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7:51

技术人才培养

技术人才培养篇1

(1)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不完全相符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实用型现场安全管理的技能人才,其培养过程需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但往往对该专业进行安全人才培养时,没有真正按照企业需求、学员需要来设计教学方案,有时出现内容、方式、课程与企业总目标联系不紧密的情况,使该教学仅仅流于形式,对安全人才培养效果事倍功半。

(2)针对性不强

一是以课堂教学、理论灌输为主,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对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特定岗位进行的特定教学内容缺少专业性,针对性差;二是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普遍存在,课程缺少操作技能的现场演示和学生演练,案例剖析和师生互动教学不足;三是缺乏大量的专业实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质量差。

2.安全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建议

(1)建立安全培训教师资源库

一方面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其专业理论水平、专业技能水平和培训项目策划、实施与管理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现有的骨干教师贴近企业,服务企业,到生产一线去学习、锻炼和提高,协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了解企业的安全培训需求,促使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另一方面,在安全生产行业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中选聘专职或兼职安全培训教师,逐步建立结构优化、业务精通、富有活力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2)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各位教师应在具体教学方面备课充分,授课认真。讲课摒弃“老一套”、“吃老本”,不断补充新知识、新内容,增加新信息、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观点。联系工作实际,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力争通过有限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回答问题,而是还通过一定的方式组织学员对关心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讲,是以互动式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例如请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分类授课,小班教学,找准研究课题,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等。尤其讨论式的教育方法,最能发现各种各样问题,讨论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某些问题,畅所欲言讨论某些事故的处理与分析。讨论能激发学员的积极性。使学生更积极理解所学的东西。讨论能让大家说出各自的经验和想法,并能产生许多有创造性的想法。另外,教师应经过细致的授课准备,运用多媒体电化教育手段,将大量的授课内容和新信息传递给学生。如在授课中当讲到某个安全事故案例,同时在电脑中调出此案例的画面、录像、音响和文字,充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似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振奋,因此印象特别深,效果尤其显著。通过实验室的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深刻理解。

(3)加大适用教材的建设力度

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教材建设是我校安全生产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为规范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应加大教材建设的工作力度,目标是能使教材建设适应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的需求。教材内容除了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教学大纲和考核要求外,不断更新企业安全管理技能知识,做到科学、实用,具有强大的可操作性,并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专业教材体系。选择和编排教材避免教材老化、陈旧、重复的内容,遵循从整体到细节的顺序,做到步步分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成系统,主要注重联系生产实际。

(4)科学设置教学环节

在安全管理中,不同岗位人员的安全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教学内容要因岗设置,除设置安全生产基础课程外,还应设置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为安全培训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内容根据岗位特点设置,分别编排进行教学。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要注重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措施等教学内容;对技术骨干和关键岗位人员要注重安全技术规程、岗位安全技能和防范措施等教学内容;对一般操作人员要注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岗位技术规范和劳动纪律等内容,并根据该特定内容制定实训计划,完善实习环节,让学生把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结语

我校对成人高校安全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这项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为适应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应总结经验,继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努力提高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实际效果。

技术人才培养篇2

关键词:技工院校;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

技工院校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出实践性与职业性,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类领域人才稀缺,在院校培养过程中需理论联系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做好人才需求分析并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渠道来了解信息技术类人才的适用岗位,既要强调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也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与能力的塑造,通过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为学生适应社会创造条件。

一、技工院校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市场需求了解不深入

人才培养模式是技工院校教育思想的一大实践表现,在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才有其应用的价值,但当前大部分技工院校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如适应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缺位[1]、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市场需求了解不深入等,在信息时代并没有充分利用信息高效传播这一优势来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也没有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部分技工院校在人才国际视野、人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人才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力度不足,理念未及时更新,导致学术自由、国际化以及通识教育等深入度不强。部分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倾向明显,未结合院校办学理念以及人才培养优势条件来进行创新,组合而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中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性。

(二)人才培养制度未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不创新

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制度未优化会导致部分教学理念无法应用到实践中,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不到位很难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效果,教学方面以及科研等方面评价失衡也导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力度弱。从当前技工院校的评价模式来看,包括政府主导的行政性评价以及院校间的自评和互评,行政性评估更侧重于学科评估以及教学水平评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类评估在教学模式改进上没有过多指导意见,评价过于综合化,难以突出其针对性,而院校间互评同样缺乏针对性和客观性,难以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性问题进行改善[2]。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信息技术类教学特色等评估并不到位,而部分院校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过于统一化,难以突出学生间的多元发展理念。

二、技工院校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分析

(一)立足于人才市场需求更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核心做好顶层设计

技工院校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应立足于人才市场需求,既要更新人才培养目标,也要了解信息技术类人才市场需求,以学生为核心做好顶层设计。以市场为导向,针对性的优化人才培养内容并借助校企合作这一渠道来丰富教育资源。以企业提供的机会来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让学生能够快速找到个人定位,在真实的环境中加以历练,通过“三分”课程体系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3]。基于“1+X”证书制度完善信息技术类人才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课内容,将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方向根据认证划分成不同类别。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初级、中级、高级的培养理念,在各类别中设置分级模块化以及阶梯化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与长项灵活开展学习任务,通过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的同步进行来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岗位模式。

(二)基于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多方协调机制,形成理论与实践同步的人才培养模式

技工院校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多方协调机制,既要落实教育部门培养信息技术类人才的要求,也要充分发挥技工院校专有的教学优势与企业人才培养的特殊价值。通过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来构建实训教育基地,在技工院校增加资金投入并改造信息技术类专业相关的硬件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落实实践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更适宜的实践场地。借助企业所提供的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项目,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素养的目的,对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实践中技工院校应当结合当前信息技术行业所推行的职业准则,优化更新并调整技工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内容,将信息技术类职业证书中的各要求融入教学当中。为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效率与质量,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技工院校也可组建专业教材编写团队,根据院校实际人才培养情况来编写素材。通过模块化教学,在学生各学习阶段融入与信息技术类职业技能相关的培训内容,采用问题教学引导学生进自主思考,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进而让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升其专业能力。

(三)结合人才培养情况完善人才培养与评估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奠定物质基础

技工院校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应结合实际情况,完善人才培养与评估机制,将“1+X”证书制度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强调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学生的考核评价中,需要从职业道德、专业理论、实践技能、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改变以往过于固化的评价模式,院校也需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构建动态评价体系,在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基础上,对学生所取得的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进行客观评价。与此同时,也要根据信息技术类人才市场需求不断整合与优化技工院校教育教学资源,进而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奠定物质基础。明确资源不足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创新方面的限制性,借助网络化渠道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共享并实现跨院系、跨层次的课程共享。学生在选修课程方面应打破常规限制,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在网络上共享高校教育资源,突破门户之别,由各院校联合统筹安排,形成一种共享经验、模式变革、技术革新的良好培养局面。通过院校间联合利用网络阵地、实践基地等优势来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造客观保障,同时也在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中打造技工院校信息技术类精品课程。通过科研内容以及教学成果的共享转化,提高人才培养理念的渗透力,改善以往教学环节以及科研当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技工院校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的多元灵活性,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与配合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朝着技工院校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的预定方向发展。

(四)根据人才培养问题优化人才培养方法与手段,强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效果

技工院校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需要根据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来及时更新培养方法与手段,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强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效果。对于技工院校来说,在学生学分认定上需要结合教学要求来及时变更,将理论、实践、素养等多个方面相结合,同时也要强调学生日常课堂表现与实践创新、合作沟通的能力。基于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要求以及职业技能要求优化学生考核评价方式,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进行灵活性评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把握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院校需要深入研究学生成长条件,加强院校教育环境以及教育条件的改善力度,明确活动与环境、期望与激励、合作与竞争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来采用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可以找到个人的兴趣长项,了解学生学习风格、知识结构等,让学生在认知自我基础上来构建个人心理图式,如此才有助于院校来进行培养。而在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创新中需要教师的全力配合,需要将教师的技能培训与专业教学放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当中,通过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来带动学生。邀请企业人员或是教育学家等到技工院校进行教育讲座,既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助于院校组建创新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应强调理论联系实践,既要立足于当前人才市场环境来及时调整培养方向与内容,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与职业性,基于“1+X”证书制度,优化院校信息技术类课程内容,通过校企合作渠道丰富院校人才培养中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利用企业所提供的支持来拓宽学生实践路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类专业评价标准,让学生可以掌握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既有助于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也能培养更多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许芹,钟德仁,李双喜.深度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04):18-20.

[2]朱赛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SWOT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8(06):40-45.

[3]蒋爱玲.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技工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法[J].科幻画报,2018(11):155-157.

技术人才培养篇3

1、准确而深入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市场调研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特别是要对本地区的人才需求状况有一个深入而准确地把握。对于数控专业来说,市场调研就是为了收集和分析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社会、行业及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为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市场调研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专家座谈会,与各企业董事员工等进行座谈交流;参观访问,现场访谈;问卷调查,有针对性的收集数据;网上查阅,宏观把握。

2、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人才需求调研能获取以下重要信息:企业人才需求层次与需求计划;企业聘用—线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与来源;招聘人才的主要工作岗位;企业聘用人才最看重的几个因素;毕业生目前单位的性质、规模及状况;目前以及2~3年后岗位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有了一手的信息,就必须分析确定高职高专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就业岗位培养规格。对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来说,根据湖南省和娄底市现代装备制造业人才市场需求,确定数控技术专业主要职业面向自动生产线和数控设备的操作、数控产品工艺设计、数控设备安装与调试、数控设备维护维修与售后服务和技术管理等岗位。学生毕业后的初步就业岗位一般为普通机床操作工、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设备的装配和调试工;工作2-3年后,逐步转到产品工艺设计、设备的维护维修和售后技术服务等核心就业岗位;工作5-6年后,学生将从事自动生产线、数控设备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改造等工作。并以此归纳出数控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的岗位能力与知识、素质要求,就能确定培养规格了。

3、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是核心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教学内容来自生产过程,从中提炼出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方便教学组织和实施,将行动领域进行教学论加工和反思,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行动为导向,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序化课程体系,同时考虑到教育部对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品德的要求,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拓展,设计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等构成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能力递进课程体系。

4、融入职业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课程建设要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于数控专业必须按照装备制造企业工作过程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调整课程设置。应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把岗位能力的具体要求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在教学中适当浅化纯理论方面的内容,而将关键实用性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位,增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学时。

5、规范人才培养论证的程序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程序上一定要规范,要有一定严肃性。方案的制定应由学院职能部门如教务处统一安排,由教学系部负责组织,专业教研室具体承担调研和方案撰写任务,在这之前应该邀请由行业企业专家和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广泛听取用人单位企事业单位的意见、专家的分析,还包括毕业学生的反馈意见等等。然后根据论证意见修改,经系主任签署意见后提交数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再审核;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送审稿到教务处,教务处再送专家评审,最后提请分管教学副院长审定并报院长批准后颁布执行。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1、深度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应该开放式办学,应该拓宽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构建和完善专业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和合作工作常态四个机制制度体系;以“理事会”校企合作方式,深化所产学研联盟,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2、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要持续推进。把职业岗位训练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即要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人才,专业教学内容选择成熟产品的技术和规范的生产过程管理,课程设置按适应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来确定;建设“教、学、做”为一体的立体化课程,增加“双证融通”课程比例,基础课按专业学习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可以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在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基地内建设与数控生产企业生产现场环境一致的生产车间,将企业真实的数控产品引入生产车间内生产,生产工人即为实训学生,生产车间的运行管理均按企业化要求进行管理,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下进行生产实习。同时结合企业项目开发,在加强学校教学科研活动时,将企业项目纳入教学科研体系,通过课题立项的形式开展企业项目开发。依托实训基地建立名师工作室、创新中心等形式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根据院校实际情况吸纳学生参与。

3、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深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对人文工具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引入真实的工程问题和企业案例,开展“项目教学”或“案例教学”,结合讲座、竞赛、技能展示、职业生涯设计和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达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专业基础的目标。对专业课程,充分利用校内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环境,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教师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的产品进行教学化设计,作为项目任务,通过布置并分析任务、组织学生收集资讯、协调学生分组设计认证实施方案、学生仿真加工或实际加工对方案进行检验、学生分组评估与反馈等步骤,使学生始终有明确的任务目标,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讨论、操作、评估、升华,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效果反馈与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既要保持稳定性,又要根据产业的发展,不断的调整与更新,在每执行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自我评估和反思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也要继续通过引入第三方论证机构来论证方案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学院在以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会逐步增加机械制图、金属材料等基础理论课程的学时,以增强学生专业基础能力;会增加数控多轴加工技术、零件数字化测量技术等课程,以适应产业的升级发展。

技术人才培养篇4

著名人力资源专家王通讯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人才结构,但人才结构对产业结构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从"潜人才"到"显人才",需要一个脱颖期。要抓住人才创新的火花,坚持不懈地培养。自从我国制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之后,创新型人才便成为新时期的领军人物,尤其是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引航作用不可替代。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不可低估。随着世界经济的升级和发展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将人才培养确定为国家战略,依靠人才全力打造国家的"软实力"。从传统的单一操作技能向高科技含量、复合技能转变,要求大学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一)一般职业能力

所谓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学习能力、文字及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等。另外,任何一个行业的工作都具有社会性,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也都必不可少。

(二)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通常是指一个社会人在进行工作时所必备的"关键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四点:

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对数学、测量方法、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操作运用能力。

2.方法能力,包括收集和筛选信息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能力、独立决策与实施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社会评价的承受力。

3.社会能力,是指团队协作能力、交往与沟通能力。

4.个人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等。

二、外语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了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中国进一步实施了"走出去"的战略。同时,国外投资和企业也不断涌入中国寻找发展机会。一方面,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新格局,客观上为外语专业毕业生创造了就业岗位和机遇。另一方面,这种形势也对外语专业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外语专业大学生应该努力获得以下几种能力。

(一)外语能力

外语能力是外语专业毕业生从事涉外特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是支持他们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是非外语专业毕业生所没有的能力。外语专业学习周期长,见效慢,要形成外语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所以,尽管非外语专业出身的人也能掌握一门外语的一般表达,但进入专业领域工作,就需要准确而得体的表述,非外语专业人员无法从容应对。例如,同样是处理服务外包领域的信息,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只能处理与技术有关的部分工作,而日语专业毕业生则能经过技术培训和指导做对日软件测试、客服等准确的业务信息处理工作。

(二)创新能力

外语专业毕业生从事的特定岗位工作不是只要外语优秀就能干好。虽然除了非常尖端的高科技等领域,一般行业大多都有外语专业毕业生可以做的工作,但是要长期在某一岗位工作,没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是无法真正胜任的,更谈不上发展。

(三)学习能力

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基本上都是跨界的工作,只有具备了快速学习、迅速更新知识、迅速迁移所学知识到新的工作领域的能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突飞猛进的行业、科技的进步。

三、外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第一课堂重点培养专业技能,是职场上直接表现出来的显性技能,而职场上需要的综合基础能力不是只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些岗位的职业能力,而是普适所有职业的一般基础职业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仅靠课堂学习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在第二课堂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历练,潜移默化培养。在具体职业活动中,随时随地需要综合职业能力支撑专业能力的发挥,这样才能完成复杂而具体的工作。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模式最好的设计就是模拟职场活动。

(二)第二课堂的设计

1.结合专业特点通过组织外文歌曲比赛、外语演讲比赛、外语作文比赛、外语书法比赛、外语知识大赛、影视配音、外文辩论大赛、翻译比赛等专业比赛和举办外语文化节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2.紧贴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外国社会文化、风土人情资料,组成不同的外语兴趣活动小组,制作、展示课件或短片;参与外语教师的学术讲座和学术研究;参加外语角活动,与外教直接沟通交流;参加诸如模拟联合国、达沃斯、商务谈判等工作情景的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展学习半径,丰富学习内容,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3.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第二课堂活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1)按语言基础和能力分组可以打破学年组限制,重点关注语言基础和语言能力来进行分组。不同年级混同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如真实公司一样,如何与新人和比自己先入公司的前辈打交道;语言能力相当的学生在一组做相同的活动,可以提高活动效果,达到预期目的。每期活动目标也要随着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不然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和动力。

(2)尊重学生个人意愿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点,老师不可以为了活动的目的而刻意安排学生参加哪类活动,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活动兴趣,适得其反,达不到活动的目的。

(3)结合职业走向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能力,活动项目从策划设计、角色分工到组织协调、活动安排、跟踪、结果总结都要师生共同参与。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总结点评,专家组评议,并当场反馈给学生。

四、第二课堂活动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可以完成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完整塑造。首先需要学生们积极参与,既要合理分工又要通力合作。这个过程着重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计划性以及系统思考能力、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集体攻关获得,教师只需适时给以引导。学生没有依赖,就会变得主动,这就实现了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寻求知识方向的转变,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同步提升。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拓展和强化了专业知识,更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促使其内在潜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有效发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外语文化节活动,自己解决演出服装、创作剧本、音响设备、场地、舞台设计和布置、模拟资料的编排、角色的分工、课件的制作、现场录制、后期制作等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些活动,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协调沟通配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与职场活动很相似,能有效地提升进入职场后解决各种难题必需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外语专业基本功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五、结语

社会变化愈来愈快,为了生存和发展,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换职业和岗位,专业未必能支持每个人一辈子。但是通过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诸如此类的职业能力可以支撑每一个大学生坚实地走好人生第一步,从容过好一生。改变教育观,重视第二课堂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精心设计组织好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是我们每一个高校教师都该认真思考、学习的课题。尤其是外语专业的教师,再也不能只抱着教材或依赖课件,照本宣科地忙于第一课堂的传统教学,只教语言知识,不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了。要拿出精力研究学生毕业后需要哪些综合知识和能力,下大功夫组织学生实实在在地开展好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有效融合第一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技术人才培养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一、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意义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的摇篮,提高和加强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尤为重要。社会和人才市场对于技术型人员的渴求,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注重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加强对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必要性的研究显得十分有意义。加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问题重重,提出合理的发展方向迫在眉睫。很多高职院校没有真正懂得高等职业教育在技术层面上的要求,甚至删减高职教育相关理论课程,使高职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达不到人才市场要求。因此,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十分必要。

二、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困境

1.未能满足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处于发展阶段,不具备完善和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来的相关人员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技术领域更是如此。归根结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实际,并没有市场调研和考察工作,培养的盲目性较高。

2.目标定位不当。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尤其是在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上还存在较多问题。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中职院校没有形成差异化竞争,并且在与中职教育的衔接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加上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一味模仿,没有体现自身特有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能力。

3.教育内容简单化。高职院校秉持“就业至上”,认为就业是评判高职院校水平的唯一标准,这使高职院校在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上不能实现突破。教育形式和内容呈现单一化的形态,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渴望。更加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育工作较少,学生技能单一、知识面窄、职业素养偏低,这些问题在高职院校技能培训教育中较为常见。

4.师资力量不能达到要求。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从实训设备、师资力量以及训练方法上来看,高职院校教师存在很多问题,参与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的教师在数量上存在不足。这些问题使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受阻,师资力量达不到市场人才需求标准,无法与其他教育机构形成竞争。

三、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

1.开展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从长远角度来看,开展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是发展趋势,其是以就业为导向发展产学结合的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人才。其中“产”与“研”要紧紧依靠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而“学”则要将生活与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办学模式是未来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

2.改善高职院校教育环境。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快实验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实践提供场所。其次,配备先进设备,设备需要满足先进性、科学性以及教学性;建立教师工作室以及技术研发平台,实现实践教学多元化发展。以上工作能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较好环境,是实现技术型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该工作。

3.加强对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必须紧紧围绕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工作开办期间,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应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即多组织技能实践课程,学生参与实际操作。积极构建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避免以学科知识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

4.设置明确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永恒的话题,全面改善我国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现状,需要从目标定位抓起。建设保障技术型人才培养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成为重要的成功因素。人才培养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培养模式,设置恰当的培养目标是成功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要先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为未来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方向。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但是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还有较大漏洞,尤其是未能意识到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本文针对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发展道路。希望本文的研究和探索能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有所启迪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董刚,邹吉权.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及途径研究——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4

[2]丁金昌.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和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4

[3]景韵.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课堂教学敏感研究[D].西南大学,2014

[4]王书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5]宣继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衔接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6]祝成林.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然定位与路径选择[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技术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职业技术教育;循环经济;人才培养

一、引言——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将区域经济与广东,将广东中小企业与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看成是一种相对宏观经济的背景下的一种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效益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从教育政策学和企业管理的常规模式,以及中小企业与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与输入的互动研究出发,人才培养与输入有序的衔接政策法规,达到资源共享等;加速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研成果与区域经济的转化的速度和普及力度;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区域化经济互动提供新经济视觉。探讨适合现阶段广东中小企业人才培养与输入发展正确的路线的模式途径,有效的配置、整合市场资源、有效地发挥市场导向,从而保证广东中小企业与职业教育以及循环经济的正常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与研究的着眼点

(一)中小企业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

在发达国家,美国政府早在1953年就专门成立了一个负责小企业的部门——SBA(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ve,中小企业署),从立法、融资、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多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法国政府每二至三年就会制订一个新的计划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并专门设立一个国家控股的投资银行——法国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与担保业务。日本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成立了隶属日本经济产业省的中小企业厅。

广东共有76万多户中小企业,数量、产值居全国之首。95%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广东全省GDP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为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建立了70%以上的企业高新技术中心;发明专利65%以上、开发新产品80%以上。

(二)探讨广东的中小企业状况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1.职业技术教育定位模糊,行政管理体制混乱。本来,职业技术教育是由高中低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和培训机构所构成的完整体系,目前却由于各自为政的辖制所割裂,难以对企业形成准确有效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渠道。

2.需要加强各级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和指导,中小企业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要建立通道,探索产学合作教育新途径,令职业技术教育面向“产业化”,并制定相应激励机制,让中小企业积极对职业技术院校敞开大门,使学生得以在工学交替中获得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

3.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人才战略研究已经突显重要。中小企业决定一国经济活力和实力,进而决定国家命运,这是很多国家发展经验反复证明的一个规律。可惜,当今中国,公众、媒体和一些经济部门,倾心于“世界500强”之排名,着力于“航空母舰”之打造,事事优惠和扶持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人才质量与人才输入的发展关注不够,措施不力。

4.中小企业人才匮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中小企业自身的技术应变能力有待加强。中上型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中小型企业因为资金有限,对市场、对需求普遍难以作仔细的调查分析,难以发现机会,往往急于求成,韧性不够、盼望投机,盼望一个产品、一个点子、一个人、一个会、一个广告就使企业上去了。许多中小企业规模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却仍在原地徘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缺乏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因此,企业紧缺的人才找不来,重要的优秀人才留不住,人才流失的问题日益突出。

5.中小企业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缺乏有序衔接与政策的支持。职业技术教育与中小企业“共生理论”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是培养中小企业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日益发展的中小企业急需职业技术教育为其强有力的智力和人力支持,中小企业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服务面向,是职教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市场,是毕业生今后就业的主渠道。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就业为向导,就应该将自己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

三、提出对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与输入战略性研究的思路

1.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广东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关系,这是一种循环经济的关系。

2.从研究中小企业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与输入研究的模式出发,研究职业技术教育与中小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因素与动力;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对技术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以满足中小企业对各种规格人才的需求,真正做到社会资源的共享。

3.从经济学与教育学的角度研究区域经济下的校企管理、校本管理;从经济学的政策出发,探讨研究发展广东区域经济与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研实现途径的政策措施保证下的产学研结合中的责、权、利,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4.从经济学的企业管理与股份制合作等模式中,大胆探索在人才培养与输入实现途径的前提下的区域经济与教育经济融合的大集团与国际合作、竞争的经济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在人力、物力、才力的整合,最大化的实现区域经济的规模效应、竞争实力,从而解决不同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与输入的实际途径;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和输出的关系,提高循环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5.探讨有利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中小企业与职业技术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互动政策刺激点。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科研、实习与培训模式、办学模式;探讨适合广东省经济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政策,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与不同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存竞争形式和运行模式。

四、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与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1.突破经济学与教育学的研究界限,将职业技术教育与中小企业这一循环经济互动起来。探讨其战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性,为适应广东中小企业的不同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持续、迅速发展,探讨一种新的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公平合理、和谐、高速发展的循环经济效应模式和持续发展途径。

2.突破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界限,将区域经济中小企业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与输入研究的模式,看成是一种相对宏观经济的背景下的一种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模式。

3.突破教育政策学和企业管理的常规模式,在人才培养与输入的实现途中的如跨行业办学模式、区域经济产业办学模式、股份制企事业合作办学、校校联合办学,合作培训等资源共享的不同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与中小企业共同协调发展;加速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与输入成果与广东区域经济的转化的速度和普及力度;

4.突破国内外教育与经济理论的模式,为广东中小企业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与输入的国际区域化发展提供新的视觉。

五、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预期效果

1.为广东中小企业建立技术人才培养与输入的秩序指导制度。该制度是在各地政府机关成立中小企业指导机构,应中小企业的要求,对企业中小企业建立人才培养与输入管理现状进行诊断,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为广东中小企业建立技术人才培养与输入库,为中小企业提供强劲的有效的人力资源,政府出资创办中小企业大学,实行职业技术教育,其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各地政府机关的中小企业指导员、中小企业团体的成员及创业者等。

3.探讨一种新的人力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公平合理、和谐、高速发展的循环经济效应模式和持续发展途径,利用各种社会力量,为中小企业培养技术人才。

4.探讨广东技术人才培养与输入有序的衔接政策法规政策,是政府支持中小企业与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与输入的支撑点。

5.探讨广东技术人才培养与输入有序的途径、办法、措施及可持续发展方向和对策。以广东区域产业集群为载体,搭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鼓励采取多种模式,在产业集群内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引导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强化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设计示范、培训服务等功能,搭建关键性技术和行业技术的支撑平台,支持和服务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培育投资咨询、市场研究、技术信息服务、专利、法律服务等中介组织。建立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建立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对循环经济做出贡献。

六、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与输入路线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框架

首先,从中小企业与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与输入的互动研究出发,人才培养与输入有序的衔接政策法规,从顺利开展的政策研究出发,探讨适合我省区域经济的人才、科研与培训的职业技术教育与中小企业经济效应模式;研究国内外区域经济与人才培养与输入有序的衔接政策法规以及途径、办法、措施及可持续发展方向和对策。

从广东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与研究出发,从中小企业与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与输入的互动,研究人才培养与输入有序的衔接政策法规,探讨适合我省区域经济的人才、科研与培训的职业技术教育与中小企业经济效应模式;研究国内外区域经济与人才培养与输入有序的衔接政策法规以及途径、办法、措施及可持续发展方向和对策,必将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性发展和为广东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曾路,孙永明.产业技术路线图原理与制定[M].上海: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吴玉平,卜艳萍.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9):83-84.

[3]王学栋.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日本政府的成功经验及其借鉴[J].现代日本经济,2001,(2):43.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中小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2007年全国中小企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

[5]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通常指两组数据等级的相关系数[G]//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技术人才培养篇7

关键词: 英语专业 应用技术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为了形成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理解和构建,首先要清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涵义。教育部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这样描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国内许多教育人士和学者定义过“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双方使用一定的媒介,通过教学过程和相应的课程设置,在校内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综合体[1]。

笔者采用以国内普遍接受的董泽芳的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要素,即人才培养培养理念、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管理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法,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应用技术型大学英语专业该如何制定适合与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英语专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改革探索的新生事物,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类型和教育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培养和教学中很多的现实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在培养客体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有些应用技术型高校把成为国内一流大学作为办学目标,盲目追求与一流大学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忽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这一宗旨。其次,英语专业教学组织和管理方面,没有凸显出应用技术型的特点,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知识讲授传承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课堂上教师的理论讲授不仅占据了大部分课时,而且实践环节拖延,实习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再次,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英语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模式的设置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的需要。以辽东学院外语学院的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为例,英语专业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而英语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内容和要求不亚于其他知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压力很大,导致英语专业不专业,通识课程不通识,学生对所设置的课程不感兴趣等。最后,跟踪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学校和经贸部门的翻译是毕业生们的主要就业方向,英语专业培养的专业课程模块中的课程选择和难度,与实际市场的要求不相符[2]。

据此,面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英语专业教学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探索英语专业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转型和英语专业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较强的个性化、行业化和社会性。潘懋元指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的本科教育类型,以各行业的专门知识为主,是为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的应用教育体系。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就是其构成要素的革新或重组。

(一)政策制度保证。德国高级应用型教育是中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借鉴的典范,这类大学主要由政府提供办学的外部条件,从政策导向、法律等方面保障德国应用型大学的课堂教学能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分配和实施,与当地经济实体的参与和合作,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了解工作岗位,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的制度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成功的支撑。

中国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英语专业,需要政府和学校当局的政策支撑。从课堂教学的环境看,在法律和政策上,为英语专业实现产学研培养模式提供必要的条件,调动企业等社会力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作用,确保培养模式中的实践实习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二)确立具有地域特色的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在德国,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方针明确:主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的毕业生主要在本地区就业或创业。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经验,英语专业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制订针对当地经济特色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为例,要结合和研究丹东市的发展战略和实际,制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丹东是东北亚的地理中心,目标是建成东北东部区域性的物流中心,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力和以旅游、物流为重点的服务业。结合丹东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强调基于本地产业的职业能力,每一级的培养目标都要有灵活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如请来自企业界的专业人士,商讨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在学生实习或研究合作中,英语专业随时与企业沟通交流,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计划[3]。

(三)设置应用技术型英语专业和课程。有学者认为,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出发进行设计,课程目标是“实基础”,而不是“厚基础”。根据德国的应用大学经验,专业设置虽然越来越宽泛、越来越细化,但在专业设置方面会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时调整,确保开设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重视与地方产业结构相关的应用性技术的研究。因此,应用技术大学的英语专业设置改革的基本任务是构建既适应市场需求又符合英语专业实际情况的设置体系。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任务是构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课程的科学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置要体现“地域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适应社会的发展、市场和学生的需求,培养出的英语技能人才要适应岗位的需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在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行业,可适当增设跨学科课程供学生选修,以满足有能力及感兴趣学生的需求。

(四)改革教育途径与教学方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为以学施教、因材施教,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英语专业和课程的特点,通过各种现代设备和科学技术,在课堂内外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反馈式、项目式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基本技能的学习,使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此外,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学及科研能力外,还应具备善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能力,强调服务社会的意识,因为教师的能力关系到应用技术型教育理念和课程实施能否真正实现。

(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用性,“实用”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的显著特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实践时间长,内容侧重技术性、技能性,有专门的为期20周的实习学期。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制订了大学实践教学计划,以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为例,每个学年设置两周的实践时间,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但是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实践内容和活动形式以各种竞赛和戏剧表演为主,基本是教学课堂的衍生物。国内有些院校的实习学期主要是安排(或要求)学生去企业感知、入社会锻炼。当然,实习实践的形式可以是与专业相近甚或是没有关系的社会锻炼,最理想的方式是校企合作。英语专业可以考虑与外贸公司或者合资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三、结语

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根据社会和市场多样化人才的要求进行革新,根据行业特点和需求,突出“应用”和“能力”的培养。在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应该在研究应用技术型大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由政府各部门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社会各界提供资金资助,结合国内外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地区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适合自己院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培养模式的地方特色及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工作要做到细致有效,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式及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等,注意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关系,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的关系等,体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开放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36.

[2]李婷.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2):192-193.

[3]王守忠,韩伏彬.国外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及启示――以美、德、法三国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3(3):1-2.

技术人才培养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社会风云变幻,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专业性技术不再是衡量和要求的唯一标准,如何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面临社会竞争时处于不败之地,制定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良好的人才发展计划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指导下,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手段和培养方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理论性,不同的学校具有自身的风格和特征。解决了“什么是人才培养”、“培养什么样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等深刻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课时设置、教学计划设定、教学环节制定等多方面内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更为不同,涉及内容也更为复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社会发展走向、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量身订做的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思政教育、教学反馈等内容构成是一个系统的教学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生活的实际为人才培养模式起到指导性作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

1.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基础薄弱,缺乏系统的理论作为支持。关于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理论性内容对于实践操作具有良好的指导性作用,目前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理论还不全面,针对人才培养的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细则、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理论内容还不完备,对于教学工作推进做不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给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带来难度。[1]

2.教师队伍素质有待加强。传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教师只是针对学生的专业性技能和知识进行提高,同时只是针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开展工作,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课余生活、未来规划、心理疏导工作参与性不强或者没有相关经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缺乏系统、清晰的认识,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推进形成阻碍。

3.学校领导重视力度有待提高。传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只是针对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工作相对简单,但是社会变化难以预料,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岗位减少、社会差距变大、岗位竞争激烈,要求的人才所涵盖的能力也越来越全面,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深远,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改革难度大,同时领导缺乏对此类工作的开展经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缺乏认识,重视度也有待提高。

4.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岗位紧缺、生活压力大,学生入学之后往往只关注专业机能性知识,对于自身发展规划和发展的理论性内容明显关注度不够。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法

1.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导向。专业性培训是保证学生进入社会的前提,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在专业设置方面要紧紧把握市场发展方向,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制定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计划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与大学教育不同的是具有自身特色在专业设置方面与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联系紧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就业导向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相对封闭,学生对于外界信息了解少,对于就业信息和市场信息敏感度不够,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对于朝阳产业、夕阳产业、有前景行业、绿色行业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学生学习的知识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2]

2.加强思政教育。与大学教育不同的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方面相对空白。现在社会对于人才要求更加全面,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更是前提和必要条件,高职教育思政教育方面薄弱,领导对于思政教育认识存在误区,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同时学生由于就业压力大,对于思政教育等精神理论重视力度也欠缺。首先领导要加强重视开设相关理论课,招聘具有经验和素质的专业教师,并加强对于思政教育的宣传力度,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教育和疏导。

3.加强能力的锻炼。一方面对于学生专业性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要注重学生实战动手操作能力以备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有良好的表现;其次高职教育学生注重专业训练的同时容易与社会脱轨,要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锻炼为人处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专业知识发挥最大化。

单一的纯技术性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学校要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能力的人才促进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仲好.高职教育人才模式培养的研究.[J].2011.[8].

上一篇: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下一篇:公司团建活动小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