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健康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1 16:56:43

疾病健康管理方案

疾病健康管理方案篇1

【关键词】健康档案;社区居民;管理方式;信息化

健康档案能够客观记录社区居民的身体状况,体现着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同时,居民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就医时,医生也可以根据健康档案,了解居民既往病史或者疾病爆发高危因素,更为科学地为居民进行诊治。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大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视力度,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创新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医疗服务体系,提升疾病预防的有效性。

一、管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社区居民众多,受到居民素质、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开展难度大,首先,社区居民的流动性较大,收集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较为困难。其次,社区居民对于健康档案存在一定的误解,不愿意配合档案管理工作,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种问题:

(一)居民自身管理健康档案的意识有待提升。近年来,虽然居民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但对于健康档案仍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档案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导致出现居民健康档案不完整的问题,同时,部分年老的居民没有树立健康管理意识,认为疾病没有发作时就是身体健康,等到疾病真正发作时,又为时晚矣。此外,对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免费医疗服务,大多数居民持怀疑态度,甚至部分居民觉得这是变相的挣钱手段,通常不配合社区医疗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难度。

(二)居民健康档案质量有待提升。居民健康档案的完整性与真实性直接决定着档案的价值,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质量问题:一是重点居民的健康档案不完整,虽然大多数居民的基本情况信息是真实的,但部分慢性疾病居民的健康档案缺乏基本的病情进展记载,如血压值记录不准确等。二是居民联系方式不准确,部分居民不愿意为社区提供联系方式,增加了社区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加强管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途径

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需要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转变对健康档案的态度,不断引进先进健康档案管理理念与方式,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

(一)动态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保障档案的真实性。动态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是科学管理档案的重要途径,首先,健康档案应包括居民的历史门诊病历、体检报告,工作人员应在全面收集居民健康档案的前提下,按照对应的分类方式,通过电脑录入、复制、扫描等方式,将档案分类存放。其次,汇总居民健康档案后进行比对,动态了解居民整体身体素质与高发疾病,结合社区居民的体检报告,找出高危发病因素,为居民提供针对性预防措施。最后,可以为居民建立电子形式的健康档案,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就可以直接使用健康档案,确保疾病诊断的真实性,降低疾病诊断的困难度。

(二)完善健康档案管理机制,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建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主要为了解居民健康状况,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健康档案管理机制,一是根据社区医疗机构发展现状,整合医疗资源,为每一位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要求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做好备份工作,并科学保存档案文件。二是创建居民档案管理制度,按照制度划分管理过程的责任,将收集、存档、管理档案的责任明确到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与个人,保障健康档案能够及时被利用。同时当社区居民就诊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更新档案,防止档案的缺失。

(三)智能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提高档案的价值。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健康n案管理呈现出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形式相比,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更为突出。首先,电子档案管理的信息存储量大,能够更好地保障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医疗人员也可以更加快捷地调取资料,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其次,信息检索更加方便,通过表格等方式存储档案,医疗人员可借助电脑的搜索功能,迅速找到患者基本信息,进而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最后,通过网络智能管理平台,医疗人员可实时查阅患者信息,打破空间等多方面的限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医疗机构也可借助健康档案疾病预防信息,及时防范传染性疾病,为居民创建更好的生活环境。

(四)保护居民健康档案隐私,赢取居民整体信任。部分居民不信任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是因为其基本信息或者疾病信息被泄露,甚至还存在谈论居民疾病的情况,在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的过程中,应加强档案的保密性。患者的治病信息、保健信息都应具备保密性,在没有得到患者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将信息透露给其他人。工作人员应将保密性原则贯彻在管理环节中,更好地赢取居民信任,保障医疗机构的权威性,进而提升健康档案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科学帮助居民预防疾病,应合理加大对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工作人员应通过完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提升档案管理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等途径,保障健康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更新居民健康档案,提高档案的价值性,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应重视保护居民的隐私,树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权威,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洪忻,王琛琛,秦真真等.基于本土化的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对南京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6,10(3):177-182.

[2]张洁,项莹.杭州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使用障碍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4):311-314.

[3]黄智峰,陈凌斯,陈暖勤等.广东省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6,27(5):837-839,840.

疾病健康管理方案篇2

【关键词】疾病管理理论;基层部队;医疗保健

疾病管理理论在西方国家已经实施了很多年,经过时间证明,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对于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基层部队的医疗保健工作是我军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军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战斗力都有比较重大的影响。疾病管理理论在医疗保健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基层部队的医疗保健的水平,在缓解基层医疗保障单位的压力,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疾病管理理论简介

疾病管理理论就是通过对疾病采取全过程的管理方式,具体就是通过对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而采取的不同措施,提供的不同服务,从而从根源上控制医疗保健的成本,节约相对有限的医疗资源[1]。它是对慢性病进行综合预防和干预,通过病人和医疗人员之间的沟通,进行标准化的医疗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益和质量。

疾病管理理论是用系统的的观点构建健康保险体系和疾病防治体系,通过科学的管理,为维护病人的健康和控制医疗费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卫生服务是成本,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益。疾病管理理论是一种比较综合的干预模式,通过对病患的健康教育和标准化的治疗方案来预防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疾病管理理论主要包含这几个方面的内容:(1)确定适用的人群,哪些人适合疾病管理理论;(2)制定相应的医疗标准,例如怎么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3)制定相应的病患的沟通模式,例如加强病人对医嘱的遵从,以及平时的卫生健康教育;(4)对医疗的过程而和结果进行评估,收集相应的反馈意见,可以进行及时的更改相应的医疗方案。

慢性疾病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质量,成为基层医疗单位医疗费用上升的最主要的原因。慢性疾病的迅速增加和其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给医疗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2]。医疗管理按照管理的项目的强度和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强度可以分为低强度――需要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培训,中强度――需要进行相应的医疗治疗和护士定期电话访问,高强度――医生和护士需要定期的上门进行检查服务;服务对象可以分为健康人群,危险人群――有某一种疾病,高危人群――有多种慢性疾病或者合并症。

2 疾病管理理论在基层部队医疗保健中的应用

疾病管理理论在基层部队医疗保健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强疾病的预防和进行有效的治疗。在基层部队要加强医疗卫生宣传工作,提高基层官兵对医疗工作的认识,提高看医生的积极性。患者治疗依从性如果比较低,就有可能导致不良的预后,同时也增加了卫生费用。从实践来看,发达国家的慢性病治疗的依从性比较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高低,相对于部队官兵来说,由于受到部队任务的影响,其依从性就更加的低[3]。通过提高病人依从性可以有效的提高其治疗的效果,依从性不仅包括遵从医生的医嘱,而且还包括其在平时生活中的自我管理,例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抽烟的次数,加强体育锻炼,还要自觉的按时服药,按时就医,按时检查身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等。指导基层部队食堂加强营养配餐,限制辣椒和食盐的摄入量;还可以指导保健对象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选择如打乒乓球、太极拳等慢性运动。定期的开展相应的医疗保健知识讲座和医疗常识的宣传工作,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保健对象在慢性病防治、良好生活方式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对医疗和健康的认识。

2.2 通过确定相关的病种而提供针对性的保健服务。通过平时的健康教育和宣传,以及临床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总的医疗费用,例如冠心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等。通过减少因为疾病引起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例如对于基层部队官兵中常见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对于这类比较常见的高发病,要做好相应的随访工作,提供相宜的医疗服务。

2.3 建立医疗档案,全面掌握保健对象的健康情况。通过建立医疗档案,对危险疾病的预测和管理,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医疗服务[4]。在平时的工作要加强基层官兵的健康展开的调查,对每个人都要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详细的记录病患的体检和住院的各项结果,通过对医疗档案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检测和保健对象有关的,危险的疾病因素。根据医疗档案还可以对保健对象的疾病项目进行分类,从而提出因人而异的医疗方案。

3 结束语

随着慢性病的逐渐增多,将在一段时间内给基层部队医院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在平时的保健工作中要加强疾病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也可以降低病患的医疗费用。同时还要加强和病患的沟通和健康教育工作,通过病患的努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恶化,提高其生活的质量。疾病管理理论在基层部队医疗工作中的应用,可以降低医疗服务的成本,节约有限的医疗服务资源,提高基础部队的医疗保健工作的水平,实现了医患之间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陶国枢.加强健康管理,优质保健服务[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9(01):18-20.

[2] 谷忠红,王普杰,肖庆,栗涛,王娟.建立部队健康管理新模式初探[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0(02):22-23.

[3] 方德全,仲怀春,姜树国.对军队医疗保健工作面临矛盾与对策的几点思考[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06):498-499.

疾病健康管理方案篇3

【关键词】 社区居民 健康 社区干预

本研究通过对2003~2008年度本社区内居民健康档案资料的分析,对本社区内居民罹患心脑血管疾病、代谢与营养性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对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社区干预的方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3~2008年度本社区内已经建立健康档案者,共63016人。

1.2 方法 从健康档案数据库中,统计出6年中本社区重点疾病的患病率,以年度为时间单位,统计重点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的年发病率及年龄构成,予以对比,并比较性别因素对发病率的影响。以2008年度为例,对重点健康事件中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因素进行统计,同时统计出本社区居民死亡原因和死亡年龄。

2 结果

2.1 重点疾病谱 在本次调查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占27.98%,其次是冠心病(16.05%)、糖尿病(7.43%)、脑卒中(6.8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19%)、血脂代谢异常(6.41%)、肥胖症(4.11%),恶性肿瘤(2.67%)、精神病(0.87%)等疾病。并且重点疾病谱的次序发生变化,2006年疾病谱顺序为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慢阻肺、冠心病、脑卒中,2007年开始排序发生变化,冠心病及脑卒中的患病率显著升高,顺序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慢阻肺、高脂血症、肥胖症。

2.2 重点疾病的分布及严重程度

2.2.1 心脑血管疾病

就心脑血管疾病而言,男性的发病率基本上均高于同期女性发病率。6年中,男性的心脑血管发病率经历了一次发病高峰(2004年),比前一年度高一倍以上;而女性发病率变化趋势相对较为平缓。2004年至2006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符合老龄化社区的特点,但从2007年起,心脑血管发病率有明显下降,这与近年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投入力度及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干预有一定的关系。

心脑血管疾病的构成谱相对稳定,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始终占首位,这与我国心脑血管病的现状与特点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出血性卒中的构成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2.2.2 高血压和糖尿病 高血压和糖尿病在年龄组患病率上有一定的分布规律,40岁后,进入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高发年龄段[1],高血压患病率最高年龄组为55~64岁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年龄组为75~84岁组

2.3 死亡原因分析

2.3.1 本社区死因谱 以2004年为界,2004年本社区居民死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肿瘤(141例)、循环系统疾病(127例)、呼吸系统疾病(37例);2005年开始循环系统疾病(当年为163例)上升成为首位死因,继之为肿瘤(141)、呼吸系统疾病(54例),与当年全球慢性病死亡分布相同[2]。

2.3.2 死亡的年龄分布(以2008年为例) 本社区男性和女性死亡在45岁年龄组前没有显著差异,到50岁组时,可以发现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在75岁年龄组时,死亡率曲线发生交叉。可以认为,在50岁到75岁,男性死亡率大于女性,而到85岁后,老年女性死亡率随年龄上升的幅度大于老年男性。

3 讨论

实施社区干预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是初级卫生保健持续发展的体现,其目的是降低社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从以下方面努力可以更好地实现社区干预的效果。

3.1 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 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控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使社区卫生服务者全面掌握患者个体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的全过程,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进而节省医疗资源[3],并且在经过统计、分析后可以为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全面的群体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3.2 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社区疾病谱中很大部分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居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引起了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脑卒中等发病率的升高,这些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死及高致残率、大幅降低生存质量并为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的特点。预测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负担将来自慢性病问题[5]。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而言,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与干预效果密切相关,以社区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控制不良生活行为为手段的综合防治模式是控制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社区慢性病的最有效的模式[4]。

3.3 政府部门政策支持 这与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提出的“建立以预防为主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形成由患者、卫生保健机构、社区和政府一起参与的慢性病长效管理机制”这一理念相符。中央2009年提出的医改方案中即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一项,并涉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医务人员队伍建设这些与实性社区干预效果密切相关的环节。就我社区而言,2005至2008这4年时间来看,总体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与近年政府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投入力度、为整合各方资源提供帮助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参 考 文 献

[1]Liu Xuehong, Liu Jianli,etal. Thirty-nine-year follow-up for the onset age and complication of 828 case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2003,7: 4084-4085.

[2]文川.正确认识社区慢性病.中国社区医师,2006,22:48-49.

[3]王俊英,张亚军.健康档案在高血压社区管理中的效果评价.中国全科医学,2006,9(11) 957-958.

[4]杨巧媛.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5)359-360.

疾病健康管理方案篇4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目前我国的健康管理是以健康体检为重点的,对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统计分析,能够明确看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以及生活方式造成的疾病差异,从而为规范化研究以及制定合理的健康体检项目提供有效依据。

[

关键词 ] 健康管理;体检项目;管理规范;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c)-0056-02

[作者简介] 王静(1981-),女,河南省南阳市,本科,护师,主要从事研究方向具体开展:体检类工作于管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人们因患有慢性疾病而死亡的几率逐渐升高,由于治病的费用随之增长,高额的治疗费用也为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以及健康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医学模式也逐渐转变成为综合医学模式。传统的医疗模式早已不能达到人们对健康卫生的需要,人们希望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可以从预防、养生、治疗、康复以及保健宣传教育等各方面享受到良好的服务。人们健康意识的随之加强,其中"有病救治、没病就防、无病要保健"已成为普遍认为的观点。为了能够长久地保持健康,尽早发现疾病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健康体检就是最佳的途径。

1我国健康体检项目

从类别上划分,我国的健康体检主要分为四种类别,即预防性体检、定期性体检、科研性体检以及坚定性体检。根据卫生部对疾病的要求,根据一定的时间规律对身体进行例行检查。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的衰退,各种疾病也有可能随之而来,这些疾病前期都没有明显的特征,一旦患病后往往后果较为严重。通过健康体检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这些疾病,为医生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从而预防、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人们应当重视定期检查,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人们的体检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一般形态,主要涵盖身高、体重、胸围差以及发育等一般情况;其次是内科和外科的检查,内科中包括腹部触诊、心肺听诊以及血压监测。外科则包括肛门检查、疝气、淋巴结以及皮肤检查。最后还包括口腔科、放射科以及检验科等各个科室的检查。对于中老年人患者而言,由于年纪较大,抵抗力逐渐衰退,增大了患病的几率,因此中老年人应当做到半年一次的全身检查,这样能够对自己的疾病有更深层的了解,对疾病的发展变化有所掌握,从而做好预防措施。

由于中老年人的身体特征与青年人不同,因此应当定期对中老年人最好血糖、血清蛋白、血压、血尿素氮、尿常规、大便常规以及X光检查、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通过上述的各项检查能够及时发现中老年患者是否存在颈椎病、高血脂症、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及预防措施。同时由于中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肿瘤指标的测定同样应当引起重视,例如对患者癌胚抗原进行检查对乳腺肿瘤、消化道、肺癌都有一定的诊断应用价值。

2体检项目中的不足

和我国卫生部体检项目中的目录相比,问卷中的问诊部分只包括了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婚姻情况等。缺少对患者健康体检史、个人史等方面的问诊。同时还缺少健康管理中健康风险的分析以及各种危险因素对健康促进形成的困难。健康管理缺少生活方式和家族史的空缺容易使体检项目出现漏选,从而对体检人群疾病的发现造成一定影响。

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人们平日的食品安全收到了很大的威胁,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导致胃肠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提高。在一般检查中缺少胸围、臀围以及腰围的检查,在血压、升高以及体重的检查中,检查率为100%,而在内科中缺少神经系统检查,其检查率为80%;外壳中缺少生殖器的检查,检查率为75%;眼科缺少辨色力检查,检查率为75.6%。其中对患者进行腹围和腰围的全面检查,有利于对健康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这对代谢性疾病的防治也有着重大意义。

人们年龄的逐渐增大,常规体检已经不能做到提早发现,及时治疗。因此,及时添加具有深度和针对性的体检项目,使及时干预、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成为可能。通过长期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和相关统计分析可知,除了根据国家卫生部要求的体检项目外,根据人们的需求不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体检措施。例如:对于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具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家族史,体重偏重,常年吸烟,生活习惯不好,要为过大等人群,体检期间建议做颈部血管B超、心脏彩超、心脏双源CT等相关检查;对于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具有家族性胃病,饮食习惯不好、胃部长期不适等人群体检期间建议做肿瘤筛查、胃镜检查等。对于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通过大便隐血试验呈现阳性、直系亲属中有患有肠癌、体检本人有过肠息肉病史或癌症史、同时伴有便秘、大便不规律等人群,建议做肿瘤筛查、肠镜等。

3体检项目设计

针对于健康体检来讲,检测中的指标越高,反应出的健康问题也就越全面。在对体检项目进行筛选的同时,需要根据饮食习惯、自觉症状、自身情况、家族史以及疾病史和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因此需要做到不能盲目的追求高精尖、不成熟的新项目,而是应当以较少指标反映问题的全部特征。

与我国卫生部的体检项目目录比较,我院的体检项目还存在较多的缺陷,其中主要包括缺失以及不全等问题,分析其原因,这可能与我国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管理问题不够成熟有关系,目标人群并未意识到体检项目的重要性。在宣传工作上做的不到位,对于体检项目中未检查部分认识不够,对于目标人群而言,一直以为只有通过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后所得到的结果才能算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体检。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使得健康干预、健康促进以及健康指导都造成了一定困难,更无法进行疾病统计分析和必要的健康管理。因此体检项目的设计必须根据我国卫生部体检目录中的有关项目。

4规范健康管理

借鉴以往国外健康管理的优秀案例,在英国,注重一级医疗机构的建设是其健康管理的重中之重,即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点,虽然我国已经建成初具规模的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点,但是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的工作量巨大,服务点人手不足,可用流动资金不够等客观原因的限制,建立档案的工作质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于已经建立好的健康管理档案的服务机构,要合理利用健康档案,通过健康档案把社区居民与社区医师、治疗医生紧密联系起来;在美国,由于健康保险业参与健康管理,是美国的健康管理工作效果明显,但我国目前保险业大多集中在疾病治疗上,对于预防疾病表现出积极的效果,不能起到减少医疗费用的作用;在德国,通过分析某些案例中出现的高额医疗费用,可以看出:由于意外导致的伤残治疗费用较高,因此,建设完善的治疗职业规范,进而使健康管理同服务人员的职业法规密切结合起来,并得到了明显的效果。在日本,通过建立法律法规规范健康管理制度,为全国人民建立健康手册,规定年龄大于30岁的女性和大于40岁的男性公民都可每年享受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国内不论医院大小都需建立相关的健康管理组织或机构,进而提高其国民的健康管理意识。

目前我国健康管理基本上是以体检服务为重点,只能做到“从发现健康问题到解决健康”的服务流程,再加上基本上都是非连续性或一次性服务,严重缺少系统、全面的科学评估以及有效的跟踪服务。对于面向单位领导或高端体检人群提供的专家服务,对于长期在固定服务点体检的单位每年定期做健康宣传讲座,通过讲解健康养生知识,帮助大家培养有利于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虽然健康管理一直在有意识的培养目标人群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健康档案内容还存在一定缺陷,再加上医师相对缺乏不能很好的做到跟踪监测。为了能够改进这些缺陷,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加强员工队伍的思想建设和教育工作,通过加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供良好的服务、干净整洁的环境和恰当的服务礼仪,为前来咨询的人们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务。

②完善体检人群的信息采集。建立完整的体检工作,做好相应的问卷、问诊记录,保证参与体检的人群具有完整的健康资料,体检结果完整准确,通过完善人们的健康档案,进而为做好体检后的健康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通过培养优秀的全科医师,做好完善全科医师的医疗配备短缺的问题。吸取英国健康管理服务的相关经验,通过给各位意识分配合理数目的体检人群数量,保证健康管理的全程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人们的健康评价、风险预测、随访服务及专业就诊服务等。通过把医师的薪水同其工作数量和质量联系起来,鼓励医师工作。

④对于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和不同人群,应设置具有针对性、高敏感度的完整全面的检查方案和措施。通过提升疾病的诊断率,及时实施适当的干预和治疗,从而提高服务点的服务水平。

⑤通过积极宣传关注健康及亚健康人群的工作。切实做好把服务工作深入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提高百姓对健康体检的重视。提高健康服务对象对其健康的关注意识,提升主动体检的能力。建立具有规模的健康知识宣传基地或中心等机构,大力推动我国健康管理的发展。

5结语

人们年龄的增长同样加大了疾病的患病率,需要有针对性的补充体检项目,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除了不断完善、健全我国卫生部规定的体检项目之外,还需要根据人群年龄段的不同采取个性化的体检。通过与我国卫生部指定的体检项目相比较,健康管理机构的体检项目还存在着体检项目不健全、服务缺失等问题,需要加大力度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对相关体检资料的定时整理与统计和对流行疾病的分析,进而建立完整的健康服务档案,实施具有针对性、长期性的健康预测,使学术与科技成为健康管理机构的发展、地位提高的强大动力

[

参考文献]

[1]梁英.健康管理生活方式问卷设计与最小数据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8(23):116-118.

[2]杨丽平.健康管理的体检项目设计与管理规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6(10):156-159.

[3]徐建华.基于PB的健康体检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5(4);135-136.

[4]许超超.数字化健康体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5(4):146-148.

[5]陈霄.中医健康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3(3);189-191.

疾病健康管理方案篇5

        1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社会地位与作用

        1.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社会意义。建立完整系统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除了满足卫生服务需求、保障全科医疗实践、实施预防医学措施、建立全科医疗制度、规范社区卫生服务、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评价医疗卫生质量、提供管理决策依据和科研教学九大功能之外,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还有更深层次、更重要的社会学的意义,其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性、连续性和可用性还将发挥不可估量的健康档案本身以外的社会作用。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甚至引起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作用的异化。例如我国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家族聚居性,一支支具有血缘性、姻亲关系的人群居住在同一个村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也有各自的部落聚居地。这种特殊的人群分布世代相传,繁衍生息形成了自然纯种基因进化谱。从这样的人群采集的来自人体的血液、毛发等生物材料以及与人群相关的环境构成材料,具有独特的科研价值,对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人类基因图谱对比分析、食源结构差异对人群疾病发生和健康素质的影响、药物的研制与应用,都是难得的科研信息载体材料。随着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内容的发展,体检内容的进一步增加,基因检测、疾病预测将普遍应用,这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甚至事关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发展方向的研究。如欧、美等国家采用优化食物结构,增强民族的身体素质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日本为改善本民族的素质,已使战后第三代、第四代明显增高;还有研究报告称俄罗斯近10年来人均身高下降了2.5厘米,出生缺陷较上世纪90年代中期增加1倍。一些西方杂居民族国家对我国独有的聚居种族的生物资源早已垂涎欲滴,尤其是一些居心叵测的敌对势力,不惜假借“扶贫”、“项目”、“传教”等各种手段,窃取血液、毛发、食物等生活样本。一旦这些研究被敌人利用,就有可能埋下祸害民族身体素质的隐患。外来鸦片使“东亚病夫”的历史称谓让中国人痛心疾首,至今记忆犹新。二战期间法西斯大肆屠杀犹太民族,建立犹太人死亡集中营的惨状触目惊心,成为历史的借镜。借助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材料进行正、反两方面的研究作用显而易见,为了抢占生物科研制高点,国际竞争异常激烈,不可小觑。此外,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了个人的全部健康信息,必然涉及到个人隐私。个人隐私的内容是复杂的,如残疾、基因缺陷,精神分裂症等。这些隐私的泄密,可能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产生心里自卑、心情抑郁等生理、心理问题。如何保护好个人隐私成为居民十分关注的问题,弄不好可能成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的障碍。另外,有些个人隐私的泄漏还可能被坏人利用。如新疆发生的针剌事件,以假借传播艾滋病的卑劣手段恐吓群众,扰乱社会治安。还有国际恐怖分子寄发含炭疽杆菌邮件的恐怖袭击事件。要把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严格的保密制度,不得泄漏个人病情等保密措施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正面宣传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加大对破坏分子的打击力度,不给坏人有可乘之机,消除人们对自已的健康档案失密的担心,才能顺利配合搞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工作。

        1.2党和国家惠及民生的政策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发挥了支撑和促进作用,其社会地位和重视程度大幅提高。金融危机使我国党和政府为社区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惠及民生的重大决策,为加速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使这项长期的、惠及子孙后代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蓬勃兴起。

        1.2.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覆盖面迅速扩大,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经过了十年的发展,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只用两三年就初具规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和社区健康档案三大类。前者是以健康问题和预防问题为导向的记录。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记录通常包括病人的基础资料、健康问题目录、问题描述、病程流程表、化验检查项目及结果、转诊会诊记录等;以预防为导向的记录通常包括周期性健康检查、预防接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病人教育、危险因素筛查及评价等[3]。这些资料与个人关系密切,与医生的平时诊疗和预防工作结合率高,成为经常翻阅利用的内容。家庭健康档案诸如家系图、家庭生活周期、家庭环境,以及社区健康中反映的社区健康特征、环境特征和资源利用状况的信息等因其内容丰富,覆盖广泛,是决策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备受各级政府重视。

        1.2.2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和层层培训,为促进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为规范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格式,保证建档质量奠定了基础。

        1.2.3各级政府以人民健康水平和疾病谱的变化作为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有的放矢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包括平时利用和综合利用。平时利用就是对个体的疾病预防或治疗,以及定期或特殊的健康检查信息记入个人的健康档案。综合利用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中共性的指标,采用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等研究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找出规律性、普遍性的指标,为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如社区疾病防治的重点是什么,就要分析各种疾病的人群分布及其危害程度情况,把分布广泛、患病率高、危害健康程度较重的疾病作为防治重点。哪一个季节应该以哪种疾病防治为重点,这就要分析不同疾病在不同季节的消涨情况。这就是疾病谱的分析方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能准确反映疾病谱的真实性,自然很容易确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农村与城市的疾病谱有差异,这与不同社区不同环境因素有关。比如流脑流行受人口密度的影响,乙脑流行与蚊子密度有关,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与鼠密度和生活劳作习惯有关等等。另外,通过长期防治的疾病逐步得到控制,也会显示在疾病谱上。如七十年病率较高的丝虫病现在在很多区域已经消灭,疟疾发病以乡为单位每年病例数以百计、千计,如今已基本消灭。根据不同时代的疾病谱需要不断调整工作重点,制定政策,指导药品研发、生产、贮备,经费、资源配置,人才培养方向等,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可提供的综合作用可见一斑。

        2  档案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

        2.1依法管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2.1.1档案部门要把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纳入自己的职责范围,依法管理,加强行政监督。从定期归口收集管理入手,对档案员进行统一培训,增强档案室的行政监督力度,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走上法制法轨道。

        2.1.2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模式。要充分利用档案部门的技术优势,研究制定区域内统一的建档模式,实现社区之间、区县之间、地区之间的数据对接,并为计算机管理奠定基础。

        2.1.3依法保护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各种载体信息材料和生物材料等资源,防止被窃取外流;依法保护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隐私记录,维护尊重人格,防止破坏社会稳定的非法行为发生,保持社会、家庭的和谐安定。

        2.1.4指导社区开展居民健康档案资料编研,为广泛利用大开方便之门。利用综合的或单项的统计资料,为自身的历史对比、横向的地区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对比,提供资料,为饮食结构研究、医药发展研究和教学研究提供依据。

        2.2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2.2.1建立社区档案分类大纲。要把居民健康档案纳入社区档案的管理范畴,建立台帐,分配全宗号。年度统计资料和专项分析材料应列为永久保存的档案材料定期收集进馆,为以后的发展比较和工作决策提供本底资料。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是动态资料,其建档方式通常采用群体建档和个体分别建档相结合的方式。其基本方法是在确定了建档对象后 ,对所有的建档对象通过个人健康检查、家庭调查等途径获取的资料,填入个人健康档案。对日后新加入的居民则采取个别建档的方式,把平时就诊资料记录进档,通过不断积累逐步完善个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使用期限是人的终生,为便于检索,对已故之人要有专门的销号检索,以减少贮存空间占用,为统计带来方便。

        2.2.2设置卷内目录。按照目前我国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一般为十项:即一般资料、长期性健康问题、暂时性健康问题、体检记录、按诊记录、随访记录、会诊记录、转诊记录、辅助检查和其他资料。由于档案是动态形式,为便于翻阅查找和内容扩充,一要使用打孔活页装订;二要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做卷内目录,便于卷内检索;三是将不同型的资料进行打孔、折叠、粘贴后归类,保持案卷整齐;四要对特殊载体材料(如x光胶片、ct胶片、核磁共振胶片等)另行编号,分开存放,并在报告单和目录上注明存放号。这方面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

        2.2.3装具的设置。一要分类,不同材质的载体要选不同的装具。防磁、防虫、防火、防尘、控制温湿度等档案保护措施要达到基本要求,以加强对居健康档案的保护。例如许多医疗化验检查报告单是电脑打印,字迹颜色浅且容易氧化模糊直到字迹消失,对这类材料要以喷墨材料及时复印保存。

        2.3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利用

        2.3.1满足基本利用功能。个人健康档案是开展“六位一体”的基础。居民健康档案纪录了人们健康信息的系统文件,是开展社区卫生防病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提供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的基础。这是建设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初衷,建档必须以满足这些利用功能为前提。

        2.3.2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能提供群体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根据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提供的信息,能够识辨高危人群,了解病人的来源,疾病构成,严重程度,年龄、职业、时间、地区的分布,对于有效组织诊疗服务,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及时调整服务项目,采取相应的适宜技术和措施,控制疾病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此,要求对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作为重点统计资料,长期系统归档保存。

        2.3.3发挥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科研与教育的重要作用。居民健康档案在医学科研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在于资料的全面性、连续性、可检索性,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计算机的应用,将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在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过程控制、记录查询、保密检索、音像动态、远程会诊、互联网传送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在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做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方面的指导协调作用。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大有可为,必将为档案部门的业务工作开辟一片新天地。 

参 考 文 献

[1]九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病管理.

疾病健康管理方案篇6

一、工作目标

(一)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对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害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

(二)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及服务网络。加强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切实提高其理论水平以及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同时进一步强化基层卫生人员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执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转变公共卫生服务模式

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根据人力资源和工作任务,划定责任范围,明确责任人,完善考核制度,定期深入工作场所、学校、社区和家庭,开展卫生学监测评价,研究制定公共卫生防治策略,指导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深入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健康危害因素及居民主要健康问题,主动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强化对居民的健康管理,有效控制主要健康危险因素的危害,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二、实施范围

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实施。

三、工作任务

在全县实施国家统一确定的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要积极推进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及时更新健康档案。到年全县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20%。

(二)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基础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按照卫生部《健康教育规范》要求,采取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居民的身心健康。乡镇卫生院每月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次,每年开展公众健康宣传咨询活动不少于6次。

(三)预防接种

为全县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安全、有效、免费、均等化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服务,对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进一步降低该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保护儿童身体健康。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含麻疹成份的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四)传染病防治

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并完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与处理机制,保障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及进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全县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到90%以上。

(五)儿童保健

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管理率达到70%以上;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访视率达到90%以上;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1-3岁每年至少2次。开展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指导。

(六)孕产妇保健

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到年底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90%以上,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系统管理率达到75%以上。

(七)老年人保健

开展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工作,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达40%以上。

(八)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时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健康管理试点,力争高血压和糖尿病健康管理率达30%。

(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每季度至少随访1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试点,力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达到30以上。

四、组织机构

(一)成立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收集、反馈等日常业务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兼任,副主任由(县卫生局疾控股股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县妇幼保健院院长)担任,成员县卫生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有关人员组成。

各乡镇也要成立领导机构,负责本乡镇项目的实施。

(二)成立项目技术专家指导小组。专家指导小组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以及其他医疗卫生单的相关专家组成,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和监督。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为县级项目技术指导单位,负责组织专家进行培训与考核,并承担项目技术指导和信息管理工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在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全县项目实施机构进行管理、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绩效考核,并承担辖区信息管理工作。

五、项目管理

(一)县卫生局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行政管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业务管理,包括制定实施方案与工作计划,组织县级技术专家指导小组对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考核、人员培训、信息管理、绩效考核等。

(二)县卫生根据全县卫生规划,确定实施项目的定点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指导和绩效考核,推进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覆盖不到的区域可的由县卫生局指定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

六、工作要求

(一)明确职责,合理分工

县发改、卫生、财政、编制等部门要主动向县政府汇报,提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建议,明确并履行本部门职责,积极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县卫生局会同发改、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保证经费开支,明确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机构和人员,并及时组织业务培训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职责,积极配合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工作。

(二)科学规划,加强管理

各乡镇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健康需要,制定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加快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

(三)加强宣传,督查落实

各乡镇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接受社会监督。要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宣传健康知识,动态报道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策、内容和进展情况。各级政府要将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民生工程,每年都要组织督查和考核评估,逐步使居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四)强化管理,考核绩效

各乡镇卫生院要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方案,以重点人群和服务对象为切入点,逐步建立规范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积极推进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实施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保健及主要传染病、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县卫生局和财政局要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监管的通知》(桂卫办〔〕22号)要求,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考核各乡镇卫生院履行职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保证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和群众受益。要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激励、监督和资金安排分配等方面的作用,考核结果要与经费补助挂钩,作为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

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坚持中西医并重,积极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充分发挥考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七、经费保障

(一)区、市、县财政部门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桂发〔〕29号),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年和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

(二)县财政部门按照《关于明确年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南财社〔〕13号)落实项目配套资金,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乡镇卫生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补助标准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补助标准》(桂卫办〔〕22号)执行。

疾病健康管理方案篇7

【关键词】健康教育 档案管理 规范化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w era of municipal dsease contro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filereserves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and specificallydiscusses how to develop health education file managementsystem to meet contemporary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promotion requirements.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File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近年来,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疾控事业的蓬勃发展,疾控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工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充分利用健康档案,发挥健康档案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中的作用,笔者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 强化建立健康教育档案意识 建立健康教育档案网络

1.1强化档案管理意识

健康教育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形成了大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数据,包括文字、图表、声像等。要增强这方面档案意识、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实现网络化管理,从而实现对健康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业务档案的作用,更好地为疾控工作服务。

1.2建立档案管理网络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档案工作网络,设立健康教育档案,即在中心设立由主管领导牵头,各科长参加的全中心健康教育档案管理网络体系,中心档案室负责全中心档案工作的总体规划,负责起草制定健康教育档案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并要经常到各科室检查、指导。

2 强化人员对健康教育工作培训 建立健康教育档案新模式

2.1加大档案人员综合素质培训

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保密性、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包括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统计等基本环节,且每个环节都有一套相应的理论和工作方法。所以要有素质高、能吃苦刻苦、具有奉献精神和较高政治素质的人员管理。

要认真研究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增加投资,加大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坚持内训与外引相结合,培养专业人才,使这支队伍成为疾控档案事业的主力军。

2.2采用多种渠道提高技能

健康教育档案业务培训必须紧跟发展需要,加以创新并着重学习档案的收集、鉴定、分类等技能,鼓励档案人员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断了解和把握健康教育工作新态势。通过业务培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使健康教育档案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在培训方面采用参加培训班、进修班及继续教育等方式,加强外语、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学习和档案知识培训,以适应当前形势需要。

2.3健立档案工作新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在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档案工作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推动健康教育档案事业的发展,使健康教育工作向深度和广度上发展,大大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保护健康教育档案,延长其寿命,使疾控档案管理逐步实现由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网络化管理模式转变。

3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因地制宜促进健康教育

3.1利用绩效考核健全健康教育档案

引进奖罚机制,纳进考核评选,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在健康教育工作档案整理突出的档案员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他们申报档案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研究档案资料的利用和开发。近年来,开展疾控绩效考核工作中涉及大量健康教育档案资料,注意收集整理,健康教育工作档案建设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3.2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健全健康教育档案

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全市卫生防病工作的繁重任务,尤其是健康教育等业务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健康教育技术档案。从疾病控制的工作实际角度出发,加强健康教育档案管理,更好的促进健康教育工作,为疾控机构进步和发展服务。

参 考 文 献

[1]孙波.谈医院健康教育档案管理[J].中国健康教育. 2011. 17(4);241-243.

[2]匡有成.健康教育档案的作用和管理[J].中华医药学杂志,2003,10(2);34-35.

[3]钟先阳等.热带海域驻岛军人的健康管理[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7):534-535.

[4]王永娟等.健康体检是实施健康管理的最佳时机[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3):1762-1763.

疾病健康管理方案篇8

关键词:治未病;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初探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志码:B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与社会的极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与提高,公众对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西医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较为明显,但其对身体的副作用和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同样不可忽视;特别在当前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等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传统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较为缓慢,但“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的理念在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正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关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在医院体检中心贯穿“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的理念,对于指导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价、干预,预防疾病发生,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理念的提出

医院健康体检通过一般的医学检验方法和医学设备对受检者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然后由医生对体检者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提出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发生的措施。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与健康管理相结合,能够更好、更全面地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理念结合了中西医思想的,倡导针对个体和群体进行科学的健康管理,以达到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健康维护作用[1-3]。

2 目前医院体检中心服务存在的问题

2.1体检项目选择缺乏指导、和体检报告不完善及后续服务的缺乏 大部分医院体检中心开展的主要业务是筛查性体检,主要针对学生的升学毕业、企事业单位的入职、常规性体检等。医院体检中心为体检者提供不同类型的体检套餐,体检者根据自身经济水平、身体状况、工作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套餐的选择,但缺乏专业的选择指导。由于经济状况、社会、心理等因素,受众面较为狭窄,这样的体检粗略,仅仅起到了筛查作用,流于形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健康体检中心的优势,所以说未能起到健康体检本身的作用。在常规性体检项目中,可能无法准确地筛查出潜在的患病危险因素。另一方面,体检者非专业医疗人员,对体检报告的内容无法正确解读,如果没有相关专业的医疗人员帮助进行详细的的关于体检报告的指导,体检者不能准确的指导自身所存在的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延误对疾病进行早期预防的时间[4]。

2.2体检中心健康管理者配备与结构布局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体检人数较过去有了明显的增长,在体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部分窗口排队过长而导致体检困难的情况,由于缺乏相应的导诊人员,体检者未能及时便捷地到达体检科室。但是,很多医院的体检中心仍与临床科室共用一栋楼,这样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的发生。人员设置中也存在预防保健、健康促进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不足的现象[5]。

3 治未病与健康管理在医院体检中心服务的探讨

通过对现行的体检中心服务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中西医相结合、预防为主等方针,对医院现行的的体检服务应全面贯彻全程、全人、全方位的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的理念 。

3.1树立“防胜于治”的治未病健康理念 中华传统医学古代最重要的典籍 《黄帝内经》中防胜于治的观念对当代及健康管理有种要指导意义[6]。医院体检中心的服务可以借鉴 “防胜于治”的治未病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促进体检者健康的目的。比如当体检者在体检过程中筛查出自身存在的疾病危险因素时,给体检者尽早提供预防方案,进行快速积极的干预,以便能够早期控制病情。

3.2 完善体检套餐,增设个性化的体检项目 传统体检一般设置大众化体检项目,可能忽视了体检者的个体身体状况差异,而不能发现体检者早期疾病症状。因此,体检中心应需对不同层次的人群需求要全面考虑。体检中心的服务在体检开始前就应开展,通过工作人员与体检者有效沟通,对体检者当前的身体、心理等状态进行全面评估,然后制定个性化的科学体检方案,避免重复或无效检查。为便于更多人详细了解自身身体的详细状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向性明确的体检服务,比如推出靶向体检、CT追踪等服务。

3.3 应配备专业人员对体检报告进行解读 医院可以配备专业人员为体检者进行体检报告解读,同时结合具体问题开通绿色便捷服务通道,对有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建立专业技术人员上岗资格制度,保证健康管理所需合格的人才。同时,为了体检者长期健康监测的可行性,应建立受检者电子健康档案 ,随时跟踪体检者状况,并通过互联网信息告知定期体检项目、结果。

3.4 积极参与慢性病的控制及维护 随着我国人均期望寿命较的延长,慢性病越来越影响众多中老年人的健康,形成严重经济负担。所以,医院应为其建立相关的健康档案,进行健康干预。调治中强调从整体出发,注重精神、生理调养并重,建立慢性病的健康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实践模式[7]。

3.5推出个性化健康处方,将健康管理作为后续服务的强力保障 医院体检中心的服务应加大后续服务部分力度。对于医院患者康复期的检查,可以通过专家指导进行体检,以便从各项体检指标了解患者身体恢复情况,然后再体检中心为其制定后续的健康管理服务。体检中心应该有意识地告知体检者进行自我健康管理。通过体检中心的健康管理部门,可容易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6结合医院中医特色,大力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 我院为二甲中医院,有几十年的中医治疗经验与特色服务,有相关的中医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体检中心应充分利用中医资源进行治未病和健康管理服务工作。

总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繁荣的今天,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新模式在医院体检中心服务的应用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让更多潜在的疾病危险因素尽早消除,让更多的亚健康人群走向健康。

参考文献:

[1]李春林.中医对“治未病”的认识及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规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2):43-45.

[2]陈宪泽.基于“治未病”理论的健康管理模式研究[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5(3):121-123.

[3]白书忠,武留信,陈刚.健康管理医学服务内涵与实践[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6):321-325.

[4]张鸿彦,黄金雄,吴丽敏.合理选择体检内容完善健康体检报告[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6):671-672.

[5]张成琪,孟庆跃,冯建利,等.健康体检发展与健康管理的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8):501-513.

[5]陈冯富珍.在世卫组织传统医学大会上的讲话[EB/0L].(2010-07-29).[2012-03-05].

[6]孙涛,武留信.中医未病思想与 “慢病后备军”健康管理[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5):252-253.

[7]王燕.健康管理理论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4):206-207.

[8]李瑜,王嫒嫒.综合性医院体检中心实施健康管理的探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5):274-275.

上一篇:互联网信息安全评估范文 下一篇:煤矿安全费用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