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10 17:11:53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篇1

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这个话题非常重要。小微企业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小微企业的个体规模虽然很小,但是数量最多,在活跃经济市场、群众生活,特别是解决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说从中央到地方大家都一直很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这些年相继出台了很多鼓励和扶持的政策,小微企业的整体发展环境是在逐步改善,目前仍然面临一个急需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就是融资问题。

一、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小微企业融资难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融资难;二是融资贵。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

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是小微企业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困难。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认为,金融机构嫌贫爱富,歧视小微企业,政府主持会议、下发文件中都提出要求,银行贷款要向小微企业倾斜,向农村倾斜。总是带有埋怨银行的意味。 但是通过笔者这些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认为这种说法似乎对银行不太公平。作为一个商业机构来说,银行业有银行的规范,也有银行的难处。商业银行发放任何贷款首先要考虑贷款的安全性,同时还要考虑贷款的收益性。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在这安全性与收益性两方面都有困难。小微企业贷款的特点是:单笔贷款额度小,财务信息标准不规范,缺乏合格的抵押物,因此大型商业银行为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运营成本就高,外债风险大。国内外实践表明,小微企业融资难,可以说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不光中国存在,其他国家也存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和新型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很多大型商业银行成立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部门,还发展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合作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有一个新的办法,以及民间借贷和互联网金融的日益活跃,使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虽然没有根本解决,但却是有所缓解。贷款难的这个问题有所缓解,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好比要解决人的生存问题,首先要吃到,然后要吃饱,最后研究如何吃得好,因此说,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时候首先应该帮助小微企业能够得到贷款,即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解决融资贵的问题。

(二)小微企业融资贵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微企业融资贵的问题仍然是存在的。前几天,笔者到贵州调研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的发展情况,当地的一些小微企业主们反映,从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比从银行借贷方便的多,但借贷成本偏高,月息达到1.5分甚至2分以上,他们希望小贷公司能够在继续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尽量降低贷款的利息。有一个做服装生意的小伙子跟与笔者聊,说租金要提高,工资也得提高,贷款利息是5点几,根本就没钱赚。在与小贷公司座谈的过程中,小贷公司显得也很无奈,他们专做本地市场,服务小微客户,在风险把控方面做得很好,但是运营成本不低。特别是近年来,人员工资和房租等成本上涨较快,小贷公司的运营成本也难以降低。小贷公司的自有资金还有限,加上银行从金融机构融资的机会也不多,即使有些小贷公司也能够融点资金,由于小贷公司自身的融资杠杆比例偏低,投资利润不高,因此给小微企业降息困难有限。

二、与贫困农户小额贷款服务的比较

近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一直在为贫困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服务,目的就是要解决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实际上,贫困农户面临的融资困难其实与小微企业类似,但是难度要更大。

(一)贷款难已缓解

从1996年起,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始在农村贫困地区实施小额信贷项目,是国内最早开展农村小额信贷机构之一。18年来,累计在全国16个省份的117个贫困县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总放款超过882万复次,70多亿元。2014年1月至7月共向13.7万农户发放贷款14.7亿元,平均单笔贷款10068元。现有存量贷款余额是21万户,贷款余额15个亿,大于30天的贷款风险是0.27%,这个钱收不回来,逾期了30天就算风险。所有发放的农户贷款都无需抵押,也不要求工职人员担保。 而且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农户足不出村,在提出申请三天以内就可以获得贷款,因此说,我们已经为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2008年,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小额贷款部独立成为中国农信公司,并已经实现了小额贷款机构的专业化和企业化的管理。

(二)农户贷款利率偏高

现在面临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给农户的贷款利率偏高,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但是还没有解决农户贷款贵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运营成本高,一个是融资成本高。与小微企业贷款相比,农户的贷款额度更小,82万个贷款,总共70多个亿,平均不到一万,农户的贷款额度小,财务信息更不规范,因此我们的运营成本就高。目前贷款管理成本有10个点左右,低了10个点运行不下来。即每发放1万块钱的农户贷款,光运营管理成本就要1000块钱。此外,贷款本金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的批发贷款,主要是从商业银行批发过来再去贷,因此,融资成本也不低,给的是基准利率,但是很支持我们,除了那个以外还有担保,加起来基本是8%以上。运营成本超过10个点下不来。给农户的贷款名义上利率是13.4%,实际上是20%左右,第三个月开始还款,名义实际利率算下来是20%左右,相当高,农民仍然很愿意接受。首先解决了“拿得着”的问题。而我们的服务也比较好,都是送到家里。20%左右的利率,实际是20%多。2013年整个利润率不到1.4%。中国扶贫基金会不赢利,但是需要负担成本,否则无法运行。

三、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路径建议

根据从事农户贷款的经验,结合小企业贷款的特点,想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就要设法降低为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的综合成本(包括运营成本和资金成本)。因此提出以下五条建议。

(一)降低小微企业金融结构的准入,建立多层次小微金融服务体系

只有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多了,市场竞争加强了,才能提高小微企业机构的运营效益,降低运营成本。大型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应该允许和鼓励更多的非金融机构加入服务小微企业的这个行业。比如,扶持建立更多类似于小贷公司,专门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非存款的放贷组织,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更便捷,更透明的民间服务融资平台。只要不吸收存款,用自己的钱去放款,这样的机构是可以鼓励的。我们把金融机构看得有些太“神圣”了,审批起来很难。应该把这个门槛放低一点,别把金融弄得那么“神圣”,真正的金融机构、非储蓄准金融机构放宽一点。 前段时间,笔者在贵州调研,发现当地的一批民营企业家在贵州省金融办的支持下,发起成立了一个专业的小微金融服务超市――贵州中黔金融资产交易所。通过小微金融服务超市,能够实现民间资金和小微企业的直接对接,大大提高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效果,降低融资成本。

(二)放宽小贷公司融资杠杆比例,提高小贷公司投资回报能力,加大小贷公司降息空间

现在监管部门规定,小贷公司从银行融资的杠杆比例是1:0.5,最近又发生了变化,有些地方已经放宽到1:1,但是这仍然不够。按照国际经验,如果小贷机构的融资比例能放大到1:3,就可以显著提高小贷机构的投资回报能力。促进小贷机构的市场竞争,从而更有利于促使小贷机构降低对小微客户的贷款利息。比如说,现在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充足率最低为8%,银行的融资杠杆可以达到1:11,即使银行向客户发放的贷款利息很低,但其自有资金的回报率很低,完全要靠自己的资金,规模大不了,只能把利率提高。

(三)为小贷机构减免税收,降低小贷机构运营成本

目前小贷机构仍然适用工商界税收政策,税务负担不轻,如果国家能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减轻小贷机构的税务负担,因而鼓励小贷机构降低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这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如果小微企业发展起来了,会增加小微企业对国家税收的贡献,此消彼涨。国家税务总局专门为中国扶贫基金会下文,基金会下属的小额贷款公司是免税的。只要完全是为贫困农户服务,完全是为扶贫服务的,就免税。与此同时,其他项目的贷款公司还没有免税的问题。其实国家对金融机构开展支小支农贷款已经有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但由于小贷机构不属于金融机构,因此无法享受此类优惠。

国家规定,银行5万以下的消费贷款就会免税。但是又同时规定,这个政策是针对金融机构消费贷款金额的,不是正规的金融机构享受不了这个政策。在这方面,贵州省政府已经开始试点,贵州省金融办和贵州税务部门最近专门下发了一个文件,为真正服务小微客户的小贷公司减免一定的营业税和所得税,降低了小贷机构的税务负担。营业税降到2.6%左右,说明免税活动是可以实施的。

(四)利用财政资金为小贷机构融资提供支持,降低小贷机构融资成本

对于那些支持符合国家重点产业的小微企业,以及支持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的小贷机构,政府应该给予小贷机构一定的融资支持,并对小贷机构融资提供财政贴息,真正的小微企业有本事的拿不走。

(五)建立专门的支农支小批发资金,定向支持小贷机构、服务小微、服务三农

现在大众企业不存在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因为银行商业化以后都要找大客户,这些客户一般都是优质客户,贷款时基准利率一般都下浮。所以不存在融资难与融资贵的问题。小微企业与农户贷款存在融资难与融资贵的问题。农户当中分三类:有大户、一般农户和贫困农户,其中大户的相对好。一般农户和贫困农户存在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因为银行、正规的金融机构无法对其提供服务,一是风险大,二是成本不足。风险大没有抵押,找不到公职人员担保,职场风险和市场风险都有,更谈不上有财务报表。成本高,翻山越岭提供10000或8000元钱的贷款,正规的银行不愿意干。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篇2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5)-0016-05

2014年以来,国务院频频出台政策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如何有效解决小微资金互联互通问题再次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紧迫性课题。从市场经济规律来看,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融资贵的问题本身具有其内在的经济逻辑关系。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融资贵的问题本质上是对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因为融资难所以就会出现融资贵的结果。按照市场价值规律的一般原理,当一件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升,但经过一段时间调节后,大家都会趋之于生产并提供该类商品,出现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状态,其价格必然下跌。但是,对于小微资金这种特殊的商品一直供不应求。可以预计,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这种需求会越来越大,在较贵的资金价格体系下,并没有出现小微企业资金供求趋于平衡或供过于求的状态。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只有从政策突破入手,小微企业的资金供求才能形成互联互通机制,从而实现小微企业的资金供求平衡关系。

一、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融资贵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国外研究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信贷配给理论,认为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了信贷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企业面临资金缺口。Stiglitz&Weiss(1981)从委托理论出发,通过研究信贷市场借贷双方的委托关系,系统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融资选择的微观机理,并提出了信贷配给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一信贷市场的普遍现象是银行金融机构配给的结果。Kenneth(1994)认为,信息不对称将引发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实施“信贷配给”行为,使得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境。Barton&Matthews(1998);Gibson(1992);Cavalluzzo, Cavalluzzo &Wolken(2002)考察了企业主主观偏好因素造成中小企业自身融资难的可能性。亦即,处于某种因素的考虑,作为融资主体的中小企业主有可能宁愿选择规模受限的内部融资,而主动避免在银行信贷市场进行外部融资,因而在融资方式选择中显示出某种主观偏好的影响。国内不少学者结合国内小微企业运作特点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也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和成果。林毅夫(2005)研究指出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融资不通畅的主要原因。王霄,赖雁云(2014)则提出了中小企业融资存在内生和外生融资缺口的新“两缺口模型”。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为复杂,仅靠银行难以奏效,必须政府、银行、企业、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赖小民,2009)。陆岷峰(2011)认为,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资金对接渠道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路径。赵亚明(2012)从经济转型的长期趋势看,构建一个专业化和多层次的小微企业融资体系才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途径。马乃云(2012)研究发现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财税政策,但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应该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的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罗仲伟(2014)研究表明在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新兴市场,依赖既有的金融机构开发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是解决小微企业金融问题的可行路径。闫永晶(2014)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中银企信贷关系的动态博弈分析,进一步表明辛迪加贷款模式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孙玉西(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可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外瓶颈有效破解,并明确了中小企业融资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理论界普遍认为,信息不对称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最主要的原因。信息不对称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大问题,从而形成较高的信息费用和交易费用。通过反思造成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局的原因和解决思路,研究发现,在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生态环境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大多学者试图通过增加资金供给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不仅收效甚微,而且忽视了小微资金供求渠道闭塞这一核心问题。资金渠道问题不解决,再大的资金供给也解决不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本文基于小微企业政策的四大维度,认为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只有从政策突破入手,打通小微资金渠道,小微资金供求才有可能形成互联互通机制,从而实现小微企业的资金供求平衡关系。

二、“新常态”下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可以预计,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会越来越大,在较贵的资金价格体系下,小微资金的供给渠道不足,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融资贵的问题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一)小微资金刚性需求会加大

近十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年均10%以上的增长率是以小微企业的膨胀式成长为支撑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从小企业数量来看,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小企业数量已从2000年14万户扩大到2013年的近30万户,增长了两倍;从资产规模来看,小企业总资产规模已从3.89万亿扩大到2013年的近24万亿,增长了近6倍;从经济产能来看,小微企业总产值已从2000年的3.67万亿扩大到2013年的40万亿,增长了近10倍。按小微企业近十年来数量、资产规模、经济产能等成长趋势来看,小微企业的投资发展将撬动巨量的资金资源,对小微资金的刚性需求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会持续加大。从图1中,可以看到,受国际金融危机滞后因素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小微企业数量规模在2010年后出现一定程度减少,2011年以后数量出现回升态势;小微企业资产规模一直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二)小微资金供应渠道仍不畅

从目前中国金融业态来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可划分为三大类: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民间金融。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三大融资渠道不畅直接导致小微资金供求矛盾。

1、直接融资渠道较严。目前,中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主要有股票市场的新三板,债券市场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小微金融扶持债等品种。随着资本市场不断深化改革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提供了资金渠道。截至2014年10月末,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挂牌企业数量突破1200家、总市值突破3000亿元、年内挂牌企业融资总额突破100亿元;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存量规模为170.29亿。但是受市场的开放程度局限,直接融资方式普遍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指标要求过高,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的自身条件无法满足直接融资方式的要求。因此,这一渠道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上的资金供给有限。

2、间接融资渠道受阻。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渠道是中小微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资金来源渠道。近些年来,在国务院的政策指引下,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纷纷出台了多项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政策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14年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7%,比大型企业贷款增速高5.6个百分点,比中型企业贷款增速高2.3个百分点,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7个百分点。但是相比于小微企业的资金的刚性需求,银行的信贷配给仍显不足。从图3中2012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的贷款结构来看,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上升至15%左右,短期贷款增速明显呈下降趋势至10%左右,总体反映出小微企业的短期资金供给相对于大企业中长期资金供给要小。中长期贷款的增速在2014年7月已超过短期贷款增速,大量的信贷资金投放主要集中于大型国企和大型投资项目,而对于小微资金的信贷配给却相对不足。尽管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以来已启动定向MLF和定向降准,释放更多银行贷款资金,同时配置一定比例给中小企业。降低银行准备金要求,新增流动性也不一定必然会流向实体部门,而是流向同业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

3、民间融资渠道收窄。近十年以来,民间金融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其巨量的社会资金资源以其独有的人缘、地缘、信息等优势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的民间资本运作出现了大量的“非法集资”、“金融诈骗”、“跑路”、“失联”等案例,整个民间金融环境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民间资本的风险偏好逐渐降低,避险意识显著增强,市场出借资金规模大幅降低,民间金融渠道持续收窄。

(三)社会资金结构失衡

从整个社会资金面来看,中国资金市场的供给规模仍较大,并未出现资金面趋紧的态势。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已达到135549.30亿元;货币供应量M2从2000年的132487.52亿元增长到2014年10月1199236.31亿元,增长了8.05倍。社会庞量的资金规模之所以无法满足小微企业刚性资金需求,根本的原因在于政策的天花板效应限制了各种可能的供应资金流向小微企业的需求渠道,从而导致了小微企业资金供不应求的结构失衡呈一种常态化。要想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关键在于捅破政策的天花板效应,疏通资金供求渠道,促进小微资金的互联互通。

三、政策制约是抑制资金供给的根本原因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小微企业自身条件和社会经济金融运行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微企业资金一直供不应求,但并没有出现资金供求趋于平衡或供过于求的状态。究其原因,是由于政策的天花板效应限制了各种可能的供应资金流向小微企业。

(一)政策的针对性较差

近十年以来,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等部门为促进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频频出台一系列涉及银行信贷、担保体系、民间资本、财税扶持等方面的政策,试图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局。但是,部分政策条目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并没有必然的内在关系,针对性较差,从而很难达到政策预期效果。

1、从银行信贷配给政策来看,国务院、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通过行政手段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配给。从银行商业化、市场化经营模式来看,各商业银行出于对小微企业融资所产生的成本、风险和收益等指标的考量,并不能真正做到完全定位于小微客户,而是集中偏好于中大型客户追求规模扩张的同质化发展。

2、从担保扶持政策来看,担保体系的建立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很好的增信功能,为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截至2013年,全国拥有8185家担保公司,在保余额2.57万亿元,放大倍数2.34倍。然而,中国目前的融资担保体系和模式在缓解融资难问题的同时,加剧了企业的融资贵问题。据实地调研发现,担保公司在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的情况下,以咨询费、手续费、顾问费等收取方式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3、从民间资本政策来看,民间资本依靠人缘、地缘、亲缘等信息优势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提供了很好的供给渠道。伴随着近几年的经济形势变化,民间资本运作管理不完善导致了民间资金脱实向虚,风险偏好降低,融资成本高居不下。

4、从财税扶持政策来看,目前中国对小微企业还未实现名单制的分类管理,容易造成扶持对象针对性差,财税扶持资金的低效利用。考虑到小微企业数量多、涉及行业广的特点,对有限的财税资金应该做到“定点定量”,才能充分发挥扶持功效。

因此,如何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制定上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是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之一。

(二)政策的执行力较弱

通过比较各国关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政策措施,可以看出我国相当一部分政策的执行力较弱,并未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纵观美、日、韩等国通过法律手段对小微企业发展计划、政府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规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国在小微企业融资政策中缺乏法律手段的有力推进,政策的执行力往往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制定上强化政策的执行力是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之二。

(三)政策的有效性较低

在对小微企业进行市场调研过程中发现,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小微企业的实际有效融资渠道主要还是依赖于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渠道。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旨在通过制定多项政策来引导商业银行降低小微贷款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小微企业的发展。通过调研发现,这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做大规模的同质化偏好。因此,这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服务于小微企业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信贷配给,缓解了融资难的问题,但是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中包含多种费用,造成小微企业贷款的实际利率很难低于10%以下,政策的有效性较低。因此,如何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制定上增强政策的有效性是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之三。

(四)政策的顶层设计缺位

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发展殊的微观经济主体,在就业、税收、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回顾近十年出台的关于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政策中,政策的制定者包括国务院、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总局及各省市政府相关部门;政策的内容涵盖财税、金融、行政、法律等各个方面。由于政策上缺乏顶层设计,难以形成政策的协同合力,收效甚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小微企业管理分散。中国目前尚未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的统一管理机构进行集中化管理。“政出多门”的局面无法形成管理政策上的合力,不利于政策的有效发挥,降低了政策功效。

2、服务机构分散。我国目前还未组建真正意义上的小微专营金融服务机构。目前,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的服务机构较为分散。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各家商业银行均设立了中小微企业部,但存在无法集中金融资源对小微企业进行专营服务的缺陷。

3、专业化水平不足。小微企业客观上的资产规模小、资质等级差、资金实力弱等先天不足决定了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偏好、信贷模式、信贷产品等必须进行专业化设计,从风险和收益角度进行合理定价。调研发现,民生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做了大量的专业化实践,而其他大多数商业银行普遍采取传统的定价和流程进行小微信贷配给,缺乏针对小微企业的专业化信贷产品、信贷流程和风控体系。

因此,如何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制定上进行顶层设计,是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之四。

四、政策突破是一项多维的系统工程

(一)提高政策的针对性

在有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在现已颁布的部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银行信贷、担保增信、民间资本引入、财税扶持等政策中,存在一定的道义上呼吁,细则不明,过于原则化和条文化。通过提高小微企业政策的针对性是今后政策制定中的首要任务。①对于银行信贷政策而言,如何处理好行政性和商业性的关系是关键。可行的路径为通过政府低成本的财政存款作为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的一大资金来源。②对于担保增信政策而言,如何促进现有担保模式的转型和发展,真正做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关键。可行的路径为通过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出资成立担保机构,并建立风险分担机制。③对于民间资本引入政策,如何构建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开放性资金市场是关键。可行的路径为通过民间资本的阳光化运作,按行业划分成立专营民营银行,比如科技银行、物流银行等,同时可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④对于财税扶持政策而言,如何对小微企业实现名单制分类管理、差异化扶持是关键。可行的路径为通过名单制管理,对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融资方式、不同税种的税收减免政策实行差异化、定点化、定量化,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二)强化政策的执行力

小微企业政策的执行力直接决定了政策的预期效果。通过法律手段强化小微企业系列政策的执行力是各个部门的政策着力点。以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为契机,发挥法律政策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局中的强制性。以立法的方式明确小微企业的社会地位,确保相关政策的强制性、可操作性、合规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样小微企业的融资政策便有了法律的保障。具体而言,在充分借鉴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法律体系基础上,细化和完善《中小企业促进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公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一系列与小微企业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起权责明确、操作性强、适用性广的小微企业法律体系。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做到事前约束和事后奖惩相结合,充分强化政策在事中的执行力度。

(三)增强政策的有效性

一方面,实现正规金融市场利率与民间金融市场利率的并轨,让市场在社会资金定价上起决定性作用,优化利率结构,切实缓解小微资金的供求矛盾;另一方面,细化小微不良贷款核销政策、适当放宽这类银行监管指标考核要求、提高小微风险容忍度、创新小微信贷产品、简化小微信贷审批流程、实现小微业务流程再造。

(四)加强政策顶层设计

1、落实小微企业集中化管理。小微企业融资所涉及的经济主体和相关政策具有繁、广、散的特点,只有通过落实小微企业集中化管理,才能充分集中政策资源,对小微企业发展进行集中管理,形成条线化管理路径,从而有效提升对小微企业管理效率。

2、实现金融机构专营化服务。各大银行类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同质化信贷配给服务导致资金资源的分散。只有整合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成立小微企业专营政策性银行,本文实现金融机构专营化服务,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3、提升信贷专业化水平。通过加大对小微信贷的结构调整、流程再造、产品创新、风控灵活等来提升小微信贷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

五、结论与建议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解决,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共同努力。努力的方向和路径在于通过明确和细化政策标准,精简和优化政策流程,确保从政策的针对性、政策的执行力、政策的有效性及政策的顶层设计四个维度进行突破,形成政策协同效应。惟其如此,小微企业的资金供求才能形成有效的互联互通机制,从而实现小微企业的资金供求平衡关系。

参考文献

[1]Barton S L,Matthews CH. Corporate Strategy and Capital Structur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9(6):623-632.

[2]Cavalluzzo K S ,Cavalluzzo L C.Wolken J petition, Small Business Financing ,and Discrimination: Ev-idence from a New Survey[J].Journal of Business,2002,75(4):641-679.

[3]Gibson B.Financial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 Making: An Alternative Small Firm Perspective [J].The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 ,1992,1(3):221-232.

[4]Kenneth J Arrow.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and Social Knowledge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1994. 84(2), 1-9.

[5]Stiglitz J E, Weiss A.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3):393-410.

[6]赖小民.缓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思考[J].中国金融,2009,(2):61-63。

[7]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7):35-44。

[8]陆岷峰,张惠.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资金对接渠道建设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31-37。

[9]罗仲伟,贺俊.国外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实践[J].求是,2014,(11):28-29。

[10]马乃云,张安安.完善财税政策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8):7-10。

[11]孙玉西.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0):37-38。

[12]王霄,赖雁云.配给之谜 信贷配给还是自我配给[J].现代财经,2014,(10):36-45。

[13]闫永晶,李存金,杨青.基于博弈论分析辛迪加贷款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科技和产业,2014,(5):156-161。

[14]赵亚明,卫红江.突破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探讨[J].经济纵横,2012,(11):56-59。

The Research on Issues of Financing of Micro and Small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Normal

LU Shun1 WANG Zugang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2 Golden Credit Rating International Co., LTD., Nanjing Jiangsu 210005)

Abstract:The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deman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financing of micro and small enterprises and analyzes the roots of the problems why it is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for micro and small enterprises to financing. The paper thinks tha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from such four aspects as improving the pertinence, execu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 policies and optimizing the top design of the policies. The four dimensions should form the policy coordination effect so as to realiz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capital supply and demand of micro and small enterprises.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篇3

文/《中国证券期货》记者 韩熔桓

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具有全局和战略性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正在不断优化。然而,也要看到,中小企业是最脆弱的经济个体。在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受产业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经济波动影响,一些中小企业面临更大困难,包括融资难、融资贵、利润空间小、转型难、经营难、用工难、税负重等一系列问题。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融资难。

7 月17 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表示,要改善金融服务,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管道。李克强总理近期考察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时强调,“实体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光有血液没有肌体,经济活不了;光有肌体没有血液,经济也活不了。”中国经济正进入“衔接期”,金融要发挥重要支撑作用。7 月30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针对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金融体制改革仍需发力。”

近年来,国家和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但深入到企业去看,真正解决的问题又非常少。传统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做法出现了“五多五少”:文件很多,落地办法少;口号很多,付诸行动少;理念很多,操作措施少;规划很多,事后考核少;愿景很多,技术手段少。有的企业主在网上反映:“每每看到李克强总理说做企业难,要为企业办事提供方便,心里就会觉得温暖。可是那种温暖只是暂时的,因为头一天我们还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天你又会陷入人格分裂的境地。”

今年以来,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明显增加,降低融资成本的呼声日益强烈。调查数据和统计数据表明,当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一种结构性现象。要解决结构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应着重从规范商业银行收费、加强金融创新、加快发展小型和民营金融机构、改善企业经营环境等多方面入手。

融资难、融资贵依然突出

市场利率过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依然存在。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大多用于经营周转,其次为项目推广和固定资产投资。在融资时,有企业反映,银行出于自身风险控制的考虑,通常更倾向于向政府项目或国有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向民营企业的贷款则要求全额抵押。有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则比同期银行贷款基准的利率高出10%-50% 左右。

贷款政策粗放,小微贷款审批难、审批慢依然存在。有企业反映,现行的限贷行业分类太粗以至贷款资源分配不合理。同时,有企业反映银行的审批流程过长,有的授信报告要3-4 个月才能完成,难以与企业需求相匹配。例如,受托支付制度要求企业在授信时就要提供采购合同,审批流程时间又长,企业不可能等得及原合同的执行,造成真放款时合同早已执行完毕。

实体经济得不到金融活水的滋润便不能得到真正发展。从另一方面讲,离开了实体经济的“土壤”,资金在银行体系内部循环膨胀的现象亦会更加突出,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居民财富分配,加剧社会矛盾。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已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 以上,全国共计6000 万以上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中国GDP 的贡献率早已超过60%,并提供了75% 以上的就业机会,小微企业正逐渐成长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然而,即使在经历去年以来的连续降息降准之后,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仍不容乐观。对于金融机构,企业普遍希望其在困难时期可以有所“让利”,并能继续优化信贷政策、简化信贷流程、促进公平竞争。对于政府,企业的诉求集中在解决信息对称、放宽融资渠道、出台扶持政策等方面。调查分析发现,在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造成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企业自身还款来源的减少。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企业现金流减少,抵押物价格缩水,撤保现象增加,区域风险上升,企业信用评级下降。

与传统制造业受困于银行等间接融资渠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兴服务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行业,正受到各路资金的追逐。

同时,如何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防范过度流入资本市场形成空转,还必须完善各方面的政策措施,让做实体经济有利可图。

企业融资难的渠道障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并在解决就业、贡献税收、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和不成熟,社会信用环境不完善,中小民营企业进行融资时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融资困境也同样阻碍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融资渠道比较狭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分为内源融资渠道和外源融资渠道两大类。其中,内源融资渠道包括内源性权益资本融资渠道和内源性债务资本融资渠道,外源融资渠道包括直接融资渠道、间接融资渠道和政策性融资渠道等。在实际中,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主要是依赖业主投资、内部集资和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尽管风险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也被使用,但对中小企业的作用仍很有限。

从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其资金需求增速迅猛。从资金需求的角度来看,单个企业资金的需求量相对于大企业来说并不大,但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整体上存在一个较大的资金需求总量。但由于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贷款的抵押担保条件且贷款风险较大,以及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等,再加上基层银行发放贷款的权限相对有限,致使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从总体上来说,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依赖非正规金融渠道。由于受到信息相对封闭、资产抵押能力弱等方面的局限,中小企业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面临较大约束。企业的融资时效性要求迫使中小企业求助于手续简便的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虽然这些渠道的融资成本往往高于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但它们能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性要求。除商业信用外,民间借贷等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也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补充。

企业融资难的体制障碍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是面向国有企业或其他大企业,并且双方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伙伴关系。由于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所有制性质的价值判断依然存在,即根据所有制、规模大小和行业特征而偏向公有制大企业。我国银行业的制度安排大都以大企业、大项目、大资金需求为工作对象和重点,从评级标准、风险分类、抵押条件、收费标准等均较少考虑小企业及其融资特点。此外,中小企业在公开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也常受到规模歧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中小企业融资的能力。

中小企业信用缺失,征信系统不完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信用关系到市场能否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而目前我国企业信用严重缺失,不但拖欠银行贷款,还借各种名义逃废银行债务。另外,目前我国信用制度建设落后,缺乏信用激励和惩罚制度,在企业融资、市场准入和退出等制度安排中,还没有形成对守信用的企业给予必要的鼓励、对不守信用的企业给予严厉惩罚的规则;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滞后,尚未建立起作为信用体系基础的信用记录、征信组织和监督制度。因此,银行获得的企业信息往往是片面的,容易产生拖欠和不还贷等问题。

信用担保等中介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滞后。我国以法律形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但是,能否落实则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现在的担保组织难以落实,担保能力与实际需要有很大差距,中小企业之间依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性融资担保更是难见踪影。风险投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实际上也少得可怜,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发展。

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体系。目前,我国涉及中小企业管理的政府部门主要包括工信部中小企业司、科技部、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工商管理总局、商务部出口中小企业处等,这些管理机构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和不同所有制的中小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不同业务范围等分别进行管理和指导。但是,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致使管理机构设置重叠,管理职能重复以及管理效率不高,不利于中小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规划和协调,也不利于政府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有的企业主反映,现在企业非常难,经营难,暗箭也难,要防范来自各个权利机关的黑手。

从深层次原因看,金融体系一些不合理的体制性、机制性因素也同样不容忽视。首先是政府融资平台等主体存在财务软约束,对资金价格不敏感。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产生挤出效应,制约了对小微企业、“三农”等其他实体经济领域的信贷供给。其次,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单一,缺乏层次性。企业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筹集资金难度较大,转而被迫寻求债务融资,企业杠杆率被过度放大。

第三,基层金融,特别是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社区银行发展不够。

改善企业融资现状的建议

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针对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金融体制改革仍需发力。

首先,转变银行考核导向,杜绝不合理收费行为。引导商业银行自上而下转变和完善考核体系。增加贷款成本定价透明度,改变名义利率低而实际综合回报率高的情况。规范银行吸收存款的行为。不得为增加存款而要求贷款企业完成较高比例的存款,或将吸存费用转嫁给企业等。

其次,加强金融创新,优化信贷资金配置。

优化贷款期限结构。创新互保合作方式,防范和缓释企业互保链风险。创新贷款还款模式,缓解企业还贷资金不足的矛盾。

第三,加快发展小型、民营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信贷市场的竞争性。在加强监管和完善风险控制制度的前提下,加快构建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济等微观主体融资需求相对称的、有序竞争的小金融机构体系。

第四,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引导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增强企业经营发展的造血能力。

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技术突飞猛进,也让民间金融创新升级为互联网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热点不断,创新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从小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融资流程来看,当前互联网金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第一,加强互联网信用体系和风控体系建设,降低企业融资风险。信用体系不健全会制约小微企业融资,会制约互联网金融平台业务的发展。风控互联网能更加有效地强化各个环节和流程的风控,有助于破解当前的风控难。

第二,扩展网络借贷的主体、种类和范围。

网络借贷不再只限于P2P,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可以开展。

第三,创新发展多层次众筹。众筹实现了高速发展,不仅引进了国外的众筹模式,同时也有了自己创新的模式——合投模式。股权、产权交易市场引进众筹。各地建设中的股权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所谓四板市场,引进一系列众筹公司,加快对小微企业融资的辅导和融资速度,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生态平台下可发挥协同效应。

第四,在资本市场上,也需要制度创新。

新三板、创业板正在降低门槛,这样能够让更多的支持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在国内得到融资,进而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是市场主体,企业兴则经济兴。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一过程中,加强金融体制改革,从多层次深度破解企业融资难等各种难题,增强企业活力,通过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形成新的支柱产业,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 是市场主体, 企业兴则经济兴。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一过程中, 加强金融体制改革, 从多层次深度破解企业融资难等各种难题, 增强企业活力, 通过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创业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迈入改革的深水区,要求提质增效的稳增长。2016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工业企业的利润由上年下降2.3%变为增长8.5%,在刚刚召开的两会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旧是国家政策的发力点和民众关心的焦点。中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加凸显,但因其资本实力相对较弱,融资难的问题仍旧亟待解决。所以,有效提升小微企业的活力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资金问题,学界和民间的认知都很清晰。

本文研究的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模式,以安徽省部分小微企业为模型切入,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环境下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及其面临的困难,通过对安徽省小微企业的调研,着重了解互联网融资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及其服务小微企业的方式,探寻企业进行互联网融资的详细过程及在融资中所面临的困难。企业选择互联网金融融资的原因固然在于在融资成本、融资效率、融资程序上的优势,但是同时,互联网金融在融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它的法律监管问题、违约成本低和金融风险等问题。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出发,互联网金融和企业之间的信用担保问题如何解决,互联网平台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对企业的评级系统值得细细探寻。

二、安徽省小微企业发展概况和融资情况

小微企业规模小、转型快、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在国民经济中较大中型企业更有活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具造血功能,拥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我国经济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小微企业的发展好坏挂钩。截止2016年10月,小微企业在我国东部12省市超600万户,中部9省市超220万户,西部10省市的超160万户,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户数61.6%、22.24%和16.16%。学界目前就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在于融资难和融资贵已达成了普遍的认知和共识。然而,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解决方法、及拓宽融资渠道的拓宽,学界却众说纷纭,各成一家之言。金融市场发育不足、小微企业融资专门机构缺失、服务结构单一等问题导致了小微企业融资贵。政策性金融融资机制的缺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金融市场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相偏离、国家性和地区性融资征信担保机制的匮乏等外部因素则导致了其融资难。从小微企业自身缺陷、融资渠道、市场资金供给等方面分析而言,不难看出小微企业亟待创新并拓宽融资渠道,扩宽企业资金的供给,弥补资金需求缺口,使金融机构资金供给和自身发展需求相契合,如是,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解决上将会大有裨益。

就安徽省经济运行状况来看,2016年安徽省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0081.2亿元,增长8.8%,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处于全国第5位、中部地区第2位,中小微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主体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根据安徽省银监局公布的情况来看,安徽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广义上的小微企业贷款高于各项贷款增长,以徽商银行、各地区农商行、城商行为代表的省内中小金融机构为小微贷款提供近一半的贷款量,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小型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4321”新型政银风险分担合作试点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担保代偿补偿资金池不断扩大,是安徽省现阶段正努力迈进的方向。徽商银行、各地农商行等本土机构的整体贷款授信额度的放大,让省内小微企业更加受益。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比较优势凸显,其所具有信息传递链短、组织结构少及信贷成本低等优点愈加显著。与此同时,小微企业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密切的资金往来的存款账户可显现小微企业财报中披露不足的信息,也是从资金供给的层面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行之有效的途径。

由是,广泛引入民营资本,大力支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加强金融监管改革,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金融机构基于大数据分析、由B2C向020D型,在风险管理创新、服务方式多样、融资环节减少的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分散风险、也将加速推动小微企业融资范围的扩大。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扩展

融资贵即企业融资成本高,需以高于银行同期的利率水平方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机会,融资难则是企业即使愿意付出相应的高利率,仍然很难获得融资机会。互联网金融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国P2P网贷行业头顶“互联网金融”的光环,诸多银行、券商、国企、上市公司也纷纷通过设置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等形式拓展P2P网贷行业。规模的扩大、创新的泛起以及资本的涌入使得围绕P2P平台逐步形成集资产端、资金端、运营端以及第三方公共服务端在内的完整的生态圈,而小微企业也愈加受益于网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产出。就安徽省而言,小微企业多通过此种方式受益。

1.“互联网+小微企业商会”模式

较有代表性的是安徽省蚌埠市,该市为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成立的企业融资新干线,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证券期货公司分别为17、14、12、6家。其以蚌埠市小微企业商会为平台,基于政府的帮助,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建立平台数据库,根据现金流、客户反馈、交易、信用、纳税记录等指标,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搭建区域性的信用评级体系,并以此作为基础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展开合作。互联网金融机构鉴于其后台数据库拥有的完备数据资料,对所有商户进行信用评级,并据此来决定给每个商户贷款的金额。对于利用技术漏洞瞒报企业数据的情况,建立企业黑名单,降低信用评级对违规企业进行约束。这样将大数据与信贷业务相结合使得信息结构重塑、业务成本消减,“按日计息、随借随还”的模式创新,更大幅提高现金的利用率,使得小微企业更有动力,融资平台更具信心,双方互利互惠。

2.运营模式转变创新,P2P平台效益凸显

中国P2P平台在当下更倾向于向第三方中介转变,其先将资金吸引到平台里,由专业团队进行投资操控实现盈利。不同于投资基金的固定性和手续的繁杂,理财中介式的P2P平台投资手续更方便,资金流动性更强,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利率。鉴于时下部分平台为增加存贷款量,向投资者承诺高回报率,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的违约可能也加大。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深入推进,面向投资者、企业的双向征信系统的搭建是当务之急,这样,可使平台注重于发展优质的投资者,借贷资金更加稳定可靠,企业融资成本也可同步降低。

四、怎样做好小微企业的融资

1.金融机构立足基础,全方位融资服务增强企业活力

企业的效益是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保证,实现好企业飞速发展就是加快地方经济建设。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全面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金融机构应根据小微企业“短、频、快”融资需求特点,业务流程优化,分工专业化,借鉴制造业标准化的“流水线”运作模式,授信审批和授信发起更加简便快捷,进而实现专业高效的服务目标。金融机构应对小微企业业务制定独立的发展目标、业绩指标和激励约束机制,权责统一,提高基层员工拓展小微企业业务积极性,进一步落实“点对点”帮扶机制,提高服务质效。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落实金融十三五规划,多措并举,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等手段,支持企业发展,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共赢。

2.创新思路,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利好

金融机构应积极转变业务发展方式,坚持创新发展的“主旋律”,深入开展金融创新、深入加强银企互动、发挥专业化优势,推广企业融资新干线、“互联网中小微企业融资”等方式。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挖掘的大数据分析,推进企业融资服务能力提高,加快产品创新,加快渠道建设,提升金融业务风险管理效率。服务产品更加具体可观、多措并举创新服务渠道,为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对症下药,使业务办理同企业需求同频。将互联网与资金供给相结合,利用互联网的数据优势来支持其运作,快速解决资金问题,为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直接融资渠道融资模式创新,创新风险防控措施,提高服务效率,使真正有潜力的小微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各大金融机构,政府部门通力配合,立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实现好,维护好,解决好,发展好,培育好一批中小微企业,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等问题,促进企业内生活力的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同步、相衔接、相促进。

五、结语

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愈加突出,互联网金融也在蓬勃发展,未来金融发展的核心将是大数据、大互联网。小微企业进行互联网融资能更好解决融资、效率、程序等问题。不难预测,其发展前景将是地方金融机构主要提供融资、互联网金融辅助提供融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提供融资三分天下的格局。进行小微企业融资的创新,妥善解决互联网金融和企业之间的信用担保问题,构建全新的融资体系,做好政策落和保障,更将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民众投身于创新创业,进而以实体经济反哺于虚体经济,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融资时的支持也将在后期惠及自身,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冉瑞恩,邓翔.基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比较优势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实证研究[J].西南金融,2016(03).

[2]刘萍萍,张汉泉,许银银.蚌埠市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构想[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8).

[3]丁诺t,纪海荣.试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解决之道[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2).

[4]曹慧.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J].时代金融(中旬),2015(03).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篇5

城镇化过程中的投融资问题还涉及投融资机制、投融资的质量与安全,以及投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如何控制等问题。

在投融资活动中,至少有这样三方将参与进来:一是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其主要投资者是政府。尤其是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同时,政府还要为城市建设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探路,做好牵线搭桥的服务工作。二是金融机构(银行等)和非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投资方。三是企业。在一些特定的项目中,企业可以充当投资者、建设者、管理者的角色。要想获得高效、可持续的投资,必须统筹考虑这三方的利益。

最近贵阳市召开了“科技金融创新与新型工业化”研讨会。其中研讨的一些议题可以移植过来指导城市建设并进行可实施的推广。比如:贵阳市政府与银行共同搭建企业贷款合作平台,银行以较低的利息贷款给中小企业,息差由政府补助;建立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投资风险、投资保障、科技贷款、科技担保和科技保险费等方面的补助;创建了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专门投资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的未上市企业,同时,还注意管理和技术等的投入,以促进创业公司的发展;鼓励发展国有控股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及其他担保机构;创新原有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方式,将过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从使用效率低的支持方式,转变到采取定额补助、配套经费、贷款贴息以及无息借款等多种方式。还投入到风险投资公司,从政府、企业、银行、风司、担保公司等不同角度考虑资金的使用;制定“贵阳市星级信用科技企业培育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实施“贵阳市星级信用科技企业培育计划”。该计划实行“五星级”动态管理,即在满足“星级信用科技企业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对第一次参与培育计划的企业,评定为“一星信用科技企业”,以后每完成一个贷款周期的按时履约,则增加一个星级,最高可达到“五星信用科技企业”。根据科技企业星级信用的级别高低,按照“企业星级越高、扶持力度越大”的原则,实施不同的贷款贴息、担保补助和相关政策支持,对合作的银行、担保公司则给予风险准备金的补充。

按照这些思路,在城市建设的投融资工作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投资主体多元化,共同搭建投融资平台。发挥政府在城市建设中不可替代的投资主体功能。由于企业具有资金使用效率高的特点,也要推进企业成为城市建设投融资主体。同时,要将政府、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及担保公司(非金融机构)融为一体,共同搭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通过搭建专门用于城市建设、城市垃圾处理、城市河道整治等环境治理的投融资平台,有效的吸引投资者。

投融资及市场机制的建立。加强政府、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注重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的产权、使用权的交易。城市建设、垃圾处理、水的净化等,这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很大的投融资市场。关健是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机制,以便有利于运用市场的力量进行更有效的建设。

政策支持系统。包括:政府对城市建设资金的保护和支持,如放宽担保物的限制;政府对担保贷款提供利息补贴;对商业银行实施优惠措施导致的利益损失补偿;税收支持政策。如税收返还政策;允许税前弥补各种亏损、提取风险准备等。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篇6

>> 多措并举,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剥茧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求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心系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小微融资难题要靠创新化解 关于商业银行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对策探讨 关于商业银行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对策探讨 小微企业融资难成因及化解途径 求解小微企业银行融资难题 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探究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待解 关于如何破解广昌县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思考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分析 股权众筹视角下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对策 上海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探索 关于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破解其融资难问题的探讨 关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和发展融资担保体系的思考 P2P网络小贷模式与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破解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 发展融资担保 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 2014-12 -18

[3]百度百科小微企业(概念)

[9]豆丁网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毕业论文

[10]百度文库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http:///link?url=KENNqwVaWbIJ4vqQXSNJG3Px29bUhaUIDPMm_JyWOzAMhPvQaqotomZbCk7Nctmynqy_2u8ZH15YpWaKahCKlBSYpBHf2FaTXELG7PHsTB3

[11]陈柏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分析[N].中国贸易报,2009(9)

[12]谢小梅小微企业融资的38种方式与实操技巧[N].广西大学,2010(5):9-10.

[13]李永红.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7-99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篇7

着近期经济下行压力加重,企业融资风险增大,利率风险溢价上升,广大生产和投资企业呼喊资金紧缺、融资成本过高之声越来越急。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采取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

实际上,目前大企业和重点项目资金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一些大企业的资金,甚至充足到不接受银行上门贷款、反过来对银行超前还贷的程度。相比之下,普通中小企业资金缺口却很大,反映出中国货币贷款配置及融资市场供求严重失衡。

大型投资项目使用的贷款数额大、时期长,令银行大量资金沉陷于长期项目中周转不畅。调查显示,目前银行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已从2008年的50%上升到2014年的56%。而为保证已投放中长期贷款的投资项目建成,银行持续追加中长期贷款,造成投进大型项目的长期贷款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大,使得银行可用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资金来源减少,导致中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多发、融资风险升高、融资困难与成本增大,形成恶性循环。

一直以来,国家政策文件反复号召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但大银行普遍认为大企业大项目才是政府真正支持的重点,贷款安全度高,集中投放贷款效益高,对大企业大项目贷款争先恐后,喜好组团联手供贷。而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则认为成本高、风险大,不是避而远之、百般推拒,就是严苛审贷、溢价收费。

这显然是一种偏斜与误读。事实上,大企业大项目贷款获得银行连续不断的供给支持,掩盖了很多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贷款软约束造成的风险损失。很多大规模长期贷款实际存在的不偿还风险,被连续不断的更大量、更长期贷款所包纳掩藏或向后推延。

更为严重的是,银行贷款重大轻小,会对货币贷款总量供给造成紧缩影响。大量货币贷款沉积在长期大项目里,相当于常规货币存量被缩减。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大货币供给量,才能满足合理需要,这不是正常的情况。

因此,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深层症结,在于其融资资源被大企业和大项目的大规模贷款所挤占而缩减。同时,目前看起来M2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较多,但考虑到货币贷款结构问题造成货币周转速度下降、直接融资及社会融资增量缩减等,当下货币增速下的货币量供给,并不足以满足经济运行的合理需要,这也是融资难融资贵有增无减的重要原因。

要解决这一问题,单从政策语言上强调支持,从中小微企业方面入手,无法得到解决。关键要调整大企业和大项目占用资金过多的融资配置失衡状况,压减过多过重的大项目投资贷款规模,为陷入困境的中小微企业,让出融资贷款资源,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拥有贷款份额优势的大银行,应在促进融资资源合理配置、资金顺畅周转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大银行,因其强势地位而出现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融资层层盘剥风险转嫁现象,应标本兼治。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难和贵 信息不对称

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为了面对经济困难和改变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然而在创新和创业过程中,资金是必不可少,而且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在详细了解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从中小企业、银行以及国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更好的融资。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在初创期和发展扩张期以自有资本或高额民间融资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型的企业。同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也不具备包括股权和债券融资在内的直接融资, 资金的严重缺乏就会制约这部分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而且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资金是极其有限的,因此间接融资即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由于中小企业面对银行处于弱势群体,谈判能力弱,银行强加各种费用在企业身上,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贵。目前温州地区综合利率指数为20.78%/年,部分市场主体利率甚至高达28.78%/年。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弱点的原因

经济学当中有个基本的理论,就是“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企业治理机制又不完善。显然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就高,付出的融资成本也就贵。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良莠不齐,商业欺诈、违约甚至犯罪事件时常发生,导致银行不愿贷,不敢贷。使得好的、优秀的中小企业贷不到款,融不到资的问题。

(二)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中小企业易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逆向选择研究的是事前信息不对称理论,中小为了顺利的获得银行贷款,隐瞒了自己的真实的产品生产和财务状况,做虚假财务报表来满足银行信贷的要求。道德风险是研究事后信息的不对称,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后,可能存在违背借款协议,私自改变资金的用途,将资金运用到高风险项目或者投机易中去。这个问题存在,也直接导致了大银行在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时成本比较高。而中小企也由于贷款规模较小,利息额也不高。对大银行就没有什么利润而言,再加上大银行天生的嫌贫爱富现象。所以,大银行会有意识的减少供给中小企业的信贷。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实证分析也都证明了大企业更愿意和那些信息比较透明、需要大量资金、交易成本低的大型企业合作,而不愿意和信息收集成本较高的中小型企业合作。

(三)资金不合理配置和低价、低效利用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成本更高

首先,资金配置不合理。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份额占全部信贷的比例虽然逐年下降,但是比例依然高于50%以上,服务对象主要锁定在数量上占少数的央企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而对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则会采取种种限制条款,甚至出现防范措施,“惜贷”、“畏贷”等现象严重。其次,资金利用效率低下。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困难,在经济下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保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投资是三驾马车中的一驾重要马车,而且见效快,因此保增长变成保投资。增长优先变成投资优先、大项目优先、大企业优先。为了保增长,一些国有企业在政治压力下,对资金价格敏感低,不计成本地扩大再生产,甚至拓展其它业务。造成产能过剩,占用大量信贷资源,造成许多资金低效率使用,而且挤占其它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机会。

(四)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现阶段融资需求巨大,资金成本过高

价格由供给和需求来决定的,资本的价格就是利率,而利率的高低是由资金供求情况决定的。当前我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该阶段典型的特征是钢铁、水泥、电力、房地产、石化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快速发展。这些行业的加速发展必然对资金产生庞大的需求,因而推高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成本。从资金的供给角度来看,近两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使货币资本供给增速放缓,从而出现资金整体供不应求,企业融资成本当然会升高。

(五)银行利率管制导致资金需求过度放大,风险溢价上升,“加成率”过高

企业融资成本可用贷款利率来衡量,贷款利率由银行基准利率、各种风险溢价和“加成率”构成。首先,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市场化,银行存款基准利率由政府制定。由于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增长成为首要经济任务,因此政府不断下调基准利率,经过五次的利率下调,存款利率降到1.75%,达到多年来的新低,实际利率已为负利率。导致国有企业资金成本大大降低,因而贷款的需求被过度放大,大量的中小企业得不到优惠利率的银行贷款,将资金需求向民间借贷转移,导致借贷成本大幅上升。其次,随着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小企业销售经营压力加大,全社会杠杆率急剧上升、部分行业和地区信用风险明显加大、银行不良率持续小幅上升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避险意识日益提高。为了维护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和股东的利益,商业银行要求较高的风险溢价是理所当然的。再次,我国金融市场是一个相对垄断的市场,虽然商业银行数量较多,达到垄断竞争的要求,但几乎所有的大银行都是国有资本占主体,他们之间竞争的动力很小。而往往是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掌握定价的主动权。受到利益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寡头垄断下的“勾结行为”,自然加成率就被抬高。

(六)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体系不够合理和健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方式比较单一,并且融资渠道比较狭窄,所以,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进行

首先银行体系结构不够合理,层次也不够分明。少数国有银行垄断融资渠道,地方性金融机构和几家股份制银行虽然数量比较多,但是他们缺乏差异化经营,没有制定出合理的市场战略定位,与国有银行业务趋同,市场趋同,导致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中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区域性和地方性银行或金融机构。其次,股权融资以及债券融资的条件比较高,一些中小企业无法满足发行和上市的条件。即便是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新三板和创业板条件也比较高,其也是为规模比较大的民营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设立的,有一定的数量限制,对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可望而不可即。其它的融资方式很少而且规模也很小。第三,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专业机构或担保机构。截止2011年底,全国4439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贷款额仅占全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1.9%。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路

(一)对中小企业自身来说

首先,中小企业应该重视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断的强化内部管理,让管理更加的科学和规范,让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进行财务管理时,财务报表更加真实和透明,降低银行信息收集的成本。其次,企业加快转型,中小企业应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出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而应从事的行业方面应该向科技以及服务行业方面转移;最后,应该重视中小企业产品结构优化,体现产品的差异。同时,还应该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把企业做强做大,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扩大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比例

中小商业银行一般属于地区性的金融机构,长期区域性经营以及本地管理人员让其和本地客户进行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比较了解,对本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资本、信用等情况十分了解。因此与大银行相比,中小型商业银行一般和中小企业的联系较为密切,能够全面了解其经营情况和资信情况。相反的是,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并不具备这个优势,因为其在某个地区设置的分支机构比较少,经常调换管理人员,无法全面了解当地企业情况;另外大银行也不愿意花很多成本去收集利润很低的中小企业信息。因此国家应降低中小银行成立的门槛,在全国范围内,成立数量较多的区域型中小银行为本地中小企业服务。

(三)国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的支持

(1)首先,国家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和管理,使中小企业的税收、财务报表更加规范,降低银行的信息收集的成本。其次,是实行企业信用评级制度,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加快中小企业守信、失信数据库建设。通过信用等级评级的建立,能够根据指标划分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并进行企业信用黑名单制度的建立,使失信企业丧失信用和经营基础。导致其不想、不敢、不能失信。同时也为银行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基础行的信息,不断的降低企业搜集信息的成本。再次,应该合理创造条件,扶持一些制度健全、业绩出色、管理比较规范的担保机构,并进行担保机构风险防范以及分担机制的建立,特别是合理制定担保公司保险制度,降低经营风险。最后,是规范民间融资。通过制度创新,采用“疏”而不是“堵”的方式,引导民间金融服务活动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通过立法让民间融资能够合法化、规模化,有效的增加民间融资供给,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并建立完善的民间融资服务监管措施,以保证民间资本能够安全有序运作,防止金融风险发生。

(2)国家要加强对银行的引导。虽然今年来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定向降准,使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有一定的动力,但是还远远不够。定向降准只是加大银行的流动性,应更对的在税收和政策的“定向降准”,提高商业银行的动力。

(3)国家应该让中小企业参与直接融资。这不仅解决了融资难也解决了融资贵的问题,虽然目前国家加大鼓励中小企业到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但是毕竟那数量有限,只能解决少部分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因此首先应该让中小企业也能独立发行自己的债券和票据来进行直接融资,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其次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引导和规范互联网金融,让中小企业参与到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例如p2p平台等,让中小企业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融资便利和成本降低的实惠。

参考文献:

[1]陈文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解释及其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 2006 (11)

[2]孔署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3]刘忠.试议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J].金融与经济,2007

上一篇:中医全科相关专业知识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篮球课程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