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机制范文

时间:2023-05-18 16:23:43

技术创新机制

技术创新机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机制

产业创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体现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水平,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核心力量。技术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研究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了解技术创新在产业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我国制定合理政策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有效指导,对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技术创新诱导产业创新机制

(一)技术创新形成新产品

产业创新可以定义为以技术突破为基础的新产业的产生、发展并形成产业竞争力的过程。换句话说,产业创新的重点应该在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上。在研究技术创新带动新产业形成的问题时,首先就得研究技术创新是怎样带动产品创新,即形成新产品的。

发明是技术创新的起点,技术创新是发明的继续和首次商业化应用,经过技术创新,最后到技术扩散。

在新产品模型形成之后,会对该产品模型的生产性质进行评价,对技术的实用性和成熟性、生产的可行性以及市场的可容量进行多方位地评估,进一步发现生产过程中工艺可靠度、质量合格率、工程稳定性等问题,从而解决和排除可能在大规模产品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创新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要实现产品创新必然离不开批量生产。因此,经过试验之后的新产品,会进行大批量和规模化的生产,并投向市场,从而实现由产品模型到新产品的转变,成功地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可见,技术创新经过一系列多环节的有序活动形成了产品创新。

(二)技术扩散形成新产业

如果说新产品的形成是技术创新成果的商品化,那么新产业的形成则是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只是起点,产业化才是最终目标。要实现技术创新成果商品化到产业化的转化则依赖于技术扩散的途径。

要由新的产品形成新的产业,就必须靠技术创新的有效扩散。技术创新的扩散过程不断地创造新的社会需求,既是技术创新的有效放大过程,也是产业化形成过程,既是创新技术商品化的最佳延续,又是创新技术产业化、国际化的推动力。总体来说,我们可以把这种创新扩散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新技术局部商品化阶段,二是创新技术商品化整体扩散阶段。在局部商品化阶段,新产品投入市场后要经受市场检验,要么被拒绝要么被接受。如果被接受企业就会放心地扩大生产,同时马上会被其他企业想方设法地模仿和引进。起初这种扩散只是在局部企业中进行,当创新技术经过市场检验后,其产业过程就进入了整体扩散阶段,因为这时,新产品能带来超额的利润,从而诱导许多企业迅速进行模仿,同时,成熟的创新技术在应用时,又能减小技术风险。这样,由于新技术的有效扩散,新产品逐渐产业化,新的产业形态随之形成。这也是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创新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实证分析: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

(一)指标的选择

为了证明技术创新对新产业形成的影响,本文以生物医药产业这个新兴产业为例,用主营业务收入指标来衡量生物医药产业形成的规模。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可知,影响产业产出水平的包括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三个因素,我们将技术进步因素分解为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引用外资四个部分。为了衡量技术创新能力,本文选取了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支出、新产品产值、专利申请数作为衡量指标。在引用外资方面,将外资企业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作为衡量外资引用水平的指标,最后以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总就业人数分别来衡量资本和劳动力。通过查阅《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得到了1996年到2010年生物医药产业各个指标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

(二)回归分析

根据已得数据指标,将主营业务收入设为Y,R&D人员全时当量设为X1,R&D经费支出设为X2,新产品产值设为X3,专利申请数设为X4,技术引进经费设为X5,技术改造经费设为X6,引用外资比重设为X7,固定资产投资额设为X8,总就业人数设为X9,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回归结果:

分析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该模型R2=0.998589,R2=0.995414,决定系数很高,F检验值314.55526,明显显著,但各个系数的t值都不显著,且X1,X5,X7的系数符号与预期的相反,表明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因此,计算各变量的相关系数,发现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高,解释变量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多重共线性,为了得到更好的拟合效果,我们采取逐个剔除法来消除多重共线性。通过逐一剔除不显著的解释变量,最后得到三个变量建立的模型:

Y=-1108468+1.426264X3+1.514217X8+31.28583X9

t = (-1.98550) (3.517593) (5.740272) (2.977982)

消除了多重共线性之后再进行回归可以发现,决定系数和修正决定系数值均很高,分别为0.9919和0.9897,各解释变量系数值也明显显著,且系数符号也符合经济含义,因此,最后得到的这个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比较高。

(三)实证结果分析

由以上实证结果可知,新产品产值、资本、劳动力这三个要素决定了新产业的形成和规模。衡量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新产品产值这一指标和主营业务收入成正相关,可见,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开发新产品来推动产业创新。但是,比较三者的系数值会发现,三者的系数分别为1.1426,1.5142,31.285,资本和劳动力对新产业形成的影响力更强,而新产品产值的影响力则相对较小,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产业创新能力,除了加大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外,还应大力推进产品创新,促进新产品的研发和转化。

三、结论和对策建议

首先,增加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其次,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三者之间的协同反馈作用。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可以体现在创新能力的增强上。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依赖资金和劳动力,也依赖于技术创新的程度,而这三者本身也是可以互相促进的。要加大创新的产出,不仅仅取决于科技人员的水平和素质,技术的水平和成熟程度,还必须有资金的保证。我国许多技术成果,其研究和设计水平都很高,但却因为劳动力素质水平低下,科技意识淡漠或是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而中途夭折,无法变成现实的产品进入到市场中。因此,要加大创新产出,提高新产品的转化和产出能力,就必须充分利用技术、资金和劳动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从而保证新产品的顺利生产和研发。

参 考 文 献

[1]管顺丰,胡树华,石永军.产业创新原理及管理原则[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6):16~19

[2]陆国庆.产业创新的动力源和风险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38~40

[3]张耀辉.产业创新:新经济下的产业升级模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14~17

[4] Carlsson B.,Stankiewicz R.On the nature,function,andComposi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1

(2):93~118

[5]王艾青.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关系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5(8):3~34

[6]汪秀婷.国外产业创新模式对我国产业创新的借鉴[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29(8):29~32

[7]梁平,梁彭勇,黄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3):23~28

[8]马审文.基与技术能力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企业导报.2010(3)

[9]王立宏.技术创新过程的演化特征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2):81~84

[10]张建民.试论区域技术创新机制与过程[J].经济问题探索.2010

技术创新机制范文第2篇

一、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生态化技术创新是在科研机构、市场、政府和企业的合力推动下进行的,其动力源呈现多元化特征。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科技推动来自科研专家基于现实情境而产生的新理念、新思想。日益兴起的绿色消费,创造了愈来愈多的对绿色生态环保产品的市场需求,成为拉动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直接动力。世界各国政府部门利用各种政策、法规、制度,如资助R&D经费、购买技术、税收优惠及专利制度等来引导并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以弥补由于市场经济外部性和市场机制失灵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生态化技术创新最根本和核心的动力是来自企业内部的追求经济效益的驱动力。无论来自政府、科研机构还是市场的动力,终究汇集到企业这一技术创新的实施主体身上,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因而,在市场竞争法则和利润法则驱动下,在资源濒于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市场绿色需求涌动的背景下,生态化技术创新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企业把握循环经济商机,赢得良性社会协同的重要途径。正像艾默里洛文斯所说的那样:无论是通过更好的设计还是用新的技术来减少废料,都会提供一种巨大的商机。美国经济的能量效率甚至还没有达到物理学定律允许的10%。……每一个部门都存在着减少某一生产过程和进行这一过程所必须的工序的问题。而产生的所有污染和副产品,到头来都代表可以避免的损失。

二、生态化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生态化技术创新机制中最复杂的机制,它涵盖了从投入到产出的整个过程。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机制:

1、决策机制。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应全面了解并掌握国内外有关生态化技术的发展动态,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方法进行决策。企业在对生态化技术创新项目的技术机会和市场前景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科研院所明确自己的科研方向,政府相关部门明确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并对符合要求的企业予以支持。

2、组织管理机制。在生态化技术创新过程中,无论是生态化技术的研发、制造还是生态化技术的营销等,作为最重要的创新主体,企业不仅要在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加强信任与合作,强化组织学习功能,消除信息沟通障碍及各部门之间目标的差异和信息的不对称,还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大学、科研机构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协调各方力量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发展。目前,各国和地区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机制各具特色。如欧盟的分散式联合研发模式,即欧盟各成员国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系统以合作行动为基础,目的在于保护整个欧洲大陆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各国还针对本国特殊情况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欧盟著名的尤里卡计划就是一个由26个欧洲国家及欧盟组成的有关欧洲科技合作的“开放框架”,该计划实施20年来成绩斐然。但合作开发在欧洲全部生态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比重不到20%,其余80%以上仍由各成员国独立进行。美国更倾向于企业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各企业获得技术资源及规模效益。

3、资金运作机制。生态化技术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从企业来看,应通过多方积极努力,建立起自身生态化技术创新的融资系统,以解决技术创新各个阶段对资金的需求。从发达国家来看,欧盟成员国企业的生态化技术创新投入占欧盟总环保投入的一半以上,日本的生态化技术研发经费中70%来自民间自筹,而美国的生态化技术创新投入中约80%来自企业。企业可通过发行企业股票、债券,扩大融资渠道,并严格控制生态技术创新的成本,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从政府部门来看,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并经过科学论证,对企业进行择优扶持。

三、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与一般技术创新一样,生态化技术创新也需要创新激励。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收益具有非独占性。技术创新活动主要产生一种无形的知识,或者说是一种生产某种产品的方法,它通过产品这一实物形式体现出来。这种知识或方法可以被其他厂家通过正常或非正常渠道所掌握,以分享这种知识所带来的收益。由于复制知识比创造知识容易得多,所以对知识或方法的发明者应进行激励和保护。同时,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及其较长的创新周期,会产生一个创新产品收益比成熟产品生产收益要晚得多的问题,这也需要创新激励。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激励分两个层次:政府部门对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宏观激励和企业内部对生态化创新活动的激励。目前,几乎各国都采取了激励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政策及手段,主要有教育、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如美国从1993年就开始制定“国家环境技术战略”,1994年了“面向可持续未来的技术”,并制定了联邦政府的环境技术政策、财政支持政策、加速商业化政策等。同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国会陆续通过了26部环境法律,涉及水环境、大气污染、废弃物管理等方面,每部法律都对污染者或公共机构应采取的行动规定了严格的要求。1998年美国提出了《2020年植物/农作物为基础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可再生植物/农作物资源利用加强美国经济安全性的设想》。“9.11”以后,由于网络经济受挫,布什政府将生物与医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生长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费用高达380多亿美元,仅次于军事科学。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达1400家,其中300多家公司已经上市,资本总额达3500多亿美元。美国只有一个硅谷,却有华盛顿、洛杉矶等5个生物谷。

四、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约束机制

与传统技术创新的约束机制相比较,生态化技术创新需要更加强硬的约束机制。一是资源环境约束。即全球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对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约束。二是经济约束。主要是由市场需求约束和生产力约束二者引起的生态化技术创薪适应性约束和项目投资核算中的效益成本约束。三是技术约束。是指由生产能力、投资能力和再创新能力构成的对特定领域技术知识理解与掌握程度的约束,以及一次技术扩散壁垒强弱的文化约束。即社会业已形成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对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约束。

技术创新机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137-02

1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全面建立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大中企业设置技术开发机构的仅占全部大中企业的53%,从事技术活动的人员也仅占全国科技人员的40%。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三分之二的技术开发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企业未成为创新的主体。从观念上来看,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对技术进步重要性的认识和相应观念的转变已经出现。煤炭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忽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还有一个惯性;从企业现状来看,还有相当一部分创新能力薄弱。

1.2 符合市场经济体系要求的创新制度政策仍未建成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好机制未形成,其中技术改造经费的规模远远超过企业的科技经费,而国家的一些新科技计划由于主要面向科研机构,企业参与较少,对企业的影响有限。技术与资产继承也很困难,造成创新项目不能向市场转化,虽然出现了许多有市场价值的科研成果,但科研机构做到此时也筋疲力尽,申请不到中试费、市场开拓费。企业又难以筹集中试费和市场开拓费。

1.3 技术创新人才严重缺乏

由于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产品销路不畅,经济效益下滑,技术改造滞后,安全事故频发,煤炭行业的不景气,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也遇到了新的困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才断档和断层。原煤炭院校地矿专业类日见萎缩。煤炭行业人才流失量增大。煤炭行业职工队伍整体水平相对下降。由于煤矿工人队伍组成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工人数增加。这些农民工的素质普遍低,煤矿技术工人的队伍不断萎缩。

1.4 战略地位偏低

在煤炭企业中,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的起点不高,人们只满足于一般的技术创新,对引进高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点创新思想上不够重视,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不多。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个性不突出。不少企业的技术创新大都是些芸芸众生的大路货,缺少自己的个性特色,至于能达到专利级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则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这些创新成果在竞争中无法取得优势。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不重视技术创新,没有把技术创新摆在战略的高度进行重视,忽视了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5 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煤炭工业的科技水平和其他行业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例如,目前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30%,石油工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22%,但煤炭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19.2%,而且在其有限的科技成果中真正能在煤炭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成果更少。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分析,依靠生产企业和与企业联合转化成功的只有33.7%,低于科研单位直接转化成功的47.4%的水平,煤炭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2.1 建立完善的动力机制

(1)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的发展。

第一,建立和完善企业组织制度。市场经济制度体系,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发明和创造,适应市场经济建立起来的公司制是迄今为止人类认识和发现的最科学、最完善、最有效的企业制度。第二,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竞争带来差别,差别产生利润;而差别的产生源于改革,不改革旧的就无法产生新的局面。

(2)完善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培养和形成依靠技术创新求发展的良好氛围。培养合格的领导者,强化企业家创新精神,力求完全融入企业创新文化。同时依靠技术创新求发展,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职工群众的参与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可以利用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技术发明和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技术创新的氛围,培养员工作为企业经营者、拥有者的意识。

(3)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快技术创新发展。人才流动是有规律的,谁为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建立了激励机制,人才就往那里流动。企业应遵循人才流动的规律,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将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提拔重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在工作上出成绩、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2 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

(1)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管理组织机构。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因此要有专门的业务部门具体负责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和运作协调工作。要明确该部门在科技工作中的责任、分工。进一步规范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工作,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

(2)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创新的决策机制是技术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一般由决策主体、决策权、决策信息和决策原则组成。决策主体是整个机制的中心,它决定了创新目标的确定、创新方案和战略的选择,同时它也决定了各种创新资源的不同组合方式,其他三个方面分别是其进行成功的技术创新必须准确理解和合理运用的基本要素。

(3)建立企业科技进步评价体系。要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逐步改变管理方式,加强宏观指导和服务。为此,企业必须开展煤炭生产科技进步的评价工作,作为指导和监督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这项工作应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使其促进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不断迈向新水平。一个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必须有一个评价指标体系与之相适应。因为只有通过评价,我们才能看出其技术工作开展的好与坏,才能推动技术创新不断的向前发展。

2.3 建立完善的发展机制

(1)建立人才资源储备机制。在发展机制建设方面,特别应强调加强人才、技术等资源的储备和建立能够吸纳外部资源的机制。一个企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能够在市场当中占一定的位置,就在于它能够不断地创新。要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应有资源的储备和积累的机制。

(2)建立实施核心技术创新战略。在整合战略资源的基础上,注重基础研究,实现产品技术升值。基础研究即核心技术研究,它没有具体的产品目标,也不要求在短期内实现获利;但其潜在的技术竞争力和行业引导力则是在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准备。

技术创新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机制

技术创新是当代经济的一大主题,已成为关系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性问题。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否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将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一、技术创新理论与技术创新机制内涵

技术创新机制是指对技术创新活动有影响的规律与制度,对技术创新机制我们可以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三方面进行探讨。

1.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主要用以解释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因,即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来源于何处,企业为什么要技术创新。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生存,一方面企业有获得更大收益的动机,这就要积极进取,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改进生产工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企业财富的最大化,这就是市场需求的引力机制;另一方面,在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就必须改进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降低生产成本,这是市场竞争的压力机制。

2.激励机制

根据激励和机制的内涵,我们可以概括出:内部激励机制是激励主体(企业所有者和(或)企业管理者)与激励客体(企业技术创新人员)通过激励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就是企业的所有者和(或)管理者为了激励其技术创新人员进行技术创新而确立并执行的一种制度安排。

3.约束机制

实践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受到包括资源能力各个方面的约束,包括资源约束、风险约束。

综上所述,我们构造技术创新的如下模型:

二、我国民营企业特点

民营企业产权明晰、集中的特点使得民营企业管理者的前途与企业发展休戚相关,残酷的市场竞争又培养出民营企业管理者积极进取、勇于冒险、精于谋略的人格特征。这些因素促成了民营企业管理者锐意进取的职业化个性和势不可挡的创业冲动,因而他们更加乐于追求技术创新带来的高收益,也更敢于承担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民营企业的管理机构比较简单,具有组织成本低、方式灵活等优势,能对市场和技术的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能迅速捕捉到潜在的市场需求。

我国的民营企业从发展时间还不长,从总体水平来看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还有较大的劣势,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人才不足;资金紧张,创新资金缺乏;外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创新管理落后。

三、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建设途径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建设,应当立足民营企业的实际,参照科学的创新理论,服务民营企业的目标。本文的讨论框架,依然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三个方面来探讨。

1.动力机制方面,从利润导向市场导向转变

如前所述,我国的民营企业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对利润的追逐,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具有产权清晰的特点,所有者就是管理者,角色的重叠使他们对企业的经营关心有加,有切实感受,同时对能够提高企业利润的行为(包括创新行为)有不可阻挡的冲动,所以很多专家认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在动力机制方面不存在问题,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根据统计,我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非常短,根据我们对河北省邯郸市一些民营企业的跟踪,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创新行为弱化,短暂的辉煌后企业或陷入困境,或停滞不前。究其原因,这些民营企业的创新行为受其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影响,其行为必然导致短期化严重,企业往往靠一种产品的成功迅速发展,但创新后劲不足,一些民营企业的“创新”行为甚至表现为偷税漏税、偷工减料、降低产品质量、模仿剽窃等,这种唯利是图的民营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能长期生存是必然的事情。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的经营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更加注重长期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创新动力方面,要从利润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随着民营企业的逐步成熟,市场需求与市场结构的变化就成为其最重要新动力来源,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建百年基业,就要研究市场脉搏的变化,在组织、技术、产品开发方面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通过产品创新,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不断满足市场的动态需求,从而也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激励机制方面,要依据现代企业要求,建立科学的激励体系

基于研究范围,本文重点研究内部激励系统的建立。企业的内部激励因素我们分为三个方面:产权制度、组织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这三个因素共同影响着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也反作用于此三个因素;产权制度制约着组织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与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是相互影响的。

上述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产权制度,企业的产权制度决定创新成果所有权归属和谁是风险承担者,是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基石。产权清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我国民营企业大多属于家族企业,企业往往属于家族共有,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出现“兄弟分家”现象,严重削弱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技术创新充满风险,由于成本高,短期内对企业的利润影响很大,其带来的效益往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只有产权清晰了,所有者关注的是资产的长期报酬,才能有效避免短期行为,才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不绝的动力。 在技术创新上,创新人才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设法留住这些关键人才,企业的创新活动才能持续进行下去,在这方面,股权激励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民营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企业内部实施股份制度,吸引这些关键人员入股。技术创新人员往往资本较少,可以考虑让其掌握的知识、技能入股,以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技术创新活动必然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制度来实现,扁平化的组织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信息沟通;根据技术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特点,进行适度的分权与授权,可以有效地调动技术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缩短技术创新从提出到实施的周期,使企业更好地把握商机。技术创新的激励还要依靠高效的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应包括创新平台的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合理的分配办法等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主要需求是随着层次与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别是技术创新人员中很多人是知识分子,要研究他们的需求层次,满足他们的需要才能发挥较好的激励效果。我们说技术创新是团队行为,这个团队中不仅有技术人员,还包括普通员工,我们要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吸收与消化外来的知识,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创新是个长期过程,创新效果的显现往往要经过较长的时期,对创新效果要进行合理的评估,对创新中的有功人员要制定合理的奖励政策。对创新关键人员的激励除了物质奖励处,更重要是责任奖励。

富有创新力的组织,通常具有某种共同的文化,如鼓励试验,赞赏失败,不论成功与否都给子奖励等。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具有浓厚的“老板文化”色彩,反映了关键领导者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领导风格。关键领导者必须当好企业文化建设推动者这一角色,从实践中提炼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敢于摈弃旧文化,发展新文化,不断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

3.立足现有资源,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承受能力

技术创新往往前期投入具大,收益不确定,存在很大的风险,而民营企业往往资金有限,在选择技术创新项目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的进行攻关,对项目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把握创新时机,制定科学的创新战略。

四、总结

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民营企业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效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根据本身特点,扬长避短,构建高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包括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的建设。创新机制是个系统工程,其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机制本身也不是无源之水,只有将机制与企业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文化有机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创新机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静波:民营企业的生存方式与技术创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2

[2]吴晓进:促进技术创新活跃的激励机制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

技术创新机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转型升级;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046-02

一、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概述

1.技术创新的概念。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20世纪初提出“技术创新”这个概念。技术创新这个概念来自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关于技术变革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和卡尔・马克思关于技术进步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的核心作用的观点。研究技术创新这个概念对建立和发展技术创新哲学和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经常提到的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2.技术创新的本质。(1)技术创新的关键是新技术的第一次应用,而这恰恰体现了其创造性。这种具有创造性的特征,既是指创新成果与原有技术水平的差距,又是对创新成果所在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边界的规定。因此技术创新是指在了解市场结构和抓住市场机遇的前提下把技术和生产要素相结合,在隐形的赢利前景引导下努力去争取最优状态的技术创新行动。(2)技术创新与发明创造不同,它是在生产体系中引入发明或科技成果,利用固定的科学原理生产出市场所需要的商品,从而使整个生产链条产生震荡效应。(3)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科学发现是技术创新的必要前提,技术创新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发现活动的展开。(4)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发明都能称之为创新,技术发明只是技术创新的导火线,是技术创新的起点。

3.技术创新的分类。由于技术创新进入市场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所不同,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将技术创新分为率先创新和模仿创新两个基本类型。(1)率先创新是指依靠企业独立自主,依靠自身的能力完成创新,率先把技术商品化和市场化,向市场推出全新的产品或率先使用全新工艺的一类创新。一般来说,率先创新都是完全性的创新,它开拓的都是全新的市场和领域。(2)模仿创新是指企业把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作为榜样,并以其创新产品为示范,紧跟率先创新者的足迹,充分借鉴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以引进购买或反求破译的手段掌握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它的基础上对其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研发富有竞争力的商品,以此来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渐进性创新行为。概括而言,模仿创新是后发者的创新。

4.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1)资金制约。资金紧张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河北省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是资金严重不足,而这导致创新难以开展,又进一步削弱了企业深层发展的能力,又加剧创新资金的不足,如此往复,恶性循环。(2)技术制约。技术资源的缺乏视为是制约产业技术创新的又一难题。人才、技术信息、技术能力的缺乏均被列为紧随资金因素其后技术创新的重要障碍。目前河北省特别是小企业,人才的缺失占66.4%,大型企业为51.4%。

所以,一省技术创新应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省创新资源的实际状况。目前,河北省企业在创新资金和技术资源方面仍然面临严重紧缺的局面。

二、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1.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快,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仍然是这次接收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而这也为中国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了重要机遇。而河北省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大省,想要承接京津城市的产业转移、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就必须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怎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呢?河北省应一改以往把招商引资作为最主要发展途径的思路,转而立足于自己的制度、技术创新,来实现河北省的产业转型和升级。(1)产业的转型升级是非常具体、非常技术化的事情。河北省的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让它们自己去技术创新可能性不大,特别是那些高科技,要花大量资金的小型企业根本支持不了。所以要依靠政府出面帮助,政府应按照不同行业的具体特点,对企业的结构、基本经营能力做好技术方面的引导。(2)一省经济的真正发展最终是建立在技术自主创新之上的。只有在产业领域具备了从事独立自主的技术研发能力,才有可能够开拓全新的领域,才能真正走在世界的前列。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我省的产业政策、企业改革、产业转型升级 是互相关联、需要统一考虑的事情。

三、推动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方式――模仿创新

目前,河北省也具有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在创新方面卓有成效的企业,但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却是经济运行的主体―企业的效率低下,生产技术水平十分落后,工艺陈旧,设备老化,产品质量差,而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所以为了改变河北省经济主体的面貌,应大力推动全省范围的模仿创新。只有模仿创新才是大众的事业,它才能使河北省普通的企业迈开创新的脚步,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在国内市场上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模仿创新不仅可以在市场上取得竞争力,而且还可以激励大众市场的扩张,使企业大获其利。当一省的企业富裕了,整个省的经济才会有根本性的发展。

模仿创新为一个企业或一个省、甚至一个国家所带来的绝不是表层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通过提供特殊的资源积累机制来建构企业、省或国家的后发优势。无形资源的积累是现代企业、省或国家发展最关键的也是最难得资源。

因此,从推动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角度看,以模仿创新为主导形式的技术创新不失为河北省现阶段广大企业应选择的理想创新战略。

四、推动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机制的路径选择

1.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河北省企业技术水平落后,规模普遍偏小。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中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集中力量在重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1)政府要把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制定配套优惠扶持政策,并将反映企业长期竞争力的一系列指标,如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和发展等列入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体系。(2)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由从前的直接组织技术创新活动为主,继而转向宏观调控、促进产学研三者合作为主。政府要不断提供信息服务,完善市场体系,提升市场功能;还要不断完善法律,规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比例,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2.明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从外部机制分析,必须深化改革河北省的管理体制,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研究开发主体。从内部机制看,河北省必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完善企业产权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方面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我们还要建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灵魂和核心作用。

3.高度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河北省科技创新人才缺乏,人员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再加上对科技人员利用效率也不高导致河北省企业缺乏创新能力,所以政府必须加大对教育投入,改革教育体制,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形成高校与创新企业间人才的良性循环。要在全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形成一条龙式的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以成果、专利等资本要素入股,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同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相关联的模式,充分调动和激发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创新潜力。

4.提升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的能力。技术的引进固然重要,但建立一个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开发的机制也迫在眉睫。长期以来,河北省盲目引进技术装备,不重视消化、吸收更不用提创新,导致河北省每年进口技术装备的数量持续上升,不仅造成省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从很大程度上降低河北省自主创新的能力。为此,河北省应注重引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然后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在消化吸收的层面上进一步进行二次开发,最后再引进到企业中去。同时我们还要调整技术引进的结构,引进目的要从直接使用为主转向消化创新;引进方式从单纯进口生产线向重视引进软技术和必要的关键设备转变。

5.积极鼓励和扶持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目前河北省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严重的政策支持完善、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等具体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以法律形式把相关政策、措施固定下来,从而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制化。二是成立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监督并落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以促进技术创新的高效运作。三是政府应重点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在融资、财政、税收等方面,从而增强其创新和竞争能力。四是加快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科研合作,实现产学研的战略联盟,提升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并为中小企业培养、输送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蓉,吴园一.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研究[J].全国商情,2010,(10):42-43.

[2] 吴二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协整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1-65.

[3] 谷建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11).

[4]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技术创新机制范文第6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上平均每十年翻一番,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辉煌的经济奇迹背后却是能源的大量消耗,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高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成为目前世界第二大CO2排放国,中国主要以能源拉动的经济增长呈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等特征[1]。当前中国提倡科学发展观是被实践证明的确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纵观当今时代经济增长的主题是提倡生态经济,生态经济从某种意义上等同于低碳经济,是基于一国或地区的技术创新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优化能源利用的结构,最终达到减少温室气体(CO2等)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这是科学的经济增长观,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重要性。目前人类生存的空间状态主要表现之一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这种变暖趋势的危害后果相当严重,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的环境空间,这在相当多的经济实验和经验研究中已经得到检验。经济哲学强调逻辑的一致性与理论应用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这样一种科学的经济增长哲学,表明生态经济符合人类生态系统循环规律。科学发展观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态哲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2]。经济研究和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是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实质是经济长期的稳定和理性的增长,这种理性通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增长得到体现。

从经济增长的未来道路来说必然要从以人类自我欲望为中心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以整体生态系统为中心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转变。只有这样的增长才是科学的增长理念,因为科学的增长从经济哲学意义上说也是建立在生态科学技术创新、生态伦理学进步与经济低碳增长模式的和谐与统一之上。

2能源利用循环系统与经济可持续增长战略能源作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被喻为经济增长的“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人类目前利用的能源分类来看,当前世界对能源的依赖主要还是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如果没有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那么这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将是极大的挑战。目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与经济增长快速所表现的矛盾已经相当严峻。结构问题,还是结构所造成的后果更重要?为了分析这种后果,有学者以罗默的“增长阻力”作为分析框架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分析能源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阻力效应,结果发现能源禀赋对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阻力各不相同[4],这种不同造成的后果主要有两个:一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而且这种差距将越来越大;二是由于这种阻力的存在影响能源的利用效率,不利于能源技术的创新与扩散,造成的后果将是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资源禀赋不同必然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一种非行为性阻力,在考虑生态平衡与供需平衡的问题,从战略的高度引导能源技术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协同机制相当重要,这种协同机制可用相关的变量来衡量并得出相应的协同系数,作为能源战略实施的绩效评价,具体原理可参考图1的区域能源战略的协同机制作用路径[5]。3能源技术创新与经济理性增长的框架变量理论和实证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本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性增长视角提出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系统框架,创新能源经济增长的理念。构建的研究框架就是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型,应用到能源技术创新中去就是能源经济理性增长的方向。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理清能源经济增长系统框架内核心变量的作用机理,从而找寻相对应的制度设计与治理措施以利于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84研究表明当前中国能源结构矛盾根本在于资源禀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资源禀赋约束下能耗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和经济增长对油、气的需求不断上升。这种矛盾所造成的结果已在近年来煤炭过剩开采所激化安全事故、油价的不断上升和全球气候加剧变暖的趋势中得到显示。尽管这种趋势造成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深化检验,但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增长方式。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唯一出路是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减小煤炭比重,加大油、气比重,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以达到实现能源供求平衡、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利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但是能源替代效应实质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能造成更大的生态系统破坏,因此这种能源的替代所形成的能源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可能是有利的,但并不符合科学的经济增长理念。这是否是最优的实现的经济增长路径也值得讨论。

中国能源生产利用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指向受政府调控明显,煤炭产业为主的生产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3],如果能源结构得不到根本改变,那么路径依赖一旦锁定,产生的马太效应将是加倍的后果。于是,我们要问,能源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是否仅仅是能源产业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图2研究框架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具体的概念框架与变量如图2所示,框架内的核心变量地区生产总值、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电耗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电力消费量作为基础变量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GDP电耗。为了使能源可持续增长系统能够良好运行,这些核心的内生变量必须存在协整的关系,如果这个循环的系统之间重要变量偏离了协整,必须加以修正,使之良好运行。同时,也要研究变量间的具体机制,找到它们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以利于系统的优化。84研究表明当前中国能源结构矛盾根本在于资源禀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资源禀赋约束下能耗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和经济增长对油、气的需求不断上升。这种矛盾所造成的结果已在近年来煤炭过剩开采所激化安全事故、油价的不断上升和全球气候加剧变暖的趋势中得到显示。尽管这种趋势造成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深化检验,但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增长方式。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唯一出路是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减小煤炭比重,加大油、气比重,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以达到实现能源供求平衡、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利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但是能源替代效应实质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能造成更大的生态系统破坏,因此这种能源的替代所形成的能源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可能是有利的,但并不符合科学的经济增长理念。

这是否是最优的实现的经济增长路径也值得讨论。中国能源生产利用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指向受政府调控明显,煤炭产业为主的生产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3],如果能源结构得不到根本改变,那么路径依赖一旦锁定,产生的马太效应将是加倍的后果。于是,我们要问,能源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是否仅仅是能源产业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图2研究框架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具体的概念框架与变量如图2所示,框架内的核心变量地区生产总值、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电耗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电力消费量作为基础变量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GDP电耗。为了使能源可持续增长系统能够良好运行,这些核心的内生变量必须存在协整的关系,如果这个循环的系统之间重要变量偏离了协整,必须加以修正,使之良好运行。同时,也要研究变量间的具体机制,找到它们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以利于系统的优化。研究框架的主要目的有以下方面:一是找到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二是检验它们在一定时期内相互之间是否存稳定的均衡或协整关系;三是能源经济增长的过程是不是符合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变量之间是否形成优化的能源经济系统;四是通过理清这些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从而实施符合能源产业可持续增长的制度设计与治理政策。

4能源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中国目前正处在重要经济与政治体制转型时期,一个重要的表现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资源禀赋、制度条件、能源利用技术水平也是极大不同。总体来看,中国能源利用总效率并不高,也就是能源技术的水平有待进一步创新,如表1所示(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经整理得出)。鉴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借鉴某些能源资源禀赋较好同时经济增长比较快的区域的经验做法尤为重要,东部经济增长较快和资源禀赋较好的区域是可以优先作为经验研究的对象,利用区域能源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涓滴效应,完善相应的技术信息流渠道,以利于借鉴和模仿,拓展能源技术创新与新经济增长的研究领域,创新新经济增长的理念,丰富能源经济可持续增长理论,服务人类的整体财富的增长。生态经济是时展的主流,技术创新是核心力量。同时必须立足具体国情,加强信息和技术交流,改善与其他国家政府和组织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借鉴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能源利用的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表明生态经济是必然趋势[6~7]。生态经济发展一方面受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政治制度、民主观念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生态经济发展需参与全球范围的国际合作和借鉴创新。中国能源消费水平高和能源效率水平低是两个主要制约经济理性增长的最大挑战。如图3所示[8],能源经济系统表现在能源经过非能源产业部门的转化成为家庭消费,产生的污染治理和废物回收和废弃物回收部门都产生5结语综合前面分析,理性经济增长系统需要兼顾能源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费结构及相互之间的协同效应。能源技术创新实质利于可持续增长系统,目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表现为能源消费结构问题及其产生的经济行为后果。

它们之间的良好协同机制是经济增长和生态平衡的重要保证,必须综合研究。由于前面的分析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能源利用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差别较大,从另一个角度看有必要对经济增长和政治体制改革比较好的区域进行研究,然后通过技术和经验的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区域的能源技术创新与筑物和构筑物的空间定位数据、属性数据、分布特征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配置和过程,解决复杂的城市资源规划、配置、利用与保护,以及城市政府的资源决策和管理问题。从技术特征来看,城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其操作对象是城市资源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既包括城市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也包括这些资源属性特征。从功能上看,城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得到常规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统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实现城市资源空间分布及其演化过程的模拟和预测。

总之,城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城市资源数据处理为内容,以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为城市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城市居民提供决策、咨询、管理服务的人机系统[12]。实现城市资源管理信息化,就是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基于Internet的开放式的城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将城市的物质、文化、人力资源数据存储于信息系统,并能在系统中实时上传或下载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文件,实时传播城市管理的各类信息;使城市管理者及时了解舆情民意,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使城市民众有畅通的反馈信息和表达心声的渠道,以便得到更有效的服务。

技术创新机制范文第7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上平均每十年翻一番,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辉煌的经济奇迹背后却是能源的大量消耗,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高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成为目前世界第二大CO2排放国,中国主要以能源拉动的经济增长呈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等特征[1]。当前中国提倡科学发展观是被实践证明的确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纵观当今时代经济增长的主题是提倡生态经济,生态经济从某种意义上等同于低碳经济,是基于一国或地区的技术创新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优化能源利用的结构,最终达到减少温室气体(CO2等)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这是科学的经济增长观,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重要性。目前人类生存的空间状态主要表现之一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这种变暖趋势的危害后果相当严重,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的环境空间,这在相当多的经济实验和经验研究中已经得到检验。经济哲学强调逻辑的一致性与理论应用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这样一种科学的经济增长哲学,表明生态经济符合人类生态系统循环规律。科学发展观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态哲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2]。经济研究和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是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实质是经济长期的稳定和理性的增长,这种理性通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增长得到体现。

从经济增长的未来道路来说必然要从以人类自我欲望为中心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以整体生态系统为中心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转变。只有这样的增长才是科学的增长理念,因为科学的增长从经济哲学意义上说也是建立在生态科学技术创新、生态伦理学进步与经济低碳增长模式的和谐与统一之上。

2能源利用循环系统与经济可持续增长战略能源作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被喻为经济增长的“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人类目前利用的能源分类来看,当前世界对能源的依赖主要还是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如果没有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那么这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将是极大的挑战。目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与经济增长快速所表现的矛盾已经相当严峻。结构问题,还是结构所造成的后果更重要?为了分析这种后果,有学者以罗默的“增长阻力”作为分析框架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分析能源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阻力效应,结果发现能源禀赋对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阻力各不相同[4],这种不同造成的后果主要有两个:一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而且这种差距将越来越大;二是由于这种阻力的存在影响能源的利用效率,不利于能源技术的创新与扩散,造成的后果将是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资源禀赋不同必然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一种非行为性阻力,在考虑生态平衡与供需平衡的问题,从战略的高度引导能源技术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协同机制相当重要,这种协同机制可用相关的变量来衡量并得出相应的协同系数,作为能源战略实施的绩效评价,具体原理可参考图1的区域能源战略的协同机制作用路径[5]。3能源技术创新与经济理性增长的框架变量理论和实证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本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性增长视角提出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系统框架,创新能源经济增长的理念。构建的研究框架就是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型,应用到能源技术创新中去就是能源经济理性增长的方向。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理清能源经济增长系统框架内核心变量的作用机理,从而找寻相对应的制度设计与治理措施以利于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84研究表明当前中国能源结构矛盾根本在于资源禀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资源禀赋约束下能耗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和经济增长对油、气的需求不断上升。这种矛盾所造成的结果已在近年来煤炭过剩开采所激化安全事故、油价的不断上升和全球气候加剧变暖的趋势中得到显示。尽管这种趋势造成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深化检验,但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增长方式。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唯一出路是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减小煤炭比重,加大油、气比重,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以达到实现能源供求平衡、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利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但是能源替代效应实质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能造成更大的生态系统破坏,因此这种能源的替代所形成的能源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可能是有利的,但并不符合科学的经济增长理念。这是否是最优的实现的经济增长路径也值得讨论。

中国能源生产利用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指向受政府调控明显,煤炭产业为主的生产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3],如果能源结构得不到根本改变,那么路径依赖一旦锁定,产生的马太效应将是加倍的后果。于是,我们要问,能源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是否仅仅是能源产业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图2研究框架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具体的概念框架与变量如图2所示,框架内的核心变量地区生产总值、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电耗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电力消费量作为基础变量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GDP电耗。为了使能源可持续增长系统能够良好运行,这些核心的内生变量必须存在协整的关系,如果这个循环的系统之间重要变量偏离了协整,必须加以修正,使之良好运行。同时,也要研究变量间的具体机制,找到它们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以利于系统的优化。84研究表明当前中国能源结构矛盾根本在于资源禀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资源禀赋约束下能耗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和经济增长对油、气的需求不断上升。这种矛盾所造成的结果已在近年来煤炭过剩开采所激化安全事故、油价的不断上升和全球气候加剧变暖的趋势中得到显示。尽管这种趋势造成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深化检验,但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增长方式。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唯一出路是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减小煤炭比重,加大油、气比重,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以达到实现能源供求平衡、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利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但是能源替代效应实质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能造成更大的生态系统破坏,因此这种能源的替代所形成的能源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可能是有利的,但并不符合科学的经济增长理念。

这是否是最优的实现的经济增长路径也值得讨论。中国能源生产利用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指向受政府调控明显,煤炭产业为主的生产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3],如果能源结构得不到根本改变,那么路径依赖一旦锁定,产生的马太效应将是加倍的后果。于是,我们要问,能源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是否仅仅是能源产业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图2研究框架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具体的概念框架与变量如图2所示,框架内的核心变量地区生产总值、单位GDP能耗和 单位GDP电耗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电力消费量作为基础变量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GDP电耗。为了使能源可持续增长系统能够良好运行,这些核心的内生变量必须存在协整的关系,如果这个循环的系统之间重要变量偏离了协整,必须加以修正,使之良好运行。同时,也要研究变量间的具体机制,找到它们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以利于系统的优化。研究框架的主要目的有以下方面:一是找到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二是检验它们在一定时期内相互之间是否存稳定的均衡或协整关系;三是能源经济增长的过程是不是符合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变量之间是否形成优化的能源经济系统;四是通过理清这些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从而实施符合能源产业可持续增长的制度设计与治理政策。

4能源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中国目前正处在重要经济与政治体制转型时期,一个重要的表现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资源禀赋、制度条件、能源利用技术水平也是极大不同。总体来看,中国能源利用总效率并不高,也就是能源技术的水平有待进一步创新,如表1所示(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经整理得出)。鉴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借鉴某些能源资源禀赋较好同时经济增长比较快的区域的经验做法尤为重要,东部经济增长较快和资源禀赋较好的区域是可以优先作为经验研究的对象,利用区域能源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涓滴效应,完善相应的技术信息流渠道,以利于借鉴和模仿,拓展能源技术创新与新经济增长的研究领域,创新新经济增长的理念,丰富能源经济可持续增长理论,服务人类的整体财富的增长。生态经济是时展的主流,技术创新是核心力量。同时必须立足具体国情,加强信息和技术交流,改善与其他国家政府和组织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借鉴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能源利用的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表明生态经济是必然趋势[6~7]。生态经济发展一方面受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政治制度、民主观念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生态经济发展需参与全球范围的国际合作和借鉴创新。中国能源消费水平高和能源效率水平低是两个主要制约经济理性增长的最大挑战。如图3所示[8],能源经济系统表现在能源经过非能源产业部门的转化成为家庭消费,产生的污染治理和废物回收和废弃物回收部门都产生5结语综合前面分析,理性经济增长系统需要兼顾能源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费结构及相互之间的协同效应。能源技术创新实质利于可持续增长系统,目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表现为能源消费结构问题及其产生的经济行为后果。

它们之间的良好协同机制是经济增长和生态平衡的重要保证,必须综合研究。由于前面的分析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能源利用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差别较大,从另一个角度看有必要对经济增长和政治体制改革比较好的区域进行研究,然后通过技术和经验的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区域的能源技术创新与筑物和构筑物的空间定位数据、属性数据、分布特征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配置和过程,解决复杂的城市资源规划、配置、利用与保护,以及城市政府的资源决策和管理问题。从技术特征来看,城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其操作对象是城市资源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既包括城市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也包括这些资源属性特征。从功能上看,城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得到常规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统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实现城市资源空间分布及其演化过程的模拟和预测。

总之,城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城市资源数据处理为内容,以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为城市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城市居民提供决策、咨询、管理服务的人机系统[12]。实现城市资源管理信息化,就是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基于Internet的开放式的城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将城市的物质、文化、人力资源数据存储于信息系统,并能在系统中实时上传或下载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文件,实时传播城市管理的各类信息;使城市管理者及时了解舆情民意,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使城市民众有畅通的反馈信息和表达心声的渠道,以便得到更有效的服务。

技术创新机制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5-0044-02

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或技术模拟而言的一种发明运动,是指通过内部的技术突破,解脱企业因技术引进、技术模拟对外部技术的依附,掌握企业产品核心技术的所有权,其核心精神就在于通过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自。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证明,技术创新是是经济持久发展的基础动力。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尽管在改革开放30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从总体上看,依然处于有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窘境。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着发达国家产品技术与价格的双重重压,惟有取得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

1 企业创新机制的内涵

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创新的决策机制、组织构架、激励机制、研究与开发机制和企业文化共同构成了企业创新机制体系,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要素,具体要素结构如图1。

1)决策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指挥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指挥棒”;

2)技术创新组织构架是企业技术研发、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基本载体。高效的组织结构可以优化配置有限的技术创新资源,实现企业技术研发、管理部门各项职能界面的交流和整合,实现企业内部信息链的畅通,提高企业内部学习型组织建设水平,员工间的隐性知识交流质量和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改善;

3)激励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的关键,是持续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

4)R&D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系统,技术创新项目的审批、过程监控及成果鉴定都隶属于这一环节;

5)企业文化体系是支持技术创新的“软件”系统。企业文化通过导向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着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要比技术水平、经济资源及组织结构、革新和时机选择等重要的多”。

2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技术创新层面始终存在有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创新起点低等问题,资金投入匮乏、基础研究薄弱等是其一方面的原因,但归根溯源,其本质问题还在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运行机制的滞后[3]。正如经济学家Annalee saxenian 在《硅谷优势》中所提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因……在于它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否有助于专业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而当前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却与上述要求相去甚远,问题较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企业技术创新缺少长远的战略定位,短期研究行为严重,立项课题偏向于“短平快”的小型项目,回避高层次的理论研究,致使“低水平、高成功率”的研究项目大量铺开,技术成果简单重复、市场价值低下;

2)企业内部缺少民主气氛,技术人员对于课题的立项审批发言权少;

3)企业科技队伍建设上忽视了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导致技术创新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4)产学研合作多采用临时的课题制的合作方式,缺乏长远的战略合作机制,阻碍了技术链的持续更新和深入研究。

3对提高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1)明确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定位。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进行技术创新的战略定位,即合理引入先进技术装备,在消化现有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技术发展道路方面,要立足技术创新现状,走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发展道路,“有所为、有所不为”,少数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在优势技术领域中坚持自主创新,牢牢把握核心技术;相对劣势的领域可选择模仿创新,追踪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合理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上改进、再创新,融入企业技术链条中;

2)健全技术创新项目审核机制。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要切切实实地解决好管理体制、企业文化等问题,要把权力下放到集体决策部门,建议由技术人员、生产一线人员和相应管理层选举出技术创新委员会,定期审议立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确保技术创新项目符合企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技术革新方向;

3)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营造学术交流氛围。企业要提高技术创新的高度,就必须以国际化的视野拓展创新思路,加强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多的成长机会,要有计划地选派相关专业科研骨干到行业相关研究所进修培训,积极开展与高校、企业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活跃学术气氛,通过科技带头人报告会、现场试验分析、课题研究讨论等形式,为各类人才开阔眼界、提升能力搭建平台,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4)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合作创新力度。要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之间的合作力度,建立持久高效的科研合作机制,在高、精、尖技术研究领域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确保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更新、不断进步,始终站在产业核心技术发展的前沿。

当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进步是按照从弱到强的阶段性演化路径逐步实现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也总是由低级向高级提升的,要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要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创新思路、拓展研究、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才能实现我国的国企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勇星,屠文娟,杨晶照.基于技术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及其演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4):83-89.

[2]林春培,张振刚,田帅.基于企业技术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相互匹配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J].中国科技论坛,2009(9):47-51.

[3]许庆瑞.研究、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研究动向[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9-92.

[4]李磊,刘继.基于耦合模型的新疆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4):44-49.

技术创新机制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态伦理;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价值观

在传统技术创新的影响下,企业只是单纯的追求经济上的利益,忽视企业行为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利用大量的新技术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从而造成了自然资源,如森林、荒地、湖泊、沼泽、海岸、矿产等的不断减少,也造成了日益加剧的物种灭绝、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生态灾难。绿色技术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运用,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创新理论和实践研究上的新视点。绿色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生态化的技术生存,即实现绿色的价值观、文明观的回归。

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的优劣分析

(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1、 政府角度。政府在绿色技术创新中占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通过制定法律政策和发展计划宏观引导绿色技术开发,主要从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与监督上深入研究;强调经济手段的运用,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用来保障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排污税、燃料税和污染产品税;强调政府资金投入的倾斜,如对企业和相应科研机构的直接拨款、信贷优惠、政府购买企业绿色技术产品等。

2、企业角度。主要强调市场利润的驱动,通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品的生产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倾向,从而获得巨大的利润,并支持企业不断深入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品的生产供应。

3、科研机构角度。形成了多层次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调科研机构与政府发展规划的协调,透析政府的环境发展战略目标;强调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在企业苦于技术匮乏的时候,科研机构可以与企业联合,既能解决经费问题,又可为企业攻克绿色技术的难题;强调科研机构的国际合作与对话,充分引进与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成果。

(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的优劣分析

政府机制在绿色技术创新机制中起主导作用,引导着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为绿色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是法律手段。法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最重要、最有效的外部强制力量,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政策,为若干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制定实施细则,使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良好的制度环境,编制环境科技发展计划,推动建立国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二是经济手段。通过计划、立法等手段能让企业利用环境时付出相应的经济代价,提高企业的生态意识。把超标收费改为排污收费,开征环境资源税,将污染环境的成本内在化,对采用绿色技术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等。三是资金投入。政府的投资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政府远离市场,由政府直接组织和推进技术创新,很难有效利用技术创新与市场之间的反馈回路,也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对技术创新进行适时调整。市场的需求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如何有效地引导与增加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关系到绿色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目前机制强调市场利润的驱动,通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品的生产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倾向,从而获得巨大的利润,并支持企业不断深入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品的生产供应。科研机构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这种独立经济效益对自身的制约可以激励科研机构走向市场。但是同时,科研机构又必须考虑政府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所以,科研机构在透彻分析了政府的环境发展战略目标之后,可以与企业联手合作,一起开发绿色技术创新项目。

(三)基于生态伦理的企业绿色创新机制的提出

从目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论从现行机制的哪个方面出发,优或劣,其约束都是来自外部约束,是一种外部行为,一种强迫的行为,它缺乏一种内部的约束,当这种外部约束手段减弱或不完善时,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动力就会减弱或丧失。而绿色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强调其科技价值和经济价值,更主要的是把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将维持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作为追求的价值目标,所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更需要内部的约束――生态伦理思想,让企业从自身出发,自觉、主动地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二、基于生态伦理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的构建

(一)基于生态伦理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内部机制的构建

生态伦理观就是把协调人与人关系上的伦理道德规范拓展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理性角度去维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伦理观指导着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处理好企业与外部生态环境的关系,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树立企业的生态伦理观,首先,要认识到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认识。其次,应对员工进行绿色教育,加大绿色创新和生态伦理思想的宣传力度,使员工认识到绿色技术创新的实施关系到企业自身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觉地树立、维护企业的“绿色”形象。再次,通过实施有效的生态管理,不仅可以促使单个企业的生态化转变,还可由点及面、推广普及,引起宏观经济环境及整个社会风尚的生态化转变。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在企业当中实行创新行为的是人,人是理性的,如果可以让进行技术创新的人,本身就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意识到生态利益相对于当前的经济利益更为重要的时候,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在进行技术创新的时候就会把生态伦理的因素考虑在内。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培育者和倡导者,是决定企业文化价值观发展方向的主导力量,对企业生态伦理的建设起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企业家必须具备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只有企业家在企业创办初期就树立生态伦理价值观,认同这种观念,增加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并在自己的日常行为及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贯彻这一观念,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才能成为一种可能。生态伦理必须回归到企业当中,结合其生产经营管理,由纯粹的经济型管理向生态型管理转变,势在必行。实践表明,中国企业微观生态经济管理薄弱是造成绿色技术创新开展不力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建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要求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建立一种能够取得社会、生态、经济与人的发展综合效益目标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为中心,调整变革企业内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要创建生态企业文化,这就是生态管理。企业在管理的对象、目标、任务、职能等方面都应体现出生态与经济的两重性,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还要遵循生态规律的要求,自觉协调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

(二)基于生态伦理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外部机制的构建

1、政府宏观调控体制的生态化。生态经济型宏观调控体制是国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局的驾驭,其基本要求是国家为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一致,以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为导向,以生态经济法律、法规为保障手段调节、干预和控制体系。政府利用这一调控体系,可以矫正企业生产的负外部效应,形成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就绿色技术创新层面上讲,国家的生态经济型宏观体制要体现国家对绿色技术创新项目的支持,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要有所倾斜。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健康发展相统一的产业结构、生产结构、能源结构、技术结构和消费结构;淘汰存在严重污染的产品和工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政府的宏观政策不仅要考虑社会全局、整体和长远的利益目标,还要考虑到制约全局、长远利益的生态平衡问题,中央或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时候要加大生态平衡因素的权重,这样资源才能向有利生态环境建设领域流动。

2、建立符合生态平衡要求的法律制度。现行科技法律制度主要以传统人类中心思想为指导,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经济至上性,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中国现行科技管理的法律制度对科学技术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考虑不够,缺少前瞻性和预警性。在中国生态法律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在现有的科技立法中导入生态理念,科技立法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科学技术发明、应用和推广的标准,考虑其环境效益、生态标准;健全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法律制度,使耗费自然环境对社会产生的成本能够计入产品成本中,充分反映自然资源与环境价值;健全促进和引导生态消费的法律制度,提高绿色技术的市场竞争力,以利于绿色技术的推广。建立生态平衡的法律制度,要明确各种造成生态破坏后果的经济行为的法律责任,明确企业应该承担的生态责任,提高企业在经营创新决策过程中的生态平衡目标选择权重。

3、建立绿色生态消费伦理观。绿色消费是以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的增加来换取物质需求数量的降低的体现,当前大量绿色消费者的涌现就是对这一规律正确性的很好例证。“调查表明89%的美国公民对其购买产品的环境影响十分关心,大约有78%的人愿为购买绿色产品多支付5%的费用。在荷兰,大约70%的人在购物时会选择有绿色标志的产品”。根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71.3%的人认为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对改善环境状况有益处,53.8%的人愿意使用绿色产品,37.9%的人表明购买过绿色产品。绿色消费需求是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动因和最终目标,它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发展方向。没有大量绿色消费者的有力支撑,生态化技术创新就无法实现。因此,树立消费者环保意识,提高消费者素质,规范和培育绿色市场,是促使企业走生态化技术创新之路的强有力的措施。

4、建立科研机构生态伦理观。科研机构是独立于企业的,主要从事基础科学技术研究的机构,为国家与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科学技术支持,这些基础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特别是没有太大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由此,有必要构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价值观氛围,促进科研机构加大对绿色基础生态技术的研发,加大对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上的支持。为此,国家或地方政府要从宏观上指导各类科研机构的科研方向,如制定相关绿色产业发展政策,保证科研机构科学研究的生态化,加大对绿色基础技术的开发;加强科研机构内科技创新人员的生态价值观教育,使其认识到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自觉地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特别是精神方面的激励,强调科研人员的人生价值、社会生态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俞国平.试析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障碍[J].生态经济,2001(12).

2、彭福扬,王胜.以绿色消费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J].求索,2005(2).

3、李鸿燕.浅析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的构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德)赫尔穆特・施密特著;柴方国译.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6).

6、吴礼民.略论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4).

7、李艳芝,孟庆伟.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几条途径[J].科学管理研究,2001(6).

技术创新机制范文第10篇

一、流行特点

玉米小斑病一般要经历始发期、普发期、盛发期3个时期。玉米小斑病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月中旬到8月下旬,特别是雨日多,雨量大,光照时数少时易流行。很多研究都表明,遮阴和潮湿条件有利于发病,玉米小斑病的最初发病部位是在植株的下部叶片,然后逐渐向上扩展。病株残体内的菌丝绝大部分都可以存活到第2年。病原菌也通过形成分生孢子,来年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借气流或尘土传播到田间玉米的叶片上,在60~72小时内可完成一个侵染循环,一个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二、发病原因分析

玉米小斑病流行主要与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相关,目前在生产上推广的高产品种还没有发现完全对该病免疫的。7月中旬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多雨季节,水分充足、温湿较高,玉米地残留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开始活化侵染正常植株,玉米小斑病病情迅速扩展,容易在一些低洼积水、种植密度过大的地块暴发。

三、综合防治技术

1.化学防治。当玉米小斑病暴发后,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施用化学农药。近年来,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相关杀菌剂得到了能有效防治小斑病的化学农药,如7.5%欧宝、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25%咪鲜胺等。但由于化学药剂没有选择性,有可能作用于有益微生物,污染环境,人们正在研究能替代化学药物的生物杀菌剂。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能有效地控制病原微生物和害虫,污染少,成本低,是人们提倡的防治方法。也是科研人员感兴趣的课题。

(1)生物杀菌剂。植物体以及微生物的抗菌化合物是它们自身产生的多种具有抗菌能力的次生代谢产物,其数量已超过40万种。分离纯化枯草芽孢杆菌B47菌株抗菌物质,其中,对玉米大小斑病菌和各种香蕉叶斑病菌的拮抗作用强。长根金钱菌能很好地拮抗玉米小斑病菌,其效果比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的抑制作用强。研究发现,稀释9.8倍的20%生物农药草酸青霉水剂对玉米小斑病田间防治效果高达88.4%。优于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此外还可充分利用微生物发酵液和中药材的提取液防治玉米小斑病。(2)生物激发子。激发子是植物抗病生理过程中诱发植物产生植物抗毒素和引起植物过敏反应的因子。内生放线菌MT14和MT17对玉米小斑病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均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处理植株,发现植株与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显著增强。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预处理叶片,经预处理叶片的病斑面积远小于对照,差异极显著,并且经预处理的样本内与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显著增强。(3)生物促营养吸收剂。玉米苗期的发病等级与地上部磷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磷营养的改善是降低小斑病发病率的原因之一。在供磷不足时,2个玉米基因型小斑病发病率均最高,接种DE真菌对其小斑病的抗性影响不显著。接种DE真菌能够提高玉米对小斑病的抗性,其机理与改善磷营养状况有关。

3.物理防治。用低频电流处理玉米种子防治玉米小斑病的防效可达58.4%,与化学农药多菌灵、代森锰锌处理近似。电处理后,玉米植株性状改进,如植株增高、鲜叶增多、千粒重增加等,从而达到增产目的。因此,低频电流处理种子防治玉米小斑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防治措施。

4.农业防治。(1)选择抗性品种。品种的易感性是小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小斑病菌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品种审定时,需要严把抗病关,地方种子管理部门在推广种子时注意品种多样化。(2)适期早播。适期盖膜早播,避过抽穗灌浆期多雨季节。有利于玉米避病。(3)育苗移栽。这样可以炼苗,增强苗的抗病能力。(4)在肥力不足的地区慎用易感品种,并注意增施基肥。(5)合理套种。一些地区可与花生、大豆等作物套种。利于通风透光,降低行间湿度,能有效预防小斑病。

四、结语

上一篇:法制档案范文 下一篇:经济管理基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