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概述范文

时间:2023-11-03 17:35:35

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建筑概述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推广;要点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2-0075-03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国家面临严重的资源和能源危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传统建筑行业弊端大、耗能高、浪费资源,造成资源短缺现象。同时施工过程中大量排放给环境带来严重压力,使我国经济发展严重受阻,不利于国民经济增长,人民幸福感普遍下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产生解决了传统建筑带来的危害,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减少污染,释放环境压力。

1对绿色建筑的解读

绿色建筑并不单指“绿色”,而是一种观念和意义上的健康h保象征,它是指在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建造一种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一种新型建筑。这种建筑可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态环境危害,给人们创造舒适健康的空间。在绿色建筑过程中,低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了污染,对雾霾、全球变暖都有一定积极影响。

2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

2.1地理环境、材料选取的设计要求

首先是取址问题。在选址之前,要测定土壤成分,是否存在有毒物质,地下水含量、纯净度,地磁强弱等;其次是材料选取。要尽可能选用天然材料,加工过程少,添加成分少,人工材料要经过检测,确保对人体、环境安全;最后是地理方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考虑地形、地貌、主导风向、正午太阳高度角、水源、绿地、阳光、空气、水等自然资源,尽可能采用可再生资源,减少耗能。选址后要进行实地勘探,做好测量,结合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进行分析,避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减少热岛效应的产生。总之,要做到自然和谐,绿色环保,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减少生态环境压力,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友好结合。

2.2对建造单体的设计要求

建筑物的形状会影响建筑耗能。进行单体设计要设计好建筑外形,减少外形面积,减少楼层高度(楼层过高易形成热岛效应,不利于污染物的排出);决定门窗走向时要根据通风通光情况而定,室内采光条件好也可以降低耗能(减少光污染,节能环保);外墙要选取节能效果好的材料替代泥土砖,比如导热性好,增加墙内保温材料的使用,冬暖夏凉最佳。注意在单体设计前要做好设计方案,建筑结构和设计要尽可能多,可变性强,弹性空间大。

(1)建筑形状与建筑耗能。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体积比对于建筑的热工性能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曲面建筑的热耗要小于直面建筑的热耗,分散的布局比密集的布局热耗大。表面形状、楼层高度对耗能都有影响,最好采用规则的形式建造。

(2)采光条件与耗能。现代化家居设计对室内明亮度有较高要求,将室内光线调置好会减少对灯光的依赖度。需要注意的是,房屋建造外墙要满足采光、通风良好,减少对家电的依赖,利用墙板采光控制室内温度。

(3)增加设计弹性。增加设计弹性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可通过建筑结构和设备增加灵活性提高住房的可变性。比如在厨房留出充足的管道空间,利于排水或其他设施安装,方便户主入住后的装修;增加楼梯的可生长性,比如预留量、楼板承重、周边预留地等;延长家具的可变性,包括管道空间等。

(4)资源节能设计。多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光能等可再生资源,节约利用煤、石油、天燃气等不可再生资源。

(5)科学智能设计。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涌现了大批智能化建筑,其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等情况自动调节空调量,正真做到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2.3建筑户外植被空间的设计要求

前面说到在建造时要考虑到地形地貌等自然综合因素,除了对于建筑物单体的设计外,还要对户外进行一定的勘探考量,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户外土壤要肥沃,有利于大面积绿化,增加植被覆盖率,通过植被水分蒸发形成湿润、凉爽的环境。周围增加乔木的种植量,减少路面吸热,提高空气含氧量。目前最常见的环境绿化主要有小区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对于小区周围,用草坪和石子替代水泥路面,辅之乔木,还原一个原生态住宅区。多数小区采用水泥铺路,其不利于净化空气和雨水排放,渗透性极差。立体绿化是引入“土地空间化”概念,主要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常见的有在强烈阳光直射的墙面爬满绿色藤状植物,通过植物来避免阳光直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保持室内温度稳定。丰富的植被有利于净化空气、愉悦身心,在美化环境的同时给住户带来亲近自然的享受,尤其对老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

2.4建筑材料节能环保的设计要求

(1)节约环保化要求。节能环保是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对建筑物进行节能环保设计时,要考虑材料耗能性问题。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降低耗能、减少排放。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外形设计要充分考虑如何做到节能。建筑材料的选取也要尽可能就地取材,减少搬运过程中的磨损,减少运费和投入成本,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除此之外,要考虑到建筑材料对人的影响,确保住户的安全,选用材料必须是无毒无危害、低耗能、低污染的产品。采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替代非可再生资源,不仅对住户的身体健康有好处,也节省了住户的生活成本。比如通过墙面植被绿化和通风走向来稳定室内温度,通过自然采光和太阳能热水来减少用电成本等。

绿色建筑概述篇2

1.1绿色建筑概述。目前关于绿色建筑在国内外没有统一的定义。在上世纪中叶,意大利建筑师索勒瑞首次将“生态”与“建筑”两个词合称为“生态建筑”他认为生态建筑是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当地的环境特色与相关的自然因素,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任何环境因素作用,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素循环,确保生态体系健康运行。这便是绿色建筑理念的雏形。国内学者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也各略有不同,定义各有独特之处,但万变不离绿色建筑是具有可持续性质的,都是基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上提出建筑业的可持续性,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架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

1.2绿色建筑的特点。在上文中已经给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从概念可以看出其所包含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它主要强调建筑对环境影响在时间上的意义。建筑的寿命通常涵盖从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的过程,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要做一个全时间段的估算。考虑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局限在建筑时间。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概念还应在上述的基础上向前、向后,往前从建筑材料的开采到运输、生产过程,往后到建筑拆除后垃圾的自然处理或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这个周期的拉长意味着在原材料采购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就进取材减少运输能耗,生产工艺的改进或淘汰,建造就要高瞻远瞩的选择可循环再利用的建材。因此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在建筑的前期建造过程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1.2.2建筑根本的功能需求。健康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节约不能以人的健康为代价。强调适用,强调适度消费的概念,决不能提倡奢侈与浪费。

1.2.3建筑要节约资源、与自然和谐共生。因为发展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所以必须实现资源节约型发展与环境友好型发展。

2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

绿色建筑评价应必须是客观的,是真实可靠的,同时,也必须要对那些建筑的拥有者有较大的吸引力,使他们看到关于环境方面的指标能得到较积极的效果。以下对此作出见解:

2.1建立好评价模型和体制。以往的方法只包括那些客观的、科学认可的和可以被验证的问题。如果要增加一些目前还较难准确定义的操作领域,则在评价上还需要更多地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对于定性和定量评价的份量应该具有相等的程度,如果具体操作中难以达到的话,则最好排除量化评价,而依靠描述性的评价。一些定性打分指标非常模糊,它们不能作为量化评价的一部分,但可以作为描述评价的一部分。因而,绿色建筑体系迫切需要现代科学评价方法作为实施运作的技术支撑,建立好评价模型和体制。

2.2模糊综合评判与人工神经网络评价并用。模糊综合评判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考虑与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对其所作的综合评价。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对绿色建筑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模糊数学的有关理论进行绿色建筑评定可以克服现今评定方法和手段的一些缺陷。在数据处理方面,模糊数学让模糊事物不加截割地进入数学模型,充分利用中介过渡的信息,最后在一个适当的阈值上进行分割;在客观评价方面,可以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定的结果更为客观、可靠;在人自身的模糊特性方面,利用模糊数学进行绿色建筑评定原理与人自身的模糊特性相吻合;效率高,能减少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人工神经网络是由于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大规模并行处理能力,从而使许多学者致力于将其引入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误差反传前馈网络是典型的前馈网络,其算法的基本思想是: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三层或三层以上的阶层神经网络。上下层之间各神经元实现全连接,网络按有教师示教的方式进行学习,当一对学习模式提供给网络后,神经元的激活值,从输入层经各中间层向输出层传播,在输出层的各神经元获得网络的输入响应。在这之后,按减小希望输出与实际输出误差的方向,从输出层经各中间层逐层修正各连接权,最后回到输入层,故得名“误差逆传播算法”。随着这种误差逆传播修正的不断进行,网络对输入模式响应的正确率也不断上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绿色建筑综合评价的原理是:把用于描述绿色建筑的特征信息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将代表相应综合评价结果的量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用一些经传统综合评价取得的成功样本训练这个网络,使它所持有的权系数经自适应学习后得到正确的内部表示,训练好的网络即可作为绿色建筑综合评价的模型。在对绿色建筑的评价上综合运用上述二种方法,必然收到满意的结果。

2.3强制立法促进绿色建筑评价。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有关标准还处于推荐阶段,应考虑强制立法,从而进一步规范绿色建筑经济的市场运作和发展,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立法与强制性条文的主要实施对象应首先着眼于示范区域与示范建筑,从经济水平较发达城市中的示范工程开始,逐渐扩大绿色建筑的影响力;其次,强制推行绿色建筑适用技术。如选择适合本地的各类技术(如外遮阳、自然通风与采光、太阳能光热利用、透水地面、雨水利用等),推荐节能材料使用。以上各条都可通过立法手段推广,以及提升为强制性条文予以确定,通过技术审查和行政许可的方式具体落实实施,全面提升我国建筑的技术内涵,从而大力推动我国绿色建筑业发展壮大,同时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

3对该问题研究的意义

绿色建筑概述篇3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设计思路

一、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1、何为全寿命周期

所谓全寿命周期,指的是建筑设计单位以及人员在进行设计构思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设计产品本身的结构、功能以及外形进行设计,还需要在此过程中加强对于建筑建设每一个环节、阶段的考量,并实现对于设计产品的生产、营销、使用、养护、回收等环节的设计以及构造。一般而言,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于这一概念的引入,能够有效的促进建筑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现建筑设计的可靠性,促进相关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取得。

2、绿色建筑设计概念

一般来说,绿色建筑设计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之内,对建筑建设所需资源的整合以及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实现资源的节约,促进更多的环保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取得。总体而言,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技术操作人员加强对于绿色经济体系为主导,继而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可靠性、生态性较高的“绿色”建筑。

二、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了进一步促进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作业的有效开展,以及设计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需要技术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遵循相关的原则。关于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科学性原则

一般而言,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科学性原则的遵循。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其能够在一定的经济、能源条件的限制下完成相关的操作。总体而言,绿色建筑设计在开展的过程中,只有加强对于设计的经济性的考量,并对设计方案、图纸,建筑空间布局、技术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的保障,才能够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其功能以及价值,实现建筑行业朝着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适用性原则

在此原则之下,设计人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建筑的能源节约以及各项功能发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建筑住户个体需求的考量,继而确保相关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适用性,利于相关效益的取得。

3、环保性原则

在进行面向全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作业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除了上述的两点原则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于环保型原则的遵循。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确保建筑的能源消耗、排放,建筑的功能与以及环境的构造方面,需要确保其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再是的设计操作过程中,需要着眼于能源的同收利用,提高建筑能源及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

三、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措施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理念的不断转变,使得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加强了对于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的设计以及构建。关于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措施,笔者结合了相关的工作经验以及研究著述进行了分析,其具体内容如下。

1、善用再生资源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发展、运行的过程中存在这样严重的能源消耗问题。为了有效的改变这一局面,促进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加强对于再生资源的使用。在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作业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可以依据实际的建筑环境使用不同的可再生的资源,诸如太阳能、风能等。通过使用可再生资源可以起到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

2、合理选购建筑材料

在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加强对于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以及运用,并尽可能的使用可循环利用、环保的材料,诸如使用不含甲醛的地板,进而减少对于大气环境的污染,此外在管道的选择上,可以使用塑料金属复合管,这种管道具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使用环节中不生锈,无污染。选用具有上述性能的材料,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垃圾,并且由于材料的环保性,使得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

3、建立健全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制度

目前,我国的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作业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在实际的运行以及发展过程存在着普及度较低的状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使得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标准以及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利于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此,设计单位以及人员在进行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各类设计操作标准量化,从而方便了设计人员的借鉴以及参考,促进设计作业的有效开展。不仅如此,相关部门以及人员还需要加强对于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帮助技术人员对于相关问题的分析以及总结,实现设计效率以及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本文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全寿命周期以及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并就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三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用性原则以及环保性原则)进行了分析。随后论述了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三大措施,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的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作者:刘辉 单位: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甄兰平,邰惠鑫.面向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学报,2013,(3):56-57.

[2]王书林,钟美昌.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5,(52):77-78.

绿色建筑概述篇4

关键词:马尔可夫 绿色住宅 可持续发展 需求预测

一、引言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给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沉重负担。各种资源、环境危机频发,迫使人们努力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经历了一系列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之后,可持续发展概念应运而生。在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深远影响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威胁自己生存的地球上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各地纷纷兴起绿色革命,人类的2l世纪必将成为一个“绿色世纪”[1]。

在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指导下,建筑行业也开始探索有关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发展战略与技术。根据联合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建筑应具有环境、社会和经济三方面内容。国际上对可持续发展建筑概念的提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低能耗、零能耗建筑为第一阶段;能效建筑、环境友好建筑为第二阶段;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为第三阶段。

人们在对住宅的需求上,也将越来越趋向于绿色住宅。积极营建绿色住宅是我国房地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2]。所谓绿色住宅,是基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原则和资源高效利用原则而设计建造的一种能使住宅内外物质能源系统良性循环,无废、无污、能源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新型住宅模式,是以生态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在住宅的建设与使用过程中,从经济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出发,以人为本,综合处理人、建筑和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节能减污,进而为住户营造舒适、优美和洁净的居住空间[3,4]。

本文以马尔可夫链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基于马尔可夫链的绿色住宅需求预测模型,对绿色住宅市场需求进行预测,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住宅产品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二、预测模型

1.马尔可夫链

马尔可夫链是一种动态随机数学模型,它是建立在系统“状态”和“状态转移”的概念基础上的[5-7]。所谓状态是表示系统的最小一组变量。当确定了一组变量的值时,也就确定了系统某一时刻的行为,并说明系统处于某一状态。系统状态常用向量表示,称为状态向量。当系统由某一状态转变为另一状态时,称之为状态转移,一般用转移概率和转移矩阵描述。

1.1概率向量。对任意的行向量(列向量),如果每个元素非负且总和等于1,则该行向量(列向量)为概率向量;

1.2概率矩阵。由概率向量所构成的矩阵称为概率矩阵;

1.3转移概率矩阵。设系统状态共有n个,系统状态i一次转移到状态j的概率为Pij,则系统一次转移概率的全体所组成的矩阵称为转移概率矩阵,可用下式表示:

(公式1)

矩阵P的每一行均为一概率向量,它表示由状态i转移到其他状态的概率。转移概率矩阵的运算规则与矩阵相同。

假设系统的状态不是经过一次转移,而是经过k次转移,则可以用k次转移概率矩阵来表示,并记k次转移概率矩阵为P(k),则有定义可知:

(公式2)

(公式3)

这说明k次转移概率矩阵就是一次转移概率矩阵的k次方;若设系统互不相容的状态有n个,系统的初始状态向量S(0)为:

(公式4)

Si(0)(i=1,2,…,n)为系统处在状态i的初始概率。由以上分析可知,表示马尔可夫链的分布情况仅取决于它的初始状态和状态转移概率。若经过k次转移后处在状态i的概率为Si(k),则其矩阵表示形式为:

(公式5)

2.模型的基本假设

假设表示绿色住宅需求状态的转移概率矩阵不随时间而变化,即变化为平稳的马尔可夫过程;预测期间需求状态的个数受上一周期的影响,如消费者的购房行为受上期购房的影响[8]。

3.模型的建立过程

模型的建立过程如图1所示

三、运用举例

某市绿色住宅市场上有1、2、3三种房型的绿色住宅,今年它们在绿色住宅市场上所占的比率分别为0.50、0.30、0.20,根据市场调查得知,消费者对三种房型的爱好变化如下表1所示,试预测明年上半年在绿色住宅市场上三种房型的市场需求。

表1 消费者对三种房型的需求爱好变化概率

解:所描述的情况表示成初始状态和转移概率矩阵的形式为:

假设近期内转移概率(即消费者对三种房型需求爱好的变化)基本不变,根据马尔可夫链的基本原理及绿色住宅需求预测的马尔可夫模型的建立过程,可预测出今年下半年三种房型在绿色住宅市场上的需求比率S(1)为:

同理,可预测出明年上半年三种房型在绿色住宅市场上的需求比率S(2):

预测结果表明,在转移概率(即消费者对三种房型需求爱好的变化)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明年上半年1、2、3三种房型在绿色住宅市场上的需求比率分别为34%,26%,40%。由此可见,第1种房型的需求量将在明年有明显的减少,第3种房型的需求量将在明年有明显的增加。房地产企业需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产品开发结构。

四、结论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绿色住宅需求预测模型能充分利用绿色住宅市场占有率及消费者需求爱好概率等历史数据进行市场需求预测。分析表明该模型对绿色住宅市场需求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可以为房地产企业进行产品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建建筑承包公司,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苍靖,绿色住宅的潜在价值及其消费需求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3:79~80.

[3]William B.Bruegeman,Real Estate Finance And Investment [M], London, Thomson Learning Publishing, 2003.

[4]Jose Sirman,Land Valuation in the Commercial Investment [J], Real Estate Journal,1998,5:34~38.

[5]林元烈,应用随机过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王家生、刘嘉锟,随机过程基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7]杨健等,经济数学模型化过程分析[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李岚、宋文生,房地产开发规模的优化决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3,12:73~75.

绿色建筑概述篇5

摘要:本文试图尝试能够建立一种新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一一“绿色建筑模式语言”来为当今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另一种选择的余地。模式实体的阐明以及实际案例分析,希望能够为建筑设计师和公众间建立一种可以相互共享和易操作的绿色设计系统。

关键词:绿色建筑 模式语言 关联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attempt to establish a new method of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green architecture pattern language" one by one for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provides another option. Model entities and actual case analysis, the hope can for building designers and can establish a mutual sharing between the public and operation of green design system.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patt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一 绿色建筑模式语言概念的形成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目前国家上比较能被认可的定义为: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的利用资源,最低限度的影响环境的建筑物。2004年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权威机构组成的专家组也提出了一个概念: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1.2 模式语言理论的产生

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于上个世纪60年代产生,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不能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割裂开,当时是整个西方建筑理论的黄金时期。从1964年开始,亚氏相继出版著作阐述了模式语言理论这一对建筑和规划的全新观念。[1]

1.3 绿色建筑模式语言的概念

通过对建筑模式语言的分析和对绿色建筑的阐述,我们现在就很好理解绿色模式语言的概念:“符合‘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创造健康和舒适的人居生活环境和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原则的建筑模式语言。”简单的概括就是:以节约能源、健康舒适、保护环境为原则的建筑模式语言。其目的为设计者及其广大的使用者之间建立一个可以共享、方便应用和简单操作绿色设计系统。[2]

二 绿色建筑模式语言

2.1 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观

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及最终的拆除,形成

了一个全寿命周期。只有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考量建筑各个方面,才有可能创作出理性、全面的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首先要有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观,要求我们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得影响最低,运营管理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并尽可能使拆除的材料再利用。

2.2 选址与布局

在人居建筑设计中的选址应该适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在绿色标准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分利用建筑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尽量保留和合理利用现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在建筑的选址、朝向、布局、形态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建筑风格与规模和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

2.3 光电池

太阳能发电具有火电、水电、核电所无法比拟的清洁型。安全性、资源的广泛性和充足性等优点。光电(PV)技术指用被成为太阳能电池的半导体元件将太阳能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电池几乎不需要维护,而且寿命很长。

2.4 屋顶绿化

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的屋顶,生态和美化同样重要。屋顶绿化作为一种不占用地面土地的绿化形式,其生态效益非常广泛。生态和环境组织调查指出:使城市获得最佳环境。人均占有绿地面积需达到60 m2以上。[3]城市的开敞空间多是硬质铺地,雨水无法被涵养、储存、屋顶绿化因其表面的植物、土壤利于雨水的储存,达到涵养水土的目的。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土壤的蒸发,致使空气绝对湿度增大。加上绿化厚其温度有所降低,故其相对湿度增加更加明显。可见,屋面绿化对城市的“干岛”有减弱作用。有资料表面屋顶绿化可降低室内温度3℃~5℃,空调可节电20%,改善人居环境和节能。屋顶花园的生物气候缓冲带,为建筑系统提供良好的微气候环境;提高建筑系统生物组成的多样性。一个城市如果把屋顶都利用起来进行绿化,那么这个城市中的CO2 要比没有绿化前少85%。[4]

三 绿色建筑模式语言的实际案例分析

我们以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为例: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是我国较早的绿色建筑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利用南、北两个中庭组织室内自然通风,西立面设置遮阳隔墙,南立面设置遮阳隔板,室内设置较大的休息厅,将植物引入改善景观环境等。具体措施分析如下:

1.缓冲空间设计:在建筑的南面设置“热缓冲中庭”,在冬季,中庭是一个全封闭的暖房,成为办公空间的热缓冲层,减少了供暖能耗。在夏季,利用遮阳板遮挡直射阳光,冷却室内空气,减少了空调能耗。

2.太阳能的利用:采用太阳能光电板发电技术,在屋顶架设太阳能光电池,虽然代价昂贵,但仍然是开创性和试验性的技术手段,符合光电池(24)模式。

3.绿化引入室内:绿色植物的引用也可以起到某种调节器的作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绿色手段”。在夏季,植物通过蒸发作用,可以使建筑室内温度低于一般建筑,并可使相对空气湿度增加10%一20%。植物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清除甲醛、苯和空气中的杂质,提高环境空气质量。

同过对实例的分析,我们发现一栋建筑并不一定要把所有的绿色建筑模式

用上,只要精心的对某一或某几个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就能改善其建筑品质。

四 结语

通过对绿色建筑模式语言的建立,我们可以大致的接触到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并可以方面的去操作它,但是由于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有限,所接触和总结的绿色建筑模式还只是绿色建筑模式语言中的冰山一角,例如在利用能源方面,除了太阳能,可再生能源还包括风能、地热、潮汐等等能源应用模式。在未来的实践和学习中我将会继续研究并不断地去丰富绿色模式语言中的绿色模式。

[1]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2金磊,“造福城市的屋顶花园”,专题专论

[2]罗杰•斯克鲁登著刘先觉译,《建筑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

[3]朱向红,姜增彬,“打造屋顶花园.改善居住环境”,南方金属,2002,1

绿色建筑概述篇6

关键词: 绿色;建筑;政策;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066-02

0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尤其是像北京、上海、大连、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建筑业迅猛发展,住宅、办公楼拔地而起,有好的一方面,使当地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蒸蒸日上,面对这样的物质基础,人们对生活的品味程度和对文化及艺术的欣赏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反映在对建筑空间的需求已从生存型向功能舒适型过度[1]。

1 绿色建筑及健康住宅的概念

面对经济水平要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增加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又摆在人类的面前:建筑材料的大批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过量开采,城区建筑的冬季采暖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夏季制冷由于建筑物隔热不良造成的电力浪费,室内空气品质不佳影响人体健康及工作效率,破旧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各种“现代病”的出现等。正因为这样,才有了“绿色建筑”概念的诞生如下[2]:

①建筑周边的自然情况。土层、地质结构、土壤成分、空气质量、水质等,近年来有无自然灾害,自然环境不受到危害。

②建筑在资源、能源利用上要更充分。换句话说,要充分的利用能源和资源上便利,对建筑本身进行质量打造,从屋顶、门、窗户、地基都要加固,构造上还要注意材料的隔热,使其能够保温效率增高;室内的朝向要与风向相适应,便于通风,使室内空气的流通性增强;室内的朝向也要注意采光的问题;在能源上要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

③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不可再生资源的重复利用,工农业废弃材料利用,及一些可用的旧建筑的钢材、板材、木料、玻璃和砖石等利用,都是“绿色建筑”概念所倡导的。

④房屋建筑的大小,室内走向及空间的布局都要与其本身的面积、体积相适应。在房屋的设计上要更多的考虑空间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通过朝向、采光,合理的设计空间布局使其迎合太阳光,使太阳的热量得到更大的利用,较少能源的损耗,提高住宅的舒适度。

⑤建筑物要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在室内装修的过程中,难免会使用一些胶合板、涂料、油漆、粘结剂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室内的空气质量,必须得到重视。

⑥建筑造价运行管理费用要合理应用,做到物有所值,应用先进技术减少铺张浪费浪费。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概念,概括起来就是“资源的优化利用”,也只有这样的观念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这样的设计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绿色建筑是解决人、自然的双重关系做到“天人合一”,而不是单一的解决“人本主义”的设计,是人们对住宅质量、科技含量的进一步探究。是有效的利用资源和能源、保护、爱护环境、亲和大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

2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观,并作为执政理念,尤其针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等方面制定和颂布了一系列法规,并组织研究、开发和应用再生资源。建筑房屋质量一直是人们重视的重点,可现今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日渐增加,安全的结构、环保的材料、居住环境的舒心度、价格高低、后续的服务质量等,都影响着人们取舍。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一些产品的生产商环保的认知度也随之增加了,对于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从生产源头就得到了控制,“绿色”与我们已经息息相关。

2.1 “绿色建材”的研制、开发、生产 在中国随着消费者的认知增强,环保深入人心,对于住宅的环保要求有所提高,生产商通过引进、借鉴、研究,研制出许多的绿色环保的建材,比如复合地板、涂料、硅藻泥、瓷砖等装饰建材,拿硅藻泥为例,它产自并发展于日本,原始名字叫“硅藻矿物壁材”,这种环保材料具有很强的艺术装饰效果,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其本身的特点很多,具有防噪音、保暖、隔热、除味,调节湿度等功效,所以它很受消费者喜欢,当然一些设计师,建筑师也很喜欢它,在一些大型工程中都有所应用,由于功能强,又是绿色环保无味道材料,可以说能够完全代替壁纸和涂料。

2.2 在装修施工时,对于环境有了一定的要求 装修时的建筑废弃物、装修噪音、粉尘排放标准、运输的遗撒、木料残渣、漆质涂料化学品等泄露、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等资源浪费,在装修中引起较多投诉的是地板、胶、涂料及含胶材料中的甲醛、甲苯气味的含量。这些都是影响建筑装修环境的因素。

“绿色建筑”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但从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上看,发展速度之惊人,成绩之显著,但也看到了一些不足和遗憾,究其原因管理上滞后,规范尚不健全是主要原因,我们没有及时制定有关的政策对市场进行管理和引导,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这也是今后改进工作的一个重点[3]。

3 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

国家将进一步发展以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的住宅建设,增加住房的有效供给。全国城乡住宅累计竣工面积80亿平方米,据专家预测,15年后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在我们这样一个生态环境已经十分脆弱的国家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城市化建设必须坚持以营造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为主题,保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3.1 发展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材”近写年来在国内得到大力开发,但从整体看,发展还不够平衡,因此,出现了发达地区与发展地区在开发、应用上的差距。要大力开发“绿色建材”,装饰产品不仅要有一个美观的包装效应,更重要的是具有“环保型”、“健康型”的可靠保证[4]。室内空间的“绿色”标准化,应作为整个装饰装修行业的根本要求。倡导使用水性化建筑涂料;积极推广应用纸基壁纸、布基壁纸和石英纤维装饰物,发展抗菌卫生陶瓷和釉面砖;发展绿色木质人造板材和绿色非人造板材,如用农业剩余物如麦秸、棉杆、蔗渣等,经过切割、磨碎、分级、拌胶、铺装成型、加压、锯边、砂光等程序制成人造饰面板;发展绿色塑料门窗;发展绿色管材。在新开发的住宅中,逐步淘汰砂模铸造铸铁排水管道,推广应用硬聚乙烯塑料排水管和符合《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的柔性接口机制铸铁排水管。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推广应用铝塑复合管、交联聚乙烯管等。开发使用绿色地面装饰材料,如实木复合地板、竹质地板、塑料地板等。

3.2 加紧制定有关技术标准。确定各种材料必须检测的污染物项目、合格指标,评定有资格的检测机构,加强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建筑工程环境质量检测机构要经过有关部门计量认证和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组织机构、设备、管理制度、人员、检测环境的考核合格后,取得资质认可,方可从事对建筑工程环境质量检测[5]。

3.3 进一步增强装修过程中对环境的监控,使施工过程真正具有节约能源、降低损耗、低污染的特征,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或高科技的工具控制扬尘的污染,另一方面加快研究推广一批以节约能源、降低损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环保施工工艺和设备。

3.4 增强对家庭居室装修市场的监控管理。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主要产生于装修阶段。家庭居室装修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固体废物,应当按照房产管理部门或者物业管理企业及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位置、方式和时间进行堆放和清运。家庭居室装修工程使用的材料必须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厂名、厂址等,应当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和消防标准。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装修材料进行进场检验。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建筑装修材料。

3.5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使企业的管理科学合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素质和环境意识,同时加强企业施工全过程控制,改革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资源,开展清洁生产,尽量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现场施工与环境相协调。为企业营造绿色建筑、追求人居质量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建建筑承包公司.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

[2]徐国志.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宣贯手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5.

[3]胡学明,葛家君.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2007,3.

[4]布赖恩.爱德华兹(Brian Edwards).绿色建筑[M].朱玲,郑志宇,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

绿色建筑概述篇7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到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即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今后建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建筑界响应可持续发展原则而发展起来的分支概念,旨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导建筑工程活动,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建筑的提出弥补了现代建筑对于环境方面考虑的欠缺,纠正了现代建筑与环境的对立关系。绿色建筑也可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关于绿色建筑的概念,至今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许多组织和个人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各自的定义,这些定义虽然从不同角度出发,但其共同点都是将建筑与环境相联系,指出绿色建筑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强调从整体出发将建筑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既是一个物质的构筑,更是一个具有生命意义的生命体。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其构建的方式方法也是人类智慧集成的技术和科学能力的表达与应用。

绿色建筑的目的

首先是要解决人类拥有发展所必备的自然资源、环境可持续、稳定、均衡地为发展提供保障的问题;其二是控制和约束人类行为消耗自然资源的规模、水平与效率;其三是保持社会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丰富度,使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在建筑中得以表达,达到借鉴、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实现人类生存观的修正、优化与进步;其四是使建筑景观以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诉求,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资源消耗,达到和谐、宜居的生态人居环境;发展新资源、再生资源缓解并最终解决威胁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瓶颈问题。

绿色建筑的生态系统

绿色建筑生态系统的生物环境是人与植物、动物等;非生物环境包括绿色建筑温湿度的气候环境、风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建筑自身中水利用和雨洪利用的生态水环境、光环境及绿色照明、避免噪声的声环境。绿色建筑的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也有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循环与平衡,如以建筑耗能为主的能量流、消耗建筑材料的建造与各种物质与产出的物质流以及以网络为主的信息流。

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的发展

1.绿色建筑的发展

人们对绿色建筑的理解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早期侧重建筑的环保性与节能性,到逐步认识舒适与健康的价值。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人们逐渐意识到绿色建筑技术已经无法再以单项开发、简单叠加的手段继续发展下去,绿色建筑不仅是关于建筑技术的改良措施,同时也是关于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有机综合。发展绿色建筑也从偏重于技术层面的讨论向从技术到体制和文化的全方位透视和多学科研究转变。只有将绿色建筑设计在社会、经济、技术等诸多层面上进行整合,将其纳入到社会经济体制轨道中,成为社会发展这架机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才能激励人们自觉运用绿色建筑技术积极改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的出路。

2.绿色建材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绿色建材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国外已经建立了各种绿色建材的性能标准并推出相应的环境标志来规范绿色建材的发展。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环境标志的国家,1978年了第一个环境标志―“蓝天使”,考虑的因素包括污染物散发、废料产生、再次循环使用、噪声和有害物质等。美国和日本在新的环保建材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美国,过去胶粘剂地面长期使用氯化溶剂,现在向水基胶粘剂过渡;建筑涂料也已过渡到以水性涂料为主,近75%由胶乳组成。在日本,东陶公司研制成可有效地抑制杂菌繁植和防止霉变的保健型瓷砖;铃木产业公司开发出具有调节湿度性能和防止壁面生霉的壁砖和可净化空气的预制板等。当前绿色建材的发展具有多功能化、复合化、传统建材与绿色建材一体化的特点。我国也相继颁布了一些与空气质量和绿色建材相关的标准。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大力发展时期已经到来,国家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的力度逐步加大,绿色建筑的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迅速跨越起步阶段,正在向全面实施发展。因此,必须综合绿色建筑发展矛盾问题的各种根源性因素,以此做出积极的应对策略,力求做到绿色建筑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同的最终目标。

绿色建筑概述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建筑不断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与此同时,环保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成为了现在的主题。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在减排节能的实施主要遇到的问题包括:强调碳基类能源量的消耗及使用效率;在施工与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度;规模化住宅及以往的未实行绿色建筑标准大住宅及建筑物的改造等方面。

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指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给人们的工作和活动带来舒适空间的建筑。同时这种建筑要能够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目标。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屋顶花园、立体绿化,而是代表一种象征或概念,指建筑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对环境无害,同时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绿色建筑”就是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就是减少各种资源、建筑材料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利用可再生材料与能源;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利用排水与回收材料;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重新使用旧材料。

绿色建筑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1)建筑本身和传统建筑相比,其大大降低了能耗。(2)绿色建筑遵守当地气候,人文,自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所以没有确定的建筑规则与模式。(3)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阳光、空气、绿地,重视内外部的有效联系,与封闭的传统建筑布局相比,其开放的布局有许多区别。(4)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重视环保要素。绿色建筑具有传统建筑没有的优势,其特点见表1。

三、我国节能减排现状

我国在节能减排的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功效,但是总体的局面还是相当的严峻。为了在未来能顺利实现节能减排的宏伟目标,只有认识到了其中的原因,才能真正找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出路。

产业结构不合理

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型,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很大比列,并实行“集约化”生产;而我国目前仍然以制造业为主导,加之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高能耗和高污染物排放难以轻易减下来。

我国科技水平尚欠发达,节能减排技术转化率低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水平都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条件下,还不足以依靠强大的科技力量来全面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技术进步对节能的贡献率约为10%。

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初步建立,但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近年来,我国不断探索建立推动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机制,重点推广了合同能源和清洁发展机制,但和我国庞大的节能市场相比,这两种新机制的市场规模还相对较小。由于税率错位、融资困难和相应行业标准缺乏,阻碍了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发展壮大;由于对最新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的研究相对滞后,相关跨学科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制约了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

我国绿色建筑中节能减排的实现方式

在绿色建筑中可循环材料的广泛使用

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旧建筑的拆除时不可避免的,且呈激增趋势,旧的建筑材料被拆除后多被废弃而未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为此,在绿色建筑概念的指引下,我们可以摒弃原有的观念,充分利用可利用的旧建筑材料,使之循环使用于建筑物之中。一般而言,在绿色建筑时代,“不存在没用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对旧的建筑材料多采用分类回收的方式。如对于可回收旧的建筑材料,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标准,什么标准下的可以继续使用,什么状况的不能使用,应当加以明确。所以,我们政府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引导、规范市场,实现旧建材的有序回收,建立高效安全的流通渠道。

对于不可回收的建筑材料,一般可以进行粉碎处理,用于铺设施工道路等,这样可以减少能耗,既缓解了上游企业提供铺路物料的压力,也解决下游企业处理建筑垃圾的难题,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降低碳基类能源的消耗,提高其使用效率

在任何一道建筑工序中都会消耗大量的碳基类能源,为了降低碳基类能源的消耗,必须在每道工序中都着力提高其使用效率。

首先,在源头上的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就应当确立低碳建材的生产与使用理念,对于高能耗低产出的材料坚决不用,并尽可能的利用可循环资源及垃圾处理而产生的环保产品。

其次,对于那些环保节能的能源应广泛适用,如太阳能、潮汐能和风能等。如上海世博中心就在建筑中安装了LED照明,并且使用了大量具有减量化、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及环保技术,比如江水源、水蓄冷、透水混凝土以及雨水收集等。通过实施这些节能环保的措施,世博中心每年节约的能量可以供当地一万多户居民用电一年。

其三,建立完善的降低碳基类能源量的消耗,提高其使用效率的评价体系。我国当务之急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与机制,也只有如此,我国降低碳基类能源量的消耗,提高其使用效率才能得以真正实现,使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优势得以发挥。

(三)采用规模化住宅方式并对未实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大住宅及建筑物进行改造。为了节约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应采用规模化住宅方式。因为规模化住宅的建造过程中多采用工厂化生产方式。一般在工厂完成原料及预制构件的生产,在施工现场仅仅进行组装和浇灌即可。施工中机械设备得以充分利用,也避免了施工现场原料的浪费,同时建筑垃圾也急剧减少。规模化住宅成为节能减排的主力军,使绿色建筑之理念得以充分彰显。此外,通过对以往的未实行绿色建筑标准大住宅及建筑物的改造,也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当然,落实绿色建筑中的节能减排重在监督,应当将监督机制贯穿于绿色建筑的全过程之中,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将以节能减排为主旨的的绿色建筑落于实处。

绿色建筑实现节能减排的建议

加强科技研发能力

要想使绿色建筑能够更好的实现节能减排,就必须加强科技研发能力,我们以室内装修为例,室内的装修设计对于节能减排而言是有着巨大意义的。比方说,光线问题一直都是居民比较关心的问题,那么在室内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不影响家庭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放弃室内自动电动升降梯而使用步行梯,拆除底层与首层的电梯井围墙,不但解放了空间并且做到灵活利用空间:首层客厅面积增大,与此同时拆除的步行梯南侧局部墙面,使首层实现了实际意义的南北通透:光线的通透与空气的流通。

形成规模

绿色建筑要想形成规模,必须从内部进行改善,也就是说,必须实现室内的节能减排,才能从根本上达到绿色建筑整体节能减排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以别墅来举例。别墅的特点是层面高,阳面采光好,因此开窗面积比较大,采光虽然好但聚热量也随之增加,因而会大大增加室内空调机的开启频率。所以在窗户类型的选用上,可以这样操作:首先选用保温性强的内部断桥结构木铝双层玻璃窗,提高保温隔音效果;其次适当增加窗扇开启数量以确保室内自然通风量,降低空调使用频率。

形成意识

绿色建筑在建筑商和人们的心中没有形成意识。所以,要从各个方面加强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意识。比方说对于汽车轮胎、酒瓶、饮料瓶、下脚木料、布料、水管等可回收物品,通过设计师的个性创意而制造的家具、灯具等生活小件,实现居室局部生活用品的零碳排放;利用地层的自然保温原理,通过地源热泵系统提供空调、厨房、卫生间等的生活用水,降低电量的过度消耗与电器使用频率;适合各种建筑形式的太阳能储水罐的充分使用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意识,之后,逐步大量的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能减排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绝对不可以忽视大意。绿色建筑可以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节能减排。因此在绿色建筑中实现节能减排,是最简单、快捷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许飞.试析绿色建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3).

上一篇:加强企业诚信建设范文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