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范文

时间:2023-10-27 16:59:11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篇1

2012年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特点

2012年,舆情热度值在10000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中,自然灾害类事件两起;事故灾害类事件4起;公共卫生类事件15起;社会安全类事件11起;官员言行不当及腐败行为引发的事件10起。现实空间与网络社会的交织,公民和网民的双元性存在形式,使得转型期积淀的结构性矛盾与社会性负面情绪以更为激烈更为完整的方式呈现出来。2012年的舆情特点既有过往的延续,同时也凸显着社会发展中的新特色:

第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结构性矛盾成为突发舆情的重要触发因素,社会共性情绪与事件共振,使突发事件在互联网上迅速发酵为公共事件。

社会共性情绪既是舆情发育的缘由,也是舆情扩散的动力。现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共性情绪会成为某个事件不断传播及其舆情不断产生的内在动力。这也是各种涉官涉腐类事件会产生海量舆情并形成舆情广泛扩散局面的重要缘由。涉官涉腐类事件一直是近年来舆论关注的焦点,包括官员言行不当、滥用权力、等事件。2012年涉官涉腐类突发公共事件呈增多趋势,特别是十以后,实名举报、网络爆料明显增多。排在舆情热度前十位的事件中,“微笑局长”手表门事件、重庆官员不雅视频事件、广州越秀区委常委殴打空姐事件、陕西镇坪县大月份孕妇引产事件等均属于此类事件。跟踪十后的网络新闻报道发现,从十闭幕至去年年底一个多月时间,涉官涉腐类网络事件,特别是官员腐败事件多达23起,多数源于网络爆料,其频度之高前所未有。

民生问题,特别是食品、药品安全及拆迁等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突发公共事件,其背后也都隐现着社会转型进程中所带来的问题,特别是“重经济、轻社会”的传统发展思维使得经济利益诉求极端突出和强化,从个体到群体,从组织到政府,片面的经济利益导向引发的危机与隐患层出不穷,也进一步加剧着社会的断裂化趋势与结构性矛盾。民生问题凸显仍然是2012年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显著特点,“毒胶囊”事件以1308533的热度排在去年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热点的第三位。广西镉污染事件、宁波镇海PX事件、四川什邡事件、江苏启东事件均缘起于环境污染,后三起事件中,当地民众围堵市政府及交通要道,演化为。云南巧家爆炸案、辽宁民警枪杀村民事件则均由拆迁问题演变为暴力事件。

传播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许多内隐的社会问题通过网络空间得到彰显,交流与共享通道的搭建使民众情绪得以汇聚发酵。情绪本身具有明显的同频共振规律,网民在社会交往中会形成一系列特定的情绪,这些社会情绪成为网民的一种生存状态,当某种事件与特定社会情绪相关联时,网民的社会情绪会被激发,而事件又会反过来强化这一情绪,形成事件与情绪的相互强化与共振现象。由于社会情绪的作用,特定事件舆情会加速扩散,并在扩散中加剧舆情烈度。

第二,在舆情累积与模式化认知中“事件链”现象异常突出,一件舆情事件引发多件同类事件,此伏彼起,舆情弥漫与叠加效应明显。

发生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突发事件,虽然具体情境各异,但也同时显现着共性因素,如涉官涉腐、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这些事件的不断发生会在网民认知心理中得到强化和固化,从而形成一定的认知模式,这种模式又会因为同类事件的再发生而被强化和突出,一旦发生同类事件,网民的认知模式会在舆论的生发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本身已呈现出“链”化特征,与网民特定的认知模式相互激发,舆情在弥漫中不断叠加强化,形成汹涌的舆论潮。

突发公共事件“链”现象是2012年突发公共事件的一大突出特点。“事件链”即一起舆情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引发与之相联系或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其他舆情事件的爆发,舆情事件之间呈链条分布,而非单一的散点分布状态。“事件链”现象主要体现在由网络舆论引发的涉腐事件及环保类中,受舆论的影响与鼓舞,相继出现新的爆料人,揭发同类人物、问题,引发公众对现象的深入反思。继陕西延安“8・26”特大车祸事故现场一张官员突兀的微笑照片引发“表哥门”之后,官员的“表”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网友又爆出福建厅长“表哥”;广州番禹坐拥21套房产的“房叔”蔡彬被揭发后,网友爆出深圳市龙岗区社区干部周伟思坐拥20亿元资产,拥有私家别墅、厂房、大厦超80栋,被戏称“房爷”;山东网友实名举报日照市东港区人大副主任陈文祥非法占有多处房产;次日,天涯社区爆出广东顺德公安局副局长周锡开拥有两处房产,外加商铺,价值上亿元;郑州爆出二七区房管局原局长的90后女儿拥有11套房产;合肥曝方广云以亲属及他人名义非法套取侵占拆迁安置房136套。这些爆料,尽管真假尚待查实,但它引来海量“围观”,形成了巨大的舆论潮。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篇2

一、网络舆情监测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性

民意表达的自由和多元化,以及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民众网络舆论诉求日益强烈,负面的网络舆论表达和传播,很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此网络舆情监测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定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对公众身体健康可能造成,或造成重大损害的已查明原因或者未查明原因的传染病疫情,以及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危害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是指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刺激,公众在互联网上表达对事件的认知和态度,有较强倾向性的言论、看法和观点。

2、网络舆情监测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上升趋势发展,网络舆情监测在事件发生早期若能做到及时发现和预警、正确引导,将会对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稳定社会秩序起到积极作用。首先,有助于政府机构对焦点事件掌握舆论的主动权。通过网络舆情监测,政府部门领导可以了解本地区的公共卫生动态,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做到及早发现和处置,积极开展正确舆论引导,避免引起公众恐慌,稳定社会秩序。其次,是通过网络舆情监测,可以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起到舆论的监督与反馈作用,有利于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表现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指在校园内突然发生的,并有爆发倾向的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严重影响师生、员工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3]其具有以下特征:

1、突发性强

事件发生一般不可预知,突然爆发,令校方始料不及,难以事前防范。

2、危害性大

由于高校人员高度密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同时波及多人,尤其是传染性疾病,扩散速度快。

3、时效性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要求相关疾控部门必须迅速干预,果断决策处置。

4、事件网络传播速度快

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的快速发展,使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身成为话题,迅速在网络传播,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的安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种类繁多,较难预测其蔓延范围和发展趋势,这就增加了科学判断和决策的难度。

三、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在建立完善的应对机制前提下,对于大部分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若能反应迅速,处置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和新闻媒体报道,还是可将事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范围内减小其不利影响,使事件得到较好地解决。

1、建立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高校针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通过网络将相关电子文件上传到学校网站,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学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制度上保障应急预案的运行,明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领导机构和责任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措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研判和预警机制以及应急预案启动标准。[4]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以及学生工作等部门相关人员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处理的培训,在增强应对危机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应急管理模式。

2、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

目前,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被我国各省份卫生部门所重视,陕西省市卫计委、西安市卫生局等均建立了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方案,开展定期的卫生舆情报告。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是对当前网络舆情做出评价分析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及时做出未来事件应对的反应。[5]一般监测预警的对象主要是突发传染病事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做到及时处置的同时,加大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力度,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测,重点是信息的获取,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展开全网搜索和动态监测。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针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新闻、论坛、微博、及时通信软件的动态网页进行有效地结构化信息抽取,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方法,通过网页引用频次、网页内容权威性、网页内容关注点、用户访问量等关键数据,挖掘有规律的信息,对集合的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及事件发展的趋势预测,从而提出重要的舆情信息,对可能出现的扩大化、恶性化舆情信息及时预警和研判。[6]

3、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高校应加强与师生、员工的沟通,掌握他们思想和行为动态的相关信息,形成系统有序的信息监测体系。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时,校方便能够通过信息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师生对事件的反应程度,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积极和当地疾控部门沟通,实现与公众及媒体的良好沟通,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及时疏通网络上消极的声音,减少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危害和负面网络舆论的传播,最终促使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圆满解决。

4、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高校所属地区的疾控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和网络直报系统,确保紧急情况报送渠道畅通。信息报送做到不瞒报、不漏报,报送及时、全面和准确,以便疾控部门及时控制疫情蔓延,做好防控工作。[7]

5、事后跟踪反馈和总结反思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篇3

关键词:网络;舆情;危机;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社科院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一文中指出。“中国现在正继续陷入冲突多发的阶段。”而在一次次突发性事件的发展演变中,互联网日益成为民众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一方面表明网络舆情的传播力量已经到了必须正视和重视的程度,另一方面则表明构建科学的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及时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变化作出判断,并对可能的发展作出评价,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学维稳观的内在逻辑。

一、舆情、网络舆情和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概述

1.舆情和网络舆情

“舆情”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旧唐书》“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我国学者一般认为。舆情与舆论存在一定的区别。舆论是多数人形成的一致的共同意见,是单种意见的集合。而舆情是松散的、无须得到一致认同的不同意见的积聚。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以向舆论转化,因而舆情是一个比舆论包含内容更为宽泛的概念。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网民基于自身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对于事件的认同判定,并在网民的互动中趋同和分化,分享知识和经验,组建和重构自身的知识结构、态度和价值观,最终形成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

互联网为民众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公共领域”。主要以跟帖、论坛、聊天室、博客和即时通讯工具为载体实现。近两年来,微博受到青睐并发挥出显著的威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突破了4亿大关。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手机网民规模为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可以说,愈来愈多的民众通过互联网来表达对公共事务的情绪、态度和意见,通过网络舆情来表达认同和利益诉求,乃至寻求帮助。因此。深入研究网络舆情特殊规律和剖析网络舆情的本质。认识网络舆情危机的实质。无论对网络建设的健康发展。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2.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概述

当前我国对网络舆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检索到的文献资料来看,学者们的研究日渐丰富和全面,已经逐步摆脱了单一地就现象谈论网络舆情概念、特点、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扩散到了规律性的研究层面,如对舆情的收集、分析、预警、引导、管理及机制的研究,对网络舆情传播和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关联度研究,舆情对公共政策、民主法制、民主的影响研究等。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抽样方法、传播理论、群体理论、结构耗散理论等,在一些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有的还成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不难看出。社会和学界对网络舆情的研究的重视程度,但集中于技术分析层面的研究困境也是明显可见的,更没有上升到网络舆情危机的时代高度进行理论观照,大多并没有意识到网络舆情危机已经成为当下整个社会风险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应对和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成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些初步的、有益的探讨。

二、网络舆情特征探析

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对网络舆情的特征进行不同的总结和概括,在此,笔者试从传播学的角度特别是对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发展轨迹进行归纳。或许更能帮助我们认清网络舆情危机的本质。

1.网络舆情的哄客效应

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以往在传统媒体上难以充分实现的个人表达自由得到了空前的展现,一批爱看热闹,热衷于在阿上发表意见的“哄客”出现了。而网络中大多数的“哄客”容易偏听偏信,在身份匿名和缺乏理性思考的情况下发表的言论常常是没有节制的情绪宣泄。学者朱大可认为,网络哄客以道德和正义的名义,无情地围剿各类大小人物。而那些更为重大的社会话题,却遭到了严重忽略。但是。笔者以为,站在网络舆情的整体立场上进行观察,这仅仅是哄客效应产生的一个危害。更为严重的是产生哄客效应的各种复杂心态。网络舆情背后的群体心理尽管复杂。但细究起来,无非有借机发泄心理、一吐为快心理、盲目从众心理等。这些心理与哄客效应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

众所周知,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复杂、利益分配失衡。使公众心理上产生了相对被剥夺感,甚至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滋生不满情绪,尤其是在正常社会表达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特定的心理情绪就通过网络表现出来,且往往以抱怨为主。有些人根本无法说清自己参与的目的和动机,但却“兴高采烈”,加之身份的匿名性和个体的去身份化现象,很容易在极端的时间内集合起较大的社会“讨伐”能量。这种网络舆情的能量一旦得不到及时疏导,便有可能成为的“导火线”或者本身就能演变为严重的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不过,这种哄客效应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表现为两个阶段:一是情绪传播感染,二是言行模仿升级。

2.网络舆情的层次效应

从网络舆情的全部面貌观察,笔者以为,其具有明显的层次效应。所谓层次效应就是说,既可以从整体上进行审视,又可以从局部的、个别的角度进行审视。一是整体舆情:任何网络舆情都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有着一定的能量积聚期。有着相当的酝酿过程,可以认为是现实中长期的民众情绪、意见和行为倾向的折射,是一段时期内民情民意的集中体现。二是局部舆情:在特定时期、特定网民群体就某一行业、某一领域中的问题表达出来的情绪、意见和行为倾向。三是个别舆情,或者说是特殊舆情:个别网民就个别问题表达出来的情绪、意见和行为倾向。整体舆情、局部舆情、个别舆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一般来说,整体舆情中包含了局部舆情。而局部舆情中又包含了个别舆情。

3.网络舆情的放大效应

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突发性事件中网民大多采取匿名的方式参与讨论,表达诉求,而在非理性情绪的裹胁下。现实中有所顾虑的话语在网络上变得毫无禁忌,由于知识的不足、信息的匮乏,攻击和宣泄在所难免。加上

责任感的缺失,有的网民甚至把网络当成了一个发泄的场所,在与突发性事件相遇时,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肆无忌惮之下,理性已经没有立足之地,剩下的只是“一地鸡毛”,最终一些能刺激眼球和渲染效应的信息被有意放大或丑化。相比于哄客效应,放大效应主要是针对切身利益相关者和舆情的扩大来说的。

4.网络舆情的分级效应

网络舆情是一种网络上的“社会合意”,它经历着“问题出现”、“网络讨论”、“舆情升级”、“舆情冷却”、“新问题出现”的过程。突发性事件背后的网络舆情,既有特定的传播过程,也有着一定的传播规律。从网友的关注开始到关注度上升、蔓延,再到传统媒体介入和政府介入及反映、处理,在此过程中,必然经历多元价值观的碰撞――态度共鸣――舆情扩大――持续――冷却的过程,其层级性相对明显。

5.网络舆情的双面效应

一方面,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公共管理环境,有益于政府开展危机管理。政府管理者借力网络。不但可以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争取到支持,而且这种支持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到现实社会中来。正确收集分析网络舆情可以及时预判危机。合理引导舆论,化解矛盾。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如果处理不当,对政府管理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使政府信息主动权受到冲击,降低对政府的信任度,造成民众与政府之间的隔阂,增添社会不安定因素,损害公共管理秩序。

三、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研究

所谓网络舆情危机,笔者以为,是新媒体时代政府经常遭遇的一种危机形式,是现实问题和民众诉求在网络舆论场引发的危机。一般来说,网络舆情危机主要涉及违法乱纪行为、特权和垄断部门的非理、与民生相关的问题、社会分配和公平等方面。这在近年来的网络舆情热点中有明显体现。

进一步说,突发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危机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因素,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时代课题。中央在《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法规、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的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这就要求政府不能再沿用惯性思维去化解突发性事件中网络舆情危机,而应以理性、开放、包容、科学的态度面对。并且应进行制度化的努力。

1.建立防控和快速反应机制

互联网时代之下,突发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有着鲜明的新特征,如网络舆论场中的“两元化趋势”、群体极化效应、网民情绪化现象等,这些特点决定了网络舆情必然具有负面影响,但是。也直指政府公信力低、社会信任度下降、平等对话机制缺席等弊病,因此,要理性和积极应对突发性事件,就必须重视网络舆情危机的防控机制建设――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科学监控网络舆情和积极利用、管理网络舆情,使互联网成为民众理性表达诉求的平台。与此同时,惟有理性、平等而非抗拒性对待网络舆情的新特点,才有可能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2.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

一般来说,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研判舆情机制包括舆情信息收集机制、分析机制、预测机制和干预机制。这对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是同样可以适用的。这一机制是系统性的、全方位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的建立,一是利于政府有目的干预网络舆情,捕捉某种苗头性、征兆性的问题;二是利于通过网络舆情的变化。分析态势和走向,找出原因,提出对策;三是能掌握主动权,可以形成针对性的策略;四是利于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

3.建立网络舆情导控机制

舆论学认为,公众舆论具有可控制性和可引导性。这是建立网络舆情导控机制的原因所在。而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则是,无论是网民还是现实中的个体,不可能无条件地接受所有的网络信息,相反,都倾向于接受的信息来源是权威性、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的信息。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围绕舆情热点。针对性披露信息,让正确、科学、权威、符合公众利益的信息占据主导地位。具体来说,一是强化信息公开透明。突出“第一时间”意识;二是注重权威信息和“舆论领袖”的积极导引作用,以强化主流言论,消解非主流言论。三是提高网络把关人意识,通过把关人设置议程,通过话语整合和交流,形成正确舆论。四是培养认同意识,运用理性力量和情感因素来进行舆论引导,与网民产生认同与共鸣。

4.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机制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篇4

关键词:舆情;动态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舆情则是民众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而网络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网络舆情就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如何加强网络的生态治理,提升企业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对于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创新企业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最新形式,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1.舆情的特点

掌握舆情的特点和规律,是不断提高同新兴媒体打交道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与传统媒体舆论和口头舆论相比,网络舆情主要有四个特点:主体多元,信息海量。互联网高度开放、互联互动、共享共用等特征,使人人面前都有了“麦克风”,个人的信息和传播能力大大提高,网络舆情生成点显著增多,传播更加自由自主、快速无序,产生的源头越来越难以追溯。真假难辨,易纵。在网络舆情中,有真实的民意反映,也有大量的虚假信息甚至蓄意的造谣诽谤。突发突变,情绪化突出。网络舆情来得快,变化也快。一件看似不大的事情往往很快就会弄得满网风雨。网上热点不仅数量越来越多、涵盖面越来越广,而且燃点越来越低、转换越来越快。往往一个热点尚未平息,另一个甚至几个热点就又形成了。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网民意见表达的非理性特点十分突出。网上网下互动性强,落地化凸显。网络舆论的产生往往比传统媒体更加的迅速,这也使网络舆情的引导具有挑战性,一个热点事件的发生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很快就能成为舆论的导火索。而且一旦不能及时引导,波及面和影响程度就会迅速的扩大。

2.建立舆情动态控制机制的条件作用

舆情控制系统需要综合运用搜索引擎技术、文本处理技术、知识管理方法、自然语言处理、手机短信平台,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获取、提取、分类、聚类、主题监测、专题聚焦,以满足用户对网络舆情监测和热点事件专题追踪等需求。舆情系统集成了舆情监测、舆情采集、舆情智能分析、舆情处理、舆情预警、舆情搜索、舆情报告辅助生成、舆情短信自动提醒等核心功能。帮助客户全面掌握舆情动态,正确进行舆论引导。为确保我国互联网络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的正确性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实现为政府分忧,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和管理。用舆情系统,宣传部门可以有效的规范互联网信息,引导健康有益的舆论导向。系统对于促进加强互联网信息监管,组织力量展开信息整理和深入分析,应对网络突发的公共事件,全面掌握社情民意起决定性作用。

3.建立舆情动态控制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措施

3.1建立企业舆情动态分析制度。为掌握了解有关人员或单位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情况,应建立企业管理工作舆情动态分析制度,将一周内有关人员、单位或媒体对企业管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及反应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形成“企业管理工作舆情动态”,以内部资料的形式报送有关领导参阅,每周一期,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完善工作措施,规范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

3.2聘请舆情动态监督员,并完善新闻宣传报道机制。加强从相关单位或新闻媒体聘请形象监督员工作,明确形象监督员的义务和责任,形象监督员负责企业管理工作及企业队伍建设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通过与有关单位及新闻媒体的交流与协商,与有关单位及新闻媒体建立了企业管理新闻宣传报道机制,规定新闻媒体要加强对企业管理工作和企业队伍建设的宣传,大力宣传企业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企业经营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宣传群众关心的有关管理工作的政策、措施。同时,发现或接到群众举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时,按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宣传报道:一是与记者联合采访或暗访,对确实存在的问题进行边整改边宣传报道。二是来不及联合采访的,记者也可单独采访,采访完成后企业进行调查核实,拿出处理意见或督办措施后再进行报道。三是对有些问题不需要进行采访的,由企业前往调查处理,处理完毕后将处理结果向新闻媒体反馈。

3.3针对企业具体情况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善于沟通,真诚面对。领导干部在对网民进行交流,引导的时候,要把自己和网民摆在同等的高度,用平实的语言和网民交流,以坦率真诚的态度面对网民,随时保持平和的心态,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在聘请形象监督员的同时,为加强合作与交流,企业应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情况,集中听取新闻媒体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联系沟通机制建立以来,经常收到新闻媒体记者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发生新闻媒体曝光事件。

3.4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构建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联动机制,为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创造条件。舆论引导必须与事件处置工作同步安排,同步推进,相互配合。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没有对事件的实质性处置,仅以口号引导舆论,就会形成符号的“空洞化”,其效果会适得其反。就舆论引导本身而言,要在尊重传播规律的前提下积极行动,有所作为。如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确定新闻发言人,以宣传部门为主,统一信息口径,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发言内容;把握时机,尽快新闻,及时澄清谣言;时刻关注网上动态,一旦有炒作苗头,迅速反应;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快报工作动态、慎报结论意见;发挥好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作用,介绍真实情况,接待外地记者,传递真实声音等。在突发性事件的处理中,必须在第一时间在网上官方主流消息,抢占舆论制高点。使民众及时了解真相,避免轻信各种流言。然后迅速使用传统媒体对事件做进一步报道,利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使舆论引导更加有力。

3.5提高对舆情的研判能力。在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在网络传播极为发达的媒介环境里,一件看似很小的事件,可能引发“蝴蝶效应”,最终演变成全国甚至世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各种突发事件的苗头和各种舆情,要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当前,基层党政干部普遍重视抓经济建设,应对突发事件与舆情的能力较弱,很难做到研判舆情,提前预警。对于这方面的工作应该加强,并给予高度的重视。做好监测,认真分析。做好对热点话题,敏感话题的追踪,遇到热点事件,认真分析事件背景、起因、事态发展以及的焦点和民众的心态。注意较大规模的过激言论,一旦有造成恶劣影响的趋势,就应该及时引导和处理。抢先报道,充分宣传。

4.结束语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篇5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舆情演变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经过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与刺激后,人们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各种认知、情绪、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青年学生是一个敏感的群体,容易被网络舆情所左右,因此加强高校舆论引导意义重大。

一、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由于高校的特殊社会地位与角色,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往往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群体、其它领域网络舆论的特点。

1.舆情信息传递速度快、影响力大。在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下,传统的“黄金24小时”法则逐步失效,以微信、微博、QQ群、BBS论坛等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在短短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内便可能将突发事件传播、发酵为具有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的主体聚集性更强,与大多数主体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舆情信息传递速度将更快。同时,由于高校的特殊社会地位,社会媒体及大众对于高校普遍关注度较高,突发事件相关舆情一旦以非理性或失真的状态向社会媒体传播,对于外界的影响力将迅速扩大。

2.从众效应明显。高校聚集大量思想单纯、活跃、易冲动的青年学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由于消息来源于周围熟悉人群,致使大学生对于消息的认可度非理性增加,往往极易丧失对于突发事件的合理判断,往往“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因此,较之一般突发事件,他们对于高校突发事件的反应更为强烈,舆情持续周期更长,后续影响更为严重。

3.交互性强。网络技术、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解决了高校师生沟通交流方面的时间与空间障碍,促进了信息与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学生对于第一时间获取事件信息具有强烈需求,同时,发达便捷的新媒体传媒环境能够使学生不仅成为事件信息的获取者,更有可能成为事件信息的、传播者,直接导致突发事件与舆论的交互性增强,甚至导致舆论直接影响突发事件发展进程,两者往往相互影响、协同演变。

二、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与演变过程

结合舆情传播与变动内在过程与特点,可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孕育与形成阶段。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孕育是指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较短时间内网络载体出现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报道、图片、文章等信息,包括网民有关该事件有倾向性的意见、态度、观点、评论等。对于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持续时间长的事件,一段时间之后,网络环境重新出现相关舆论,亦可归入舆情孕育范畴。网络舆情的行为种类主要包括:发帖、图片、微博、链接、评论、音频视频等公开,支持网络舆情的网络媒介包括:电子邮件、维基百科、微信类自媒体、即时通讯等工具。其形式主要包括新闻媒体的新闻诱发网络舆情、网民自发自编内容诱发网络舆情等。

2.扩散阶段。舆情扩散在一定程度上亦可表达为舆论传播,在网络舆情形成后,经复制、转载以及告知、转发,传递范围急剧扩大,获知群体规模快速增加。高校突发事件过程中,高校人员的信息水平普遍较高,舆论环境相对开放,高校突发事件网络信息传播人员规模庞大,传播人员结构多元化。网络舆情传播的动力来源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利益非相关者的责任及关注意识、网络媒体的新闻追逐等。网络舆情的传播与扩散呈现典型的网络弥漫方式,以新闻媒体、自媒体等为节点,以事件及围绕事件的相关评论为主要内容,从个体传播到网络媒介,再回归现实个体,获知群体规模扩大,舆情空间快速扩张,舆情量急剧增长。

3.变换阶段。网络舆情在演变过程中,随时间及空间的扩展,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主体与要素不断增加,在相关行政力量的介入、事件信息的变化、新闻媒体的引领等诸多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网络舆情对象、内容、形态、烈度、指向、关系等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网络舆情的变换成为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的必然环节之一。

由于舆情变换直接牵涉到舆情本身的内容,舆情变换的检测与界定相对较困难,一般通过舆论形态、烈度、指向及关系等多维度进行监测。其中,网络舆论形态主要是指舆论的表现形式,包括舆论的长度、内容特征等;网络舆论烈度是指通过网络用词可以界定的舆论态度、情感等激烈程度;网络指向是指网络舆论主要议题、指向主体等;网络关系是指网络舆论主体之间对抗或同盟关系、网络舆论观点一致或不同的关系。

4.衰减、消退阶段。网络舆论与其关联的突发事件相对应,随突发事件经历发生、发展、消退等环节后,网络舆论同样逐步衰减、消退。随着时间推移,网民关注度降低,舆情热点逐步冷却,伴随新事件、新刺激的产生,网络舆论将转向新目标。对于影响深远、利益牵涉面广的突发事件,虽然暂时已经消退,但是当新的关联性元素出现时,极有可能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又将激发网络舆情的新一轮起点。

三、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笔者结合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特征、演变过程及演化规律,基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流程,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提供以下建议与参考。

1.构建预警监测机制,重视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预防工作。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是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高校宣传部门应当与地方职能部门联合,健全突发事件舆情监测体系,与地方网管部门、公安网监等政府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及时获取信息,确保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分析工作全面及时。只有及时采取有效手段,以科学的方法监测网络舆情、发现舆论形成征兆、分析发展变化的趋势,方能有效引导网络舆论。

另一方面,高校在面对收集而来的各种舆论信息时,应当完善舆情甄别与分级机制,建立专门的舆情分析部门,及时检测与挖掘舆情信息。针对舆情信息系统整理、研究、判断,科学合理地分析突发事件可能形成的舆论风险,提早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预防工作。

2.健全舆情应急体系,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准备工作。高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突发事件舆情应急体系。一方面,制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完善高校网络言论与行为的规范制度,建设网络舆论日常管理制度,明确校内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与分工,为高校处理突发事件舆情提供政策依据与保障体系。

另一方面,应当建立网络舆论引领人才队伍。高校应当有意识地培养网络舆论的引领人才,培养他们对于日常事件发展动态的把握能力、个人观点的总结能力、文字的感染力等,培养他们吸引网络,将他们逐步提升至网络群体交流的中心位置,帮助其拥有影响网民、引领网民关注点的特殊力量。通过他们间接控制话语权,正向引导舆情发展。

3.优化舆论引导联动机制,及时响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首先,完善信息制度。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来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及信息缺失。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必须完善新闻机制,不断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加信息公开量,做到公开透明、及时权威。

其次,完善资源整合机制。高校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校内外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公共关系资源、技术资源、财力资源等优势,整合舆论引导各类管理资源,建立由高校、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个体等主体共同构建的舆论引导管理网络,促进各类社会力量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形成合力,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提升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水平。

4.重视恢复与总结,优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进入衰减与消退期后,高校要及时总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舆论引导相结合,正向引导全体师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观念,增强师生居安思危能力水平以及忧患意识,优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齐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认识与思考[J].传媒,2014(6).

[2]赵芸,姚鲲鹏.高校网络舆情动态监控与危机管理[J].教育探索,2013(12).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篇6

摘要: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高校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的重要工作。如何及时、积极、有效的应对危机,成为高校突发事件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对舆情的正确引导能够有效化解伴随突发事件而来的舆情危机。探究建立在舆情引导基础上的应急机制有助于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营造和谐的高校舆论氛围。

关键词:舆情引导;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01-03

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平稳发展后,我国迎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长期累积的社会矛盾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高校作为知识、信息及人口都高度密集的单位,突发事件数量也呈现急剧增加的态势。

新媒体环境下,频繁出现的高校突发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高校舆论危机时刻都在提醒着我们,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已经不能仅从监管和控制来着手;更应从对舆情的研判入手,建立一套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一、情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所谓舆情,是由个人及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或特定事件所持有的群体性情绪、意愿、态度、意见和要求交错的总和及其表现[1]。综上,舆情的实质可以认为是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所做出的反应。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舆情更大程度上指的是网络舆情,也就是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公众事物所做出的态度和反应。

也正是由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介入,使得当今的舆情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网络舆情参与主体多元化。互联网技术和使用终端现已高度普及,不同教育、文化、社会背景的人群可以在网络世界实现沟通互联,网络舆情的参与者们是身份不同、背景各异的网民群体。

其次,网络舆情参与主体互动性。网络的普及,使得人群间原有的职业、身份、地域等壁垒被打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对同一事件、话题发表看法,并利用网络与其他网民就事件展开讨论。这些讨论有时甚至衍生出新的舆论事件。

再次,网络舆情参与主体高度去个性化。去个性化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的网络实名制并未完全落实,人们使用网络时,可以抛开自己的职业、身份、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发表一些非理性的言论和看法。

同时,网络舆情内容复杂。社会中的多元文化依托网络得以发展和碰撞,这是网络舆情的重要特点,也正是因此使得网络舆情的内容更加复杂。

另外,网络舆情传播迅速。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评论者及分享者,往往一条信息在短时间内便成指数倍扩散[2]。

最后,网络舆情具有较大破坏性。网络舆情多是由一个时期的热点事件所引发的,其传播主体的去个性化,传播内容的复杂性和传播的迅速性都使得虚假的、负面的消息会更加快速的传播到更大范围,如果任其发展,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针对高校突发事件这一概念,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解释。有学者认为“高校突发事件一般指在高校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校园或社会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和损害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3],也有人认为“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4]。无论从哪一种定义,都可以看出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紧急性、突发性、危害性和一定程度的不可控性的特点。综上,本文所述的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自然、人为、社会因素引起的,在高校内部或外部突然发生的,对校内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或精神状况造成伤害的,对校园和社会稳定发展造成威胁和损害的紧急事件。

三、高校突发事件成因分类

高校突发事件的性质各异,成因也各不相同;按照突发事件成因的种类将高校突发事件分为以下几类:

1.不可抗因素。主要是指如战争、地震、火灾、恶性疾病等;此类因素发生时极易引发群体性的伤亡事件。

2.个人因素。大学生心智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思想单纯,行为方式简单;多数大学生遇事易冲动,易将小事化大,最终酿成大祸。

3.家庭因素。当代大学生多数为“95后”独生子女,甚至部分学生的家长本身也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过分强调个性化,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同理心,喜欢采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

4.学校因素。高校连年扩招,学生人数激增,学校软硬件设施发展滞后,教职员工配比都严重不足,管理制度陈旧等一系列的失衡都导致了学校服务能力的下降,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从一方面增加了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5.社会因素。大学生是最活跃群体,也是最易冲动、易受蛊惑的群体。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一些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青年学生进行“洗脑”,煽动学生,引发,借大学生之名对高校进行攻击,间接对政府施压。

四、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现状及剖析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快速性。大学生群体人数多,联系紧,网络普及率高;导致了高校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消息传播迅速;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会进一步加速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发酵。

2.被动性。多数高校突发事件先是由非官方消息源披露,这个消息源有时并非当事人,多是小道消息。非正规的消息源占据了主动性,并直接决定了公众对事件的第一印象和舆情的指向;也导致了后续官方跟进时对舆情处理非常被动。

3.指向性。当学生、教师或是高校相关人员参与到突发事件中时,在一段时期内部分网友会因对学生、教师或是相关人员群体的不满甚至私人恩怨,将矛头指向高校,进行攻击。

高校在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中之所以如此被动,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内的事件相关部门间推诿、扯皮,丧失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相关部门“官本位”的行事作风,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同媒体打交道,放弃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另外还有一方面,多数高校虽然建立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但并未建立相关事件的舆情引导机制。基于以上原因,高校官方在突发事件中丧失了话语的主动权,无法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和舆情控制。

五、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基本原则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负面舆论形成之前,高校应善用媒体进行有效的舆情引导。由于舆情引导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因而高校和媒体应注意引导舆情时的方式方法[5]。为了能更好的实现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及时性原则。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及时让公众了解信息,发挥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对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新信息的解释[5]。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迫切需要获得相关信息,而高校要做的就是让公众在第一时间获得有效信息,从而避免非正规渠道消息对舆论的负面影响。

2.真实性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校方应的在第一时间明确事件原因,分清责任,将事件的真实原因和经历,采用适当的方式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公众。一方面杜绝了以讹传讹的局面,同时也提高高校官方信息的公信力。

3.主动性原则。突发事件一旦发生,高校应快速反应,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一方面,校方应积极联系教育管理部门、媒体和相关部门、机构,做权威信息,将公众的关注重点引导至有利于事件解决的方向,提升高校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校方还应借媒体之力获得舆论引导后的公众反应,共同制定好下一个阶段的引导工作方案。

4.一致性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校方要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对外的信息和沟通交流工作应由专人进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高校不同部门或不同领导对事件的不同回应给学校舆论引导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更好的做到官方信息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5.多样性原则。针对不同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应建立不同的舆论引导机制。针对同一突发事件,在舆论发展的不同时期,也应有不同的引导重点和方式。针对舆论所反映出的不同的公众反应,也应采取不同的回应方式。

六、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基于舆情引导的应急机制,可以有效的控制一些针对高校的恶意言论;并且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在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防止因非理性舆情的传播而导致的事件恶化。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可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1.监控预警机制。高校突发事件引发舆情重在预防,必须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机制。新媒体舆情监控作用不仅体现于对舆情信息的感知与收集,还可通过新媒体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6]。为了更好地完善舆情监控体系,应在高校中建立“学生工作主管领导-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为主体的三级信息监控体系;发动该体系中的成员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各类媒体信息进行筛查、分析,及时感知舆情信息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加以正确引导,有效预防和控制舆情恶化。

2.快速反应机制。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快、破坏性高,在处理高校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三级信息监控体系既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体系,也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快速反应体系。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人员必须在突发事件爆发后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丰富的一线信息,结合三级信息监控体系,自上而下,分工合作,在学生、学校、社会等层面进行快速反应。

3.沟通引导机制。高校突发事件爆发后,为了缩小影响面,一些高校往往采取强硬措施,限制学生自由,封锁信息,导致内外部信息不畅[6],结果适得其反。因此,高校应建立成熟的信息机制,加强对外沟通: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向公众事件的发生、进展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另一方面,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启动舆情引导机制:根据舆情的最新发展状况,结合事件的发展,综合考量,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件,理性发表评论,有策略地引导舆情走向,进而消除外界对事件的误读,以及不良舆论造成的影响。

4.消融总结机制。高校突发事件后期,社会对事件关注度降低,舆情传播减少;此时为避免舆情反弹,高校可运用教育引导的方式来进行舆情消融。

最后,在突发事件的舆情彻底消亡后,应及时针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和舆情引导工作进行总结,不断提炼、更新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促进高校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小明,基于网络舆情研判的突发事件应急舆论引导[J].新视野,2013,(4).

[2]陈阿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3]汪路勇,方文明,高校突l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青年记者,2013,(12).

[4]李佐卫,陈庆华,张学忠,论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征及成因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2).

[5]吴云才,社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原则和应对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7(下).

[6]刘立波,郭玉铸,高等学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探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收稿日期:2016-12-10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学会2015年度课题项目“高效管理体系下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创新研究”(SJHYBKT2015001)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篇7

〔关键词〕交互关系;突发事件;舆情预热度;舆论共识度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3.008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3-0040-06

〔Abstract〕The weakened or deriv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emergencies,effect the heat of the current incident.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emergencies,this paper built a public sensitive information database to predict the heat of emergencies.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the paper obtained the ideal result,which was the efficiency of the government to dissipate the negative public opinion.The results provided feasibility recommendations and methods.

〔Key words〕interaction relationship;emergencies;public opinion preheat degree;the consensus of opinion

突发事件具有紧急性、严重性、扩散性、群发性和连锁性等方面的特征[1],发生后迅速引爆网络舆论场,而因传播过程中速度迅猛但信息不对称、网络舆情主客体素质良莠不齐等原因,让不理性、负面的声音甚至谣言更容易在网络上传播,增大了突发事件类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及治理难度。突发事件之间本身存在的衍生[2]、连锁[3]、系列化呈现[4]、舆情共振[5]等关系,而又由于抢占网络注意力的利益驱使,网络媒介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主动协同过滤关联事件并加以大量传播以期望引起更大的关注量和话语权,网民对于特定突发事件存在群体记忆,使得突发事件的交互关系对突发事件类网络舆情热度产生了多重影响,将其量化并引入到热度预测的研究中,对于有效的引导舆情的正确走向,控制突发事件类舆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6]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已经达到204亿,虽然随着微信、知乎以及豆瓣社区的兴起,微博舆情主引擎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但是当突发事件爆发后,微博因为其广播性和互动性,可以更加原生态的展现社会舆论,故仍然是研究网络舆情的最佳平台。本文就以市场份额为694%的新浪微博微博为例,对突发事件在新浪微博上的应对机制进行研究。

1相关研究回顾

现有研究中,学者们对于突发事件类网络舆情热度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展开。定性研究主要从监测角度,建立突发事件热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突发事件的关系来进行热度预测。如张一文等[7]从媒体影响力,政府疏导力,事件性质和网民相互作用力建立了四级指标的突发事舆情热度评价体系。刘毅[8]将三角模糊数学对网络舆情的各个指标权重进行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曹学G等[9]又将政府应对等级引入到网络舆情热度评价指标中;而关于突发事件关系中,王国华等[10]对热点事件的关联的研究中就曾提出要建立关联舆情数据库来进行热度预测和舆情监控,王建伟等[11]也指出突发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连锁反应可用于应急预警和综合减灾。

定量研究主要是从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挖掘和基于内容的热度分析方法。如鲁明羽[12]针对中文语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出模糊聚类算法来对论坛热点话题挖掘。邓爱萍[13]提出可以快速聚类的网络热点事件识别与跟踪的算法。郑魁等[14]对突发事件的网络信息分词后合并关键词,以关键词列表的形式反映事件热点。

综上,对于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方向较多,其研究成果也为本文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是在突发事件的热度研究中,往往都是在舆情传播阶段的博主指标、博文指标、传播指标和受众指标几个方面测定舆情热度等级,在此阶段测定的热度具有一定滞后性,不利于政府快速采取行动阻止舆情进一步扩散,同时没有将突发事件的交互关系考虑其中。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热度预测模型,在突发事件的爆发初期根据舆情敏感信息库对其进行衡量,得出突发事件的可能热度,为每次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理提供参考。

2突发事件热度预测模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5]。在事件发生的早期,参照敏感信息库以及突发事件的首发信息特征对突发事件热度进行预测,得出此次舆情的可能热度,如果预测的热度值超过设置的阀值则对此次事件加大处理网络舆情的处理等级。快速开展调查行动,并即时参与调查和处理的信息公开。

21基于历史建立舆情敏感信息库

舆情预热度是基于网络资源有限且注意力是稀缺下提出的概念。在一个时间间隔内,媒体和公众对一个事件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且对于每个事件所给予的注意力是不同的,而政府用来处理突发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的资源也是有限的,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处理可能会造成最大影响的事件上来。而在突发事件爆发期,政府再介入只会导致意见的分裂但不会影响到传播过程的完整性,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仍然比较大。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早期进行热度预测,是减少损失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往往经历萌芽、形成到爆发、高潮直至消退、消亡(残留)的完整过程,爆发期和高潮期持续时间较长,呈现出二级甚至多级传播的态势、热点频现、周而复始的循环状态。特别是突发事件具有持续性和延展性,公众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关注,因此具有很长的潜伏期。这种潜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引起极大关注的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消退后仍有二次爆发的可能;二是突发事件出现后并未引起网民足够的重视,但下次相似的事件发生时再次被唤起。这两种情况下,网络舆论在前期基础上传播的更加汹涌。突发事件大多涉及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对此网民倾向于负面认知和反面判断。因此在处理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中有必要建立舆情敏感信息库,将公共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官员贪污、执法犯法等极易引起民众情绪的敏感事件收入其中,以便为现发的网络舆情提供处理经验,也利于于并对其进行监控,防止二次舆情的爆发。

对中国人民网监测中心每年的《网络舆论共识度研究报告》[15]中政府认同度比较低、舆论场差异较大的事件性质作为舆情敏感信息库的类别。具体如表1:

借鉴并结合文献[9]的网络舆情热度应对等级的评价指标,构建舆情敏感信息库的数据结构。根据新浪微博的2010-2015年的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提供的事件热度值以及当年的新浪微博的讨论量,将2010-2015年有影响的突发事件录入舆情敏感信息库中,其中收集的数据分为客观数据和主观数据,客观数据是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微博讨论量、事件性质、热度等定性数据,客观数据过新浪提供的API接口应用python爬虫程序进行搜集。主观数据如应对等级、政府应对满意度等采用德费尔法,由10位网络舆情管理领域的专家对事件的政府处理效果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平均而得。具体结构如表2实例。

22指标构建与热度预测的计算方法

本文热度预测采取的方法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突发事件的具体特征以及舆情敏感信息关联事件进行分析,得出事件的可能热度的一种预测方法。指标构建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叠加影响,如“深圳娃娃鱼”事件与“山东青岛大虾”事件属于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同类型突发事件,两次事件的叠加使得民众对于不良商家和涉事政府的不作为产生了更大的反感情绪,加大了“山东青岛大虾”事件的恶劣影响。二是不同类型事件的交互影响,这种交互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能产生衍生舆情。衍生舆情是指在原始舆情的高潮结束后,因为某个衍生点产生的衍生舆情造成的另一个舆情高潮,与原始舆情交叉在一起造成更大的影响[1]。例如地震属于自然灾害类,而官员贪污属于官民关系类,若在地震事件期间爆出官员挪用救灾资金,则会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在一个时间间隔内,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若没有联系,则存在削弱的关系。例如自然灾害类的“庐山地震”和社会道德争议类的“复旦投毒案”事件在同一天发生,但是“复旦投毒案”热度就被“庐山地震”削弱。故在舆情敏感舆情信息库时,需要建立突发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孤立的突发事件有机的联合起来。因此引入度分布的概念,度分布是网络的重要统计特征,在社会网络中,度可以表示个体的影响力和重要程度[16],将每个类别的突发事件抽象为节点,则度表示突发事件的交互关系,使用数据可视化软件Gephi计算度生成突发事件关系图,如图1所示。1

其中节点为舆情敏感信息库中的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边表示与其它类型的突发事件的关系,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正相关表示连锁或者衍生关系,负相关表示削弱关系。绝对值越大则表示两个节点的交互影响越强。较大的节点拥有与比其它节点相比更多的联系。

为了对预热度进行量化的计算,需要建立合理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指标,借鉴文献[15]比较成熟的网络舆情热度的部分指标,结合突发事件的自身特征以及与其它突发事件的联系,形成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1个,二级指标3个,三级指标8个。热度预测的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221数据标准化

预热度中的计算指标包括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E11、E12、E21、E22都为效益型指标,而E13、E23为成本型指标。为了使数据更易于计算,要对其进行同趋化处理,采用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公式分别为(1)和(2)。

得到的数值在[0,1]区间内,对其进行标准化将其放大100倍,至区间[0,100],得到最终计算数据。

222末级指标含义

2221同类型事件的时间间隔E11

突发舆情的影响具有时间效应,距现发事件的时间间隔越长,对现发突发事件的影响则越小,故计算现发的突发事件距离最近一次的同性质的突发事件的时间间隔n(n的单位为月,若时间间隔不足1个月则计做n=0),同类型时间间隔权重为E11=100-n。

2222突发事件的热度E12,E21

对舆情敏感信息库中的同类型突发事件的热度加权求平均,以保证计算尽量符合最近时间间隔的实际情况,提高计算精度。2010-2015年赋予了不同的权重[07,075,08,09,1]。例如“抢盐风波”这类型的网络谣言类突发事件,因为近几年对于网络谣言的治理,此类事件已经很少能引起极大的影响,但若不加权处理就记入热度计算,则会影响计算的精度。最后为了使数据更具有可比性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可得表3所示。

2223突发事件的政府满意度E13,E23

对舆情敏感信息库中的相同类型突发事件的政府应对满意度进行与热度的类似的操作,可得表4。一般而言,政府应对满意度与突发事件的热度成反比,政府应对满意度低的突发事件再次发生只会增加网民的不满情绪,而不会削弱舆情热度。为了后来的层次分析法的计算,对政府应对满意度进行处理,先进行取反1-θij,再对取反结果进行归一化和标准化处理,公式(1),放大100倍将最终数值区间固定在[0,100],结果如表5所示。

2224与不同突发事件的关系系数E21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一般持续时间在10~20天左右,舆情的爆发期和高潮期集中在前5天,若在此期间发生无联系的另一起突发事件,则突发事件的热度就会被削弱;或若此突发事件是由前一突发事件衍生的、相关联的事件,则此突发事件的热度就会增强。

关系系数具体见图1所示的边标签。

将其关系系数放大100倍,使值落在[0~100]区间内。

2225突发事件主体E31

突发事件的主体是指参与或者涉及事件的人,从主体身份以及主体影响力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主体身份是指当事人或涉事人的社会身份,不同的社会身份所引起的关注以及情感态度都不一致,如大学生、婴儿、孕妇、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更容易激起民众同情,高官、城管、医生等容易激起社会道德讨论;而主体影响力是指知名度、社会地位,影响力越大的主体引起的关注也越大。若无主体则忽略不计(自然灾害无主体)。

2226损失程度E32

在突发事件初期,损失程度难以一步明朗的情况下,若属于A类则按照国家分类标准划分,见图并分别赋予权重,若不属于A类事件,则根据具体情况划分。

223AHP方法计算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层次分析法可以考虑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提高权重设计的科学性[15]。

依据表2建立的指标体系,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B=(bij)n*n,得到各个指标的相对权重,对指标权重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计算组合权重,得出一级指标相对于上级总体指标的权重分配值。利用同样方法可以得到二级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其权重如表7所示:

3实验验证

对2015年引起较大影响的事件进行“预热度”的计算,对计算结果与《2015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2015年网络热点舆情》给出的实际事件热度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

可知拟合结果较好,预热度和实际热度数据显著相关。

以山东疫苗事件为例,315曝光的劣质义齿生产后,2016年3月18日山东疫苗事件的发生,迅速的引爆了舆论场,引起民众极大的恐慌情绪和对政府监管失守的极大不满。而“山东疫苗事件”之所以造成如此巨大的舆论影响,正是因为前期劣质义齿事件的铺垫,以及2013年“乙肝疫苗致人死亡事件”和2010年的“山西疫苗事件”的文章《疫苗之殇》微博上二次传播,导致民众对政府监管的不满情绪在涉及医疗安全这类敏感事件时彻底引爆。以此次事件为例带入计算可得舆情预热度EH=078125,可知已经属于较大负面舆情事故。

此种热度预测方法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初期,对突发事件可能热度的预测。在此基础上将有限的网络舆情管理资源优化分配到最有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事件上,尽管因为突发事件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演变机理的不同,就算出来的热度并不等同于突发事件的实际热度。从实验结果上看,预测热度值对实际热度也存在普遍的高估,但是为了降低忽略任何一个可能会引起较大影响的负面事件的可能性,这种有限度的高估是可以接受的。

4结论与展望

突发事件的热度预测,对政府合理调度网络资源,监督引导舆论正确走向,提高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准确性和即时性是热度预测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本文在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以及之间存在的交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舆情敏感信息库来对现发的突发事件进行热度预测,相较于对突发事件发生后再进行数据挖掘等处理方法上提高了预测的速度,且具有可接受的预测精度。

另外本文将突发事件类网络舆情关系引入到舆情热度指标的研究中,丰富了已有的舆情热度的评价指标,也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类网络舆情提供参考,即重视历史突发舆情的处理结果和处理经验的价值,在舆情传播的潜伏期能识别出可能引起较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并优先处理,破环其演化路径,减少由于谣言、错误舆论等对于公信力的削弱。

丰富了舆情热度计算指标,预热度的计算是基于以往突发事件的权重指标计算,但是针对负面突发舆情的多爆发点的特点,由于敏感舆情信息库不具有足够多的数据,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容易出现过度拟合的特征,因此在将来的研究中基于前人关于热度等级的研究基础上,尽可能完善舆情敏感信息库,以便于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的拟合。

参考文献

[1]兰月新.突发事件微博舆情扩散规律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3,31(3):31-34.

[2]兰月新.突发事件网络衍生舆情监测模型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3):51-57.

[3]王建伟,荣莉莉.突发事件的连锁反应网络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11):3288-3291.

[4]方付建,肖林,王国华.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系列化呈现”问题研究[J].情报杂志,2011(2):1-5.

[5]刘雪梅.对网络空间舆情共振现象研究框架的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4):32-33.

[6]科学世界网.看点!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科学家,2016,4(9).

[7]张一文,齐佳音,方滨兴.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评价体系研究[J].情报科学,2011,29(9):1418-1424.

[8]刘毅.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2,(2):12-15.

[9]曹学艳,张仙,刘O,等.基于应对等级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4,22(3):83-88.

[10]王国华,邓海峰,王雅蕾.网络热点事件中的舆情关联问题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7):1-5.

[11]王建伟,荣莉莉.突发事件的连锁反应网络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11):3288-3291.

[12]鲁明羽,姚晓娜,魏善岭.基于模糊聚类的网络论坛热点话题挖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34(4):52-59.

[13]邓爱萍.网络热点发现与跟踪算法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12):122-124.

[14]郑魁,疏学明,袁宏永.网络舆情热点信息自动发现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0,36(3):4-6.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篇8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舆情引导

近年来,国内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已经成为转型期中国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在当下网络时代,“虚拟网络在突发事件中往往是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和放大器”[1],网络民众往往对这一类型的事件关注度较高、舆情热烈。其中,青年大学生群体因其思维活跃、新媒体使用水平较高等缘由,往往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重要参与和影响群体。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校内外突发公共事件日益频发的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行为倾向,并因势利导,实现网络舆情的科学引导,是新时期高校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而且,“大学生网络舆情是大学生群体思想状况的‘晴雨表’,是互联网治理专栏大学生思想动向的方向标”[2]。网络舆情所折射的既有正面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导向,也可能传递出诸多消极的“负能量”。因此,加强大学生参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也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展开对青年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现状调查,并进行细致分析,从中总结未来可行之对策建议,以服务于我国网络舆论及高校教育工作大局。

一、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现状调查

麦克卢汉认为,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3]同样,网络新媒介不只是简单的传播工具,而是参与了现实社会生活的建构,是人的能力和责任的高层次延伸。因此,“人”是网络舆情的主体,对网络舆情的疏导与治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对“人”的疏导与治理上来。因此,为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科学引导,提升高校网络舆论宣传工作的水平,我们有必要对在校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行为取向做一个初步了解。为此,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N市大学生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媒介表现进行调查,以期获取研究所需的基本信息。此次问卷调研共设计15道客观题和1道主观题,共制作并发放调查问卷400份。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我们选择J省N市5所不同类型的高校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包括1所独立学院、1所高等职业学院、1所民办高校、1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以及1所211大学。问卷共回收383份,剔除无效问卷9份,最终有效问卷374份,有效率93.5%。

(一)大学生获取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主要以网络为主,对本地网络平台的关注有限

在可多选的情况下,约83.3%的受调查者主要通过网络获得突发公共事件信息。选择其余方式获取事件信息的分别为:电视约占27.1%,报纸约占4.9%,广播约占3.3%,其他约占13%。可见,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方面,传统媒介作用十分有限,而网络占绝对优势,成为当前大学生获取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主要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信息化时展的客观趋势。据悉,目前N市网站(论坛)总数2万多家,基本形成以重点新闻网站为龙头,政府网站、校园网站为支撑,政务微博微信、学校官方微博微信为拓展,各类商业网站及APP等积极发挥作用的互联网发展格局。那么,N市大学生对本地网站的关注度如何?我们的调查显示,近六成左右的大学生并不太关注本地网络媒介。表示“非常关注”“关注”N市本地网站的受访者分别占10.8%和29.7%,而约49.3%的受访者表示“偶尔关注”,另有10.2%的受访者表示“不关注”,这表明大学生在获取突发公共事件网络信息时,媒介的区域效应有限。

(二)大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敏感度高,尤其关注涉安、涉政负面事件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深度转型的推进,社会诸领域矛盾多发。我们根据事件发生的领域特性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五大类型,分别是政治领域的涉政突发公共事件、经济领域的贫富差距诱发的社会冲突事件、文化领域的社会道德冲突事件、社会领域的公共安全与突发暴力事件、生态领域的环保类社会冲突事件。在被问及“你对哪一类突发公共事件更感兴趣”时,在可多选的情况下,这五大类型事件的关注度都超过50%,反映了大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度敏感性。在大学生关注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关注值由高到低的排序是社会领域的公共安全与社会暴力事件(91.3%)、政治领域的涉政突发公共事件(82.7%)、文化领域的社会道德冲突事件(64.8%)、生态领域的环保类社会冲突事件(55.7%)以及经济领域的贫富差距诱发的社会冲突事件(52.9%),涉及社会安全以及政府官员的事件最受青年大学生关注。

(三)大学生热衷于本校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网络

舆情传播,且Web2.0媒介使用比例高大学生在浏览到本校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信息之后会如何处理呢?调查显示,近七成网民会转发信息,仅两成多的大学生会对信息进行真实性核实。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介不断更新升级,区别于早期单向传播主导的Web1.0媒介,Web2.0媒介更强调参与和互动。时至今日,Web2.0媒介已经成为个体传播舆情的主要选择,这一趋势与我们的调查也相契合。针对选择“会转发信息”的网民,问卷设计了“如果你会转发信息,你会选择哪种媒介”的后续问题,在可多选情况下,约33.5%的受访者选择“转发到微信或微博”,约24.8%选择“转发QQ群、发给QQ好友并讨论”,9.2%选择“转发到论坛并讨论”,三者总计达67.5%;此外,约60.1%的受访者选择“线下与家人、同事或朋友讨论”;约23.2%选择“进行真实性核实”;约18.6%选择“发表评论”;选择“其他”的约占9.5%。

(四)不少大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认知主观性较强,且受权威媒体和意见领袖影响大

人对外部事物的认知无外乎在完全主观到完全客观两个极端构成的区间内波动,选择接受信息的倾向将会反映个体看待问题的风格。在问及关于怎样主动搜索和查询更多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时,调查显示,约41.2%的受访者选择“权威媒体及意见领袖的信息”,28.1%选择“与自己观点基本一致的信息”,仅8.3%的受访者选择“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信息”,另有22.4%表示“说不清”。

(五)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等负面网络信息的危害性有清楚认识,但主动压制和消除的比例偏低

一般来说,相对于社会大众,青年大学生受教育水平较高;而相对于其他学生群体,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则较成熟。因此,通常认为大学生在面对网络谣言等方面的网络舆情时能够进行正确的事实和价值判断。我们的调查也基本印证了这一判断,调查中,约80.8%的受调查者认为网络谣言危害大,认为危害一般的占16.4%,表示说不清的仅占2.8%。此外,在问及发现网络谣言后如何处置时,约60.9%表示“置之不理”,29.1%“提醒他人注意”,仅3.1%表示要“举报”,另有约6.9%的人表示“说不清”。可见,在面对负面网络舆情时,不少青年大学生缺乏主动止谣、积极压制和消除负面信息的主观能动性。

二、青年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存在的误区和不足

面对青年大学生广泛参与校内外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现状,政府及高校相关舆情管理部门又是如何看待和应对的呢?通过访谈调查发现,N市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人员在谈到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时,几乎无例外地提到要高度重视。然而,高度重视和科学认识是两码事。正确认知是有效行动的先决,现实表明,很多突发公共事件及其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正是因为相关部门认识不深、准备不足、处理不当造成的。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汇总了当前一些典型的错误认识和行动误区。

(一)传统的消极舆情观,使得舆情引导工作缺乏主动性

传统的舆情观通常是建立在传统新闻媒体为介质的舆情传播模式上,认为舆情生成易抑、发展易控,甚至主张可以对负面舆情实施“一刀切”式封堵。实际上,自由、开放、多元、匿名的网络环境,使得网络舆情甚异于传统舆情,相对于传统媒介环境的大众导向,网络更加尊重个性,任何个人或群体在网络空间中都可能是话题的生产者,话题多元泛在。显然,传统的消极舆情治理思路与方法很难适应网络舆情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现实中不少舆情引导工作者不能辩证看待其影响力,而片面认为网络舆情是“惊涛骇浪”和“惹灾招祸”之物,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是“添乱”“惹是生非”等,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主观上存在抵触情绪,由此也导致常常不能够主动有效地进行网络舆情引导。

(二)传统的“对口”负责思维,使得舆情引导工作缺乏合力

走访发现,N市5所高校管理部门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狭隘认知,即认为大学生网络舆情疏导与治理工作仅属于学校宣传部门等个别部门。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传统的“对口”负责思维的影响。这种思维实际上是工业时代社会分工精细化的产物,随着工业社会事务复杂性的提高,基于效率考虑,需要专门的人和机构来负责其所擅长的事务。然而,“我们大部分政府和商业组织建立的原则是劳动分工、专业化、标准化、明确的等级制度、个人责任、可互换的零部件和员工,这些原则产生了以隔离为特征的高度分散的组织”[4]。可见,精细化分工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单项工作的效率和专业化程度。然而,过于细化的分工同时也会增加协调、沟通方面的难度,容易造成彼此隔离,从而难以应对现代社会日渐综合复杂的社会事务。事实上,大学生网络舆情本身纷繁复杂且发展迅速,单靠学校宣传部门单一应对,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学校而言,有效引导往往需要集合学校整体力量,实现多部门、多院系协同应对。

(三)传统的垂直管理模式,使得学校舆情引导工作陷入“能小责大”的困境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决定了要加强监管力度。就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而言,既包括学校组织,也有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构成一套多元垂直的监管体系。然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整个监管体系中,居于最基层一线的仍然是学校。确实,学校直面青年大学生,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可以最直接地对实施对象加以引导。然而,事实上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不仅包括对象引导,还涉及舆情内容的监控,以及与相关网络媒介平台的沟通协调等一系列的工作。客观上,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艰巨性,学校的权力和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片面地强调学校责任,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应对是不现实的。

(四)传统的经验舆情应对方法,使得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缺乏科学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使大学生健康有序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当目标逐渐明晰且成为共识,方法的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诚如奥斯本和盖布勒(DavidOsborne&TedGaebler)指出,现代治理之诸多失败,“不在目的而在于手段。”[5]当下,不少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方法主要依从传统的经验方法,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科学引导方法。例如,就网络舆情引导过程而言,在大学生大规模参与舆情的前期,不少舆情工作部门普遍存在科学的预见性不足,这涉及到如何做好舆情监测、研判与预警等;在大学生大规模参与舆情的爆发期,科学的处置手段有限,这涉及到如何做好舆情的疏解、转移、宣传、对冲等工作;在大学生参与舆情的消退期,一些引导部门缺乏科学的反馈机制,这涉及到如何做好总结、评估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工作。

(五)传统的官僚化舆情工作队伍,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弊病重重

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专业化网络舆情队伍建设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①从人员构成看,从事网络舆情工作的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偏少,专业化网络舆情引导力量缺乏。②从人员管理看,一方面,从事网络舆情工作的人员挂靠单位多元,包括校党委宣传部、后勤部门、学工处、团委等等,普遍没有设置专门承担网络舆情工作的机构;另一方面,受高校行政化的传统氛围影响,人员管理机制较为僵化,习惯于“命令—服从”的官僚化管理风格也使得网络舆情工作人员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舆情环境时显得灵活性不足。③从人员能力看,各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的素质能力参差不齐,且普遍缺乏定期或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演练,导致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缺乏对网络舆情引导规律的科学认识。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中,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传统的官僚化舆情工作队伍势必导致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弊病重重,如一些部门和人员存在拖延推脱、欺上瞒下、刚性压制、消极被动、应对不力等问题,容易导致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失控。

三、引导的思路与建议

(一)加强与网俱进、主动服务的网络舆情引导新理念建设

21世纪初,在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阶段,对于不少政府官员及高校管理人员而言,网络还很陌生,对网络舆情更是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思维观念还停留在“等”的旧思维上,对待传统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的应对极为被动。从趋势来看,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和Web2.0社会化媒体的出现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一大新变化。新媒体不同于以往一元封闭的、单向输出的门户网站,而是表现为高度开放、去中心化、多元互动式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新技术、新媒介也推动着政府网络舆情工作模式从网站在线办事为主的回应模式,向以微博微信和手机APP等为代表的主动推送和个性化服务的互动沟通、主动服务模式不断迈进。相应地,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及高校管理人员的思维观念也要实现再升级,在面对网络舆情时,要放下身段,由积极回应走向平等的互动沟通。

(二)加强优质高能、常态发展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

网络舆情管理,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人。目前,各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还普遍存在配置严重不足、能力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针对人员配置不足问题,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职能部门在认识到网络舆情工作的复杂性及重要性的同时,也应该给予必要的支持。建议从人员待遇、编制数量、资金及相关物资配套等方面给予适当提升,在各高校加快打造一支业务素质优秀、能力高超的舆情工作队伍。另一方面,当前地方应出台相关规定,在地方范围内统一部署,确保各高校能够安排专人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管,并明确一位领导具体分管此项工作,以确保对网络舆情监管的多点化、常态化。此外,为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变化,还应定期组织相关舆情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

(三)加强多方协同、场域互动的网络舆情引导新格局建设

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决定了仅仅依靠高校自身力量很难实现有效治理,当前应着力加强高校、政府、网络媒介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网络舆情引导力量的有机整合。在加强高校与政府沟通合作方面,有必要建立高校网络舆情联席会商制度。网络舆情联席会可由地方党委宣传部牵头,教育、公安、文化等业务部门参与,各高校相关宣传人员共同组建。建立网络舆情联席会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集体会议的方式,交流和沟通网络舆情信息,调查了解问题成因,预测发展趋势,制订网下处置方案和网上引导方案,调动更大范围引导力量。从场域的角度看,网络舆情空间可以大概分为以新华网、人民网等为代表的“官方舆论场”和以私人社交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前者主要依托正式权威,后者则是草根力量聚合。在网络舆情引导中,既要加强官方网络媒介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发挥官方媒介的“权威优势”,也要积极融入民间舆论场,发挥本地民间网络媒介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近身优势”,从而形成良性的场域互动格局。

(四)加强科学有效、灵活快处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

针对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频繁性、综合性与复杂性,需要政府及高校能够充分准备一个含舆情监控与处置、善后处理等在内的一体化的治理工具箱。首先,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爆发后,在始终保持密切监控的基础上,及时发现负面舆情并尽早反应和应对,实现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前置化。同时要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反应,迅速应对。其次,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消退期,相关部门及高校还必须反思并吸取经验教训,包括网络舆情的搜集,对其分析研判是否正确到位;网络舆情引导的实施与调整是否得到有效施行;引导过程中有哪些难题和缺憾;网络舆情疏导和治理过程有哪些失误,等等。另一方面,加强后续的学生宣传与教育工作,使之今后面对类似突发公共事件能形成客观而正确的认识。同时,对一些本校学生参与网络舆情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相关各方还应加强对外危机公关,及时削减负面影响。

(五)加强自律和谐、风清气正的网络精神文明建设

和谐的网络空间文明氛围不会自发生成,需要通过各种措施引导、培育而成,这通常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营造过程。其中,主动、有计划、系统的宣传工作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地方宣传等部门应联合各大高校宣传部门及人员,广泛开展各类贴近青年大学生的群众性健康网络文化活动,加强互联网法制道德宣传教育,特别是加强对近年来关于网络治理讲话精神的学习,加大对《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和“七条底线”的宣传,使“有序参与”的观念深入大学生心中,养成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的习惯,最终形成健康的网上舆论氛围。其次,在宣传工作中注意遵守平等尊重原则,打破原有的官方语言体系,更注意“平民语言”的运用,少说官话套话,多用网言网语,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从而发挥宣传工作的最大效能。再次,教育是文明生成之最重要环节,高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将网络精神文明培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有条件的还可以鼓励教师将网络文明教育引入课堂,使青年大学生养成科学知网、理性上网、文明用网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唐庆鹏.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理性审视、现实困境及政策趋向[J].电子政务,2015(2).

[2]甘忠涛.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学理论,2012(19).

[3]麦克卢汉M.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60.

[4]林登LM.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8.

[5]盖布勒O.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6.

上一篇:防灾减灾应急知识范文 下一篇:经济结算具体要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