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条例范文

时间:2023-11-03 17:35:35

绿色建筑条例

绿色建筑条例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建筑材料优化选择

1 概述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在国际上做出了不少的承诺,要做出努力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国际的压力和严峻的国内现状要求我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按照之前学者的研究,建筑物(包括民用建筑,商业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能源消耗已经占到全部能源消耗的60%到70%,因此考虑通过对建筑物的绿色化来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来保护我国的环境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然而,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建筑物的绿色化是一个矛盾的问题,本文的现实意义就是在于资金限制的情况下通过优选建筑材料让建筑物更加的绿色、环保与节能。理论上来说,将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和绿色建筑评价标注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现实上来说,能够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筑材料优化选择方法。

2 绿色认证体系

2.1 绿色认证体系介绍

(1)中国环境标志

中国环境标志是一种官方的产品证中国环境标志(China Environmental Labelling)明性商标,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10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10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获准使用标志的产品,不仅要质量合格,而且其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均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势。

中国环境标志计划诞生于1993年,2003年9月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认证中心,承接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秘书处的职能,成为国家授权的唯一环境标志认证机构。目前, 900多家企业18000多种产品通过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产值近700亿元人民币。

(2)香港环保标志

香港环保标志计划由香港环境保护总会(HKFEP)主办。香港环保标志是一种附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签,是产品的“证明性商标”。为避免形成地区性贸易壁垒,并尽量与国际接轨,香港政府及各行业一直避免制定本地标准。香港环保标志同样遵循这一精神,尽量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如无国际标准,则采用中国国家标准或其他具有国际水平的标准。

(3)台湾环保标志

台湾环保标志计划是1992年由台湾环境保护署(EPA)发起的自愿性环境标签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污染以保护自然资源,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指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鼓励制造商设计和提供有益于环境的产品,台湾环保标志目前由私有机构—环境和发展基金(EDF)管理。

2.2 《绿色建筑标准》条款分析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标准中对于民用建筑的评价指标条款一共有40条,分布在六个不同的类别中。并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将绿色建筑分成三个级别,每个级别绿色建筑的要求不尽相同。本文已经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六个类别中的条款进行了分析,每个类别中只有一部分条款与建筑材料相关。如图2.1所示,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涉及建筑材料的相关项在节材与材料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两项分类中的条款包含了此类的所有条款,能够较好的反应被评价建筑的绿色程度,而与材料相关项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运营管理中所占的比例都略小,仅仅有不到1/3的比例。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一个全寿命周期和全过程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光对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绿色程度提出了要求,而是从建筑前期选址开始,包括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项目竣工后运营管理的绿色程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民用建筑的众多条款中,只有一部分与建筑材料相关。本文对七大类指标中的涉及建筑材料的条款进行了具体分析,参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做出了每个条款的详细解释,进一步列出此条款涉及的一些主要建筑材料,详见表2.1(为了节省篇幅,仅列出了节地与室外环境类别的条款)。

3 绿色建筑材料优化方法选择

根据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条款的分析,对条款中涉及的材料指标变量建立函数变量。L为材料种类个数,根据实证分析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排序,那么L=(a,b,c,......n)。Km;m∈L为每类备选材料个数,根据实证分析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排序,那么Km=(1,2,3);m=a。Dij;i∈L,j∈Km为具体每种材料使用的需求量,Cij;i∈L,j∈Km;为具体每种材料的价格。Pij;i∈L,j∈Km为某种具体材料的使用比例。Sij;i∈L,j∈Km为某种具体材料节水率或节能率。Wij;I∈L,j∈Km为某种具体材料单位重量。Rij;i∈L,j∈Km规定了某种具体材料是否为再循环材料,若为再循环材料则Rij=1否则Rij=0。Mij;i∈L,j∈Km规定了某种具体材料是否为以废物为原料,若以废弃物为原材料则Mij=1,否则Mij=0。Uij;i∈L,j∈Km规定了某种具体材料是否可以再利用,若可以再利用则Uij=1,否则Uij=0。Qij;i∈L,j∈Km 规定了某种具体材料是否可以再利用,若可以再利用则Qij=1,否则Qij=0。根据以上函数变量体系的函数变量,可以建立本文的函数规划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具体如下:

(8)

公式(1)是目标函数,通过函数可以将建筑中的绿色建筑材料的成本和费用保持在最小。公式(2)规定了每个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百分比都在0%-100%的范围内。公式(3)规定了每一个大类的建筑材料中具体的每种建筑材料使用比例之和必须为100%。公式(4)满足率对某些整体节能或者节水的条款进行的具体规定,如《绿色建筑标准》中条款4.3.3规定整体节水率需要达到80%,通过公式(4)可以确保在节水率达到80%的情况下尽量的降低建筑费用成本。公式(5)保证了在所有选用的绿色建筑材料中可以再循环的建筑材料重量占所有建筑材料重量的10%以上。公式(6)保证了在所有选用的绿色建筑材料中以废物为原材料的建筑材料重量占所有建筑材料重量的30%以上。公式(7)保证了在所有选用的绿色建筑材料中可以再利用的建筑材料重量占所有建筑材料重量的5%以上。公式(8)保证了在所有选用的绿色建筑材料中距离施工现场500km以内的建筑材料重量占所有建筑材料重量的70%以上。

4 实证分析

4.1 建筑材料优化选择

本文选择了西安外国语学院15号32层住宅楼进行实证分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每个类别的材料提供了3种具体材料方案(为了节省篇幅,仅列出了前两项材料)。

根据上表中提供的数据进行运算,便能够最终确定出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在实际运算过程中,顺利计算出了西安外国语学院15号高层住宅的建筑材料需求表。

在所有的材料类别中都产生了最优的材料选择方案,根据当前结果,项目适用当前材料的费用一共是17,786,484.2元,而如果选择经过优化的建筑材料所产生的费用则为24,768,741.78元,使用绿色建筑材料会产生6,982,257.58的费用增加,比当前建筑总造价多出了10.60%,取得了15分的绿色得分。

4.2敏感性分析

通过实证分析看出,项目为了满足所有条款的要求,获得15分的绿色得分需要多支出6,982,257.58的费用。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这些选项,因此我们需要对每一项对费用和绿色得分的敏感度进行分析,本文对所有被选择材料的费用增长敏感度(费用增长敏感度=选用绿色建筑材料增加的费用/当前项目使用材料费用),绿色费用敏感度(绿色费用敏感度=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增加的费用/此项目获得的绿色得分)进行了计算。

不同材料获得的打分有较大的差异。根据绿色费用敏感图曲线和费用增加敏感度曲线可以看出,负离子材料的绿色费用名感度最高,为了获得此项绿色得分,需要支出较高的成本代价。其它各项指标在绿色费用敏感度中的排名均比负离子材料低很多。并且通过图标可以看出,如果选用植草砖作为建筑材料不仅可以获得绿色得分,而且可以通过使用植草砖为建筑材料来降低项目的总体成本费用,因此是优先选项。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各个条款的分析,提取了涉及建筑材料条款。运用数学方法建立了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函数变量体系和数学运算模型。本文在得出使用绿色建筑工程材料成本占项目建造总成本的比重可能在30%左右;进一步把采暖、制冷、给排水等设备成本占项目建设总成本计算在内,比重在50%到60%之间。绿色建筑材料采购管理是企业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我国传统建筑进行绿色化后获得相当于一级绿色建筑的绿色得分。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传统建筑进行绿色化后成本上升10%左右。敏感性分析后发现,对传统建筑进行绿色化并不会导致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对某些项目对成本影响较大的项目,可以放缓对此项目的绿色化。

参考文献:

[1]杨茜,章易.我国发展绿色建筑任重道远[J].中国住宅设施,2006,2,27-29.

[2]习周晓兵,车伍.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美国LEED标准关于雨洪控制利用的比较[s].给水排水Vol,35No3,2009·

[3]张向荣,杜佳,刘斐.国内外建筑节能标准化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及未来与发展2008,第2期.

[6]赵凤,黄晓蕾.国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给中国的启示[J].华东科技,2010,(l).

绿色建筑条例篇2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保障性住房是我国城市住宅建设殊的类型,具有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的同时,对绿色建筑的发展也极为关注。相关部门和人士考虑将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结合起来,使保障性住房遵循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将绿色建筑的设计林念融入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保障性住房在节约资源方面的发展,有助于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生活环境。

1.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当前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筑设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建筑在城市建筑中的总量较少。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的交集也较少。但是目前相关部门和建筑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到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优先考虑在保障性住房中采用可再生资源进行建设和运行。在资源,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在保障性住房中运用绿色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环保材料等。保障性住房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是当前城市建设的一大趋势。预计在未来,保障性住房将与绿色建筑重合,绿色建筑将全面覆盖保障性住房。

2.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应该遵循绿色建筑设计的各项原则,并且要考虑到保障性住房的特性,将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的特点结合起来考虑,需要遵循实用优先、被动优先、经济优先的原则。三个原则互相制约,互相影响,要结合实际建筑条件,运用实用性强的科学技术,分析建筑方案可行性。

2.1实用优先原则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的实用性。运用到保障性建筑中,就要采用成熟的绿色环保技术。在合理布局,设置地下室等空间,优化防护结构,采用节能设施等方面进行设计。要节省土地资源,需要进行空间设计,将空间利用率提高上去,也就增加了地面单位空间的效益。对于保障性建筑的地下空间,也要合理利用,让地面以上,地面以下连接成为有机的互相协调的系统。对于不同地区的建筑,要根据建筑的情况,采用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率。

2.2被动优先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包括主动原则与被动原则,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面应该考虑采用被动优先原则。被动设计技术投资较少,资源使用较少,适宜人们居住,对环境的影响介入较小。在进行具体设计时要对项目背景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例如周围环境的温湿度,降雨量,日照量等资料。对于保障性住房实际情况,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设计方案制定。例如,部分地区阳光强烈并且日照时间较长,对于当地建筑的室内温度影响较大,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要求尽可能增加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筑要尽量减少在夏季对太阳能的吸收,增加在冬季对太阳能的利用,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设备,发热设备为住宅内部提供生活保障。同时在设计住房时,要对住房朝向,门窗设计方面进行调研。

2.3经济优先原则

保障性住房时我国城市建设中较为特殊的住宅,由政府规划,投资,建设,提供给收入较低或者其他特殊人群居住。对保障性住房的建筑要求和标准,以及销售价格,和租金标准都有严格的限制。保障性住房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考虑到要长期节约能源,减少资金投入,同时在建设初期,也要考虑到建筑成本。建设绿色建筑型的保证性住房,要选用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环保材料。根据当地环境考虑选择何种绿色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有限考虑经济效益较高,投资回报率高,投资回收时间短的绿色环保技术和材料。另外,对于阳光较为强烈的地区,可以采用遮阳这样的成本非常低的方式,采用活动面板遮阳,固定面板这样等方式为建筑屏蔽过强的光能,适宜人们居住[1]。

3.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3.1选址及景观设计

在项目选址过程中,要对建筑场地进行实地勘察,保证项目建设完成后,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绿色建筑的要求是要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绿色建筑的选址要根据这一原则,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等,实际问题实际分析,选择合适的场地。绿色建筑的选址和景观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设计与建造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特性,对生物多样性不能破坏;减少建筑对于水土的影响,避免因暴雨洪水等情况造成更多的水土流失;减少热岛效应;绿地面积要符合当地建筑要求以及绿色建筑的要求;绿地配置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调整,不能影响当地水土利用,降低环境污染,隔绝噪音[2]。

3.2绿色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的平面设计包括建筑的朝向设计,平行布置,楼间距管理等,保证建筑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保证冬季的日照时间较长。建筑的体型系数对建筑耗能的影响较大,其他条件不变,体型越大,建筑空间的散热面积就越大,能耗越高。在相同的体型系数下,采用分散布局比集中建设的能耗要打,所以从节能角度考虑,保障性住房应选择中高层建筑。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减少建筑的外墙面积,对建筑层高进行控制。建筑层高不变,对于建筑面积,有与之相配合的节能楼层数。要减少外表层的凹凸设计,规则的外表层更加合理,也能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源,减少建筑耗能并且对室内环境质量加以改善。对于建筑的各个功能区,相似功能区尽量相邻,不需要窗户的功能区放置在建筑背面,需要窗户的功能区则放置在难免,让阳光照射尽可能地被建筑利用。

3.3节能设计

建筑行业是极为消耗能源的产业,全世界的能源有三成是消耗在了建筑工程上。我国的建筑耗能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5%,并且在持续增长中。如果对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不加以控制和改善,其消耗资源所占的比例将上升至40%。因此,节能设计的理念和要求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建筑的耗热主要通过建筑外层维护结构的耗热导致,外墙传热的耗热是最大的,要采用保温强退降低建筑外层的耗热量,从而降低能源消耗。窗户的耗热也是绿色建筑的关键部位,是节约热能的重要部位,要改善建筑窗体的保温性能,加强窗户的密封性以降低耗能[3]。建筑节能是一项综合研究课题,需要多个学科,多门技术,多个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协作,根据建筑所处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节能设计方案。根据相关标准对建筑节能设计进行评价。对于建筑的热能节能设计,空调采暖通风设计,外墙围护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调节,保障相同的室内环境参数下,建筑具备较低的耗能,较高的保热能力。绿色建筑设计中经常应用环保隔热外墙降低建筑耗热,选用密封性强的门窗和玻璃降低建筑耗热,有利于建筑设计的高效率和低耗能,提高建筑室内环境的温度稳定性。

3.4在建筑环保方面多方合作

许多绿色建筑涉及到的节能,环保,生态技术,都具有商业价值,采用的各种材料也不一定是价格昂贵的。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需要多种技术,多个部门共同协作。采用围护结构降低热能消耗,回收利用雨水等行动让保障性住房区域的资源利用率和能耗都比普通住宅要有优势。以绿色生态理念和技术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使用的运营费用较低,居住环境良好,并且保持的时间交久。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相结合,需要在热能,光能,风能利用,绿色节能等方面,运用先进技术,因为保障性住房的特殊性,采用的技术需要是经济效益较好的成熟技术。城市在建设过程要关注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推行绿色建筑,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技术,提高绿色建筑在城市建筑中的比重[4]。

4.结语

我国城市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以及绿色建筑,应该提高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实用性,提高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在城市建筑中的比例,提升人们对于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关注度。我国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方面的方针政策具有明确的要求和导向,将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绿色环保的建筑,在未来,保障性住房都将发展为绿色建筑。以绿色,环保,生态为设计理念的绿色建筑,必将影响城市中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划,为城市建设和节能环保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明霞.基于绿色环保理念的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建筑工程,2016.

[2]董东.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城市建筑生态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河南建筑业,2016,02:116-117.

[3]夏青.绿色环境下的保障性住宅建设的策略研究[J].绿色能源,2016,04:173-173.

[4]张为.保障性住宅建设在绿色环境下的改革[J].绿色能源,2016,06:121-121.

绿色建筑条例篇3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内涵;准则;应用

引言:

在设计高层建筑的过程中,务必要充分考虑建筑物本身的自然条件与相关的节能控制目标,然后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科学合理的方法实施布局,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和设计准则

1.1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

绿色建筑概念在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不过随着我国对环境要求越来越严格,绿色建筑理念将会不断被深化。绿色建筑早在上个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就已被提出,工业化在给民众带来方便和进步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无尽的创伤。随后,人民从享受工业革命带来中冷静下来,开始思考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平相处。随着绿色理念不断深入,人民对绿色建筑的认识越来越深,从感性到理性,最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绿色建筑理念。绿色建筑即是在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内,从建设初期到使用以及后期的维护之中,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从建筑的各个能耗方面减少能源使用,同时还能够为民众创造一个绿色、舒适、健康的生态环境。值得一提的是,绿色建筑的宗旨是在保证民众舒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1.2绿色建筑的设计准则

按照国际绿色建筑理念,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基本准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人类要做到敬畏自然。而绿色建筑的基本准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节约各方面资源、遵循气候规则、以人为本,同时还要提高建筑物的使用率。具体来说,建筑物在设计时应该依据建筑土质环境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选址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按照当地的水文、气候以及地址条件进行施工,避免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应该采用新型施工技术和环保材料进行施工,以此达到节能效果。

2、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应用

2.1建筑选址

高层建筑在设计之前,应以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舒适度为设计前提,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建筑周边的环境因素,充分研究建筑环境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例如在选址过程中应该收集建筑物所在的气象资料和土质情况,并对土质进行取样,进行深入分析;此外,还要对施工设计和建筑形状设计进行论证,确定建筑物的最佳朝向以及建筑物的最高层数、容积率等等。

2.2建筑节能

为了增强建筑物的节能技术,设计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打造绿色建筑。在设计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时,应促使建筑物尽量多角度朝阳,这样可以提升屋内采光和屋内温度。例如:现阶段的建筑物常常采用高低差让各栋建筑物尽量接受日照,在丰富建筑户型的同时还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很多设计人员为了达到建筑节能的目标,还经常在设计中引入自然风,合理的布局能够在夏季为建筑物提供更多的自然风,而在冬季可以避免自然风直吹建筑物;同时合理构建室内布局还能够加强室内对流,增强建筑物的通风效果,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而建筑物的护结构材质不同,也会影响建筑物的能耗。例如:砖石结构的外墙主要是混凝土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但是高层建筑的外墙结构是填充材料的,使用较轻的材料可以减少建筑能耗。除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建筑节能之外,还可以在人工设计和人工施工部分引入建筑节能技术。例如普及与推广建筑节能门窗技术,由于建筑门窗是建筑能耗损失较大的部分,因此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当地的风压和风向对门窗的隔声、防风以及抗压技术进行设计,安装节能门窗还能减少光污染,降低建筑物能耗。我国的高层住宅中越来越重视小区中的绿色景观设计,在小区中加强绿色景观设计不仅能够调节该地域的碳氧平衡,对建筑物室内环境改善也有一定帮助。在减少空气污染的同时还能降低噪声。

2.3空间组织设计

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些年,我国各个地区建设高层民用建筑的数量犹如雨后春笋般。而在发展高层建筑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建筑的节能与环保设计。提升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加强建筑的空间组织设计也是改善建筑能耗的关键措施之一。在高层建筑中,应该尽可能的减少玻璃幕墙的使用,这样可以降低光污染,同时还能够降低风带的数量,在提升建筑物的协调性和规整性的同时,还能提升建筑物的空间组织感。此外,还可以利用地下空间增强建筑物的空间组织设计,例如利用地下空间打造停车场,可以缓解地上停车压力的同时,增加地上的绿化面积,以此达到建筑节能的目标。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空间组织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综合功能,还能达成建筑节能的目标。

2.4绿色建筑设计的实例分析

以Miapolis大厦为例,它是一座城中城,该大厦包括了天文台、室内游乐场、餐厅、娱乐中心以及大量的酒店客房。为让这座综合性的大厦达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环保功能的,设计师充分利用了空间组织规则、自然风、光能对建筑物进行设计。依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整个大厦中60%的能源都是来自风能。除了大量利用风能,Miapolis大厦的屋顶还应用了绿色种植技术、海水淡化技术以及废水再利用技术等等。结语:总而言之,高层建筑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而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必须加快推进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在保证建筑基本功能的情况下,提升建筑的绿色节能技术和时尚感,为创建绿色城市、节能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4,(11):239.

[2]王立伟,陈迎,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策略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07).

绿色建筑条例篇4

1.LEED(美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又被称为开发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全名为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velopment,是一套在美国比较通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以建筑寿命为考虑出发点对建筑的整个环境性能进行测量评估,为建筑设计保证经济性能和有效提升建筑环境建立了标准。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世界公认最具有权威性和完善的评估标准,为世界的建筑设计评估所认可。LEED对建筑进行评估时主要是考察建筑周边环境的水资源、场地和能源、资源以及材料等。建筑在满足评估条件时。可以依据LEED中对应的条款对其进行打分,在LEED中有详细地针对打分的条文以及相关案例。建筑建设先要满足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每个评估项的前提,然后才可以依据相关条文针对每个得分点进行打分。LEED编制了较为详细的相关技术手册,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加透彻地理解该体系,将各个评估项所得的分数累加即为该建筑绿色评估的最终得分结果。若是得分处于26到32分的区间则为一般认证;银质认证的得分区间为33分到38分;金质认证的得分区间为39分到51分;铂金认证的得分区间为52分到69分,LEED绿色评估体系的总分为69分。

2.BREEAM(英国)建筑评价法

该建筑评价法主要是用于评价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悠久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使其成为世界认可的评价体系之一。BREEAM简单直接地表达出其评估条款的重要性,易于理解,异常透明、简单。BREEAM主要有四个级别的评定:优异、优良、良好以及合格,由BRE给受评估的建筑发送最终的评定资格。建筑项目在进行评估时被BREEAM分成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也不一样。评估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设计建筑、建筑性能以及运营管理。对不同阶段的环境指数和BREEAM等级进行评估时主要考虑建筑的运行、管理以及性能。其评价的项目主要有:(1)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消耗、渗透;(2)室内、外环境质量;(3)空气质量和水污染情况;(4)建筑场地的生态情况。针对建筑的设计、性能以及管理分别进行评价打分。

二、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

与国外的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起步较晚。经过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及借鉴先进评估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评价体系。在2001年,建设部借鉴LEED经验并结合我国相关法规公布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该手册主要用于评估我国的生态住宅。在2003年,中国建筑科学院以及清华大学等借鉴消化了日本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公布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在2006年,科技部和教育部推行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考虑节能、节水、节能、节地、室内环境以及运营管理等6方面。

1.我过的生态住宅评估体系

我国对生态住宅进行评估时主要是对建筑环境的寿命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更好的起到环保节能、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作用。表2为2002年版本的生态住宅的评价体系指标。

2.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我国过为了迎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发扬绿色奥运的精神,给世界人民展示绿色生态环境而提出了绿色奥运建筑的评价体系。这是我国国内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绿色建筑的评分标准进行了详细地标注,并且开发了一系列相关软件。(1)全程监控,阶段评估。将评估方法将项目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在对这些分开的阶段进行评分时要针对各个阶段的工程特点,从而保证绿色建筑的质量和资源合理利用。(2)Q和L评分法。将评估条例分为两大类:Q和L。Q即建筑质量,亦包含其提供的服务水平。L即资源、能源以及环境的消耗。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得到最大化的环境质量而耗费最小化的能源与资源,Q与L结合能更加全面有效地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估。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有五个L类四个Q类指标,其中二级指标18个,一级指标15个。在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中采用五级的评分体制。最优分数为5分,最低分数为1分,一般水平为3分。若采用3分制度,则达到最低要求时为1分,不满足者为0分。(3)注重延续文化。注重建筑技术、材料、环保节能的技术要求要结合我国特有的建筑文化,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运用于绿色建筑中去。这对于节约资源和保护我国特有建筑文化和技术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三、结语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健康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我国起步较晚,但是相关研究人员一直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在借鉴其它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已取得一定成绩,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会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地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绿色建筑条例篇5

绿色医院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确保功能,遵守流程,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供安全、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

目前,绿色医院建筑通常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利用先进技术类型,其特点是积极利用技术含量高的适宜技术,侧重于技术的精确性和高效性,通过精心设计建筑的细部提高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另一类型则被称为乡村类型,其特点是采用较低技术含量的适宜技术,侧重对传统地方技术的改进来达到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的目标。

绿色医院建筑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把医院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健康、舒适、环保、高效、美观的医疗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

我们从绿色医院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中可以看到,设计师应该在有限的物质资源条件下,采用较为简单的建造技术,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和文化习俗,设计出实用、高效的医院。

绿色医院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人和自然相协调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健康、舒适生活的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二、绿色医院建筑的设计原则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绿色医院建筑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人们对于绿色医院建筑的认识日趋深入。绿色医院建筑设计最核心、最有生命力的不是某种固定的结论或方法,而是这种理念所蕴涵的设计原则。

(一)合理使用资源和能源

绿色医院建筑首先要遵循生态化原则,即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

据统计,建筑及其相关产业的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60%,这包括建材生产和运输、建筑施工所消耗的能源,而其中所占份额最大的是建筑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建筑照明、采暖、空调等)。这些高能耗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由人为浪费造成的。例如:从主观上漠视气候及其他自然条件所产生的影响,过分地依赖人工照明、空调等高能耗的机械设备,低劣的建筑质量,粗放的施工工艺以及基于高能耗的粗放的运营方式。而绿色医院正是要杜绝这种粗放、浪费的模式,以最低的能源、资源成本去获取最高的效益。

(二)以人为本

绿色医院建筑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即追求高效节约,不能以降低人的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建设代价。首先,要满足人体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湿度以满足人体热舒适。其次,要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霉,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健康方面,绿色医院建筑既要保证患者与医生之间良好的交流环境,又要满足患者就医所需要的安全性、私密性等要求。

(三)因地制宜

绿色医院建筑非常强调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例如,西方国家有很多多层的小医院,建筑面积小,相对专一,而我国则以大型综合性医院为主,其中病房楼几乎都是高层建筑。对于前者而言,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热、供暖都较为可行,而对于我国高层建筑来说,就是将医院所有楼的外表面都装上太阳能集热板或光电板,也不足以提供该楼所需的能源。

另外,气候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生态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医院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例如,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就显得非常高效、重要。北方寒冷地区的医院应该在建筑保温材料上多投入,而南方炎热地区则要更多地考虑遮阳板的方位和角度,从而防止太阳辐射和眩光。一种医院平面在一个地区也许是适合气候特点的典范之作,而搬到另一个地区则会成为蹩脚的抄袭。

(四)全局考虑

绿色医院建筑设计应强调“整体设计”思想,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生态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例如,对于寒冷地区,如果窗户的热工性能很差,使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效果。因此,整体节能设计的效果将直接影响绿色医院建筑的性能及成本。

(五)注重美学

生态美学是绿色医院建筑不可或缺的灵魂。从美学特征来说,绿色医院建筑没有可以套用的模式,它是各门专业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综合作用的科学结果。它尊重材料固有的美学特性,发挥材料最大的物理性能,不矫揉造作;在高技术的条件下,能显示建造技术的精密、严谨;在适用技术的条件下,能体现纯朴、自然、谦恭的态度。

(六)合适的技术手段

在绿色医院建筑的规划、设计、建成过程中,技术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为实现绿色医院建筑的目标,从技术的层面来说,可以分为简单技术、常规技术、高新技术3个层次。尽管采用高新技术是未来绿色医院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常规技术、常规材料依然是当今我国绿色医院建筑探索与实践的主体。在西方发达国家,多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建成各种技术水准的“生态型”医院。而在许多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埃及,一些著名建筑师在适用技术这个层次上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印度的现代建筑不仅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而且结合了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利用传统技术材料,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创造出了适合人们居住的、健康的生态环境。所以,生态绿色医院建筑是一种设计理念,它针对不同的自然气候特征、地域文化传统以及当地的材料技术,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三、绿色医院建筑的若干设计构想

绿色医院建筑没有固定的模式,建筑师只有联合院方和工程专业人员,整合功能、结构和构造,才能设计出艺术上令人信服的、有效的、可持续性的形式。

(一)考虑建筑本身的节能

在利用可再生能源时,首先要考虑建筑本身的节能问题。理想的医院建筑应该是集热、贮热、保温集于一身的建筑,应该将建筑本身设计成一个满足人们舒适感的低能耗实体。

(二)充分利用太阳能采光、供热、制冷、通风

建筑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有机体,护结构模拟人的皮肤,不仅起保护作用,而且还起着室内外能量交换和新陈代谢作用。

(三)设阳光间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可在正南和偏南方向设阳光间,其大部分或全部用双层玻璃,并设可调节角度的百叶或窗帘,通过阳光间将小庭园引入室内空间。建筑的南向设透光玻璃窗,其他朝向少设或不设玻璃窗。同时,可以间接利用窗外地面及翻转的上下窗台板,将太阳光反射到室内。

(四)考虑蓄热能力

为防止太阳能建筑室内气温波动太大,医院应具有一定蓄热能力,应保证两面以上的隔断墙是蓄热性能好的重质墙。房间内的各个部分——包括各种设备、家具等,尽量选用高蓄热性能的材料,以利热量的贮存和释放,提高房间的室温。

(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控制系统应采用模糊逻辑,多个传感器可提供诸如室外风向和风速、室外温度和湿度、降雨量、室内温度和湿度、室内光线强度等各项参数。信息处理网络接收各传感器所传送的信息,控制着多个微气候调节装置(羽页、通风瓣、供暖和制冷系统)等。

(六)做好建筑保温

应利用周围地形、树木和其他建筑物挡风,使建筑物少受强风影响,避免与当地主导风向正交;应加强屋顶空间和地下空间保温;应在入口处设挡风门廊等。建筑围护结构应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加强构造细部的处理,防止冷风渗透,门窗部分可通过加厚窗帘、增设挡风百叶等来保温。

(七)种绿植

为了使环境绿化在冬季不遮挡阳光,在绿色医院建筑的前方以种植花草及灌木为宜。高大的树木宜种植在建筑前方120度范围以外,这些树木冬季不会遮挡阳光。考虑夏季遮阳可在建筑前方格架种植季节性的藤类植物。

(八)设置建筑净高

考虑到太阳能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1AQ)及能耗和建筑造价,绿色医院建筑净高以2.6m~2.8m为宜。

(九)考虑建筑材料的舒适性

建筑材料除节能外,还要有天然的舒适性和保健性。即要求所用建筑材料生产能耗低、污染小,使用时与环境协调,废弃时易于消纳或生物降解,对环境无不利影响。

四、结束语

随着人类生存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类渴望延长寿命,向往大自然的绿色,追求舒适、优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日益强烈。不论是建筑设计师还是能源工作者,都应具备超前意识,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方面做出贡献。生态化协调的医院是21世纪医院的发展方向,也是支撑新世纪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质基础。

绿色建筑条例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 建筑设计持续发展

1.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实践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行业的实践结果。实现绿色建筑,是摆在中国建筑设计师面前的新问题,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观念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以及全社会的参与。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流行着一些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概念,如:“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健康建筑”等等,这些概念中多少都蕴涵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些概念正逐渐被建筑师、特别是业主所接受。与以往的传统建筑相比较,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更注重于事先考虑对环境的尊重与适应,如考虑如何更高效地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同时营造出更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基于高效使用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进行设计,而不仅仅是满足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在中国,建筑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冲击已日益严重,来自建筑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建筑业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如水、能源、土地和原材料,另一方面恶化了环境,如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行业的实践结果。目前世界上已建成了一些各式各样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或绿色建筑,不少学者和设计师根据他们的经验提出了一些设计策略和方法。虽然在建筑设计领域很少有项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设计的主要目的,但作者还是收集并筛选出85个运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行设计的案例,大多数案例为国外的建筑项目。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了解和实践绿色建筑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2. 设计案例统计、分析

通过对收集到的建筑设计案例中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以下这些设计方法经常被用于绿色建筑的设计中:

1.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2. 尽可能利用自然地貌,如山丘、溪流等

3. 加强建筑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4. 利用自然采光;

5. 利用自然通风;

6. 采用热回收;

7. 使用建筑遮阳;

8. 使用高性能玻璃;

9. 使用太阳能;

10. 减少资源的消耗;

11. 资源的重复利用;

12. 资源的循环利用;

13. 使用本地材料。

通过统计上述设计方法的使用频率,我们可以进行排序,进而发现哪种设计概念更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下表是对85个建筑设计案例的统计和排序的结果:

表 1 建筑案例中使用的设计方法统计

使用的设计方法 统计结果

案例数量 所占比例% 排序

利用自然条件 31 36 7

利用自然地貌 38 45 4

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46 54 1

利用自然采光 46 54 1

利用自然通风 42 49 2

采用热回收技术 13 15 9

采用建筑遮阳 37 44 5

使用高性能玻璃 20 24 8

利用太阳能 39 46 3

减少资源消耗 9 11 12

资源的重复利用 35 41 6

资源的循环利用 12 14 10

使用本地材料 11 13 11

图 1 可以更直观地反映相关的排序次序。

图 1建筑案例使用的设计方法统计

从上表1我们发现40%左右的项目采用了以下一些设计方法,按使用频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列:

• 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 利用自然采光

• 利用自然通风

• 使用太阳能

• 利用自然地貌

• 使用建筑遮阳

从上述的排序结果我们发现, 6项常用方法中有5中与建筑节能有关,如加强建筑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利用自然采光、利用自然通风、使用太阳能、使用建筑遮阳。这主要是因为世界范围的能源紧缺现状,已引起了各国政府足够的重视,很多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的形式对建筑节能提出了要求。节能意识的提高带来了节能技术、产品、工艺的发展,从而为降低建筑能耗创造了条件。

2.1 不同用途建筑的比较

不同种类的建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不尽相同,为找出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方法是否存在差异,又因为居住和办公建筑在建筑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我们将办公和居住建筑单拿出来进行统计分析,对85个建筑案例中的办公和居住建筑统计结果如下:

表2: 不同种类建筑设计情况的统计

图 2: 办公建筑设计方法的统计情况

从上表2和图2我们可以发现,在22个办公建筑项目中有超过半数的项目采用了下述设计方法:

• 利用自然通风

• 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 利用自然采光

• 使用建筑遮阳

图 3居住建筑设计方法的统计情况

从上表2和图3中,我们可以发现在24个居住建筑项目中有超过半数的项目采用了下述设计方法:

• 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 利用自然地貌

• 使用太阳能

• 资源的回用,特别是水的回用

通过上述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设计时考虑的侧重面有所不同。

对于办公建筑,由于使用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可以考虑利用自然采光来节能。因此设计自然采光是首选和最佳的方案。在22个办公建筑案例中,有12个案例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

在办公建筑中空调耗能所占比重最大,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可以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在22个办公建筑案例中,有15个案例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

因居住建筑具有用水量大的特点,所以在缺水地区,政府部门会要求废水回用。目前废水回用技术是可行和有效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居住建筑开始使用“中水”系统。在24个居住建筑案例中,有12个案例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废水回用效率通常能达到40-60%。

由此可见,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应分析各自的特点,采用最佳的方法以取得最有效的结果。

3.2 中外建筑案例的比较

在85个绿色建筑的案例中,我国的案例只有15个。这也表明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对石油的需求正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我国目前建筑能耗已占到总能耗的27.5%,因此唤起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开展绿色建筑的实践,在建筑开发和设计领域尤为重要。

建筑产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也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和差异。为找出中外在绿色建筑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以下对收集来的建筑设计案例进行分析。

表 3中外绿色建筑的设计情况统计

使用的设计方法 统计数据

国外的70个案例大都来自发达国家,所以表3也可以看成是我国与发达国家情况的比较。

图 4中外绿色建筑案例中使用的设计方法的统计情况对比

从表3和图4我们可以发现,中外建筑中运用得最多的前5项设计方法:

Ø 在我国

• 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 利用自然通风

• 利用自然采光

• 利用自然地貌

• 使用建筑遮阳

Ø 在国外

• 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 使用太阳能

• 利用自然通风

• 利用自然采光

• 资源的回用

从上述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中外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和采用的方法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大致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为我所用、避免走弯路。以下的这些设计方法在中外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 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 利用自然通风

• 利用自然采光

我们也发现太阳能利用和资源的再利用在发达国家比在我国运用得更为广泛,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产业扶持政策的不同。在德国使用太阳能可以得到优惠政策的鼓励,因而太阳能在德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在我国缺水的情况日益严重,在我国对于缺水城市,不少地方政府强制要求住宅生活废水回用,因此我国中水的使用正变得越来越广泛。

3. 结论:

追求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探索尊重环境和高效使用资源,也能帮助建筑师进行理性设计,例如,解决好建筑的朝向、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等因素能使得建筑更趋于理性。只有协调处理好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的建筑。

绿色建筑条例篇7

摘要:在低碳意识的影响中,建筑的质量和日常使用的情况存在相当紧密的关系,所以当对一个建筑物进行建设设计时,大家往往非常重视其功用和质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建筑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对美观的追求越来越多的转向对环保和经济等方面的追求。为了顺应低碳时代的号召,人们越来越多的选用绿色设计的风格,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建筑带来的环境问题,还可以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所需要的空间和质量问题。

关键词:绿色建筑;低碳经济;发展

引言

绿色建筑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概念,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大困境。要充分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对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融入就显得比较重要。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绿色建筑的技术发展研究分析,就能为实际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的技术发展符合国际环境的氛围。在全球化的环境日益恶化的同时,建筑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要注重新科学发展模式的应用。在绿色建筑的概念提出后,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处在国际环境发展形势下,就要充分重视绿色建筑的技术应用,将能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基础,实现低碳经济促进我国的整体经济稳步健康的发展,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以加强,才能有助于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

2低碳经济时代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

理念绿色建筑是近年来被提出来的一项建筑设计方法,主要是指在绿色理念的引导下,确保建筑施工的合理开展,促进了建筑施工损耗和污染的进一步降低,有助于促进建筑工程内部各项工作的良性循环。从客观角度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分析可知,绿色建筑技术在现阶段的应用过程中,与目前社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促进绿色建筑走上了专业化的发展道路。这种理念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对建筑进行拆分处理,结合项目的内容及实施特点,提升了绿色建筑成果。绿色建筑技术与其他建筑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①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很快的适应各个地区的不同地理条件、人文条件及自然条件等。绿色建筑的实施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注重追求建筑的最终效果,建筑技术的执行目的明确,有助于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收益的提升。②绿色建筑技术与其他建筑技术具有较强的共通性,都是为了使建筑工程行业走向更高的发展层次,但是应用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传统建筑技术具有弥补作用,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服务职能。

3绿色建筑技术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

3.1注重全寿命周期能源的利用

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涉及到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因此,我国在发展绿色低碳建筑的过程中要注重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能源的利用:①在建材生产环节要注重节能减排,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耗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②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应尽量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选择功效高、耗能小的机械设备,努力做到低排放和零污染;③在使用阶段,使用者应积极使用节能设备,避免使用高耗能和高污染的设备。

3.2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为当前的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最主要的方法,例如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将室内空调制造的热量通过空调的冷凝器或蒸发器暂时储存到地下。到了冬季,通过热泵将夏季储存的热能提取出来进行供暖,同时将室内的冷能储存到地下以备夏天使用,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少热量的消耗和浪费。在提前储备热量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对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减少对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等连环效果。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当地的气候和太阳的运行轨迹都蕴藏着巨大的可再生资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冬季可以选用太阳能进行供暖,夏季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和风能来降温防暑。

3.3注重整体上的科学规划

在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中,通过科学合理化的规划,注重建筑的能耗降低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整体的规划中,对建筑的功能使用以及规模和场地的确定等,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对建筑的体形系数进行缩小,从而对建筑整体性的规划就提供了便利,这也是对土地资源进行节约的重要方法。只有在这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真正有助于绿色建筑技术的良好发展。

3.4注重对绿色建筑技术的政策支持

绿色建筑的技术发展,从法律政策上进行支持也非常重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就能有助于对建筑行业的规范,也对建筑行业的经济链的规范化运营有着保障作用。这就需要相关的部门,能结合当地的建筑行业发展情况,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支持服务,制定完善的建筑评价体系以及标准化的体制。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重视和完善,就为绿色建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就提供了保障。

3.5节能建筑系统的设计

技术节能建筑设计系统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它的最佳运行条件是在不安装也不改变任何装机功率的情况下,这样达到的能源效率利用率是最高的也是最节能的,例如北方冬季气温寒冷,传统上采用燃煤取暖或空调取暖,会耗费大量的电能或煤能源。在低碳理念下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和修建时可以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窗技术与外墙保温技术以及热泵技术,吸取大自然中低温热源里的热量,合理的保存,就会有效减少电能和煤能源的消耗。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也都是利用新型可再生资源进行节能的,新节能技术的应用是节能建筑系统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4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得以完善的,这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加强,注重技术发展的思想观念以及方法的及时更新,对技术发展的规范化充分重视。只有从多方面保障技术发展措施的实施,就能为我国的绿色建筑行业提供发展动力。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张颖.中国绿色建筑区域分布特点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

[2]董睿玮.浅析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科技展望,2016(24).

[3]龙静.绿色建筑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32).

绿色建筑条例篇8

【关键词】新时期;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是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尤其是近几年,绿色建筑设计逐步的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主要研究绿色建筑设计基本原则,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为建筑行业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一、绿色建筑设计基本原则分析

1、少费多用原则

在实际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遵循少费多用的原则。所谓的少费多用,指的是在实际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应该巧妙的借助有效的手段,减少对于材料、费用以及人力物力的投入,用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个少费多用原则是由著名的美国设计师富勒提出来的,他的这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很适合当今我国资源缺乏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设计单位应该科学合理利用每一平米,充分的想建筑三向度空间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增加设计以及建筑的最佳使用效益。

2、集约化原则

集约化原则主要指的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到土地资源以及其他资源,例如能源资源、水资源等资源的集约化。我们拿土地资源集约化为例,在实际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应该注重土地资源的立体开发,努力发掘城市地下空间,充分利用城市地上空间,做到土地资源开发的最大化。再以水资源的集约化为例, 建筑设计单位在实际的绿色建筑设计中,应该注重对于各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废水净化以及雨水收集等,设置专门的水资源利用循环系统,积极采用各种水资源利用设施与设备,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3、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中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这里的适宜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适宜性。第一,与消费条件相适应。在实际的绿色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入手,使自己设计的建筑更加符合当地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也即是建筑设计应该适应人们的消费水平。第二,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绿色建筑设计必须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这是必须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地质以及其他方面的自然条件,充分做到绿色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第三,与社会人文环境相适应。社会习俗、民族信仰以及居民审美观念和价值观都对于绿色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4、以人为本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人,建筑是为了人的居住而存在的。为此,设计单位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到人的自身需求,使得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不断地满足人的需求。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建筑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几年,回归大自然成为目前人们居住环境的一大趋势,为此,绿色建筑设计慢慢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也慢慢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1、内部环境绿色设计

内部环境是绿色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时,内部环境绿色设计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声、光环境设计,二是水、热环境设计。首先,声、光环境设计。在采光方面,为了进一步增加日照的时间长度,设计人员完全可以将其设计为弧形或者波浪形,这样可以使得建筑的日照时间以及日照普及度更高。对于建筑的内装修,设计人员完全可以采用浅色调,通过增加二次反射光线的形式,获得足够的室内光线。在夏季,应该按上遮阳棚,将不需要的阳光遮挡在室外。同时门窗设置也要讲究一定的原则,门窗要有利于自然通风,这样可以带走多余的热量。如果要想降低声音的隔音效果,施工企业还可以安装隔音窗,将外界的噪音阻挡在室外。其次,水、热环境设计。绿色建筑的节水方面,主要讲究两大方面,一是水质,二是水量。为了节约用水,施工企业完全可以选用良好节水型设施,或者进行雨水收集装置的安装,同时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另外,建筑小区的供热方面,为了保证建筑节能以及环保的需求,夏季用户可以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而冬季则应该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2度左右。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热环境技术效果,还可以采用取暖、制冷以及热水供应联合的形式进行。

2、外部环境绿色设计

绿色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绿化设计。一个是智能化系统设计。第一,绿色设计。首先,应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绿化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达成统一。其次,将建筑与绿化复合,做到双方效益的最大化。建筑与绿化覆盖结合。再次,这种绿色设计方式是一种人性化的方式去解决建筑与城市的生态问题。最后,这种方式有利于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整合,绿化是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第二,智能化系统设计。智能化系统设计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施工企业应该加快信息系统以及信息化应用系统的设计以及应用,尽量的减少人们的出行以及交通压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针对目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大对于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生态建设中的运用。例如,如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雨水及污水综合利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等,与环保生态系统共同营造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为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3、注重平面布局,保证功能同期性

在实际的绿色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还需要注意的问题便是建筑平面布局以及功能同期性问题。决定任何一套户型的平面布置,一个房间的平面因素无外乎是平面的形状和尺度,平面的形状和尺度直接影响着家具陈设布置和行为活动范围的合理性、灵活性和空间利用的经济性。一个好的平面布置,一个适宜的平面尺度应能容纳下现代家庭的家具陈设并能满足必要的行为活动幅度。随着家庭空调的普及,户型的平面布置还应考虑空调室外机的统一设置位置,既要做到室外机的安装方便又能保证建筑立面效果的完整性。在注重平面布局的前题下,还应考虑住宅功能的同期性,如何满足在居住条件和建筑外观上不断更新的要求,在设计中就要考虑户型平面布置及建筑外观的适当超前,为生态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留有充分的余地,也是值得设计人员更加重视的。

总结: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以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绿色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建筑材料运用越来越广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绿色建筑逐渐的受到人们的青睐。尽管我国建筑行业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绿色建筑设计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影响着国家低碳环保理念的实现。因此,大力宣传绿色建筑观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不断强化人们的绿色建筑意识,扩大绿色建筑市场需求,是今后建筑行业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绿色建筑发展的方向以及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于春普.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 建筑学报,2013(10)

[2]冯乾乾. 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技术关联研究[D].重庆大学,2011(08)

[3]江步.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12)

[4]胡家僖. 绿色建筑设计的全过程策划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04)

上一篇:农业机械化发展范文 下一篇:加强企业诚信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