村乡组织建设、村级事务管理、现代农业生产、国家支农补贴管理、土地林地流转、救灾救济、新村规划、人口计生、重大活动等方面所形成的文件资料、声像、照片、实物等档案资料。3.要实行规范化管理。要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远景规划和发展计划,确保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有序开展,使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要加强乡镇、村以及社区服务中心、各涉农部门的档案业务培训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提供人才保证。

(三)保障有力,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事业做成千秋功业

1.经费保障。县(区)、乡镇、村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事业的发展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为农村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首要条件。同时按照《档案法》要求,对在乡镇农村档案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推动农村档案事业蓬勃发展。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农村工作会议把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财力应不断向农村倾斜。农村档案工作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争取主动,争取多方投入,以确保农村档案事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相协调、相适应、相配套。2.人员保障。回顾新中国建立60多年的历史,农村档案工作几经反复,由于编制等问题而始终没有得到良性发展。因此,乡镇档案机构的设置和专职人员的配备已经迫在眉睫。3.制度保障。要建立健全农村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农村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农业发展工作方案篇6

【关键词】档案管理;档案服务;改善措施

引 言

农垦档案管理是对地区农垦工作的相关资料进行的收集和存档,管理工作一方面为地区的农垦发展提供历史资料记录,另一方面能够为农垦发展规划和农业垦荒的投资建设提供帮助。因此,农垦档案管理工作对地区农业的发展十分必要。

1、农垦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及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1.1 农垦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农垦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三方面:第一,收集地区农垦发展工作的相关资料,如地区农作物种类变更和发展资料、农垦产值资料、农垦过程中遇到的自然灾害资料、农垦面积增长资料和相关农垦行业的建设资料等,这些资料为地区历史回顾提供基础;第二,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存档,并在日常工作中对档案进行安全维护和保养;第三,提供档案服务,即对档案借阅者提供相关的档案,在农垦和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中给出基于档案材料的建议和帮助。

1.2 提升农垦档案管理水平的必要性。农垦档案管理能够使相关负责部门对当地农业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并能够为当地农民和农垦相关企业的建立提供便利,因此,提升农垦档案管理的水平,也就是提升政府对地区农业的全局性掌控水平、提高与农垦相关的各行业的科学、合理发展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提升农垦档案管理水平是相当必要的。

2、目前农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服务性低

农垦档案对现实的农垦发展工作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使档案发挥“存史鉴今”的功能。但目前农垦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如废旧农机的过度使用、农垦科学性差、农垦产业行业过于密集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农垦档案管理未能发挥其“借鉴性”的服务作用相关,档案管理服务性低,是目前档案管理水平落后的表现形式之一。

2.2 档案管理方式落后。目前农垦档案资料多为纸质,在一个农业大市找到十几年前的农垦档案资料十分困难;并且,纸质资料保存要求严格,农垦资料多有损伤、很容易遗失;另外,纸质资料搬运费时费力,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造成负担,这是由档案管理方式落后造成的。

2.3 档案管理内容范围狭窄。农垦档案管理要想发挥其对农业发展的指鉴性作用,就必须提供较为丰富的、详尽的资料。但目前农垦档案资料大多数还都是关于农业土地开垦、农垦企业建立审批的公文性资料,这些资料细节性不强、可利用性低,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用大大降低。

3、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普及档案管理知识。农垦档案的服务性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档案利用率不高造成的,而档案利用率不高则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农垦档案使用者对农业档案的使用价值忽视导致的。很少有档案管理工作者将“发挥农垦档案对农业的发展的指导、借鉴作用”作为工作目的的一部分,而农垦工作者如普通农民、农垦行业企业家等也很少重视到农垦档案对农垦工作的重要作用,因此,普及档案管理知识是必要的。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来说,应该强化自身的档案编制、更改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水平,从而确保档案编制的科学性,而这也能够确保对其使用的便捷性。另外,档案馆也应该对可能使用到农垦档案的人员进行档案知识普及,例如开设讲座、编制档案使用手册或引发宣传单等,鼓励农业从业人员对农垦档案进行调用和使用,以使农垦档案能够为农业工作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

3.2 建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服务性低的另一个原因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差有关系,工作规则和标准对任何一项工作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有必要对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行调整。建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另一方面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标准化和规范化应该体现在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尤其应该如此,如档案的保存方式、档案信息的流转程序等,都要进行统一规定,避免出现由于不统一标准所带来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3.3 增加档案管理资金投入。农垦档案管理方式落后主要是由于档案管理设备落后导致的,这与农垦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有关。要使农垦档案管理走上先进档案管理道路上来,真正为农业行业提供资料查询和借鉴上的方便,就需要有关领导对这部分工作提高认识,增加对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战略,并真正实施,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信息化过程进行全程掌控。购置档案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如最基本的办公室常用设备,打印机、扫描仪、电脑和相应的资料收集、管理软件都要配齐。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及时了解工作需要哪些设备,并做好相应的预算,将预算及时、合理上报,为档案管理工作进入科技化、信息化提供便利,争取更有利的工作条件。

3.4 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农垦档案管理范围狭窄的问题,大多数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水平有关,很多档案工作人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不高,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在工作中也提不起“收集和管理资料”的兴趣,因此,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必要的。首先应针对年龄偏大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类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网上档案管理和文件传输,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应重视优秀的人才的引进,以保证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推行;最后,应根据档案管理使用的新技术、新软件的特点,对在岗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必须提高保密意识,维护档案的安全稳定。

4、结 语

综上所述,农垦档案管理工作是能够为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帮助和借鉴的重要工作内容,除了指导当地农业发展和建设之外,农垦档案管理水平也显示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但从农垦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来看,档案管理并没有真正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还比较低。笔者认为,农垦档案管理水平低是由于领导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忽视、档案管理方式落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职业能力不足造成的。因此,农垦档案管理单位应从普及档案管理知识开始改善档案管理水平,同时对档案管理工作制定明确的工作规范、重视档案管理资金的投入、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以使农业档案管理工作真正发挥服务农垦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永丽.论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J].河南科技,2013(04):212-213.

[2]栗云端.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J].农机服务,2011(09):1384-1385.

[3]刘雁.关于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2(09):158-160.

农业发展工作方案篇7

1.1是顺应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必然之举

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国家逐步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保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这一系列举措说明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国家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步骤。

1.2是档案传统式管理的发展趋势

中国最早的档案工作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甲骨文、金文、竹简、羊皮卷、帛书等都是曾经档案的记录载体,发展到以纸张作为档案的主要载体后,档案管理逐渐制度化、系统化,但传统式管理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一是由于档案需长期保存,纸张极易受潮、虫蛀及火灾等灾害的毁坏。二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保管经费,档案被反复查阅,不可避免的存在原件受损或遗失,导致档案工作人员为无备份而每年不得不有的文档损失担忧。三是档案传统管理特点决定了档案的交互性弱,不利于不同部门、不同地方和不同级别单位的使用。

2现代农业科研发展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2.1优化保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农业科研档案主要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的总称,其主要包括课题从立项、申报、总结、成果鉴定等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材料,如科研档案课题立项的申请书、合同书、实验调查记录、科研过程中的照片以及科研人员在该项研究中撰写的论文等,既是生产资料,也是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载体。档案信息化建设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利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级的加工,加强了对农业科研档案的保存优化率,是第二次农业科研创新,既扩大了档案保存的范围,又加深了档案管理的深度,有利于各种档案长期有序的保存。

2.2发展农业技术

农业在过去几千年作为主要产业,现在被称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第一产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如何有效传承农业技术?除了身传言教,我国还出现了农业著作和一些有关农业生产的记录,如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而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创造的十二气历对农业影响颇深。言传身教和过去的农业书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极易失传,印刷技术的落后和文言文的使用极大地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传承。20世纪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为标志,档案信息化管理也被国内外应用于农业。档案信息化、电子化的特点是易传送、易分享、易再次加工,这使得先进的技术、理论、手段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能被更多人和更多地方学习、使用,进而有益补充,更带动农业科学向纵深发展。

2.3经济效益

1节约了档案管理成本。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作为一门系统而专业的工作,既有农业科研工作的特性,又有科研档案管理的普遍性。传统式的档案管理需要长期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之相比较,有赖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一旦建成就能减少投入,节约资源。2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科技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助力,农业科研档案是系统的科学技术的载体,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从最近几十年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档案信息化管理当然也包括农业科研行业可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对信息、计算机系统和人之间流动的良性管理可以带动广告收入、知识产权相关收入和农业增收等方面的提高。如果忽视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那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3在农业发展中的现状和困境

3.1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缺乏统一性

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发展水平不一致,不仅表现在技术水平,也表现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缺乏统一性。使用的电脑系统不兼容,运行的软件各自不能互用,全国又没有共用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这些技术问题制约了档案信息化、电子化的进程,不利于工作人员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3.2制约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进程的起因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招聘机制分为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使得各个农业科研机构出现了一个怪圈,懂技术的不懂档案信息化管理,精于档案管理的又不熟悉农业科技领域。一些单位在发展档案信息化过程中没有配备具有档案管理专业素养的人员,“抓壮丁”转去负责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档案、信息处理和农业技术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更是阻碍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现代化。

4对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全球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对当前档案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对农业科研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档案传统管理模式,打破档案信息化建设制约瓶颈,力争在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脱颖而出,这就迫使我们要正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照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困境,积极地寻找今后农业科研信息化建设的应对之策。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科研和档案管理两大专业领域的有机结合,要实现其长期的良性发展就要求从以下三方面采取措施,弥补短板,巩固长板,形成合力。

4.1建立全国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统一体系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有力支持,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全国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建设统一体系,体系要对档案管理中涉及的硬件、软件和法律法规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规定,让一切档案信息化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4.2高标准培养复合型人才

做好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工作离不开复合型人才的作用,要制定一个长期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使其在档案、信息化和农业方面精而专,既能投入农业科研实践,又能做好农业科研档案工作,更能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开发好农业科研档案信息的价值,创新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管理方法。

4.3重视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深层次开发

农业科研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农业科研的有力支撑。在信息时代加强农业科研档案建设要求进行深层次开发,挖掘农业科研档案信息的经济价值,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探索以“信息反哺信息”的管理发展模式,争取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从政府投入为主逐渐转向以信息化经济效益投入为主,打破专业、学科壁垒,创新多专业档案信息化交流方式方法,实现农业科研技术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为现代农业汲取源源不断的理论、技术灵感,为农业科研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农业发展工作方案篇8

关键词:农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重大,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使农业档案更好的为之服务,应该广泛搜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产品信息,全面建立农业科技档案,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从而使档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1.当前农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所普遍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意识和操守规范上的缺陷

目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意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相关的工作方法和操作规范也不够健全,这是在广大农村事业单位中广泛存在的问题。想进行观念的革新,要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很多单位的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有条不紊的档案管理工作和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存在必然联系,所以在农村事业单位中,往往对档案管理工作是一种忽视的态度,没有予以重视自然导致没有足够的投入。另一方面,在档案工作的执行过程中,也往往存在疏漏,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各种办公环境也相对较差,一些和农村经济发展切身相关的情况得不到记录,例如农业的调研情况、发展的记录等资料缺失,档案要移交到档案室也存在重重困难,这些因素都给农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2档案管理人员的问题

很多农业事业单位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甚而至于很多单位都没有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这种机构不完善的情况导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一些档案管理工作便由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兼职。兼职人员存在着流动性大、专业素质低的问题,这给档案整理、交接带来了多方面的问题。另外文职类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没有专门时间进行管理档案工作。所以综上所述,有些部门没有设立档案管理人员,而有些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也没有足够的精力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文化程度、工作能力都参差不齐,总体上存在较大问题。

1.3农业事业单位的相关制度落后,技术上也和主流档案管理方法存在差距

大多数农业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都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制度上已经是形同虚设,所以工作效率低下。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普及已经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互联网的应用也给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电子档案管理已经十分普遍,在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上都给档案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但反之,在农村的档案管理上,还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对现代化的科技成果利用率很低,对计算机的便利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若仅仅将其视为搜索工具,那对计算机的其他功能例如运算速度、识别能力、存储量都是巨大的浪费。所以综上所述,农业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上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各种改革措施已经刻不容缓。

2.加强新时期农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措施

2.1要重视农业事业单位档案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要重视农业事业单位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将计算机的功能和特点充分开发和利用起来,适用农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改变仅仅将计算机作为检索工具来使用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农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本身的开发和利用。首先,农业事业单位要牢牢树立服务意识,将档案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心来实施,积极参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各项重大活动,要灵活运用多种载体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还要积极拓展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使档案管理部门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专项服务

2.2建立高素质管理团队与实现管理全员化措施

农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专业化的档案人员,他们是档案管理活动的实施者和行为者,因此要提高农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团队。其一,要利用专业人员担任档案管理职位,以确保档案管理人员专注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应当建立一套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一方面要对已人职的职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能力和独立应对能力,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准确、可靠、有效。其二,要实现档案管理全员化,农业事业单位的领导应当对档案管理工作予以足够重视和大力支持,加大档案管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3.结语

现在看来,农业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事业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上级不够重视、相关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不过关等。但是发展才刚刚起步,很多问题都需要摸索,但已经有不少经验可以用来借鉴。所以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对上述问题进行改革,让r业信息档案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鹏. 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档案. 2016(05)

[2] 王芳. 新建单位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 科技展望. 2016(34)

上一篇:安全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范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