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0:42

雕刻的作用

雕刻的作用篇1

更没有任何的渲染是易表达。

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面临的人生,但是他们却没有足够的信心可以把握自己人生的航向。

所以在很多时候,不管是他还是他们的家长都会为自己寻找一个人生的指导者。

可是如果这个执导者一旦寻找错了,定位错了,就是一个很大的失误,会耽误他的一辈子的。

所以我一直都在想,为什么那个时候我会变成了这个样子呢?当初的坚强一扫而空,所有的自以为是都变成了自己盲目的卑微。

所有的自命不凡,原来都只不过是一场固定的笑话。

所有的一切在我认清楚了这个事实的时候,突然就土崩瓦解,分崩离析。

哪怕是曾经很用心建筑过的城堡,都已经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模样。

所以后来即便是我们有心去增加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能力,速回已经很晚了。

也许今天他们就会坐在你的身边,会做很多的决定,会干很多不一样的事情。

但是我知道一直以来你都不是很喜欢那种很压抑的气氛,所以那么长的时间,你只是在告诉自己我可以忍耐,我能行。

如果生活注定是为了受苦的,那么我们的努力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我们想要争取的快乐根本就不是稍纵即逝的我们应该让它长走的,保持下去,这才是我们人生的综艺。

雕刻的作用篇2

竹子其皮薄如纸,与肌里有色差,雕刻时可用来做文章(留青),技艺高超者能在竹皮上刻出“墨分五色”的书画效果;竹皮内有一层“篾青”,是竹子最细密、颜色最易变红的地方,打磨平整后,可雕刻浮雕或镂空及透雕;竹子剖开里面为竹簧,可以取下压成平板,做成各种器物加以雕刻。竹根肉质厚实,可以雕成各种人物走兽、山水花木等等。

竹雕笔筒是竹雕制品中的一种,它的全盛时期为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专攻竹雕笔筒的雕刻大师,按照雕刻风格和活动区域形成了嘉定派、金陵派等派别,他们在继承前人雕刻技法的基础上,还创造了一些新的雕刻技法。如嘉定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吴之[,他创造的“薄地阳文”雕刻技法,独树一帜,为后人所争相效仿;而金陵派创始人濮仲谦的“大璞不斫”雕刻刀法,更是被后世的文人墨客所推祟。

竹雕笔筒的雕刻技法

竹制笔筒的雕刻表现形式或工艺,是在汲取以往其他材质的雕刻技法的基础上,结合了自身材质的特点和工艺要求,主要归纳为:圆雕、浮雕和线刻三种形式。

圆雕。所谓圆雕是指适于多角度欣赏的完全立体的雕刻作品。

圆雕中还包括一种半圆雕,即雕刻出需要表现的主要部分,舍弃次要部分,形成一半是圆雕,而另一半隐藏成原物,也有的是用其他图案、景物、平面等不同手段作衬底的一种雕刻形式。实际上,不论是圆雕还是半圆雕,它们都是立体的、可多角度欣赏的、独立的个体。因此,作为笔筒类的竹雕,不像竹根等雕刻,多以艺术作品为主,不具有实用功能,或不以实用功能为主,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圆雕竹雕笔筒是比较少见的或没有的。虽然有些个别笔筒图案只从单个图案来看,有圆雕的影子,但放在整个笔筒中看,由于不是独立的“个体”(笔筒本身才是独立的个体),图案是附着在笔筒上的,因而,我们认为这件笔筒的雕刻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圆雕。

浮雕。浮雕是指在平面上雕刻出物像浮凸的一种雕刻形式,它依照表面凸出的厚度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以及透空(镂空)浮雕等。一些运用压缩、归纳、平面处理的浮雕又可分为单层次浮雕及多层次浮雕等形式和类别。同时,浮雕的特点又是从一个方向欣赏的雕塑,而背面就可以附着在平面或器物上,占据空间少,既可以和圆雕又可以与绘画等相结合,适用于多种环境的美化装饰。竹雕笔筒基本上采用的是浮雕形式的雕刻技法,自然形成的环形内腔壁,也就用做了盛装书写绘画的用笔。

浮雕作为雕刻艺术中的一种造型语言和形式,有它特有的雕刻方法,它是在平面上对自然物象进行体积上的合理压缩,突出在平面上,同时运用形体压缩的方法雕刻成形,可见它与绘画有一些共同之处,即表面形象的长、宽比例尺寸不改变,只将物象的厚度压缩到所需的尺寸。浮雕可以多层次雕刻,也可以单层次雕刻。浮雕的层次及所形成的凹凸面,在光线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明暗效果。

浮雕分为高浮雕与浅浮雕,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浮雕中体积厚者为高浮雕,体积薄者为浅浮。尽管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尺寸划分,但两者各有特点,相对来说已形成各自的模式。高浮雕除尺寸较厚外,与浅浮雕相比,在形体雕刻上与圆雕有近似的地方,甚至于某些局部的形体用圆雕的方法处理,形体压缩比例较小,侧面看物象形态变化较小,比较容易雕刻人物形象,且体积感较强。如四川省博物馆所藏的明晚期嘉定派创始人朱三松的 “和合二仙” 竹雕笔筒(图一),该笔筒直径9.1厘米,高15.2厘米,笔筒中两人蓬发露面,勾肩搭背,一人手持扫帚,一人手握蒲扇,长衫赤脚,悠闲洒脱。人物造型生动逼真,活灵活现,特别是左边人物的雕刻,就是典型的高浮雕带有一点圆雕的处理方法,而且局部还进行了镂空透光处理,在光线的照射下,轮廓分明清晰,人物的头部等部位体积感很强,虚实空间的互补,使作品凭添了几分情趣。

再如一件明代的“竹林七贤”竹雕人物笔筒(图二、图三),笔筒的直径为14.8厘米,高17.7厘米,四周雕满了人物、山石、树木等图案,内容表现的是“竹林七贤”如世外桃园般日子,终日与琴棋书画为伴的野鹤式生活情景,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在不大的一个笔筒上,以散点透视构图布局,自然随意,用山石树木自然分割成5个大的区域,雕刻了大大小小28余人。采用了多层次的、局部镂空的雕刻手法,有些雕刻的人物像还隐藏在镂空物之后,器件华丽精美,雕工精湛。

浅浮雕相对与高浮雕而言,厚度较薄,不适宜表现较大的物象,在光线照射下,不会产生较深的阴影,立体感不太强,外形轮廓不明显,因而,比较适合笔筒类的小型物品的雕刻。清代竹雕名家吴之[自创的一种雕刻技法,名叫“薄地阳文”,就是一种典型的浅浮雕。

所谓“薄地阳文”,就是将图案花纹微微凸起,其他地方刮去一层皮,即凹下去,主要的纹饰轮廓为阳刻凸起,而细部却以阴刻表现,在有限的厚度内,表现出有些高浮雕才能达到的效果。如吴之[的“松C道人”竹雕笔筒(图四)。该笔筒直径10厘米,高17.4厘米,在看似浅浅的浮雕上,却雕刻出一个面容慈祥,须髯飘飘,坦胸露腹,长衫及地,双脚,神态安详悠闲,栩栩如生的道人形象,丝毫也不逊于高浮雕的效果。再如吴之[的 “村竖牧牛” 竹雕笔筒(图五),通高15.8厘米,直径8厘米,雕刻技法细腻入微,动态十足,而整个笔筒的构图采用了绘画中的“留白”手法,因而使人感觉到清新淡雅、简洁质朴明快的艺术效果。此两件竹雕笔筒从雕刻工艺到雕刻手法来看应出自吴之[之手。再来看看另一件浅浮雕作品,该竹雕笔筒为改琦卿画稿“蕉叶仕女”刻竹笔筒(图六),为清代作品,直径4.8厘米,高10.6厘米,雕刻手法上采用了图案外形轮廓线突出于底平面之上,显得外形清晰明了,图案进行反凹形处理,中间挖去一点的雕刻技法,有一定的视觉效果,装饰意味较浓,但浮雕的体积感就不如吴之[的作品,还带有一点绘画的效果。

从以上三例浅浮雕竹雕笔筒中看出,好的浅浮雕要做得非常精细光滑,才能符合工艺制作要求,才可能出得了效果,如果将其表面雕刻得太粗糙,可能会削弱物象的体积感。像明代金陵派竹刻创始人濮仲谦所创的“大璞不斫”雕刻刀法,就不太适合浅浮雕的雕刻。四川省博物馆所藏的另一件 “三顾茅庐”竹雕笔筒(图七),题款为“仲谦”,应为明代嘉庆年间所制,表现了刘备偕同关羽、张飞三顾草庐的故事情节,画面布局合理,人物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雕刻手法娴熟。且不论它是否是出自濮仲谦之手,但从中可看出该件笔筒的雕刻手法主要采用的是多层次的高浮雕技法,个别地方还采用了镂空雕。而另一件 “八仙瑶池献寿” 竹雕笔筒(图八),为清代作品,直径12.7厘米,高15.5厘米,表现了八仙在瑶池给王母祝寿,以及张果老骑毛驴、吕洞宾与张果老对奕等八仙平时的一些生活场景,既有高浮雕又有浅浮雕,且层次分明,雕刻精细,刀工娴熟,干净利落,虽然没有题款,但确是一件难得的佳品。

线刻。顾名思义,线刻就像中国画中的白描画一样,是用单线条的雕刻来表现物象。

在笔筒的雕刻中,线刻主要是以阴线雕刻表现。线刻方法简单明了,有些结合浅浮雕雕刻,能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如竹雕仕女图笔筒(图九)。该竹雕笔筒直径6.7厘米,高11.6厘米,笔筒上的花石图案采用的是浅刻的雕刻技法,而中间的三个仕女人物像却采用了纯线刻的方式,由于线条雕刻不深,表现的人物如不仔细看,很容易将其忽略。

线刻表现形式单一,在近距离把玩的竹雕笔筒中,一般不单独使用,大多数情况下,用于浮雕的细部描写刻画。

竹雕笔筒的日常维护

要使一件精美的竹雕笔筒成型,需经过多道工序,根据其制作的过程和工序的先后次序,大致可分为选材、防腐处理、浮雕图案绘制、制作粗坯、细部雕刻、检查修整、砂磨打光、染色、干燥及打蜡等约十个步骤。

竹雕笔筒毕竟是竹制品,随着时间岁月的流逝,保存环境的变化,笔筒会出现开裂、发硬发霉变脆、虫蛀等现象,为了尽可能地保存好竹雕笔筒,延长竹雕笔筒的寿命期,在日常的收藏中对笔筒的维护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竹雕笔筒所用的竹子为我国南方地区的植物,适合在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的条件下生长。因此,用竹子雕刻的作品同样也需要相应的保存温度和湿度,倘若长期置放在干燥之处,它也会干裂变形,失去光泽。竹雕笔筒的最佳保存环境应该是:20℃左右的气温,空气的相对湿度约在60%为佳。

二、笔筒的表面产生污垢时,不要用肥皂、洗衣粉和清洁剂之类的化学品洗刷,而应该用柔软的绒布轻轻地擦拭,持之以恒,做到经常化,这样可以保持其表面润泽光亮。若遇陈年积垢,用绒布擦拭难以奏效,不妨汲取适量的绍兴黄酒或桐油作擦拭剂,这样既清除了顽垢,又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三、虽然大多数竹雕笔筒在雕刻前做了一定的防虫防腐处理,但由于毕竟是竹制品,含有大量的纤维等物资,当有适合的温湿度时,非常适宜蛀虫生长。因此,平时要多观察,在保存箱(盒)里和笔筒内,放置一些樟脑丸,当发现樟脑丸快挥发完时,要及时地予以补充。

四、传世的明清竹雕作品,古色古香,呈现出棕黄、浅黄、暗红、棕红等色泽。收藏者宜经常置于手掌中摩挲把玩,使其更加光润。摩挲把玩时,应以不损伤竹雕本身为前提,做到轻拿、轻放,和缓、细致、适度。

五、存放和取拿笔筒时,要防止坚硬之物摩擦或碰撞到竹雕笔筒,特别是有的笔筒纹饰采用了镂空雕刻,部分纹饰比较细薄娇脆,如镂空处,在取拿存放时要格外小心,不要捏压这些部位,以免造成断裂等不必要的损伤,有时候这些摩擦或碰撞,即使极其轻微,也会损伤到器物,甚至在画面上留下难堪的划痕、伤疤。

六、平时取拿摆放或移动竹雕笔筒时,注意取拿的方法,正确的取拿方法应该是一只手握持上端,另一只手托住底部,轻提轻放。

七、包装存放前应先以绵纸包住,再以棉花裹之,笔筒中塞一点棉花,棉花最好采用已经杀菌消毒过的医用药棉,再放入一定的防虫蛀樟脑后,装入囊匣。

雕刻的作用篇3

摘要:中国玉雕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在人类社会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能工巧匠雕刻了无数件精美的玉器工艺品,也积累了宝贵的雕刻技艺。玉器的雕刻品种很多,有人物、动物、山水、器皿等多种形式,每一类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雕刻手法,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玉石动物类雕刻的风格和技法。

关键词:动物雕;风格;要领;原则;技艺

我们的祖先在与石头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仅打造了用来谋生的劳动工具,还创造了具有审美意义的雕塑品。雕塑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漫长。不同时代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伟大的雕塑品。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颗晶莹璀璨的明星,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之一。

一、游锢嘤竦竦姆绺

动物类玉雕品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传说中的动物,是人类根据想象而虚构的动物,另一类则是现实中的动物,是自然界的生灵。在雕刻动物类作品时首先要了解它的体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其次要了解它的寓意和背景。动物类玉雕品一般都具有造型丰满圆润、敦实健壮,展现淳朴端庄、舒展开朗的北方特色。

二、动物类雕刻品的雕刻要领

雕刻动物类作品的玉雕师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研究动物的大轮廓、结构和动态,特别要抓住动物刹那间的微妙的动作和表情。在雕刻动物类时要特别抓住它们的骨骼位置,骨骼位置要做出坚硬的感觉。

三、动物类雕刻遵循因材施艺的原则

这是雕刻的第一道工序,在雕刻构思立意之前,要进行创意构思,也就是设计前的酝酿,初步确定题材内容和立意,目的是正确合理选用玉石原料,以达到物尽其美。玉石品种多,变化大,首先必须判断玉石的种类及其质量,根据玉料的质地、颜色、光泽、透明度、硬度、块度、形状等指标来确定雕刻什么产品,力求优材优用,合理使用。选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富有经验的艺人,凭着一双慧眼,能认清玉石的本质,选材精确,巧妙用料,使产品效果突出,引人入胜。

俗话说“无瑕不成玉”,天然的玉石中多少会有一点瑕疵,内部和表面会有石棉、石纹、杂色等缺点,在雕刻过程中,象这样带有些缺点的料,只要有好玉存在,都是可选用的。重要的是在设计过程中,怎样把玉料吃透,仔细察看原材料的高、宽、厚、脏绺处和纵横性,然后通过挖脏去绺,找好下料位置,合理分割玉料,为雕刻动物类作品做好充分准备。

四、动物类雕刻中俏色的利用

“俏色”是玉器雕刻工艺过程中常用的一种专业术语,是指利用玉石本来颜色并巧用玉料上的花色进行雕刻的一种工艺。俏色动物玉雕自古有之,是玉雕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将玉石中的俏色运用在雕刻题材中,既丰富了玉雕作品的色彩变化,又提升了观赏效果,增强的艺术品位,可谓是锦上添花。

动物类雕刻的俏色利用,可单独表现在动物的身体部位,也可用在陪衬物的题材上,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动物类雕刻作品在色彩运用时,要注意原材料主色要基本符合动物类的颜色,如白色的适合做小羊,黄色的料适合做鹿,黑白色斑纹的料适合做成熊或熊猫。在俏色利用时,就是雕刻大师们的技艺展示了,如有一块通体为白色的玉石,上面带有一些红点和黑点,经过雕刻家们的精心设计,雕刻成了几只生动活泼的大白鹅,玉上的红点成为鹅的脑门,黑点成为鹅的眼睛。但是其中一块玉上只有一个黑点,无法制成两只眼睛,雕刻大师们就让这只鹅的头向下歪,做成正在争食状态,只让人看到一只黑眼珠。这种作品就圆满地解决了巧用玉石本身颜色的效果。

我国对玉石的俏色雕刻工艺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俏色作品是河南安阳小屯村北出土的营玉鳖,为距今3000年前殷商时代的玉器。工匠巧妙地把握玉料的自然色泽和纹理特点,将原有黑褐色皮保留下来琢成鳖的背甲,头、腹、足均为青白色,黑色双目和白爪上都留着黑色爪尖,神韵天成,妙趣横生。

俏色玉雕不仅是动物类玉雕创作中的一种雕刻技法,也有着与其他艺术门类相似的表现技法和艺术形式,在雕刻过程中,雕刻家不仅要有个解读玉料的过程,还要与自身的艺术品位相吻合,把自己的创作思想、审美情趣更完美的与俏色玉雕相结合,进行更适当的俏色应用,更好地表现出个性创意与雕刻技法,使动物类雕刻达到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五、 动物类的神态和姿态雕刻技艺

动物类雕刻重点在它的形态和神态,在设计时动物的头部、脚部位置不能带脏绺,在雕刻动物的脚部位置时还要注意料的横性和纵性。掌握动物的体形,根据各种动物的身体差异,去分析他们的骨胳位置,把突出的骨节点找准的,动物的身体比例才能协调,在雕刻动物类的四肢时,应运用“先方后圆”的原则,控制四肢的结构比例。另外在雕刻时还要注意与肌肉和皮毛的协调,骨上有肌肉,肌肉上有皮毛,分层刻画,注意厚度。

动物类雕刻的神态刻画是雕刻的难点,面部和腿部是重要部位,面部雕刻要把眉弓做出来,否则眼睛看起来就会向上翻,耳朵要像大树那样做出根来,凡是有角的动物,它的两只耳朵和两只角大致成四方形。动物腿的长短粗细要符合动物身体特点,一般动物的前腿和脖子成正比例。

在进行动物的姿态雕刻时,要深刻掌握动物的立、卧、走、跑等各种姿态,在雕刻时,身体部位一定不要太直或太正,头向两边转最好,一般是头朝哪边看,身子就向哪边弯,使姿态的变化符合曲线美的规律,使雕刻出的动物更加神灵活现。

六、 动物类雕刻作品中陪衬物的造型技艺

动物类雕刻作品的题材广泛,同样的动物与不同的景物陪衬,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在雕刻时,可运用其它的动物或景物做陪衬,用谐音寓意等艺术象征,极大地丰富作品的艺术内涵。

陪衬物的设计一般要根据玉料的实际情况来布局,因为玉料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有时候在雕刻到玉石内部时,会出现与原玉料质地不一致的料质,这时就需要利用陪衬物的装饰进行二次设计。在设计时要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加以烘托和陪衬。如雕刻奔马时,可以用草原和白云来陪衬,烘托出马的勇往直前的奔腾之势,也可用秋风瑟瑟的河边为背景,烘托出马的健壮俊秀之灵气,也可雕刻上蜜蜂和小猴子,寓意为马上封侯,表达升腾的愿望。陪衬物雕刻对动物类作品的艺术效果起到了良好的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动物类雕刻中,常用高山、森林、老鹰来烘托猛虎的性格,也把蝙蝠做为大象的陪衬,象征着“福象”,把喜鹊做为豹子的陪衬,意为“报喜图”。在陪衬物的设计中,可以套用传统表达方式,也可按玉料的特性进行创新。

七、 结束语:

动物类的玉雕创作,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专注于玉料上面,从料性、颜色、形状等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在长期的积累中,动物类的雕刻逐渐地形成了行业上的审美标准,要求雕刻作品形状规矩,造型生动传神,肌肉丰满健壮,骨胳清楚,身体各部位的比例合乎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神态和姿态要富有生活气息,造型上要敢于夸张。随着现代雕刻工艺的不断进步,动物类玉雕的技艺也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美术技法大全陈咸益 1999.04 145-148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雕刻的作用篇4

【关键词】 工控机 激光雕刻机 分析探讨

激光雕刻机是指用于雕刻各种材质包括有塑胶,竹木,玉石,皮革,布料,毛料等等非金属材料。(对于常规的CO2激光器的激光雕刻机都雕刻不了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铜,铝,碳钢,铁,铝合金以及各种金属合金)的激光设备。激光雕刻机是高科技的工作机,它属于典型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利用激光雕刻机可以实现工件界面的清扫、勾边、位图等不同的加工方式,由于激光雕刻机具有激光光笔与工件无接触的功能,因此不会划伤材料的表面,激光刀的切缝窄且光滑,加工效率高、精度好。使产品的精确度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激光雕刻机的功能,是任何手工和机械器械都无法超越的雕刻,同时激光雕刻机适应在任何材料的表面工作,例如,橡胶板、有机材料板或塑料板、皮革、织物等非金属材料,都可以利用激光雕刻机实现加工的目的,尤其是利用激光雕刻机广泛在印刷、模型制造、工艺广告制作等行业,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显然,激光雕刻机在传统工业制造中将发挥显著的作用。

1 激光雕刻机工作原理

使用激光雕刻和切割,过程非常简单,如同使用电脑和打印机在纸张上打印。可以在Win98和Win2000或者WinXP等环境下利用多种图形处理软件,如CorelDraw等进行设计,扫描的图形,矢量化的图文及多种CAD文件都可轻松地“打印”到雕刻机中。唯一的不同之处是,打印将墨粉涂到纸张上,而激光雕刻是将激光射到木制品、亚克粒、塑料板、金属板、石材等几乎所有的材料之上使材料发生化学变化从而达到雕刻效果。

2 激光雕刻机的控制方式

2.1 利用单片机控制的激光雕刻系统

激光雕刻机的功能,主要由单片机控制器、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输入电路等组成。该模式主要是利用单片机来控制激光雕刻插补控制,点阵雕刻,并输出激光出光的控制信号。雕刻内容的输入只能通过键盘以指令的形式输入,或将加工的内容写入程序存储器中。这种控制模式的优点是价格低廉,减少了雕刻机的整机体积,可降低成本,可以利用工业花的到。缺陷是单片机不论是运算能力、运行速度还是内外部的资源都明显比不上计算机,对矢量图的雕刻只能采用较简单的插补运算,若算法复杂,则雕刻速度较慢。

2.2 利用工控机控制的激光雕刻系统

单一的计算机控制和单一的单片机控制都存在明显的缺陷,现设计一个计算机和单片机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系统。上位机为PC机,下位机为单片机。PC机完成相应的图形处理,并完成加工文件的生成,单片机控制加工过程,雕刻出相应的图形。这种激光雕刻机控制系统的优点具体有。第一,可以实现图形处理与雕刻加工相分离,雕刻的图案可由专人设计,解决了单片机的难于加工复杂图形的缺陷。多个单片机可由一台PC机控制,这样就可以使成本降低,并且当加工文件下载到单片机后,PC就可以用于其它工作,也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也可以实现雕刻机的小型化。

3 激光雕刻机的控制系统设计

3.1 激光雕刻机的控制器硬件总体设计

激光雕刻机控制器硬件主要是串行通信电路、8031单片机、步进电机驱动电路、扩展电路、I/O接口电路、键盘电路、时钟电路、直流电源电路、复位电路等组成。主板电路是激光雕刻控制系统的主体部分,其电路主要包括:8031单片机,16K静态数据存储器芯片,32K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芯片,译码器芯片,地址锁存器芯片,直流电源电路,单片机电路包括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等。激光雕刻机控制器要接受PC机传输过来的图形文件必须要有通行功能,8031单片机具有一个异步串行口。在设计串行通信电路时,主要考虑串行通信标准接口、通信方式、电瓶转换等。可采用单片机串行口工作方式,波特率设置为600b/s。由于RS232的逻辑电瓶对地是对称的,这与TTL、CMOS的电瓶不同。单片机采用的是TTL电瓶,驱动器与单片机的连接必须经过电瓶转换,这样才可以得到理想的效果。

3.2 激光雕刻机的下位机的软件设计

激光雕刻机的主程序是一个顺序执行的无限循环的程序,并根据相应的操作执行相应的子程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用模块化结构,把工作部分、激光器部分及设备分成几个模块。在运动上,激光束做一维运动,工件做一维进给运动来完成雕刻任务,激光管水冷,工作腔安装抽气过滤装置。可见,激光雕刻机是集光、机、电一体化的综合设备,由激光部分、机械部分、控制部分及其它部分有机组成,可以是一体化的也可以是模块化的结构。因此,要设计这样的一种设备就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该激光雕刻机采用PC机作为控制部件控制全部的操作。主要实现文字及图形文件的处理和雕刻机的软件控制,同时控制步进电机的工作情况,激光的开启关闭,冷却水及过滤水的开停,以及抽气吹气装置的控制。在雕刻机支架上装有轮子,以便于激光雕刻机的移动,同时支架上还装有螺栓以便调平雕刻机。激光雕刻机在加工时,工件采用可折叠的支撑板支撑,不用时放下,用时撑起来。工作台下边架子上具有较大的空间,可以用来放置过滤箱和电源箱,使结构看起来紧凑而不零散。

4 结语

激光雕刻机的控制系统是雕刻机的控制核心,其控制功能的强弱,控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激光雕刻机的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运动部分采用进口直线导轨和高速步进细分电机;嵌入式电脑控制,DSP数字高速处理技术,脱机操作,人性化操作界面。文中选用二氧化碳激光管,输出选定的功率;当电源最高脉冲频率的聚焦透镜的焦距;反射镜;光学头行程确定后,就可完成对工件的雕刻工作。

参考文献:

[1]任萌萌,倪晓昌,王宣,等.基于CO_2激光加工机的木材雕刻工艺参数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2-12-28.

雕刻的作用篇5

【关键词】三雕;装饰;现代建筑

近几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建筑设计理论相互碰撞,促使合成材料、玻璃以及混凝土等新型建材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果可以在现代建筑中引入木、砖、石等传统建筑材料,那么能有效地增强建筑装饰设计的艺术魅力。因此,对于三雕装饰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雕装饰艺术及特征

(一)三雕装饰艺术内涵。所谓的“三雕”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装饰风格,主要包括木雕、砖雕和石雕,其在我国建筑装饰发展历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历代建筑者智慧的结晶。例如,我国徽州地区的三雕装饰艺术除了具有精致的装饰效果外,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文化。另外,不同地区的三雕装饰艺术也各不相同,但是三种雕刻技艺均兼有华丽和复杂等特性,蕴含着浑厚的雕刻文化底蕴。

(二)三雕装饰艺术特征。为了有效增强三雕装饰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效果,必须要明确其艺术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雕刻选材上。木材、砖和石是雕刻师所选的主要材料,借助他们高超、精湛的雕刻技法,可以充分赋予被雕刻物品的生命力和活力,有助于增强雕刻画面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从而使欣赏者充分感受到雕刻艺术作品之美。例如,我国徽州地区的石雕材料主要以当地的大青石和花岗岩为主,这些大面积的石材可以让雕刻师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尽情雕刻,可以勾勒和雕刻出不同形式的图案,同时也充分蕴含了当地的自然景观特色和风土人情。二是在雕刻手法上。木雕、砖雕和石雕的雕刻手法比较多,雕刻风格各式各样。以石雕而言,其既可以凸显古朴气息,又不失粗犷之情。常见的石雕雕刻手法主要包括浮雕、透雕和圆雕等。而从石雕的雕刻风格来看,其主要以平雕和浮雕为主,且可以配合圆雕的雕刻手法来增强石雕的立体感。另外,石雕的雕刻刀法细腻中透着大方,且可以配合砖雕和木雕等雕刻工艺来作为建筑门罩,这可以在确保雕刻质量的基础上,增强雕刻设计的灵活性。三是在雕刻内容上。主要以动植物图案作为主要的雕刻内容。实际上,在建筑中应用雕刻装饰时,需要和雕刻师进行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愿望,以便将蕴含“大富大贵”“吉祥如意”等寓意的图案设置在建筑结构中。例如,“鹤”代表着长寿;“鱼”代表着富贵有余、年年有余,等等。

二、三雕装饰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促使我国现代建筑装饰行业迅猛发展。同时,现代消费者对于现代建筑装饰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随着绿色、环保性建筑装修理念的推广和普及,人们除了注重建筑装饰外表的华丽外,同样对装修本身质量和安全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三雕装饰艺术可以有效地融合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雕刻风格,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可以相辅相成,完美呈现建筑艺术美。近几年,随着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的推广和普及,木材、石材和砖瓦等传统建筑材料应用的概率越来越小。此时如果可以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引入古代装修风格和技艺,那么不失为一种另类风格的装饰工艺。以我国徽州雕刻技艺为例,其在当地的建筑装饰装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成为了当地别具特色的风格。从其文化特色角度来看,徽州装修文化充分融合了我国儒家等传统思想,有效地增强了建筑装饰的民俗特色和艺术特色。但是现代雕刻技术更为先进,雕刻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区域,可以将全球范围内的优秀成果融入到现代建筑装修图案中。因此,为了确保三雕装饰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合理应用,必须要借助现代雕刻技法,充分吸收三雕装饰艺术中的优秀雕刻技艺和精髓,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建筑装饰设计需求来进行适当地改进和创新,并融入时代特色元素来增强现代建筑装饰的传统文化魅力和内在底蕴,这样可以使现代建筑有一种浑然天成、回归自然的感觉,极大地增强了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内涵。总之,三雕装饰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借助传统建筑装饰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形式来增强现代建筑装饰的设计效果,增强现代建筑的生机和活力,这是现代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无法达到的建筑装饰效果。因此,如何将三雕装饰艺术在现代建筑中进行有效应用值得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陈德敏.微州三雕装饰艺术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艺海,2015,(4):116-117.

[2]李小红.浙西古民居三雕装饰艺术对现代装饰设计的启示[J].包装世界,2013,(5):72-73.

雕刻的作用篇6

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优良,古典家具的雕刻艺术更是为古典家具平添了几分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明清家具的雕刻装饰艺术文化,源远流长,与中国的古典竹、木、牙、角器雕刻艺术品一脉相承,是受商周青铜器、春秋玉器、唐宋陶瓷器等雕刻艺术品的熏陶影响,吸纳其精神文化,体现在家具上的升华结晶。

精美的良木雕刻是古典工艺家具中主要的装饰手法,其艺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传统家具本身的外在价值,是中国古典艺术之奇珍。明代家具体现了中国古典家具的精华,其造型和做工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明式家具的雕刻艺术与先秦两汉传统艺术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与同时期其他工艺制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展示了明清两朝民族文化的精神,既表现了帝王富丽华贵的生活,也表现了文人崇尚高雅的心境,同时又反映了平民祈望祥和幸福的美好愿望。

2古典工艺家具雕刻艺术赏析

2.1美观多样的雕刻纹饰

古典工艺家具雕刻纹饰多样,雕刻图案题材丰富,风格各异,在明清时期家具雕刻达到艺术的顶峰。明式家具质朴简洁,在装饰上简单大方,主要是为了体现其材质美而形成具有清新雅致与明快的简约风格特点,其雕刻手艺精细而且结构比较严谨,根据家具的整体需求,对家具的局部进行适当的雕刻装饰。

按雕刻图案题材分类,明式家具雕刻图案是我国雕刻艺术的集大成者,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无所不包,但其倾向于松兰竹梅等植物题材和龙凤祥瑞等动物题材,突出特点是大量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主题,如连环、如意、云头等来表达平民对幸福祥和生活的美好愿望。

按雕刻图案所在位置来说,明式家具不同部位的雕饰图案基本形成了独立的雕饰样式,有一定的范式,主要是在家具的椅背、牙子(包括各类角牙、挂牙、站牙、牙板、牙头、券口、圈口及档板等)、腿足、端头、结子以及各类板面等部位雕饰,工精意巧,具有灵动的装饰效果。有些结构雕刻不仅起到装饰的作用,还起到支撑加固的作用。另外,在家具的显眼部位通常以雕刻或线形雕刻装饰的手法做小面积雕刻装饰,与大面积素底形成鲜明对比,也是明式家具雕刻的常见形式。

2.2意蕴悠长的雕刻内涵

古典工艺家具雕刻的纹饰图案大多有固定的寓意,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累沉淀,也是我国古代人民美好愿望的寄托。如植物类的雕刻纹饰中,不同的花卉植物依据它们自身的特点被赋予了不同的品质和寓意,如牡丹象征富贵华丽、莲花象征清正廉洁、梅花象征刚健傲骨、菊花象征高洁优雅、兰花象征朴实无华等,传统的文化给它们寄予了一定的精神内涵。再如飞禽走兽类的雕刻纹饰,龙作为皇权和贵族的象征成为人们崇拜喜爱之物,云龙纹、拐子龙等龙纹多装饰在宫廷及皇族使用的家具上;凤作为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成为我国古代人民所崇拜的图腾。另外,在古典家具的雕刻纹饰中,很多将不同题材的图案组合在一起,将图案中的同音字和谐音巧妙运用,从而形成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如“五福捧寿”、“凤穿牡丹”、“福庆有余”、“麒麟送子”、“松鹤万年”等固定的搭配,这些吉祥的搭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非常盛行。

同时,古典家具雕刻图案受传统文化影响颇深,儒家倡导“修身”理念,梅兰竹菊四君子成为雕刻图案的首选之物;而飞天、莲荷、火焰等的纹饰则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以“寿”为主题的图案是道家长生不老思想的延续。

2.3日趋成熟的雕刻工艺

家具雕刻的工艺在能工巧匠的不断实践探索下,在明清时期发展成熟,雕刻技法包括圆雕、浮雕、透雕、半浮雕半透雕等,明清家具充分运用了雕、嵌、描、堆等工艺手法,雕与嵌是清式家具装饰的主要方法,清代除了继承明代原有的竹嵌、玉嵌、石嵌等形式外,又发展了螺钿嵌,产生了珐琅嵌、瓷嵌和骨木镶嵌。其雕刻工艺程序流程主要由“拓样”、“制粗坯”和“扫活”三大部分构成。

(1)拓样。将预先设计好的雕刻纹样绘制到雕刻工件上,形成雕刻的参考纹样,即“拓样”程序,是雕刻加工的重要步骤,对后续加工及雕刻部件最后的美观性有直接的影响。在进行拓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拓样用的纸要轻薄通透和柔软,显露出木材本色的同时要完全贴合在木材表面;在处理较大的纹样尺寸或对称式分布和形状复杂的纹样时,可将纹样分块复制,但要注意拼接处纹样切忌重叠;粘贴时应将浆糊刷在工件上,而非纹样上,避免中间出现气泡和杂质。

(2)粗坯雕制。把拓样处理后的雕刻工件,根据整个纹样的设计意图和表现形式,经过凿、锯、磨等加工出具有纹样轮廓的雏形。进行粗坯雕刻要等拓样贴纸牢固后进行,经镂空和去边后的工件即可进行“锉毛边”的处理,在浮雕制粗坯的过程中存在前期“铣地”处理的要求。

(3)扫活。在扫活之前要先用圆槌敲打各种型号的铲和凿,避免直接进行铲削造成雕刻纹样的破坏,然后用光木锉、尖木锉、刮刀片及型号较小的铲刀对基本完成的雕刻纹样进行细致的修补,修补后用砂纸将其打磨至光滑。

3对现代家具装饰的借鉴意义

现代家具在进行装饰时,很多都采用雕刻装饰大量的传统图案,增强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但由于题材和雕刻装饰的形式都是从明清家具上直接吸收借鉴,甚至全盘抄袭明清家具的雕刻纹饰,缺乏应有的创新,失去中式家具应有的韵味和风格,难以满足现代人的精神和审美需求。

因此,在借鉴古典工艺家具雕刻艺术时,要对古典家具雕刻图案进行提炼:首先,要选择寓意美好的图案,如龙凤麒麟等祥禽瑞兽,运用象征和寓意等的手法,体现对“乐”感文化的追求;其次,要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将自然界的花鸟鱼虫、山水树木等作为设计的题材,并将美好的寓意赋予其上,体现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再次,要体现含蓄美的文化特征,运用“藏”与“隐”的手法,追求“言不尽意,弦外有音”的物我交融的意境,体现质朴与协调的审美情趣,强调家具与环境,家具与人的协调融合;最后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偏好有所不同,在进行家具装饰图案的设计制作时,要结合当代特点,进行简约和适度装饰,体现现代人的个性和追求。

在进行现代家具装饰设计时,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怀旧情怀。同时要改良雕刻工艺,克服传统雕刻工艺中的缺陷,加强对设计人才的培养,考虑用电脑制图设计,增强雕刻图案的精准性,加强技术的提高,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益,加强雕刻工艺的技术的准确性和规范化管理,融入新的材料,设计出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家具装饰。

4结语

雕刻的作用篇7

关键词:砖刻艺术;徽州砖雕;现代装饰设计

中图分类号: TQ174.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砖雕的发展历程

中国砖雕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砖雕仅仅是简单的模印花砖、地板砖等,且雕刻数量少,雕纹粗糙。至秦汉时代,砖雕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秦砖汉瓦”不仅形体巨大同时制作规整,雕纹也更精美。

两汉时期的调转内容全面继承了秦代传统,在秦汉雕绘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历史故事、庭院建筑、现实生活等雕刻题材从而丰富了砖雕的艺术风格和内容形式,让砖雕艺术的发展迎来了中国砖雕发展史上第一个小艺术高峰。

魏晋南北朝时期砖雕制作呈现低迷状态,既没有汉代画像砖的生机活力,也缺乏后唐宋砖雕的豪迈大气,这一时期的砖雕艺术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到唐朝,经济的发展以及民风开放重新赋予了砖雕艺术新的活力,砖雕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河南安阳修定寺和大明宫遗址出土的唐代画像砖不仅雕刻内容丰富生动,且雕刻富有层次,人物花鸟生动形象。

至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当时社会经济实力的雄厚更是让砖雕艺术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代。在长达两三百年的明清统治时期,各地域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迥异的砖雕风格。较著名的有徽州砖雕、苏州砖雕、广东砖雕、北京砖雕等。

而在这些派别中又以安徽南部地区的徽派砖雕最负盛名。下面笔者就以徽州砖雕为代表就砖雕艺术对现代装饰设计的影响和具体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2砖雕艺术的思想发扬和工艺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徽州的建筑装饰就是儒家思想的一种民间体现。因为徽州建筑内容都选用“二十四孝”、“卧冰求鲤”、“百子闹元宵”、“苏武牧羊”为雕刻内容,作为一种载体形式,其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另外它在雕刻过程中还将儒家传统文化和程朱理学融合在一起,让雕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式更生动多样。此外,徽州砖雕的艺术特色也颇受当地文人和画家的影响。例如徽州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新安画派”,因此很多建筑装饰在安排画作时也都采用新安画派的作品。

徽州雕刻题材丰富多样,雕刻题材结合不同房主的需求而衍生出不同主题的雕刻画面和雕刻内容。但几乎所有雕刻内容都呈现出朴素、原始、自然的古文化底蕴,同时雕刻过程中,艺术家们也总能将设计理念的表象和设计本质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审美和内涵的双重要求。

徽州砖雕艺术是古建筑文化在民间的凸显,其对今天的雕刻艺术甚至是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因为徽州雕刻经过几千年的艺术沉淀和技术经验积累,有着独特的雕刻手法,传统的雕刻手法包括线雕、浅浮雕、圆雕、透雕等。不同建筑可以结合自身特色选择不同的雕刻手法,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雕刻艺术形象和特色。

徽州雕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雕刻手法多样,雕刻构思新巧,很多徽州雕刻艺术都可算作民间艺术的典范。且其在雕刻选材中不仅注重其新颖趣味,更注重题材本身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很多雕刻会借用一些吉祥造型并通过巧妙的雕刻手法将装饰中富含的意义表达出来。

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和发展,传统的建筑装饰设计不仅要坚守传统特色同时也融入了新时代元素,现代很多雕刻都融入将宗教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为雕刻创建出一套新的创作思想。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徽州砖雕也实现了“新技术”和“新题材”两个方面的突破。“新技术”主要是指砖雕采用了新的加工手法,“新题材”则是体现在新时代雕刻在选材时运用了具象写实和大胆自由发挥等新颖题材。

3徽州砖雕建筑装饰设计的人文价值和其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徽州建筑不仅受中国传统大众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徽州人文和地理的影响。且徽州雕刻因受中国传统儒家和程朱理学文化的影响,雕刻品总呈现出儒雅的文化气息。雕刻家门在雕刻时将自然事物和现实事物完美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天人合一的追求。

同时雕刻在设计时也是本着自然和现实结合、装饰外形和内涵统一的设计理念。古代徽商常会在事业有成时衣锦还乡,而返回家乡的徽商也会出钱修建家族宗祠和祠堂来昭示自身事业的成功以及家族的兴旺。

因此徽州雕刻很多时候都是民间风俗文化、商人文化、历史文化的体现和融合,没有徽商的帮助,也不会有存留至今的精致的建筑和雕刻。由于古代封建等级严格,因此即使徽商经济实力雄厚也不能建造华丽壮观的建筑,因此徽州建筑多以外观简单大方,内部构造精致,建筑装饰华丽为主。这种环境给徽州雕刻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新安画派、徽州篆刻等的蓬勃发展也丰富了雕刻的手法和内容,让徽州雕刻呈现出了更真实、全面的社会人文。

徽州是中国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的地域,其融合了南方和中原的装饰艺术和文化。因此徽州文化有着浓厚的地域气息同时也反应了中国的大众文化。徽州雕刻运用灵活,不同的建筑、不同的部位雕刻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有差异,几乎每个雕刻位置都有其独特的雕刻风采。徽州雕刻不仅仅是当地文化的呈现,同时也是各地文化的融合,所有雕刻建筑都含有浓厚的文化和地域气息。

4徽州雕刻对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应用和意义

余志坚先生对现代建筑的解释是:“现代建筑装饰有别于一般的建筑装修……,前者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环境以及相应标准,运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室内环境。”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装饰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而起发展更是推动了现代技术的进步并带动了工业、电子行业的发展。

各种装饰材料的“接踵而至”让人们在建筑和雕刻材料的选择上有了更的大的空间。结合人类对绿色环保型社会环境的号召,绿色环保化装饰材料应用而生。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建筑装饰和装修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但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多元社会中,人们过于注重装饰的华丽而忽略了材料本身的环保性。因此即使时代在不断进步,我们也应当认真学习古代装饰中材料的选择方式,让现代建筑装饰能够更加创新、富有内涵。古徽州建筑雕刻主要包括三个设计特征:

4.1徽州建筑在选择建筑装饰时并不单单注重外表而更注重雕刻本身的内涵和意义。不同的雕刻部位会雕刻不同主题,不同的家具类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雕刻形象。简单的说,就是能够通过雕刻装饰的表面来凸显雕刻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4.2古徽州雕刻融合了传统儒家文化和当地风俗民情,富含这很深的文化内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同的雕刻结合房主的意愿和不同地方的民情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含义,例如一些房屋采用了将八仙图和文房四宝结合的雕刻方式,从而体现了房主希冀自己的子孙后辈能够各显神通;

4.3徽州雕刻将社会现实、经济发展、艺术和文化融合在了一起,记者相互推动发展,铸就了徽州雕刻文化的辉煌。

现代建筑装饰和传统徽州雕刻之间有很深的关系。在文化层面上,现代建筑装饰融合了东西方宗教、不同地区的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文化,而传统徽州文化则传承了传统儒家文化和朱理阙学、新安画派等。

无论是传统徽州文化还是现代建筑装饰都有着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创新之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在技术层面上,传统的徽州雕刻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和技术经验积累有着多样的雕刻手法和精湛的雕刻技艺,可以形象生动的利用雕刻外形凸显出雕刻的内涵和价值,但是传统雕刻都是纯手工制造而成的,虽然制造工艺精细,但是耗时长,制作成本大。

现代建筑雕刻运用了现今的技术手法,在结合了东西方雕刻技艺的基础上,在雕刻内容和风格上融入了西方宗教文化,可以说,现代建筑装饰时传统雕刻装饰的升华。

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要求人们能够创造出更多多样化的文化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徽州传统雕刻文化的质朴感和现代人们强调的“回归自然”不谋而合。现代建筑装饰将传统雕刻艺术和现代建筑环境以及风格结合在一起,在抱着了现代建筑气息的前提下又营造除了独树一帜的雕刻风采。

由此可见,将徽州建筑雕刻艺术融合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至关重要。且在现代建筑装饰选择中,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越来越重视,很多现代建筑装饰都糅合了中国传统元素,而徽州雕刻装饰效果即使在现代建筑中也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5结语

在现代建筑装饰中,我们将雕塑中的艺术手法和雕刻主体提取出几个标志性元素,并广泛将其应用在建筑的各个领域中。这样的建筑语言不仅更加丰富多样且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在提升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现代建筑装饰也提高了建筑的外在形象品质和内在底蕴,这两者的融合统一,才是现代建筑装饰发展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袁哲慧,高玉卓,江滨.徽州“三雕”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价值.美与时代:上.2012.(8).

[2]质朴.简洁的艺术式样典雅含蓄的建筑装饰——浅论明清时期徽派砖雕艺术的文化特征唐珂.电影评介.2010.(2).

雕刻的作用篇8

关键词:皖南;竹刻;艺术;工艺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49-01

徽州古称“新安”,地处皖南。明清时期,那里文风日盛,逐步形成业儒传统,并诞生了著名的“新安文化”。历史上,徽州不仅以产纸、墨、砚著名,砖雕、木雕、石雕并称“徽州三雕”,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而且竹雕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骄人业绩。因此,随着嘉定、金陵、浙江三个艺术流派的兴起,“徽派竹雕”也很快显明于世。

“徽派竹雕”的代表人物有吴元满、李希乔、张立夫和程文在等。吴元满是明末安徽人,精通书法,擅长篆刻尤喜“六书”研习。因此,竹雕独显文字风采,并以金石碑体为主,运刀时都能和运笔一样得心应手。形成了浑如三代鼎彝的独特艺术风格。李希乔是清初著名的竹雕大师,号“石鹿山人”,他的竹雕既有吴元满书法入竹的风绪,又有新创,简笔刻画如竹石、人物山水臂搁、笔筒,线条简洁、流畅,画面清丽而富有意韵。张立夫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成名的竹雕大师,以多才多艺饮誉江南。以雕版、刻漆为业,多有建树,竹雕作品也独具一格。

翻簧竹刻。竹刻之一种。也叫“贴簧”、“竹簧”、“反簧”和“文竹”。将毛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一层竹簧,经煮、晒、压平、胶合成镶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纹样。内容有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不少清代乾隆重时期的翻簧制品,当时的福建上杭,制作的翻簧器相当精美。此后湖南邵阳成为重要产地。道光咸丰以后,上海嘉定也成为生产中心之一。浙江黄岩、四川江安,亦是著名产区。翻簧的雕刻,多在很薄的竹簧表面,故以阴纹浅刻为主,亦有施以薄雕的。色泽光润,类似象牙。产品以实用的茶叶罐、花瓶、台灯、照相架、首饰盒、文具盒、笔筒和果盘为主。

“翻簧竹刻”的制作过程相当繁杂精细。整个过程包括:把楠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饰人物、山水、花鸟等文饰。竹簧经过加工打磨后,平整细腻、色泽淡黄有如象牙般光洁,造型上可方可圆、可成棱成角、规格上可大可小,过去因受原(圆)竹材料限制而不便体现的题材,在“翻簧竹刻”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翻簧竹刻”工艺品,其中的人物容貌生动传神,衣袂随风飘扬,花鸟顾盼有情,生动有致。

留青竹刻。竹刻之一。留青,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作为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竹青选用深山冬竹,经防霉防蛀工艺处理,成品第面光润。竹筠洁如玉,竹肌有丝纹,竹筠色浅,年久呈微亮;竹肌年愈久,色愈深,色如琥珀。留青竹刻,宜充分利用这种质地和色泽变化差异,采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层次,形成色彩从深到浅,自然退晕效果。明晦浓淡,因景而施。留青雕刻的笔筒、臂搁、匣盒、扇骨等器物不仅精巧,而且外表润泽,色泽近似琥珀,历年越久,竹肌颜色越红,图案部分就越突出,如经常把玩摩挲,则光滑如脂,温润如玉。

雕刻留青,大多先制成器物,然后在竹面上打好画稿,运用各种雕刻技法操刀。留青竹刻很讲究用刀,雕刻刀以弹簧钢制成,风格不同,用刀也有区别;用于切边线,用斜口刀;铲去空白处,用平口刀;刻留青部分,用平口、圆口刀;刻划毛发之类,用槽刀。刻划蜻蜓之类的薄翼,则要把翼筋凸出,薄膜处用圆刀铲去竹青的十分之七,利用色泽和雕刻深浅的对比,充分表现薄翼透明的质感。如留青竹刻艺术家徐素白先生雕刻的蜻蜓、月季花表现手法巧妙,精细入微,物象质感强烈,清秀典雅,浮然竹上,堪称留青竹刻之珍品。

阳纹砂地:竹刻技法之一。系阳纹刻法,地作砂粒状,有细砂地、粗砂地、核桃地、香橼地(一名桔皮地)等。薄地阳文: 竹刻技法之一。其义有三;一指清代吴鲁珍所刻浅浮雕,其刻法浅于明代的高浮雕,故名“薄地阳文”。一指较吴鲁珍浅浮雕更低的阳文。近人所谓“薄地阳文”,将花纹以外全部竹地或邻近花纹四周之竹地刮去,使花纹微微高起,然后雕刻。陷地深刻:竹刻技法之一。一种深刻,比一般深刻更深。竹林表面光素,称为地,所雕图像全部刻陷地中,有五六层,始达其最深处,故名“陷地深刻”。此法始于清代前期。 竹刻地纹:竹刻技法之一。其地纹有四;一为光地,即平地。二为空地,即透雕之镂空地。三为几何纹地,如雷纹、波纹、鳞纹、锦纹等。四为糙地,即砂地,以形似得名。纹覆地,地承纹,地为纹辅,纹因地成。

竹刻虽是小器,但往往精雕细琢。竹刻光传统手法就有透雕、浮雕、圆雕等,创作者不仅要有绘画、书法等功底,还要练就娴熟的刀功手法,对综合素养要求极高。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家辈出,风格独特。因此对后来的藏家来说,明末至清乾隆期间的竹刻作品最为珍贵。

参考文献:

上一篇:食堂文化创意设计范文 下一篇: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研修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