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10-30 17:12:09

财政政策的优势

财政政策的优势篇1

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青海财政问题

2005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部分行业发展失衡、局部经济出现过热的现象,为加强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有效的发展态势,果断地实施了稳健财政政策的重大战略措施。实行稳健财政政策,是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手段组合、方式转变在内的重大政策转型。稳健财政政策不仅是财政政策名称和赤字规模的调整变化,更是财政政策性质和导向的根本转化。根据财政部部长金人庆的解释,稳健财政政策的核心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青海省是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2004年,全省GDP为465.73亿元,仅占全国GDP的0.34%,人均生产总值8606元,与全国人均GDP相差1955元;其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2.4%、48.7%、38.9%,与全国相比,第二产比重偏低,仍处于化的初期阶段。

如何应对国家由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的政策取向,解析国家稳健财政政策下青海财政潜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对于促进青海财政良性运转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

稳健财政政策的调整取向对青海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家逐步加大对农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公共领域的投入,将会有利于全省在这些领域争取资金支持,促使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中央财政基建投资规模的逐步收缩,青海在争取基础设施等项目投资的难度可能会增大。

一、机遇

(一)财政政策的转型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国家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调整国债资金使用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强调按照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压缩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入,加大对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科技、环境生态建设、公共卫生等属于公共范畴的投入力度。青海地处国家西部大开发前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稳健财政政策提出财政支出要有保有压,体现统筹发展趋向,这将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具体来说,这对做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农牧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农牧区公共卫生建设、“六小”、扶贫脱困、退耕还林、休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青海湖湿地保护、藏族地区财力补助等项目,争取中央支持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税收政策的调整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进一步推进的税制改革,包括增值税转型、内外资所得税并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以及完善出口退税制度等。拟推行的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将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鼓励企业扩大投资规模,拉动就业。国家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这将会进一步减轻农牧民负担,促进农牧业增产增收,发展农村经济。随着国家继续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全省的进出口结构将逐步得到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力度将会加强。

(三)中央“三奖一补”政策有利于缓解全省县乡财政困难。为解决县乡财政困难,财政部提出了初步意见,将安排资金启动“三奖一补”政策。,全省大部分县的县级财政自有财力在发放职工工资后仅能维持低水平的机构运转,推进社保、医疗、房改等改革十分困难,历史欠账严重。财政部提出要解决县乡财政困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县乡机构改革,精简冗员,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维护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县、乡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做大县、乡经济财政“蛋糕”,增强“造血”功能,促进县、乡经济发展;尤其是有利于在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问题上,争取中央财政更多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县、乡机构运转困难。但是,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正面积极反映近年来在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加大对困难县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如何从青海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推进县乡机构改革、精简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如何结合青海的特殊困难因素算好账并与财政部加强联系、沟通和汇报,努力争取得到财政部更多的奖励和补助,这些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二、挑战

(一)中央国债投资规模的减少,直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中央控制财政赤字政策的实施,财政投资的扩张力度呈收缩态势,势必减少中央对国债投资资金的投资规模,加剧国债投资下降的趋势。从近几年的国债投资情况看,1998年中央对青海国债(含国债转贷资金,下同)投入5.4亿元,2001年投入40.77亿元,2002年投入30.79亿元,2003年投入17.79亿元,2004年投入16.86亿元,2005年上半年投入9.68亿元。2004年比2001年减少23.91亿元,下降59%。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全省经济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其中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90%以上,仅国债投资拉动GDP增长贡献率也在10%左右,国债投入的减少,特别是在自有财力很小的青海将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据统计,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上年同期的24.4%下降到11.1%,回落了13.3个百分点。

(二)税收政策调整,也将带来一定的减收因素。增值税转型将给全省财政收入带来一定程度的减收。以目前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为基础,按照机器设备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二测算,再综合考虑转型后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激励因素,如果2006年能顺利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则每年将造成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减收约3亿元左右。目前实施西部大开发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对全省财政收入也有较大影响,如企业所得税实行15%优惠税率,开发区的特殊优惠政策等。

(三)财政自给率低,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尽管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但规模小、集中度低。2004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除比略高外,低于全国其他省份。在财政支出的总量中,地方财力自给率仅为20%,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从财源建设方面,全省具备国内外市场较强竞争力、产品附加值高、能够持续稳定提供财源的企业群或产业群体还没有形成,而石油和电力等重点税源行业,受国内外市场波动和环境的制约,存在不稳定因素。全省地税收入的最大税种——营业税,由于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也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全省经济发展除了受主导产业、人力资源、组织管理以及体制创新等方面制约之外,还受到能源、原材料和运输等瓶颈的制约,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因此,财政政策的转型,国家财政资金从竞争领域退出,必然会对全省财政收支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虽然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对全省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扶贫、教育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这些领域发展严重滞后,历史欠账较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首先,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中问题仍较突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缓慢,贫困人口多,占农牧民总人口的2/3,农村消费市场出现萎缩趋势。其次,青海省人口素质不高,教育发展任务艰巨。再次,青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因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农牧民返贫现象仍在继续。

三、稳健财政政策下青海财政良性运转的对策建议

(一)审时度势,把握国家宏观调控和“双稳”政策走势,在财政投入上适度体现积极政策。针对青海经济近几年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拉动下步入了持续、快速、有效的阶段的实际,一要在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按照中央财政税制改革精神,积极推进有增有减的结构性税制改革工作。通过完善税制,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建立经济自主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二要在贯彻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将通过积极运用财税政策、加大整合资金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转移支付等措施,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采取适度积极的地方经济发展策略和财政政策,不搞“一刀切”,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继续适当增加建设资金投入、重点项目支出和对“三农”、社会保障、再就业、、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投入力度。确保对“三农”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三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大力支持推进与扩大个人消费密切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等四项改革,以进一步鼓励和扩大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

(二)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努力做大经济和财政“蛋糕”。实践证明,经济决定财政,财政促进经济;经济是财源的基础,财政又是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我们要充分运用财政职能,继续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通过财政制度创新和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运用好基建、技改、支农、、贴息、项期费等经济建设性资金管理手段,鼓励和培育市场主体,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整合财政支持生产性专项资金,突出重点,围绕利用优势资源、农牧业产业化和园区建设,支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经济发展,增强自我发展后劲,培植后续财源,做大经济和财政“蛋糕”。

(三)加大中央专项争取力度,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青海省财力结构来看,多年来,中央补助收入都占全省总财力的70%以上,所以要保持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势头,在抓好收入的同时,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做好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工作。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是青海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青海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对财政投入的依赖性还比较强这样一个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全省上下要继续努力争取中央在实施宏观调整政策时对青海在政策上的区别照顾和资金上的一定支持。一方面在争取中央支持工作中,要不断调整思路,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勇于捕捉机遇,抢抓机遇,善抓机遇,不仅使我省争取中央支持的重点与中央有关政策合拍,而且使争取资金支持的总量逐年有所增加。因此,要精心中央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资金的投向重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理、有节、有效地争取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做好项目的各项工作。项目是实现青海经济快速、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青海的发展尤其依赖于一批大项目的建设和带动上。所以,今后要继续集中精力开展项目的筛选工作,做到审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筛选一批,循环往复。这就要:一是紧紧围绕能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增加财源和扩大就业的发展目标,把抓项目工作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超前的思路、战略的眼光、科学的方式、切实的步骤做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促进化、城镇化进程项目,为争取国家资金,扩大我省投资规模提供项目支撑。二是针对国债资金使用的重点和方向,认真做好“六小”等基础设施、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教育、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干线公路、重点水利设施等方面项目的筛选、申报及组织实施工作,以争取壮大国债资金的支持力度。

(四)认真清理、规范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力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一是正确执行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处理好政策优惠和规范征收的关系。对应该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要保证其优惠政策享受到位,对不应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严禁越权减免。二是对已出台的各项减免税政策作一认真调查和清理,对已到期或不符合国家减免税政策的,要严格审查和清理,该归并的归并,该清理的坚决清理。三是对享受减免税政策的企业作一调查摸底,凡减免税政策已到期的企业要及时恢复征税,不留死角,共同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四是发挥财税杠杆作用,为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做贡献。按照国家关于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的税收政策精神,做好应对和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新政策、新条例的各项准备工作。结合财税部门的职能和职责,积极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加大公共财政对政府节约资源管理和政府机构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同时,处理好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切忌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吸引投资商的投资来促进经济在短期内发展。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理顺现有收费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激励机制。把促进我省资源开发、加快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与合理有序开采,节约能源、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行好政、服好务。

(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协调发展,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资金要坚决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资金办事情,集中财力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从财政政策和财政性资金等方面逐步向群众收入倾斜,向农业、农村和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向基层政权建设倾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六)稳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不断增强财政工作的适应性。推动深化改革,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财政义不容辞的职责和重要任务。各级财政部门在支持配合全省教育、卫生、社保、个人收入分配、住房分配等方面改革的同时,要突出重点,继续稳步推进各项财政管理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财政管理的水平。

财政政策的优势篇2

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青海财政问题

2005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部分行业发展失衡、局部经济出现过热的现象,为加强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有效的发展态势,果断地实施了稳健财政政策的重大战略措施。实行稳健财政政策,是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手段组合、方式方法转变在内的重大政策转型。稳健财政政策不仅是财政政策名称和赤字规模的调整变化,更是财政政策性质和导向的根本转化。根据财政部部长金人庆的解释,稳健财政政策的核心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青海省是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2004年,全省GDP为465.73亿元,仅占全国GDP的0.34%,人均生产总值8606元,与全国人均GDP相差1955元;其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2.4%、48.7%、38.9%,与全国相比,第二产比重偏低,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如何应对国家由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的政策取向,解析国家稳健财政政策下青海财政潜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对于促进青海财政良性运转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稳健财政政策的调整取向对青海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家逐步加大对农业、教育、社会保障、科技、生态环境等公共领域的投入,将会有利于全省在这些领域争取资金支持,促使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中央财政基建投资规模的逐步收缩,青海在争取基础设施等项目投资的难度可能会增大。

一、机遇

(一)财政政策的转型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国家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调整国债资金使用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强调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压缩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入,加大对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科技、环境生态建设、公共卫生等属于公共范畴的投入力度。青海地处国家西部大开发前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稳健财政政策提出财政支出要有保有压,体现统筹发展趋向,这将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具体来说,这对做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农牧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农牧区公共卫生建设、农村“六小”、扶贫脱困、退耕还林、休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青海湖湿地保护、藏族地区财力补助等项目,争取中央支持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税收政策的调整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进一步推进的税制改革,包括增值税转型、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以及完善出口退税制度等。拟推行的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将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鼓励企业扩大投资规模,拉动就业。国家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这将会进一步减轻农牧民负担,促进农牧业增产增收,发展农村经济。随着国家继续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全省的进出口结构将逐步得到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力度将会加强。

(三)中央“三奖一补”政策有利于缓解全省县乡财政困难。为解决县乡财政困难,财政部提出了初步意见,将安排资金启动“三奖一补”政策。目前,全省大部分县的县级财政自有财力在发放职工工资后仅能维持低水平的机构运转,推进社保、医疗、房改等改革十分困难,历史欠账严重。财政部提出要解决县乡财政困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县乡机构改革,精简冗员,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维护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县、乡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做大县、乡经济财政“蛋糕”,增强“造血”功能,促进县、乡经济发展;尤其是有利于在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问题上,争取中央财政更多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县、乡机构运转困难。但是,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正面积极反映近年来在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加大对困难县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如何从青海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推进县乡机构改革、精简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如何结合青海的特殊困难因素算好账并与财政部加强联系、沟通和汇报,努力争取得到财政部更多的奖励和补助,这些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二、挑战

(一)中央国债投资规模的减少,直接影响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中央控制财政赤字政策的实施,财政投资的扩张力度呈收缩态势,势必减少中央对国债投资资金的投资规模,加剧国债投资下降的趋势。从近几年的国债投资情况看,1998年中央对青海国债(含国债转贷资金,下同)投入5.4亿元,2001年投入40.77亿元,2002年投入30.79亿元,2003年投入17.79亿元,2004年投入16.86亿元,2005年上半年投入9.68亿元。2004年比2001年减少23.91亿元,下降59%。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全省经济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其中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90%以上,仅国债投资拉动GDP增长贡献率也在10%左右,国债投入的减少,特别是在自有财力很小的青海将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据统计,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上年同期的24.4%下降到11.1%,回落了13.3个百分点。

(二)税收政策调整,也将带来一定的减收因素。增值税转型将给全省财政收入带来一定程度的减收。以目前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为基础,按照机器设备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二测算,再综合考虑转型后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激励因素,如果2006年能顺利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则每年将造成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减收约3亿元左右。目前实施西部大开发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对全省财政收入也有较大影响,如企业所得税实行15%优惠税率,开发区的特殊优惠政策等。

(三)财政自给率低,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尽管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但规模小、集中度低。2004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除比略高外,低于全国其他省份。在财政支出的总量中,地方财力自给率仅为20%,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从财源建设方面分析,全省具备国内外市场较强竞争力、产品附加值高、能够持续稳定提供财源的企业群或产业群体还没有形成,而石油和电力等重点税源行业,受国内外市场波动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存在不稳定因素。全省地税收入的最大税种——营业税,由于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也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全省经济发展除了受主导产业、人力资源、组织管理以及体制创新等方面制约之外,还受到能源、原材料和运输等瓶颈的制约,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因此,财政政策的转型,国家财政资金从竞争领域退出,必然会对全省财政收支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虽然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对全省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扶贫、教育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这些领域发展严重滞后,历史欠账较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首先,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中问题仍较突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缓慢,贫困人口多,占农牧民总人口的2/3,农村消费市场出现萎缩趋势。其次,青海省人口素质不高,教育发展任务艰巨。再次,青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因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农牧民返贫现象仍在继续。三、稳健财政政策下青海财政良性运转的对策建议

(一)审时度势,把握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双稳”政策走势,在财政投入上适度体现积极政策。针对青海经济社会近几年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拉动下步入了持续、快速、有效的发展阶段的实际,一要在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按照中央财政税制改革精神,积极推进有增有减的结构性税制改革工作。通过完善税制,不断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建立经济自主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二要在贯彻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将通过积极运用财税政策、加大整合资金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转移支付等措施,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采取适度积极的地方经济发展策略和财政政策,不搞“一刀切”,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继续适当增加建设资金投入、重点项目支出和对“三农”、社会保障、再就业、教育、科学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投入力度。确保对“三农”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三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大力支持推进与扩大个人消费密切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等四项改革,以进一步鼓励和扩大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

(二)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努力做大经济和财政“蛋糕”。实践证明,经济决定财政,财政促进经济;经济是财源的基础,财政又是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我们要充分运用财政职能,继续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通过财政制度创新和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运用好基建、技改、支农、科技、贴息、项目前期费等经济建设性资金管理手段,鼓励和培育市场主体,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整合财政支持生产性专项资金,突出重点,围绕利用优势资源、农牧业产业化和园区建设,支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经济发展,增强自我发展后劲,培植后续财源,做大经济和财政“蛋糕”。

(三)加大中央专项争取力度,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青海省财力结构来看,多年来,中央补助收入都占全省总财力的70%以上,所以要保持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势头,在抓好收入的同时,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做好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工作。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是青海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青海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对财政投入的依赖性还比较强这样一个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全省上下要继续努力争取中央在实施宏观调整政策时对青海在政策上的区别照顾和资金上的一定支持。一方面在争取中央支持工作中,要不断调整思路,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勇于捕捉机遇,抢抓机遇,善抓机遇,不仅使我省争取中央支持的重点与中央有关政策合拍,而且使争取资金支持的总量逐年有所增加。因此,要精心研究中央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资金的投向重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理、有节、有效地争取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做好项目的各项工作。项目是实现青海经济快速、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青海的发展尤其依赖于一批大项目的建设和带动上。所以,今后要继续集中精力开展项目的筛选工作,做到审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筛选一批,循环往复。这就要:一是紧紧围绕能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增加财源和扩大就业的发展目标,把抓项目工作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超前的思路、战略的眼光、科学的方式、切实的步骤做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项目,为争取国家资金,扩大我省投资规模提供项目支撑。二是针对国债资金使用的重点和方向,认真做好农村“六小”等基础设施、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教育、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干线公路、重点水利设施等方面项目的筛选、申报及组织实施工作,以争取壮大国债资金的支持力度。

(四)认真清理、规范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力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一是正确执行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处理好政策优惠和规范征收的关系。对应该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要保证其优惠政策享受到位,对不应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严禁越权减免。二是对已出台的各项减免税政策作一认真调查和清理,对已到期或不符合国家减免税政策的,要严格审查和清理,该归并的归并,该清理的坚决清理。三是对享受减免税政策的企业作一调查摸底,凡减免税政策已到期的企业要及时恢复征税,不留死角,共同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四是发挥财税杠杆作用,为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做贡献。按照国家关于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的税收政策精神,做好应对和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新政策、新条例的各项准备工作。结合财税部门的职能和职责,积极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加大公共财政对政府节约资源管理和政府机构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同时,处理好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切忌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吸引投资商的投资来促进经济在短期内发展。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理顺现有收费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激励机制。把促进我省资源开发、加快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与合理有序开采,节约能源、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行好政、服好务。

(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协调发展,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资金要坚决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资金办事情,集中财力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从财政政策和财政性资金等方面逐步向群众收入倾斜,向农业、农村和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向基层政权建设倾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六)稳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不断增强财政工作的适应性。推动深化改革,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财政义不容辞的职责和重要任务。各级财政部门在支持配合全省教育、卫生、社保、个人收入分配、住房分配等方面改革的同时,要突出重点,继续稳步推进各项财政管理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财政管理的水平。

财政政策的优势篇3

关键词 传媒产业 融合发展 财税政策

传媒业是一个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既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又作为政府宣传政策的重要工具,也是政府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掌握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主战场。随着新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媒体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传媒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传媒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根据该目标,文化产业未来的增加值要到5万亿,年平均名义增长率要在13%以上。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媒业,在“十三五”期间更要保持高速增长,而财政与税收政策是振兴产业的重要手段。传媒业具有一定的公共商品属性,外部性较强,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对政策较为敏感。在经济新常态中,如何完善促进传媒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传媒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在GDP增速从2014年的7.3%下降到2015年的6.9%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中国的传媒产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中国传媒产业在2015年增长了12.3%,整体市场规模达12750.3亿元。[1]传媒产业整体发展良好的态势主要依赖于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中国传媒产业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2015年互联网媒体的市场占比由2014年的47.2%上升到了51.8%,进一步拉大了与传统媒体的差距,传统媒体影响力与话语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从产业的生命周期看,当前我国的传媒业从快速成长期向规模化经营阶段转化,同时也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

(二)传统媒体发展受到新兴媒体的冲击

传统媒体主要是指报刊、电视等媒体。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的特点导致传统媒体运作机制的行政色彩依然浓厚,还没有真正形成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机制。事业单位体制运营的传统媒体与企业化运营的新媒体的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新媒体的崛起动摇了传统媒体的市场垄嗟匚唬分散了受众群体对传统媒体的注意力,而且从生产模式到盈利模式无不受到巨大冲击,也再次将其逼入困境。传统媒体的业绩严重下滑,并且消费者流失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更糟糕的是对舆论的控制力、引导力也日趋下降,其主流地位被边缘化。比如,2016年传统报业的“断崖式”下跌仍在持续,传统报业的发行量与广告量正面临着两位数的持续下滑。2015年,传统媒体广告市场下降幅度达7.2%(2014年是1.7%),其中报纸广告降幅在传统媒体中最大,达到了35.4%,呈现出“断崖式”跳水趋势。[2]传统媒体正面临着资金不足、盈利能力低、报刊经营举步维艰的状况,以及市场萎缩和人才流失等诸多问题。市场人士普遍预测,未来传统媒体市场将不断萎缩。

(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趋势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传媒业将迎来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新时期,而传统媒体将经历更为深刻的转型变革,网络化、移动化、数字化将持续贯穿传媒业改革的全过程。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将成为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的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3]在实践中,传媒产业的整合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中央传统媒体以其雄厚的实力率先尝试,在客户端拓展出了一片新天地:人民日报已投入巨资打造“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推出了“新华社”客户端;上海报业在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澎湃”等新媒体项目。

2014年8月1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二、当前促进传媒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不足

近年来,国家为了更好地促进传媒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性措施和指导性意见。例如,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2014〕15号),对2014年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进行了修改调整和补充。在财政政策方面,加大了对文化转制企业的财政保障以及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扶持力度;中央财政和部分地区先后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助、补充国家资本金、绩效奖励、股权投资、设立出版基金、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税收政策方面,通过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企业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措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但是,综观这些促进传媒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专门的税收政策体系,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

目前对传媒业的优惠财税政策散见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与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事业单位改革、科技进步以及中小企业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之中,促进传媒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协调性不强、行业针对性不足,导致税收优惠政策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也较难形成合力,降低了政策的实效性。

(二)优惠政策覆盖面窄,未覆盖全产业链

传媒产业的链条相对较长,情况也比较复杂。由于未将传媒业视为一个行业整体而制定专门的税收政策,各类相关的税收政策只是散见于其他领域的文件中,导致现行的税收政策并未全面考虑传媒产业的整体情况。比如,以“营改增”后的电影产业为例,虽然电影制片公司的版权收入、发行收入等免征增值税,但电影产业链上游的影视设备租赁税率为17%,下游的电影院税率为6%。

(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稳定性和存续性尚需加强,优惠政策时效短

自2008年以来,国家出台的文化税收政策文件数量非常多,其中不乏稳定性和实效性好的税收政策,但有相当一部分政策内容变化过快,执行期限短,政策的稳定性和存续性比较弱。针对传媒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多散见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与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并且大多是以通知等形式下发,法律层级较低,[4]不但在产业的涵w范围、优惠对象与政策措施上较为单一,而且设置了适用期限,难以对传媒业的发展形成长期导向,反而容易制造税收筹划空间,对企业造成“负向激励”。[5]

三、完善促进传媒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加强财税优惠政策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加强传媒业财税优惠政策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实行传媒业全行业财税优惠,形成政策合力。整合现有针对出版、报刊、期刊、电视、图书、音像电子出版以及部分软件业的各类财税收优惠政策,从传媒业的战略高度统筹考虑,建立覆盖全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部分尚未纳入财税收优惠范围的传媒业新兴业态也要统一管理。同时,要考虑在税收管理层面建立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简化审批流程。

(二)继续对转制传媒企业施行特殊的财税优惠政策

首先,延长财税优惠政策的时间。建议将《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2014〕15号)等相关政策予以延期。传媒业是政府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掌握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主战场,在传媒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更应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其次,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建议对转制的传媒企业放松资格审核,扩大税收优惠范围。

(三)从利于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角度制定财税优惠政策

虽然传媒业已被推向市场,但传统主流媒体仍然承担着宣传和引导思想、舆论及意识形态的政治使命,在其处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运用财政手段扶持、助推其走出低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上海市政府在“澎湃”新媒体项目实验上投入巨额资金,“澎湃”首战告捷;2016年12月,“澎湃”又引进6.1亿国有战略投资,“澎湃”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政府的财政支持不无关系。[6]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资金需求缺口大,是当前融合最关键也是最棘手的问题。传统媒体开办新媒体往往需要大量资金,主流媒体资金需求缺口大,社会资本涉入制度不健全、社会资金投入动力不足、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小是当前媒体融合发展的最大困境。从利于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角度制定财税优惠政策,为传媒业提供系统、长远的支持对于中国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单位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参考文献

[1] 崔保国. 2016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3-25.

[2] 李雪昆. 4年累计降幅5成――报纸广告是否已触底[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2-23.

[3] 付长超.改革路线图敲定,主流媒体迎来新纪元[DB/OL].人民网,2014-

08-19.

[4] 戚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13(6).

[5] 安体富,张新.关于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52).

财政政策的优势篇4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财政政策;功能;实施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导向下,各地区都紧密围绕着产业升级这一战略,来不断推进自身的去除过剩产能和优化产能结构的各项工作。就工作难度而言,后者的优化产能结构内含有技术创新需求、人力资本提升需要等要件,所以在当前是困扰地方政府和市场各微观经济主体的难题。面对这样的难题,除了需要在发挥国企改革主动性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建立起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助力人力和物力资源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微观视角下来考察优化产能结构工作,其体现为以技改和固定资产重置为工作主线,借助企业技术组织形态调整这一中介过程,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和引入人力资本增量,最终在动态视域下适应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需要。与当前“见物不见人”的主题讨论不同,笔者十分重视人力资源要素在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从而本文也就将积极财政政策落脚于支撑人力资本培育之中了。

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功能分析

(一)价值导向功能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主体为各级政府部门,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财税“分灶吃饭”格局的建立,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所致,地方政府成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主体。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下,以及在发挥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要求下,地方政府通过对特定项目开展定向投资和融资工作,这就在市场机制下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了风向标的作用。随着这一作用效应的逐步显现,便能在区域范围内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予价值取向。

(二)市场干预功能

因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垄断等因素的普遍存在,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区域微观主体所内在的技改和固定资产重置,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培育等工作都具有长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因此,通过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职能内容,便能弥补市场机制单纯注重效率的短视问题。同时,还能在财税政策的调适下,来激励和约束市场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而,从整体上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三)制度优势功能

这里的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联系宏观调控和微观引导的制度优势;二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植根于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之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则在地方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撑下得到落实。所有这些制度优势都能够以功能的形态存在着,并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展。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在要求

在以上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在要求可归纳如下。

(一)助力企业在职员工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

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也可以理解为,L:K(劳动要素:资本要素)之间在数量与结构上满足一定的技术系数。资本要素的数量和结构升级,可以借助资金投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完成,而对于劳动要素的数量和结构升级,则因面临诸多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因素的作用,需要在较长时间内才能得到解决。利用积极财政政策和在地方政府公权力的保障下,便能满足企业提升在职员工人力资本存量的内在要求。

(二)帮助企业落实所需高端人才的引进计划

2017年12月所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指出,未来我国将着力发展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人工智能在内的高科技产业。特别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形成“互联网+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则成为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在区域开放经济体格局下,域内企业必然存在着引入域外高端人才的需要。而引入高端人才的工作不仅涉及到人力资本增量变革的问题,还涉及到与之相伴随的社会问题。此时,积极财政政策便需要在解决社会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三)以产业发展项目为载体培育创新型人才

这里的创新型人才在其职业身份界定上,可以定义为自我雇佣。他们作为类似于自由职业者的形态而存在,却在区域中高端服务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打造区域服务产业和高新技术服务平台,将能在社会网络化分工格局下促进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为此,以积极财政政策为推手来赋予创新型人才获得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则成为了需要被正视的内在要求。以上从三个方面围绕着人力资源培育所做的内在要求归纳,改观了当前在论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积极财政政策时“只见物不见人”的局限。

三、积极财政政策设计

根据以上所述,积极财政政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设计。

(一)制订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标准

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这里不必累述,但作为财政资源的稀缺性则需要给予强调。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产能优化局面的不断扩张,将会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资源更显紧张。因此,这里首先需要制订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视角,标准的制订又需要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改革重点等事项相联系。从而,这就需要在地方政府的组织架构内形成合作和协同模式,共同打造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标准。

(二)财政监管下开展在职员工培训

助力域内特定企业的在职员工开展岗位培训,成为了积极财政政策落地的重要环节。但实践表明,因岗位培训的空间割裂性,以及人力资本存量信息的内隐性,这些都使得财政实施部门与企业方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信息不对称。为了实现积极财政政策能够精准发力,需要建立起政府主管部门、企业方、第三方培训机构在内的契约管理形式,并在在线视频监督和声誉约束机制的作用下,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真正产生实效。

(三)突出财政政策的市场干预职能

在助力域内企业引进域外人才时,积极财政政策应突出发挥市场干预的职能。前面已经指出,人才引进还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吃、穿、住、行等。而且,部分高端人才还存在着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需要。为此,积极财政政策便需要在人才引进上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针对人才引进修建福利保障房;二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办针对高端人才子女入托的幼儿园,并在域内基础教育阶段给予国民待遇;三是为他们的配偶就业提供前置性岗位培训资金支持。

(四)政企校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

培育创新型人才不但需要挖掘本土人才资源,还需要大力引进域外创新项目入驻。为了使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创新型项目商业化同步展开,便需要建立政府、企业、高效三者合作下的工作机制。积极财政政策在这里主要以内在标准为门槛,筛选出符合财政投资和融资的项目和人才队伍,通过长期跟踪创新团队的工作绩效,以及预算监管校企之间的合作实效,来全方位提升域内高端服务产业的结构。

四、展望

(一)降低财政政策制定随意性

随着我国将功能财政引入到宏观经济调控之中,则极易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而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信奉的整体原则相背离的。因此,降低财政政策制订的随意性,首先需要弄清楚经济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再者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

(二)提升财政政策执行调控能力

不仅需要发挥财政政策的政策导向优势,也需要及时纠错。为此,今后需要提升财政执行调控能力。但由于一项财政政策的制订需要履行完整的审批程序才能实施,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制度惯性。从而,需要有效区分财政政策应用对象。结合我国国情,笔者建议,未来可以增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制定应用权限,从而来降低实施成本和增强执行调控能力。

五、结语

积极财政政策的功能可从:价值导向、市场干预、制度优势等三个方面来认识。通过主题讨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则可以围绕着:制订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标准、财政监管下开展在职员工培训、突出财政政策的市场干预职能、政企校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刘成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财政政策选择[J].财政监督,2017(23).

[2]李烝,张小莉.把脉宏观经济形势纵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财政,2017(11).

财政政策的优势篇5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两法合并; 财政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内外有别的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度,这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两种有差异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既不利于内外资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也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规范。2005年1月12日,时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2005年全国财政学会年会上表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已经迫在眉睫,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再拖了……”。经过两年的探索和酝酿,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企业所得税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自此,我国将实行统一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159个实行企业所得税的国家(地区)平均税率为28.6%,我国周边18个国家(地区)的平均税率为26.7%,我国规定25%的税率,在国际上是适中偏低的水平,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吸引外商投资。

一、两法合并将在短期内减少衡阳市财政收入

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基本原则,新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四个统一”: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并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扣除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现分别阐述“四个统一”对衡阳市财政收入的影响。

(一)统一税率对衡阳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现行所得税法规定,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外资企业按所得额的30%征税,另征3%的地方所得税,二者的名义税率是相同的。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减免税优惠和税前列支标准项目不同,造成内外资企业实际税负轻重差别很大。内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25%左右,外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15%左右,内资企业高出外资企业近10个百分点。两法合并后,最显着的变化就是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为25%。在衡阳市,企业所得税依然是以内资企业为主,税率的调整会导致财政收入的小幅度减少。下面以衡阳市2004-2006年的财政收入、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数据为基础预测2007年和2008年的财政收入、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表1)

由于新企业所得税法是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而目前2007年的相关数据尚未统计,故这里先要在假定衡阳市的财政收入每年保持稳定的增长情况下,预测2007年财政收入为490 884万元(400 264×122.64%),预测2008年财政收入为602 020万元(400 264×122.64%×122.64%)。

由表1的统计数据可知,衡阳市企业所得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比重并不是很大。2004年为6.36%,2005年为7.40%,2006年为7.19%,平均比重仅为6.98%,不到7%。其中内资企业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平均保持在6.24%,外资企业为0.74%,也就是说,内资企业所得税在企业所得税收入总和中所占的比例为89.14%,占绝大部分。这些数据表明衡阳市企业所得税与财政收入之间的相关度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两法合并会对衡阳市短期财政收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绝不会阻扰衡阳市财政收入增加的趋势。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即在税前扣除标准和税收优惠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单从税率角度来看,内资企业所得税将下降8%,对衡阳市财政收入的影响也只有0.50%(8%×6.24%=0.50%),即2008年衡阳市财政总收入将因此下降3 010万元(602 020×0.50%)。假定衡阳市外资企业的实际平均税负与全国相同,都为15%,并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2008年外资企业所得税将上升10%,对衡阳市财政收入的影响为0.074%(10%×0.74%),衡阳市财政总收入将因此上升445万元(602 020×0.074%)。综合两个因素考虑,新法合并后对衡阳市2008年财政收入将会下降2 565万元(3 010-445)。因此,两法合并短期内会对财政收入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更为准确地说明新法合并初期对衡阳市财政收入的影响,笔者结合表1相关资料对2008年的企业所得税和财政收入进行预测。在预测前,首先给予一定前提假设以确保预测的合理性:(1)衡阳市的财政收入保持稳定的增长;(2)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比例不变,为近三年的平均数;(3)企业所得税占财政的比例不变,为近三年的平均数。因此,可以预测出2008年财政收入为599 455万元(602 020

-2 565),内资企业所得税为34561万元[602 020×6.24%×(1-8%)],外资企业所得税为4 900万元[602 020×0.74%×(1+10%)],企业所得税合计为39 461万元(34 561+4 900)。

(二)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对衡阳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现行所得税体系采取了区域优惠为主的方式,所给予的优惠主要是针对设在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中西部及贫困地区的企业;同时在税收优惠政策上给予外资企业特别照顾,相反对于内资企业却比较苛刻,这使得内资企业的实际平均税负远远大于外资企业的实际平均税负。税收是各国政府调整企业利润和产业发展方向的一个有力杠杆,两法合并就突出了税收的此项功能。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现行优惠政策进行了整合,从以区域优惠为主,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建立了新型税收优惠体制。

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新技术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率;二是环保型企业,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并将环保、节水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扩大到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三是创业型企业,扩大对创业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从事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项目的创业投资企业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四是农林牧渔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留对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五是公益事业和照顾弱势群体的企业,用代替性优惠政策取代直接减免税政策;六是小型微利企业,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

税收优惠政策的转变将对衡阳市财政收入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格局仍是资金来源性质优惠和区域优惠占大头,在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政策新格局下,随着外资特定优惠的取消和区域优惠的逐步淡化退出,现行的优惠幅度仅能保留不到20%,假如衡阳市就按20%计算(因为目前未能获取准确比例,只好估计)。又根据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可以享受15%、20%的优惠税率,按25%新税率计算,实际减少税负10%和5%,假如衡阳市就按10%计算,则税收优惠政策的转变将减少衡阳市企业所得税收入789万元(39 461 ×20%×10%),因此减少衡阳市财政收入789万元。故在考虑统一税率和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情况下,预测衡阳市2008年的企业所得税收入为38 672万元(39 461-789),衡阳市财政收入为598 666万元(599 455-789)。

(三)统一税前扣除标准对衡阳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目前,现行企业所得税在成本费用等税前扣除方面规定不尽一致,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支出扣除做出统一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

1.统一工资扣除标准。新企业所得税法适应了计税工资政策改革的需要,取消了内资企业的工资限额扣除政策,实行与外资企业一致的工资支出据实扣除政策,允许纳税人按企业和单位实际发放的工资在税前据实扣除。现法规定工资扣除标准为1 600元,标准的取消将减少内资企业的所得税负担,有利于促进企业公平竞争,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统一捐赠扣除办法。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年度利润总额在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而其年度利润总额在12%以外的部分,则不予扣除。同时还规定所谓的“公益性捐赠”,即企业向民政、教科文卫、环保、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等的捐赠。与现行税法相比,扣除比例发生了变化,内资企业的捐赠扣除比例从3%提高到12%,企业所得税有所降低,而外资企业由全额扣除下降到12%,企业所得税有所提高。

3.统一并提高了研发费用的扣除标准。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纲要精神,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50%即按150%扣除。除此以外,新企业所得税法还对不得扣除的支出、企业各项资产的成本计价、不得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费用等做出统一的规定。

因此,工资标准的取消大大会减少了内资企业的财务负担,也将对企业所得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公益性捐赠、研发费用变化增加了企业的费用支出,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所得税,但影响较小。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两法合并不可避免地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财政收入,即在一定时间内会导致衡阳市财政收入的减少。可如果考虑到企业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仅6.98%),笔者认为两法合并从长远角度来看,利大于弊,不但不会引起对财政收入的冲击,而且会对财政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最终促进财政收入的增长。

二、两法合并从长远来说将对衡阳市财政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众所周知,企业所得税来源于企业,企业利润是企业所得税的源头,企业没有利润,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所得税。如果要提高企业所得税收入,可以有两种方法,其一是提高税率,但税率的调整空间有限,过高的税率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其二就是扩大税源,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的发展,利润的提升,从而间接实现企业所得税的增长,财政收入的提高。应从后者培育税源,施行新的企业所得税税法,可以为衡阳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将对财政收入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两法合并后内资企业对衡阳市财政收入的影响

新企业所得税法体现“四个统一”,它从三个方面促进了衡阳市内资企业的发展,对衡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第一,取消外资优惠和地区优惠,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衡阳市内资企业真正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第二,有利于中小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在衡阳市的产业结构中,中小企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便没有衡阳市经济的腾飞。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标准将由国务院在实施细则中规定)规定适用20%的照顾性税率,这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增强经济活力的一项重要措施。第三,在国家重点扶持和激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上,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这些措施将有利于企业利用税收杠杆,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衡阳市,内资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所得税的主要来源,在财政收入里也占有相当的比重。2006年内资企业所得税为28 768万元,占财政收入的7.19%。因此,所得税的提高将直接刺激财政收入的增长。两法合并不但大大减轻长期压在内资企业头上不平等的沉重税负,使企业居于平等的竞争地位,而且通过税收优惠引导企业,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反过来,内资企业的腾飞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对衡阳市财政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两法合并后外资企业对衡阳市财政收入的影响

2006年衡阳市外资所得税为1 907万元,仅占财政收入的0.48%,这表明衡阳市在引进外资上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新企业所得税法调整了税收优惠的方向和重点,变地区优惠为行业优惠,取消了沿海经济特区的税收优惠和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这无疑间接提高了衡阳市对外资的吸引力。如以前只有在沿海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才能享受“两免三减半”等税收优惠政策,而今后无论是否在开发区内,只要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都能享受税收优惠。在沿海地区税收优势丧失后,衡阳市本身的特有优势得以凸现。衡阳市南连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具有明显的地缘经济优势;南北交通要塞和枢纽,京广、湘桂铁路汇聚于此,京珠高速、衡昆高速、“三南公路”贯穿全境;资源丰富,素有“有色金属与非金属之乡”的美称;作为湖南老工业基地,人才优势明显,且劳动力成本较低。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必将为衡阳市吸引外资提供有利的条件,而外资的引进也能进一步促进所得税的增长,提高财政收入。

三、几点建议

综上分析,两法合并后,从长期来看会对衡阳市财政收入产生积极的影响,对衡阳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将起到拉动作用。但短期内仍会造成衡阳财政的减少,2008年财政收入预计会下降3 354(2 565+789)万元。这其实是以适度的税收利益为诱导,促进衡阳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一种变相的政府投资。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调整后的税收优惠机制,以一定的税收利益为激励,引导国内、外资金进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行业以及衡阳的优势产业中,从而推动衡阳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经济结构优化。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为了实现衡阳市工业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的提高,笔者结合衡阳 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引资力度两法合并后,特惠制的取消、普惠制的实施对衡阳引资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新税法的实施使得衡阳本身的特有优势越发明显,如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优势等,这都是衡阳加大引资力度的有利条件。但如何将这些有利条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优势,仍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因为无论外资还是内资,在选择“立业之地”时最看重的是投资环境,所以必须采取措施优化投资环境。

1.提高政府服务质量。近年来,衡阳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最近,据对100家工业企业经营与投资环境调查结果显示,政府职能部门能为企业排忧解难等服务的公职人员不足20%,索、拿、卡等不良行为企业反映强烈,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政府服务质量:一是加强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教育;二是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对衡阳投资环境进行集中治理整顿,切实解决企业在设立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三乱”问题;三是要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2.围绕优势产业,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衡阳市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招商引资的平台,如何打造这个平台对衡阳招商引资的意义非同寻常。第一,根据产业布局的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全面推进园区产业建设进程,加快工业园配套设施建设。第二,制定有利于向特色产业专业区集聚的财政政策,鼓励企业跨地域到产业专业区发展。第三,以工业园区为重要依托,围绕优势产业和骨干龙头企业,积极构建拥有专业优势、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优势产业和骨干龙头企业的核心辐射作用,从而实现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

(二)调节税收优惠政策,加强间接优惠力度

两法合并后,政府部门应全面清查为了地方利益而制定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越权的减免税政策,通过改进优惠的方式,加强间接优惠对部分行业发展的促进力度,如准许加速折旧回收投资、财政补贴或补助、特定准备金等等。

(三)强化税收征管力度

强化税收征管力度,坚决堵塞税收漏洞,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降低两法合并初期对财政收入不利的影响。第一,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税收征管手段现代化;第二,加大税收收入监控力度,完善税收分析档案工作;第三,加强税收稽查,完善税收征管措施,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

【参考文献】

[1] 金人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说明[N].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7(03).

[2] 张洪.浅析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特色[J].财会月刊,2007(21).

[3] 米志明,丛安妮,易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分析[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6,(2):24-31.

[4] 彭东昱.“两税合一”终结内外资“异税”时代[J].中国人大复印资料,2007,(06):42-44.

[5] 孙玉栋.“两法合并”前后税前扣除政策的比较[J].涉外税务,2007(06).

[6]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处.两法合并对浙江经济的影响[J].浙江经济,2007(10).

[7]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8] 姚长辉.中国经济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财政部税政司司长史耀斌谈企业所得税改革[N].中国财经报,2007(03).

[9] 蔡高锐.“两法”合并后税收如何应对企业成本约束机制缺陷[J].税务研究,2007(05).

财政政策的优势篇6

关键字:财税政策 失业率

当前在我国,政府是经济社会就业管理的主力,其利用自身对于经济的影响力通过各种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促进就业的社会中介机构的扶持等途径为进行有效的就业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有效促进社会就业管理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各种财税政策与就业管理的作用机理,结合当前的政策实际,发掘其中不足,以提出有效的改善建议,加强我国政府的就业管理效率,调动社会大众积极性,在保证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础上提升经济实力。

一、财税政策对就业管理的影响机理分析

现代财政理论表明,有效的财政政策具有促进资源配置、收人分配、降低失业率以及保证经济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进而影响就业,因而财税政策与经济社会的就业管理间有着密切联系。而事实上,财税政策是政府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而出台的政治经济政策手段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有效进行就业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财税政策对于有效降低经济社会失业率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政策对于就业管理的影响机理基于财政政策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和发挥收人分配职能,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借助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改革企业机制,解决企业内部隐性失业问题,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降低失业率;另一方面,通过收人分配职能调节社会成员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方式,促进就业,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保证社会稳定。同时,财政政策在弥补市场失灵,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同时也能创造就业机会,如,政府加大对公共物品、基础设施、国防、社会基本保障等的投入时,也直接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缓解了严峻的就业形势。

(二)税收政策对于就业管理的影响机理

税收可以通过经济环境等直接作用于社会就业,也可以通过对自主创业、第三产业等能够积极容纳就业的行业进行扶持,提升影响就业管理的有效性,其具体作用机理分析如下。

1、税收与经济增长、就业。一方面,经济决定税收,而税收又能反作用于经济;另一方面,经济形势影响就业,就业对于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因而,税收、经济以及就业之间具有重要的联系。

依据供给学派著名的“拉弗曲线”,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均衡,当税收维持在该水平附近则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政府职能和相关财政政策的有效发挥,当偏离该均衡税收水平时,将会降低政府职能效果,导致经济滑坡,政府收人减少,最终使得经济的发展受限,因而,税收对于经济增长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对于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依据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提出的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降低1%,将会带来2%经济增长率;相反,则会带来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因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就业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积极的税收政策通过刺激经济能缓解社会就业形势,以利于就业管理,相反,则会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加。

2、直接扩大就业需求。税收还能通过相关途径直接增加就业需求,其主要表现在对于社会上新增就业群体鼓励其自主创业,对于能大量吸纳社会失业人员的第三产业、服务业采取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雇佣工人,增加地区之间的信息沟通,增加人员流动性,进行失业人员再培训等。

二、当前我国促进社会就业管理的财税政策分析

(一)当前主要实施的促进就业管理的财税政策

当前,我国为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采取了各种有效的财政、税收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失业人员,降低社会失业率,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各级政府中使用较多的是财

政补贴、税收优惠、社会基本保障、增加失业人员地区间的流动性等。

(二)对当前为促进就业管理的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1、促进就业管理的资金不足。当前,我国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范围有限,但需要财政投人的方向却很多,如社会保障、公共物品投人、贴息优惠、信息沟通、人员培训等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人。同时,我国对城镇失业人员的社会生活保障资金投入较多,而对于中小企业、自主创业企业的转移支付力度较小,这种策略在短期能缓解就业困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人员就业问题。

2、人员培训扶持力度不够。为有效帮助当前失业人员再就业,解决劳动力市场上供求不匹配的现象,就必须增加对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使其能快速地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及企业需求。而当前我国在该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政府对于培训机构的管理及资助力度不够,广大的培训机构管理不规范,培训内容不符合企业社会对于人员的要求,使得广大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之路更为艰难。

三、提高就业管理有效性的财税政策设计

(一)在相关领域增加财政支出

针对以上政府在执行积极的财税政策、缓解社会就业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增加人员培训、信息沟通。为强化失业人员面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政府财税纵横应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管理和资金资助,使其真正能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提供良好的就业培训和指导,同时作为企业及劳动人员的沟通桥梁,促进信息的有效沟通,降低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均衡问题,提高地区间劳动力的流动性,

提升企业及人员价值。

2、社会保障支出。政府应加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及统筹层次,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在保证全国的劳动人员均能享受最广泛的社会保障的基础上,加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缓解地区间经济结构的不均衡,缩小地区间差异,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完善税收优惠制度

1、调整相关税收征收种类、范围。虽然当前用于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税收政策种类众多,但真正有效的政策较为有限,且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主体的增加,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征税主体应实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新,调整税收征收种类及范围,科学指导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管理。

财政政策的优势篇7

低碳化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在如此的形势下,企业管理需要紧密地向低碳化靠拢。而在企业管理发展的转换中,政府扮演着非一般的角色,政府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主导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并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促使企业产业升级。

1企业管理转变的必要性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势在必行,这是在企业自身需求的驱动以及环境影响双重作用下的结果。一方面,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是环境和政策作用下的结果。实行绿色管理,企业能够尽可能享受到优惠政策,获得各种发展的机会,也就是说,改变传统管理理念,实行绿色管理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虽然说,管理模式转变这一过程会消耗一定的成本,但其带来的利润完全可以弥补这一消耗。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对发展的需求也是趋势其管理模式改变的动因。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发展环境中各种因素的改变会对企业管理产生影响。企业决策层、管理层以及执行层都会意识到,企业的管理模式要和社会环境价值观的变化同步才能使企业符合整个社会的绿色管理,即低碳经济这一理念,这对企业管理的转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只有通过转变观念,积极实施绿色管理战略,才能促使企业价值观符合社会的发展,促使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2低碳经济社会的背景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在年产生于英国,英国在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中,最早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我国在年正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话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一文中指出,相对传统经济来说,低碳经济是一个新的层次,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节能与环保等问题的解决,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一个基于能耗低、污染小的新型模式,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一大进步,能够缓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带来的破坏,能够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灾害增多等一系列问题。低碳经济的本质是在科技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从而造福人类。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国家之大计,也是企业的责任。

3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发展思路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树立绿色管理观念是宏观发展方向,绿色管理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观念的树立则是重中之重,具体来说,围绕低碳经济,企业绿色管理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首先要树立自身绿色、环保的形象。通过这一良好形象的树立,企业对内能够对员工产生积极作用,激励员工的自豪感,增加员工的责任感,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对外则能够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其次,大力支持节低碳技术的开发。这里所说的低碳技术,是指节能环保概念产品的开发,通过这样的研发活动,开发出新的,更加节能环保的产品,从而从根本上减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企业发展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作用。节能环保产品的开发是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必须重视的环节,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此外,是绿色生产过程的实施。传统企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传统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并消耗大量能源,这显然是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在绿色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企业需要通过优化工艺等手段,实现绿色生产,在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产品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这一过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具体来说,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是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等。最后,积极开展绿色营销也是低碳背景下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传统营销方式下,企业通常利用产品、价格、渠道等传统手段,实现销售。绿色营销则在此基础上,注重绿低碳环保概念的贯彻,营销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污染的控制。通过绿色营销的实施,企业管理中能够充分体现低碳经济的思想,发展自身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而提升自身的绿色形象。可以说,在低碳社会中,绿色营销势必是企业产品占领市场的法宝,也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

创新社会整顿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双赢

1低碳化的发展必须依靠政策的支持,自改革开放到如今几十年间,经济在取得快速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能耗高且污染严重等问题,“高碳经济”特征十分突出。因此,积极地推动低碳化经济发展,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要难题,对于省具有重要意义。向低碳化转换,既需要科技支撑,更需要政策支持,在众多政策中,财税政策是政府进行调控、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部署,在促进低碳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财税政策问题

2.1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瓶颈问题即如何从财税政策角度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产业低碳这一矛盾性问题。从的实际情况分析,产业结构还处在产业链低端,耗能高且污染严重。支柱产业主要是钢铁、能源等重化工业,初级产品、低端产品较多,高附加值产品较少,耗能严重。从财税角度考虑,钢铁、能源两大行业是全省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全省的经济、财政及就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低碳经济角度分析,这两大行业都属于高污染性行业,是需要限制发展的。

2.2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问题即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目前我们现有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都是不完整、不连贯的,并且相关财税优惠政策措施比较单一,尚未构建起完整的环境税收优惠体系。因此,如何对现有的财税优惠政策加以整合,因地制宜,制定更全面、更行之有效的财税优惠政策,按照产业发展实际及低碳化要求构建完整的财税政策优惠体系,是财税部门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的另一个问题。

3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3.1建立和完善支持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向低碳经济转型,需要在财税政策上进行全方位扶持,包括财政支持和税收支持。相应地,旨在支持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税收政策支撑体系应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对市场主体的节能减排行为起激励作用的财政支出政策体系,如财政补助、贷款贴息、国债投入以及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二是对市场主体的耗能排放行为起约束作用的税收政策体系,主要是指与能源消费有关的各种税、费征收措施,如碳税、能源税等。一是积极寻求财政政策空间。加大财政资金对低碳经济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二是要把握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将气体排放、污染物排放的循环利用,或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行为均纳入税收优惠范围;鼓励钢铁、能源等污染行业进行节能排污降耗,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从税收优惠范围中剔除;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优惠措施;三是要要积极研究出台一系列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形成相对完善的支持经济社会低碳发展模式的财税政策体系。

财政政策的优势篇8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财税政策

引言

2009年大学毕业生总量将达610万,约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加之历年累积,今年要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用人需求总量减少,可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这“一增一减”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大学生就业难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政策。但从目前来看,很多政策并没有落到实处,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说,现行的财税政策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缺失。笔者认为,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障碍,理性出台财税优惠政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方法。

一、现行的优惠政策

就现行的优惠政策而言,中央政府并没有制定太多全国统一的政策,主要是由中央出台纲领性的文件,起政策引导作用,同时,安排一定金额的就业补助资金。各地方政府,结合本地情况,制定政策措施,并安排相应的补助资金。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由政府拿出一定数额的创业扶持资金,虽然国务院下发的通知允许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两人及以上团队创业的可适当放宽,但很多地方都突破了这个限度。比如,西安规定,毕业生可根据创业项目的实际资金需求,可申请不超过5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大学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毕业生新办从事特定行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可免征一定年限的企业所得税。还有些地方取消个人经营出资限制,规定出资1元即可注册公司。对于大学毕业生创办的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有些地方还将给予2000~4000元一次性岗位补贴。

(二)鼓励企业吸纳和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

引导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更多地保留大学毕业生技术骨干,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按规定在2009年内给予一定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困难企业开展在岗培训的,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大学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按规定享受最高为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三)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就业的大学生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薪酬补贴以及生活补贴。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大学毕业生,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

(四)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

逐步建立和完善离校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对接纳大学毕业生见习的单位,由地方财政按照一定标准给予支持,对毕业生按照一定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对到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创业培训的失业登记的大学毕业生,按照一定标准发放创业培训补贴。比如,湖北省按每人400~800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培训补贴。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央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并将其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各地方政府也以税收减免、财政贴息、财政担保、财政补贴等形式出台了许多相应的财税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的确起到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但不论是从整个政策体系.还是某些单一政策的细节上看,这些优惠政策仍然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现行的财税优惠政策层次比较低

各级政府出现了越位、缺位现象,各个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大学生就业,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有些政策的确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很多政策却干扰了市场主体的正常经济活动,出现了越位现象。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优惠措施却很少。中央政府只是在政策方向上给予了引导,却没有在具体措施上给予较多的照顾,比如,个人所得税,出现了缺位现象。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不清晰。

(二)现行财税优惠政策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现行财税优惠政策体系中,财政优惠政策多,税收优惠政策少。财政贴息、财政担保、财政补贴、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工商证照费用减免等主要优惠政策都集中在财政领域,而税收领域却只是对大学生新创办的企业免征一定年限的企业所得税。且这些优惠力度并不大,对创业大学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因而继续完善财政优惠政策的同时,还应更多的出台税收领域的优惠政策,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风险。

(三)现行的财税优惠政策落实状况不佳

主要因为政府出台政策后相关职能单位并没有认真贯彻和宣传。使得很多毕业生并不知道有这些优惠政策。享受某些政策的条件比较苛刻,申请手续繁琐。缺少项目也是一些贷款者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比如,广州市出台了多项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至今只有极少数人申请成功,而且调查显示,目前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3%。又比如.对于创业贷款,其用途仅限于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以及流动资金需求,而且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延期也不能超过一年,对刚起步的企业而言这些政策显得过于苛刻。

三、对策与建议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政策体系,切实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既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也是广大就业者的迫切要求。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明确各级政府职责

首先,应该明确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中央政府在起指导作用时,更应该出台一些具体的措施,增加国家层面的优惠措施。加大优惠力度或者给一个大致的范围,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同时,中央政府还应该对一些全国统一的政策或补助安排更多的专项资金,以保证相关政策能落到实处。地方政府应该根据中央的精神依据自身条件出台配套措施,安排足够的配套资金。具体来讲,全国统一的财政优惠政策.中央与地方应根据实际情况按比例分摊,但各地方的财政优惠政策主要应由地方政府承担。至于税收领域优惠政策.由于中央与地方就各税种已有明确的划分,所以,这部分的税式支出可按规定比例直接分担。

(二)优化财税优惠政策结构

财政优惠政策的特点在于一次性,很多情况下都缺乏时间上的连续性,不论是财政担保、财政贴息,或者是工商证照费用减免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这些政策对刚刚创业,需要连续性扶持的大学毕业生而言,缺乏应有的支持力度。相比之下,税收优惠政策就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不论是对个人所得税,还是对企业所得税的减免都可以起到连续扶持的作用。总的说来,两类政策各有优缺点,在开办企业时财政优惠政策更有利,在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时税收优惠政策更有利。因而在继续完善财政优惠政策同时,还应更多的出台税收优惠政策,考虑到大学生创业起初阶段多是开办小商小店,建议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后对新创业的大学生在费用上加计50%进行扣除,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风险。适度放宽对大学毕业生新办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行业限定,并适度增加优惠年限。从而优化财税优惠政策结构,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

(三)落实现行优惠政策

各有关郝门要切实发挥职能,落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制定和落实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并做好大学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同时,还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工作。适当取消一些享受优惠政策的限制条件,简化申请手续,积极为他们推荐创业项目,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落实现行优惠政策,切实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上一篇:预防医疗纠纷和处理条例范文 下一篇:房屋设计缺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