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范文

时间:2023-11-09 17:30:50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1

关键词:灌溉系统 经济效益 分析

(一)投资 保护地灌排工程投资是指工程项目全部完成达到设计要求所需付出的全部资金,即花费在保护地灌溉工程建设上的全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

保护地灌溉工程投资一般包括:

①永久性工程的投资,包括主体工程建筑物、附属工程建筑物,以及配套工程的投资、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

②临时性工程的投资。

③其他投资,包括工程占地,处理工程的不利影响费用,勘测、规划、设计和科学实验等前期费用,生产用具的购置费用,管理费用,培训费用,预备费和其他必要的投资等。

对于配套工程投资,在规划阶段,可按扩大指标进行估算;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对灌(排)渠沟一般可参照概算办法进行计算,对灌排渠(沟)以下的固定渠系和田间工程,可按扩大指标进行估算。其所采用的扩大指标,应根据类似工程或典型工程设计资料分析确定。

(二)年运行费 年运行费用或称年经营费用是水利工程经济分析中另一个重要经济指标。它是指水利工程设施在正常运行期间需要支出的经常性费用,包括燃料动力费、维修费、管理费、补救和赔偿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等。因为这些费用是年直接花费掉的,所以也称直接年运行费。

对水利工程而言,年运行费除以上所述的年直接开支的运行费外,还要对各类固定资产按一定的折旧率每年提取折旧费。它是工程管理单位每年从毛效益中需要提取的一项特殊支出,即工程使用寿命内无形消耗掉的固定资产,所以有人把折旧费称作间接年运行费。

为了便于计算,在经济分析中通常规定,所谓年费用(或称年成本)即包括直接年运行费和间接年运行费两部分。所谓年运行费则仅指直接年运行费用。年运行费计算方法如下:

(1)燃料动力费是指保护地水利工程设施在运行中所消耗的煤、电、油等费用。它与各年的实际运行情况有关,其消耗指标可以根据规划设计资料或实际管理运用资料,分年统计核算,求其平均值。对缺乏实际资料或规划设计阶段,可参照同地区类似工程设施的管理运行资料分析确定。

(2)维修费主要指保护地灌溉工程中各类建筑物和设备的维修养护费。一般分为日常维修费、岁修(每年维修一次)费和大修理费等。日常维修养护费可按照相应工程设施投资的一定比例(费率)进行估算,也可参照相同地区同类工程的实际开支费用分析确定。大修理不是每年都进行,为了计算方便,一般将大修理费用平均分摊到各年,作为年运行费的一项支出。可按投资一定比例进行结算。

(3)管理费包括工资、附加工资和行政费及其他日常费用等。这项费用的多少与工程规模、性质、机构编制大小等有关。一般可按年管理运行费的一定比例确定,或参照类似工程的实际开支费用分析确定。

(4)补救和赔偿费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有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但保护地灌溉工程的这项影响一般较小,可按总值平均分摊到各年。

(三)效益计算 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指工程建成投入管理运用后,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效益,它是指工程建成以后对整个国民经济全面的影响,从而为全社会提供经济效益,增加国民收入;二是间接经济效益,或称经营管理效益。

1.灌溉效益灌溉效益是指修建灌排工程以后,在相同的自然、农业生产条件下,比较有灌溉措施和无灌溉措施或采用不同灌溉模式时的农业产量(或产值)。其增加的产量(或产值)即为灌溉效益。保护地灌溉效益计算有两种方法,即产量对比法、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法等。

(1)产量对比法

①纵向对比法:是指某一保护地(或面积)在修建灌溉工程后作物产量与本建(或未改建)灌溉工程前作物产量相比较,其增加部分即为灌溉效益。由于采用产量对比法时有些条件发生改变,如年份等,所以常常以平均增产效益表示:

②横向对比法:简单地说就是同类地区采用灌溉工程与不采用灌溉工程时比较其效益变化。式中Yo--未采用灌溉工程或未改建灌溉工程时的平均产量。

(2)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法保护地增产通常不仅仅是通过灌溉工程增产,通常伴随着其他农业措施,如种植制度、施肥等。因此,效益增加的一部分是由于采用灌溉工程后产生的,计算时应考虑这一影响。其计算式为式中C--灌溉分摊系数,可根据历年产量资料分析,或采用同类地区试验资料确定或按规范确定。

2.排水效益保护地往往因暴雨或大雨造成环境积水过深或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而造成涝灾,排水效益通常可以用实物量或价值量来表达,其中实物量的表达方式通常有:绝产面积法、减产量、绝产率、减产率等表示,有时也考虑一些由于积水浸泡而造成建筑物损失等。其实物量表达方式如下:

绝产面积法:通常涝灾(或渍害)有轻重之分,排水工程建成后将会减少受灾面积,但无法准确定出其效益。实际工作中通常用减少的绝产面积来表示排水措施的效益。

减产量:以涝灾引起的减产损失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实际操作时往往有一定的难度。

绝产率:是涝灾区绝产面积与涝区总面积的一个比值。该指标是一个相对指标,运用这一指标表示排水效益,便于在条件类似区域计算采用。

减产率:是以涝区正常产量的损失程度来表示的一个相对指标。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损失率来表示。

(四)经济效益 分析保护地灌排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就是比较工程的投资与效益在经济上是否可行。或对满足同一目标的较多工程方案,进行分析、计算和比较,选择出建设单位既能接受、投资效益又高的工程方案。保护地灌排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静态分析法;另一类是动态分析法。为了便于应用,现就这两种方法叙述如下:

1.静态分析法为不考虑资金的利息所做的分析比较,通常称为静态分析法。该方法指标通常有益本比法、年折旧费用最小法等。

(1)回收年限(益本比法)工程建成运行后,逐渐通过效益积累全部回收投资的年限。通常表示为

工程设计中的方案比较,除上述回收年限外,还必须考虑追加投资或方案间投资差额回收问题,通常称为抵偿年限。其计算公式为

我国一般采用的标准抵偿年限为3~5年。对于效益相同的各方案优选时,可以参考年折旧费用最小法。

(2)年折旧费用最小法对于效益相同情况下的多种方案,采用此法较为简便。而根据上述追加的投资抵偿年限法,选择最优方案,都是根据标准值计算的。即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2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经济增长;基础设施

长期以来,金融和经济之间的关系都是宏观金融研究的重要话题,然而在研究领域存在大量关于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因果关系,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静态分析及金融发展趋势的探讨文献,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强度系数,尤其是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动态分析的成熟理论模型则少之又少。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在开发性金融的催化下,物质和人力资本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诠释和发挥,表现出巨大的经济外部性。从这个层面来说,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动态分析研究意义不可小觑。

一、开发性金融与一般金融的本质区别

开发性金融作为一种主要金融工具,是依托和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和遵循一般金融运作规律的金融形式,其特殊在于其不以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目标。在市场尚未形成抑或是市场发育不成熟、领域功能发挥失常等情况下,其坚持政策性,遵循一般金融规律运作实际上是一种供给导向型金融,在发展模式上更多的表现出金融发展的超前性与主导性。然而,一般金融其核心目标,也就是其商业目标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属于金融企业,对象为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实质上是跟进型金融。在发展模式上越来越多的表现实体经济的增长而引起的金融机构、资产产生更多额外需求。为了满足仅仅经济增长的需求,金融部门需要在第一时间跟进,以此来促进金融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决定性作用。其基本思路总的来说可以总结为:经济增长、金融需求、金融供给和金融发展。

二、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动态研究

借助于对开发性金融与一般金融的比较和分析,不难发现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相比较于一般金融而言是截然不同的。在国际上,通常用的是度量指标,譬如金融相关率、银行重要性指标、金融深化率等,这些都反映出了一般金融的规模、配置、运营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并不能将一般金融的整体效应全部反映出来,更不用说度量一般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真是强度了,仅仅反映出来的是一般性金融某一方面的特性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关系的相对强度。现阶段,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这些指标体系有了一定的改进。

1、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根据开发性金融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路径来看,接下来主要从两个阶段来测量其对开发性金融的影响强度。首先,开发性金融对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作用强度的测量。在这一阶段,开发性金融计量指标侧重于选择开发性金融季度信贷总额CDB,譬如基础设施、国家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等投资领域。换句话说也就是计量指标可以选择基础设施季度投资总额CII,这是源于国家开发银行高比例的贷款额都转向了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国家开发银行有所改革,前后变化起伏大的同时,使得口径难以达成统一,因而开发性金融季度信贷总额CDB数据的选取范围定在2000年第1季度至2005年的第四季度,总共24个季度数据。同时,这一时期的运营比较稳定,因而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计量分析的可信性。而基础设施季度投资总额CII选取的数据跟开发性金融季度信贷总额保持一致,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根据开发性金融投资现状和国内外常用做法,2000年到2002年开发性金融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主要涉及到电力、煤气、交通运输业、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电信业等项目。

其次,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反作用于经济增长作用强度的测量。这是第二阶段,而这一过程中计量指标选用基础设施季度投资总额CII,经济增长衡量指标选用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数据选取的是2000年第1季度到2005年第四季度,总共24个季度。尽量避免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本文所使用的数据都为调整后的;而为了消除时间序列而到来的异方差影响,本文对CII、CDB和CII都进行了数化处理,分别记为LCIISA、LCDBSA 和LGDPSA。

2、计量模型的选取及介绍

从开发性金融对经济作用路径和作用时效来分析,本文选择的模型是夸克自回归模型,这样不仅能将开发性金融当期作用效应与长期作用效应都反映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此模型的前身是预期模型与存量调整模型。在创造性的改进之后,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分布滞后模型个数,而且还可以消除多重共线这一难题。基本模型是:Yt=C1+C2Xt+C3Yt-1+vt。这一模型不但能够将开发性金融作用于基础设施投资长短期的强度测量出来,而且还可以测出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作用强度。与此同时,还能够测出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作用强度。

3、模型计量分析过程及解释

模型计量分析过程中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性调整、对此模型系数回归分析以及消除异方差不良因素都是借助Eviews5.0软件包来完成的。根据开发性金融基本作用途径老看,上文将计量分析过程分为了两部分。从第一阶段模型计量分析结果不难发现,计量分析的各项检验指标都可以通过显著性检验,该模型也显示出了开发性金融作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程度较高,短期作用强度是0.31。那么,这就意味着在短期时间内,开发性金融贷款总额相对增加1个单位,基础设施投资总额则相对增加0.31个单位。而从长期作用强度来看,开发性金融贷款总额相对增加1个单位,而基础设施投资总额则增加0.69个单位。比较长短期作用强度而言,可以得知开发性金融长期作用强度要高得多,这与开发性金融的功能特征是相符合的。而从第二阶段的计量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计量分析的各项检验指标,不包括常数项,均可以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基础设施的长期作用强度也要比短期强得多,也符合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征。

总的来说,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基础性投资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对经济增长影响强度的衡量也十分到位,相比较于一般性金融而言,其更能够将开发性金融的本质特征反映出来,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单俏颖.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庞皓、李南成、史代敏.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运行的关联性分析[J].财经科学.2001年02期

[3]徐芳、贾彦东.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四川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3年05期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3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电力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涵盖范围广等特点,其工程造价的管控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投资决策阶段是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阶段,加强电力工程决策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对与保障工程造价的科学合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力工程决策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

【关键词】

电力;决策;投资;阶段;技术;经济

引言

随着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电力建设事业的发展与技术经济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目前电力工程造价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电力工程的发展。因此,在电力工程决策阶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1技术经济分析概述

1.1技术经济分析的任务与内容

技术经济分析的任务是根据技术与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对实现某一预定目的而可能采用的各种不同的技术政策、技术措施、投资方案进行技术与经济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评价,找出经济效果较佳的方案作为决策的依据。技术经济分析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研究的问题,大到国家各项技术经济政策,小至企业各项技术经济措施和方案。

1.2技术经济分析原则

1.2.1满足需要可比性原则

任何技术方案均有满足的特定需要。所有电力技术方案为了满足其特定需要所提供的有效成果必须是相同的,或者彼此之间能相互代替,为了达到同一需要的不同技术方案之间才具有可比性。在电力技术方案比较中,如果各种方案在满足社会需要的数量和质量上不同,必须通过适当的调整,把原来不可比的环境、条件、需要、指标等转化为可比的,使不同方案具有等同的使用价值,这样技术方案才具有可比性。

1.2.2总消耗费用计算范围的可比

为了使各方案在消耗费用上具有可比性,既要考虑各方案本身的劳动耗费,也要考虑各方案引起的相邻部门的劳动耗费,进行综合效益的分析比较.但是,实现任何一个方案所影响到的部门非常广泛,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只要把那些今后直接维持建设方案长期生产所必需的相邻部门的劳动耗费,计算到相应方案的总劳动耗费中。

1.2.3价格指标的可比

当产品的价格与价值基本相符时,可直接采用实际价格进行计算.当某些产品的价格与价值相差很大时,应对所采用的实际价格指标进行修正.当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时,不仅要采用相同意义下的价格指标,还要采用相同时期的价格指标。

1.2.4时间因素的可比

时间是否一致对不同的技术方案的比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了使方案在时间因素上具有可比性,必须考虑以下两个条件:①必须采用相同的计算期;②必须采用相同的基准年。

1.3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步骤

(1)建立各种可能的技术方案:围绕所要实现的目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所收集的各种原始资料,从各种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角度出发,建立各种可能的技术方案;(2)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初步分析;(3)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计算:进行技术经济计算:①要明确研究的问题的范围,对不同的方案所考察的范围应当一致;②要明确不同的方案的差别,把各方案的共同点舍去,只研究方案之间的差别;③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4)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比较,选出最佳方案。

1.4电力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1.4.1盈亏平衡原理

盈亏平衡分析法是项目或技术方案决策者从经营保本、盈亏的角度来预测项目或技术方案投资的风险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对项目或技术方案投入后的盈亏平衡点或保本点的预测分析,从而判断该项目或技术方案的投入可能会承受多大的风险大小,或定量找到不会发生亏损的经济界限,并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

1.4.2成本效益比法

成本效益比评价法,首先按评价对象的功能对项目或技术方案进行功能分析,然后进行方案评分。在技术方案评分中,成本比例起着权衡方案优劣的关键性作用。在预测成本构成中,还需进行敏感度分析,此方法对于评价电力工程项目的预测方案较为适用。

1.4.3价值工程法

所谓价值工程是指通过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功能分析,使目标以最低的总成本(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价值工程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对选定研究对象的功能及费用分析,提高对象的价值。

1.4.4概率分析方法

概率分析方法是运用概率论的基本原理,研究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对电力项目经济评价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由于概率分析要利用概率论方法进行计算,其分布结果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相关变量概率判断的正确性。因而,一般应该根据过去事件发生概率的经验,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预测和推算出今后将要采用的数据。一般在对某电力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很多变量因素都难以肯定,分析中采用的很多变量都带有预测性。因此,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概率分析,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许多方法如灰色理论法、神经元网络法、模糊分析法等等。

2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特点

电力工程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因而在投资决策阶段是可行性研究是工程建设前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目前其他建设工程项目也需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但是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具有其自身的特点:①目前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粗放,没有实现对具体工程的分析,仅仅是参考一些类似工程进行比较简单的分析;②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技术;与此同时,电力工程施工条件都比较复杂,因而对电力工程建设成本的影响因素的控制是比较难的;③电力工程造价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并且很难对其进行控制;④电力工程在建成投运之后通常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之后才能够将投资成本回收,因而这就要求项目财务评价需要和投资估算同时间完成;⑤在对建设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时,需要将输变电工程的整体作为一个单位,全面的分析、比较和评价经济技术。

3决策阶段电力工程技术经济的影响因素

电力工程投资决策阶段技术经济分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3.1项目经济规模决策

一般来说,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大,电力工程的造价也就会越高。但是要知道项目合理的经济规模与工程的造价是不存在必要的联系的。在决策阶段,技术经济分析人员主要是根据项目的规模效益、技术水平、社会因素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来对合理的项目经济规模进行确定的。

3.2建设标准水平

在电力工程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高低的重要因素就是建立标准水平。建设标准作为编写可行性研究的基础,对对工程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价的客观标准。工程造价很大程度上受到建设标准的影响,如果建设标准过高,那么可能会导致工程投资浪费;而如果建设标准过低,会导致工程项目抵御实际承受能力,不能做到高效运行。

3.3项目建设地点的选取

建设的地点的选取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项目工程造价的高低。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要尽量选择国家发展规划的地区,利用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政策尽可能的压缩项目的造价。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和水文情况,做到经济合理性。

3.4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确定

生产工艺的原则一般是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它技术合理性与经济可行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设备作为项目最积极、最活跃的投资,是项目获得预期效益的基本保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投资占电力工程造价的比重越来越大。设备的选用也应该遵循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

4电力工程决策阶段技济工作的措施

4.1加强对投资决策阶段的科学管理

要积极借鉴国外同类工程对投资决策阶段的管理,形成科学化的项目投资决策管理流程,以提高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准确性。对于投资估算工作也应从经济角度向投资方进行可行性论证,要向投资方证明所投建项目具有可投资性以确保投资者的利益。

4.2严格执行符合电力行业自身特征的造价计价方法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符合电力行业自身特征的造价计价方法。要做好技经分析工作,就要严格执行当前的造价计价方法,并在全面分析所投建工程的特点、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工程项目的造价方案。

4.3改善前期工作

在决策阶段的初期,需要全面并且细致的调研电力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工程建设标准、施工工艺、自然环境、设备材料等一些较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实现在决策阶段对工程投资进行合理的控制。

5结束语

在电力工层项目建设中,技术经济分析是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中,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要相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实现经济的合理性,重点还是在于决策阶段是技术经济分析。上文主要阐述了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特点和方法,希望对电力工程的技术经济工作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杜方毅 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参考文献

[1]陈阿丹.电力工程在可研决策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9):29~31.

[2]李囡囡.关于电力工程决策阶段技术经济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78~79.

[3]胡洪.技术经济分析在开发新产品中的应用[J].中国建材,1990(09):20~21.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4

关键词:维修方法;经济评价;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价值工程; 增量效益评价法;

1、研究背景

建筑领域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很长一段时期是保证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首要条件。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建筑物逐渐进入维修加固阶段,导致了各地区工程事故的频繁发生,这就促进了维修加固行业的兴起和发展。而且随着旧有建筑规模的不断增大和步入中期使用年限,建设重点已经逐渐由建筑设计和施工转向在役建筑物的维修、加固和改造等方面,且发展越来越快,已逐渐成为建筑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2、研究手段

对在役建筑物的维修决策过程可以作为一个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经济评价的目的在于有效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使决策具有有效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任何工程项目的科学决策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关键。经济评价是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评价分析报告是投资者决策投资的重要依据。选择客观、恰当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对正确的进行投资决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制定维修改造项目的实施方案

在对维修改造项目进行现场调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不改造、改造、维修、增加面积的加固等),并运用数学工具对方案进行评价,确定可行方案及最优方案。

(2)对各方案进行财务评价,确定可行的方案。

采用财务评价方法,保留可行的方案,剔除不可行方案。对维修改造方案的经济评价采用增量效益评价法,选用增量净年值ΔNAV作为评价指标,ΔNAV>0的方案为可行方案。

(3)对维修改造项目的功能进行评价,并计算其功能系数

分析影响维修改造项目功能评价值的主要因素,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功能的权重,对各方案分别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得到各方案的功能评价值,根据公式计算各个方案的功能系数。

(4)计算各方案的成本系数

由于各备选方案的寿命期不同,可选用年成本()作为各方案的成本分析指标,成本在计算时一般包括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为两者之和。

在本文中,建设成本为维修改造方案的实施成本(维修改造成本)和预计停产损失(针对工业建筑而言),计算时应按年平均分摊的成本。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计算公式:

式中 -第个实施方案的维修改造成本和预计停产损失之和,(万元);

-依据第个方案实施后建筑物的剩余寿命(年);

-基准收益率,本文取=10%。

对于工业建筑物来说,维修改造方案年使用成本为设备的年运营费用与厂房维护费用之和减去改造后预期增量收益。对于普通民用建筑物来说,则没有生产设备的运营费用这一项。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年使用成本不是等值的,应该计算整个寿命期内各年费用之和,然后再计算出各方案的等额年金作为年使用成本。计算公式:

式中 -方案计算期内第年;

-设备年运营费;

-建筑物年维护费用;

-预期年增加收益;

-复利支付现值系数;

-等额支付系列资金恢复系数。

计算各方案的年成本为:,再由式公式计算各方案的成本系数。

(5)计算各方案的价值系数

由以上计算出的和,由价值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出各方案的价值系数。

(6)确定维修改造方案中的最优方案。

由计算出的各实施方案的价值系数判定最优方案,即选择价值系数比较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3、方案评价过程中有关参数的确定

(1)各方案成本的确定

运用增量效益评价法对维修改造方案作出可行性判断,然后再利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维修改造各方案之间的比较优选。对于维修改造方案而言,评价的是各方案追加的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功能提高水平,因此都具有相同的原有资产。为了便于计算,本文不对成本做详细的划分,只是按使用年限做了分摊。

(2)对于民用建筑剩余寿命的计算

对于一般的民用建筑物的剩余寿命的计算,可以按下式计算。

式中 -民用建筑物的损坏系数,一般取值1.4;

-房屋的折旧率,即房屋耐用寿命的倒数,随结构类型的不同而取值。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耐用寿命一般为50~100年,故取=0.02-0.01;砖混结构的多层住宅耐用寿命为50~80年,故取=0.02-0.0125。

4.通过增量效益评价法的结论对建筑物维修方法进行经济评价

(1)通过计算维修改造项目投入的费用和产出的效益,进行多方案比较,对维修改造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分析论证,以此为建筑物维修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2)通过分析维修改造项目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确定维修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应采用"有无对比"原理,并且一般情况下采用增量效益评价法就能够满足经济评价的要求。对维修改造项目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估算维修改造项目所用的投资及可能带来的收益,计算财务评价指标,对各方案的直接经济效益进行对比评价,由此确定项目的可行方案。

(3)在财务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了功能与费用之间的关系,利用价值工程法将功能与费用、技术与经济结合在一起进行经济评价,实现以较少的投资获得较大的功能,更合理实用,可操作性比较强。

(4)依据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技术的特点和价值工程技术的特点,将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应用于价值工程中,两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寻求最佳方案的理想选择。

(5)对维修改造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全寿命周期成本为维修改造成本和维护成本。进行功能分析时,以建筑物的综合功能为目标,综合考虑经济性能、社会性能、环境性能、安全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功能,从而使价值工程分析过程更加完善,更具有说服力。

(6)在进行功能分析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功能权重,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功能分析的综合评判模型,确定各方案的功能系数。这两种方法与价值工程相结合,不仅较好的反映了功能的模糊性,而且使功能评价的结果更有实用性。

本文的功能评价虽然是从建筑物的综合功能进行了评价,但考虑因素仍有欠缺,如没有将规模的大小及投资效果系数作为功能的一部分来进行分析,在以后的工作中,尽可能的考虑不同角度的影响因素来评价项目的功能,从而使评价方法更加完善。

参 考 文 献

[1] 郎雪昌,建筑物维修决策理论研究及其应用[D].同济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王巧瑞.已有旧建筑物维修改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5

关键词:关键技术;识别;技术分析;经济评价;控制

0引言

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关键技术对机电安装施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施工准备阶段通常需分析保证施工顺利进展而对技术难点、工期、成本影响较大的过程或工序应设计其技术方案;在施工阶段从资源、管理上保证关键技术能得以实施并取得良好的结果。关键技术的管理工作程序:

图纸会审 工程策划 关键技术确定 建立组织 编制技术文件 落实资源

评价 检查、改进 实施关键技术 作业交底必要的试验

1 关键技术的识别、确定

确定关键技术是保证工程安装质量,使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在机电安装工程中,被确定的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在实施中有明确的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往往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确定的关键技术应有明确的技术目的是为了实现工程目标在技术上对某过程、工序或者对工程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环境、实施的特殊技术手段。关键的技术手段一般指施工机具、设备及运用它们的活动方式。如大型设备安装的测量技术;大、重型设备或构件的运输、吊装技术;大型复杂构件的焊接技术等。

2 关键技术施工方案的制订与选择

关键技术施工方案的制订首先要有针对性,以确保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目标。一般包括:确定施工程序和顺序、施工起点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质量、安全、进度、资源配置等。

关键技术的施工方案根据条件不同,可以采用多个施工方案,这就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从中选出工期短、质量好、材料省、劳动力安排合理、工程成本低的方案,一般来说,选择合理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

(1)技术上先进、可靠、适用、合理,其中主要表现在:降低物质消耗,缩短工艺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自动化程度,有益于人身安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污染,消除公害,有助于改善环境。同时,有利于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2)经济上合理,就是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质量、工期、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经济上合算的方案。

一般来说,在保证功能和质量不违反劳动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原则下,经济合理应是选择方案的主要原则。

关键技术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就其内容来说,可分为两步进行。首先对其进行技术分析,进一步面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但在实际分析过程中,两方面的分析是结合进行的,其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根据经验和方案的特征进行优缺点的评述,如方案是否先进可行,是否满足施工进度安排要求,是否满足施工连续性和均衡性,是否充分利用场地,能否体现文明施工,是否有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等等。定量分析就是对各项指标进行数据计算,通过量的分析比较,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即:

(1)对关键技术方案的技术分析,是通过对其方案的技术特性和条件指标进行对比与分析来完成的。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反映技术特性指标可用安装“构件”总量,最大尺寸、最大重量、最大安装高度等表示,反映技术条件指标如:方案占地面积所需的主要材料、构配件等资源是否能保证供应,所需的主要专用设备是否能保证供应,所需的施工专业化协作,主要专业工种工人是否能保证供应,采用的方案对工程质量的保证程度,对社会运输能力的要求及能否得到服务,对市政公用设施的要求及能否得到服务,采用的方案可能形成的施工公害或污染情况,采用的方案抗拒自然气候条件影响的能力,采用的方案要求的技术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以及对技术准备工作的要求,施工的安全性,采用方案对前导工序的要求和为后续工序创造的条件等表示。

(2)对关键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常用的方法是综合评价法。下面,我将举例说明,如某大型复杂构件的焊接施工方案设计时,为了选择确定能保证焊接质量的焊接方法,已初选出电渣焊、埋弧焊、C02焊、混合焊四个焊接方案。根据调查资料和我公司实践经验,已定出各评价要素的权重及方案的评分值,如表1所示。

表1评价要素及各方案评分值

序号 评价要素(n) 权值(%)(B) 方案满足程度A(%)

电渣焊(E1) 埋弧焊(E2) CO2焊(E3) 混合焊(E4)

式中Ei-评价值

n-评价要素

A-方案满足程度(%)

B-权值(%)

用上述公式计算出最大的方案评价值Ejmax就是被选择的方案

El=0.4×0.8+0.1×0.8+0.3×0.8+0.1×0.5+0.1×0.4=0.73

E2=0.4×0.7+0.1×0.7+0.3×l+0.1×l+0.1×l=0.85

E3=0.4×0.4+0.1×0.8+0.3×l+0.1×0.7+0.1×l=0.71

E4=0.4×0.6+0.1×O.7+0.3×l+0.1×0.9+0.1×l=0.8

从中可知E4>E2>E1>E3,因此埋弧焊焊接方案最优。

3 关键技术施工方案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处于多变、复杂的环境中,一般情况下,关键技术经技术、工艺试验、评价改进是合理可行的,但由于施工过程的特性和工艺试验的差异,可能导致关键技术的效果不大,甚至失效。因而施工过程关键技术的成效在于控制,即对工、料、机、法、环、信息六大因素的控制。

(1)对实施关键技术的人员的控制。控制内容包括对关键技术的操作人员的技能,技术人员技能检查、评价、指导、调整,对不适应的人员要及时纠正或调换。

(2)对实施关键技术所用的施工机具的控制。为保证施工机具的正常能力,应对机具进行能力检查、鉴定、控制,并对施工机具的使用、维护、保养进行检查控制。

(3)对实施关键技术所用的材料的性能的控制。主要控制材料的出厂资料、进场验收、使用标记和必要的追溯等活动。

(4)对实施关键技术所采用的方法、工艺的控制。主要控制其方法、工艺的分析确定、评价、试验、改进、实施、检查、改进等活动。

(5)对实施关键技术所需环境的控制。主要包括施工环境(如焊接环境、吊装环境、测量、调试、试验环境等)、储存环境(如特殊材料、构配件、设备、仪器仪表的储存)、作业环境(如高空交叉、地下易燃、有毒等)。

(6)对实施关键技术活动中信息的控制。应做到及时收集影响顺利实施的信息(如气象、电能供给、作业人员健康情况等),以便分析改进。

4结论

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正确识别、确定关键技术,制定与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关键技术施工方案,同时在工、料、机、法、环、信息等六大方面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确实对工程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6

摘要: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研究论证的工作,是建设项目建设的主要依据。本文阐述了如何做好交通量预刚、技术方案研究和经济研究三个关键环节的工作。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公路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决策前,对与该项目相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等各方面条件和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和预测,对各种可能的实施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并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测算和评价的一种科学分析活动,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经济论证方法。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明确指出: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的主要依据。

一、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目前,工程可行性研究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主要有方面的作用如下:

第一、作为上级部门(如国家或地方发改委、建设项目投资单位)批准立项建设的依据;

第二、作为项目法人单位申请国家补助或者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的依据

第三、作为向相关部门(如国土资源、林业、水利、航务、环保等部门请建设的依据;

第四、作为组建项目管理机构,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的依据;

第五、作为项目开展初步设计工作的基础;

二、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过程

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经济调查、分析与预测,交通调查、分析与预测,建设条件与建设方案的研究,投资估算,经济与财务评价,环境评价等,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是交通量预测、路线方案比选和经济评价。由于交通量预测和经济评价两大部分起步较晚,且重视不够,是公路可行性研究中技术相对薄弱且不够成熟的部分,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三、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交通量预测

预测技术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随着预测内容和预测期限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应各不相同。通常按预测结果可将预测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大类。定性预测主要是在数据资料不足或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运用个人经验的主观判断和分析能力,对未来状况进行分析预测,常用方法包括;判断预测法、类推预测法、专家调查法等。定量预测则是根据历史和现状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作出量化的预测,常用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法和因果关系分析法两大类。

公路可行性研究所涉及的预测包括经济指标分析预测和交通量预测两大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目前,交通预测中用到的定量预测方法有: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增长率法、重力模型法、机会模型法、动态平衡法、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弹性系数法、灰色系统模型法等。由于交通需求是一种派生性的需求,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需要而发展变化的,其中常常会有很多重要却又难于量化的因素使发展出现转折、跳跃等突变的情况,用一般的数学模型往往难于描述或全面反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以定性分析作为定量预测的先期分析或后期判断,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定量分析为手段,相辅相成,以提高预测的精度。随着统计资料的不断完善,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预测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建立在区域经济学分区理论基础上的,预测精度高、技术难度大的“四阶段预测法”目前已在高等级公路可行性研究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四、技术方案研究

技术方案的研究是指线路的等级和车道数,线路与沿线城镇的关系,路基宽度,桥涵荷载标准和结构方案等,对不同的线路与技术方案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应对所有可能的工程建设方案进行粗略比选论证,筛选出有比较价值的方案,进一步作同等深度的技术、建设费用、经济效益论证比较。二级及二级以上等级公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路线方案,必须在1:10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与初步设计概算之差,应控制在上下浮动10%以内。这就要求外业踏勘一定要详细,必要的地方要现场放线,大的拆迁处一定要把握准确,跨越地质不良地段要进行钻探,取得准确数据,提出处理方案及工程量。

五、公路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

为了更加科学地明确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有效指导公路建设和项目管理工作,通常要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指在决策之前,调查、研究与拟建公路工程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资料,比较分析可能的建设方案,预测评价公路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社会效益,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以及建设条件上的可能性等,从而为公路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公路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运用多种学科和多项技术成果来保证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用作投资决策、筹资、编制设计和项目实施的主要参考资料。

1.经济可行性分析范围

(1)外部经济效益

外部经济效益是指项目带来的经济利益属于交通运输部门以外,其数量通过国民经济中商品与劳务生产的增加额来确定。

(2)内部经济效益

内部经济效益指因新建或改扩建公路项目,使运输效率提高而带来社会开支的节约,其大小按运输费用的降低额来确定。这种效益在公路建设项目方面表现为公路使用者的受益,如汽油、维修、轮胎磨损、运行时间等的节约及交通事故的减少等。

(3)有形经济效益

有形经济效益指公路工程项目给社会带来能用经济计量的效益.如因修建公路而增加运量,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货物损耗等。

(4)无形效益

无形效益指公路工程项目给社会带来很难用经济计量的效益,如旅客旅途的运输方便、环境的美化和污染的减少、国防的加强等等,所有这些都难以用货币单位定量统计。

2.经济可行性分析指标

(1)现金流

项目现金流是公路工程项目引起的现金支出或流入的数量,是公路工程项目的基础。现金流涵盖了营业、投资和项目终止的现金流等。

(2) 贴现值体系

贴现值体系是公路工程项目中经济可行性分析中采用的指标体系,普通的项目可行性分析一般使用非贴现指标,但公路工程项目一般投资大,所以要求数据更加精准,因此引入贴现值。非贴现指标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尽管计算简单,然而在公路工程项目中却基本没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俐华.强化公路经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J].中国西部科技,2008,7(12).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7

关键词:公路建设;管理;效益

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项目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以此来提出合理化建议,强化项目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投资资金的最大效用。公路建设项目效益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公正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由于公路建设项目不同于其他房屋和水利项目建设的特点,在进行审计的具体工作时,可将工程项目的总预算分解为公路建设成本和公路施工成本两个方面内容,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并综合多方面的各种因素,分析其利弊关系,找出二者的联系和区别,综合评价和公路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相关的经济责任。

我们平常在公路的项目效益审计中,首先应审查公路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是否合乎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内容,工程的立项、设计是否合乎规定,认真审查工程的概算和预算,编制是否合乎该预算编制规定,公路工程量和相应的定额计算是否真实准确;其次是审查公路工程资金的来源是否正当,资金的使用是否合乎上级的有关规定,主要成本的归集分配是否合理,认真审查有无转移截留挪用工程建设资金问题;三是通过某项目的建设单位、工程设计单位、项目监理单位等的取费及使用的审查,确定其建设成本和评价其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相关经济责任;四是通过对施工单位的成分进行分析,评价其项目经济效益和相关经济责任,最后得出某项目的经济小于一和评价结果。

公路建设项目成本对象是指公路概预算中不直接形成建设项目有实体的那部分支出,它包括建设项目开工前期的工作费用,如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安家和生活用品购置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监理费,土地、青苗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及大型专用机械设备购置费,其他有关的税收费用等等。对上述有关费用的审查,一般审查其是否合规合法合理,是否发生不合理超支,防止借工程建设出现腐败行为。在审查过程中要分析各种因素,严禁高标准建设楼堂馆所,严禁有关部门乱摊派、乱收费。审计中要注意个别单位领导借国家之便填自己之欲,甚至极个别人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敲公路工程竹杠,发工程建设之财,导致公路工程项目成本过高,使国家紧张的公路建设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更应该注意影响公路建设成本的各种因素,正确分清公路项目建设的经济责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提出设计评价结论,为公路建设项目保驾护航。

公路施工成本的主要对象是建筑安装工程费,在评价其经济效益时,应首先熟悉公路工程的有关定额,从施工预算入手,重点分析公路工程的人工、材料和机械使用费。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审计中,不能只看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别,还应该注意各种因素的其他方面内容,防止将公路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混同于一般的经济活动分析,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分项工程的成本口径和财务核算中的分项工程相比较而言,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是主观期望值差异较大,表现在预算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较;具体的客观价值量差异较大,表现在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方面。详细分析起来在人工费上:预算中是以定额人工工日数乘以每工日人工费计算的,实际施工操作中是以计件工资或计时工资来计算的,有的则按照分项工程量来计算的。在分析过程中将分项工程预算中的人工费和施工设计中的用工计划归类分解换算,使之与财务口径相一致。对照财务成本分析的有关帐目,按要求列表显示。人工费的效益来源主要是缩短工期,提高效率,强化管理,压缩费用,减少浪费。在材料费上:材料费有供应价格、运杂费、材料损耗和材料保管费组成,分析材料费一般以主要材料为重点,从价差和量差两方面入手。材料费分析是工程项目分析的主要内容,因为材料费在整个公路工程项目费用中占有大量的比重,所以在公路工程效益审计中对材料费的分析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注意收集材料的进价和相关费用,另一方面要认真核对工程的详细计量情况,避免多计工程量,虚报冒领。还需注意收集材料的预算价格外的收费情况,以便真实反映材料费用内容。材料分析中要对照分项工程中的材料数量和财务成本中的材料实际用量相比较,找出其薄弱环节,完善从材料采购、供应到保管的全过程内控制度,选择合理施工方案,就地取材,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材料周转环节。在机械使用费分析方面:要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台班费,然后将他们进行量差与价差的比较,找出差异原因。目前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机械使用费的比例越来越高,人工费的比例越来越低,实际工程施工中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只要发生费用都要进入各相关的分项工程成本中去。在进行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对机械费的审计结果评价。对其他施工管理费和其他间接费的审计,一定要分清工程项目的对象,正确确定工程项目的有关费率和标准是否合理合法,公路工程项目开支的费用和相关内容是否合情合规,间接费的超支要和直接费的超支进行对比,防止悬殊过大。

公路工程项目效益审计与一般财务审计相比较具有层次高、内容广和难度大的特点,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公路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另外还要求有一些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做这方面工作的审计人员,努力学习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当地的实际定额标准,熟悉概预算编制的一些要求和程序。

随着现代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审计人员还必须学会计算机操作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适应知识更新的需求,真正当好公路建设的经济卫士。

参考文献:

[1]祝惠青.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4,(04).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篇8

一、价值工程的内容、方法及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应用

1.价值工程的内容与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价值工程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的定义》,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多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价值工程的表达式为V=F/C(式1),式中,V―价值系数,F―功能评价技术,C―费用系数。价值工程的内容体系包括对象选择、信息收集、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价、方案创新、评价优选几个方面。价值工程的方法体系包括一切对实现目标有用的活动方法和工作方法,包括技术的、经济的和组织管理的方法。在选择对象时,一般采取经验分析法、ABC分析法、百分比分析法、强制确定法等;在功能分析时,功能的量化方法一般有理论计算法、技术测定法、统计分类法、类比类推法等;在功能评价时,一般采用功能成本法、功能指数法等。

2.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应用

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具有投资额大,可节省空间费用高等特点,是价值工程实践和研究的热点行业。在建设项目的决策、实施及运营的全寿命周期过程中,都可以进行价值工程研究和应用。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决策者要研究的是项目总体功能和目标要求及实现方法,主要从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手段等几个方面明确项目的功能和目标,通过市场研究、技术研究和效益研究等寻求用较经济的方法来实现项目的功能和目标。

工程设计阶段是具体确定项目功能与费用的对立统一过程,一般分为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工程设计基本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规模、标准及功能,形成了设计概算费用,确定了投资的最高限额,这一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高达80%以上,在此阶段运用价值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优化功能结构,力求降低费用,是提高价值工程的关键阶段。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是项目业主运用价值工程实现功能、取得效益的决定阶段,无论是采取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和设备材料分别招投标,还是采取某种形式的建设项目总承包招投标方式,项目业主通过合理界定功能和费用关系,运用竞争择优手段,借助价值优化判断,选择优秀的服务商、承包商、供应商、运营商,通过合同明确价值优化目标,是建设项目应用价值工程的重点。施工阶段应用价值工程包括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协调处理施工接口、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等方面,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可靠地实现该工程所需要的功能。运营阶段应用价值工程,重点研究运营功能的提升,研究不同的运营维护和设备维修模式,考虑社会化、专业化服务队降低费用的作用。建设项目后评价阶段应用价值工程,主要是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吸取教训、提出建议,通过价值工程分析改进工作。

二、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应用的决策步骤

价值工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以较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着重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即分析价值与功能、总成本之间的关系。其表达式如上述式1所示,从该式看出,要提高项目(或产品)的价值,可以从5 个方面考虑:一是功能不变,成本降低;二是成本不变,功能提高;三是成本增加一些,功能有很大提高;四是功能提高,成本降低;五是功能稍微降低,成本较大幅度降低。

一般情况下,成本可以用货币表示,而功能却千差万别,很难用数量来表示,一般是采用强制确定法,根据决策者的经验和需求,对评价项目的性能评价指标分别进行打分,最后进行综合量化计算。

建设项目的直接标的物是建筑产品,研究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应用,首先必须分析在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价值分析的主要目标,明确评价目标所要达到的性能内涵及其成本的构成。其一般步骤为:

1.建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对象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2.确定各指标权重。

3.计算各方案性能综合得分(为该方案各性能评价指标得分与其权重的加权和)。

4.计算各方案的性能评价系数F(为该方案的综合得分除以所有方案综合得分之和)。

5.分析各方案的寿命周期成本。

6.计算各方案的成本系数C(为该方案成本除以所有方案成本之和)。

7.计算各方案的价值系数V(等于该方案的性能评价系数除以其成本系数)。

8.方案比选及优化。

关于价值系数计算结果的说明:价值系数V=1,说明选择该方案所获取的性能与所花费的成本比中大致相适应;价值系数V>1,说明方案所获取的性能较高,而所花费的成本比例较小,即性价比较高,应为首选方案;价值系数V<1,说明方案所获取的性能效益较差,相对来说所花费的成本比例较高,应该放弃该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价值工程决策首先要计算出所有可供选择方案(假设共n种)的价值系数集合{V1,V2,…,Vn},然后再做选择。因此,可以得出基于价值工程原理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决策模型:一是可选方案为Vi≥1(i=1,2, …,n)的方案;二是最佳决策方案为V=Max{V1,V2,…,Vn}的方案。当然在特殊情况下,若所有方案价值系数V均小于1,且由于资源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方案价值创新的情况下,应选择价值系数较高的方案为较优方案。

三、应用案例分析

根据上述价值工程的评价方法,现以银川市某建设项目在设备招投标过程中对某种型号试验检测设备的技术评估为例,进行模拟评价与方案比较。在开标后,有三个厂家生产的A,B,C三种不同的设备进入评标范围,各设备的投标报价分别是:A设备12万元;B设备11.5万元;C设备10.5万元。根据技术经济专家讨论设备性能评价指标由5个单项要素组成,并分别确定了指标权重,在评标过程中对3种设备的性能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打分(10分制),并进行加权汇总,分别得出3种设备的加权综合得分为8.5,7.5,7.75。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1.计算各设备的性能评价系数Fi

2.计算各设备的成本系数Ci

3.计算各设备的价值系数Vi

由以上分析计算过程可以看出,B设备的价值系数小于1,应选择放弃。A和C两种设备的价值系数均大于1,都是属于可行的方案,且VC>VA,再根据定标中的报价孰低的原则,应优先选择C设备,从而解决了表面上看A设备性能好价格高、C设备性能稍差而价格低之间两难抉择,深入分析,只能说A设备的制造成本提高并没有带来性能上相对的更显著的提高,评标专家组综合分析也认为,C设备具有的功能从技术、经济等方面完全满足建设项目的需要,同时控制了建设项目的造价。

四、结论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及其基本决策模型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阶段的技术项目进行经济评价,使得建设项目的工程技术问题更能结合建设项目工程实际,更符合建设项目的目标,能够统筹考虑影响工期、投资和质量的各种因素,做到判定建设项目技术问题的必要性和选择出建设项目设计、工艺及设备等技术问题的最优方案。通过以上案例中价值工程原理的应用,首先说明了对于企业只有在项目产品性能方面寻找突破,尤其是在权重较高的适用性能方面下功夫,开发高性能的项目产品,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其次说明了运用价值工程能够在总多决策方案中能够提高决策的成功率,也说明了价值工程原理的运用使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理论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伊生:建设项目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

[2]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房地产协会:房地产信息,2007年第1-12期

上一篇:传媒公司企划方案范文 下一篇:宣传文化的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