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08 11:27:17

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篇1

1.1有利于规范工作行为,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基层疾控机构职能的提高,免疫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的预防接种手段已不能够适应当前形势下的免疫预防工作和预防接种对象的需求,制约了疾病预防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建成与投入使用,提高了免疫预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提升提高了基层疾控机构的工作质量。我国不少全区、县疾控机构已经实现了疾病疫情网络直报,为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的建立,解决了疫情及时报告与订正、常规监测与突发事件预警和流动人口疫情报告管理等诸多问题,提高了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和预测预警能力。

1.2有利于增强疾控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

疾控信息控制系统通过与社保中心信息系统的准确对接,形成了一体化的医疗风险管控和医疗费用管理平台,实现了社保中心和疾控中心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疾病信息控制系统通过与签约医疗HIS系统的直接互联,极大方便了患者就诊和疾控中心的管理。健康管理系统涵盖了从健康信息收集到健康干预服务的健康管理全过程,能够提供实时、可靠的数据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服务计划,同时提升了专业化的服务能力。

1.3有利于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从网络安全的本质来看,保障一个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全面了解网络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处理各类安全事件。而疾控信息系统的应急响应组,就要致力于全方位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构建覆盖全市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完善突发事件相关数据采集、危机判定、等功能,提高医疗救治、科学决策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决策指挥能力。

2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1缺乏足够的人力与经费投入

由于一些领导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出现政策上的失衡,导致疾控职能硬件建设滞后,政府对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技术装备落后,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预防控制能力不高。政府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有限,不能确保新形势下广大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现全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在应对重大疫情或突发事件时,难以做到及时、高效、高质量的处理。

2.2信息资源难以统筹规范与管理,共享程度低,难以互联互通

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统计是疾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疾病控制信息系统应该涵盖疾病数据库、医药信息的药品数据库、医学专题综述、最新医药信息等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基层疾病控制体系很难实现信息资源的统筹管理和有效共享,很多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信息系统数据收集、分析与利用技能能力较差,难以做到公共卫生科学数据的储存、管理、维护和共享,难以对业务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与利用。

2.3缺乏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公共卫生人才

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是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承担各种危及人民健康的疾病预防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工作。我国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运行机制落后,人员老化、缺乏既懂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又懂疾控控制知识的专业人才。基层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从事疾控等公共卫生的工作人员与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相比,社会和经济地位较低,因此,疾病控制机构,特别是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这也是造成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高级人才匮乏的原因之一。

3疾控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1以人为本、服务工作的原则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紧密结合疾控事业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简化办事流程,优化业务流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疾控工作效能,增强疾控信息服务能力。在疾控中心领导的带领下,广大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工要认真履行疾控防控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以和谐的态度对待群众,以创新的思维对待工作,无论是传染病的防控还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推进,我们都主动应对,抓基层网络建设,使疾控工作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3.2统筹协调、分步实施的原则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第二条原则是统筹协调、分步实施。我们要按照国家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明确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年度目标和任务,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平台,将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中。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促进疾控机构信息化工作协调发展。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信息标准化是信息集成化的基础和前提,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把软件的标准化建设作为疾控机构与国内外接轨的重要保证,采用国际或国家统一的信息交换和接口标准和接口代码。我们结合示范区当前信息化建设工作实际,以网络共享设施建设为基础,构建相互兼容、资源共享的疾控信息系统。

3.3资源共享、信息公开的原则

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必须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相关技术、标准、协议和接口等必须遵循国家有关规定,利用先进的软件技术,保证网络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开放性、实用性和安全性,建立面向未来的公共卫生信息服务。我们要加强疾控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信息公开,有组织地沟通有价值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和知识。

3.4突出重点、确保安全的原则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还应该坚持突出重点、确保安全的原则,加强和完善疾控机构监测信息系统,提高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技术正确性,扩大免疫规划,提高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技术正确性。疾控信息化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制定并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预案。构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疾控信息系统是一个平滑的过程,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逐步实现完成。为此,各乡镇街、有关部门要做好思想、组织、人员、资金、物资的准备,按照国家的统一安排有计划组织实施。

4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4.1提高认识,积极推进疾病控制信息化建设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公益性的建设项目。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合作,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调动起来,不断解决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一切都有赖于政府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和有关领导的重视程度。因此,提高各级领导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是信息化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各基层疾控机构应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尽快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年度疾控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现阶段的建设目标和重点,保障疾控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

4.2完善制度,充分发挥疾控系统信息化工作的支撑作用

信息化具体实施人员应该深入到基层一线,我们要帮助引导部门在更高层次上理解信息化概念和信息化需求,使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切实可行。信息化的基础是网络化,疾控机构应该建立自己的局域网络,确保今后能顺利开展各种信息化工作。为强化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我们要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督导检查,对本疾控机构所辖地区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提高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质量。各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要牵头部署,保证信息化工作经费的落实。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切实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4.3加强培训,提高职工信息化管理技能

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篇2

【摘要】目的:探讨福利院内儿童反复呼吸感染的基础疾病。方法:回顾2009年6月2011年6月本溪市儿童福利院(26)例罹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有21例存在基础性疾病,其中唐氏综合症6例,脑瘫7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聋哑患者2例,其它类型残疾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各种基础疾病各有其病史、体征和胸片表现特点,病痛够相关检查确诊。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多种原因所致的基础疾病,比较常见的是先天性心脏病,脑瘫,唐氏综合症、聋哑和其他类型的残疾等。提示福利机构中医务人员必须加强反复呼吸道疾病的基础疾病检查,及时完善诊断,并针对各种各自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康复和护理,根本上杜绝和减少反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福利院儿童;基础疾病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783-02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RRTI)是儿童期的多发病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20%-30%,约占6岁以下儿童的10%左右。患有RRTI的小儿简称复感儿,在1年内有7-10次以上的上下呼吸道感染。这在临床并不少见,在儿童福利院内的发病率则更高。反复呼吸道感染除外个别患儿自身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及福利机构群体居住环境外,福利院内儿童是否因为存在一些基础性疾病,使其更易于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国内核心期刊尚未见明确报道。本文通过对27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基础疾病分析,诣在提高儿童福利机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水平和认识,以便日常生活中以基础性疾病入手解决反复呼吸道感染,从根本上提高福利院儿童的生活质量。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医疗机构2009年6月-2011年6月确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依据病史、发热、咳嗽、胸闷、气短等呼吸道症状、咽部充血,肺部体征忽略不计,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标准的患儿共26例,其中男孩18例,女孩8例;年龄0-2岁9例,3-6岁1例,6-12岁16例;均符合我国第一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会议(1987年成都)建议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年龄0-2岁,每年URI7次,LRI3次;3-6岁,每年URI5次,LRI2次;6-12岁,每年URI5次,LRI2次[1]。

1.2方法: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基础疾病检查依据病史、症状,体征,胸片,必要的心脏彩超,头部核磁共振及血液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明确诊断。2.结果

福利院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2例,均有声音嘶哑,气促多汗剧烈活动后唇周青紫,心脏听诊区3级以上杂音;脑瘫8例,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肌张力低下者1例,痉挛者7例;唐氏综合症6例,具有特殊面容,智力和生长发育落后和手纹,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聋哑患者2例,其他类型的残疾3例,其余5例为生长发育正常儿。3.讨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RRTI)是儿童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病程较长,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且缺乏特殊的治疗方法,是当前儿科临床上倍受儿科医生关注的话题。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20%-30%,约占6岁以下儿童的10%左右。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以2岁内小儿发病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据有关方面统计,呼吸道易感儿每年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平均为健康儿的4.5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病因复杂,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多种相关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先天及遗传因素、年龄、营养因素、与呼吸道屏障功能破坏、免疫功能低下、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钙的缺乏、感染与治疗不当、环境和其他因素;儿童被动吸烟、室内装修、汽车尾气、居住环境的大气污染等,使有害气体吸入呼吸道,可直接影响肺的换气功能,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无疑也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诱因之一。此外早产、人工喂养、缺乏锻炼、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也使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密切相关。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儿科临床十分常见。它常可导致小儿生长迟缓、发育障碍,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考虑到当前儿童福利机构在生活环境、营养饮食配餐、专业医疗团队各方面都相当一流的客观事实,研究上除外环境因素、被动吸烟,营养因素、年龄、和自身免疫因素,缺乏锻炼等诸多因素外,与社会普通家庭中的孩子作为研究对象有所不同的是本组病例为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他们大多是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疾病而被家庭成员遗弃而被收容于福利院的弃儿,残疾面更广,残疾程度更重。通过研究表明,2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21例存在基础疾病,其比例达80.8%,说明基础疾病是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原因。因而,治疗好原发基础疾病是至关重要的。从基础疾病的构成可以看出先心病和脑瘫、唐氏综合症均是造成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比较常见的原因。在特殊的福利机构里,基础疾病成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导因素,这也极可能是多数儿童遭遗弃的根本原因(不断地疾病医治需求,无法承担的日益增高的医疗费用、以及目前很多疾病没有很好根治方法的绝望)。仔细分析基础疾病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我们也发现,全部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为左向右分流,其原因是由于左向右分流,肺血流增加,增加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或由于扩大的房室或扩大的血管压迫气管,引起肺短分泌物排除受阻;脑瘫则是由于吞咽肌肉运动不协调而至吸入综合症所致;先天愚型患儿免疫功能存在异常,免疫球蛋白异常,IgG减少,故容易发生;社会适应不良者由于与外界不能沟通或沟通不良,只是自身照顾和他人关照上极度缺乏,而至机体机能失调,反复感染。因此,当儿童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时,作为特殊机构的医务人员,考虑治疗方案时绝不能仅仅关注病原学检查和经验治疗,应该冷静分析,尽早进行相关的基础疾病检查,尽早明确基础疾病,并及早给予相关治疗,如手术,康复和护理,心理治疗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虽然无法了解其应得家族史和既往病史,但是我们可以进行密切地病情观察,详细的体格检查,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的进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肯定会大幅减少,从而有利于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参考文献

[1]袁承文.儿科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266-267.

[2]叶启慈.反复呼吸道感染[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14(6):361.

[3]史荟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机制及最新防治.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第3期.

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篇3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043-01

为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2001年4月卫生部出台了《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与任务。在此管理模式下,全县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该模式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1 管理模式简介

在原县卫生防疫站的基础上成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镇级血防站、各镇卫生院防保组均撤销,在其基础上每镇设立一个疾控组归并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行县、镇两级疾控机构行政和财务统一管理、人员和物资统一调配、业务工作统一安排。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部设立结核病防治科、传染病防治科等10个相关职能科室,下设8个镇疾控组。疾控组负责本镇所有疾控相关工作,服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和业务技术指导。这一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县级防疫机构与乡镇医疗机构需协调开展工作的局面,有效建立了县、镇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综合管理体系,逐步提升了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和水平。

2 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嘉鱼县结核病防治工作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负责实施各项具体工作。在县、镇疾控工作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有利条件下,全县结核病防治工作按照《规划》要求,除县政府与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县卫生局与各级综合医疗机构签订年终工作目标责任状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对各镇疾控组进行年终目标工作考核。具体做法是年初制订出详细的考核方法和评分细则,定期到各镇疾控组进行细致地考核评分,年终进行汇总,将考核结果纳入镇疾控组负责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发放考核内容。这样使得全县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在行政指令上做到了上下统一,各项工作措施落到了实处,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2.1 病人转诊: 按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安排,中心本部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每旬到县级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病例的主动监测,各镇疾控组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每日两次到卫生院收集传染病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结核病防治科工作人员每月对全县各医疗机构进行专项督导检查。通过这一举措,全县各级结核病的网络直报工作均能及时、准确、规范地进行,结核病病人的转诊率和转诊到位率有了明显提高(表1),(x2=431.12,P

2.2 病人追踪: 由于县、镇两级疾控工作实行一体化管理,也就没有了其他中间环节的干扰。结核病防治科组建了防痨人员QQ群,利用这个信息平台,使得结核病病人的就诊、治疗信息在县镇两级可以共享,对那些转诊没有及时到位的结核病病人,结核病防治科能及时将病人信息反馈到其所在的镇疾控组,疾控组防痨人员收到信息后可以通过家访、联系村医和电话通知等方式进行全面追踪,从而提高了结核病病人的追踪率和追踪到位率(表1),(x2=255.55,P

2.3 病人治疗管理: 按照《指南》要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初将结核病病人治疗管理工作纳入镇疾控组全年工作计划当中。结核病防治科利用防痨人员QQ群定期结核病病人的治疗信息,各镇疾控组防痨人员收到辖区内的结核病病人相关信息后及时下村进行督导管理,并作好督导记录。因此,全县镇、村两级能及时对结核病病人进行规范的治疗管理,督促病人进行规律服药和定期复查,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表2),(x2=33.79,P

2.4 健康教育与村医培训: 根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初工作计划,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已纳入各镇疾控组业务工作范围。特别是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将其作为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健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镇疾控组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通过设置宣传栏、发放健康处方(健康教育折页等)、播放音像资料、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各镇疾控组每年还定期组织辖区内的村医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使村医对结核病防治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为结核病病人的转诊、追踪和治疗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4 讨论与体会

4.1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体制改革前,因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嘉鱼县原镇级血防站、卫生院防保组的主要精力放在业务创收方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从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另外,由于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县级行政管理部门和业务技术部门下达到乡镇级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常常不能落实到位,严重制约了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的整体发挥。体制改革后,在县政府加大经费投入的保障前提下,撤销原卫生防疫相关机构和部门,实行县、镇疾控人员统一管理,有效地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全县包括结核病防治工作在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4.2 体制改革前,全县原卫生防疫人员共186人。其中,无学历的临时工作人员37人,占19.89%。另有年龄偏大、或体弱多病、或长期不在岗的共38人,占20.43%。存在人力资源总量短缺、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低、专业人才队伍布局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很难适应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改革后,在有编制和岗位保障的前提下,严格人员准入制度,调整后聘用上岗110人。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县疾控专业人员布局情况,打破地域、级别界限,对县、镇两级疾控专业人员进行了合理调整。后期根据各地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人才交流互动,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以点带面,有效地促进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全面发展。

4.3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逐步从创收型转变为服务型,并要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从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工作协调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方能不断提高疾控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完成日益繁重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制改革后,县政府增加了疾控工作专项经费的投入,做到上级项目经费地方财政不截留、需地方财政配套解决的积极到位。年地方财政人平经费拨款由过去的3500元包干增加到全额人员工资、工作经费到位。从根本上解除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全心全意集中精力搞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1-2]。

参考文献

[1] 孙细梅,张耀辉,陈海斌,等.县镇疾控工作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在基层卫生应急中的作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2(2):101-102.

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篇4

【关键词】 过敏原;变态反应性疾病;生物共振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7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85-01

过敏疾病是由免疫机制诱导的高敏反应,是体液(抗体)或细胞免疫机制介导的变态反应。最新的研究证实:自由基对免疫系统的侵害是过敏体质形成的基础。我国过敏疾病逐年上升的趋势,具有关资料统计:过敏疾病患者现已达到2亿,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于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对1225例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由此了解我们临床就诊过敏性疾病过敏原及各种过敏疾病的发病发病率,为防治、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25例患者均在临床确诊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女性637人(占52%),男性588人(占48%)。年龄最大者71岁,年龄最小者5岁,平均年龄22.7岁。病程15天至31年不等。所有参加检测的患者均停用抗过敏药物、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一周以上。

1.2 检测方法 应用德国MED-Tronik公司生产的摩拉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MORA-Super)对患者进行常见的37大类,1500余种过敏原检测。该仪器采用量子物理波理论,应用生物共振技术,利用区别人体内不同的生物共振信息来检测人体中存在的变态反应原[1]。

2 结 果

2.1 1225例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 见表1。

3 讨 论

医学研究表明:常见的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有2000-3000种,医学文献记载有20000多种,它们通过吸入、食入、接触、注射等不同方式使机体产生过敏现象。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主要条件,大量自由基的存在是过敏发生的根源,自由基氧化破坏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细胞膜,使之受损、变性,机体免疫力低下,为抗原、抗体变态免疫反应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结果导致细胞破裂,过敏介质释放,产生过敏症状,这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关注的重要课题。

目前,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食物及药物过敏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全球患病率达到20%-30%,并呈持续上升趋势[2]。能够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过敏原种类非常繁多,常见的过敏原大致可分为:一.吸入性变应原:花粉、动物的毛发皮屑、室内尘土、尘螨、霉菌等。二.食入性变应原:某些药物、食物特别是鱼、蛋、奶及坚果类等。三.接触性变应原:羊毛、染料、化妆品、乳胶手套、镍制品等。四.注入性变应原:昆虫叮咬毒液及某些药物。而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民俗习惯、饮食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表现出相应的差异。同时,随着社会的经济及工农业发展,大量新的食品、药品、化妆品、建筑装修材料、染料等走进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环境中出现了大量新的致敏原。国外流行病学监测发现,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工业化、城市现代化程度的加大而明显增加[3]。另外,香草料、食品添加剂、化妆品、消毒洗涤剂、染色剂等日常工农业用品已逐渐成为主要的过敏原。近年来环境污染增加了粉尘浓度也成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主要过敏原之一。

由于我国土地辽阔,自然环境生态差异,气候差异,工业化程度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差异,势必产生过敏源种类的不同,引发各类过敏性疾病发生的比率不同。如:东北的冷空气,云南的阳光直射,都会对过敏人群产生过敏疾病。检测结果证明:本市尘螨和昆虫引发的过敏性疾病占56.08%,为我市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为卫生管理部门预防过敏性疾病的指导工作,医务工作者的诊断治疗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调查家族遗传性过敏体质提供了基础参考资料。

通过开展过敏原检测研究全国各地区过敏原的分布比率差异,可以掌握我国各地区的致敏源分布,发病的类型。如:高寒山区与热带地区,城市与农村,山区与平原等的各种过敏疾病发病率,探讨各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外界条件,摸索及其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为本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为研究开发重点过敏性疾病的抗原性,研制高品质标准化的脱敏制剂奠定基础。从而达到清除过敏原,使患者的免疫修复,为治疗选择最佳的方案,对过敏炎症适当地采用对症药物治疗。

通过开展对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的检测,为患者提供了过敏引起的过敏原物质资料。医生为患者提出自我防护意见,增强过敏性体质人群的自我预防能力。通过实施过敏性疾病的防病治病的科普知识教育,在饮食,穿衣,化妆等各方面根据自己的体质做好自我保护,做好预防工作,把过敏性发病率降到最低限度。

通过对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的检测,统计分析工业产生过程中各种气体敏原的发病资料及数量,为国家提供环境治理的基础依据,从而保持生态平衡,为民众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过敏体质的发病率。

通过过敏原的检测可以掌握我国各地区的致敏源分布,为患者提供预防治疗的科学依据,为国家环境治理提供参考资料,可以达到科学指导过敏患者的预防工作减少发病率,为过敏患疾病预防,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为过敏原的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向东,黄艳华.量子物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81-82.

[2] 李林峰.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53-54.

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篇5

【关键词】带状疱疹;误诊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皮肤病,侵犯皮肤和神经组织,分别引起斑疹、水疱和神经疼痛。近年来发病有增加趋势。病情的轻重程度与机体免疫状态关系密切,发病时有全身症状和疼痛,特别是中老年患者症状明显。由于本病症状的特殊性,患者就医初诊误诊时有发生,有学者报道达39.0%[1],现回顾分析2002~2005年带状疱疹初诊误诊病例48例,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48例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21~82岁,平均56.5岁。48例均在其他专科初诊,经皮肤科确诊并治愈。初诊时临床表现与误诊的关系如下:单纯神经痛26例(54.20%),不典型皮疹(顿挫型)+神经痛14例(29.2%),典型皮疹+神经痛8例(16.7%),发病部位原有存在或同时发生其他疾病32例(66.7%)。

2结果分析

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误诊的病种较多,涉及不同部位和多个系统。就部位分,胸背部、腰腹部误诊居多(占58.3%),误诊病种以助间神经痛为首位,其次为胸膜、心脏、肝胆、肾脏的疾病;从初诊临床症状来看,单有神经痛而未发生皮疹占大多数共26例(54.2%),顿挫型带状疱疹14例(29.2%),并且有32例(66.7%)患者原有或同时发生其他疾病。

3讨论

3.1误诊原因从分析资料看,误诊的原因有多方面,其原因主要是临床表现的不典型,个别医务人员知识面不广,诊断思路不正确,常被表面现象所误导,如疼痛症状出现就只局限于相应部位脏器疾病的思考,依赖于大型设备的辅助检查,忽视临床症状的综合分析。没有掌握带状疱疹临床症状的特殊性:单侧性疼痛且是呈陈发性,伴有单侧性皮疹(红斑或水疱)出现,既往无同类病史等;误诊的原因综合有以下两个方面。

3.2客观因素疾病早期未出现皮疹水疱或呈顿挫型发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本组资料显示83.3%属于此种因素。带状疱疹典型临床表现有特异性,诊断不会困难,但当疾病早期或发生顿挫型时,仅表现出部分症状,如单纯神经痛或合并部分斑疹表现,常导致病者未能首选到皮肤科就诊,而选择到其他临床科诊治,被误诊为一些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有关疾病。如头面部常被误诊为眼部疼痛、牙痛等相关疾病,腰腹部常被误诊为胆绞痛、肾绞痛等。发病前已有基础疾病存在也是误诊的原因之一,部分带状疱疹患者原有基础疾病存在,特别是老年患者可有多种疾病的存在。当带状疱疹早期出现疼痛,且发生于原有疾病的相应部位,导致患者就诊选择基础疾病的专科,临床医生也常被疼痛症状误导是原有疾病所致,因而增加误诊机会。本组资料66.7%患者在发病的相应部位原有或同时发生其他疾病,且多为老年患者,由此可见,患者年龄越大,基础疾病越多,发生疱疹时神经疼痛越明显,客观上越容易误诊,值得临床医生吸取教训。

由于非皮肤专科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误诊病例大部分发生于其他科室。本病症状的特殊性,许多患者首次就诊于其他专科,而非皮肤专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全面,缺乏全面的分析,过分依赖于大型设备的大包围式辅助检查,也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原因。

3.3主观因素部分患者就诊前自行采取一些土方法的治疗措施,改变了疾病应有的特征,同时陈述病史时片面强调自觉疼痛症状明显,容易导致医生作出错误的判断。临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不详细,没有抓住本病的最特异性诊断依据,思维局限于其本科疾病,甚至仅凭患者的简单描述,就草率作出错误的诊断。

3.4预防误诊措施误诊导致患者错失了早期诊断治疗的时机,增加了治疗难度和发生并发症、后遗症的可能,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应值得医务工作者时刻注意。因此医院应通过加强内涵管理,加强不同科室间的业务交流,充分利用会诊的机会,促进专科间相互学习,提高对非本专科疾病的认识。临床医生要加强业务学习,扩大知识面,使临床诊断思维更全面。同时要增强职业责任感,对工作认真负责,诊疗过程中每一环节都要认真对待,从询问病史到体格检查一丝不苟,不漏过一个有诊断价值的体征和依据。通过全面分析,去伪存真,最终作出正确的诊断,减少本病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实,郭毅.带状疱疹神经痛77例临床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25(4):227-229.

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篇6

关键词:系统生物学;中医药;整体论;还原论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5-0955-03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21世纪人类对重大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将会出现新的模式,将会逐渐产生讲究科学、注重人文、强调3P医学(即预防、预测和个性化医疗)的“新医学”。目前西方医学界有两个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在系统生物学的驱动下医学研究开始引入“系统”和“整合”的思维方法;另一个趋势是现代医学开始重新认识东方的传统医学,尤其是中医学,试图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寻找更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思想。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的发展》第291次香山会议标志着“系统生物学技术”将逐步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想谈谈中医药与系统生物学的关系,并着重介绍和探讨一种以系统生物学技术为研究工具、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新的中医学研究思想。

1 西方医学发展的成功和困惑

韦伯斯特词典对“医学”的解释是“维持健康,预防、缓解、治愈疾病的一门科学和艺术(The science and 8n dealingwith the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the prevention,alleviation,or cure of disease)”。由于人是疾病的主体和研究对象,医学的研究势必有别于其他学科,在疾病及其防治方法的认知和探索过程中,既需要追求其客观性和物质性的结果(科学性),又需要顾及意识和精神的作用(人文化)。医学同步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人类有意识的积累和传播与疾病作斗争的生存知识中孕育形成,在人类思维和文化活动的逐渐成熟下逐步系统化。我们今天的东西方两大医学体系就是在各自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母体的孕育中发展,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思维方式。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现代西方医学的发展,逐步淡化和摒弃人文的因素,更倾向于用数学、物理、化学那样的自然科学来定位和评价自身的研究。其理论特点是将人视作为一部可分割和还原的精致的机器,当一个部分发生故障(即产生一种疾病)时,医生需要寻找并修复这个损坏的部位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现代医学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对生命体的物质构成及其功能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清晰度。但与此同时,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在大幅度减少某些急性病的致死率后,越来越多地面临着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免疫性疾病等慢性高致死性或“终身性”疾病的困扰,也就是说我们采用从人体器官到细胞再到基因的科学性的还原方法对一大批慢性复杂性疾病的研究收效甚微,这不能不说明现代西方医学这种研究模式自身存在着某些缺陷。适于我们人类生存的世界是复杂的,但这个宏大的生态系统(Eco-system)之维系来自于世上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Inter-dependence)。人体被认为是迄今人类研究对象中最为复杂的一个生物系统,其复杂程度主要体现于各组成部分和各功能网络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上。而近现代医学在还原和简化的理论指导下分工越来越细,“间隔”越来越多,致使整个医疗系统和疾病治疗的实施过程渐趋“破碎诊治化(Fragmentization)”。譬如在一些医疗机构,呼吸科的医生就不必甚至不会看贫血、出血、血栓形成相关疾病,研究血小板的就不一定关注凝血因子等相关因素了。但是与疾病相关的体内物质基础很可能只是疾病发生的部分原因,几乎所有的复杂性疾病都是受到多基因和环境的影响。事实上可以通过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了解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社会二元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在疾病谱上也能反映出来。在城市,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在死亡原因中分列前3位,此后是呼吸性疾病,如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在各种癌症中,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城市人结肠癌发病率在近年迅速上升,目前已位居前三;而在农村,呼吸性疾病则排在首位,不过近年来癌症和心脑血管的发病率都在快速上升。呼吸性疾病通常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标志性疾病,这说明中国同时具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疾病谱,其中居民生存环境的变化在疾病谱的改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现代医学那种注重对单个基因、单个靶点的对抗性疗法(Allopathy)难以解决复杂的疾病问题。专家们认为,以往历经10余年,耗资达数亿美元的基于单个靶点的传统药物开发策略已步入“死胡同”。整个生命科学体系正在探索新的疾病研究思路,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正在成为复杂性生物问题研究方法的“抓手”。

2 系统生物学的系统思路与中医药研究

用系统论的思想研究生命的理念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就已有人提出,由于当时开展研究的工具和时机远未成熟,因此没有被人们接受而形成规模。随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以基因组学为代表的各种组学研究的广泛开展,新的大科学运作方式开始出现,生物学开始与数学、工程学科相互渗透、交叉,也更是由于现代医学屡屡受挫于各种多基因复杂性疾病的严峻形势,用系统的思维来组合多种学科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思路被重新点燃并很快被推至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系统生物学(systemsBiology)”是由美国科学家Leroy Hood于上世纪90年代末重新提出的学科理念,它通过对细胞内所有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在各种扰动下的动态测量,通过数学建模,明确细胞的设计原理和运行规律,达到重新设计新的系统或者优化现有系统的目的。系统生物学是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大规模测定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快速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出现的,是生物医学发展中多学科融合的一种必然性结果。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生命过程不是系统生物学所特有的,我国的传统医学很早就认识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和精、气、血、津液把全身组织器官联系在一起,成为统一的整体来维持生命活动。整体观还体现在将人与环境也视为一个整体,强调“天人合一”,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治病用药过程中强调整体性的阴阳平衡,而不局限于某个部位或器官的问题;在中药的使用上重视配伍,讲究不同手段和不同用药方法的结合,所提出的“君臣佐使”的概念则是一个完整的治疗系统的概念;在治疗上采用因人而异的辨证施治,注重个体差异,体现了先进的个性化治疗思

想。因此,中医理论中这些朴素的系统观与整体论的思想,与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思路有一致性,中国传统医学的深厚积淀,为发展系统生物学,并将其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上可以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系统生物学对中医“证候”研究的意义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论治最关键的是辨“证”。辨证就是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来收集患者病因、症状、体征等信息,结合地理环境、季节气候及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饮食、禀赋等情况,依据不同的辨证纲领(八纲、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脏腑、气血、津液),判断之为某种证。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等以及正邪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证,可以理解为机体对一种或多种致病因子侵袭所产生的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会转变的“反应状态”。它的始动因子可以不同,但有了相似的反应,即可辨为某证。尽管千百年来疾病谱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机体对有害因子的基本反应没有大的变化,此相对稳定的一面为我们揭示证的实质提供了前提。钱天来讲“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就是讲中医治病的切人点从证着手的,即是从人“受病已发”开始的。目前,证的研究的难点主要在于许多具体的证候难以有公认的规范,同时研究的技术手段不统一,难以横向比较。中医“证”是人“受病已发”的“反应状态”,而系统生物学中的代谢组学技术则可活体的、临床的、全面的、动态研究机体确实已经发生了的代谢事件。因此,可尝试用它来描述“证”的生化状态。有理由假设:不同人对不同致病因子只要有相同的“证”,就应该在宏观的层面上有大致相同的代谢事件发生。比如,可从专家高度认可的阴虚、阳虚等证做起,对比“阴平阳秘”的正常人体的代谢组数据模型,从而探知阴虚证、阳虚证的实质。由于代谢组学是对机体代谢事件的全面跟踪和评价,避免从前在西医的“病”下才能研究中医的“证”的机械规范以及孤立、静止的研究所造成的种种误区。结合系统生物学中的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甚至可能对中医理论“阴阳”的理解有重大突破。

2.2 代谢组学对中药质控及安全性评价的意义

长期以来,困扰中医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找到一个既符合中医药临床传统用药习惯,又能揭示中药内在性质的方法,从而使中药质量达到稳定、可控,确保中医临床疗效的稳定。由于中药大多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其成分十分复杂,再加上中药的品种、产地、加工方法、贮藏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到目前为止,其质量的控制方法,一直是中药研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国内外学者对中药天然药物进行了大量的活性成分研究,对于阐明中药的有效成分起到积极作用。然而,过去的研究几乎完全使中药“西”化,这些方法仅局限于西方医学的理论体系,单纯从中药的化学成分人手,按照化学药品的模式来研究中药,未能从本质上阐释中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中药的药效,一般认为大多是其内在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仅仅采用单一指标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往往难以切实地、全面地反映其临床功效。加之中药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态性、微量性、不稳定性,致使上述质量标准化研究进展缓慢,严重制约了我国中药产品的开发和质量水平的提高。而用系统生物学手段,通过对混合物中组分的类型、含量和状态的分析,可以定量地对其进行评价。所以,应用现代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对道地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水平鉴别,用于中药栽培、采集、加工阶段,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质量控制以及药物监督部门针对药物质量的控制,无疑是最佳方法。这种方法准确,重复性好,而且不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同时,由于它检测的是药物的代谢产物,其中即囊括了药物的活性成分,故而极大的方便了药效学的研究。

其次,如何有效地评价中药的安全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凡药物就有疗效和毒性的两面,中药也不例外。中药由于数千年来一直应用于人体,其总体安全性是可以肯定的,但中药种类多,同一种中药由于生长地域环境不同、种属不同等,都是影响安全性的因素。对于现代中成药,安全性还与中医复方配伍、浓度、给药速度、纯度、工艺的稳定性等因素有关。一些中药含有天然毒素或重金属等,中药的某些成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会造成肾损害、肝损害或致癌等。所以,中药的安全性评价非常复杂。不能完全按照现代医学的安全性评价合格体系进行,而必须考虑中药的使用特点,要进行中药整体、动态的安全性评价体系,同时对其有毒副作用的成分进行标识和含量控制。对有毒中药,不仅要研究其毒性,还要研究其疗效,在疗效与安全性之间权衡利弊。如此庞大的工程,怎么去解决?中药的活性成分绝大多数是植物代谢物,其种类和含量随品种生长环境、采集季节以及炮制方法等因素而变化。因此,中药的质量问题主要就是植物代谢组的问题。而药理和毒理则是药物对服药者内分泌(代谢组)的影响。通过研究外源性物质对体内代谢所产生的整体性效应,研究药物对机体所形成的生化物质的总体代谢调控作用,这是代谢组学的无可比拟的优势。由于代谢组学的实验样品多为外周性生物样品(如血液),便于连续多次获取,样品处理简单,适用于HPLC、LC-MS和NMR分析;可以根据代谢物组图的变化,发现毒性的化学或生物标志物。以此作为体内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可更快、更准确地发现毒性物质和毒性规律。

3 展望

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篇7

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过程中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变化的一门科学[1]。按照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兽医病理生理学和兽医病理解剖学,前者的研究重点为动物疾病的病因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而后者主要研究疾病过程中机体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的变化。二者共同的任务是探究动物疾病过程的发生特点、发病本质及规律,并最终为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整个兽医本科教学体系中,兽医病理学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是一门承上启下的科学。它集合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及生物化学等众多基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础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等对于疾病的认识,同时为药理学及免疫学提供药物治疗及疫苗防治的指导依据。由此可见,兽医病理学是兽医专业本科生应该重点掌握的基础知识。

1 “对立统一规律”在兽医病理学中的体现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它的核心内容是“矛盾双方是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兽医病理学的基础理论核心内容可谓是“炎症”[2]。它是动物疾病中最普遍又是最复杂一种现象,在炎症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对矛盾应该是“致炎因子所引起的损伤过程”与“机体自身的抗损伤过程”。二者在炎症过程中是对立统一的。

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体现在损伤过程与抗损伤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没有炎症早期以损伤性为主的变质性变化,就不会出现之后的以防御为主的渗出性及增生性变化,同时如果发生了剧烈的渗出和过度增生,又会加重机体的损伤性变化。

2 “质量转化规律”在兽医病理学中的体现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矛盾双方的变化一般表现为量变与质变。首先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机体若长期处于致病因素或应激因素作用下,当胃脏黏膜表面屏障系统遭到破坏时,首先会出现浅表性胃炎,这种变化表现为一种渐变性过程,当这种渐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质的飞跃,机体这时可能会出现胃溃疡甚至胃穿孔。另外,在质变的基础上又可以引起新的量变和质变,当胃炎或胃溃疡不能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时,可导致胃癌的出现。因此,对于疫病我们要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3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在兽医病理学中的体现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在兽医病理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据,在动物疾病过程中这种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动物机体自身所处的状态;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在疫病过程中这种外部条件主要表现为致病因素的强弱。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传染性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过程中,宿主即可以表现为传染病形式的变化,又可以表现为败血症形式的急性病理变化[2]。这种疾病过程表现形式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宿主感染病原体时所处的状态。

4 “部分与整体”在兽医病理学中的体现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关系就是“部分与整体”,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领部分,反之,部分也会对整体产生制约作用。在疾病过程中部分与整体关系最突出的体现应该是器官与整个机体的关系,但在兽医病理学中,尤其是兽医传染病病理学中这种关系另外一个层面的体现表现在群发病中不同群体与整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当对群发病进行病理诊断时,不能只看不同群体的发病情况,不能割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只有将部分与整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才能做出科学的诊断。

5 “因果转化”在兽医病理学中的体现

“因果转化或因果交替规律”在兽医病理学学习过程也同样重要,机体在原始病因的作用下可以出现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可以作为新的原因引起机体发生下一个变化,使因果交替出现。这种规律在休克过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当机体烧伤或失血过多时,引起缺血、缺氧和酸中毒变化[3],这些变化又可以引起微循环血管大量开放,从而导致血流淤滞、回心血量减少,继而发生血压下降和交感神经兴奋,最终使组织灌流量减少并引起休克;而这种休克变化反过来又加重机体的缺氧、缺血和酸中毒变化,最终使机体处于恶性循环,加重疾病过程。如果能够很好的掌握因果交替规律,就可以对结果作出科学的预见,做到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6 “发展观”在兽医病理学中的体现

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发展的世界,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把事物的发展看成一个变化的过程,同时能够明确事物所处于或即将处于的发展阶段和地位。疾病的经过与转归是“发展观”在病理学中最集中的表现。一般由生物性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经过可以分为潜伏期、前驱期、临床明显期和转归期四个阶段。在诊断疾病时,我们应该做到客观推测机体与病原之间的平衡变化、抗损伤与损伤之间的矛盾变化,以此为依据对疾病的经过作出正确的判断。在疾病经过中,转归期又包括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和死亡三种,能否对于疾病的转归做出客观的判断,要求对于机体的内环境是否平衡、免疫功能是否稳定、各器官脏器功能是否恢复正常、机体与外界是否协调等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到很好掌握。

7 结语

兽医病理学理论与唯物主义哲学理论密不可分,兽医病理学在兽医学本科教学体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哲学思想在兽医病理学中得到了体现,兽医病理学理论的发展更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

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篇8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治疗措施,减少死亡率,提高诊治水平,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2年间我院收治6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诱因、临床特点、治疗措施。结果:老年肺炎冬春季发病,基础疾病和并发症,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程长,病死率高。60例中治愈27例,好转32例,死亡1例。结论: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合理治疗措施,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肺炎;临床特点;治疗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引起肺炎的病原很复杂,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其中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X线可见炎性浸润阴影。为了增加对老年肺炎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0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2012年间我院内科收治老年肺炎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2-80岁,平均(67.31±5.23)岁,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病等。冬春发病42例,秋季发病12例,夏季发病6例。上呼吸道感染24例,劳累8例,淋雨受凉17例,不明原因11例。

1.2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大多起病不典型,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以黄脓痰和白黏痰为主,少数咯血或痰血;大多发热伴胸痛;严重者呼吸急促,心悸,有意识障碍、活动能力下降、嗜睡或躁动等。部分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者。肺部体征以干湿罗音为主,偶尔合并哮鸣音。无明显心律失常等。

1.3辅助检查

胸部X线摄片示:主要为支气管肺炎形态改变:两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一侧或两侧中或下肺有斑点状、小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部分病例可见胸腔积液,病变部位以两肺下叶多见,少见其他肺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范围,常常中性偏高。痰培养,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等,另外还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阳性菌。

1.4治疗

本组老年肺炎确诊后即积极给予抗生素治疗,主要措施是抗感染治疗,它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包括经验性治疗和针对病原体治疗。前者主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菌药物;后者则根据呼吸道或肺组织标本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体外试验敏感的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则为早期,足量、联合、交替、长程,并及时根据痰细菌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的应用,多采用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联用。我科室病人给予头孢曲松钠2.0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和加替沙星200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疑吸入性肺炎再给予奥硝唑200ml等抗厌氧菌抗生素滴注,qd。待痰培养结果出来后再按药敏更换敏感抗生素。同时给予物理排痰、氧疗。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及电解质紊乱,积极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控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2结果

本组老年肺炎患者给予抗炎支持对症治疗,治愈27例,治愈率45%,病情控制好转32例,好转率53.3%,死亡1例(因年龄较大,伴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于感染性休克),死亡率1.6%。

3.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有关肺炎的基本知识,避免受凉、过度劳累或酗酒,平时应注意锻炼身体,尤其要加强耐寒锻炼;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老年人及久病卧床的慢性患者,积极避免各种诱因,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可进行预防接种,院后须继续用药者应做好用药指导。

4讨论

肺炎是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老年肺炎主要是指老年人因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原虫引起的感染性肺部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全身免疫功能低下,肺泡、肺泡囊、肺泡管及呼吸细支气管呈扩张性变化,肺弹性、呼吸肌力降低,对咳嗽的反应能力减弱,是老年人肺部感染的基础。同时由于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变导致全身和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及免疫功能降低,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储备减弱或罹患多种慢性严重疾病、营养不良等,导致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漏诊和误诊率较高[2]。因此肺炎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死亡率居老年人所有疾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居老年感染性疾病死亡率的首位[3]。

老年肺炎的特点,由于高龄和基础疾病的存在,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多无发热、胸痛、咯铁锈色痰等典型症状,代之以意识状态下降、嗜睡、头痛、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尿失禁、淡漠、虚弱等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非特异症状,这是老年肺炎的一个重要特点。另外缺乏典型体征:极少出现典型肺炎的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等肺实表体征。可出现脉速、呼吸快、呼吸音减弱、肺底部可闻及湿罗音,但易于与并存的慢性支气管炎、心衰等相混淆。起病的隐袭可直接导致诊断的困难和治疗的延误,而这种延误常常是灾难性的。因此当老年人出现不能解释的功能状态降低,尤其是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或原有基础疾病不明原因出现恶化时,都需考虑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再者老年肺炎患者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而重,易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心律失常及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造成多脏器功能衰弱,死亡率高。

老年肺炎治疗原则是以抗感染为主,辅以支持、对症、康复治疗等综合措施。由于老年人在感染和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特点,在选用抗菌药物时要考虑患者、致病菌和药物三方面因素。首先应确定患者发生感染的地点和时间;其次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等情况;再次应考虑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特殊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最后考虑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要求所选药物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较低的细菌耐药性、最佳的药代学和药效学特征、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选用恰当的药物、合适的剂量、正确给药途径和疗程。积极处理基础病及并发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等加强营养。

随着今后老年人群逐渐增多,肺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威胁健康,增加病死率的病因之一。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要提高对老年肺炎的认识,综合分析,到提高诊治水平。采取积极合理的诊疗措施,减少误诊率,提高治愈率,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明,刘美蓉,谭效锋.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预防及预后[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7(17):252-253.

[2]齐东华,摇杨大奎.浅谈老年肺炎的发病特点与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3):130-133.

上一篇:策划网络营销方案的方法范文 下一篇:宣传企业文化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