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时间:2023-11-15 17:10:23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1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5-0022-03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作为高等学校应牢牢把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价值观是指一定社会中流行的具有规范性的价值意识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其核心由社会理想、人生理想、人格理想构成。围绕这一核心形成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审美观念、功利效用观念、社会秩序观念、人际关系观念等表层结构。…社会主义价值观通常针对资本主义价值观而言,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而导致价值观核心的社会理想、人生理想的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和灵魂。

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这些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消极方面反映出来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部分大学生没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因此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党在新形势下对所有高校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就不言而喻。

对于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迷失、消极价值观念的形成,高校工作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专兼职学生辅导员一直在不断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但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教育效果不明显。造成这种教育现状的深层次成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主导价值的迷失和信仰危机的形成

在思想领域,对“两个凡是”思想禁锢的突破、对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姓“资”姓“社”问题的突破、对“三个有利于”衡量标准的确立、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规定,使得阻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的障碍一一革除,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三十多年改革实践的发展使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经济得到长足地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使中华民族自19世纪以来遭受的屈辱得到彻底消除,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于是,一些没有对社会主义形成正确认识的人们错误地认为没有什么是不可抛弃和改变的。伦理、思想甚至制度都可改变,而这一切改变都以物质利益为基础,开始形成了物质利益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看法,奉行利益、金钱至上的观念,在部分社会成员中产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趋同论”的论调,认为社会主义也是奉行“金钱第一”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产生模糊认识,形成所谓“信仰危机”。这就直接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出现和盛行。其奉行者贪图安逸,把享乐作为人生的最大目的,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对物质利益的疯狂追逐,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无情抛弃,使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没有了信仰、没有了生活的原则必然感到空虚和迷茫,继而对自身、对他人不负责。

2.思想领域中规范性的价值意识形式受到冲击,存在规范的“缺失”

价值观念作为一种意识形式其形成规范并为人们所接受、对人们的行为起到指导和约束作用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必须存在一种引导力量从实践中不断剔除消极的、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部分,并整合积极成分以形成规范,而且这一规范的长期作用才有可能使其成为观念的东西深入人心。自二十世纪初开始,伴随着西方“坚船利炮”的冲击、西方文明的进入,中国开始了批判传统文化的进程尤其是对传统道德的批判。并且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一批判不断加深,时期更是对“孔家店”批倒、批臭,形成对儒学的彻底批判。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又使得持续了五千年的传统道德中优秀的成分在实践中被抛弃。传统的道德对我们今天的发展确实存在诸多的约束与限制,我们不能否认这一批判的进程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然而我们所缺失的是在把传统道德批判得千疮百孔的同时没有有效地提炼其中积极的成分作为现时代规范的组成部分。自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我们就致力于宣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这一建设在消除长期的封建社会对国民的影响、促进社会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方面功不可没。然而时期把对共产主义价值观念的建设建立在违反人性、违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给国民一种“假、大、空”的印象。改革开放对原有过高的宣传的否定以及市场对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肯定使得以前的建设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此同时,适应经济现实的理论,规范没有跟上实践的发展。从而出现了规范的虚位,造成各种消极价值观念的滋生。西方价值观念的乘虚而入,借机宣扬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加剧了消极价值观念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指南

价值观念对社会、个人的行为都具有强烈的指导作用。它作为与社会经济基础相对应的意识形态,必然要反映社会经济现实、实践的变化并随之而变化;价值观念本身的历史继承性及其相对于社会物质生活的独立性又使其呈现一定的稳定性。这种二重性就决定了在社会变革时期往往形成价值观念的冲突和裂变。从而,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积极引导价值观念的冲突,促进合理、积极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便成为引导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对个体讲,价值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对于社会讲,它是一定社会文化观念体系的主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它本质上是社会实际价值取向的反映,又是指导人们进行价值评价和价值定向的观念力量。作为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必然要随社会现实、实践的变革而不断发生变化,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的价值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地印证,从而在人们思想中得到强化和巩固,不断积淀为民族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的历史继承性及其对社会物质生活的相对独立性,使得优秀的、先进的价值观念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前瞻的引导力,同时又决定

了消极、腐朽的价值观念的变革、消除相对于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价值观念的这种两重性在社会变革时期极易引起价值观念的冲突、裂变。在冲突、裂变中必然呈现出一定时期内价值观念的参差不齐、良莠不分。

无论是“主导价值的迷失和信仰危机的形成”,还是“思想领域中规范的‘缺失”’,究其原因,都源于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缺失。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了价值观念由高到低的各个层次:从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到时代精神以及道德层面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部分作为四个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整体,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工作中提供了理论指南。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应注重“四个结合”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指南问题的解决就破除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瓶颈问题,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中,应注重“四个结合”:

1.把课堂教育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

理论学习是指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不但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课堂讲授时循循善诱,阐明相关问题,结合实际对大学生提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解答。还要求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把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运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如开展学生讲授、课堂讨论、辩论、组织论坛等多种形式,激励大家参与,活跃气氛,形成引发思考的良好课堂氛围。课堂讨论、辩论是深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对问题的认识往往受到自身经历的影响。通过讨论、辩论使得师生之间通过交流增进了解,化解了困惑问题,使价值观教育进头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把价值观教育与辅导员日常工作结合起来

辅导员是直接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实践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承担着向学生宣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同时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重任。教育部2006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把“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作为辅导员工作的首要职责。辅导员与大学生朝夕相处、关系紧密,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便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通过形势政策课教育、学生党团组织建设、日常班会、理论社团指导、网络舆论引导、辅导员博客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价值观教育。因此,高校要把辅导员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力,给予其工作支持、业务指导,为充分发挥辅导员在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3.把价值观教育与学生日常活动结合起来

价值观教育要注重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活动之中。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在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社团活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大庆典活动中陶冶情操。事实证明,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例如,开展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体验30年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决策的深远意义;开展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对大学生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4.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别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一种渗透性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不公开自己的教育目的,将教育意图内隐于教育资源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高校价值观教育要充分挖掘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互补、劣势互克,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辐射圈,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推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融通,就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管理服务人员加强联系交流,在教育目标内容等方面相融通。就是要求宣传教育者提高运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目的的能力,自觉设计相关主题活动,发挥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校刊等校内媒体宣传的广泛性、权威性优势,将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内隐其中。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2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1 ― 0118 ― 02

一、大学生价值观需要构建的原因

从国家政治层面来看,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维护其阶级统治和利益,最大化地统一本阶级成员及相关社会各方的思想和行为,协调、组织、团结、带领社会各方利益主体在国家的名义下围绕其阶级统治的事业和目标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建设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绩,他们一定会在价值观多元存在的时代背景下培育、构建属于本阶级的主流或核心价值观,并会动用一切宣传教育和渗透资源将这种主流或核心价值观确立为社会的主流或核心价值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注定要成为将来社会主人的大学生们,毫无疑义将会是包括统治阶级和其他阶级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激烈争夺的对象。而处于价值观嬗变阶段的当代大学生们是否认同及在多大程度上认同社会的主流或核心价值观则成为考验统治阶级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从社会组织层面来看,无论是家庭、企业,还是学校、医院等社会组织形式,为了有效发挥并传承其特定的精神凝聚和文化育人功能,保持并促进其自身的良性发展,它们在运转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遵循其早前积累或沉淀下来的一些各自的文化内核――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指引。作为组织成员的大学生个体,在单位的文化内核(核心价值观)面前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接受并适应,二是拒绝或离开,三是突破或创新。第一种选择意味着个体早前形成的价值观还能够被构建和完善,第二种选择意味着个体早前形成的价值观至少在某个特定的单位文化内核面前已经基本定型、不再能够被构建了,第三种选择意味着个体早前形成的价值观已成为一种超脱了原单位的文化内核、一旦有机会便能够引领并建构原单位文化的相对先进的价值观。与上述三种选择相适应,社会组织为更好、更稳妥地完成其组织目标和使命,帮助大学生个体更好地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接受并能适应其组织文化要求的个体(即那些价值观还能够被构建和完善的个体)作为其重点培养和拔高的对象。

从大学生个人层面来看,其存在与发展始终都要解决一个他(她)与他(她)人、集体(团队)、社会、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即活着的目的和意义的问题,也即价值观的问题。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从来都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行为,而是一个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为了更好地适应或主导生活,需要在社会实践的指导下主动地将他律(外化)的价值观升华构建为自律(内化)的价值观,并要能够用这种价值观实实在在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二、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常规途径

从现实的实践情况来看,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常规途径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社会实践、管理与服务、环境熏染等。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我国高校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它是我国高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观构建的主渠道和基础。作为中共中央在高校为大学生所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其在促进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保障高校所培养的人是否符合社会预期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精神塑造和文化引领作用。社会实践是促进和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由感性向理性、理论化向鲜活化、外化向内化转变所必须经历的环节和过程,主要包括军训、勤工俭学、家教、打零工、做义工、假期“三下乡”活动、见习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等形式,它在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社会、锻炼品性、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及推动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主流(核心)价值的有机融合方面都发挥着关键的催化作用。管理与服务,尤其是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群体的一线教职员工的管理和服务,由于其蕴含的价值观能够通过这些教职员工的言行举止、态度情绪、待人接物、行事风格等表现出来并被我们的大学生群体所直接感知和体会,因此其在构建大学生价值观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一般而言,该项途径若用好了,其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将会起到一个正向强化和固化的作用。环境熏染指的是校园文化环境的陶冶、影响和隐性教育功能,它由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所支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和形成起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磁场育人效用。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它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使广大师生在不知不觉地接受这种渗透的过程中自觉地调整着自己的行为、改变着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1〕

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途径的优化

创新源于对既有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的不满,其目的在于改进或创造,并籍此收获一定的有益效果。尽管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常规途径在培育和形成大学生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实际运行中毕竟还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问题,亟需完善、整合和优化,以更好地完成其合力育人的功能和使命。在笔者看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途径的优化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完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所需的各个常规途径所能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而言,主要需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组合,以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表达或呈现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就社会实践而言,主要需进一步整合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甚至是家庭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有效拓展社会实践的渠道、平台和载体,并在强化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切实增强实践育人的功效。就管理与服务而言,作为提供高等教育管理与服务的高校,一定要牢固确立全心全意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发展而服务的思想和宗旨,将管理作为服务学生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并通过运用和实施正确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达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就环境熏染而言,主要需要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将有意规划、设计和布置的一系列校园文化及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虽置身其中但却浑然不知其中深意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开发并发挥校园文化环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环境育人功效。

二是要打破各个常规途径间的藩篱,整合发挥常规途径集合的协同作用和整体功效。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常规途径,在我国高校现行管理体制下,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在管理,具体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一般由高校的社科部(思政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管理;社会实践一般由高校的团委、分团委及专业系(学院)在具体操作和管理;对学生的具体管理与服务主要涉及到学工处、团委、专业系(学院)、宿舍管理等部门,而对学生的宏观管理与服务则涉及高校几乎所有的部门;校园文化环境,根据其构成的不同,则分别由大学的后勤处(物质文化)、宣传部(精神文化)、学生管理部门(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在具体构建和维护。这种现行的模块化管理的现状,虽有利于归口部门的精细化管理,但不足之处是容易形成本位主义,影响上述常规途径集合的协同作用与合力作用的正常发挥。要克服这种本位主义的影响,高校必须建立起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领导与协调机制和相关保障机制并要确立牵头部门,以有效打破各个常规途径各自为政、各自发挥作用但集合整体功效却不强的尴尬局面。

三是要建立价值观调控的长效机制。高校党委要切实承担起领导和管控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要在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调上确立大学生价值观调控的长效机制,〔2〕 既要对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也要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进行积极的干预和调控。具体而言,高校党委要成立或指定相应的机构或部门切实承担起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调控的责任,定期不定期地(每学期至少一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状况进行摸底调查,以全面监控和掌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正能量与负能量、优势与不足,并在深入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出大学生价值观调控的引导教育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积极融入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及对大学生的管理与服务活动中来,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在活动载体中得到修正和完善。

四是要重视意识形态领域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和发展。自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间的对立与竞争便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为了试图继续维持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资本主义国家及其人从一开始就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制度展开了或激烈或缓和、或热战或冷战、或遏制或接触对话合作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青年群体及其价值观成为双方激烈争夺的对象。即使是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双方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因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停滞或消亡,而是以“和平演变”的文化(传播与渗透)方式在“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着。社会主义要在这场斗争中胜出,关键还是要靠共产党的领导及其培养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人才队伍在争取决定未来社会走向的青年群体支持方面所作的努力。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佼佼者和代表,其价值观是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争夺青年群体方面的胜败。由此可见,要对作为意识形态内核的价值观进行构建,我国高校必须做好意识形态领域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和发展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路景山.要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04).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团活动;价值认同;职业院校

作者简介:肖凤翔(1955-),男,重庆市人,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鲍敏(1989-),女,山东德州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9-0025-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社会价值体系,集中体现正向积极社会价值意识。党的十提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新时期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知性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使职业院校学生虽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却无法形成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使得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困境。

一、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实效性长期困扰教育工作者,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所知非所信。学生虽对“三个倡导”“二十四字”理论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非常熟悉,却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失去对它的认知情感投入就失去了内化认同的动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了纯粹客观知识内容。理性认识有余而感性体验不足,使得学生道德情感不够丰富,价值观内化的动力机制乏力,无法实现个人内部道德结构的改造与重新架构。有学者曾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过调查,数据显示,有89.5%的学生在“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了解吗?”一题中回答“非常了解”和“了解”,但回答是否认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行为规范时,只有38.3%的同学表示“非常认同”,有61.7%的学生一般认同甚至态度不明确[2]。认同是个体将特定对象纳入自我概念,认为对象和“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3],这一调查结果充分揭示了学生知信不一的现状,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授受过程中对职业院校学生人文关怀的不足和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了知识教育,强调了认知目标的达成,忽视了情感目标的动力作用,导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停留在低层次的认知层面而未达到态度的接纳,进而无法实现价值忠诚。

其二,所知非所行。通过学习,学生虽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比较熟悉,但与个人行为联系不够紧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阐述脱离职业院校的生活语境,学生在日常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学习中无法体会到较高的卷入感,践行核心价值观时行为表现不容乐观。当调查者问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个人有什么影响时,75%的高职学生表示一般不会想起或者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4]。类似的研究结果在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中出现,调查者测试了“自我”与“非我”词汇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词汇的联结反应时,结果显示“自我”词汇的联结反应时略低,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揭示了在内隐认知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我并未联系起来[5]。造成知行脱节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目前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手段相对单一,仅以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承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个体化的过程。思想政治课是唯一的教育载体,教师说,学生听,忽视多种教育方式的联动运用。在课堂教育场景中价值观知识的传授容易完成,但学生的外在行为塑造却难以体现。

归根到底,当下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知信不一”和“知行脱节”的困境,是传统的封闭式道德灌输模式进无法满足其教育诉求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理论向内移植的过程,教育效果的达成上依赖于学生对这一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所谓认同“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历经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层面,最终将其植入个人内部的道德架构,使之成为自己的价值尊奉。而当前,职业院校的课堂教育一方面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结合存在欠缺,内涵阐述脱离职业院校的生活语境,忽视对学生主体性的人文关怀,导致学生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不主动参与,只能在认知认同阶段止步不前,难以实现从认知认同向情感认同的跨越;另一方面课堂教育的方式存在先天的不足,课堂教学以思维和知识为核心,将实践与认知相剥离,注重理论理性,忽视实践理性,这恰恰是职业院校学生所不擅长的。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职业院校的学生正是由于言语和逻辑数学智能的不擅长而导致在普通教育中表现不良,理论理性的过分张扬将必然导致职业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失败。

因此,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和运用新的教育载体,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目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不是孤立的教育手段,而是和谐地组织起来的手段体系[7]。除了课堂,各种有效的教育载体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渠道,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是其中最富有潜力教育载体。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寓于生活和系统的教育活动中,感性直观的学生社团活动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功能,将社团活动纳入价值观教育系统,是职业院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意。充分运用社团活动手段,发挥社团活动的隐形课程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和熏陶,在活动中促进职业院校学生价值观的认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二、学生社团活动是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社团活动模式与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诉求契合

学生社团活动的模式契合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诉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院校社团活动的形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为在生活场域中解读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动力基础。二是社团活动方式多依靠实践形式,实践的理性具有促进职业院校学生体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谛的功能,因此,实践是职业院校学生内化或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途径,以社团活动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学生道德同一的养成。

1.主体性和需求性:社团活动模式关照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诉求。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言,其培育过程实际就是学生的认同过程。道德价值认同的关键在于价值观的内化,是个体在与外界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通过个人道德建构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纳入个人观念系统,将作为社会意识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转化为作为个人意识的个体价值观念。在道德价值的内化过程中,学生是唯一的主体,因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同化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职业院校的学生社团是学生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兴趣爱好相似的同学一起结成的群众组织,它们打破了年级、专业甚至学校的界限,在学校内外开展一系列促进自己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活动。在社团活动中学生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既是规划者又是实践者,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课堂所远不能及的肯定和发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最终目的是将道德价值植入学生的内部道德结构,在不断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形成新的道德图式,构建连续一致的道德自我。哈贝马斯主张从交往的角度理解同一性,一方面,“个体只有在既定的社会共同体中才能获得自我的确定性”,“自我是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凸显出来的”[8]。学生价值观的认同过程也需要在与他人的互动和交往中得以沉淀和巩固;另一方面,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需要是形成价值观的客观前提”[9],需要是个体进行一切活动的源泉,职业院校的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随着自我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迫切的需要展现自我和要求独立,但是由于价值体系的尚不成熟,他们“在价值目标、价值手段和价值评价中又常常出现从众倾向”[10],他们喜欢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社团组织的存在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归属需求,而且能提供成就需求和权利需求的满足。

2.实践性:社团活动方式符合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诉求。学生社团以活动展示其存在性,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潜在的经验学习机会。学生在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规范,是道德意志的外化过程,是从本体界向现象界的跨越。以实践的“应然”,呼应理论的“实然”,实现感性直观与理性抽象互动。社团活动赋予了学生感性直观经验,验证和深化从思政课堂上习得的间接经验,通过反思与体会形成“真知识”。以活动为载体,告别传统“过度知识论张扬”的知性德育,将理性理论还原到具体而丰富的实践情境。这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意义重大的。相比于普通院校,职业院校对学生理论知识训练不足,实践操作训练较多。从学生个体来看,相比于心智能力,他们的自身运动智能也较为突出,他们更便于和更适合以实践活动作为载体,弥补课堂教学手段的不足。杜威强调道德教育的方式应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倡导学生从经验中学习,在行动和反思的循环往复中达成经验的生长。

同时,社团活动是知与行结合的园地。职业院校社团活动适应个体价值观的习得,是学生在生活语境中理解和体悟价值观内涵的良好场所。“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人从反映现实,到积极地影响和改造现实,再到自觉地教育和改造自己,逐步深入的”[11]。在活动中,每个社团成员都主动思考,积极体验,为共同的活动目标努力,在互动中形成实践共同体。社团活动方式适尤其是由杜威提及“手工艺活动”原型延伸出来的一系列外显的实践的具体活动,更契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二)学生社团活动功能与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诉求契合

1.社团活动的凝聚力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深入普及,发挥价值观导向功能。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受到情感、动机等多种个性因素制约,但是外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及教育因素对其形成才起到决定性作用。布朗芬布伦纳将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划分为四层系统,从内而外分别是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在价值观的教育情境中,从家庭氛围、非正式群体的氛围到班级风气、学校风气,再到社会文化都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认同产生浸染作用。就参加社团的成员来说,社团活动由于其目标同一性,往往会激发起成员强大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进而在社团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团成员在共同的实践中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沉淀和固化。另一方面,参加同一社团活动的学生来源广泛,知识背景、专业方向各有不同,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更容易产生思想的碰撞,以不同路径切入任务,方便价值理念的解读和普及。

2.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责任感、合作精神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为“三个倡导”,即“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规定了学生应有的价值理想和道德观念,规定了学生的努力方向和行为准则。三个倡导的内核是公平、民主、正义,这种精神只有在公平、民主的环境中才能塑造,社团活动自诞生时就与自主和自治有着密切联系。民主意味着民有、民治、民享,民主的前提在于共同平等的参与一项活动,继而各自独立分工,并共同承担后果,社团活动正是遵从这一原则,社团成员间共同协商,平等合作。相比于学生会、共青团等其他正式组织而言,它具有一定的松散性,成员间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角色定位并不明确,个体可随喜好参加社团活动或者退出,社团生活具有极大的自觉性。社团活动中体现出的民主精神正如杜威曾指出的,“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以程序民主促使结果民主,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学生耳濡目染,团结合作,以活动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3.社团活动的群集性对建立个体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形成。职业院校的学生多处于青年期,是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青年初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即14、15岁到17、18岁,正是职业教育的中职阶段。随着个体自我意识和理论思维的发展,个体加深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价值观进入深化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年内心有很多矛盾与冲突,此时的价值观还不够稳定,对人生和生活意义的看法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来自朋辈的关心和支持作用很大,“福柯认为话语是实践的一部分,青少年对诸如公正、自我、幸福、信任、牺牲和义务的看法很多来自和他人的关系,特别是来自日常话语中”[12]。社团的群集性意味着社团活动除了显见的实践活动,还包含了大量人际互动,对于建立个人社会支持系统成效明显。同一社团内部的学生由于认知与情感交流密切,形成了更小更紧密的非正式团体,团体内形成的同辈互助和同伴压力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行为习得会形成以点带面的巨大效果,同伴间既是相互的参照系统,又是相互的社会支持系统,这种亲密关系的形成有利于提高个人幸福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经过整个青年期的发展,个体价值观念将初步成型。

三、以职业院校社团活动为载体,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策略

(一)社团活动规范化、系列化,提高活动实效

社团活动虽然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条件,但是要更好的发挥其效果,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还需对社团活动进行一定的调整。首要的就是推进社团活动规范化、系列化,加强对社团组织的专业化指导。职业院校重视实践实习,学生在校时间少,社团组织容易出现人才流失和“青黄不接”现象。同时,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在理论学习方面存在困难,理论型、思辨型社团存在较少,娱乐型社团活动较多,但活动内容拘于单一零散。根据纯粹接触效应,个体会在无意识中产生对频繁呈现刺激的喜爱和认同。因此,为学生提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次接触机会,增加社团活动中与“三个倡导”相关的主题活动。规范社团活动管理制度,提高对职业院校的社团组织的重视,打破社团活动的单一性和零散性僵局。对社团活动加大智力和财力支持,多种运用实地考察、角色扮演、辩论、观摩等形式,以不同的主题开展渐进式活动,将主题专题活动系列化、常态化。通过社团活动,将“三个倡导”做小做实,才能真正发挥社团活动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功效。

(二)社团活动课程化,形成动静结合、显隐融合的教育局面

利用社团活动实践性的特点,将社团活动纳为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载体,形成课堂教学为基础,社团活动为延伸的动静结合、显隐融合的教育局面。传统的课堂灌输形式以给予为主,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需求,通过社团活动的活动道德教育模式,利用活动、促进活动,在活动中实现教育的目标。活动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是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首要前提。针对职业院校社团活动资金不足,内容零散的局面,秉持“关注兴趣,尊重需要”的原则,安排专门的教师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使社团活动成为活动课程的隐形教育形式。设计社团活动课程时,既要综合考虑学习者的兴趣又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统筹活动内容,优化课程资源。校方提供一部分资金鼓励开展数量多、种类多样的相关主题活动。为了激发社团成员的兴趣和想法,在各个社团间开展比赛和评选,同时注意细化课堂评价标准和社团活动参与评价标准的区别,以生成性评价为主,统筹考虑社团活动和课堂教育两个课堂教育效果,使“松散型社团活动,变成既有组织纪律性又有开放灵活性的课程活动”[13]。

(三)拓展社团活动空间,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语境适切性

在引导与帮助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的同时,我们也应调整原有的教育观念,以一个价值诱导者和价值澄清者的身份,关注学生自主道德建构过程,诱导学生在经验中反思。充分重视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停止对学生话语空间的挤压,给与学生更多自由管理的权限,以更包容的心态和眼界鼓励学生进一步拓展活动空间。指导教师应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提出多层次的教育目标,在活动中渗透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地气”解读,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贴近时事发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语境适切性。话语伦理学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与别人交往时都期望与别人达成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14]。依据社团活动这一教育载体,努力营造师生间和生生间的“理想沟通情境”,以交往理性代替工具理性,寻求彼此认同的契机,在交往资质的形成中促成学生道德自我同一性的构建,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践行。

参考文献:

[1]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本质规定性及路径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42-45.

[2]杨玳梧.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养的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4.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1096.

[4]冉玉,朱长宝.职业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4):84-88.

[5]王丽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隐认同度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6]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22-26.

[7]辛志勇,金盛华.论心理学视野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53-57.

[8]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9]刘梅.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与青年价值观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1999(5):42-45.

[10]张进辅.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构想与分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11]刘永芳.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规律初探[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62-66.

[12]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13]杨青建.高校外语社团活动课程化路径探索[J].宜春学院学报,2010(6):77-79.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4

教育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判断教育、选择教育、实施教育、评价教育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标准。教育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何为教育”的理解。这一理解,在实践中深刻地影响着校长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行为。

案例一:某著名中学校长是这样定位自己的工作的。她认为,做好一名校长主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词:学习、建设、发展、创新、务实、人格。学习是一种必需,要注意方法、抓住重点。建设包括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制度建设。发展是硬道理,要保持清醒头脑,加强忧患意识。创新包括管理的创新,作为校长要在学校创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出浓郁的创新氛围。人格力量就是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带着爱心工作。校长应该敢于和善于营销资源,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把自己的品牌、优势、影响力介绍出去,把校园外的资本、先进的技术设备、一流的科研手段吸引进来,最后达到双赢的目的。

案例二:某个著名优秀教师认为,“最好的教师”就是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最好的老师是用今天的“×××”与昨天的“×××”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

在一般人看来,上面的校长和教师是优秀的。但是,如果我们从教育本身的角度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们的工作缺乏教育本身的逻辑。

为什么如此评价?在“案例一”中,如果校长没有亮明自己的身份是校长,你能看出她是做教育的校长吗?如果把校长变为一个企业家,把“学校”、“教师”、“学生”等字眼换成“企业”、“单位”、“员212”等,她的这些话语仍然是通顺的。这说明她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基于教育本身的,而是与教育相关的工作而已。

在“案例二”中,如果把优秀教师的身份换成一个优秀工人,把其中的“备课”、“学生”、“教育”等字眼换成“工作”、“员工”等,他的话语逻辑仍是通顺的,但这种通顺的逻辑却不是教育本身的逻辑,而是与教育相关的一些个人主体的基本素质而已,包括认真态度、虚心、反思等。这些基本素质可以适用于任何工作,尽管它们与教育相关,但并不是教育本身所独具的特性。

在这样的逻辑下,很多校长和教师所追求的,也往往是教育的相关价值。如有多少学生考上了北大、清华,为学校争取了多少项目、搞了多少内外合作,教师获得了多少进步和荣誉等。仔细分析,这些教育者都把学校和教师获得的外在荣誉、表彰、权威话语、经济效益、政治权力等作为了终极价值所在。这些,都远离了教育本身。

那么,什么是教育本身?教育本身价值又是什么?

笔者认为,教育本身是指在交往中人的某种意义的自我生成。意义,既包括科学认识上的事实意义,有经验、技艺、知识、理念等各种形式;又包括人文领会的价值意义,有德行、美感、信念、信仰等形式。而我们通常把经验、技艺、知识、理念、德性、美感、信念、信仰等,综合起来称为“素质”。根据教育本身的规定性,一个人,不管和什么对象交往,不管以什么方式交往,只要有某种意义生成,那就“在教育中”了;不管什么事物,或者是人本身,或者是物,只要在与人的交往中有助于某种意义生成,那就是具有教育性的存在。

所以,我们认为,只有“人的意义生成”才是教育本身的目的,除此之外的只能算是教育的相关目的。我们把追求实现前者的选择,称为教育本身价值取向;而把追求实现后者的选择,称为教育相关价值。两者的关系是:教育本身价值是实现教育相关价值的根本,教育相关价值是教育本身价值的附属之物。

在这种考量下,我们衡量一所学校是否以教育本身为价值取向,就是要看这所学校拥有多少教育思想家、教育科学家、教育哲学家,就是要看这所学校的学生能否自由、充分地生成自己个性,并且跟踪调研他们在学校阶段生成意义的支撑下能走多远。

我们之所以认为前述校长和教师追求的是教育相关价值取向,不是因为他们忽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而是在他们的工作成绩中我们看不到有多少教师生成了多少意义,有多少学生生成了多少意义。

在实践中,教育本身价值和教育相关价值交融在一起,不容易分清楚。所以常常出现把两者混淆,或是两者对立的情况。比如,人们普遍认为专门的教师出现是教育的核心要素,因此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然而,如果我们承认教育本身是在交往中人的意义生成的话,那学校中师生的专门活动不过是众多交往形式中的一种,而有师生也未必一定有教育的发生。如果我们只注重教师、学校、课程、教材、教学等形式,其实就是只重视了教育相关存在,而忽视更为根本的,即教师意义生成和学生意义生成等教育本身存在。

此时,需要教育者有清醒的价值取向意识,自觉坚守教育本身价值取向,不因任何外在压力和诱惑而偏离正确方向。这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造就一批能够承担并且实践教育本身价值取向的教师团队。

――成长方式的转变。一个教师的成长和成熟过程,就是他承担教育本身价值并且实现这一价值的过程。我们现在推崇“经验+反思”的教师成长模式,但问题的根本不仅仅在于经验的反思和对反思成果的经验化实践,更要关注的是怎么样的反思和对什么样的经验进行反思。根据康德的知识观,知识有两类: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经验充其量是属于感性直观的知识形式,而真正的知识必须发展到理性知识才能够完整,成为必然的、普遍的知识形式。所以,“经验+反思”式的教师成长途径如果不考虑其质的方面,只是从形式上规定了教师的成长,本身没有多大的实质意义。

迄今为止,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都局限在一般性文化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这样的知识结构设计把教师的知识视野与人类文化意义视域割裂开来,教师的成长目标只能是教书匠。很多教师在知识教学时,不能透彻地看到所教知识在人类总体知识结构中的意义,不能对如何引领学生生成知识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和升华,也就不能形成普遍的、必然的教育知识。所以当许多教师进行“经验+反思”后,常常只能产生一些简单的经验总结。

像有人曾把一位名师的数学教学概括为“16字教学方略”:“框架构建,整体推进,全局着眼,局部完善。”这16字可以概括这位老师的教学做法和某些特点,但能揭示数学教育的本质规律吗?能够对别人的教学产生普遍性的指导作用吗?回答是否定的。如果一个教师不亲自体验这位名师的课堂教学,他就不能凭借这16个字来指导自己教学。而我们即使不会看到牛顿怎样做实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但我们可以凭借他所生成的知识、公式来产生和他的实验一样的效果。所以,要想使我们的教师有质的成长,就必须让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够系统、完善并与最前沿的源生知识相联系,从而使他们不仅拥有能教的学科知识,还能通晓这些知识在人类总体知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能通晓这些知识原始生成和再度生成的规律及其在人的各个成长阶段的教育意义,从而为教师创生自己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奠定基础。

――打好哲学基础。作为一种追问活动,哲学的过程就是意义生成的过程。哲学意义的生成标志着教师的灵魂转向,使他们能够拥有一双“本质看”的眼睛,从而穿透经验和个别知识对人的局限,洞察知识本质和知识意义生成的规律,进而把握这些知识意义在学生身上生成的本质和规律,同时这一双“本质看”眼睛还能够居高临下地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意义生成过程和引领学生意义生成过程,进而建构自己的新知识体系和教育知识体系,从而成长为教育家。

所以,有良好哲学基础的教师,必定是直面教育本身存在、担当教育本身价值并实践教育本身价值的人,他们不受那些外在感性的、功利的、名誉的势力支配和诱惑。我们呼吁教师教育课程中,把哲学作为通识课程,从而引领他们出入于哲学经典,在与经典的对话中生成自己的经典思维、经典语言、经典视域、经典境界,凭借此,他们不仅能够窥探到人类的意义生成之奥妙,而且能够对自身和学生的意义生成本身进行反思、升华,进而创造教育知识。

――拥有教育自由。只有一个洞悉了教育本身存在奥秘并以此安身立命的教师,才能够担当和实践教育的本身价值取向。对这些教师来说,唯一的存在就是教育存在,唯一的目的就是师生自我意义的充分生成,他们不会受外在的各种势力和功利的诱惑,也不受自己内在的本能欲望所左右,此时,他们本身就是自由的。

我们必须充分保障教师这种自由的实现。一方面是让办学、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教育者自己决定的事业。国家、社会对学校事业的干预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而学校的内部事务应该由具有教育本身价值取向的教师来充分运行。另一方面是让教育者的经济收入水平处于社会的中等收入以上,保证他们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和精力以教育本身为所有目的,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自身和学生的意义生成中去。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5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模式创新

对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属性,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实践要求,并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一、当前高校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日前,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在校生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老师的指导、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缺陷。为了更好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国各高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工程,受条件所限,呈现出教育形式多样的特点。综合来看,各高校的教育模式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填鸭式”理论教学模式,二是“主题实践教学”模式,以及社会上其它未形成合力的教育模式。

1、“填鸭式”理论教学模式

“填鸭式”理论教学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中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这种教育方法有以下三个特点:具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体,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思路;指导教师以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核心价值观;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动学习,强制灌输教学内容,未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

2、“主题实践教学”模式

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其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照本宣科的弊端,激发不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是很显著。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要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进行补充,以提升教育效果。目前,高校的实践教育集中体现在主题党团日和校外“第二课堂”等活动。

3、社会上其它未形成合力的教育模式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三方面的教育力量不能相互融合,反之,存在一定的相互消解现象。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而道德失范的也非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达不到理想效果,真正的正面引导不到位。家庭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要求趋于功利化,“唯分数主义”现象严重,不鼓励子女积极参与学校的思政实践活动。这三方面各存利弊,均未能形成合力。

二、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1、重理论宣传,轻实践教育

各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往往通过宣传栏、广播、学校报刊等途径向学生宣传和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通常不重视活动的创新,只是在传统的假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竞赛中加以联系,使得教育主题不鲜明,导向不明确,学生不能够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意义,起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2、重形式要求,轻学生实际

各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部分高校习惯采取由上级向下级行政指令传达的形式,要求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活动简单,内容空泛,没有深入调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结合学生实际,脱离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意识、行为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没有真正抓住学生群体的共性特征和时代特点。因此,价值观的实践教育只存于表面和形式,达不到共识,取得不了实践育人的效果。

3、重短期效应,轻长效机制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进程中,通常处于活动效果和影响力方面考虑,启动仪式往往做的轰轰烈烈,活动内容覆盖面广。但后期的推进过程,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程序,使活动呈现出形式单一,应付了事的现象。因此,高校要确立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做好顶层设计,建立起监督、管理、惩罚机制,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实、做细,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教育模式

1、利用好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一,借助新媒体媒介,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资源采集和。在新媒体时代,除了专业的媒体平台和工作者可以信息外,只要拥有网络终端,每个人都可以信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这些素材和事例,我们都可以通过专业的平台进行,让更多的学生熟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第二,真正确保网络安全,切实净化网络空间。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在带来方便的同时,如不能及时加以监管,也会带来危害。大学生在平日利用网络浏览时,受不良信息的引导,可能会对其日常行为、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取向。

2、利用生活化、日常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联系到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具备了形象化、可以感知的日常行为,才会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知它、认识它,践行它。因此,学校要积极营造出良好的利于弘扬正能量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氛围。日常化教育作为一种连续的、常规化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有限的课堂扩展广阔的课堂外,我们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把抽象的理论转为生动形象的概念,让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产生共鸣。同时,在学校范围内,积极营造正能量环境,宣传最美人物事迹,弘扬最美精神,树立道德模范典型,以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初衷。此外,学生工作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严于律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主题党团日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教师在思政课堂中积极引导,课堂内容生动形象,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内化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外化他们的思想道德行为。

3、利用学团建设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般来说,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按照一定章程自发开展活动的组织。在政策上,学校应加强学生社团的引导工作,将学生社团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中,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多设计丰富多彩的社团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学习的平台。与此同时,协调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家庭和社会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巩固学校里的教育成果,形成携手育人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张丁杰,曾贤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7-75.

[2] 鲁静.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4(5)7-12.

[3] 韩文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5(03)68-71.

【作者简介】

吴金亮(1987-)男,助教,硕士研究生,沈阳工业大学学生处,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郝艳君,沈阳工业大学基础教育学院.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6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道德激励 新常态

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稳定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明确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道德激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营造当代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增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实效性。

1 核心价植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基本内涵

要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的道德激励常态,首先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指针,也是开展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导向。它决定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性质、方向、标准,也决定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效果和成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提炼和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评价的最高价值标准。党的十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道德评价和道德激励确定了根本的价值导向和标准。

大学生道德激励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大学生道德激励,是指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一定价值观引导下,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去引领、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和动机,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发生的活动。大学生道德激励的主体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都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主体,其中,高校教师是最主要的激励主体;大学生是道德激励的客体或对象;激发大学生道德需要和道德动机,引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发生,塑造大学生理想的道德人格,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任务。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价值标准,也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学生道德激励包括正向激励(鼓励)和逆向激励(约束)两大类,道德奖励和道德惩罚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两种基本形式;[2]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目标激励法、过程激励法、结果激励和榜样激励法等四大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是相对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而言的。我国高校在长期发展中,通过评定“三好学生”、发放奖学金、处罚违规违纪学生等方式,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的道德激励模式,曾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文化转型,价值多元和文化多样使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出现了许多反道德激励现象,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滑坡、道德迷茫、道德失范、道德冷漠。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营造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增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实效性。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激励新常态,是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全过程,并把它作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价值标准、根本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动力。在多元文化和价值的道德生态环境中,进一步明确道德激励目标,把握道德激励标准,遵循道德激励规律,创新道德激励的方法,完善道德激励机制,使核心价值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现代化、经常化、制度化、长效化。

2 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2.1 道德价值导向一元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转型,呈现文化多样和价值多元的格局。文化多样和价值多元必然引起社会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这种文化和价值冲突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起部分大学生道德目标迷茫、道德标准模糊、价值取向错乱、道德行为失范,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效果。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导向,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和传统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在大学生道德激励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标准和动力,把握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正确方向。

2.2 道德评价标准先进性。道德评价是道德激励的题中之义,也是道德激励的中心环节。在道德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确立先进的道德评价标准至关重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对我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各方面都规定了具体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这些具体的道德标准可以看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这些具体的道德标准的高度凝炼,是最先进最根本的道德评价标准,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最高价值标准,才能营造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新常态。

2.3 道德激励模式的现代性。大学生道德激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和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服从和服务于高校校园治理的大局。高校校园治理现代化是一股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在高校校园治理现代化的潮流中,大学生道德激励也必须实现现代化。所谓大学生道德激励现代化,是指大学生道德激励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化过程,包括大学生道德激励理念、内容、形式、方法的现代化,概言之,是指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的现代化。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是由激励理念、激励内容、激励形式、激励方法等要素有机结合而构成。实现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现代化,首先,要实现道德激励理念的现代化,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激励新理念;其次,要实现道德激励内容的现代化,实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的综合激励;再次,要实现道德激励形式现代化,形成自上而下激励、自下而上激励、平行激励相结合的立体激励形式;最后,要实现道德激励方法的现代化。通过目标激励、过程激励、结果激励、榜样激励等多种现代道德激励方法,提高道德激励的实效性。

2.4 道德激励机制的长效性。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具有不稳定性、短效性、不确定性等弊端,要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必须构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有效机制。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大学生道德激励制度,以科学的法规和制度来规范大学生道德激励活动,使之具有规范性、科学性、稳定性;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道德激励全过程,把目标激励、过程激励、结果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长效性;最后,要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道德激励,避免不确定性,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

3 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的重要意义

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只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正确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才能确保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并外化为道德行为。

3.2 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教育,德育为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冲突的背景下,西方各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我国大学中来,严重地毒害我国大学生的心灵。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把道德激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激发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在大学生灵魂深处筑起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影响的钢铁长城。

3.3 有助于提高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我国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力军和接班人的基地,高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应当成为社会的精英,具有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光靠理论说教是不够的,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采取科学的道德激励手段,鼓励大学生自觉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行为发生。只有把正向激励与逆向激励、道德奖励与道德惩罚结合起来,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构成稳定的道德心理机制,并外化为道德实践,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的基本原则

4.1 正确导向原则。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正确导向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作导向,大学生道德激励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就难以取得成效。在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把它作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标准,才能引导大学生分辨是非曲直,正确进行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实施正确的道德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被实践证明是唯一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营造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激励的根本导向,才能保证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正确方向,为大学生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提供正确标准,才能为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提供正能量,激励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4.2 以生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以人为本”运用于大学生道德激励中去,就形成了“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所谓“以生为本”,就是大学生为本,大学生既是道德激励的客体,又是道德激励的主体。道德激励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把大学生作为道德激励的出发点、归宿点和立足点。坚持以生为本,必须克服以教师为本的传统理念,明确教师只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是大学生道德成长的外因,而大学生道德成长的根本动力在于大学生自身。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因此,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道德激励作为激发大学生自觉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手段,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必须把外在道德激励与大学生自我道德激励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道德激励使大学生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4.3 公平正义原则。大学生道德激励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正义是道德伦理的核心范畴。何为公平正义?不同阶级有不同的解释,但从一般意义讲,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制度、规则和行为才是公平正义的。公平正义首先是制度的公平正义,就大学生道德激励而言,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制度必须公平正义的。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必须从激励制度上确保人人平等,在激励制度的执行上,做到对事不对人,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在实践中,必须克服轮流坐庄、平均分配名额的做法,坚持既定标准,做到宁缺勿滥,真正发挥扬善惩恶的作用。“公正”是公平正义的简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公正原则,使大学生道德激励本身符合伦理性。

4.4 注重实效原则。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必须讲究实效。大学生道德激励的目的,就是要扬善抑恶,鼓励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只有扎扎实实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活动,克服应付态度,避免形式主义,才能收到实效。要不断改善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把目标激励、过程激励、结果激励结合起来,防止只重视结果激励,而忽视目标激励和过程激励的倾向,把道德激励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要严格道德模范的评选,把真正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模范评选出来,并给予表彰和奖励,从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公平正义,坚持注重实效,才能真正营造出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93.

[2]龚群.论道德赏罚[J].云南社会科学,2009(5):5.

[3]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92-93.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7

虽然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但基于共同的人性和人类共同的生活境遇,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所信守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在日常行为规范中,总会具有共通性。“全球伦理提供的不是抽象的规范,也不是整齐划一的道德规范,而是对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精髓的共通性的挖掘和提升。它承认多元或多种族文化和价值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也强调扩大我们共同基础的必要性,即认可和接受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的道德共同性,由此体现了全球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它绝不是把某一具体国家和民族、某一类型文化的独特伦理观念作为统一标准,其实,在全球伦理的建立中,每一种特殊道德观念和文化类型都起着应有的作用,它是这种合力的共同结果。所以其所包含的伦理精神都能在不同国家的各种文化中找到其存在。”全球伦理与不同民族的伦理文化传统不是截然对立和不可共存的,作为承载民族伦理文化传统的民族大学生,既不能因固守民族伦理文化传统而拒绝接受全球伦理,也不能因崇尚全球伦理而放弃本民族的伦理文化传统。高校在对民族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兼顾全球伦理与民族伦理文化传统两个面向。

第一,高校道德教育应重点培养民族大学生的多元道德文化意识。在承认不同道德文化具有独特价值的前提下,以反思、批判的态度审视各种道德文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帮助民族大学生作出既体现本民族道德传统又符合人类基本道德规则的行为选择。重点培养民族大学生的多元道德文化意识,既是在行动策略上对多元道德文化的主动应对,更是在提高民族大学生适应和面对复杂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要增强民族大学生对多元道德文化价值的理解,明晰多元道德文化对人类的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要引导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道德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并在创新和发展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实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自强;要塑造民族大学生对异质道德文化的尊重情感,学会承认并尊重不同道德文化间的差异,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异质文化,并在差异中实现对自我文化的丰富。

第二,高校道德教育应提升民族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明确道德判断标准,是培养民族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前提。然而,面对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并存的局面,人们对是否存在共识性的道德判断标准、道德判断应依据“谁之标准”等问题则是见仁见智。其中,不乏有观点认为,对多元道德文化的尊重和倡导,有可能从根本上取消道德判断的标准。实际上,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道德困惑,人们对善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却是相同的。而且,从尊重和倡导文化多元的目的来看,它不是要否定道德价值的普遍性,而是要承认各种生活方式都具有特定的历史或伦理的合理性。因此,道德文化多元化不是要颠覆道德的普遍性。根据“和而不同”的立场和原则,道德价值判断的标准存在于多种多样文化之中,这就意味着在不同的道德文化之间存在着协商和沟通的可能,从而尊重和认可具有普遍意义和底线意义的价值观,比如道德生活领域的“黄金规则”。当然,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道德判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需要结合具体的条件和环境对具体的道德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在高校道德教育中,教师要给予民族大学生进行道德判断的自,使得他们能够依据掌握的道德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作出道德判断。高校在道德教育中要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展现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道德冲突和道德困惑,及时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引导民族大学生明辨是非和善恶。高校还应组织民族大学生走向社会生活实践,亲身感受道德生活世界。通过组织民族大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他们的生活视野,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第三,高校道德教育应帮助民族大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多元性和变动性容易导致道德判断标准的缺失,使得民族大学生道德观念模糊和混乱。高校道德教育应传递那些带有共识性特征的相对稳定的核心道德价值,使这些核心价值观深深地植根于受教育者的内心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世界道德教育的普遍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源自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明确主张要向学生传授具有普适性的核心价值观,譬如同情、勇敢、礼貌、公正、诚实、善良、忠诚、坚毅、尊重等。我国的道德教育也日渐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学者提出了四个核心价值观,即诚实守信、责任心、爱国和自我完善。另有学者认为,尊重和公正是道德教育的核心范畴,前者主要指尊重生命,而后者旨在追求一个好的社会秩序。尽管中外学者提出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涵盖了处理与自我、他人、社会等关系的价值观。在确定了核心价值观之后,高校要在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使民族大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入渗透核心价值观,树立行为典范,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引导民族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此外,教师在讲授核心价值观时,要充分考虑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背景,充分吸纳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作为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文化资源。将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以适当的形式纳入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也是坚持道德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客观要求。

二、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遵循道德生成的规律

反思现有的高校道德教育模式,其弊端在于把德性的建构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贯穿于道德教育过程的是识别、形成概念、记忆、反复练习等传统套路。从根本上来讲,道德教育是在人与人的交往和理解中形成意义,并经由人的自我意识建构个体的德性。这就要求在对民族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使教育活动符合道德生成的规律。

第一,道德理性的教育。这是培养民族大学生道德信念的基础,“道德知识对于个体的多少价值不仅在于实现从‘不知’到‘知’的跨越,更在于从‘知’到‘信’的(信服、信念、信仰)的提升。”实现“知”到“信”需要道德理性能力。道德存在的基本形式是道德规范,而道德规范是建立在道德理性认识基础上的,因此道德教育首先要向民族大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解决其道德思想认识问题,培养其道德理性认知能力和道德思维素养。道德教育之所以可能,在于构成道德的知识内容具有理性的基础,而理性是道德生活的基本精神。通过道德教育,民族大学生将获得能够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能提高民族大学生进行道德推理的理性思维能力,这是民族大学生道德品性生成的基础性条件。在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学生往往表现出对课堂道德教育的反感,其重要原因就在于道德教育的课堂变成了道德规范的知识灌输,只是向学生提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而不能深入地解释各种道德规范背后的理性知识基础,这也是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普遍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作为培育理性精神的殿堂,在道德教育中,不应该只是表面化地强调道德的顺从,而要致力于培育学生的道德理性能力,只有从根本上理解和认同了道德规范,才能转化为民族大学生的道德自觉,道德教育才能具有实效性。

第二,道德自觉的培育。道德自觉是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在自觉的行为过程,道德认知能力只是实现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从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来讲,是要将道德规范内化为民族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即实现由内在的“知”到外显的“行”,这是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民族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培育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要求道德教育的过程符合和体现这一特征。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重视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因为,道德认同感的形成离不开受教育者对所学和所用道德知识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只有在亲身的道德体验中,民族大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那些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文字或声音符号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这些道德规范和价值也才能在民族大学生的心中真正萌发,成为一种道德自觉。因此,在道德教育的过程设计上要体现出这样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各种道德情境,让民族大学生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获得道德情感、道德态度的真实体验,获得道德行为的角色感受,在道德教育情境中实现道德自觉。此外,要加强各种校内外道德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教育,让学生在情境化的道德生活中“排练”和“表演”道德内容。

第三,日常生活的回归。从道德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来看,道德源自于生活,生活是道德生成的普遍性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亦即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在长期的生活、生存实践中,人类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道德指向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蕴涵着具有道德内涵的文化和精神气质,即道德是生活的内在构成,它的功能在于引导生活向着善性的生活发展,贫乏的生活由此衍生出意义。作为生活形态的道德,融合了道德的多重规定,生活中的道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换言之,在生活中,道德是作为整体发挥作用的。为此,不论是道德知识、规范或个体的德性,一旦脱离了生活道德的整体性运行,就会成为无意义的存在,其功能和作用也会化为虚无,甚至会成为一种异化物。主张道德教育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是相对于灌输式道德教育的弊端提出的。灌输式道德教育的主要弊端就在于使得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世界相分离,由此导致了道德知识成了从生活经验抽象、概括、总结出来的道德符号,是道德符号而不是符号所代表的丰富的道德意蕴成为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回归日常生活世界能够帮助民族大学生建构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即构建其关于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观念。生活的本性是实践性,这一本性使得人与环境相连接,同时也使以人为主体的交往和沟通成为可能,生活由此提供了意义建构的基础。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并不是无视或者忽视课堂道德教育,而是指出在课堂道德教育的内容设计、方法选择、情境设置、教育路径、教育评价等方面,对民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予以回应和考虑,这是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根本要求。

三、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坚持平等性的对话

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不同主体之间在平等意义上的一场文化对话,这个过程是一种对话、理解、生成与共享的过程,是师生在交往中通过对话和理解而共享道德经验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对话是两个平等的道德教育主体间生活意义的交流。大学生反感道德灌输,其原因在于,这种教学方法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视为一种单纯传授既定道德规范知识、施加道德影响的过程。实践表明,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是不可能通过灌输来完成的,只能在平等的对话交往中实现。

第一,在平等对话中建构道德生活的意义。道德是一个意义世界,是人类对世界理解的对象化、形第一,在平等对话中建构道德生活的意义。道德是一个意义世界,是人类对世界理解的对象化、形式化的意义凝聚,它蕴涵着人类对世界进行理解的方式、路径与结果。道德是人类自身存在的方式,道德为人们的生活服务,人们通过道德理解世界、理解人类自身,在此基础上理解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其提供指导,而道德规范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准则,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人与他人的交往过程,就是尝试理解生活世界的过程。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认同已有的社会伦理规范。“人在生活中理解道德的意义并选择道德生活。……他们通过理解来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断形成自己的对道德的认知,掌握相应的道德规范,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水平和能力,从而建构一个道德价值意义的世界。”道德生活的意义需要通过交往和对话才能揭示出来,因此,道德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和沟通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运用想象力来从事意义创造和分享的过程。……因为对话真正地使教师和学生在相互作用中达到了理解”。道德教育中的交往和对话,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了对道德价值的新的理解,通过不断地视界融合,丰富与扩展大学生已经拥有的道德意义世界。民族大学生的对话式道德教育方式,不仅是与教师对话,而且是与德育教材对话,更是与本民族的道德文化传统对话。通过与教师的对话,学习和汲取教师的道德生活经验;通过与德育教材的对话,体悟人类道德文明的发展脉络通过与本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对话,感受道德文化的多样性和切身性。对话式道德教育能够帮助民族大学生自主地理解自己生活的道德文化环境,从而实现对道德世界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理解。从而实现对道德世界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理解。

第二,在平等对话中践履道德。“真正决定一种交谈是否是对话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识,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这是一种对话意识。”在我国现今的道德教育中,教师权威主义盛行,而要形成平等对话的氛围,关键在于教育者观念的转变。关于道德的对话,是两个以上道德主体自由和平等的交流,师生是平等的交流伙伴,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展现对话的平等,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实践。言传身教是道德教育的传统方式,而“言传”就是高校道德教育实践中最常用的方法———说服法。教师和学生可以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运用自己掌握的论据就某一道德事实进行平等的、自由的讨论,教师以这种方式而进行的有效的说服法,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通过对话拓展了各自的道德经验世界,同时也校正了各自可能存在的片面看法,实现了道德品性发展过程的自我超越。把有效说服视为一种对话的过程,意味着教师与大学生需要运用大量的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来支持自己的道德观点,并真诚地希望对方予以理解和认同。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是当事人的人生经历与生存经验,蕴含着一定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个人的道德观念与道德信仰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中才能得以理解。而对话则是通过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来反思各自所秉持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是否适宜、是否合乎善的要求。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教师、他人和学生的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来理解人们所置身的生活世界及其通行的道德规则。

第三,在平等对话中拓展道德经验。道德规范本身不是空洞抽象的行为规定,它们具有人文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等特征。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方式,抽去了道德概念和道德规范中的丰富内涵,道德概念和道德规范的人文性、历史性和社会性被剥离掉。而当道德教育脱离或背离道德规范的人文性、历史性和社会性时,“任何道德规范都会成为一个‘空壳’,受教育者无法从这种空壳化的道德规范中领悟到道德的根本,也诱发不出对于人的理解、关怀等基本的道德意识。”在民族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由于灌输式道德教育方式忽视了民族大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传统和道德愿望,自然不能产生意想中的教育实效。对话型高校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生活经验的平等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对话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与他人及社会的伦理关系,扩展学生的道德生活经验,选择有利于他人及社会发展的行为规则。对民族大学生来说,与教师的道德对话,不仅是自身道德生活经验的诉说和印证过程,而且也是个人道德经验的拓展过程,是培育自己独立分析和思考道德现象能力的过程。当民族大学生能够以审慎和批判的态度去认识和理解某一道德准则在不同情境下可能产生的不同后果时,这也就意味着民族大学生道德生活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民族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需要通过平等意义上的对话来倾听不同的声音,课堂需要向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开放,教师需要反省自己的理论预设,努力尝试最大限度地欣赏民族大学生道德文化的独特性。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8

[关键词] 医务人员;核心价值观;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1(b)-0178-04

[Abstract]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medical staff core values is helpful to improve medical staffs' ideological awareness, standardize medical personnel professional behavior, build 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reveal hospitals' connotation. By the guidance of educati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regime, and the measures of propaganda and practice, combined with the important role of unity thoughts, incentive system and cultural deposits make medical staff internalize core values into spirit pursuit and action of the medical staff.

[Key words] Medical staff; Core value; Practice; Experience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众,努力使之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价值共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医疗卫生行业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的重要部门,必然要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承重墙,而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必然会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2]。为凝聚共识,规范行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又讨论形成了“敬畏生命,扶伤济世,厚德仁爱,精勤修业”的医务人员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职业操守、行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主旋律。

1 培育和践行医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思想觉悟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有利于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3]”。培育和践行医务人员核心价值观,就在于通过营造一定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和制度环境,使身处其中的医务人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医务人员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的塑造。通过主流意识形态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作用,提升医务人员的思想觉悟,使广大医务人员能够自觉构筑起抵制腐朽价值观的思想堡垒。

1.2 有利于规范医务人员职业行为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价值的多元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也出现了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的现象。面对“红包”、“回扣”等利益的诱惑,个别信仰缺失、诚信丧失的医务人员置职业道德于不顾,视患者贿赂为当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失去了社会大众的信任。而通过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引导医务人员正确认识本职工作,深刻理解职业精神的内涵,强化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自觉的以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的航标灯,价值观念的指南针,在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让精神力量转化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优良职业行为[5]。

1.3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近年来,医疗纠纷多发并呈明显上升趋势。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统计,自2002年9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每所医院年平均发生暴力伤医事件约27次。究其原因,除了患者法律意识和消费者意识日渐增强,对医疗效果期望值随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增高,以及医疗意外、疑难杂症等因素外,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确实是引发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有调查显示,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占不到20%,80%均源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6]。医务人员不可能“包治包好”,但如果时刻秉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敬畏生命,扶伤济世,厚德仁爱,精勤修业”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把生命托付给自己的患者尽最大努力,通过细致贴心的服务、规范的医疗行为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尊重,是消除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润滑剂”。 1.4 有利于彰显医院软实力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7]。”同样,作为一种诉诸内心、经过强化的群体意识或整体认知,医务人员核心价值观是医院软实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决定着医院的内聚力、导向力、同化力和战斗力。医院积极培育为医务人员所广泛接受和为全社会所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能凝聚军心士气。同时,也因其吸引力和亲和力,更易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赞赏,彰显医院软实力的底蕴和厚度[8]。

2 我院培育和践行医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2.1 教育引导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而知是前提、是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持续的灌输,抓好宣传教育始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9]。我院以教育为渠道,将核心价值观传输、内化于教育体系所能覆盖到的每一名教育者和教育受众对象。一是重视对教育者的教育,包括理论授课老师、实习指导老师、研究生导师等,通过培训教育和制度规范,进一步明确其在理论授课、教学查房、病例书写、协助施救等环节的师德要求,督促其不断加强身心修养,以良好的师风师德,做医务人员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做医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推动者、践行者、教育者和示范者。二是重视教育受众对象分层分类教育,对新任中层干部进行人文管理、沟通技巧、廉政教育;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医院文化、医德医风教育;对全体医务人员分别进行医德、师德、学术道德、岗位道德教育培训工作,并要求各类医务人员每年在继续教育中参加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医学人文等方面的培训内容不低于6学时,实现职业道德继续教育常态化。三是高度重视对医学生进行教育,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面临的任务不同实行了“四阶段教育”,包括入院教育、入科教育、选导师前教育和毕业教育,开设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专题化”教育课程,将职业道德和价值观教育贯穿到医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

2.2 制度保障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制度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路径。良好的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基础和保证[10]。培育和践行医务人员核心价值观仅靠学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和考核监督机制作为保障。一是建立了院科两级职业道德建设领导体系,包括由院长、书记担任主任,副院长、副书记担任副主任,各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医院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委员会,由科室核心组成员构成的科室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组。党委办公室作为医院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责部门,在医院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统一协调相关部门,推进医院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其他职能部门依据职能分工负责不同范畴和不同群体的职业道德建设。逐步探索建立党、政、工、团统筹协调,专项负责,协同合作,行之有效的医院职工职业道德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了职业道德建设制度体系,包括医德医风建设责任规定与医德医风预警监督管理规定等制度体系;师德建设规范与制度体系,完善临床带教老师、研究生指导教师、本科实习指导老师行为规范;学术道德建设规范与制度体系,建立学术道德标准和学术行为规范;岗位道德建设规范与制度体系,完善并落实员工行为规范和优秀服务准则;健全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培训机制,建立师德教育专题培训机制,形成基于岗位特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体系,实现职业道德培训系统化管理。三是推进职业道德考评、激励、惩戒体系建设,包括完善职业道德建设考评体系、建立职业道德建设激励体系、建立职业道德建设监督机制、建立“失德”教育处分机制等,为全院医务人员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

2.3 舆论宣传

培育和践行医务人员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发挥新闻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作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11]。一是我院官网、官方微博开设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建设”专栏和“共创文明”微话题,其中涵盖了中央精神、卫计委解读、行业典型、大医精诚、主题宣讲、职业风采等版块。网站专栏的建设为“培育和践行医务人员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及时传递信息和活动整体展示的平台。二是在《宣医信息》报刊开设“职业精神建设”专栏,汇集了《我说“大医精诚”》《专家风采》两个栏目。其中《我说“大医精诚”》专栏,从院党委书记到普通职工,从科室主任到住院医师,从医生到护士,从职能部门到一线职工均结合本岗位阐述了对“大医精诚”的理解,分享领悟,涤荡心灵,在各层面引起共鸣。《专家风采》挖掘专家成长故事,职业故事,团队建设故事,展示我院专家的大医风采,为广大职工树立了医德、师德、学术道德、岗位道德的榜样。三是深度挖掘医院“温暖行医”“科学办医”的真实故事和新人新事,组织撰写了“德艺双馨医务人员榜样”故事5篇,积极策划、编辑、制作“共建和谐”微视频5部。在全院范围展开《正能量文章》征集活动,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理论文章14篇,5篇获奖,我院被北京市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授予优秀组织奖。四是选树先进典型,通过参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首届“《央广健康》频道观众喜爱的京城好医生”评选,北京市十大健康卫士评选等活动,制作专题片6部,宣传金牌好医生、优秀好医生,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大力宣传各岗位优秀人物的典型事迹,通过楷模榜样的作用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和传播者奠定基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发挥文化凝聚作用,努力让医院倡导的价值观念、教育内容能够传递到其所能达的每一个地方,影响到每一名医务人员,使核心价值观逐渐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2.4 实践养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行胜于言,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大潮,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传播路径,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工作中,让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2]。我院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开展经常性主题实践活动,塑造职业精神,培育核心价值观。一是院党委开展了“夯实‘三型支部’基础,争创优质医院中做先锋”“务实清廉树形象,为民服务创品牌”“卫生服务创一流,科学发展我献策”“岗位创优我先行”等系列主题活动,坚持不懈发挥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先锋先导作用,以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评选“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和“党员心目中的好支委”,树立了一批群众反映好、示范作用强的党员典型,坚持典型示范、榜样引领。二是院团委坚持不懈用高尚精神塑造青年,结合重大活动、事件和节庆日等,开展了“学习党史、缅怀先烈、做医院发展建设主人翁”主题团日、“救死扶伤,践行天职”辩论赛、“寻找身边榜样,弘扬四德品质”宣讲比赛、“传承优良传统,续写宣医佳绩”专家访谈等,一方面教育青年传承老一辈专家的优良传统,在本职岗位上精勤不倦,德业双修。另一方面树立价值标杆,统一价值追求,引导青年向身边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群众满意的青年典型学习,激发青年的职业责任感,做宣医发展的主人。三是医院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和谐有我、文明有我、奉献有我”等主题公益活动,党团员、职工积极报名,现有注册志愿者1800余名,志愿者行动遍及外省市、郊区农村、社区和敬老院。医务人员通过服务患者,奉献社会,既丰富了阅历,增长了才干,又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支持,体会到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愉悦,无形中锻炼了综合能力,提高了精神境界。四是医院根据《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手册》,提炼制订全院不同岗位、不同类别人员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动员全体医务人员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核心价值观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 3 培育和践行医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3.1 要注重发挥思想凝聚作用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在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政府日常工作》为主题的发言时指出:“当今中国,每天都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事和人,同时也有不少背信弃义、伤风败俗等道德失范现象,迫切需要核心价值观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引领和规范行为[13]。”我院从培植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入手,职业精神是在医疗服务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文化心态、行为准则、群体意识、生活态度以及优良传统的总和[14]。这种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着从业者的品行,影响着单位的精神风貌。将职业精神教育贯穿于医学生教育和医务人员执业过程始终,贯穿于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通过广泛深入的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和制度保障等,整合各种思想观念,清肃不良思潮,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广泛共识,发挥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帮助医务人员找到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目标,找准日常生活和行为实践的价值标准,使之转化为医务人员的道德标准和实际行动。

3.2 要注重发挥制度约束作用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15]。”我院通过建立健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和示范机制,通过组织、教育、感化、奖惩等方式,及时对偏离核心价值观的言行进行调控。把学习践行效果与评先评优提拔重用挂起钩来,把个人表现与部门工作结合起来,对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典型采取相应的舆论支持和荣誉物质奖励,不断增强每名医务人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为。

3.3 要注重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6]。”我院新闻媒体利用理论、评论、事迹报道及其他宣传方式,陈情、论理、讲故事,树立和宣传好身边的先进典型,把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把热点问题引导与群众道德评议结合起来,找准宣传教育与人们道德情感的契合点,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使医务人员受到心灵的震撼,坚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信念。

3.4 要注重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医院文化建设的航向,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医院文化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17]。医院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形成一种催人奋进的价值体系,在这个价值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观,它是维系全院职工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推动医院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18-20]。我院医务人员核心价值观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由医务人员在长期工作和学习实践中讨论形成的、为广大医务人员所共同认同和奉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意志品质的总和。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医院文化,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进一步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自觉形成对广大患者与家属态度诚信、语言友善的行为准则,促进医患关系和谐融洽,全面推进医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 安步月.抓好“六个注重”努力培育和践行医院核心价值观[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12):966-967.

[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163-164.

[4] 张晓林.凝心聚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浙江日报,2014-04-17.

[5] 汤波,白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医务人员医德行为的意义和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4,(5):103-104.

[6] 王建敏,王香平,樊洁,等.医学生临床阶段职业精神培养实践探索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5,19(2):71-73.

[7] 韩文乾.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N].经济日报,2014-9-16.

[8] 刘浩.以两高精神引领医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3):153-155.

[9] 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2):21-24.

[10] 乔春霞,张泽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建设问题探讨[J].理论导刊,2014,(12):22-23.

[11] 沈壮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之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480):4-13.

[12] 谭卓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的三重路径[N].光明日报,2015-01-02.

[13] 周文彰.政府日常工作应融入核心价值观[J].中国政协,2014,19(3):25-26.

[14] 花蕾,王建敏,王香平,等.培育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3):427-428.

[15] 滕盛萍.建立文明规范体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抓手[J].前线,2014,(7):89-91.

[16] 张曙光.善用抓手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12-02.

[17] 胡昌益,胡海娟,桂巾雯,等.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 25(4):547-548.

[18] 羊城.培育医院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3):147-149.

[19] 施琳玲,张涛.突破传统理念,我院探索医院文化建设新路的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0):795-797.

上一篇: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的感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