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2:15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1

关键词:当代;中国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2-0017-05

伴随20世纪90年代中国哲学界、文化界产生的“人文精神危机”大讨论,同样出现了“体育人文精神危机”的广泛论争。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体育人文精神缺失”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对人文精神内涵的认识

体育人文精神和人文精神关系密切。因此,为了深刻理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就首先要对什么是人文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人文精神的彰显开始于文艺复兴。“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有不同的历史形态、时代内涵,彰显着人性、主体性、人的本质力量不断拓展和强化的历史进程;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人类精神由混沌到自觉的过程,与人性从自然中剥离、理性从感性中剥离、个体从整体性中剥离、现代性从传统中剥离过程同向。”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潮兴起,人们开始关注个体主义、权利思想、民主观念,以及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等问题。“从当时的历史状况来看,所谓‘人文的’东西主要是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世俗的东西,它既不是关于神的,也不是关于自然的,而是关于人的,是人道而不是神道,也不是自然之道。这里已经有了把人看作主体的含义了,只是当时还没有上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而西方近代以来,以科学精神(工具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代表的两条主线进一步将人作为一种对象进行研究。所不同的是前者把人看作一个物质存在物,人的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性,即真的才是善的。后者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关注人的尊严和意义及人性的善和美,强调人的情感的真,即善的就是真的。各思想学派和人文学科重返“人”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反思了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叔本华转变了传统哲学的研究方向,他强调生命意志始终是原始的、第一性的东西,“照例认识总是服服贴贴地为意志服务的。”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提出:人本学就是以人和自然为哲学惟一的最高对象,自然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罗素、维特根斯坦、柏格森和海德格尔等一批思想家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阐述其哲学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实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文精神的核心。然而,在时代背景下,也带来了科学精神、物质利益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尖锐冲突和论争。进入现代社会后,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文精神关注的对象――人被上升到“社会本体”,即“使人生活幸福的社会组织所赖以形成的那样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柏拉图等古代哲学家称之为善,马克思发现是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相适应的人与人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我国众多学者对人文精神也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杨岚等人提出:“人文精神就是显现在人类文化中的人类精神,是人作为一种‘类存在’其‘类本质’的体现,与人性同构,是人的本质的显现。它是人类文化之灵魂、之内核、之生命力、之基本原则、之公理体系;从作用机制来看,它好比人类文明有机体内部的神经元、神经系统,人类文明的每一触角、触须都有其神经末梢,只不过有些活动是有意识的,有些则是下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张立文提出:“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人文精神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一种形而下的思考。它不仅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它作为道德的基础,应该具有超越层面的和终极关怀的性质。”周启朋提出:“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它以人之文化存在为本,着重通过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恰当把握来化成天下的一种文化精神。价值内核是根据传统、惯例、民族的历史经验而在民众和社会成员中自然形成的规定,它往往通过历史的经验和社会化而存在于一个民族的深层心理和深层意识。从价值系统来说,价值内核可以扩展出两个层面:精神理念和道德规范,这种价值内核只能存在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

通过以上概述,可以看到人文精神具有十分复杂的内涵,实难给出一个统一而精确的定义。但是,若从其具有的一般社会哲学含义与最普遍的文化原则入手,人文精神的构成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第一,人――社会本体是人文精神关注的主要对象,即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态度和批判精神。在人――自然――社会的多维关系中,人文精神以人为文化发展核心、把人作为社会本体存在。它关注人性的自由和提升,注重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第二,人文精神彰显着人的生命精神。人文精神以人的生命精神为根基,它并不局限于个体的,或是国家民族精神的心理本能,而是上升到文化哲学本体论层面,突显的是一种思想境界。正如司马云杰认为的,“人的生命精神不是物质的派生物,不是某种心理本能的东西,也不是社会集团利益的辩护书或时代风气的装饰品,而是人凭着虚灵不昧之心,不断地追求法则、秩序及美好的实物,超越自我生命及本能存在,所获得的真理、正义、和谐、美好等思想,或所达到的种种道德境界。因此,精神不是物质的派生物,不是欲望、目的、动机及情感、情绪一类本能心理,而是超越这些所获得的和谐、美好、仁爱、至善、大公、无私等的思想境界。”第三,社会主体的类存在(类意识)构成了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当代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本质的直接显现,一个重要的标志便是人的类意识以其本来面目凸现,而不像过去或者隐没在自然精神之中,或者带着宗教精神的面具,或者迷失在科学精神的客观性之中,或者被各异的民族文化精神所分割。”第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文精神的唯一衡量标准。人文精神以社会本体的精神(类意识)为根基,从根本上反映着人的发展程度。它所关注的是人发展的自然尺度,即人的生存状况的标尺;社会尺度,即人的社会化程度;精神发展尺度,即自我理解和精神外化的能力(知情意平衡,精神结构平衡等)。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到,体育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体育人文精神必然遵循和体现人文精神的本质――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它关注的是体育主体自由发展,最终目标是通过固有的文化范式和价值体系实现体育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度。其次,人文精神是体育人文精神存在和实现的必然载体。体育人文精神存在和构建不能脱离整

个社会系统的支持,尤其是要符合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人文精神所确立的整个社会主体的“类意识”及价值尺度会从更高层面重新审视和确立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最后,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时和共时性特征,因此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人文精神内涵。如“公平竞争”是现代体育的核心价值,也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之一,它通过有效的社会机制和途径辐射到社会系统中,从而作为整个社会主体的“类意识”而存在。

2 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研究的主体思路

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是一种特定的形态,有其特殊的内涵、文化背景、现实基础和构建方式。它的建构与体育文化生存的现实环境是同构的,正确认识体育文化发展的现实语境是准确把握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前提。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成是体育主体精神的理论形式与其外化形式、现实形态的结构――功能调适的过程。转型期的中国体育人文精神存在着复杂的因子,它们不仅随着参与主体身份的变换而分化,而且也可能因为现代社会中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而出现不同方面、层次的分化。这些分化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多元化、多样性的分化因子是进行积极整合的前提,其有利于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因子的培育。此外,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关乎到世界体育的良性发展,因此,仅仅从体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只能看到一些已经变化了的东西,只有站在世界的、未来的、终极关怀的视角上才能看到那些该变或将要变的东西,才能看到变化的整体方向和利弊,而这样的理论才能起到导向的作用,也只有这样的理论才更具有总体性、反思性、批判性的哲学特质,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才会强有力地影响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向,才会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整体上看,中国本土文明绵延数千年,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生产实践集大成之物。虽然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研究不能脱离传统文明的支持,但是也不能完全从中寻找理论支点。因为长期稳定的农耕文明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如“人性本善”理论的悬设性,使儒家的道德心性论往往流于肤浅的道德说教,形成了时时围绕人却处处忽略人的思维怪囤,使中国传统人文文化在实质上具有“伪人文”的倾向;伦理政治的主导性,使中国的人文文化始终以伦理为核心,缺乏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人始终是五伦关系网络中的虚点,是等级制度中的被动客体;经验化的理性,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严重缺乏自然哲学作为人的哲学的根基,使中国人对人性论的理解往往脱离肉身的物质限定而在浮泛的理想层面虚构,对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个人与社会的研究不能深入;观念的凝滞性,限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继续发展,形成僵化凝滞的格局,无法应付近现代西方强力文化的挑战,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陷入被动局面。这些局限性使我们无法完全从本土文明之中寻找到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观念引导。

“抽象地讨论或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系统化有其工具性,当一种生存方式不再适合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时,其改变是必然的,否则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淘汰。”因此,应该辨正地看待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汲取营养的问题。吸收、保留或改造的关键,是要从“中国体育文化发展”这一特定的理论立场和现实环境出发作具体分析。面对中国体育文化持续发展纷繁复杂的思想资源和观念背景,对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解读要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按照社会哲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综合研究古今中外的有关思想资料,不断吸收多元文明的思想精华,尤其是要吸收那些在中国本土文化建设进程中萌芽、成长起来的现代意识、现代观念等,绝不能单纯地从思想资料出发进行纯粹抽象的概念演绎,否则不免会落人空洞的漩涡之中。

3 体育人文精神内涵

这里要讨论的“体育人文精神”不是蕴涵在母体文化或其它文化现象中附属的精神形式,不是外在于人身体的不可捉模的抽象精神泛化,也不是个体参与体育实践时内心孕育的神秘价值符号,而是植根于人身体、生命发展,并在现实体育发展语境中生成和不断完善的“人本关爱”精神。在现代体育文化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并不断融合了各个时期以及不同文明背景的主导思想内涵,尤其是“文艺复兴”作为现代体育复兴的主要思想基础和推动力之一,使其自诞生之日便具备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

首先,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因此社会哲学必然成为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主要思想基础之一。社会哲学从人类活动出发研究社会结构,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透视人的生存、发展状况,寻求人类生存的意义支撑,在与人的本性、本质的关照中探求社会结构的本质、规律、合理性及其可能性。在社会哲学思想的引导下,主体的平等、公正公平参与以及均衡发展成为现代体育文化关注和追求的根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代体育构筑起了契合时代及人类发展特征的、完整的文化结构,他将单纯的“肢体运动”升华到哲学高度,提出为达到均衡发展而必须为之持续努力和奋斗的主导思想内涵,进而将这一思想通过主体的现实行为传播到整个社会。因此,体育文化体现出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怀,也就体现出了鲜明的人文精神特征。实际上,随着体育逐渐成为一种可以让整个世界互动的文化现象,它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以及人的哲学共同关注的实质化了的主题,它越来越在已经生成的历史形态和现实状况中展示和发展自我。

其次,体育人文精神以体育精神为根基。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生命所在,它是人类精神和体育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文化精神,属文化核心范畴,是体育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体育人文精神必然要蕴含体育精神的本质。张岱年认为的:“何谓精神?精神本是对形体而言,文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对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作为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现象,体育精神逐渐成为一种世界主流精神。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体育精神,强调尊严、忍耐、互相理解、忠诚、平等、公正、团队合作、规则(规范)等道德品质,并将其内涵的人本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精神、教育精神上升到生活哲学的高度。这也契合了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的,“体育精神就是人类精神,就是公平竞争、运动家风度、团队精神。”而产生于中国传统文明下的体育文化,则注重“仁爱”、“人世、经世、济世”、“人道与天道的契合”、“重生轻死”;“生生死死”;“不生不死”的生存态度和生命精神,其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儒家提倡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整体和谐”、“和合”、“礼”为标准实现“身心一元,天人合一”的伦理精神;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和“性命双修”的坚持实现“性灵”、“神韵”、“风骨”、“形神兼备”、“神完气足”、“气静神动”的艺术精神。这些代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育精神都无

一例外地成为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容。

复次,随着体育社会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体育精神必须要通过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态和外显机制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社会价值效应。体育人文精神虽然与体育精神内涵为根基。但已经在体育主体的类本性与体育文化之间构筑起一个相对独立的外显体系。“类本性”是任何人文现象的内在根据和本质,它深刻体现出不同主体对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倾向。它经历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积淀,成为确立“体育主体”身份内在根基。在各种利益需求的导向下,体育主体参与体育的动机、认同感,以及秉持的体育发展观、价值观、审美观等经历着混沌――变动――秩序化的过程。在工业文明时期,体育利益最大化占据主导地位,这决定了主体体育活动的性质、方向、方式等的“刚性(极端)竞争”性质。在信息时代,人类精神空间解放,主体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体育文化发展的最高目的,体育主体的“类本性”也逐渐序化为人性、主体性、和谐性等内在品质。在这一层面上,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主体内在的类本性统一起来,并在“自觉”的高度上外显着体育精神的本质。而体育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既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产物,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育文化是其创造者精神世界的客观反映,这就说明体育文化总是反映着一个时代‘精英’人物的精神世界;体育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具有新的内涵,因此,整体上体育文化总是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反映着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体育精神贯穿着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体现在其各个文化层面,如体现在体育文化内涵的竞争、超越、公正、公平等核心价值观念层面,体现在民主、规范、统一等制度文化层面,体现在健身、教育、民族凝聚等物质文化层面。体育精神必须要借助体育这一具体文化形式,通过体育主体的“类存在”外显出来,即在具体的体育生活中,通过体育人文精神构筑起的体育――主体――社会平台,将不同体育主体的态度、价值观,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完善提升到整个社会或体育领域的统一要求和存在。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彰显着体育精神,它所倡导的是立足自身发展的现实语境,积极吸取多元文化精神的精华。把完善和升华体育主体的精神世界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它与其他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学派、人文学科等紧密关联,共同推动着“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

再次,体育主体的类存在(类意识)构成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容。体育人文精神以个体为出发点,并通过整个实践主体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出来,它不仅是以个体形式体现整体性,而且是在哲学层面上体现出“实践主体的类意识”。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这种意识是体育具有独立“人文内涵”的标志,是体育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现象的本质特征。二是这种精神虽然是体育参与主体意识的产物,但不是纯粹的、自然化的产物,它是经过社会熏陶和融合了的意识,是立足于体育文化生存的现实语境,指向“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意识。三是其中所贯穿各种哲学思想的体育精神是鲜活的,是抵制和杜绝体育“异化”和“过度物化”的基础,其外化形式构成体育文化以怎样的姿态存在于各个历史阶段,以及采取怎样的态度选择自身存在和表现的具体形式。四是这种精神并不持久冻结在某种特定的形态、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中,它总是不断地“否定之否定”,保持强健的生命力,虽非“大道运行”,但却广泛地彰显于体育文化结构的方方面面。

这里所说的“类意识”并非费尔巴哈认为的人本质的“类”存在,即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也并非黑格尔历史哲学体系中抽象演绎的“世界精神”,即认为世界精神是宇宙整体的本质,是决定一切社会现象和人类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人只是世界精神的实体性事业的活的工具。而是指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类活动”中理解的“类本性”,即“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通过时间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的本质的外化”和“抽象普遍物的统治的废除”,而追求“人的本质的利益,即一般人的利益,这种人不属于任何阶级,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界,而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的太空。”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人类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以往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性”观,马克思将“物本位”的立足点提升为“人本位”,并将其作为一个集合体来研究现实的社会矛盾和探讨人类的发展问题,从这一点看,也超越了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本主义思想,尤其是人本主义异化观。随着马克思人的“类本质”观提出,以及现代性观念内涵的不断丰富,类意识的内涵越来越具体化,“类哲学”应运而生。“类哲学的提出,给人的运思指向上体悟到必须超越对象意识的限定,而不能停留在对‘物’的阐释上。总之,应当从哲学中揭示人的理解逻辑、类的本性逻辑,以及时代精神的逻辑。这个哲学的新维度就是要求严格区分人与‘物’的性质,并在此前提下把握人的类规定。”

从体育文化发展历史看,在体育产生的原始时期,它隐身于母体的文化精神之中,为获得一些独立的生存空间而努力挣扎,此时的体育文化如同还未出生的婴儿,虽有肌体,但却缺乏精神、思想,严格的说它还没有真正获得文化的身份。在农业文明时期,体育的精神内涵有了雏形,但又被无情地被带上了宗教精神的“神圣面具”,也被“蒙昧主义”和“封建主义”牢牢地桎梏在牢笼之中。而在工业文明时期,它获得前所未有的大解放,科学精神成为其长足发展的新鲜动力,在这个时期,体育真正获得了文化身份,也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精神”品质,但受生存背景的影响,它又被过度的“物性精神”所辖制。直到人类文明正在跨入知识经济、生态文明的今天,体育文化才鲜明地体现出人类对体育本质的自觉意识,体现出“运动主体”内在尺度的明晰化,体现出突破以往狭隘利益中心主义的积极价值取向,体育文化也开始朝着关注人本身、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这是体育人文精神成为一种独立文化精神的先决条件。

体育人文精神深刻反映体育文化的特质,因此,在不同的体育文化形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以征服自然、超越自我(更高、更快、更强)为重心的西方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比较刚性,更多地是体现为运动主体对体育由参与、认知到征服的态度变迁及运动主体自身向主人意识、主体意识的生成,其虽对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有很强的哲学意义,但若生命不再受理性法则的指导,与本体论的存在脱钩的时候,这种生命就会变成非理性的生命,就会充斥占有、征服、吞并等诸多欲望。在以“和谐”、“整体”、“民俗性”为重心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氛围比较注重整体性和和谐性,突出地表现了人与天(自然)、人

与人、运动主体自身内在关系和谐、统一,她追求的是理想人格的实现,体现出明显的现世和现实(出世与入世)精神。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近代以来母体文化受印度佛教哲学及西方近现代自然主义、经验实在论哲学的冲击(以及体育在中国的边缘化地位),使中国的文化(包含体育文化)逐渐成为精神上的无依托者。在深刻积奠了佛教文化精髓的印度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更多地体现出为追逐理想的彼岸、寻求自身精神的归宿而做出不懈努力,有遵守道德规范,外净化为端正的行为习惯,内净化为根绝人性恶习的现实意义。而在受宗教文化影响至深形成的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则更多地体现在强劲的精神凝聚力上,表现出对神灵和自然的敬畏及执着的情性。这些在不同母体文化背景中孕育出的体育文化,各自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人文精神内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人类对体育的“类意识”。尤其是体育正在突破国家、民族的藩篱跨入“世界体育”的关头,在竞技体育政治一体化、科技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态势之中,在各种体育文化在本土文明的交流和冲突空前广泛剧烈的背景下,在体育领域出现空前危机的情况下(这些危机的源头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人类应该从根本上构建出趋向体现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共同价值观和取向的现代体育人文精神。

最后,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根本价值取向。文化的发展实质上反映出文化主体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体育人文精神的根本目的在于体育主体能够实现自由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体育、主体、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体育文化“经济理性”内涵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其人文内涵已经相当弱化。这一趋势带来了诸多消极结果,如体育主体地位日渐弱化,主体性被过度物化,体育发展秩序的失衡和失范等等。工具理性强调手段――目的,各类体育主体为了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无限制的投入到索取的进程中。在这一趋势下,体育文化迅速膨胀,利益空间急速拓展,多元联结和整合成为当代体育的“伟大”能力。而体育主体在各类利益的联结和追求中被“主动或被动地”纳入到当代体育的工具链条中,自身也成为了一种“存在物”。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中,运动员(大多数)边缘化、大规模的、兴奋剂使用等等都在快速地消解着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因此,体育人文精神正是基于此种状况,将参与者作为一类社会本体纳入至Ⅱ体育――主体――社会的多元联系中,关注其内在的精神世界,教化其外显的体育行为,最终实现当代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体育人文精神就是一种文化精神,它以体育精神为根基,将参与者作为一类社会本体存在,关注体育主体精神世界的自由发展,其根本价值取向在于实现体育一主体―社会的和谐发展。体育主体作为一类社会主体,其“类意识”构成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涵:其一,一部分“边缘主体”不断地形成犬齿交错的各类意识,并不断地进行碰撞和融合。这类意识虽不能直接左右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却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间接地影响体育文化生存的社会环境。其二,直接参与体育文化的各类主体形成共同的“类本质”,它体现出各种参与主体共同表达和指向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它是体育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内核、生命力。从作用机制上看,它好比人类有机体内部的神经系统,人体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有其神经末梢,只不过有些行为是有意识的,有些则是下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而从“类本性”上看,则突出地表现为运动主体在体育实践的过程中对自身需求、权益、价值、尊严、命运、理想等的关注、思考和追求,是运动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4 结束语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内涵发展

[作者简介]吉鸿(1967- ),男,江台人,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纪委副书记,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盐城 2240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49-02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在不断深化各项教育改革,积极创新办学思想和理念,以期跟进时代步伐。高职院校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但不管什么时候,突出学校文化内涵发展都是高职院校改革成功实施的决定性力量。文化内涵发展以重视全面素质教育和提高人才质量为根本,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实现这一目标有着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构成之一,是教育、管理资源和学校品牌要素,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哺育以良好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的特色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

一、校园文化内涵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析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精神财富,是整体价值实现、道德观念、传统继承和行为方式等意识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的层次与结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其中外层的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是基础,内层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根本。物质文化是静态性环境因素,如建筑、绿化,以及教学科研设施、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等;行为文化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学校的组织管理、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后勤服务、文体娱乐、社会实践以及人际交往都具有特定文化;制度文化融入管理思想与教育理念,在体制和机制层面上规范教学、科研、学习以及生活模式,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来源于学校的历史传承和人文积淀,体现了学校的品位和办学风格,反映了学校的本质和个性特质。精神文化对于激发师生意志、塑造学生人格、影响人生取向是深刻的,一个学校的校园精神,是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性的高度反映。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有待进一步重构。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宗旨,其独具的文化取向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职院校随着办学的逐步深入,其在办学进程中积淀的优质文化正在深化和演化,已经开始形成各自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但高职院校由于历史的原因,一般办学时间较短,办学体制又面临变革,而且大都有一个探索和渐进的过程,高职院校园文化尚在构建和发展之中。

2.重视校园文化成为高职院内涵发展基调。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逐步深化。在实际工作中,学校不仅重视教学、基建等“硬件”环节的投入,同时也更加重视校园精神的培育,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学校“软实力”的标志和品牌建设的重点。另一方面,价值多元化导致各种文化现象在学校中渗透,存在“次文化”“伪文化”等消极因素,对校园文化建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

3.特色发展是高职院校园文化的基本路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发展是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特色发展是高职院校得以生存的重要选择。高职教育强调的“高等性”“职业性”“区域性”以及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已产生深刻的影响。高职教育模式构建推动了师生思想认识升华,道德观念的选择和确立,反映了全新的校园精神文化。这种“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承载着文化建设的使命,使校风建设进一步成为自觉的文化行为配合,从而实现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特色发展的必然。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氛围特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遵循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围绕高职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有系统地加以研究和探索。

1.合理定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学校育人的基本功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普遍的共性。就高职院校而言,由于学校的类型不一,不同学校发展过程、地域环境以及面向的行业、所办专业结构不同,校园文化规划和建设内容又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定位应当根据学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物质文化的规划层次、制度文化的创新水平、精神文化的载体及表现形式等要求做出准确的文化定位。

2.有机融合文化传承和创新元素。高职院校的产生是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结果,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的,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都有相通的传统和基础,并且都带有行业的个性特征,原有的物质文化、组织文化、精神文化互动互变,支撑了高职院校的变革,但同时也有许多方面制约着新的发展,如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理念与体制机制、教学形式与手段、教学评价等。如何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对陈旧的和错误的文化倾向进行抵制,对优秀的充满时代精神的文化加以吸纳,解决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3.把握文化建设主体性与主导性。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以人为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了人的活动,文化建设无从谈起,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是主体,校园文化的主导者是教职员工,校园文化的倡导者是学校领导班子,要充分调动全体员工自发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参与建设中受到文化熏陶和精神教育。这种师生员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热情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力量,能否正确把握主体性与主导性的统一,真正体现全员参与、全面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成效的最直接反映。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基本途径

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积淀中逐步形成的优质资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环境条件和基础条件的差异,必须立足实际,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建设新途径。高职院校要将校园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充实新内涵,形成全新的价值观体系和校园精神;渗透到学院的各个层面和自觉的行为之中,形成具有强烈时代性、富有生机活力、独特的校园文化。

1.培育优良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根本着力点。校园精神的培育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经历了发现、扶植、提炼、整合、固化的历史过程。准确概括一个学校的校园精神,需要由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师生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来支撑。高职院校建校以后,往往采用全员征集的形式,对学校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展望和寄托展开头脑风暴,这既是一种积极引导和回味,更是一种精神熏陶和认同。高职院校力求在新的起点上以高度提炼的校园精神,集中体现师生员工的共同期待、精神追求,反映学校文化传承,倡导严谨的学术风范,规范师生行为准则,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念体系,从而凝聚人心,激发前进动力。高职院校培育校园精神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好的校园精神往往具有哲理性、方向性、现实性和指导性。校园精神形成,必然会使学校和师生员工潜移默化地产生特有的“精神特征”,形成该学校精神文化特色,并产生潜在力量和原动力,特别是学校在面临重大变革或产生严峻挑战时,成为信念支撑、实现新跨越的力量源泉。

2.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关注点。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区域性和人才职业化发展要求,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方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这一要求,渗透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高职院校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经验,积极探索政行校企办学模式,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办学举措,教学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必然由此产生新的文化观照,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历史性要求。不少高职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仿真型实训、生产型实训,邀请企业专家授课、开办讲座、举行校友报告会,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都是适应文化内涵发展要求的有益尝试和深度融合。

3.营造优美育人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切入点。关键是搞好校园文化设计,走进一所校园,要使人感受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气息,这种气息来源于环境的精巧构思和人的精神状态。独特的校园文化情境一方面体现在校容校貌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如建筑的外观及其组合形式,雕塑陈列所蕴涵的文化创意,校园绿化所呈现的优雅韵味,画廊走廊所揭示的文化主题,每一个标识和形象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学院文化产品的规格和内容等,所有这些应当成为一种校园文化的直观展示,让人产生向上的力量和受到美的陶冶。另一方面体现在师生所具有的文化行为。要形成良好的规范、制度教育培养以及塑造人,这种规章制度将作用于育人环境,影响着学习、生活、工作的行为方式等。高职院校积极尝试科学管理,采用精细化管理和系统性管理等方式,以此培养师生员工的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协作精神和严谨作风,巩固和弘扬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是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4.优化学生综合素质是校园文化建设最终落脚点。育人是学校的根本所在,校园文化的发展应当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成才需要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在于规范引导学生群体,同时也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提升职业能力,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创业成才奠定基础。一方面要通过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陶冶大学生思想情操。广泛开展主题突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关注行业发展,明确社会责任,要使大学生成为思想成熟、道德高尚的社会人。另一方面要通过富于创新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素质能力。要让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起来,搭建各类平台让学生有展示的舞台机会。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的作用,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组织各种科技社团,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和创业设计大赛。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形成体系,指导学生创业,积累创业经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成为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职业人。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其内涵将不断充实,必须根据形势和发展的需要,使之在更新的过程中得到不断优化和重塑,从而使校园文化处于动态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常抓不懈,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并在创新中得到升华,高职院校的建设事业也才能因此奠定坚实的基础,获得全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安吉.谈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职教论坛,2009(14).

[2]尤建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7).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3

关键词:文化建设;内涵;发展

学校发展有多种表现,主要表现为教学资源的集聚、规模的扩张、结构的改善、质量的提升以及效益的提高,归结起来不外乎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两种方式。学校发展究竟采用何种发展方式,应该与学校自身历史发展和文化资源禀赋相适应,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应该满足人们对学校发展认知的新期待,满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新要求。

1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对学校文化的释义虽意蕴纷纷,但殊途同归。郑金州把学校文化界定为“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惯形成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1]。顾明远认为,“学校文化应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2]。”综合看来,学校文化应是学校教职员工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思想基础、价值导向和行为方式,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重点是学校办学理念,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群体意识等方面。学校内涵发展强调学校教育的资源、能量和创造力的整合、协调、优化和激发,是学校由量的扩张到质的升华,由旧质到新质的不断螺旋式推进的发展过程。学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力量,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前提和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内涵发展将为学校开展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内容和重点,有力促进整个学校文化系统的形成,乃至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2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2.1学校文化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环节

学校文化是一种潜在持续发挥熏陶和教育作用的力量,是一所学校思想精神之脉。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其中铁打的营盘既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更内含学校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学校之间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的物质层面,更体现在文化层面。学校内涵发展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应该立足于各个学校现有文化建设水平现状。学校内涵发展必须将学校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挖掘潜力,找寻动力和激发创造力,进而深深根植于学校文化建设之中[3]。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要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变革学校内部管理、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过程恰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2学校文化建设是内涵发展的手段行为主体和行为目的之间存在一系列中介,主体实现行为目的必须将目的作用于客体,借助工具和手段,改变客体形式、状态。因此,在肯定目的价值的同时应肯定工具价值的合理性。学校文化建设除了自身目的价值以外,相对于学校内涵发展,更应彰显其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文化可以凝聚人心、聚集人气,为学校内涵发展凝聚共识;其次,学校文化可以整合学校愿景、使命、方略以及相应的战略举措,为学校发展统一行动;第三,学校文化可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激励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改造不合内涵发展的文化客体,更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多方面动力源;第四,学校文化建设成果是检验学校内涵发展的评价依据。多样性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最主要载体,学校内涵发展的结果怎么样,通过对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感知便一目了然。

3学校文化建设要以内涵发展为目的

3.1学校内涵发展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

“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发展,科学定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前提。因此,学校发展应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整合资源、把握趋势、围绕重点、科学定位。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普遍意识和理性精神,也是学校发展的历史沉淀,是推动学校发展的理性力量。学校文化建设应以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为目的,以发挥学校内涵发展功能为手段,以学校内涵发展定位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

3.2学校内涵发展明确了文化建设的重点

学校内涵发展应全面贯彻“以人文本”的价值理念。应该挖掘学校内涵发展内在深层次因素,凸显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性,将文化建设纳入内涵发展的整体设计当中。学校文化是学校之魂,学校文化建设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明确战略目标前提下,统筹兼顾,有所侧重,抓住重点。学校文化建设应注重培育人文理念、注重人文关怀、传承历史文明、优化制度设计、改革课程设置,要将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作为首要,将培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作为重点,将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作为标准。

3.3学校内涵发展赋予文化建设主要内容

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也是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生动举措,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文化建设主体角度看,学校内涵发展应该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发展。主体的文化实践需要相应的行为载体。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内容可以分成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管理者文化,其中管理者文化具有统摄作用,师生文化是建设的重点。另外,从中小学文化建设的对象角度看,深化学校内涵发展,要分类、分层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根据内容的层次性应分成物质层文化、制度层文化以及精神层文化等内在的文化建设。从学校内涵发展的目的性看,中小学文化建设内容立足现实性、注重渗透性、富有特色性、体现发展性。

4学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的统一

4.1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建设理念统一

(1)指导思想的一致性。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是关系国家教育全局和国民素质提高的重大战略任务,深化学校内涵发展,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契机,挖掘校内外资源,做足做实校园文化建设这篇文章;以全面深化学校改革为动力,激发全体师生创造活力;以全面依法治国为儆校,推进依法治校和管理育人;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推动学校廉政文化和制度建设。

(2)价值导向的一致性。学校内涵发展和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应定位在教师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之上,人是学校开展教育的目标和根本,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内在精神与外在氛围的集中体现,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将学校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紧密融合,在实践中彰显人本精神,重视人文关怀,营造人文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应有的价值认知。同时,学校内涵发展应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前提的教育资源整合、教育质量提高和教育效益提升的本质体现。

(3)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建设二者在价值导向上的一致性,决定着其发展目标的一致性。首先,二者共同终极目标是育人为本。具体体现在一个学校的办学目标上,落实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表现在办学质量和效益上。其次,不可否认二者在目标上的差异性。学校内涵发展应该更加关注学校发展内在质的规定性,学校文化建设较多关注外在形的表达以及同文化载体结合融合程度,在文化传承基础上,体现学校文化的独特性、新颖性和导向性。

4.2二者统一于学校全面发展中

(1)凝练学校精神文化。以“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指导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化并伴随的一种非物质力量。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导向作用。建设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精神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需要加以凝练,归纳。学校精神文化主要表现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学校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锻造管理者和教师政治品格、师德素养、健康心理,引导广大管理者、教师提高自身修养,提升学校精神文化[4],让教师群体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治学态度和醇和的师生关系。要加强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成长的意识,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文化育人体系,促进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2)锻造学校制度文化。将顶层设计引入学校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系统规划,科学设计契合学校内涵发展的制度文化体系。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既要立足现实,也要着眼长远,既要求变求新,更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切记头脑发热、盲目施行,更不可朝令夕改。制度设计要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公平性、发展性、系统性原则。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涵盖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制度,制度体系内部要围绕主旋律,首尾照应,相互契合[5]。制度的形成过程要体现学校内部管理的民主化,要反映学校文化历史的传承,要围绕内涵发展的目标前行。

(3)提升学校教学文化。坚持科学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确定学校办学目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坚持内涵发展,摒弃学校传统管理模式,引进优化吸收中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完善学校组织结构、部门职能和评价体系的调整,突出“文化和内涵”这两个关键词在教育管理、课堂教学、学生评价中的份量。坚持全面发展,开展学生文体活动,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坚持协调发展,既关注学校常规管理,又重视教学管理,既抓好教学,又抓好评测,既注重教师教法的改革,又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改进。

(4)优化学校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手段。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要利用学校的区位优势、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学校历史文化传承和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特点,整合资源,科学谋划,创设富有特色的人文环境和校园环境。注重凸显三个目标:一是凸显教育目标。通过营造具有内涵的人文风景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校园环境打上教育的烙印,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二是凸显愉悦目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校园环境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增设休憩点、晨练处和英语角,精心设计林荫小道、文化长廊、绿草坪和石板路等自然景观小品,让师生在学习、工作之余有锻炼、放松、聊天和娱乐的空间。三是凸显知识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墙、宣传栏,方便学生课外知识的摄取;设置校史馆、名人墙,班级挂设名人警句等,加强对具有教育意义和时代精神的名人名事宣传[6],以感性的认知激励培养学生自省自律自强的意识。

作者:吴铭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郑金州.教育文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76页

[2]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

[3]王良江.论文化建设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体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5)

[4]沈胜林.论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生成机制的建构[J].教育与管理.2015(9)

[5]周先雁.加强和谐大学文化建设推动大学内涵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10(11)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4

关键词:人文精神;医学技术;医疗活动;护理人文精神

如所周知,医护活动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本身就应当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可就目前情况来看,出于种种原因,不少医护活动之于人文精神渐行渐远。同时,现代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虽然一方面使许多不治之症成为可治之症,可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冲淡人文精神的可能。因而,厘清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的涵义,深入分析医护活动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自觉提升医护人员的人文修养,成为人文精神重新融入医护活动的当务之急。

1 人文主义概念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它的个体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而言,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

2 人文精神涵义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特别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者的价值。它包含三个层次:人性,即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这也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理性,即对自知性与自觉性的追求,这也是广义的科学精神;超越性,即对生活意义和价值的追求。简单地说,人文精神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同时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者的价值。

以一种人文精神对待人,就是说既不把人作为神和迷信的玩偶,也不把人降低为动物,更不能降低为纯碎的工具和手段。要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进行最基本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从而帮助个体塑造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使个体感受到自身是一个有人格、受尊重的存在者。

3 医疗活动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3.1医疗市场化的赢利倾向淡化了医学人文精神,削弱了医护人员人文素质的自我培养。

3.1.1部分医疗单位为了生存和发展,借助着自己的一些特色优势,过分追逐利润,使人被物化,科学技术被过度商业化,医学人文精神流失。

3.1.2为了加快看病的速度和完成经济指标,医生不再仔细问诊,传统诊疗和望、触、叩、听等查体方法逐渐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所谓高端的高科技检查。上述做法费用高昂而实效不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健康问题,同时加重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3.2医疗设备向高端发展,医生产生技术依赖。

3.2.1先进诊疗技术的广泛运用加深了重物轻人、重技轻德的思想倾向,现代医学试图以技术去消解医学的非技术难度[1]。

3.2.2过度使用诊疗技术和手段,降低了对人文的要求,淡化了医生的人文思想。这就只能使我们在技术上能治疗疾病,成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应付的医治法,从而不能赢得患者充分信任。

3.2.3因为盲目地依靠诊断仪器数据而不全面询问、检查患者,使医生远离患者的非技术接触增加,导致了临床误诊率的上升。

3.3医生本身的专业素养,医学人化是医学与人文、医学科学的真与医学人文品格的善、医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医学具有求真、崇善、尚美、达圣的人文价值[2,3]。因此一个高尚的医生,要树立医学人化的思想,不仅要有治疗疾病的精湛技术,还要有对患者发自内心的体贴和关怀,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和慎独精神。

4 提升护理人文精神的涵养,开创护理事业的新篇章

4.1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涵养内修的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加强伦理道德、文化知识、思维能力、沟通技巧、美学艺术的学习,提升品格与修养。

4.2通过提供精湛的技术、周到的服务、亲切的语言、得体的举止、细致的照料,做到视患者如亲人,为患者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诊疗环境;通过护士温暖的语言、行为、表情、态度,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内心。适时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意见调整或改进护理工作,开展个性化护理服务,在护患之间建立起互信信赖的融洽关系,从而使患者乐于配合治疗,并处于身心愉悦的最佳治疗状态。

4.3护理人文精神是护士立身从业的精神支柱,是护理工作者的职业理性知觉,是对护理价值追求的提升。一个既有科学头脑又满怀人文精神的护士,不是简单地从书本中生搬硬套或照本宣科。她不仅要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而且要从生活的经验和临床过程中感悟和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崇高,从而达到人文精神及护理工作的内涵有较深的理解。所有这些素养都需要长期实践的锤炼。

参考文献:

[1]张大庆.论医学的人文精神[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2]陈飞.论当代医学异化与医学人化[J].医学与哲学,2009,30(5):22-24.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5

一、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人文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要传授基本知识,又要培养人文精神。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从语文教材内容方面着手,因而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人文内涵。就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程度而言,其古诗词的编写具有许多价值,尤其是剖析价值。古诗词中所展现的内涵既能够给予学生以思想启迪,又能够促使学生不断积累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对人文精神的养成有着积极作用。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精神并非易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可急于求成,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使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有序渗透,不断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入剖析,深层次的挖掘古诗词中的人文内涵和情怀,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例如,杜牧的《山行》这首诗,饱含诗人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将内心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此诗脍炙人口,成为千古名诗。诗人借助此诗传递着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和趣味,用简单的景物描绘,勾勒出一幅唯美的图画。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古诗词内容都相对较为简单,便于学生理解。所以,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古诗词进行深入剖析,传递着更多的人文情怀,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认识

古诗词教学既是教学难点,又是学习难点。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古诗词有着一定的文本感受,明确古诗词的内涵,有助于教师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了使学生对古诗词有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采取两种对策。其一,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逐渐为学生勾勒出一副图画,待到文本内容剖析完毕,一幅完整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不仅会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捕捉关键词的能力。其二,教师必须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明确诗人的创作心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的人文情怀得以升华。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一诗,描述了儿童生活,其文字精炼、内容通俗,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相符。此诗着重描写孩童的采莲故事,为读者的内心世界勾勒出一副孩童采莲图,进而传递着诗人的情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明确古诗词的内涵,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培养自身的人文情怀。

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对于教师来说,要想使人文精神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关键,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得以提高,才能更好教化学生,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首先,教师应该具有人格魅力,以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学生的热情,关心爱护学生,给学生以人文关怀,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其次,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赏识学生,教师的小小夸赞或奖励,是对小学生坚持不懈的最大动力。一方面,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给学生不同程度的思想启迪;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再次,教师在文化底蕴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其知识魅力感染学生,给学生以人文情怀的教化。最后,教师要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随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对小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诗词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十分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是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人文内涵;二是加强小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三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才会随之增加,在提升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6

关键词:南洋风格 南洋风情 形象 东方元素 精神

一、绪论

新加坡美术发展具有微妙的历史与文化因素,源自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的影响,使新加坡美术具有了东西方文化哲学的思想内涵。新加坡的文化基石源自南洋原住民美术元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文化进程中逐渐酝酿了具有东南亚色彩的南洋风情形象,此形象在往后中国画家南来写生及交流中,孕育了具有南洋色彩的新加坡绘画风格。

南洋朴实的民风、婀娜多姿的人物形象,构建了具有民族精神的南洋乡土绘画,东方艺术的理念与精神元素更激起了华人画家的爱国精神,以及对中华文化情操与美术教育的热衷。厦门美术教育家林学大在1938年创立了东南亚第一所艺术学院――南洋美术专科学校(Nanyang Academy of Fine Arts),简称南洋美专(现为南洋艺术学院),成为当时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美术教育的重要学府,为当时南洋地区培育了很多美术人才,被誉为新马艺术家的摇篮。新加坡美术发展与教育基石源自南洋风情的内涵与元素,并形成“南洋风格”绘画的精神源泉,南洋绘画元素的探索与研究,以刘抗、钟泗宾、陈文希、陈宗瑞、张荔英、叶之威等为代表。

二、南洋风情与中华情结

移民的文化历史背景致使新加坡美术发展呈现多元性,构建了极微妙的历史与生活元素,而新加坡则承袭了两大文明的精神与内涵。同时东南亚原住民文化因客观因素演变,形成具热带情调的南洋风情,而具有东南亚色彩的生活习俗,酝酿了南洋风情形象。此形象在往后的美术交流中孕育了“南洋风格”绘画基础,以及20世纪五十年代新加坡画家的南洋风情写生佳话。华人画家陈宗瑞、陈文希、刘抗、钟泗宾等,陶醉于对南洋风情的描绘,发展了具有南洋特色的东南亚典型绘画形式,构建了南洋地区特有的绘画风格,称为“南洋风格”绘画(Nanyang Style)。

中国绘画大师徐悲鸿自1919年起多次拜访新加坡,完成了许多伟大的绘画创作,响应救国抗日的号召,卖画筹款为中国的抗日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徐悲鸿在南洋写生期间沉醉于南洋岛国的风土民情,缔结了南洋情结,对南洋乡土的热爱,成为往后文人雅士对南洋文化的论述话题。

来自厦门美术专科学校的林学大,在集美校友会的协助下创办南洋美专,成为厦门美专的海外延续,这在当时被视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向海外延伸的表征。

林学大对新加坡美术教育的影响深远,其对美术的热爱形成一股探索南洋美术精神形象与内涵的浪潮,是中国传统儒道学说在南洋的释蕴,此文化精神孕育了南洋的美术教育及艺术发展。林学大的艺术执着与中华情结,促使多位华人艺术家拜访新加坡,南洋美专成为当时海外艺术家到访南洋的重要聚点,从抗战救国到改革开放,多位中国绘画大师先后在南洋美专执教及讲座,徐悲鸿、刘海粟、程十发、黄胄、王乃壮、范曾、尹积昌、吴冠中、方力钧等对南洋美专及新加坡美术的交流影响深远。此乃实际意义上的全面性艺术互动,是东方元素的延伸。

三、新加坡美术发展与东方元素的释蕴

东西文化与南洋元素的影响致使新加坡美术发展呈多元性,西方美学理论框架逐渐形成,推动东方精神内涵诉求应运而生。在多元民族及宗教社会,这种思想哲学更体现出其包容性,因此“南洋风格”绘画的东方元素思想观与中国五千年文化浩瀚一致,体现了其博大与永恒。南洋美术的精神内涵除了原有南洋“土生”元素外,东方精神哲学理念的隐喻,也是“南洋风格”绘画的重要元素,此元素乃东方哲学思想的延伸。“南洋风格”绘画深受中国传统“道”学说的核心思想的影响,其思想构建源自事物的基础原创性,不受外界时空与潮流的影响,是朴实的纯真精神。因此,“道”的精神哲学是研究“南洋风格”美术发展的重要精神指引。从“道”的精神哲学理念基础为起点,以宇宙自然的循环作息,天地与人的自然关系,对客观事物演变以自然的形态释蕴,探讨艺术向度与美术格局。

中国元素的形成蕴含于每一个华人的生活作息中,中国哲学思想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化,在华人移民社会涵盖了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理念,形成华人在异乡生活求存的精神源泉。南洋画派的形成,南洋风情的存在,“南洋风格”绘画的构建,基本上出自于同一个哲学概念,因此新加坡美术的发展与形成是“南洋风格”绘画的升华,源自东方元素的圆融作用。

“南洋风格”绘画是南洋地区美术在多元种族文化背景与东方元素的融合作用的成果,其理念体现了早期华人移民对祖国文化的追求。在探索归属感的艰辛历程中,内心思想与客观环境的对立与磨合,形成了南洋美术的基石,形成本土文化的雏形,此过程具有客观环境与主观环境因素的互动。在战后脱离殖民地统治的南洋社会中,政治及宗教种族的敏感性更进一步催化了东方元素与南洋原始文化的融合。“南洋风格”绘画与美术的本土化色彩更显出其重要性,具有新加坡美术和马来西亚美术的理念风格的产生,足见东方元素释蕴影响的深远。

四、结语

南洋风土民情对新加坡美术发展的基础构建有重要的意义,“南洋风格”绘画的构建与形成孕育了新加坡美术发展框架。东西文化与南洋元素的影响致使新加坡美术发展形成多元性,中国哲学思想及南洋伊斯兰教文化释蕴了新加坡美术的精神源泉,传统价值观及儒道精神形成新加坡美术与教育发展的思想内涵。在多元民族及宗教的社会,这种思想哲学更体现出其包容性,因此“南洋风格”绘画的东方元素思想观与中国浩瀚的五千年文化相一致,体现了博大与永恒。

南洋美专在抗战的背景下成立,表现出林学大对艺术的执着,及中华情结与民族精神在新加坡的延伸。对于日军的侵略行径,林学大深感痛恨,对于新加坡的沦陷,南洋美专的停课,虽无奈但仍下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体现出林学大的执着与认真,这种精神源自中国五千年的传统价值观,是儒道精神与内涵的延续。

中国美院之一的四川美术学院在抗战时期成立,当时四川是抗战的大后方,创校时期徐悲鸿奔走各方。四川美院与南洋艺术学院有着共同的历史因素及时代背景,中国艺术大师徐悲鸿劳于奔波,穿梭于中国与新加坡两地,为艺术与抗战树立了精神楷模,这是中华文化与精神的延伸,同样也是“南洋风格”绘画及新加坡美术东方元素的一种体现。

(作者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生、南洋艺术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钟瑜.南洋美术系列之三:南洋美术之父――林学大.南洋美术.总25期.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和谐”这一新的社会价值取向。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程中提出的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构想,即要形成和完善一套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其中,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包含人们的就业、收入、住房、医疗、分配等关系物质利益的民生问题,也包含人的素质、情感、道德等文化内涵。文化因素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

1.从哲学内涵看,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之总和,同时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符号的物化状态。文化的基本存在形式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文化水准、精神气质和生活质量。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它融入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认同和向往。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出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形态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形态方面的内容。就思想观念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就制度规范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在和谐观念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设计和机制规范。

胡锦涛同志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不仅涵盖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和谐,更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说,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基础上实现的全面和谐,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可持续性。从总体上说,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和谐。建设和谐文化,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2.从文化功能看,和谐文化是人的心灵所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

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内涵着人们共同的理想价值观念。人类需要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需要心灵的栖息地。满足人们心灵和精神的需求,需要丰富多样的文化供给,需要通过先进文化及和谐文化的引导,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文化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一个社会、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作为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是构建充满创造活力,协调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利益关系的精神基础。尤其当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情况下,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建设文明法制、稳定有序、谅解宽容的和谐社会的极其有效的途径之一。

审视社会和谐的运行状态,一般基于下列因素的构成作用:一是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念趋于一致,整个社会在精神文化上具有凝聚力与共融性;二是社会管理控制与协调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三是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能够通过制度化途径得到满足;四是社会结构富有弹性,社会成员能够相对自由地流动。这些基本条件中,文化的功能显而易见,主要表现为:(1)文化需求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之一,和谐社会应当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和谐文化的沟通功能可以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2)文化建设可以满足社会成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参与度的需要,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促进社会更为和谐。(3)文化的发展可以协调社会系统运行的效率与公平,缓解部分社会成员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和边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心理危机。

3.从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关系看,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文化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

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发展与之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通过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建立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巨大的精神合力。用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能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核心价值取向的一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也即,社会倡导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能够被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社会规范能够被最广大的社会成员遵循。而这种社会和谐发展的黏合剂,正根植于丰富多彩的和谐文化中。通过和谐文化建设,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从而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4.从和谐文化核心看,关键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8

关键词:人文精神;现代体育;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是各阶段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魄,更能够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领悟到体育精神,进而形成坚强的毅力以促进身心与人格的健康发展。然而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热爱程度也整体呈现下滑之势,体育课堂本该充满欢声笑语,而当前的体育课堂却成为体育模式的教学基地,人文精神的缺失致使体育教学被“物化”。因此,对体育教育人文性的反思成为重塑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前提。

一、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的现代内涵可以概括为是基于对人个性的尊重而体现的“以人为本”价值尺度,最初源于传统的礼教文化。因此,对于人文精神的阐释,应当体现出人类文化的最根本精神。时至今日,人文精神成为一种境界,即对真、善、美和谐统一的高度追求。从此角度来看,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也就是对体育所提出的创新要求,包括体育技术、体育理论、体育教育以及体育竞技等等,以公平、平等为原则,通过团结一致展示出体育之美,从而成为和平、发展、文明与进步的象征。

二、人文精神视域下现代体育教育发展路径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已经成为当前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共识,对人主体性的认识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切实体现。然而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竞技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异化发展态势,人文精神开始逐渐迷失。在素质教育进程不断深入的当前,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全面素质教育水平得以提升的关键。因此,本文认为人文精神视域下现代体育教育发展应当明确几大方向:

首先,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长期以来,体育教育都在强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导致运动负荷对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同时,体育场也在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下成为功利的竞技场。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参与积极性逐渐减弱似乎成为情理之中,究其根源不外乎是出于体育被“物化”之后所导致体育教育观沦为“以物为本”。不可否认,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大多仅停留在对体育行为的认识层面,实难深入了解体育哲学精髓,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体育同人文精神相连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文精神也就自然被忽视。而体育教育的意义重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竞争意识,同时素质教育也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视为核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更应借对体育精神的领悟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与习惯。因此只有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重视体育人文精神的融合,才能发挥体育育人的作用。

其次,学科结构的调整。在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传统的体育教学体系已无法适应于当前的需要,因此有必要结合教育形势的演进对体育单一的学科结构进行多元化创新调整。具体来看,即以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基础,对体育教育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以此作为核心对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编制进行全面创新。从本质上看,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即在于做好人性的教育,体育本源于生活,因此新时期的体育教育亦有必要回归到生活,对于学科结构的调整,应当从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通过积极引导给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体育本属于一种社会活动,对体育学科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体现体育学科教学的价值。因此,只有保证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才能有效促进体育教学人文精神内涵的体现。对此,本文认为应当在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融入人文性,改变传统的只注重量化的评价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体育学习成果同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一并纳入到考核当中,全面结合多元评价方式,确保评价体系兼具科学合理性与人文性,如此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体育教育的价值,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的价值一直被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赋予了高度认可,但体育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已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人文精神内涵。因此,体育教育者应当对此予以正视,不断深入对现代体育教育渗透人文精神的思考,迎合现代教育趋势,切实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体育成为学生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帅许.人文精神教育观视域下的体育教学改革:评《人文体育教学概论》[J].当代教育科学,2015(9):76.

上一篇:中医知识讲课范文 下一篇:环境整治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