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范文

时间:2023-10-18 22:28:18

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

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篇1

【关键词】 工程造价 审计 风险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如何能较好的完成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客观公正地反映项目实际投资,并有效地做好审计风险的防范工作,一直是广大审计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1 工程造价审计及其风险的概述工程造价审计指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对建设项目投资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和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通过其审定的工程造价直观地反映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建设市场正常的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指审计人员在完成工程造价审计后,发表不准确或不恰当审计意见、结论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的大小决定着审计结论反映的内容的准确程度。由于工程造价审计对象广泛、内容复杂,与其他审计项目相比敏感性更强、审计环境更复杂、更加注重沟通技巧,加之工程经济本身固有的特殊性,因此工程造价审计更容易产生风险。

2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2.1 项目建设本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导致的审计风险项目建设本身要经历前期可行性调研、决策立项、勘察设计、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等多个阶段,其间将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货单位等多方面协同工作,过程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例如:项目设计的深度与广度不够,重要子目存在较多遗漏,设计内容不完整,后期设计变更签证较多;发包方式选择不恰当或合同管理不力,差生约定条款争议,引发合同索赔;项目实施期间由于通货膨胀或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导致材料价格、人工费用上涨;相关建设法律、法规的启废调整,对现有技术标准产生影响;遭遇地震、火山、洪水、战争等不可抗力影响。因此,有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便一直带着争议与矛盾,其导致的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先天性和不可避免性。

2.2 项目现场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审计风险工程造价审计方法偏向于事后审计,项目完工后很多隐蔽工程、预埋工程、回填工程等无法在现场直接查看到,此时工程造价审计主要依据工程结算书、施工合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影响工程造价的变更签证单等相关审计资料,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审计结果。

但是,很多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忽视项目现场管理,相关项目现场管理内控制度不够健全,或者即使有健全的制度也不能较好地贯彻落实下去。由于项目现场管理不规范,导致主要工程技术资料遗失,无法提供完备的审计资料,尤其是遗漏了某些减少工程量的变更或签证,不但给工程造价审计带来风险,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工程的实际造价,还会给建设单位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2.3 审计组织管理不当导致的审计风险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通常包含多个技术专业,例如土建专业、电气安装专业、暖通专业等,各专业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在组织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时,应充分考虑所审计项目涉及的专业情况,合理配备相应专业的审计人员。

但由于受审计人力资源的限制,有时会出现审计组专业配备不齐全的现象。这样的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如果遇到所缺专业的难点、疑点问题,往往无法做出专业、准确的判断,或者为了加快审计进度,采取简化审计规范流程的方式,导致审计风险产生。

2.4 审计人员作业操作不当导致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作业操作不当主要表现有:审计方法选取不当,运用了不适宜或无效律遵循的审计手段;审计过程中妄用假设、推理,不符合施工现场的客观事实;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不过扎实,导致审计证据缺乏充分性和适当性;未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要求操作,致使审计结果不合法或不合规;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不能客观公正地处理审计事项,人为导致审计结果与事实偏离。

2.5 利用外部技术资源参与审计导致的审计风险建设单位限于自身工程专业技术力量,常将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交给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完成。此举可以缓解建设单位因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但如果对所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社会背景情况不熟识,也可能带来了一些导致审计风险的因素,比如其是否与被审计对象存在回避关系等。

3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严格遵守相关的审计法规和审计准则,规范审计工作程序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审计法规和建筑造价法规,以法约束审计行为,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审计工作程序,了解清楚被审计项目的基本情况,制定切实可行、详细周密的审计方案,重视审计证据的收集取证,出具内容完整、叙述清楚、审计证据充分性较强的工作底稿,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只有整个工程造价审计过程合法、合规,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审计风险。

3.2 不断完善审计主体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将风险管理意识贯穿于工程造价审计全过程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单纯的审计行为无法规避审计风险。此因,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同时应不断完善审计主体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审计风险测试、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处理体系,时刻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及时发现审计风险,迅速高效化解审计风险。

3.3 建设高素质工程造价审计人员队伍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审计工作的质量。首先,应优化审计队伍结构,选配多种专业人员进行培养,充实审计队伍;其次,应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通过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再次,应建立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业务培训、业务选拔、业务考评等方式,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3.4 采取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管控当前常规的项目建设工程造价审计是一种事后审计,其对建设过程中由于项目管理疏漏而导致的争议或差异事项,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依照相关审计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咨询、鉴证和监督活动。全跟踪审计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建设环节中出现的设计变更、隐蔽工程、材料价格等方面的问题,摆脱了事后审计的被动局面,降低了审计风险。

3.5 谨慎利用社会审计人力与技术资源首先,应谨慎选择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在进行委托前,应对拟聘请对象的执业资质、技术力量、以往执业情况、诚信度进行调查了解;其次,明确责任,对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审计的项目,通过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双方权力、责任和义务;再次,对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工程造价项目,实行专人全程跟班审计;最后,建立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审计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降低委托审计的风险。

4 结束语

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篇2

摘要:文章在阐述高校项目经费审批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高校项目经费审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与规范高校项目经费审批制度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高校 项目经费 审批 对策

一、引言

项目经费是指为了完成特定任务、具有专门用途,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单独核算”有别于日常业务活动、保证基本运行的经费,其资金来源与其用途具有高度相关性的特殊性经费。具有金额大、专项性强、使用周期长、监管理部门多、审批环节多等特点。

高校项目经费是指高校用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基建工程、大型修缮、实验室建设、图书采购、设备购置等方面,具有专门用途、列入学校项目经费预算的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区别学校基本支出的专项经费。

高校项目经费审批是指根据学校内部授权审批控制的需要,依据项目经费的性质、金额、特点与特征,在项目经费列支过程中根据其授权范围、审批程序、审批责任等要求,由学校相关领导对项目经费立项、控制、列支报销,在相关凭证与凭据上签字同意的程序与过程。项目经费审批是高校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学校相关领导对其项目经费列支与付款行为、施行审批权力并承担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职责所在。从目前查处的高校经济腐败案件来看,主要集中在高校基本建设、后勤修缮、物资设备采购、实验室建设、科研与学科建设项目经费支出、大额资金调度、招投标等领域;从其腐败的环节来看,大多同项目经费的立项、审批、经费支出相关;分析发生经济腐败案件的学校,就会发现这些学校项目经费审批制度形同虚设,学校重大经济活动不按程序审批、不执行审批权限,在重大经济决策时不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规定,在重大资金调度中缺乏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审批制度与工作机制。

二、目前高校项目经费审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批主体专业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

项目经费审批涉及学校校级领导、项目部门、资产部门、招标部门、审计部门、财务部门等多部门、多层领导的审批签字,由于我国高校对领导干部实行定期轮岗管理,涉及财物以及与工程基建相关的部门领导最多只能在同一岗位工作一个聘期,3―5年必须转岗,致使一些部门领导业务不专,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另外高校校级及其中层领导多是由专家、教授、学者担任,其专业并非经济、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缺乏项目经费审批的基本知识和项目经费管理的专业技能,对合同、招标、资产管理、审核与立项、财务审批的有关规定缺乏系统的学习与培训,主要以听汇报后进行审批签字;还有一些高校其财会部门的正职领导多由非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人员担任,而副职多为专业出身,以目前陕西34所公办本科院校的财务处正处长的专业情况来看,只有11人的专业与会计、审计、经济管理、财务管理等经济类专业相关,“外行管内行、外行说了算”的管理机制,在项目经费审批上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程序合法、资料完备。各级领导在项目经费审批中普遍存在签字只是走程序、只承担领导责任的思想,签字态度不认真。

(二)将行政审批与经费审批混为一体

我国高校对项目经费的审批同其行政职务、所在部门职责密切相关,高校内部经费审批均实行“一支笔”审批规定,均由其部门、院系的行政“一把手”负责,所以形成项目经费审批与行政权力紧密相关,行政级别越高,其经费审批权就越大;而对项目的专业性、项目的性质、特征、管理要求考虑的较少。

(三)审批权限与其职务职责不对称

目前高校项目经费的审批权限大小主要与其行政级别相关联,行政级别越高其项目经费的审批权限就越大,具体的经办人员或管理人员没有审批权,而在承担责任时,没有审批权的经办人员或管理人员却要承担最大的“直接责任”,直接分管领导要承担“主管责任”,而审批权限大、行政级别高的领导只承担责任最小的“领导责任”。

(四)审批程序不合理

高校的项目经费审批程序是指项目经费的审批环节的先后顺序、哪一部门先签字、哪一部门后签字、哪个部门对哪个环节负责、不同级别领导的签字顺序等规定。目前基本上是项目实施部门(或管理部门)先进行签字审批,再由资产管理部门办理资产入库,第三步由项目经费主管校级领导签字审批、第四步由主管财务的校级领导(或总会计师签字)审批,最后由财务部门主管领导审批。因财务部门审批在主管财务领导之后,不利于财务部门为主管财务校领导负责,而且因目前高校在经费审批过程“畏惧”上级领导签字心理普遍存在,所以不利于财务部门领导发挥为学校经费支出“把P”作用。

(五)审批监督责任不明确、缺乏责任追究机制

高校财务制度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对于违犯项目经费审批规定,越权审批、违规审批的行为没有具体明确的处理规定,只是强调“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高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也只是规定总会计师对“审批、联签、实施的事项造成经济损失” 的重大事项“负有管理或直接责任”,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因为对违犯规定的审批没有具体的处罚规定,缺乏责任追究机制,所以在实务中很少有因违规审批对领导干部进行处罚与处理。

(六)审批方法手段落后

目前高校大多数项目经费的审批方式,还是沿用审批领导在原始报销单据上签字审批的方式与方法。没有很好地利用校园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平台技术,实现项目相关信息资源共享,没有将项目经费审批与立项、招标、预算、验收、合同签订、审计等信息有机结合,实行项目经费审批向前移、审批监督网络化;审批方式与手段只能满足事后审批和监督,没有达到对项目经费的全过程和事前、事中的监督与管理。

(七)将项目经费审批与项目经费审核混为一谈

项目经费审批是一种职务行为,而项目经费审核是财会部门的专业人员按照经费支出报销的相关规定,对会计凭证特别是会计原始凭证的审核要求、审核内容、审核原则所进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常会听到高校负责审批领导常讲的一句话:“我的签字只是走程序,我不懂财务,经费的支出是否合法合理,由财务部门的专业人员把关”。许多高校项目经费的审批领导没有认识到签字审批的重要性和承担经济责任的重大性,将项目经费审批与项目经费审核混为一谈。

(八)将项目经费审批与日常包干经费审批等同

日常包干经费支出具有金额小、报销次数多、审批权限低等特点。一般只需经费管理或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领导审批就可报销,不涉及资产入账、招标立项、签订合同、项目验收、项目审计等环节。从2013―2015年陕西省审计厅对省属15所高校审计报告中发现,13所高校存在项目经费支出报销所附的原始凭证后面缺少项目立项依据、审计报告、经济合同、变更签证、验收等相关证据资料;对项目经费审批所需资料的完整性认识不到位,按照日常包干经费的审批要求对项目经费进行审批。

三、完善与规范高校项目经费审批制度的对策

(一)加强审批领导的专业培训,提高其项目经费审批的专业能力与水平

针对高校项目经费审批领导的实际情况,建立校级领导和校内部门主管财务工作领导的岗前及岗位项目经费审批业务知识专门培训制度。对校级领导应由高校主管部门每年组织一次项目经费审批的专题培训,应将项目经费的立项知识、招标法规、项目经费的管理制度与要求、资产验收制度、审批责任及处罚规定、经济合同基本规范与知识、审批程序和资料要求、项目经费审计重点及规定、高校经济活动监督重点、高校内部控制规定等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根据反腐败的需要,结合高校实际案例不断创新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将培训记录作为校级领导考评内容之一。对于校内各部门项目经费的审批领导应由学校的总会计师、财务部门、审计部门、招标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经济合同审核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和学校纪监部门等组织针对项目经费管理与审批的专项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及重点除校级领导培训内容之外,应结合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岗位职责、经费审批程序与权限等学校的具体规定进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以提高学校各级项目经费审批领导的业务水平。

(二)严格执行总会计师和学校财务会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任职资格与条件

总会计师和财务会计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对项目经费审批最后的“把关人”,其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在项目经费控制之中至关重要,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高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对其任职资格与条件有明确规定,各高校应严格执行,坚决杜绝不符合任职条件与资格的人员担任相关职务,从项目经费的最后审批主体上强化对项目的审批,确保项目经费支出的合法、合理,资料的真实完整。

(三)将行政权力与经费审批权力相分离

项目经费的特征决定了项目经费在审批的各个环节与步骤都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与政策方面的“把关”。而项目经费的审批,缺少的正是各环节专业人员的签字把关,所以应建立项目经费各环节技术人员审签与行政领导审批同步制度,实行项目经费各环节技术审签后再由其行政领导签字审批办法。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经费的技术性、合理性、真实性与资料的完整性负责,行政领导主要对项目经费的合法性、有效性负责。

(四)对项目经费审批程序再造,建立经费审批责任倒查制度

学校应规范项目经费审批程序,实行前一步骤审批对后一步骤负责,下级审批向上级审批负责,每一审批环节对本环节的业务负责的审批制度,以明确审批中的责任问题,以利于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在审批程序中应将原来的先由“主管财务的校级领导(或总会计师签字)审批,再由财务部门主管领导审批”程序,再造为“在学校各部门领导审批后,先由财会部门专业人员对其项目经费支出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再由财务会计部门领导审批,最后由总会师签字审批,学校财务部门根据总会计师签字审批的凭证进行账务处理与付款”程序,以利于审批责任的落实。

(五)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实行项目信息共享,将项目经费审批与监督前移

高校各类信息平台的建立与完善,为高校项目管理、项目监督、经费审批提供了技术支持,为项目经费审批向项目前期环节延伸提供了可能与条件。学校应充分利用高校纪委项目经费监督平台、政府采购招标平台、合同监督平台、审计信息平台、资产管理平台、校园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等加强对项目经费的审批,实现项目经费的事前监督。

(六)明确项目经费审批关键控制点与审批重点内容,以规范审批行为

高校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根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立项目经费管理、监督、审批的风险控制点,确定学校项目经费内部控制的关键部门与岗位。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巡视组发现的项目经费存在问题和有关经济案件事实、上级及主管部门检查中发现的项目经费问题等,确定项目经费的审批重点,明确审批权限,细化资料要求,规范审批行为。

(七)在学校财务部门建立项目经费审批资料综合备查档案

高校项目经费的管理与审批涉及多个环节与部门,而最后环节在财会部门,所以从财务管理与监督上讲,财会部门应对与项目经费管理与审批的所有环节、相关信息、相关资料进行监督汇总,除账务处理环节所需的有关凭证资料外,还应建立“一个项目一册资料”的备查项目档案,将项目的立项、审批、预算、招标、建设与采购、验收、合同、审计、结算等资料装订成册,以备对项目经费的使用及管理进行检查。

(八)建立与完善审批责任追究问责制度

高校应根据会计法、审计法、预算法、合同法、采购法、招标法、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高校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等建立与完善审批责任追究问责制度,对违法违规审批的行为与人员进行问责、处罚与处理。使项目经费审批人员时刻牢记“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追究、违法必查处”用权准则和行为规范,认真履行审批权力。J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S].财会[2012]21号.

[2]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S].教人[2011]2号.

[3]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S].财教[2012]488号.

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篇3

(一)新环境对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

国家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同时,对农业审计服务“三农”的期望值更高了。各级政府部门对“三农”资金的投入规模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广,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点多、面广、线长、政策性强”的特点将更加明显。当前农业专项资金审计需求与审计资金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将显现得更加突出。

(二)重查处、轻分析和落实较为普遍

多数审计人员非常重视对被审计单位违法违纪问题,甚至把按照法律法规审查认为是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一切,而并未对审计中存在的社会因素、主观因素和根治问题的对策重视不足,要清醒的看到,我国农业专项审计中,存在着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中违法违规行为,还要对落实支农惠农政策重视起来,要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民增产粮食增收等影响因素,分析查找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意见建议,还要意识到审计查出问题不是工作的全部,要把更好的改正不足、加强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结合。因此既要加强审计工作的分析能力,还要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素质能力待提升

提高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需要针对审计出现的原因、不足及产生根源等要全面且深入的展开调查工作,提升到帮助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高度,来进行研究分析,这样将能真正发挥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作用。当前,农业专项资金审计人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能力不强,具体工作中查账较内行,在深入调查研究时,对一些涉及政策性、倾向性问题举棋不定、模棱两可,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不足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观念意识上,部分审计工作人员认同,审计即查账,而对其他方面却不愿做更多尝试,二是通过结合调查研究与分析问题的方法上,对运用的技能、方法掌握不到位,如怎样选定调研题目、制定可行性方案,如何将个别问题深入研究,怎样将繁杂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加工和提炼等知识匮乏。

二、加强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认识

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进入新时期,笔者认为对加强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明确审计判断标准

在对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判断标准上,应把能否农业增收,将衡量农业资金的使用效果、管理水平为基本标准,将能否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作为衡量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首先在审计判断标准上,即判定每笔农业资金项目使用的情况,既要参照传统的法律法规去衡量,又要将其与农民的收入挂钩。如果对农民增收不起作用,即使严格按照法规制度使用,也不能完全认为资金的管理使用是有效的,审计人员需要进一步分析专项资金使用的现状、查找出原因,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不合适单位的具体情况,或是法规政策脱离实际难以执行。第二在评判审计自身工作标准上,不仅在发现查出问题,收缴资金上,更为重要的是能否通过专项审计工作,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强化审计服务职能

在明确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目标、范围、重点及工作组织方法时,要深刻体会农业专项资金审计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只有这样将服务职能,有意识地通过审计职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当审计某个地方的专项支农资金时,查处、收缴被挪用挤占资金,能很好促进农业专项资金的良好使用,体现为一种服务。而如果将审计人员从地方专项资金的使用数量、结构和变化等方面,用以检查分析政策执行情况,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使用效果上,结合宏观经济政策提出意见与建议,这将是更高的层次服务水平。

(三)提升审计人员工作的业务能力水平

审计工作要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能力,改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做好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就要不断学习相关农业知识,了解农业产业政策、投入政策和发展趋势,更要对农业现实状况多加了解。此外,针对当前农业审计人员的现状,还需要掌握学习审计调查的研究方法,开展审计调研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只有这样专项审计工作才能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有效地提升专项审计工作的层次,开创出农业专项审计工作的新局面、新高度。

(四)完善审计工作方法

1、坚持审计与调查审计相结合通过审计工作方法,将审计与调查审计相结合,将经济效益和财务收支的审计结合,要走出符合国家农业特点,运用农业专项资金的新路子。审计相对审计调查来说,在深度上具有明显优势,易找出问题的源头,明确问题责任的归属,有较大的处理力度,结合被审计单位相对业务单一,易于整改落实、见效快,也存在审计面较狭窄、横向延伸困难,而调查审计则是涉及面宽、范围广,且相对调查的限制少,易于开展延伸调查,能从较宽的审计署在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将实现审计与调查审计项目所占比例要相当。因此农业专项审计既要强化监督财经纪律执行的状况,又要加强检查各项支农政策落实的状况。我国农业专项投入的渠道广、使用范围广、种类多和使用对象分散,它的效益呈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多个方面。其中部分效益是直接可以体现的,但有的效益要通过改善当前生产、生活设施及生态环境效益上间接的体现出来的,一些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如上所述将农业专项审计将审计与调查审计紧密结合,做到突出重点、全面审计,做到能查错纠弊,落实好国家支农政策方针,为全面加强制度管理、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民增收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2、坚持农业专项资金与基本建设审计结合农业项目资金的审计要和基本建设审计结合,得以核实农业支出的准确性。农业专项资金的实施多用于农田水利、道路建设及建筑工程等方面,多数资金项目是通过工程造价决算核实的,查明专项资金支出的使用情况,并对资金拨付的环节进行审计,强化建设项目工作的检查;其一是检查相关项目建设支出明细账,以合法性、真实性和合理性来检查资金支出;其二是要深入建设项目现场,对建设项目质量、数量等进行实地核对,参照每个项目计划书审核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查验是否符合项目计划要求,是否存在大决算小工程、新决算老工程的违法法规、骗取农业专项资金的行为,因此要将农业专项审计与基本建设审计结合起来,即是对加强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需要。

3、坚持分析性复核与现场实地调查相结合审计采用现场调查和分析复核结合的方法,将账面的审计和深入乡镇及农户的调查结合,要检查农业资金发生的真实性。目前我国农业专项资金只是集中于财政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要将账簿、报表、凭证三者进行审计,摸清出资金的投入状况与总体规模,并掌握资金的支出结构是最为重要的,并在此的基础上顺着资金的流向、深入乡镇和项目的实施现场进行实地的核查,因此这样才能核实出专项资金收支目的性和真实性。

三、结语

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篇4

【关键词】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而根据全国人大于2011年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种类繁多,但一般均具有非物质性、民族性和文化性等特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一、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江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特别是两宋时期的江西文坛,星汉灿烂,涌现出众多开宗立派的文坛领袖,独领数百年;诗词、书画、戏曲、音乐作品灿若群星,形成特有的“江西现象”。“瓷都”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享誉全球。湖口青阳腔、文港毛笔工艺、全丰花灯、赣南客家文化、傩舞、采茶戏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蔚为大观。根据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江西省拥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88项,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但与此同时,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短缺。从当前非遗的管理体制来看,江西省还没有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部门,通行的做法是在同级文化部门设立非遗保护中心,人员编制得不到保障。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专业人员短缺,大量非遗保护工作只能由其他文化部门临时调剂人员来解决。

2.非遗传承人、从业人员青黄不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江西省拥有部级非遗传承人36人(其中2人已去世),省级传承人314人,市县级传承人1 945人。部级非遗传承人中,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也有43岁。其中60岁以上的有28人,比重达82%。传承人年龄总体偏大,使得非遗传承日渐力不从心;再加之时代变迁,商业冲击,非遗从业人员回报偏低,造成非遗从业人员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窘境,部分非遗传承人面临着“人死艺亡”的困局。

3.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杯水车薪。加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逐年加大非遗保护投入。自2006年起,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14亿元用于非遗保护。与此同时,江西省政府对非遗保护的拨款也逐年增加。公开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7年,江西省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非遗保护,2008年增加到300万元,2009至2011年增加到400万元,2012年投入更是高达1 933万元,2015年,江西省财政厅设立关爱非遗传承人专项资金150万元等等。尽管省财政对非遗保护的投入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如果均摊到数以百计的部级、省级项目上,实际上每个项目能得到的资金支持非常有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江西省每年从数百项非遗项目中挑选几十项进行重点支持,其他项目只能等以后轮流解决。但即便如此,资金缺口依然非常大。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非遗项目的资金支持问题,将会使非遗保护面临严重的挑战。

二、江西省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监管

我国加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对非遗项目保持每年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政府的财政投入构成了非遗项目主要的资金来源。为了加强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监管,国家于2006年出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于专项资金的分类及开支范围、申报与管理、监督与检查等作出了制度性的规定。这是国家相关部委对专项资金监管出台的第一部部门规章。根据这一文件的精神,江西省财政厅、文化厅也于同年出台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是对国家层面规定的细化和具体化。为了进一步规范非遗的保护和管理,明确法律责任,国家于2011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西省也加快立法进程,于2015年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应该说,针对非遗保护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和江西省两级制定的《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都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资金来源均为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均要求接受财政、审计、文化等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更进一步的,两级《暂行办法》均要求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机制和绩效考评制度,文化等相关部门可根据项目实施情况,组织或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检查和绩效考评。两级《暂行办法》为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监管提供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要明确若干问题。

首先,专项资金接受财政、审计、文化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但由于我国体制的原因,财政、审计及文化等部门对公共资金的监督职能多有交叉和重复。比如,财政部门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对专项资金预决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进行审查,对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监督,对专项资金使用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这些职能与审计部门的职能有较大的交叉和重复。考虑到财政部门财政监督任务非常繁重,以及当前国家和地方机关简政放权的背景,我们建议财政部门将部分监管的权力委托授权给审计部门。这样既可以使财政、审计部门的权力边界更清晰,又可以解决专项资金多头管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其次,对于专项资金的监管,财政部门是否比审计部门有更多优势?我们注意到,两级《暂行办法》在开篇就指出,制定该办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而我国传统财政监督的主要职能是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进行审查,这些审查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作标准。但一旦涉及审查资金的使用效益,这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对“效益”的界定、评价标准、模型等重大理论问题尚处于探索过程中,财政部门对资金使用效益的审查并无更多优势。相反,审计部门长期处于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第一线,对审计资金效益有更多探索,积累了大量审计案例和经验。此外,审计部门拥有更多的审计专业人才,这也使审计部门具有更多的专业优势。

综上,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监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和专业优势,一方面可以解决专项资金多头管理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专项资金的科学化管理。

三、江西省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现状

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因此,对专项资金的监管主要是通过政府审计进行的。那么,江西省针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政府审计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1.绩效审计已是政府审计的主流。早在《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表示到2012年,所有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进一步强调,要把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来抓。2010年出台的《江西省审计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绩效审计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后续3年审计厅开展绩效审计的项目要占到全部审计项目的40%、60%及80%以上,2013年后所有审计项目全部开展绩效审计。应该说,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都已将绩效审计提高到战略高度,绩效审计已经成为政府审计的主流。

2.针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实践仍然鲜见。尽管绩效审计已经成为政府审计的主流,审计署和省审计厅也在大力推进绩效审计在政府审计工作中的比重,但有关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案例和经验不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叉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多。一方面,非遗保护已经成为学术热点,理论成果颇丰;另一方面,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也如火如荼,成为审计理论研究的一大流派。但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理论成果,换句话说,从政府绩效审计的角度来研究非遗保护的理论成果仍然非常少见。(2)审计实践案例匮乏。查阅省审计厅、文化厅、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相关网站,以及上述部门的相关文件发现,几乎难以看到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的案例。通过查阅近年年鉴,在审计相关栏目中,难以看到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的描述。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从江西省范围来看,对于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无论是广度和深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绩效审计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呢?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又具有怎样的“特性”呢?

四、江西省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实施的障碍分析

前已述及,江西省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实践仍然鲜见,具体表现在:实践上,相关的审计案例和经验不多;学术研究上,存在着非遗保护研究和政府绩效审计研究“两张皮”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政府绩效审计法律规范体系不健全。我国审计规范体系的研究基本集中在民间审计领域。在政府审计领域,全国人大于1994年8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并于2006年2月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此外,审计署于2010年9月颁布了《国家审计准则》。纵览上述法律条文,没有发现用以专门指导和规范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

例如在《审计法》中,就没有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相关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在《国家审计准则》总则中,规定审计机关要“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从总则对“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解释不难看出,政府审计关于“真实性”、“合法性”的规定,更多是对财务审计的要求;“效益性”虽然反映了绩效审计的部分特征,但它多数情况下是一种事后评价,与绩效审计强调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还有相当的距离。此外,被国际审计界普遍认可的政府绩效审计“3E”评价标准(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在上述法律法规中也没有作出规定。实际上,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仍处于一种尚未完全的法律授权状态。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如深圳市、珠海市、湖南省等先后出台了《审计监督条例》,对绩效审计进行了法律上的探索。但国家层面亟需研究制定统一的政府绩效审计法律法规框架,对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权威的规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审计的特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民族文化个性化的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性、民族性和文化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审计具有与其他审计对象不尽相同的特点。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使其产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市场化运作并形成产业,是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对繁荣文化产业也有积极意义。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多样,有些适合产业发展,有些则不适合。王志平、郑克强(2012)按 “能否进入市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规模开发型、市场培育型及静态保护型三种类型。按照这一分类,规模开发型项目具备市场上一般商品的属性,可以按市场规律进行产业开发;市场培育型项目也能通过适度的产业开发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这两种类型可以按通用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也适合按审计准则进行审计。与前两者类型不同的是,静态保护型项目往往对其存在空间、文化地域性有着严格要求,一般不宜进行市场化和商业开发,就其会计核算而言,产出或收益就无从计量,如果对其进行绩效审计,“绩效”就无从评价。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准公共品”的特性对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提出挑战。我们知道,当前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为“3E”标准,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3E”标准已得到国际普遍认可并进行了广泛实践。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在于其“准公共品”的特性。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1)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公共资源)的支持;(2)市场规律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由于存在空间和文化地域性的限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不存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从而导致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难以准确定价,成本和收益就无法准确计量。由此带来的后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营者无法保证通过项目获得盈利,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需要政府主导,市场只能充当“配合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特征,给为纯经济项目“量身定做”的“3E”标准提出挑战。换句话说就是,“3E”标准已经无法全面评价一个非遗项目传承和保护的“好”或“坏”,应该为非遗“定制”其他标准。

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经营管理者的会计核算水平也给绩效审计提出挑战。前已述及,江西省非遗传承人、从业人员青黄不接,许多非遗项目属于独门绝技,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纵观江西省非遗传承人,或生活困顿,或年事已高,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断代和失传的风险。与之相对应的是,许多非遗项目采用的是家族式、小作坊的运营方式,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会计核算水平不高,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难以达到国家的相关要求。如果不能准确核算相关的会计项目,不能提供完整的会计资料,那么绩效审计就无从谈起。

(三)政府审计人力资源短缺。何永清(2010)对江西省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过详尽的统计研究。研究显示,江西省审计机关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非业务人员比重较大(22.5%);(2)审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青年比重较低(30岁以下占9.9%);(3)高学历(研究生学历)、高职称人员比例较低,分别占1.2%和6.6%;(4)人员专业结构较单一(会计审计以外专业比重为9.6%)。近年来政府审计工作日益繁重,政府审计人力资源的缺口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刘蓉.关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现状的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5).

[2]王志平,郑克强.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企业经济,2012,(8).

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篇5

关键词:政府财政 专项资金 绩效审计

在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形势背景下,对于公共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公共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管理,实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范化、运用科学化,不断提升财政专项资金的整体效益,已经成为公共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完善我国的财政资金管理体系,规范财政收支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政府财政专项资金以及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政府财政专项资金也就是俗称的项目资金,主要是政府为了加快项目落地建设而设立的具有专款专用性质的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具有明显的几个特点,也就是具有明显的财政性、特定性、政策性、广泛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则主要是由审计机关所主导的对政府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开展的审计,通过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以及规范的审计程序,按照相应的标准,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使用的经济型、效率性、效果性以及实际产生的效益所开展的审计评估,重点通过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分析、检查、评价等,发现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审计整改建议,帮助改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

二、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分析

(一)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是适应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目前的财政专项资金规模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也越来越大,财政支出资金缺口不断拉大、国内财力涨幅缓慢等问题仍然存在,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资金使用价值,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效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作为手段。

(二)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是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透明度的关键

近年来,社会公众对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往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相关信息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对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信息需求,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前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群众不断增强的民主参政意识,开展绩效审计,及时公布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有关具体情况。

(三)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是实现财力资源规范合理配置的关键

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是对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进行了拓展深化,更多的考虑了财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这对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政府工作效率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基本条件。

三、当前政府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面临的瓶颈问题分析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目标不明确

现阶段,在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由于各项财政制度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对于政府部门具体运用公共资源的能力目标还不够清晰明确。这些问题,都造成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还难以准确的界定,特别是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不仅要围绕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来开展,同时也要结合不同地区实际经济情况,增加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目标确定的难度。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不完善

现阶段虽然国家已经非常重视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而且针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制定了一系列的审计管理办法,但是在审计评价标准方面,还缺乏准确的认定标准,甚至是难以准确的反映出财政专项资金的实际经济效益情况。

(三)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指标体系不够健全

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不够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在绩效反应上还不够客观全面,需要不断的改进丰富。

(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

目前在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过程中,绩效审计的完整性和规范化水平不高,审计结果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特别是有关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整改意见落实不到位,影响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实效。

四、改进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实施策略

(一)进一步明确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重点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其实质就是对以往传统财务收支审计的拓展延伸,因此在财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目标的确定上,也应该进一步的深化。具体来说,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目标就是围绕财政专项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开展的审计,深层次的目标在于进一步总结发现财政专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的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促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实现绩效的提高。同时,还应该充分明确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重点,在财政专项资金的设立环节,重点审计资金设立是否科学、是否经过可行性研究、是否存在虚假立项、是否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资金的分配环节,重点审计资金分配的公平性、资金拨付是否及时、足额,以及相关的配套资金是否落实到位等一系列内容。在资金的使用环节,则重点审计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合法性、经济性、重点确保财政专项资金严格按标准使用。在资金的管理环节,重点审计责任单位是否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管理专项制度开展资金管理,资金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挪用或者是滥用等问题。

(二)构建系统完善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上,应该重点将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相关领域或者行业的实践标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及项目单位实际情况等来确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具体标准,重点要切合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方法的运用方面,可以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多种方法准确的评价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情况。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选择,主要有: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资金落实情况(包括上级资金及配套资金到位率、到位及时性、拨付进度等)、实际支出情况(包括财务效益、资金使用率、资金目标实现率、支出合规性、支出节约率等)。业务指标,主要包括目标设定情况(目标明确度、合理性、完成可能性、项目设立耗费时间)目标完成程度(目标完成率、目标完成质量、完成及时性等)。公众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可持续性、项目违规资金、公众满意度等)。通过这些指标,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财政专项资金绩效有关情况。

(三)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整改

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应该在经过绩效审计评价分析以后,及时出具绩效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形成审计报告,重点对现阶段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审计整改意见。对于审计意见,应该重点抓好审计整改落实,特别是对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落实资金管理责任,及时进行整改。对于审计中发现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还应该及时追究法律责任,以确保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合法合规。

(四)注重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对于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在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不断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提高,除了必要的审计业务以外,还应该在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税收、行政管理、工程管理等方面开展必要的培训,促进审计工作人员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专业化能力水平的。

(五)不断发展创新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模式

促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应该注重不断创新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模式。一方面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审计工作相结合,探索开发联网审计,通过将审计、财政、社保、税务等部门信息数据的联网,提高审计工作的开展效率。另一方面,应该注重推动绩效审计模式转变,除了关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以外,还应该更多的关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民生效益等,最大程度的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价值。

五、结束语

开展政府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管理,应该准确的制定政府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目标,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最为合适的审计方法,并加强审计整改落实力度,以确保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真正发挥作用,促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月.政府公共品供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以广州市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1

[2]宋常,赵懿清.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与框架设计研究[J].审计研究,2011

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篇6

一、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推进总体思路

(一)改进内部建设,以规范化及审计质量提升为目的,向面广纵深发展

从纵向管理而言,需要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制度设计:一是推进基层审计机关条线管理,由上层制度设计保障独立性;二是健全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制度,完善工作开展依据;三是逐步完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指标体系,提升评价的针对性、有效性及科学性;四是强化地方资源环境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体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思路;五是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升透明度;六是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为当地环保工作推进建言献策。

从横向拓展而言,需要进一步延伸资源环境审计内容、全面获取环境信息、提高审计质量:一是提升新型审计方法运用率,推动创新;二是突破现有审计方法局限性,适应发展需要;三是拓展环境信息获取渠道,全方位收集信息;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环境信息披露力度;五是加强项目过程质量控制,由内部规范化保证独立性;六是转变审计思路,“两步走”拓展审计内容,即做优结合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探索独立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

(二)加强外部引导,以透明化及参与度提升为目的,向协作互补推动

虽然资源环境审计的主体是审计机关,但内部审计机构及社会审计组织作为助力者,职能部门作为被审计对象及环保工作的监管者,普通群众作为受益者,同样需要在引导下,积极参与该项工作,发挥协作互补的优势。一要推进“四位一体”模式,构建基层审计机关有效组织架构,促进基层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及地方职能部门在工作上协调互动,形成合力;二要充分利用专家建议,提升社会审计参与度,消除审计人员专业短板劣势;三要加大审计宣传与公开力度,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推进具体措施

(一)推进本地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

1.健全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制度。制度是所有管理模式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建立地方资源环境审计制度,通过制度管人、管事,明确工作目标、操作流程、工作要求、责任分工等内容,以制度保证此项工作的规范开展。

2.提升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科学性、完整性。资源环境评价标准体系的缺失,一定程度削弱了审计评价的说服力。因此,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对于基层审计机关而言意义重大,但如何建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亟待攻克。首先,应对地方资源环境各个领域开展审计,包括土地、水资源等,在审计过程中逐项了解业务流程等等,明确审计评价依据来源,进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其次,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工作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按不同行业、企业或领域等归纳、提炼审计评价的重点。

(二)拓展审计内容,双管齐下提升独立性

1.努力推进基层审计机关条线管理,由上层制度设计保障独立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这对于完善国家审计监督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意义重大。从基层审计机关角度而言,虽然在此项工作推进中不具有主动权,但是却可以在工作中积极配合审计署,积极探索统一管理有效做法,总结经验,供上级审计机关参考借鉴,促进早日实现条线管理。

2.加强项目过程质量控制,由内部规范化保证独立性。一是探索建立《地方资源环境审计操作规程》。基于其他审计类型已有的操作规范,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形成特属于地方的资源环境审计操作规程,其中需明确资源环境审计目标、范围、步骤,审计调查、实施、报告等各阶段业务流程和具体工作内容、要求,以及审计方法运用、评价体系等内容,以使其内容完善、条理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加强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不断完善《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办法》并严格执行,确保审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前移考核关卡,强化管理,促使审计工作规范;严格执行项目“三级复核”制度,确保各项规范性制度得以落实到位;跟踪审计岗位职责,逐步形成责任追究制度。从领导班子重大审议的严肃性、审理人员审理阶段的严格性以及审计人员现场实施的规范性等全方位保障项目质量,推动基层审计机关依法审计,从一定程度确保审计部门工作独立性。

3.转换审计思路,“两步走”拓展审计内容。首先,以财务收支等传统审计为基础,将结合型资源环境审计做优。深化“资源环境+”理念,将财政经济责任、专项使用管理、预算执行及固定资产投资等内容想融合,构建全新的资源环境审计格局,不断扩大审计覆盖面。

其次,深入独立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实践。围绕当地环保重点,努力转变工作思路,以绩效为先。从环境审计独特视角出发,以“五关注”实施独立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一是关注环境绩效,揭示项目实施及后续管理中造成的环境破坏。二是关注管理效果,揭示内控缺失或重大管理风险;三是关注资金效益,揭示滥用资金、损失浪费等;四是关注政策效应,揭示政策偏离既定目标,实施或后续管理制度建立不及?r;五是关注行政效能,揭示由于体制、机制等造成的行政成本过高、资源浪费大、效益低下等。

(三)审计方法多样化,以创新驱动工作发展

1.提升新型审计方法运用率,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基层审计机关要开拓思路、大胆创新,不断提出新的建议、新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现代审计方法确实也得到了不断更新。比如会计电算化催生了计算机审计,审计领域拓展又引入了一些特殊的专业技术,如废水、废气、废物等专业监测。这些专业的技术手段,满足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需求,有利于工作创新。

2.突破现有审计方法局限性,适应审计发展需要。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在做好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偏废传承。那些经实践证明为好用的审计方法需要进行保留,并不断总结、逐步改良,使之重新焕发活力。一要活用访谈、问卷调查、文件审阅等常规审计方法。紧密结合审计项目特点,提升审计方法运用的有效性。二要推进研究式审计。不拘形式且不定期的讨论是审计中常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规定形式及频率,使之常态化,如每周业务科室会议等。搭建“头脑风暴”式讨论平台,充分听取小组成员、业务科室建议。三要完善与联网核查等工作的对接。充分运用各种针对不同审计对象开展的日常财务数据检查成果,有针对实施项目审计,提高工作效率。

(四)完善项目组织管理,提升审计资源效益

1.关注地方资源环境审计重点,强化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一是优化年度项目计划管理。资源环境审计成功的关键在于选题,因此需强化项目计划调研。对于基层审计机关而言,资源环境具有特定的区域性,计划必须围绕地方环保工作重心,从资金投入或社会关注度等角度予以考量。如:地方政府年度重点工作计划、领导关心事项、市民关注点及地方环保薄弱点等等。二是优化各个项目实施计划。通过充分调查了解,尽可能全面、完整把握审计事项,如:适用的法律、法规,职能部门的分工情况,具体业务流程,制度建设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个性的实施方案,对分工及时间安排尤其应细化,通过把控各环节进度,促使项目按计划实施。

2.推进“四位一体”模式,构建基层审计机关有效组织架构。“四位一体”模式是指基层审计机关、地方职能部门、社会审计组织及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工作协调互动,凝成整体合力推动地区环保及资源管理工作。随着资源环境审计综合性、流域性特征的日益凸显,基层审计机关必须整合内外部资源,改变上下级各自为阵的格局,谋求区域大同。

第一,优化审计机关内部管理及项目组织方式。强化领导现场决策及时性、严格把控进度与质量;强调人员专业分工、优势互补;同时注重项目讨论有效性,提升工作实效。第二,深入探索上下级审计机关的合作模式。围绕区域特色内容实施审计,启动上下联动模式,如:上下级同步安排项目、下级部门参与配合或审计人员挂职锻炼等,促进上级对下级业务指导职能的履行。第三,紧密审计与职能部门的协作。在环境监管体系中,履行管理与执法职能的环保机构、落实环境保护具体事项以及管理资金等部门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审计与上述部门间的配合,共享监管信息等,有助于全方位监控区域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第四,引导内部审计机构探索资源环境审计。鉴于政府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系统中的特殊性,可引导其发挥能动性;对于部分内审工作开展较好的民营企业,则可将其纳入资源环境审计体系,有助于提前发现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3.有效采纳专家建议,提升社会审计参与度。一是建立各领域专家储备库。由于资源环境领域超出了大部分基层审计人员知识储备范畴,因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具备相应知识和技能的专家有助于提升审计成效,降低审计风险。但需重点把握以下事项:专家间知识类型的组合、双方权力义务划分、专家独立性、其提供意见等的可行性及对专家的考核。二是加大力度提升社会审计参与度。在常规审计项目中,聘请事务所人员是常见的,这同样适用于资源环境审计。通过强化对社会审计的引导,有助于其今后独立开展该类型审计项目。

(五)信息收集与披露双向拓展,充分审计证据

1.拓展环境信息收集渠道,多方位获取信息。联合环保、水利、规土、林业等职能部门构建资源环境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部门信息共享,有助于审计监督前置,也可帮助审计组获取更全面的环境信息,提升审计质量。积极探索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审计,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效率性和合理性,保障审计组获得有效可靠的指标数据。

2.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环境信息披露力度。目前资源环境信息的披露是一种自愿行为,且披露格式、内容及方式等均无统一标准,因此需审计机关主动参与到环境信息披露推进工作中。一要狠抓审计报告质量,揭示由于信息披露不完整导致的违规违纪问题,建议完善内控、提升透明度。二要利用审计联系、征询及项目契机,推动职能部门健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披露要求。三要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重点关注文件明确要求披露事项公开情况,推动部门等主动作为。

(六)完善基层审计机关环境审计结果的执行机制

1.加大审计宣传与公开力度,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当务之急,要针对环境审计常识性内容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市民了解工作内容与目的,深入“环保为先,造福后代”理念,吸引其?e极参与进来,形成环保自觉意识;其次,注重总结和综合分析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宣传成效。通过当地报纸、政府网站等媒介宣传审计工作,获得市民支持与配合,同时通过揭示地方环保中存在的问题,向市民传达本地区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引导其自觉关心并制止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强化对周边排污企业的监督,以此搭建公众参与环保工作平台,有效促进地方环保工作开展。

2.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首先,进一步规范环境审计结果公告的形式和程序。资源环境审计涉及很多专业领域,应在一般公告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明确专业信息公开范围、公开程序以及公开形式等;其次,逐步拓展公告内容,更为具体、详细的揭露环境审计发现问题以及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第三,畅通社会公众的建言渠道,完善反馈机制,提升审计结果公告的透明度、影响力。第四,针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资金投入量大,涉及面广以及工程建设周期较长的重大资源环保项目,探索建立阶段性审计结果公告,便于政府和市民及时了解重大项目建设进度,也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及时纠正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执行偏差。

总之,立足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完善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压力,有助于提升基层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震慑力,推动被审计单位积极落实整改。同时,加大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宣传,促使更多市民主动关心了解政府环境审计工作,发挥群众对于政府环境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强化政府部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强化主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的监督作用。

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篇7

关键词:内部审计 档案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加强对审计档案特性的认识

审计档案是反映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含专项审计调查)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审计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工作,深刻把握审计档案的特性,是提高审计档案管理质量的基础。它有其特性,通过对其分析,可以加深对审计档案管理规律的认识。其特性主要有:

1、形式的专业性。这是审计档案突出的特性之一,审计档案在形成过程中区别于其他会计文书档案,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审计档案的立卷归档涉及范围、排列顺序、保管期限,《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中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审计档案的分类归档整理都是建立在审计工作和审计档案的专业性特性之上的。

2、内容的多样性。这是审计档案明显的特性之一。由于审计业务的不断拓展,审计项目涉及预算执行、财务收支、会计报表、干部经济责任、科研经费审签审计、基建维修工程项目的结算与决算;设备材料采购的价格审计、程序审计;单位经营理念、内部控制、风险导向控制及经济效益审计;审计业务涉及单位、部门一切经济活动有关的领域和范畴。审计档案所要记载的内容广泛、多样,手段复杂,程序固定。只有依据其多样性的特性,采取相应措施,才能确保审计档案的有效利用。

3、一事一档性。这是审计档案区别与其他档案所具有独特的特性之一。这一特性是有市场经济活动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有明确要求,审计档案案卷按审计项目立卷,不同审计项目不得合并立卷。跨年度的审计项目,在项目终结的年度立卷。

二、目前审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审计档案的管理不够重视。现在社会和单位对审计工作的希望值是越来越高,内审项目的任务是越来越重,而审计资源又很有限。内审机构一年到头忙于应付日常纷繁复杂的审计项目都很紧张。部门领导往往是关注审计结果质量较多,当一个审计项目只要把审计报告或审计意见书或审计结果报告送达出去,该项目审计就算结束。档案则采取“谁主审,谁立卷”的方法,由主审人员自行整理案卷。主审人员经常老项目没结束新项目又上手,没有时间对审计档案的分类、归集、整理进行仔细研究。因审计任务重部门领导对审计档案的检查、督导要求也没有对审计结果质量来的重视与严格,有的甚至存在归档不及时,资料不齐全的问题。

2、对审计档案的复核与检查不够严格。审计项目很多财务会计资料都是来源于单位与部门的会计资料。现在大多数单位和部门的会计业务都实现电算化,很多审计数据都是通过电子稿来反映。为了节约审计成本,审计人员一般只对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摘录,或对审计数据筛选出的选样资料进行抽样统计分析与核算后,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或审计日记。而对原始的电子档和样本资料并不完全打印。内部审计组在进行审计复核,检查时,对查出问题的结果进行检查复核的仔细和严格,而对原始样本的数量和质量情况,主要还是以听主审人员汇报或抽查部分结果的多,存在部分复核督导不到位、检查不够严格的现象。

3、部分审计档案缺乏完整性。根据《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要求,审计文件材料应当按照结论类、证明类、立项类、备查类4个单元进行排列。规定中对4单元的文件材料都有具体说。但是在审计项目归档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内部审计机构,很难完全按照规定来执行。如某内审机构一年要有二三百项零星维修工程的结算审计,在人员少、任务重的的情况下,一般只能在审计结束时,内审部门根据审计金额的大小出具审计报告或工程结算审核单,在实际建档时零星维修工程和小型基建工程就难有立项性文件书(审计通知书和审计实施方案)等。只有一份结论报告或审核(定)单。至使内部审计在部分审计档案整理时存在文件不完整现象。

4、审计档案的分类、归集、整理不够规范。内部审计机构由于按照“谁主审,谁立案”的原则来进行审计档案的整理归档。由于审计人员本身对审计资料的理解有时存在差异,如对会计报表审计时,对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说明各自排列的顺序不一。有按审计内容内容先后排列,有按审计时间顺序排列。又如在对审计项目结果进行回访或后续检查时,也存在对审计建议落实情况审计工作底稿的排列顺序不统规范,有的放在结论性材料中,有的放在证明性材料或备查类材料中。

三、解决内部审计档案管理中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我们必须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与对策,才能有效地提高审计档案的管理质量。

1、加强对审计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审计机构领导要加强对审计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把加强审计档案管理列入审计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来抓,认真组织本部门人员学习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精神。做到把抓审计档案管理质量与审计立项任务同布置、同检查、同验收、同总结。制定有关审计档案管理办法,把对审计档案的检查评比与审计人员的审计质量考核评比结合起来。

2、加强对审计档案管理完整性的检查。内审机构领导要安排人员兼职承担审计档案员的职责。按“谁主审,谁立案”的原则完成档案案卷时,要由专人对结论类、证明类、立项类、备查类4个单元内容完整性、准确性、排列顺序的规范性进行检查确认,对不符合要求的退给原整理人员进行调整修正。保证在上交上级档案部门时所有案卷统一规范。

3、加强行业系统内审计档案管理评比。近年来,各地方内审协会都在开展审计质量评比,评比主要围绕审计项目的规范性、成效性、创新性等方面开展,对审计过程中执行内部审计有关制度、规范情况,审计取得的成效,审计意见落实和整改情况,以及审计方法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给出的分值占到92%以上,对案卷资料齐全,装订整齐,归档及时,管理规范分值只占8%左右。审计项目质量的优劣主要还是通过案卷中的具体内容来反映。建议主管部门在评比打分时应加大档案管理方面的分值比例。应发挥专业审计协(片)会的作用,不定期有针对性的对系统内的审计档案进行检查与评比。请审计专家对检查评比结果进行指导与评讲,举办档案管理专题讲座,对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档案重要性和规范性教育。

4、加强审计档案现代化管理。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仅靠原始的手工操作,已难以满足内部审计档案管理与发展的需要,必须将计算机、光盘、复印机、影像等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参与到审计档案的收集、整理及加工工作中去,这样才能使审计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潘辛芃.提高科技档案管理质量的主要对策[J].四川档案,2007(4):26-27

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篇8

【关键词】济新常态;内审职能定位;内审题材;内审手段

一、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特点

经济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的关键词之一,区别于旧常态,在于更加注重强化经济增长中量和质的优先级关系,新常态强调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置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之前,强调增长动力的转变发展,强调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当前,“互联网+”以及随之产生的新事物正在催生新的市场格局,给传统产业和旧有发展模式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邮政企业也正处于“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紧要关头。邮政企业本身存在一些独特的经营特点,其旗下的业务类型众多,各种产品和服务纷繁复杂,拥有一定的网络优势和品牌效应。新常态下,邮政企业受到的冲击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者对一些传统邮政业务的市场需求越发减少,函件、报刊发行等专业难以避免会面临着“夕阳产业”的命运。二是新常态下邮政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现实,消费者对邮政的产品和服务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邮政曾经独步天下的看家领域“寄递物流业”,面对民营寄递行业的异军突起、迅猛发展,邮政必须要狠抓寄递的服务和时效性,才能重新挽回消费者的认可度和信心,夺回失去的阵地。三是现有邮政的很多专业在搭建平台和储备客户资源方面,存在着重复建设和使用不充分、维护不到位的现象,这大大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经营效率和效果。因此,只有改革创新、求新求变,才能把握这次市场重新洗牌的机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新常态下内审的职能定位

企业的内审部门是企业免疫系统的重要防线,在企业面临新环境的冲击挑战时,企业的内审事业也要与时俱进,修炼自身,扮演好新常态下的五种职能角色:政策落地的督导者、企业资产的守护者、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反腐败倡廉的利剑和企业改革的催化剂。

内审部门要充分发挥好监督和服务的双重保障职能,深刻揭示企业经营发展的问题,对企业内控的薄弱点和影响其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如实评价,提出可行性建议,与企业风雨同舟,共同进退。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帮企业用好、用足政策,帮企业排扰解难,帮企业建章立制、堵漏节流,为企业发展和领导决策服务,力求企业审计工作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维护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等方面发挥更主动、更关键、更积极的作用。

三、内审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创新思路和做法

1.内审的题材和内容创新

(1)内审应紧密结合企业经营发展大局,不断创新专项审计题材

过去的财务专项审计往往拘泥于常规的选题,将专项审计的内容重心放在轮审企业不同业务模块的经营管理效益方面,与企业最前沿的发展战略结合不够紧密,未能及时紧跟企业的决策部署。新常态下,在专项审计题材方面,可以考虑围绕企业最新的战略定专项、做文章,如邮政企业可以考虑安排“一体两翼”战略的专项审计。这个项目充分融合了“一体”电商综合平台和“两翼”金融和寄递两大发展潜力巨大的专业。这样的专项审计项目,对审计要求的立足点和格局较高,不仅体现了微观审计层次,而且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大局观,提出的审计建议的高度和深度也要更上一层楼。

内部审计部门相对于部门的优势,就在于其具有较宽泛的审计权限,能一次性展开跨专业的临界领域的研究。例如邮政公司近期的“专业联动”战略旨在集中整合各专业的资源来实现“多赢”的效果,内审就可以考虑开展专项审计,不再走以往“仅仅局限于单一专业收入成本的考量”的套路模式,创新思路,将开展过专业联动合作的几个专业作为一个专项审计的审计对象整体,考察他们的收入、成本、效益,从中挖掘出专业联动战略的成果和存在问题。

(2)内审应当与当前的政治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拓展完善审计内容和范畴

在内审的重头戏之经济责任审计中,应当不断拓展完善经济责任考核指标体系,与时俱进地融入新的考量元素。常规的考察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各项经营指标、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企业领导人廉洁自律等情况,但是这些常规内容未能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鲜活色彩。

在邮政企业的经责审计中,已陆续增加了一些新的政治内容,如“三重一大”的执行情况、“两学一做”的学习开展情况、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情况等。另外,还将企业的金融转型的投入和成效、农村电商的有效建设情况、专业联动平台搭建等等新内容以适当的方式纳入到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中。这样,将带动内审的视野更为宽广、实践内容更为丰富、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广阔。

2.内审的手段和方式创新

(1)内审应变革审计理念,切实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指导审计实践

现有企业的内审,大多仍采用传统式、经验式的账项基础审计方法,其审计理念亟待更新,将风险导向的审计思路在审计前中后三阶段贯穿始终,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在我们日常各类审计实践中,在审计开展前,项目组应当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探讨各类风险点和容易发生错报的风险领域,汇总成表,做到审前心中有数,下现场时能够抓发放小,有的放矢,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在审计过程中,通过现场执行的审计程序和收集的审计证据,不断修订、更新对审计风险点的信息判断,考虑将风险事项的金额和性质共同作为风险事项的判定标准,尤其要关注一些金额较大、性质比较特殊的风险事项。审计结束后,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总结分析,为以后年度审计留下电子审计档案,增加审计信息向以后年度的传递性。

在收集各项风险点的审计证据中,审计人员应当开拓思路,不仅仅局限于财务账、凭证等内容,还要增强大局意识和职业敏感度,广泛收集与审计目的相关的各种形式的资料,关注企业经营发展的健康度和合法合规性,提升审计揭示问题的力度、原因分析的深度、审计建议的高度。

(2)内审应变革传统审计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好计算机辅助手段

新常态下,信息技术手段终将成为取代手工查账的方式。以邮政企业为例,邮政企业的ERP的内审模块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中,通过计算机审计模块的操作,应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与人工审计形成互补,力争实现审计的全面覆盖。在设计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将审计数据库与各部门业务数据进行有效对接,通过审计系统一方面能够自动识别财务问题,如:期初期末重要资产科目本期与上期相比的较大变动、关联科目计算出的重要比率、各种往来款里“其他”科目金额较大的明细项目等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看到财务和业务对账过程中的差异,由审计人员现场实时追查上述线索,最大限度地防范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不规范和舞弊风险,这样审计人员就能把握住更大的主动权,比较精准地发现定位其中问题所在。

四、小结

国家已进入经济新常态,企业的内审部门必须抓住机遇、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完成新常态下的审计使命,践行审计人员的尽职承诺,充分发挥审计职能,用心服务、坚定支撑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通过开展各项审计,内部审计将为企业最大限度地防范经营管理风险、严堵内控漏洞,为企业把好经营管理风险的关口,努力成为企业的坚定后盾,确保企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R].2013.

[2]审计署令第4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R].2003.

[3]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刘文锋.新常态下如何开展内部审.2015.

[5]王欣.新常态下基层内部审计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2016.

上一篇:职工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电工实训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