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7 19:50:27

工程测量专业技术总结

工程测量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一)为更加科学、准确地评审我区测绘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结合测绘工程专业,特点和我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评审条件》。

(二)本《评审条件》适用于从事测绘科学研究、测绘生产技术、测绘技术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

(三)本《评审条件》适合以下专业:

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地形测量、海洋测绘、地籍测绘、地图制图等。

其中,工程测量包括:铁路工程测量、城市建设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矿山工程测量、矿山建筑工程测量、城市建筑工程测量、公路工程测量、电力工程测量、海洋建筑工程测量。

(四)按照本《评审条件》评定的专业技术资格其名称为:工程师。

(五)申报人在具备本《评审条件》所规定申报条件的前提下,必须同时符合对理论知识、工作能力与实践经验、业绩成果的具体要求方可通过评审。

二、申报条件

申报人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积极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坚持正常工作,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研究生班毕业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二)大学本科毕业,或大学专科毕业,取得本专业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四年以上。

(三)中专毕业,取得本专业助理专业技术资格七年以上,并在高等院校修完本专业大学专科主要课程,获得结业证书。

(四)获自治区、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上,盟市、厅局级科技成果一等奖或两项以上二、三等奖(其中至少有一项二等奖)的奖励等级内额定人员。

(五)盟市、厅局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和拔尖人才。

(六)获自治区企业技术进步二等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三、理论知识

申报人必须满足下列各项要求:

(一)具有系统、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掌握本专业与相关专业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

(三)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技术规定等。

(四)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方针、政策,了解本专业生产、技术、经贸和市场等方面的信息。

(五)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本专业质量管理的内容、要求和方法。

四、工作能力与实践经验

(一)申报人必须具备下列各项工作能力:

1、具有指导本专业助理工程师学习、工作的基本能力。

2、有在本专业范围内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3、能够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新材料,并取得明显效果。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达到自治区统一规定的要求。

5、熟悉计算机在本专业领域内的基本应用,并熟练掌握一般操作方法。

(二)申报人必须经过下列工作实践之一:

1、主持完成过盟市、厅局单项研究课题。

2、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完成过盟市、厅局级综合性研究课题。

3、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过盟市、厅局级重点科技推广项目。

4、担任过大型测绘工程项目中的主要专业设计负责人或承担过质量检查验收工作。

5、参加过地图集、专题图(集)、较重要挂图的设计、编制工作。

6、组织或参加过本部门年度计划的编制工作。

7、作为主要参加人编写过盟市、厅局级的行业标准、规范和管理办法等。

五、业绩成果

(一)申报人必须取得以下业绩成果之一:

1、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要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1)主持完成过盟市、厅局级单项研究课题至少一项;或作为技术骨干参加过盟市、厅局级以上综合性研究课题至少一项,成果经过盟、市、厅局级科技主管部门鉴定,其整体水平达到自治区先进水平。且研究成果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

(2)主持完成过盟市、厅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至少一项;或作为技术骨干参加推广应用项目不少于二项。经盟市、厅局级科技主管部门验收合格,达到预期效果。

(3)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的科技成果,有一项被列入盟市、厅局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4)科研成果获盟市、厅局级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上(奖励等级内的额定人员)。

2、从事测绘生产与技术管理的人员要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1)作为主要完成人,所参加完成的测绘工程项目或重大工程项目中的测绘专业项目获自治区、部级优良工程奖:或经自治区、部级主管部门审定,其项目按期完成,工程质量优良的不少于二项。

(2)负责设计、编制地图集、专题图(集)、挂图获盟市、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奖励等级内的额定人员)。

(3)作为主要参加者编写过自治区、部级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和管理办法一项,或盟市、厅局级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和管理办法两项,或主持编写过盟市、厅局级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和管理办法。且均经过实施,取得明显效果。

(4)负责测绘工程项目的生产技术管理或质量监督管理,业绩突出,成效显著,受到盟市、厅局以上业务主管部门的表彰或奖励。

(5)所负责的测绘工程项目按期完成,经主管部门审定,效益明显的不少于两项;负责质量监督的测绘工程项目无质量事故,产品质量全部符合技术标准和技术设计要求。

(二)申报人必须撰写过以下论文或著作之一:

1、在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过一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或作为主要执笔人,编写过公开出版的专著。

2、执笔撰写的科学研究、设计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论文、总结、报告等,至少有两篇在盟市、厅局级专业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且其中有一篇获优秀论文奖。

3、从事生产技术工作的人员,撰写过所完成项目的技术总结、技术报告等两篇以上,并已被采用。

六、附则

(一)本《评审条件》所要求的学历均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历;工作实践与业绩成果均应是取得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后所完成的内容。

(二)本《评审条件》中“科技成果奖”系指自然科学奖、发明奖、星火奖、科技进步奖。

(三)“大型测绘项目”是指国家、部委和自治区立项的项目;“重大工程项目中的测绘专业项目”是指国家、部委和自治区立项的工程项目中的测绘专业项目。

(四)科研成果、测绘成果、工作成果、技术管理成果等的主要参加人范围,必要时由评委会进行裁定。

(五)本《评审条件》由自治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工程测量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教学;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企业对人才需求量不断上升,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学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开设的《工程测量》课程,大多仍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上。由于实训教学仪器的短缺,或者是学校重视实训程度低于理论教学等多种原因,工程测量实训教学很难落实到实处。学生不能真正的在学校中掌握到测量仪器操作能力,而理论知识又在今后的的企业工作中应用狭窄。针对这种情况,总结院校的多年教学经验和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工程测量》课程教学采取了“2+4+1”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有效的利用时间,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的充分结合,圆满顺利的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下面就该教学模式简单介绍如下:

一、理论教学“2+4+1”教学模式中的“2”代表理论教学为2学时。该课程教学主要内容为测量学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测量仪器的认识与使用、测量技术及原理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 随着专业的发展、专业课程的增多,导致每门课程的课时数减少,而测量学发展速度更快,新的测量技术、测量仪器不断产生,在较少的教学时间内来完成测量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是难以保证的。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之前,根据测量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需要,确定授课的重点、次重点、一般了解和选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本着针对性、实用性的原则,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选择那些在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内容进行重点精讲,同时安排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对在施工中应用不多的内容则进行简单介绍,不安排实验;对教材上那些已经过时不用的内容则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了解。 如可将工程测量中的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及场地应用测量内容详细讲解,略讲或者不讲测量误差等章节,可以将这类内容列为兴趣资料,由学生课后独立学习。

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应力求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避免学生的厌烦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革以往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方法,实施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水准仪和经纬仪的构造及操作过程时,可采用播放DVD视频录像与实物现场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既可以使学生产生了视觉记忆,也可以使学生直观观察并动手操作,这样不仅可以令学生很快熟悉测量仪器,还有利于学生对仪器操作的掌握;讲解讲解地形图的应用时,采用PPT技术,图文并茂,帮助学生理解。通过这样多种教学手法,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授课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实践教学 “2+4+1”教学模式中的“4”代表实践教学为4学时。《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工程测量的实训,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实践,对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 课程强调测量知识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将所学测量知识上升为应用能力,在实践课中锻炼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

《工程测量》实践课程采用“练习——任务——竞赛”模式进行教学。练习是针对学生初步掌握仪器操作和测量的基本知识后,分组做简单练习,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练习,熟悉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为下一步的任务环节做准备;根据《工程测量实训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对不同的测量小组分派不同的测量任务,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测量实习,可以做到合理分工,统一协作,发挥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共同完成测量工作;最后一个内容就是竞赛,当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教师所下发的所有任务,并且牢固的掌握了工程测量的实践技能后,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好技能,还要将技能学精。这一阶段,指导教师将就一项难度系数高的实训任务发放给所有的小组,要求在固定的时间内,小组以最快、最好、最准完成这项任务。“练习——任务——竞赛”模式的实践教学是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核心构建的课程体系。

三、内业管理

“2+4+1”教学模式中的“1”代表内业管理为1学时。工程测量的内业管理相对于外业工作同样作用,是保证外业测量数据处理的重要措施。从目前大多数的工程测量实践来看,其工程外业测量必然会带来大量的测量数据需要处理,尤其是对于大型项目的测量工程来说,其测量数据的内业进行不仅仅是简单地采用人手就可以进行计算以及处理,对这些测量数据处理或者管理不到位,就会导致测量结果处理的准确性,会误导工程顺利进行,严重情况下,还会引起工程局部返工甚至报废,并延误施工工期,给工程项目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给社会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工程测量的内业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测量数据的分析能力,对测量数据进行准确、快速的运算处理。

学生对所有工程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坚持复核和签字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做到任务完成后交指导教师检查。测量小组人员要认真整理内业资料,保证所有测量资料的完整。为避免测量差错,小组人员必须对所有测量内业和计算资料实行两人一组复核,工程测量数据资料一人计算,另外一人复核。测量内容、成果等要详细填入测量手簿内,并签好姓名和日期,最后汇总交指导教师。

四、考核方式

工程测量学这门课程有很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难以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考核内容过于依赖教材内容,导致学生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略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因此有必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考试的形式,采用理论水平测试与实践测试双重机制考核,其中包括理论考试(40%)、平时成绩(10%)、课堂实训(30%)和综合实训(20%)。课程侧重实训技能的考核,以技能训练促进知识的掌握。

《工程测量》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职业院校均已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无固定法则,而是在于开拓和优化。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拼搏,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将《工程测量》教学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唐传平.论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3

[2]魏静.李明庚.建筑工程测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周俭清.《土木工程测量》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究[J].《科技信息》,2008,34

工程测量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工程测量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TB22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3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RS技术)的广泛应用,工程测量技术也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那么对工程测量技术人员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工程测量人员已不适应当前市场对工程测量人才的需求。

因此,对原有工程测量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一次改革势在必行。

一、工程测量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工程测量技术人员须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工程常用的测量仪器能够熟练使用。同时具备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近年来,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各行业对测量专业复合型人才需求是不断增大。同时各省市水利、土地、工程建筑等行业对工程测量技术人才需求量加大。各用人单位急需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型工程测量人才。然而在这种量的需求增加的同时对工程测量人才的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测量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其重点在于强调实践性和应用型。根据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工程测量技术人才的反馈意见,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测量人员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每一位合格的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

三、“2+1”人才培养模式

“2+1”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体现,主要应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学校的前两年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最后一年到企事业单位参加顶岗实习。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累生产工作经验,实现学生毕业后知识能力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四、测量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及岗位需求,应构建起“夯实基础,加强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循序渐进。早期实训课程以提升学生专业兴趣为目标,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为基础。专业应用实践课程注重提升应用实践技能培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专业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二)改革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学生培养方案中的一个必修的教学环节,目的在于总结专业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论文)应推行校企联合指导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最后一年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单位实习期间由单位的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确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中心内容。这样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相辅相成,同时学生通过毕业实习、收集资料、学习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1]欧龙.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下“地籍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全球定位系统,2013,(02).38

[2]王琳.高职高专制剂专业顶岗实习新模式

工程测量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建筑工程测量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100

在以往的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测量的难度较大,导致测量出现了不够准确、不够及时等问题,使得建筑工程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问世,这就使得其在建筑工程测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现在的测绘技术的发展中,我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逐渐形成了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测绘技术。在数字化技术中包括了信息技术、定位技术、遥感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下面笔者针对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一定的说明。

1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相关介绍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一项新型技术。它通过数字集成电路、数字显示与大屏幕智能显示技术、通用及特种集成电源、数字采集系统的原理以及应用等方面实现数字化测绘。下面笔者针对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一定的介绍。

1.1 数字化测绘技术中地图数字化技术的简单介绍

在传统的测绘技术过程中,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在地图的比例尺较大时,对于数据很难进行输入,但是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运用扫描矢量化仪器以及手扶式跟踪数字化,高效地解决大比例尺地图输入的相关问题。在扫描之后,可以将地图中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分析,使得其能够高效地为建筑工程服务。

1.2 数字化测绘技术中数字化成图技术

运用数字化成图,主要包括电子平板模式及内外业一体化模式,这两项技术是通过全站仪以及电子手薄等设备来完成的,使得其能够适应建筑工程测量。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利用数字化成图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测量的准确度,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并且可以很好地储存资料,使得测绘工作顺利地进行。

2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运用的优势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很具有优势的,那么在建筑工程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究竟具有哪些优势呢?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优势。如有不足,望广大数字化测绘技术人员加以指正。

2.1 简化数据

通过数字化测绘的处理,经过相关一些专业知识的运用,在经过计算机的处理与分析,使得测绘数据可以简单的展示出来,使得非专业人士也可以了解测绘的相关内容。例如,在对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时,可以利用计算机3D成像技术,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到整个建筑的结构、了解到建筑的整个建设过程,使得测绘技术变得简单、明确。

2.2 数字化测绘的精确度高

数字化测绘技术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测绘的精确度。在现代数字化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内以及对外这两个方面来提高测绘的精度。对外来讲,通过控制现场采集的相关环节,实现数字化操作,从而减少人为误差。对内来讲,可以通过计算机计算以及扫描等工作来降低误差,提高精度。

2.3 数字化测绘可以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反馈

数字化测绘的过程中,可以对数据进行储存。在这个前提下,技术人员可以很快的找到相关的资料,并且可以快速地进行分析,从而使得测绘工作可以进行及时地总结,并且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找出测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地研究与处理。

3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

上文中说明了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相关优势,那么在实际测绘操作过程中,数字化测绘过程是如何运用的呢?下面这笔者将针对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一定地说明。

3.1 在采集方面的使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过程中需要收集的数据也越来越多了,不仅如此,建筑中的信息数据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着建筑能否顺利地建成,关系着建筑的安全程度。在对于建筑中信息的采集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开始做起:

(1)对建筑主体进行信息收集。对于建立的立体建筑模型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2)对于墙面进行信息收集。对于每一面墙都应该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墙的具体承重情况。

(3)对于天花板的相关情况进行有效地测量。在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时,应当针对吊板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吊板的高度等情况。笔者认为在进行数据采集时,要认真、仔细地进行,为工程的继续进行打好基础。

3.2 数字化测绘中3D模型的应用

在现代的建筑过程中,使用3D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1)使用相应的软件,找出建筑中的特征点。在这个过程中,最常使用的就是CAD软件,它可以将特征点进行连接,构建出基础的轴线。

(2)进行一定的修正与补充。在找到基础的特征点后,需要对特征点进行加工与处理,优化主线条的结构。

(3)运用软件,构建3D模型。最后一步即是运用相关的软件,进行细节加工,最终形成该建筑的3D建筑模型。

4 总结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测绘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在建筑工程测量中,使用数字化测绘技术有着很多优势,可以使得建筑工程能够得到很好地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包括了很多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笔者认为在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数字化测量的优势,结合具体的建筑测量情况,具体运用。当然数字化测绘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测量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广大测量工作者进一步思考与研究,使得数字化测绘技术更加地完善。

工程测量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课程重构设计理念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通过四年在校学习,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筑施工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掌握建筑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毕业后能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程监理工作。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岗位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岗位的职责和职业能力的分解,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和管理岗位工作。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和管理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基本操作技能和基层管理能力。同时施工岗位要求从业人员能够根据施工情况的变化适当调整作业方式,并具备优化、改善施工工艺流程,构建和设计施工作业过程的能力。

(一)《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对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

《建筑工程测量》是构成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职业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模块的重点课程。《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职业能力目标由专业技能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构成,成为支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支点,是学生进行综合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训练必须先行掌握的专业技术能力课程,课程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建筑施工测量技术与能力,对学生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有重要支撑作用。

(二)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建设平台

应用型本科教育把传统的以知识继承为主的人才培养观念转变到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观念上来。依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改革,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建设平台。重构后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包括建筑工程平面控制、建筑工程高程控制、施工场地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和沉降变形观测等五项施工岗位测量工作任务。教学中以典型的多层建筑施工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把过去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建立以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以职业岗位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建设平台,把典型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操作技能要求相结合,通过实际工作任务,在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实训过程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整体优化课程内容,重组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以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为主线,整体优化课程内容,以企业工程施工阶段应完成的测量任务为教学“项目”来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工程项目或案例作为教学任务“载体”,使教学过程及学习情景与模拟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过程基本一致。

(四)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专业调研,结合企业技术人员的一线工作经验,确定学生未来工作岗位面临的工作任务及完成建筑施工测量实际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社会能力要求,选取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的有机统一。保证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从基础、单一的技术应用岗位层面向项目技术管理层面发展,直至经营决策层面的职业成长所需要的职业岗位测量技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

(一)概括工作任务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测量技术应用的岗位工作能力要求,结合企业岗位工作流程,总结概括出以建筑工程平面控制、建筑工程高程控制、施工场地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和沉降变形观测五项典型施工测量工作任务,涵盖了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进场、施工、竣工、验收、营运全过程,各阶段的施工测量工作。依此为依据设计、选取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实践性。

(二)重组课程内容结构

重组的课程内容以训练学生施工岗位测量工作能力为核心,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注意融合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育。实现理论学习、技能实训与职业技术岗位相融合,并以此为基础将原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功能细化组合,将原教材十二章教学内容,精简重组成五个学习模块,组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学习情景,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实践性。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在与职业技术岗位相一致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建筑工程平面控制、建筑工程高程控制、施工场地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和沉降变形观测等五项典型施工测量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环境,明确了建筑施工测量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和工作流程,缩短了知识学习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差距。

(三)课程内容选取注重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内容针对完成施工岗位测量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三部分需求。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在重组的课程内容中强化了全站仪使用等章节,保证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生涯岗位测量工作的需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应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规律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规律,基于真实的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以施工过程的测量任务为基础进行整合、序化组织教学内容。

(五)构建三线并行的实训课程体系,形成“从控制到细部”的良性循环

首次循环:规划勘测设计阶段或工程竣工阶段的地形图测绘,由“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形成的串行路线,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使学生掌握施工测量中“从控制到细部”的作业过程;第二次循环:施工阶段建筑物施工测量,由“施工区域平面控制测量-施工区域高程控制测量-建筑物施工测量”形成的串行路线,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体会施工测量过程的“从控制到细部”的作业;第三次循环:施工、营运阶段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由“变形观测平面、高程控制系统-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形成的串行路线,在前二次循环作业的启迪下,由学生自行组织,独立完成,使学生掌握施工测量过程的“从控制到细部”的作业方式。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不同,其以培养学生技术开发、应用能力和工程的整体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工程综合性训练为目的。山东英才学院借助原有高职高专教育良好的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场所及校外实训基地,围绕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培养能够从事各种建筑工程测量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通过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实施,进行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探讨,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立足在整体教学内容改革的高起点上,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构建了一套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出了大量的、合格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工程测量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

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此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学到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设计、施工到管理等技术的进步和日趋完善以及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内容

由于我院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实践教学的内容有所变动。目前,实践教学任务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全站仪等的结构和使用。测量实训项目包括:普通水准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角度观测,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导线测量,小平板仪测图,测定建筑物高度,极坐标法放样点位,建筑物放样,曲线测设,沉降观测,全站仪综合实训等。

二、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校内实训项目与企业需求脱轨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主要讲授测绘的内容和技能,而建筑企业需要的是学生施工放样的技能,这与教学要求相反、与工程实际需求相反。但这并没有引起制订教学计划和任课教师的重视,他们现在仍然用以往的教学大纲内容授课,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而现阶段并没有改进实训项目。

2.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关的,现阶段教师在上课时以完成实训项目为目的,没有能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实际任务,实训项目枯燥乏味,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3.考核重结果,轻过程

本课程在我院以试卷考试评定成绩为主,综合成绩偏重于理论,操作能力重视不够,实训只注重于成果的提交,而忽略了学生的操作过程,这使得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过分重视实训数据的计算,甚至出现抄袭作业的现象。

4.仪器设备需进行更新

工程测量实训室部分旧仪器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施工需要,如:DS3型手动水准仪与DJ6型光学经纬仪,在对点、读数与记录时特别容易出错,现在的施工现场已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仪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施工中常用的先进仪器应进入课堂,这些仪器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方法

1.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新旧仪器的更换,虽然及时调整实训项目,但与企业所需有一定差距,针对这些差距,学院组织专业教师编制符合人才市场要求的实训项目,主要增加全站仪施工放样、工程识图放样、沉降观测、GPS项目等项目,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接轨。

2.加强校企合作

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学校按企业需求培养学生,师生共同参与到工程实践中,消除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脱节。同时,校企合作开发实训项目,配备相应的实训设备,这样对学院仪器设备的引进也起到了导向作用。

3.建立稳定、规范的实训场地

为检验学生的实训成果,建立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建筑物定位放样、曲线施工放样、土石方计算等符合测量规范的校内、外实训场地,既保证了学生的安全,也保证了实训的效果。

4.改革考核方法

针对工程测量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我院应对该课程的考试方法进行以下调整:平时成绩占20%,实训成绩占50%,笔试占30%,在考试内容上重点考查学生应用测量知识的能力。这样的考试方式,即注重了学习的过程,又考虑了学习的结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即高学历和高技能。

以上是我对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实践教学改革最终目标,必须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通过艰苦努力,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勇于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玉国,海然.“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0(3).

[2]郑秀梅,刘晓丹,付丽艳.“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应用.中国电力教育,2010(1).

工程测量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工程测量课程 教学做一体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45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eagerly needs to be reformed.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program integrated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from eight aspects, i.e., course destination and course system design, in engineering survey curriculum. The purpose is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learning and adaptation in society.

Key words Engineering survey course,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teaching reformation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面向就业岗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共识。工程测量课程作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等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核心课程,如何使这门课程的教学适应企业的需要,一直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探讨的问题。

1课程的定位与及课程体系的设计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于施工企业对程测量岗位需要,在邀请企业专家对工程测量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职业岗位技能组成,基于以施工生产过程顺序对测量工作需求设计教学过程。整合课程内容,教、学、做一体,强化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按照“专业定位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思路进行“行动导向”课程开发。形成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2 教学方法及创新

2.1 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实际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开课之前,组织学生参观城市发展新貌、大型公共建筑等工程,使学生对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产生自豪感,引导学生如何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激情。

2.2 演练教学法

在仪器操作教学中,采用对测量仪器师生同时动手操作的演练教学法,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由教师带一台仪器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教师讲的既费劲,学生听的又一知半解。实习实训时,教师又把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重复讲解4~5遍,费时费力,没有充足的时间解答学生的提问的弊端。增加了学生动手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创新模式:工程测量课程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根据工程测量专业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课程组教师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及教学经验,创建了工程测量课程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岗位需求为载体,积极探索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细化为理论知识讲解―室内演练教学―室外实训教学―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五步连接的课程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要求,归纳整合教学资源,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岗位需求为载体,实施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紧密结合各专业岗位生产实践需求,细化工程测量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理清各项任务中的理论知识点与实践技能点,理清各项分支任务之间的关系及顺序,实行学习理论知识―室内演练教学―室外实训教学―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五步连接的课程教学过程,从而为完成相关综合项目的实训奠定扎实的基础,达到完成综合实训的能力,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掌握。

3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3.1 网络资源平台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利用仿真动画、模型、现场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组织课程教学。学院网络中心为网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师生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增加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工学结合

通过由测量实习实训中心演练室的学做合一的基本技能训练,到自建、签约等方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施工现场实际操作,为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3.3 技能考核

在以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按照职业技能培养的六步法工作过程(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及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动态掌握教学效果。技能考核采用工作项目考核、阶段考核、技能大赛等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工程测量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土木工程测量 项目教学法 情景导入法 任务驱动 成果评价

高职土木类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建筑施工管理的专门人才,使管理者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及技能水平。其中,土木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导向技术,是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基本技术。土木工程在各个阶段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工程施工过程和运营管理阶段,对高层、大型建(构)筑物进行沉降、位移、倾斜等变形观测,以确保建(构)筑物的安全,并为建(构)物结构和地基基础的研究提供各种可靠的测量数据。因而学习并掌握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是土木工程类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现代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对于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项目确定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分解教学任务,将要讲授的知识蕴含于学生完成的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将知识分解为具体的项目是核心的步骤,并且项目要能够有效地涵盖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因而分解的难度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分解项目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范围以内;

(2)学生对所确定的项目及其结果有着较强的兴趣;

(3)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所比较熟悉的;

(4)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所涉及的内容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学习是有能力完成的;

(5)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最好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土木类专业测量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测量仪器的操作应用,为将来从事土木施工管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具有实践性、技术性强的特点,较为适用项目教学法。据此特点并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可将此课程分为四个阶段性的项目。具体内容如表一。

表一中的各项目是根据一定的情景导入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任务的需要去学习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再进行综合实训。任务的完成由学生来主导,而教师则是通过引导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通过示范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练习操作掌握所应具备的技能,进而利用所学技能完成项目中的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能始终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

2.任务实施

对于项目中的内容我们可通过情景导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实施,而“任务驱动”法中学生的兴趣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上探究的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要由浅入深具有层次感,要注意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例如我们为让学生掌握全站仪(经纬仪)的操作应用技能可进行如下的情景、任务设置。

通过情境展示和对三个递进式的提问的解决来完成。

情景展示:选一有高(低)电线通过的道路。

提问1:目测,电线距路面铅垂距离(悬高)为多少?

视觉的局限性不能满足施工或设计需要,引出利用工程测量的需要。

提问2:用什么方法可以既简单又准确地知道电线悬高?

从电压线上悬线绳测量出线绳长度,或找一较长木杆置于电压线下再量出线与地面间木杆长度。

提问3:高(低)压电线都有通电,上述方法因危及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不可使用,这样我们如何测量电线的悬高呢?

通过分组讨论,形成共识:

①利用我们已具备的数学知识――勾股定理;

②先离开高(低)压电线一段距离并测出已选点到电线最低处在地面上的投影的水平距离;

③测出所选点与电线最低处连线的垂直角,算出电线悬高。

归纳总结,得到全站仪的应用实质,说明全站仪的一种应用――悬高测量。

最后由学生分组去完成悬高测量。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体会到工程需要产生了工程测量,问题推动着测量技术的发展,测量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工程产生的实际问题。

从项目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对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初步形成了计划,但真正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却又不知如何开始,这恰恰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教师不要急于指导,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启发式地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进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关注各小组任务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指正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不当之处,以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成果评价、分析总结

评价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当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评价对学生探究学习有很好的约束作用,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导、促进作用。在任务完成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及总结。可由学生各级组代表上台发言,讲解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情况,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同学间相互协作的情况;然后其它小组提问由发言小组回答,最后教师对各组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分析各组任务完成情况,表扬先进,指正不足,进而提出改进的方法及方向。总体来讲,在本课程的项目教学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上课前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其实际情况精心设置项目中的任务;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做到分组合理,以利于教学任务的实施;

(3)在每一任务(或任务中一阶段)完成后要及时总结分析,给学生一定的约束感,同时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巩固与提高;

(4)对于学生的成绩考核与省测绘局职业技能鉴定站联合采用考证制,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具有实用性。

4.结语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项目教学真正实现了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及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践为中心的转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创新的喜悦,树立了自信,增强了成就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因而是较为适合高职测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汉雄.《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J].矿山测量,2007,(3).

[2]肖鸾等.工程测量教学改革[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5).

[3]贾宝平.高职高专非测量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太原大学学报,2007,(12).

工程测量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实践

1引言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对于引导我国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迫切需求创新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工程测量课程也应该密切关注测绘科学的最新发展,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大胆创新,不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传统的工程测量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重新认识和改革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2目前教学体系中的主要问题

2.1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现行的工程测量教材种类很多,但教材内容更新滞后,传统测量占有较大篇幅,对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的引入不及时,有关现代测量新技术、新方法的篇幅太小。例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现代测绘领域,但现行的教材中基本没有这种新技术的讲述和介绍。

2.2教学仪器设备的不足。在测绘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非常迅速。目前,全球定位系统p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测绘等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电子水准仪p全站仪p测量机器人以及GPS等先进设备在生产单位随处可见。

2.3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工程测量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该课程的特点是在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往往重点放在工程测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教学范围局限于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上。

2.4考核方式不科学。目前,有些院校缺乏对该课程的重视,把工程测量设置为一门考查课,非测绘专业的部分学生觉得测量不是自己的专业,将来工作不干测量也用不到这方面的知识,往往把工程测量看成是自己专业的一门副科。也有些院校把工程测量作为考试课,卷面分在最终成绩中所占比重很大,学生把教材里面理论知识掌握了就能考高分,以至于学生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脱节。然而工程测量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高分并不能说明学生具备了学以致用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已经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p主动性和创造性。

2.5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作为教育参与方的教师,通常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院校从事教育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施工现场,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不能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教师需要深入现场,实践课程内容需要更新,实践教学方法需要改革,这些工作都急需开展。这就需要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帮助教师认识教学和实践之间的差距,有利于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3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措施

3.1教学内容的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应该依据测量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确定教学的重点内容,重点讲解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知识和技能,尽量与工程实例相结合。适量引入工程放样自动化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进行工程放样的能力。多安排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给学生创造进入施工单位参观学习的机会。教师应根据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需要,依据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开发学习情景, 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和创新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就业为目的,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教学内容除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内容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2优化教学仪器设备。目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测绘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一线生产单位已经淘汰了一部分老式仪器设备,为了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要,院校的教学仪器设备理应跟上市场发展的节奏,引进新型设备取代老旧设备,例如用全站仪或者电子经纬仪取代光学经纬仪,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取代微倾式水准仪,引进测量机器人及GPS等先进设备。同时要认识到传统仪器设备是先进仪器设备发展的基石,传统光学仪器有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掌握常规仪器的基础上,让学生多了解各种先进仪器的使用方法。

3.3教师队伍的建设。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面临严峻的考验。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将教学工作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多参加业务交流和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学校应加强与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为教师创造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定期选派教师到施工现场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4],为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提供强大的师资力量。

3.4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该门课程应综合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能只看重学生的卷面分数,在笔试考核中,应减少客观题的比重,增加主观题的比重,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实践操作和平时表现的考核力度,在教学中引入工程案例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最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理论考试成绩p平时成绩和测量基本能力测试成绩,对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结束语

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高校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与时俱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我坚信在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必将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李伟杰.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14,(5).

工程测量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职业技能证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83-01

一、前言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工作的特点,把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学生的就业目标统一起来,把学生在课程上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与毕业后的就业岗位进行无缝对接,这是当前高职教育工作面临的迫切问题。建筑工程测量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直接为建筑工程提供设计、施工、维护的依据与基准,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技术性较强,是建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职业技能证是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证明,企业单位为了提高单位员工的素质,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都喜欢聘用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人才。在校的高职学生可以参加四级测量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为提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质量,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改革迫在眉睫。改革中必然存在着许多矛盾,甚至还可能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新理论、新技术与传统内容的矛盾;加强实践环节与测量实验设备落后的矛盾;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等。如何合理地、可行地进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改革的思路

根据测量员职业技能考试,和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体现测量的能为一体的特点。

2.1筛选教学内容,合理的组织与安排

对历届毕业生、相关用人单位、相关院校进行访谈、调研,根据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和测量员职业技能考试的内容,对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并把教学内容分类划分主次。根据企业项目的组织开展形式,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展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与系统性。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二年级开设,鉴于学生对专业理解不深入,教学内容应主要侧重于使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地形测绘工作以及施工测设的基本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一些工程实例和图片,增加学生头脑中的感性认识,并根据场景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中去探索、去思考。

2.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关系。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的,课程内容应以综合职业能力为需要,以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走向为需要,来确定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同时,测量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仪器不断涌现,传统的仪器设备逐渐要退出市场,学生如只学习传统的光学仪器,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很容易被淘汰。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出先进性,这不仅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2.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理论教学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对于理论计算和实践性的要求均较强,仅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根据建筑工程测量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一般基础理论性的内容,宜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配合图片和视频演示教学,不但提高学生的兴趣,更使得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利于学生模仿,学生易于接受、能大大提高上课效率。

2.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的现状。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各院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各实践环节都是相互独立,没有系统的实践实习,并且,各学校的实训环节都是由教师主控,教师编写实训指导书,教师制定实训开展计划,工作内容,学生只是被动的去根据教师的安排去做,学生的主动意识差,依赖性强,遇到问题首先是请教教师,而不是主动思考,导致学生在岗位工作时,前后的实践工作衔接不够,对工作的整体部置协调能力不足,往往以偏盖全。(2)更合理的实践教学方式。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课堂试验课,根据实验内容采取“先讲后练”、“边讲边练”、“先练后讲”等方法4,增加师生互动性。

3.教学考核方式改革。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理论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传统的理论的考核方式,只是考察了学生在理论部分的掌握情况,体现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很多学生成绩很好,但是到工作岗位上,实际操作很差,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状。在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考试上采用“三加”方法,既理论考试+实操考试+实训考核,这种方式更加全面的考察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

2.3加强职业素质与道德的培养,塑造高素质人才

测量工作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需要集体配合协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测量人从来都是善于配合,更是善于沟通,从一句“好”到一个手势,从中的默契只有测量本家方可意会。因此,需要的是团队的合作,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测量成果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产物,测量工作环境是在野外,经常风吹日晒,工作条件相对较为艰苦,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测量工作者辛勤的汗水,锻炼了学生的吃苦能力,更加的尊重测量人。

三、总述

本文的特色之处在于改变了以往实践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实训环节由老师制定试验指导书,学生根据教师的试验指导书按部就班的实施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老师作为“甲方”仅仅告知实训的任务和达到的技术标准,仅起监督作用,学生作为“乙方”需要根据甲方的任务和技术标准,自主的制定技术设计书,制定进度计划,技术方法,器材和人员配置,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思考,主动的创新,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洁.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8期

[2]张贵蓉,蔡毅,马丁宝.谈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测量学科教学改革[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1年20期

[3]季如进,过静,葛茂荣.对普通测量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测绘通报,1999年03期

上一篇:出纳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维修电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