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业优势范文

时间:2023-11-10 17:11:35

法律专业优势

法律专业优势篇1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特色人才;双学位;辅修课程

Abstract:The lack of hard and soft facilities involving leg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has to face greater challenges in the wave of developing the education of law.These universities must fix their training objectives properly.Only when they effectively exert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combine legal science and some related superior subjects with the purpose of resources integration can they train the talents to better meet the social demands.Based on this view,our university adopts such specific measures as training legal talents in the direction of special law,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double degrees and opening subsidiary courses of law,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reach the aim of training legal talents with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talents with special characteristics;double degrees;subsidiary courses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国家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在质和量上都非常强烈,加速法学人才的培养实乃当务之急。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有法学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超过600所,虽然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盲目发展、学生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等诸多难题。面对这些困境,理工科院校的法学教育由于自身软硬件设施的先天不足,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理工科院校的法学教育必须求变,注重将法学与本校其他优势学科的结合,注重现代法律特色人才的培养。

一、问题提出

任何一个有意义论点的提出必须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才具有现实意义和生命力。理工科院校的法学人才培养必须寻求特色发展之路,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的法学教育与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在师资队伍、图书资料、教学管理经验、人文环境资源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其法学专业制定的培养方案和采用的教育教学模式几乎完全沿用了传统的法学基础教育,因而其培养的学生既不具备法律优势,也不具有专业技术优势。

另一方面,培养具有理工科背景的法学特色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的法律服务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的发展和新行业的出现使得法律的服务面不断拓宽,新业务不断涌现,法律服务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化。法律服务已经从原来单纯的诉讼拓展到经济管理、知识产权、信息技术、建筑行业、能源、生化等诸多领域,而且,越是市场经济中的新兴行业,越是需要特别的法律服务。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对特殊法律人才的要求,理工科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使法学与这些学科形成相互渗透的良性互动,从而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人才[1]。由此可见,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更具有培养法学特色人才的先天优势,可以从不同学科的结合点和交汇点上确定数个专业方向,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样既可发挥自己的特长,确立自己合理的位置;又可避免因一哄而上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有利于形成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2]。

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在坚持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16门核心课程为主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必修课和选修课,突出“大化工、大建筑”方面的学科优势,实现法学与这些优势学科的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法学特色人才。

二、目标定位

高等院校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大致包括学历教育说、精英教育说、通识教育说、职业教育说和基础教育说等,具体到理工科院校,我们认为法学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四位一体”式发展,金融、房地产、知识产权、高科技开发、能源、建筑、生化等领域法律业务和涉外法律业务都需要跨专业的法律人才,对此,理工科院校有其自身优势。基于此,理工科院校法学教育的目标应首先定位为通识教育,以普通法学教育培养目标为基础,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学科的特色,将法学与这些优势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拓展满足社会需求的法学新兴领域。

确立这样的目标定位,既是对目前理工科院校法学教育面临困境的有效回避,也是对现有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

首先,理工科院校开办法学专业确实面临很多现实困境,例如,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师资队伍不足,图书资料缺乏等,其培养能力实难与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法学院抗衡,因此,理工科院校必须面对自己的现状,正确对自己的法学教育进行目标定位,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出社会认可的法学特色人才[3]。

其次,理工科院校的法学教育必须与其优势学科相结合才能谋求生存与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与此相关的立法和司法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因此,具备法学和相关专业双重背景的学生,将在这些特定的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理工科院校培养法学特色人才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最能体现这类院校法学教育的特色和价值。开设特色课程,编撰特色教材,实行多学科联合授课,将主流教学与特色教学结合起来,做到既强化学生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实践能力的训练,又兼顾到学生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识,从而使之成为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多重能力的复合型法学特色人才[4],这是理工科院校切实可行的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转贴于

三、实现路径

理论的证成需要实践的支撑,因此,理工科院校法学特色人才的培养必须寻求符合自己发展的实现路径。

1.探索特别法方向的学科内涵

理工科院校的法学院必须积极加强与相关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利用优势学科资源,拓展法学新兴领域,努力寻求法学人才培养新的“增长点”。例如,当今社会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大战略意义,但是,与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很多法律问题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又如,新能源开发利用中的安全机制立法问题。如果我们对这些领域提前介入和投入,我们培养的学生极有可能在该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就可以有选择地开设能源法的相关课程,如能源法基本理论问题、对相关能源法的文本解读、能源法的国际比较等。同时,还应鼓励老师积极从事与该领域相关的教学与研究,积极寻求与能源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又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建筑学科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较强的专业实力,我们应鼓励法学教师积极探索建筑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如建筑设计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工程招标过程中的法律问题、联合承包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竣工交付后的法律问题、相关建筑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监理的法律责任、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规定等,这些皆可成为特别法方向的学科内涵。

2.加强双学位建设

双学位是指在校本科生修读主修专业获取学士学位的同时,又修读其他专业而获取的学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既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特色人才的需要,又满足了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还可以发挥各高校的学科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甚至还可以整合高校之间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鉴此,笔者所在学院也积极开展法学双学位建设。在全校范围内,面对所有专业开设法学双学位课程,选择双学位课程的对象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学制采取“2+2”模式,即学生在三、四年级学习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学习法学专业课程。采取这种模式的原因是:首先,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公共课程的学习任务较重;其次,很多主修专业的课程大三才开设,如果从一、二年级就选修法学双学位课程,将无法使法学与其专业结合起来,从而有悖于我们开设双学位的宗旨。

3.开设辅修课程

经过调研发现,很多学生对法律有浓厚的兴趣,但出于经济、时间等方面的考虑,他们无意获取法学双学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了使他们掌握自己所需要的法律知识,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辅修课程,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增强其择业竞争力,特别是为非法学专业学生报考法律硕士研究生、国家公务员以及国家司法考试提供法学专业知识储备。

必须强调的是,我们在探索和实践理工科院校法学特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师资瓶颈。培养法学特色人才的重要路径之一是特别法方向的人才培养,这种模式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它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对纯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更需要将法学与工科背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建设工程监理为例,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熟知建设监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掌握与建设工程监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公路工程建设、桥梁工程建设、铁路、水运工程施工等。可以设想,如果授课老师只是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而对建设工程的专业知识一无所知,那么,他在授课的过程中肯定无法将法律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课堂气氛与效果离预期就会相距甚远。

其次,对双学位教育缺乏质量监控机制。由于国家对高校双学位本科教育工作没有明确规范,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很多学校只是对取得双学位所需要的条件、程序等进行原则性规定,缺乏进行质量监控的有关制度。除此之外,双学位本科教育缺乏对学生学习的必要指导。双学位专业的开设确实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提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但是,学生所在院系和提供双学位专业的院系很少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有效指导,结果导致一些学生在修读双学位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积极妥善的办法予以解决。

首先,就特别法方向人才培养的师资瓶颈而言,应该努力改善现有的师资结构,使更多的老师胜任法学特色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鼓励动员教师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专业转向,另一方面,在人才引进时,应尽量考虑其专业背景,尤其是优先考虑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法律人才。同时,应积极加强与相关学院的联系,整合已有资源,实现互补。

其次,就双学位教育质量监控机制的缺失而言,应该着重加强制度建设,进行规范管理。科学的管理办法是实施法学双学位教育的基本条件,在申请条件、学制、课程设置、教学安排、选课、成绩考核、实践教学、毕业资格、论文答辩等方面都应做出详细的规定。例如,单独制定双学位教学计划、实行与法学专业的学生合班上课和单独开课的双轨模式、强化学生的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甚至可以酝酿对双学位教育实行学分制改革。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帮助学生对学习计划加以调整,以便学生顺利完成主修专业和双学位专业的学习。

参考文献

[1]任立新.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法学教育观:理工科院校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3):80-82.

[2]郭成伟.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40.

[3]郑世保.工科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定位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07-208.

法律专业优势篇2

农林院校参与农村法律援助的必要性

(一)农村法律援助是农林院校社会服务的使命之一高等农林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根据科类自然形成的分工,横跨教育、农林业,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和发展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农林院校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形成了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农林院校不仅培养高水平的农林科技人才,进行农林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同时还深入农业一线和农民中间,开展社会服务,引领农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改革的快速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成为整个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农村法律援助成为教育农民自觉守法,引导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重要基础,成为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更是对农林院校提出的新使命。服务社会是农林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适应社会需求,开展公益性的法律援助,是农林院校自身具有的潜力和可以发掘的新的增长点。农林院校具有公益性援助机构的特点:农林院校与农村法律援助具有横向联系的专业结构,办学的优势和特色与“三农”密切相连,可以开展专业性指导;农林院校不依附于决策机构,保持着研究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农林院校具有对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的信息敏感性,有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强有力的情报资料系统[6]。农林院校如果不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农民法律需求的问题,就失去了根本,抛弃了核心。(二)农村法律援助是农林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在法学专业成为大多数农林院校拥有的专业的背景下,如何在与综合性大学、法学类大学的竞争中形成特色,是一直困扰农林院校法学专业发展的问题。要形成优势和特色,首先要对人才培养做出准确定位。专业的产生源于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要选择目标服务对象。农林院校法学人才培养必须同中求异,定位于服务本行业领域,即“三农”领域,以此为突破口,选择人才培养方向。农林院校非农林专业的发展规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农林专业为依托,充分利用学校知名度、师资队伍、发展经验,深刻挖掘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尽量体现农林特征,满足“三农”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形成有别于其他高校相同专业的特色;第二阶段,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和物力时,密切追踪本专业和相关主页发展的前沿,形成交叉学科,在交叉学科中占据领先地位,实现从跟随者到领导者的跨越[7]。同样,农林院校法学人才培养也需要一个从跟随到领先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载体来实现和体现这种特色。参与农村法律援助,农林院校法学学生具备领先的条件和渠道,具备形成交叉学科的基础,这是形成特色的潜在性。农林院校应抓住这种新的需求,长期坚持探索,逐步积淀为实践教学特色乃至人才培养特色,以及相配套的制度特色、文化特色。(三)农村法律援助是农林院校学科建设的途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8]农林院校学科发展的路径,应该坚持服务”三农”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方向,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只有付诸于实践,才能深入研究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推出有价值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农林院校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局部、学校区位及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互动效应。农林院校法学学科是农林院校的新学科,时间长的也不到十年,影响力远远低于涉农学科。法学学科可以在农村法律援助的过程中锻炼学科队伍,发现研究课题,获得社会支持。开展农村法律援助,还有利于农林院校其他学科的发展。目前农民的法律需求和我国的涉农法律体系是复杂的、多层次的,涉及的学科门类比较广泛。开展法律援助,不仅需要法律知识,还涉及农业种养殖、土地管理、农村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食品卫生与安全、动植物检验检疫等学科,这些学科多属于农林院校的优势学科。在法律援助过程中,能够促进法学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通过优势学科带动新兴学科,新兴学科改造优势学科,提高农林院校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农林院校参与农村法律援助的设想

(一)政府要健全农林院校参与农村法律援助的保障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法律援助呈现多样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政府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农林院校及相关社会力量加以规范和引导。在以《法律援助条例》为核心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逐步探索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和文件,把农林院校参与法律援助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业系统法律宣传教育规划、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计划之列,确立农林院校参与农村法律援助的主体地位;同时针对国家实施的重大教育计划、推广计划、财政专项等项目,制定倾斜的有关政策,政府投入在逐年增长的基础上,设立法律援助基金,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并予以援助工作人员适当补贴,提高农林院校参与农村法律援助的积极性。(二)农林院校要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村法律援助管理机制目前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主要有三类:同政府、社会法律援助组织相类似的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由高校法学院或法律系设立和管理的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由学生自已组织起来的纯粹的法律宣传型社团组织[9]。这三种类型多为自发组织,没有上升到学校组织的层面。农林院校应该把农村法律援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法学乃至哲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引擎,逐步完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领导体制应由学校统筹、专家负责,师生参与。要借鉴国内外一些高校的做法,完善法律援助激励机制,为援助人员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使他们获得发展。针对援助工作偏重应用性的特点,建立分类指导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指标的设置,除论文、项目、成果以外,着重考核援助工作的实际效益,可尝试引入政府和农民参与。(三)农林院校要建立适应农村法律援助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农林院校在法学人才培养中形成比较优势,还需围绕“农”字做文章,脱离了“农”字就等于脱离了既有优势和传统。在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加大专业选修课和校选课的比例,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完成的情况下,加开涉农法律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在服务社会中形成比较优势。目前我国法学专业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其中实践教学多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毕业实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但参与度有限,学生并没有真正融入“办案”的全过程,特别是缺乏对贫困群体的直接感受,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不利于学生了解法律的精髓和价值。一个案件在实际办理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流程,涉及多个法律部门,多门社会知识,如果说案例教学和模拟法庭可以称之为“模拟演习”,法律援助却称得上“实战演练”[10]。参与农村法律援助,通过直接办案或者调解,能够有效地弥补这一缺失。学生与农民一起吃农家饭、住农家炕,与农民一起劳动,组织“送法下乡”活动[11],一起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掌握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类型,纠纷解决的方法,磨练了意志,坚定了专业志向和人生追求。

法律专业优势篇3

关键词:哲学思想 継电保护

2004.9再修定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已经主要不再是不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独立“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相对“既有理念”而言)类发展进步模式,而是与时俱进地演化为各种“新兴发展的共性技术理念(后简称“共性技术理念”)优势”(如“数字计算机技术”升华形成的“数字化共性技术理念”等)在不同专业技术领域里推广应用类再创新发展模式。所谓“理念”就是指规律性本质特征。

本文探讨上述这种再创新发展模式中技术思想观点方法方面的一些规律性。同政治经济领域一样,自然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也需要加强构建学术民主文化氛围与健全法制法规建设,以促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光辉典范,同样是自然科学技术研究与实施其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1、创新发展的同一标准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其创新发展的标准都可归结为具有内在同一性规律的统一标准。这就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早曾倡导过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如针对自然科学技术范畴,是否适宜增补一点,即:

“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为其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所用。

这里在于强调与明确:

对于自然科学技术范畴的整体、全局意义上,无疑“共性技术理念优势”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然而对于一具体个例专业技术领域而言,则其“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即使相对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形成与存在,其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往往是滞后性的。毕竟“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是创新发展的“内因、依据”,而“共性技术理念优势”则是创新发展必要适应的、有利性“外因、条件”。

2、“捷径、同化”潮流、单纯“高起点”模式的“半”创新发展

在一具体个例专业技术领域里,如果依然同针对科学技术整体、全局意义那样继续强调“共性技术理念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则容易导致忽视甚者摈弃其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与满足、停滞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与“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相结合、单纯“高起点”模式的“半”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是“半”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的标志特征,并无建树阻力。

该技术观点,是发达国家、先进性“共性技术理念优势”推广与追求立竿见影效益、尽早占领市场的“捷径、同化”潮流。对其产生之根源,另文分析讨论。

显然,一具体个例专业技术领域里,相对这种“半”创新发展、单纯“高起点”的“捷径、同化”潮流而言,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与其“全”创新发展的“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必然是要付出持续更多的研究与时间(滞后)代价的(技术性研究的分野,将是具体实际、明晰确凿的)。

3、“高起点、高标准”模式的“全”创新发展

在一具体专业技术领域里,如果认知与正视其“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时,将能够超越(而非停滞)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与“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相结合、单纯“高起点”与“半”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后来居上实现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相结合,达到“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模式。“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是“全”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的标志特征。

这一技术观点,主要包括两部分研究内容:

“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的深入性研究;

“共性技术理念”在专业个性技术领域里应用与发挥的、充分必要的个性特征形态的深入性研究。

其同“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诞生,都是同一轮与时俱进新共识的基础。

这种技术观点之所以不可能忽视或摈弃“共性技术理念优势”,是因为“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给予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开辟了付诸实践的有利性保障条件(独立“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的进步发展情形除外)。

这一技术观点将可能是发展中国家、滞后性“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必然后来居上的一种发展进步道路。特别是针对普通工程技术产品领域,认知、正视与研究“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及其后来居上的规律性是必要、有益的。主要是事物本身内在性质规律的客观反映。

转贴于 4、“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是与时俱进认知的升华

“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与“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两者具有鲜明不同的特征:

“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是简单的、无需研究确认“精华”与“糟粕”的划分,沿袭“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体系”的全部或主体特征的,它是构成“捷径、同化”潮流模式的本质性标志(包括承袭既有遗留技术问题的无奈);

“既有理念(非优)”不符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新发展标准,其与“共性技术理念”的结合,是有如“穿新鞋走老路”的、“半”创新发展、单纯“高起点”而非“高标准”的技术进步,不足以代表发展进步的主流。

“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困难的正是必须研究提取“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体系”中的精华部分与升华发展为先进、新颖、现实性优势特征的;它是构成“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模式的本质性标志与存在建树阻力的认知过程;又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其与一具体专业领域“个性技术发展理念”的“难产”并无矛盾,如当今教育领域因材施教“发展理念”的形成谈何容易;

“发展理念优势”符合创新发展标准,其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结合,是“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经得起认真对比、论证检验与新的共识的抉择,代表着发展进步的主流。

如果说客观上必要走过前者的发展阶段,那么两种技术观点的分野在于:

前者技术观点主要反映为,在其现行“半”创新发展进步形态停滞不前;

后者技术观点则主要反映为,主动进取、持续发展进步,直至实现这一轮到位为“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开头善始难,到位善终亦难。

如涉及人为思想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前者反映为“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一种绝对化倾向性;后者则反映为对于相对普遍的“优优融合互补”理念重新的共识。

5、既有技术产品垄断性消极因素的转化

在一具体专业技术领域里,如果其权威专家方面忽视或摈弃了“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步入了单纯“高起点”的、“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与“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相结合的、“捷径、同化”潮流与“半”创新发展规律的发展道路,不承认其“半”创新发展技术形态的固有技术欠缺,不给予“全”创新发展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研究以内部“技术交流、奉献”、对比论证、检验共识的机会(后者又不能以“论文”方式公开,以免可能失去本应具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所以使其“奉献无门”正是对于后者的遏制)。这些非积极性意义的反映,是否正是现实一些相对比较突出的、垄断性行业技术进步创新发展的弊病或隐患?

具体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科学技术产品领域,现实既有“微机保护”技术产品就是典型的“半”数字保护、“半”创新发展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的产物。近20多年来,“微机保护”技术产品创造累积的财富与使之成为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其代表的只是“半”数字保护、“半”创新发展相对于机电式传统保护技术产品的进步,然而如今它相对于“全”数字保护理念技术无疑又是确凿地落后了。

当前“半”数字保护、“半”创新发展的“微机保护”技术产品方面,针对不同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的研究成果(“全”数字保护、“全”创新发展)的“内部技术交流奉献”请求,何以再三再五不予置理、长久给予“拒之门外”?现实是多数?于是不以为然?然而终究是局部、暂时的,因为“半”的落后保守性质是人为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

现实一些垄断性行业的“技术垄断”消极性因素反映,可能算不上是国家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性大问题,毕竟是其深入层次意义中的具体实际问题之一。

社会主义中国现实市场经济机制下,在其主流的“技术转让”法定规范模式之外,针对“技术奉献”应该保障其具有同样法定规范的一席之地。因为在上述垄断性行业里对于不同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的研究成果,敞开法定规范的、“内部技术交流奉献”的大门,直接关系到促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符合国家发展进步大局利益的。否则就为以“不予置理”来遏制“不同”研究成果问题,遗留下法律空白的滋生土壤。不难共识:

①融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优势因素等方面需要法制法规保障,传承与发扬光大社会主义本质优越性、促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的方面,同样离不开法制法规的充分保障。

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科学性,能够成为将上述向消极性方面转化了的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再予转化到积极性方面来的重要精神力量。客观上,唯有将其再予转化到积极性方面来,并使之继续发挥起支配作用的积极性意义,才是创新发展所期望的、相对充分有益的结果(也是互补融合优势)。

③对于“交流、奉献”目的的、不同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研究成果,试建议:可否请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部门给予同样奉献爱心的关注,随时充分敞开“内部技术交流奉献”的大门,将可能建树中国市场经济机制又一本质特色。

④与此同时,如果国家专业大企业,对于针对现行技术产品的固有技术欠缺请求“内部技术交流奉献”者,是真诚欢迎(而非“拒之门外”),这样不仅与国家反技术垄断法规精神完全一致、更是维护中国市场经济机制特色的、模范的具体贯彻执行者。

在“三个代表”思想精神指导激励下,中国革命、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已经做出与继续展示自己典范的光辉,也是中国科学技术研究与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选集,实践论、矛盾论。

法律专业优势篇4

对“社会需求”一词可有两种理解:一是将社会需求理解为社会需要什么,这是以社会为核心,强调社会对人类的凝聚力;二是将社会需求理解为被社会需要或认可,这是以人自身为核心,强调人类只有被社会认可才有价值。但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人只有在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才会体现自身的价值,这就决定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社会定位。个人对社会需求最大的满足,就是个人自身选择最恰当的社会角色。[1]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复杂与分化,各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由以前所谓的三百六十行已经演变为难以数计的各行各业,同时,社会对各类人才,包括法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专业化和多样性。法律实践也因此呈现出日益细化、多元化的特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群对法律人才要求的标准及其类型不一样。就目前而言,社会不仅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驰骋疆场,既懂法律又懂外语、经济、金融的复合型人才,也需要能安心扎根在基层的法律工作者;不仅需要学术类人才,还需要大量的、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类和辅助类法律人才;不仅需要高质量、有特色的“高端精品”,也需要大量“中、低端产品”;不仅法律职业岗位如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需要法律人才,其他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法律人才,[2]“法学专业毕业生早已脱离了早年向‘公检法’定向输出的轨道,转而进入由司法机关、法律组织、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NGO组织等组成的多元化的就业环境”。[3]当前,真正的法律人才需要精通法律之外的某一领域的知识,尤其是对一些专门领域的法律知识,如税法、环境、医疗、教育、社会保障、金融、通商等方面,如果没有某一领域专门的知识,就谈不上解决这些领域的法律问题。而且,即使在公检法机关,随着司法实践的深入,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专业化了,例如,随着环境纠纷的增多,我国一些地方如贵阳、无锡、昆明、青岛等地的法院相继设立了环境法庭,但现实中由于缺乏具有专门环境资源法律知识的法官、检察官、职业律师,使得处理环境资源案件时在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技术上困难重重;[4]沿海不少城市设立了知识产权法庭,但专门的知识产权人才却不易获得;船舶运输、海事、海洋环境、船舶保险等纠纷的增多,迫切需要大量的海事法务人才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法律人才“他们的工作领域如此宽广,包括从贫困救济法到国际并购的广泛领域。甚至像税法这样一个单独的领域,也可以划分为个人、公司、合伙、不动产、赠与以及国际税法等专业部门。”[5]而那种万精油式的法律人才在处理某一领域内专业性很强的法律问题时,往往有束手无策之感。可见,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几乎每个行业都对法律人才有更多需求。“凡是需要法律治理的地方,就需要法律人,而这种需要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①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行业,每一行业都需要专门为自己服务的法律人才。而且在法律已经融入我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过程中,新的法律部门和领域不断出现,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某一专业领域的法律人才将越来越吃香,而万精油式的法律人才将难以打开局面。因此,人才不是一个规格、一种水准的,人才是分层次的,其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只有人才的多类型、多规模、多层次,才能构成人才的“合理结构”。

二、法学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性要求

在教育领域中,关于教育的目的,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强调教育的社会性,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应生产什么样的人才;二是强调以人的自我完善发展为核心,主张为社会提供体格健康、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的人。实际上,这两种观点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矛盾,“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是互为自我价值实现的对象的历史过程:社会发展的价值,在于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创造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个人发展的价值,在于承担社会任务更好地推进社会发展。”[6]坚持以人为本,如果没有社会的诉求,就会失去社会责任感,成为自由主义的孤魂;坚持社会本位,如果没有个体的诉求,就会异化为国家社会正义的工具,失去自主与权利意识;只有培养充满个性而又适应社会的人,才是教育目标的世俗选择。因此,作为高校的法学教育,其教育目的在注重人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培养各类所需要的人才是其应有职责。既然社会上对法律人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作为培养法学人才的高等学校,必然要适应这种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域,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法学教育的“第一项任务,是要针对中国的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的合格的法律人”。[7]不断细化的行业与职位向法学教育提出了越来越强的挑战,而多样性人才培养,目的就是要让法学教育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需求,适应学生对法学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此外,从学生的就业角度来讲,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高校面向市场经济自主办学的体制逐步建立起来,使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高等教育不再是国家的“订单制造”,而更是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一种服务。[8]高校如同工厂,而学生类似于产品,生产出来必须销售出去,否则,就要关门倒闭,而这个销售就是毕业生的就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评价标准,就业率低往往被认为所设置的专业与社会脱节,不适用社会的需要,就得不到学校的重视,经费、设备等也会相应减少;同时,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反过来影响专业的招生,因为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出口”问题,势必会出现招生滑坡现象,而一旦招生困难,就要减少招生规模,有的甚至被砍掉,进而出现生存危机。因此,如何提高法学学生的就业率,是每个高校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是衡量各高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出口”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入口”的问题。[9]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是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多样化要求的法律人才;而试图培养出一个个万能的法律人,那培养出的将是千人一面的失业大军。可见,无论是从法学教育的目的,还是法学院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都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多样性的客观现实,积极调整办学方向,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三、法学教育的特色化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多

样性从整体上讲,全国专业规范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有一个共同性要求,这有利于保证该专业学生达到一个“基本水平”,并使之区别于其他专业。但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多样性,使得我们不能用唯一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应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突出各自的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所谓特色化是通过差异化、个体性化的竞争战略形成难以复制和难以替代的比较优势,并进而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0]特色化也就是差异化,差别化竞争战略强调要向市场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用以满足顾客特殊的需要,从而形成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11]法学教育的特色化,是指各高校法学专业根据所在院校的类型、功能、层次、历史传统、地域等方面的差别,充分结合本校其他学科资源,形成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既可表现为学科门类上有自己的优势研究领域,也可表现为学生培养目标上偏重理论还是实务,还可表现为人才培养层次上的区分。[12]法学教育的成功之路,是改革创新、特色办学之路。[13]而目前许多高校的法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普遍过于泛化,特色不鲜明,几乎所有的法学教育都千人一面,“基本上是在高度理论化的气氛中培养出来的缺乏实践技能的、高度同质化、缺乏个性的人才”。[14]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没有自己的特点,造成同质竞争,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法律人才市场上“过剩”和“短缺”共存的现状,反映出人才培养理念的滞后,折射出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也凸显出人才浪费的深层次根源,即法律人才培养机构未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特色人才。就像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或没有必要生产出所有的产品一样,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更没有必要培养出所有行业都能适用的各类法律人才,正如美国学者布鲁贝克所言,“一所大学如果试图办成满足所有人需要的万能机构,那不是骗人的,就是愚蠢的”。[15]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的法学教育必须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路,根据各自的特点,走特色化的路子,发挥自己的长处,尤其是对于处于地方或理工科行业院校中的法学教育更是如此。各高校必须在某一方面发挥专长,在某一方向上体现出人才特色,由“大法学”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即在坚持法学共同性要求的基础上,寻找自己的特色,培养自己的特色性人才,以迅速适应市场对法律人才的多样性需要。实际上,我国法学教育的分布现状为特色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在办学机构上呈现出多样性:有政法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财经类、医学类、师范类等的法学专业,这些法学教育之间,不但师资差异大,生源悬殊巨大,而且办学条件、对外交流的机会也各有特色。这种格局本来被认为是一种劣势,甚至被认为是法学教育混乱的表现,但如果走特色化的路子,却又会变成一种优势,为特色化办学提供了天然条件。“世界上没有哪一类大学能够全面满足社会各方面、各层次的需求,也没有哪一所大学能够接纳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和学习意愿差异甚大的学生。”[16]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上不同的大学,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模式,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因此,我国各高校要在充分认识自身基础和所依托的高校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有所侧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利,力争形成自身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而当各高校的法学教育呈现出特色化时,整个法学教育就是多元化了。实际上,法学教育的特色化与多元化并无明显界限,特色化本质上就是多元化。特色化形成的同时,多元化也必然形成,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法学教育今后的生命将会因为有不同的特色而表现为多元。这个趋势目前正在进行中。[17]

四、法学教育特色化的实现途径

法律专业优势篇5

关键词:新媒体 法治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89-02

一、新媒体时代下,纸质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发展现状

报纸,从最初的手抄新闻、新闻书到后来的周报、日报、都市报,作为最有公信力的媒体之一,被受众广泛认可。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新的传媒语境下,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纸媒,读者群流失、发行量下降、广告收入减少,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

根据CTR媒介智讯提供的数据,2012年1月~11月传统媒体广告中,电视增长6.5%,报纸下降7.5%,期刊增长7.5%,广播增长9.6%,户外增长2.0%。由此可见,报纸成为当年传统媒体中,唯一广告负增长的媒体。互联网广告的发展,与传统媒体的颓势相比,却是另一番景象。艾瑞资讯的2012年度中国互联网广告核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753.1亿元,较上年增长46.8%。面对纸媒市场的萎缩,不少纸媒纷纷出手寻找转机,有的则不得不选择退出竞争。

面对网络等新媒体的竞争,纸媒应考虑如何充分运用品牌价值资源优势,针对读者群准确定位,开发核心产品品牌市场,让更多的读者获得知识,获得服务,从而壮大纸媒品牌,扩大读者群。纸媒还应学会适应快速变化的媒体市场,通过开办网站、电台,链接社交网络等方式与新媒体进行对接,快速提供并传递新闻信息,加强品牌建设,从而赢得发展空间。

二、法治媒体的发展经历和生存现状

(一)法治媒体的发展经历

法治媒体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重建法治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为宣传党和国家在民主法治领域的方针政策,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法制类报纸相当活跃。极具影响的《法制周报》在当时发行量突破90万份。其他法制报发行量也不低于10万份。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许多地区党报开设法制栏目。2000年,中国报业进入发展期,都市报主流化,主流媒体市场化,法制报经过调整,每个省份只能保留一份,成为各地政法委的机关报。然而,让法制报真正领略市场和感到危机四伏的是2003年中央有关部门的一纸文件,法制报被完全推向市场。报社不但被断了“奶”,发行优势也荡然无存。

从全国形势看,当时法制报面对市场,运作大致分两种情况,有部分法制报效仿一些都市报,增加投资、缩短周期,加厚报纸,卷入了同质化的都市报大潮,结局可想而知。大多数法制报利用各自背景、特点、环境和方式,谨慎面对市场,寻求生存之道。

面对市场,总体来说,眼下绝大多数的法制报,在多重因素制约下,团队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难以完全转化为竞争优势,在整体舆论环境和媒体市场竞争中不是处于强势地位,甚至存在逐渐被边缘化的可能。

(二)新媒体出现,法治媒体与其他媒体面临不同的境况

但面对市场,与都市报受到的冲击相比,法制报的优势仍然存在。优势之一,法制报有着30年的报龄,在当地政法机关占有新闻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仍然是当地党的政法和综治工作的主要喉舌之一。由于各地政法机关和执法部门的特别爱护,容易获得政法机关和执法部门的信息,这是其他报纸不及的。优势之二,对当地政法机关和执法部门来说,法制报是他们获得各类政法信息的主要渠道。优势之三,对公众而言,由于法制报注重权威性、指导性,常常是公众对法律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的重要依据,有较强的公信力。法制报还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体。同时,法制报的广告收入来源有异于都市报,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较小。

三、新媒体时代,法治媒体如何打造品牌

党的十报告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为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十特别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法治新闻宣传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不仅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面对这一有利时机,作为法治媒体,如何从报纸的定位、内容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突出自己的特色,发挥独特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寻找发挥自己优势的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一)整合特有资源,服务核心目标群体

对于一个地方的法治媒体来说,如果没有独特资源,仅仅依靠网络稿件,竞争力就会相对减弱。以《内蒙古法制报》为例,近年来,报社调整办报思路与方向,着重围绕自治区政法各部门的中心工作,做好报道和服务工作,努力成为名副其实的自治区政法、综治、维稳宣传的主渠道、主阵地,继续扩大在自治区政法部门、政法单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为了整合资源,围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与党委政法委合办栏目,与自治区公安厅合办《交通安全周刊》,与自治区公安厅交管局合办《牵手平安 文明出行》,与自治区高院合办《审判专刊》,与自治区司法厅律公处合办《律公之窗》等栏目。这些专栏、专刊从专业视角,准确生动地反映了自治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得到了各级政法部门的认可。在此基础上,报社找准基层政法单位的宣传需求,密切与各盟市、旗县政法单位的合作关系,出版平安专刊,以检务公开、法院动态等专栏或系列报道的形式,扩大报纸在系统内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做到以栏目带动项目。

《审判专刊》汇集全区法院系统的工作动态、审判信息、队伍建设以及重大法治新闻,展现全区各级法院依法审判、公正执法的形象。《审判专刊》已成为全区广大法官学习交流、指导工作、提升形象的重要平台,人民陪审员等法院重要改革工作,都可以第一时间在《审判专刊》上看到报道。

(二)在内容的服务性上下功夫

法治媒体报道内容并不完全是大案要案,对受众来说,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恰恰是他们关注的,也应该是法治新闻报道中的主要内容。房产、赡养、夫妻矛盾、邻里纠纷,虽然这些内容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真实地发生在老百姓身上,他们的个体矛盾可能带有某种社会普遍性。

在法制专业性、权威性方面,报社继续做好《法治・服务》《法治・播报》《法治・前沿》等专业版面,使之集新闻报料、投诉维权、法律顾问和公告服务于一身,实现与读者的零距离互动,为读者提供贴心的权威法律服务。在此基础上,周五报增设了《法治・文化》版,重点刊发中国法制史方面的法律知识点和法律典故、古代法制案例等,丰富了法制专题内容,拓展了法制专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通过与首府多家律师事务所合作,汇集全区最顶尖的法律专业团队,为读者提供及时、全面、权威的法律服务。

(三)提升法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相对都市报来说,法治类媒体在时效性、信息量、贴近性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但作为法制报,也有都市报没有的专业优势,说到底还是要姓“法”,这不仅是法制报作为专业报必须承认的身份事实,也是法制报区别于其他媒体的重要特征,更是法制报稳定、有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一是要突出权威性。具体表现在及时当地人大立法机构、政法系统、政府行政执法机关的重大决策,准确解读法律法规,深刻评述社会热点事件,独家报道重大涉法新闻。

二是要彰显深刻性,即不与都市报拼信息量,而是以深度取胜,通过详尽的评论和专业分析,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也可以通过图表、数据分析等方式,用常识解读新闻,让受众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事件背后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法律问题。

三是要讲求实用性。一方面要为地方党委、政府的民主法治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律舆论氛围,对各级政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的主要战略、创新举措及时报道;另一方面,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做出通俗解读,对百姓常见法律问题及时准确解答,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维权援助。

(四)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长期以来,法治类媒体被看作是地方类法制新闻报道的来源。对特定区域的受众来说,无疑是掌握各种法制信息的媒介。面对眼前的生存和发展困境,法治媒体必须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利用业已建立的品牌效应、成熟的新闻队伍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再造。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法治类媒体已经在全媒体和数字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推出了网站、电子报、手机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手机客户端以及户外新闻视频等各种新媒体产品。

从法治专业媒体的要求和需求上看,媒体融合要以读者、政法单位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为主攻方向,加快多种媒体形式和资源的整合。同时,依托特有资源、政策和市场形态,寻找、发现、培育法治媒体新的特色资源载体服务增值点,把本媒体的本质功能特点,放到为产业链用户提供文化创意服务、产品定向宣传展示服务和信息一对一双向交流服务中去,搭建好报社产业链信息服务和创意营销平台。

立足政法工作大局,充分利用法治媒体资源优势,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提升覆盖率和影响力,实现报纸的品牌效应,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法治媒体的发展步伐才会更加坚定。

参考文献:

[1]新媒体冲击下纸媒发展困境及出路[M].开来出版社,2007.

[2]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J].中国新闻周刊,2014,(2).

法律专业优势篇6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重大改革举措,强调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深刻阐明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军军事法学人才的培养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依法治军条件下军事法学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指出:“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军队越是现代化,越是信息化,越是要法治化。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全面依法治国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保障,是确保部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和高度集中统一的坚强保证。”依法治军是我党的不懈追求,伴随我军建设发展的整个历程。当前,我国军队发展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国安全环境更趋复杂,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显著增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培养军事法学专业人才,增强军队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养,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进一步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世界发展态势决定了国家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环境看,国际体系进入加速演变和深度调整时期,我国安全和发展同外部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急剧变化增大了我国安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我国安全和发展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从周边局势看,我国周边特别是海上安全面临的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某些大国加大力度对我国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我国海上安全环境更趋复杂,一些亚洲国家不断在钓鱼岛、南海等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问题上挑起事端,围绕海上争端的斗争是长期的。这时候法律战的作用就尤为突出,我们要充分重视军事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将他国企图干涉我国岛屿领土争端的事实揭露,指出其所为“合法依据”的非法性,为钓鱼岛、黄岩岛等岛屿一直以来为我所有提供法律依据,以免对方抢占了舆论先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以便赢得先机、赢得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有利于我国尽快解决岛屿争端问题。从世界军事发展看,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紧推进战时法律应用,美军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充分应用法律,巧妙运用军事法赢得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规避了国际武装冲突法的规定,使自己发动的一些存在争议的战争披上合法的外衣。面对这些发展态势,我军要充分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高度警惕他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等旗号侵略、颠覆、分裂我国的危险,高度警惕他国以双边军事性条约的名义公然干涉我国领土争端问题,高度警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被打断的危险,强化在法律上赢得主动的思想,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状态,充分发挥军事法学的作用,确保在法律上站得住脚,在国际舆论上处于主动地位,做到师出有名。

 

二、当前全军军事法学人才队伍建设状况

 

通过深入部队调查了解发现,现在从事军事法学专业的干部,75%不是本专业毕业,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对军事法学知识掌握得不够深入。有的认为该专业发展前途受限,存在面临转业的可能性,思想上不愿意长期从事该专业。军队干部队伍中,能够精通军法专业的全军也没有几个,大部分师旅一级军法专业骨干缺口较大。因此军事法学系统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规模小。军事法学干部进入军区专家委员会的比例较小,军法专家中真正出类拔萃的军法人才也屈指可数,且大部分都是面临退休的老干部。二是层次低。由于部分人专业层次有待提高,因而提高整体层次是必然趋势。在有限的人才中能够在全军叫得响的人才屈指可数,科研革新成果在总部挂号的也不是很多。三是留不住。由于受任职年限和编制的限制,不少优秀军事法学专家转业到了地方。

 

三、关于军事法学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在找准问题、反思教训的基础上军区各级部门必须下决心把军事法学人才队伍建设摆到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认识,主动找位置,积极谋发展,持之以恒抓建设;逐步摸索统筹规划、整体发展的军法人才建设模式,突出人才的培训机制、合理优化管理机制,使军法人才队伍建设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是改革培训模式,完善培训机制。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内配和外培、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对实践性强、理论要求高、自学有困难的法学课目,可挑选有一定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人员送院校深造、赴军事法院观摩实习;内培要逐步推广模拟化、网络化、电教化的培养模式,实现培训方式的根本变革。依托军事院校开办军事法学专业培训班,跟踪外军军事法学发展趋势,抓好学习和知识更新,提高军法人员的办案处置能力;依托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集中部队法学技术骨干定期实习,解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保障问题;依托基层单位为基地,采取以干代训的形式,组织军法人员开展军事法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军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整体能力。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综合性,改变传统的专业划分和“单一型”训练模式,使军法专业人员一兵多用、一专多能,增强综合法律保障能力;要加大科技含量,把培养人才的重点从重体能、重传统知识、重一般技能,转到重智能、重高科技知识结构、重高技术技能上来。在培训方法上,要强调主动性,改变讲授式、灌输式的被动训练,培养提高官兵的创造思维,不断增强官兵运用法律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培训方式上,要按专业分组、按层次编班、按任务组队,解决“一锅煮”“吃不饱”与“吃不了”的问题。有计划地选择一批重大纠纷案件,集中专业人才攻关,在实践工作中发现和培养骨干人才;根据法律现状和发展趋势,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赋予学术带头人以专业指导和人才培养的职责,发挥他们的事业开阔、前瞻性强的优势,推动法治建设和法律人才的同步发展,努力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强、业务能力精的军事法学保障人才。

 

二是转变用人观念,完善使用机制。在军事法学人才使用上,要善于发挥专长,不以文凭、资历论长短,不求全责备,不纠缠细枝末节,可以在任用的同时抓好教育引导,放到适合的岗位上用其所长。每年在全军开展法律实务处置比拼活动,通过比较处置涉法案件的数量、质量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设立军法专业人才库,人才库干部骨干的转业必须经过业务部门批准。要大胆提拔使用优秀尖子人才,委以重任,为他们创造用武之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人才管理上,要加强动态控制,注意保留人才。在法学人才保障部队范围内,积极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交流,调余补缺,避免造成人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要加强专业管理。对法学专业的人才,可以从地方特招入伍,以优化人才结构,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整体效能,避免出现大进大出和断层现象。要完善法学干部的“双重管理”机制。法律实务干部既要纳入干部部门的统一管理,又要纳入法律实践部门的业务管理,通过建立法学干部档案,完善考评目标和措施,加大法律业务部门参与和业务干部管理的力度,促进人才队伍的整体优化。要搞好合理搭配,优化组合,凝聚法学专业人才群体的智慧。

 

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激励机制。首先,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法学专业人员提高素质开“绿灯”。鼓励他们参加司法考试、进修学习,尽可能为他们解决一些费用。完善政策规定,建立激励机制,本着重实绩、重技能、重发展的原则,对法学知识过硬、工作业绩出色的骨干,优先调职晋级、优先立功受奖。对科研成果突出、在法律实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要勇于打破条框限制,要以成果和实绩论“英雄”,积极为他们提前晋职晋衔、晋升高职铺路搭桥,同时也能加速他们向高精尖人才的跃升。要大胆启动利益杠杆,每年给与做出特殊贡献的骨干人才按2-3%的比例提前晋职晋衔,还可设立“最佳成果奖”和奖励基金等,重奖娴熟运用法律思维处理实务的人员。其次,要叫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口号,完善目标管理机制,加强定期考评,对法律工作平庸、无所作为的要进行岗位调整,使法学人才干有甜头,想有奔头,一心扑在事业上。

 

法律专业优势篇7

 

一、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概述

 

1.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学专业四年制的学习过程中,实践教学穿插在课程教学之中列入了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二年级暑假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在法院、检察院系统参与法律实务的见习与实习。例如在湖北省秭归实习基地建立的以秭归县人民法院、毛坪镇人民法院等地构成的法学专业实习网络。另一部分是在进行完大学三年级的知识学习后,可以通过学校组织指定或者学生在户籍所在地自行联系与专业相关的单位进行毕业实习。

 

2.课程教学与实践模拟相结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学专业学习过程中,除去进行课堂理论学习之外,还相应配置了模拟法庭的相关实践课程,包括:刑事模拟法庭、民事模拟法庭以及行政模拟法庭。法学专业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专业老师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当学生出现专业困惑或者原则性错误的时候予以一定的指导和改正,最后以一场学生自己参与主导的模拟法庭作为课程结束报告,由专业老师给出得分与评价。学校新近购置安装了“法律诊所软件”、“诉讼实务软件”,为法律实践提供了师生交互的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分小组、分步骤模拟完成法律实践。

 

3.课程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法学实习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实务部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再给予点评与指导。即使是在课程学习中,专业课老师进行课堂教学与讲解之后,学生独立自主去图书馆等相应资料收集机构对所学知识进行补充与整理。学习过程中,专业教师会将小组学习与写作加入至课堂学习过程中,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个课堂上遇到的专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小组成员在课堂上以幻灯片或者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讨论,锻炼学生自身收集知识与理论以及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理念不够明晰。教学理念的缺乏,直接影响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及其质量的高低,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但没有从事过具体的司法实务工作,缺乏司法实践经验,实践教学往往是“纸上谈兵”,需要加强教师实践知识的储备。理想的法学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相应司法实践经验,能够驾驭和解决法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指导学生的法律实践活动。

 

2.实践教学缺乏统筹安排。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依托的平台主要包括实习基地、模拟法庭、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实验室、法律诊所等。实习基地、模拟法庭在20世纪末法学本科专业开办以来就已随之建成。2009年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正式启动“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实验室”建设,该实验室于2012年2月被批准为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着力探析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重大法律问题。学校于2014年12月建成法律诊所,旨在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学习态度、职业技巧和责任感。由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习基地、模拟法庭、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实验室、法律诊所建成的时间先后不一,有其逐步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其作用的发挥也表现为各自为政,还缺乏相互支撑、体系化运行。

 

3.实践教学的特色不够凝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实践教学方面有自身特点:一是实践教学目标是培养行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课程的设置上更加重视应用性与专业性,为学生进入相关行业就业或创业做准备。二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开展实践教学,旨在把学校优势资源和力量运用到与行业相关的实践教学中,并不断加强学校的学科建设,从而不断扩大它在行业学科中的地位和优势。三是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多数与行业之间具有与生俱来的联系,与相关行业也具有密切的互动传统及优势,始终恪守为行业服务的办学宗旨。[1]目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学实践教学虽然围绕行业特色开始探索,但实践教学的特色还不够凝练,不利于提升学校实践教学的影响力、竞争力。

 

三、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总体设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资源环境特色的专业优势,应在法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处理环境与资源纠纷的能力,建立起有资源环境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1.资源环境特色法学案例教学。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法学案例教学课中,通过与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实现案例档案的共享机制;参考国外环境法领域的经典案例;借鉴国内权威的环境法案例教材等渠道,教师提供精选的具有专业性、时效性、疑难性、争议性的案例。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讲述,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生动形象地解释法律内容,深刻揭示其法理内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教学法有教师讲解、答疑,学生讨论、辩论,可以迅速形成活跃的气氛,学生置身于这样氛围中极易激发创造力,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运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与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进一步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实现学习与创新的结合。

 

2.资源环境特色的模拟法庭教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将模拟法庭作为法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来建设,制订详细的专业培养计划,明确规定实践课程开设的学期和次数,引进和建设一批实用的教学课件,配备实践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大学本科阶段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课程开设模拟法庭课程。首先,收集和撰写模拟法庭案例,应紧扣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市场化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例如案例排污权交易的理论与制度创新、公害民事侵权救济中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举证责任倒置和因果关系推定的公平适用的法理基础等。案例准备好之后,应根据案情将学生分为审判组、原告组和被告组,分组后,学生可以根据各个组在案件进行中的功能自行分配角色。环境资源领域的利益诉争焦点往往集中在侵权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证成上,所以各组学生在研究讨论案情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模拟法庭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对模拟法庭的全过程做一个总结,对庭前准备、庭审上的表现等都要做出点评。

 

3.资源环境特色的诊所法律教育。“诊所式”法学教学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兴起的法学教育方法。[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一所以地质、资源环境类专业为优势的综合性大学,法律诊所教育的课程设置也要突出资源环境特色,充分利用学校优势、法律资源和师生力量,使学生既拥有一般法律实务的能力,又具有环境民事、环境刑事及环境行政等实务方面的能力。在实施诊所式法律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案件的难易程度要适中;二是教师“临床”指导应适时;三是法律诊所式评价应具激励性。[3]学生在学习期间,工作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安排值班受理相关咨询;二是联系实践基地在基地中实施学习任务;三是法律问题,完成法律程序。修完课程,经过法律诊所教师的考核,合格者可以获得学分。

 

4.资源环境特色的法学实践基地教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律人才培养教育有着鲜明的资源环境特色,它依托学校地质、资源环境类专业优势学科,以培养复合型、实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突出资源环境优势和特色,以地质资源、勘探、工程、环境企事业单位开发为主,积极开拓法学实习基地和单位,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或见习;联络公检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以及司法服务单位,为学生进一步接触实际案件积累一定经验。利用我校校友会系统的校友联络信息和已经搭建的成熟交流平台,建设少数有规模的法律硕士实践基地。

 

5.资源环境特色法学实验室教学。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部依托地质、资源环境优势学科寻求结合点,大力发挥“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的作用,开展实践教学,并充实我院法学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背景知识。目前,实验室已经接纳了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立法与执法调查,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开展国土资源特色的法律实务实践,强化学生对资源环境法律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国土资源法律实地实践包括实地调研和实地演练。

 

实地调研是由实验室安排学生深入基层国土部门进行数据采集和调研,参与式观察一线法律纠纷的实际发生状况,将课堂所学法律理论知识与法律实践相结合,对国土资源法律的实施效果做出有针对性的分析,从而加强学生对国土资源法律的理解和掌握。实地演练,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国土资源特色案例,并在一定的实地背景下,让学生模拟进入国土资源法律实务,引导学生用法律人的眼光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并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法律专业优势篇8

1、市司法局加大律师党组织建设力度,积极发展律师党员。今年各所已有4人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1人已经通过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充分调动律师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律师党员的主体作用,在律师党员群体中开展了创先争优擂台赛,按照“五个一”的标准规范了党员活动的阵地,推动我市律师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通过活动开展,涌现了一批优秀党员律师,去年我市丹阳所党员律师伍尤会被评为“全省优秀青年律师”、“青年岗位能手”,今年又被市评为“优秀青年卫士”的称号,惠湘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翔兰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党员律师”,为我市律师赢得了美誉。

2、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律师队伍建设。我市律师队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注重发挥律师职能作用,突出律师行业特色.一是公开承诺有落实。为了紧扣活动主题,立足律师本职工作岗位,突出律师行业特色,发挥律师职能优势,使公开承诺更有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市律师行业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积极开展调研,结合我市律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公开承诺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公开承诺工作的分类指导,引导律师党员既注重体现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又注重结合岗位实际。到3月初,各律师事务所党员律师将公开承诺的内容提交支部会议研究讨论,通过后,以公开栏的形式向党员、群众和服务对象公布,接受监督。从工作开展情况来看3个所和3名党员基本上都落实了2012年公开承诺的内容:全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1件,公益捐款4600元,参与接待130人次,义务法律咨询4500人次,下乡开展法律服务6人次,律师事务所及党员律师实现了“零投诉”。二是开展“党员律师为民服务活动”,掀起律师行业创先争优活动新高潮。按照全国、省律协、市律协统一部署要求,市司法局党委在全市开展了“党员律师为民服务百日活动”。要求各所要充分运用本所电话搭建百日法律咨询热线平台,公开热线号码,每天安排党员律师或非党积极分子值班提供电话咨询;设立法律咨询岗,每月开展一次集中义务法律咨询活动,方便基层社区群众就近进行法律咨询。开展律师农村服务行活动,组织律师下乡开展法律宣传,四月中旬,联合遥田乡司法所开展了一次宣传活动。义务法律咨询68人次,受到当地老百姓的好评。三是“万名书记讲党课”活动,提升了党员律师队伍素质。8月17日上午,市律师联合党支部举行了支部书记讲党课学习活动。局公律股股长、律师联合党支部书记在会上作了题目为《如何加强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建设》的专题讲座,讲课内容从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及今后在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中,要积极发挥律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建设的具体做法,鼓励广大党员律师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仿作用。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指出了目前律师党建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充分发挥律师行业党组织和律师党员作用的有效途径。党员律师以及入党积极分子认真聆听了讲座并深受鼓舞,课后每位律师都对讲课做了评价。通过这样的讲课,为每位党员律师开展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好的现实教育意义。

二、律师行政管理工作

1、严格标准,认真做好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年度考核工作和专项执法检查工作。2013年度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年度考核工作和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我们按照省司法厅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精心安排,严格标准、认真核查。为做好年度考核工作和专项执法检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成立了考核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二是工作人员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三是制定了考核和检查工作流程,从分管领导到公律股股长都严格按流程规定的程序操作。四是严格了工作纪律,工作人员各负其责,互相配合,互相监督。五是实行审核备案制度,按照的要求严格审核,由分管领导审批以后,再统一交局公律股备案并上报。

我市共有3家律师事务所参加年度考核和检查,其中,合伙所2家,国资所1家,3个律师事务所考核等次为合格,38名律师考核等次为称职,有1名律师未参加或暂缓年度考核。3所今年实习律师一共是7人,新执业的律师3人。各所无一例违法违纪案件

2、健全完善制度,规范执业行为。市司法局多次研究,今年重新制订了《市司法局律师机构年度考核工作制度》、《市司法局律师执业证申领初审工作制度》,确保每个执法执业环节有章可循。

3、组织和动员全市广大律师充分发挥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深入开展“律师三个参与”专项活动。市司法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律师工作的实施意见》,更好地整合多方资源,培育社会复合主题,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全市基层矛盾调解、等纠纷解决机制,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平安的建设,在我市律师行业中开展了以“法律服务生活、法治提升品质”为目标的“律师参与、调解、推进依法行政”的“三个参与”活动。一是组织律师参与工作。首先组织律师接待群众,去年在我市市政服务中心成立了专门有律师负责的群众来访窗口,实行律师值班制度,促使律师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引导其按规定程序申请法律援助,今年以来,我市律师共接待咨询380余次,咨询转援助10次;二是促进律师协助部门,对群众进行疏导和分流,促进依法、有序,达到解决矛盾和争议的目的;三是要求律师随时对上访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协助有关部门对无理上访人员做好息诉工作;四是促进律师参与部门和各政府部门机构的案件的处理。接受部门的委托,参与重大、复杂、疑难涉法事项的研究和法律论证,提出法律建议,截止目前,我市律师共参与处理案件4件,其中重大疑难案件2件;

三、律师行业管理工作

1、认真组织全市律师业务培训。首先督促各所律师上点晴网及时听课,其次积极组织各所律师参加省律协开展的高层次专业培训活动,组织律师参加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培训活动,做到了参加培训率100%。另外还组织参加了《民事诉讼法修正案》高端论坛、以及组织各所主任参加了湖南省律师事务所管理创新论坛。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律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

2、加大法律援助力度,竭力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今年,全市律师共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121件,其中民事案件共89起,刑事法律援助案件21件,为受援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376.2万元。

上一篇: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范文 下一篇:中医内科专业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