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艺术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25 11:27:22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篇1

关键词:艺术类中职校;校园文化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的竞争形势,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成为学校教育发展关注的焦点。对于艺术类中职学校,人才的培养,除重点教授专业技术,更注重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就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它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对开发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学习视角,美化学生的人格,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义

目前,对校园文化建设概念的阐述有不同的定义,总体上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的校园文化通常是指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三大类。属于学校物质文化的有: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文娱体育活动设施,以及绿化怡人的校园环境等;属于学校制度文化的有:校训、校规、校纪、学生守则、入队入团条件、班规,以及考试规则、学习生活作息制度等;属于学校精神文化的有:校风、教风、学风、班风,老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念、精神和心理状态、人际关系,以及榜样雕塑、升旗仪式、文娱体育竞赛活动等等。狭义的校园文化通常是指学校课堂教学外的文化活动的文化氛围和精神。

二、艺术类中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注重道德品质培养,塑造健康文明礼仪

艺术类中职校的学生情感丰富,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对外界信息敏感,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缺乏对自身严格的自律要求,对学校管理制度的理解把握不足重视不够。通过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贯穿道德培养在艺术文化活动中,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在思想观念、心理动态等方面的表现,以专业教学实践为依托,弘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深入凝练学校办学特色,深化和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在情境教学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切身感觉美好的道德行为准则,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向上文明的学习生活方式。

(二)加强学生专业素养,成就创新艺术人才

由于艺术类中职学校办学专业的特殊性,相比其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有着更多艺术实践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艺术类中职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集中体现,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巩固课堂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是学生充分利用舞台加强专业实践的机会,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开拓专业知识领域、发展他们社会实践能力和积极创造创新能力,更快地适应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能力、完善职业规划的过程,是塑造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艺术工作者的过程。

(三)传承文化精神,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既是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体现,又是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具体体现。优质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激发师生强烈的艺术创造欲望,更能激发他们教与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让所有师生的艺术创造潜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工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多样化的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老师和学生,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精神深刻影响着学生,进而增强广大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艺术类中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突出“德”字,把握艺校文化的方向

把握校园文化大方向,在校园文化中弘扬爱国教育主旋律。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因而,作为思维活跃和个性突出的艺术类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也要服从服务于这个政治方向。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放在育人第一位,让社会先进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坚决抵制一切封建迷信、伪科学、庸俗文化和腐朽价值观的不良影响。只有坚持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师生才具备有良好的素质和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同时,师生的行为和态度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方向保持一致,对社会风貌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牢记“艺”字,稳固艺校的强校之本

艺术类中职学校坚定办学方向,把握艺术专业特殊性,充分发挥学生个性飞扬、果于自信、乐于表现的行为特点,积极开展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专业与文化、道德与品质的综合素质发展和提高。不断优化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内容创新和形式多变。在文体活动中渗透专业学术内涵,在学术活动中增强趣味性的渗透,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内涵、提高专业创新的能力。例如,我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舞蹈表演”“模特表演”“器乐表演”等职业技能比赛;“文明风采”才艺展示比赛;“艺苑杯”校园文化艺术节;“阳光杯”声乐比赛大PK;“书韵飘香的校园读书节”;入学行为教育军训;校团委、学生会系列慰问养老院、孤儿所、戒毒所演出活动;学校少年管乐团、弦乐团、民乐团、合唱团排练演出活动等等…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让学生各得其所,各行其乐,主动参与。这些都是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创新的一大亮点。

(三)教学实践中,建设具体的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体现学校的形象、个性和风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教师文化是艺术类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对职业、学生、教学科研等行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甘为人梯的高尚师德,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研品质,精益求精、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一种从个人走向群体,从封闭走向开放,关注他人与其他学科,相互竞争,相互超越又相互合作的良好学术氛围。学生文化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体现,学生价值观是学生文化的核心。学生价值观是学生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理解和追求,直接影响着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确定行为习惯和选择行为方式。所以,建设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学生文化,营造“自主学习与积极创新”的学风是学生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在学生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具有和谐的审美心态、高品位的审美趣味和乐于为艺术事业而奉献的精神境界。随着课程设置的不断改革,自主、自律、自为的教育文化逐步成为课程文化的核心。学生是课程文化建设的主体,因而课程文化强调学生的培养价值,尤其关注灵魂、精神与意义,强调对学生的陶冶,对学生内在的深切关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确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建设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课程文化,是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校园网络文化为学校文化注入了新的巨大活力,推动学生价值观的变革和进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全球普及化,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已经全面触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互联网络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信息量,广泛进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之中。它具有无限空间的创造价值、即时沟通的效率价值、丰富多彩的个性价值、普遍意义的平等价值、基于网络资源的发展价值。

四、结语

艺术类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因其办学专业的特殊性而具有独特的气质,学校要不断加强并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把握校园文化建设对人才培养创新的积极影响,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能力。在具体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育人,培养专业基础厚实,实践适应能力较强,个性特色鲜明,身心健康发展的高素质艺术类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熠,冯艳丽.浅谈艺术类院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J].东方教育,2017(11).

[2]李瑾凤.浅谈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4(29).

[3]杨太光.艺术类高职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思考[J].山西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3(3).

[4]张敏.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33).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篇2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校园文化;视觉设计;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现当代高职院校的重点建设内容,其视觉表现形式也必然受到所在地域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影响。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视觉表现上来看,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借鉴程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校园文化在视觉表现上体现不出明确的民族特性与地域特色,其辨识度与艺术性都受到了影响。为此,将传统工艺美术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应用的具体情况加以整理,对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美术外在表现与思想内涵作全面剖析,力求将其更为有效地应用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当中。

1 中华传统工艺美术认知

传统工艺美术是华夏民族先民留给世代儿女珍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起源于远古旧石器时代,古代先民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传承演绎,形成了种类繁多的中华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其中包括青铜器、陶瓷、丝绸、刺绣、漆器、玉器、金器、银器、珐琅工艺、雕塑工艺等,种类繁多、造型精美,历经时代交替,至清代逐渐完善和体系化。材料和工艺的考究,以求浑然天成。例如根雕艺术,大多依据原材料,依型创作,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流传海外文明世界,中国工艺美术的高度发展对世界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工艺美术富有鲜明的艺术个性,纵观作品,和谐之美是其显现的特点,在传统工艺美术当中可以发现形式与内在、人与物、材质与技艺、工艺与美术的和谐。同时在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背后,往往都隐含着深刻的寓意,如早期先民所制作的青铜器、陶器,虽然是某种生活用具,但是会附有象征意义,通过造型、纹样、色彩等来体现古代封建王朝统治思想与观念[1]。

2 传统工艺美术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屹立不倒的根基所在。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还多次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传统工艺美术是这根的一条静脉,集聚了新生代力量的职业院校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组成,更加应该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其中校园文化也就是整体院校的灵魂所在,每一所院校的校园文化都会或多或少地融合当地的地域性文化,带有地域文化的气质,使得学校拥有其自身独有的文化灵魂,体现传统文化底蕴。而地域文化往往潜藏于地方上的传统工艺美术当中,借助传统工艺美术形式得以体现。校园文化建设是当代各大院校都极为重视的工作,体现在职业院校校园建设整体工作各个环节当中。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吉林省内原来的几所中专、大专院校以较快的速度组建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建校初期,除了已有的专业知识传授与技术技能培训之外,该职院没有过多的传统文化艺术的追求。现在对于作为学校灵魂的校园文化,学院也日益重视并在快马加鞭地建设着。校园文化是学校所有成员一起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主要是精神理念,而传统工艺美术恰恰是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营养,例如随处可见的校园景观、教室布置环境与校园自然环境等,处处都显现着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影子。传统工艺美术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及表现形式,传统工艺美术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极大地促进高职院校全方位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职院学生一直肩负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外来文化的渗入与网络媒体大面积洗刷,导致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更谈不上学习与传承。很多传统工艺甚至已经出现无人继承的尴尬局面。传统工艺美术进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提高对传统文化和工艺的学习兴趣,还能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思路与方法[2]。

3 传统工艺美术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中,如何提升院校自身文化表现的辨识度,一直是建设者们备受困扰的难题。通过传统工艺美术的形式将这些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投射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不仅可以提升校园文化的辨识度,还可以完美地呈现校园的传统文化特色及地域特色。要从视觉外在表现形式与思想内涵内敛元素两方面入手,其中外部视觉表现是传统工艺美术元素的视觉传达,其鲜明民族传统特性的视觉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实践重点,实践过程要对传统视觉元素进行提炼升华,运用到校园文化视觉设计工作中,提升校园传统文化的装饰感。例如在校园中,把我国的雕刻工艺、彩陶工艺、纺织工艺等传统工艺美术形式当中的文字图案进行打散重组,提炼传统工艺艺术视觉表现的设计元素,根据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际需求进行整合设计。传统工艺美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应用,一直是在探索之中,尤其在举国上下都在弘扬民族文化的浪潮中,将传统的工艺美术与现代的校园文化建设完美融合,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谨的制作态度,使传统工艺美术风格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崭露头角。传统工艺美术体现在校园文化中,更多的是起到带动整体校园视觉文化的作用,在校园的景物、布置、展示上多有应用。每一所学校都有着其独特的校园风景,这也是每个人进入校园第一眼看到的景物,表达的是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在校园景观艺术设计中引入传统工艺美术元素,巧妙地借助校园景物,推动着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在保有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美感的同时,体现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每一所校园都有着属于自身的文化理念与文化追求,这是同类学校无法模仿的。而基于传统工艺美术高度之上进行设计,构建出难以被模仿的校园文化。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围绕中华传统工艺美术元素实施建设的,如校园校舍建筑风格、园区绿化植被、校园雕塑景观等,校园建筑、校园风景与文化建设融为一个整体。校园中无处不体现传统工艺美术元素,校园景观中融入传统工艺美术视觉形式,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为师生营造了舒适的工作学习空间。见图1~2 。

4 传统工艺美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应用

传统工艺美术一般讲求的是“因材施艺”,大多的工艺美术作品都是以就地取材的形式进行创作,它是传统工艺美术元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应用。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新材料不断被应用,材料语言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不同材料除了其固有特性以外,在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不同特性材料的运用,可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材质的合理借鉴和运用对传统工艺美术引入当代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鲜明文化特征的传统艺术材质可以运用到校园文化具体设计当中,不难看出应用着各种各样的材质,每一种材质都以其特性应用到传统工艺美术中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采用不同艺术材料,直接影响到最后的视觉呈现。而且随着时代科技发展,材料上的应用也不再停留在循旧的层面,例如剪纸艺术在校园文化当中的应用,主要是寻求一种剪纸的形式感,并不是一定要通过剪纸的方式来完成制作,可以采用泡沫板、亚格力、金属、钢化玻璃等制作出更加耐用的设计。见图3~4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媒体艺术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科技性、创新性的应用是传统工艺美术工艺进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传统工艺美术在校园内可以通过新媒体数字大屏、3D、AR的展示展现出新的活力。例如将传统水墨艺术形式应用到校园文化展示当中,完全可以达到水墨画效果,使得传统工艺美术的灵魂完美快速地呈现在校园文化视觉当中,见图5~6 。色彩表现的丰富多彩是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显著特征,因此将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当中的色彩表现,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提取传统工艺美术当中色彩的精髓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建立一整套的色彩图谱数据图库,如图7~8 。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视觉搭配和选择时,包括其他形式的现代设计中都有强大的便利性,可以完美实现传统工艺美术色彩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应用,创造出一种既体现时代科技步伐又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视觉色彩,使传统工艺美术在高职校园文化视觉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大化[3]。

5 结语

将传统工艺美术有效地引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民族特色,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校园传统文化视觉表现力,使得高职院校师生审美能力能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得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上吸取优秀传统工艺美术当中的精华,呈现时代的新面貌。

参考文献

[1]吴天中.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思维分析[J].艺术品鉴,2020(30):90-91.

[2]杨晓犁.浅析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大众文艺,2018(4):129-130.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篇3

一、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

为保证艺术教育在我校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总负责,分管副校长主管,教导主任配合,艺术教育骨干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形成有效管理系统。

学校在《管理制度文化校典》中设立艺术教育教师管理职责,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艺术课(体育、音乐、美术)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把艺术教育实验的主根扎在课堂教学中。

二、更新艺术教育理念,完善艺术办学体系

1.注重培训,重点是校本培训。立足本校师资力量,领会与把握国家教育方针和现阶段的精神,让“艺术教育”深入每位教师的心田,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便能更快更好地承担艺术教育的重任。

2.善于营造学校艺术教育氛围。我校利用“阳光教育”实施的契机,坚持每天在校锻炼1小时。教师自编适合小学生特点的颇具艺术特色的韵律操,师生全员参与活动,增强师生体质,提高师生艺术素养,让所有教师都成为艺术教育的一分子。

3.以专业性较强的艺术类课程带动艺术教育,加强体育、音乐、美术教研活动。开学初制定好教研计划,尤其是出台特色教育的实施步骤与方法,使“体音美”教研组成为创建学校艺术特色的中坚力量,为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夯实基础。

4.“请进来,走出去”,拓展艺术教师视野。学校利用节假日时间,选送参与艺术教育的教师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对口的培训班,不定期邀请艺术专家到校讲座,邀请福建省艺术学校师生为具体指导者,利用该校与我校同属一个区域的优势,积极参与该校的一些重要的艺术特色教育活动,学习取经。

5.抓课堂实效性,注重课堂艺术教育。让更多语文、数学教师兼任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培养人人都能上好艺术课的技能。因材施教,发现人才,有选择地派送特长生到课外专项兴趣小组。学校根据学生年龄、兴趣爱好的特点,分别开设26个校级专项兴趣小组及52个班队兴趣小组,时间安排在星期三下午第二、三两节,做到①宣传到位;②全力支持;③精心辅导;④成果展示;⑤加强考核。

6.充分利用日常的班会、队会、团队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挖掘他们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知道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努力使强项更强,弱项变强,让任课教师成为学校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主力军,并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三、我校推进“艺术”特色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1.做好环境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彰显人文关怀。“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校园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其本身由全体师生所创造,反过来又影响着全体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而良好的艺术育人环境也是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形成的关键因素:(1)建设绿色校园,凸显“生态”教育。我校是“福州市绿色学校”。校园氛围钟灵毓秀、隽永典雅,园林整饬、光色相映成趣,“桃李园”“艺术园”等园地充盈着浓烈的生态德育氛围,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引导学生树立崭新的人生观和生态观。(2)打造人文氛围,构建校园精神文化。本着“让每一扇墙壁、每一块石头都有育人功能”的理念,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全面构建,立体布局,努力营造“让墙壁说话,让设施启智”的人文环境。在原有校门口两块LED显示屏基础上,本学期又增设两块LED显示屏,分别设置在教学楼正前方与媒体教室。经常在显示屏上播放艺术家名言、艺术教育格言等,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艺术熏陶。(3)把昙石山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4)教学楼的墙壁上书有校训,走廊上张贴名人画像和语录;教室里悬挂国旗;图书馆、音乐室、美术室张贴励志的格言警句;校园内和课室里多处设有墙报和专栏,有科组、少先队、班级的墙报,也有阅报、法制、卫生、文明评比、美术展览等专栏;校园广播成为精神文明的宣传平台。这些措施的实施,强有力地激励着学校师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追求卓越人生。(5)实施针对性强的内容体系,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加强环境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从而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综合提升。

2.注重课堂实效性,以美术、音乐等主打项目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全面开花。学校本学期已购买《颜真卿楷书教程》分发全体教师,人手一册。三年级以上学生统一派发《新一代文房第五宝》临帖以及《庞中华书法》字帖,激发学生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音乐教学中,把识谱(包括五线谱)、唱歌、乐器演奏、欣赏、舞蹈律动等熔于一炉,改进音乐课堂教学,使歌曲与形体结合,声乐与器乐结合。利用县音乐学科工作室设置在我校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音乐名教师的合力作用。全校师生必唱歌曲《国歌》《少先队队歌》和校歌等。每天课间时间播放儿童歌曲、轻音乐、世界名曲。根据学校布置的“班班有歌声”比赛的要求,组织人员评选、表彰,以此熏陶、浸润、影响学生的心灵,让艺术每天点亮他们的心智。

3.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成立了26个专项兴趣小组,如书法、古筝、舞蹈、合唱、葫芦丝、素描、国画、健美、陶艺、手工制作、茶艺、电脑作画、足球、口语训练。学校定期举行美术、书法、工艺等艺术作品展览,在5月份举办歌咏、书画、舞蹈、器乐演奏等比赛,以展示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成果。

4.拓宽课外艺术教育活动领域,利用大自然进行艺术教育。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我校地处昙石山下、闽江之畔,此地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城镇工艺品企业林立,是手工制作取材的好地方。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分组与家长一起实地参观游览,通过观察、感受、欣赏大自然,听取有关传说、趣闻、历史故事,采集标本,写生,让学生从欣赏客体的形式美过渡到感受其内在美,能把最美的东西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出来,从而更能体会到校本教材《情系闽侯》和《绿色家园》的内涵。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是自然生活到公共生活的桥梁。好的教育是帮助学生适应不同的生活和创造自己的生活。因此,我们在将“自然人”培养成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人”的过程中,要将学生发展需求、历史文化传承、时展要求与现代科技知识、技术和理念相融合,形成学校文化综合体。我们亟待通过创建艺术办学特色,真正实现“艺术点亮师生心智,文化成就师生品行”,从而构建师生共同成长、学校科学发展的美好蓝图。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篇4

【关键词】艺术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的同时,艺术院校的建设正逐步得到重视,其中,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塑造已成为当前此类院校改革的重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提升艺术院校的文化软实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艺术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环境文化建设

环境文化建设主要包含以下两点:一是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学生公寓、活动中心以及校园绿化等实体性物质环境建设;二是软环境文化建设,主要是以物质环境折射出社区亲和力,注重物质环境中的文化品位与艺术含量。通过建设与塑造良好的环境文化,可以营造出整洁、便利、和谐、覆盖范围广泛的文化氛围。因此,对艺术院校而言,和谐校园文化不仅属于物质形态范畴,而且还反映了院校的精神面貌。从这一角度看,环境文化是作为艺术院校的物质载体而存在的,艺术院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塑造离不开环境文化的作用。

(二)行为文化建设

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包含了大学生们的普通文化活动、学习与生活等,是其行为、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全面体现,属于大学所特有的特征,是对大学生行为规范的高级规定。在艺术院校的行为文化建设中,学生的态度和行为都会受到影响,推动了大学生自我管理、教育以及服务的实现,不仅能够为学生留取充足的个人空间,也能促进其与学校文化的融合,最终做到学生的个人行为和学校文化相融合。

(三)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体现于艺术院校的多项规章制度中,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内部及外部的行为、利益关系能够维持稳定,促进大学文化价值认同的实现。制度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发挥其作用,主要在于:一是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强制大学生们的行为,二是以潜在的默许鼓励大学生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艺术院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本质上属于大学建设参与者价值观念的外在体现。

(四)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可以充分体现其文化参与者理想、价值等内容的精神要素,这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的,以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主导理念及信念来塑造出一种乐观、高尚的文化氛围,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参与者的管理;二是能够代表学校文化参与者心理、责任等内容的情感要素。这是从微观角度来看的,是对艺术院校参与者个体在文化活动等活动中形成的心理认知的体现。所以,在艺术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要注重对宏观层面价值导向的掌控,同时也要重视对微观层面的个体情感的提高。

二、对艺术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塑造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育人理念,以人为本

在艺术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塑造的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这里的“人”,除了包含学生,还包括学校的教职工等。只有学生和广大教职工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学校内部管理人员和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加强,艺术院校的管理效能才能得以提升。艺术院校应该为学生的求知、素质培养以及专业技能训练等,创造适宜的环境,建立健全与学生培养相关的部门设置,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以制度确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在艺术院校中,学生水平不一,多具备较强的个性,为了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塑造的步伐,必须以制度做保障。艺术院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应该具备如下三个特征:全面、条理清晰明了、纪律严明。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必奖惩分明、纪律严明,保证学生能够逐渐在制度的影响下做到自我约束、激励以及自我管理。

(三)以党团组织建设来巩固群众基础

在艺术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塑造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基层党团组织是核心主体,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政治及组织优势,为全体学生的培养提供服务。要加强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要组建高质量艺术类社团,融入学校自身特色。

(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型

为了提升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课程评价难度、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应设置与人文素质相关的课程;发挥艺术类院校的专业特点及人才优势,创新其文化建设形式,可以举办形式丰富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杨璨.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基于四川美术学院的调查分析[D].西南大学,2013.

[2]冯荣荣.高等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的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8):152-153.

[3]石苏平.艺术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探析[J].大众文艺,2014,(19):251-252.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篇5

关键词 高校 艺术社团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社团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M织。高校艺术社团是指有共同艺术特长或艺术兴趣的大学生自发组建的学生团体。为实现社团成员共同愿望而开展活动,是学生体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艺术社团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多元的价值功能,是高等院校普及艺术教育、实施美育教育的优质方式,为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推进艺术教育繁荣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1高校艺术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1.1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1.1.1通过艺术交流,激发学生情商

艺术社团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锻炼交往能力,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艺术是非语言的沟通方式,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手段来巧妙的构思带给人美的享受。参与艺术社团的成员来自各个不同的系别、年级,成员相互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情感,使广泛的参与对象融为一体。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肢体形象等,这种非语言的艺术交流能够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感悟力。

1.1.2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现在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常常以自己为中心,很少为他人考虑,缺乏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艺术社团是学生自发组建的学生团体,有着非盈利的组织特征,为了共同的兴趣爱好,提高艺术水准,自主独立开展艺术社团活动。艺术社团的活动必须要依靠合作和沟通才能完成,社团每组织一次活动,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就接受一次团队精神的培养。在活动中,社团取得的成功是社团里每一位学生的尽心付出的结果,获得成功的一刻,大家会相互拥抱、喜极而涕,从中就感受到了集体荣誉感。

1.1.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校艺术社团是提升大学生审美的有效途径。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社团的活动是以艺术为中心,以美育为核心,在审美中感受美、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进而表现美、创造美。这种美的熏陶会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使其人格美、行为美、情感美,并辐射到身边的同学当中,为进一步健全人格和完善自身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1.2促进高校艺术教育

1.2.1艺术社团弥补了艺术课程较强功利性的不足

据调查,一些艺术专业的学生是因为该专业文化分数线较低,为了取得大学文凭而不得不选择艺术专业。非艺术专业学生多数是为了修学分而去选择艺术选修课。相比之下,艺术社团的学生目的更加纯粹,追求自己兴趣,哪怕占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也要来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参与的出发点不同,学习的心态和状态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1.2.2教育方式灵活多样

在艺术专业课和艺术公共选修课中,授课模式多为教师“教”,学生“学”,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较少。自我成长和同伴教学是艺术社团主要的活动方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十分重视“同伴教学”和“意义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艺术社团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和互都得到了提高。

2高校艺术社团需前进的方向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教师是学生们的引导者,是艺术社团技术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建立一支有好的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定期为艺术社团进行专业指导,能够促进艺术社团的活动质量与学生的艺术水平的提高;还可以聘请知名艺术家们担任客座教授,来开展讲座,对学生们进行艺术指导。

艺术实践活动为艺术社团成员提供了展示和锻炼自己的平台,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促进了艺术社团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发展。对于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社团,学校应推进奖励机制,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

2.2完善艺术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艺术社团普遍处于自发的生存状态,社团发展具有不稳定性,活动的开展也缺乏计划性和连续性,这就需要健全有效的建设和管理机制才能保证社团稳定的发展。学生管理部门、团委和教学部门共同建立和实施艺术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制度,相互协作,明确分工。

2.3公平对待每一个艺术社团

一些高校的管理层对学校艺术社团认识不到位,并具有功利性,只扶持对其有用的艺术社团,忽略其他艺术社团的建设。高校艺术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学校并没有全面地、真正地普及和支持各个艺术社团的发展。高校应充分认识艺术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真正理解艺术社团的意义、地位和作用。学校要将艺术社团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并纳入学校统一管理中,使艺术社团真正成为大学生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 葛雷.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意义与建设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08.

[2] 牛俊红.浅谈高校社团建设[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72-73.

[3] 卡尔・R・罗杰斯.个人形成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金超哲.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时代文学,2009(10).

[5] 刘廷娥.高校艺术社团及其在公共艺术专业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 4.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篇6

关键词:高中美术; 艺术社团; 作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B-0094-01

一、多元推进,促使学生个性成长

校园艺术社团是高中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因为艺术社团具有自愿性、自主性和自发性等特点,吸引众多学生参与其中。作为学校美术课,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学生参与校园艺术社团完全是凭借个性兴趣,因为有共同的志趣,大家才走到一起来。因为环境更适合学生个性发挥,学生参与热情极高,并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成长的力量。

如校园书画社要举办校园画展,为学生提供重要展示平台,引来众多绘画爱好者积极响应。书画社成员精心挑选学生美术作品,对展览场地进行布置,并邀请专业人士参与,将专业人士美术作品借来展览。活动开始后,参观者络绎不绝,很多学生表示收获颇丰,特别是见识了专业人士的作品,还有专业人士的现场讲解,给画展带来重要看点和亮点。为提升校园画展的影响力,校园书画社还邀请美术教师现场作画,让学生大开眼界。

高中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极为广泛,书画社利用多种有利条件搞书画展,为学生带来难得的学习欣赏机会,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压力,难得有放松的机会,校园艺术社团组织文化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体验休整的机会。特别是具有艺术天分和爱好的学生,校园艺术社团组织活动,给这些学生带来的不仅是放松,也是艺术的享受。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每一种艺术活动都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作为美术教学,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为学生个性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二、完善组织,强化学生自我教育

校园艺术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学校领导和教师没有直接管理义务,高度自治是艺术社团的管理特征。但艺术社团需要技术指导,学校和教师有支持辅导的义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组织帮助。作为美术教师,属于学校艺术专业人士,应该成为学生艺术社团的技术指导、技术顾问,给艺术社团带来重要技术援助,或者是帮助学生搞好各种关系协调,设计艺术团队活动,提供必要的器材场地。

学生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为艺术社团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动力。学生之间相处以自觉自律为基础,这就要求学生个体要有集体精神,要讲求团队合作。学生在自愿活动中实现自我成长。如学生艺术团队要开展公益广告活动,需要参与者搜集信息、征集经典广告用语、制作公益广告、宣传公益内容,学生邀请美术教师参与其中,对各个技术环节进行把关。教师针对学生操作情况给出技术指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在活动展开时,教师亲临现场进行监督指导,整个活动开展有序,社会反响极佳。

校园艺术社团开展公益活动,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作为美术教师能够参与其中,自然赢得重要教育契机。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学生社团公益活动顺利展开,赢得良好社会效果,给学生带来的深层次触动是显而易见的。校园文化建设包含众多内容,虽然社团组织带有自发性,但没有良好的组织管理,难以确保社团建设不出现问题。教师要有责任感,积极协助学生搞好社团组织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重要助力作用。

三、积极扶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校园艺术社团为学生提供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学校领导和教师不能成为旁观者,在必要的时候要帮助,确保学生艺术社团能够健康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唯有创新才能提振学生艺术社团的生命力,唯有创新才能给更多学生创造快速成长的环境。创新也是激发校园兴趣的重要切口,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给他们提供参与学习体验的机会。

如学校街舞社准备搞一次校园演出,需要联络书画社制作背景,需要音乐社进行伴奏,学生自我协调,顺利建立演出联盟。演出舞台设计典雅,背景画面灵动;音乐伴奏队伍整齐,配合相当默契,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活动进展顺畅,环节协调有序,学生活动充分,活动效果显而易见。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参与观看,演出非常成功,学校领导给予极高评价。

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给予学生积极扶持,为活动提供了重要保障。学生深受鼓舞,参与热情更为高涨。像这种多个团队的协作活动,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也让更多学生得到历练,这当然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结果。

塑造学生健康的审美观,这是高中美术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美术教学应该成为生力军。高中生学习压力很大,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积极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领导、艺术类教师、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质。

参考文献:

[1]陶瑛.论高中艺术社团的建设与管理[J].美与时代,2014,(10).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篇7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合唱艺术实践;齐唱表演

基金项目: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从职业院校多元文化建设角度研究高职合唱艺术实践”(项目编号:2015031)的阶段性成果。

1 前言

高职合唱艺术实践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组建合唱团、排练合唱曲目、举办合唱音乐会、合唱艺术讲座、参加各类音乐演出、校内外的合唱比赛、组建师生互联网小组、建立音乐博客、声乐园地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将教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大学生陶冶情操、提升思想,丰富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高职院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就其现状来说,院校对合唱重视的层度并不乐观,要想在学校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更多了解合唱艺术,就要从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寻找突破口,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普及合唱艺术教育。

2 高职高专院校合唱存在问题大都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职业院校合唱团队建设重视的层度普遍偏低

职业院校合唱活动现状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基本不重视合唱团的建设,合唱团组成形式多半是临时搭建,无专业指导教师团队,无教材,活动目的、表演形式单一,表演水平缺乏艺术性,院校对合唱重视的层度不容乐观。

2.2 艺术活动模式的公式化,制约合唱的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但必定不是艺术院校,对艺术的要求有待提高,如:迎新晚会、新年文艺晚会、五四表彰大会、七一表彰大会、校园歌手大赛、校园合唱比赛等,活动场地立体音响效果很差,不能满足合唱声部的发挥,音箱话筒的设备数量有限,完全不能按照合唱舞台音响效果进行调配,这些活动的举办对合唱艺术的要求仅仅局限于活跃和丰富舞台形式,对合唱技术的要求并不高。

2.3 学生音乐基础薄弱,歌唱水平欠缺

目前在高职生中能找到具备基本音乐理论的学生几乎没有,歌唱水平仅限于通俗模仿阶段,对音准、节奏、旋律、和声、音色、音区的把握极为有限,要建立完整的合唱体系非常困难。

3 如何从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入合唱的发展,加强高职校园活动与齐唱表演的实践是提高合唱实践艺术水平的首要途径

3.1 齐唱表演是适应学校艺术活动推动合唱普及的有效途径

艺术工作的开展更重要的是切合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艺术实践。学校举办各种文艺活动需要大量的音乐人才,学生会、团委会、各个社团在学校开展各项艺术活动中,节目内容仅仅限于通俗音乐的表现,表演场地、音响、灯光是以大众舞台表演为主,艺术表演水平都普遍不高,文艺骨干的欠缺造成工作效率和艺术水准十分低下。从齐唱表演这种歌唱的形式入手,调动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多样化训练培养歌唱兴趣,普及和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提高舞台艺术表现效果,既满足学校的要求,又达到了舞台的效果,是引导学生迈向合唱艺术提高学生整体艺术审美情趣的重要切入点,也是一个逐步推动合唱事业发展的文艺舞台。

3.2 齐唱表演对学生普及歌唱技能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高职学生自身艺术素质的限制,对音乐的了解多数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部分学生甚至不具备基本的乐理常识,而学生们仅仅对一些结构简单、节奏强烈的流行乐曲比较感兴趣,进行合唱训练分声部进行完全没有基础,难度系数相当大,这也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要想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就要结合实际水平进行科学的声音训练,我们只能通过统一的从单旋律简谱视唱过渡到简单的多声部;从单一的节奏训练过渡到简单多声部的节奏组合;从单一的歌唱技巧训练过渡到多声部和声训练;由此看来学生的歌唱技能都是从最简单的方式入手,基础合唱方式大多以齐唱训练为首要途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歌唱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提高了歌唱的技术能力,为多声部合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齐唱表演对学生普及合唱表演水平创新了艺术的思维

高职院校开展和组织各种文艺活动或各种表彰大会,一般以群体活动为主,合唱是院校首选的表演形式,但演出的条件和设备并不具备合唱表演的条件,一味追求高艺术高品位的合唱是无法满足活动的要求的,齐唱表演填补了高职院校开展艺术活动的空缺,既可以达到活动现场的声音技术要求,也达到了活动现场的表演技术要求。根据不同活动要求,齐唱表演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创新,完成作品的要求和速度快效果好,如:领唱与齐唱;齐唱与轮唱;齐唱与队形变化;齐唱表演唱;男、女声齐唱;齐唱与舞蹈表演等多样组合,大大满足和丰富了了学校文化活动的表演形式。齐唱不是一个人的蛮干,而是集体劳动的结晶,音乐弱声的音量和气息控制,强音的兴奋与激情把握,在演唱时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处理技巧,是齐唱教学中培养高职生表演创新思维的时间手段和平台。

4 总结

尽管院校开展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合唱在高职高专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起到的作用也挺大,但对合唱教育的提高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更多注重形式。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在促进合唱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的积极引导作用,势必将齐唱形式有机的利用起来,运用不同的手段力争在现有的艺术平台创造齐唱整体的艺术文化修养,扩大合唱艺术发展的创作空间,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进行创作性的艺术教学提高整体合唱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国权.走进民族走进现代走进通俗一拓展合唱创作风格的思考[J].合唱艺术.2007

[2]麦朝阳.谈合唱表演形式的创新[J].音乐创作2011.02

[3]乌云塔娜.试论合唱多元化进程中的合唱表演[J].倍文学刊 2012.11

作者简介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篇8

在全球化进一步深化推进的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淡化,双方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性愈加突出和明显。在该背景下,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就越发严格,由此艺术教育也越发得到重视和关注。艺术教育对于发展学生思维、情感、创造力和培养学生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丰富对学生美和艺术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为突出和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中,艺术社团一直是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接受艺术教育和熏陶的重要载体。艺术社团的发展状况也直接影响对大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同时也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成效以及对大学生长远的发展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高校内关注艺术类社团的发展,对其进行合理地规划,科学的管理,将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影响。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推进以及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艺术教育在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艺术社团作为高校学生自发性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可以较好地弥补高校艺术教育的天然弱性,可以更好地走近每个学生群体中,更深入地对学生进行艺术文化素质的培?B。农科院校作为以传统农林牧副渔等专业为核心的综合性院校,学生大多从事自然科学类专业,因此人文艺术类的素养培养存在一定的短板。因此,重视在农科院校中的管理和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艺术社团的作用,更好地推动农科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完善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的重要性

1.1 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是农科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

从高等教育发展改革趋势看,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里的艺术类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发展艺术兴趣,提升文化修养和素质,展现自我的平台,同时还满足了来自不同学科专业背景、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在农科院校内加强对大学生艺术社团的管理和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素质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可以减轻当前大学校园艺术、精神文化缺失的问题,还会带给学生自我展示和兴趣培养的舞台,弥补以往应试教育阶段带来的一些艺术素质薄弱和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从社团的有效管理和建设出发,为全方位育人提供一个坚实有效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加强大学生艺术社团的管理和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

由具有相同艺术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建的学生团队即艺术社团,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质以及活动形式的开放性,已成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通过艺术社团举办的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而且还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在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此外,艺术社团由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构成,因此可以很好地提升和增加学生个人能力,促进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2 农科院校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现存问题

虽然大学生艺术社团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多数院校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农科院校由于缺乏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软硬件配套设施不足等因素,导致大学生艺术社团在农科院校建设面临着“制度―硬件―队伍”三大困境。

2.1制度困境:社团管理制度缺失,有待健全

在调研了解的五所农科院校中均发现艺术社团没有系统化、规范化的规章制度,因此大多数艺术社团均处于“自由发挥”的状态。这主要体现在,没有明确的社团成员招募的规则明细、成员的管理制度,以及社团活动的整体规划运行等。

此外,从社团成员的管理从属关系来看,仍存在分工合作不明确的问题。在社团中包括社团干部和普通会员两类学生,但由于学生们对自己的身份和定位不明确,因此经常会有部分社团干部未能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工作。同时,社团内划分为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及合作也较为松散,缺乏整体的核心力。

2.2 硬件困境:活动场所,配套设施不足

与其他兴趣类社团不同的是,艺术社团各类活动的开展需要有相对固定的场所,而且很多艺术社团还需要有相配套的器乐设施。但是从目前了解的现状看,绝大多数的社团都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即便有也仅能满足基本开会需要,无法进行日常训练或者排练节目。

同时,由于经费有限,很多社团没有固定的配套器乐设备,大多数都为学生自行携带,因此也给社团学生在某种艺术特长方面的培养带来了局限性。在访谈中也了解到,有不少同学中途退出就是因为自己没有乐器或无法支付高昂的乐器租用费。

2.3队伍困境:社团干部及专业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当前农科院校的社团管理面临的另一个巨大挑战是,社团内的学生干部以及专业师资指导力量的不足。

2.3.1 社团学生干部方面 艺术社团的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大一刚加入的时候,学生兴趣最浓、积极性最高。但是到了大二,选择是否留任的时候,很多人对社团失去了新鲜感,甚至觉得该体验的都体验过了,因此就会放弃留任,有些即便留任了,也没有太大的兴致将社团进行更好的管理创新。这种“留人荒”的现象,基本成了最困扰农科类院校艺术社团建设的问题。

2.3.2 缺乏专业教师队伍指导 与其他社团组织不同,艺术类社团各类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一定艺术类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现在不少学校的艺术类社团虽然都有一个指导老师,但大多数都是“挂名”,并没有在实际活动开展或者社团管理方面给予专业的指导。很多艺术社团都是因为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最终导致很多活动缺乏专业性而最终变成了学生自娱自乐的活动。

3完善农科院校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端正高校艺术教育态度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早期以专业性教育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方案不可避免地受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农科院校是以传统农林牧副渔等专业为核心的综合性院校,在人文艺术类的素养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甚至部分高校持有“?术无用”的观念,从而导致“重农轻文”的教育局面,这不利于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因此,农科院校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的政策,端正轻视艺术教育的守旧思想,重视艺术社团建设和管理,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一方面,高校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生需求开展不同类型的学生艺术社团,与时俱进,并结合农科院校的特色专业优势丰富艺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提供充足的引导、政策和资源方面的支持,不断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逐渐提升艺术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比例。

3.2健全艺术社团管理制度体系

实现艺术社团的有效管理,需要建立一套针对艺术社团日常运行的规章制度,将人、资金等社团资源的使用规范到具体的条文里,切实做到有章可循。另外,还需配有一系列的奖惩机制、考评机制以及监督机制,从而为艺术社团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以高校领导、专家和社团负责部门组成艺术社团管理小组,对艺术社团成立严格把关,注重建团目的和社团发展计划;完善评价体系,综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社内自评,把艺术社团建设纳入学校学生工作评估体系,定期考核社团日常事务管理和活动成效;以考评结果和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为基准,定期对表现优秀的艺术社团和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制订对考评不及格的艺术社团和学生的考核机制。加强对艺术社团的监督力度,鼓励学生参与监督,避免活动敷衍、社团人员队伍懒散等现象。

3.3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与投入力度

强化对高校艺术社团的指导,依据艺术社团类型配备一位专业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指导老师,专门负责思想指导、知识指导、活动指导以及相关事务管理。其中,指导老师需严格审核社团活动,保证社团活动质量,避免华而不实、虚有其表的社团活动;协助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建议以农业优势学科为依托,发展具有特色的艺术社团活动;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从而实现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各类艺术社团指导老师组成一支专业的指导队伍,对社团整体进行宏观调控,确保艺术社团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对艺术社团的运作资金作出合理计划,根据社团的年度发展计划发放相应的补助资金额度。丰富资金来源渠道,除了校内补助,还可以通过吸纳社会赞助、出席一些企业公演以及提供有偿的演出来筹集活动资金,从而为开展各类社团活动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另外,根据社团的实际情况,对艺术社团活动配备必要的器具、设备和培训场地等。因此,为实现艺术社团的成效和影响力的最大化,高校应积极给社团提供有力的人才、物质和经济方面的保障。

3.4重视大学生艺术社团骨干的培养

上一篇:强化城市管理范文 下一篇: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