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5 05:31:23

电脑学习计划

电脑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刚开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较好的,还取得过英语单科全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可从四年级以后,我的学习成绩就开始下降了,目前只可以维持中等偏上的水平。导致我学习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沉迷于游戏忘记了学习;二是和伙伴在一起,光记倒玩耍,不互相帮助学习;三是不勤学好问,学习不主动不勤奋,有问题没胆量向老师提问;四是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每天对语文、数学、英语等等学科的读、写、背、练不作科学合理安排,玩和学习的时间不协调,玩游戏和看动画片的时间占多,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决心向好的同学看齐,克服困难,努力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为达到在新的学年里取得较大进步,获得好成绩,特制定如下学习计划:

一、戒掉玩电子游戏这个“毒瘾”。一是除了学习上要查阅

资料和练习打字外,不能利用电脑(包括我的儿童电脑学习机)做学习以外的事;二是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监督,如发现我在上学期间任何时候玩游戏,任凭爸爸妈妈处罚;三是在自己的书桌上贴上“不要玩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示语,时时提醒自己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

二、要和经常在一起的伙伴构建起学习上互相促进、困难上互相帮助、缺点上互相指出并改正的学习风气,使大家健康成长,共同进步。要改变以往光玩不学的恶习,要在有助于学习中玩,要在取得进步中乐。如在课文背诵、默写及练习题解答中,大伙可以通过“刮鼻子”、“打手板”、“拍屁股”等游戏活动来完成,这样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

三、端正学习态度,做到勤学好问。不勤奋学习,不懂不问,是我最大的缺点,是我学习成绩老上不去的重要原因。开始也许只是一个问题,由于不问,不懂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最后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由此对学习产生厌学感、畏惧感。我一定端正学习态度,克服不懂装懂和不懂怕问的坏习惯,心里再也不顾虑别人说我“笨”,重新做个勤学好问的好学生。只要问题一个个被解决了,心里就会轻松,学习的兴趣就会提高。只要按照“不求一定考第一,只要天天有进步”的学习态度去学习,就会不断的取得新的进步。

四、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以前我不注意学习的方法,不会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对于一天的学习时间来讲,早上适宜背书,中午适宜做练习,下午适宜体育锻炼,晚上适合写文章等。对于课程来讲,哪门课基础差,就花时间多点,哪科目容易点就相对给时间少一点,结合实际情况制作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电脑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培养机制 自我调控 信息素养 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28-01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质是在教学过程中,从以老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主体认知生成过程中融入学生自己的创造性见解。鉴于独立院校的特点,我们认为在网络环境下要重点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信息素养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1]。

一、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机制

(一)问卷设计及调查情况

1.调查问卷总体设计

问卷包含两部分:一是基本信息,如性别、年级等;二是自主学习能力调查表,此表共设计了26个指标,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1、2、3、4、5分别代表“十分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

2.调查对象及统计分析方法

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选取大二学生80名(即“被调查者一”),大三学生62名(即“被调查者二”)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42份,回收有效率达94.67%。

本文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问卷所列指标进行了效度分析,然后对问卷进行了KMO和Bartlett检验,看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接下来进行了因子分析,提取关键因素。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样本特征分析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的情况分布如下:男生占40.85%,女生占59.15%;“被调查者一”占56.34%,“被调查者二”占43.66%。由于我们学校是以语言类为主的独立院校,女生较多,男生较少,因此被调查者中女生所占的比例比男生大。

2.信度分析

信度反映的是测量工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采用的是Cronbach Alpha系数。一般来讲,Cronbach Alpha系数的值在0.7-0.9时很可信,大于0.9时非常可信。初次分析结果显示,有部分题项的信度系数在0.7以下,因此我们对相关题项作了调整,二次分析结果显示,全部题项的信度系数在0.75以上,而且对于“被调查者一”和“被调查者二”来说,问卷的信度系数相差不大,说明问卷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高,是比较合理的调查问卷。

3.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从众多的原始变量中综合出少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其中,原有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差性是一个必有的前提条件。

(1)KMO和Bartlett检验[2]

KMO的取值范围在此0与1之间,当KMO值越大,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子越多,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一般情况下,KMO值要大于0.7才适合作因子分析。对于Bartlett检验,其代表显著性的p值要小于0.001才适合作因子分析。

本文中对自我调控、信息素养和合作交流三大维度分别进行了KMO和Bartlett检验,发现KMO值均大于0.7,且p=.000,说明数据具有相差性,适合作因子分析。

(2)各维度因子分析结果

自我调控能力因子分析。本文对自助我调控能力涉及的6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炼出2个共同因子,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是:自学时制定学习计划47.162%,自学时制定学习目标17.584%,共解释维度内容的64.746%。这表明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等因素对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的作用更大。

信息素养能力因子分析。本文对信息素养能力涉及的12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炼出2个共同因子,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是:收集信息27.815%,整理信息27.769%,共解释维度内容的55.584%。这表明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电脑收集整理资料对培养同学们的信息素养能力更为重要。

合作交流能力因子分析。本文对合作交流能力涉及的8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炼出2个共同因子,各因子的方关贡献率分别是:合作因素41.626%,交流因素16.028%,共解释维度内容的57.654%。这表明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是重点。

二、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机制的应用

1.自我调控能力的应用

自我调控能力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选择学习策略,对学习的进度、深度等能进行自我控制。调查表明,很大一部分同学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计划和学习目标进行掌控,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时去上网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因此我们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调整自己在学习时的一些陋习,有计划、有目标的完成阶段性任务。

2.信息素养能力的应用

信息素养能力是指同学们面对强大的网络资源时,能迅速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即除了能迅速地收集资料以外,还要能迅速地对资料进行加工处理。调查表明,有相当多的同学在利用电脑学习时都不能控制自己,上网聊天找游戏成为他们在网络上的常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规定时间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收集整理出自己想要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3.合作交流能力

合作交流能力是指同学们遇到问题时是独自解决还是适当地寻求帮助,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有部分同学在性格方面可能比较孤僻,遇到问题喜欢孤军奋战,如此踏入社会后会就不能很顺利地融入社会这个团队中,因此我们需要在学校期间就对他们进行引导,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使之能顺利地融入社会。

三、结语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机制的探讨,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维度的相关因子进行重点关注,对学生在相关方面做进一步的培训,引导他们在自我调控、信息素养和合作交流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小河.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才智,2010(06)

电脑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厂机关分会创建学习型科室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厂两会精神,在机关确立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机制,努力转变学风、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促进机关干部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创建更加高效、廉洁的职工满意的机关,为我厂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创建学习型机关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关键在于确立全新的学习体制和学习机制。要把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的目的是以提高工作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出发点,从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搞好服务、提高效率入手,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能力素质教育是学习型机关的重要特色,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重点要因人而宜,使学习内容突出各科室特点,要从我厂机关实际出发,从而引导各个层面的人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好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创建学习型科室,要坚持整体部署,抓点带面,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力争在年内全部建成学习型科室。

二、总体目标

采取“明确学习重点,落实学习计划,创新学习内容,完善学习机制”等措施,在创建学习型科室过程中力求一个“高”字,即按照政治上高标准、思想上高境界、业务上高水平、工作上高效率的目标,加强机关干部的学习教育,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的机关干部队伍,使厂机关成为全厂学习型组织的典范。

三、学习内容、措施和要求

(一)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是抓好十六大和厂两会精神的学习。紧紧围绕我厂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重点抓好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的学习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

二是抓好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市场经济理论,掌握市场经济规则,提高探索和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能力。突出抓好市场营销知识的学习,了解营销规则、程序和操作方式,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步伐,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抓好“五学”教育,即“学电脑、学外语、学科技、学经济、学法律”知识。第一是电脑学习。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培训教育,使45周岁以下机关干部职工的电脑应用水平达到初级以上,其中30%达到中级以上,能够熟悉计算机技术,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的技能。单位之间通过网络无纸化办公达到一定程度。第二是外语学习。通过培训教育,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机关大部分干部职工掌握基本的、简单的日常用语。第三是科技知识学习。达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四是抓好法律知识的学习。通过普法教育,组织和动员机关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全面完成干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任务,增强干部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机关干部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水平。

五是学习经济知识,本部门专业知识。根据本单位、本行业和本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要求,组织干部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学习经济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教育,促使机关干部职工钻研本职业务,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学习的措施和要求

一是深入搞好思想发动和学习动员。要层层开会,研究布署,认真搞好创建学习型科室的思想发动工作和学习动员,提高每个机关干部职工对创建学习型科室的认识,把思想统一起来。要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投身于学习型机关科室的创建工作中来,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高机关工作郊率、服务质量,建设高效的学习型机关。

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各科室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学习制度,制定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学习规划和季度、年度学习计划,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地加以充实和完善。每个干部职工要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订出自身学习计划,既要有学历培训的计划,也要有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外语、普通话等基本技能的学习计划。保证学习时间,单位集中学习每月不少于1次,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每周不少于1次,自学时间每月不少于20小时。要严格考勤请假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制,及时检查集体、个人的学习情况,保证学习效果。领导干部每人每年至少撰写3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体会文章,普通党员干部每人每年至少撰写2篇调研报告或体会文章。机关党支部对学习情况每季通报一次。

三是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创建学习型机关要采用多种方式和形式。主要采取集体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机关党小组、工会活动室、信息网络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的作用,广泛利用辅导报告、短期培训、开办讲座、电化教育、参观考察、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知识竞赛、体会(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会等各种学习形式,广开思路,拓展新的学习方法,设计新的学习载体,增强学习的参与性、吸引性和实效性,保证创建学习型机关科室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四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要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修养、一种觉悟、一种境界,自觉地带头参加各种学习并首先成为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认真撰写学习论文,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建设学习型机关科室工作中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使学习型科室创建工作搞得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从现在起,各科室部门要把创建学习型机关科室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要统筹安排,分段实施,秩序渐进,典型引路,整体推进。要妥善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抓好学习型机关科室的创建工作,切忌形式主义。要积极支持和有效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参加各类有助于提高思想素质、有利于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的学习培训及参观考察,为机关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加大对学习的投入,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步伐。

四、考评标准和方法

(一)学习型科室基本标准:

1、学习型科室机构健全。学习活动责任明确,动员及时,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措施有力,各种学习材料、记录齐全,要求每人有学习笔记本。

2、各项学习制度比较健全。做到机关集体学习有规划、个人学习有计划,执行学习制度能持之以恒。

3、有学习教育的设施和场所。重视学习阵地建设,能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厂现有的阅览室、宣传窗、电脑网络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

4、学习载体比较实在。坚持自学与“团队学”相结合,重点学与全面学相结合,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创新1—2项学习载体,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果。

5、学习氛围浓厚。终身学习理念基本确定,形成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和谐向上的新风尚。

6、学习效果明显。完成年度创建目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35周岁以下干部一般要达到大学专科毕业学历。

(二)学习型先进科室考评方法。版权所有

1、自评申报。各科室结合年终工作总结,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实施意见要求,对照建设学习型科室基本标准,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提出申报意见,上报机关工会。

2、考评检查。由机关工会组成考评小组,对创建学习型科室的单位进行达标考评。(1)在各单位自评申报基础上,对照评选条件进行材料审核。(2)自评申报材料经审核后,考评组采取听汇报、查学习记录和学习阵地,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考核检查和评估,并对考评情况进行整理、汇总。

3、综合审定。由机关工会在考评检查基础上综合各方面意见,向机关党支部和厂“创争”活动办公室汇报考评情况,考核分在90分以上,评定为优秀单位;80—90分的,评定为良好单位;60—80分的,评定为合格单位;60分以下为不合格单位。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4、命名表彰。对优秀单位由厂“创争”活动领导小组命名为“学习型机关先进科室”,予以表彰奖励。对不合格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表彰奖励的部门、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如出现严重问题或者一票否决的问题,视情节分别予以限期整改、通报批评或撤销其先进单位称号处理。

五、各科室要根据本《实施办法》,紧密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明确活动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工作要求、保证措施,保证整个活动的目标模式和操作规程,真正把这次创建活动抓紧抓好。各科室的学习创建计划请于5月10日之前报机关工会。

电脑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1 远程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1.1 转变思想。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信息源,是教学中的主讲人,是信息传授者,是知识传递者。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手中的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远程教育给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就不再是信息源。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和导航者。学生知识的获得不再主要靠教师讲授,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讲人,而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者。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是对只用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好书的陈旧观念的挑战,要把这些运用于教学,必须要把学习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固有的教材限制了教师的发展,更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限制作用,不利于我国提出的“培养学生应从应试教育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转变的方针。我们教师只有为自身发展、为学生发展着想,早日掌握信息技术,掌握多媒体的应用,才能使大量的课程资源应用于实际的教学课堂之中。因此,我认为教师应从自身出发,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远程教育引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顺应时代的步伐,不被知识所淘汰。

1.2 努力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要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我们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的操作水准,这是用好远程教育的先决条件。远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关键在我们教师,只有我们教师掌握了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才能把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得灵活自如。对于大多数小学教师来说,计算机水平都不高,有的甚至连基本的windows操作都不会,如何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在教学之余给自己制定一个电脑学习计划,平时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多接触电脑,多学多问,碰到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看书上网查找。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Word文档的编排、演示文稿PPt的应用和制作、Excel电子表格的绘制、文档的下载技术、设备的正确使用等入手,再学习常规软件的安装方法及使用方法。根据自己的能力,可以学习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3D-Max等难度较高的软件的操作与使用方法。这样一来,就会让我们在远程资源的运用上得心应手了。变远程资源为自已教学所需,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2 如何将远程教育运用于小学语文教育

2.1 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准备教学资料。现在,广大农村学校为教师们提供的教学资源以“教学参考书”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受此局限而不能大胆的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但教育平台上的“教学参考”资源能打破教学参考书的局限性和有限性;还能帮助教师走出教学的陈旧圈子,大胆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革新,教给学生实用的语文知识。同时,平台上还有课文背景、作者情况等丰富的辅助资料,减少了教师在备课中烦琐的资料查找过程。平台上的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又比其它资料快捷、方便、直观,所以更具有参考的价值和指导意义,因此,它是每位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首选。

2.2 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远程教育资源利用声、形、色等多种渠道,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形成鲜明的表象,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巩固。而这种资源生动、形象和感染力,大大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他们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欢快、愉悦、充满活力的情趣中获取知识。因此,将语文教学内容制作成生动形象的漫画,配上声音或音乐等。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处理工具,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声形图貌齐全的课件,并加入部分设想。如在《狼和羊》一课中,可将狼如何设想能吃到羊,羊如何能逃脱狼的设想加入到课件中去,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

2.3 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不是说教师将课件在电脑或者DVD上放一下就可以了,而是结合课本和课件进行认真讲解,同时,避免学生在看课件时,只关注课件中的漫画或者声音,而对教学实质不感兴趣等问题。

2.4 利用好远程教育平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校园论坛网,或者利用好教师的博客或者论坛,可根据学生的喜好,将教学中的可拓展学生思维的内容让学生在网上或者书面进行讨论。如学了《狼和小羊》一课,可让学生在网上讨论:狼向小羊扑去,会有哪些结果?学生想出了十几种结果,如:狼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正好猎人经过,猎人用枪打死了狼;牧羊犬赶来与狼搏斗,赶跑了狼;羊妈妈拼命保护自己的孩子,吓走了狼;狼掉进了陷坑;一个孩子正准备用弹弓打鸟,见状射伤了狼的眼睛;小羊被狼吃了,它的爸爸决定复仇,就设计打死了狼……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精神的培养。在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具有充分自由、独立的学习空间,有充足的时间动手动脑,这不断促进学生增强自觉性,培养独立自学能力和自主精神。

电脑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摘要: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教学改革日益出新,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要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满足社会文化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需求,适应中专学生自身素质迅猛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计算机 中专 教学

一、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思维观念和认识的不适应

从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到教师对中专计算机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是模糊的,分不清是以学知识为主还是以学技能为主?按照传统的教学思想关门办学,追求理论知识为主,忘记了中专培养的对象和目标―把中专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线劳动者。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等一系列的不适应。有些管理者和教师不是高瞻远瞩,仍然深受传统的教学观念束缚,对于为了配合计算机教学,需要不断投人资金来建立、改善、维护和升级配套教学设施不可理解和接受。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观点、新的学习要求难以理解,甚至不加分析和思索就予以指责或排斥。

2、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不适应

现在许多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师仍然采用以讲为中心,按照“三部曲教学法”提出问题十解释问题十举例说明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知识影响严重;原本对这门新兴学科充满兴趣和渴求的中专生们,由于这种老生常谈式的教学方法一下变得兴趣索然。

3、教师业务素质的不适应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方面许多计算机教师并非是专业人才,特别是中专、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是转行从教。有些教师年年用的是同一本教案,同一种教法,以致学生上课索然无味。即使是专业教师,他们虽然精通编程,却难以针对这些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中专生进行深人浅出的施教。另一方面,由于WINTEL联盟推动计算机以摩尔定律的高速度发展,这对从事该行业的教师带来了极大压力,加之有些教师由于本身的自学能力、时间、单位环境等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无法提高自身的素质,对于市场上一些IT动态及推陈出新的软件自己也没来得及去接触和认识,仍然用386,486时代的DOS,WPS等老黄历来教学生,这样当然不能培养出合乎时代要求的人才。

二、优化中专类计算机教学策略

1、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课程

中专类计算机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兴趣能促使学生学习进步,成为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内心热爱学习计算机的学生一定能够学好计算机。刚开始让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趣味,展现缤纷的色泽,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学习生动奇妙。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制作计算机科普知识宣传卡片,带学生进行网上冲浪,学习五笔输人法,玩打字游戏等。待学生有了学习基础后,再教学生学习计算机构造、信息存储和表示方法等。计算机教师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度,有些知识要让学生充分掌握,有些知识要让学生粗略了解,激发学生对电脑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迈出进步的步伐。

2、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因材施教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和挖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并因材施教,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要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堂分为基础性和提高性教学环节,课堂讲解基础性知识应占到百分之七十,提高知识讲到百分之三十。在基础知识讲解中重视底子比较差的学生,讲解简单的可以操作的实用知识,让学生能够听懂,懂得操作,针对计算机能力很强的学生,学习好了基础知识以后,要重视掌握提高类知识,并教会她们操作技巧,讲解一些计算机日常处理的知识。另外,作业也可以进行分层设计,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进行上机操作的时候,可以让底子好的学生去辅导底子差的学生,形成学习小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习共同进步。针对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加以鼓励,个别指导,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解决学习难题。

三、中专计算机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1、运用自我效能感策略寻找自信。减少障碍的心理;另外,充分发掘学生的长处,并提供展现长处的机会,进行参与奖励与成功的认可力一式,增加更多学习的成功机会。

2、发挥互助学习与榜样的力量,从同一个平台的起点开始,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结合实际的效果进行评价。

3、加强目标指引,借用名言警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理想氛围。比如,借用名言和名句来增加未来的憧憬,渲染积极向上的氛围;比如,通过目标和理想指引,把握学习力一向,制定现阶段的学习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努力完成每一步的学习任务,增加自信心和对自己未来的责任心。

4、运用自我监控策略自我评价。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自我监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很多细节,比如课堂表现、记忆和复述、课后习题完成、复习与备考等等。自我监控一力一面是对自我学习结果的检验检测,能够不断的查漏补缺,完善学习;另一力一面自我监控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持续的自我监控会不断的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自我评价来自于两个力一面,一种是老师要求下的自我评价,主要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就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实际成绩来评测填写,作为期末或者整体的综合考评的累积;一种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这种比较隐性,主要是以学生的自信和目标完成来做考评标准,让学生适时的自我反省,及时改变提高自己。

总之,计算机教学是个实践性较强的教学过程,又因为当今计算机科学发展非常迅速,计算机知识更新如此之快。这样就要求计算机专业老师在注重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不断更新提高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用科学的头脑探究出行之有效的计算机教学教法,为今后的计算机教学工作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宁.如何优化中专类计算机教学质量[J]. 黑河学刊,2011(11).

[2]邓敏.浅谈中专计算机教学教法[J].科技信息,2012(12).

[3]尹小剑.当前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南昌高专学报,2002(09).

电脑学习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农牧类职业学校;专业学科;开发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扩张建设,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多媒体作品、网络课程、模拟实验、模拟过程、模拟操作等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了课堂上,对课堂教学以及实验分析等学习过程都起到了良好地促进作用。网络让人们远在天涯近在咫尺,零距离的沟通和技术上的交流互动给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使得人们在同一个平台上协同创造和改善,时刻在发展、在进步。在网络上寻找一个主题或是一节课的辅助教学作品,哪怕是一门课或是一系列的作品都可能达到目的,语文、数学、物理等等课程,只要搜索一下,可能就会找到答案。然而,农牧类专业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作品却少得可怜,即便是找到一两个资源,也是制作比较简单、粗糙。其原因:一是农牧类专业课程与基础学科相比,教师的数量少之又少,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作品的能力有限,可供传播、交流、沟通的资源条件匮乏;二是农牧类专业学科的专业性强,开发和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作品不但要拥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底蕴,显然,这样的师资是极其有限的;三是开发农牧类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作品的市场空间较小,软件公司开发这类作品不但缺乏专业技术知识,而且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虽然农牧类专业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作品的设计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已被验证,开发农牧类专业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作品是势在必行的。

一、农牧类专业学科电子教案的设计需求和开发模式

1.设计需求

随着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室的建设逐渐形成规模,每个教室都要配备多媒体设备,这就需要专业学科的任课教师准备电子教案,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学过程。电子教案不是教师备课教案的电子化翻版,而是课堂教学的资源延伸与引用,是通过图、表、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维度,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开发模式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使大部分教师不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都有使用电脑的机会,除极少数的老教师对电脑操作生疏外,绝大部分教师都有电脑的基本操作、利用互联网获取资源和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能力,这就为电子教案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个电脑技术基础之上,学校若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电子教案制作技术方面的培训,有计划地组织电子教案作品制作交流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制作过程,绝大部分教师都能达到熟练制作电子教案的目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软件、图像处理、音频编辑、视频编辑这几方面,使得教师能够根据专业学科的课堂教学要求,合理地选择获取资源的途径,熟练地对所获得的资源进行深加工,制作出符合意愿的电子教案作品,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通过长期的设计实践,教师在专业学科教学中会积累大量的素材和制作经验,逐渐将本学科的电子教案整体化、系统化,形成一个科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作品体系。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会使得这个体系更加完善和科学。

二、农牧类专业学科模拟类辅助教学作品的需求与开发模式

1.模拟类辅助教学作品的需求

在农牧类专业学科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需要计算机模拟技术才能实现的生物过程。胚胎的生长和发育、植物根系吸收营养的微观过程、心脏血液的循环、呼吸的生理机制、家畜的解剖学结构,这些涉及到专业学科的教学内容,要么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微观世界,要么是根本无法看到的生物过程,要么就是需要变化周期非常漫长,无法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短时间内观察到的现象。这些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的参与,通过二维、三维动画的模拟,使学生从模拟世界里看到微观世界的现象,从直观的视觉刺激中发现生命活动的真实面貌,从压缩的时空中感受到生物现象的真实变化。

2.模拟类辅助教学作品的开发模式

模拟类辅助教学作品的开发,要求开发者具备熟练的二维、三维动画设计能力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在开发上会出现缺乏“双料冠军”的瓶颈。

(1)培养“双料冠军”的模式。挑选专业理论和实践功底较深的青年教师进行计算机动画设计技术方面的系统学习。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培养既懂得农牧类专业技术,又通晓动画设计技术的人才,在教学设计上和动画制作的实践上能够结合起来,创作出符合教学过程的辅助教学作品。但实际上很难行的通:一是专业学科众多,派一两位教师学习计算机技术是很难满足要求的,如果人数多了,会耗掉大量的师资力量,影响学校的整体教学;二是动画设计技术不只是简单的几门课程,短时间内就能够熟练掌握的,动画设计不单要涉及到动画设计软件的学习,还要进行相关辅助课程,如编辑技术、美工技术、导演技术等多方面的学习,作为专业课教师,长期系统学习这些内容显然不现实。同样地,选择精通动画设计的教师进行农牧类专业课学习也无法实施。

(2)建立计算机辅助教学资源开发小组的模式。建立由动画设计人员、农牧类专业青年教师组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资源开发小组。

动画设计人员完全不懂专业、专业教师完全不懂得动画设计常识,这样显然沟通起来会极其困难。开发小组要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对所有的专业教师进行动画设计培训,这个层次的培训不需要他们掌握动画设计的技能,旨在令他们了解动画设计的过程和所能达到的功能以及能出现的效果,以便在模拟类辅助教学作品的设计时能够清楚地向动画设计人员表达任务需求和效果描述。

对开发小组内的专业教师要进行比较系统的动画设计技能培训,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和学习计划,使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动画设计,不需要涉及到编程等比较复杂的辅助知识,目的是使他们了解动画设计的效果和规则,通过简单的动画描述,能够完成简单的专业内容动画设计。这些教师将充当动画设计员与普通专业教师之间的“翻译”,协助沟通。

开发小组制订好计算机辅助作品设计的计划,整个计划的实施由开发小组成员协调和合作完成,模拟类辅助教学作品设计开发周期比较长,在大量积累素材和经验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规模化开发的局面,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在积累和整理的基础上系统化。

三、农牧类专业学科网络课件、模拟练习、模拟实习等项目的需求与开发模式

网络技术的进步扩展了教学和学习过程的时间和空间维度,课堂教学、在校学习、生产实践、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结合的学习过程逐步形成。在农牧类专业学科的学习中,课堂上得到的理论知识更多地要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又亟需理论的支持,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组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延伸学生的学习维度。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模拟练习软件和模拟实习项目,以解决实践操作中的变量变化问题。例如植物营养学中的根系营养吸收情况,可以设计一款教学辅助软件,模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微观世界,利用程序的交互控制,学生在用户端口可以控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以此为变量,模拟根系的吸收情况和植物的生长状态,将微观的运动转换为直观形象的宏观现象。这种模拟软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实现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对专业课理论与实践教学都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生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能通过网络访问进行模拟练习和训练,这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和理论知识提高都很有必要。

这一类教学辅助软件的开发难度最大,不仅要有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团队,也要有深厚功底的农牧类专业技术团队的结合,相对来说开发周期较长,需要经过严格的反复的测试,对于农牧类职业学校来说,很难具备设计这种软件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漫长的设计周期实现起来也是不合实际的。设计这种复杂的教学辅助软件还是应该由行业协会或部门联合软件开发公司进行规模化开发,由行业专家提出软件的需求,由软件工程师进行软件的系统分析和设计,再由程序员和动画设计人员等进行实际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强化行业间的沟通和交流,最后形成系统的教学辅助软件。这种开发的成本较高,但在农牧类行业的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

农牧类职业学校的专业学科教学与学习过程迫切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加盟,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这种教学资源极其匮乏,需要加大力度来进行建设。就以上分析来看,对计算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教学辅助作品设计通过职业学校的合理安排和组织,培训和交流,是能够进行一些开发和设计的,但复杂性高、对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的教学辅助软件设计,就要靠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联合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来进行规模化设计和开发了,虽然投入成本较高,但长期的效益却很显著。

参考文献:

[1] 陈代忠.多媒体教学与信息资源整合的思考[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7).

[2] 庞富林.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新课程.中学,2010,(7).

[3] 殷锋社.个性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研究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0,(9).

[4] 伍璐.对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探讨[J].电脑学习,2010,(4).

电脑学习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兴趣、赏识教育

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一年级的电脑启蒙需要教师自己安排课程,为了今后信息技术课学习的系统性,课程安排主要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一年级孩子好奇心重,如何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来学习电脑。安排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的考虑问题: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如何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来安排课程?孩子们的兴趣有哪些?布置什么样的课堂练习能提高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怎样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答案,只有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安排教学。

一、课程设置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校,首先要养成学生们上机的良好习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在课程的安排上以熟练鼠标操作为主,可适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安排键盘认识课程。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坐不住,对于单调的练习易厌烦。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穿插播放一些Flas、动画片,即让孩子们得到了放松,也让他们深刻感受到电脑的魅力。

熟练鼠标后安排了《金山画王》软件的画图课程,学生们认识的字少,主要强调工具箱的工具有哪些,怎么选择这些工具来画图,然后由学生们自己练习画画。学生们已经会用鼠标选择颜色了,如果讲的太多,学生反而失去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画出自己心中的图案,反而更能激发起他们“用”电脑的兴趣。学生有自己的个性、独特性,要鼓励孩子们说心中所想,画出心中美丽的图片,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创造欲。为了给学生制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播放一些轻音乐,在音乐中上机练习,畅游信息海洋。课堂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益智游戏,即放松了学生,也保持了学生用电脑的兴趣。

小班教学中,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表现机会。创造一个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良好氛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一会儿操作,一会儿欣赏与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一会儿围在一起热烈的讨论。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积极性大大的被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要不断更新,除了分组教学这一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外,音乐陶冶、影视欣赏、成果展示、多媒体运用等都可以在教学中适时的采用,提高教学效率,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程整合

游戏是电脑教学中的好帮手,可以帮助学生练习鼠标、键盘,但对游戏的选择要十分重视,不能让学生玩游戏上瘾,认为电脑课就是玩游戏的课程,要注意把游戏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联系在一起,即玩了游戏,练习了电脑课的内容,也加强了其他学科知识的应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也就是说要提倡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小学一年级的教学也可以很好的将电脑课与各学科整合起来,《金山画王》的使用,就是与美术课的整合,美术书上的图片可以拿来在电脑上完成;与语文课的整合,可安排一些课文添加上丰富多彩的图片,制作成Flas给学生欣赏,边念儿歌边欣赏动画,在欢乐中体验电脑带来的乐趣;数学可以做成一些加减法、排顺序等Flash游戏,让学生享受了电脑学习乐趣的同时,也加强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整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继续深入,加强与其他学科老师的教学合作。

三、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抱怨孩子没有学好,只会让孩子在抱怨中越来越坏。

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小班化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所在,针对每个孩子来制定学习计划,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喜欢填充颜色,有的则喜欢玩鼠标拖动游戏,可根据他们的兴趣来练习,不强调学生完全按老师安排去完成课堂任务,对学生的一点点成长都要予以肯定。正确理解赏识教育中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只有真正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研究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对学生们一点点进步都要赞赏,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哪怕只是他学会了单击鼠标,我们也要给他表扬,他对后面的操作就会更加有信心。如学生通过双击打开了‘我的电脑’他们自己会拍拍手表示很高兴,我也拍拍手来表扬他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一年级的孩子喜欢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己用电脑,而不去看别的同学的作品,有时一个同学完成了一张图片的绘制,鼓励他邀请身边的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图片,对画的好的同学奖励一个小礼物,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其他学生也争先恐后的去展示自己的作品,认真去修饰图片,使他们的表现欲得到满足,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创新教育

现在上课用的多是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对课件进行演示,学生通过课件了解学习任务,掌握知识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如在画图的时候,先利用课件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画图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演示如何利用工具画出一张图片,学生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了,对画图软件感兴趣了,教学任务就能更好的完成。

画图时,基本的使用工具都讲解了,那‘仙女袋’的工具就由学生自主学习,操作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课程结束前,再强调讲解学生们易犯的错误,加深记忆。开始是模仿老师的画,最后再设计画出自己心中的画。一年级学生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们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在儿童教育中要做到‘五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双手、嘴、头脑、时间、空间。”在电脑启蒙课上,我们也可以考虑做到这五大解放,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多多动手去实践,用自己的嘴巴说出他们的作品,多去欣赏同学的作品,多多交流制作作品的经验,而不要禁锢他们的思想。

在欢乐中教与学,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孩子在一个鼓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会更加有自信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争取能看见他们的长处,发挥他们的优点,来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

小班化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用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去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摸索探究。

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调用一年级孩子互助、互评的积极性,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质疑、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以及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试想,由于小班教学孩子人少,可以通过开火车,找找哪个小朋友画的最好的活动来互评图片。评一评今天谁是最认真的小老师,来激发互助关爱的精神。这些都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能突破的地方。

电脑学习计划范文第8篇

如何评价“电子书包”项目的成败

我们不得不证明用“电子书包”技术替代传统技术之后,在对教学意图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有明确的“增值”,否则“电子书包”作为一项高成本、高投入的技术就难以自圆其说了。

就形式而言,成功的“电子书包”必须能让学生使用电脑“常态化”,如果定量地来衡量的话,那么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电脑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应低于1小时。学生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累计学习的时间超过10小时,如果说“电子书包”是一项有用的技术的话,不要说1个小时,学生每天使用3个小时都不为过。当然这仅仅是从“电子书包”技术的有效性来谈,至于长期使用电脑对学生身体有没有不良影响,那是另外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那么从目前应用的情况看,前面提出的标准远远达不到。比如在课堂上老师抛出一个选择题,让学生在电脑上做,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由于选择题信息量少、综合性差和教学效率低,所以老师很少在课堂上把选择题作为例题来讲,而大量采用的是计算题、证明题和综合分析题等主观题型作为例题。有的软件允许学生在电脑屏幕上书写推演步骤或计算结果,然后通过无限网络把结果提交给教师。问题是教师上课收齐全班学生的答案之后来干什么?是要在上课的时候批改学生的答案吗,还是要把学生一个个的答案依次展示给全班学生看呢?这都不可能!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关“电子书包”的很多应用和很多场景都是预先设计好了之后,在领导或专家来考察时的公开课或示范课上秀一下,完了之后就再也不用了。这就是所谓的无法“常态化”,这就说明“电子书包”技术的应用策略与教学实践中的有效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是两张皮。所以考察一项“电子书包”技术,听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连续跟踪一天、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就内容而言,我们不得不证明用“电子书包”技术替代传统技术之后,在对教学意图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有明确的“增值”,否则“电子书包”作为一项高成本、高投入的技术就难以自圆其说了。现在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看着每个人自己的电脑朗读课文,这与看着课本朗读有多大区别?有的“电子书包”项目想到的就是往电脑中装资源,装入海量的题库,装入各种导学资料和重难点评析,这与买书来看又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技术运用就没有产生“增值”效果。有人认为,有了“电子书包”之后,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喜欢让学生向前看,看老师、看黑板、看电子白板,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和表情,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听课的状态和理解的程度。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手里有了电脑之后的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很难掌控。所以,新技术在运用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它可能带来的“负增值”。

目前很多试点项目的“电子书包”是政府和学校买单,长远来看“电子书包”更多的应该是家长掏腰包,如果我们无法证明“电子书包”能带来超高价值的教学应用的话,那么“电子书包”恐怕走不到那一天。

“电子书包”应该干些什么

“电子书包”是做给学生用的,无论从“电子书包”的技术特点来看,还是就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容而言,“电子书包”最适宜介入的就是“评测”这件事情。

什么样的事情学生需要每天使用电脑1个小时、甚至3个小时以上呢?这就需要分析学生每天做的事情。学生每天只做两件事情,一是“听讲”,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电脑和网络介入学生角色的空间非常有限。虽然我们提倡让学生在网络上开展自主性和探究式的学习,但在国内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学,最多只是一些松散的和零星的改革尝试,很难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如果主要面对这些偶发性质的教学应用,“电子书包”技术显然是无法成立的。学生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评测”(或称为体检),包括随堂练习、家庭作业、各种考试、周末试卷和假期作业等等。这件事情就不是一种偶发事件了,学生天天做,除了“听讲”每时每刻都在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常态”。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学生在“评测”环节中的学习行为是分散的和独立进行的,这种工作方式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问题的脉络就非常清晰了,“电子书包”是做给学生用的,无论从“电子书包”的技术特点来看,还是就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容而言,“电子书包”最适宜介入的就是“评测”这件事情。

“电子书包”催生教学信息化的新时代

由于手段落后,评测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大量流失,使得教学工作处于一种“乏信息”的状态,学生和教师都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评测”手段进行改革,让电脑和网络参与到“评测”过程中来。

有人说你全部是作业和考试,这不是应试教育吗?其实不然,我们来证明一下“评测”环节的意义和作用。为此,我们首先分析一下一个医生看病的过程。病人到医院看病首先要做体检,化验、B超和CT等等,根据检验结果医生判断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病人还需要多次复诊和复检,所有的信息都记录在案,形成病人的病历本。医生根据复诊和复检的结果来了解病人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所以说医生看病是一种“信息化”的过程。医生看病每次只看一个病人,因此医生看病的过程明显带有“个别化”和“差异化”的特点。如果不管病人是血压高还是血糖高,先全部都吃降压药,然后再全部都吃降糖药,那是什么后果!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体检”这个环节,现代医学就根本不成立。

学校的教学工作恰恰相反,采用的是“群体教学”模式。虽然也有“评测”(体检)的环节,但是由于手段落后,评测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大量流失,使得教学工作处于一种“乏信息”的状态,教师的教带有大量的计划性和经验性的成分,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含有大量多余的和无效的成分,学生和教师都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评测”手段进行改革,让电脑和网络参与到“评测”过程中来。在电脑批阅学生的作业和试卷的过程中,自动获取信息,并据此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形成教学评价,指导教师接下来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教师课余的工作不再是埋头批改作业和试卷,而是通过电脑和网络调阅学生学习的“病历本”,调整和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且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个体,进行督促和指导。学生不再执行教师统一布置的作业指令,而是在电脑自动设置的学习计划下,完成电脑为其自动生成的作业任务,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针对性,更为高效。这样,教学工作就和医疗工作一样,“信息化了”。

一方面“电子书包”最适宜介入“评测”环节,另一方面“评测”环节又必须依靠“电子书包”才能完成相应的技术改造,两者可以说是一拍即合,结合得天衣无缝。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评测”是“电子书包”的核心功能。当然,“电子书包”还应该有很多的应用,但从目前国内的教学环境看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评测”将是“电子书包”最有价值、最具可操作性、最有说服力和最能为各方当事人共同接受的教学应用。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可能会是很困难的,而“电子书包”的命运就取决于大家在遗忘“电子书包”之前,能否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

现在“电子书包”项目一启动,就想到选购各种教学资源装满“电子书包”,这种做法肯定会造成很大的隐患。根据笔者的判断,就目前而言,能够支持“电子书包”常态化应用的教学资源根本就不存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前,“电子书包”在后,因此现有的资源根本就不是为“电子书包”技术设计的,否则在“电子书包”出现之前这些资源就应该有丰富和厚实的教学应用,难道过去一直没有用起来是因为学生的电脑不够轻和不够薄吗!

“电子书包”的技术核心是网上作业和教学评价

最关键的是在改的过程中挖掘和获取作业和试卷中的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各种错误、缺陷和问题,记入学生学习过程的“病历本”中,据此对学生形成科学的评价。

关于“电子书包”还有另外一个倾向,就是想得很杂、很多,想把凡是与学校、学生、教师和电脑有关的事情全部加到“电子书包”的头上。一件事情该不该让“电子书包”来做,从逻辑上来讲,应该看看传统书包中有没有这个内容。当然,让“电子书包”技术多做一些事情本无可厚非,但是要分清楚轻重缓急,分清楚什么是主干、什么是枝叶,什么是皮、什么是毛,否则“电子书包”技术的主体功能还没有建构起来,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分散精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就现阶段而言,“电子书包”必须面向教学工作的主体,面向学生学习行为的主体,只有这样“电子书包”才能落地生根,才能为广大的学生和家长所接受,家长才会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以上探讨的是“电子书包”的应用策略,接下来就必须找到与之相配套的技术平台。要用电脑和网络来改造“评测”技术,就意味着要让学生用“电子书包”来做练习、做作业和考试,特别是必须能让“电子书包”来批改作业和试卷,否则只做不改,或者学生做了老师改,那毫无意义。不仅仅要改,最关键的是在改的过程中挖掘和获取作业和试卷中的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各种错误、缺陷和问题,记入学生学习过程的“病历本”中,据此对学生形成科学的评价。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作业和试卷光改ABCD选择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能自动批改包括计算题、证明题、作图题和表格题等在内的各种题型。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获得了突破,笔者所在的西南交通大学已经研制成功了国内唯一的一套“智能型远程作业和考试系统工具平台”(DIGS),又称“智能评测系统”。该平台已成功运行了8年,在“评测”手段的整体性改造和推进教学信息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效。

其实“电子书包”的厚薄和轻重并不重要,我们提倡给中小学生“减负”,减轻学生背负的物理重量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减轻学生课业和心理上的负担。我们将电脑用于学生的学习,让电脑模拟教师的人脑,去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和问题,实现“1对1”的“个别化”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真正达到为学生“减负”的目的。

电脑学习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在线学习;成人学习;学习积极性

一、引言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日益增加,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与技能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成人对学习的需求多数通过在线教育途径来实现。成人在参加在线教育时往往面临更多困难,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也就成为了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结合实践案例浅析一二。

二、为什么要提高成人在线学习积极性

成人学习者自身的特点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客观方面:成人学习者基本为在职学习,日常工作忙碌、压力大,而且年龄也普遍较大,通常已经结婚、育有子女。他们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花费了大量的个人时间和精力。而且,成人学习者通常已经很久不接触系统化学习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受互联网时代碎片化信息影响较大,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一项学习。主观方面:他们的学习欲望普遍不强:有的是被单位委派参加学习,没有内在动力;有的虽然是自愿参加学习,其自身及单位通常对学习成果没有硬性要求,学习过程中易出现懒散态度。所以,提高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线教育也不同于传统面授教育,师生分离、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是其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如:在非面对面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孤单感时;在使用某种新媒体时产生的陌生感或遇到技术障碍时;在无人监督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惰性时等。

基于上述原因,提高成人学习者在在线学习中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将会影响教学质量、学习效果,甚至导致辍学。

国家开放大学和英国开放大学合作推出的“网络教育从业人员培训”,在提高成人学习者在线学习积极性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尝试。该培训项目由学生支持服务(Student Support)、在线学习辅导(Tutoring Online)和在线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三门课程组成,全部基于MOODLE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课程教学充分利用基于建构主义的MOODLE易于操作、互动性强的特点,将教学活动整合到课程设计之中,通过多种活动模块为教师及学习者提供了完整的互动式教学环境。每门课程的学习周期约为6周,每周的学习时间不低于10小时,全部采用在线业余学习的形式。主要学习方式有参加在线讨论、独立或通过WIKI协作完成相关主题活动及作业、撰写课程论文等,评价引入形成性考核方式。2009年9月正式开班至今,该项目共开设81个班次,累计培训1855人次。后文将结合该培训的实践经验分析提高成人在线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三、如何提高成人在线学习积极性

(一)保持线下联系与沟通

在线学习的方式对大多数成人学习者来说,还有一定的陌生感。所以,应适当增加线下的联系与沟通,用学习者熟悉的方式,消除他们的陌生感,拉近心理距离,这不仅是对线上教学的一种有益、有效、适合国情的补充,更是提高学习者积极性的有效方式。

在“网络教育从业人员培训”的教学组织过程中,一般课程通知通过电子邮件和平台内信息发送,在此之外,课程导师和教务管理人员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设置了提醒服务。在开课的第一周内,教务管理人员会监控学员登陆教学平台的情况,对开课以来一直没有登陆过的学员进行电话提醒。每当临近课程作业提交时限时,课程导师会利用短信、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等多种方式提醒学员。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导师也会随时监控学员登陆情况,对长时间未登陆的学员进行电话沟通,如遇到生病等特殊情况时,会言语安慰及鼓励,并适当调整其个人的学习计划。这些线下的联系与沟通,让学习者打破了既有概念――“在线学习是无监督、无伴随的学习”,更加愿意积极的投入学习中来。

(二)设置破冰活动

在线学习的特点之一就是师生间、生生间互不见面,这会令学习者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容易激发学习者的逃避心理,影响学习积极性。只有在课程初期有效的拉近彼此沟通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才能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保障后续学习的顺利进行。

破冰活动是一类打破学员之间的不熟悉,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活动。破冰活动一般安排在初建团队时期,其功能在于帮助各成员之间加深了解、增强沟通,并帮助团体建立起安全、温暖的团体氛围。[1]

“网络教育从业人员培训”就将破冰活动很好的融入到课程活动设计中。在课程的第一周中,辅导教师鼓励大家到“社交论坛”中发帖进行自我介绍(包括但不限于性格、爱好、工作等方面),并且设定三道有关自己的正误判断题,三题中只有一个陈述是正确的,让大家猜哪一种关于你的陈述是正确的,并且出题者可以自愿给予猜对者一个小小的奖励。活泼的形式、多样的问题、轻松的氛围,迅速吸引了学习者的注意力,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让大家逐渐习惯了发帖参与讨论这种学习方式,减少了面对电脑学习的陌生感。

(三)辅导教师限时回复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或遇到困难时,非常需要教师的及时回应与帮助,不仅是对学习内容的解答,更重要的是对学习积极性的维护。在线学习有很多时候并非实时教学,教师对学习者的提问往往不能做到即时回复,但对回复时限应有明确要求。

对于教务方面和技术方面的问题,“网络教育从业人员培训”项目组规定相关人员应在24小时内(遇节假日顺延)对学习者需求进行响应,不能即时解决的问题,要求工作人员尽快处理完毕后主动联系学习者告知结果。这类问题往往是阻碍学习者进行学习的,越快解决则越少耽误学习进程,也会令学习者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程内容的学习中。

而对于学习内容探讨方面的问题,项目组则规定了更加宽泛的时限,即辅导教师应在48小时内回复。时限更加宽泛,主要是考虑到应留出时间鼓励学习者进行独立思考与主动学习。成人学习者多已习惯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遇到问题就依赖教师的帮助。如果留出一定时间,他们就会在等待过程中主动寻找相关资料或进行独立思考。同时,班级内其他同学在看到该问题时,也会引发思考,甚至贡献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随后教师再回复时,可以对大家交流的内容给予肯定,并引导大家进一步思考。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课程设计多样化

在线教学过程持续时长较长,教师也无法通过声音、表情等吸引学习者,成人在职学习的惰性会逐渐体现,仅靠课程的文字资料很难引起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只能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来弥补不足。

课程内容的形式多样、平台设计的色彩明快都可以从视觉及心理上抓住学习者。“网络教育从业人员培训”保持了Moodle平台的一贯简洁风格,一级页面只突出课程的主干内容,没有过多的图片装饰,这样更容易集中学习者的注意力。该培训课程内容虽以文字为主,但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辅以音频、视频、动画课件、WIKI百科、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以增加亲切感、提升互动性。而且每周以不同形式呈现学习内容,有效的避免了枯燥感,让学习者更有积极性投入其中。

(五)善于利用精神激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要实现“激励、唤醒和鼓舞”的目的,必须依靠情感教育的力量。[2]而且成人学习者自尊心也强于孩童,他们更担心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自己对知识的不理解或工具使用不熟悉而出丑或出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不断肯定或进行精神激励,是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方式。

“网络教育从业人员培训”的辅导老师们,通常会在其任教的班级中,评选每周之星,并为激励更多学员将每周之星细分为:活跃之星、贡献之星、分享之星、互助之星、反馈之星、反思之星、创新观点之星、结合实践之星、本周新秀之星等等,以此来鼓励表现较好的学习者继续保持积极性,并激励其他学习者迎头赶上。有了这些精神激励,学习者积极性明显提高,上线率可达100%,发帖率也有明显上升。

四、小结

综上所述,提高成人在在线学习中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方式也涉及教学设计、教务管理、情感激励等多个方面。但仅仅通过这些辅助手段还是不够的,更需要关注课程内容本身与成人学习者需求的吻合度,从根本上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如何开发出切合成人学习者需求、适合在职业余学习的课程,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 陈全英,徐宪斌. 新形势下教师培训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继续教育研究,2014,6:78.

电脑学习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网络课程 设计 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学以其无可比拟的开放性、灵活性、交互性等优势走进传统教学,而设计和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可以更好地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教育技术”作为面向基础教育中在职教师、高师院校,以及综合大学中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主要使学习者了解现代教育理论,掌握如何更好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促进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设计和开发“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网络课程,对于教学者有重要的意义。

1.网络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1.1网络课程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课程的定义很多,下面给出比较有影响的四种定义。第一种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Web的课程,即在因特网上通过浏览器来学习的课程;第二种定义:网络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与学理论的课程;第三种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第四种定义:网络课程是指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

以上四种定义都有其各自的依据,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何克抗教授在上述四种定义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综合,得到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网络课程的定义:“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1]

1.2网络课程的特点

网络课程主要用于网络教学,体现了网络教育的优势。我们通过总结目前在网络技术基础上开发设计的网络课程,可以发现网络课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2.1.基于Web的特征

目前,许多教育机构都在网上开设了很多网络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基于Web的。用户学习这些网络课程时,只需用WWW浏览器来访问远端的WWW服务器即可。

1.2.2开放性

网络课程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开放和对所有学习者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表现在各个知识点之间可以跳跃或进行超文本、超媒体链接,而且教师或系统资源管理人员,能根据需要随时更新或充实教学内容。

1.2.3交互性

网络课程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具有交互性,这种交互性主要表现在不仅可以进行人机交互,而且能够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身处各地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对教师进行提问,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答疑,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时空限制。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设计

2.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前台模块

该课程的前台模块包括登陆模块、教学管理模块、网上答疑模块等子模块。

2.1.1登陆模块

通过注册,系统获得学习者或教师的相关资料并存入数据库;通过登陆,并对身份进行选择,可以进入学生主界面和教师主界面。

2.1.2教学管理模块

教学管理模块是对课程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用于公布该课程的课程要求,主要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块了解到课程的学习要求、知识重难点,以及学习阶段、步骤,教学信息安排;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2.1.4讨论答疑模块

网络课程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讨论答疑模块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可以随时关注学生交流的各种问题以便恰当的进行指导,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学生的协作学习。

2.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后台功能

2.2.1学生模块

①个人基本信息:用户名、密码等的修改。

②个人消息:用户可以收到最新的教师通知、教务通知,以及其他学习者发送的消息,也可以发送消息给教师或其他学习者。

③协同学习(短消息):这个环节是模拟传统教学中的协同学习设计的,每个成员都连接上发送短消息的超级链接方便小组成员间的沟通和了解。

④网络资源平台:网络资源平台用于学员临时收集一些小的应用程序、图片、Word文档等资料,直接从网络资源平台下载使用可以避免使用互联网进行重新搜索。

2.2.2教师模块

①教师基本信息管理:教师姓名、密码等的修改。

②通知公告:给学习者关于教学和课程的各种通知信息。

③教学内容:登陆后教师可以添加修改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不断进行更新,遇到新的教学情况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④学生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之间互动的内容,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心理,调整课程,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⑤资源管理:教师可以将一些学习时用到的程序或图片等上传到这个平台供学生进行下载使用,实现教学资源的快速共享。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开发

3.1开发技术

本网络课程可在单机、局域网,以及Internet环境下使用,在技术上主要是运用Dreamweave和Asp数据库等来实现。

3.1.1Dreamweaver是目前网页制作比较流行的工具,深受广大使用者的欢迎。为增强教材的交互性,利用Dreamweaver编写HTML语言,将多媒体要素嵌入完成本网络课程。

3.1.2动态服务器页面ASP(Active Server Pages)支持基于IIS上的服务器端脚本,并且完全支持VBScript和JavaScript,具有程序和外观分离、浏览器独立、易操作性特点。可创建功能强大的、可塑性强的Web程序。本网络课程正是使用了ASP支持数据库连接的技术,增强了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

3.2技术实现

3.2.1用户注册

第一次登陆的新用户都要首先注册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选择自己的身份,由于是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最好可以用实名注册,以便师生相互了解,促进学习。登录模块主要是对学习者和教师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认证。

3.2.2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要筛选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各种文本、动画、视频等媒体素材,媒体的整合要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并且要注重超链接的科学合理。

3.2.3在线讨论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学习者,通过在线交互,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向教师和其它学生进行提问,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4.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设计首先要充分考虑该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网络教学的优势解决传统教学中问题,并对网络课程的前台模块和后台功能进行系统设计。

4.1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可以运用网络的超链接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的叙述形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2在该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思考练习模块没有充分考虑评价反馈的重要性,及时的评价反馈能够强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这点需要在后期的开发中进行完善。

4.3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网络课程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网络课程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经常对网络课程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其不断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6-21.

[2]张丽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3):140-142.

[3]蒋家傅.网路环境下的《教育技术教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6):56-59.

[4]戴仁俊.《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78-82.

[5]欧宇,陈子森.现代教育技术下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初探[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18-20.

上一篇:口腔学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瑜伽学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