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监测范文

时间:2023-03-02 19:53:42

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范文第1篇

800例STD患者五种支原体感染状况的研究 谢平,李琴,施和健,王继东,汪圣强,肖琛月

北京市昌平区1990~1999年志贺氏菌菌型分布及药敏分析 张崛,邢卫东

叶城县1999年伤寒局部暴发流行分析 李朝霞,王露,蒋祯祥,雷忠江

一起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黄小涛,周华武,陈树东,郑瑞洪

一起外来流动成人麻疹暴发的调查 姜桂芳

三明市1999年性病门诊检测梅毒分析 江园萍,黄良铜,罗秀招,余作龙

柳江县1989~1998年性传播疾病疫情分析 蒙卫平

北京市昌平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成本效益分析 高贵华,李文靖

黔南州1999年急性传染病疫情暴发分析 陈祖府,吴大维,吴文富

江西省1997~1999年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张昆照,赵军,吉路,张鹏,金锦扬

河南省1995~1999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初步分析 申振元,马桂芳,底秀娟,杨凤杰,陈益州,王春俭,周刚

流行性感冒的免疫预防 水黎明,陈坤

风疹疫苗 屠宇平

一种整体性的传染病监测方法 赵惠敏

国际布鲁氏菌病学术会议简介 张见麟

江苏省653例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陆培善,陶红,张晋琳

山东南部再次发生恙虫病流行的调查 薛家芹,明锦,杨会利,王显军,孙桐,冯开军

1999年水灾后江西省传染病疫情特点 程慧健,唐音,熊小庆

深圳市1997~1998年麻疹的流行病学分析 杨洪,何建凡,谭洁

一起中学麻疹暴发的调查分析 蔡宗美,孟华

文昌镇中学2000年流感暴发流行的调查 何万清

天津市1998~1999年冬季流感流行调查 苏旭,徐海丽,郭晓华,张之伦

辽宁省1999年沿海地区甲肝暴发流行调查 刘敏,魏琴,沈梦廉

2 452名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调查 郭建华

海岛抗-HGV与HGV RNA的流行病学调查 王忠发,王建跃,水黎明,林志益,张玲姿,丁明

舟山海岛急性腹泻患者病原性弧菌监测分析 石亚素,周缀琴,金晓萍

大庆市1999年性病疫情分析 刘劲松,崔洪文,王大茵,刘亚平

北京市双榆树地区散居儿童佝偻病发病调查 武蕴梅,王雅玲,刘淑英,王艳春

水灾期间灾民疾病状况调查 包金凤,姜守梅,杨文慧,周永利,康殿财

浙江省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调查分析 李跃军,赵华娟,谢淑云

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疫情监测 金必红,顾宝柯,邢永萍,虞福兴,李扣娣

生殖器感染致绝经后出血112例分析 韩玉芬,文彩玲

国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监测系统 张静,武桂珍

预防发生传染病:21世纪的策略 曹严华

日本1996~1998年的副溶血弧菌感染 曹严华

1998 WHO西太区HIV/AIDS状况 屠宇平

1998年佛罗里达地中海果蝇根除计划期间急性杀虫剂相关疾病监测情况 袭震宇

20世纪美国传染病控制情况及21世纪的展望 袭震宇

安阳市近十年住院心脑血管疾病患病及死亡情况分析 张改臣,莫鸿玉,李林安

菏泽地区1988~1998年菌痢时间分布特征初探 张学荣,孙宝凤

一起小学生麻疹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曾继清

晴隆县1999年麻疹流行的调查报告 袁勇

安顺地区1999年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报告 王健

华北石油育龄妇女麻疹IgG抗体水平监测报告 邹霞,王秀岭,龚德冉,胡亚琴,贾立华,蒋斌兰

成人与儿童HBV感染的检测报告 陈丽玲

淄博市临淄区1998~1999年STD疫情特点 张琳

256名服务小姐AIDS认识程度调查报告 陈增选,杨萍蓉,杨仁彪

鼠疫手册——流行病学,分布,监测和控制 赵惠敏

全球麻风病(1999年9月) 赵惠敏

盘尾丝虫病(河盲症) 曹严华

伯鲁里溃疡——溃疡分枝杆菌感染 屠宇平

1996~1997年美国中枢神经系统的虫媒病毒感染 龚震宇

盐城市2000年麻疹疫情监测分析 郑春早,赵应祝

安阳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分析 刘建明

中小学生中流感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解晓华,单爱兰,宋桂芝

淄博市临淄区性病流行分析 张琳

儋州市1996-2000年流动人口疟疾感染情况分析 羊金灵,林经盛,胡波

重症病人的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陈华新

6208例婚前检查健康状况分析 李鼎生,仇梅生

"年龄别"平均预期寿命与平均预期寿命变化的度量 谭勇培

北京市宣武区1995-2000年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杜亚萍,李冬梅

山西省2000年乙类传染病疫情特点分析 焦金花,贾晋蒲,陈涛安

合肥市1990-1999年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检查结果分析 龙敬东,鲁晓虹,贾皓旻

1990-2000 年美国CDC出版的MMWR上文章题目分析 张见麟,张伟,胡淑敏

一起伤寒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肖良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一例调查报告 杨玉惠

1980-1997年美国致死性职业性伤害

东山县饮用自来水细菌监测报告 许照华,汤乃胜

河南省2000年淋病疫情特点分析 陈益州,马桂芳,张立祥,李瑞兰,穆胜光

87例尖锐湿疣分析 肖朝阳,张晓俐,时红杰

舟山市1995-1999年STD疫情特点分析 陈胜林,王建跃,陈国水

丹东市2000年性病疫情分析 刘奇男,王曙光,滕月舟,朱冬琦

乙肝病毒感染与婚前保健 孙翠琴,范洪斌,徐丽芳

犬类致伤患者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李民,张新娟,陈少红,刘法友,徐公义,姜玉亭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发现报告延误情况探讨 李大罕,刘圣

沂蒙山区1975-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刘士礼,潘宝霞,李祥艳,张金波

辽宁省1991-2000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 韩悦,石有昌,刘敏,马环,范俐娟

某幼儿园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的调查 刘景一,刘景非

甘肃省疫情报告资料的系统误差调查分析 鲍道日娜,杨枢敏

汕头市1990-1999年出生监测分析 文衍斌,陈楷诚,肖璇峰,李小红

济源市1984-200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 李淑贤,李晓雪,郑海燕

青岛市2000年死因监测分析 彭向东,汪韶洁,董恩滨

章丘市疾病监测点1994-200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李玲,刘殿礼,李良生,郑应良

广东省卫生防疫站"卫生与健康"网站建设方案 代吉亚,徐勇,邢休东,温艳春

美国糖尿病患者流感和肺炎疫苗接种率监测概况 李锐,李新建

消除麻风病

AIDS在前苏联引起关注,其传染在世界范围内仍无缓解

疟疾防治进展报告

与低温相关的死亡

1980-1997年美国致死性职业损伤

高原地区214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郭荣忠

志贺氏菌中发现一种新的和铁转运有关的基因簇 任志鸿,卢珊,张晶波,徐建国

校园健康人群脑膜炎球菌携带状况调查 谢春华,李文元,黄友

云南省2001年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赵群,秦明芳,白优昌,李桂云,杨映芬,高援

宜阳县3311名在校高中生结核病流行情况分析 白刚子

某部新兵呼吸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杨福兵,丁连明,王天同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7年情况分析 范景庆

杭州市西湖区1990-2001年各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戴苡

自然人群19248人体检乙肝病毒现症感染调查分析 李俐佳,许辛伯

上饶市1997-2001年肝炎流行情况分析 宋娟

璧山县饮服从业人员乙肝感染检测分析 孙宗开

邹城市技校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对HBV感染影响的动态分析 术洪英

巢湖市2001年麻风病监测分析 孔维朝,鲁修金,王玉林

淋病奈瑟菌青霉素、四环素耐药的分子检测 郑亚芬,承晓京

紫云县1997-2001年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胡迎春

白银市智残儿童鉴定情况报告 景玉珍

高血压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史玉兰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屠宇平,张见麟

1990-2000年美国土拉菌病发病情况 屠宇平,龚震宇,杨小平,张见麟

疾病监测范文第2篇

夫妻感染HIV-1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艾滋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TCR β链CDR3谱系漂移的监测

云南省红河州某哈尼族聚居地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认知调查分析

浙江省273名抗病毒治疗患者HIV-1毒株耐药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河南省两城市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调查

1985-2009年浙江省艾滋病疫情分析

杭州市娱乐场所暗娼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2007-2009年浙江省台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监测分析

广西梧州市劳教场所羁押人员艾滋病感染情况与相关行为调查

2001-2009年浙江省临安市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2007年山西省太原市健康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水平监测分析

2007-2009年浙江省余姚市感染性腹泻沙门菌监测结果分析

2004-2009年山西省浑源县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分析

温州市35岁以上居民超重肥胖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2009年温州医学院学生中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2009年全国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分析

2005-2008年中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

福建省传染病个案实行网络直报后的及时性分析

双重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甲型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

A组链球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首起布鲁氏菌病疫情的调查

2009年全球免疫接种进展情况

2010年《疾病监测》杂志投稿须知

2009年11月中国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简介

2009年11月中国部分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摘抄

2009年甲型H1N1流感主要流行病学特征

志贺菌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

猪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2008年深圳市感染性病毒性腹泻中诺如病毒的感染分析

2006-2008年上海市闵行区腹泻病病原菌的流行特征

2004-2008年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歧视态度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女性者艾滋病认知及高危行为特征调查分析

广西北海市街头揽活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性病/艾滋病感染状况调查

河南省灵宝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防控效果评价

2005-2008年贵州省天柱县849例涂阳肺结核疫情分析

2000年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耐药病例影响因素分析

2004-2007年浙江省麻疹疫苗质量及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分析

运用TOPSIS法综合评价广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工作质量

2005-2008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分析

2006-2008年浙江省松阳县狂犬病流行因素调查

流感监测概况

什么是流感大流行?

历史大事记——20世纪发生的流感大流行

流感大流行有什么大危害? 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慢性胰腺炎病因相关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血清Apelin等细胞因子的关系研究

2008年云南省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

2006-2008年上海市普陀区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评价

环境水系分离嗜肺军团菌脉冲场凝胶电泳的分型研究

一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现场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起肺吸虫病群体暴发的调查报告

广东省东莞市1株麻疹野病毒白基因分析

2009年甲型流感(H1N1)大流行病毒对达菲的耐药情况

2009年美国甲型流感(H1N1)单价疫苗最新情况

2009年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播动态和影响

2010年《疾病监测》杂志投稿须知

《疾病监测》杂志2009年(第24卷)1~12期目录索引

疾病监测范文第3篇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给药治疗消化道肿瘤恶性腹水的效果 陈春华,刘明

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分析 李玉芳,李耀扬,吉沛

诺和灵30R联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焦雪琴,申雅君,李甍

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24例分析 吉沛,李文霞,李玉芳

一次性和二次性根管治疗术后患牙肿痛的对比观察 杨静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副反应对比分析 张灵娥,张珍

尖锐湿疣82例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芦胜群,郭海荣

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临床分析 杜桂兰,齐桂玲,侯春梅

10例产科DIC诊断及治疗体会 齐秀玲

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临床分析 王爱玲,郭海荣

误诊卵巢纤维瘤一例体会 花虹,沈萍

直肠肿瘤经骶切除27例临床分析 张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体会 张焱,刘东海

女性盆腹腔结核26例临床诊治体会 李岱娟

舒芬太尼与吗啡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比较 张元春,康丽

超声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 李桂萍,李君,李丽,姜莉

超声在急性兰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刘杰,钟华,刘勇燕

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引起异常反应两例报告 于静敏,安力

头孢曲松致过敏反应58例分析 刁景丽,李彩霞,王丽媛,DIAO Jing-li,LI Cai-xia,WANG Li-yuan

216名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首次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 赵瑛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临床护理分析 魏国荣,郝建华

新生儿泪囊炎综合治疗及护理 章黎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刘健萍

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管理中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赵俊芝,苏湘慈,苏湘利

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苏文珍,武云,朱巍,彭志平,吴金柱,胡江

食管癌的靶向介入治疗进展 温珍平,白喜玲,冯铁虹,WEN Zhen-ping,BAI Xi-ling,FENG Tie-hong

脑出血患者护理方法述评 樊晓玲,乌兰图雅

大连市1958~2007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 关磊,周毅恒

甘南州艾滋病监测及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效果分析 才让拉毛,吕卫民,陈庆荣,宿一民,李永举

558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调查 王静,陆伟,佟飞

49例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陈爽,孙爽爽,吴桂芹,宋祥琴

从化市居民对狂犬病认知及处置情况调查 邝浩成,利朴良,阮世荣,冯慧玲,巫慧苑,李智,张笃

41份HIV抗体阳性者人群分布情况调查 胡则贤

一起放射源丢失事故的调查分析 王文俊,潘举升

一起食用不明植物引起的群体性不良反应情况调查 惠兆斌,李小飞

一起重大食物中毒可疑食物分析 李莎丽,吕榜军

鄂尔多斯市2008年儿童免疫规划工作考核结果分析 斯琴,蔺权德,赵鹏,张双一

2007~2008年徐州铁路地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 陈广华

呼伦贝尔市2008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评价 陈艳丽,陈艳频

铁路游泳馆游泳场所卫生监督检测报告 齐晏

2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MP抗体检测分析 李佳英,张振龙,齐桂玲

HFLC法测定桂利嗪滴丸中桂利嗪的含量 张艳萍,李萍,吴宁远,ZHANG Yan-ping,LI Ping,WU Ning-yuan

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实验室结果分析 徐静,梁继新,牛晓虹,石毅

降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 郭宏奇,GUO Hong-qi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并肾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王庆玲,贾卫国,张菊香,黄艳清

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运动试验前后Q-Tc变化 苟晓丽

大连市区1991-2005年甲状腺癌流行趋势分析 朱秀芬,战贤梅,张莉梅

神华矿区初中学生屈光不正及其他眼部疾病调查研究 姜海峰,姜丽君,姜慧君,陆志宇,杨建华

石家庄铁路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廖延如,王俊华,王璐

2008-2009年南宁铁路健康从业人员乙肝感染情况分析 叶绍燕,YE Shao-yan

子洲县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白洁,艾卫旗

镇巴县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赵开明

联合应用毒饵、胶饵对旅客列车德国小蠊防制效果观察 郑杰孟,陈式明,江湘,万永恒,王贵

一起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左晓凤,徐丽红,杜崇民

牡丹江铁路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分析 于建焕,白岩

郑州铁路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叶恩惠,王增朝,任保华

鄂尔多斯市一次性卫生用品调查报告 王玲芳,苏雅拉图,邬虎成

鄂尔多斯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 赵鹏,李明,斯琴,赵玉英

从中断治疗的原因分析肺结核督导中应加强的关键环节 杜文元,杨彩霞

包头铁路餐饮业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段治中,张秀萍

浅析海拉尔区中小型餐饮单位卫生信息公示制 张忠琴,牛国立

43例肠梗阻病人综合护理体会 侯惠芬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 曹敏,何亮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58例临床观察 邓海成,麦佐镰,孙康,陈均

坎地沙坦酯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李永东,董春花

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吴锋,闫凤鸣

炎琥宁治疗小儿季节性流感60例疗效观察 陆平,曾宪华

食品菌落总数检测中不确定度 邓铁娥,蒋受坤,李子江,DENG Tie-e,JIANG Shou-kun,LI Zi-jiang

中成药在甲型H1N1流感治疗中的作用 冯海燕,齐玉兰

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观察 张生贵,尹莉萍

舒血宁致17例不良反应分析 吕英琦,李彩霞,刁景丽,LV Ying-qi,LI Cai-xia,DIAO Jing-li

肾动态显像在移植肾功能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顾虹,刘文豹,刘荣

社区常见家庭护理问题的临床路径探索 何巧玲,王志香,赵俊枝,兰桂英

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一例 李敏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体会 李肃伟

静脉留置针在CCU病房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班玲玲,王昌玲

心血管介入手术术前访视方法及意义 王昌玲,班玲玲

新时期食品安全与铁路运输安全的关系 王金华

药物经济学及其在药品费用控制中的作用 马彦彪,陈桂卿

医用耗材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包晓焰,杨斌

加强传染病疫情漏报管理 杨晓君

低氧诱导因子-1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宝玲玲,BAO Ling-ling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早产儿视网膜病中的研究进展 段易存,DUAN Yi-Cun

食品中大肠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陈玲霞,CHEN Ling-xi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冠心病的影响 李耀扬,LI Yao-yang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李春梅,LI-Chun-mei

新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结核病中的应用 杨彩霞,YANG Cai-xia

2006-2009年大连市金州区居民伤害死因分析 胡秀冰,刘秀琴,HU Xiu-bing,LIU Xiu-qin

内蒙古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张镜慧,樊辰霞,任育麟

乌兰察布市一起腮腺炎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任学英

一起奇异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叶恩惠,王增朝,任保华,张秋香

呼伦贝尔市1956~2008年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报告 罗红燕,唐桂华,孟繁强

鄂尔多斯市口腔专科诊所消毒效果监测 王玲芳,海玉和,白长义,李改琴

南宁铁路地区单位食堂及酒店餐用具消毒效果检测分析 邱坚

鄂尔多斯蒙古族中学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分析 赵昱,薛志杰,许秀霞

感染性休克的外科治疗(附46例报告) 王国英,米长林,杨北龙

老年性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10例诊治分析 郭锦艳,Guo Jin-yan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生物夹的应用 张栋,王月明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妊高征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乌宇彤

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张虎则,陈凤荣,聂永祯

甲硝唑与甲醛甲酚根管封药疗效对比观察 李莉,郭莉蓉,曹建华

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张惠茹,郭卫东,张惠洁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与药物止血治疗大咯血对比分析 陈凤珍,经莹洁

窄谱UVB联合中药制剂补骨脂酊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李君枣,辛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验86例分析 温岚

逆行性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良性狭窄8例分析 孟宪慧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疗效观察 王维平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高政江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30例体会 孙化方,张生彬

肉眼血尿可致尿液分析仪测胆红素与尿胆原产生假阳性 樊利和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教育子女方式相关性探讨 包雅清

人体代谢热成像(TMI)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 贾磊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先心病及漏诊分析 李敏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翟永文,冀刚,郝玉梅

川崎病治疗的提示 张晓华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探讨 吴新玲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环胞素A治疗期病人的护理 胡晓敏,申登华,陈淑云,赵喜梅

196例创伤性休克的护理 赵喜梅,陈淑云,胡晓敏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探讨 周芳,伊红霞

结核性胸膜炎护理分析 姚秀英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措施 胡秀芝

糖尿病性肾病的护理 高翠英,车秀英

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护理体会 冀玉,王桂丽,乔春霞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陈美俊,徐安杰

髓内钉治疗胫骨骨不连护理体会 高洁

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 张瑜

床旁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护理体会 李玉梅,朱秋霞

急性脑血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陈淑云,陈淑敏

医学教育电子档案管理思考 鲁洞玲

住院药房调剂工作常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 黄小玲,朱艳梅

疾病监测范文第4篇

死因监测,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

“死因监测,是长期、连续地收集、核对、分析人群中的死亡和死因信息,定期观察人群中的死亡水平和死因分布,并对这些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干预措施,合理分配卫生资源。”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生命登记与死因监测室主任王黎君介绍。

死因监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死亡比疾病具有更明确、更直接的含义,因此,国际上都用死亡资料来反映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同时,死因资料也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物物理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王黎君解释,“可以说,死因监测,是揭开居民健康状况的黑匣子。”

“我们对死因的监测由来已久。”王黎君介绍,我国疾病监测系统始建于1978年,当时全国只在北京设有两个监测点,因此数据的利用价值也较低。

1990年,该系统进行了第一次调整,由经过随机抽样产生的145个监测点组成,总监测人群达1000多万,但是,由于监测点在每个省的分布不同,条件好的省份多,条件差的就较少,因此,监测结果虽可用于推算全国的情况,但仍然难以描绘出每个省(市)的具体状况。

2005年,该系统进行了第二次调整,监测点扩大至161个,分布于全国31个省(区、市),总监测人口为7300多万,覆盖人口的比例为6%。

2013年,政府再次加大投入,将监测点扩大至605个,“这样,监测的数据基本可以描绘出各个省(市)人口的死因特征。”王黎君说。

王黎君介绍,在死因归类上,目前我国借鉴的是国际通行方法――将死因分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疾病、诊断不明疾病几大类,在每一大类下面还有具体的分类,比如,慢病下面还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当前国际上致死性疾病的发展趋势。”

长久以来未得到足够重视

为何2012年的死因监测报告到2014年年初才出炉?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周脉耕解释,死因监测是一项技术性强、基础薄弱、对数据质量要求高的工作,涉及数据收集、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死因编码、数据审核等多个环节。

此外,死因登记涉及卫生、公安、民政等多个部门,人去世后,要由医院出具死亡证明,由家属去公安部门销户,并处理丧葬事宜。问题是,这一过程都是由家属来完成,并没有外界监督;另一方面,对家属而言,也没有动力去主动完成这些事,有些甚至不愿去做。2012年的全国死因数据经过补漏,到2013年年中才能由各监测点上报汇总。之后经过分析、整理、出版,最终得出全国死因监测报告。

“由于大家看不到死因监测的‘直接效用’,因而死因监测长久以来都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周脉耕坦言。

由此导致的问题,也并不鲜见。

近些年,不断有媒体曝出某些地区连续出现癌症发病和死亡病人短时间内骤增的现象,媒体将其称之为“癌症村”。曝光后.需要对这些地区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癌症死亡是否高发?但现实情况让研究人员无能为力,主要就在于很多地区都没有质量较高、可用的死因信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地没有开展常规的死亡登记和死因监测工作。

“好消息是,自201 3年以来,情况在逐步发生变化。”周脉耕说。

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立项支持死因监测工作,并从财政部申请3500万元专款转移地方开展死因监测工作,这对于资金严重缺乏的死因监测工作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2013年12月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死亡登记和报告的流程以及三部委的职责,这对于规范我国的死亡登记和监测工作,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作,逐步提高死因监测工作的覆盖面和数据质量,都会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疾病监测范文第5篇

资料和方法

根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和相关培训登记表》是对本系统中从事死因监测工作人员登记基本情况及接受培训情况的工具,本文即对第1次(即2006年)收集到的县(区)疾控机构中具体从事死因监测工作的人员资料(每个监测点1~3名,未包括中心主任等领导职位的人员)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该登记表内容包括人员的年龄、专业、学历、职称、系统调整前受培训情况等。共得到140个监测点(缺失21个点(13%)、共286名工作人员的记录。对文中有关变量划分和归类作说明如下:①硕士(3例)与本科合并;②初级职称包括医师(117例)和士级(医士、护士,共31例);正高级(4例)与副高级合并;③受培训情况是指系统调整前接受过有关死因监测培训的次数;④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为22、57岁。对资料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实现。

结 果

①城市点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尤其是东部城市点在2/3以上;农村点则均为男性略多于女性,东中西部人员性别比例大致均衡。②城市点大致呈现年龄组越高比例越低的趋势,农村点则以30~39岁组为“最高峰”,城市点人员相对农村点更为年轻化。城市点中,东、中、西部29岁以下人员比例依次降低,尤其是东部城市点达到了42.86%。③城乡均有1/3的非公卫专业人员,尤其中部农村占近50%,另外还有少数非医学专业的。④城乡都以大专学历人员为主体(约50%)。城市点本科及以上人员和农村点中专人员比例均在1/3左右,城乡人员受教育程度差别即体现在这里。东、中、西部人员总体受教育程度依次下降。⑤城乡职称都以初级为主(50%);城乡高级职称的分别只有9.48%和3.53%,还各有5.17%和6.47%的人员没有职称。东部地区人员的总体职称较中部和西部为高。⑥有50%的工作人员系统调整前只接受过1或2次培训。城乡分别有1/5和1/3的人员未接受过培训,这些人员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反映出西部地区监测基础的薄弱。东、中、西部人员接受3次以上培训的比例依次下降。

讨 论

目前对某项工作人力资源的专门研究较少,现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作一比较。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中,疾控机构内高、中、初级(初级与员/士级相加)卫技人员比例在城市依次为13.0%、37.0%、43.6%,农村为3.4%、28.0%、61.2% ,本文相同指标城市依次为9.48%、33.62%、51.72%,农村为3.53%、38.24%、51.76%,显示死因监测人员在城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农村则略高。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中,疾控机构内本/专科及以上(硕/博士与本/专科相加)和中专卫技人员比例在城市为分别为60.2%、39.8%,农村为38.7%、61.3%,本文相同指标城市分别为81.0%、19.0%,农村为66.5%、33.5%,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可能与二者研究对象的不同有关(相对于总体疾控技术人员,被指派从事或负责一项专门工作的人员可能具有相对较高的学历水平);另一方面,本文结果显示大专人员比例仍占主力,城乡监测点大专人员分别是本科人员的1.3倍和3.5倍,因此,死因监测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仍不容乐观。

根据前述结果和目前现状,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疾病监测系统县(区)级死因监测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人力资源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应尽快改善死因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结构。国家卫生部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中提出2005年全国卫技人员中要杜绝无专业学历者。本文结果显示从事死因监测工作的97.5%是医学专业的,如果以医学专业为标准,可以说基本接近目标;如以公卫(预防医学系列)专业来作为标准,该目标在死因监测领域显然并未达到(城乡非公卫人员比例各为30.9%和35.8%,中部农村达几乎50%)。死因监测的前述特点决定了其对县(区)级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不能立即改善人员专业构成的情况下,对非公卫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和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其能够首先满足死因监测原始资料收集工作的需求,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如:对于临床人员,结合死因监测对死因分类和编码的需求,应在提高其公共卫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临床医学背景的优势;对于少数非医学专业人员(计算机、会计等专业),应发挥其计算机运用能力、统计和信息管理等优势。

第二,应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确定各自培训重点,同时保证监测队伍的稳定性,提高监测队伍整体素质。如果说非专业人员是因为“质”的不同而被认为不属于专业人员,那么学历、职称等则反映了“量”方面的特征――人员专业技能的水平高低,年龄分布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支队伍专业经验的多少(年长者)和创新能力的大小(年轻者)。首先,改善现有人员技术素质水平的途径只能是培训,因此应根据各地区人员构成特点和当地监测基础来确定各自的培训重点,具体如下: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首先应注重对监测关键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实际应用监测技能的水平,其次是对较低学历人员公卫基础知识技能的继续教育;而在城市和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应着重发挥女性较细致、耐心和低龄人员可塑性和学习能力强的优点,在监测基础技术被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监测资料分析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人员素质。其次,从前述结果可知,系统调整前从未接受过监测方面培训和只接受过1~2次培训的分别占约1/3和1/2,初级职称占了现有人员的50%,二者可能与死因监测工作刚刚进行调整,新纳入的人员比较年轻有关。这两个问题随着监测系统的发展将会有所改善。另外,由于本研究所用的培训登记表是在使用之初,仅能够得到死因监测人员的基线数据,对死因监测人力资源的进一步研究有待于今后持续的动态追踪,其内容也有待补充。

疾病监测范文第6篇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市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监测点管理,保证监测质量,发挥监测效用,根据省及市有关监测工作方案要求,结合项目管理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市疾病预防控制监测点(以下简称市监测点)是指根据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部署,按照各类监测任务要求,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或抽样,经市卫生局审查确定并公布,设置在全市各地的监测点。

第三条市监测点纳入市级疾病预防控制项目管理,接受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管,并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技术指导和工作考核。

第四条市监测点应当具有持续稳定性,如确需调整,应在每年省卫生厅公布省级监测点后,结合市级年度工作计划,报市卫生局审核确定并公布。

设置在本市的部级、省级监测点除另有规定外,按照本办法管理。

阶段性试点的监测点纳入专项项目管理,不在本办法管理范围。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卫生行政部门职责

(一)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部署市监测点工作,对市监测点进行审核确定并公布,组织开展市监测点工作督导和绩效考评。

(二)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设置在辖区内的市监测点工作的领导,落实相应配套的人、财、物;开展工作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监测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实施。

第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

(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选择或抽样拟定市监测点,报经市卫生局审核确定后组织实施;制定市监测点的监测方案;对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有关医疗单位的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开展培训、检查、考评;承担市监测点单位无法开展的工作项目;研究分析监测结果,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定期向各监测点反馈。

(二)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承担本市各类监测工作的单位负责辖区内各类监测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建立监测项目管理领导组织,由监测点单位领导和业务科室、财务负责人及监测点所在乡镇(街道)卫生服务机构的负责人组成,成立项目工作实施小组,指定专人担任监测项目管理员。

2.按照监测项目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项目工作实施小组

抽调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必要时可聘请相关专家参与。项目工作实施小组成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尽可能全程参加监测过程。

3.监测项目管理员负责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录入和上报工作,确保监测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按监测方案要求做好各类标本的采集、保存、检测和上送工作。

4.协调监测点所在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和有关单位配

合做好工作;按监测方案要求组织指导相关人群(监测对象)接受检查检测。

第三章监测点设置

第七条应在部级、省级监测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设置市监测点,作为补充和完善。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各地监测工作的人员技术力量、组织协调能力、相关部门配合支持和类似工作经验等因素,遵照各类监测工作要求选择或抽样确定。

第八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按照各类监测点的工作定位,按急性传染性疾病、免疫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媒生物、健康危害因素和健康教育等监测内容,分别轻重缓急,实行分类管理,制定监测方案或技术规范。

第九条市监测点一经确定,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承担市监测点工作单位签定协议书。未经市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市监测点的设置及工作要求不得任意变动和更改。

第四章工作要求

第十条承担市监测点工作项目的单位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一)确定一位分管领导负责监测工作,做好人员调配、工作进度、技术质量、设备材料和项目经费管理,确保监测任务完成。

(二)将市监测点任务列入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

(三)按照监测方案要求,加强培训和指导,使参与监测工作的

人员明确监测的目的和意义、方法和内容、程序和要求等。

(四)按照监测方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监测任务。监测工作的各项数据必须完整、准确、真实地记录,避免差错和遗漏。年度监测工作任务完成后,应当按规定时间上报监测工作总结和过程性材料。

(五)加强对监测过程的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

(六)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

第十一条承担市监测点的单位应当使用符合规定的采样器材进行采样,严格做好标本的保存、运送、检测或上送工作。标本检测过程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规定。本单位没有能力开展的检测项目可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第十二条专业技术人员在市监测点现场和实验室检测工作时,必须严格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第十三条承担市监测点工作的单位必须加强监测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报表等过程性材料的管理,做好归档工作;将非电子报告资料转录为电子报告资料,所有资料均应建立备份;建立和完善住处资料库并长期保存;监测资料应当及时整理汇总,在规定时间内以书面和电子文档两种形式逐级上报。

第十四条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信息技术进行监测工作的信息统计分析。并充分利用部、省、市统一设计的监测系统软件来统计分析监测数据资料,确保监测数据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第十五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加强对监测结果的汇总分

析与反馈利用。

(一)市监测点年度工作完成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点工作,撰写年度工作总结,并在规定时限内报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送的资料要素应当齐全,同时抄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二)监测结果实行资源共享。监测统计报告数据应当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校定的结果为准,未经校定不得公开发表,另有规定除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监测点单位,并做好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评价,加强监测资料的分析利用,为政府决策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十六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完成各类监测点工作任

务的同时,可根据本地需要和人、财、物、技术资源等情况,适当增加监测点和监测项目,并跟进监测工作管理和保障措施。

第五章资产管理

第十七条承担市监测点工作的单位应根据监测工作需要,保证相应的工作条件,提供符合要求的实验室设备、用于统计分析和网络报告的计算机并逐步实现联网。

第十八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给各监测点的监测设备、检验试剂和其它监测材料,必须进行资产登记管理并保证定向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加强设备仪器的经常性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仪器的正常使用。

第十九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项目管理规范,编制项目经费。凡下拔给监测点的监测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专账管理,主要用于补助监测点的仪器设备、人员培训、组织实施、表彰奖励及日常劳务等工作需要。

第二十条承担市监测点工作的单位应当及时提交监测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和绩效分析报告。

第六章考评和奖励

第二十一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市监测点工作的年度考核评估,包括技术规范、操作技能、工作进度、技术质量、设备材料和项目经费管理及工作实效。年度考核评估报告以书面形式报市卫生局。

疾病监测范文第7篇

【关键词】疾病控制卫生监测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R7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01

我国的疾病控制卫生监测评价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七十年代开展“两管、五改”活动,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展“国际饮水供应和卫生十年”活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和化妆品卫生监督等,特别是非典之后,我国疾病控制卫生监测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评价机制日益完善,为改善我国环境卫生状况,促进了环境卫生学科的迅猛发展,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我国卫生监测存在的问题

1.1 改革不彻底

改革前卫生防疫机构环境卫生的日常工作相当大的比重和精力放在日常卫生监测和抽样上,由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经费普遍不足,甚至人员经费也不足,但工作习惯使然,这些工作执行较好。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体系改革后,因为经费没有配套解决,有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这种环境卫生工作模式没有改变。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允许监测和抽样检测收费;因为可以收费,所以增加监测和抽样检测的频次,这种不良发展方式目前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1.2 职能分离使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近年来,卫生防疫站的环境卫生工作主要内容集中在公共场所卫牛监督监测、化妆品卫生监督监测、生活饮用水包括净化水卫生监督监测、净水剂和输配水设备的卫生监督监测。由于有卫生法规支持,卫生防疫站和生产经营单位相互之间形成了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执行较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后,卫生监督职能从卫生防疫站分离出去,新组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没有监督权,开展卫生监测和样品检测要与卫生监督所协调,并且从上作安排到被监测单位接治甚至收取费用都没有体制改革前那么顺畅,甚至会碰到经营单位经办人员的不配合。

1.3 职能冲突严重

不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组建后科室盼漫置没有根据职能的调整而调整,以为只是不开展卫生监督工作而已,环境卫生科的设置和开展的业务与体制改革前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仍然按照法规或者地方规章设定的监测和检测频率安排日常工作。这些监测和检测可以收费,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部门利益密切相关,但需要以卫生监督行为作基础,所以环境卫生专业人员常常在不经意间仍以监督者的身份操作,角色的定位还停留在体制改革之前,或者对卫生监督所行政运作不适应、不满意,相互配合不好,容易与卫生监督所的职能产生矛盾。

1.4 发展思路不清晰

新体制下部分环境卫生专业人员还没有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机构新组合后人员明显减少但工作量没有明显减少,到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工作遭到冷遇等,使环境卫生专业人员在处理和协调这些过去不需要处理或协调的事务时难以接受,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由于十多年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的环境卫生业务主要是卫生监督监测,在新的体制下新思路、新突破不多。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所致,把解决问题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与卫生监督所的协调上,而不能根据当地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需求开拓和发展相关的环境卫生工作,及时调整工作的方向和内容,对环境卫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感到困惑。

2 今后疾病控制卫生监测评价工作发展的思考

2.1 弱化日常抽样工作

要使环境卫生专业继续得到健康发展,首先要改变目前的工作模式,减少日常监测和抽样检测的工作量,把环境卫生专业人员从繁重的机械的日常操作中解脱出来,从目前狭窄的专业思路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问、有精力去观察并发现当地的卫生问题,开拓环境卫生新业务。减少日常监测和抽样检测的工作量势必会降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经济收入,政府应当考虑把疾病控制机构的卫生专业人员(包括环境卫生专业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行列,让他们的工资收入和工作经费从财政的渠道得到保证,解除后顾之忧,专心致志地从事专业工作。

2.2 强化与生活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环境监测

应该严格遵循环境卫生监测和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根据全国性和局部性环境卫生问题,制定与生活环境凼素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监测方案,严格按照方案的技术要求开展环境卫生豫测。要发展环境卫生专业,要提高现场环境卫生专业水平,应该把主要精力和主要工作业务放在讲科学、讲效能、讲联系实际的有严格技术方案的真正的环境卫生临测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上去。

2.3 坚持环境卫生工作为公众健康服务的原则

一切公共卫生工作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预防疾病、控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目前我国现场环境卫生工作的一个严重缺陷是与预防疾病、控制疾病和促进公众健康联系不够紧密,开展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比较少,对当地环境危害因素和疾病、亚健康状况相关性的水平调查比较少,前瞻性调查更少,根据基层调查开展健康促进和行为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更少之又少。目前环境卫生一些业务的开展受到某些经营单位的非议,不仅由于这些经营单位在接受监测和检测时需要支付费用,更因为这些业务的开展和健康的紧密程度不够密切,经营单位觉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的这些工作对他们帮助不大,滋扰不小。一些传统的环境卫生工作与人群健康息息相关,应该得到加强,控制肠道寄生虫病和肠道传染病等。

2.4 更新环境卫生范畴的思路,完善监测评价机制

环境卫生的内容其实很广泛,所有与健康有关的环境因素都可以纳入研究的范同。在西方国家,环境一生的内涵要比我国的大得多。环境卫生服务提供综合概念的卫生服务内容和项目,并且涉及环境保护、市政管理和城市环卫管理的部分内容和项目。如此一来,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疾病控制卫生范畴,并据此完善疾病控制监测评价机制,切实做到为公众健康服务。

3 结束语

疾病控制卫生监测评价工作,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也是我国疾病控制工作能否让人民满意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从现实出发,坚持为公从健康服务,不断完善,建立具有符合我国国情的疾病控制卫生监测评价机制,不断推进我国公众卫生与疾病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杨青,甘露,谢谦怀.街道卫生防疫机构人员配置与利用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05.7.

[2]周磊.基层疾控机构在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的定位和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9.19.

[3]唐桂蓉.加强卫生检验能力建设促进疾病控制事业发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7.18.

疾病监测范文第8篇

一、监测目的

通过在哨点监测单位开展放射工作场所监测、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及人员健康状况和放射性疾病发病情况调查,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剂量分布与健康危害效应的关系,建立放射职业危害因素预警监测网络,预防、控制和消除放射性职业病。

二、监测对象和内容

(一)监测对象

在全市选择10家放射性职业病哨点监测单位,包括4所医院、2家工业探伤机应用企业、2家小型密封源仪表应用企业和2家X线检测仪应用企业。在10家哨点监测单位中选择50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监测对象,分别为大学附属医院20人、市中医院9人、区人民医院5人、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人、化工受压容器检测站4人、市东方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人、木业有限公司2人、化学品有限公司3人、金东纸业()股份有限公司2人、句容台泥水泥有限公司2人(具体见附件10)。

(二)监测内容

1.开展监测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调查。了解和掌握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工作场所情况包括射线类型、防护设施、自主管理情况等,工作人员情况包括工作岗位、接触射线的年限、接触射线类型及强度。

2.开展放射工作场所监测,通过监测发现各场所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预警并参与处置职业危害事件,保障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建立场所档案。

3.开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包括常规监测、任务监测和应急监测。分析剂量资料的行业分布、岗位分布情况,尤其关注介入放射学、核医学诊断治疗人员的剂量分布,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4.开展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监测,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监测项目与规范,了解和掌握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常规监测和医学随访情况。包括就业前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和在岗监测、事故应急监测和离岗监测,并建立健康档案。

5.开展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监测,掌握年度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申请例数、诊断例数。

在检测基础上形成个人剂量常规监测、健康状况监测、放射性疾病监测等年度报告,并对有条件的项目实施网上直报。

三、放射工作场所监测方案

放射工作场所监测是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哨点开展主动性放射工作场所监测,建立放射职业危害因素预警监测网络,完善职业病危害监测预警体系,预防、控制和消除放射性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健康。

(一)法规及标准

本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及相关检测规范制订。

(二)监测对象

根据《2014年度省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工作方案》要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所医院、2家工业探伤应用企业、2家小型密封源仪表应用企业和2家X线检测仪应用企业,共计10家单位作为哨点监测单位,详见表1。(三)监测内容

1.基本情况调查

开展检测机构检测能力和哨点检测单位基本情况调查,填写检测机构检测能力基本情况调查表(附件1)和哨点检测单位基本情况表(附件2)。

2.工作场所监测

开展项目单位放射工作场所监测,通过监测发现各场所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预警并参与处置职业危害事件。

(1)医院放射诊断工作场所

透视机(含DSA)、摄片机和CT监测项目及方法分别依据表2、表3、表4中规定执行。(2)工业探伤工作场所

工业探伤工作场所监测项目及方法依据表5内容执行。(3)小型密封源仪表应用工作场所

小型密封源仪表应用工作场所监测项目及方法依据表6内容执行。(4)X射线衍射仪或检测仪

X射线衍射仪或检测仪工作场所监测项目及方法依据表7规定执行。(四)质量控制

各地各单位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开展检测工作,规范检测程序和方法,保证检测质量。检测使用的设备相关参数要满足相应检测规范要求。设备经过国家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取得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每项指标有3个检测数据,取平均值经检定系数修正后报出检测结果。检测结果保持3位内(含3位)有效数字。

四、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外照射监测方案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是诊断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必备条件之一,目的是通过开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掌握放射工作人员实际受照剂量,并对受照剂量进行评价,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危害效应评价提供依据,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

(一)法规及标准

本方案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449号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5号)、《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6号)、《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条件》(卫办监督发〔2008〕32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09〕43号)及《省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等制订。

个人剂量外照射监测工作依据的主要标准及检测检验规范主要包括:《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GBZ207-2008)等。

(二)监测对象

在10家哨点监测单位中选择50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监测对象,涉及的职业类别包括诊断放射学(28人)、介入放射学(7人)、工业探伤(6人)、工业其他应用(小型密封源5人、X射线检测仪4人)。

(三)监测程序

1.监测方法

原则上针对单一成份已知能量的γ或X射线,或弱贯穿辐射(如β射线和低能X射线)不明显的强、弱贯穿辐射混合辐射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只监测Hp(10)。

2.监测仪器

市疾控中心目前所使用的检测仪为RDG-3A型热释光个人剂量仪,具有能覆盖监测范围的宽量程(0.01uSv~9999mSv)、足够高的灵敏度、足够低的探测下限、能量响应和角响应误差不大于30%。

使用的探测器具有具有良好的组织等效性、稳定性和重复性。热释光剂量仪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检定周期内。热释光剂量仪每两次检定之间应至少做一次期间核查,利用检定后保存的元件检查仪器稳定性。

3.监测周期

每1~3个月为一个监测周期,监测周期不超过3个月。每个监测单位在各监测周期开始时应随元件发放随样本底,监测周期结束后随元件一起收回,用于测读时扣除本底。

4.数据处理

原始记录应详细记载监测过程中的原始数据,包括单位信息、受理号、监测起止日期、仪器状态、测量人及测量日期等。

对每个监测周期测量结果超过mSv时,对其受照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附在其相应的个人监测原始记录中。

当剂量计丢失、损坏、异常数据剔除等其它因故得不到监测数据时,尽量确定其名义剂量。

当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监测结果小于系统最低探测水平(MDL)时,记录为1/2MDL。(MDL应至少每年核准一次)

5.数据上报

监测年度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按照省疾控中心的要求,市疾控中心于10月20日之前,将放射工作单位放射工作人员情况表(附件3)、年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监测人数分布表(附件4)、年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年集体剂量分布表(附件5)及年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汇总表(附件6)报至省疾控中心和市卫生行政部门。

(五)质量控制

1.市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应具备省卫生厅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资质。

2.各地各单位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开展个人剂量检测工作,规范检测程序和方法,保证检测质量。

3.参加中国疾控中心组织的个人剂量比对,开展监督检查和定期复核。

五、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危害监测方案

开展全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放射性疾病申请诊断情况监测,目的是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资料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情况,包括不同工种、不同工作岗位、不同级别工作场所分析,并结合个人剂量常规监测,分析放射工作人员行业分布、剂量分布与健康危害效应的关系,探求降低辐射危害效应的方法,建立辐射健康效应监测预警网络,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安全保障提供依据。

(一)监测对象

在10家哨点监测单位中选择50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监测对象,涉及的职业类别包括诊断放射学(28人)、介入放射学(7人)、工业探伤(6人)、工业其他应用(小型密封源5人、X射线检测仪4人)。

(二)监测内容

哨点监测包括辖区内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机构能力建设调查、辖区内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监测、放射性疾病申请诊断情况等。

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能力建设调查

市疾控中心负责统计全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能力建设基本情况,包括人员、仪器设备、工作场所等,并填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能力登记表(附件7)。

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监测

市疾控中心负责统计全市职业健康监护机构完成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常规监测情况,包括就业前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和在岗监测、事故应急监测和离岗监测人数,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证明发放数,并填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能力登记表(附件7)。

分析监测人群中样本分布情况,人员健康状况监测内容参考《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的监测项目与规范,主要包括眼晶体、指甲皮肤、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染色体等指标,并结合人员工作岗位、接触的射线类型与强度和个人剂量监测等其他资料,评定射线对健康效应的影响程度,同时填写哨点监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汇总表(附件8)。

3.职业性放射病监测

(1)统计全市所有放射工作人员中,年度职业性放射病的申请例数、诊断例数。

(2)放射病报告由诊断机构填写职业性放射病报告卡(附件9)报送省疾控中心。急性放射病在诊断后六小时内报告,慢性放射病在诊断后10天内报告。

(三)监测方法

1.现场调查。采用现场调查的形式统计全市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能力建设基本情况和年度内完成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常规监测情况。

2.职业健康检查。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进行检查。

3.监测数据录入。对哨点监测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开展监测工作,填写相关监测报表,并将监测数据汇总后递交至省疾控中心,经复核合格后统一录入数据库。

4.资料汇总与上报。监测年度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市疾控中心负责于2014年10月31日前,将年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能力建设登记表、哨点监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汇总表、年度放射性疾病监测报表汇总后报至省疾控中心,同时上报相关文字资料,包括哨点监测工作方案、各类调查表、职业健康检查资格证明材料、工作总结等。

六、进度安排

1.1~10月,开展各哨点监测单位基本情况调查及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资料与健康监护资料收集;

2.10月中下旬,完成现场监测工作;

3.10月底,完成资料汇总并上报。

七、相关事项

1.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市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和评估。

2.市疾控中心负责全市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及各监测点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承担相应的放射性疾病监测任务及监测数据的收集、汇总和统计分析,并定期向省疾控中心报告监测数据,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实验室。

3.各辖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的监测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

疾病监测范文第9篇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分析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加,全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因的41%,居各种死因的首位[1]。为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为制定西山区居民心血管病防制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依据,对2013年西山区居民全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西山区辖区内外县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西山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病例报告卡片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调查报告卡。对于心脑血管死亡个案信息,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分布式应用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昆明市公安局,资料来源完整、可靠。

1.2方法及登记标准

1.2.1方法 按《西山区心脑血管病疾病监测方案》要求,辖区内医疗机构收治心脑血管患者的同时登记填卡报告,辖区外医疗机构的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调查复核后报告卡,按季度上报西山区疾控中心。按死亡时间、现住址、审核条件查询并导出2013年西山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病例信息。

1.2.2登记标准 根据《西山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方案》,急性心梗和脑卒中的发病期限定为急性发病后28 d,28 d内有新进展或再次急性发作均不另外登记,28 d后有新进展或急性发作则另需登记1次;急性心梗和脑卒中患者在急性发病28 d内死亡的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和脑卒中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患者在急性发病28 d后死亡的则称为冠心病死亡和脑血管病死亡。脑卒中包括:①脑血栓形成;②脑栓塞;③脑出血;④蛛网膜下腔出血;⑤未分类脑卒中,不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及慢性脑动脉硬化。

1.3质量控制 病例登记采用双重核对法,各级医疗机构登记病例均经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医生访视核实,上报后由县疾控中心专职人员进行信息收集、核实,并于年内组织开展4次专题督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2月份进行漏报检查。随机抽取2家医疗机构(至少1家为区级医院)对上1年报告情况进行一次漏报调查,要求漏报率

2结果

2.1人群结构及死亡情况 2013年西山区常住人口681584人,其中男性340314人,女性341270人,男女比为 0.99∶1。≥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3.68%,提示西山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3年全区居民死亡3240人,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死亡1081人,居死亡原因的首位,占全部死因的33.36%。

2.2主要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情况

2.2.1总发病率 发病病例2495例,发病率366.06/10万,中标率为251.75/10万,其中男性1389例,占55.67%,发病率408.15/10万,中标率为270.25/10万,女性1106例,占44.33%,发病率324.08/10万,中标率为231.95/10万,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33.02,P

2.2.2冠心病 冠心病发病人数1722例,发病率为252.65/10万,男性发病959例,女性763例,发病率分别为281.80/10万、223.58/10万,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χ2=22.92,P

2.2.3脑卒中 发病人数为773例,发病率为113.41/10万,年龄16~97岁,男性发病430例,女性343例,发病率分别为126.35/10万、100.51/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脑卒中男女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均从55岁开始上升迅速,在80~84岁组达最高,分别为1099.69/10万、1271.94/10万,均在≥85岁年龄组开始回落。不同类型脑卒中男女发病均以脑梗死为主,共483例,发病率为 70.86/10万,占脑卒中发病的 62.48%,其他依次为腔隙性脑梗(20.69/10万)、脑出血(12.03/10万)等。

2.3主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

2.3.1总死亡率 死亡1081人,死亡率为158.60/10万,年龄17~99岁,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分别为177.19/10万、140.07/10万,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报告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2.3.2冠心病 死亡566人,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52.36%,死亡率为83.04/10万,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33人,冠心病猝死233人,分别占冠心病病死亡人数的58.83%和41.17%,冠心病男女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大呈递增趋势,均≥85岁组达到最高。

疾病监测范文第10篇

1 村料与方法

1.1 资料 心脑血管疾病资料来源于2013年西秀区各级医疗机构全年发病、死亡的心脑血管疾病信息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西秀区统计局。

1.2 诊断与方法 诊断以各级医疗机构所提供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管造影、CT、磁共振、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或诊断)等结论为依据,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概况 2013年西秀区报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2040例,死亡33例,报告发病率328.50/10万,报告死亡率7.08/10万,死亡发病比0.02。

2.2 发病、死亡情况 2013年西秀区报告心脑血管疾病病例中,脑血管疾病发病最多,共发病1979例,占2013年西秀区所报告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的97.01%。主要以脑梗死、脑出血、未分类的脑卒中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各病种分别发病1575例、341例、33例和30例,发病率依次为253.62/10万、54.91/10万、5.31/10万和4.83/10万。其中,脑梗死发病率为最高。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别死亡13、18和13例,死亡率依次为2.09/10万、2.59/10万和2.09/10万,未分类的脑卒中无死亡病例;心脏血管疾病发病较少,共发病61例,发病率为9.82/10万,主要以急性心梗为主,占2013年西秀区所报告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的2.99%。并无死亡病例。详见表1和图1。

表1 西秀区2013年心脑血管疾病病例发病、死亡情况统计表

图1 西秀区心脑血管监测情况

2.3 地区分布 2013年全区21个乡镇(办)都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报告,把21个乡镇(办)按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进行划分,报告发病率依次为1076.22/10万、575.00/10万和138.89/10万。城区最高,农村最低;报告死亡率依次为17.33/10万、11.55/10万和1.63/10万。城区最高,农村最低。详见表2。

表2 2013年西秀区报告心脑血管疾病病例分地区发病、死亡情况统计表

2.4 人群分布

2.4.1 年龄性别分布 2013年西秀区报告的2040例心脑血管疾病病例中,男性1120例,女性920例,男女性别比1.22:1;报告死亡的38例心脑血管疾病病例中,男性30例,女性8例,男女死亡性别比为3.75:1。每个年龄组均有发病,年龄最小者为36岁,年龄最大者为90岁。其中以60~岁、70~岁和80~岁组较为集中,共发病1508例,占发病总数的73.92%;死亡也以60~岁、70~岁和80~岁组较为集中,共24例,占死亡总数的72.73%。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和死亡的概率越高。详见表3。

表3 2013年西秀区报告心脑血管疾病病例分年龄性别发病、死亡情况统计表

2.4.2 职业分布 2013年西秀区报告的2040例心脑血管疾病病例中,发病、死亡均以离退休人员和农业劳动者最多。即离退休人员发病791例,占发病总数的38.77%。农业劳动者发病776例,占发病总数的38.04%;离退休人员死亡13例,占死亡总数39.39%。农业劳动者死亡8例,占死亡总数24.24%。详见表4。

表4 2013年西秀区报告心脑血管疾病病例分职业发病、死亡情况统计表

2.4.3 族别状况 2013年西秀区报告的2040例心脑血管疾病病例中,发病、死亡均以汉族最多。即发病1706例,占发病总数的83.63%;死亡32例,占死亡总数96.97%。详见表5。

表5 2013年西秀区报告心脑血管疾病病例分民族发病、死亡情况统计表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其病因并非由细菌、病毒造成,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合理的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嗜烟、酒,缺少运动,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失衡及生物钟紊乱等因素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临床上心脏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冠心病,即心绞痛、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等;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即脑梗死、脑出血、未分类的脑卒中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西秀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始于2013年。就该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结果来看,其发病和死亡主要有以下特点:(1)脑血管疾病发病最多,其中以脑梗死发病率最高。心脏血管疾病发病较少,其中以急性心梗最常见;(2)城区较高,农村较低;(3)汉族发病和死亡均高于其它民族,并以离退休人员和农业劳动者占多数;(4)男性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和死亡的概率越高。因此建议该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应遵循“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经济长效”的方针,并落实如下措施:

1、 争取政府等职能部门的统一组织领导、卫生各部门通力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

2、建立健全该区辖区内各家医疗机构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及监测体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长期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业务培训、讲座等,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3、充分利用世界卫生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脑卒中日和联合国糖尿病日等宣传日,并通过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控油限盐”等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如向广大群众散发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小册子、播放光碟和设置慢性病宣传栏等,以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和知晓率;

4、加强适量的体育锻炼,倡导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激动、紧张,保持劳逸结合、心平气和,并做到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以防引起脑血管痉挛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5、建立对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和定期体检长效防控机制,对查出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异常疾病等应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上一篇:网络监测范文 下一篇:地震监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