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31 11:48:16

中小企业财税政策

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篇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刺激下,使得我国涌现出一大批跨时代的优秀中小企业。这类企业都拥有共同的特质,其发展速度快,规模扩展快,企业创新能力十足,并且在短短几年之间就成为了优秀的大企业或者是上市公司。中小企业是我国重要经济组成形式,其经济贡献在我国国民经济总值当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因此,完善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落实这一政策将非常有利于我国整体经济向上发展。

一、发展中小企业的必要性

(一)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的前身和动力

中小企业是我国大型企业及上市公司发展的前身,中小企业在经历一段时间发展后,通过采用融资、兼并等形式不断扩大经营规模、范围,提高企业产品覆盖面,从而使得企业走上大规模生产的道路。中小企业还能够为我国大型企业及上市公司注入鲜活的动力。我国大型企业及上市公司一般会寻找优秀的中小企业来从事代工或者是的工作,从而给予了中小企业相关的技术支撑。在经历多年良好合作之后,两方企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会对中小企业采取吸收合并的方式取得对中小企业的控制权。

(二)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力和创新的来源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组成形式的重要部分,其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非常巨大,大约占到了70%之多。因此,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额度将会是其他经济组成形式的两倍之多。因此,中小企业的税收制度的完善将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健全。中小企业的社会经济活力除了体现在其对我国税收的大额贡献之外,还体现在对社会务工人员的吸收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中小企业的数量在所用企业形式当中占有90%的比例。虽然每家中小企业由于经营业务和产品数量少导致不需要雇用很多的员工,但是其整体比例,让我国大多数上班族都在中小企业当中工作。

三、中小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

(一)中小企业资金实力不足

中小企业之所以称为中小企业的缘由还因为其资金实力不足,不拥有稳固的流动资金以支持其持续的经营。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当中,经常通过向银行或者是投资公司举债支付贷款的方式来保持公司资金链,特别是一些房地产行业的中小企业其资产负债率大多数已经到了70%的比例,满额借贷的方式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强大的压力,使得每月利息成为中小企业高管们最为头疼的事情。另外,由于资金实力不足,让企业在对外扩张以及技术研发过程中,没有资金来源,从而使得企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慢,无法应对市场多变的行情。

(二)中小企业员工素质偏低

中小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其大多数没有经过正规高校的教育。大多数中小企业仅仅招聘一名或者几名会计人员,来维持企业日常业务核算,完全没有依照企业法规制定合理的内部监控制度。企业会计人员把握着企业资金的来源和企业日常经营性费用等事项,同时也需要对企业制定合理的税务筹划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等。缺少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使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成本效益的原则。中小企业员工素质偏低还会导致企业对于最近的财政税收政策无法进行充分学习,从而让中小企业的制度相对落后于市场优质企业,给中小企业制度完善、财政税收制度的普及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三)中小企业管理层价值观落后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实质是家族企业,也就是企业管理层由近亲属组成。企业员工无法通过自身绩效的提高最终上升到公司管理层等高层岗位。因此,在中小企业当中,员工的流失率非常高,企业员工大多数处于混日子的阶段,没有正确的思想去学习、了解和发现时代前沿的财税政策,以帮助企业进行很好的财税规划。另外,中小企业企业管理层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没有将人才当做企业一项重要的资本,这种落后的价值观还体现在对优秀的财税政策、先进技术没有很好的学习上,固步自封无法很好的把握市场动态。

四、发展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

从上文的分析当中可以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当中依旧会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企业员工素质偏低,企业管理层价值观的落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障碍。因此,为了更好促进企业发展,带来我国经济总值的增长,就必须给予其相应的扶植政策。

(一)政府财政方面的支持

中小企业的客观原因是持久存在的,鉴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实体当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我国政府应当对中小企业采取财政放宽的政策,从资金援助、技术支持、政府采购三个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发展一定的帮助。对于资金援助,主要是政府通过放宽中小企业注册标准、信用审核标准等限制中小企业进行对外借贷的政策,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增加融资渠道,促进其资金链的有效。对于技术支持,我国政府应当开发更多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工业园,对中小企业进行集中管理、集中培训,从而让中小企业的技术更新与市场同步。对于政府采购,我国政府应当重视中小企业,加强与中小企业合作,将国有资产转变为市场经济当中的流动资金。

(二)政府税收方面的支持

对于政府税收方面的支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在企业所得税方面, 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数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收入大多分配到员工手中。看似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但是由于员工所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而言,其计税基础过高,给企业员工收入大大减少,从而使得中小企业员工的不满;第二,经过“营改增”之后,对于中小企业增值税缴纳是较为有利的,其中所规定对于购进高科技设备可以抵扣进项税的政策,给予当前中小企业的帮助,但是我国“营改增”的进程过慢,无法在短暂时间内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帮助。

(三)结语

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税政策;投融资制度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1-0182-03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了共识,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专门出台了一系列辅助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通过提业指导、预算资助、担保协助等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也日益成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在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技术水平差、产品层次低、管理水平落后等内在发展劣势以及融资贷款、进出口权、财税政策等方面外在政策上的变相歧视,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走出这个困境,除了中小企业需加强自身建设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政府扶持、政策的制定和法制的完善。在整个服务体系中,财税支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财税支持主要靠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财政投融资和政府采购等工具来实现,这些工具通过影响外部市场和内部的组织管理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在现代经济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小企业在经营方式、经营机制上独具特性,所以他们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大企业无法替代的。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中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这一点已越来越人们所认可。美国政府将中小企业称“美国政府的脊梁”,日本经济学家认“没有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德国则视中小企业“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作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顺利与世界经济接轨,自然成我国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中小企业已成技术与机制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中小企业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利约65%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中小企业数量多、适应性强,已成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对失业冲击和经济震荡发挥着缓冲作用。

二、财税政策工具的基本构成

(一)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政府的一种无偿转移支出,是政府使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及社会的某些方面发挥作用而给予的财政援助。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财政补贴会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生产的投资和供给能力,有助于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的特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财政补贴的形式主要有政策性亏损补贴、就业补贴、出口补贴、技术创新和研发补贴等。财政补贴是财税政策工具中针对性较强、效果比较直接有效的政策工具。

(二)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是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了开展日常或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政府采购政策实质上属于保护性的扶持政策。对中小企业进行适当的政府采购倾斜,有利于保护中小企业,扩大中小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激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三)贷款援助与财政投融资

贷款援助即利用政府力量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主要通过贷款担保手段实现。贷款发放者多政府出资兴办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或特定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受信者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中的中小企业。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既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投资,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投资的新型政府投资方式。政府支持企业的发展,以一定的政府资金和民间的闲散资金主要资本,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通过直接或间接贷款的方式进行投资,提供贷款贴息、政府优惠贷款以及提供信用担保。

(四)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是国家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税收制度,减轻或减免纳税人税收负担的一系列政策。税收优惠是各国支持和保护中小企业发展、增强中小企业竞争能力的通行做法。根据特定的中小企业政策目标,对特定经济部门或产业以及特定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手段包括:税收减免、优惠税率、退税、提高税收起征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等。与前面的财税政策工具相比较,税收优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支持工具,它所适用的范围也最广,可以解决广大中小企业存在的很多共性的问题。

三、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补贴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

1.扩大财政补贴投入范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财政补贴资金的需求量也大幅增长。政府财政应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对以下中小企业予以补贴:可以划拨专用款项对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建企业给予直接的资金并鼓励其加大再投资力度,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出资兴建职业教育院校,或者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就业与培训进行相关补贴,满足中小企业的生产扩张需求;可以对中小企业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改造等进行补贴,从而鼓励中小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科技进步;可以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较大贡献的中小企业给予补贴;可以对中小企业节省能耗和物耗以及保持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而进行的研究与开发进行补贴;鼓励中小企业产品出口,政府财政应进一步提高出口创汇补贴,对开拓国际市场取得重大成效的,给予相关费用的补贴或奖励。

2.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多种基金。在《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提到了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并没有启动。国家应该加快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加快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把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专项资金集中到一起,做到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从而中小企业提供统一稳定的资金来源。除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之外,还应该设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其他基金。另外,不仅在中央政府预算中设立基金,地方政府在编制预算时,也必须结合本地的实情,设立有关的发展基金,扶持本地中小企业发展。

(二)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制度

1.从法律上对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进行约束。《政府采购法》对中小企业有一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作用,但强制力不够、可操作性不强,而且配套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与之相配套的

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中小企业的权益进行保障。应尽快出台《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办法》,使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上升到法律层面。

2.建立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服务机构。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平台,在政府和中小企业间建立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服务中心。该中心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及时公布政府采购信息。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在获得采购信息后,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及时告知相关的中小企业;加强对中小企业政府采购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中小企业能够充分、全而地了解政府采购法,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投标水平和谈判水平;签发能力认证证书。一些采购部门可能会对中小企业实现合同的能力或信用有所怀疑,这时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可以给有能力的中小企业颁发能力认证证书,以证明其有实现合同的能力;负责协调联合体企业之间的关系。在政府采购中无法独立承包采购项目的多个中小企业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来参加政府采购,但是受各自经济利益的驱动,往往很难达成共识。因此,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服务中心还应积极帮助理顺联合体内各个企业的关系,提高联合体对外竞争的整体优势。

(三)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投融资制度

1.拓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要大胆引进外资,可借助政府信誉,也可以财政担保方式鼓励企业投资项目大胆借用外资。突破行政区划限制,采用多种方式筹集资金。适当吸收社会个人资金,可考虑创立社会共同基金,吸收社会小额投资者资金,也可以适当方式吸收个人大额信托存款。发行地方财政建设债券,诸如可增大市建建设债发行量等。政府应充分重视资本市场的功能与作用,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通过各项有力的措施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其上市步伐,促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同时,应加快投资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有力的保障。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相关法规。《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只是鼓励信用担保机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并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对此作出强制性的规定。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对专业性的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作出明确规定,明确其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条件,规定业务的种类和范围,有严格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作用。

3.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予优惠。可以通过政策性银行给予无息、低息贷款的方式或采取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对于符合国家政策的中小企业给予扶持。贴息贷款能够以较少的财政资金带动大量的社会资金参与对中小企业的援助。可以对中小企业的自由贷款给予高出市场平均利率部分的利息补贴,以使中小企业能够按市场平均利率获得贷款,提高中小企业在自由信贷市场中的借贷能力;还可以对中小企业的长期低息贷款提供贴息,以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最难取得的长期信贷资金。

(四)规范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1.强化税收征管工作,积极推行税务制度。由于我国的税收制度是全国统一的,因此也就造成了征管制度的全国统一。而与一些大企业相比,多数中小企业纳税意识淡薄,财务制度不健全,对现行的“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依托,集中服务,重点稽查”征管模式产生了很多不适应,这就造成了中小企业的征管效率低下,奉行成本较高。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创新对中小企业的征管模式。对于无能力建账建制、自行申报的中小企业,应采取“专户管理”的模式,加大征管力量的投入,实行专人负责、定期稽查加强监管,采取定期定额的形式进行征收;对于愿意建立账簿的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此外,还必须积极推行税务制度,建立一些与税务机关脱钩的从事税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帮助企业建账建制和企业财务核算管理,进行税务、财务培训和税收筹划,使中小企业能够按时纳税、合理避税。

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融资;税收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都占较大比重。中小企业不仅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旺盛的创新活动,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动力。

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随着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的深化,在与大企业的激烈竞争中,中小企业却暴露出明显的弱势。由于遭遇了原材料成本上升、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人民币升值和从紧货币政策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目前正面临困难。据官方统计数据,2008年上半年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但融资难却是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先天性问题。在各种融资方式中,银行信贷是重要的资金来源,由于中小企业有天生的劣势,即一方面,中小企业尽管有些资产总额较大,但负债率高,因此企业拥有处置权利的自有资产少;另一方面,企业拥有的资产往往不符合银行对变现能力、保值能力的偏好,抵押率不高,所以。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通常不愿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融资难已成严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为减轻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税收负担,中央财政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包括新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小型微利企业按照2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征收,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以及近期提高纺织业等企业的出口退税税率。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企业感到税负较重,而中小企业对解决就业的贡献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是非常重要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府应该施展组合拳:财政、金融协同政策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其解决途径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成分之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着,但融资难已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能源、粮食和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进一步加大了中小企业成本支出,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中小企业资金越发困难。尤其是目前,我国经济出现下滑的势头,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胚,就成为事关中国经济发展全局的大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融资一般是通过以下几个渠道完成的:一是直接融资,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企业股票上市等形式;二是间接融资,即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三是民间借贷,民间融资活动的主要形式为企业向个人借贷;四是政府设立基金直接扶植。融资难已成严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1 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银行和证券市场。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和证券市场。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人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影响创业投资的退出,中小企业也难以通过股权融资。我国还没有专门对中小企业的政策银行。

2 银行信贷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以后,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使信贷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而且近两年来,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在商业银行尚未将盈利最大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的前提下。这就影响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

3 民间融资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中小企业缺乏自有资金,为求得发展,这类企业往往只能从非正式金融活动中寻求资金。主要渠道就是民间借贷,民间融资活动的主要形式为企业向个人借贷。但民间借贷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直接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

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必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现阶段,应采取积极措施,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1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由于在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是来自银行的贷款,因此,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未建立是造成融资难的原因之一。中小企业自身应提高其信用度,构建融资信誉。中小企业为取得融资信誉,必须比一些大中企业多付出成本,即可称为信誉成本,为取得银行的金融支持而做好自身的努力。

2 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运用必要的政策扶持,创造条件重点扶持一批经营业绩突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目前,我国的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还比较单一,几乎都是由政策出资建立的,担保机构也是官方或半官方的。今后,随着改革的深化。担保基金应当逐步扩大到由民间筹集;担保机构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3 解决间接融资问题的关键是银行。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审批程序复杂,手续繁琐,贷款门槛高,与中小企业贷款“短、小、急、频、快”的特点相矛盾。在现行金融体系中,多数金融机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服务范围、服务品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需要。中小企业数量多,资产规模小,信用水平低或尚未建立起信用、可抵押资产少、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需求数量少但频率高等问题,银行部门不敢轻易放款,贷款条件也相当严格。因此,金融机构要及时整合现有资源,针对中小企业资金运作的特点,建立有别于其他法人客户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处理流程,简化业务处理流程,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合理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各商业银行要积极为中小企业(包括国有中小企业、城镇集中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等)提供贷款服务,各家商业银行要设立小型企业信贷部;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要把主要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各种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单位的发展。

4 建立支持高新科技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国家对高新科技发展十分重视,并逐步扩大此项基金。加之对高新科技企业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将会更快地促进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

5 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资金市场,适时推出创业板。在金融政策上,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应享受一系列政策优惠。对中小企业创业和创新的小额贷款,政府应提供财政资金给予支持,并逐步完善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比较宽松的融资环境。

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措施

中小企业行业种类繁杂,行业门类齐全、所有制形式多样化,投资规模小,资金人员少,竞争力、抗风险度差,个别企业的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为了企业或个人的利益。往往重经营、重效益,忽视对企业财务的重视程度,忽视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研究和运用。

为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中央财政将加大支持力度,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种是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补贴,即财政贴息的方式,另外一种是通过政府投资公司直接投资中小企业。

近年来,财政部先后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平台式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等六项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为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减轻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税收负担。中央财政还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

中央政府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施展组合拳,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措施。逐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中央财政自2006年起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专门支出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开展,逐步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损失补偿机制。财政部相关统计显示,2006~2007年,中央财政共安排2.38亿元,支持了266家担保机构。2006年开展的中小企业担保业务总额约700亿元,占全国担保机构担保业务总额的22%。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1.88亿元支持的188家担保机构,约占全国担保机构总户数的5%。

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将安排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此外,对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对其从事担保业务取得的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

财税政策对担保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增强了担保机构的抗风险能力,有效地激励了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的积极性,促进了担保行业的规范发展。同时提升了中小企业的信用度,扩大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政府在财税政策上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非常及时的。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中有一些减免税优惠政策,如企业所得税政策、福利企业政策、乡镇企业政策、新办企业政策、技术企业政策、贫困地区政策、鼓励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促进再就业的政策。这些优惠政策虽然不都是专为中小企业制定的,但受益的基本上是中小企业。这些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总体来看,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比较零散,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现行的税收政策在实际上还存在对中小企业不公平的问题。

四、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存在的不足

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远非自身努力所能解决,任凭市场的自发调节只能使中小企业的劣势地位更加不利。鉴于中小企业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在就业、创新和结构转换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亟需建立和健全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尤其是制度建设。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事关重大,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不足,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倾斜不够,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主要表现在:

1 税收优惠的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有按所有制性质和经济性质制定的,也有

按地区制定的,还有按产业导向制定的,但没有从中小企业本身的特殊性考虑,对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地位缺乏应有的重视。

2 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层次不高,稳定性差且内容零散。我国税收优惠政策都是在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制订的,立法层次不高,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的政策,在各种税的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里的规定都不是很多,且很少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更多的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变化以通知、规定等形式随时下达的系统性、完整性较差。

3 中小企业的负担偏重。中小企业大都被划为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相对于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而言,其税负仍偏高,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正常经营。就企业所得税而言,由于中小企业税前扣除项目少和经济效益低,根据量能负担的原则,更显得中小企业税收负担重。而且外资企业和内资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明显存在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过少,费用列支标准过严,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规定过死等问题。在税收征管方面,有些基层税务部门往往对中小企业不管是否设置账簿,不管其财务会计核算是否健全,都采用“核定征收”,人为扩大“核定征收”的范围。在正常的税收负担之外,中小企业的“费负”过重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地方财政在难以收支平衡的情况下,把收费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手段,这无疑增添了企业发展的困难。

4 税收优惠形式单一。税收优惠形式单一,支持力度不够。我国税收优惠的主要形式是减免税和优惠税率,其他形式较少。实行的基本上是直接优惠,间接优惠较少。同时,我国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的力度也有限。五、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措施研究

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确保财政收支稳定、实现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决定中小企业的发展理应成为政府支持的重点。但中小企业仅靠自身努力是不够的,这决定了政府必须对中小企业加以政策扶持以促进其发展,而其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是税收政策。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对中小企业给予税收上的减免优惠是世界各国扶持和保护其发展的通常做法。我国目前虽然有一些对中小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但扶持力度不足,范围较窄,也不够规范化和系统化。因此,建立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支持体系乃是当务之急,我国当前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应做以下改革和完善:

第一,继续完善中小企业保护法规、政策制度。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与大企业相比的弱者地位需要国家的保护和扶植。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发展中小企业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务院决定自09年1月1日在我国范围内全面推广“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核心是在企业计算应缴增值税时,允许扣除购进设备所含的增值税。

增值税条例主要作了五个方面的修订:一是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二是为堵塞因转型可能会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规定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三是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由6%降为3%;四是补充了有关农产品和运输费用扣除率、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资格认定等规定,取消了已不再执行的对来料加工、来料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设备的免税规定;五是为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将纳税申报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经测算,2009年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中小企业也要抓住增值税转型这个时机。提高设备技术含量,提升产品档次。

第二。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加强所得税征管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于2008年1月1日同步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税制的进一步完善,为各类企业创造了新形势下公平竞争的税收法制环境。两税合并之后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税负从33%降到了25%。2008年是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第一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数据,2007年企业所得税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两税合计96749359万元,2008年前3季度合并后的企业所得税收人为102731232万元。但由于企业所得税实施汇算预缴,税负下降的好处要到2009年二季度初才能显示出来。

从减轻企业负担的角度来看,应改为由一个税务部门统一征管,避免国地税交叉管理造成职责不清、征管不统一、税负不公平、漏征漏管现象。着力解决征管力量不足的矛盾。要切实制定简捷高效的办税程序,公开办税规程,实行所得税专业化管理,严格做好按季申报、按季征收等日常性征管工作,把日常管理和汇算清缴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人员精干、管理科学、效益明显的目的。尽快开发、推出所得税新型征管软件,使管理人员尽快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以减轻征管力量不足的压力。充分发挥纳税评估作用。

第三,要对中小企业的投资行为给予特殊的税收扶持,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如对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购置允许实行加速折旧和特别折旧办法。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对极富创新精神而又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无疑能极大地激发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政府应从政策上予以引导,为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企业创造—个宽松的税收环境。对于特别小的企业的科技投入,给予更深层次的优惠措施。此外,对于中小企业在技术开发经费方面的支出,引进科技人才方面的支出也可适当给予税收优惠。

对急需发展和需要扶持的产业、行业的中小企业给予特殊的鼓励和照顾。这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例如,通过对科技、教育、社会福利、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产业给予特殊的税收优惠。降低其税收负担,可以吸收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这类领域,从而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四。加强国、地税间的协作,建立税收信息传递制度。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交叉和不统一问题,国税和地税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所得税征管范围界定、政策执行及税基管理等问题,以沟通配合,交流有关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分歧。对按规定划分的征管范围,国税局、地税局不得争抢或推诿,要按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既要防止出现漏征漏管户,也要防止出现国税局、地税局两家重征重管,给纳税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负担。国、地两家要讲团结、讲大局,本着既坚持原则,又注意沟通协商的精神,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解决,沟通协商不一致的,要向上级税务机关请示。同时,在执行所得税政策上。国税局、地税局要多通气、多协调,尽量取得一致意见。一是国税、地税在计算机未联网的情况下,要相互及时传递有关征管、稽查、会计等相关资料,作为双方征管税收的依据和参考。二是地税与工商部门要及时沟通联系,互通情况,按月交流新登记企业信息,以把好所得税征管范围的源头关。

第五,要加强税收管理,增强服务功能。要改变按企业性质和规模分别征管的做法,实行统一管理,尤其是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上,税法把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据有关部门测算,许多地区的一般纳税人税负小于小规模纳税人,这就大大加剧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在税负上的不公平,剥夺、压缩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只要企业会计制度健全,可准确核算增值税纳税额,均应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为了加强税收管理,利用我国现有的税务机构及税务人员,帮助中小企业建账建制,加强财务和会计核算管理,实施财务、会计、税法培训,同时协助税务部门做好税收宣传和税收监督工作。这些必将大大推进目前正在实施的中小企业建账建制、查账征收这一举措的进程。我国税收的征收方式基本上为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两种。对此,应严格按照标准,严控核定征收范围,严禁随意扩大,人为约定。实行核定征收,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特别要注意根据各个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实事求是,公平客观,科学地核定应纳税额。切实维护中小企业的权益。

第六,注重税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及办税场所。加强对企业的入门税法宣传,特别是《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的宣教工作,重点抓好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稽查、违纪违章、信息化建设等六个工作环节上的宣传,做到纳税人经营之处,也就是税法宣传之地。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辅导,首先,注重税前辅导,对新办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和办税人员以授课的形式进行培训,以提高申报纳税的准期率、正确率、入库率;其次,做好事中辅导,平时要及时把企业所得税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传达下去,以便企业掌握。对个别企业要采取上门辅导等方式,使其提高业务水平,避免由于政策理解偏差造成少缴或多缴税现象的发生;再次,完善事后辅导,纳税评估、稽查人员要利用评估、查账的机会,对纳税人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帮助其健全会计核算,督促其调整账户,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加大纳税等级评定力度,大力营造诚信纳税光荣的氛围。

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一,需要在税收等各方面的扶持政策,促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

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篇4

在最近的几年内,规模不是很大的这些单位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而且它们的存在对我们国家的整体实力等层面的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首先它们的存在可以解决目前我国面临的非常严重的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对国家的稳定进步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不过,它们的发展也面临很多非常不利的因素,比如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当前国际贸易氛围的变化等都严重的阻碍了它们前进的步伐。所以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到怎样强化对这类单位进行的财政支持工作上去,目的是为了帮助它们走出困境,获取进步。

1 实践证明有利于发展的各项财税支持政策

1.1 一般性政策

通过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研究调查,我们发现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地方,规模中等或者是比较小的单位面临严重的税收制约经济的问题。在进行整改之前,这种比例约占它们的总利润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当经过改革之后,虽然有了一定的好转,不过变化也不是非常明显,仍然面临比较严重的困境。为了合理的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国家或者是国内的一些地方都纷纷研究对此,比如通过不断的调整税率或者是颁布合理的政策调节税收等方法,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的这种弊端现象,更好的促进此类型的单位的发展壮大。接下来重点的讲解其中开展的比较优秀的方法 。

为了真正的将这类单位的税收降低,美国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把在这类单位就职的人员的个税做了很大幅度的调节,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下降了二十五个百分点。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出台的法律中规定了国家对这类单位降税的意义。通过这条制度我们得知,这类单位在在后续的十年时间里从税收中获得的效益高达几十亿元,正是由于节省的这部分资金,使得这类单位有充足的资金可以不断的拓宽业务渠道以及本文由收集整理领域,真正的将单位的实际效益提上去,实现发展的最终目的。接下来以韩国为例进行阐述,是凭借减免措施来扶持该类单位进行技术改革,通常是通过直接以及非直接的方式进行的,最主要的一些政策有减免等。在该国颁布的法律中明确规定一些具体的减免措施。正是由于这些措施的存在才在很大意义上促进了该国家此类规模的单位的不断发展壮大,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该国取得的这些显著的成就和他们指定的这些相关政策有非常显著地关联。

1.2 选择性政策

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在实际的应用中作用比较大,意义深刻的措施主要有以下的几点,接下来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论述。

首先,针对这类单位就业的人数来开展扶持,也就是说这类单位具体的为社会设置了几个工作岗解决了多少就业问题而采取的扶持行为。比如英国,面对众多的失业人群,他们积极地研究对策,为了有效的给失业群体提供生存方法,国家积极的扶持这些人进行自主创业,而规模以中小型的为主,对这类人群给与一定的补助,具体来讲,对于他们的扶持金额可以高达每星期四十磅。一直到上个世纪的后期,受到过埃及扶持的单位多达三万个,而且有效地解决了失业人口问题。

其次,对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的支持。为支持中小企业聘用优秀人才并加强职员培训,发达国家(地区)制定了相应的专项政策。如德国各地都有政府部门开办的为当地中小企业培训徒工、对中小企业职工进行知识更新或改行培训的职业教育中心,经费一般来自于政府拨款,中小企业只为自己的职工承担部分培训费用。德国政府还帮助中小企业到就近的大企业培训自己的职工,并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据有关资料统计,德国于1994年共办培训班6.5万个,为中小企业培训员工73万人,政府用于培训补贴的支出为1. 47亿马克

第三,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的救助政策。如法国除了给予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贷款外,还为负债过重、濒临倒闭的中小企业设立了再投资特别贷款。日本实施了加强中小企业体制的“经营稳定对策借贷制度”,如由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向缺乏资金但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设立互助基金等,以防止由信贷紧缩而导致的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和结构性倒闭。为防止中小企业连锁性倒闭,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和国民金融公库将向资金周转比较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对因相关企业倒闭而存在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紧急低息贷款等)

最后,为那些受到意外事故或者是各种天灾等因素影响的单位进行资金扶持。在这方面开展的比较优秀的像是美国,他们国家对那种原本经济效益非常优秀,但是由于受到一些意外情况或者是天灾等的外在因素干扰阻碍其发展的单位,该国针对这些单位进行实际扶持,目的为了帮助它们走出困境,重新谋求发展。

2 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

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篇5

[关键词]提升;广东;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财税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仍相当突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广东是全国中小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据统计,2009年广东省中小企业企业户数达到81.34万个。居全国第二,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企业亏损面达到25%,追其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化而造成的。自主创新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但是,自主创新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而国家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中较为重要的是财税政策。如何从现实的角度,使财税政策对促进广东中小企业发展起到长期有效的作用,以此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其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大现实课题。

一、财税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论依据

从运行机制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一般要经过发明――开发――设计――试制――产品化――商品化这样一个程序。财税支持的作用机理,体现在企业自主创新的每一个环节上。政府都为其提供财税激励,在进行相应的财政补助基础上,对发明人所取得的转让所得提供税收优惠;对开发、设计等风险准备金实行税收扣除;当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将新产品投入大规模生产时,政府采取加速设备折旧或建立技术准备金的方式,在计税前予以扣除:对企业开发的新产品予以税收减免等。通过财税激励的政策导向,以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外部效应内部化、减弱自主创新不确定性。培育自主创新环境以增加创新者预期收益,从利益机制上激励企业自主创新,从而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二、借鉴国际经验

目前,全世界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里,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占据了产业链的高端,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产品的高度垄断,从中获取超额利润。广东省缺乏核心技术和主要关键技术。产业技术自给率只有40%,是被动地承接国际产业的分工和转移。据统计,本省用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投入比例仅有10:0.7。在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能力虽然很大,但85%~90%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导致产业附加值、竞争能力低。中小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广东经济的长远发展。如何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世界各国制定政策的关键。而财税政策是国际上许多国家常用的主要政策。

(一)美国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

美国有专门保护中小企业的法律,也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即“中小企业管理局”(SBA)。在帮助中小企业融资方面,SBA经国会授权拨款,可以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另外,美国在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做法比较灵活,突出对小企业低税负、激励小企业进行设备更新的政策导向,以促进小企业的创新。同时,美国对中小企业实行特别的科技税收优惠:企业科研经费增长额税收抵免;推行加速折旧;由地方政府对新兴的中小高技术企业减免地方税收;提前以公司未来税收作为政府对企业当前的资等。

(二)英国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突出了引导中小企业投资研发的政策导向

英国政府自2002年起开始实行中小企业投资研发减免税政策,对年营业额少于2 500万英镑的中小企业,如果每年研发投入超过5万英镑,则实行150%的税前抵扣,而对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则实行125%的税前抵扣;对尚未盈利的中小企业,其研发投入可预先申报税收减免,获得相当于研发投入24%的资金返还。另外,为增强中小企业创新优势,从2005年起,将中小企业用于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的税前资本扣除,由原先的25%提高到40%,仅此一项措施就会在未来5年内为中小企业增加约100亿英镑的现金流量。另外,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英国政府就规定金融机构对小企业贷款的80%由政府担保。为了帮助失业者自谋职业,英国政府鼓励他们开办小企业,并制定了财政补贴计划,规定对自主开业的失业者每周补贴40英镑。

(三)日本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现了税收中的低税负和多种税收优惠手段

日本对利润较低的小企业按22%的税率征收法人税。远低于利润较大企业37.5%的征收率,同时一定金额以下的小规模事业者可以免征消费税和选择简易课税制度;实施加速折旧或税额抵扣制度促进中小企业投资,鼓励企业为节约能源进行设备投资和使用新技术;允许中小企业实验研究经费享有10%的税额抵扣。

纵观发达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财税政策。主要是运用财政补贴及多种税收优惠手段构筑起一个从中小企业建立、发展以至升级的财税政策扶持体系。这样的做法值得借鉴。

三、提升广东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

与发达国家相比,广东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财税扶持政策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缺乏对中小企业发展创新的引导性,手段过于单一而且不够灵活;二是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的总体思路。建立并完善财税政策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提升广东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具体做法如下。

(一)充分利用财政预算政策

首先,增加预算内投入。在财政预算、上,增加预算内投入,即增加税收收入的投入,压缩一般性行政开支,把节约的资金用于科技开发,在不影响广东经济正常运转的条件下,使预算内科技投入增长速度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其次,财政拨款应该具有针对性,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项目。2009年广东省级财政投入扶持中小企业的资金达100多亿元。其中在新增专项投入方面,广东在2009年一次性新增2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包括投入1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广东省还对已确定的省扶持企业发展各项专项资金编制滚动预算,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和扶持方式等,使其在2009年集中安排。其中。原定于2009年至2012年省财政投入60亿元的省示范产业转移园区专项资金,在2009年集中使用。为中小企业加快转移发展打造了良

好载体;原定于2009年至2012年省财政安排的装备制造业专项扶持资金。也在2009年得到安排,用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通过以上措施,促进了广东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在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被各国政府广泛使用,包括间接优惠和直接优惠,运用税前扣除、投资抵免、先征后退、即征即退、亏损结转、加速折旧等多种间接优惠方式,同时辅予免征、减征和优惠税率等直接优惠方式。以鼓励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为帮助企业迎战危机、渡过难关,广东省地税部门2009年明确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八条税收优惠政策。据估算,这些政策在2009年减免广东企业税收30亿元。主要政策为:为中小企业担保、再担保机构取得的业务收入,三年内免征营业税;对中小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小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按期缴纳税款确有困难的中小企业,可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从以上的政策规定看,广东省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主要采用直接优惠为主,但直接优惠方式侧重于事后优惠,有较大的局限性,而间接优惠侧重于事前优惠,有利于渗透、引导企业的经营决策,对技术创新活动形成更有效的激励。为加大税收优惠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力度,广东应增加间接优惠措施。

(三)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针对广东省中小企业社会负担过重的问题,应规范税收制度,全面清理涉企收费项目。

广东省政府提出,将切实落实好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2009年初出台的增值税转型、提高出口退税率、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等新的优惠政策,尽快落实到企业,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同时。优化税收管理服务体系,对中小企业免费办理税务登记、纳税培训、办税软件提供与维护、税收资料提供、税法咨询服务;积极推行税务制度,尽量减少纳税人因不了解纳税细则而造成的纳税申报失误,减轻中小企业涉税成本;另外,为了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融资政策等应当互相配套,进行调整和改革。加大广东省政府对中小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贷款实行贴息,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等,以优化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为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广东省地税局于2008年底发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8项税收优惠政策》通知,通知强调要开通中小企业涉税服务“绿色通道”,对中小企业申请的涉税事项给予优先办理;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为中小企业提供详细办税指引;树立全方位服务理念,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便捷的纳税服务;坚持组织收入原则,不折不扣落实扶持政策。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广东省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省委、省政府一系列财税扶持措施的出台,目前广东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但是发展形势依然严峻,相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支持。并加大政策落实的力度。使广东中小企业尽快进入发展创新的良性循环中。

[参考文献]

[1]苏月中,向景,王征,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税收支持[J],税务研究,2009(8)

[2]黄华华,自主创新能力决定核心竞争力[N],南方日报,2009-9-18

[3]宋美鹃,中小企业支持性财税政策初探[J],税务研究,2009(8)

[4]杨建初,广东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发展[EB/OL].省略.2009-12-24

[5]魏世红,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分析[R]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第五届学术研讨会,2009(11)

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篇6

论文摘要: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意义重大,但光靠企业自身的努力远远不够,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因此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除了企业自身的积极主动之外,还需政府的财税政策支持。本文通过对安徽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分析,结合现行的财税政策,提出促进安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措施。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 发展

(三)2009年2月2日,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文件精神,安徽省科技厅、发改委、经委、财政厅、国资委、总工会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快培育创新型 企业 的意见》,要求国家和安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在创新型企业先试先行,并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自主创新财税政策实施办法,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关于企业研发费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发展 的税收政策,支持企业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政策等等,把鼓励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落到实处。但是,目前我们还未看到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行办法。因此,结合安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适时提出促进安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三、促进安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

当前安徽中小企业的发展既面临国际 经济 环境不景气的不利影响,又面临自身资金、技术薄弱、发展势头受限的被动局面。改变这种现状,增强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既需要企业自身的动力,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

(一)真正建立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将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不得随意变动和挪用,力争到2010年,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省级应用技术研发经费要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地方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财政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投入力度,多种方式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二)真正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两税合并后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降低了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增加了部分费用的扣除;2008年11月和2008年1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相应的实施细则,修订后的部分税收条款减轻了企业的税负,但我们应当清楚地了解到,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基本上带有适用对象的普遍性,所以对于促进安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方面意义不大。要想真正推动安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必须在税收政策的实施方面加大对扶持对象的税收优惠力度,只有在这种差别待遇的税收优惠政策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目前,可以考虑在中小企业的所得税 计算 方面加大费用扣除力度,加速资本折旧力度,减少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在增值税和营业税方面,增加扣除,缩小税基,减少应纳税额,减轻企业税负,做到让利于企业,增强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积极性。

(三)政府应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实施创新的主体显然是企业富有创新积极性的人才,因此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要出台支持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支持 教育 人才培训与科技人才需求的共享对接、建立有力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奖励制度,为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 文献 :

[1]周平.我省13万中小企业遭遇“钱荒”[n].安徽市场报,2008.9.5.

[2]安徽省财政厅关于财政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财教(2008)144号.安徽省 科学 技术厅网站.

[3]关于印发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意见的通知.科策(2009)12号.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网站.

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 财税政策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本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更是如此。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小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9%以上,并且创造了我国GDP的60%以上份额,上缴国家税收占到总税收收入的50%,在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中,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到75%,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低迷的情形下,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有必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尤其是在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方面提供相应的财税政策支持就显得很有必要。安徽作为中部地区一个不太发达的农业大省,也有很多的中小企业,在促进安徽经济发展,吸纳安徽富余劳动力和人才就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在中小企业的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面临许多困境,急需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以便在促进安徽经济在中部经济中的率先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现实意义 

 

中小企业作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繁荣、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随后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来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面临着能否生存的风险,特别是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弱。目前,受世界性经济萧条大环境的影响,我国部分省份已经出现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倒闭破产的现象,部分企业勉强维持生存。因此,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有必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根据安徽省中小企业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9月,安徽中小企业数量达到了14.6万户,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为7,913户,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够、核心竞争力不强、融资难、贷款难等许多难题,严重制约了安徽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安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中小企业经济总量不大,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发展速度较慢;二是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层次方面档次低、能耗高、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综合竞争力较弱,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中小企业实力较弱,资本积累不足。目前安徽中小企业平均负债率大概在60%左右,少数企业甚至超过100%,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四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以粗放经营为主,资源消耗过大,非物质要素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行促进安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评析 

 

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构架。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多次强调,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体到安徽而言,从目前的财税政策来看,虽然安徽在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方面也有些相应的财税激励措施,但是与其他国家、国内发达省份系统全面的财税政策与措施相比,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下就目前安徽中小企业能够享受的财税政策做一简要分析: 

(一)2006年8月29日,为深入贯彻全国和安徽省科技大会精神,落实安徽省委、安徽省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要求,推进《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的实施,安徽省科技厅、发改委、经委、财政厅、国资委、总工会决定联合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安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安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中,在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方面,缺乏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相关细则和实施办法。 

(二)2008年2月25日,为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安徽省财政厅出台了关于财政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带动作用;同时,要建立以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财政科技投入体系,建立财政支持创业风险投资的机制,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此外,要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民营科技企业与国有企业在税收优惠政策上的同等待遇。这些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2009年2月2日,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文件精神,安徽省科技厅、发改委、经委、财政厅、国资委、总工会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的意见》,要求国家和安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在创新型企业先试先行,并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自主创新财税政策实施办法,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关于企业研发费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企业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政策等等,把鼓励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落到实处。但是,目前我们还未看到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行办法。因此,结合安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适时提出促进安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三、促进安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 

 

当前安徽中小企业的发展既面临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的不利影响,又面临自身资金、技术薄弱、发展势头受限的被动局面。改变这种现状,增强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既需要企业自身的动力,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 

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税支持;国际比较

[作者简介]朱坤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01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1-0029-03

目前,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后危机时代,随着投资经营环境和出口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并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一、发达国家(地区)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政策

为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难题,发达国家(地区)都制定了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为主的中小企业财税支持体系。其中,税收优惠是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是适用于所有中小企业的一般性政策。而与税收优惠不同,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等这些选择性政策的使用是有限的。具体如下:

1.一般性政策

发达国家(地区)中小企业的税收约占其增加值的40%-50%。在实行累进税制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税负相比以前减轻了一些,但也占其增加值的30%左右,负担仍较重。为进一步减轻税负,各国(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税收起征点和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下面以美国、日本和韩国为例,简要介绍一下其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减轻中小企业税负,美国国会于1981年通过了《经济复兴法》,将与中小企业密切相关的个人所得税降低了25%,资本收益税下调至20%;1997年又颁布了《减轻税收负担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减轻中小企业税收负担的意图。根据此法,中小企业在今后的十年中将会得到数十亿美元的税收减免。

日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主要包括:减轻中小法人的法人税率,如资本金在1亿日元以上的普通法人的法人税税率为37.5%,而对资本金在1亿日元以下的中小法人的年度所得分两部分征税,即800万日元以下按28%的税率征税,超过800万日元的部分按37.5%的税率征税。对具有公益法人性质的中小企业的年度所得按27%的税率征税;对中小法人债务准备金的特别处理,如日本规定按债务比例每年积累的债务准备金作当年的坏账冲减次年的所得,而中小企业在次年不必全部清账,可提取16%作为积累;实行促进创业和技术高度化的税制;对固定资产的特别处理,如对企业协会、医院或诊疗所等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以及环保设施中的特定固定资产,免征固定资产税。此外,日本在消费、取得不动产、继承事业、促进研究开发、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废物利用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税制。

韩国通过税收优惠来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一般采取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两种方式,其中以减免税收、扣除所得和扣除税额等直接支持方式为主。如《租减法》第15条规定,创办中小企业所得税和法人税实行免三减二,即开始三年免税,其后两年减半征收。《短减法》第19条规定,中小企业技术所得,在国内转移时扣除全额所得,向国外转移时扣除50%。

2.选择性政策

发达国家(地区)对中小企业实行的选择性政策大致如下:

(1) 对新建企业的支持,并鼓励中小企业在落后地区发展。实践表明,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发达国家(地区)对新建或扩大投资的中小企业给予了较大扶持,对落后地区的中小企业也实施了某些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如德国对在落后地区新建的中小企业给予免缴5年营业税的优惠,对新建的中小企业所消耗完的动产投资给予免征50%所得税的优惠,对中小企业内部留存资金进行投资的部分免征财产税,对在德国东部投资的中小企业提供总投资额15~23%的财政补贴。韩国规定,对在农渔村及首都以外地区和首都地区新创立的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分别减免6年和4年的国税部分的所得税及法人地位税,并减免2年内取得的事业用财产的地方税部分的注册税、所得税的50%,同时减免5年的事业用财产的地方税部分的财产税、综合土地税的50%。

(2) 对吸纳就业人员的支持,即按中小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的多少而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如英国政府为了帮助失业者自谋职业,鼓励他们创办中小企业,制定了中小企业就业补贴计划,规定对自主开业的失业者,每周补贴40英镑。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有3万多个中小企业得到了补贴,且帮助了6,6万名失业者实现了再就业。德国规定,凡失业者创办中小企业,给予2万马克的资助,每招收一名失业者再资助2万马克。

(3) 对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的支持。为支持中小企业聘用优秀人才并加强职员培训,发达国家(地区)制定了相应的专项政策。如德国各地都有政府部门开办的为当地中小企业培训徒工、对中小企业职工进行知识更新或改行培训的职业教育中心,经费一般来自于政府拨款,中小企业只为自己的职工承担部分培训费用。德国政府还帮助中小企业到就近的大企业培训自己的职工,并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据有关资料统计,德国于1994年共办培训班6.5万个,为中小企业培训员工73万人,政府用于培训补贴的支出为1.47亿马克。

(4) 对研究开发项目的支持。发达国家(地区)政府对中小企业研究与开发的资助主要是设立政府专项基金,通过制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开发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给予专项补贴。如美国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要求年研究开发经费在1亿美元以上的联邦政府机构,要按一定比例拨出专款用于资助中小企业的创新研究;研究开发经费在2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之间的联邦政府机构,每年要为中小企业确定科研项目和目标。为促使中小企业的设备现代化,日本在一般折旧之上又增加了特别折旧(如超过过去5年设备投资的平均值时,第一年可折旧30%)。对于企业为提高技术能力而购入或租借的机器设备,在第一个年度里或是给予30%的特别折旧,或是免交7%的税金。1985年,日本还出台了中小企业技术基础强化税制,规定中小企业在税制适用年度投入试验研究费总额的6%可从法人税或所得税中扣除,但扣除额

不能超过税制适用年度法人税或所得税的15%。

(5) 对中小企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如台湾地区为促使产业顺利升级,在20世纪90年代出台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以取代《奖励投资条例》,对一些从事产业升级有关的功能性投资给予了详细的税收优惠,如公司为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改进生产技术、改进提供劳务技术及改善制程所支出的费用,可以在15%-20%的限度内抵减营利事业所得税。

(6) 对中小企业出口的支持。发达国家(地区)为鼓励出口,对中小企业制定了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政策。尽管直接的出口补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但各国(地区)政府支持出口的方式逐步变得复杂而隐蔽。如韩国为促进中小企业出口,制定了支援中小企业出口的中长期方案,方案规定在2002年把中小企业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从上一年的42%提高到50%。主管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厅在各道、市设立支援中小企业出口中心,负责向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协助企业获得ISO等国际认证。政府有关部门挑选了1万家中小企业的5万多种产品,在因特网上建立“中小企业”主页,向国内外宣传,并牵头组织中小企业与贸易商洽谈,以扩大企业的贸易机会。

(7) 为处境比较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政府采购合同。为使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某些方面充分发挥作用,有些国家(地区)通过给予有选择性的政府采购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但有时也会通过政府采购专门扶持一些处境比较困难的中小企业。如美国中小企业在联邦政府采购合同中占有一定的比重,2000年所占比重为23%。2000年5月,克林顿签署了一个特别命令,要求联邦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政府采购合同的至少5%提供给妇女创办的中小企业(即企业中一个或几个妇女拥有的股权超过51%的企业)。

(8) 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的救助政策。如法国除了给予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贷款外,还为负债过重、濒临倒闭的中小企业设立了再投资特别贷款。日本实施了加强中小企业体制的“经营稳定对策借贷制度”,如由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向缺乏资金但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设立互助基金等,以防止由信贷紧缩而导致的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和结构性倒闭。为防止中小企业连锁性倒闭,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和国民金融公库将向资金周转比较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对因相关企业倒闭而存在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紧急低息贷款等。

(9) 对遭遇自然灾害的中小企业提供特殊贷款。如美国向遭受自然灾害的中小企业提供的自然灾害贷款。对那些经营状况良好、在自然灾害中损失较为严重的中小企业,美国将为它们提供特殊的援助,以帮助它们重新创建企业。在日本,遭遇自然灾害且需要重建的中小企业将会得到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商工组合中央金库提供的1000万日元以内的低息贷款。

二、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地区)中小企业财税支持政策大都经历了从放任到保护再到促进这三个阶段。由于各国(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市场体系发育程度、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历史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它们的中小企业财税支持体系也有所不同,但其最终目的是基本一致的,即努力营造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运行机制,向中小企业提供财政资金援助和税收减免等,以帮助中小企业改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不利地位。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财税政策主要遵循以下两种思路,即自由竞争思路与政府干预思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地区)是典型的“小政府、大市场”,它们实行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其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政府对企业运营的干预比较有限,因此它们在财税政策方面遵循的是自由竞争思路;而日本、韩国等为促进本国(地区)经济发展,政府对企业运营的干预较多,实行的是政府干预较强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它们在财税政策方面遵循的是政府干预思路。而我国无论是从地域还是从文化等方面来看,与日本、韩国等非常相似,因此,我国可考虑借鉴发达国家(地区)尤其是日本和韩国等在中小企业财税政策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财税政策,如进一步降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率,使尽可能多的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能够享受低档税率的照顾。此外,还要及时清理对中小企业的不合理收费,使其享有与大型企业一样的国民待遇,甚至是超国民待遇。中小企业相关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政府采购主管部门,细化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倾斜的实施办法,确保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倾斜的政策能够得到落实;等等。

[参考文献]

[1]白钦先,薛誉华.各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林汉川,魏中奇.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别比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田正育.国外中小企业财政政策及其启示[J].中国中小企业,2001,(5).

[4]易国庆.中小企业政府管理与政策支持体系研究[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5]李庚寅,周显志.中国发展中小企业支持系统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0.

上一篇:城市交通与管理范文 下一篇: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及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