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范文

时间:2023-02-28 01:44:59

疾病预防范文第1篇

摘要:劳动过程中引起的疾患都是长期的强制、器官过度紧张或局部压迫摩擦所致,而过度紧张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不良的劳动环境条件往往是促使这类疾病发生的原因。改善劳动条件和操作方式,是减少这类疾患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劳动疾病预防

1劳动时强制容易引起的疾患

在生产劳动中,某些作业需要人体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或个别器官系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这就会使某些部位受到压迫、牵引或摩擦,引起机体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变化,甚至形成职业性疾患。

1.1立位作业容易引起的疾患:下背痛,这是一种常见的劳动损伤,半数以上劳动者在其身强力壮的期间都曾患过下背痛。职业性下背痛可分为三种:腰肌不全、腰痛和坐骨神经痛。负重且需要经常弯腰或转体的作业发病率较高,如搬运工、护理人员及其他重体力劳动者和需要长时间维持某种或不自然姿势的人危险性很高。发病的原因可能与腰部负荷过重、疲劳积蓄有关。腰肌不全和腰痛表现为下背部疲劳、强直或疼痛,发作时常使人丧失劳动能力,检查可见沿脊椎肌群极度紧张,触摸患者肌肉或柱骨棘突时有疼痛感。坐骨神经痛呈放射性,可放射到大腿后、侧部和小腿,脚趾常发麻或有刺痛。

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长期站立和行走的作业,如警察、装卸工、纺织工、售货员等,女性多于男性。常出现在大隐静脉和皮下静脉吻合处,在小腿内上部可见明显的皮下静脉曲张和小腿及脚部水肿。工作时双脚容易疲劳、坠胀、下肢发冷,皮肤瘙痒。立位负重作业还可见静脉曲张,妇女外阴静脉曲张和痔疮等。

脊柱弯曲,多见于长期倾斜、弯曲的立位和负重行走的作业,一般无疼痛,表现为驼背、脊柱侧凸或脊柱关节变形。

扁平足,在长期站立、行走、负重和用脚动控制器的作业中容易发生,如冲压工、模锻工,骨化尚未完全的青少年若从事这类作业,更容易发生。扁平足引起下肢各肌容易疲劳、跖部疼痛、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等。

1.2坐位作业容易引起的疾患:从生物力学的观点看,坐位时肌肉紧张的程度要比立位轻一些,但如果长时间腰背、手脚没有合适的支撑物时,也可以引起肌肉和关节的过度紧张或疾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从事视屏作业和办公自动化的人员迅速增加。这类作业的特殊性质,如精神紧张、操作单调、强制等,可对作业人员产生一系列影响。表现为视觉系统的眼睛紧张、疼痛、视力减退、眼肌麻痹等;肌肉系统的颈肩腕综合症,如颈肩部肌肉疲劳、疼痛,腕部肌腱或腱鞘炎症等;心理和神经系统的变化,抑郁、神经衰弱等。

2个别器官紧张容易引起的疾患

腱鞘炎,常见于指、掌迅速活动或前臂用力的作业,如包装、打字、检验工等。损伤多发生在负担最重的肌腱,可沿前臂筋膜和肌腱之间发展。症状为疼痛,动作时发出摩擦声。患者常能继续工作,但稍感吃力。

职业性痉挛,主要是由于执行细小的动作引起的,多见于手工编织工、钢琴家、小提琴家等,痉挛为强直性的,很难克服,常被迫停止工作。

神经肌痛,多发生于长期处于强迫而使一定肌群呈紧张状态,或进行迅速而微细动作的人,如矿工、卡车司机、报务员等,症状为负担最重的肌肉群疼痛,伴有血管神经痛,夜间加剧,肌张力降低甚至萎缩,脱离工作后症状消失,但易复发。

视觉器官过度紧张,从事精密仪器加工、排版校对等作业以后,往往出现急性症状,如眼痛、头痛、眼睛充血、流泪、调节障碍、眼睛浮肿等。

胼胝,可见于四肢或躯干,由于经常和工具或其他物体发生压迫和摩擦,引起局部皮肤反复充血,使表皮发生上层细胞增殖及其上层细胞角质化。手和脚的胼胝有时能引起剧烈疼痛,广泛的手掌或指掌面的胼胝化,则能限制手的活动,影响其感觉灵敏度。

滑囊炎,主要是由于长期强烈的压迫和摩擦所致,很多工种可以导致滑囊炎,人体的许多部位,如肩、膝、上臂等都可能发生,职业性滑囊炎多为慢性的,一般轻微,仅有轻度局部疼痛、肿胀,功能改变不大。

3预防劳动疾患发生的方法

劳动过程中引起的疾患都是长期的强制、器官过度紧张或局部压迫摩擦所致,而过度紧张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不良的劳动环境条件往往是促使这类疾病发生的原因。从技术改造入手,用机械化、自动化的作业替代这些繁重、紧张的作业,改善劳动条件和操作方式,是减少这类疾患的根本方法。但是在条件所限,尚不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注意以下几点,还是可以预防和减少这类疾患的发生。

3.1改变不良的工作,尽量把屈曲、倾斜的改为端正的;把立位改位坐位,并使其舒适端正,高矮适合。工作台和座椅的高矮和距离要根据人的高度和长度调节。

3.2为防止压迫和摩擦引起的疾患,应使用形状合宜、软硬适度和不导热的把手,工具经常接触人体的部分应有软垫,并采用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3.3男女工人推拉装卸和抬举重物的重量标准,应按规定的劳动负荷限量并严格加以执行。这对避免劳动造成的损伤,特别是女工、未成年工更为重要。

3.4对劳动者进行职业训练,如训练工人抬举重物时身体应尽量靠近物体,缓慢平稳地举起,不要突然猛举或扭转躯干,以避免扭伤、下背痛和疝气等。合理组织劳动,根据个人的体质选择适当的工作,安排适当的工间休息或交替更换岗位等。

疾病预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家畜 疾病 预防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180-02

一、前言

九台市位于吉林省中部,是连通长春、吉林两大中心城市的交通走廊,是长吉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结点。全市共有2个民族乡,12个建制镇,4个办事处,310个村。由于九台市各乡镇具有良好的畜牧业发展环境和悠久的畜牧业发展历史,家畜疾病预防对于九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保障食品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家畜常见疾病的预防

特别是目前正值春季,气温回升,细菌病毒大量孽生繁殖,家畜在过冬之后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病和死亡,及时分析和有效防治猪、牛、羊等家畜多发性疾病对于全年畜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九台市乡镇家畜疾病预防方面有着显著地效果。

1.家畜常见疾病预防的根本思路

九台市乡镇家畜疾病预防经过无数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饲养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家畜是否能够有效防病、健康生长繁育,因而,家畜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家畜生理平衡被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打破,由此可见,家畜常见疾病预防的根本,也应是在饲养环境和日常管理上下功夫。一是合理选择适合的场址,并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二是建立严格的卫生制度和消毒体系;三是严控饲料的配备和管理;四是注意保持空气的通畅,防止细菌、病毒入侵;四是做好病畜隔离和淘汰工作;五是做好用药登记、免疫记录和精细化管理。

2.猪的流行疾病预防

2.1猪瘟预防

主要有两种方式,包括免疫接种和综合防治。免疫接种:在仔猪吃初乳前进行首次接种,在20日龄、60~65日龄各进行一次注射;种猪每年春秋免疫。综合性防治,主要是采取自繁、自养,保持卫生。

2.2口蹄疫预防

老疫区和受威胁区用灭活疫苗预防,肌肉或后海穴注射,大猪2m,小猪1m。平时加强检疫,病猪和同群猪一律扑杀作无害化处理,严格封锁疫区,加强消毒,防止扩散。

2.3猪丹毒预防

免疫接种猪丹毒菌苗,或者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每6个月免疫1次,或每年春秋各一次。

2.4仔猪副伤寒预防

30~35日龄仔猪,注射猪副伤寒弱毒苗或猪副伤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

2.5猪肺疫预防

每年春、秋季定期注射猪肺疫氢氧化铝苗或猪三联苗。

2.6猪气喘病预防

保持猪舍卫生,保证空气质量,每年春、秋季免疫接种弱毒疫苗。

2.7猪大肠杆菌病预防

仔猪黄痢:临产前15-30天为怀孕母猪口服双价基因工程菌苗免疫,或注射三价灭活菌苗。仔猪白痢:掌握好母猪配种季节,避开过热和过冷季节生产。加强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卫生。猪水肿病:饲料中及时补给硒与维生素E,可定期接种猪水肿病多价灭活油乳剂苗。

2.8狂犬病预防

凡确诊为狂犬病的动物及时捕杀,作无害化处理,疫区和受威胁地区接种狂犬疫苗。

2.9猪痘病预防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杀灭外寄生虫。

2.10猪布氏杆菌病预防

自繁自养,引进种猪严格进行产地检疫。畜群中发现不明原因流产,应隔离流产畜,消毒流产环境。

2.11猪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

流行期前一个月,对4月龄以上的猪用日本乙型脑炎弱毒疫苗进行接种。

2.12传染性胃肠炎预防

保持卫生,定期消毒,特别是搞好哺乳母猪的消毒。对3日龄乳猪免疫接种。

2.13附红细胞体病预防

补充维生素、铜铁等微量元素,加强卫生管理,灭杀吸血昆虫。群体猪用土霉素拌料连用2周预防,母猪分娩前1个月,每周注射1次长效土霉素10ml。

3.牛、羊的流行疾病预防

3.1坏死杆菌病预防

保持牛栏清洁干燥,加强蹄的护理,避免尖硬饲料喂牛,及时处理创伤。病畜立即隔离,以10%石灰水或5%漂白粉消毒畜舍,表层土壤铲除更新,勤换垫草。

3.2牛巴氏杆菌病预防

加强卫生管理,注意保暖防寒,增强抗病力;隔离病畜,防止传播;对受污染的牛栏以10%石灰水或5%漂白粉消毒;堆积发酵处理垫草和粪便;定期注射牛巴氏杆菌疫苗。

3.3牛流行热预防

扑灭吸血昆虫,做好病牛隔离工作,防止昆虫叮咬。

3.4羊链球菌病预防

加强管理保持清洁,在该病常发区注射羊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菌苗预防。发病时严密隔离病羊,被污染圈栏、场地和用具等,用10%石灰水或5%漂白粉彻底消毒,病死羊尸体深埋并作无害化处理。

3.5羊快疫、羊猝狙预防

确诊后立即作无害化处理,疫区加强消毒,严格消毒被污染的生产工具。

4.家畜常见普通疾病预防

4.1感冒

在晚秋、初春气候突变季节注意防止突然受寒,治疗以解热镇痛为主。

4.2牛胎衣不下

增大妊畜运动量,注意饲料营养搭配,防治布氏杆菌病等影响母牛妊娠疾病。产后喂以羊水或益母草红糖水,促进胎衣脱落子宫复原。

4.3羊口炎

注意饮水卫生,不喂带刺草料,防止刺激性异物进入口腔。

三、结束语

畜禽疾病预防是否得当是决定畜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畜牧养殖人员除了要面对各种患病动物,根据有关科技资料和实践经验准确诊断并及早防治各种流行和常见疾病外,还应加强日常管护,不断提高防治水平,从而提高动物健康成活率,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九台市乡镇家畜养殖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九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齐集 李显军 陈家富 张升英 葛希云 吴世友 郝连生 冬季预防家畜疾病的主要措施 吉林农业-2011年9期.

[2]高文卿 家畜疾病的口色检查浅析 河南畜牧兽医-1997年1期 .

[3]姚耑旦 气象与家畜疾病 家畜生态学报-1987年2期 .

[4]王广俊 李尔明 马绣 中西兽医结合诊疗家畜疾病的体会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84年4期 .

疾病预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家畜 疾病 预防和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238-01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变高了,现在最注重的不是物质,而是食品的安全,要吃得放心。因此,加强家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成了畜禽防疫部门的重点,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动物卫生防治部门不仅要处理好疾病管理问题,还要多学习交流,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更好地预防家畜疾病,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家畜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现状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农户也享受到了家畜饲养带来的财富,但饲养家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也让养殖户不敢懈怠,时刻担心着家畜的健康,因为如果家畜一旦患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养殖户会遭受巨大损失。因此,相关部门要担负起防治家畜疾病的责任,严格监控家畜的疫情。但是对家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对此加以重视,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家禽疾病预防和治疗存在的问题

1.盲目用药

一些相关部门还在照搬传统的旧体制,没有加以改进和创新,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差距,高低不齐,有一些工作人员对治疗理论和知识缺乏,只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习惯进行治疗,不按照步骤来进行化验,,这很容易造成误诊。所以,工作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先解剖家畜来化验确诊。例如:家畜如果发热,工作人员只按自己的经验对家畜降温,不分析诊断家畜发热的根本原因,这会对家畜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有时候家畜发热是正常现象,他们通过这个来加强自己的免疫力。

2.不熟悉药物的剂量范围

一些工作人员在预防和治疗家畜疾病期间,对引发病情的原因不了解,也不熟悉用药范围和计量情况。药物包装上会明确标注药物的适应病症范围,有些药物的使用剂量应该按家畜的体重计算,按一定比例配置,工作人员如果只凭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有些药物使用频繁,比如安乃近、青霉素等,很多工作人员发现类似的病症就会使用这些药物,一旦不对症下药,那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是无法想象的。还有的工作人员在给家畜注射药物时,一下没有反应,他们会盲目认为用药不够继续注射,有的家畜会因此无法承载而死亡。

3.忽视给药方式

在治疗过程中,给药方式如果选择不当就会导致家畜中毒等不良反应,因为不同的病情需要不同的给药方式,比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或口服。有些家畜食欲不振,就应该选择其他给药方式,而不能口服。

四、常见的家畜疾病的预防

1.猪的流行疾病预防

1.1猪瘟预防:主要实行免疫接种和综合防治。

1.2口蹄疫预防:平时加强检疫,疫区加强消毒和封锁。

1.3猪丹毒的预防:每年春秋接种猪丹毒菌苗。

2.牛羊流行疾病预防

2.1坏死杆菌病:时刻保持牛栏干净卫生,护理好牛蹄,及时处理伤口,遇到情况立即隔离。

2.2牛巴氏杆菌病:定期注射疫苗,保持卫生整洁,及时隔离病畜。

2.3牛流行热预防:及时隔离病牛,防止昆虫。

2.4羊快疫、羊猝狙:确诊后立即无害化处理掉,加强消毒。

3.感冒

晚秋、初春季节突变容易受寒,畜舍应该保证不漏雨雪,门窗也要有保暖设施,四面墙壁要不漏风,保证家畜不受凉。

五、家畜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措施

1.加强免疫程序

要随时观测家畜的饮食情况和精神状态,及时给家畜服用药物来预防。要随时注意疫苗的储存、使用方法,免疫前后给家畜的饲料增加抗生素,严格设定免疫程序。

2.加强饲料管理,避免家畜应激刺激

保证家畜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保证其健康成长。要避免停电或者光照不适合,这样会让家畜受应激刺激,抑制生育能力,还会提高家畜感染疾病的几率。因此在接种、转群前后一周,在家畜饮的水中加入电解多维能缓解家畜的应激刺激。

3.严格管理禽舍出入人员

严格加强管理禽舍出入人员,防止疾病通过人员传播。禽舍不允许外来人员参观,工作人员进出时要彻底消毒。

4.谨慎选择畜舍场地

选择饲养牲畜的场所也很重要,要考虑到交通是否便利,环境是否适合牲畜,最好不要选择周围有污染严重的工厂的场所,这对家畜饲养不利。最好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这能保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5.家畜养殖设施要齐全

养殖场内部要划分好各个功能区,与外界要隔绝,隔离工作不到位会造成与外界的交叉感染。

6.普及家畜疾病确诊实验室

现今,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许多病毒也开始变异,家畜的疾病症状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了,就不能按照习惯和感觉去治疗,而要通过临床确证,对症下药。

7.建立卫生防病制度

畜舍门口要设消毒槽,圈舍和饲养用具要定期消毒,生病的家畜要进行隔离,单独喂养和治疗。及时开展杀虫灭鼠工作,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8.家畜要适当运动

运动能够增强家畜的体质,提高抵抗力。牛羊等家畜可适当的放到舍外运动,让它们沐浴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每天坚持锻炼一到二个小时。

六、小结

家畜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养殖人员要密切关注家畜的健康状况,及时预防和治疗。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是由家畜疾病预防是否得当决定的,畜牧工作人员要根据相关资料和经验准确对患病家畜做出诊断,工作人员之间也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探讨解决方案,及时预防各种流行和常见疾病,提高防治水平,提高家畜的健康成活率,也就能保证食品安全,让人们吃得放心,这也能提高养殖户的收入水平,发展地区经济。本文只提出一部分家畜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可能还会有更多好的方法,但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家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海贤.动物疾病预防诊疗与酶的关系[J].畜牧兽医杂志,2013,04:17-18.

[2]孙长武.乡镇家畜疾病预防浅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180-181.

疾病预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动物疾病;传染病;预防;检疫诊断技术;预防免疫技术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207-1

我国是农业大国,动物养殖是我国一个很大的产业,现在农村中多数农民都会养殖一定数量的畜禽。在动物大规模养殖过程中,如果没做好动物传染疾病的预防工作,国家和养殖户都将蒙受巨大损失。

1 动物疾病的危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有部分人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部分大规模养殖企业和有些生产者还不了解动物疫病防治的要求,不注意采取防疫措施,造成了动物疫病的发生与传播。动物疫病具有传染扩散的特点,一旦蔓延开来很难扑灭,需要长时间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加以清除。动物疫病防治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认识问题,近年来还出现了交叉感染的传染疾病,不仅让养殖户蒙受了巨大损失,而且使整个社会的安定受到了威胁。如球流行的禽流感。

动物疾病传染源复杂,疫病的患畜比例虽小但危害性很大。我国确诊定性的传染病有三百多种,各类寄生虫病有九百多种,其中有250种人畜共患病。虽然从国家到地方一直致力于搞防疫,可一些疫病却总是周而复始,仍没有彻底根除。检疫诊断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程序不断完善,检疫监督队伍的不断健全,仍然没能够完全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出现,新的疫病也在不断出现,危害极为严重。

2 动物疾病预防的现状

近几年动物传染病预防取得了重大突破,很多流行疾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养殖户对动物传染疾病的预防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部分养殖农户已经有了预防疾病的概念,会定期给养殖场消毒,接种疫苗。这对动物传染疾病的预防很重要。如今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我国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强,疾病控制信息工作滞后,难以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重大流行疾病。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动物疫病跨境传播风险加大,周边国家疫情复杂,我国有效防堵动物疫病传入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养殖条件不一,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差别较大,加之近年来禽流感、口蹄疫等病毒不断出现变异重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我国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

3 积极的动物疾病预防措施

动物疾病的预防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第一个是检疫诊断技术,第二个是预防免疫技术。为控制动物传染病,首先必须有灵敏、特异的诊断技术和诊断试剂。因此要根据不同疫病的特点、不同诊断目的,确定相应标准化的诊断方法和诊断试剂,这样才能在动物传染病来袭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应对措施。我国已对多种重大动物传染病确定了诊断标准,如鸡白痢、结核病等。这些检疫诊断技术比较成熟,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验证,但大多数却尚未形成商品化的试剂盒,这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因此,需要从速研制成高质量的诊断试剂盒,使其进入市场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除了试剂外,我们还要培养职业知识丰富的兽医,定期给基层的兽医进行培训、考核,同时,国家加大力度对兽医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的培训,全面推进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与国际接轨。让他们熟知流行病的生理现象和应对措施,以便在疾病出现时采取正确的措施。

其次,在动物疾病战役中我们还要未雨绸缪,预防疾病的出现。建国以来,先后研制了几十种疫苗,如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等均居世界领先水平。而现在还有很多疾病的疫苗还未研究出来。因此,国家要加大疫苗研究力度,确保大多数疾病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同时,还应该改进疫苗的生产技术,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疫苗大部分是失活的病原体,这些疫苗存在一定的风险,生产不当还会引起疾病流行。有些疫苗的活力不高,多次接种后仍不能产生抗体,因此,我们还应该改进疫苗的生产技术,提高疫苗的活力。此外,为了预防疾病,我们还应该将动物接种疫苗,这就要求政府和兽医部门的宣传。现在很多农民的疾病预防意思薄弱,不愿花钱接种疫苗。各级兽医部门和政府应大力做好宣传工作,让农民意识到动物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一旦动物得病不仅他们自己要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威胁到其他养殖户,甚至社会的安定。

4 总结

动物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它不仅可能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和畜产品的安全,影响人民生活和对外贸易,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还能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应对动物传染病的威胁,加强对动物传染病的研究以及加强人们的防范意识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紧迫。作为基层的兽医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响应政策,积极应对各种动物传染病的流行。

参考文献

[1] 纪水莲,张志学.动物疫苗在动物传染病防制中的作用与局限[J].湖北畜牧兽医,2003,3.

[2] 张学东,杨宜林.对动物传染病研究的思考[J].中国家禽,2001,23.

[3] 曾江勇,邓晓莹.动物传染病防制现状及对策[J].科技,2007,7.

疾病预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家禽 疾病 预防 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224-01

一、前言

在家禽的生产养殖中,经常会有一些常见病,包括内科病、外科病和产科病,以及一些寄生虫病等。如果想较好的养殖家禽,就需要对家禽的疾病及时治疗,提前做出预防,这就需要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进行经验总结。

二、目前家禽疾病预防工作的现状

目前,畜牧业的发展的趋势日益上涨,农户们进行家禽饲养基本都得到了巨大的财富,可是在饲养的过程中,也会有些让养殖户们担心的问题,主要就是家禽的疾病问题,如果家禽得了疾病,却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就会很可能会发生家禽大量病死的情况,给养殖户们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每个地区的兽医工作站和畜禽防控部门都应该承担起本地预防家禽疾病的责任,要及时的对家禽的疫情进行监控与治疗。可是,现在大部分地区的家禽疫情监测、预防预计治疗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应该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三、家禽疾病预防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用药

我国现在大部分的兽医工作站和畜禽防控部门都还是使用过去的预防与治疗体制,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对防治工作进行加强和改善,在畜禽防控部门的工作人员许多不具备专业的综合素质,具有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少之又少,还有一部分兽医仅仅是凭借着自己以往治疗的习惯和经验,并不懂得相关的基础医药理论知识,像这样仅凭经验而没有经过化验的确认,会很有可能多造成误诊,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应该对患病的家禽进行解剖化验后再确诊,以免误诊。就拿家禽发热来说,一些兽医凭借经验只是对家禽做降温处理,却没有对发热的原因进行诊断分析,虽然有时候家禽的发热是加强自身的免疫力,属于正常现象,如果这是直接对家禽进行降温处理,反而或对其造成不良的影响。

2.忽视给药方式

给药方式需要根据家禽不同的病情来确定的,例如进行肌肉注射、口服或者静脉注射等方式。而在家禽的治疗中,如果没有选择适当的给药方式,就很有可能造成家禽的中毒或者不良反应。例如,如果有些患病的家禽食欲不振,则不能选择口服的方式,而需要选择其他的给药方式;有些需要把要入溶解到水中给家禽服用,如果没有溶解充分,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3.对药物的剂量控制不熟悉

有许多兽医在对家禽进行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并没有了解发病的原因,对一些药的用药范围以及剂量的控制也不熟悉,有一些药需要根据家禽的体重来配制,按照每千克配制一定比例的药,药物可以适应的病症范围也都在包装上注明,一些兽医只是凭借着以往的经验和习惯来进行治疗与用药,就很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而许多兽医如果发现相似的病症就会使用青霉素、地米以及安乃着几种药物,如果没有对症,很可能会给养殖户造成更大的损失。有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因为药物剂量出现了误差,而导致家禽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情况,当注射一针时没有效果,兽医自认为是剂量不够而再注射一针,就很有可能造成家禽无法承载药物大剂量而死亡的情况。

四、家禽的疾病预防及治疗的措施

1.需要加强免疫程序

兽医工作站和畜禽防控部门需要根据家禽的具体情况,例如年龄、品种、健康情况、病史、生存环境与本地流行疾病等因素来进行家禽免疫程序的综合制定,每一步免疫程序的设计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抗体水平检测程序。对于疫苗的储存方式、使用方法以及接种方式都要十分注意,需要在家禽免疫前后,对其食用的水或饲料中加入一些抗生素。虽然免疫程序的每一步骤都进行严格的设定,家禽也可能感染疾病。因此争取能够在疾病发生之前,对具体情况进行观测,同时给其服用预防药物,起到抑制或杀灭原微生物与增强家禽自身免疫力的作用。

2.做好饲养加管理,以免出现应激刺激

要加强家禽的饲养管理,保证足够的营养物质,提高家禽的免疫力,才能避免疾病的发生,确保家禽健康的生长发育。在养知识应该避免出现对家禽的应急刺激,因为这种刺激会影响家禽的生产能力,同时会提高其感染疾病的几率。一旦发生了停电或者是光照不是的情况,也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同时,在对家禽进行接种、转群或者断喙等的前后一周,都需要在其饮用水中加入一些电解多维,这样可以缓解一定程度的应激刺激。

3.谨慎选择畜舍场地

家禽的养殖地质的选择既要考虑到水电、交通的便利性,又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养殖户应该避免选择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工程以及地势较高的一些地方,也不要选择附近有其他养殖场的地方,这样就可以保证畜舍有良好的通风环境和充足的阳光照射。对畜舍的布局也需要注意,把生活区和生产区划分开,畜舍和孵化室划分开。

五、小结

总而言之,对于家禽的疾病是可以预防与控制的,还有许多控制方法,例如严格控制畜舍的人员出入、普及疾病确诊实验室、设置养殖场的齐全设施等都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控,兽医工作站和畜禽防控部门需要学习科学的防控管理与养殖技术,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帮助农户们增加收入,发展地区经济。

参考文献

[1]张庆福.加强兽医诊疗管理 为畜牧业发展服务[J].民营科技.2007(07).

[2]张雪梅;张冬梅.动物防疫与猪产品安全生产[J].山东畜牧兽医.2009(03)

[3]朱淑琴;胡爱民;刘珍优.加快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素质的思考[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9(06)

[4]逄瑞珗.我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粮食.2007(04)

疾病预防范文第6篇

关键词:乌鸡;饲养;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S8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61-2

乌鸡原产于我国和南亚等地,学名乌骨鸡,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经过开发后形成了以乌鸡为主要原料的产业链条,其卵、肉、骨都可入药,这在包括《本草纲目》的各类药典中都有记载。但是乌鸡是一种相对比较娇贵的品种,就巢性差、抗病能力低、产蛋量较低,人工饲养有一定的困难。本文对乌鸡饲养及其疾病预防做出分析和解释。

1饲养管理

1.1种蛋选择

对于乌鸡的孵化而言,首先要对种蛋进行选择,种蛋必须来自健康无病的乌鸡纯种鸡群,种蛋平均重量为60克,外观清洁,没有粪便、血迹等残留(如果有轻度的污损需要用砂纸和消毒液对表面进行清洁),蛋形接近卵圆形,孵化率保证在90%以上。

1.2种蛋消毒

种蛋在进行了外观初选后要进行消毒,通常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消毒采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混合液(HCHO42毫升+KMnO421克/立方米)进行表面杀毒,主要消灭95%以上的感染性病原体。第二次消毒为孵化器内消毒,同样采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混合液(HCHO28毫升+KMnO414克/立方米),消毒时需要密封气孔。第三次消毒采用紫外线灯照射,蛋的两面分别照射1分钟。

1.3幼雏管理

幼雏在75%~80%的湿度下进行孵化,出生的幼雏选择外观完整,腹部柔软,腹部和颈部呈现出灰色容貌的个体。个体的体型比较大,均重为3848克之间,外观为黑毛乌腿,嘴唇和皮肤都是乌色。

1.4种鸡选择

种鸡的选择,主要还是看血统(父本和母本的纯正),父本要求品种纯正,母本要求产蛋量高,双方要求身体强壮无疾病。对已经选出的鸡进行体重选择,5周后体重应该达到185~190克,同时对种鸡进行编号,按照成绩进行排队,对居于后面的个体应该直接淘汰,转为肉鸡销售。

1.5饲料选择

乌鸡的饲料需要精心配制,不使用成品饲料。一般情况下,玉米作为饲料的主料(45%),加入部分炒熟的黄豆(5%)或者豌豆(5%)来补充蛋白质,荞麦或者黑米(5%)也可以作为原料,麸皮(10%)、小麦(15%)、米糠(5%)、菜饼、鱼粉、石粉、骨粉若干,同时要加上部分微量元素。

1.6饲养管理

乌鸡的饲养管理和普通的家鸡完全不一样,虽然在不同的阶段上(幼雏、中雏、大雏、成品鸡),乌鸡可以参照普通家鸡的饲养方式。但是总的来说,因为乌鸡的品种进化完全没有家鸡那么长,同时肠胃的容量比较小,所以如果完全按照家鸡的饲养方式来养乌鸡的话,乌鸡不太容易消化掉粗纤维,同时因为吃的比较少,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对于乌鸡而言,尽量选用高蛋白、高能量、高营养的食物,同时为了能够保证乌鸡的均衡营养,需要在食物中加入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元素,同时也应该加入一些鱼类和贝类的饲料,促进乌鸡的骨骼发育。

1.7放养管理

乌鸡放养环境要求地势开阔,能够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不积水,部分场地有树荫,大约容量为每亩50~100只。乌鸡养殖时最好按照大小来套养,同时鸡舍应该分布在环境内地势较高的地方,用竹竿或者木材搭建,或者也有的采用复合材料的鸡舍。鸡舍应该含有照明设备,定期杀虫消毒,寒冷的时候需要用草帘保暖,必要是添置加温设备。

2疾病预防

2.1病毒性疾病的预防

2.1.1新城疫病毒感染的预防乌鸡因为皮肤和内脏均系乌色,所以一旦发生感染体表或者内脏出血,是很难立刻被识别,只能通过解剖的方式来进行识别。新城疫病毒是爆发迅速,同时传染性很强的病毒,乌鸡一旦被感染,很快就会造成个体的死亡,死亡个体的尸体还需要严格消毒后才能焚烧和掩埋。病鸡一旦被感染了病毒,一般说来精神状态很差,几乎不动,很快就会死亡。预防一般是使用新城疫病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同时还有对鸡的活动地和居住地进行消毒,如果早期发现病鸡感染,应该及时采用免疫血清进行治疗。

2.1.2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在动机比较容易发作(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感冒)病原体是支气管炎病毒,传染速度十分的快,死亡率并不是很高,但是病鸡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此病主要的还是对其预防,比如,在冬季要注意保温,天气寒冷的时候不让鸡出来活动,同时注意鸡舍的保温,如果发现当地有此疾病的传染,可以在鸡的饲料中加入一些抗生素,加大对病鸡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2.1.3鸡痘病的预防鸡痘病的死亡率很高,病鸡一旦患上此病,很快就会在鸡冠、口腔、咽喉处长出少数的痘疹,如果不发生转移的话,也会自然痊愈,但是此病的传染性十分高,病鸡一旦患病就会很快的传染开了,形成交叉感染,而且发作和传播速度都十分快。在没有发病之前,需要给鸡统一注射疫苗,同时应该定期对鸡圈进行消毒,一旦发现病鸡立刻对其进行隔离,并对感染部位用碘酒进行消毒。

2.1.4禽脑脊髓炎的预防禽脑脊髓炎是由传染性脑脊髓炎引起的疾病,对成年的鸡影响不大,但是对鸡雏的影响十分巨大。最初几乎不能见到感染后的个体的变化,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感染。病鸡感染病毒后,不能自主行走,走路困难,同时头颈发生震颤,最后就因为各种衰竭而死亡。病鸡的主要特征是产蛋量比较低,幼雏的死亡率比较高。一般情况下都是免疫接种来预防。

2.2细菌性疾病的预防

2.2.1沙门氏菌病的预防沙门氏菌能够引发很多种疾病,但是在鸡身上发生的主要就是鸡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鸡一旦感染了沙门氏菌,最直接的疾病就是败血症,死亡率很高,而且救治困难。鸡白痢主要是消化道的感染,乌鸡排泄被严重感染的粪便,禽伤寒会导致乌鸡心脏和肝脏坏死,并且此病可以经过病鸡生育的鸡蛋进行传播。为了能够预防沙门氏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对鸡个体的粪便进行抽样检测,同时对鸡圈进行消毒。如果当地该疾病比较流行,应该在鸡的饲料中加入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2.2.2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乌鸡感染大肠杆菌也很多,主要的是病鸡不饲用饲料,粪便可见黄绿色的液体或者红色血丝,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会因为感染加重,引起脱水或者营养不足而死亡。大肠杆菌的感染,主要的就是靠预防,对饲养的环境进行消毒,同时对鸡服用氟哌酸或者一定的抗生素,饲料也需要保持清洁。

2.2.3霉菌感染的预防乌鸡和人一样会被霉菌感染,一般情况下和鸡没有足够的光照有关,也和当地的季节有关系,同时鸡圈没有充分消毒,或者外来人员和鸡带来了病毒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病鸡一旦感染,就会表现出气踹、关节肿大等毛病,同时也进食困难。其预防主要是对种蛋进行消毒,使用抗生素侵泡蛋体。对于病鸡,应该采用土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

2.3寄生虫性疾病的预防

2.3.1寄生虫病的预防寄生虫病主要是因为寄生在乌鸡肠道内艾美尔球虫引发的疾病,死亡率很高,主要病理是消化道疾病,通过病鸡的粪便来传播。病鸡一旦被确诊,就需要立刻隔离,同时对鸡圈进行清理和消毒,同时对剩下的健康鸡饲料中加入盐霉素或者磺胺类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2.3.2蛔虫病的预防蛔虫病是人鸡共患的一种疾病,主要由寄生在肠道内的蛔虫卵引起,少量寄生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鸡的肠道内有很多虫卵,就会导致鸡食欲不振,同时发育不良,成年乌鸡不下蛋。预防方式为定期驱虫。

3疫病防治

乌鸡养殖中应该采用科学的技术,预防在先,治疗及时,必要的时候应请求技术人员的支持,如果发生重大疫情,要按照常规的程序进行重大疫情逐级上报,感染的病鸡应该杜绝流入市场,同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消毒,感染后的尸体应该隔离感染链条,然后进行焚烧或者掩埋。

参考文献

[1]吴少春.鸡呼吸道病的防治[N].吕梁日报,2011.

[2]屈星百.山西省部分地区流行的鸡沙门氏菌分离与鉴定及地方分离株灭活苗的研制[D].吉林大学,2010.

[3]张振旭,王树岩,张文静,吴新民.马立克氏病的症状与防制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09,(4).

[4]马旭林.禽神经肿胀病变分析[J].畜禽业,2010,(10).

[5]庞航,张劳.鸡的马立克氏病的遗传抗性[J].中国家禽, 1988,(3).

[6]张巧娥.马立克氏病的诊治与防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

[7]袁正东.商品蛋鸡饲养管理及饲料加工对蛋品安全的影响[A].2009.

疾病预防范文第7篇

《现代疾病预防控制》(CN:41-1464/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1997年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2000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0年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2001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6年加入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2007-2008年度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进步奖。2011-2012年度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三等奖。

该杂志旨在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并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它的目标是推广国内外的预防医学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以促进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学术交流。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杂志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在预防医学领域的作用。

该杂志主要通过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传播最新的预防医学知识。它致力于推动预防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其编辑部对提交的论文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评审,确保发表的内容具有学术价值和科学性。在内容上,该杂志涵盖了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与促进、卫生政策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该杂志还关注国内外的预防医学信息,通过介绍国内外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提供给读者最新的科学动态。同时,它还定期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培训班等活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这些活动旨在促进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

疾病预防范文第8篇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坚定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的信心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经受住了非典的考验,有效控制了艾滋病、结核病和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战胜了沿淮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妥善处置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设备装备明显改善,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应急队伍从无到有,应急机制逐步完善。过去的五年中,我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也发生了重要转变,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协作更加紧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现场流行病学等新的科技手段和方法在疾控和应急工作中得到普遍运用。因此,过去的五年是我省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工作战胜各种困难、快速发展的五年,是我们转变思想、开拓创新的五年。

——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本完成。省、市、县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体制改革,通过实施国债项目和地方配套资金12亿元,完成了79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6个传染病医院、救援中心、传染病病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共投入近3000多万元为1800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计算机和相关设备,乡镇卫生院已完成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网络的连接,实现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

——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全省连续5年完成了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以下的省政府责任目标,霍乱、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控制在历史低位水平,麻风、丝虫病得到基本消除,特别是影响我省人民群众的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和疟疾的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艾滋病通过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同时我省在艾滋病重点村还实施了“四个一、三条线”工程,艾滋病人得到有效关怀和救助;血吸虫病实行“两免一补助”以及“三防一控”的综合治理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急感病例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结核病实施DOTS策略,新发涂阳病人发现达70%以上,治愈率达85%以上;疟疾通过实施“三大战役”,在疫情连续8年上升后,2007年报告病例首次下降。

——有效处置了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及时有效地控制了2003、2004年发生的非典疫情,2005年、2006年及2007年发生的禽流感疫情,夺取了2003年、2005年、2006年及2007年沿淮救灾防病和今年抗雪防冻的胜利,妥善处置了多起中毒事件和医疗急救事件。2007年,我省报告的6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3起未达到分级标准的突发事件,都得到了及时、科学、规范的处置,突发事件的起数、涉及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比上年大幅度下降。

——初步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近年来全省应急工作队伍和能力建设进展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建立了四个应急工作体系、完善了三个机制、实施了两个储备、实现了一个目标,四个应急工作体系是指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体系、信息网络体系。三个机制是指监测预警机制、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机制、部门协调沟通机制。两个储备是指队伍能力储备、应急物资储备,一个目标是指科学处置、规范应对、保护生命、减少损失的卫生应急工作总目标。

——免疫规划工作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和扩大。全省儿童免疫规划“五苗”接种率农村以乡镇为单位、城市以街道为单位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全省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连续12年无白喉病例报告,其他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率维持在低水平。

——环境卫生状况显著改善。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各地积极开展了卫生城市、卫生镇、卫生村和卫生单位创建活动,农村开展改水、改厕活动,有效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目前我省有1个国家卫生城市、4个国家卫生镇(县城),还创建了一批省级卫生城镇和卫生先进单位,农村改水受益率达98%,自来水普及率达39.49%,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59%。

成绩令人鼓舞,经验更是弥足珍贵,总结5年来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工作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领导和重视是我们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是卫生工作的基本核心内容之一。2003年以来,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更加重视,为公共卫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共卫生投入不断加大,才使得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在内的公共卫生工作取得快速发展。

二是群防群控、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是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工作的有效机制。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工作的社会性很强,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这是我们战胜非典、控制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疟疾等重大传染病的一条重要经验。

三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贯彻的方针。不单是传染病要注重预防,对一些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高血压、肿瘤等慢性非传染病也要通过实施干预措施,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行早预防。在坚持预防为主方针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防治结合更加紧密。

四是依法防治、科学防治是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工作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各级卫生部门大力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努力营造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工作的良好氛围和群众基础。我们还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和工作预案,使得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我们努力发现和遵循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防治,把对社会的震荡和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工作的目标任务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充满挑战。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的形势还十分严峻,任务极其艰巨。一是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和疟疾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任务还十分繁重,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的传染病防控问题已经成为工作中需要突破的瓶颈。二是新发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非典、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的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面临环境、资源、人口的压力以及效率与公平等诸多矛盾,是社会结构变动、群体矛盾增多、风险隐患易发的时期,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内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三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尚未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一方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越来越重,而另一方面很多地方财政保障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给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的运行和发展带来很大困难。四是卫生应急管理网络还不健全,大部分市没有专门卫生应急办公室,许多县卫生局还没有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负责同志,对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深化改革,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开创我省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的新局面。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作为实现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基础工程,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不仅仅是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是实现人人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是关系民生、关系社会稳定、关系社会和谐的重要事业,也是衡量各级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标志。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一定要把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任务,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积极争取政策和支持,依法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始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理念,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作为我们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

(二)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明确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的新任务

卫生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将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七大明确了今后卫生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努力使全体人民“病有所医”,要求“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卫生部陈竺部长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概括为12项公共卫生服务和3项医疗服务,其中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精神卫生、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和安全饮用水等公共卫生服务,是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机构直接承担的任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机构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理解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深刻内涵,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和卫生应急网络,确定新的工作目标,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更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三)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迎接新的挑战

“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卫生发展中长期规划,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这一战略分三步走,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指标和措施,包括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重大传染病和重大慢性疾病控制等与疾病预防控制密切相关的指标与措施。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疾病预防控制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尽快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健康需求和主要健康危害控制等因素,组织专家制定并实施一批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主要包括: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流感大流行防治行动计划,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肝病防治行动计划,对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大幅度降低感染人群。通过这些行动计划的实施,夯实公共卫生服务基础,以防控重大疾病为重点,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努力降低发病率。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既是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的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这些行动计划的实施,努力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到实处,有效减少各种疾病发生,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措施落实,全力以赴地完成2008年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工作任务

(一)扎实推进疾控重点工作

1、不断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要进一步落实《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明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职责,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行定编、定岗,落实全额保障政策,建立和完善机构与绩效考核制度,改善内部管理,切实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2007年,省卫生厅组织开展了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评审,各地要针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进行整改,以此推动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和综合能力建设。近年来,通过中央和各级财政对公共卫生的投入,特别是2006、2007年中央财政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实施,可以说市、县疾控机构硬件设施已基本配备到位,今后两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和资源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加强实验室检验、现场流行病学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

2、利用农村和社区卫生的快速发展机遇,推进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现在讲社区卫生机构的功能为“六位一体”,其中五项功能涉及公共卫生工作,因此社区就是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一个前哨阵地,是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投入力度空前加大,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及防保站的规范化建设,切实做到疾病预防控制保障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要充分发挥社区、乡镇卫生机构在防治疾病方面的作用,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倡导推进健康生活方式等行动计划,加强对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疾病预防控制的指导和技术支持,依靠社区和乡镇为平台开展疾病综合防控,使疾病预防控制基础工作,在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落到实处。

3、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今年一类疫苗的免疫范围将从6苗防7病扩大到14苗防15病。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公益性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体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高度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是控制和消灭免疫针对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受到千家万户的广泛关注。随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逐步实施,免疫规划的工作量和工作内容大幅度增加,各地要认真做好有关准备工作,加强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政策宣传,争取当地政府落实财政保障政策,切实加强对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培训,对冷链设备进行扩容和补充更新,以适应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需求,不断提高执行国家免疫规划的质量和效果。

4、继续加强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艾滋病防治要落实农民工、青少年和大学生等重点人群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城乡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加强对性乱、吸毒等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力度,扩大干预工作覆盖的场所,加强性病与艾滋病防治的结合;不断提高美沙酮门诊的维持治疗率和降低脱失率;进一步完善监测检测网络,及时发现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结核病要继续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加强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协作,完善医疗机构的报病、转诊机制,提高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规范治疗,确保“全省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在70%以上、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在85%以上,初治涂阴病人完成治疗率达90%”目标的实现。血吸虫防治工作要按照2008年血防规划要求,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各个击破。对未达到疫情控制的地区,在加强人畜同步查、治病的同时,组织实施改水、改厕、“以机带牛”、“封洲禁牧”等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措施。各地还要认真组织实施好民生工程艾滋病、贫困结核病人、晚期血吸虫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高质量按时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5、巩固疟疾防治成果,防止疫情反弹。2007年,在省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省卫生厅组织重点市、县开展了休止期治疗、传染源清除、传播期扩大治疗等“三大战役”,有效遏制了疟疾疫情上升势头,全省疟疾报告病例实现8年来的首次下降。应当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全省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治标”。今年,各地要再接再厉,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综合防治的原则,扎扎实实做好的春季休根工作,这是“治本”措施。要深入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铲除蚊虫滋生场所;加强防疟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病能力;落实流行期病人扩大治疗工作,做到“四及时”。各重点市县要积极落实疟疾防治工作目标责任要求,巩固疟疾防治成果,坚决防止疟疾疫情发生反弹,进一步降低疟疾发病率。

6、扎实开展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当前,慢性非传染病已经成为威胁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的疾病,各地要依托社区卫生机构,积极开展慢病防治工作。合肥等九市要积极推进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的“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自觉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质。各地要按计划扎实推进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沿淮肿瘤、牙病等慢病防治工作。

7、认真做好爱国卫生工作。爱国卫生运动是公共卫生预防疾病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地要认真贯彻全国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现场会精神和《安徽省爱国卫生条例》,坚持社会大卫生观念,结合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建设,在城乡广泛开展卫生创建、环境整治、除害灭病等群众国卫生运动,致力改水改厕,防止病从口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大力改善城乡卫生面貌,从而达到降低传染病发病,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目的。

(二)全面加强卫生应急工作

1、夯实基础,加强卫生应急基础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以及“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突发事件应对法》也对强化基层应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责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基层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市级卫生行政部门都应有卫生应急机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要设应急办,各级卫生监督和医疗机构要重视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公共卫生工作。要加强对基层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加大基层卫生应急投入,及时协调解决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提高基层卫生应急管理能力。县以下的基层卫生部门和单位要充分整合现有力量,建立完善基层综合卫生应急队伍,提高综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关口前移,积极做好卫生应急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地要积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卫生应急准备工作,立足于事前,提升应急能力,实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一是健全灵敏的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各地要认真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排查,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数据库。二是完善科学实用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目前,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已经初步健全,但存在着科学性、操作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的问题。要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结合实践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三是切实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当前,要特别重视加强农村和社区基层的监测工作,确保监测网络“沉边盖底”,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监测预警的前哨阵地。四是要加快市级卫生应急决策系统建设,并逐步向县区延伸,全省最终形成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统一性、多层次的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信息系统。五是建立和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调用机制。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级储备和实物、资金、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省级、市级应急物资储备调动体系,保证储备物资的动态平衡。

3、以人为本,科学有序,规范开展卫生应急处置。

一是要依法处置突发事件。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是政府履行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的行为,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负有法律职责,各级卫生部门领导和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必须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二是全力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损失。卫生应急的最终目标是减少伤病和死亡,从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离开这一点卫生应急就没有成效。三是要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应急风险沟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疫情和突发事件等信息报告规范和制度,依法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内容和主体,规范信息。四是要重视应急处置事后案例分析总结,要建立和坚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后评估分析制度,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4、认真做好专家指导咨询委的工作

专家指导咨询委是卫生应急工作的智囊团,在座的很多专家为我省卫生应急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我省及时有效处置多起公共卫生事件做出重要贡献。这里我谨代表省卫生厅向省专家指导咨询委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今年专家指导咨询委的重点工作有:继续做好人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咨询建议和技术指导工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提出咨询和建议,积极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估工作。

疾病预防范文第9篇

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

稳定与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国家、省、设区的市、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的责任;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

息网络;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疾

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

测检验能力。

第三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遵循“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明确

职责、提高效能,城乡兼顾、健全体系”的原则,坚持基础设施建设

与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相结合,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建

立稳定的经费保障体系,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

第四条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规划

与指导,负责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的建设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的规划指导,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发挥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作用,提高

辖区疾病预防控制的综合能力。

第五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职能范

围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承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六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承担

相应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七条城乡基层预防保健组织接受所在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

导,具体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任务。

第八条国家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鼓励、

支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有关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与职责

第九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为部级、省级、设区的市级和县级四

级。

第十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专业特点与功

能定位,以及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实际,明确职责和任务,合

理设置内设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健全机制,规范管理,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

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十一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

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

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第十二条部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㈠实施全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开展质量检查和效果评估;

组织实施全国性重大疾病监测、预测、调查、处理,研究全国重大疾

病与公共卫生问题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控制策略;

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机制,指导和参与地方传染病

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参加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处理工作;

㈢开展免疫规划策略研究和实施效果评价,对预防性生物制品应用

提供技术指导;

㈣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全国公共卫生检验工作规范化;负责国

家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网络技术管理和菌毒种保存管理;

㈤建立部级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平台,管理全国疫情、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和健康危害因素等相关公共卫生信息网络;

㈥建立食品卫生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

危险性评价、监测和预警体系,研究和推广安全性评价新技术、新方

法;

㈦组织实施国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

㈧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及技术

仲裁工作,负责指导全国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㈨负责疾病预防控制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和省级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业务考核;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

防治工作提供规范性指导;

㈩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性科学研究,开发和推广先进技术;拟订

国家公共卫生相关标准。

第十三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㈠完成国家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实施本省疾病

预防控制规划、方案,对重大疾病流行趋势进行监测与预测预警;实

施辖区免疫规划方案与计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开展疫

苗使用效果评价,参与重大免疫接种异常反应及事故处置;

㈡组建应急处理队伍,指导和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与处

置;

㈢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及毒物与污染物的检验鉴定和毒理学检

验,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

㈣建设省级网络信息平台,管理全省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网络;

㈤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开展卫生学评价和干预;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组织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

卫生等领域危险性评价、监测和预警工作;

㈥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及技术

仲裁工作,承担辖区内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㈦指导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㈧开展对设区的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

训;组织实施设区的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考核;规范指

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㈨参与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性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参与拟

订国家公共卫生相关标准。

第十四条设区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㈠完成国家、省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实施疾病

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本地疾病暴发调查处理和报告;负责

辖区内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㈡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因素,实施控制措施;

㈢开展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和常见毒物、污染物的检验鉴定;

㈣开展疾病监测和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

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管理辖区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

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㈥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㈦负责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业务考核;

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第十五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㈠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

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组织实施免疫、消

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

㈡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

实具体控制措施;

㈢开展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的检验;

㈣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㈤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组织和农村乡(镇)卫生

院开展卫生防病工作,负责考核和评价,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

作人员进行培训;

㈥负责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指导乡、村和有

关部门收集、报告疫情;

㈦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第三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人员管理

第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综合目标管

理责任制和自查、抽查与考核相结合的定期考核制度。

第十七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实验室管理

的有关规定,规范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安全。

第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使用统一的专用标志,专用标志由卫生

部制定。

第十九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置,按照编制部门核定的编

制数执行。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岗位准入以及内部考核制度。改革人

事管理制度,实行人员聘用制,逐步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

定酬,合同管理。

第二十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要以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宗旨,热

爱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恪尽职守、遵纪守法、

廉洁奉公、依法办事,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十一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配备能够熟练掌握疾病与健康

危害因素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信息管理、消毒和控制病媒生物

危害、实验室检验等相关技能的人员,在疫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发生时,能有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

加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具备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人员数量的比例在规定编制内为:部级和省

级20~30%、设区的市级30~40%、县级40~50%。

第二十二条加强队伍建设,调整优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队伍结

构,提高人员素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领导应由专业人员担任。

第二十三条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培训机制。加强对业务技术

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保证业务技术人员按照规定参加培训。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四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

按照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

财社[2000]17号)和《关于农村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若干意见》(财

社[2003]14号)的规定,由同级政府预算和单位上缴的预算外资金统

筹安排。

第二十五条各级财政、计划等部门要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编制内

人数和预算定额落实人员经费,保证其履行职责的必要经费,根据实

际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业务经费,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重点疫

情监测、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等项工作的合理需要。

第二十六条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涉

及面广危害严重的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地方病和职业病的预防控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重大灾害防疫等项目给予适当补助。

第二十七条在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同时,卫生部配合有

关部门按照完善公共卫生财政经费保障体系的要求,在深入研究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制定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财政补助有关政策和办法。

第五章城乡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城乡基层预

防保健网络的建设,合理安排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经费

和建设资金,保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保

障城市社区、农村基层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开展。

第二十九条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可由政府举办的卫生机构提供,

并按其服务数量与质量,予以合理经费补助;也可向符合条件的其他

医疗机构或者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按照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购买,

所需经费列入卫生经费预算。

第三十条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级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指导下,承担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

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好以下工作:

㈠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㈡传染病疫情、疾病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㈢指导有关单位和群众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㈣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㈤承担乡村(社区)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工作;

㈥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第三十一条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的预防保

健组织,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按照服务人口、工作项目等因素核定预

防保健人员。业务、机构建设与发展等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根据

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任务与绩效考核结果给予补助。

第三十二条充分发挥村级卫生人员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预防保健任务,协助开展疾病预防

控制工作。

第三十三条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承担预防保健任务的报酬,由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乡(镇)卫生院等机构根据其承担的工作任务

和绩效考核结果给予补助。

第三十四条提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素质,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

度,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乡村

医生接受相关学历教育。非卫生技术人员要有计划地清退,对达不到

执业标准的人员要逐步分流。

第三十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和考

核,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依法承担

职责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传染病隔离治疗、

院内感染控制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三十六条医疗机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所需经费,由交办任务

的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工作任务数量和考核结果

疾病预防范文第10篇

20**年我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紧紧围绕省政府和厅党组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实施“**”卫生发展规划,全面落实20**年全省卫生工作要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全面实现了20**年初省政府确定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目标。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继续控制在较低水平,全年全省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以下,疫情监测网络更加完善,疫情报告质量不断提高。

二是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艾滋病第一批48个重点村“四个一、三条线工程”进展顺利,艾滋病病人得到有效救治和关怀,群众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自我防病能力得到加强,基层对艾滋病人救助服务能力大大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前一个月实现了年度目标任务,即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70%和治愈率达85%的“三大目标”。

三是免疫规划工作稳步推进。全省儿童免疫规划“五苗”接种率农村以乡镇为单位、城市以街道为单位始终保持在90%以上,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率维持在低水平。

四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全省79个疾控机构基本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或基本建成,设备装备继续得到改善,人员素质逐步提高。此外,牙防,恶性肿瘤、重性精神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充分肯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当前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承担的任务还相当繁重:沿淮疟疾发病还处于一个高位水平,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人禽流感和不明原因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同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等防治工作任重道远;疾控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不完善,防病投入仍然不足,特别是乡、村两级防保力量薄弱,人员报酬不到位等。对此我们疾控工作者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明确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进一步增强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逐步破解难题,履行党和政府赋予的公共卫生职责,更好地维护我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

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去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坚持中西医并重,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事业发展。

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了我国卫生工作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把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要高度关注人民健康,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严格控制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传播,有效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和地方病,加强新发传染病防治免疫工作,综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和职业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重视精神卫生及疾病防治”,“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党中央的这些重大决策,站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利益的高度,为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实现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基础工程,通过对疾病、伤害和残疾的控制与预防,创造维护健康的环境,来达到促进人群健康、提高人群生活质量的目的。因此,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大事,是实现人人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定要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任务,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积极争取政策和支持,依法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始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理念,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作为我们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努力把全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成为公共卫生管理、技术指导和服务中心,优质高效地完成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测检验、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防处置、疾病信息管理、健康促进等工作。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完成2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目标任务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关于今年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年初省卫生厅已印发了工作要点,在全省卫生工作会上也做了总体部署安排,应当说,2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策略措施都已十分明确,关键是要狠抓落实。这里再强调几个重点:

一是要加强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工作。艾滋病防治工作要认真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安徽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2010年)》,健全艾滋病监测网络,加强自愿咨询检测工作,继续开展重点人群筛查工作,认真做好农民工、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强化娱乐场所服务人员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加强筛查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全面深入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重点地区还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第一批重点村“四个一、三条线”工程建设,确保此项工程在20**年年底完成。结核病防治要紧紧围绕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病人治愈率、初治涂阴完成治疗率等重要目标,进一步落实各种有效的防治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医疗机构与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强化病例报告、转诊意识,落实归口管理工作;要宣传好、执行好结核病诊断治疗免费政策,提高结核病人主动就诊率;要加快乡镇痰检点建设,开展检验、诊断等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阳性病人的检出率;要加强对结核病人服药督导管理,注重提高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实施质量,努力提高病人治愈率。今年,省政府已把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病人的医疗救治保障工作,列入到构建和谐安徽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内容,并同各地签定了责任书。各市、县卫生部门一定要按照要求认真落实。

二是要切实做好疟疾防治工作。疟疾一直是我省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20世纪70年代,我省疟疾年发病人数曾逾千万,经多年的积极防治,疟疾发病大幅度下降,1999年全省疟疾年报告发病数仅814例。但是,近年我省疟疾疫情出现大幅回升趋势,20**年全省报告发病人数排在全国第二位,20**已排在全国首位,引起卫生部、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疟疾疫情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有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及疟疾流行的周期性以及报病系统的完善等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主观上与一些地方对疟疾疫情重视不够、防疟措施不落实、病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有很大的关系。虽然近年来我们在疟疾防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当前我省疟疾防治工作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今年我省第一季度全省报告的病例数,比去年同期上升了三倍。因此,各地特别是沿淮淮北8市及其20个重点县,要高度重视疟疾防治工作,按照省卫生厅下发的《关于切实组织做好重点区域疟疾防控工作的通知》和《20**年安徽省重点区域强化抗疟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刚才,杜厅长代表卫生厅与8个重点市、20个重点县签定了责任书,希望各地要认真履行责任书中规定的各项责任,坚决遏制疟疾疫情上升势头。同时,要注意与新闻媒体的协调合作,避免炒作,维护疾控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稳定。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免疫预防管理工作,筑牢疫苗针对性疾病的免疫屏障。国务院总理在今年的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今年重点抓好四件事,其中之一是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今年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希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认真做好准备,确保规划免疫措施的贯彻落实。要继续贯彻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加强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工作,积极争取财政保障,切实落实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政策。根据今年初我厅的调查统计,全省仍有30多个县区没有落实接种补助经费,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时仍收取费用,希望这些地方要尽快予以解决。经我厅积极争取,省财政从今年开始将冷链设备装备等列入预算,将分批对各地的冷链设备进行更新和补充。要继续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管理,保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75%以上。要巩固消灭脊灰工作成果,开展消除麻疹工作,继续推进免疫预防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要认真执行预防接种的有关规定,加强接种安全管理,严格掌握群体性接种,对接种引起的异常反应,各地一定要做好工作,化解矛盾,避免和减少越级上访事件。

四是要强化疫情管理。重点加强疫情网络直报、疾控机构基本信息报告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加强法定传染病报告责任单位、责任人员管理,落实法定职责,强化传染病疫情属地化管理意识,规范报告内容。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完善我省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提高网络直报覆盖率、报告率和报告质量。要健全完善传染病疫情预测预警制度,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关于疫情信息公布规定,坚持传染病疫情信息卫生厅网站月公布、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周报等制度。同时,要严格疫情信息和报告程序,既要保证人民群众的传染病信息的知情权,又要避免引起社会和群众不必要的恐慌。

五是要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考核指导。医疗机构是早期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的前哨阵地,也是传染病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传染病防治法》从处理疫情的实际出发,界定了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的职责与任务。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考核指导标准和考核指导办法,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加强传染病防治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医疗救治水平,进一步规范疫情报告,及时提供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认真落实消毒隔离、预检分诊、血液安全等各项制度,并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各级疾控机构要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经常性考核、检查和指导。

六是要认真组织实施好各种疾病预防控制项目。从2004年开始,中央和省财政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同时我们还在艾滋病、结核病、疟疾防治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国际合作项目。总的来说,这两年各地通过实施这些项目,有力地加强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设备装备,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业务和管理水平。但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地方资金到位不及时,项目任务未按期完成,项目工作数据资料收集统计不全,资金滞留或使用不规范等。希望各地认真总结经验,针对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中央补助地方疾病预防控制各项目的管理力度,开展项目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评估,进一步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项目效益,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管理水平。

四、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服务能力

当前,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任务十分艰巨。要完成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满足人民群众对预防保健工作的需求,没有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良、训练有素的队伍是不行的。应当说,全省广大疾病预防控制战线上的卫生人员近年来在抗击非典、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防治艾滋病、结核病、乙型病毒肝炎等重大传染病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果断迅捷、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人民群众对疾控事业的发展和行风建设总体是满意的。但我们应当看到,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与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范围较窄、服务水平较低、创新不够。大部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仍停留在传染病疫情被动性监测、被动性控制处理,不能主动分析和预测疫情,没有做到主动预防控制。对一些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环境和职业危害等还缺乏手段。二是实验室检测水平和能力低下。目前,全省一半以上的市县实验室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三是没有建立良性可持续发展机制。一些市、县因财力不能保障,基层疾病控制单位继续靠收费维持运转,少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甚至在负债运行。四是专业人才的匮乏,管理水平不高。为此,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在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效能,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涵建设和综合服务能力上下功夫,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抢抓机遇,在落实好政策上做文章。各级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越来越重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逐步出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充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用好政策,争取支持;同时要克服“等、要、靠”思想,多渠道谋求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扶持,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硬件设备搞上去。近年来通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国债建设项目,大部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用房得到改善。今年,国家又将加强中西部地区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设备装备建设,由中央财政对每个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60万元给予补助,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36万元给予补助,希望各地要积极做好准备,努力把市、县两级实验室设备装备水平搞上去。

三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在人才培养上舍得投入。要加强卫生管理人员、现场流行病学人员和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要利用参与国际、国内合作项目的有利时机,学习先进经验、加快人才培养,不断增强自我发展活力。

四是要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在强化管理上抓出成效。全省事业单位改革即将开展,要以此为契机,大胆改革内部运行机制,实行全员聘任制,按需设岗、竞争上岗,增强生机活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是要加强督导与考核,在狠抓落实上下工夫。要进一步完善卫生行政部门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考核工作机制,强化上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督导和指导关系,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经常性地工作考核。

上一篇:卫生文化范文 下一篇:湖湘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