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24 11:14:31

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篇1

关键词:房地产;国际化;对外直接投资

在当前的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房地产产业空前壮大,并逐渐走向低端项目和高端项目的两极分化。这就意味着中国一部分房地产企业需要努力开拓新的市场,寻求新的发展。而房地产作为海外投资风险最大的行业之一,其海外投资必须十分慎重,因此,对于其投资主体所在区域、投资进入模式的研究也尤为重要。

一、房地产产业的特点

房地产产业是指从事土地以及对房地产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集一体的行业,主要包括: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对房地产的开发以及再开发;房地产经营活动;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房产市场则是指从事房产和土地的出售、租赁、买卖以及抵押等交易活动的场所或领域。房产市场是房地产产业进行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并可以带动很多产业例如建筑业、建材工业等行业的发展。通过市场机制,房地产市场可以及时地实现房地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可以提高房地产业的经济效益,并且可以促进对房地产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房产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是整个房地产市场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

图1房地产产业的构成

由于房地产业产品得独特性质,导致房地产业的国际化经营具备较其他行业有许多不同。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房地产产品的差异的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的差异。房地产产品的位置具有不可移动性和固定性,所以特定的消费者只会在特定的市场区域内来选择房地产商品,就造成了在不同市场区域内所供给的房地产产品难以互相替代或是竞争的现状,因而房地产市场较难形成统一,于是也就不存在统一的市场竞争和市场价格,每座城市不同区域的房地产市场也会出现具有各自比较独特的发展态势。

2.消费的需求差异。在这种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消费者对房地产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通常会综合考虑根据房屋的区位、户型结构、工程建设的质量、房屋周围的环境、房屋的物业管理水平、住宅周边的公共服务设置的建设程度以及社区文化等多种因素进行需求选择,导致房地产客户群体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3.价格的差异。价格差异过大是房地产商品的最大的特点。以上海、广州的房地产商品为例,2009年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商品住宅的均价之间差别在2~3倍之间,而他们的均价均高出全国商品住宅的平均价格。

房地产产品的以上三个主要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房地产对外投资的方式选择。例如与制造业相比,正是因为房地产产品的不可移动性的特点所决定的它不可能像制造业产品一样选择出口的进入模式。结合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吸收外资以及房地产对外投资的现状看,房地产业国际化经营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体。

二、中国房地产fdi的国际环境分析

近几年的整个国际经济环境呈现着非常明显的特点。首先,全球经济的增长脚步变缓,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非常不平衡。特别是2007年下半年开始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随之而来的全球性质的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使得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增长都遭到重创。其次,中国几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引起了世界上其他各国的关注。而世界上的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却表现平平,所以这就造成了在发展速度上的两极分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当然,世界经济形势的跌宕起伏和中国强劲崛起,将会给中国企业当然包括房地产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机会。最后,为实现对有关资源的全球配置,世界各国对各自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对产业进行升级。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在贸易各国之间,跨国商品与服务类交易在不断地扩大,同时资本的流动和技术的传播在不断地增加。除此之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对外直接投资的机遇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相同并且日益增加的。针对这一国际现状,中国房地产业更要利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部分国家房地产业市场全面开放的机会,积极稳妥并且大胆地走出去,进入跨国企业全球贸易体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这一渠道和资源的相对优势来寻求对自己更加有利的投资区域,使房地产业价值链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重组和配置。

三、中国房地产国际化的发展现状

从2004—2009年,中国房地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总体趋势在不断扩张,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来看,2004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851万美元,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9.3814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1.85%,从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上来看,2004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2.0251亿美元,2009年为53.434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507.72%。其中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房地产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与存量均存在下降,但是2009年整体又恢复大幅度上升趋势。

但是,从全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的行业分布来看,除了2008年中国房地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外,虽然中国房地产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虽然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净额的比例中偏小。房地产对外直接投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09年中国房地产业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分布中,对香港地区的房地产业直接投资存量为40.8418亿美元,占对香港全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的2.4%;对欧盟房地产业直接投资存量为8 800万美元,占对欧盟全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的1.4%;对美国房地产业直接投资存量为4 592万美元,占对美国全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的1.4%;对澳大利亚房地产业直接投资存量为1.64164亿美元,占对澳大利亚全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的2.8%;对俄罗斯房地产业直接投资存量为7.1339亿美元,占对俄罗斯所有行业直接投资存量的32.1%;对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房地产业直接投资存量为5 971万美元。占对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的0.6%。全部看来,中国房地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其次是俄罗斯,是对俄罗斯直接投资行业存量分布最多的行业。再次是澳大利亚地区,是对澳大利亚直接投资行业存量分布第二多的行业。

四、中国房地产业fdi特点及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以上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企业fdi的区位分部不均衡,表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如图2所示,中国房地产业对避税地香港地区fdi存量占全部房地产业fdi存量的76.4%以上。当然,这与中国fdi整体集中在中国香港、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这世界主要三大避税地的现状分不开。中国房地产业fdi第二集中地是俄罗斯,对俄罗斯fdi存量占房地产总fdi存量的13.35,这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俄罗斯近几年以每年5%的经济增长速度,俄罗斯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有购买力的阶层对新建住宅的高需求,从而使得俄罗斯房地产市场进入活跃期。但是这种对某一地区过度集中的房地产投资格局在长远利益上看不是非常利于中国房地产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房地产企业国际化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中国房地产业fdi区域的过分集中而导致的自相竞争。房地产业fdi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利用世界的市场和资源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自相竞争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整体发展没有好处;(2)不利于房地产企业投资风险的分散。当中国与东道国发生政治冲突或者东道国发生经济危机时,房地产商品作为不可以移动的商品必然会造成众多的国内企业的投资失败,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失败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国内经济造成一定的连锁反应;(3)不利于中国房地产企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再者,从各项指标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的国际化发展还处在初期水平。中国2009年房地产fdi合同额仅占世界房地产fdi合同额的1.3%。并且即使在国内算是技术实力比较雄厚的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在其进行跨国经营的过程中依然主要是依靠其低廉的劳动力优势而不是技术优势。从整体层面上看中国房地产fdi目前还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缺乏成本优势。与制造业相类似,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比较优势为成本优势,造成这种优势的原因在于国内劳动力的低成本和对整个工程技术管理的低成本。然而由于近年来逐渐发展的国际经济规则的制约,中国的这种比较优势的发挥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在国际经济规则当中明确地对劳动力的国际间流动作出限制。针对这一限制中国的制造业选择通过大量生产制造流动性强的产品还弱化这一限制,然而对于房地产业来说 房地产产品的特点是缺乏流动性,正是房地产产品的这一特点对房地产国际化经营在目前受到制约。

2.缺乏咨询服务能力。根据对房地产产业的界定,当前的房地产业是集生产、技术和服务为一体的产业,而不仅仅只是房地产工程。然而由于中国的建筑管理体制的客观原因导致中国的建筑施工和设计各自单独成体,这样对施工和设计的认为隔离导致中国到目前为止还缺乏类似于国外的那种工程公司或者工程咨询公司。也正是因为这种缺失从而导致中国房地产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由于国际化经营经验以及人才的缺乏而导致的风险。

3.缺乏足够融资。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房地产业的所现有的融资程度完全没有达到国际上房地产fdi的需要水平。融资水平的缺乏主要表现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困难,融资风险抵押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政府对房地产业融资的政策性支持太少,政府对融资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

4.存在着语言及文化的障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是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造成制约的非常常见的因素,在与对方的沟通和谈判、尤其是对客户群的开发过程中会遇到障碍。

总的来说,中国的房地产跨国经营之路才刚刚开始,而且此路非常漫长。在这条发展之路上需要得到政府以及企业自身的协助从而对各种制约因素进行克服。

参考文献:

[1]外国直接投资产业带动效应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1998,(4).

[2]温建东,马昀,陈斌.管理外资流入房地产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5,(7).

[3]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太原大学学报,2010,(1).

[4]王建优.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环境分析与前景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2010,(4).

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篇2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及原因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特征分析及对策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中国企业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对策 浅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特点及对策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及相关问题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约束及战略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及发展策略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动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特点及原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国际比较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③中国国土资源部《2012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④根据中国海关、国家统计局和国土资源部的数据资料整理所得.

⑤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

⑥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011年分省区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指标公报》.

⑦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1》和美国能源署(EIA)网站数据整理.

参考文献:

[1]冯雷,夏先良.中国“走出去”方式创新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史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能源的发展态势、问题及对策[J].中外能源,2010,6.

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篇3

关键词:经济形势 对外投资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实施海外投资其实是国家机构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了过剩资金之后的产物,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利润最大化、资金和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一种发展战略。国家和企业都有进行资本的扩张和业务规模的扩大的需要。我国的企业也要充分利用这个趋势走出国门,进行资本的扩张和业务规模的扩大。

因此,如何评估投资风险看清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直接投资的影响,是我国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世界经济形势与我国的海外投资现状

1.世界经济形势走势下的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现状

(1)世界经济形势现状与走势。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一直趋于缓慢复苏的阶段,增长回温速度缓慢,部分经济体徘徊在衰退的边缘。

从上图可以明显的看到,近三年来,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一直在努力恢复自身的经济状态,美国经济并没有出现特别好转的迹象,欧债危机的恶化使得欧盟地区的经济复苏速度尤其缓慢。日本的经济下滑趋势也相对严重。

分析其背后主要成因,主要是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打击,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日本作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对外贸易受到严重打击,造成经济增长速度持续缓慢。

(2)我国海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与趋势。2012年,我国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中国国际收支表中,到2011年底,海外净资产1.77万亿美元,但海外投资的净收益却为-268亿美元,其中实际收益为1280亿美元,收益贷出为1549亿美元。我国的海外投资收入,主要来自于外汇储备经营收益,资产投资收益所占比重非常小。

从2011年我国海外投资和投资收益的数据来看,2011年我国的投资主要是流向了发展中国家,投资比例达到了89%,行业分布并不均衡,而我国海外投资中,非金融类的海外投资主要是以民营企业或是股份制企业为主,国有企业所占的比例只有55.1%。

此外,我国的海外投资中,债券投资所占比例为87%。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债券投资的收益显然要低于股票投资收益。

目前我国的对外投资主体仍然以政府及相关机构为主。企业和私人投资的目的都是寻求利润最大化,会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并灵活制定战略,这一点是官方投资暂无法做到。当前公司和私人的投资收益较高于官方投资。当然,随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公司和私人所占投资比例也逐渐在升高。

2.用EVIEWS分析世界经济形势与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联系

(1)数据引用

(2)模型建立

Y=C(1)+C(2)*X1+C(3)*X2+C(4)*X3+c(5)*X4 + c(6)*X5

其中 Y——2006-2012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金额 X1——美国GDP增长率

X2——欧盟GDP增长率 X3——日本GDP增长率

X4——中国GDP增长率 X5——世界GDP增长率

(3)引入变量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利用Eviews,运用OLS估计方法对式1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得回归分析结果: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F检验显著,但有3项t检验不过关,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多重线性。 检验到上一步可得到x1 与y的线性关系显著,f检验和t检验合格。

得到回归方程: Y = 10.5047 + 0.43225*X1 + 0.391052 * X2

(4)方法验证及修正

从上表可以看出x2的t检验的p值最大,因此将x2因素剔除再进行回归分析。运用OLS估计方法剔除x2的方程进行估计,得回归分析结果:

以上模型估计效果较好,继续逐步回归得到以下结果:

(5)自关性检验

①DW检验

Durbin-Watson stat的值较接近3,说明回归方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②LM检验,检验结果如表

LM检验表明 p值=0.661205>0.05 表明回归方程没有二阶自相关

(6)得出结论

综上所述:Y = 10.5047 + 0.43225*X1 + 0.391052 * X2

X1是美国经济增长率,X2是日本经济增长率,通过模型可以看到,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对我国的直接对外投资的影响较小。而世界GDP的增长是X5,在模型中对Y的影响没有,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前的经济形势对经济直接对外投资影响不大,形势有利于我们海外投资抄底。

三、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动力与策略

1.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企业海外投资

企业实施海外投资的主要原因有两点:(1)部分企业海外投资是为实现技术提升,由于缺乏技术积累,就不得不走跨国并购之路的捷径实现技术升级。通过政策扶持实现海外并购,并购重组实现核心技术的收购,技术实力。

(2)企业的自身竞争力提升到一定程度需要扩张海外市场,尤其是国内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在已经具备一定的垄断性优势的前提下进行海外投资。实施规模化和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战略和全球化的战略布局。

总之,企业的海外投资战略制定与执行,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竞争力。

2.降低投资风险优化投资结构

投资风险方面,政府手段的债券投资应该是海外投资的一种补充和外交引导,而不应该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式。纵观收益较高的投资结构,一是根据不同的区位实施绿地投资或是重组并购等不同的投资模式,二是在投资行业上主要选择经营风险小,稀缺垄断资源的行业,以及技术上已经成熟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最大限度的资金运用。

3.加强世界经济形势的分析,完善政府海外投资收益保护政策

海外投资要实现较好的收益,风险防控规范和法律体系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海外投资实现最佳收益的基本保障,能解决实施海外投资的后顾之忧问题,保障海外投资能在毫无顾虑的状况下实施激发创新性和整体战略性的投资战略;其次,实现海外投资收益最大化的根本内容还是要改变我国的投资主体偏差和优化投资结构,鼓励企业实施直接资产的投资,多进行股票投资而非债务投资,从而提高投资收益。

四、结语

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篇4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成都市 经济增长

一、前言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走在了中国各区域的前列,并促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当地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随着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加之遇上产业转移,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把眼光投向了中西部地区。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近年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西部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立足于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成都近年来的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吸引外资的能力在中西部城市中名列前茅。科学客观地认识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十分必要。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学家和学者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在经济增长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Balsubramanyam、Salisu和Sapsford(1996)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借助46 个国家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证实了FDI 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Basu, Chakraborty and Reagle (2003)和Trevino and Upadhyaya (2003)分别从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选取23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发现FDI与GDP增长在比较开放的经济中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在较闭塞的经济体之间,GDP增长是FDI流入的原因,但FDI流入不是GDP增长的原因。王成歧((2002)等发现无论在全国还是在各省份分组的层次上,东道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和政策因素均强烈地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刘紫钧(2010)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关注我国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成渝经济的FDI与经济增长不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因果关系较弱。陈瑛等人(2012)以西部特大城市西安市、成都市、重庆市为研究对象从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并运用SPSS软件比较了FDI对当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本文结合成都市近年来在引进外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定量分析其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更好的引进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有更深远的意义。

二、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一)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作为西部内陆城市,成都市在最初引进FDI时缺乏竞争力,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出台以及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外商直接投资逐渐向内地转移,中西部地区开始迎来吸引外资的黄金时期。成都市近年来吸引FDI的能力更是突飞猛进,2012年,成都市实际利用FDI达到85.9亿美元,同比增长31.1%。2013年2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的FDI Altas投资地图正式上线,成都成为中国唯一一个登陆全球权威杂志推荐目的地的城市。在目前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跨国公司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全新的投资目的地,而成都良好的投资环境将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

(二) 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的特征

1.行业分布以房地产、社会服务业为主。从1997年至2011年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房地产、社会服务和制造业所占比重较大。诸如农、林、牧、渔、城市基础设施等其他行业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图1 1997-2011年成都市FDI累计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1997-2011《成都统计年鉴》,经作者整理计算所得

2.资金来源以亚洲国家或地区为主。鉴于我国FDI统计范围的特殊性,港、澳、台地区的投资也纳入FDI范畴。

表1 1997-2011年成都市FDI主要来源累计 单位:亿美元

国家/地区 签订项目个数 所占比例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所占比例

香港 1206 34.80% 119.5 57.80%

新加坡 239 6.90% 20.9 10.10%

美国 454 13.10% 5.6 2.70%

台湾 425 12.30% 3.9 1.90%

英国 73 2.1% 2.4 1.20%

其他 1067 30.80% 54.5 26.40%

数据来源:1997-2011《成都统计年鉴》,经作者整理计算所得

表1显示,近15年来,来自香港的外商直接投资最多,新加坡紧随其后。

3.利用FDI投资方式以独资企业为主。1997-2011年,在利用FDI投资方式上:独资企业累计签订项目个数2063个,所占比例59.6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51亿美元,是主流的投资方式。

图2 1997-2011年成都市累计利用FDI投资方式比例分布

数据来源:1997-2011《成都统计年鉴》,经作者整理计算所得

4.FDI的分布偏向于成都市高新区。自高新区1991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起,其在吸引外资方面的能力在成都市范围内首屈一指。2009年成都高新区成为全国首个获得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的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今,高新区成功吸引超过900家外资企业入驻,其中包括Intel、摩托罗拉、康宁、住友、西门子、阿尔卡特、微软等。随着高新区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势越发显著。

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篇5

关键词:海外投资;出口贸易;关系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也迅速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与区位分布也近趋合理,研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便有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江小涓(2002)在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中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可显著地促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改善优化出口贸易结构,促进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邱黎黎(2005)在利用中国流入与流出的投资与进口、出口和进出口总额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长期来促进了中国的贸易规模的增长,从而揭示了二者的互补关系。王英,刘思峰(2007)基于我国 1990- 2005 年 16 年对外直接投资额和出口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因而更需要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减少对国外投资的依赖。

(二)国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 60 年代后,随着对对外贸易与外直接投资的均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学者开始注重对二者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是对外输出的两种选择方式,两者可相互替代。20世纪 80 年以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为代表提出的新贸易理论,也对贸易与投资关系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21 世纪初,不再像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以产业为对象,新新贸易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异质企业的贸易投资。Baldwin(2005)和 Larry Qiu(2006)等学者将关于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理论称为“新新贸易理论”(New一 New Trade Thcory),该理论运用进入的沉没成本与企业的异质性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企业不选择出口,从而由新贸易理论的所有企业都选择出口过渡到企业存在异质性,部分企业出口的研究。

二、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行业分散

根据我国海外投资规模的相关统计可以得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甚至相比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一定差距,这种投资规模上的差距反映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实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5]。由于投资规模较小,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通常偏重于中小型项目,难以形成综合性的规模优势,不具备进行大规模研发的实力,甚至在基本的销售和售后环节中都难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导致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微弱,难以应对变化多端的国际投资环境和激烈的当地企业竞争。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比较分散,集成效应差,存在着明显的散乱现象。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来看,对外投资的行业最初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咨询以及工程承包等,后来逐渐向制造业、资源开发等行业发展,但总的来说,仍然以贸易型企业为主,生产型和资源开发型企业比重较小。近年来,我国作为世界上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GDP一直处于快速增长中,而然由于对外投资规模较小,行业比较分散,因而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只是作为出口贸易的补充而存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这与我国的整体经济环境是极不相称的。

2、对外直接投资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出口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

受投资主体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在起步阶段一般倾向于原进出口市场集中的区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初就以东南亚等亚洲国家为主,承包工程则主要是在中东和非洲等国家,虽然自90年代起逐渐呈现出对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6]。这一现象的形成是因为相对于向发达国家实行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上更具资金和技术优势,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和资源在价格上也更具吸引力。然而由于我国对外投资时间不长,投资区域相对分散,对区域的文化和相关政策了解有限,目前还没有形成合理完善的投资模式。

三、我国对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的应对

(1)合理引导外资流向,提升工业制品出口档次

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情况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而出口商品的结构是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自然也受到生产要素流向的影响。目前我国外资在产业间的流动极不均衡,导致工业制造业的内部结构发展也很不均衡,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层次较低。基于这种不良发展状况,我国应该高度重视对外资流向的合理引导,提升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促成工业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发展,进而提升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档次。

我国长期以来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也多是这类制造业的产品,这与我国目前的国际分工地位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外商直接投资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过于集中,不利于提升我国的工业制造品出口档次,因此,我国应该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条件,引导FDI向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流动,促进高新技术产和先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整体发展,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出口工业制成品的科技含量。此外,我国的老工业企业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产品结构严重不合理,因此,应该通过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引导FDI向这些企业的技术改造上流动,促进工业制造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提升工业制造品的出口档次。

(2)重视科技的导向作用,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档次低与传统工业制成品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粗加工特征有直接的关系,导致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不足,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基于这种情况,我国需要加大科学技术投资,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出口,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四、结论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出口大国,但是对外直接投资还存在很多不足,与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不相适应,因而本文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相关理论基础之上,对我国1982―2010年间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数据进行了协整性分析,从而得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间并非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进而对我国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对建立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和谐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蕾.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影响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

[2]谢孟军. 目的国制度对中国出口和对外投资区位选择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4.

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篇6

关键词:外汇储备;净出口;外商直接投资;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024-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汇储备规模逐步扩大。2004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总量为4706亿美元,到2014年6月,已达39932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近8倍。外汇主要来源于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我国贸易长期保持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资政策决策了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长期“双顺差”。近年来,我国国际外汇收支长期处于支出小于收入的不平衡状态,形成巨大的外汇储备,将增加机会成本,所以研究外汇储备与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学界对外汇储备与净出口、外商直接投资、汇率等变量关系的研究结论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研究关于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郭梅君、蔡跃洲(2006)认为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有人均GDP、外贸依存度、外汇收支波动性、进口倾向及外债规模;傅建东(2010)采用1986―2009年年度数据,得出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外汇长期增长十分重要的因素,提出应合理调节外商直接投资来改善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不同效应;段洁新、王志文、陈丹(2013)等认为外汇储备规模与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短期外债余额和人民币汇率等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二是实证分析关于外汇储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关系,何青、杨晓光(2003)通过建立国际收支联立方程组,扣除出口和FDI对国际收支余额的贡献后发现,FDI对外汇储备增长的贡献已经接近出口,并且还有增强的趋势;杨波(2010)从外汇储备会计恒等式出发,在考虑各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的前提下,从理论上推算了出口和FDI对外汇储备增长的贡献率;包玉香,赵萌昕(2012)用月度时间序列数据证明,从长期来看对外贸易及汇率对外汇储备有显著影响,贸易额每增加1%,外汇储备增加118%;张冬(2012)利用1984―2008年年度数据,建立对数回归模型,进行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结果表明,FDI和出口与外汇储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对外汇储备增长具有一定正向推动作用。

二、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以外汇储备(FER)、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出口总额(EX)作为变量,选取2000年1月到2015年12月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软件Eviews60进行分析。

(二)模型设定

为了消除模型中可能出现的异方差问题,将时间序列数据取对数,对数化后变量符号分别为LNFER、LNEX和LNFDI。在模型选择上,选取的是经济关系中多变量动态变化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结果显示2阶滞后长度为2最合适,具体模型为:

LFER

LFDI

LEXt=a1

a2

a3+b11b12b13

b21b22b23

b31b32b33LFER

LFDI

LEXt-1+c11c12c13

c21c22c23

c31c32c33LFER

LFDI

LEXt-2+ε1

ε2

ε3

三、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问题,先检验数据的平稳性,使用ADF法先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在对LFER、LEX和LFDI的单位根检验时,5%临界值下,ADF统计值绝对值都小于临界值,说明外汇储备规模、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三个序列是不平稳的,经过一阶差分后,伴随概率都为00000,可知DLFER、DLEX和DLFDI在95%置信水平下都是平稳的。

(二)协整检验

为了分析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及净出口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需要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根据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所有变量经过一次差分后均平稳,都为一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检验,采用乔根森协整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

可知,伴随概率为00142,迹统计量为822763,大于5%水平的临界值,所以在95%置信水平下,拒绝无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在至多一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上,伴随概率04356,迹统计量360564,小于95%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接受原假设;所以,外汇储备、净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唯一协整关系,均衡方程为:

LFER=68835+08355LFDI+15083LFEX

从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与外汇储备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大于净出口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其次,外汇储备要增加1%,外商直接投资要增加08355%,而净出口需要增加15083%。

(三)模型估计与误差修正

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和净出口之间存在一个长期均衡关系,在选择2阶滞后期后估计的VAR(2)模型如下:

LFER

LFDI

LEXt=

106

0035

013+0160012003

-18614513

-003600062022LFER

LFDI

LEXt-1+0036-00066-009

208-047-078

0075000220057LFER

LFDI

LEXt-2

对于上述模型,当某个条件或因素突然发生改变时,这种长期均衡关系很容易被打破,从而在一定时间内产生偏离,就需要对模型加以修正,VEC模型能对这种情况进行补充,它能够将被偶然因素打破的长期均衡关系从新拉回到均衡状态,所以对模型进行误差修正结果如下:

LFER

LFDI

LEXt=-00052

00013

-0059VECM+0013

0057

-0014+-061-1360083

00077041058

-0036-00071-012LFER

LFDI

LEXt-1+-046143-0094

00003802300057

-000059118-0078LFER

LFDI

LEXt-2

采用单位圆、特征根和观察误差修正曲线法对误差修正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特征根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

结果显示所有单位根都在圆内,说明所修正的模型满足稳定性条件。在2008年左右,误差修正项的绝对值较大,说明在该段时间内,短期波动偏离均值较大,对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净出口、外商直接投资突然减少引起的短期波动,在2014年左右,又重新回到了均衡状态,之后数值波动较小,模型比较稳定。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进一步研究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及净出口之间的关系,对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

在最优滞后长度为2的条件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知,外商直接投资和外汇储备规模互为因果关系,同时,净出口也是外汇储备的原因,但外汇储备规模却不是净出口的原因;外商直接投资是引起净出口变化的原因,但净出口却不是引起外商直接投资的原因。可以通过调节净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额来调控外汇储备量,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来适当影响出口。

(五)脉冲响应分析

利用脉冲相应分析进一步研究某个内生变量的随机干扰项的脉冲对模型其他内生变量或自身当前和未来值的影响,因为单位圆与特征根检验模型是稳定的,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检验结果如图2:

从图2可知,外汇储备对自身的的一个单位冲击后,外汇储备脉冲响应会逐渐下降,然后在第4期后趋于稳定,并且外汇储备自身冲击所带来的响应都是正向的。在净出口对外汇储备有一单位冲击后,外汇储备会出现先降后升的脉冲响应,并且在第4期趋于稳定,说明净出口的增长会引起外汇储备的增加。此外,当外商直接投资在第1期对外汇储备一单位冲击后,脉冲响应会逐渐上升,在第4期达到稳定状态,说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也会使外汇储备增长。综上,净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的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和前文协整检验结果一致。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利用月度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及误差修正等方法对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和净出口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和净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若要使外汇储备增长1%,净出口则需增长15083%,而外商直接投资仅需增长08355%。可见,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的贡献要大于净出口。

2外商直接投资是外汇储备的双向格兰杰原因,而净出口是外汇储备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外商直接投资和净出口都可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外汇储备规模又能反作用于外商直接投资,却不能影响净出口。

3外汇储备在短期内会有所波动,但是在第4期后会逐渐趋于平稳。

(二)建议

在合理利用外资的同时,注意优化引资结构,引导外资从加工业、制造业向更高端产业转移。同时,加强外汇管理,健全外汇管理框架,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制度,满足不同层次企业、个人以及金融机构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郭梅君,蔡跃洲中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6(2):80-90.

[2]傅建东FDI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1986―2009年度数据的计量检验[J]特区经济,2010(11):270-271.

[3]段洁新,王志文,陈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协整分析的实证研究[J]武汉金融,2013(8):38-46.

[4]何青,杨晓光出口和FDI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贡献[J]管理评论,2003(9):3-8.

[5]杨波出口和FDI对外汇储备增长贡献的测算[J]知识经济,2010(14):29.

[6]包玉香,赵萌昕中国出口贸易与外汇储备动态相关性检验――基于1997―2010年月度数据的计量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2):1-4.

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篇7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机理分析,分别从途径分析、影响形式分析和效应分析三方面进行描述。其中途径分析是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方面进行探讨;正面影响主要是从资本的形成、资源配置、产业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负面影响是从国家经济发展和研发水平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分析分别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进行;直接影响体现在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投资形式本身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间接影响体现在是外商直接投资通过间接的溢出效应影响经济增长方式,最后效应分析通过技术转移和扩散效应、竞争效应、联系效应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方式;机理分析

0 引言

国际资本流动在全球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外国资本的流入是外商直接投资为东道国带来的最为表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在进入东道国市场以后,能够间接引起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再支配和进一步的优化配置、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发生改变。主要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把较为先进的技术、管理技能以及市场销售能力等带入东道国市场。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方式,那么外商直接投资投资是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机理和途径是什么?本文将作出分析。

1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分析

1.1 促使国内资本形成,填补资本缺口

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在突飞猛进的过程中,暴露的资源缺口,无法满足管理、经济等各种要求。如储蓄投资缺口、财政收支、外汇缺口等都需要迫切的解决。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比较快的解决这种缺口问题,把发达国家的较占优势的生产要素带到东道国,从而缩小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比较大的差距。

1.2 激活并充分利用国内闲置、浪费的生产要素,促使资源优化配置水平提高

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和吸收不单单促使国内生产要素在使用效率方面得到提高,运用东道国相对低级的生产要素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国家的高级生产要素,东道国闲置要素与外商直接投资国家的流动要素交换,这样就能够逐步改善国内经济结构、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升级、产品技术提高,至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终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硬件、软件的引进,可以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东道国本地企业在资源上的配置效率。

1.3 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

每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离不开技术支持,只能从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才能有效转变产业结构,那么外商直接投资在注入过程中,通过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促使东道国的生产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转变和优化离不开外商直接投资发挥的作用,产业结构的升级,就能促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

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对东道国在其经济增长上的影响并不全是正面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不但有时候没有实现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反而有可能造成本国的经济倒退、引发经济泡沫,更加大了东道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不合理布局将导致东道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而形成的东道国技术溢出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引入发达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产业之间的平衡发展,避免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后果。东道国呈现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态,重要原因在于产业布局的不规范、不合理性导致的。

(2)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垄断阻碍东道国研发水平的提高。

很多跨国企业在进入比其发展水平低的国家时,对生产技术进行行业垄断,会直接影响东道国经济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投入国家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大,技术水平的悬殊会越来越明显。

2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形式分析

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受跨国公司的外资进入影响越来越深远。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通过上两条思路可以进行如下的概括:

一是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影响方式主要体现在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投资形式本身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东道国在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以后,外资企业所具备的技术水平高、管理经验先进的优势,随着对东道国的外资投入,渗透到东道国,缓解东道国优势行业垄断、劣势行业只能淘汰的现状,使得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合理整合。

二是外商直接投资通过间接的溢出效应影响经济增长方式,外商直接投资从表面上看仅仅有资本的流动功能,但是在资本输出的过程中管理经验、产品技术、销售技巧、网络覆盖等都随之输出。并能大大提高东道国的产业技术水平。而这些也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一种相对表面和外部性的表现。

3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效应分析

3.1 技术转移和扩散效应的影响

东道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机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与扩散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技术控制约束着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与扩散力度;第二是东道国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制约着模仿学习能力。由于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公司企业便会对在东道国进行的技术研发实行垄断或技术控制。

3.2 竞争效应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其目的都有所不同,在东道国生产本地化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在与其它国家竞争的过程中,在压力之下,东道国的企业就会采用模仿学习手段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竞争效应和模仿学习效应之间就会逐向趋同,从而竞争效应就能提高东道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3 联系效应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雇员不用通过流动而仅仅通过与东道国企业雇员之间的交流,就会将其熟悉掌握的知识传输给东道国的企业雇员。东道国企业的前向关联外资企业因为其在东道国的本地化程度提高而需要提供包含更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产品;而后向关联的跨国公司企业随着在东道国本地化程度的提高,则需要更多的中间投入品,东道国的本地供应商因为跨国公司外资企业的技术帮助、培训以及质量控制标准化等而获取到更多的技术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0- 62.

[2]傅元海.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质量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0- 60.

[3]张天阵,钟娟. 基于金融发展水平的 FDI 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10(4): 17-24

[4]包群,彭水军.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 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世界经济,2010( 11):18-23

【作者简介】

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篇8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江苏利用外资》―书,通过理论层面的剖析和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等手段,结合江苏省以及南京市利用外资的实践,对外商直接投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恰如其分地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利用外资的经验。该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共十三章,在国家层次上描述了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一系列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内容包括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投资结构、研发现状、投资方式与并购、内部化、溢出效应,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增长、企业制度、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的影响,跨国公司区位理论的最新发展等。第二部分共六章,在地区层次上对外商直接投资和江苏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和对策分析,内容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经济增长、就业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江苏利用外资水平,特别是提高服务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第三部分共十章,在政策层次上结合南京市实践,重点介绍了“后WTO时代”我国利用外资的新形势、新特征、新要求,内容包括对南京市利用外资水平进行评估,对“后WTO”代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特征、技术效应、就业等多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南京市如何推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若干对策。

该书主要有如下显著特点:

第一,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作者分别从全国、江苏省、南京市三个层次上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进行全面的论述。在全国层次上,作者对外商在华投资的现状和特点,外资对我国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的影响,外资的投资结构,跨国公司的组织方式及其新特点,外资对我国行业技术、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外贸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跨国公司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发意义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外资,跨国公司大大推进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对沿海地区的产业成长、技术更新、结构升级和体制转型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区域层次上,作者对江苏利用外资的实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和量化研究,其中分析了江苏利用外资的总体水平,外资与江苏经济增长、就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江苏是一个开放大省,外资对江苏进出口总额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凭借其良好的工业基础,充分利用地处沿海、长江下游的区位优势,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量吸纳了国际资本,有力地促进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作者也指出了江苏在利用外资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外资来源主要集中在亚洲;外资投向分布不平衡,苏南、苏中、苏北的外资比例严重失衡;投资软、硬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在南京市层面上。作者分析了“后WTO时代”我国利用外资的新形势、新特征、新要求和新的区位特征,分析了外资对南京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区位结构的影响,并对南京市服务业和开发区如何利用外资问题进行r相应的对策研究。层次丰富、内容全面,但重点突出。

第二,定量分析、结论精确。与一般对策研究不同的是,作者结合江苏省和南京市利用外资的实践情况,引用了翔实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论精确,使得对策研究建立在可靠的量化分析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政策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作者对外商投资的区位理论、内部化理论及其最新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转让的博弈过程、FDI如何影响本地创新等问题,建立了相关的数理模型。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作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是把研究局限在全国层面上的一般分析,而是有层次地从全国到地方,再到具体某一点深入进行研究,特别是结合具体实践分析了外资的新特点、新趋势和新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后WTO时代”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书中掌握了大量江苏省和南京市与利用外资相关的调查统计数据,如外商投资的企业规模分布、行业和地区分布、投资方式、研发中心情况、外资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南京市利用外资的潜力等。

第四,政策应用性强。作者的重点是研究地方政府如何应对外资变动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在研究全国利用外资时,随着对不同问题的研究,例如跨国公司投资方式的变化、跨国公司的并购、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跨国公司的内部化理论等,作者都提出了相关的对策研究。在地区层次上,作者更是紧扣对策,就江苏省和南京市如何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如何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制定区位策略、如何利用集聚效应等。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作者还特别研究了服务业和开发区利用外资的对策,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政策应用性较强。

第五,具有前瞻性。作者特别分析了“后WTO时代”利用外资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趋势和在华外资出现的一些新动向,例如,传统的外资投资目的是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占领世界市场,而随着世界市场逐渐饱和,外资逐渐转向在中国的本土销售;与开拓中国本土市场的动机相对应,外资投资逐渐向服务行业扩张,外资正加快进入我国零售业、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外资投资方式转向独资和并购。独资的目的在于追逐垄断利润,并购则是试图减少投资成本、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快速进入中国市场。江苏是经济发达省份,外资的这些新动向对江苏利用外资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结合南京市的具体实践,对未来利用外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这些政策对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利用外资,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上一篇:教育科学科研范文 下一篇:启发性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