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才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9 00:21:12

技术人才论文

技术人才论文篇1

著名人力资源专家王通讯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人才结构,但人才结构对产业结构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从"潜人才"到"显人才",需要一个脱颖期。要抓住人才创新的火花,坚持不懈地培养。自从我国制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之后,创新型人才便成为新时期的领军人物,尤其是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引航作用不可替代。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不可低估。随着世界经济的升级和发展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将人才培养确定为国家战略,依靠人才全力打造国家的"软实力"。从传统的单一操作技能向高科技含量、复合技能转变,要求大学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一)一般职业能力

所谓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学习能力、文字及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等。另外,任何一个行业的工作都具有社会性,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也都必不可少。

(二)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通常是指一个社会人在进行工作时所必备的"关键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四点:

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对数学、测量方法、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操作运用能力。

2.方法能力,包括收集和筛选信息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能力、独立决策与实施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社会评价的承受力。

3.社会能力,是指团队协作能力、交往与沟通能力。

4.个人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等。

二、外语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了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中国进一步实施了"走出去"的战略。同时,国外投资和企业也不断涌入中国寻找发展机会。一方面,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新格局,客观上为外语专业毕业生创造了就业岗位和机遇。另一方面,这种形势也对外语专业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外语专业大学生应该努力获得以下几种能力。

(一)外语能力

外语能力是外语专业毕业生从事涉外特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是支持他们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是非外语专业毕业生所没有的能力。外语专业学习周期长,见效慢,要形成外语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所以,尽管非外语专业出身的人也能掌握一门外语的一般表达,但进入专业领域工作,就需要准确而得体的表述,非外语专业人员无法从容应对。例如,同样是处理服务外包领域的信息,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只能处理与技术有关的部分工作,而日语专业毕业生则能经过技术培训和指导做对日软件测试、客服等准确的业务信息处理工作。

(二)创新能力

外语专业毕业生从事的特定岗位工作不是只要外语优秀就能干好。虽然除了非常尖端的高科技等领域,一般行业大多都有外语专业毕业生可以做的工作,但是要长期在某一岗位工作,没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是无法真正胜任的,更谈不上发展。

(三)学习能力

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基本上都是跨界的工作,只有具备了快速学习、迅速更新知识、迅速迁移所学知识到新的工作领域的能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突飞猛进的行业、科技的进步。

三、外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第一课堂重点培养专业技能,是职场上直接表现出来的显性技能,而职场上需要的综合基础能力不是只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些岗位的职业能力,而是普适所有职业的一般基础职业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仅靠课堂学习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在第二课堂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历练,潜移默化培养。在具体职业活动中,随时随地需要综合职业能力支撑专业能力的发挥,这样才能完成复杂而具体的工作。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模式最好的设计就是模拟职场活动。

(二)第二课堂的设计

1.结合专业特点通过组织外文歌曲比赛、外语演讲比赛、外语作文比赛、外语书法比赛、外语知识大赛、影视配音、外文辩论大赛、翻译比赛等专业比赛和举办外语文化节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2.紧贴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外国社会文化、风土人情资料,组成不同的外语兴趣活动小组,制作、展示课件或短片;参与外语教师的学术讲座和学术研究;参加外语角活动,与外教直接沟通交流;参加诸如模拟联合国、达沃斯、商务谈判等工作情景的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展学习半径,丰富学习内容,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3.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第二课堂活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1)按语言基础和能力分组可以打破学年组限制,重点关注语言基础和语言能力来进行分组。不同年级混同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如真实公司一样,如何与新人和比自己先入公司的前辈打交道;语言能力相当的学生在一组做相同的活动,可以提高活动效果,达到预期目的。每期活动目标也要随着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不然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和动力。

(2)尊重学生个人意愿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点,老师不可以为了活动的目的而刻意安排学生参加哪类活动,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活动兴趣,适得其反,达不到活动的目的。

(3)结合职业走向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能力,活动项目从策划设计、角色分工到组织协调、活动安排、跟踪、结果总结都要师生共同参与。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总结点评,专家组评议,并当场反馈给学生。

四、第二课堂活动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可以完成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完整塑造。首先需要学生们积极参与,既要合理分工又要通力合作。这个过程着重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计划性以及系统思考能力、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集体攻关获得,教师只需适时给以引导。学生没有依赖,就会变得主动,这就实现了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寻求知识方向的转变,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同步提升。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拓展和强化了专业知识,更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促使其内在潜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有效发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外语文化节活动,自己解决演出服装、创作剧本、音响设备、场地、舞台设计和布置、模拟资料的编排、角色的分工、课件的制作、现场录制、后期制作等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些活动,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协调沟通配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与职场活动很相似,能有效地提升进入职场后解决各种难题必需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外语专业基本功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五、结语

社会变化愈来愈快,为了生存和发展,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换职业和岗位,专业未必能支持每个人一辈子。但是通过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诸如此类的职业能力可以支撑每一个大学生坚实地走好人生第一步,从容过好一生。改变教育观,重视第二课堂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精心设计组织好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是我们每一个高校教师都该认真思考、学习的课题。尤其是外语专业的教师,再也不能只抱着教材或依赖课件,照本宣科地忙于第一课堂的传统教学,只教语言知识,不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了。要拿出精力研究学生毕业后需要哪些综合知识和能力,下大功夫组织学生实实在在地开展好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有效融合第一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技术人才论文篇2

确立以“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导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依据针对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基本定位,中原工学院就优化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做了多方面的探究,主要可归纳为“国外相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国内建筑学院校经验的推广”和“主要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国外相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

我国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但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既有经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的培养方法: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一般学制三年,学生毕业时既能获得学士学位证书,又可获得专业技能证书。德国的这类学校通常规模不大,开设的专业也不多,但各有特色。这类学校的学生既有从普通中学录取的,也有从中职学校录取的,有工作经验的人也同样享有入学资格。这类大学有将近一半的教师都是“双师型”的,学校在招聘教师时,除了有学历、学位方面的规定外,还要求教师具有某项专业技能的资格证书。他们的教师除了在校教书外,同时还是各大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这些来自企业最前线的教师们能够把工作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问题带入到学校的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二)国内建筑学院校经验的推广国内一些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正在积极向“应用技术型”方向转变,并取得了成果。

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高校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向“应用技术型”方向转型,关键是让学生学到真才实学,毕业后能有更好的工作。建筑学专业的相关学校也可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的思路来实现学生更好地就业。这方面的代表是河南省驻马店市的黄淮学院,黄淮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主动融入驻马店市的区域产业发展,其建筑学专业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毕业论文多数为设计作品。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搭建了实习实训、协同创新、社会服务、创新创意创业教育等4个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在学生的应用技术型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探索的经验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2.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

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与建筑设计行业相关的工作。近年来,由于许多院校竞相开设建筑学专业,再加上我国的建设市场逐渐平稳,建筑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尽可能地拓宽就业面也是优化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应该考虑的问题。根据一些院校的经验,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加强学生模型制作及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从而使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可以去模型制作公司工作,也可以到专业公司从事方案草图、建筑效果图与漫游动画制作的工作,通过对建筑学相关领域实践项目的培养,促进毕业生就业面的多元化。

3.专业教育应与执业注册建筑师制度相结合

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行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也就是说,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注册建筑师考试的相关要求也为建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优化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注册建筑师的基本训练,教学内容与注册建筑师的教育科目、内容对接,增加各工种的专业知识,注重技能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为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和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设计院”为代表的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进入建筑设计院和事务所等设计单位工作。一般的设计工作,通常包括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在如今高度商业化的设计行业,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大多都有明确的人员分工。而传统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往往侧重于学生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忽视和削弱施工图及相关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适当加强学生施工图设计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拓宽知识面,这是对设计单位专业人士的首要建议。其次,当前的设计工作中计算机已经成为建筑师非常重要的工具,建筑设计院或者事务所已经不再有“描图员”这一岗位,建筑师们也很少再用丁字尺和三角板绘图设计了。未来计算机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随着新的建筑概念和设计方式的产生及转化,建筑业从业人员需要学习更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建筑学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在培养手绘基本功的同时,加强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是对建筑学专业的基本要求。

二、合理设计,构建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导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措施

(一)优化“建筑设计”课程的编排计划

建筑学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长期以来,建筑设计课程形成了一整套的教学手段和教学体系。但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学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加强学生应试能力(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和快速设计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课程的内容应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其他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应紧紧围绕建筑设计主干课的知识点展开教学,形成不同的课程系列。

(二)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力度

建立创新的培养方案体系建筑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侧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建筑师执业训练真正地落到实处。建立创新的培养方案体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学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可以在不降低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压缩理论课的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并以此为依据来合理、有效、适当地分配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具体的编排中,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行,从而体现理论课中有实践应用,实践课中有理论指导,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三)拓宽知识面

增加新领域技能的培养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学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增加学生施工图设计能力的培养,以适应设计院工作的需求,此外,还应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合起来,真正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应用技术型”为导向,优化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建筑技术层面的培养,引导学生把建筑当成一门务实的技术学科来学习,是建筑学这门传统专业永葆青春的法宝。

技术人才论文篇3

纵观各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发展方向虽然大致相同,但所采取的办法却大相径庭,且经济基础、技术能力不同的国家之间选择的方式南辕北辙,就连上层建筑一致的欧盟国家之间,在发展电子政务时也有不少差异。首先,这是因为,不同国家之间发展电子政务的时间点并不一致,而电子政务所依赖的信息技术却是不断发展的,新科技、新的互联网应用方式每时每刻都在涌现;其次,没有社情民意完全相同的国家,这也就决定了各国政府在发展电子政务时存在不同的考量,制定出不同的方案。因此,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时,也必须要考虑到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按照国内的经济实力与技术能力规划目标,要结合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困境

1.数字鸿沟

就目前来看,由于各国的经济基础与人口素质不同,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这种差距被现代公共管理学者称为“信息鸿沟”。这种“信息鸿沟”主要体现在互联网软硬件差距与民众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差距上。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信息鸿沟非常巨大。就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无论是网民数量还是光纤网络建设,都比20世纪进步许多,但距离欧美国家的硬件设施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举例来说,虽然我国的无线互联网早在本世纪初就上线使用,但直到2011年年底,我国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才刚刚完成城市地区的覆盖,反观美国,早已在2006完成了相关硬件建设工作,如今已经完成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LTE)覆盖。

2.人才不足

由于政府员工的工资较稳定,技术人员的福利水平不高,从而导致人才流失、人口流动性大等现象,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通常都会出现公共资源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西部贫困地区更为严重,工作条件与工资待遇较差都是导致信息技术人才工作积极性不高、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的主要原因。政府在维护电子政务上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难以在将电子政务外包之后还能保证政府的正常运行,加上如今仍然缺乏一个健全、有序的电子政务外包维护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同时,我国政府在电子政务运营上尚未建立一支专业性强、技术能力高的人才队伍,专门进行信息的管理、开发、分析等工作,以达到深入挖掘信息资源、增强信息技术开发能力与提高信息服务业综合实力的目的。

3.立法滞后

制度是一切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电子政务也不例外。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制定了不少的法律条文,但大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体系当中,不够系统。同时,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版权保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规定并不完善,也让电子政务缺乏稳定的建设基础。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加快立法进程,为电子政务的发展保驾护航。

4.门户网站建设悬殊

政府门户网站作为电子政务服务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展示自身形象、提供便民服务、加强公众监督的有效手段。[3]近年来,各地政府在中央号召下,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积极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部分政府虽然在表面上相应中央号召、建设电子政务,但在实际上却没有根据实际需求规划发展,也没有安排政府工作人员学习使用电子政务办公,导致过于超前的电子政务系统在耗费了大量资金后,却无太大的实用性。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一是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服务功能较差,仅仅作为一个单向的网络平台使用,缺乏与民众的沟通与互动,导致民众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认同感不高。二是在普及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推行操作复杂、维护难度较大、硬件要求高的电子政务系统,公务员在难以上手的情况下情愿沿用旧有的政务处理方式,实用性较差。

5.网络安全堪忧

由于电子政务本身所具有的公开性与开放性,政府内部的信息安全与公众获取信息的网络安全都是电子政务构建需要顾忌到的两个重要部分。信息的开发是无穷无尽的,与之伴随在信息发展过程中的病毒、黑客也会随之增多,政府对网络的维护工作也会越来越艰难。对互联网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主要有:黑客攻击、病毒侵入与信息泄露。由于境内外黑客攻击的频率越来越高,病毒更新越来越快,信息安全问题正成为当前阻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我国的信息技术虽然在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军事信息保护与卫星信息加密上却不落下风,这也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值得倚重的技术力量。

三、我国电子政务完善路径

我国目前的电子政务发展方式是建立在国内实际情况、群众切实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应对西方国家的成功事例加以分析,去粗取精,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发展途径。

1.加快电子基础配套建设

结合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可以得知,专业性强的复合型人才与相应的基础设备是电子政务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对此,政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快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政府要想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绩效,惟有“技术———行政”协同转变。[4]信息技术人才是电子政务发展的硬实力,这一点是各国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得到的经验。所以,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政治立场坚定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是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必要工作。就目前来看,一支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要在下列方面努力:一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基层政府工作者充分意识到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将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政务建设纲要普及到各基层政府中,并针对电子政务知识定期进行考核。二是要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国内大部分公务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尚处于计算机基本使用阶段,当然,这一水平勉强可以维持传统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但却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目标相距甚远。所以,各地政府应与专业计算机培训机构合作,定期为公务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同时鼓励青年公务员在本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内容。三是要大力招揽信息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维护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2)构建“宽带中国”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将互联网硬件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电子政务的基础。不过,由于我国通信网络起点比较低,要做好互联网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要做到下列两点:首先,在持续扩大我国互联网覆盖范围的同时,加快农村地区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做到全国范围的每0.5平方公里内有线/无线网络带宽达到12Mbps。同时,针对已经普及了3G网络的城市地区,应在光纤改造的基础上,试运行城市WIFI热点与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其次,我们要从城市3G网络建设时出现的问题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供未来工作参考。例如,我国在3G网络建设初期,大力推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网络,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该网络的运营商“中国移动”却在3G市场竞争中处境惨淡,其主要原因在于TD-SCDMA网络过慢的速度与终端厂商开发热情不高;反而在国际通用的另两种3G网络(联通的WSCDMA与电信的CDMA2000)覆盖、运营情况喜人。这说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目光不能被狭隘的民族情结所阻碍,而是要朝着“高精尖”的目标前进。(3)缩小“数字鸿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鸿沟,在公众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就目前国内的现实情况来说,与其将目标定在过于困难的赶超发达国家人均素质上,倒不如从国内做起,缩小我国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首先,各地政府要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规划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对于一些落后地区,应由东部沿海城市中组建技术支持队伍,帮助当地建设最基本的电子政务系统,并指导当地公务员学会操作与基本维护;同时,还要加强当地中小学校的基础信息技术教育、吸纳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到政务体制当中,为电子政务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其次,针对一些电子政务建设优秀的地区,要予以适当的激励与宣传表扬,鼓励情况相似的地区学习其成功经验。同时,还要以政策优惠等方式,促使当地信息技术相关企业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在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的同时,还能与当地信息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氛围。三是要从基础抓起,发展电子政务。如上文所述,电子政务的发展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与人口素质作为基础的,那么,缩小我国地域间信息鸿沟工作,就要先从发展落后地区经济与教育事业做起,而这两项工作都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因此,政府财政支出必须要向落后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倾斜,在帮助当地搞好经济教育的同时进行引导,必然能够从无到有地建立起完善的电子政务体系。(4)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各国在建设电子政务时都十分注重保护信息的安全性,为增强网络的防御能力还建立了配套的法律体系来予以辅助,对此,我国政府也应全面了解各个领域存在的不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来防止危害范围的扩大。一是提高信息网络的安全性。要对信息网络实行全面的维护与保障,就要制定客观、可行的信息网络安全保护计划,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建立统一、完善的信息网络联动机制,定期对信息进行检查、整改,确保信息时刻处于安全的状态当中。同时也要健全信息网络预警防治体系,强化实名认证等安全工作。二是要与互联网安全厂商合作,提高信息安全防范工作。虽然我国在军事信息安全领域一直具备优势,但是为了国家安全服务的,能够获得的资源与技术人才较为特殊,其防范措施难以为基层政府效仿。所以,应与国内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接触,使其能和政府本身的技术资源共同完成政府信息安全机制建设。三是要建立起完善的互联网安全密码证书体系,并将其与网站信用度评价进行挂钩。对于公务员而言,电子政务系统是其开展政务工作的平台,那么针对公务员登录时的安全密码认证就非常重要了,必须要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公务员的政务处理账号进行违法活动,从中获利。在此方面,可以通过应用动态密保、指纹认证等新技术解决。四是互联网信息安全建设,尤其是政务信息安全建设。必须要在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前提下开展,否则反而会阻碍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行,无法为公众参政议政提供必要的信息。

2.推进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创新

信息技术是电子政务的支撑点,而创新则是信息技术的灵魂。虽然我国信息技术水平远不如发达国家,但这也是我国信息技术创新的机会,只有创新电子政务管理,才是信息时代下的第一生产力。

(1)开放服务外包模式

就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发展趋势而言,未来的电子政务处理系统应具备下列特征:服务性、参与性与高整合度。而这类电子政务系统通常有两种建设运营方式:一是政府调动自身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开发,并购买服务器等硬件设备进行运营;二是将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及维护交由市场操作,即与互联网信息服务商签订合同,由该厂商负责软件开发与硬件支持,但系统的管理还是由政府人员进行的。当然,无论是哪一种建设运营方式,都能为公务员提供高效的政务处理平台,也能为公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的精髓在于开放性、互动性、服务性。所以,一个功能完善的、终端多样化的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要求电子政务系统的底层数据库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做到多动态扩展、数据云储存。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电子政务系统主要还是架设在网页中运行,虽然在政务公开工作上表现优异,但却缺乏互动性与服务性,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不足,也并未实现以政府为核心的在线多元公共治理结构。所以,为实现多元公共治理,方便民众参政议政;也为了将社会资源最优化配置,我国可以参考欧盟国家的范例,与民间企业共同开发多客户端的电子政务系统,使得公众无论是在个人电脑前还是在户外使用移动终端,都可以方便地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获取服务。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政企两者的行为,避免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权钱交易、挪用资金等贪腐现象。

(2)规范首席信息官制度

抑制虚假信息的影响和泛滥,要求政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及时、准确地权威消息。[5]从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得知,首席信息官在促进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此外,政府也应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科学管理,培养和招揽专业人才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在21世纪初期,美国政府就以针对电子政务的建设了相应的政策法案,确立了首席信息官的法律地位和在构建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这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产生了极大的促进意义,其中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我国政府学习。不过,当我们参考发达国家经验、建立CIO机制时,必须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贴合国情的发展规划,不可盲目复制他国成功案例。就目前来看,各地政府虽然在CIO机制建设上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但实效性却不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CIO是从现任政府领导人中任命,专业知识水平十分一般,又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来帮助CIO完成工作。同时笔者还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基层政府的信息办公室或是信息管理处都处于半运行状态,其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政府内部的信息传达与信息资源整合,并没有面向公众提供服务。此外,这些办公机构的信息工作也显得非常被动,缺乏主动协调各部门的意识与事权。要积极推行电子政务,构建无缝隙政府,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使公众享受网上办公带来的便利。[6]

(3)构建网络问政机制

健全相关网络问政机制是电子政务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而政务微博则是我国公众表达意见、诉求的公共途径,是政府提高公信力与群众满意度的有效方式。我国应在结合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客观、有效的政民互动长效机制,增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交流,改善官民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现实需求。网络问政作为新型的公共服务方式,是政府通过网络来收集民情、获取民意,以能够为政府决策制定提供依据的有效工具,主要措施如下:首先要开设公众留言窗口。以政府的名义在网站上开设公共留言窗口,对网民的留言要积极回复,及时解决民众的疑点难题。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问责机制,完善公众留言的交办制度,提高政务公开透明度。其次要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将现有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原有基础上,针对互联网特点进行微调,在公开政务信息的同时,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与群众间的桥梁,对政府权威、公信力有着很大影响,设置互联网发言人制度,能够体现出政府的亲民、务实的工作态度,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再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子政务考核机制。将各部门相互之间的工作评价、上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与民众对各部门的工作评价汇总起来,按不同的权重比计算,科学评价各级政府与职能部门的工作实效,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来自民间的意见建议,聆听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最急需的服务。总而言之,电子政务的服务性应体现在为民服务、解决民众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民众意见以足够尊重,创建服务型政府。

(4)开发创新服务模式

在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从电脑硬盘走向了云端、走向了千万个移动终端当中。它们将电子政务系统通过一个不大的客户端装载到手机、电脑上,并实时更新数据,实现了与民众全天候维系在一起的公共管理形态,收到了良好的实效,为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要注重技术上的发展与创新。发达国家实现全天候的电子政务平台,依靠的就是其开发的尖端信息技术,使政府工作人员能够实时与民众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进而提供相应的服务,并将这一流程记录下来,研究公共需求的发展趋势。同时,发达国家通常会开发适应不同终端、不同操作系统的客户端,但用的服务器与通信协议却是统一的,这在无形当中就省下了大量硬件重复建设的人力、物力。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各地政府、甚至不同部门之间所采用的硬件设备、软件开发环境都不尽相同,因此即便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很难做到协调一致发展电子政务。所以,按照我国硬件设施的普遍情况,开发具有普适性的软件系统,使不同经济、硬件水平的政府部门都能够协同合作。其次,要做好云数据、云运算工程建设。使民众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能够连接网络的终端,就能够查看到详实、及时的公共信息。同时,还可以有偿提供民间企业以实时连接数据的权限,使企业能够运用这些数据进行二次开发,涌现出大量便民的应用程序,例如:国家气象局向一些手机程序开发企业提供实时气象数据,而这些企业在这一基础上开发出了手机实时查看天气的软件,使公众能够充分享受到现代化、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再次,要加快我国“空中政务”建设,将电子政务系统无线化。这一工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政务的覆盖率与服务性,使公众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得到便捷的公共信息服务。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中都搭载有应用CMMB技术的移动电视广播,为民众提供单向的政策信息宣传,这是电子政务无线化的第一步。在未来,我国要应用移动WIFI热点技术,做到城市空间下电子政务系统的全面覆盖,农村地区重点乡镇覆盖;同时,为各种终端、不同操作系统提供相应的客户端软件,使民众在应用中提高公共参与积极性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改善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水平。此外,通过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研究,笔者发现,他们的硬件发展较软件更为超前,使得官方与民间开发的各种政务应用都能够及时在电子政务平台中启用,为软件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就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超前的硬件设施建设是不符合国内经济基础的,但却可以通过财政支出的适当倾斜,使现有的基础电子政务平台得到充分的运行保障,为我国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技术人才论文篇4

移动通信技术紧跟市场需求,明确岗位定位。移动通信技术培养从事移动通信运营和移动通信制造行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销售服务人才。毕业生能够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通信工程安装、调试、设备管理与维护,移动通信相关产品、检修、测试、营销工作。从事的岗位主要是网络优化工程师,基站运维工程师,室内分布工程师,数据传输工程师等。

2、我校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外国的办学经验和我校的办学特色

总结多年来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构建“专业知识+通识教育、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学校+企业、知识能力+技术技能”的新的培养模式,推进我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注重知识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发等,更加注重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并将此作为融会贯通学生有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将此转化为生产力。

3、构建新的教学环节

“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课”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以及“理论———模块实践———整体项目实训”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全面的校企合作,适应现代社会工作新需求的发展需要,合理的改革相关专业课程,并且与企业共建专业课程,加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和操作技能,还要有创新设计和开发能力。

4、积极促进教师团队的建设

教师队伍要强调学术和实践的统一。教师队伍要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研究,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循序渐进,在较短的时间里让教师的工作能力有了迅速地提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内容,知识更新变化特别快,尤其是通信领域,每一年都有很大的变化,前两年3G才刚刚普及,现在4G就已经飞速发展,所以作为老师也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要想给学生教授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老师也应该开展研究和科研工作,只有不断的总结研究,才能从课堂中,从教学中,从实践中不断反思,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师队伍中还聘请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学者到学校作为兼职教师,企业工程师经验丰富,具有丰富的项目实战经验,我校通过企业岗位需求和真实项目总结整合出适合学生训练的项目,由企业工程师带领大家一起感受工作中的项目特点和需求,加速学生的职业化进程。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针对移动通信技术的专业特色,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为社会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的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技术人才论文篇5

(一)学校与企业的“微”距离学校与企业间的“微”距离可通过远程技术来实现。现代远程教学是基于计算机网络而展开的,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技术进行集成交互和通信联系的教学方式。企业与学校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师生分离、非面对面组织教学的特点,突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使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传授知识。可以说,适时地运用现代远程教学可以更为便捷地完成校企间的联合教学,也节约学校和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

(二)企业的“新”活力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可以激发设计人才的创新思维,为企业输入“新血液”。现代的人机交互界面已经从传统的命令行式的交互向多通道、多感官式交互方向发展。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在信息传播者和受众间能实时交换信息,从而激起设计人才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设计人才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设计思维。创新设计思维正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人才“真”体验设计人才利用模拟教学方式实现教学过程的“真”体验。模拟教学创造出贴近学习内容的实践环境,让学习者在有情境、情绪的具象背景下学习。艺术设计教学具有抽象性特征,模拟教学法能化抽象为具象,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利用模拟教学的方法可以实现设计人才从学校到企业的自然过渡,解决学校艺术设计教学日益脱离实践的问题。

(四)校企间实时交流校企间通过视频会议进行“实时”交流。视频会议系统是通过视、音频和多媒体通信技术实现的、支持人们远距离进行实时信息交流与共享、开展协同工作的应用系统。视频会议能让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更直观。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实现校企间设计人才与专业老师、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实时互动,让校企双方有沟通信息、协调关系、保持平衡的桥梁和纽带。

二、在校企合作基地中,推动多媒体技术创新

在校企合作基地场所,校企双方为实现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学校实验室研究成果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如何在校企合作培养设计人才的同时,推动多媒体技术创新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基地建设中人才的多重定位在实行校企合作中,设计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是基地建设的主要方向。设计人才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企业中得到实践,实现产学结合,提高设计人才的就业竞争力。设计人才使用媒体技术可提升设计工作效率,新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更为设计提供便捷的手段。设计人才在媒体技术的帮助下不断进步的同时,也推动基地建设中媒体技术的创新:一方面,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产生已经不再只属于编程人员的工作了,要建立一个符合受众心理审美需求、符合人机工学、便于操作的媒体界面,需要基地在媒体建设上培养掌握设计理论、动画流程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设计人才本身就是媒体技术的受众,通过使用才知道媒体技术的优缺点,同时也知道自己真正需要怎样的媒体技术来为自己更好地服务,从而在多元化人才定位培养中促进基地多媒体技术创新。

(二)多媒体技术完善产学研基地的建立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不仅加强科研技术交流,也为学院的设计人才提供专业的实验基地。在基地里,双方可以就能够提高学院科研水平和企业自身的硬件、软件进行建设,而媒体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如2010年,中国科技大学与中科院声学研究所联合共建的“新媒体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旨在合作培养交叉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并为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提供网络新媒体技术与业务试验、测试环境,培养具备产学研用综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科技人才。

三、结语

在校企合作中使用媒体技术的趋势是现代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校企基地建设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高效、便捷地完成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推动媒体技术创新,以最终实现学校、企业、设计人才、媒体技术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持续地发展。

技术人才论文篇6

当前我国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所占比重较大,煤电铝、煤化工和资本运作方面的人才则比较缺乏,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企业缺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企业的次主业与辅业经营管理层主要是主业人员转岗担任,存在专业不匹配和经验不足的问题;随着煤矿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增大和产业范围的逐步矿大,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引进速度却没有跟上,对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使企业的生产一线后备力量不足。

二、强化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不断优化企业的人才管理机制和提高人员的职业化素养,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1.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化素养

一方面,煤矿企业建立全面、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学习激励计划,对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要从关注人才的数量向注重人才的素质提高转变,要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强化对专业技术人才岗位培训的力度与深度,从而满足煤矿企业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煤矿企业要依据自身发展的要求编制科学性、战略性的人才引进规划,采用市场化、社会化与网络化的引进方法,保持引进人才结构上的合理性与多元化。

2.实行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化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是企业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煤矿企业在坚持“精干、综合、效能”的组织机构设置原则下,要建立宏观战略控制的分层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单位的各级领导要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人力资源部门的战略地位,使其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前台;要不断强化对人力资源部门员工的政策、知识的培训和思想教育工作,树立服务理念,把维护公司利益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在专业技术人才选拔方面,企业要坚持民主推荐制度,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机制。

3.营造良好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环境

首先,煤矿企业要实行人才的科学分类管理。人才有层次与类别之分,各个煤矿企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也是有差异的,因此,企业要明确各类人才的工作性质,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从而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其次,煤矿企业要打破传统的单一人才观念。社会性是人才的主要特征,人才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煤矿企业要打破传统的单一人才观念,提倡重学历而不唯学历,始终坚持唯才是举。最后,煤矿企业要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用人、育人责任追究机制。煤矿企业的领导是主宰专业技术人才职业生涯的关键,因此,企业要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用人、育人责任追究机制,对因用人失察或失误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用人、育人的责任心。

三、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本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已经被提升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煤矿企业要积极探索适应未来发展的用人之道,建立完善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机制,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与稳定发展。

技术人才论文篇7

    一是各种舆论对“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宣传重视程度不够。技术工人的经济地位相对比较低,从理论上讲主人翁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体现。二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文化素质不高、没有技术的人,短时间内发了家。有技术无市场,不学技术照样能发财的“拜金主义”思想在相当一部分青年工人中占有一定市场。三是受官本位思潮的影响。企业中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员在各种待遇上远远比不上中层干部。四是技术培训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五是企业体制的改革,导致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提前离岗退休。

    以上种种原因,对青年技术人才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含量普遍下降。为此,应制定以下对策:

    一、强化宣传,营造重视尊重青年技术人才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宣传手段,鼓励和引导青工钻研技术,强调对学技术、练技能本文来自中国美术高考站,免费文章请登陆cnmeishu.com查看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比、学、赶、帮、超,刻苦学习技术的浓厚氛围。要广泛开展“技术比武”等活动,比武的成绩直接和奖金、住房积分挂勾。要大力表彰优秀青年技术人员,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推荐、评比和表彰形成制度,增强广大技术青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

    二、合理配置,建立健全青年技术人才的技能鉴定组织。要按行业的要求,制定出各工种技术等级标准和技术评定标准,建立有理论实际教学经验和考核鉴定职业技能的权威机构,量化考核内容,定期对技术青工进行等级考核和评聘,使技术人才得到合理配置,减少技术人才资源浪费,让青工走立足岗位成才的道路。

技术人才论文篇8

论文摘要:舞蹈学专业作为一个舞蹈理论专业,具有不同于技术专业的教学规律,其“引进”型的舞蹈技术课教材,目前已不能适应舞蹈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重新打造,“量身定做”。

才民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舞蹈学专业的舞蹈技术课应该以风格性与审美性训练为核心,使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将“练功”功能降至更恰当的位置。

本文从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结果的考查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对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建议,供关心舞蹈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专家和同行参考。

一、舞蹈学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舞蹈史论系在学院1996年的系、部调整中舞蹈史论系更名为舞蹈学系,下设舞蹈史论专业。经过2002年北京舞蹈学院教学方案改革舞蹈学系舞蹈史论专业的内涵进一步拓展正式更名为舞蹈学专业目前开设舞蹈史论专业方向。自85年学院开办舞蹈史论系至今已经培养出了85级、92级,95级、97级、99级等5届毕业生。

舞蹈学系在学院众多的院系中属于理论系舞蹈学专业本科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强调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文化水准开设的舞蹈技术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舞蹈技术课课程设置具有广而浅的特点。因而.对招生对象文化基础的要求高于对舞蹈基础的要求.生源多为普通高中出来的舞蹈专业特长生个别者为舞蹈中专生。舞蹈学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多从事舞蹈史论、舞蹈教育、艺术传媒和艺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在2002年北京舞蹈学院教学改革方案中,将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能够从事舞蹈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传媒编辑工作以及推展全民舞蹈教育的高等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舞蹈发展的历史和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以及较强的文字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达到四级英语水平:系统地掌握中外艺术史论、美学、心理学人体运动科学等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强调学生必须掌握舞蹈训练、表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能等等。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学内容,使学生具备了更为广泛、全面的基础和素质。目前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必修课程为34门选修课20余门其中有5门必修的舞蹈技术课。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使学生具有了较宽的文化艺术视野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从而也就进一步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口这些毕业生可以从事舞蹈研究、舞蹈教学、艺术管理、策划、编辑秘书等。到目前为止,走上教育岗位的毕业生也为数不少有一部分教育行业的用人单位,由于进人指标有限,希望进来一个人要一专多能既能担负舞蹈理论课教学又能教舞蹈技术课程所以目前舞蹈学专业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在艺校或普通大学中不但从事舞蹈史论教学,同时还从事着舞蹈专业技术课教学包括中国古典舞课中国民族民间舞课、芭蕾舞课现代舞课、实习剧目课等。

二、舞蹈技术课的现状与问题

从最初的舞蹈史论专业到目前的舞蹈学专业在其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除了开设大量的专业理论课之外同时开设了众多的专业技术课并且这些技术课程的选定呈现出一种全方位的布局突破了专业的局限,几乎涉及到各个舞蹈技术系的各门专业技术课包括中国古典舞课、中国民族民间舞课‘芭蕾舞课外国民间舞(近几届已取消)、现代舞课、编导课、实习剧目课等为学生广泛接触和掌握各种风格的舞蹈文化和舞蹈表演技能创造了条件。

但是长期以来该专业舞蹈技术课的课程建设却始终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目的和做法都不够明确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需要不相适应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目前呈现出来的矛盾主要来自教材、课时和生源这三个方面。

首先在教材方面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当初这些舞蹈技术课的开设属于“拿来主义”的“直接引进“型教材均源自于各舞蹈技术系表演专业的技术课经过逐渐调整和不断压缩而形成今天的结果口这期间虽经历任教师的不懈努力已经向舞蹈学专业的需要有所靠拢但一直未能脱胎换骨始终处于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未能彻底脱离舞蹈技术专业的特征未能真正与舞蹈理论专业的特殊需要相接轨其教学内容以及由此决定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未能实现由培养舞蹈表演人才向培养舞蹈理论人才的方向转换.出现了教材内容与教学需要两张皮的局面。

其次在课时方面,如果说在开办舞蹈史论专业之初,“引进“型的舞蹈技术课教材还行得通那是因为与之相配套的课时量给予了时间上的保证。由于当时学院正处于由中专改制成大学的初期舞蹈史论专业的舞蹈技术课课时量和课程设置基本处于中专状态并开始逐步向大学状态靠拢那时的特点是课时总量多、相对于现在来讲舞蹈技术课比例大而理论课比例较小。以85年课表为例:中国古典舞课课时最多时曾达到432节(4节*18周*6个学期)而芭蕾舞课则为360节【(4节*18周*4个学期)+(2节*18周*2个学期)】在这样多课时量的情况下,学生们的确从这些课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虽然学生所接触的教材与中国古典舞系表演专业相比较为有限但在好的班级中,学生们所掌握的教材也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在他们身上同样可以看见地道的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演和完整的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完成。这些对于他们充实所学的舞蹈理论知识增加对舞蹈的感性认识甚至对拓宽就业门路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自2002年北京舞蹈学院教学方案改革以来根据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为了使舞蹈学人才培养能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合理舞蹈学系在此后几年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了不断地调整使之进一步脱离中专状态而更加符合大学本科和舞蹈学专业的教学规律。这一过程表现为课时总量逐渐减少,理论课的比例逐渐上升,技术课的比例逐渐下降,中国古典舞课、中国民族民间舞课、芭蕾舞课、现代舞课、实习剧目课的课时都不断地被缩减,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其课时目前减到,44节(4节*18周*2学期),而芭蕾舞课则为180节【(6节*18周)+(4节*18周)】与85年相比中国古典舞课课时减少72/3(288节)芭蕾舞课课时减少了1/2(180节)。

在生源方面,由于该专业本身具有的理论专业的属性,决定了对教学对象文化基础的要求高于对舞蹈专业基础的要求。因而,其生源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普通高中理想一点的考生会有一点舞蹈特长和基础,而一点基础都没有的或者说声称有舞蹈基础而实际上等于没有的考生也为数不少这一原因使生源的舞蹈基础在整体上水平不高,也使舞蹈技术课的训练必须从较低的起点开始。另外,有个别考生来自于舞蹈中等专业学校,经过考试文化课达到了分数线而被录取这一因素又使生源的舞蹈基础呈现出高低极不整齐的情况给以班级为建制的教学和训练带来难度。而由于课时的大量减少,又使由于生源问题造成的这两方面的困难进一步加剧。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舞蹈学专业各门舞蹈技术舞课呈现出来的困难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明显所面临的矛盾更加突出。归纳起来在这些矛盾包括舞蹈技术课课程本身固有的实践性与学生学习专业理论性的矛盾、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包括由于课时不断减少而引发出来的教学形式和性质所需要的训练周期长与实际教学周期短的矛盾、教材容量大与课时少的矛盾;包括由生源问题而引发的课程难度高与学生基础条件差的矛盾、班级授课制与学生基础程度极不整齐的矛盾等等而其中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是一系列矛盾中根本性矛盾。对舞蹈学专业各门舞蹈技术舞课进行多方面改革有效地解决上述各种矛盾化不利为有利,使教学更加适应舞蹈学专业的特点与规律显得日益迫切。这就是本文撰写的目的,也是下一节所要探讨的问题。

三、对舞蹈技术课课程建设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对舞蹈学专业各门舞蹈技术课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对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课程建设的思考围绕舞蹈学专业“开设舞蹈技术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应该上什么内容、应该怎么上这几门课”的问题.在本节当中着重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舞蹈学专业开设舞蹈技术课十分必要。根据国家“培养素质全面、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的教育方针根据舞蹈学专业“培养出能够从事舞蹈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传媒编辑工作以及推展全民舞蹈教育的高等专业人才”和“学生必须掌握舞蹈训练,表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能”的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市场对“一专多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舞蹈学系历届和未来的毕业生多样化的就业去向舞蹈学专业有必要开设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编导和实习剧目等舞蹈技术课程。开设这些舞蹈技术课的意义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的内容在掌握舞蹈训练表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能的同时增加他们的舞蹈理论知识和舞蹈专业素质.获得对舞蹈的感性认识和体验进而提升其理论认识,为其日后所将要从事的舞蹈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的的明确是核心问题。

上一篇:养护与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道路勘察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