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合同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12 17:12:31

技术合同管理

技术合同管理范文第1篇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双方当事人或技术出让方为本市的法人和公民所签订的技术合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技术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就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订立的确立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第四条*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是本市技术合同登记的主管机关。其所属的*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的管理工作。

本市技术合同的仲裁机关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经批准成立的技术合同仲裁机构。

本市各级科技、工商、财政、税务、专利、金融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协同做好技术合同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凡订立技术合同的企业、事业单位及技术咨询、科技经营机构,应当建立技术合同管理制度。

第六条技术合同分为以下四类:

(一)技术开发合同(包括委托开发合同与合作开发合同);

(二)技术转让合同(包括专利权转让合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与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

(三)技术咨询合同(包括委托咨询合同与常年咨询顾问合同);

(四)技术服务合同(包括技术培训合同与技术中介合同)。

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合同,可视具体内容分别或整体归入前款四类合同之中,但不得将合同中非技术性部分混入技术合同内。

第七条各类技术合同必须遵照《技术合同法》及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签订,并使用市科委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工商局)联合制发的《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的统一标准格式文本。

第八条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管理技术合同的职责是:

(一)负责对技术合同登记点进行资格审查、业务指导及监督检查;

(二)负责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三)负责技术合同统计数据的汇总分析,并按时向国家及本市有关主管部门报送;

(四)其他有关技术合同登记的管理工作。

第九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由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派出的技术合同登记点进行。专利技术合同登记点设在市专利管理局。

各区、县科委及市科委授权的有关部门,凡条件具备的,可申请设立技术合同登记点,经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资格审查,报市科委批准,发给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章后,可受理本地区或本系统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

第十条设立技术合同登记点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登记场所;

(二)有专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人员。

第十一条技术合同登记点的职责是:

(一)按《技术合同法》及国家与本市的有关规定,审核、认定技术合同;

(二)对审核、认定的技术合同进行分类、登记、归档;

(三)对技术合同的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按月向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报送;

(四)其他有关技术合同的登记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人员,须经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统一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从事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工作。

技术合同登记点和登记人员,不得直接或间接从事技术贸易活动。

第十三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内容:

(一)是否属于技术合同;

(二)合同条款是否符合《技术合同法》;

(三)合同当事人是否为合法的合同主体。

第十四条就下列内容签订的合同,不属于技术合同登记范围:

(一)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安装;

(二)产品和零部件的加工、生产、维修、销售和业务承揽,设备的安装和保养,货物的运输、仓储和保管,劳务协作,建筑工程承包;

(三)生活服务、商品中介等非技术;

(四)各类学校(班)对学员进行的教学培训及为学员安排的生产实践;

(五)国家、地方计划内的科技项目和非独立的科技经营与技术咨询机构承担的本单位科技项目。

第十五条对既含有技术性部分又含有非技术性部分的综合性项目,要求享受技术交易优惠待遇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将其中技术性部分与非技术性部分划分清楚,分别签订技术合同和经济合同。

第十六条技术合同签订后,由技术贸易的出让方,凭科技经营、技术咨询证书或单位证明到所在地或所在系统的技术合同登记点办理登记手续。经过技术中介的合同,根据出让、受让、中介三方协议,也可由技术中介方按上述规定办理登记手续。

在职人员出让非职务技术成果,须附能证明所转让的技术成果所有权属出让人的材料,或出让人所在单位出具的未侵犯该单位权益的证明,方能办理登记手续。

非在职人员转让个人技术成果,须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办理登记手续。

技术合同经认定、登记后,由技术合同登记点发给登记凭证。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凭登记凭证可按有关规定给予减免税收优惠、提取津贴和奖励费用以及办理申请科技信贷等手续。

未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一律不得享受技术合同的税收优惠和提取津贴、奖励费用。

第十七条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其减免税、津贴和奖励的发放比例,由市财政局、市税务局会同市科委另行规定。

第十八条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工作,除按规定收取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

第十九条技术合同登记点对受理登记的技术合同,一般在一周内审理完毕;因情况不明需作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可适当延长审理时间,在两周内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

技术合同当事人对技术合同登记点的决定持有异议的,可在收到决定之日起一周内,提请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复审,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可在两周内作出复审决定。

第二十条违反国家及本市的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可以改变技术合同登记点的决定:

(一)将非技术合同或含有非技术性部分的合同认定为技术合同的;

(二)将技术合同认定为非技术合同而不予登记的。

第二十一条技术合同登记点对技术合同当事人负有保守技术秘密的义务。由于技术合同登记人员泄露技术合同中的技术秘密,给技术合同当事人造成侵害及经济损失的,当事人有权依法要求其停止侵害和赔偿经济损失,直接责任者应负行政和经济责任。

技术合同登记点丧失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条件,或技术合同登记点和登记人员,不依法办事,的,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调查核实后,报请市科委批准,吊销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资格,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二十二条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技术合同登记、骗取登记凭证或重复登记非法获取(或无证发放)津贴和奖励的,一经发现,由财税等部门责令当事人照章补缴税金,退回非法所得款,并根据情节轻重,由工商、财税部门依法处罚。

第二十三条属于《技术合同法》第二十一条所列情况之一的技术合同,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宣布技术合同无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进行查处。在处理过程中,凡涉及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侵犯他人技术权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委托所在地的区、县科委或者市专利管理局及时做出结论后,再行处理。

第二十四条技术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据合同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国家规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其中涉及发明权、发现权、技术成果权或者专利申请权、专利侵权争议的,仲裁机构应当分别委托所在地的区、县科委或者市专利管理局做出结论后,再行处理。

技术合同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技术管理;建筑工程项目;项目施工

国家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相应的建筑体系也不断地完善,针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也展开了更加系统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目前在国内建筑行业中,工程项目在合同管理以及技术管理中还存在着非常大的漏洞,有效的进行查缺补漏,将更加有利于建筑项目的顺利完工。

1合同管理和技术在管理概述

1.1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

合同管理是项目施工过程中最具核心内容,合同中涉及了有关项目开发商、项目承揽、项目工期、项目环节等内容,有效的对合同进行管理可以准确应对施工事件,像是延误工期处理情况、超出额定施工费用、施工质量验收不合格等。这些问题都关系着整个建筑项目是否顺利完工,所以在合同中必须进行细致化说明。如果说有效的合同管理是统筹整个项目顺利开展的,那么关系建筑项目顺利运行的关键就技术管理系统了。作为整个工程时间推进的保证技术管理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工程是否能如期保质保量的完工,这与建筑企业的成本将会直接挂钩。

1.2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合同中涵盖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工人管理、项目完工细节等在施工过程中的各方面。技术则是支撑项目建成的关键,良好的技术管理能很好的把控整个项目的进度。由此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是相互管理,相互制约的。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顺利的落地,需要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以及技术分析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再考虑在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像是安全性、规范操作、人员管理等,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具有法律效益的合同。而这就是最常见的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之间的衔接点。合同是确保签订双方利益的利器,技术则是提高利益的重点。良好的技术能够创造工程施工的亮点,合同则可以合理规避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两者相互作用确保企业的利益。

2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2.1合同的条款不明确

合同具有法律效应,里面的每一项条款都拥有相应意义,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中,就经常由于合同条款不明确,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无法找到责任人的情况,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严重者则将导致项目停运,延误工期,成本超值。解决办法:最大程度细化合同条款是合同双方保证自己权益最有效的方式。另外在签订合同时,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估,采用规范化的合同格式,在制定关键的成本、工期等条款内容时,需要双方达成一致,并且由专业的法律人士进行审核,确保合同的合法性。

2.2合同缺乏基本执行力

制定合同是为了保证签订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双方的义务进行了约束,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单方/双方不按照合同履行职责的情况,而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归根还是由于违约条款的不明确或者是责任过轻导致的。解决办法:明确违约条款细则,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项目施工进展跟进,按照合同上的条款对施工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约束。2.3合同管理系统不完善项目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系统存在合同管理制度不明确、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经常出现一个合同问题,很多部门同时进行解决、复查情况,合同管理职责不明确。另外在职的工作人员由于不具备基础的法律常识,也会影响整个合同管理系统。解决办法:在企业内部制定明确的合同管理制度,各部门职责进行划分,引进合同管理方面的人才,增加岗前培训内容,定期组织相关法律的学习,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

3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3.1技术管理人员缺乏主观能动性

技术管理的工作人员负责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指导、制定安全技术方案以及建档归类内部技术资料。由此可以看出技术管理人员的效率直接影响了技术管理工作的进行。目前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施工人员不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指导,或者是在岗无法给出合理安全技术方法的情况。这两者不论是谁出现,都能让建筑工程项目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而没有系统的整理技术资料,则意味着在应对突发的技术问题时,技术管理人员无法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影响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解决办法:无规矩不成方圆,技术管理人员需要明确的管理制度,建设专门的管理部门,针对项目的技术管理进行系统完善的建设。对在岗人员有统一的调配,明确职责,确保工作质量。对重要的技术资料,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整理,以防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突况。另外为了激励技术管理人员,企业内部还可以进行优秀员工的评比,明确奖惩制度。

3.2技术管理重复性工作过多

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可能会出现很多次的技术管理问题,其中包含很多同类型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由于技术管理没有系统的总结完善技术问题,导致每一次出现都需要从头再来,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对于企业来讲这样周而复始的工作内容,降低了利益的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解决办法:首先作为企业要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这一环节,明确其重要地位。对每一的技术问题进行规范化的整理并总结,专题小组跟进并优化技术问题处理方法,同类问题归纳建档,缩短处理技术问题的时间,增强业务人员的技术能力,提高整个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

4总结

国家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相应的建筑体系也不断地完善,经过研究证实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是确保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他们也是在市场开放前提下确保企业利益的重要内容。通过明确合同内容、最大程度细化合同条款、制定明确的合同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以及注重技术管理总结的方式,可以解决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

作者:段志勇 单位: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泰和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郑慧平.项目施工中的合同管理与技术管理[J].交通标准化,2014(04):135-137.

[2]冉龙华.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技术合同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自动化 打印 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108-02

目前物资合同统签统付在全国已经铺展,物资合同签订总量逐年递增[1]。随着2015年5月物资子系统的上线,优化着力方向在于电子合同的制定效率,而占据签约工作较大部分的书面签约部分仍然依靠大量的手工操作,经多重界面跳转打开打印,效率低下,无法与逐步优化的系统同步配套,仍然影响整体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在物资合同统签统付典型模式的大背景下,借助系统智能化、流程规范化调整的契机,提升电子合同签订的规范性与智能化。

1 项目管理系统简介

项目管理系统是一款基于Html、CSS、Java等语言开发的C/S模式的合同在线管理系统。它包括了合同管理、功能设置、字典管理3大功能模块。其中合同审核包括初始化、合同上传、查询、导出合同、合同审核、合同分类、批量打印、合同删除等功能;功能设置主要包括打印机设置、修改密码、用户注册等功能;字典管理模块包括全局数据设置、客户管理、客户数据导入、用户管理等功能。

2 合同导入模板设计

合同管理模块中的合同导入是以SQL标准模板为基准的。该SQL模板具有的标题列有唯一ID、付款方编号、付款方名称、收款方名称、合同日期、更改日期、合同内容、备注、行业代码、合同代码、合同号码等。具体设计代码如下。

DROP TABLE IF EXISTS `tpt_contact_tabel`;

CREATE TABLE `tpt_contact_tabel` (

`tpt_id` int(32) NOT NULL,

`tpt_payer_code` varchar(255) NOT NULL,

`tpt_payee_name` varchar(32) NOT NULL,

`tpt_contact_cretime` datetime NOT NULL,

`tpt_contact_upttime` datetime NOT NULL,

`tpt_contact_content` varchar(255) NOT NULL,

`tpt_remark`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tpt_industry_code` varchar(255) NOT NULL,

`tpt_contact_code` varchar(255) NOT NULL,

…………

PRIMARY KEY (`tpt_id`,`tpt_contact_code`)

);

按照这个模板设置的SQL数据表,通过合同管理的合同导入功能,在合同上传后,可将合同信息导入到系统数据库中。

3 总体设计策略

3.1 合同管理数据库具体设计

对于合同管理系统中的合同管理对应一张合同数据表(contact_table),合同管理数据表主要由以下字段组成:唯一ID、合同名称(name)、合同代码(code)、存储路径(path)、是否打印(hasprt)等。具体主要设计代码如下。

DROP TABLE IF EXISTS ` contact _table`;

CREATE TABLE ` contact _table` (

`id` int(32) NOT NULL,

`name` varchar(255) NOT NULL,

`code` varchar(255) NOT NULL,

`store_path` varchar(255) NOT NULL,

`hasprt` int(1) NOT NULL DEFAULT '0',

PRIMARY KEY (`id`)

……

);

这里的hasprt表示合同是否打印,如果一条记录被选中后打印,该属性值将被设置为1,有效避免了重复打印。通过合同导入模板外键(合同编号)使得合同管理表与模板表相关联。

3.2 自踊打印关键技术说明

要保证文件能够自动化打印,首先要通过初始化设置,对打印设备进行智能化设置。打印机自动化打印设置步骤如下。

(1)建立打印服务器,并在打印服务器上设置2个共享驱动,驱动1配置为纵向输出,驱动2配置为横向输出。

(2)在项目合同系统上开发打印功能,使得系统可以直接调用打印设备。

(3)用户在选择合同打印时,由打印服务器对打印任务进行负载均衡,产生2个打印队列,分别用驱动1和2进行调用打印设备。

3.3 合同分类技术实现

技术合同管理范文第4篇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隐藏的问题也逐浮出水面。如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出现生命周期短的状况。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是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思考可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是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措施,其中强化企业合同管理措施更是重中之重。

企业合同的合理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

高新技术企业较一般企业有巨大的优势,依靠其技术先进,产品高端等特性,高新技术企业能够较好地适应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形势。但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却差强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一种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一个企业的作用是巨大的,其中企业合同管理更是起到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其主要有以下几条重要意义:

(一)企业合同的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安全的影响

企业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一旦签署将会产生法律效力,对签约双方都有着很强的约束作用,任何一方违反合同条约都将承担相当的经济损失。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签约时要特别注意,对合同方进行详细调查,确定对方拥有与己方合作的能力,也要求对方拥有较高的信誉,重视合同商谈、拟定、签约、履行等各环节的控制,降低合同签订风险。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投资、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等重要经营活动时必须要注意谨慎签约,如果对合同的条约内容不十分重视,就可能使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运作,甚至使企业上当受骗,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甚至失败。

(二)企业合同的管理对企业效益和信誉有直接影响

企业的信誉是影响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而产品的质量更是企业的生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效益。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优质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如果在引进重要的生产设备时,若对合同标的物的品种规格价格等内容的约规定存在漏洞和瑕疵;若在履行合同中,没有合同的事中控制;甚至在引进设备工作结束后才发现对方违约,那么在企业生产经营初期,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和到货期限就得不到保证,从而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也会有很大影响。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符合规定质量的产品,就无法向购买本企业产品的另一合同相对方履行合同,必然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誉。同时,在销售环节,如果没有在合同方面规定有利于本企业的诸如付款、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完善条款,没有对合同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必然在售后纷争不断,企业往往经济和声誉同时受损。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的管理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体系和制度的问题。要建立合理的合同管理体系,首先就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职能机构,明确其在合同的商谈、草拟、签署和履行等环节的分工,对相关权利进行合理分配和制约。同时引导各职能部门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合作的良好工作关系。

在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的同时,也要确定一套可行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这一套制度应当包含合同前期审查制度、合同的批准制度、重要印章的使用制度、合同信息管理制度等组成部分,保证其科学性和完善性。通过对合同前期的严格审查能够得到签约方详细的资料,包括其履行合同的能力以及信誉等重要信息。同时,也能对合同的可行性进行详细判定,避免签订对公司发展不利的合同。合同的批准和印章的使用制度可以给合同签订的安全性再增加一道防线,对商业欺诈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而合同的信息管理制度要求对合同进行信息化管理,很好地适应了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种类繁多,合同变更较为频繁的特点,避免人为管理时由于合同信息量巨大,内容繁琐等问题出现纰漏,给高新技术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合同管理的这一环节对任何企业而言都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合同管理不仅可能影响企业的安全、产品质量,更会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和信誉。所以,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是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要攻克的难题。在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情况下,合同管理仍有可能出现问题,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但是,工作人员的因素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都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有些工作人员态度不够严谨,导致在合同签订前不能很好地调查合同方的具体情况,没有获取有效的信息;在合同签订时又可能出现不认真审阅合同条款的情况,而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有可能对高新技术企业造成损失。

所以,必须加强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相关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并进行定期的考核工作,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其对合同法的了解,从而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能力,避免在合同签订时出现由于员工专业素质不足而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情况。同时,要建立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定期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形成对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员工的有效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并起到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

加强对合同签约的跟踪管理

合同的商谈、拟定、签订和履行等各个环节都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引起足够的重视,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过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合同的质量,致使高新技术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往往缺乏对合同签订的整个过程的跟踪管理,导致合同签订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纰漏。要改善和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给予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相当的重视。在合同签订前,需要详细调查合同方的具体信息,包括其经营能力、信誉评价、履行合同的能力等,做到在签约前对合同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知己知彼,防止上当受骗。在合同的商谈和审核期间,要对商谈过程进行充分准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为公司争取利益。同时,也要对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专业的鉴定,确保其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合同质量,避免出现法律纠纷。在合同签订之后,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强对合同方的监督,确保其能够认真履行合同内容,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对合同文件进行妥善保管并进行相关记录,以供日后调用查阅。

结语

技术合同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技术合同;规范化管理

1、引言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已不再只是进行教学与科研的“象牙塔”,而是要使知识流动起来,将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的源泉,进而通过技术转移实现技术的市场价值,服务于社会,使之成为整个社会的财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高校三大功能中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高校利用其强大的科研优势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在我国对高校科研能力的评价体系中,高校承担纵向项目的级别和数量是衡量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教师承担的纵向项目级别和数量也成为教师评定职称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因为此,横向项目在评价科研科研能力和评定职称时则显得没什么分量,殊不知,高校的这些纵向科研成果,只有被那些具备能看到潜在超额利润的洞察力、敢于冒创新风险的魄力,以及具备能够动员社会资金、力量来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结合的组织能力的企业所选中,作为重要的技术创新投入因素组织创新生产过程,并最终在市场上获取超额利润(也即当今社会如火如荼开展的技术转移工作),这时的纵向项目才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而横向项目,正是高校科研成果商品化的主要途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技术商品”的价值体现。目前,高校科研人员承担横向项目的主要表现形式则是技术合同。

2、高校技术合同存在的问题

技术合同是指法人之间、法人和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之间就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所订立的确立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合同。技术合同是我国技术成果商品化的基本法律,它把技术合同作为知识形态的商品按照价值规律进行交换,并将这种交换的经济形式合同化和法制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既是合同法,又是科技法律制度。我国自实行技术合同以来,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据《全国技术市场统计简报》公布的结果,2009年全国共成交技术合同213752份,成交金额突破3000亿元,达3039亿元。然而一方面是我国技术合同成交量迅速增加,成交额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则是我国技术合同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这样那样的问题夹杂在技术合同的签订、履行以及管理过程中,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高校科研人员对技术合同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重视,合同要素不完整、不明确,如合作双方法人名称不准确(简写),签订日期、提交成果数量、联系方式等部分缺失,甚至有的老师都不明白自己的合同标的到底是什么。

(2)签约双方由于怕合作流走,或者为了迎合任务需要,急于签订技术合同,对合同条款并没有经过仔细推敲与商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现无法进行又随意终止合同,由于法制观念不强而忽视了合同的严肃性。

(3)技术合同签订者对签订的技术合同类型不确定,技术合同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四种(俗称“四技”合同),不同的合同类型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也是不同的。由于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有的服务合同想尽各种方法靠向技术开发合同,结果搞得合同条款模糊不清,不伦不类。

(4)不重视违约责任的约定,有的合同违约责任显失公平或者根本就不协商违约责任,致使之后出现问题纠纷不断。

(5)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淡薄,据调查,由于技术合同订立得不够严密,约有70%左右的合同成果被对方不合理地侵占,约有30%以上的合同成果归对方所有,有些合同本属于对方买断合同成果,但成交金额却与一般的独家买断方式相去甚远。

3、规范化管理高效技术合同的方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高校为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已初步形成了“面向经济主战场、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的科技工作。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已有相当多的直接从技术开发、转让、服务等活动中获得,这部分经费通常被称为高校的横向经费,大部分通过技术合同体现和落实。据统计,高校横向经费占全部科研经费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长。技术合同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对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特别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应用科研水平,以及稳定高校科研、教学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以下是关于规范化管理高校技术合同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3.1 构建高校技术合同管理体系,探索分级审批机制。实行学校、学院、项目负责人分级管理,项目负责人是课题的发起者,首先应该对与之合作的企业有一定了解,尽量规避自身及学校的风险;学院须对技术的成熟性、转让的可行性、咨询服务的准确性、实施的可能性等内容进行相应审查和论证,并由主管院长审批;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则负责技术合同的文本审核、履行监督、经费使用、结题验收、归档统计等管理核心部分。明确了各自的职能,随着各级管理部门的多向互动,从而实现技术合同的系统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合同的履约率。

3.2 健全高校技术合同管理制度,营造科学的管理环境:纵观我国当前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科室划分模糊,人员分工不明确,并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甚至有些高校并不存在科研管理部门,更不用说“四技”合同管理了。而实际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技术合同签订、履行以及管理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一整套完善严密的现代管理制度,不但需要包含《技术合同管理条例》,《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规则》,《横向经费管理办法》,甚至《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等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合而为一才能保证技术合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

3.3 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打造专业化管理团队:专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日趋细致的结果,也是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技术合同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需要一支多层次的、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管理队伍。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了全方位的业务知识,认真学习领会了技术合同管理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同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才能帮助科研人员正确地签订技术合同,最大限度地保护学校及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

技术合同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国际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TE-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1

科技发展作为助力,经济全球化作为推手,我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实现了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伟大一步。但是走出去可以,叫好还为之尚早;存下来才算本事,鼓掌为之不迟。国际市场自有其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语言沟通不便,外方管理苛刻等原因,这都是我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真正走向世界的羁绊。

一、中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走向世界现状

经常了解国内外新闻人士熟知,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先是国家政要出访为之铺路。由于加入WTO较晚,国际法则繁之又详,单凭企业自身出面与国际同行在强者生存的国际竞争环境下东厢舞剑,虽意在沛公却往往难得。即便政府引线,让其签了合同,但是未字句斟酌,一旦出现施工问题,变更合同就是难于上青天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们企业习惯于先签合同,随后可以修改合同――也就是说,先把生意拿下,有问题慢慢处理。但是国外企业就是一本正经地按照合同执行,更改是行不通的。这是思维习惯的差异,也是中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走向世界的最大弊病。

中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方面不如人吗?不是的。我们有世界一流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工程师队伍,缺乏的就是按照国际准则行事的基础。已经成功走出的企业证明,要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不是喊口号,热情要有,规范更要有。适应国际标准,严格履行合同,全面与国际接轨。

二、中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的优势

我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人员总体注重国家形象,企业往往还是国企大哥,对技术含量与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在海外市场竞争中还是大有优势可言的。

首先,海外创业环境已经形成。我国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GDP已经位居全球第二,经济规模持续壮大,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家在国际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加之我国在加入WTO后,就鼓励部分企业走出去,赢取国际市场。西方国家在石油市场的垄断地位,迫使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需要中国提供含金量的技术服务。其次,中国近40年的翻天地覆的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使我国石油企业有了丰厚的经验与骄傲的资本,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怀揣的是――走出去不是梦想,而是与他国共赢的创举。还有就是,发达国家在石油工程业方面制定的准入条件要求较高,如技术、设备、准则等方面都有细化要求,这也为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时间优势。

三、国际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合同管理要点

不可否认,国际市场竞争更严酷,尤其体现在石油资源方面。我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工程面对的就是空间小,挑战大的国际环境。但是,我们既然走出了,就要一步一个脚印,争取步步稳,步步高。那么,在合同管理方面就要注重以下几点:

1.精确界定合同的工作范围

有关管理者在国际油田钻井工程技术服务项目的合同管理工作中往往不会对其工作范围进行分析,这就导致在某些情况下,在承包工程项目中,乙方无法以有关规定为依据执行甲方指令。按照合同而言,乙方在重新签约或者协商前不存任何义务来对额外的工作进行承担。以此,IADC标准合同对此方面的原则进行了明确规定。判定某工作为额外工作还是附加工作,应以原合同为依据进行判断。

2.注意工程项目的变更

对于国际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工程来说免不了出现变更,甲方强行将变更工作纳入原工程清单的情况十分常见,如在现场对施工进行口头指令更改,或者由第三方进入阻碍施工并要求项目改变等,这都会导致了承包商蒙受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国际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而言,目光要犀利,对变更令要及时确认并据理力争,达成协议后对计价方案进行确认并写入更改合同内容中。

3.对合同管理方面不公平行为进行有效抑制

合同管理工作是承包工程企业维护权益、获取利润和降低风险的重要保障。我国钻井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普遍存在合同管理能力差、管理意识薄弱的现象,因此,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缺乏背景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深入研究,在不利条件下甚至无法有效保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合同管理相关人员及有关领导应当清醒认识到:合同就是合同,一旦双方签字盖章,都必须遵照合同来执行。对于影响较为重大的不合理条款而言,必须据理力争,若实在无法争取到,即使放弃也不能迁就。我国钻井工程技术服务承包企业应进一步加快合同管理相关人才的培养,对国际承包工程合同管理方面展开积极的研究,以实现合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结语

对于国际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工程项目而言,其合同管理工作不仅复杂程度高,而且十分关键,因此,要求合同管理相关人员不仅专业知识方面十分扎实,还能够精通各国外语,此外,对于法律、金融、索赔、管理等相关知识也十分熟悉,能够在工程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总结经验,以确保国际承包工程项目得以顺利有效的完成,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从而推动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周仁清.EPC总承包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油化工建设,2010(04).

技术合同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合同;技术管理

Abstract: according to our project contract management are the common problems are analyzed measures, and tells the story of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ractice of differences. Of technical management in the role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were introduced, the influence of project performance is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the eye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tract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engthening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tract management main means.

Key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s; Management; Contract; Technolog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施工合同管理的基本作用

施工合同作为约束发包方和承包方权利和义务的依据,合同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使施工合同的双方在相互平等、诚信的基础上依法签订切实可行的合同;二是有利于合同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进行相互监督,确保合同顺利实施,有效控制施工工期,并保证工程质量;三是合同中明确地规定了双方具体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合同管理确保合同双方严格执行,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四是通过合同管理,增强合同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调动建设各方的积极性,使合同双方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可公正地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

二、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一)、加强合同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使用合同来引导和管理市场,顺应了政府转变职能,应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调节和管理市场的大趋势。而各市场主体也必须依据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二)、合同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加强合同管理是进行有效项目管理的需要。任何工程项目的实施都是以签订系列承发包合同为前提的,忽视了合同管理就意味着无法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费用进行有效控制,更谈不上对人力资源、工作沟通、工程风险等进行综合管理,只有抓住合同管理这个核心,才能统筹调控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状态,实现建设目标。

(三)、加强合同管理是规范各建设主体行为的需要,工程项目合同界定了建设主体各利益相关方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建设主体各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同时也是正确处理各种争执与纠纷的法律依据。加强合同管理,促使建设主体各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并处理所出现的争执与纠纷,能够起到规范建设主体行为的积极作用,对整顿市场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我国的施工合同管理的现状

(一)、招标不够规范

目前,我国公路工程市场已逐步规范,但仍存在招标不规范的问题,如有的招投标过于简单,邀约及承诺不能构成合同签订的依据;有的承包人为提高中标率,搞不正当竞争,扰乱建设市场,造成施工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承包人不能中标,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工程建设质量得不到保证,给施工合同管理带来被动;有时由于经验不足或缺乏对工程的细致分析,造成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一些合同涉及不到的问题;合同的预见性较差,双方需要重新进行协商,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的合同条款不够严密、有歧义,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必要的争执。

(二)、合同方不遵守合同约定

在施工过程中,如合同一方不遵守合同约定,常会出现随意调整合同单价或提高公路验收标准,实际施工速度与计划的施工速度不相符合,在施工过程中人员资格和数量、设备的数量及型号、工期等与合同内容不相符,或是由于实际施工过程中与标书内容不一致,标书中的承诺不能完全兑现,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造成负面影响等情况,致使施工无法顺利实施。

(三)、施工企业合同意识淡薄

目前,很多公路施工企业的合同意识还很淡薄,在施工过程中并不严格按照合同办事,且在出现问题后也不能依照合同处理,而是习惯于找领导协调,即便是正当的索赔也不能理直气壮地提出。另外,很多施工企业中尚未设立合同管理部门,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可行的、有效的动态合同管理制度和具体的操作流程,不能对工程进行及时地跟踪和有效的动态合同管理。

四、技术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处理办法

(一)、 技术管理对项目效益的影响

随着国内建筑安装市场的逐渐放开和国外众多总承包商的进入,国内建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很难以理想的价位承揽到足够的工程,因此只能以市场价格中标,在市场价位下谋求生存与发展。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从自身出发,降低施工项目成本,扩大利润空间,以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影响施工项目效益的因素很多,如合同管理、材料采购、进度控制、结算等,而施工技术管理对项目效益的影响经常不被重视,但它对项目的最终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图纸会审对成本控制的作用;制定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现场技术管理对施工项目效益的作用;积累资料为施工索赔提供依据。

(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项目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 项目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未能认真执行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技术方案,导致相关部位工程质量下降或留下安全隐患。二是工程技术资料、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未按规定进行记录、收集和整理,导致工程技术资料不能与工程实体进度同步,有时甚至存在着严重错误,影响了工程项目的验收和工程进度。解决办法:应当在公司一级的管理制度中明确对项目技术管理的要求,明确各技术管理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在项目部内部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技术质量管理奖惩措施,从制度上明确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提升项目技术管理工作 项目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和提升许多企业和项目部不重视竣工后的项目技术管理工作,使得技术管理总结程序得不到有效地实施一个工程项目施工完毕,如果项目部所获得的成功经验或教训没有保留下来,重要的技术经济数据、技术管理资料和合理化建议未存档和整理,这些宝贵的资源随着项目部的解散而流失,也就无法带动企业整体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是一种管理资源的浪费。对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建立竣工后期技术管理总结制度和企业技术资料数据库,由指定部门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将果传送到各相关部门,应用于各项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新管理程序的建立、企业标准的建立等,或过企业内部各种类型的学习交流活动来提高各项目部和所有技术管理人员的水平。

(三)、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合同管理与技术管理的联系

合同管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项目的其他任何管理都必须以合同管理为基础和依据,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关键,是制定其质量管理、计划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从技术管理和合同管理的作用和地位决定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技术管理和合同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两大重点和难点,在项目管理中技术管理和合同管理相辅相成,互为依赖,相互制约。在施工管理中由于技术管理和合同管理所处的地位和角度的不同,因此在施工中表现为不同的特点。

五、结语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体现了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的管理目标和经济利益关系,是双方进行工程管理具有法律效力的主要文件依据。施工合同能否依法履行,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投资效益的发挥。只有大力抓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才有助于把建筑市场培育发展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有助于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生产生活提供优良建筑产品,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巨大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赵旭东.合同管理.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16-20.

[2]陆书斋.施工技术管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76-90.

[3]陈捷.浅议如何加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0(6):13-17.

技术合同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合同管理;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迅速崛起,房地产开发成为近几年来投资的重点。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和外表的美观,对于建筑技术和质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动态过程,从前期的图纸设计到后期的施工建设,每个环节都需要认真完成,以保证工程的质量。本文结合实际,谈谈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一、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利用科学有效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筑工程的管理实施应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合理地组织各项建筑施工工作,以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在实际建设中,提高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施工之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严格审查施工设计图纸,确保有完整、明确的设计图纸说明和施工项目地质勘查资料。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对于设计意图应做到充分了解,并能够在施工现场中准确运用施工图纸,一些关键环节的专业技术应重点掌握。对于图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提出具体的修正方案,使得问题在施工前尽可能解决。同时在工程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工程特点,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对于施工方案、进度计划、材料及劳动力安排等作出详细说明,并做好操作人员的特殊工艺技术专项培训,准备好施工现场所需材料、机具,充分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现场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现场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实施阶段,加强这个阶段的技术质量管理有利于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建筑质量。施工工艺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对于不太成熟的工艺应安排专人进行试验,并将试验成熟后的工艺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下发给施工管理人员,并由他们进行书面交底,包括材料准备、施工技术要点、检查方法、质量要求、常见问题及整改措施等,将每一道工艺都进行技术交底,使相关经验及时得到反馈,以指导下一步工作。对于一些特殊环节,更应严格进行技术交底,对于安全隐患部位和特殊建材的施工进行重点强调,并告知新设备或新工艺的具体要求。建筑工程的的质量好坏还表现在建筑材料,在材料进场前应先报验,保留两份业主同意的材料样品,在材料进场后依照样品进行报验(只允许使用报验合格的材料)。同时,应加强对材料采购环节的管理,采购人员应严格执行材料的检查验收手续进行材料的采购。

3、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要求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坚持按质量标准要求进行验收的鲜明立场。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建筑工程相关竣工验收标准,以实际的具体数据为依据准确把握施工质量的检验尺度。对于施工完成的分项工程应进行质量特征的测定,以施工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的标准为依据,比较测得的结果和规定的质量,从而作出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判断。对于在验收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必须要求施工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并在补救结束后再次进行复查验收。

二、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任何建筑工程项目都以签订承发包合同为前提,合同是建筑工程管理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加强合同管理能够确保项目管理的有效进行,规范各个建设主体的行为。抓住合同管理的核心,能够进行统筹调控,实现项目的建设目标。同时,合同也是处理项目实施中的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依据。在具体实施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应加强对项目合同文本的拟定和分析

为了有效防止合同出现缺项、漏项,合同的文本形式应采用示范文本的格式,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不要使用承包和发包双方自行拟定的合同文本格式。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格式,有利于行政机关进行合同监督和仲裁机构解决裁判纠纷,维护双方的合法利益。合同管理人员应在深入调研工程现状的前提下拟定合同内容,使合同内容具有预见性,并细致分析合同内容,避免出现有异议的内容。拟定出初稿后应进行合法性及完备性分析,确认承发包双方的资格、招投标过程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工程项目是否具有实施合同的条件等。同时,应确保合同的文件、条款齐全以及用词准确等。

2、建立合同管理制度

签订合同后,合同管理人员应将合同内容作出解释和说明,对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和各组负责人进行交底。将各种合同时间的责任分解到各小组,明确各组甚至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将合同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个人,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确保合同共同顺利实施。实施每日报送制度,将每个部门的工作情况及工作计划进行每日搜集,确保合同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工程信息,对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由于成本核算人员不熟悉现场合同情况,从而无法将索赔费用及时纳入当月付款要求,针对这种状况,应建立进度款审查批准制度。

3、对项目合同实施动态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实践中,合同变更较为频繁和复杂,索赔纠纷往往伴随着合同变更而来,因此签订合同之后,合同管理人员还应加强合同的动态管理。

(1)重视现场签证。按照合同条款应避免过早、过量的签证,尤其应谨慎对待合同变更的补充协议。对于设计变更或施工图变更之类的错误,需要更正项目,图纸不变时应避免重复签证。

(2)对于图纸、计划、规范、技术说明等涉及工程管理的各种文件应做到及时记录、收集和整理,审核并分析合同变更部分。实际工作中,应将合同变更与提出索赔同步进行,待承发包双方意见一致后再进行。

(3)及时处理停工损失,双方应以书面形式,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进行合法签认。

(4)严格执行定额规定,根据实际工程或有关规定及同类定额处理未定额的情况。此外,还应做好合同履行情况的评价工作。

三、小结

施工技术管理和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两个重要环节,在建筑施工中应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需要从业人员的高度专业和敬业,并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做好施工各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合同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加强合同管理能够确保项目管理的有效进行,规范各个建设主体的行为;抓住合同管理的核心,能够进行统筹调控,实现项目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季岭.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合同管理[J]. 财经界(学术), 2009(7):50.

[2]陈岩.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浅议[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2):118.

[3]陆爱中. 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重点[J]. 价值工程, 2010,29(24):39.

[4]姚玉春.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探讨[J]. 民营科技, 2011(8):240.

技术合同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核电设计与技术服务 合同管理标准化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and technical services in the nuclear power projects under EPC Mode contract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issues are discussed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uclear power project design and technical services contract in category, sort out the nuclear power project design and technical services contra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ke a few suggestions to the design and technical service contract management of nuclear power projects standardized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nuclear power; design and technical services; standardization

中图分类号:[TL4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核电工程项目EPC(设计、采购、施工)模式是国际通用的一种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管理模式,依托设计的核电项目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因其充分发挥设计主导作用,在设计、采购、施工进度上合理交叉,能有效的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质量、费用和进度进行综合控制,成为核电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模式。

在ECP模式下的核电工程公司作为核电项目的总承包方须承担包括从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调试运行文件编制等在内的设计工作,核电工程公司既要满足业主对工程设计的需求,又要协调并管理其分包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同时为满足工程项目需要,其所需要的技术服务和维护的需求必将不断增长。因此,规范化、标准化的设计与技术服务合同管理模式对保障核电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标准化的必要性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是核电EPC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阶段之一,设计不仅要考虑实现业主的建设目标,还要考虑项目实施的需要,要对业主提供方案和思路进行深化和优化,需要在设计阶段,对每个细节考虑周全,以免对总承包现场施工造成损失,在实现业主建设功能的同时获取合理利润[1]。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在签订时需要充分结合项目的复杂程度、项目的设计深度、项目的工期、施工进度的紧迫程度等方面综合考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的合同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活动,标准化的目的是最终实现对工程项目质量、进度、费用的有效控制,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2]。标准化的合同管理能够有效解决在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重复性问题,可以更为有效的避免签订对企业不利的合同,降低合同风险,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标准化的内容

3.1合同管理模式

合同管理是合同双方依法进行的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的、动态的。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合同类管理是指,在完成立项审批之后,开始进行的合同发包、询价、合同谈判、合同签订、验收和支付、合同变更等一系列对合同建立过程的管理。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合同类管理按照需求不同,通常采用的发包方式有单一来源、询价、竞争性谈判、招标、紧急采购、直接委托等。合同发包之后,由各归口部门协同委派相应人员组成合同谈判工作小组,共同完成合同管理全过程的相关工作。通常由下列部门的人员组成合同谈判工作小组:设计及技术归口管理部门,商务合同部门,质量保证部门,财会部等,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来实现合同管理的效率与效益的双重提升。

3.2合同文本标准化

合同文本标准化是为了在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签订过程中,对于同一类别重复出现的合同条款采用通用的规范化的合同条款进行制约,这既有利于合同管理人员在签订合同时有的放矢,又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通常的合同文本审查业务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决策审查,2)合同主体内容审查,3)合法性审查,4)风险性审查,5)完整性审查。各归口部门相互配合,以实现合同审核业务过程。合同审核工作流模型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合同审核工作需要由各归口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合同文本,总结经验,形成适用于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的标准化合同文本,为此类合同提供参考和依据,避免合同签订过程中条款不统一的情况,规避合同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质量。

3.3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程序标准化

核电工程项目各归口管理部门之间需建立统一的标准化合同管理程序,统筹规划,制定统一的规范操作。需要规范宏观的上下级指导及查新工作,并且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划分,规范各归口部门之间的接口关系。各部门之间需要协作配合,共同制定标准化的合同管理程序。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程序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在合同管理程序执行过程中建立程序梳理制度和意见反馈渠道,定期整理反馈意见,对不适用的程序及时进行升版或增补,逐步建立标准化的合同管理程序,规范工作流程。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建议

4.1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任务多,接口复杂,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是保证合同管理高效运行的关键。核电工程项目各归口部门需要加强配合,实际调研,综合考虑各部门之间的接口,以确保工程质量,精简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前提共同协商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

4.2激励机制

合同管理标准化离不开激励机制,核电工程公司可以通过考核和评比的形式,按照不同岗位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检验成效、激励干劲,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和员工都能以积极主动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企业可以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荣誉激励或工作激励等方式来激励员工投入到合同标准化管理中。

4.3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合同管理活动的重要工具,需要建立与合同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项目文化相结合的,并且能够满足合同管理和项目管理需要的标准化信息系统[4]。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以数据为基础,结合管理岗位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分析合同管理中各部分的管理业务及相关接口,整合和优化系统的组织体系,从合同发包、询价、询价评审、合同谈判、合同签订、合同变更、合同支付及合同索赔等各个环节,以信息化的方式建立起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使其能够有效服务于合同管理,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建立起有序的信息化合同管理机制。

4.4合同管理标准化与实际性相结合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标准化在管理的职责、内容及程序等方面具有规范性,但是考虑到每个合同在签约时的相对方、地点、时间、内容的不同,需要充分考虑合同管理标准化与实际性相结合。对于合同管理中通用的重复出现的问题,按照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而对于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又要进行具体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发挥合同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创造性,签订有利于企业的合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结束语

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标准化对企业签订合同具有明确的指导性作用,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的管理体系,能有效的规避合同风险,提高合同管理工作质量。核电项目设计与技术服务类合同管理标准化的实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和完善管理程序,实施标准化的合同管理,才能真正构建精细的管控模式,打造精准的业务流程。

参考文献

[1]杨水琴.浅析设计院EPC总承包项目分包合同管理[J],科技资讯,2012年18期.

[2]岳振宇.标准化建设-供电企业管理提升之本[J],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16期.

[3]王松波.基于面向服务的合同审核工作流[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年08期.

[4]肖磊,邱占洪,冯金荣.面向信息化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标准化探析[J],建筑经济,2012年08期.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宏观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技术合同管理范文第10篇

Abstract: BIM is a new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BIM in the project contract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contract management, making it easy to share information for participates, and achieve dynamic management of the con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discusses the main obstacles in the construction contract management of BIM,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IM.

关键词:BIM;合同管理;障碍

Key words: BIM;contract management;ob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079-02

0 引言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兼具项目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模型,该模型能够为项目从概念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共享信息资源。一个项目中,BIM代表信息的管理;对于参与方,BIM是一种项目交付的协同过程;而设计方,建筑信息模型能够集成化设计,优化设计方案。面临新技术的不断发展,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2011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BIM技术、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作为“十二五”期间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因此,针对国内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BIM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实施建议,促进BIM的发展和进步,在现阶段是工程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

1 BIM技术在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可行性分析

BIM(建筑信息模型)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利用,以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模式,实现对工程合同的管理。BIM技术是一种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参数信息的有效把握,实现对工程合同管理的目标。

1.1 便于工程信息的共享

在传统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设计众多部门单位,工程合同信息的输入输出常常出现滞后的现象,阻碍了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导致“信息孤岛”。BIM技术的核心就是数据的共享与转换,通过建立一个BIM建筑信息平台,该平台集成广联达、Tekla、MagiCAD、Revit等BIM工具软件建立的模型,以及Project、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数据,和各个参与方自身软件进行数据接口,因此,合同管理部门能够直接从数据库中提取合同有关的信息,并且,该数据会随着原始数据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数据能及时更新,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1.2 降低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

建筑工程中引用BIM技术能够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产生跟踪和预测作用。传统的合同风险分配采用的是可预见性风险分配原理,没有充分考虑到双方对风险事件的偏好和能力问题,无法理性有效的合理分配风险,那么就很难实现降低成本和减少风险的目标。BIM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在信息的掌控和资源的分配方面逐步得到提高,即时获取有效的资源,并且通过完善各方面资源,不断加强对风险的处理,促进各参与方的利益平等。

1.3 实现工程合同动态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不仅需要对施工现场的信息进行及时的跟踪、采集和处理,还要在综合所有施工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对下一步的施工过程作出预测和判断,帮助决策者做好规划。BIM技术利用3D可视化表达、4D的时间、5D效果和多维的功能表现,对项目进行实物控制和精准控制,增加合同管理者对项目的掌控,从而减少工程变更。

1.4 优化工程合同条款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工程管理的BIM标准,都是以附件的形式在合同条款中作出补充,以描述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因此,以合同的形式明确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业主对项目进行管理,有效应对在BIM项目应用中产生的实际问题。BIM技术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工程合同管理中进行仿真模拟,在对项目进行模拟仿真的基础上,制定责任明确、各种方案优化的合同条款。

2 BIM技术在合同管理应用上的障碍

2.1 缺乏统一的BIM标准

由于BIM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的工程合同管理文件,项目的各个阶段缺乏针对BIM应用的标准合同语言,这也是BIM技术在国内建筑行业全面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国外相比,BIM技术在不同阶段的应用,各参与方没有完善的一套BIM管理工作流程,特别是在合同管理方面,基于传统的工程合同文本无法做到对BIM技术应用的规范化管理和相应的合同条款的规定。要解决BIM在国内应用的障碍,必须根据国情制定相应的BIM标准化工程合同管理体制。

2.2 缺少统筹管理,BIM应用遭遇“协同”困境

建设工程项目需要多方参与协调、沟通管理复杂,BIM在国内项目应用过程中缺少协同设计,项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及参与方信息缺少统筹管理。BIM相关软件涉及不同专业,因此,BIM为协同设计提供了新的平台,而是否对项目进行项目协同设计,对能否充分实现BIM的价值至关重要。

2.3 专业的技术人才匮乏

建设工程合同的制定和管理是全过程的,动态的,系统的,本身就具有复杂的特性,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性的人才来进行建设工程合同的管理。当前应用BIM的建设项目中,从事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人员都不是专业的BIM技术人员,不具有专业的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等,这种情况往往会不利于项目的进展。

3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合同管理实施建议

3.1 建立全国统一的BIM标准和合同范本

面对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相关部门应根据国情制定出适应于我国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体制,建立建筑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在国外,美国所使用的BIM标准包括NBIMS、COBIE、IFC标准等,不同的项目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目的是为利益双方带来最大效益。因此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BIM标准,在传统建筑合同的基础上以附件的形式阐述BIM。

3.2 明确建设项目各阶段参与方的责任划分

在项目准备阶段,应在合同条款中合理划分各个参与方的角色和责任。首先,明确各参与方相应信息提交的要求,包括提交信息的方式,纸质的还是电子化提交;说明提交信息的时间和信息创建者;注明信息是否能被修改。其次,确保各方清楚每个过程中的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同时设置有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责任条款,以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条款,并对信息保密。

3.3 国家应大力培养BIM技术人才

由于BIM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建筑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而BIM技术涉及学科较多,对综合性技能要求较高。因此,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可增设BIM技术的专业方向,大力培养BIM技术专门人才;建筑企业也应加大BIM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BIM软件商也要大力开展BIM的商业培训;政府更应该积极引导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并提供环境支持。

4 总结

BIM技术正在引领建筑行业的巨大变革,基于国内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现状,制定相应的BIM工程合同管理体制是目前首要的任务。通过以上分析,由于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是建设项目的主要部分,能够结合BIM技术,与项目的各个阶段关联,确保各个阶段顺利实施,不仅有利于解决传统工程合同管理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还能充分发挥BIM技术的效用和价值。然而,BIM技术在中国还未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加之BIM相关标准还未规范化,运用起来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随着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障碍逐步被解决,其在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发展会更加广泛,将有助于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建设项目的运作效率,有力推动BIM在中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关培.BIM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何关培.BIM第二维度:项目不同参与方的BIM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滕飞,宿辉.基于BIM标准的工程合同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2(07):46-48.

上一篇:知识产权法律范文 下一篇:基础科研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