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4:18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1

关键词:东西方体育文化;间性;特质;同质;变迁

中图分类号:G 80-054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3-0213-0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based on analysis of three main viewpoints of differences, homogeneity and fusion concept between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sexualit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s. It is concluded that nature is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sense of value, homogeneous provides the platform for dialogue and exchang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that change is the norm o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and that it must reflect the change and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quality.

Keywords: eastern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inter-sexuality; nature; homogeneity; change

按照季羡林先生的观点,世界共有4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体系。前三者合称东方文化体系,后者可称西方文化体系。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的论争从近现代以来一直存在。20世纪30年代起,张岱年就试图在理论上彻底驳倒“全盘西化”论。他主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肯定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他认为:对于近代中国而言,中西学术的会通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民族间的差异是长期存在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并不能消除中西文化的特点。 在吸取西方近代文化的先进成就的同时,更应努力发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1]。尤其批驳了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传统文化除了有阶级性、时代性以外,还有人类性和超时代性的一面。这种人类性和时代性的内容,决定了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连继性。中国文化虽然在近代落后了;但是,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种重要典型,它独立发展,源远流长,不仅在历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在今天乃至未来仍有它深厚的民族性基础和坚韧的生命力。中国文化不仅不会被淘汰,相反,只要中国人民敢于正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的根干上就一定能开出现代化的奇葩[2]。

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是中西文化在体育层面上的体现,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存在较多争论的议题。关于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关系,主要存在3种观点:差异观、同质观和融合观。

差异观观点认为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中国传统体育植根于农耕文化,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根源于工业文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静,强调情感,主张内敛;西方体育文化主动,强调理性,主张竞争:这2种文化具有明显不同的文化特征[3]。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从文化根源上讲,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因子,是中国与西方文化在体育层面上的不同体现,是不同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共同影响的结果。

在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观的基础上,有专家在差异中寻根溯源,尝试在表象差异的基础上寻求二者的同质关系,提出了中西体育文化的同质观。同质观主张中西体育文化同根同源,只是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是发展先后的关系。主要观点在于:1)从文化根源上说,西方体育文化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样都诞生于农耕文明;2)中西体育文化的不同表象是由于二者处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所表现出的差异;3)这2种文明是人类文化同一形态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产物,是同质的,而非独立的不同的文明主体[4]。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出现了深刻变化,五四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革。一些知识分子对西方思想和先进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大力倡导,作为西方文化重要形式之一的现代体育活动也开始逐渐传入中国。这些西方现代体育活动的传入与发展,一方面打开了中国面向世界体育的大门,另一方面也对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双方的碰撞和交锋促使更多的人冷静地思考中西体育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于是中西体育文化的融合成为学者关注的问题。卢元镇[5]认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动力。如果说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外文化的交流史,那么也可以将一部世界的近现代史看成是一部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世界文化,对各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同化、融合、兼容和统摄的能力。这些学者认为应大力推进中西体育文化的融合,西方体育给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带来了现代因素,与此同时,中国传统w育文化可以使西方体育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顽疾,中西体育在融合中互补互惠,共同发展。

以上3种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价值,却从未平息中西体育文化关系多方论点质疑的争论;而文化间性的提出,从一个新的角度,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态度审视中西体育文化关系及各自的发展。

1 文化间性的几个核心概念

1.1 差异哲学

差异哲学源远流长,世界存在于差异之中。霍尔在《表征》一书中对差异作出了以下描述:差异是意义的根本,是事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意义只有在与他者的对话和比较中才能生成。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论不谋而合。 “不同”或是差异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但事物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又不是毫无关联的,各种异质因素相互关联,即产生了“和”,“和”是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和谐互补的共生关系。“和而不同”深刻地揭示了众多异质因素共生存在又和谐共处的规律。

1.2 视域融合与交往原则

文化之g的对话既是自我视域与他者视域相融合的过程,也是当前视域与过往视域相融合的过程。在文化的对话和交往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平等与尊重2大原则。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以相互尊重为前提,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性的各异。接触、对话、变迁,这是文化间性的体现,也是文化存在的常态。

1.3 与“多元文化”和“文化融合”的区别

对文化间性的定义,不仅仅是彼此的差异与相互关系,还必须厘清其余2个概念:“多元文化”和“文化融合”。“文化间性”不同于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中被定义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为避免移民与当地人发生冲突而采取的政治策略,也是美国在消除种族差别的政策失败后所采取的政治文化策略。“多元文化”提倡不同文化传统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基本上等同于双语混合和文化混合。“文化融合”是以原来的2个文化体系中选取的文化元素,经过调适整合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例如现代美国文化就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

1.4 文化间性

“间性”一词来源于生物学,但在人文社会科学的使用中指一般意义上的关系与联系。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间性已成为很多研究的关键词。文化间性指的是一种文化与他文化际遇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交互借鉴的内在关联。“文化间性”与“多元文化”“文化融合”等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以文化间的差异和开放为前提,强调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在交流对话过程中,尊重差异、求同存异,扩大相互理解宽容的空间。文化间性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并以文化间的相互开放和永恒对话为最终旨归。在这个过程中,差异的存在是关键。正是由于差异性的存在,各种异质文化之间才有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借鉴的可能,并在这一过程中彼此烛照,发现自己、反观自己并诱发创造性灵感,从而革新求变。

2 中西体育文化间性剖析

2.1 特质:存在的价值

2.1.1 中西体育文化特质的产生

差异或特质是间性理论的基础与出发点,而文化差异的产生可以从文化学的历史主义学派和功能主义学派中找到依据。从19世纪末,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和他的弟子们向进化论主义的方法和成果发起了一系列的质疑,提出了“历史主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历史主义的观点中,每种文化都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过去,每种文化都是“与众不同”的,即独特的和特殊的。每种文化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过去的所有沧桑对它的现在都有影响,何况文化不同,经历的沧桑也不同。在历史主义主宰美国人类学期间,一种迥然不同的研究方法在英国兴起,即“功能主义”,其代表人物是马林诺夫斯基,主要观点是:在解释社会和文化特征时,应联系它们服务于人与社会的功能。历史主义和功能主义理论从历史和共识的角度为中西体育文化的各自存在提供了必然性的理论支持。中西体育文化的产生深深地植根于当地的地域、经济、社会等各种关系和需求之中,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体育文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历史积淀中,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自然孕育而成的。这种存在是复杂的、必然的,且是客观的。

最初,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分为3个阶段,即蒙昧―野蛮―文明,并将文字的产生和工具的使用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广义上讲,人类以生产力水平作为参照物,先后经历了采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现代文明和后现代文明等几个阶段。如此看来,文明的发展是历史的概念,但世界文明的发祥与发展又有着极强的地域色彩。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言:“第一缕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暴晒之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滋润的一片荒原上。”[6]自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灿烂的两河文化之后,世界上出现了古埃及文明、米诺斯―爱琴海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东方的华夏文明及中美洲的玛雅文明等[7]。每种文明都有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环境下孕育产生的特质,这是必然的存在,也是其存在的价值。中西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类分支,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适应当时、当地人们的需求,有着各自鲜明而各异的特质。

2.1.2 中西方体育文化特质的表现

1)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观念之中,在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下孕育了独特的“养生文化”,崇尚自然、注重伦理教化,但缺乏竞争意识。而西方体育则在西方哲学中重规则、重争斗等观念指导下产生了以个体性、激进性、流变性、开放性为特征的“竞技体育文化”,西方体育崇尚规则,注重精确,有强烈的竞赛意识,讲究更高、更快、更强,重力量、速度、形体。

2)表现形态的区别。古希腊人崇尚自然科学,以客观理性作为一切思维的逻辑起点,这样的哲学根基孕育出了独特的体育文化。于是,古希腊人创造了跑步、跳远、铁饼等极具竞技特性的体育项目,并倡导和实践着一套严格细化的竞技规则;因此,有学者认为西方体育就是“物理体育”和“立法体育”。然而,中国体育却表现出另外一种形态,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探寻人存在的价值。这样的文化情怀孕育出的体育理念是:注重天人合一、人际和谐、身心愉悦;注重度的把握,不刻意追求超乎常态的体格与体能,拒绝以单纯的量化指标衡量优劣。

2.1.3 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

近现代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积贫积弱与传统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于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避之弃之。鲁迅和梁启超先生认为中国人的肌肉不够发达,必须提倡斯巴达精神,甚至认为西方体育文化代替中国传统体育是时代的进步与文化发展的必然。这样的观点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片面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土壤之中,在其悠久的演变过程中,依靠其相对独立的运行轨迹,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存在是必然的,是不可替代的。人类文化形态是多元与瑰丽的,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差异中体现出彼此的价值,没有东方体育的内敛,就无所谓西方体育的张扬。奥林匹克运动虽已拥有全世界的影响力,但也无法掩盖和代替中国体育的内敛张力。世界需要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特质共存,中国文明需要传统文化的承载与复兴,而西方w育也需要中国体育文化的平衡与调整。

2.2 同质:共同视域下的对话与交流

2.2.1 中西体育文化的同质

中西体育在价值观念和表现形态上的巨大差异,是其特质的体现,也是其存在的价值。这是客观存在且不可忽视的,但是中西体育文化同为人类体育文化,人类在生理、心理、社会和发展等各个方面又有着极大的共同之处。人类文明因为地域的不同,划分出了不同的文明类型,却在很长时间内经历了共同的发展阶段和阶段交叉。这就使得中西体育文化在各自拥有不可取代的特质的同时,在较为广泛的区域内体现出或明显或隐蔽,但必然客观存在的同质化因素。中西体育文化同为人类的体育文化,在追求健康、娱乐身心、磨练意志、不断超越、向往和平、尊重规则等方面都有着相似或共同的认知,这使得中西体育文化有着同质的根源。比较中国古代体育和西方古代体育,二者在某些体育运动形态上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在人的基本运动能力,例如跑、跳、投掷、摔跤、举重等方面,中西方不存在差异,除此以外,在身体技巧的表现上,中西方也出现了雷同。据记载,春秋时期的“燕戏”便是表演手倒立、鱼跃等动作,出土的汉化石像记载了20余种的倒立,有单手、双手、直臂、屈肘、屈体、直体、地上、搏上、盈案上手倒立,甚至绳索和马背上手倒立等[8]。这些种类繁多的倒立和技巧与雅典体操乃至现代体操有着极大的相似。中西方体育在骑射、狩猎等休闲体育活动形态方面的结构样式也大同小异[9]。于是,在文化间性理论的分析下,中西体育文化的特质与同质是并存的。

2.2.2 中西体育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文化同质与特质的存在提供了共同的视域,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成为必然。特质性使得中西体育文化各有长处,人类的共性使得中西体育文化可以相互交流,而这种基于文化间性的交流是基于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之上的。中西体育文化差异性客观存在,但不能以简单的优与劣、好与坏、先进与落后、科学与不科学进行区分与比较,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必须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不可否认文化势能差的存在,在某些特定的历史状态下,一种文化会对另一种文化产生强势的作用和影响,比如战争、殖民等,但是这绝不是常态,且不会长久。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内敛、谦和、儒雅、自在、柔美与西方体育的刚劲、张扬、对抗、规则、超越各有风格,只有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交流,才能实现文化的沟通与互鉴,这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基础。

2.3 变迁:量与质的控制和时代的变迁

2.3.1 “度”的变化与“质”的稳定

在文化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文化系统的开放,会受到他文化的影响,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会发生适应性的调整和变化。吸收与借鉴,是常有的形态,但是不同文化的进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习惯与思维,于是原有文化系统会产生排斥性的反应。就是在这种排斥与吸收之间,自身文化系统会进行自然的选择和适度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文化形态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在“度”的范围之内,并不会影响自身文化系统的根基,即保持“质”的稳定。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体育文化的交往一直存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唐朝对外政策的开明,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一直到清代中后期的闭关锁国,中国与西方的交往从未停止,并在这个过程中,中西体育文化互学互鉴,互通有无。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现代体育伴随着殖民入侵, 西方近代体育迅速在中国发展,学校体育基本上全盘西化。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中西体育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国自身体育文化体系遭受了严重的质疑与诟病,这不仅仅是度的变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到了质的稳定,所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话过程中,中西方文化自身会进行兼收并蓄的调整与变化,这种对话与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但必须是平等的,且各自应该在“度”的范围内保证“质”的稳定。

2.3.2 时代的变迁

中西体育文化各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变迁。学界之前对于中西体育文化对比的讨论,很多情况下混淆了2个层次。对比中西体育文化时,应该进行2个层面的分析,一是中国对西方,一是传统对现代。前者是时间的纵轴,后者是地域的横轴。中西方体育文化由于产生地域的不同,根据人类学中功能学派的解释,必然会产生风格各异的体育文化形态;但是这2种文化形态,不可避免地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变迁与调整。文化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反映,也是社会变迁的载体。西方体育文化也经历了变化与发展,同样是力与美的展示,同样是对于和平的追求,但商业和科技因素的加入,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及竞技体育3大体系的构建,使得西方现代体育的张力得以充分地体现。中国传统体育同样经历了千年的发展与变迁,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近代中国基本上停滞不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必须要在传承历史、保持东方特质的基础上,找准时间的坐标,不局限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而是应该致力于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创造。

3 结束语

关于中西体育文化关系的议题讨论已有多年,差异论、同质论、融合论等观点虽各有价值,却依然争议不断。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文化间性指一种文化与他文化际遇时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内在关联。文化间性以差异和开放为前提,强调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并关注对话中彼此的变化。以文化间性来分析和诠释中西体育文化的关系,得出“特质”是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并体现各自价值的基础,这种特质的存在可以在历史主义学派和功能主义学派中得到印证;中西体育文化同为人类体育文化,人类在生理、心理、社会和发展等各个方面又有着极大的共同之处,于是形成了中西体育文化在追求健康、娱乐身心、磨练意志、不断超越、向往和平、尊重规则等方面都有着相似或共同的认知,这使得中西体育文化有着同质的根源。而这些同质的因素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成为必然,而这种对话与交流是平等且互惠的。在文化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双方的文化形态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在“度”的范围之内,不能影响自身文化系统的根基,即保持“质”的稳定,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变迁。于是,中西体育文化各自的特质是其存在的价值基础,同质所产生的共同视域为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自身的需求,而变迁是中西体育文化在对话交流与时展过程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中西文化之会通[J].北京社会科学,1993(2):54.

[2] 张岱年.中国文化与现代化[J].河北大学学报,1992(1):1.

[3] 杨树安.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体育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7):865.

[4] 李可兴.中西方体育价值取向比较[J]. 体育学刊,2005(2):37.

[5] 卢元镇.东西方文化对接中的奥林匹克运动[J].体育学刊,2006,13(6):3.

[6] f义,白晋湘.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 [J]. 体育学刊,2007(3):124.

[7] 招子明,陈刚.人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11.

[8] 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人类的挑战[M].陈相超,冯然,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34.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2

【关键词】文化;思维差异;跨文化交际;全球化;个人主义

一、前言

差异无出不在,它们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眼光。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差异从民族诞生起就已经出现了。二十世纪,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将所有的民族变成了“全球村”。全球化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不但但是金钱和商品--而是世界人民的不断融合。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也是必不可少的,当摩擦和障碍出现的时候,问题也就呈现了,等待我们去解决。文化会影响人们看对和理解世界的眼光,毋庸置疑,不同的民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不同的中西方思维。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更加注重直觉感官——这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发文化影响的结果,中国人常常看重直觉,倚重学习过程、经验和感觉,以及在交流中通过直觉“以己度人”。为了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毋庸置疑,这需要我们深入的探讨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从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技巧,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摩擦。

二、思维差异的根源及表现

1.差异的根源。美国学者David Brown认为,“文化是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同的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集合体”。文化差异是思维差异的原因,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文化系统是两种独立的系统。东方文化的根源主要来自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文化均发源于河流。在中国,母亲河是黄河,而在印度母亲河是印度河。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在中国的唐朝,中国文化逐渐传播到日本,融入到日本社会,甚至重塑了日本文化。虽然和中国文化属于不同的国度,却仍然属于同一系统。两条母亲河诞生了东方的文化,而另外一种文化却诞生于波希米亚平原,这一文化发展成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这两种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基础。就像东方文化,欧洲文化穿越了河流。由于地域等原因,中西方文化在最近的几个世纪很少交流,所以它们仍然属于不同的体系,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思维差异的表现。西方文化基于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例如,在美国,你同样可以谈论个人的权利,而非将社会凌驾于自己。在中国有明显的不同,社会和家庭凌驾于自己之上。西方文化是以冒险和探索精神为基础的。西方人喜欢发现新事物,发明和拓展。例如,蹦极在西方文化被认为是普遍的行为,但是在中国你将很可能发想没有人做这样一件事。西方文化以科学为基础,这种文化尝试着解决人民和自然的关系。西方世界使用法律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中国的近代却很难发现中国适合的法律,两千年来,中国是一个以人情为基础的国度而非法律。西方用上帝和宗教来解决人类和思想领域的问题。一旦问题发生,首先做的可能是向上帝祷告。

中国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基础。中国人将国家和家庭置于自己之上,中国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为了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人一直努力做到天人合一,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主张中庸之道,为了解决人和思想的问题,中国人强调修身养性。中国人擅长平衡和中庸,即人们通常不主张走极端,平和的心态总是被强调,中国人对天地有一种敬畏之情,即敬仰天地,思乡怀土。

价值是关于什么是对错,什么是正常与非正常的,什么是正确与错误的。价值通常被一系列的因素所影响,例如家庭,媒体,学校,宗教,民族等。中西方文化之间世俗的差异导致了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则侧重个人主义长达数世纪。西方人给出的个人主义的定义与中国人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完全不同。换言之,中西方用截然相反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主义。

三、跨文化交际中冲突解决方法

交流是相互的,所以影响也是相互的。他们能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化吗?它们的回答能表达他们的思想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给我们交流一些提示。挑战在于全球化的浪潮下,误解常常发生,尤其是当不同的文化差异出现在跨文化交际中,误解导致冲突,而冲突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中西方在是一个地理差异,同样也是一个文化概念的差异,所谓的思维模式意味着人们自觉不自觉的运用特定的方式来思维,并解决问题。思维模式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思维差异在某种程度来说起源于国家的思维差异。

1.深刻了解中西方思维差异的方式。我们不能否认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也只有先通过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及特征才能逐步了解这个国家。所以我们不能说这种文化是好的或者坏的。平等与互相尊重对于每种文化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学会协调对于同一种事情的不同思维甚至是同一人,同一个世界。我们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每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来往往。当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同一片临近地区,思维差异都越来越明显,我们应该尽力避免冲突的发生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关于其他文化的基础知识,从而不至于误解他人的行为和习惯,虽然在文化领域中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却有更先进或者更适合的区分。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接受另一种文化。甚至文化对于地球的历史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应该去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来完善自己。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能够更了解双方的文化,从而让交流顺利进行。

2.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的差异,通常我们为了减少交流的误解首要做的事情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虽然文化和交流模式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共同点不应该被忽略,因为能用共同点来融化差异,消除摩擦。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加入到跨文化交际异常重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利用现行教材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例如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史,西方文化概论,外国文学史等书籍,通读这些教材可以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这为我们了解中外文化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料。

四、结语

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性文化,注重人本身和正义,重感性轻理性,喜欢附和他人,强调处事做人中庸;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重物质轻精神,重分析轻感性,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学习一门外语并不单指学习语言本身,还包括文化、思想、习惯和价值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了解两国的文化及思维差异,扫清障碍,让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晓凌,汪北华.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2]袁春梅.论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3]杜云辉.东西方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流[J].中国科技翻译,2000(04).

[4]胡超.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外语教学,1998(02).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3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就是特指基于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借助于一种通用语言进行的交往行为。其实质和内涵在于加强整合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旨在不断加强交际双方之间深入的交流与协作。 

二、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形式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存在着较多的不同之处,差异性比较明显,因此,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具体包括:中西方交际原则、交际时间以及语言和非语言交际形式等等方面的内容[1]。 

(一)交际原则和模式之间的差异分析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中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群体主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具有较强的对比性。 

1.中国人交际行为主要来源于家庭和亲源的关系,归属感较强,体现出一定的集体主义特征。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过于强调家、国、天下的利益;关注群体关系的和谐性与利益性;个体利益包含在整体利益中,集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等等方面。交际行为侧重于情感原则,属于情感型关系模式。 

2.西方人交际中强调个体意识的重要性,包括个人潜力的发挥和个人目标的实现。侧重于个人利益的追求,极力维护私有财产;人人平等、相互竞争、公私分明;在实际交往中,尊重个人隐私,对于像婚姻、年龄以及收入情况等等相关问题一概不在公共场所提及,甚至不能未经当事人允许就私自碰触他人的东西。因此,西方在交际行为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逻辑性。 

(二)交际时间取向方面的差异分析 

交际时间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中西方在交际原则和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来看,对于时间观念来说,也有较大的区别性差异。 

1.中国在时间观念上,属于“圆模式”[2]。由于受到农耕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注重过程的整体思维模式。西方则属于“直线式模式”,注重时间的起始部分。 

2.从时间取向来分析,中国强调以过去为主,过于追朔事情的根源,而且强调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对人的积极影响,已经成为评价人物的重要参考标准。因此,也存在着较不完善的部分,主要表现在过于守旧、不思进取,缺乏时间紧迫感等等。西方文化的时间观着重于未来,眼光比较前卫、发展,时间观念非常强,并不强调一定要遵守传统习惯。在词汇的理解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区别,例如:针对“老”一字,中国对其理解为智慧和高尚的象征,西方则代表着年龄的增大,体力消耗。 

三、缩小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具体措施、策略 

通过上述中西方在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比较明显,无论是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还是宗教礼仪和文化习俗上,表现各有不同,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参照指标。因此,就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而不断缩小中西方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提高双方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 

(一)增强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格外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大重视程度。例如:在交流模式中,西方人通常会使用眼神来传递相应的信息,被定义为“眼神交流法”;中国则不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通常很少甚至不会长时间用目光来直视对方。因此,中西方非语言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要不断探索和发现二者在交际方式中非语言的影响因素,确保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 

(二)加大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想更好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将理论基础知识和口语能力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加强二者之间的融合。要加强对语言语法知识和语言发展历史等等非语言交际能力了解和掌握,不断加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上,中西方在其社会文化差异性表现非常明显,在积极全球化大范围的影响之下,二者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在经济、文化、社会的交流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缩小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任重而道远,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要不断理解、宽容和接纳。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积极部分,结合自身地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交际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以及传播,从而促进双方在国际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涛.中西方时间取向差异对比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381-384.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4

学习语言必须先去了解一种文化,去熟悉这种语言所植根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这种语言所存在的意义。小学英语教学也是一样,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东方含蓄、西方活泼,他们对语言的表达意义就有所不同,我们的小学生由于自身经验和水平的限制,对这种文化差异了解甚浅,不能了解每一个词汇所表达的含义,所以对英语的学习就倍感吃力,因而对小学生英语教学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去显得极其重要,让小学生去了解每个词汇所产生的根源,所表达的深层意义,通过文化意识的培养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领会中英文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对小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新时期下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就对现代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语课堂植根于西方文化之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下面就英语教学中夸文化意识的培养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言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一个适合学习语言的环境,非英语国家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英语学习的环境,往往在课堂之上学习英语,课下则讲起了本国母语,两种文化的冲突极大,学习难以养成用英语思考问题表达问题的习惯,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对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布置课堂环境,形成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出教室不出课堂,时刻受到英语环境的影响。具体在实践中可运用以下方式:课堂之上尽量用英语讲课,创设英语化的课堂环境,创设模式情景,给学生多一些交流训练的机会;同时善于利用周边的环境创造英语化的学校环境,可以充分利用影音和网络资源资料,给学生们呈现真实的英语世界,在学校报刊宣传栏创设英语角。同时根据小学阶段的年龄特征,编排一些学生乐于参加的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英语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中感受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如,Bingo、填字游戏、猜谜等,总之这一切就是为了创设良好的学校英语环境,使学生一进学校就能进入到英语学习的环境,在这种英语环境中听英语、说英语、看英语或亲身体验英语,直接、自然地学习英语,有利于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使他们逐步获得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日常交流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文化的内涵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英语学习中的很多错误,就是源于对东西放文化理解的差异,比如在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言等基本的交往方式上便存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就要在英语教学中正视这些差异,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去进行文化比较,以文化比较去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

以教授英语单词星期为例,通过老师的讲授小学生也会很快掌握星期一和星期天的英语单词为“Monday”和“Sunday”,在掌握了最基本的单词之后,就可以利用文化的差异来引导学生真正去掌握这两个单词的意思。首先老师可以减小提问“Monday”和“Sunday”一个周一、一个周日,哪一个为一周的第一天,这时的学生百分之八九十会选择星期一,这就是他们收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这里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去告诉学生这两个单词的真正含义,在英语世界中“Sunday”这一天英国人一般都会去教堂祷告,用来祈求一周的平安快乐,就如同中国的元旦和春节祈福一样,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学习单词过程中对英语世界的基督文化有所了解。经过解释,学生就会真正了解“Sunday”的真正含义,在以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也就会避免出现混淆和误解。同时星期的说法东西方也存有差异,中国用星期加上二、三、四数字,记忆起来比较简单,英语单词中每个单词又有所不同,这些对学生来说甚难理解,这种情形我们可以根据星期的由来帮助小学生进行理解,已达到记忆的目的。星期一源于巴比伦,后来传到英国,英国人用自己神的名字重新对他们进行了命名,这就是一直沿用到现在的星期各天,sunday在英语中意为太阳之神,monday意味月亮之神。通过对历史传统的讲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对英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还应注意中英文化的差异在语言中的不同表现,以赞扬为例,中国人在受到赞扬时一般会谦虚以示礼貌,而英国人则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他们会用“Thank you very much”或者“I am glad to hear that”来面对别人的赞扬,这与中国人的含蓄会有差异,所以在讲授英语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去讲述这种差异,让学生在其中体会其中的差异,加深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三、讲授英语背景知识,培养跨文化意识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5

[关键词]差异;文化对比;求同存异;移情;跨文化理念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037 — 02

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相互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间差异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为了避免人们因对文化背景差异的不了解而造成的彼此交际上的误会与冲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本教育,提出解决文化交际冲突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文化规约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笔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交际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

一、 因价值观念产生的文化差异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它决定着个人、群体或社会的生存形态、行为方式和交往准则。“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

根据美国文化学者克拉克鸿的理论,人们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人的本性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时间的观念,人对活动的看法,以及人与集体的关系五方面。

中西方人论的根本差异表现为中国文化坚信人性是善的,而西方文化则抱持人性恶的基本信念。在大众文化层面,作为民间通俗文化第一文本的《三字经》的首句教训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中国文化中处于正统地位的人性论思想是亚圣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道德属性,即仁义礼智,并且认为这些品质是先天就具有的。《孟子·告子上》中论述到:“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其人性本善的思想得到了士大夫文化和民众社会文化的全面认同。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人论思想则是人性恶理论。西方文化主要发源于犹太教或基督教,基督教的一个首要观念就是其原罪说。当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偷食了智慧禁果时,他们就犯下了原罪,因而人性必然是恶的。从世俗观念来理解,就是人有物欲(偷食禁果)的追求和知性的追求(偷食的是智慧果)。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霍布斯、爱尔维修、费尔巴哈等分别从机械唯物论、认识论、人本学唯物主义的角度全面肯定和论证了人的趋利避害、自私自利的本性。中西方人论之差异是导致中西社会文化不同的根本原因、最终根据。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中国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小农经济孕育了中国人天人合一、内部融通的民族性格, 以及固守本土,沉着稳健,质朴厚重,崇尚和平的文化特征。中国文化坚持有机联系的整体宇宙观,认为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凡与神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注重二者的依存和统一。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希腊半岛及其附近沿海地区的开放性、海洋型地理环境和手工业、商业、航海业的发展,塑造了西方人求新、求变、好奇好动的民族性格和天人相分的自然观。西方文化明确区分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并把两者对立起来,以完整、变化、相对的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分别对这个二元世界作深入的分析研究。中西方“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在构造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交际行为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时间观念上, 中国文化认为昼夜更迭、季节交替,时间呈环形的周而复始的发展状态,因此时间充裕感强,做事喜欢慢慢来,向后看,呈现历史取向。过去意味着习俗、历史和文化传统,常作为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做事喜欢循规蹈矩。西方文化则认为时间好比是一条有始有终的直线,一旦逝去永不再来,因此有强烈的紧迫意识,凡事向前看,呈现未来取向。做事喜欢反对传统,标新立异。

集体主义是中国人的主要价值观,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从孔子的“爱他人为仁”和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和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等主张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群体价值观。因此,中国人强调“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当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需要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而服从于集体利益。这也正是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克己奉公等行为常会受到大众推崇和赞扬的原因。

个人主义是西方人的主要价值观,其主要内容是以个人为本,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其特定的价值,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个人的自我支配和自我发展。自由竞争是西方人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自力更生是西方人实现个人价值的具体表现。当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权利优先于对集体的责任义务,个人需求也优先于集体需求

二、 因思维方式产生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6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桥梁,它不是简单地把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文字,而是把一种语言(源语)所表述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目标语)去传递。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文化承载着大量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涵义。因此,那些抛开文化因素只对文字进行转译的翻译方式往往是极不严谨也极不科学的,这也是为什么曾经一度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机器自动翻译”(Automatic Translation)最终走向没落主要原因。正如当代伟大的翻译学家Nida(奈达)所说:“词汇只有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在翻译过程中,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同样的事物在两种不同的文化里涵义可能完全不同。汉语和英语是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文化差异给翻译工作者们带来了诸多困难。要想克服这些困难,必须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分析,从而找出针对性的翻译技巧来解决这些困难。

二、英汉文化差异成因分析及翻译对策研究

1.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这在中英两国风俗上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悠久的农耕文化使得中国人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生活在相对固定的环境里,邻里之间非常熟悉,人们之间经常会用“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此外,农耕文化对日常饮食给予了高度关注,自古有言,“民以食为天”,可见日常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吃过了吗?”来问候对方。而在英国的过去几百年里,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使得其工业化起步较早,城市化步伐很快,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流动性较大,相互之间的熟悉度也较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己的隐私看的非常重要。因此,人们在相互问候时很少涉及对方的私人生活,常用“Hello”、“Hi”、“Are you alright”、“How are you”等问候语。基于以上风俗习惯的差异,在翻译“吃了吗”时,如果直接根据字面翻译成“Have you had the meal?”的话,对方一定会误认为你在委婉的向对方发出用餐邀请,从而引起误会。同样地,如果把“你从哪儿来啊?”、“你到哪儿去啊?”简单地直译成“where have you been?”、“where are you going?”的话,对方并不会感受到你在关心他,而会误认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了干涉,从而引起误解。因此,在翻译这类相互问候的用语时,可采用“归化法”来翻译,用与之相近的目标语直接代替源语,不需根据字面来生硬地翻译。归化翻译法既能使译文完全表达源语的主要意思,又能使译文符合读者的风俗习惯,使之易于接受。

2.思维习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习惯也有较大差异。在中国过去数百年的封建王朝里,“龙”与“凤”都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着权利、富贵,具有吉祥的涵义。所以,中国人喜欢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人们在大喜的日子里喜欢张贴“龙凤呈祥”的喜联,“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都是广为人们喜爱的褒义词。而根据西方人的思维习惯,“龙”为一种体型似蛇,口中喷火的巨型怪兽,是邪恶的象征。基于以上思维习惯的差异,在翻译经济飞速发展的“亚洲四小龙”时,如果简单地译为“Four Asian Dragons”,则会让西方人感觉费解。而“虎”(tiger)则不同,在西方人的思维里,虎为百兽之王,是速度、力量、勇气的象征,把“亚洲四小龙”灵活译为“Four Asian Tigers”可以形象地反映出该亚洲四国的经济发展之快、后劲之足,以及在亚洲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地位。

3.的差异。,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中西方的有着明显的不同,大部分英国人信奉基督教,圣经(Bible)对他们来讲耳熟能详,上帝(God)是他们信仰中的神。中国大部分的人士信奉佛教,佛祖(Budda)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翻译到与宗教相关的素材时,要将两种不同的考虑在内。例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时,将“天”活译为“God”(上帝),而非“Budda”(佛祖),整句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译文句式规整,句意明确,让英国读者很容易理解。另外,具有明显佛教色彩的习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在翻译成英文时“和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boy(儿童),整句被译为“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are no boy”,这里采用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既保留了源语的句式结构,又回避了英国人对“和尚(monk)”的生活不太了解的问题,取而代之地采用了“顽皮的孩童”来将本意准确地传递出去。

三、 结语

文化差异是英汉互译中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能否妥善处理好中英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质量的高低。应对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有很多,例如直译法、意译法、归化翻译法、套译法、注释翻译法等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也都有各自的不足,选取何种方法来应对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现象,往往取决于源语的文本类型、翻译的目的以及所服务的读者。只有综合考虑以上方方面面的因素并在其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才有可能将源语文本转换成最佳的译文。

参考文献:

[1]Nida,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7

摘要: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翻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翻译现状却不容乐观。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使译文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多种翻译策略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处理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旅游文本;文化差异;功能翻译;翻译策略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数千年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旅游资源,不仅有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更有蕴含着民族气息的人文景观。中国特有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大批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观光。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届时将有1.4亿人次来中国参观、访问和游览。令人欣喜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考虑随之而来的问题和挑战。大多数海外游客对我们的语言和文化知之甚少,中国文化要走出去,翻译工作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旅游翻译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海外游客的旅游兴致,而且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整体形象息息相关。

二、旅游翻译现状

虽然近年来一些学者不断致力于旅游翻译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国内现存的很多英文旅游文本中仍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错误,严重损坏了中国的对外旅游形象,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极不相符。文军等人(2002:1)在对当前旅游翻译的一项调查与分析中总结出了中英旅游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错误,即拼写、遗漏、语法、中式英语、用词不当、表达、累赘和文化误解。除了拼写和语法外,其他几大错误或多或少是由中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陈刚,2004),其本质是如何把当地的地方特色展现出来,应该是文化的传播,而不仅仅局限于语用学和译学范畴。中西文化差异,不可避免会在局部发生冲突,给旅游翻译带来障碍和困难。

三、中西文化差异和旅游翻译

正如翻译家尤金·奈达所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此译者不仅要掌握两种语言还要掌握两种文化,保证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笔者从心理差异、审美差异、思维方式差异三方面来探究中西文化差异对旅游翻译的要求。

(1)心理差异。中国人历来崇尚谦虚美德,对自己的价值判断通常以自贬的形式出现,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自我价值上的心理定势。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普遍强调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独立性,对个性的尊重甚于社会性,因此英语中没有与此相应的谦称词语,翻译时汉语的这种语用意义往往难于表达而造成语用失效。语用失效源于语用冲突,而语用冲突又源于民族心理上的文化冲突。对于这种由心理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冲突,在翻译时必须通过适当的语言手段,依据语境进行文化调节,译出其语用涵义,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2)审美差异。中国自古以来注重“ 天人合一”,喜欢将主观与客观交相融合,注重艺术感受。而西方哲学只是对客体进行冷静的分析,直面物体本质特点,再现事物原貌。受审美观的影响,在语言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对节奏韵律、词汇选择、句型结构、修辞技巧、篇章布局等方面的接受或排斥、认可或否定、爱好或拒绝、欣赏或反对的心理趋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不同民族的审美差异,适当调整语句结构以达到较好的审美效果。

(3)思维方式差异。人类的思维方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长期以来,东方民族习惯于具象、综合型、本体型和顺向思维,而西方民族见长于抽象、分析型、客体型和逆向思维,并由此导致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按照译入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调整语句结构,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四、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一)功能翻译理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明确指出仅靠语言学是不能解决翻译问题的,给国内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它以翻译目的为总原则,将翻译的焦点从对源语文本的再现转移到更富挑战性的译语文本的创作,给翻译,尤其是实用文本的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翻译策略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的观点,旅游翻译一定要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与方法,同时要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采取灵活的方法有选择性地翻译原文的信息。下面以绍兴旅游文本为例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翻译策略:

(1)增译。中文语言简洁凝练,浓缩大量信息,往往两三个字,或代表一段历史,或暗指一个典故。这对中国游客而言不是问题,但外国游客看了却一头雾水。因此有必要在翻译时适当增补一些词。

如:“禹陵左侧是禹祠,祠前一泓碧水,名曰‘放生池’。”

译文:“To the left of the Mausoleum is the Shrine of King Yu, where his descendants and admirers offered sacrifices to him. And in front of the memorial temple lies a limpid pool called Fang Sheng Pond at which believers in Buddhism freed small animals they had bought from their captors as a philanthropic act.”

译文对原文中的“禹祠”和“放生池”分别作了增译。“禹祠”是大禹的后代子孙为了祭祀他而建造的一个祠堂。“放生”则特指那些信佛者把别人抓住的活的小生物买来然后放掉的善举。如果按照原译,外国游客将不知所云,增译之后就一目了然了,从而也能增加游览的兴趣。

(2)减译。在中文旅游文本中我们常可看到四字成语,但若翻译成英文,则原文的结构和过多的修饰语会使西方读者认为华而不实,因为他们的审美心理崇尚行文结构的简洁美。因此,翻译时必须考虑西方读者的这种审美心理,对原文四字结构的语义进行提炼概括,以使译文简洁明了而又通顺达意。

如:“(鲁迅公园)……徜徉期间,但见白浪激礁,松林覆坡,红岩嶙峋,沙滩如银,景色如画如诗。”

译文:“Strolling in the park, you can enjoy a scene full of poetic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waves, rocks, white sands and pinescovered slopes.”

译文充分考虑了西方读者的审美情趣,灵活处理了中英文在行文习惯上的差异,调整句子长度并删去了一些不必要的华丽辞藻,以简洁明快的语句表达了原文中公园如诗如画的美景。

(3)释义。旅游文本中有些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产物,如果逐字译成英语,对理解原文并无多大帮助,甚至外国游客根本看不懂,翻译时应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用释义的方法,利于游客理解。

如“同志曾赋诗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原文中的诗里用了两个转喻“鉴湖”和“越台”来指绍兴,译文中直接译成“Shaoxing”简单明了,但如照词直译成英语,外国游客却不太容易理解。

五、小结

在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往往使译文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灵活采用增译、减译、释义等多种翻译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使得译文既能被西方读者所接受又能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 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上海翻译,2007(2).

[3] 文军,邓春,辜涛,蒋宇佳.信息与可接受度的统一[J].中国科技翻译,2002,15(1).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篇8

【关键词】金融发展 区域金融差异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和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在外延上它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区域金融发展失衡,必然会加剧区域经济的失衡。

由于中国金融资源供给与金融资源需求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中国金融运行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此时,如果全国实行统一的金融调控政策必然会对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抑制效应.进而使货币政策失灵。当前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然不能忽视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性。

二、文献综述

马永瑞(2006)根据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分析了1978-2001年间中国区域金融增长的差异,并对总体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

金雪军、田霖(2004)根据1978―2003年的数据,对我国的金融成长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期间并不存在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倒u型曲线,而是呈现三次曲线的变动态势。

王修华(2007)运用金融相关比率、金融机构信贷比率、金融市场发展指标对中国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不仅表现出绝对差异,而且相对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且在信贷资金运用效率上中部劣势尤为突出。

三、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现状

2004年左右到达局部最大值,随后都经历了四年的下降,到2008年,开始回升。整体来说,东部地区金融相关比率最高,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西部金融相关比率增长速度最快,2004年左右到达局部最大值,随后都经历了四年的下降,到2008年,开始回升。

整体来说,东部地区金融相关比率最高,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西部金融相关比率增长速度最快.随着时间的推移.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扩大,中部的金融相关比率不但低于东部,甚至低于西部,形成了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

(二)金融结构发展比较

利用股票筹资额/GDP衡量三大区域的直接金融发展状况.用中长期存贷款/GDP衡量间接金融发展状况.通过研究从2003年到2008年的数据得出.在纵向上2003--2008年期间东部的直接融资要高于中西部,西部又略高于中部。这说明东部地区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资金基础。从横向上看,在2006-2007年间各区域的直接金融有了很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东、西部比值都高于2.1,说明直接融资越来越成为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

(三)金融发展效率发展比较

金融发展效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衡量,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本文只从银行业来比较区域金融发展效率。

从总体上来看.各地区存款数量整体每年在增加.但是每年的增速逐渐的放缓。在总量上来说,全国2/3的存款集中在东部地区,是银行体系存款的主要来源.但是中西部地区的存款增加速度逐渐高于东部。各地区银行体系资金来源的分布差异性较大,东部地区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在资金来源中的比重较为均衡,中部、西部地区主要依靠居民储蓄。

四、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构建模型及数据来源

除了传统的金融发展因素外,本文特别借鉴了卢佳、金雪军对影响地区金融发展因素的分类方法.特别探讨了新经济地理因素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建立了影响金融发展因素的计量分析模型:FIR=e+a1Pgdp+ct20pen+asPolicy+a4Indust+ctsInf+ct6Tech+a7Hcap+e

(二)三大地区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为了避免产生虚假回归,首先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的方法比较多,本文选择常用的ADF检验的方法。检验结果表明,在1%的置信水平下,7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的零假设,即时间序列非平稳的的假设被拒绝。说明,FIR、Pgdp、Open、Policy、Indust、Inf.Tech和Heap变量的一阶差分通过了ADF单位根检验。由此说明这八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即I(1)。

这些变量存在协整的可能。本文采用两步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对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然后在对回归分析产生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如下模型:

东部FIIP=-2.2886+0.0240Pgdp+1.10540pen-0.2378Policy+3.9266Indust-0.0008Inf+0.0513 Tech+0.0002Hcap+e

中部FIR=2.5474+0.073 1Pgdp-0.23 19Policy-0.0022 Inf+0.0538Tech+0.0003Hcap+e

西部FIR=2.5874+0.0882Pgdp-0.2181Policy-0.0029 Inf+0.1263Tech+0.0005 Heap+e

模型估计的结果显示.人均GDP和开放程度都能对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的开放程度比人均GDP的系数大,对东部金融发展的影响程度更强。货币政策与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负相关。产出外溢效应,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对东部金融发展有正向的影响。

上一篇:患儿康复的训练范文 下一篇:新能源发展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