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4:21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篇1

【关键词】艺术设计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校园精神的凝练,是学校潜在的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成熟的校园文化能够积极影响校内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并且推动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全面、深入地挖掘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和提高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一、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校园精神的体现,但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形成各种不同的具体的实物展示,如校园景观和文化产品等。而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方法、设计手段及成果展示等,可以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景观的营造、文化产品的设计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持,并能够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和国外众多高校都有一定的体现。例如,有的高校为了打破校园固有的边界限制,利用开放式的建筑形式和自然式的景观设计,贯穿于校园的整体规划中,特别注重学校在整体规划、建筑设计及景观小品的表现形式,强调“无边际”或“无围墙”,完全向社会居民开放,让学校融入整体环境中,成为社会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样也无形增加了校园的面积,还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校园文化。如武汉大学的校园内就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注重学术文化、创新文化、历史文化以及樱花文化的宣传,利用各种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将校园文化的特质进行表达,注重校园内的景观小品和公共设施的设计,充分体现“自强、弘毅、求实、拓新”的校园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自然环境的营造,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风景优美的高等学府。

利用艺术设计增添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校园精神结合,在物质环境中感受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地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深度挖掘艺术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巨大潜力,能够帮助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元素表现的作用

校园文化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每种表现形式都具有其独特的影响性。文化的表现要经过从意象表达到形式表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艺术设计可以有效地对校园文化元素的提取和文化元素的表现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在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虽然十分注重艺术设计的作用,但是在艺术设计表现形式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充分,单纯地理解为对校园的美化建设。对于如何充分发挥艺术表现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利用仅仅停留在表象上,没用挖掘其深层利用价值。

针对艺术设计表现手法形式的单一,在校园文化艺术表现的时候,要注重艺术设计与校园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要合理、充分地提取校园文化的表现元素,进而结合校园精神对提取的校园文化元素进行设计与创新,拓展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法,寻求有效的校园文化表现载体。结合艺术设计的方法,将提取的校园文化元素进行具有艺术性与创新性的设计,结合设计元素的表现形式,丰富艺术表现的形式与种类,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元素的表现。

三、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产品设计的作用

合理、合适地把艺术设计作品转换为校园文化产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将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融入校园文化中,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树立校园文化品牌,能够营造更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利用校园文化不同的特质进行艺术设计作品的创作,再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把艺术设计作品转换为具体的艺术设计产品。这种由提取校园文化元素设计转换而成的设计产品,既是校园文化下的产物,同时其诞生也可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不仅包括校园文化具有实用功能性的产品,还包括校园景观小品设计、绿化设计、公共设施设计、视觉形象设计及虚拟现实设计等。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和设计手法可以为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和评价机制。注重设计成果转换,将设计作品转变成为设计产品,积极研究艺术表现形式艺术转换方式并进行推广,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表现形式,也可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四、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产品展示和推广的作用

校园文化产品的展示和推广能够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宣传、展示和推广的过程中和方式上,可以充分利用艺术设计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文化产品的展示与校园文化的推广,从而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根据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特点及校园文化精神的展现,举办各种形式的艺术展会,研究校园文化产品和艺术设计的结合方式、展示方式、推广方式和营销方式,积极进行校园产品的营销。这样既宣传了校园文化产品,又传达了校园文化。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更加全面地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挖掘校园文化形式表现,树立校园文化品牌形象,加强校园文化景观设计,丰富校园文化产品种类,注重校园文化产品展示,研究校园文化艺术化营销模式,可以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结语

艺术设计产品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把校园文化精神融入艺术设计中,通过艺术表现形式更具象地传达校园文化精神。校园艺术设计和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给艺术设计更好的展示平台。艺术设计专业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多方位的联系,如何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更加全面地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推广价值。

(注:本文为2013年度湖北经济学院教学研究课题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018)

参考文献:

[1]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冬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社会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篇2

【关键词】体育课程 校园文化 策略研究

1.体育课程的概念

体育课程是以学生的身体为出发点,教师通过体育教学和合理的体育锻炼,使学生体质增强,对体育有所认识,意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体育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强身心健康,也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开发自己的认知能力,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由此可看出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2.体育课程的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的校园文化建设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实现教育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体育课程所传达的不是一般的知识,是体育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发掘人的潜能,开发人的认知力,创造力,理解力和想象力,提高人的体力和智力,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审美意识、身心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体育课程的最终目标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体育课程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体育课程的设计本着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力,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意志品质,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从体育的学习中领会体育精神,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体育课程的设计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重要作用。

3.体育课程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体育课程设计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不断加大教育体质改革,作为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大多学者都是对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进行研究,有理念方面的研究,也有实践方面的研究,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提出许多设想,由传统的竞技运动为主线,改为体育与健康为主线。体育课程设计的科学化,有组织性的加强内容选取,丰富课程设计的多样性。

3.2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体育课程设计中理论基础薄弱,大部分研究将重点放在实际的操作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上,这样的研究固然重要,但没有课程设计的整体理念和思路研究,失去了体育课程设计理论的指导意义,变成了就事论事的讲述,这样的研究显得肤浅。也有许多研究注重描述现象,没有过多的方法和策略,使研究失去意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不能提出好的建设性意见。体育课程的设计理论如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与体育课程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更加科学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显薄弱,使许多的研究成果变成了空想和纯理论的状态,不能为体育课程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降低了研究价值。

4.体育课程的设计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4.1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理论知识建设。体育的技能与理论知识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过硬的体育技能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理论知识的运用可以提高体育的技能,所以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我们在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通过理论知识使学生对体育有一定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力等的提高作用,把健康和娱乐身心落到实处,拥有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校园文化建设。

4.2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竞赛环节。体育课程的设计加入竞赛环节,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所习得的体育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可以通过竞赛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和完善体育技能。体育竞赛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比赛的过程中放平心态,不看中结果,只注重比赛时的乐趣,团队的协作意识,使命感及荣誉感,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提升。

4.3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课外体育活动建设。体育课程的设计要本着为学生终身体育做基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学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课外体育活动是课上体育活动的延续,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要做到课上课下两手抓,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体育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组织课外的体育活动,课下增加体育社团和体育竞赛的组织,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与学生多交流,使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氛围。

4.4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创新性。为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丰富体育课需要,构建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体育课程不能是一味以原来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在体育课程设计中应加入新的元素,创新体育课的项目。例如在体育课中加入游戏环节,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体育带来的快乐,做到寓教于乐。也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入到体育课程中,人们从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中能感受到快乐和放松,愉悦身心,对传统体育文化充满自豪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发展,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及校园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翟奕轩,以和谐校园文化推动体育健康课程建设[J].上海

体育学院学报,校园文化,2009,2,305-45。

[2]徐颂峰,体育课程“课韧庖惶寤”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校园

体育文化建设,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1。

[3]郭雅,聂东风,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现状与建设策略,西

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6月第33卷第2期

[4]王乐,略论体育健康课程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教学与管

理,2011 年3月20日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篇3

【关键词】校园设计;景观;文化;建筑

University campus building design melting in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scenery

――By example of building design for occupation technique college campus of Chuzhou, Anhui province

Zhu Xing -li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SuzhouJiangsu215000)

【Abstract】In the technical college campus of the province Chuzhou occupation of Anhui the programming and the building design, designer thorough studied base view and cultural resources, combine ages a new technique on inheritting and developing a local traditional build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culture with new material characteristic, design the building sets that matches spirit in the scenic area place, to current our country the direction of the building design have investigate worth.

【Key words】Campus design; View; Culture; Construct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东南方向与江苏省的南京市毗邻。滁州自古人文荟萃,不仅留下韦应物、坡、欧阳修、辛弃疾等人的历史足迹,而且还养育了朱元璋、戚继光、吴敬梓等无数名人;不仅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名亭”的醉翁亭,而且有开中国农村改革之先河的小岗村。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以工贸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新校区东临丰乐南路,西临环滁西路,交通条件优越。校园规划用地59.4公顷,学生人数1.2万人,规划总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

1. 对基地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精神的寻求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城市西南部边缘地带,西侧是部级风景名胜区――琅琊山风景区,因而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与厚重的地域文化。琅琊山风景区包括琅琊山、城西湖、姑山湖、三古等四大景区,面积115平方公里,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古建筑群为主要观景特色。区内人文景观丰富,有始建于唐代的琅琊寺,有卜家墩古遗址留下的大量古迹和文物,还有著名碑刻唐吴道子画观音像、唐李幼卿等摩崖碑刻近百处。历代著名文人雅士如韦应物、欧阳修、曾巩、苏轼等趋之若鹜,均以诗文纪其胜。故琅琊山为我国24座文化名山之一,为皖东的游览胜地。

醉翁亭,位于琅琊山半山腰,为我国四大名亭之一,它因镌有欧阳修文、坡字而著名。醉翁亭初建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当时欧阳修在滁州任太守,常在此饮酒赋文,琅琊寺住持智仙为特他特建造了这亭子。欧阳修自称“醉翁”,便命亭为醉翁亭,并作了传世不衰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醉翁亭四周的台榭建筑,独具一格,意趣盎然。亭西为宝宋斋,内藏高约2米、宽近1米、刻有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两块,为稀世珍宝。亭西侧有古梅一株,传为欧阳修手植,故称“欧梅”。亭前的酿泉,旁有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清澈见底 。

2. 新时期大学校园规划所需满足的功能要求

新时期大学校园作为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场所,是产生和传播知识的源泉,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功能,物质功能指校园为师生提供了教学、科研、学习、生活、运动、交往、娱乐、休憩等多方面的条件;精神功能则是校风形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热爱科学和激发创造力的能力。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正是在此要求下进行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

图1

根据基地现状及功能要求,把整个校园分成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实训区、景观区五个区块,各区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方便联系(见图1)。校舍布置充分考虑了分期建设的相对独立性和融合性,所以各功能区块布局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为根本出发点,体现人性化原则和分期实施的建设要求。

校园中的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的两条轴线将校园划分为结构框架明晰的几部分:综合楼矗立在东西走向的轴线上,它不仅是教学区的核心,而且更是学校形象和精神的象征。连廊的布置将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等各个建筑单体生动地联系起来,为师生们提供便捷的使用环境,也更进一步丰富了校园环境的趣味性。南北走向的轴线将教学区与运动区自然地联系起来。生活区和运动区体现着亲切和谐的尺度,让在校师生享受到怡然自得的课余生活。

3. 符合场所精神的建筑设计图2

基于场所拥有的风景、古建筑群、深厚文化等各方面的特性深入研究,同时也考虑到当地降水丰富等各方面条件,结合当代建筑设计手法与新材料的特点,综合考虑建筑风格,最终以具有浓重地方传统特色的坡屋顶形式为本次建筑群体的设计方向(见图2)。但是,我们也认识到建筑的时代性要求,当前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高度集约化的时代,时代精神是实用、简约而注重效率。因此,建筑设计也不可以过于拘泥于传统建筑。在建筑形式上总体上采用坡屋顶,这是就活动在校园空间内部的人们的视角而言的,从空中看,它是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的形式。在一个建筑群中,各建筑单体之间加强衔接的廊道,建筑布局上也相互呼应。建筑色彩采用灰、灰蓝、浅橙黄色为主,灰蓝色的屋面与天空中的蓝天白云浑然一体,灰色与浅橙黄色和谐搭配的墙面与绿化树木有机相融。简洁适中的玻璃窗户体现着开放豁达的时代性,抽象的榫头、木柱反映了传统建筑的信息,我们用新材料演绎传统建筑文化内涵,是继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在使用功能上,我们把雨水管、伸缩缝、雨篷、窗台与墙面、屋面上的装饰元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往往能够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

图3

综合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见图3)。该建筑集图书、行政办公、电教信息、教学研究功能于一体,主体建筑12层,气势磅礴,是全校建筑群的制高点,6层以上用于行政办公,下面布置的教师办公用房,正对校园主题广场,有着很好的视觉欣赏效果。北面群楼为电教信息用房与教学研究用房;南面为学校图书馆,主楼西侧是千人大报告厅。所有用房通风、采光条件良好,疏散便捷。综合楼架空层部分利用地形高差设有机动车及自行车停车位,方便师生的使用。

图4

图5

图6

教学楼与试验楼以教学组团的形式组合布置,为各系教学提供了便利,同时与综合楼、艺术楼等共同围合校园主入口广场,使学校空间生动而不过于空旷(见图4)。实验楼为内廊式、双面布房建筑形式,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楼内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的要求分别安排各类标准实验室及相关辅助用房设施。实训楼配置职业教育各专业需要的相关教室,大空间的车间、标准教室形式的专业实训教室,可以满足钳工、金工以及电脑、电子专业的不同要求,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艺术楼满足艺术设计、影视广告、影视动画等专业课程的安排,突出表现的是精致中显示大气的优雅形象。师生活动中心采用方圆结合的布局形式(见图5),立面丰富多彩,造型新颖独特,虽然该建筑在学校建筑中规模偏小,也能体现出设计师追求精品的创作精神。学生宿舍分别安排了4人间、6人间、8人间(见图6),可以给学生住校提供多种选择,平面布置为单元式,管理用房集中布置,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后勤用房包括服务用房、学生创业和商业服务一条街。商业一条街内布置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前适应社会,成为实践型人才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

4. 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

校园的建筑群总离不开它所存在的环境,为了体现校园所在地的环境特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在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对校园绿地景观进行精心设计(见图7~9)。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现代园林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在环境中体现现代教育气息和办学特色,将场所文脉融于环境之中,并将学校融于滁州古城与琅琊山风景区大环境氛围之中。

图7

图8

图9

校区东入口广场是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结点之一,由教学、科研、行政建筑楼围合而成,是进入校园的礼仪广场,设计以教学楼前主题雕塑(日晷)为中心,定位为晨曦广场,寓意早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有“一日之际在于晨”的含意。入口处设计成放射形的图案铺地和种植坛、流水和跳跃的报时涌泉,使整个入口空间大气现代又不失灵动活泼之感,同时又隐含“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深层寓意。

水景园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营造生态湿地,配置湿生植物和放养水生动物,达到水体的自我洁化功能,创造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在湖面南侧,设置了亲水平台、景亭、景观钢架等。满足休闲、遮荫庇雨的功能要求。同时强化了湖面的景观立面效果。使外环境的景观和建筑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各种主题空间由各类建筑围合形成,各种大小不一、主题各异,是师生交往、学习和休闲的场所。设计力求结合不同使用功能,创造随和安静的环境。或规则、或自然,简洁明快又富有变化,能带给学子们不同的精神启发。在各个主题空间适当点缀一些生动形象的景观小品,可选用优秀的学生作品,给同学们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展示办学特色和文化内涵。

校园生态环境类型多样,有坡地、平地、水体等,并且都具有一定的规模。植物群落有密林、疏林草地、观赏草坪、水生植物群落等等。选择各种类型的不同高度、颜色和季相变化的植物,合理配置,以“软化”庭院与建筑规则线条给人带来的生硬感;大量运用自然式的疏林草地与树丛景观,创造多种生境与植物景观群落。

5. 对当前建筑设计中继承与创新的思考

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化、信息快速化、材料国际化、市场多样化的时代。市场决定项目,设计服务于项目,建筑设计的品格往往跟着业主的意向走,这是这个时代的缺陷。一个成功的建筑作品,它的建筑本体一经展示在世人面前,立即就会成为各地模仿的对象,现在的交通条件与电子传媒为它的迅速传播提供了可能。在一个城市区块或是一个街区、一条道路上,资本都来自众多的个体,不同投资者个人喜好带来的结果是建筑形式的大杂烩。这样就形成了我国各个城市千城一面的似曾相识的城市建筑景观的现状。

基于对当前建筑设计行业存在问题的深刻反思,本案设计团队,坚持以精品取胜,坚持用令人耳目一新的建筑精品来引导建筑设计新的走向,这也是我们经过长期坚持精品取胜战略最终才能得以实现的。矗立在全国各地上数百栋建筑作品的成功让我们才能达到了现有的境界。我们设计的建筑坚持以使用功能为前提,坚持造价节约、使用节能、环境生态。在此基础上,追求建筑外观上比例协调、色彩协调、与环境间的协调。在建筑细部上,追求画龙点睛的效果。在细部刻画上,注重地方古典建筑元素的运用,以体现地方性与文化传承性。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篇4

关键词:校园环境设计;空间环境;教育功能;文化

学校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优美的校园环境不能塑造学校良好的形象环境,促进学校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能“达到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的目的”。因此,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校校园环境景观加以规划和设计,也就成为校园建设的重点。

一、校园环境设计的意义

(一)有利于塑造学校形象

良好的校园环境设计会对校园形象的塑造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并且有利于学校形象的彰显。例如,北京大学充满历史韵味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不仅使其成为判断学校品质和历史文化的最直观的途径,还使其成为旅游观光的热点。成千上万的旅客在校园漫步参观的同时,也在无形为校园形象做了最生动的宣传。

(二)有利于人文精神的传播

学校生活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一味地追求教育目标,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负面的影响。新时代的校园环境设计不仅要能给学生带去轻松愉悦的舒适感,还要能体现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有利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学校教育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播知识、培养技能、促进学习交流等方面,还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制定未来职业规划,使其能在人才竞争中抢的先机,帮助其提前进入社会角色,实现心理教育健康的正常发展。

(四)为学生提供学习娱乐的场所

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成功的校园设计不仅能为师生提供一个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学习环境,还应该为师生塑造一个可以放松身心的休闲娱乐场所,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和交流。

二、影响校园环境设计的主要因素

(一)自然因素

成功的学校校园环境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师生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同时还应切合实际、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首先,需要考虑的自然因素,包括学校校园所处的地理区域与地理环境,如地势、植被、湖泊、气候等,这些都是设计者在对学校校园进行环境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自然因素。只有结合学校校园所处区域的自然特点,才能设计出符合地理特点的环境设计。其次,还需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城市空间。不同的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因所处区域而形成不同的地貌特点,同时又因不同的经济、人文等因素形成不同的级别划分。设计者在对学校校园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只有充分考虑到校园所处地区的城市空间构成、地理特征、交通环境等因素,才能设计出更符合实际建设要求的环境设计。

(二)人文因素

人文因素,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学校校园文化和城市地域文化。前者是学校校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所形成的校规校纪校训,出现的杰出人才,以及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等;后者是指不同的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其中包括城市建筑、园林遗址等。人文因素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沉淀和人文精神的反映,它们都可以作为保留和开发的元素,最大化地应用到校园环境设计过程中。

(三)可持续发展因素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学校校园建设也提出了科学健康合理发展的要求。作为展示先进文化知识的前沿阵地,学校校园环境设计必须积极响应国家以及当地政府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提出的要求,维护好生态平衡的同时,也促进高校的长久发展。

三、校园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绿色生态性校园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作为传播和展示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学校校园必然会反映到这一趋势,因此建设绿色、环保、生态的校园也就成为许多学校校园环境设计的主题。从绿化资源的应用方式区别,绿色生态校园一般可分为:原生态性校园和景观化校园两种。原生态性校园,是指校园原环境的绿化面积较为广阔,天然植物较多,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应根据其原来的地理地貌特点进行规划和设计,尽量减少人为设计对原有生态系统和地理区域的破坏。这样的环境设计因校园天然生物保存比较完整,有氧性高。景观化校园,是指校园原环境缺乏绿化资源或者基本没有绿化,为了适应时代和校园建设的发展需要,只能引进绿化资源进行种植,这样的校园环境设计可保留的原环境因素较少,人工设计手法较多,设计风格和植物配置更加美观合理,整体设计效果工整,审美性较高。原生态性和景观化校园虽然绿化资源的应用方式不同,但二者都是在利用原校园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依据园林美学、环境学、植物学、规划学等知识,使学校校园的生态环境和师生的教学活动达到高度的统一和谐,进而保障了高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地域人文性校园

地域人文性校园是指设计者在对校园环境设计时,侧重发掘校园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风俗人情、人文地理,并将应用到设计过程。影响校园环境设计的地域文化性因素包括校园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气候,以及园林建筑等。人文景观既是进行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也是学校校园开展教育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建设人文性校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校园建筑的设计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很多学校都进行了扩展,为了能适应校园建设的发展速度,不少新兴科技也被引用到校园建筑设计之中,一方面,新科技大大缩短了校园建设的工期,另一方面模式单一的形式也造成了校园建筑人文精神的缺失。校园建筑不仅是学校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人文精神的反映。因此,在校园建筑建造时注入人文精神也就成为校园环境设计迫在眉睫的问题。首先,增强校园建筑的审美品位。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不同的校园建筑可以用来识别和注释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美好的校园建筑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的审美品位和思维方式。例如,厦门学校的校园建筑,秉承了传统闽南宗祠的建筑风格,向上翘起的屋脊和檐口与校园所处的山海环境相得益彰,既体现了独特的校园建筑文化,又对“百年树人、代代相传、兴家报国”的闽南儒家文化进了良好的传承发扬,可谓是校园建筑的典型成功之作。其次,能够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节奏。学校校园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也是展示先进社会理念和学习交流的场所。设计师在对校园景观规划时,既需要紧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还需要紧跟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抛弃一些已经不适合时代节奏的风俗和规矩。例如,湖南学校校园的无院墙设计,在不破坏学校校园本身良好的绿化状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校园所处地理区域以及周边环境的特点,合理地进行区域空间的开放,使在校学生既能更多地了解社会现象、体验社会生活氛围,又能增加积极的思想政治氛围的辐射面,促进了师生与周边地区的文化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学习,体现了新时期校园建设的创新思想和交流学习的愿望。2.校园雕塑的设计校园雕塑是校园人文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设计既要服从校园环境人文设计的整体性,又要与校园贴合校园原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理念,体现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成功的校园雕塑设计不仅可以增强学校校园的文化品位、审美趣味,还可以提升学生对所在院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例如,厦门大学的《跨世纪的嘱托———陈嘉庚与学生》群雕设计。设计者利用厦门学校校园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学校校园周围的自然植被作为雕塑作品的背景,雕塑与环境相互呼应、融合;而开放式的空间形式,则使观众可以直接接触作品、产生互动,进而营造出亲和、宁静的氛围。这一雕塑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让学生通过雕塑作品与校园文化产生了互动,发生了情感共鸣,体现了时代精神。3.知识研究性校园学校作为传播知识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教育,因此校园的景观设计除要满足绿色、生态、环保等必要因素外,其自身的知识研究性也是不能忽视的。由于目前我国国内的大多数校园还为综合类学校,因此对知识研究性校园的相关研究还不够,但这并不影响知识性校园的建设,由于此类校园都是在地域性和人文性校园基础之上发展起来,并且学校教育本身侧重传播知识的特点,使其能与前两类校园彼此融合、共同促进,并随着社会和学校校园环境设计的不断发展,尽可能体现出知识研究特点。

四、结语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学校校园的环境设计不仅要为师生交流学习的创造一个和谐的园林环境,还要促进学校教育观念和人文历史的传播和发展,这就使校园的环境设计不同于一般的环境设计。成功的校园环境建设,既是一所学校得以科学健康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校园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得以沉淀、延续和传承的基础。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知识的更新换代,以及设计理念的不断变化,都将导致未来的学校校园环境设计将不断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融合更多新时代的元素和创新精神,有关学校校园的环境设计的研究和探讨也将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张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6(14):38-39.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3]徐勇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2.

[4]范利飞.学校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80-9382.

[5]薛岚,郝东升.学校校园文化景观的探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6):58-59.

[6]张凯莉,周曦.学校校园环境设计问题的探讨[J].风景园林,2006(3):80-83.

[7]谢嘉琳.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景观文化设计浅议[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77-80.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篇5

一、引言

高校景区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从最开始部分具有独特校园景观的高校为实现高校的社会功能和宣传目的向公众开放,到越来越多的高校为美化校园,向师生提供宜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升校园景观质量,传承校园文化,参与国家A级景区评审,从而进入国家A级景区行列。但高校校园景区建设中也存在着为建设而建设、为评A而建设,忽略校园文化传承、影响校园育人功能、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景区建设在规划设计时忽略了校园景区建设的特殊性,违背了校园景区建设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生搬硬套,“创造”核心吸引物

部分高校景区规划设计没有与自己的专业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也没有与地方文化和特色较好融合,而是为了达到景区创A需要,凭空“创造”核心吸引物,比如,建设一个并非当地特色的园林,或者建一个跟自己校园相去甚远的微缩景观等等。

2.总体定位不准,偏离教育核心功能

高校校园景区建?O不能为建设而建设、为创A而建设,必须在体现高校核心功能--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总体定位。校园景区应该建设成为集专业教学实践、修学体验、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体验和景观观赏等功能于一体的、针对特定市场群体的宜学、宜游、宜居的旅游教育综合体。

3.功能定位模糊,影响学校和景区管理的协调性

从校园景区规划中的定位来讲,其总体定位的前提是将校园建成一个以育人为主体的校园,而非以游客游览为主的景区,因此在功能定位上,要围绕育人和教学展开,同时兼顾旅游休憩的功能,而非相反。从目前不少校园景区规划设计来看,这方面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这部分影响了学校管理和景区管理的协调性,有时,景区旅游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开展和校园的安全稳定。

三、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强调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结合校园历史与现状,突出学校专业特色,立足校园整体氛围打造,建设出既体现校园传统优势和专业特色,又具有时展精神的优美校园文化景观,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同时又能满足旅游功能的校园景区是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的重要任务,也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解决当前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关键。

1.校园文化传承原则

校园景区规划设计方案要对大学校园的气候、环境、地理和自然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艺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尊重与发掘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校园内外环境特色和校园文化内涵,从整体上确立校园景观的特色,坚持景区规划与传统校园文化的融合,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教育、治学环境。通过景观节点、建筑造型、环境小品等承载要素的设计,传承和强化校园文化气息,同时突出时代特色,满足校园历史与未来的文化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2.特色专业融合原则

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与景区建设的融合,甚至,很大程度上,学校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些优势特色专业,将他们作为核心吸引物进行打造和建设更能体现高校景区的独特之处和魅力。纯粹的景观建设打造出的高校校园景区将失去校园景区固有的特质和应有的特色。

3.以人为本原则

校园的规划与景观的打造是把社会、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结合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本着为师生、游客服务的思想,利用空间结构、建筑艺术和生态景观,打造特色鲜明、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优美校园,为师生营造学习、交流、创新、娱乐、生活的静谧美化的空间和良好的校园生活、学习氛围,为游客提供观光休憩、康体健身、修学旅游、教学实践体验的优美校园景区。

4.生态建设原则

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中贯穿生态性,充分利用植物的元素,通过植物语言,如立体绿化、植物小品等来营造校园氛围、凸显主题文化,建设生态校园,是规划设计的又一重要原则。

从整体上来说,规划设计中要合理布局优化生态环境,融合各个单元,达到校园生态环境整体优化、校园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创造一个高水平、高品质、多层次的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平衡的校园环境,体现“人――校园――环境”三者和谐共生。

5.功能分区原则

校园景区首先是校园,是教学场所。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满足师生的教学、工作、生活的物质功能和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需要。如在校园内多设置桌、椅、凳等,为师生的学习、休息、交流提供方便。

其次校园景区也是景区,是满足游客观光休憩、康体健身、修学旅游、教学实践体验等功能的景区。在景区规划设计中,也应该考虑游客的的需要。

因此,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中,应进行适当的功能分区,将教学功能放在首位,通过科学的游线设计以及用色彩或植物隔离等方式,将教学区域和旅游区域适度分开却又有机结合,使教学与旅游活动都能顺利进行,即互为补充,又互不影响。

6.安全原则

学校是人员密集之所,景区是人流汇聚之地,安全对高校校园景区来说至关重要,是规划设计时必须高度重视和优先考虑的重要原则。

6.1安全制度健全

规划设计中,必须按照公安、交通、劳动、质量监督、旅游等有关部门制定和颁布的安全法规和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并落到实处。

6.2救援机制健全

规划设计必须将医务室纳入方案之中,并对专职医务人员的配备做具体要求,同时要求健全紧急救援机制和完整的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6.3人防与技防一体

规划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消防、防盗、救护的需要,同时注意交通、机电、游览、娱乐等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危险地段标志明显,并且必须设计安装齐备、有效的防护设施。与此同时,在管理制度设计上,在特殊地段要有专人看守,不得有安全死角。

结论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篇6

(1)读书角针对学生而言,读书角是其除去教室、宿舍、图书馆外的重要学习场所,它的设计理念必须从为学生创造放松、惬意的外部读书环境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学习天地。因此,在龙安中学的校园景观设计中,将整齐的树阵作为设计重点。同时将趣味座椅纳入设计的范畴,让学生在日常紧迫的学习之余,心灵能够得到放松。学生在读书角既能够完成课外的学习,还能够贴近自然、放松自己的心情,感受到身心整体的愉悦。

(2)教学楼教学楼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整个校园建设的核心。在龙安中学的教学楼景观设计中,在教学楼底层设置了充满趣味的迷宫花园景观,其主要由灌木丛组成。选取的植物为红叶石楠,此种植物的颜色能够根据季节的变化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并在迷宫花园周围设置舒适的休闲座椅,学生在课间休息之余能够在此处放松心情。另外,教学楼相较其他校园内部的区域而言,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是一个较为需要安静的地方。因此,在教学楼的内廷则建设了以竹子为主要植物构成的平台。通常而言,竹子给人带来的第一感觉便是幽静。利用竹子作为景观构建的基础,能够更加凸显其安静,另外,从人文关怀方面出发,竹子有明目的功效。学生在课余休息时间放眼望去,一片绿色。不仅能够消除眼睛疲劳,同时可以放松心情、调整心态。

(3)青春广场校园内部的青春广场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日常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在景观设计中,主要以树阵为主,辅以特色座椅,距学生宿舍楼较近。在日常休息的时间段,学生能够自由地在这个绿色天地释放能量,玩耍或娱乐,展现其青春活力。在炎热的夏季,浓郁的树阵能够为学生遮挡太阳,为学生创造舒心的校园活动环境。

(4)校园通道在龙安中学,校园通道中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其知彰廊、翠微亭、墨轩廊等。知彰廊设置于校园内部的运动场四周,能够为学生观看运动比赛提供较好的服务,同样也可以成为学生日常放松交流、学习的场所。它的命名是取自乾隆所题的“四知”,选之《周易•系辞》。“知彰”意味着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针对龙安中学而言,其办学理念主要是为追求团结、文明、求实、奋进,而知彰廊景观的设计理念便是取自校园文化中求实的观念。而翠微亭的景观构成是将树阵与休闲庭落相结合,定位于女生宿舍附近,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休闲读书的去处。墨轩廊则是处于学生食堂前,供学生清洁餐具的长廊。长廊建设材质主要选择为木材,辅以植物设计搭配,体现其优美、典雅的校园文化内涵。

(5)校园正门校园正门的景观设计是影响学生每天初期心情的重点,同样也是校园文化内涵最直观的体现。龙安中学针对正门的景观设计主要采取中式建筑的风格,由于其地形因素较为复杂,设计中充分发挥地形的优势方面,设置斜坡的形式。并在入口周围建设绿色草坪,将竹子作为其装饰品,从整体上呈现了校园和谐的“开场”形式。上坡同时代表着进步,向上。校园文化中“腾飞”的理念同样也体现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未来,校园正门独特的设计是其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

(6)主题雕塑在龙安中学校园内部的中心广场上设置有寓意为“龙的腾飞”的主题雕塑,它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段,是吸引师生及家长目光的焦点。雕像古朴的风格与现代化的校园景观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将传统与现代设计融合,将校园文化核心“腾飞”寓于景观设计中,为校园文化的宣传塑造了良好的氛围。而雕塑周围的植物主要是色彩烘托的表现形式,衬托植物的质感,赋予其生命力,让整个校园景观充满生机。

(7)文化墙针对基于校园文化传播视角的景观设计而言,校园内部的文化墙不仅是将空间划分、分离的媒介,同样也是展现其文化的内涵的关键工具。龙安中学在设计文化墙景观时,将钢竹、文化石饰画、浮雕、青砖等设计元素相结合。将古今中外闻名的画卷,以浮雕形式展现于堡坎上,营造一座富含文化艺术感的校园景观长廊。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将校园文化融入其中。文化墙是最好的平台,它不仅能够起到宣传校园文化内涵的作用,同时将校园的基本办学理念与办学方针雕刻于文化墙上,还能够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外部影响,起到文化宣传的效果。

(8)植物绿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植物作为其绿化的关键对象,它不仅是打造和谐校园氛围的良好工具,同样也是校园内部生物教学的重要标本来源,能够为学生生物实践提供良好的基础。龙安中学校园内部景观组成的植物采用类型十分丰富,不仅包括各类乔木、灌木,同时还有形态丰富的花草。将其组成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划分校园空间,呈现细节的变化,营造趣味的植物景观环境。基于校园文化的植物绿化设计,亦可以做到将教学理念融合其中。让学生参与到树木种植、花果培养的过程中,从中感受到责任落实的成就感及丰收带来的心理愉悦感。为每种植物建设相关的识别标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学到相关的知识。

二、校园景观设计中应用校园文化的经验总结

基于龙安中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成功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校园景观设计的具体经验。首先,校园景观设计的功能并不能仅仅停留于艺术表现的层面,而应将校园办校理念、校园文化宣传与其景观特色相结合,深化文化的影响力,构建充满文化特征的校园景观设计。其次,确保校园内部整体建设格局的和谐性。景观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其自身的个性表现,同时还需做到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因此,在校园景观设计时,需要注重空间之间的联系。根据具体建筑物的特点,营造有效连通的空间联系。从整体上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建筑上反映出校园文化的实质内涵。除此之外,校园景观设计还需要设定统一的文化风格。校园景观设计并不同于传统的商业性的景观设计,它的文化设计重点是体现整体校园文化的和谐性,能够给广大师生带来正面的氛围感染。在景观设计中,不能过于强调视觉方面的享受,而应将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作为设计关键,体现其精神层面的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运用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使整个校园内部的建筑与校园文化的宣传达到和谐统一,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其置身校园,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学校作为社会培养广泛人才的场所,必须发挥其文化感染作用。无论是针对旧校区的改造或是新校区的景观设计建设而言,都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表现层面。而应以校园文化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充分发挥校园独特的文化优势,规划和谐统一的景观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篇7

关键词:高职校园;景观设计;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TU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04(2015)03–0069–02

创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景观,对高职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有着直接联系,其能通过校园景观这一载体,对学校的历史文化、发展近况、未来展望做出充分的展示,并影响着学生的精神层面,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精神炼炉。

1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在高职校园景观的构建上,文化内涵在景观设计中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功能的角度出发,校园景观包括广场、运动场地、集散空间、道路、植物、山石水体以及各类建筑等,这些景观的存在发挥着他们各自的作用,共同为学校师生提供着舒适的学习环境以及便利的生活场所。其次,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校园景观包括校园自然景观和校园人文景观两类。在校园景观的建设上,多种多样的植物类型、接近自然的山石、姿态多变的水体与人为的建筑艺术相结合,共同营造了一个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统一的生态环境,为广大师生带来了美的享受。最后,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校园景观设计可以将人性的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完美的诠释出来,以达到激励师生不断学习与进步的目的。

2文化内涵的表达原则和表达依据

2.1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原则

(1)中心性原则

中心性原则也称为主题性原则,其在高职校园的景观设计上发挥着纲领性的作用。不同的校园都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思想及内涵,但不管怎样,这些文化内涵的出现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中心点。因此,在同一校园内,文化内涵的展现也可以是复杂多变的,校园内的一草一木、建筑构造、山石水体,都承载着文化内涵,这些载体的存在让文化内涵统一成了体系,共同展示着校内特定场所或景观文化所需表达的主题文化。

(2)规划性原则

规划这一举措,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其不仅需要对校园硬件规划做到充分考虑,还需要对景观文化规划的体现进行深入思考。因此,在进行高职校园景观文化设计时,应当立足于校园的整体规划,以文化规划为核心,将校园文化规划与其他建设规划融为一体的同时,加强校园景观设计中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推动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表达的实现。

(3)生态性原则

高职校园内的众多景观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它们各自有着自身的发展历程,但在文化的体现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在高职校园内改造景观或新建景观时,应当深入其形成的生态文化环境中去寻找设计灵感,有效把握校园的文化脉络,用生态的理念进行校园景观设计。

(4)欣赏性原则

校园景观的存在,是高职学校成为一种能够产生欣赏美感的重要因素。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富有文化内涵且具有美感的景观文化会受到众多师生的驻足,让师生对校园景观所表达出来的文化内涵产生探索兴趣,并在探索途中促进学校师生们文化素养的提高。景观艺术观赏主题的多样性让其成为了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艺术,它以美学元素为基础,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中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欣赏性元素。

2.2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依据

高职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并不是由建设者随心所欲来完成的,其需要以高职文化内容为主体,将学校办学性质、学校场地的使用、学校历史文化底蕴的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将其进行素材升华,最后将需要表达出来的文化内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以达到展现文化内涵的效果。

3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表达的方法

3.1建筑表达法

每一栋校园建筑的构建,都具有地域性、时代性、独特性等特点,它们对校园积极文化氛围的营造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一栋时代气息浓厚的图书馆,会让众多学生对它流连忘返。同时,校园内的园林建筑也可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亭、廊、花架等结构的组成让文化内涵的表达更具形象感。

3.2植物配置法

花草林木在现实生活中都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一开始人们栽种植物是为了获取植物具备的功能用途,但渐渐的,随着对植物生态和属性的掌握,在高职校园内往往会配置一些与周围氛围相吻合且具有文化内涵的园林植物。这些精心设计的植物将高职校园点缀成妙造自然的效果,在校内师生情操的培养以及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在我国古典园林的建造中,植物大多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人们的思想、情感、性格都可以通过植物来传达。

3.3构筑表达法

雕塑、假山、小品、喷泉、亭台、花架、长廊、原桥等构筑都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达校园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它们丰富了学校的景观构造,易于表达出学校的文化内涵,被广大设计者所接收。雕塑即使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其能在反应校园特色的同时,对校园的精神风尚进行展现与弘扬,并对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内涵做出了表达。同时,雕塑具有多种形式,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上,可以将圆雕、浮雕等形成的雕塑有效结合起来,共同展示着校园的文化内涵。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校园景观设计中做好文化内涵的表达工作,不但可以推动学校的发展,而且能对学校师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应注重传承学校历史文脉,在突出时代特色的基础上,对融入学校生命与校园文化的景观进行设计与建造,从而让校园景观文化生态更富生命力,使校园景观更加生态活泼、独具特色。

参考文献:

[1]张波.传统文化在高职校园景观设计的价值及其体现[J].装饰,2012(08):22-23.

[2]冼宁,张宇飞.浅析高职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J].美术大观,2013(07):55-56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篇8

关键词:校园环境 艺术设计 总体规划

如今的校园环境不仅仅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条件,也是他们寻求自我、展现自我的一个大舞台。而不同的校园有着自己发展方向以及文化背景,因而所呈现出来的校园环境特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不断进步,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以及质量。所以,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存在着校园环境与艺术设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对于校园环境建设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校园环境建设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

“校园环境”有两层重要的含义;其一,是指校园的外在存在的自然环境的构建;其二;是指对校园内在存在的校园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多个内涵的展现,因此可见,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外在的自然环境将校园内在的人文精神展现出来,以此来彰显出校园的各种种文化特征。

(一)艺术设计是校园环境构建的一个重要基础

通过专业的艺术设计,可以对整个校园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点、学校历史、校园环境、校风、管理机制以及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结合起来,而这样的一个整体式构建也是为了便于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与学习,为他们个人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优越的环境。同时,这样一个专业性的规划设计可以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运用于校园的环境建设中,从而构建出“校园之美”,为学生以及老师们都提供了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二)校园环境建设是艺术设计的一个实践基础

艺术设计是一个专业型的设计手段,通过很多不同的相关理论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共同打造出事物的外在美感。但是,针对校园环境的艺术设计就应该具有校园环境建设的特点,从而从各种艺术设计当中脱颖而出。校园环境建设就是艺术设计的一个实践基础,只有将专业型的艺术设计自己相关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校园文化、校园特点当中才能够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透过艺术设计的创造打造出不同的校园魅力,通过不同的校园文化造就不同的艺术设计形式。

二、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人们对环境构建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如今,特别是各大高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已经是校园文化在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学生和教师的生活与学习带来很多影响。但是从目前各校园环境的构建上来看,却不理想,艺术设计与校园环境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从而使得整个校园环境没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一)盲目目跟风,缺乏特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风气也在不断恶化之中,而这种不良风气也逐渐渗入到我过校园之中。在经济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加入到了校园环境的建设和整改中。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学校之所以决定整改现有的校园环境并不是从师生角度出发,而是为了个人的“面子工程”。而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使得校园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做大、做好”。做大,即为校园环境尽可能的大;做好,即为校园环境看上去尽可能的豪华。

(二)思考不足,缺乏全局思想

对于校园环境建设而言,不仅需要对校园环境进行改善和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还要结合校园教育及工作,协调个部门与校园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形式上营造出一个优雅、整洁、自由与活泼的校园氛围,在深层次上还要便于师生员工在思想、道德、纪律以及修养等方式上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激发师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不断创新的精神状态。然而,目前的艺术设计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上,只是解决了学校环境的外观,而没有从一个制高点上进行全局思考,不能够有效协调学校各个不同的工作机构,进而造成设计上的很多不足。

三、校园艺术设计改善的措施

艺术设计种类中,校园艺术设计针对性很强,同时对于校园自身发展而言也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方式。现在校园环境艺术设计上还存在着问题,对于学校发展以及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所以为今后校园艺术设计的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显得十分必要。

(一)以师生发展为前提,合理规划学校建设

学校任何改变都应该建立在有利师生成长这一思想之上,而不能一个人为中心。校园环境的建设也是如此,如果校园环境的整改以及改善对师生的学习生活并没有任何促进作用,那么这样的校园环境设计是失败的,是不可行的。

(二)认真斟酌设计方案

校园环境一旦进行建设就很难在很大程度上变动,因而在建设之前须反复斟酌。从校园建设角度出发,站在全局的视觉思考,协调学校自身发展中各部门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关系。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也将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对于校园环境艺术设计而言,就应该着重考虑校园环境与校园哪些事物存在必然联系,同时这些联系对校园环境又有哪些影响,用这样的方式分析,可有效降低设计中的不足,以完善校园环境建设。

四、小结

校园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工作部门,而这些部门也反过来不同程度地影响校园环境建设。因此,在对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着两者之间的作用与联系,从而将校园环境与艺术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参考文献:

[1]曾繁仁.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M].上东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对网络诈骗的认识和感受范文 下一篇:煤化工废水处理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