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艺术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4:33

雕刻艺术的起源

雕刻艺术的起源篇1

 

关键词:宗教 艺术 浮雕

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元素一直伴随而来。我们把宗教与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有人认为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了解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认识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宗教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艺术与宗教,在起源时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如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审美活动。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洪野荒蛮的时代,面对那不可理解又不可抗拒的大自然,已经与动物分手而能运用工具、使用火的原始人,便在原始的自意识中萌发出宗教的意识以及原始艺术的意识。当旧石器时代尼安德特人埋葬死者时,在尸骨的周围安放几只羚羊的角,或黄鹿的角,或几件燧石器,它便已具有了宗教的意识与宗教的仪式,这种仪式在当时也便有了宗教艺术的萌芽;当山顶洞人在尸体的周围撒上铁矿粉末,以及用这种赤铁矿粉末去染抹各种穿孔的骨坠、兽齿等装饰物时,它也同样具有了宗教艺术的雏形。

原始宗教对原始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催化和推动作用,成为艺术起源直接的、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动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宗教和艺术之所以从诞生之时起,就如孪生兄弟手拉着手地来到人间,其主要原因在于,宗教和艺术都是原始人为了“掌握”世界和“掌握”自己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它们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与宗教都起源于原始人的社会实践与混沌意识。在原始时代,原始宗教、原始艺术本身又是原始生产活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生产、宗教、艺术往往是三位一体混融在一起的,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本身既是原始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这种实践行为的混融性便决定了思维意识的混沌性。艺术正是这种混融性实践与混沌性思维的产物。

二 、浮雕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的物质生活,往往影响到精神上的表现。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狩猎采集生活所接触的自然对象,把它们描绘成平面的绘画,以表达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关切。当人们发明线刻,意欲以岩石等硬质材料固定和保存这些形象时,最初的浮雕便产生了。

原始时代的岩画、线刻,无论是模拟自然的写实物象或是装饰性的图案,其描写方法或造型模式多大同小异。尼罗河流域及地中海东部,各洞穴中所发现的线刻,其方法皆是先大略勾勒外面的形廓,然后予以着实的描写并刻成线形。随制作工具的发展,浅浮雕性质的岩刻也受到相应的促进。中国北方的原始游牧民族在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留下了大量记载他们生活历史的岩刻(或岩画)。这个地区的岩刻特点是,写实性强,多以牛、马、山羊、鹿、虎、豹等野兽和家畜为题材;原始艺术家们将图形绘于致密光洁的黑石上,后用专门磨出的尖锐硬石刻出图形,成为石刻浮雕艺术的早期表现。

原始社会解体以后,浮雕艺术逐渐走向繁荣。

三、宗教理念对浮雕艺术的影响

人类最早出现的雕刻艺术,也与原始人的生殖崇拜有关。在各民族中,最早的人物雕像皆为女性裸体雕像,被研究者称为“史前维纳斯”。这些雕像,差不多都被忽略了脸部、四肢和五官,而与生殖相关的胸部、腹部、臀部,却被极度地夸大和强化了,表现得特别肥大。这一形态,体现了原始人对女性或神秘生殖力崇拜的观念。我们从这些雕像中,可以看到雕刻艺术的最古老的源头。

中国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浮雕艺术以装饰形式在礼仪性器物上获得突出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商周青铜器上的浮雕装饰纹样,它“以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现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感情、观念和理想。”(李泽厚语)“饕餮”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最有特色的一种浮雕装饰样式。作为平展的兽面纹,它以鼻为中心,向两侧展开,形象十分地图案化,雕塑技法的运用使之在器表的平面上表现出一种浑厚、凝重的立体效果。中国古代浮雕艺术的繁荣,集中体现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魏晋以后佛教造像与陵墓建筑之中。两汉时期为数众多的画像砖,是中国特有的浮雕艺术样式。它把叙事性和表现性统一起来,以生动的情节和传神的塑造,对当时的社会风俗、生产生活场面和神话故事予以形象的描绘。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和聪慧才智。

佛教艺术的传入给中国的浮雕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石窟造像的兴起为浮雕艺术在中国大地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飞天形象的出现和演变,显示了中国艺术家对外来文化的创造性接受。其飘逸的动势以及极富节奏和韵律感的飘带,体现了中国浮雕以线造型为主的风格。魏晋浮雕艺术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突破,在于它把以往那种近乎于平面的线刻形态,发展成突出主体的丰满浮雕。这里所表露的、出于显示统治者的威严和佛的庄重之需要的对“体量” 的兴趣,使天王、力士造像随后大大地繁荣起来。

公元4世纪至14世纪,基督教的盛行,使欧洲中世纪艺术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法国,多为建筑装饰的哥特式雕刻,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随宗教观念由“神圣化”向“人性化”的转变,建筑雕饰也由浅浮雕向高浮雕发展,并逐步从墙面上独立出来,促成了新的雕塑风格的形成。这种风格突显于法国沙特尔教学正门上的浮雕,其人像比例适应建筑柱身形状的要求,形体被极度拉长,形成瘦长清秀的风格。裹住柱身的人像浮雕,头部探出柱身,浑圆且真实,它们不再是浅浮雕,而是几乎独立于柱头的高浮雕。这种力图摆脱建筑框架制约的尝试,使以后二、三百年的法国雕刻走向真实的空间和真实的生命。

雕刻艺术的起源篇2

关键词:石雕源流范围运用

中国的雕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它的丰富多彩,如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等不同材质表现出来的雕刻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并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雕刻艺术按用途划分有建筑雕刻、宗教雕刻以及观赏、陈设性雕刻等;按工艺划分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和圆雕等。作为雕刻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石雕艺术,在我国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一、石雕的源流

石雕是以青石、沙石、花岗石、大理石等为材料的雕刻艺术品。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出现有石雕作品,如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头像,还有出土的商代大理石石虎、石鸟。迄今为止河北石家庄出土的一对西汉石人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石雕。东汉以来,佛教传入中国,由于佛教艺术的盛行,而使宗教石雕得到较快的发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莫高窟的石雕造像代表了这个时期石雕艺术的巅峰水平。东汉武氏祠前有一对石狮子,是我国陵墓石狮最古老的作品,形态逼真,鬣毛清晰可见。著名的西汉霍去病陵墓石雕群是汉代石雕的代表作。这些石雕不追求自然形体的逼真摹写,而是重视结构形式的韵律,力图通过动物的跃动瞬间以及内在结构来表现动物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形神兼备、静中欲动的艺术效果。霍去病墓石雕以高度概括的雕刻手法而不同凡响,其独特、雄浑、沉厚、简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汉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相对集中于历代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作品中。保存至今的六朝、唐、宋时期的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为数众多,为我们探求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宋、元以后,石雕艺术向世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民间石雕、工艺石雕、建筑石雕逐渐成为石雕艺术的主流。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除广泛用于建筑石雕以外,小型佛像、陈设小品、印纽等观赏性作品极为流行,石雕题材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二、民间石雕的题材范围及运用

民间石雕的题材内容,以写实性人物、动物、花鸟居多。大致有三个方面。

1.吉祥图案。“吉祥”这两个字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的《庄子》一书。书中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语,自古就是福寿喜庆的祝吉之词,也是国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依照世俗的观念,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加官晋爵、子孙满堂、富贵永年。因此,吉祥的内容是多福、添子、增寿。还有如“吉庆有余”“龙凤呈祥”“天官赐福”“麒麟献瑞”“松鹤延年”“麟凤吉祥”“一路连科”“狮子绣球”“封侯挂印”“太师少师”“天马行空”“福”“寿”等,都是人们祈盼吉祥的重要内容。

2.戏曲人物、古代英雄、神话传说以及日常生活,如“渔樵耕读”“杨家将”等。

3.避邪纳福的吉祥物与祥瑞的动物。如狮子、麒麟、凤凰、大象、鹿、仙鹤、蝙蝠及十二生肖等。

近代民间石雕广泛运用于建筑的诸多部位上,如民间建筑的梁枋、廊心墙、台基、栏杆、门狮、柱础、门枕石以及桥梁、石牌坊、石碑、镇庄兽、拴马桩以及陵墓雕刻等。其中典型的民间石雕,如石牌坊、石狮子、拴马桩、门枕石、石桥、柱础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

民间工艺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葩,而民间石雕运用在建筑装饰中,尤其是用于明清时期的建筑石雕装饰,因其有逐渐消失的趋势而更显弥足珍贵。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一的石牌坊。牌楼即牌坊,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牌坊直接渊源于汉唐时期的里坊门、其形制与古老的衡门、乌头门和棂星门有关。明朝中期,坊门的结构渐趋繁杂,形制也越来越高大,逐步演变成牌坊。牌坊以“一间两柱”为基本形式,即竖立的两柱间横接一至两根额枋,上下两根额枋之间镶牌或透雕的花板;柱要深埋,还要箍“夹杆石”以求稳定。大型的牌坊可横向展开成“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牌坊的形制相当自由,甚至可以使用一般民间建筑禁忌的斗拱,屋顶由斗拱承托形成楼檐。牌坊的斗拱、额枋、夹杆石和屋顶都是重点装饰的部位。如:位于广西钟山县玉坡村的“荣恩石牌坊”古建筑,是广西有名的最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之一。该牌坊位于该村廖氏宗祠前,是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该村进士廖世德为纪念其祖所建。牌坊占地10.30平方米,四柱、三间、五楼、庑殿顶,宽6.18米,进深1.66米,通高7.32米,通体青石建造,牌坊满布圆雕、高浮雕和低浮雕。用料宏大厚实,石柱立在石基座上,柱前后均设抱鼓石,起护杆作用,其中,中柱正面抱鼓石上镂雕石狮,明间正楼庑殿正脊两端饰有反尾上翘鱼鸱吻,正中为保护陆顶,四斗拱间为透雕花窗,横枋下正中石匾竖刻楷书“恩荣”二字。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为高浮雕和透雕镂空的“双龙戏珠”“双狮戏球”“麟吐玉书”“丹凤朝阳”“八仙贺寿”“鱼跃龙门”等十多组玲珑剔透、寓意深刻的题材。在表现手法上不同的建筑部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起护栏作用的抱鼓石的两侧用的是线刻的表现手法,起到了整体而不破环原有牌坊的柱式结构。而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则应用了高浮雕且近似于圆雕的表现方法,突出了牌坊最主要而显著的位置的“双龙戏珠”和“双狮戏球”。而四斗拱间采用了低浮雕的表现手法,以丰富牌坊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主题的作用。整个牌坊从正面到背面的雕工精致细腻,刀法娴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二的石狮子。传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从此狮子被逐渐神话,人们认为它能避邪护法,而成为佛法威力的象征。狮子又被称为“百兽之王”,人们认为它可镇百兽。由于东汉开始,历代帝王陵墓石兽中均沿用石狮子护陵,用以避邪镇墓。狮子还常成为菩萨的坐骑和寺庙的建筑装饰。古代官制三公、三孤之首名太师、少师,官位显赫。大狮、小狮谐音太师、少师。“太狮少狮”图案比喻为高官厚禄、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多见于民间建筑门饰雕刻。狮子的形象被融入中国文化中,成为最具民族特色和民间色彩的典型艺术形象,深受百姓的喜爱。传说雄狮与雌狮在一起嬉戏,狮子的毛会缠在一起滚为球,球内会生出小狮子。“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图案寓意祛灾祈福、子孙繁盛、财源滚滚。广泛用于石牌坊、桥梁、望柱、建筑小品、门枕石、拴马桩等雕刻上。如:石龙桥位于广西钟山县石龙镇镇府门前,横跨于石龙河南北两岸,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于光绪年间,全长40米,宽5.2米,高12米,正拱跨度14米,副拱跨度7米,整座桥全用青石拱建而成,未用丁点灰浆联结,充分显示出我国桥梁建筑的高超技术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石龙桥桥堍两端各置石狮子一对,两石狮怒目圆瞪,虎虎生威,桥面两侧石栏、望柱、华盖内侧饰满浮雕图案,望柱外侧分别阴刻着“龙蟠东水”“石锁珠江”八个雄健的横幅大字,两石栏上分别雕刻有“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贺寿”“沣矶访贤”“三顾茅庐”“巧借东风”“西湖借伞”“十八相送”等神话传说和戏文掌故。这些图案在技法上都应用了浅浮雕和线刻的表现手法,刻工细腻、形象生动,使大桥溢彩流金、熠熠生辉,不但体现出清代浮雕艺术的精湛,也体现了清代戏曲艺术的兴盛,说明清代文化艺术之繁荣。石龙桥是一座融建筑、雕刻、造型、戏曲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在建筑及雕刻上都有较高的造诣,为广西古石桥中所罕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三的拴马桩。明末至近代农村的石雕工艺品。在农村宅院用来拴马、牛等牲口的一种石雕桩。流行于陕西渭南地区,陇东、山西、广西一些地区也有类似作品。拴马桩的材料多为青灰石、黑青石。石桩分为桩头、桩颈、桩根三部分,其重点在桩头圆雕。雕刻题材丰富,有人物、动物、神话故事人物等,其中以石猴、人与动物等造型居多。多应用圆雕、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对石桩各部位进行装饰。圆雕造型浑厚、稚拙、粗犷,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生活情趣。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四的门枕石。也叫抱鼓石或门墩,是一种石材做成的极具结构功能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建筑构件,位于大门的门轴下。主要功能为承托大门起转动门轴的作用。门枕石突出门外的部分称为门鼓石、门墩,是装饰的重点。做成圆形的称为圆门鼓,做成方形的称为方门鼓。门墩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三个方面。门墩上的“狮子绣球”“五福捧寿”“九世(狮)同居”“白猿偷桃”“三羊开泰”“刘海戏金蟾”“麟吐玉书”“岁寒三友”“暗八仙”等图案,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由于封建礼教及权势的规矩制度,使得应用在建筑上的装饰图案纹样也有官位等级的差别。官位等级高的门墩图案丰富且雕工精致,官位等级低的门墩图案极少甚至没有,就一简单的方柱或圆柱门墩。门墩上的图形大多采用低浮雕或线刻,极少用透雕。浮雕栩栩如生,给人很强的视觉效果;透雕更是剔透玲珑,令人叫绝。我国各地民居的门枕石类型繁多,风格迥异。如:唐介祠位于广西省全州县凤凰乡翠西石冲村内,唐介,现广西兴安县高尚乡江东村人,宋仁宗时为御史里行。在宋一代,其后人有八九人中进士,人丁繁衍,由于家族兴旺人多,其中一支迁至全州。为纪念先人,而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兴建了这座唐介祠,该祠砖瓦木结构,有天井厢房,分上下两座。大门两侧分别立两个抱鼓石,鼓石上蹲踞着两个小狮,整个抱鼓石包括鼓、鼓石,小狮子应用了高浮雕与低浮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雕刻精致,不失为一件极好的石雕艺术品。该祠保护得相当完好。

结语

雕刻艺术的起源篇3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由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及东方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在工艺美术创作上有着很高的水平,从出土文物来看,早在战国时期,陶器、工艺砖刻、石刻、雕塑、彩绘等工艺已经相当普遍,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

核雕更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中的一绝。它是在植物果核上,利用其外形特点或起伏的变化,雕镂出各种人物、走兽、山水、楼、台、亭、阁等。核雕的原材料有核桃、桃核、橄榄核、象牙果核、杏核、樱桃核,等等。最佳的是油橄榄核,体积仅有一节指头那么大。在这么小的果核上进行雕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指掌间的历史

核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究竟源于何朝何代尚无史书记载,不过最早记载可见于宋朝中期,距今有一千多年了。明清时期,我国大型雕塑艺术无大发展,然而小件雕塑品和工艺品的装饰制作却生气勃勃,富于创造性。其中,桃核、杏核雕刻和橄榄核雕刻是颇有特色的品种,其作品的构思和雕刻都达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被人称作是“微雕神技,艺术奇葩”。因受佛教的影响,人们将用桃核、杏核等雕成的生肖、神仙人物、辟邪神兽、吉祥、祥瑞等系于身上,以保驱邪平安。后因核雕的独创性、精巧构思和极高的工艺水平,风靡朝野,风行民间。精湛玲珑的核雕,成为了文人雅士官宦商贾显示身份的宠物,被视为当时的时尚,同时也是百姓寻求的饰物,而一向为人们搜罗。皇宫里还专门请有核雕高手,为达官贵人们雕刻桃核,作为项链坠和衣饰物。在平民百姓中,有的把它当作信物,如胶东地区男女传情时,女赠男用荷包,男赠女则常用核雕品。

据史籍记载和文物考证,果核雕刻在明代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明宣德年间(1426~1435),夏白眼在橄榄核上雕刻16个小孩,每个小孩仅有半粒米大小,眉目清晰。天启年间(1621~1627),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本人不仅是核雕爱好者,而且也是个核雕创作者。

明代最有名的果核雕刻家是天启年间江苏虞山(今常熟)的(字叔远,号“初平山人”)。他在天启二年创作的“赤壁之舟”是果核雕刻史上的珍品。舟长约3厘米,高约0.5厘米,中间为舱,上以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4扇,且能开合。窗旁雕栏上,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船首刻坡及其好友黄鲁直、佛印和尚3人,其中坡、黄鲁直两人共执一书阅读,而佛印和尚如同弥勒,袒胸露乳,左臂挂念珠,念珠历历可数。船尾横竖一楫,楫的左右各雕刻船夫一人。船背题款:“天启壬戌秋日虞山叔远刻”。字迹细如蚊足,又刻篆章“初平山人”。这件核舟成为后世果核雕刻名匠仿效的典范。《东坡赤壁泛舟图》把核雕艺术推上了历史的高峰。明代文人魏学伊著有《核舟记》一文详记其事。新中国建立之后,《核舟记》被载入中学课本,核舟也因此名传华夏。

清朝中期,核雕物品已演变为摩挲把玩的珍品,人们对核雕物品赏玩品味的发展、核雕的取材也有所变更。选用核大、肉厚,质地紧密,含油性高的“乌橄”的核、胡桃核、松子核及莲子雕刻。核雕物品的表现形式除传统的题材外,在文化内涵上又有了更深的发展。雕刻物品形态生动有致,刀法技艺娴熟细腻,耐人寻味。

清初有人雕念珠一百零八枚,“圆小如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等“合计之数五百”。核雕之精如此,故清代士大夫,往往以此为饰,随身佩戴,更入佳境;有雕成双层画舫者,人物竟达五十八名之多。乾隆初年(1736年)苏州民间艺人杜世元,也是搞核雕的,用一枚不到一寸的桃核刻“苏子游赤壁”题材,与《核舟记》中的核舟有所不同,在当时被称为“鬼工”。他用桃核、橄榄核创作的核雕艺术品叫人赞叹不已。那一时期我国的核雕艺术家真是人才辈出,星光灿烂。两次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走向政治、经济的衰败,许多核雕艺术家都纷纷离开京城这个民间艺术的中心,逃难他乡,于是核雕艺术也开始走向它的波谷。直到今日,我国从事核雕艺术的人,可谓寥若晨星。

独一无二的微雕艺术

从历史上看,所谓核雕,应该从两个层面上去理解,一是广义上的理解,二是狭义的理解。广义上的核雕,是指以各种果核为载体而创作的艺术品,通常是桃子核、李子核、杏核、橄榄核、核桃或者有一定硬度的其他果核。我国传统的核雕通常是狭义的核雕,即是指以桃核为创作载体雕刻而成的艺术品。

核雕之所以能在我国民间工艺中独成一系,独树一帜,不仅因为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是因为核雕这门工艺有着它自身的特点。首先是核雕创作载体的独特性。它是以果核为创作原料,这一特点使它同玉雕、石雕、牙雕、根雕等雕刻艺术区别开来,也就决定了这门艺术与其他工艺的不同,从而在传统民间工艺中自成一体。

其次,这门工艺创作的随意性很小,创作人必须以丰富的想象将紊乱的果核纹理构思成型,所以,核雕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果核纹理的限制,尤其是桃核雕。桃核的纹理大小不均,长短不齐,分布不匀,这给创作人的创作带来了困难,所以,从我国古代保留下来的核雕艺术品的题材来看,题材都比较单一,大多是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另外,果核的外形也限制了核雕艺术品的外部造型。从古到今,核雕作品的外形大多是花瓶形、花篮形、船形、猴形、果核原形,后来也发展到一些变形,诸如茶壶、马车等,这相对玉雕、石雕、牙雕来说,核雕的造型受果核外形的限制太大了。

核雕艺术品具有不可复制性。事实上,所有的艺术品都具有这个特点,艺术创作不具有重复性。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灵感稍纵即逝,一个书法家写100幅同样的字,而运笔酣畅,气韵贯通,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也许就只有一幅。世界上只有一幅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也只有一幅王羲之的《兰亭序》,这便是艺术,这便是艺术的自我规律。但是《蒙娜丽莎》和《兰亭序》都可以用同样的材质加以复制,都有能够乱真的赝品,然而核雕在这个方面显得很特别,因为桃核繁杂的纹理恰同人的手纹一样,无一雷同,无法找到两个相同的桃核加以复制,因此,我们可以说,每一个核雕作品都是孤品。

核雕属于微雕范畴。这门工艺与同是微刻的米刻、发刻又有区别。雕和刻的区别在于,前者至少是三维的,后者是一维的,所以米刻、发刻虽然是微刻,但那只是在平面上留下划痕,而核雕至少是浅浮雕。核雕工艺的创作,真如《诗经・淇渔》咏唱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需要掌握浮雕、圆雕、透雕、线刻、磨制等技艺,创作上既需要有一定的写实性,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核雕艺术创作的灵魂。要将桃核错落交织的纹理转化为艺术语言,丰富的想象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艺术家的想象力中,那些乱七八糟的纹路就是一副副生动的画面,沿着想象的轨迹,运用娴熟的技艺,将神、形、理、趣融方寸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桃核为艺术。

辟邪之核 寓意深远

有人曾说过,艺术源于原始的宗教和巫术,“就迄今为此的全部艺术史看,宗教和哲学在人类精神文化中就一直是艺术存在的两大基石”。狭义核雕最初的产生也是源于我国民间对桃子附加的美意之上。我国是桃的故乡,种植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桃,在我国历史上曾有“天下第一果”之称。古代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周南》篇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倾歌。古时,人们还把桃比喻为幸福、美满、吉庆的佳兆,也作为爱情、婚烟、仁义的象征,文人墨客写了像《桃花源记》《桃园结义》《桃花扇》《仙桃盛会》《桃李满天下》等脍炙人口的小说和诗文。

桃之独领在于:一是桃树姿美花艳,李白诗云:“桃李出深井,花艳尺上春。”阳春时节,桃花绽开,先花后叶,秀丽多彩,深受人们喜爱。初春里,粉红的桃花与婆娑漫舞的绿柳相映交辉,使春光更增明媚。杜甫诗云:“红入桃花嫩,春归柳叶新。”在我国有许多地方都以桃花命名,如桃花溪、桃花坞、桃花峰、桃花寺等。同时人们还喜欢把自己的家乡比喻为“桃花盛开的地方”。二是桃的果实美观,风味优雅,香气溢人。三是食疗价值高,桃果味辛酸,性甘热,能健胃补血,可预防贫血症,有“益瘢色、解劳热”的功效,常吃桃子不仅能美容,还可延寿。由此,桃象征着“福寿”,在我国民间里流传着许多“吃桃成仙”的民间故事,于是桃又有“仙桃”“寿桃”之称。而且,民间还把桃木做的剑视为辟邪驱鬼之物,桃核是桃之核心,经雕刻加工佩带身旁,既可做装饰,又有辟邪之用,所以,明清年间,核雕风行无不与桃子的宗教意义有关。

苏州核雕

明清时期,苏州核雕渐兴,江浙一带官宦商贾崇尚风雅,流行玩赏竹木牙雕等奇珍,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由此核雕风靡朝野,出现了“凡文人必手持折扇,有折扇必有核雕扇坠”之盛况,精湛而玲珑多巧的核雕也被人们争相佩带和收藏。清末民初也出现了不少核雕名家,如杨芝山、都桂兰。杨芝山的核桃雕“西园雅集图记”技艺精绝,都桂兰的核雕还被总理1955年出访时作为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

民国时期,苏州太湖边上的舟山村核雕逐渐兴起。舟山村自古就是出雕工艺匠之地,据《香山小志》记载:“香山梓人,巧者居十之五六。又有雕工,专将竹根、竹节、黄杨、紫檀,以及象牙、牛角、桃核、橄榄核等,刻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等玩品,精巧有致,雅俗共赏。”

当今的核雕,品种、花色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珠串式,即把多个核雕穿成一串,多为十八罗汉头像,各种祥兽,群仙聚会等;二是坠件式,即以单粒核雕为主,配以红线,可挂在颈项或腰间佩带,也可挂在衣服、折扇上,坠件表现形式丰富,人物有仕女、观音等,还有花鸟、龙凤、山水植物等;三是摆件式,即将核雕镶嵌在象牙或红木底座上,供人玩赏,尤其是核舟,更以巧夺天工而名震四方。

从题材内容分,主要有四个系列,一是吉祥如意系列,如十二生肖、避邪神兽等;二是神仙人物系列,如十八罗汉、观音、弥勒佛、八仙过海等;三是民间民俗故事系列,如东坡泛舟赤壁、羲之戏鹅、桃园三结义等;四是山水园林系列,如山水风景、古典园林等。除上述形式和题材内容外,年轻的核雕人还在孜孜不倦地探求多形式、多题材表现手法的核雕作品,似乎要将世事万物、历史人文都在方寸之间尽情挥洒,令人刮目相看。

苏州核雕吸收了石雕、玉雕、木雕、竹刻、微雕等艺术精华,在保持果核外形的前提下,无论浮雕、圆雕、透雕,均以“精”“细”“奇”“巧”取胜,呈现出独特的地方特征。精、细,体现在核雕作品工艺细微,点睛之处既细如针尖,又形象生动。刻划的罗汉等人物刀法简洁,形神兼备,即使将其放大数十倍,仍栩栩如生。奇、巧,体现在核雕作品均有巧夺天工之奇效,如核舟,不仅能在细微之间表现人物数十,而且舟上门窗每扇都能开合自如,其落榫处以毫厘计算,令人难以置信。

雕刻艺术的起源篇4

在人类尚没有“文化遗产”的概念时,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中,唱主角的是世代相传的手艺人。黄土地上灿烂的文明集萃般地表现在他们身上,并靠他们代代相传。有的一传数百年,有的延续上千年,石雕艺术即如此。坐落于浙江省瓯江水系旁的“石雕之乡”青田县,拥有大自然馈赠的得天独厚的青田石资源,而这里6000多年传承不衰的雕刻技艺和人才辈出的雕刻大师,才真正孕育了根深叶茂的雕刻文化。

“雕刻之乡”的石雕缘

凡是好的艺术,打动你的一定是非同寻常的感受和记忆。今年38岁的郑道全出生在浙江省最南端的泰顺县,距离石雕之乡青田县仅有200多公里,从小耳濡目染石雕艺术的他,高中便开启了学艺之路。19岁那年跟随堂哥在青田石雕发祥地――山口镇学艺,机缘巧合,在频繁的书信来往中,结识了当地一名邮递员,在他的介绍下,几经周折拜浙江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陈小甫为师。

15年前的一个夜晚,在青田县坭湾,手持《红楼梦》书卷的郑道全静静地打发着临睡前的静谧时光,在一段“十二金钗”故事里停留片刻,忽见他起身从墙角翻起一块形状修长、棕紫色带有青白冻的龙蛋石,伏案在毛料上勾画起来。这块石料正是折磨他几夜难以入睡的心爱至宝。几年前,他以高价从石商那里购得后,由于没有好的构思,一直对此料“按兵不动”。这一晚,“十二金钗”中薛宝琴冬日里身披凫靥裘踏雪的场景,瞬间让郑道全想到这块得来已久的美石幻化的意境。深思过后,他决定将石料的自然轮廓保持不变,采用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保留石料棕紫色外皮进行创作。随后一段日子,没人见到他的身影,再见他时,一件《宝琴赏雪》雕刻摆件呈现在众人面前。也正是这件作品的面世,带他走出了青田。

15年后的今天,在北京,郑道全手抚《宝琴赏雪》,坐下来与记者品茗分享这段艺术人生,叙述中语气平和,笑容可掬。眼前的“宝琴”身着凫靥裘,貌美冠群芳,傲雪难掩其骄;毛料外皮上的星星点点,恰作天上飘下的雪花,落在身上,自然天成。如此曼妙的意境,让记者不得不好奇起这位雕刻者的从艺生涯……

“当初学雕刻的想法很简单:掌握一门手艺,能干一辈子的活。”最单纯的想法最容易坚持,最简单的坚持也最容易成功,这一点,在郑道全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就是这种单纯的想法,支撑了他的整个少年时光。在那个本该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纪,他却左手石料、右手刻刀,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雕刻之路。

回忆起那段被理想和冲动包围的岁月,郑道全为之神往:“第一次被人引荐给陈小甫老师时是在他的雕刻室里,看到那些梦寐以求想要学习的雕刻题材,以及从未见过的石料让我痴迷得不能自拔。”

那些充满创意、文化意蕴的石雕作品,让当时的郑道全精神为之一振:原来石雕也可以成为流传石坛的艺术精品,为人类的艺术品宝库增添瑰宝。

对于国人来说“返璞归真,顺其自然”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核心。那“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便是艺术家在艺术表现方式中的一个基本要点。一件优秀的石雕作品必须让石雕艺人达到一种“心手合一”的境界。

静听石语,妙造自然

在青田县,郑道全一扎根便是8年。最初的时候,由于没有读懂石料,不懂得应对不同石种,他也交过很多学费。一次,郑道全花了200元买了一块俗称“白料钉”的石头用来雕刻,雕了一个月后,才发现这种材质硬度并不均匀,不仅花去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还把新买的雕刻机雕坏了,不计工资、石料加工具的1000多元成本,出手时却只拿到区区180元。从那以后,他下决心全方位掌握石料特性,将生活费一半用来买各种石料和买书。所有的艺术都来自心性,他用心品读石头、感受石头,油然生发出对石头浑然天成的构思来。

郑道全领悟到,古往今来,石雕艺术靠的不是主观意向,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审形度势,因材施艺,与石交流,进而把雕刻家的思想情感、人文理念与天作灵石完美结合。如若掌握其纹理,利用其色变,逼真地表现其塑造之美,既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更要有入石三分的眼力,充分掌握俏色石的内在肌理走向和形状变化,才能恰到好处地随色赋形。

用“灵性、悟性、知性、感性、恒性”来形容眼前这位石雕艺术家再合适不过。在郑道全的“石景轩”雕刻馆里,环抱你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各色石料雕成的艺术品。它们产自福建、四川、北京、辽宁、浙江……如今,一天的时间里我们就可以辗转游遍这些城市,但从亲自研究、采集、雕刻到展出,郑道全历经了20个年头。

在中国,石雕界的奇才众多,而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郑道全能斩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的殊荣,实属不易。面对记者对此的追问,他笑而不语,淡淡地说出:“我只想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的确,艺术本来就不需要太多的阐释,也不需要因为意义的解读而造成作品与观众的距离感。对于艺术家来说,作品的任务往往是要去除过多的观念承载,用形式说服观众、引起共鸣,这才是使郑道全逐步摆脱石雕工匠身份,进入到石雕工艺大师行列的最根本原因。

随后,郑道全感慨:“任何一个优秀的石雕艺人都必须做到对传统雕刻技法的深入了解和传承,把历代的石雕特点和历史背景进行精心的剖析,才有可能进一步创新;只有做到‘古为今用’,才能使创作出的石雕作品具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和鲜明的时代气息。我在青田的8年时间里,就是为了更好地将传统继承好。换个角度说,历代以来雕刻大家层出不穷,而原材料却越来越有限,比材料我们比不过前人,那么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将作品创意跟随时代。”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是宋朝文学大家苏轼《送参寥师》一诗描写的意境,强调的是空纳万,虚实相生的道理。同样,要想更好地继承传统和创新出具有中国气息的雕刻佳作,就要拥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了解庄子“虚室生白,唯道集虚”的审美形态,从而做到即景会心,感会于心,在沉淀形成的审美知觉的引导下领略意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魅力,进而赋予石雕作品无穷的韵味,方可生成所谓的“妙境”。

“妙境”为谁而来?32岁即成为北京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郑道全有他自己的想法:纵观古今,任何一个时代文化的繁荣与昌盛,都离不开经济的推动,因此,石雕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离不开石雕产业的壮大。石雕的创作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艺术是无形的,提升雕刻者的艺术素养迫在眉睫。经济在发展,文化是根基,面对中国现有的庞大的石资源,要珍惜它并回归“中国创造”。我们今天看到的工艺美术品,就是明天的文物,作为一名石雕者,更要为祖国文化留下一些“物证”,用手中的工具诠释五千年中华文化,打造文化产业,让工艺美术“走出去”迫在眉睫。

雕刻艺术的起源篇5

关键词:煤;煤精;雕刻艺术

一、煤精雕刻的技艺文化

(一)煤精雕刻的介绍

抚顺的煤精雕刻是东北传统文化手工之一,煤精被人们叫做煤玉,黑玉,但是抚顺当地的人们叫它为“嘎巴力”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有趣,可能是当地人民的习惯,但是从名字可以看出当地人对煤精的重视。抚顺的煤精大多产出于抚顺露天煤矿,它是中国非物质文化,是不可再生能源,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国家部门定位“生物类宝石类”。

煤精是纯黑色的,韧性很大,有细密的块状,而煤精大的可以有上百斤重,小的则只有几斤而已。煤精随着采集煤炭而开采,数量极少,煤精燃烧后有烟状的火焰,燃烧后有很难闻的气味,煤精很坚硬,所以成为了雕刻工艺品的好材料,在中国古代煤精工艺品的用途有很多,可以首饰,装饰品,印章,吉祥物等等。

(二)煤精雕刻的技艺文化

煤精雕刻的技艺文化除了有传承关系外,还有以下俩点:地方风格性的特点:煤精雕刻早在上古社会的古朴稚拙的无雕饰感的风格。然后,在文化的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融入了木雕文化因素,结合着地方风格性的文化发展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布局和图案的修饰等等为主导,最后形成的作品也都是造型独特,思想新颖等。

我们在煤精雕刻文化中分析的时候,不难发现的是,我们所在的艺术文化通常是按照历史地理学角度来划分的,分为“东北文化和内蒙文化的关东文化亚区”,最早的是以东北相关区域的记载,一直发展到了战国时期。东北虽然天气寒冷,各种资源和土地的开发业比较晚,但是历史文化依旧源远流长。中国地方性文化的结构中,东北的文化有着明显的特点,在社会的统一性上,思想的一致上,民族的融洽上,都使中国传统文化相连,与其它文化不同的是,辽吉黑统称为东北,三个省的人们都称为东北人。

东北三省的主色调是白色,黑色,绿色,蓝色,白色象征着雪山,黑色象征着黑土地,绿色象征着森林,蓝色则象征着大海,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黑色也代表者东北三省的原煤和汽油等资源,他们激励着大型工业城市的兴起,也可以说黑色的煤精是东北三省文化的代表。

在自然环境下有很多方面是给予东北人民更好的生存条件,而另一方面也是带给东北人冷酷的一方面,在与社会压力的搏斗中,东北人豪放,热情的性格,对待生活也是带着一种热烈的勇敢和期望的追求的。在煤精雕刻作品中有很多都是充分代表东北文化的,比如有程斌的《关东魂》和龚振涛的《小矿工》。陈斌的《关东魂》是抚顺煤业界最常见的一个生活场景拾煤核,它是以一个让人尊重的老人家的形象,也象征着东北地区人气的特征,通过作品可以让人们看到那个火热交织的年代。从这个作品可以看出老人的形象是自然闲适的状态,也可以从老人的装扮可以看出,老人戴着毛毡帽,尖头的鞋子都是非常巨人东北特色的服饰,也可以看出东北寒冷的环境,但是即使在寒冷,从老人的面部可以看出老人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微笑,有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从作者取名为《关东魂》是非常恰当的,是东北在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工业长子是最生动的体现了。作者经历了东北工业的转变,在作者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的毫无疑问的就是怀旧风,东北人是多愁善感的,和作品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的。

二、煤精雕刻技艺的艺术特点和创新思路

(一)煤精雕刻技艺的艺术特点

煤精的特点是比较坚硬的,结构也是非常细腻的,比煤炭黑也比煤炭亮,也比煤炭轻,是一种超级特殊的材料,由于他的文理特别明显,所以慢慢的就成为了煤精雕刻的最佳材料了。

大师们的创新想法是他们的作品还没有完成时,在脑海中想象的图片,它是作品的开始时的想法,创新想法有一部分是受到他们当时所处的年代所制约的,这种影响是不明显的,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中,有一些艺术家和手工艺术家开始不那么重视它的存在,在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古老的地域文化被时代分为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发展方向,在新的中国成立的两个十年之后,在种中国国家的意志的作用下再加上地域性文化有着非常好的发展条件,使东北的工业处于非常好的生产前景,铁和火的那个年代始终不是永恒的。在改革开放中,东北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时处于在边上的,由于经济的不景气,渐渐地使艺术家对艺术和审美的兴趣不在那么高了,最后从生活转向了心里象征等等,但是煤精它继承着艺术家们的心血,它是灵魂,是中国特色的姿态,是人们对没的向往,不管是非物质文化还是不可再生资源,它都是中国历史的智慧与结晶等等。

(二)煤精雕刻艺术的创新思路

正如古人所说一个地方一种文化,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其它的文化,然后统计它们的文化作出正确的评价,多去感受它们的文化,多去参加它们的展出,去实地考察它们的技艺和工艺,最后总结自己的不足,来取长补短,将它们的长处和工艺带回来,来改进我国煤精雕刻技艺的不足,来增强我国的雕刻发展前景。还有就是去专业的学校来进行学习,比如辽宁美术协会每一年都会组织学生来学习一些专业的美术知识和一些雕刻知识和工艺技能。煤精现在已经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大家保护煤精非物质文化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了,所以利用社会上的能源的基础上来坚持煤精雕刻,不要因为现实也丢了传统文化,然后拯救非物质文化的任务也是特别紧迫的,要珍惜保护非物质文化。

三、煤精雕刻技艺的文化艺术价值的发展

多年来传统的雕刻技艺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特色,而且逐渐的把煤精雕刻作为艺术品纪念品,根据原料越来越缺少,社会上的收藏者越来越多,煤精雕刻可以作为纪念品,工艺品,首饰,器皿。过度的开发工艺的发展,也是商场供不应求的问题难题,也表现了我国市场上的不完善,所以我们要完善更好的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道路,更好的传承我们的下一代,让煤精雕刻工艺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余骏.中国煤雕刻艺术流源考[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雕刻艺术的起源篇6

引言

木雕工艺是利用木质材料加工雕刻而成极具观赏效果的造型艺术,是它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其雕刻题材丰富、广泛、并全面走进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生活。其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具精神,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观念、价值表现及行为准则。作者在对木雕工艺多年的创作和实践中发现,在极具代表民族特征的服饰、头饰、图案、建筑等中提炼木雕造型元素可以更好的表现其民族性特征。苗族的银饰以其独特的造型元素成为历年来苗族同胞穿戴的习俗,不仅能为苗族服饰锦上添花而且银饰也成为苗族特有的符号特征。通过本产品以浮雕木刻为手法,造型以广西苗族妇女头上的银角饰为元素,结合原始木雕对人、希望、生命的内容,创作出这组作品。这组作品通过对苗族元素的提炼,把苗族人民对牛崇敬和信仰通过原始雕刻手法表现在作品上,极富苗族特色。

木雕工艺的起源发展概括

1.木雕工艺的起源

我国木雕工艺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代就发现人们已经可以运用工具制作各种日常生活用具,如石斧、刀具、陶器、木器等,这些日常用具虽说造型简单但却解决了人们的日常所需。这也迈出了中国木雕艺术工艺的第一步。随着时代的变迁,制陶工艺的兴起,制陶工艺对不同款式木质容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木质工艺在此情况下也日渐成熟,这也为木雕工艺的发展起到了基础作用。

2.木雕工艺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政府对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也加大了保护和推崇的力度,木雕工艺也在这一时期重新燃起了生命力,木雕艺术也再次兴起,木雕艺术家也被集结在一起使得木雕工艺在制作、技法表现、木雕保护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各地木雕艺术组织建立了木雕艺术加工厂,这为木雕工艺的市场扩宽了道路,为木雕工艺造型创作和艺术品陈设提供了有力保障,那么接踵而来的是创作出更多反映民间生活风格迥异的木雕艺术精品。因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木雕工艺在国内政府的支持下、在各地民间艺人的参与下木雕艺术行业得到了壮大的发展。可以说,这个时期木雕行业产量庞大、品种繁多、技艺精湛是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木雕艺术为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国际贸易、国家文化交流做出了不菲的贡献,同时也为木雕艺术的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木雕工艺的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对木雕工艺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急需,因此在对木雕工艺人才的培养方面也产生个多种培养形式,如传统的“一对一”师傅带徒弟,高校开设雕塑课程为培养木雕艺术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这一时期也涌现了一批刻画技艺精湛的优秀工艺人才,现如今有些已被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些大师的作品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奖,作为木雕精品已被陈列收藏起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木雕行业的巨大变革,木雕技艺也有传统的人工操作逐渐到半机械化话的生产,新的生产模式的出现也加大了木雕艺术品的产量,更好的适应国内外对于木雕品的需求。

苗族妇女头部银饰简介

雕刻艺术的起源篇7

【论文摘要】人类社会存在以来,艺术一直是整个人类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始先民由于对自然现象还无法正确地解释,于是产生了原始宗教,他们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山洞中的原始岩画和雕刻,最初表露出浮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原始特征。

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元素一直伴随而来。我们把宗教与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有人认为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了解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认识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宗教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艺术与宗教,在起源时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如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审美活动。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洪野荒蛮的时代,面对那不可理解又不可抗拒的大自然,已经与动物分手而能运用工具、使用火的原始人,便在原始的自意识中萌发出宗教的意识以及原始艺术的意识。当旧石器时代尼安德特人埋葬死者时,在尸骨的周围安放几只羚羊的角,或黄鹿的角,或几件燧石器,它便已具有了宗教的意识与宗教的仪式,这种仪式在当时也便有了宗教艺术的萌芽;当山顶洞人在尸体的周围撒上铁矿粉末,以及用这种赤铁矿粉末去染抹各种穿孔的骨坠、兽齿等装饰物时,它也同样具有了宗教艺术的雏形。

原始宗教对原始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催化和推动作用,成为艺术起源直接的、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动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宗教和艺术之所以从诞生之时起,就如孪生兄弟手拉着手地来到人间,其主要原因在于,宗教和艺术都是原始人为了“掌握”世界和“掌握”自己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它们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与宗教都起源于原始人的社会实践与混沌意识。在原始时代,原始宗教、原始艺术本身又是原始生产活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生产、宗教、艺术往往是三位一体混融在一起的,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本身既是原始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这种实践行为的混融性便决定了思维意识的混沌性。艺术正是这种混融性实践与混沌性思维的产物。

二 、浮雕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的物质生活,往往影响到精神上的表现。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狩猎采集生活所接触的自然对象,把它们描绘成平面的绘画,以表达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关切。当人们发明线刻,意欲以岩石等硬质材料固定和保存这些形象时,最初的浮雕便产生了。

原始时代的岩画、线刻,无论是模拟自然的写实物象或是装饰性的图案,其描写方法或造型模式多大同小异。尼罗河流域及地中海东部,各洞穴中所发现的线刻,其方法皆是先大略勾勒外面的形廓,然后予以着实的描写并刻成线形。随制作工具的发展,浅浮雕性质的岩刻也受到相应的促进。中国北方的原始游牧民族在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留下了大量记载他们生活历史的岩刻(或岩画)。这个地区的岩刻特点是,写实性强,多以牛、马、山羊、鹿、虎、豹等野兽和家畜为题材;原始艺术家们将图形绘于致密光洁的黑石上,后用专门磨出的尖锐硬石刻出图形,成为石刻浮雕艺术的早期表现。

原始社会解体以后,浮雕艺术逐渐走向繁荣。

三、宗教理念对浮雕艺术的影响

人类最早出现的雕刻艺术,也与原始人的生殖崇拜有关。在各民族中,最早的人物雕像皆为女性雕像,被研究者称为“史前维纳斯”。这些雕像,差不多都被忽略了脸部、四肢和五官,而与生殖相关的胸部、腹部、臀部,却被极度地夸大和强化了,表现得特别肥大。这一形态,体现了原始人对女性或神秘生殖力崇拜的观念。我们从这些雕像中,可以看到雕刻艺术的最古老的源头。

中国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浮雕艺术以装饰形式在礼仪性器物上获得突出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商周青铜器上的浮雕装饰纹样,它“以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现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感情、观念和理想。”(李泽厚语)“饕餮”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最有特色的一种浮雕装饰样式。作为平展的兽面纹,它以鼻为中心,向两侧展开,形象十分地图案化,雕塑技法的运用使之在器表的平面上表现出一种浑厚、凝重的立体效果。中国古代浮雕艺术的繁荣,集中体现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魏晋以后佛教造像与陵墓建筑之中。两汉时期为数众多的画像砖,是中国特有的浮雕艺术样式。它把叙事性和表现性统一起来,以生动的情节和传神的塑造,对当时的社会风俗、生产生活场面和神话故事予以形象的描绘。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和聪慧才智。

佛教艺术的传入给中国的浮雕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石窟造像的兴起为浮雕艺术在中国大地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飞天形象的出现和演变,显示了中国艺术家对外来文化的创造性接受。其飘逸的动势以及极富节奏和韵律感的飘带,体现了中国浮雕以线造型为主的风格。魏晋浮雕艺术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突破,在于它把以往那种近乎于平面的线刻形态,发展成突出主体的丰满浮雕。这里所表露的、出于显示统治者的威严和佛的庄重之需要的对“体量” 的兴趣,使天王、力士造像随后大大地繁荣起来。

公元4世纪至14世纪,基督教的盛行,使欧洲中世纪艺术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法国,多为建筑装饰的哥特式雕刻,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随宗教观念由“神圣化”向“人性化”的转变,建筑雕饰也由浅浮雕向高浮雕发展,并逐步从墙面上独立出来,促成了新的雕塑风格的形成。这种风格突显于法国沙特尔教学正门上的浮雕,其人像比例适应建筑柱身形状的要求,形体被极度拉长,形成瘦长清秀的风格。裹住柱身的人像浮雕,头部探出柱身,浑圆且真实,它们不再是浅浮雕,而是几乎独立于柱头的高浮雕。这种力图摆脱建筑框架制约的尝试,使以后二、三百年的法国雕刻走向真实的空间和真实的生命。

文艺复兴时代,在新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思想的引导下,一种不同于中世纪表现性艺术的新艺术风尚应运而生,艺术家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人生和社会生活,努力将科学、艺术结合起来。雕塑家以理学的明智去认识世界,在肯定希腊、罗马写实雕塑的基础上,注重透视、解剖等科学的艺术研究,促使浮雕艺术日趋发展和繁荣。由吉贝尔蒂所作的佛罗伦萨洗礼堂铜门《天国之门》,运用科学的透视学原理,巧妙地将绘画透视法跟雕塑的主体空间效果相结合,其中背景部分的建筑物几乎是以画家的单一视点透视法来构成的。浮雕下部的人物采用了高浮雕形式,一部分人物的头部甚至被处理为圆雕。这种由高浮雕向浅浮雕过渡的表现形式,被艺术家运用得自然、妥贴和悦目。这一时期,浮雕线性透视技法的发现,使西方浮雕写实技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那太罗在浮雕《希律王的宴会》中,通过运用绘画性的线性透视方法,对其背景作了引人注目的实验,即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用制造空间深度错觉来取代中世纪绘画或浮雕中的平面装饰效果。这种背景处理方法,成为西方美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大特色。

总体来说,宗教理念是一种意识形态,几千年来,它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帝王统治国家的需要,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将表现力极强的浮雕艺术一步步推向顶峰。

参考文献:

雕刻艺术的起源篇8

1历史概述

木雕作为雕塑艺术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因它特殊质材及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雕刻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历史同样的古老,人类成为高等动物重要的一步是制造工具,但更重要的是创造形象。人类先制造工具,后创造形象,许多世纪中人类用石头或较软材料,如木、骨、角等制造工具供实用,实际上,任何削制的石头、木、角质的工具已是一种雕塑形式的雏形。中国木雕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距今7000余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有木雕鱼出土,这是我国木雕史上最早的实物。木雕工艺兴起于奴隶社会,成熟于封建社会。当人类历史有了木器业,可以说,也就真正有了木雕工艺,因为木雕主要是装饰木器具的,如建筑中的木结构装饰部件与实用木器具等。早期没有专业的木雕工,雕刻是由木工进行操作。那时的木工在制作木器具的同时,逐步向美的装饰方面发展,譬如一些线型的制作,起初没有线刨,而是用凿子凿出来的。进而由单一的直型线条发展为曲型线条。在掌握了刻线条这一基本的雕刻技艺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和木雕器具的逐渐普及,专业的木雕工匠应运而生。河南信阳战国大墓出土的木雕镇木兽,湖北云梦汉墓出土的彩雕木佣均为我国封建社会早期木雕作品。两宋时期木雕作品较为多见,这时的木雕已采用组织细密的木材为载体进行制作,这就有利于木雕作品的传世。元明时由于海外贸易的急速发展,木材种类有所增加,许多由海外进口的硬质木材,使木雕工艺得到长足发展。明清期间是木雕艺术的一个辉煌时期,涌现出大量有史可考的名家、艺人及其作品,是古代木雕艺术的一个高峰。清末至明国年间由于政府的腐败,国力的衰退,外强的侵略,民不聊生,木雕艺术从此衰落,艺人、名家也只能沦为匠人糊口度日。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民间工艺得到了保护及挖掘,木雕也重新焕发出生命,涌现出一批部级、省级木雕工艺美术大师。他们的作品工艺精湛、秉承传统、立意深远、讴歌时代,体现了大师们立足传统、锐意创新、直抒重获新生的胸怀和报效国家知遇之恩的深情。

2红木雕刻的工艺手法及作品分析

2.1工艺程序

结合当前国内原材料实际情况,笔者在制作作品时更加慎重,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负责,把有限的资源利用的更加合理。一件优秀红木雕刻作品的问世,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设计构思,构思成熟后就开始设计图纸,画好效果图经过反复修改后定稿,再画整体结构图、局部小图以及制作样板等。

(2)定稿出来以后,将经过自然风干或蒸煮等工艺处理过的原材料,根据图纸、样板的需要取料,再进行框架、榫卯结构等工艺流程的加工。

(3)把图纸贴在取好的材料上,然后根据作品需要选择不同的雕刻技法进行雕刻。木雕创作表现形式多样,具体可分锼空雕刻、浮雕、浅雕、立体圆雕、锼空贴花等。①浮雕。浮雕是在古建筑中运用得最广的一种木雕艺术形式,如门窗、厅堂隔扇的裙板、天花板以及梁柱等。浮雕是在木料上将所要表现的图案凸起,与浅雕相反,雕刻技法上属于“阳文”。它的操作原理与篆刻艺术中的“朱文印”相同,所不同的是篆刻是单线条的,而浮雕则要分层次,要表现题材的立体感。从某种程度上讲,要胜于其他任何一种木雕表现形式,尤其深浮雕,能表现复杂而生动的场面,具有诗情画意,引人入胜。②锼空、镂空雕刻。锼空、镂空雕刻在古建筑的木雕装饰中,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锼空雕刻,习惯上又称透雕和镂空雕刻(镂空是用凿子雕凿),是在木板上用钢丝锯条锼刻空洞,并施以平面雕刻的一种工艺技术,一般要经绘图、锼空、凿粗坯、修光、细润等一系列操作工序而成。因为它有比较匀称的空洞,能使人醒目的看到雕刻的图案,视线不受障碍,玲珑剔透,并有强烈的雕刻艺术风格,极富装饰性。我国大多数的古建筑都饰以锼空、镂空雕刻艺术。③立体圆雕。立体圆雕最适宜表现专供欣赏的小件陈设品和大型的具象和抽象的木雕艺术作品。立体圆雕又称圆雕,是木雕艺术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形式。圆雕分装饰性即“规格型”和独立性即“自然形”两种。④浅雕。浅雕是在木板上雕刻出较浅的简洁明快的线条。在雕刻技法上属于“阳刻”其工艺性质又如篆刻艺术中的“白文印”相同,具有典雅古朴的艺术效果。它具有工具少,操作方便,表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图案设计不受规格制约等特色。适合于装饰大面积板面,如橱门板、屏风、挂屏、隔堂板、大型室内壁画等。⑤锼空贴花工艺。贴花是一种新型的工艺,属于木雕艺术范畴的装饰工艺。具有代表性的贴花工艺是西式家具上的木雕装饰,被称为“西式花”。方式是图案被雕刻成型以后用粘合剂粘贴在家具上,所以称为贴花。锼空贴花工艺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利用锼空这种雕刻技艺。将要表现的装饰题材锼刻出来。这种式样飘洒自如的图案花纹贴到器物上后,有浮雕一样的艺术效果,却不需要浮雕那么大的制作时间与材料,是一种经济实惠、美观大方的装饰工艺。在我国的装饰、装潢工艺中,锼空贴花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主要装饰手法之一。

(4)把雕刻好的作品用不同规格的砂皮及工具打磨出理想的效果,最后进行传统大漆工艺或抛光。在制做的每一个过程中都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把木当作黄金想,力求全面体现雕刻的典雅的外在形式和深厚沉重的文化内涵(见彩图9)。

2.2作品分析

社会的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带给无数家庭优越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和谐社会的形成促使笔者充满激情地创作了《家》这一作品。没料到她的出炉,与当前国家所提出的创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不谋而合。《家》作品采用点睛之笔,以点代面,以一座徽派建筑的门楼,把艺术家内心的表述全盘托出,使人既懂得其深刻的寓意,又遐想无穷。老房子凝聚了太多的感情和岁月痕迹,它本身就是一段历史,当我第一眼看见徽州民居时,那种久别重逢的亲近感油然而生。因为那些古村落,那些粉墙黛瓦和家乡的老房子是那么像,一样的格局,一样的风格,朴实无华,同样拥有岁月的痕迹,而如今在南通这样密集的建筑群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徽州的历史和社会环境所给予它本身的意义和内容却太具有地方特点了。一样地美人靠,在徽州,它深藏于深宅大院,在南通却能沿河面而建;一样的天井,在南通它平和而绵延,在徽州它是那样地高不可攀;一样的宗祠,在徽州,它是让人敬畏而崇高无上的,而南通却显得那么亲切温和。所以,那些看似相同的老房子,却在不同地方向人述说不同的历史。可是,它们又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明清时期,大量的徽商聚集于江南一带,附庸风雅,以儒饰贾。在江苏无锡的惠山至今还有当初他们留下的徽商会馆,而且“薛家花园”也是由徽州人建成的,整个宅邸是典型的江南宅院风格,格局却又是徽派建筑的风格,在徽州也是处处能见江南的影子。在深邃的天井里藏着的是缩小的江南园林,在窗格门板上雕刻的是江南的传说戏曲,画卷中描绘的也多是江南的山山水水,更有甚者在徽州唐楼村竟有一排江南骑楼景观,两地民居有如此深厚的渊源,这就是笔者选择徽派民居作为创作题材的动因。安徽民居建筑的工艺特点就是三雕(砖雕、石雕、木雕)。雕刻多以镂雕、透雕、立体圆雕和深浮雕为主。从作品中反应出徽派建筑的基本面貌,为我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空间。木工中的榫卯对接、房檐下的斗拱构造、门沿上方的剔地浮雕花卉文饰、镂雕人物走兽、门口嬉戏的主体圆雕童子等,众多雕刻技法成熟、严谨、细致入微的表述,使一件作品形神并貌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此作品力求给读者以心灵上地冲击力,采用繁简对比地手法,精雕细刻的部分都浓缩在门楼这一范围内,向外延伸的是平整高大不雕文饰的防火墙,给人以无限的张力,似乎感觉到了连绵的建筑,把人带入了联想,这也正是好的艺术品所具备的特征及意境。所以好的艺术家必定是一个胸有成竹的造境大师,能引导读者以视觉及心灵上的享受。画面再一次展开:新春伊始,家家张灯结彩,家门口两个童子正在欢快、忘情地燃放爆竹,门后的影壁墙上一只富贵牡丹纹花瓶映入眼帘,像是为读者道一声平安的祝福。

3红木雕刻的生存现状

(1)原材料的匮乏。随着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消费群体的增加,一些不可再生或再生周期很长的珍贵原材料即将消耗殆尽,致使其出产地国家不得不限制开采或零开采,导制了原材料紧张,价格一路上扬,红木类原料更是如此。我国是红木制品的消费大国,红木材料自古就依赖进口,现在随着全世界对温室效应环保问题及物种保护的重视,多数国家已不轻易开采山林、出口珍贵木材。这对红木加工业的影响极其深远,促使红木行业内不得不重新洗牌,一些资金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的作坊或小型企业将被逐个淘汰,红木制作将迎来精品化的时代,只有资金雄厚、制作精益求精的企业和个人,才能成为市场的主流,引领行业队伍。红木雕刻行业以及整个工艺美术行业的制作者,能够客观认真地对待原料问题,因为,在行业中做到不出次品、劣品就是在保护资源,要有精品意识,通过做减法将优美的中国传统木雕文化清晰地展示给大众。

(2)人才的缺失及培养模式的缺陷。继承与弘扬传统木雕艺术,要把好的木雕艺术传承下去。面对目前的实际情况,在全国工艺品展出中,优秀作品的作者年龄偏大,年轻作者寥寥无几。无论哪一种工艺门类,都要求作者对工艺事业本身很热爱,要专心,肯动脑筋,耐得住寂寞,抵抗得住外界的诱惑。面对这些实际情况,笔者也正在尝试进行着一些解决的办法,如在社会上定期的举办作品展,让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艺术有深刻的感性认识,由喜爱到向往,并投身其中,逐渐深入。在个人带徒的同时,把木雕艺术纳入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科研之中,在讲坛上言传身教,这已是新时期美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和长远的文化战略举措,并经常举办青年木雕作品比赛,能让年轻人有机会展示,有机会学习,让他们脱颖而出,积攒动力,以图成就,把这一事业发扬光大。

上一篇: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污水处理厂的施工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