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0:01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篇1

关键词:论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0-0011-02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针。

一、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复归于人,揭示了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社会性与人的个体性的统一等基本原理的新认识、新发展,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进一步发扬。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也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这一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原理来解决当前社会发展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强调坚持“五个统筹”,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社会矛盾运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要发展先进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就要建设先进的政治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生活需要;就要建设和发展先进和谐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就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这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世界观、历史观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从哲学层面上讲,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的本质、同的、内涵和要求等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发展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科学发展观作为世界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建立在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上,认为自然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在三者的关系问题上,人是主体,社会与自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密切联系、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强调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

科学发展观作为历史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同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史观。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实践性、规律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系统论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为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作出了科学证明。科学发展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系统论发展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了实践性、规律性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

科学发展观有力回应了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现实要求。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思想道德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等等。科学发展观正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五个统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举措,体现了鲜明的实践性。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问题的规律性认识。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日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决发展的科学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

科学发展观科学运用了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系统分析方法的整体综合性特征;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方法协调处理各种矛盾,推进改革和发展,体现了系统分析方法的有机关联性特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社会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体现了系统分析方法动态有序性特征;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系统分析方法的功能目的性特征。科学发展观是系统论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自然科学有机结合的典范。

四、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与内涵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所以发展观也就是发展问题上的世界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我们党坚持的以人为本,在哲学意义上是主体论与目的论的统一。科学发

展观体现了这种统一。一方而,它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牢固树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另一方而,它始终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首先,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尊重,把人的生命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这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的集中体现。其次,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又是受益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是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内在一致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和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因此,以人为本又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

五、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而进步,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方而,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发展的速度与效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改革发展稳定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发展,解决好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提出统筹兼顾的根本要求,把发展看作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强调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兼顾各方,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运转,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篇2

关键词:理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5-0182-04

理想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不能忽视了理想问题的探讨,只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理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有理想教育的内容,但不够明确。应该把理想教育作为一个范畴提出来,突出理想教育的内容,既符合教育学生,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内容的新突破。

一、理想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理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理想教育,坚定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念,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抱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出发点,在广大的青年学生中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培养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加强理想教育,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也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理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重要内容 理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应该是该课程中基本的范畴。理想是人们对于事物未来发展态势的一种期许和设想,是人们希望事物将来的发展符合主观的预期。理想可以是人们对自己将来人生规划的构建,可以是人们对物质世界变革的愿景,当然也可以是对未来社会发展模式的愿望。因此,我们谈理想,谈未来,应该从一般性上来考量,把它作为一个基本的哲学范畴、哲学理念来加以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理想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57)。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不断地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现有世界的过程,人们都是在事物现有状态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谋划和分析,加之理性的判断,为事物的将来状态作出计划,然后通过实践活动去达成目标的过程。这也就是马克思所强调的改造世界的过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种实践观坚持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来都是把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发展看成是实践的产物,是从事物的现存状态和未来状态的统一中去认识实践的。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明确地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P219)。传统的哲学研究,概括所表现的倾向是关注对客观规律和认识真理性的研究,因此以往的哲学研究是一种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的方法论。而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解释中,不但有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也应该存在着认识之后如何生成新事物的问题。在思维反映存在的过程中,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以及它存在的规律,而在存在映现思维的过程中,人们会根据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生成新事物,改造客观世界的理想。因此,哲学的功能不但是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人们如何改造世界的方法论问题。因此,理想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应该贯彻理想教育,突出理想教育,把理想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加以重点讲述,这样既符合该课程培养合格人才的宗旨,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新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应贯彻理想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要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合格人才。高等教育中的广大大学生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大学生在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从党中央到各个高校对这个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都特别重视。近年来,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虽然进行了不少的尝试和改革,力图使该课程能够达到让学生“真正喜欢,终身受用”的精品课程,为此我们要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理想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客观内容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校园文化

党的基本知识,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知识,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建设特别是执政党建设的理论知识,中国共产党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知识等。广泛深入地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为加强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积淀起来的价值观念、精神气质以及理想追求的集中表现。高校党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命线,而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的实施,无疑为这条生命线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1.加强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校园文化承担着弘扬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的任务。先进的校园文化能够培养校园文化人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校园里面形成一股强烈的凝聚力。精心培育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大学精神文化,使动态的校园文化充满时代气息,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

全球化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不健康外来思想文化的侵入,历史遗留的腐朽文化的沉渣泛起,在校园文化人的思想上造成混乱和恶劣影响。这些都说明,高校在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时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

2.利用党员的人格魅力和先锋模范作用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高校的党员同志是校园文化人中的优秀分子,他们具有高尚的人格,坚定的政治信念,他们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党员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唱响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通过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进一步增进高校广大党员对我们党的认识和了解,坚定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以此来加强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本色。以党员的先进性带动校园文化建设朝着先进性的方向前进,保证校园文化在众多的旋律中能够坚持主旋律。

3.加强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有利于校园文化人“三观”教育

校园文化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抓好“三观”教育关系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到校园文化人用什么道德观、价值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通过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利用党的政治优势,使全体党员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高校全体党员有了正确的“三观”,必将带动整个校园文化人的“三观”沿着健康、向上的方面发展。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加强有利于校园文化人的世界观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这是党员干部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通过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能够在提高校园文化人科学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同时,重视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帮助校园文化人树立起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的世界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加强有利于校园文化人的人生观教育。高校党委通过对党员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党员努力实践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要求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始终是为人民谋利益,并在实践中践履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加强有利于校园文化人的价值观教育。艰苦奋斗、舍小家保大家是共产党的光荣传统,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是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通过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来对党员的思想进行改造,克服党员身上存在的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思想,保持高校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通过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全体师生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对自己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以个人对社会给予了多少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给高校党员明确了价值的评判标准依据,使党员能够从集体大局利益出发思考问题,这有利在校园文化中形成一股集体主义的文化氛围。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促进作用

1.校园文化建设是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作风的综合表现,客观地创造了一种育人环境和氛围。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师生的指导作用,离开党的基本路线,就无从谈社会主义的教学方向;二是通过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表现出来的文化导向。先进文化的营养和力量,对促进学生的成熟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导向作用。在一个精神向上、传统优良、校风文明的环境里,高校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就会自然地接受着各种有效形式的感染和熏陶。例如,经常组织时事报告会,国旗下的讲话、军训、社会实践等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优化校园教育环境。同时,在文化活动中强化师生的政治信仰,纠正师生政治文化上的偏差,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实施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融为一体。这种寓思想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的形式,易于为师生接受,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要避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简单生硬,最好是做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校园文化建设正好为这一工程的顺利开展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子。

2.校园文化建设给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文化是凝聚人心的一面旗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校园文化以其开放性、适应性的特点与社会加强了联系,社会上最新的思潮与时尚都会敏感地被校园文化所接受。对此,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必须密切关注社会文化的“热点”和校园文化人的“兴奋点”,摒弃理论说教的单一、僵化的作法,而应多组织师生对备受师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党员在比较与区别中分清是非、辨别主次,掌握思想武器,提高政治敏感性和识别能力,从而提高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方式与活动形式是高校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实施的具体表现

1.社团是高校实施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的重要阵地

社团是青年大学生兴趣相同群体集聚的组织,也是在校大学生最喜闻乐见的非官方组织。作为学生锻炼提高素质的一个自发性群众组织,社团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成为广大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发挥自身潜能、全面塑造自我的“第二课堂”,它在传承先进文化,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扩大学生知识领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文化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也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由于学生社团本身具有参与的自愿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影响的广泛性等特点,更容易激活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在校园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也是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寻求真理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具有独特的作用。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可以利用社团所具有的特点,借助社团活动,将党的基本知识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学习理论,研究理论,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不断提高党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因此,它是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不能忽略的重要阵地,也是在学生的业余时间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全新的尝试。

2.校园媒体是高校实施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的重要平台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传播和建构载体是校园媒体,离开校园媒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会失去舆论阵地和导向。大学校园媒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传播系统,通常包括校报、电台、校园网络以及宣传栏、学生自办刊物等。其中学校主办和管理的校报、杂志、电台及网络是大学校园的主流媒体,不仅提供了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换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成为学校的舆论中心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借助这一平台,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帮助大学生党员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的性质和宗旨,更好地学习党关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理论,这有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理论修养和党性修养,有助于他们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大学生网络化生活环境正在形成,运用校园网络系统,把网络作为重要的宣传阵地,开展网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尝试,其内容力求新颖、真切,富于感染力、形式多样,使之成为展示学生党建工作的风貌的窗口和党组织与学生思想交流的渠道。

3.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施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的重要途径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不能仅靠理论的灌输,还必须依靠外部灌输,才能使党的先进性思想意识成为每个学生党员的思想,但没有实践证明的理论永远是空乏无力的,而社会实践能从实践的角度论证理论的科学性,有力补充理论灌输不足之处。它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接受教育、培养才干、发挥社会的教育作用,从而成为实施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的有效途径之一。

社会实践为青年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契机。高校可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点,通过实践增进他们对国情、省情以及当地民情的了解。受到深刻的国情教育,从而可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激发了他们参与社会的热情,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让广大青年学生结合党的基本知识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客观地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社会和人生,正确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和各种社会思潮,以一种理智成熟的视角去感受社会的进步。在进行党员基本知识教育时,要推动学生党员自我实践,不断提高广大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理性认识得到感性认识的支持,特别是大学生自身得到实践检验后,各方面素质必然得到飞跃发展,其综合能力也将大幅度提高,这将为广大学生今后投身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莫诗浦.对实施“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的几点思考.高教论坛,2006,(6).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篇4

关键词:马克思;《提纲》;实践;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31-0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新世界观―“新唯物主义”的奠基性文献。在《提纲》中,马克思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以及以往的一切旧哲学的局限性、不彻底性,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开启了哲学史上革命变革的序幕,为“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一百六十多年以来,马克思在《提纲》中所阐述的重要思想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一直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一、写作背景

《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就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1888年,恩格斯在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将之作为附录予以刊出,认为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1]266,称这些笔记是“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笔记因此而得名。《提纲》是马克思系统构建“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起始和标志。

《提纲》的写作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为了适应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无产阶级提供理论指导即思想武器。1845年初,由于德国和法国政府的迫害,马克思不得不离开巴黎旅居布鲁塞尔。在布鲁塞尔,马克思与恩格斯在一起深入工人中间,并同工人组织建立了广泛联系。他们逐渐发现当时工人阶级内部存在着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还继续存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对工人阶级也有较大的影响。清算这些错误思潮,特别是从理论上批判费尔巴哈,为无产阶级提供科学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写作《提纲》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为了批判以往的旧哲学,阐明新的世界观的需要。费尔巴哈哲学曾对马克思完成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费尔巴哈并没有超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特别是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因此,阐明“新唯物主义”同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的原则区别,成为马克思阐明“新唯物主义”实质的关键任务。第三,为了把哲学从哲学家的书斋里解放出来,变成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以往的哲学更多的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认为,“新唯物主义”的功能不仅在于正确地解释世界,而且还在于指导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实践去改造世界,改变不合理的旧制度,建设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

二、内容研读

《提纲》共十一条,篇幅不长,语言简洁,中心思想是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强调了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一)实践的观点是“新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提纲》的基本观点,其中每一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实践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把实践引入哲学领域,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同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界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他们的根本区别;第二,把实践引入认识领域,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实践在人类认识中的重要作用;第三,把实践引入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历史观的革命变革,提出了唯物史观。

(二)揭露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理解客观对象

第一,指出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在于不了解活动的意义,只是从直观客体的形式去理解对象,而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对象,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第二,唯心主义虽然高度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论证了认识过程是通过主体自身的意识好的来构造和把握外部对象,但却完全否定了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他们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没有理解现实的感性活动。第三,费尔巴哈等一切旧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从对抽象思维的研究转到对自然界的探讨,从虚幻的绝对观念下降到现实的人,始终没有认识到革命实践活动对社会历史和哲学发展的决定意义。

(三)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提出对社会历史中重点问题的理解

马克思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推开了认识人类历史奥秘的大门,提出对社会历史中一系列重点问题的理解。第一,强调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彻底地批判,他从实践出发考察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503提出了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的路径的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指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第二,阐明实践是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现实基础。马克思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对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进行探索,提出了实践基础上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思想。“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545社会环境和人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互相作用,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于“变革的实践”,即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第三,阐明宗教的社会根源及其消亡途径。马克思认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即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是通过革命的手段消除这些矛盾和冲突,变革产生宗教的世俗基础。第四,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以社会历史的视角,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也是变化发展的。马克思人的本质的观点为我们科学地分析抽象的人性论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第五,阐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运用科学的实践观考察社会生活,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501。实践是人类社会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和社会的根本存在方式和基本生活内容,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动物群体生活的根本区别,一切把理论引向神秘的东西都具有实践的根源。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人对自然界、社会关系和人自身的实践改造。

(四)指明了新世界观的阶级基础和历史使命

以往的一切旧哲学不能立足于实践去认识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他们顶多只能提供说明世界的原则,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哲学则立足实践,从阶级基础、社会功能和历史使命等方面论述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和“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马克思的新哲学不仅要从理论上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它诉诸于实践斗争,力图通过“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在改变旧世界中创建新世界,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本质特征,即实践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根本意义是第一次全面地、总体地实现了对旧哲学的理论批判和成功超越,并针锋相对和系统完整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实践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第一,《提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彻底划清了同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界限,为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提纲》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勾画了它的雏形。第三,《提纲》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仅具有实践性,还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革命性,这是其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本质特征。

《提纲》所阐明的关于“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实践的观点是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实践的观点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红线,他不仅构成完整的实践观的理论基石,而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内容内在地结合起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政府强调切实把实践的观点贯穿到党的一切工作之中去,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第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认识正确与否,归根结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舍此别无其他途径。正如所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3]663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社会和政府进入转型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要破解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坚持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第三,实践的观点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起点及目的,我们要立足实践,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刻认识事物和社会的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在改变旧世界中创建美好的新世界,使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地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因此,认真研读被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的《提纲》,对于进一步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篇5

第一,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使之贯穿于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才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克服和避免摇摆性,片面性盲目性,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必须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思想政治素养不过硬,就会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迷失方向,就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因此,党员干部应该在不断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有了坚实理论基础,政治上才能坚定、在任何复杂情况下,都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员干部尤其应该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

第三,必须重在学习、贵在实践。要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善于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工作学,从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提升智慧,在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提高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真正把学习作为增强本领、推动工作的根本途径。推进学习,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来进行,围绕主观世界的改造来进行,围绕更好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来进行。要着眼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学习开阔视野、打开思路,做到与时俱进。

第四,必须系统学习和掌握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既要正确认识目前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更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最终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既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更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既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更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就是说,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当今世界的变化及其趋势,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第五,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把握社会,揭示了生产力始终是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从而确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基本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中,都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六,要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个科学概括,坚持以兴国为己任、以富民为目标,在集中力量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第七,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同志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既要重视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既要注重经济指标又要注重人文和资源环境指标。这就必须树立致力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正确发展观,也只有坚持这样的发展观,才能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

第八,必须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这是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思想方法的基本要求。坚持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对于做好实际工作十分重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必须学习和掌握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的、辩证的认识论,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思想方法。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只有解放思想,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思想认识从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使我们正确地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才能使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前进,客观实际发生了变化,坚持实事求是,一定要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有机统一起来,坚持真理、纠正错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篇6

[关键词]基本观点 基本方法 基本立场 一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一致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在基本观点上是一致的。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注重生产力的发展,为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利益,去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中,生产力是最终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看来,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它反映生产中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因此,生产力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客观成果,又是人们当前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前提。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它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存在的基础。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这样写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使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体现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包括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理论问题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就做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包括了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时又包括了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注重并发展生产力的基本观点的体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中间位置,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同样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具体表现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个思想,它说明了先进生产力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前进的,是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无条件地起进步作用的物质力量。因此,以先进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物质条件,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论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这个科学的内涵中所说的发展,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体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一致性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辨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历史唯物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其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体现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想方法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基本方法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运用和发展。

前面已经提到,辨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存在决定思维”。在马列主义革命家手中不断地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教条主义和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反本本主义的斗争。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之后,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思想路线发生了僵化,个人崇拜使“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朴实的辩证唯物主义发生了倒置,不是存在决定意识,而是把马列主义当成教条,把思想加以神话,把意识加以绝对和夸大,根本违背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高举辩证唯物论的大旗,拨乱反正,批判了“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从而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辉煌成就,也正是证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在2002年5月31日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指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党的思想路线和与时俱进精神是统一的、内在的、不可分化的。坚持二者的统一,就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方法,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7,一定要看到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所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之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同志强调,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心同德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一致性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并为其利益服务的。也就是说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首先是对人民群众有真挚的感情,关键是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根本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体现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经典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不仅这样说了,而且还身体力行。正是本着这种精神,邓小平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社会地位,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的稳定与和平。

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紧密结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有段精辟的阐述,其中“核心是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体现。以人为本,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前提,不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以及基本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在现实的社会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崔宝珍,《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2000(01)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16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5]倪德刚,《坚定站在时代潮头》[J],人民文摘,2002年(07)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篇7

关键词: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明确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坚持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文化发展方向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社会发展中,必然形成自身的文化,形成核心价值体系,凝聚成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形成共同社会理想;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克服不良价值观和不良文化的影响,提高文化修养。为此,党的十报告用 24 个字,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的政治理想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的追求,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主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能够凝聚亿万民众的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

(二)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价值的导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始终追求人民的自由和平等,追求社会的公正和法治,在当代,则体现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公民道德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涵盖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2001 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中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个方面,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讨

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抓住核心、联系实际、善于创新,高度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规律。

(一)加强面向不同主体的内涵阐释,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

一是要加强系统性内涵解读。理论理解得越透彻,实践就越有力度。要向不同群体、以不同的方式讲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这样概括,当下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价值观凝聚社会力量,这样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哪些先进性等大家有所困惑的问题,使大家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践进行解读。其次,要注意区分一些词汇的不同含义。二是要加强主体性内涵阐释。不同的社会组织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组织文化和地区文化,要积极发挥这些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抓住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组织文化建设,将组织文化建设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二)融入贯穿不同主体的真实世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

一是结合认知特点,增强显性宣教的针对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因地制宜”,还要积极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以符合不同群体认知特点的形象出现,如“高知”群体更加善于理性思考,而普通民众更倾向于感性经验,因此在宣传教育上要适应不同主体的认知习惯。

二是抓住关键环节,加强隐形教育的渗透力。1.弘扬优秀文化,增强情感共鸣。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而民族文化、宗教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要充分利用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资源,其中也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内容,要通过选树先进典型、丰富文化产品等途径,激发人民的情感共鸣,从而加强道德认同。2.强化实践教育,促进行为养成。要将个体意识转化为良好行为,必须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强化,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相互促进,最终养成行为习惯。因此,要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实践教育活动、大力抓好孝敬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大力普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

(三)关注回应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要研究“人民需要什么”,这是人民群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一是国家和政府层面,要针对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态度和具体举措讲清楚,把对人民的利益安排讲清楚,确保社会成员共享社会改革和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成果,使主体在社会实践的动态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促进其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要处理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步缩小不同地区的发展差距,满足不同地区人民在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双重需求。二是不同社会组织层面,不仅要积极关注本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还要注重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大家的精神需求,增强对组织和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

(四)建立健全各个领域的制度体系,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

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要依托一定的制度基础才能更好地发挥道德教化、凝聚人心、稳定社会、推动发展的效能。这也是目前各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一是要加快制度建设步伐。要结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评价准则,做好有关制度、政策的制定和修订。二是要注重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协调推进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仅体现在制度的内容中,还要体现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三是要注重制度的有效性。要加强落实制度的力度,坚持惩恶扬善,切实发挥好制度规约和制度关怀的作用,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确立起来,能够为人民内心所认同,并自觉履行。

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篇8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文化建设 思想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与文化建设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一般来说,文化的、精神的东西不正好同物质的、存在的概念相对立吗?文化建设怎么可能同一种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建立关系呢?在一些人看来,加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对“唯物主义”片面思想的纠正,真正看到了人的精神需求,突出了人之为人的价值层面,超越了“以物为本”。当然,也有相反看法,似乎强调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就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滑向了观念论的泥沼。如果理论上不能澄清这些似是而非的看法,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更不要说它的指导地位了。在这里,笔者想从3个方面简单地谈谈二者关系:首先,历史唯物主义就其基本原则来说,不是任何一种自然唯物主义或粗俗的经济决定论思想;其次,历史唯物主义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存在论上的基础,文化建设必须在这一基础上领会自己的前提和限度;最后,文化研究的兴起适应了社会历史的发展需要,深化和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主题和研究领域。

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将唯物主义的物质性原则运用于社会历史的解释之中?或者说,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是否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唯物主义之中的“物”及其物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文化问题一定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之外,文化建设中历史唯物主义将没有一点儿立足之地。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理解社会存在,以此来回答,能够为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什么意义上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原则不彻底。这是不是说,历史唯物主义在批判费尔巴哈割裂自然与历史的时候,突出了自然与历史的统一性,于是就用自然唯物主义的“物性”来解释历史?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是指与意识、精神、文化相对立的自在存在。如果是这样,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社会存在”就是一种独立并且外在于文化意识的东西,社会历史的发展就变成了自然一样的客观必然性。在这样的理解中,人类需求就成了没有价值性和精神性的动物性需求、物质性需求,人就是动物,一种物性的存在。庸俗唯物主义就是这样在“肠胃”中找到了思想基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很多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找到了“靶子”,实际上只是自己构想的批判靶子!

马克思、恩格斯是这样理解社会历史的吗?显然不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这里,“物”具有一种比喻的意义,但绝不意味着自然的“物”及其物性,而是社会存在。社会历史不过是表征人类实践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这一过程的本质是人类实践活动超越了世界自在的物质性,具有了人化的特征。也就是说,人的意志、情感、认识等精神因素和以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往等,才是使社会存在不同于自然的物质存在的根本原因。在对象化实践活动中,自然是人化的自然,或者说是历史的自然。即便如此,社会存在也绝不是在物质世界之外,而仍然在物质世界之中。只不过,近代唯物主义已经在批判神学唯心主义的过程中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因此,自然唯物主义只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前提,而不再是它的本质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是扬弃历史唯心主义和自然唯物主义的真理。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停留在二者作为抽象极端的对立上,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对象的社会存在不是纯粹的“物质性”或“精神性”的抽象存在,而是二者在历史实践中的辨证统一。认识观念中的同一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这种“实践的统一性”将历史唯物主义同黑格尔思维的同一性区别开来。在黑格尔那里,现实被看成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旋转;这种“实践的统一性”也将历史唯物主义与用“物性”理解人和历史的自然唯物主义区别开了,他们用纯粹的物质性、自在性理解人和历史。历史唯物主义之“物”本质上既不是自然物质之“物”,也不是本体论抽象意义上的物。比如马克思说,商品是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可感觉是讲实在的物质性,而超感觉则是社会历史性,是它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历史关系,这才是商品的本质,物的社会历史性。商品作为物是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与人的存在相关的范畴,因此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的范畴,是内在地包含了精神文化等属人因素的对象化现实,亦即是客观化人的存在关系、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不存在剥离了文化精神因素的抽象的社会存在,好像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是两种相互外在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社会存在优先,因此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问题一定不是这样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差别仅在于是对象化的客观存在,还仅仅是内在的观念,而不是指是否是实体性的、实体化的存在,更不是任何一种脱离了对象性关系的抽象“本体”。

从这种观点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社会存在的概念,无论对文化现象的研究还是重视,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题中之义。非但如此,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还能够为阐释文化现象奠定存在论上的思想基础。

文化阐释和文化建设在思想基础上,不外乎两种基本立场: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观念论立场,一种是存在论立场。观念论立场,是从观念本身来理解,将人类意识看成是自我推动和自我发展的精神过程。在这样的思想立场上,文化的发展被理解为观念内部的事情,单纯是文化观念本身的建构问题。这种立场割裂了文化意识等精神现象同社会存在之间的本质联系。一种文化观念、一种道德立场不受到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尤其是物质经济生活条件的基本制约,像幽灵一样不需要“肉体”的支撑,是一种能够被呼唤出来,或者被诅咒回去的独立思想。文化建设,仅仅被看成是发展和推进一种价值上可取的观念,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文化观念。

经过历史唯物主义的洗礼,也许很少有人直接声称唯心主义的观念论立场了,但在理解文化现象时,这种立场却相当普遍。比如说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有人从老祖宗那里找和谐思想的根源,甚至用这种和谐理念来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影响和谐文化建设的障碍。他们清楚社会是否和谐,不在于人们是否支持和拥有和谐的观念和价值取向,而在于,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有没有和谐的客观条件。只把和谐当成一种观念的文化建设,不但建不成和谐社会,反而由于忽视了社会存在的不和谐而激化矛盾。在特殊情况下,甚至成为一种愚民政策、统治权谋,成为人民的“鸦片”。最终可能适得其反,使社会陷入极端对立和冲突之中。

马克思有一个令人震惊的说法,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他指出,精神的、观念的东西没有独立的、自在的发展过程,它们不仅立足于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之上,而且受其制约。因此,应该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理解意识的形成及其发展,而不是相反。这样一种历史观,为我们理解文化现象奠定了存在论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文化建设的前提及其限度,以及与其他社会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

这是一条理解文化现象、进行文化建设的历史唯物主义路线。在这条路线上,我们不是从一个社会的文化观念来理解这个社会,相反,我们是从物质生活条件的生产和再生产来了解这个社会的文化特征及其价值取向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使我们能够尖锐地洞穿某些文化思潮的空洞和虚假,而且也可以使我们自觉地将文化建设同改造和变革社会存在基础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使文化建设发挥积极的社会历史意义,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意识形态的装饰和幻象。比如说,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不是说我们的社会已经和谐了,而是我们的社会并不和谐,因此需要解决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为和谐生活奠定基础,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均等,要下大力气解决。建设和谐文化,并不是灌输一种和谐观念就能完成的,而必须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尤其是同物质经济生活关系的变革结合起来。

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并且必须成为理解文化现象和进行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比如说,改革开放以后,始终存在着道德滑坡论的观点,开始时批判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现在,问题就不是这样了。因为只要有雇佣劳动,有商品交换,有私有制,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就会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就会成为“一般”,只要它不极端,在合理的范围内就可以了。这当然不是说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人不存在,不值得颂扬,但那只是典型,是先锋,是楷模,所以我们才大力提倡。马克思早就讲过,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现代市民社会的基本原则。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经济人假设并不是像一些人讲的那样是一个唯心主义概念,恰恰相反,它是最唯物主义的了。它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存在状态和价值取向最合理的、最一般的普遍抽象,是普遍人格,是现代的产物。问题在于它没有看到“经济人”的历史性,没有看到它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联系,而是将它看成永恒的,因此是绝对的了。

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理解文化现象提供了存在论的基础,避免将文化建设搞成脱离现实的精神装饰。反之,文化建设和文化研究只要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助于从庸俗的唯物主义中解放出来,有利于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视野,让历史唯物主义切中当今社会现实,尤其是当代中国的现实。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种重要性:一方面是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发展史来看,另一方面是从社会发展和变迁来看。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来看,由于特殊的针对对象和理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突出了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研究和批判,对于文化精神现象的研究不多,所以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主题。我们知道,马克思批判现代解放是纯政治的解放,认为新的人类解放需要深入到现实的物质经济关系当中,因此,马克思将理论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是必然的。同时,在基本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黑格尔的历史唯心主义,反对将社会发展看成是自由理念的实现过程,强调从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来理解观念的形成,因而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由于这种特殊的理论出发点和论战对象的制约,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始人没有更多对文化精神领域展开专门研究,只是为我们奠定了存在论上的思想基础。所以,展开文化研究对于深化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来看,庸俗化理解至今仍然层出不穷。这种理解忽视了创始人思维特定的历史语境和针对对象,将历史唯物主义片面地阐释为机械的经济决定论,甚至排斥文化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好像人不是精神的、文化的,因此是超越动物性的存在物。仅仅从物质性的需求和活动来理解社会历史,从而机械地将历史发展看成是没有实践因素的自在必然过程,纯粹的经济过程,历史唯物主义变成了庸俗的唯物主义。今天,将文化现象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视野,突出社会历史超越纯粹物性的本质,有利于避免历史唯物主义被当成庸俗唯物主义来批判或坚持,对于恢复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来原则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文化研究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中的突出,本身也是社会变迁的结果,是历史唯物主义时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和改善,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发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越来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印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文化精神因素在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研究和文化建设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必然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前提,推动文化建设成为时代的基本要求。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必须要结合历史变迁,深入研究文化现象,为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唯有如此,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时代化,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总之,文化问题的讨论要避免唯心主义的观念论倾向,就必须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同样地,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要避免机械的经济决定论倾向,也必须将文化、价值等超越性因素和能动性因素纳入自己的理论视野,而不是停留在物性的层面。只有这样,文化建设才能获得正确的方法论指导,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才能切中当今的现实,充满活力和时代特色。

上一篇:儿童体育运动课程教学范文 下一篇: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