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件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2:18

电脑硬件基本知识

电脑硬件基本知识篇1

1.对计算机的发展史进行简单的了解;

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3.掌握计算机存储器的容量单位并能够进行换算;

4.了解几种比较常见的外存储器;

5.掌握对计算机硬件配置信息查看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基本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机存储器的容量单位,并能够对容量单位进行换算。

三、教学设计说明

在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电子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中必不可少的现代化工具,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其在信息处理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可估量的。新时代的学生对计算机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能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操作,但是他们大部分还不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对计算机的硬件以及软件方面的知识认识不够清晰,这使得学生将来在学习以及工作中,对计算机的应用必然会遇到一些难题。因此,这节课我将带领学生一起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通过硬件实体的观察以及图片横纵剖面的分析来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

通过音乐导入课程,音乐强烈的节拍能够调动课堂的氛围,使枯燥的课堂更加活泼、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接下来的课程教学奠定基础;通过对最普遍的台式计算机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外观组成;然后利用图片和实物的展

示,将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通过计算机与人脑的对比,加深对计算机软件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TFboys吧,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听一首他们的歌曲吧(教师播放歌曲,并利用多媒体放映改动过的歌词)。

歌词:“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这电脑 给你快乐

你有没有爱上我 跟着我 鼻子 眼睛 动一动耳朵 键盘 鼠标 换不停风格 电脑有太多 未知的猜测 学学知识算什么 主机擦亮 换上硬盘 佩戴上一克拉的梦想 我的电脑充满电量 带我到达想要去的地方 这世界 的迷茫因为电脑才能带我探索 这知识 的海洋 有它才闪 亮有我才能发着光。”(主题:计算机)

师:这首歌里主要唱的是电脑对吧,那同学们指导为什么计算机又叫电脑吗?可以从字面上来分析,第一个字“电”,是因为它必须通电才能工作;第二个字“脑”是因为它能够快速处理信息,与人脑有相似的作用,因此被称为电脑。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与人脑相似的机器――第2课认识计算机。(导入课题计算机)

导入课题的设计意图:首先,TFboys的歌曲是现代中学生最耳熟能详的歌曲,而且节奏明快适合学生的课前热身,调动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热情。

2.师生互动,学习计算机

(1)外形各异的计算机

师:计算机大家都认识吗?

生:当然认识。

师:那你们家的计算机平时都有什么作用呢?

生:我用来查学习资料、学习。爸爸用来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妈妈用来购物等。

师:同学们你们都在哪里见过电脑?

生:学校、家里、商场、爸爸妈妈的公司……

师:你们觉得计算机像什么?

生:电视、盒子、箱子……

师:同学们见过哪几种计算机呢?

生:台式、笔记本、平板电脑。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目前比较常见的就是这三种计算机,下面我们看一下图片(课件,为学生展示三种类型的计算机)。这三种计算机中,台式机的组成最复杂,体积也最大;笔记本计算机也叫作手提式计算机,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体积上都比台式计算机简单;平板电脑也被称为掌上计算机,它的体积更小,能够被握在掌上操作。但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还是台式计算机,我们机房中的计算机也是台式计算机,所以这节课我们主要来认识一下台式计算机。

设计意图:这种互动式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避免课堂的枯燥。

3.台式计算机的组成

师:同学们看一下你们面前的计算机,它们的组成都有什么?

生:显示器、鼠标、键盘……

师: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计算机,老师给你们展示几张图片(课件,出示台式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同学们看一下这些组件中有没有被你们忽视的,下面老师随便指这些组成部分,你们说出它们的名称好吗?(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像)同学们,这些电脑的组成都是你们能看见的是吗?那么这些能够被我们看见的组成部分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称为硬件。虽然这些硬件都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只有它们计算机也是无法工作的,要想让计算机正常工作必须要有软件的支持,而软件是我们看不见的,它们又藏在哪里呢?(课件,出示计算机的硬件以及软件图片)

同学们,其实电脑信息处理与我们人脑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我们需要用眼睛看、耳朵听和身体的触摸来获取信息,而计算机也同样需要利用一些硬件设施来对信息进行获取,比如鼠标、键盘、话筒等,而这些我们可以将它们看成是对大脑中枢系统的输入,

因此也被称之为输入设备;我们思考主要应用的是大脑,而电脑应用的是一个叫做CPU的处理器(出示实物),它就相当于我们的大脑中枢系统;我们大脑处理过的信息需要能够表达,我们可以通过动作、表情以及嘴巴说出来,而计算机如何表达呢?

生:显示屏显示、音响播放……

师:恩,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也包括打印机的打印等,我们将这些成为输出设备。

师:我们经过的事情都会记得,那电脑如何记忆呢?

生:……(思考、疑惑)

师:电脑有自己的一套记忆设备,那就是存储设备(课件,硬盘、光盘、内存条等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计算机与人脑的对比将难以理解的内容简化。

电脑硬件基本知识篇2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日常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217-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也被广泛的普及,作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硬件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性能越来越好,档次越来越高。计算机使用者在享受使用电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面临着一系列的电脑问题。

在全国的电脑使用者中,绝大多数用户对于电脑知识的掌握都是非常少的,或者说基本上就是不懂,而一旦出现电脑故障问题,可能就不知道需要如何处理,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电脑进行正常的工作,使电脑的系统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出现电脑故障问题,除了电脑本身的质量因素外,更取决于使用者本身对电脑及其硬件的使用、维护和检修,所以,计算机用户或多或少的掌握一些计算机硬件维护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与此同时对电脑故障产生原因进行了解也是势在必行的。下面,我就先具体的介绍一下电脑日常维护的几个方面。(1)计算机要放置在整洁、干净、干燥的环境当中,对计算机放置的位置需要经常性的打扫,尤其是电脑的工作台,需要经常进行除尘工作,避免显示器因吸入大量的灰尘从而影响使用效果。(2)电脑开机和关机的顺序要按照正常顺序进行,电脑开机时,要依照先是外设设备然后是主机的开机顺序,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导致计算机无法识别硬件或无法装载设备的驱动程序。(3)在计算机进行工作时,严禁对计算机进行移动,更要避免碰撞机器的情况的发生,因为发生上述的情况时有可能使硬盘的磁头和盘片发生碰撞,从而引起不必要的损伤,影响计算机硬件和电脑的运行。(4)在使用非本电脑自身的外接设备时,如软盘、光盘和移动硬盘时,一定要先对这些外接设备进行扫描查毒,使用之后也一定要在进行一遍,因为现在市面上的一些杀毒软件对于压缩文件中的病毒可能无法辨识和查杀。(5)如果计算机系统因为断电或短路或其他原因而没有正常退出后,一定要及时的对电脑硬盘进行扫描,如果系统报错也要一定及时的进行修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电脑硬盘的某些数据可能会丢失,可能导致系统存在着安全隐患,不及时的进行修复,有可能导致电脑的程序紊乱,严重者会导致系统不能正常的运行和工作。(6)定期对电脑硬件和其他设备进行保养,如清扫机器内部的尘土时,可以利用吸尘器或无水酒精对其进行擦拭,对磁头和打印头进行定期的清洗,对各个设备的连接部位进行检查,看看是否接触良好,是否存在着损坏。(7)软件是电脑系统运行中的重中之重,对于软件我们也要进行定期的保养,利用工具检查系统文件是否有丢失的情况发生,如果丢失可以使用文件备份进行恢复;定期的对电脑系统进行扫描和检查,看看是否有病毒存在,如果有要立即查杀,防止病毒对系统进行破坏;对硬盘上存在的文件和碎片进行定期的清理,清除无用的文件或目录,从而释放硬盘的存储空间。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是计算机故障中最基础的两个方面。顾名思义,由计算机硬件设施引起的故障被称作为硬件故障,包涵了计算机的主机系统、存储器、硬盘、显示器等所有硬件设备。

软件故障则是指由于对计算机使用不当或系统软件而引起的故障,同时还包括系统配置错误、系统参数设置不正确或系统的运行环境被改变而出现的各种故障。百分之八十的计算机故障是人为引起的,用户对计算机的使用不当,对计算机系统运行环境的不合理要求,对系统下达错误的指令,对计算机的日常维护没有正确及时的进行,而计算机的硬件故障只有不到百分之十左右。因此,当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如果计算机突然出现了故障,不要担心,很大的原因是你对系统的不当操作引起的故障,更不用担心自己花了许多钱配置的电脑会变成一堆废铁。而我们对常见的故障的判断方法也有以下几种:(1)清洁法:对计算机中发生故障的关键部位或组件进行卫生清洁处理。利用吸尘器、打气筒或刷子,对发生硬件故障的设备进行吹风、利用刷子将灰尘刷掉,将灰尘吹走,将硬件设备的卫生清理干净。如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清理,可以用棉签沾染酒精进行擦拭,之后用干棉签擦干。清洁法的原理就是利用各种工资对硬件设备进行清洁处理,将影响系统运行的灰尘和污垢清除,使之恢复正常的工作效率和运行状态。(2)观察法:观察法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分析判断计算机是否存在着异常现象,主要是通过“看、听、摸、闻”等方法,看连接部位是否插牢,主板上是否有烧焦变形等外在表现。听是通过对电源风扇等部位的判断,看设备是否正常的工作。(3)替换法:替换法主要是利用好的插件板换下可疑的插件板,将好的新的设备安装成功后计算机可以正常的工作,则表明原来的硬件设备存在着问题。如果换上了好的设备计算机仍然存在着问题,则继续替换另外的设备,直到找出问题的所在。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找出出现故障的设备,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有备用的硬件设备。(4)插拔法:插拔法是指关闭电脑后,将板卡逐块拔下,每拔掉一块,就重新开机检查;如故障依然存在则插回刚拔掉那块,再拔掉另一块开机检查,一旦拔出某块插板后故障消失,说明故障点即在该插件板上,但对于显卡、主板等系统运行必须的部件不能使用插拔法。(5)比较法:比较法是指使两台或多台配置相同或相似的电脑执行相同的任务,然后观察有故障的计算机与运行正常的计算机的不同表现,从而找出故障来源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局域网络环境中。

总结:

上述的方式只是常用的检修方式,对于具体的问题,不同的计算机需要利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计算机维修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初学者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这主要是欠缺维修实践经验。总之,只要我们多观察、勤学习,我们一定能成为一名电脑医生,再使用电脑就不用担心它出现问题了。

参考文献

[1]曹哲,著《.计算机维护与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二版.

[2]雷瑛,著《.IT职业素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二版.

电脑硬件基本知识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1-006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与信息技术日趋紧密。可以说信息技术这门课是每个学生均应熟练掌握的一门基本课程。作为新兴的学科,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但是信息技术课程与传统的学科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传统的学科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如何合理地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让高中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呢?笔者从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些教学经验。供同行参考。

一、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教材,制定详细的授课计划

教学大纲是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作为同组信息技术课的教师们,应在每学期开学初组织起来共同探讨,研究教学大纲的精神,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的。根据大纲的教学要求,再结合本学期教材,制定出详细的授课计划,在制定授课计划时要考虑到节假日及学校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所以要留有余量。教学计划应尽可能详细,包括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安排,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多种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这门课与其他传统学科的不同之处。就是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了达到这目的,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 网络教学互动法

我校有网络教室两间,每间60台电脑,互相联网,能通过宽带上网,且装有网络教室软件。借助这先进的设备、条件,我们可以很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授课方面,教师借助“屏幕广播”功能,学生坐在自己的电脑屏幕前(注:电脑室的每台电脑均编有号码,学生以自己的座号对应入座,每台电脑前都有一张电脑日志表,每堂课结束学生必须认真填写,每台机器均责任到人,方便管理,维护)观察教师在监控机上对教学内容的操作。教师讲解结束后,关闭“屏幕广播”功能,由学生模仿教师操作进行相关项目的操作练习,教师可在监控机上利用“屏幕监控”功能进行监控,观察各个学生的操作过程,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教师通过控制软件还可指定某个学生对全班演示操作。其他学生可以从他的操作中取长补短,加深了对操作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还可以借助该软件将上课完成的作业通过网络上传到教师机上。采用这种互动教学方式,教学效率高,效果明显。

2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或若干个任务。在任务中隐藏着若干个知识点。把该任务交给学生完成。学生通过学习、,探索、,研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点,完成了任务。在此过程中还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例如,为完成“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章节内容,笔者先利用一节课时间介绍了有关Word2000的最基本的操作之后,布置一个任务,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地制作一期电子板报,板报内容不限,时间为两节课。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学习热情高涨。各人都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很好地掌握了Word2000课程中所要求的掌握的诸如插入图象、表格、设置段落、字行间距等知识点。有的学生版面设计得非常精美,非常具有创造性,很好的完成了本章节的教学任务。

3 团结互助,协同学习法

我县作为一个山区小县,城乡学校的教学条件,设备差异很大。县城学校的初中均开设了电脑课,并能保证人手一机,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好。甚至家里都有电脑。而乡镇学校则不同,大多没有完善的机房,电脑设备及师质力量,有的甚至连电脑课都没开。这就造成高一新生中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甚至仍然是“机盲”。针对这种现状,开学初笔者刻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四人一组,每组成员中包括基础较好的同学一两名,和基础较差的一两名。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请基础好的学生热心帮助:另一方面要求基础较差的同学虚心向基础好的同学学习,请教。各组之间还经常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这种团结互助,协同学习法。基础好的学生起到了“传、帮、带”作用,而基础差的同学也能快速地提高水平,减少差距,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4 理论联系实践法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也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要掌握理论知识,必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学得好,学得快。

例如,对于“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这一节。因为绝大多数同学根本不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硬件的名称都叫不出来。面对生源的现状,如果仅仅通过在黑板上讲解,或者通过多媒体投影仪介绍等方法,学生虽然对硬件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硬件构成还是缺乏感性的认识。

为了加深学生对系统物理安全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笔者充分利用学校已经淘汰的电脑设备。将学生带到实验室,每四人一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电脑进行拆卸、组装。学生第一次拆装电脑,观察主机内部结构,个个都很好奇,兴致高昂,求知欲强。这种方式,学生通过与电脑硬件结构零距离接触,不仅较快,较好地掌握了本章节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比例,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特点决定了其授课基本上在机房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地安排授课时间与上机实践的比例,做到讲授与操作两不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针对不同课程,比例也有所不同。例如:对Windows操作、PowerPoint等课程,需要边学边练,安排操作的时间可多一些,授课时间与上机实践的比例可为1:1或1:2;而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Visual Basic,授课时间与上机实践的比例可以小些。一般为2:1或3:1。

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快,新知识,新信息,新软件不断出现,甚至有的学生掌握的新知识还比教师多。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知识不落伍,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自觉钻研业务,下功夫提高专业水平,扩大知识面。努力做到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甚至还要不耻下问,向学生请教,才能胜任信息技术教师这个职业。

电脑硬件基本知识篇4

[关键词] 教学点;教师;信息素养

[作者简介]王 江(1978—),女,江西省教师资格认定服务和培训中心,中学一级;李石永(1973—),男,江西省教师资格认定服务和培训中心,中学高级。(江西南昌 330018)

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后,就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教师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教师的必备素质。面对新的形势及任务,全国各地教育部门相继开展了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不断探索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农村教学点作为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在教育观念、教育设施上都和城市学校甚至是普通农村学校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教学点的教师大都年龄老化、学历低、知识结构陈旧,[1]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对农村教学点教师进行培训,就会忽略了农村教学点教师生存环境和素质水平上的差异性,违背了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实际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影响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文章通过对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和研究,旨在探索提升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调查背景和研究对象

要研究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素养,就必须掌握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数据和材料,而农村教学点大都分布在较为偏远的地区,如果采取走访或是信函调查的方式,由于大都路途偏远,交通和通讯闭塞,可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难以采集到丰富的调查数据。

2008年江西省教育厅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启动“农村教学点教师省级培训计划”,对全省农村教学点教师分期分批进行集中培训。从2008年起每年培训1000名,计划用五年时间培训教学点教师5000名。培训任务由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江西教育学院和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同承担,培训对象为在全省农村教学点任教的在编在岗教师,江西省教育厅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参训教师本人和所在学校不承担任何费用。[2]

农村教学点教师集中培训,为调查数据的采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本次调查以参加江西省农村教学点教师省级培训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农村教学点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使调查对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本调查历时两年,分四个不同培训批次共抽取678人做为调查对象,其中试探性调查问卷调查对象192人,正式调查问卷调查对象486人。四个培训批次分别为2011年7月26日,抽取了在江西省教育学院参加培训人员中的192人;2011年8月16日,抽取了在南师高专参加培训人员中的200人;2011年8月25日,抽取了在江西师大参加培训人员中的189人;2012年8月,抽取在江西教育学院参加培训人员中的 97人。他们来自全省各地的偏远山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调查研究方法

本次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通过数据分析解剖农村教学点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及存在问题。问卷采取无记名,当场发放,当面填写,当场回收方式进行。在问卷及访谈过程中,大多教师都积极配合,进展顺利,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本问卷采用SPSS13.0和EXCEL进行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6份,回收问卷486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61份。因此次调查以参加江西省农村教学点教师省级培训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因参加培训的人员中含有一部分的农村小学教师,经统计,在接受问卷调查人员中实际农村教学点教师为265人。以下的分析均基于此265份问卷。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本信息

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是对农村教学点教师基本情况的了解。在年龄分布上,45岁以上的教师为47.9%;在教龄分布上,教龄达20年以上的为59.2%。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教师占到近六成,近一半的农村教学点教师年龄超过45岁,教师老龄化情况比较突出。因为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生活环境艰苦,工作条件较差,很少有老师愿意去教学点工作,在教师队伍长时期得不到更新的情况下,教学点只能靠“本土教师”支撑,随着时间逐年推移,他们的年纪不断的增长,教学点教师年龄老化的问题日益显现。同时这也成为调查数据中农村教学点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占到近六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年龄大、教学时间长,尽管在教学经验上相对丰富,但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思想影响,会阻碍他们对教育信息技术这种新事物的接受和适应。

在教育程度方面,调查结果所示,受调查农村教学点教师本科及以上、中师和专科学历分别达到5.3%、46.4%和47.2%。表面看起来学历达标率还可以,但我们应清醒的看到,农村教学点教师很多都是从民办教师转聘过来,他们第一学历大多为高中或初中毕业,其中许多教师的中小学是在“”中度过的。尽管在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的要求下,正如调查数据所显示的那样,这些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如函授、自考、“三沟通”等形式获得合格学历,但这种学历合格状况与正规大中专毕业生相比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他们并不具备与现代教育教学适应的学科基础和技能,这种名不副实的“后取学历”实际上是教学点教师“学历低”的表现之一。

(二)信息素养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教师缺乏硬件支持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教学点的信息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家中和学校里没有电脑的分别为67.9%和67.2%,学校能上网的电脑仅为8.3%,反映了农村教学点硬件条件极度匮乏的现状,农村教学点近七成的教师家里和学校都没有电脑,既使有电脑,学校能上网的也不足十分之一;也正是因为没有电脑,他们每天用电脑时间0小时的为60%,0-1小时为26%,每周上网时间0小时的占65.7%,0-4小时的占21.1%。个人信息素养的提高有赖于信息化资源和硬件氛围的支持。信息环境的缺失,使得大部分的的教师无法接触到网络中的信息世界,教师缺乏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物质环境支持,严重影响了其信息素养的发展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必将影响他们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严重制约了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政府要加大对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改善农村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和使用环境,否则,提高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素养形同纸上谈兵。

2.信息需求意识强烈,但学习主动性不高

信息意识是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功能、价值、重要性等的认识。教师信息需求的强烈程度是反映教师搜索、吸收信息的动机水平,高水平的动机不仅决定了教师对信息的敏感程度,还能够使教师产生自我充实与自我更新的活动,从而有助于信息素养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自我提高。在整个信息素养结构中,信息意识对信息素养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调查数据显示,在对认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信息知识需要及时更新这个问题上,选择了强烈需要和需要的人占到28.7%和67.2%;在认为多媒体教学会提高学生积极性吗这个问题上, 88.7%的人选择了会提高;在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有97.4%的人选择了能极大的促进教学或促进教学。说明尽管农村教学点所处的信息环境比较恶劣,信息化普及程度比较低,农村教师点的教师们仍有着强烈的信息需求意识,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价值,反映他们对信息知识的渴望,意识到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脉搏。

在是否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这个问题上,有40.8%的教师表示不大清楚,在是否经常阅读信息技术的科普文章这个问题上;只有17.4%的教师经常看,偶尔看和基本不看的占了绝大部分;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这个问题上,55.1%的教师选择没有多媒体设备,无法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37.9%的教师选择教学计划组织,只有3%的教师选择个人兴趣;在备课时您会主动到网络上查找相关教学资源这个问题上,没有条件,从未查找为59.2%,经常查找为15.1%,很少查找为25.7%。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在农村教学点教师有着强烈信息需要,但是受硬件环境的恶劣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不看或者看不到信息技术方面的科普文普,受信息环境和自身素养的制约,近一半的教师不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缺乏对信息的敏感,近六成的教师无法到网络上查找相关教学资源,较强烈的信息需要与恶劣的客观信息环境现实之间的矛盾,造成农村教学点教师无法自觉去寻求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不高。

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才有可能主动地获取、利用和开发信息。以上调查表明,仍有少量的教师认为信息知识不需要更新,认为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没有作用甚至是妨碍教学,这说明在欠发达的农村教学点,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观念还需要进一步转变。

3.信息基础知识匮乏

信息知识素养是指教师掌握的信息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信息知识是形成积极的信息意识情感、高尚的信息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提高信息应用能力的基础。没有信息知识就没有信息素养,信息知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信息能力的强弱。

(1)常用教育教学办公软件掌握程度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教学点教师对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幻灯、图像处理等软件表示不会使用或完全不懂的分别占56.6%、66.8%、63.8%、68.7%,说明农村教学点教师对于大多数常用的教育教学办公软件都不熟悉,掌握程度不高。

通过进一步的数据交叉对比分析,学校或家里没有电脑的教师,不会使用或完全不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幻灯、图像处理等常用软件分别占到77.7%、81.5%、79.2%、80.0%,而有电脑的教师分别为36.3%、52.6%,48.9%,57.8%,未掌握的比率明显减少。说明,硬件条件的缺失,对教师掌握常用教育教学办公软件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对于有电脑的教师来说,他们对常用教育教学办公软件的使用和掌握程度仍然较低,相对来说,字处理软件的掌握和使用程度好一些,而电子表格、幻灯制作、图像处理等软件不会使用或完全不懂仍然占到一半以上,其中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的都不超过10%。整体上农村教学点教师对多媒体的基础知识掌握仍表现为严重不足的现状。

(2)网络基本知识欠缺

调查数据显示,在对电子邮箱的使用上,92.4%的农村教学点教师没有自己的电子邮箱,能经常收发邮件并能有效管理邮件的仅占1.9%;网页制作方面,88.3%的教师表示不会制作网页,没有一个人能熟练地进行网页的设计和制作的。在“您使用过即时聊天软件吗”,有76.6%的教师表示没有使用过,能够达到熟练运用的不足20%。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农村教学点教师在网络基本知识方面的欠缺。通过进一步的交叉对比分析,同前面所了解的情况一样,没有自己的电子邮箱和不会制作网页的比率按“没有电脑”、“有电脑,不能上网”、“有电脑、能上网”的顺序依次减少,其他的几个选项也呈现出类似情况,进一步说明了农村硬件条件和信息环境的恶劣条件严重制约了农村教学点教师对网络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网络素养低下,影响了农村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基础知识匮乏,急待提高。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到没有电脑的教师近80%的人没有掌握常用的教学办公软件,绝大部分教师无法上网,不了解基本的网络知识,利用网络工具进行交流的情况不是很普遍。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知识的掌握程度随着“有电脑、能上网”、“有电脑,不能上网”、“没有电脑”的硬件条件顺序依次递减。再次说明恶劣的信息技术条件和环境严重制约着农村教学点教师对信息知识的掌握。

农村教学点教师基本信息素养的欠缺,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处理能力。

4.信息运用能力不高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没有信息能力,信息素养就成为一句空话。对信息的获取、分析、使用和创造等都是信息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信息化教育中,教师信息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质量高低。

(1)信息应用水平低下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教学点教师表示因没有条件无法使用电子邮件、论坛、实时聊天等信息技术而与他人进行讨论、学习,经常使用电子邮件、论坛、实时聊天等信息技术与他人进行讨论、学习的仅为3.4%;在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这个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有57.36%的教师表示没有条件或完全不懂,对此比较熟悉的仅占12.8%;有50.9%的教师表示对于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没有条件,从未使用过,经常使用的仅占6%。在这几项调查中,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教师都是因为受信息硬件条件的制约,影响其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网络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教育能力严重不足,信息应用水平不高。

在对除计算机以外的其他常规电教媒体如录音机、VCD等辅助教学这个问题上, 82%的人表示比较熟悉或一般熟悉,但仍然有18%的教师表示没有条件,完全不懂,如此不得不对农村教学点教学条件的简陋表示担忧。

(2)信息获取手段不高

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作为信息主要来源的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否利用网络获取教学信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

在上网的主要目的这个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休闲娱乐30.9%,浏览新闻38.9%,通讯13.6%,收集资料41.5%,专业学习24.9%,其他9.4%。排在最前面的是收集资料,其次是浏览新闻,说明农村教学点教师初步具有运用信息化资源来支持和丰富教学的意识。“没有条件,不能上网”这个硬件条件的制约仍以41.9%居于首位。

关于网络信息检索方面,当问及“你熟悉搜索引擎吗”,58.9%的教师不知道什么是搜索引擎,12.5%的教师常常无法找到自已需要的材料,15.5%的教师知道搜索时需要关键词,基本能找到需要的网站和网页,只有13.2%的教师表示能找到任何需要的信息。能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农村教学点教师利用搜索引擎通过网络获取教学信息的能力还很欠缺。

在对信息资源获取的优先排名调查中,“纸质图书和报刊”和“与别人交流”仍是农村教学点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分别占到55.1%和33.2%,同时,也可喜的看到,有17.4%教师把网络资源要作为信息的重要来源,说明尽管信息环境恶劣,农村教学点教师利用网络提高教学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3)信息鉴别、加工能力差

对信息辨别、加工和处理是再次创造信息的基础,对于网上的信息资料,调查结果显示,有21.5%的教师表示在与他人商讨下能评价和识别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7.2%的教师能独自评价和识别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12.1%教师在他人的帮助下能筛选整理信息,并加工成新信息,4.5%的教师能独立筛选整理信息,并加工成新信息。表明教师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加工和处理能力不高。

(4)对硬件维护能力不高

对于硬件维护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连接、安装和使用常见鼠标、键盘、麦克风、显示器、打印机、机箱等输入输出设备, 15.8%的教师表示都会,33.6%的教师有些会,16.6%的教师会用不会安装,33.9%的教师表示完全不会。有半数的教师表示完全不会或会用不会安装,这与农村教学点缺少硬件条件是直接相关的,农村教学点教师对硬件知识的掌握和维护大部分还处于一知半解状态,维护能力不高。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农村教学点教师受硬件条件的制约,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搜索和获取教学信息的能力明显欠缺,传统方式获取教学信息仍占主流地位;少部分教师具备运用计算机加工和处理资源信息的能力,但整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对于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和使用能力较弱。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能力较弱,急待提高。

四、提高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硬件建设,改善信息化条件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硬件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否则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就成为了无米之炊。由于中国地域经济发展的并不平衡,很多边远地区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从前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农村教学点教学设备更是严重落后,幻灯、多媒体教学对教师们来说几乎就是梦想,除了教参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做为辅助教学的,连最基本的电化教育水平都达不到,更谈不上使教育走向信息化的轨道。因此,增加硬件投入,改善农村教学点的信息化条件,成为提高农村教学点信息化水平的当务之急。

(二)加大配套软件资源的投入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对信息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要使教师掌握并在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离不开配套的软件。

人们在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素养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硬件的投入,而忽略软件的配套以及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导致硬件设备的利用率低下或闲置而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先进的硬件设备与适合的软件资源相互配套才能有效的推进对教师专业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要加大软件的购买力度。现在农村普遍缺乏优质的教育教学软件资源,更不用说条件更加落后的农村教学点。因此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要注意适当加大对其配套软件的投入,购买适合本地区实际的、与新课改同步的软件资源。

(三)依托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构建教学点教师培养新模式,增加教学点教师培训机会

农村教学点教师知识结构陈旧,大部分教师都没掌握信息素养的基础知识。要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最好的方式是脱产进修学习。而他们却很少有培训的机会。原因是多方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点教师严重缺编造成的。由于结构性缺编,很多教学点都是一师一校,一名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教师、校长、生活辅导员等多种角色,身兼数职,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尽管知识严重老化,却只能疲于应付,难以离开教学岗位参加培训,更新“充电”。

2007年7月份,教育部专门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要求师范院校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时间不少于一个学期,要求各地将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安排师范生到农村学校进行实习支教。[3]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充分运用师范生实习支教的政策,把师范生实习支教和置换农村教师参加培训结合起来,依托师范生到农村教学点支教实习,由实习的学生暂时完全承担农村教学点教师的职能,将教学点教师置换出来,使他们有时间到高校接受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的专业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学点教师严重的工学矛盾,使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接受系统专业培训,系统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

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每一所学校都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身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个人走向未来的通行证,农村教学点,是偏远山区孩子义务教育的起点,应重视农村教学点发展,加大投入,使这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公平的教育,缩小不同群体发展的差距,消除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最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丹.农村教学点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农村教学点教师省级培训工作的通知(赣教师字(2008)28号)[Z].南昌:江西省教育厅,2008.

电脑硬件基本知识篇5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平台 构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051-0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这门课程相比较其它计算机类的课程,有一些显著的特点:首先是知识更新快,当前IT硬件技术发展异常迅猛,换代的周期由过去的两年左右发展到现在的不足一年,期间各种新技术和新概念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其次是实操性强,强调对IT硬件的感性认知。该课程在硬件的组装和硬件维护这部分内容上,非常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对硬件的熟悉掌握程度,学生只能通过不停地接触,不断地研究各个时期的IT硬件平台来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最后是专业术语多,知识点多且分散,常见的计算机硬件特别是CPU、主板、内存等核心硬件,各种参数、定义和专有名词很多,学生要达到全面了解有不小的难度。因此,找到一种适合教授这门课程的方法,已显得非常重要。

一、当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教材内容陈旧,无法跟上当前IT技术的发展步伐

由于当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特别是硬件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技术方面更新换代的时间越来越短。作为教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师,笔者每次都要被究竟选择哪本教材所困扰,其中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现有的教材编写不好,而是内容陈旧了。一本教材,从出版社的安排,到作者的编写、定稿,再到出版、发行的环节,少则七、八个月,多则一年,即使作者在编写的时候已充分参考了最新的技术和信息,但中间相隔的这七、八个月,有相当多的内容也已显得过时了。

(二)传统的实训室教学的方式无法完全满足知识和技能更新的需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通常都是在实训室进行,在实训室进行实物教学和实操教学的方式符合这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如果能在实物教具方面得到满足,这应该是这门课程最理想的教学方式了。然而,由于学生在刚开始练习硬件组装及维护时,即使教师把注意事项讲解得很到位,但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硬件在学生操作练习的过程中受损,导致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实训室出于教学成本的考虑,一般只会准备淘汰下来的电脑配件或者受损已无法使用的硬件,学生在练习时始终无法接触到主流的配件,也无法了解到主流硬件在结构上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践教学中始终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二、教学平台的构建

为更好地满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的需要,应构建一个专门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平台,教师通过这一平台,可实现理论知识点的随时更新,学生不仅能接触到最新的硬件知识,而且还能通过平台搭建的模拟环境,实现硬件组装与维护、软件安装与使用等课程教学的需求。笔者与本校的教师合作,借助Authorware、Flash等软件,开发了一个教学平台,平台的具体组成如图1所示:

(一)基础理论教学模块

基础理论教学模块精选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点,共计十三节,分别与教材上相关章节的理论知识相对应。在格式的设计和内容选择上首先是方便教师教学,为教学提供参考,同时也兼顾到学生自学的需要。最重要的一点,该模块还具备很便捷的实时更新功能,教师只要以管理员身份登录该模块,就可以根据需要在各个知识点内添加或删除部分内容。如此,可以保证该模块中的知识内容与外部技术升级和资讯信息的同步,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教材内容过时而导致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二)硬件模拟实验教学模块

硬件模拟实验教学模块是课程教学平台的重点模块,笔者在设计该模块时,充分考虑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与学中找出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让学生通过模拟,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该模块分有视频资源、组件识别、装机训练、排故练习四个子模块。

视频资源子模块中存放的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安装的操作教学录像,采用真人录像操作讲解的方式,通过情景再现反映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安装的全过程。考虑到学生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安装,总会有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的现场讲解虽然已把操作的要点讲解清楚,但因为时间的限制,无法让学生在课上消化和吸收。因此,保存教师的操作演示录像,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这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组件识别子模块考察学生对主要电脑硬件的认知。学生通过一个人机交互的环境,判断并拖动硬件到对应的位置,放置错误硬件会自动回归原位。学生通过不断练习,逐步能够准确判断和识别电脑的主要硬件。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根据硬件技术发展的情况有选择地添加最新的硬件资料,淘汰过时的硬件信息,以保证学生都能准确地把握电脑硬件技术的发展状况。

装机训练子模块则模拟了组装一台电脑主机的全过程,学生同样是通过一个与电脑交互的界面,根据装机的步骤和提示,按流程组装好一整的主机。教师同样可根据需要对安装的硬件进行调整和更新。

排故练习子模块则是模拟了常见的一些计算机硬件故障,让学生判断和排除。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的进程中,排除故障教学环节一般安排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调试之后进行。往常教师在进入到此教学实操环节后,由于在接通电源的电脑主机上设置和排除硬件故障有不小的难度,而且安全性也得不到保证,因此通常的作法就是教师给出故障现象的文字描述材料,让学生根据描述判断故障的发生点,再以书面的方式给出排除故障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有很大的缺陷,首先,对于硬件故障的表象,在实际中往往存在较大的变数,不可能完全依照教材中的描述表现出来,如果仅以此种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是一种误导。其次,排除硬件故障特别强调的是现场的感觉和对细微处把握的能力,而这又不可能仅仅从书面的描述判断中获得,必须要有现场的实践。在排故练习子模块中,模拟了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的场景,虽然还不能完全等同于实物,但效果已经是非常接近,而且还能方便学生反复练习,从而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软件模拟实验教学模块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除了硬件的组装与维护外,还有一个重点内容就是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工具软件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教师的授课进入到此教学环节时,通常会在通用的电脑实训室进行,虽然有部分内容可以在Windows中实现,比如系统的优化、测试,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使用等,但有部分软件的操作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CMOS参数设置、修改系统注册表、GHOST备份与还原等,会造成系统数据的丢失,甚至破坏电脑原有的操作系统。如此不但影响到其它课程实训环节的开展,还会增加实训室的维护难度和成本。软件模拟实验教学模块内嵌了VMware虚拟机软件,可实现操作系统、常用工具软件安装和使用等软件实验部分的模拟。学生使用此虚拟机,本质上与在一台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电脑上操作并没太大的区别,而且还可以很方便地保存操作结果,恢复系统到操作修改前的状态,这对学生强化练习非常有帮助。

(四)考核模块

此模块是教师用于全面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的功能模块,该模块最大的特点是摒弃了传统考核古板、严肃的界面,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趣味通关游戏的方式。具体的设计是:总共十三关的过关游戏,游戏界面尽量设计得活泼、新颖,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每一关都有相应的题目,题目的总体设计是由易到难,每一关必须全部答对所有题目才能进入下一关。考核的成绩评定标准是学生能通过到第几关,例如,学生只通过第一关,成绩为20分,能通过第二关,则为30分,以此类推。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用管理员身份登录后随时调整题目的设置,以此来保证题目的更新,从而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自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平台组建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教学的效果比传统的方式要好不少,学生对此教学平台特别是其中的考核模块认可度非常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此教学平台虽然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应用前景很好,但就当前而言还远不是一个成熟、完善的平台,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调整和完善,如互动设计的启发性、知识内容的扩容性、平台账户信息的管理等。相信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此平台能更加成熟,并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爱梅.应用型大学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探索[J].福建电脑,2010(7)

[2]陈尹立,彭诗力.智能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研究――以计算机组装维修课程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7)

[3]张世伟.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的教学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4]罗祖玲.基于就业能力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30)

[5]关玉英,黄国雄.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J].现代教育技术,2007(10)

【基金项目】广西2011年新世纪教改工程课题(2011JGB272)

【作者简介】杨名(1973- ),男,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电脑硬件基本知识篇6

最近小王升级了电脑主板,背板上一个接口没见过,翻看说明书,才知道这叫做eSATA接口,是SATA硬盘接口的扩展。SATA接口是现在PC硬盘最普遍的接口,传输速度达到3Gb/s,支持热插拔。小赵灵机一动,要把这个接口利用上,拷贝电影的速度岂不是和本机硬盘一样快?那么市面上有没有eSATA接口的移动硬盘呢?

eSATA接口与其他接口传输速度对比

IEEE1394 USB1.1

USB2.0

eSATA

传输速度 400Mb/s  12Mb/s

480Mb/s

3Gb/s

热插拔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另需供电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市面上有哪些适合“下载狂人”的eSATA接口的移动存储设备。

火速链接

eSATA接口标准实际上是SATA II标准的扩展,是将主板上的SATA接口扩展到外部面板,并在连接处做了一些改变,适应反复热插拔的需要。有关eSATA接口标准的相关知识,请参看《电脑爱好者》07年13期文章《eSATA,下一个外置硬盘的高速接口》一文。

小知识:计算机中的数据容量单位

计算机存储的最小单位称之为位(bit),音译比特,用“b”表示;计算机存储基本容量单位是字节(Byte),用“B”表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Byte=8bit。计算机存储容量大小以字节数来度量,1024进位制:1024B=1K(千)B;1024KB=1M(兆)B;1024MB=1G(吉)B

桌面备份巨无霸

希捷备份式eSATA移动硬盘

作为存储界的老大,希捷是eSATA标准的强力推动者。这款备份式移动硬盘接口非常丰富,不仅具有eSATA接口,还有常见的USB2.0接口和IEEE1394接口,适合于PC、笔记本电脑、Mac等。它最大的特色功能在于“一键备份”,前面板上有一个备份按钮,利用CMS公司屡获殊荣的BounceBack Express 软件,能方便地进行数据备份。不过,这款产品体形硕大,不太适合作为移动存储设备。

装得进口袋的高速移动硬盘

博科思eSATA尊贵王

博科思作为三星2.5英寸硬盘的,推出了这款基于三星2.5英寸硬盘的eSATA接口的移动硬盘。与希捷的“巨无霸”相比,这款移动硬盘无疑是“小精灵”了,体积只比笔记本电脑硬盘略大,可以方便地放在口袋里面。它除了具有eSATA接口,还有USB2.0接口,方便在没有eSATA接口的电脑上使用。

小提示

eSATA接口虽然支持热插拔,但是不能够供电,因此外置eSATA设备需要独立电源供电,在选购eSATA接口硬盘时,要注意其供电方式,有的产品除了外接变压器外,还可以通过USB接口取电,对于移动使用来说会比较方便。

电脑硬盘机箱外的“家”

eSATA接口移动硬盘盒

eSATA接口其实就是电脑主板上SATA接口的延伸,而且SATA硬盘本身就支持热插拔,那么只要有一个eSATA接口硬盘盒,那完全不必非让硬盘在机箱里面安家了。市面上这种具有eSATA接口的硬盘盒已经不少,有适合3.5英寸台式机硬盘的,比如元谷的K3移动硬盘盒、Tt的Max 4 N0003USRE硬盘盒等;也有适合2.5英寸笔记本电脑硬盘的,比如Tt的Muse OTB2.5等。购买外置eSATA硬盘盒价格低,通常在200-500元之间,使用也很方便,非常适合喜欢将整个硬盘“随身带走”的下载狂人。

电脑硬件基本知识篇7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特征 计算机组装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74-01

一、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职业教育中的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目的的任务。项目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和处理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复杂关系与矛盾,包括技术矛盾和社会矛盾,并为学生今后职业活动寻求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打下基础。

二、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教学中的实践

项目教学法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一)确定项目目标

电脑组装的实质是选择合适的配置,也就是性价比。电脑由于用途不同,它的配置肯定也不同。一般家庭或办公用的电脑不需要太强大的功能,所以也就不用太好的配置,主要是注重价格;如果是专业人员用的电脑,由于各自的要求不同,它的配置也不一样。如专业制图,要求要有很好的显示效果,他用的电脑对显卡和显示器的要求比较高,再如果银行、保险、工商、税务等部门,由于它们要保存的材料多,要求电脑硬盘的容量要大、CPU运算速度要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把学生分成3-5个组,每个组根据对电脑不同的需要,选择最佳的配置,然后进行组装。

(二)信息收集

这个过程一般包括教师传授和学生自我信息收集两个方面。教师传授又可分为集中授课和分别指导两部分。集中授课就是对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进行概括和总结;分别指导就是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果在分别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共性的缺陷时,要马上回到教室进行集中授课。在电脑组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集中讲授电脑的基本组成、各个硬件的原理、功能、型号以及大致的价格;系统软件和各种应用软件的安装等知识点。学生自我信息收集就是学生根据项目目标,利用图书室、网络等渠道查找资料、获取知识。在电脑组装的信息收集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上网查找各个硬件的功能、型号、价格、如何下载和安装各种应用软件等知识。

(三)学生制定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的制定是项目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项目目标和采集的信息制定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计划尽可能详细,对于出现的问题尽量事先考虑到。在电脑组装教学过程中,各个项目小组制定的工作计划就是选择电脑中的各个硬件设备,尽量达到功能最强、性价比最高,然后安排组装的各个环节,先安装什么后安装什么、各部件由谁安装、什么时候安装等等。

(四)实施项目

要求每个学生按照各自小组的工作计划独立完成电脑的组装。在组装的过程中,虽然每个人的工作是独立的,但小组成员间要相互学习、相互配合,养成团队精神,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向老师请教。要求学生通过这次的教学活动,对电脑的性能、配置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各硬件的安装能够熟练掌握,能够独立进行硬盘分区、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以及各类应用软件的下载和安装。

(五)项目结果评估

项目结果评估就是每个小组把自己活动的成果与项目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正确的评价,找出不足,分析原因的过程。在电脑组装的活动中,每个小组或每个学生要把自己组装的电脑与项目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其性能优劣、组件价格的高低。

(六)项目小组讨论

通过对项目结果的评估,项目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找出成功的地方,分析失败的原因和以后工作中应注意的地方。

三、结论

电脑硬件基本知识篇8

今年放假我来到了清华同方售后服务部实习,因为家里的电脑出现故障却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等专业人士来解决问题,本身我就对电脑很感兴趣,经朋友介绍就来到这里实习。 短短1个月的工作过程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计算机专业知识增长了,最主要是懂得了如何更好

今年寒假我来到了清华同方售后服务部实习,因为家里的电脑出现故障却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等专业人士来解决问题,本身我就对电脑很感兴趣,经朋友介绍就来到这里实习。

短短1个月的工作过程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计算机专业知识增长了,最主要是懂得了如何更好的为人处事。当今社会一直处在加速的发展变化中,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我。师傅说作为一名it从业者,所受的社会压力将比其他行业更加沉重,要学会创新求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是在单位,那就更需要掌握全面的计算机知识,因为小到计算机的组装维修,大到服务器的维护与测试,都需要一个人独立完成。可以说,近1个月的工作使我成长了不少,从中有不少感悟,下面就是我的一点心得:

第一是要真诚: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第一天去服务部实习,心里不可避免的有些疑惑:不知道师傅怎么样,应该去怎么做啊,要去干些什么等等!踏进公司的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用莫名而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尴尬的局面立刻得到了缓解,大家多很友善的微笑欢迎我的到来。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师傅早”,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老师同事对朋友的尊重关心,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师傅们打成一片,很好的跟他们交流沟通学习,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得了老师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指导我,愿意分配给我任务。

第二是沟通:要想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跟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刚到网络中心,老师并不了解你的工作学习能力,不清楚你会做哪些工作,不清楚你想了解什么样的知识,所以跟老师建立起很好的沟通是很必要的。同时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将来走上社会的一把不可获缺的钥匙。通过沟通了解,师傅我有了大体的了解,一边有针对性的教我一些计算机知识,一边根据我的兴趣给予我更多的指导与帮助,例如我对网络布线,电脑硬件安装,系统、网络或硬件故障排除,工作原理应用等方面比较感兴趣,师傅就让我和他一起完成电脑故障排除工作。在这次的工作中,我真正学到了计算机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知识,拥有了实践经验,这才真正体现了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以致用。

第三是激情与耐心: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在中心时,老师就跟我说,想做电脑维护这一块,激情与耐心必不可少,在产品更新方面,这一行业就像做新闻工作,不断的在更新,这就需要你有激情去发现与创造,而你的耐心就要用到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当中去。在一些具体的工作当中也是这样的:记得刚来公司实习的时候老板安排我学习安装winxp操作系统,我本想这应该是非常简单的事,可没想到出现了很多问题,还是在师傅一步一步的教导下,直到最后才把系统安装成功,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通过自己的摸索,调试,自此,我算是真正的弄明白了计算机的硬件安装,维护和更新。后来我又进行了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反复安装调试,一遍又一遍的调试安装,自然有些烦,但我用我的热情与耐心克服这些困难,师傅也帮我用书面的方式整理了不少关于硬件故障的经验,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电脑启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故障:1短:启动正常,2短:非致命错误,1长1短:显示错误,1长2短:键盘错误;计算机蓝屏的原因有:一、系统重要文件损坏或丢失引起的(包括病毒所致),二、内存超频或不稳定造成的蓝屏,三、硬件的兼容性不好引起的蓝屏,四、硬件散热引起的“蓝屏”故障;计算机经常死机的原因有:一、系统出现错误包括病毒所致,二、主板的芯片或者其他的零部件损坏,三、显卡接触不良,四、内存接触不良,五、cpu风扇散热不良,六、计算机的电源有问题,七、硬盘出现故障等;计算机黑屏的原因:一、显示器断电,或显示器数据线接触不良;二、主板没有供电;三、显卡接触不良或损坏;四、cpu接触不良;五、内存条接触不良;六、机器感染cih病毒,bios被破坏性刷新等等。因为我师傅是硬件方面的工程师,对软件了解可能比较少吧,所以在软件方面的故障我接触的比较少,大多客户都是中病毒引起的,直接重装系统就解决问题了。但是我觉得重装系统实在是耗费太多的时间了,所以我就自学了很多软件方面的知识以完备自己。在公司里我 问师傅,查资料,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充实。这些在平常的书本上仅仅是获得感性的认识,而在这里真的实践了,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告诫自己,不管做什么,切忌眼高手低,要善于钻研。师傅说对每台计算机都要细心负责,具有基本的专业素养,因为细心负责是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基本的专业素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第四是“主动出击”: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在公司的时候,我会主动的打扫卫生,主动地帮师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会积极地寻找合适的时间,向老师请教问题,跟师傅像朋友那样交流,谈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通过这些我就和师傅走的更近,在实习当中,,师傅就会更愿意更多的指导我,使我获得更大的收获。有时我就自高奋勇,独自去一些地方进行检修等故障排除。我心里感觉很高兴,因为我的主动,我巩固了我所学的知识,并且得到了师傅的认可。

第五是讲究条理: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在紧急的时候手忙脚乱,就要养成讲究条理性的好习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条理,”这是从小爸爸给我的忠告。在售后服务部的文件材料很多,这就需要很有条理的去整理好,以免用的时候翻箱倒柜的去找,耽搁时间,浪费精力,误了事情。所以主管的桌子上总是收拾得井井有条。这一点对我感触很深,同时让我联想到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在美国电视领域颇有成就的美籍华人当部门经理时,总裁惊讶于他每天都能把如山的信件处理完毕,而其他经理桌上总是乱糟糟堆满信件。他说,“虽然每天信件很多,但我都按紧急性和重要性排序,再逐一处理。”总裁于是把这种做法推广到全公司,整个公司的运作变得有序,效率也提高了。所以说:养成讲究条理的好习惯,能让我们在工作中受益匪浅。

上一篇:儿童想象力的培养方法范文 下一篇: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