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产减少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0-18 16:57:23

流动资产减少的原因

流动资产减少的原因篇1

一、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基础

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具体地讲,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指从购买日起,3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较小的投资。

现金流量表有主表和附表,编制的方法,主表是用直接法,也就是直接根据每一个会计期间现金的流入和现金的流出,把每一笔发生的流入和流出归结到现金流量表的每个具体的项目中,这种方法是比较简单的,但工作量相对较大,而附表是主表的补充资料,编制的方法是用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点,计算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并且主附表编制的结果有以下几个关系式

1、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附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主表的净现金流量=附表的净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表编制的难点

目前多数资料都是说明用直接法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以及编制的难点解析,但对于更难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附表,研究的却颇少。笔者曾多年从事现金流量表编制及培训工作,在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人员培训的实践经验,发现大多数编制人员难于主附表平衡问题,尤其是用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财会人员最为苦恼之事,但准则与指南对此的规定与解释过于笼统,未详细阐述间接法原理,不利于财会人员深刻理解,在编制实务中造成许多误解和争议,使得多数财会人员不能彻底了解附表中的每一项目的含义。例如如何合理划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比如“财务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这几个损益项目,资产类“存货”、“经营性应收项目”、“待摊费用”和负债类“经营性应付项目”的这些附表项目的数据来源,部分财会人员生搬硬套,导致计算的结果与直接法不一致,而且很难查找原因。这些附表项目每一项不能正确理解,都会导致直接法与间接法计算结果不一致。

三、编制现金流量表附表的步骤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实践,感到编制现金流量表编制工作可分以下三步:

第一步: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净利润;

公式: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推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财务费用(仅仅是筹资、投资的利息支出部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损失-收益+投资损失-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

在上述公式中有的加上一些项目,也有的减去一些项目,其中加上这些项目的原因有

1、这些项目都是非经营活动的支出类项目

2、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减去了这些项目

3、现在需要把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净利润,所以要加上这些项目;

这里必须着重指出是财务费用这个项目,很多从业人员认为附表中财务费用的数据就是利润表上财务费用的数据,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在附表上财务费用这一项目的数据只是财务费用明细科目中反映的是筹资、投资的利息支出部分,其他数据均不在此反映。

减去上述公式中项目的原因有:

1、这些项目都是非经营活动的收入类项目

2、在计算净利润是地,已经加上这些项目

3、现在需要把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净利润,所以要减去这些项目

第二步:将经营活动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公式: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存货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的减少(减增加)+预提费用的增加(减减少)+经营性应付的增加(减减少)+递延税款的贷项(减增加)

以“+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为例,由“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表示加上以前未收回的现金,例如期初经营性应收账款800万元,期末经营性应收账款是500万元,说明收回以前经营性应收账款300万元现金。相反,就要减去,原因是期末经营性应收账款增加了,表明又增加了未收回的款项,但发性应收账款增加与营业收入有关,而营业收入又增加净利润,所以这些需要把这些没有真正收回的现金减去,符合现金流量表的原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式是建立在企业正常经济业务并且会计处理规范的前提之上,特别指出收入类科目发生全部记入贷方,费用成本类科目发生时全部计入借方。

在用间接法编制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只要是非经营性的就要剔除(加非经营性损失、费用,减非经营性收入)。2.只要是不增加或减少现金的要剔除(资产类的科目是用“期初-期末”,负债类的科目是用“期末-期初”)。3.有的虽然与损益无关,但属于经营性现金流量的要加上。4.有些经济事项涉及两个调节项月,注意不要重复调节或漏调。

为了更清楚的反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下面以表格的形式来说明现金流量表附表中每一项目的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现金流量表附表

附表项目数据来源取数类型项目原理说明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补贴收入-所得税收入类:贷方发生额

成本费用类:借方发生额企业本会计期间产生的净利润

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借方发生额加上这一项目原因是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核算是计入了营业外支出的明细科目中,而这些内容是投资活动产生的业务,但计算净利润时,是减去了营业外支出借方全部的发生额,我们计算附表的主要目的是要把净利润还原为经营活动的净利润。因为是投资活动使经营活动的净利润减少了,所以在这里需要加回来。

固定资产折旧主营业务成本-折旧费

经营费用-折旧费

管理费用-折旧费借方发生额这些数据只能从损益类科目中取数,原因是真正影响净利润的指标

无形资产摊销

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借方发生额同上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管理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借方发生额同上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借方发生额仅仅是筹资、投资的利息支出,不是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数据

处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营业处收入-处置固定资产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收入贷方发生额,

支出借方发生额加营业处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

减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

投资损失减收益投资损失

投资收益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加投资损失

减投资收益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完成第一步骤

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待摊费用期初-期末加:经营活动资产类科目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的减少(减增加)物资采购,原材料,物料用品,开发成本,低值易耗品,存货跌价准备,材料成本差异,燃料,包装物,材料成本差异,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代销商品款余额方向在借方的:期初-期末

余额方向在贷方的:期末-期初所有反映经营活动的都需要计算

经营性应收的减少(减增加)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收票据,应收国外账款,坏账准备,预付账款期初-期末这些项目必须是反映经营活动的内容,如果其下级明细科目中有反映非经营活动的,必须作相反的调整,即把此非经营活动明细科目“期末-期初”也计算在内

预提费用的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期初减:经营活动中负债类科目的增加减减少

经营性应付的增加(减减少)应付票据,应付账款,旅游结算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期末¬-期初这些项目更需要特别注意,下级科目有时往往反映是非经营活动的内容,需要把这些非经营活动明细科目的“期初-期末”也计算在内

递延税款的贷项(减借项)递延税款期初-期末

流动资产减少的原因篇2

一、间接法下补充资料调整思路的理论依据

分析填列法是直接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有关会计科目明细账的记录,分析计算出现金流量各项目的金额,并据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一种方法。

分析填列法的理论依据是会计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把这个等式按现金流量表的要求展开:

现金资产+非现金资产= 负债+实收资本+留存收益

注:“+”号表示增加,“-”号表示减少。

企业日常经营业务是影响现金流量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交易或事项都影响现金流量。影响或不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第一类: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包括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之间的增减变动),不影响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动。

如从银行提取现金,将现金存入银行;用现金购买两个月到期的债券等,均属于现金各项目之间内部的资金转换,不会影响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动,因此,不是现金流量表表达的内容。

第二类:非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非现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也不会影响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动。

如用固定资产清偿债务,用原材料对外投资,用存货清偿债务,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等,均属于非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不涉及现金的收支,不会影响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动,但属于重要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在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中要单独反映。

第三类:现金各项目与非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会影响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动。

如用现金支付购买的原材料、用现金对外投资、收回长期债券投资等,均涉及现金各项目与非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现金流量表主要反映这一类内容。

因此,现金净流量是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变动的原因涉及所有的非现金项目的变动,变动情况可细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引起的变动。

一个企业现金流量净额是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确定的。若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已根据收付实现制原则计算求得,那么,剩余部分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正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部分与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应当一致,存在钩稽关系。

二、间接法下利用会计等式对补充资料的调整规则

间接法是指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经营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调整不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收支项目,据此计算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一种方法。在我国,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中应按照间接法反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对正表中按直接法反映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互核对和进行补充说明。

利润表反映的当期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和计量的,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是按收付实现制确认和计量的。而且当期净利润既包括经营净损益,又包括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因此,采用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时,主要需调整三大类项目:

(一)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

为了准确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必须将属于投资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损益从净利润中剔出,不论其是否收付现金,均需调整,以求得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净利润。包括“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损益”项目;“固定资产报废损失”项目;“财务费用”中属于投资和筹资活动的部分;“投资损益”项目等内容。

(二)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

包括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为了准确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必须将权责发生制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净利润,调增减少利润的非付现费用,调减增加利润的非收现收益,即得到收付实现制下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净利润。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中影响净利润的部分,其他如待摊费用的摊销、经营性预提费用的增加等所形成的未付现费用等内容。

(三)属于不影响经营净损益但产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业务

为了准确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必须调整不影响经营净损益但产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业务,最终得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支付经营性预提费用、待摊费用,以现金偿还应付账款,支付预付款,收到预收账款,收到应收款,应收票据兑现,以现金购买存货等内容。

结合前面的等式,把调整的三大类项目进行归纳总结,具体调整规则如下页表1。

三、间接法下利用会计等式编制补充资料还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不需要支付现金的费用中调整内容应注意不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部分要剔出

如在填制“固定资产折旧”项目时,要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其中累计折旧中与在建工程对应的部分要剔除。

(二)在存货项目中应该根据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期末金额减去期初金额,增加数就从净利润中减去,减少数就在净利润中加上

因为存货项目属于非现金资产,与现金资产同在会计恒等式的左侧,所以存货项目与现金资产方向变化正好相反。但在调整该项目时必须剔除非经营活动导致的存货的增加或减少额,如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在建工程领用的存货等。

(三)经营性应收项目应该根据资产负债表的相应应收项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增加数就从净利润中减去,减少数就在净利润中加上

因为应收项目属于非现金资产,与现金资产同在会计恒等式的左侧,所以该应收项目与现金资产方向变化正好相反。但在调整该项目时必须剔除非经营活动导致的应收项目的增加或减少额,如收到长期资产抵偿应收款等。

(四)经营性应付项目应该根据资产负债表的相应应付项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增加数就在净利润中加上,减少数就在净利润中减去

因为应付项目属于非现金资产,与现金资产在会计恒等式的两侧,所以该项目与现金资产方向变化正好相同。但在调整该项目时必须剔除非经营活动导致的应付项目的增加或减少额,如以长期资产抵付应付款等。

(五)预提费用项目应该根据资产负债表的预提费用项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增加数就在净利润中加上,减少数就在净利润中减去

因为预提项目属于非现金资产,与现金资产在会计恒等式的两侧,所以该项目与现金资产方向变化正好相同。但在调整该项目时必须剔除非经营活动导致的预提费用项目的增加或减少额,如剔除筹资活动对应的预提费用中的部分。

四、间接法下利用会计等式编制补充资料应用举例

红光公司2006年度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有关资料如表2。

(一)资产负债表有关资料

(二)利润表有关资料

1.本年实现净利润400000元;2.本年计提折旧费用55000元,计入管理费用15000元,计入制造费用40000元;3.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35000元;4.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28500元;5.投资收益(出售短期投资损失)19000元;6.财务费用(银行存款利息)3000元。

(三)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编制

现金流量表(简表)

编制单位:红光公司2006年度单位:元

填制说明:1.属于经营活动但不需要支付现金的费用,增加数就加上,减少数就减去。

(1)坏账准备期末数减期初数即1000-1200=-200,减少数就从净利润中减去;(2)本年计提折旧55000元;(3)无形资产摊销35000元。

2.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收益就减去,损失就加上。

(1)营业外收入28500元,从净利润中减去;(2)出售短期投资损失19000元,从净利润中加回;(3)银行借款利息3000元从净利润中加回。

3.存货、应收账款和待摊费用属于资产,同在会计等式的左侧,增加和减少的变化与现金流量的变化方向正好相反,即:增加就减去,减少就加上。

(1)存货年末数减年初数即175000-140000=35000元,增加就减去。

(2)待摊费用年末数减年初数即4900-2800=2100元,增加就减去。

(3)应收账款年末数减年初数即175500-234000=-58500元,减少就加上。

4.应付账款、未交税金属于负债,同在会计等式的右侧,增加和减少的变化与现金流量的变化方向正好相同,即:增加就加上,减少就减去。

(1)应付账款年末数减年初数即175500-58500=117000元,增加就加上。

(2)未交税金(增值税)年末数减年初数即100000-50000

=50000元,增加就加上。

(3)未交税金(所得税)年末数减年初数即30000-40000=-10000

流动资产减少的原因篇3

 

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是在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和国际上普遍推行减税为主要内容的税改潮流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由于我国1994年税改时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因此,2004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拉开了新一轮增值税改革的序幕。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征收增值税的企业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呈现的背景下,具有短期减税功效的增值税转型方案对所有增值税纳税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实惠的刺激措施。全国范围内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购进的设备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一并调低,一般纳税人进入门槛下降,小企业税负普遍降低,增值税改革走进新纪元。 

 

2、增值税转型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我国的增值税将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由此不仅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特别是新的税收制度对企业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带来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处理相关业务时,从合理合法、可操作性等方面入手,对会计核算做相应的调整,以和新的税收体制相适应。 

2.1企业会计科目设置和会计核算发生的变化 

实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增设“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明细科目,并在该明细科目下增设“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等专栏。实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企业,应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新增增值税额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专栏,用于记录企业以当年新增的增值税额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转型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集中于会计政策的变化上。主要包括机器设备的计量方法,增值税缴纳方法与折旧政策,但增值税转型对会计核算的影响远不如此。例如:转型后由于增值税与所得税对企业当期及以后期利润的影响,由于将购入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计入抵扣范围,也将影响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以及还会影响到企业现金流量,财务状况等方面。 

2.2转型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假设某企业购入设备进行投资,该机器设备购入价款为8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36万元,此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为10年,不考虑净残值的情况下,采用平均年限法对其计提折旧,所得税税率为25%。 

在生产型增值税形式下,该设备购入所支付的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只能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固定资产原值为936万元,在这10年里,平均每年的折旧额为93.6万元,该费用冲减当期利润,即每年减少利润93.6万元,可使企业少缴所得税93.6×25%=23.4万元,10年少交所得税折合为现值23.4×6.1446(年金现值系数)=143.78万元。随着该设备的使用,它的价值逐步转移到它生产的产品中去,并且该产品的销售要交销项税额,这部分销项税额虽然不是由企业负担而是由该产品的购买者负担,但税务机关对该设备是重复计征了增值税。在消费型增值税形式下,本企业购入该设备的进项税额允许抵扣,不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固定资产的原值为800万元,每年的折旧额为80万元,该折旧额每年可使本企业少缴所得税:80×25%=20万元,10年少交所得税折合为现值20×6.1446(年金现值系数)=122.89万元。由于在购入时增值税已作进项税额抵扣,因此不存在重复计税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并没有负担增值税,另外由此少交了城建税9.52万元和教育费附加4.08万元。由上分析,具体对报表的影响分析如下: 

2.2.1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由于购入设备时对增值税的处理不同,将影响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及应交税费等项目。在生产型增值税下,假设购入设备当期的销项税额为140万元,则该企业应交增值税140万元,也就是说应交税费项目应为140+140×(7%+3%)=154万元而在消费型增值税下该企业则只交增值税140-136=4万元,就是说应交税费项目应为4+4×(7%+3%)=4.4万元,由以上分析可知,按照消费型增值税政策,在当期增值税能完全抵扣时,转型后较转型前,资产负债均按照抵扣金额减少,而净资产不变,此时为企业减轻流动资金压力的政策效果表现明显,节约了货币资金。 

2.2.2对利润表的影响 

投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一次性全额抵扣,使得当年少缴城建税9.52万元,教育费附加4.08万元,合计13.6万元,在利润表上体现为“营业税金及附加”这个项目减少13.6万元,但增值税转型后固定资产原值由原来的936万元变为800万元,由此少计提了折旧136/10=13.6万元,直接影响利润表中“管理费用”项目减少13.6万元,两者都会导致企业利润总额增加13.6+13.6=27.2万元,多交所得税27.2×25%=6.8万元,使得利润表“净利润”增加27.2-6.8=20.4万元。 

投资以后年度,就只会由于折旧额减少影响利润表中“管理费用”项目减少13.6万元,导致多交所得税3.4万元,净利润增加10.2万元,由此分析与固定资产价值直接相关的利润表项目是折旧费用,即管理费用。由于增值税政策的转型,使得固定资产的原价降低,折旧费用相应减少,营业利润增加,利润总额增加,固定资产的不含税价格越高,折旧率越大,对利润表尤其是对净利润的影响越大。 

2.2.3转型前后现金流量表项目的比较 

按照经济活动的性质不同,现金流量表项目分为三类: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在生产型增值税政策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规定,购买固定资产的所有支出均计入投资活动下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而改按消费型增值税处理方法后,购买设备时支出的现金则需分项列示。其具体列示方法及理由举例说明如下: 

续前例,购买设备造成现金流出936万元。采用消费型增值税政策后,上述现金流出中,800万元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其余的136万元尽管是伴随固定资产的购置而支出,但是却作为经营活动中增值税税额的抵减部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规定,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800万元应作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列示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而确认为进项税额的136万元应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项目。考虑到原有现金流量表项目中均不包含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这一内容,并且该项现金流量一般较大,根据重要性原则,应对此内容单列项目“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进项税额”表示。具体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进项税额136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800万元。由此造成现金流量表中以下项目的值发生变化: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新增加一个现金流出项目“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进项税额”,其数额为新确认的进项税额数。在新确认的进项税额能全部抵扣的情况下,由于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等额减少,因此“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没有变化,“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亦没有变化。在新确认的进项税额只能部分抵扣时,由于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只按照抵扣数额减少,因此,“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按照未抵扣掉的进项税额数增加,“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亦按照未抵扣掉的进项税额数减少。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的值在转型后较转型前减少,减少数额为新确认的进项税额数,“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以同样数额减少,“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以同样数额增加。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项目。在新确认进项税额能全部抵扣的情况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项目的值在转型后较转型前增加,增加数额为新确认的进项税额数;在新确认进项税额不能全部抵扣的情况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项目的值按照可抵扣的新确认进项税额数增加。 

 

3、增值税转型的企业财务对策分析 

 

增值税转型是国家实施减税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企业应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充分享受增值税转型带来的税收优惠。因此,在这次增值税转型过程中,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3.1采购固定资产应尽量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 

增值税转型会对企业投资产生正效应,使企业存在扩大投资和设备投资的政策激励,从而对企业收益产生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对除房屋、建筑物、土地等不动产以外的购进固定资产(包括接受捐赠和实物投资)、用于自制固定资产(含改扩建、安装)的购进货物或增值税应税劳务,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才能享受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的政策。如果购进时不能分清固定资产用途的,也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待明确购进固定资产的用途后,再最终决定是否能够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 

3.2采购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时机的选择 

当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必须考虑固定资产的购进时机。一般来说,购进企业在出现大量增值税销项税额时期购入,这样在固定资产购进过程中就可以实现进项税额的全额抵扣。否则,若在一定时期,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大于该时期的销项税额,则购进固定资产就会出现一部分进项税额不能实现抵扣的现象,从而降低固定资产抵扣的幅度。因此,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必须对固定资产投资做出财务预算,合理规划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期分批进行固定资产更新,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与企业财税目标的相互配合。 

3.37采购固定资产时最好购买成套设备 

企业购买需要安装的设备,设备有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后就能抵扣进项税额,但是安装过程中追加的辅助材料、发生的人工劳务费,是企业自己发生的,辅助材料若是外购并取得增值税发票就可以抵扣,但劳务费部分肯定无法抵扣。因此,企业在购买设备时最好购买成套设备,如果需要安装,最好由对方提供安装服务,运输费、安装劳务费等费用包含在一次供货价格中签定购买协议。 

流动资产减少的原因篇4

继2009年10月,希腊宣布当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超过12%以来,2010年欧洲各国相继出现信用评级下调和出台财政紧缩计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2011年5月16日,美国财政部声明,美国联邦政府已达法定的14.29万亿美元公共债务上限;如果国会不能在8月2日前提高公共债务上限,美国将面临债务违约风险。2011年8月6日上午,国际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由AAA调降到AA+,专家预计,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可能引发全球大崩溃,远甚于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如果持续恶化的欧美债务危机得不到有效控制,世界很可能被拖入新一轮金融危机之中。本文将以2008年开始的上一轮的金融危机为背景,将危机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原因分析,以其能为企业应对新一轮金融危机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影响分析

(一)金融危机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状况 虽然理论界对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界定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2007年4月新世纪房产破产为开端,以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作为金融危机恶化的标志。本文将金融危机期间界定为2008年7月1日—2009年6月30日,并以2008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作为危机前期、2009年7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作为危机后期进行对比分析。为了分析金融危机下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状况,本文从国泰安数据库选取了2008—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各个季度的现金流数据,剔除数据不完整、异常数据及金融类上市公司,最终样本为957家上市公司。

(1)金融危机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平均值分析。由表1可以看到,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投资活动净现金流(绝对值)、筹资活动净现金流及现金净流量在2008年第一季度~2008年第四季度不断上升,但是在2009年第一季度企业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都出现了大幅下降,随后又不断上升。即企业在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前半期现金流量不断增加,在金融危机后半期受影响较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均大幅下降,而金融危机后,现金流又开始上升,企业经营、投资、筹资活动恢复活力。金融危机前后企业经营性、投资性及筹资性现金流的趋势可以用下图1来表现,即三大类活动趋势均呈现斜N字形,其中的低点即是2009年第一季度——金融危机后半期。

将现金流形式严峻的2009年第一季度与上一季度对比可以发现,样本的957家企业2009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减少240649058.63元,减少63.6%;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减少543459057.83元,减少84.1%;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减少290941042.69元,减少90.0%。

(2)金融危机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为负值的企业的个数分析。表2数据与表1数据大致相符,特别是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首先,在金融危机前及危机前半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值的企业不断减少,但2009年第一季度(即金融危机后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负值的企业的个数急剧增加,由2008年第四季度的208家增加到382家,增幅达到83.7%,而随后又不断减少。投资活动的变化中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半期,投资活动净现金流为负值的企业个数有一定的减少,即继续进行投资活动的企业有所减少,转而进行了投资回收,固定资产处置等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为负数的企业个数在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增加,但变化不是特别明显。

(3)金融危机前后为负值的现金流量总和分析。表3数据显示,现金流量负数总和在金融危机后半期也大幅下降,相对于2008年第三季度,2009年第一季度企业的经营性、投资性、筹资性净现金流量的降幅分别达到了39.5%,82.5%和10.5%。将表2与表3数据综合考虑,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后半期,现金流为负值的企业数量增加,而现金流负值总和下降,平均来看,现金流为负值的每家企业的现金流(绝对值)大幅下降,企业经营、投资、筹资活动均不活跃,受影响较大。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的影响 由表1、表2、表3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变化规律最为明显:金融危机前,现金流不断上升,甚至在金融危机前半期,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直到金融危机后半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急剧下降,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整体受损,许多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甚至由正转负,企业入不敷出,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其次,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在金融危机后半期急剧下降,企业收缩了权益投资和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最后,筹资活动净现金流下降最为明显,降幅达到90.0%,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更为谨慎,提高贷款标准、降低贷款额度等使得企业融资环境恶化,企业无法从外部获得资金以解决经营问题,外部融资受限最终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的影响途径分析

(一)从现金流入角度分析 企业筹资活动及经营活动一般都能够给企业带来正的现金流,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筹资活动、经营活动的现金流转变缓,企业现金流情况恶化。下面就从企业融资和经营角度来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查找金融危机对现金流的影响途径。

(1)导致企业融资能力下降。金融危机下,企业外部融资能力受限,融资成本增加,现金流动变缓。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银行贷款条件更加严苛。虽然我国金融市场相对封闭,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但是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融资环境也受到影响,我国金融机构放贷更加谨慎,虽然政府为刺激经济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企业融资面临“宽货币、紧信贷”的问题。二是抵押物价值被低估,企业贷款能力下降。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降低其风险,往往会低估抵押物价值,一般只评到70%,但是融资能力的下降使得企业贷款能力大幅下降,资金需求更加紧张,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三是担保公司受到很大冲击。在危机中,一些担保公司“自身难保”,受到很大冲击,担保机构和银行合作几率不高,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四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下,融资成本迅速上升,风险急剧放大。金融危机同样也影响民间资金对企业放贷的信心,对企业惜贷或提高放贷利率,降低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

(2)导致企业订单减少。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消费需求减少,使得企业订单减少,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减缓,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流转。目前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已高达60%,在我国,GDP的40%左右是靠出口拉动的,因此,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产生了很大冲击。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月增加,我国出口从11月开始首次出现了负增长,11月份我国出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12月份我国进出口1833.3亿美元,下降11.1%;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需求,国外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行业都遭到了重创。国外市场连本国产品都无法消耗,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更是大幅减少。

(3)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另外一个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是应收账款的增加。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许多跨国企业倒闭或陷入困境,而我国很多出口企业与这些企业有业务往来,我国企业就存在很多应收款项无法收回,尤其以沿海地带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最为突出。由于我国劳动力比较廉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比较有优势,这些公司大多追寻国外广阔的市场,产品大量出口,但此次的金融危机,使得这些企业受到了重创。因为这些企业的主要客户大多数是国外公司或企业,很多企业未能预料到金融危机的发生及其广泛的影响,未能及时转变其经营方向,因此国外大多数客户和市场的断绝,使得这些企业难以生存。甚至有很多外国公司破产倒闭,使得很多货款无法收回,这对我国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统计,我国出口商平均坏账率约为1%,而2008年同期坏账率已经高达3%。太多的坏账造成了很多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难以维持下去。我国有巨额账款损失在了这次金融危机中,而出口型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害最深。

(二)从现金流出角度分析 企业投资活动通常以负的现金流表示,特别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投资风险加大,投资成本增加,可能导致投资无法收回,这就更加剧了现金流状况的恶化。另外,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下面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金融危机对现金流出的影响。

(1)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了美元持续贬值,使得国际原油、矿产资源及有色金属等基础性原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扬上涨,从而造成了我国基础性原料价格和下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扬,增加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大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二是企业促销力度加强等造成的期间费用增加。金融危机造成我国企业产品销售困难,订单大幅削减,企业为了更多地销售产品,往往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出量随之增加。

(2)导致企业投资热情下降。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企业投资。由于金融危机存在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人们对风险的厌恶普遍上涨,降低了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国内外经济研究机构都下调了对世界经济增长和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这影响了大多数企业的投资热情。受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目的影响,在不确定性不断增大及未来投资收益预期不佳的情况下,企业肯定会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由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中大部分是自筹资金,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市场景气,企业利润高的时候,投资就会快速上升,反之下降。金融危机使得企业投资利润下降,投资减少。另外,此次金融危机减弱了部分中国出口企业的投资能力,中国出口企业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自身发展受到影响,投资能力也减弱了。

(三)从现金流流转周期角度分析 从现金流流转角度分析,库存增加,应收账款增加,银行催款,使得现金循环周期变长。现金循环周期计算公式如下:现金循环周期=存货转换期+应收账款转换期-应付账款递延期=生产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平均付款期。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产品需求减少,企业库存增加,存货周转期变长;国外企业纷纷陷入财务危机,应收账款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遥遥无期,应收账款转换周期增长;银行等贷款机构、供应单位抓紧催款,企业应付账款递延期却未见变长。由于以上三方面原因,企业现金循环周期变长,企业资金流转不畅,容易导致企业现金不足,资金断链,甚至破产清算。

四、新经济形势下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应对策略

(一)严格企业现金流预算控制 通过编制经营性现金流预算,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各项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与流出进行预测和估算,确定现金的余缺,并合理安排现金的流入与流出,适度预留现金余额,引导各项现金平稳有序地发生,从而实现对现金流缺口的事前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避免发生现金流危机。特别在金融危机下,现金流转紧张,企业更可以通过编制现金流预算表,合理安排现金流入与流出,可预防现金流危机的发生。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快现金流转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经常会采用赊销的方式,然而赊销是一把双刃剑,赊销虽然能够提供企业销量,但与此同时也占用了企业本可以利用的资金,如果大量赊销可能会造成资金无法回笼。而在金融危机下,这个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国际环境的恶化企业被迫给予产品的下游买家更多、更长的采购账期,形成了企业更多更长的应收账款。因此,企业有必要在赊销和维护经营性现金流良性循环之间作出合理抉择。本文认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应做到:明确责任,严格奖惩,建立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必须是财会部门与销售部门的有效配合,即明确双方的责任,严格奖惩;限制赊销额,避免盲目赊销:对于新、老客户及信用好、信用差的客户采用不同销售方式;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包括制定归还应收账款的期限、现金折扣和折扣政策等内容。

(三)加强存货库存管理,减少现金流出 存货的增加意味着现金流净额的减少,存货的减少意味着现金流净额的增加,存货与现金流净额呈现反比例关系,因此控制存货对维护和改善企业现金流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存货额度要坚持以销定产、以产定供原则。即根据预期销售量倒推确定产品生产量,然后按照产品生产量倒推确定原辅料的采购量。供、产、销环环相扣,可以有效改善存货积压,促进资金有效循环,改善企业现金流状况。信息化给企业存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根据订单的多少,方便快捷地对存货供给进行指导和调度。

(四)控制生产经营规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抑制现金流出源头 一是控制生产经营规模,避免过度扩张。一般来说,经济低迷时期,企业应贯彻“稳字当头”的策略。根据市场动向,精炼主业,暂放副业,回避高风险领域,以免过度扩张,保证企业财务正常运作。二是企业也应采取有效措施开源节流,控制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才能维护现金流的良性循环。

(五)积极拓展对外融资渠道,弥补现金流缺口 对外融资的方式有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担保融资等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便利有选择性地运用。同时,企业可以有效地利用政府政策积极地开展对外融资,弥补现金流缺口。

参考文献:

流动资产减少的原因篇5

关键词:可利用水资源 气候变化 地表径流 地下水补给 作物需水量

河北省是全国最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1/6,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河北省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六五”、“七五”期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包括河北省在内的华北地区水资源进行了勘查、评价、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近3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经济活动的大幅度增加,对水资源的可利用数量、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愈来愈大。因此,在新一轮水资源评价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变化的影响,以便对水资源的数量作出准确的、符合实际的评价。本文主要论述环境变化对河北省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影响。

1 气候变化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1.1 气温变化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引起河北省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河北省42个气象台站的资料统计[1],20世纪50-60年代,全省年平均气温的增幅大部分台站为0.1-0.6℃;60-70年代,年平均气温的增幅多为0.1-0.7℃;70-80年代,增幅多为0.1-0.6℃;80-90年代,全省各站年平均气温的增幅为0.2-1.2℃,其增幅最大。在近50年的时间里,从50年代到90年代,河北省各地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2-2.1,全省平均上升了1.0℃。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50年代最低,90年代最高,其中80年代以来升高最快。统计资料表明年平均气温升高(变暖)主要是由于冬季平均气温升高及最低气温升高(夜间温度升高)所致,而夏季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白天温度)变化较小。

若不考虑其它气象因素的变化,气温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温度升高使水体的蒸发量加大,蒸发强度提高。无论水面蒸发、土面蒸发、叶面蒸发,还是潜水的蒸发,气温的升高都会使水的消耗量增加,造成人们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数量的减少。水面蒸发主要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土面蒸发、叶面蒸发、潜水蒸发除都受气象因素影响外,还分别与土壤供水能力、作物生理状况、地下水位埋深等因素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气温升高对其产生的影响最为重要,是造成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还需加强其定量关系方面的研究。50年代以来,河北省气温随年代逐渐上升,80年代以来上升最快,往往是高温干旱同时出现。高温加剧了旱情,使农田需水量增加;高温也使城市生活用水量增加,加大了城市供水的负担。高温干旱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1.2 降水量变化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根据河北省1112个测站的资料统计[1],全省平均降水量从50年代至80年代逐渐减少,减幅为79.7mm,平均每10年减少26.6mm其中山区比平原区减幅大;90年代后有所回升,但仍比50年代少62.1mm(表1)。资料统计表明,50-90年代,全省除个别站点年平均降水量有所增加外,绝大多数站点平均降水量随年代增加而减少。冀东沿海、太行山北部、冀南平原大部及怀来、遵化等地减少100mm以上,其中邯郸、青县等站点减少150mm,其它地区一般减少几至几十毫米不等。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可利用水资源的数量主要是指可以恢复再生的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以及土壤水资源量。由于土壤水资源不能被人们直接开发利用,主要为植物所吸收,对人类来讲是一种间接资源,并且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对此进行准确评价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进行区域水资源评价时,主要考虑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量主要是指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并按流域进行计算;地下水资源量主要是指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的淡水(矿化度M<2g/L)资源量,并按地下水含水系统(或水文地质单元)进行评价。河川径流量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量,其次为山区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补给量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表水、以及其它含水层的越流补给,而地表水补给和越流补给归根结底都来自大气降水的补给。因此,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大气降水量的多少。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它们的最终补给源头只有一个——大气降水,因此,大气降水量的减少是导致河北省可利用水资源紧缺的根本原因。

2 地下水超采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2.1 地下水开采状况

河北省是一个开采利用地下水为主的省份,近年来,地下水开采量达160多亿m3/a,地下水实际利用量占全省水资源利用量的75%-80%,地下水总量约有85%用于农田灌溉,全省地下水开采井数量达70多万眼,使河北省成为全国拥有开采井数量最多的省份,地下水开采量居全国之首。

回顾近半个世纪以来,河北省地下水开采量由小到大,开采深度由浅至深。据有关资料统计[2],50年代,全省地下水以开采孔隙潜水为主,开采深度为10-15m,地下水开采量约30多亿m3/a,井灌面积约67×104hm2,地下水处于平衡状态。60年代,地下水开采仍以孔隙潜水为主,开采深度20-40m,开采量约50亿m3/a,井灌面积近133×104hm2,地下水仍处于平衡状态。70年代,在山前平原出现潜水-承压水混合开采,井深达到60-80m;在平原区,开始大量开采深层承压水,开采深度为200-250m。这一阶段地下水开采量达到约110亿m3/a,其中河北平原地下水开采量约100多亿m3/a(其中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约10多亿m3/a),农田抽水井达57万眼,其中深井达8万眼,井灌面积达到233×104hm2,这一时期地下水水位开始区域性下降,并出现若干水位下降漏斗。80年代,全省地下水开采总量达130亿m3/a,其中河北平原地下水开采量达120亿m3/a(其中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约20亿m3/a),配套机井约60万眼,井灌面积达287×104hm2,开采深度为170-350m。90年代,全省地下水开采总量达160亿m3/a,其中河北平原地下水开采量约135亿m3/a(其中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约30亿m3/a),开采井达70多万眼,井灌面积约280×104hm2,开采深度为250-380m(见表2)。

2.2 地下水超采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河北省从80年代以来,全省地下水开采量约140亿-150亿m3/a,其中河北平原开采量约120亿-130亿m3/a,深层地下水开采量20亿-40亿m3/a,一般每年超采达15亿-23亿m3/a,最高年超采约30亿-40亿m3/a。根据1985-1995地下水开采资料[2],浅层地下水超采面积17715km2,其中严重超采区域1780km2,超采量为15.6亿m3/a;深层地下水超采面积4.3万km2,其中严重超采面积3.1万km2,超采量为8.9亿m3/a,合计超采24.5亿m3/a。因此,区域地下水位产生大幅度下降,其中河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普遍下降5-15m,深者达20-30m;深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20-40m,深者达40-50m。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域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山前平原的中南部地带,而深层地下水超采区域较集中分布在京津以南的中部滨海平原.

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和超采,不仅造成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持续下降,同时在开采强度较大、用水集中的城市地区出现了规模不等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河北平原从70年代初期形成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并且逐渐

转化为常年性漏斗,到1995年为止20多年时间里,形成发展为20多个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其中浅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山前平原及其与中部平原交接地带的城市附近,至1995年共有常年性漏斗10个;深层地下水位下降漏斗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中部至滨海地区,有常年性漏斗12个。据观测资料,规模较大的是石家庄漏斗,冀枣衡漏斗和沧州漏斗[3]。

石家庄漏斗是浅层潜水疏干漏斗,中心位于石家庄市,自1965年到1990年,漏斗中心水位埋深由7.57m下降到37.22m,漏斗中心水位累计下降29.65m,平均每年下降1.2m,1990年漏斗面积达338km2。冀枣衡漏斗主要是深层承压水漏斗,中心位于衡水市,该漏斗形成于70年代初期,自1972年至1990年,漏斗中心水位埋深由20.98m下降到56.84m,漏斗中心水位累计下降35.86m,平均每年下降2.24m,漏斗涉及面积达4032km2。沧州漏斗是深层承压水漏斗,中心位于沧州市,从开发初期的1965年到1990年,中心水位下降总量为82.08m,平均每年下降3.28m,漏斗面积达1415.2km2(详见表3)。

河北平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占地下水总补给量的,近70%。70年代以来,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河北平原大范围内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位埋深大幅度增加,包气带大幅变厚。我们知道,包气带是连接大气降水与地下水的中间纽带,包气带对大气降水具有一定的拦蓄作用。因此,进入包气带的降水并没有全部补给地下水,而是大部分被包气带吸收转化为土壤水,并以土面蒸发和叶面蒸腾的形式向大气排泄,进行水循环。据有关资料,河北平原总降水量约有70%以上都转化为土壤水,另一小部分向深层渗入含水层,转化为地下水。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数量除与大气降水的多少、包气带岩性、植被覆盖生长情况、前期土壤含水量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包气带厚度有关。在相同条件下,包气带厚度愈大,则包气带拦蓄滞留的大气降水就愈多,大气降水通过包气带补给地下水的数量就愈少。因此,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特别是太行山山前倾斜平原的补给区,包气带厚度的增加,是造成地下水补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包气带厚度的增加,会使更多的大气降水被包气带所吸收,导致地表产水量减少,从而导致地表水资源的减少。从而,造成可利用水资源数量的减少。

3 地表径流变化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3.1 地表径流的变化

河北省的河流,分属于海河、滦河、辽河和内陆河四个水系。海河流域面积最大为12.46万km2,滦河流域面积为4.64万km2,辽河支流流经承德地区东部,流域面积0.49万km2;内陆河流域在张家口的坝上地区,河道以内陆湖泊为归宿,面积1.18万km2。据河北省水利厅资料,50年代,全省径流总量为199亿m3/a,入海水量为86.4亿m3/a;80年代,全省径流总量为81.3亿m3/a,入海水量为13.2亿m3/a。与50年代相比,目前全省河川径流总量、入海水量大幅度减少(详见表4)。

在水利工程方面,建国后,河北省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目前,山区已建成由河北省管理的大型水库18座,中型水库38座,小型水库1086座,总库容112.9亿m3。由于北京、天津镶嵌在河北省境内,另外还有海河水利委员会管辖的潘家口、大黑汀、岳城3座大型水库,北京市管辖的官厅水库、密云水库,以及天津市管辖的于桥水库。这些水库控制山区面积达85%,控制山区来水的90%。这些水利工程大都建成于60年代初以前,70年代中期以后趋于正常运行,80-90年代全省地表水利用率达70%,部分地区达90%以上,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已超出常规,并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3.2 地表径流的变化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地表水资源的数量是以地表径流量来表征的,由于70年代以来地表径流量的减少,直接导致地表水资源量的减少。另外河北省由于地表水利用率的提高,50年代以来入海水量一直处于逐年减少的趋势,造成平原区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数量愈来愈少,地表水环境愈来愈恶化。70年代以来,随着一大批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时空分布特征。目前,河北平原河流几乎全部断流,有河皆干,有些仅在丰水年的汛期短时间有水通过,使得原来沿河常年接收地表水补给的地下水,现在无地表水补给,或仅在汛期短时间内有补给,造成沿河地下水补给量的极大减少。

由于地表水资源的严重不足,不得不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目前地下水利用量占总用水量的70%。70年代以来,由于地下水的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包气带厚度增加,造成地表产水量减少,地下水补给量下降,农田蒸散量加大,水资源危机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4 粮食产量变化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4.1 粮食产量变化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到1998年底,全省有耕地648.46×104hm2[4]。建国50年来,全省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水浇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总产量和单产逐步提高。到1998年底,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63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38.8×104hm2。70年代以来河北省粮食产量总体来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粮食总产1970年为1272.5×104t,1980年为1522.4×104t,1998年达2917.5×104t(单产6170kg/hm2),为1970年的2.3倍。从图1可见,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果园面积自80年带中后期以来也有了较大的增长。

4.2 粮食产量的变化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作物产量的提高除了与作物品种、土壤水肥管理措施有关外,还与农田腾发量(作物需水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作物产量水平愈高,作物需水量就愈大,消耗的土壤水分就愈多,作物产量的提高是以消耗更多土壤水为前提的。研究表明[5],华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夏玉米的需水量ET与作物产量Y之间的关系如下:

在相同降雨条件下,作物产量水平愈高,产生的地表径流以及对地下水的补给就愈少,因此,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也是河北省可利用水资源减少的原因之一。

另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建筑物、道路的修筑、绿化程度等也会对地表产流、地下水的补给产生一定的影响。

5 结论

(1)环境变化及其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是复杂的,其中气候因素:降水量减少、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等,导致地表产流下降、地下水补给减少、农田蒸散加强,是造成河北省可利用水资源减少的根本原因。地下水超采所引起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直接影响地表产流及对地下水的补给,是造成河北省可利用水资源减少的主要人为因素。

(2)在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农业是用水大户,占用水量的70.4%(1997年)[6],河北省地下水利用量中约有85%用于农田灌溉。随着河北省粮食产量的提高,特别是河北平原粮食产量水平的提高,必然造成作物需水量增加,蒸散加强。粮食产量水平的提高不但直接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和土壤水分,而且造成地表产流下降和地下水补给减少,是造成河北省可利用水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3)水资源是一种可恢复再生的资源,环境变化对其恢复再生量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环境的变化,水资源在数量上也是动态变化的,特别是7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加强等因素,河北省可利用水资源量处于减少的态势。在新一轮水资源评价中要充分考虑这种变化,特别要加强“四水(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定量研究。重点加强地下水位大埋深(大于10m)条件下,地表产流、降水入渗系 数、以及作物产量水平提高对水资源量影响方面的实验研究,以提高新一轮水资源评价成果的精度,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郭迎春,张广录,阮新,赵玉斌.河北省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荒漠化的影响[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7(2):67-70

2.陈望和等.河北地下水[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1-8,492-516

3.张宗祜,沈照理,薛禹群等.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35-60

4.许月卿,李秀彬.河北省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J].资源科学,2001,23(5):28-32

5.沈振荣等.水资源科学实验与研究––––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相互转化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36-239

6.王道龙.建设我国节水高效农业的战略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3):31-35

Influences of 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on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in Hebei Province

Abstract: 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and the influences on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are complicated. According to a great number of statistical and survey data since the 1950s, the data that were analyzed indicated that the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in Hebei Province trended towards decreasing during the last 30 years as the variation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activities increasing. Precipitation reducing and air temperature rising are the basic cause of leading to the water resources decreasing. The continual lowering of groundwater level, which was created by the excess development of groundwater, not only caused surface runoff decreasing but also made groundwater recharge lessening. The level increase of crop output directly consumed a great lo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soil water, simultaneously had farmland evapotranspiration strengthened, and also brought about surface runoff and groundwater recharge decrease. In the new turn of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the influences of 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on the water resources will be fully considered.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f surface runoff,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impact of crop output increase on water resourc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arge groundwater depth will be reinforced,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fruit precision of the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of the new turn.

Key words: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Climate change, Surface runoff, Groundwater recharge, Crop water requirement

References

1.GUO Ying-chun et al. Influences of chronological variation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water resources and desertization in Hebei Province [J]. G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 2001, 17(2): 67-70

2.CHEN Wang-he et al. Underground water in Hebei Province [M]. Beijing: Seismological Press, 1999, 1-8, 492-516

3.ZHANG Zong-hu et al. Evolution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in North China Plain [M].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0, 35-60

4.XU Yue-qing, LIXiu-bin. Analysis of dynamic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s of farmland in Hebei Province [J]. Resources Science, 2001, 23(5): 28-32

5.SHEN Zhen-rong et al. Water resources scientific experiment and research –––– Atmospheric, surface, soil and ground water interactions [M]. Beijing: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2, 136-2,!39

流动资产减少的原因篇6

[关键词]农村 义务教育 闲置资产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14-02

一、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产的界定及构成

(一)学校教育闲置资产的界定

学校教育资产是指学校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从广义上讲,学校教育资产包括学校所有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从狭义上讲,学校教育资产一般指学校的固定资产部分。教育闲置资产,是指校地、校舍、校园、运动场地和附属设施,因使用的人数减少、规划设计不当、管理使用不当、建筑法规限制、维护经费不足、年久失修等致使全部或局部有多余、使用效能不佳或长期未能使用的状态。本文中涉及的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产主要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由于学生人数的减少,全部校园长期不再使用的固定资产中的不动产,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和树木等。

(二)学校闲置资产的分类

本研究依据闲置资产的类型,结合陕西省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产的实际,将闲置的资产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土地。土地主要包括校园内空地、运动场地、道路、操场、农(林)场、池塘沟渠、周围对外通道和植物园地等。第二类:房屋、建筑物及附属物。是指学校拥有占有权和使用权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包括办公用房、教学业务用房、食堂、校办工厂等;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雕塑;附属设施一般包括房屋及建筑物内的电梯、通讯线路、输电线路、网络线路、水气管道等。第三类:树木。主要包括学校校园的树木,属于学校的农(林)场的树木、森林,属于学校池塘沟渠的树木,学校植物园的树木以及学校对外通道的树木等。

二、农村义务教育资产来源构成

(一)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的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村义务教育以乡、村投入为主的阶段(1986~2001);第二阶段,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以县为主的阶段( 2001~2005);第三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共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阶段(2005至今)。

(二)农村义务教育资产来源构成

通过我们对陕西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产的统计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是以乡镇为主的多渠道投资体制,资产形成从来源上看,有以下七个渠道:一是村民集资;二是村委会投资;三是个人捐资;四是单位捐资;五是希望工程投资:六是财政投资;七是其他投资。

三、农村义务教育资产形成闲置的原因

出现农村义务教育资产闲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理论上讲,大致有六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使用人数的减少而形成的教育资产闲置;二是由于规划设计不当造成的教育资产闲置;三是由于管理使用不当造成的教育资产闲置;四是因建筑物受法律限制不能使用造成的教育资产闲置;五是由于维修经费不足无法使用造成的教育资产闲置;六是因年久失修不能使用造成的教育资产闲置。总体看来陕西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产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人数减少和规划不当两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从主观与客观方面对上述两个原因加以具体分析。

(一)形成农村义务教育资产闲置的客观原因

农村义务教育入学人数减少是形成义务教育资产闲置的客观原因,义务教育入学人数减少包括绝对人数减少和相对人数减少。绝对人数减少是指因人口出生率降低而导致的入学人数自然减少,相对人数减少是指那些原本在农村学校上学的儿童由于其他原因未在原校入学而导致的入学人数量减少。具体表现为:

第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导致学校入学人数的绝对减少。随着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出生率已经大幅下降。我省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急剧下降,三十多年来,全省少生人口1200万,由于生育率降低,农村就学儿童数量总体下降。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入学人口数量减少,一些农村校舍闲置未用。

第二,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儿童数量不断增多,导致入学相对人口数量减少。从1994年以来,虽然全国中小学入学率呈逐年提高,但陕西省小学的学生辍学率却整体上升。据《陕西省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期统计监测报告,陕西省小学女生辍学率自2000年以来居高不下,2005年小学女生辍学率0.71%,几乎是2000年女生辍学率0.36%的两倍。

第三,外流就学人数增多导使我国农村中小学入学人数相对减少。以前的义务教育相关政策规定,儿童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村学校生源的稳定。但随着我国入学政策规定上在户籍方面的放宽及农业人口向城镇区域流动加快的趋势,农村外流生源逐年增加,这客观上减少了在农村学校就学的人数。外流就学儿童一般指两类。一是农民工随迁子女选择在城市就学。农民工把孩子带去城市就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于城里的学校比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高,提供的教育设施更全面,他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更高质量的教育。根据陕西省劳动部门2007年的统计,全省当年劳务中带子女随迁的人数达16万人。二是择校热。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吸引了部分原本属于农村学校的生源。在农村学校大量出现“空校”的同时,不但部分县城城区初中生源人数猛增,教学条件较好的小学更是生源爆满,这就使教育资源相对优越的学校负担加重。学生流入异地就学,必然使原发地学校的入学人口减少,造成原学校资源的闲置。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是造成农村中小学学生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城乡教育质量差距有扩大的趋势。由于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的教育经费严重缺乏,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学校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质量较低,学生家长对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失去信心。

(二)形成农村义务教育资产闲置的主观原因

1.“普九”行政推进,校舍建设过于盲目。在现有的闲置校舍资源中,大量是“普九”时盲目决策导致的。1990年后,“普九”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全国各级教育部门为达“普九”评估标准,制定了相当强硬的规定,很多地方集资数十万元办一所小学。但没多久,学校便难以维持,新建设的校舍和教育设施大量闲置,决策的盲目使本来就严重紧缺的农村教育经费大量浪费掉。

2.农村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使不少校舍成为闲置资源。政府为了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各地均对农村中小学实施了“裁撤并”的措施。“撤校并点”大体开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九时又搞过第二次,2000年开始的“撤校并点”实际上已经是第三轮。“撤校并点”必然使一部分校园闲置。1990年至2008年,陕西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包括教学点)减少了21594所。到2011年,陕西省中小学校数将减少到10680所。

我们应该承认,在农村教育资源紧缺的地区把那些规模小、生源少、办学效益差的教学点或村小学撤掉,在乡镇中心集中办学,这符合规模效益原理,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但问题就在于“裁撤并”不能不考虑农村教育的实际,搞一刀切。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小学阶段,上学距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上学孩子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同时,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如果上学距离太远,家长就不得不每天接送,必然增加家长们的负担。“裁撤并”要让孩子集中住宿,这样有助于教学和管理。可是,十多岁的孩子身心都未发展成熟,生活自理能力、自控能力都相对较差,非常需要有大人和家长的照料、关爱和呵护,而以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显然难以完成如此重任。

【参考文献】

[1]项宁国.刍议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资产处理问题.教育财会研究,2006年03期.

[2]张勇成.农村教育资产流失现状根源及其思考.中国农村教育,2005年06期.

流动资产减少的原因篇7

关键词:借贷记账法;历史演变;教学方法;加减记账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154-02

一、前言

学好会计的基础关键在于理解并掌握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严重背离了人们的常识和习惯,其历史原因在于此法在演变并引入我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够准确不够严谨的翻译。因此在很多教科书中,“借”和“贷”仅是一种记账符号,仅仅表示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如下“法则”:资产(含成本、费用)增加记“借”,减少记“贷”,负债、所有者权益(含收入、利润)增加记“贷”,减少记“借”。这样既不能让学生了解会计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也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含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现金流向法、债权债务法和资金流向法,三种方法都可以从借贷记账法的历史演变中找到渊源。这些方法虽然赋予借贷记账法比较具体的会计含义,但是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足甚至错误。本文基于历史演变的视角,梳理了借贷记账法中的各种教学方法,最后提出了另一种简单易学的加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历史演变

一般认为,最早的借贷复式记账法源于13-15世纪的经济比较繁荣的意大利城邦国家。在公元1211年,作为意大利比较成功的城市之一佛罗伦萨,就出现了关于记账术语的记载采用动词“didare、di avere”的银行账簿。这两个动词中的前者表示“应收的”,指债权,后者表示“应付的”,指债务。公元1406年巴尔巴里戈商的账簿中则采用了简练的“a”和“per”。在威尼斯方言中,a与per是债权与债务的意思。钱商记录经济业务时,如果某人将货币存于钱商处或偿还货币给钱商,即货币从某人流出钱商,则此人债权增加或债务减少,并将金额记在某人名下的a;如果某人从钱商处借走货币或取出存于钱商处的货币,即货币从钱商流入某人,则此人债务增加或债权减少,并将金额记在某人名下的per。任何时点上某人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取决于a与per的累计差额。如果累计a大于累计per时某人是债权人,否则为债务人。凭借a与per两个记账符号,钱商可以很好地记录下他们四种金融业务:债权增、债务减、债务增、债权减四种情形,归根结底就是从某人处流出和货币流向某人的两种基本情形。

到了1494年,意大利学者卢卡·帕乔利所著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出版后,曾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不同语言的国度广泛使用。卢卡·巴其阿勒总结推广的复式簿记,正是当时已臻于最完美形式的威尼斯簿记。他在著作中总结的复式簿记的“原理”和“规则”,像“盘存企业的资产;根据盘存结果在账簿上登记原始记录;记录交易;过入分类账;填写过账摘要;编制试算表以查核记账过程的正确性;结清虚账户并通过损益账户转入资本账户等”,与今天的会计实务几乎是一致的。帕乔利讲道:“为了顺利地获取关于债务和债权的资料,应努力把自身业务纳入应有的秩序之中。因此……进行核算是为了弄清楚债权和债务的数额”。同时……在所有交易事项均已记录以后,还应加设一个“损益”或“利得与损失”虚账户,并将该账户的余额结转到“资本”账户上。这说明:复式簿记并非一种纯粹的记账技术,它具有很明确的目标,即:不仅为商人及时地提供资产、负债信息,而且还要及时地提供损益信息。帕乔利在记账符号的选择上用意大利语的debito(债权)和credito(债务)分别取代了方言的per和a。这种用debito、credito记账首先风行意大利,之后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debito和credito,英语中随之被翻译成debit、credit。

1873年,日本从西方引进卢卡·帕乔利的debito、credito记账法。日本著名明治维新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在他的一部名为“帳合之法”(记账方法)的译著里,首次将debit和credit被翻译成“借”与“贷”,其中“借”是从某处“借来”,因而形成债务,“贷”是“借给”,因而形成债权。这一译法尊重了西文的原义,被不断继承和弘扬。

借贷记账法在中国的传播分为两个阶段。中国学者蔡锡勇编著的《连环账谱》是我国第一部介绍和研究借贷复式簿记的著作,书中未使用“debit”和“credit”作为记账符号,而分别译为“该收”和“存付”,全书既参照意大利借贷复式账法的基本原理,又吸收了我国传统收付账法之精华。继《连环账谱》之后,我国留日学者谢霖与孟森合作以日本学者森川镒太郎所著之《银行簿记学》为蓝本,编纂一本部门会计著作《银行簿记学》,结合银行业务直接用日文“借”、“贷”翻译成中文“借”和“贷”。但汉语中,“借”是借进和借出的意思,“贷”也有借人或借出之意。“借”、“贷”记账法字面意思这一翻译,导致中国会计人在一开始接触会计时,就无法从字面以上明白这两个记账符号的真正含义。

三、借贷记账法的三种教学方法

目前国内关于借贷记账法的教学,呈现比较混乱的局面。其原因在于借贷记账法在演变和传人我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够准确不够严谨的翻译。比如a和per最初表达现金等值的去来运动,后来对于任何会计主体经济活动都可以抽象为一去一来的等额资金运动,应该用意大利语中的类似“去”和“来”的单词来翻译,却被翻译成了debito(意为债权),credito(意为债务)。意大利语的debito和credito,英语却翻译成debit(有Have的意思)、credit(有Give的意思)。日语里虽理解为“入”和“出”的意思,却被翻译成“借”(债务)与“贷”(债权)。在汉语里,又用同义的“借”与“贷”来翻译日语。现在,我们只好把“借”与“贷”诠释成单纯的符号。针对这种现状,除了前言部分中的死记硬背法之外,国内教科书中还出现了三种具有代表l生的教学方法。

1 现金流向法。邵享林等(1998)提出:“凡是涉及现金流出的业务,如向借主的借出和向贷主的归还,则都记为借”,“凡是涉及现金流入的业务,如从贷主的贷出和借主的归还,都记为贷”;“只要是现金的流出,就都记为借,而只要是现金的流入,就都记为贷。”类似于a与per的记账原理。但这种说法它仅对收款、付款交易的“现金”或“银行存款”相对应账户的记账才是正确的。而“库存现金”和“银行账款”账户的记账,现行的借贷记账法实际上按增加(流入)记“借”方,减少(流出)记“贷”方,与现金流量方向正好相反。而对不涉及现金的转账分录,又根本不体现现金和现金流量的方向。现金流量(方向)规则无法自圆其说,不是借贷意义的合理、统一的解释。

2 债权债务法。借表示债权,贷表示债务。一些学者认为,“借”最初是反映了记在借主名下的借出款项,表示债权(应收款),“贷”是反映了记在贷主名下的收进款项,表示债务(应付款)。类似于debito和credito记账。但是,在今天的会计系统中,除了债权债务外,还有财产物资、所有者权益、甚至还有损益类科目的存在。比如“借:原材料;贷:库存现金”能理解为企业对原材料的债权,对现金的债务吗?又比如本年利润就不能这样理解了,贷方本年利润理解为企业的债务相当别扭,企业利润越多反倒变成负债越多,那企业都不要去扭亏增盈而是努力减利增亏好了。对损益类科目,也不适合这样来理解。可见“借表示债权,贷表示债务”也不是借贷意义的合理、统一的解释,多数科目都不能这样来理解。

3 资金流向法。冯篆宝(2001)认为:“资金的位移,借为资金运动的终点,贷为资金运动的起点”。“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对所要记账的账户,“借”表示资金“流入”该科目、“贷”表示资金“流出”该科目。类似于日本的“借”和“贷”记账。对大多数的分录,资金流向说都很贴切、直观,特别是只有资产、费用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的分录。但是涉及收入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分录,说资金从贷方流到借方,就不那么好理解了。例如一,确认收入,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资金从主营业务收入流向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应该增加却减少了;例如二,结转损益类,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余额应增加却减少了。或者是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资金从管理费用流向本年利润,利润应增加而减少了。所有涉及收入、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分录,都会出现类似的无法作出合理解释的情况。这些分录从表面直观来说都是资金从借方转入贷方。因此,资金流向规则似乎还是不能合理解释借贷记账法。

四、另一种教学方法:加减记账法

另一种教学方法,姑且叫作“加减记账法”,是利用会计的等式推导出来的加和减的计算方法。会计等式是对各会计要素的内在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所作的概括表达,作为借贷记账法的核心原理,综合了静态等式和动态等式。目前在许多教科书上扩展成综合会计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进一步地也可以表述为: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0 (1)

(1)式中,资产和费用的符号为正,用加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符号为负,用减号表示。当金额增加时,用加号表示;当金额减少时,用减号表示。这五个会计要素中的账户,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通过加减符号的运算后,如果为正数,其发生金额计入借方,如果为负数,其发生金额计人贷方(见下表)。加减记账法中,借表示金额增加,用加号表示;贷表示金额减少,用减号表示。比如,收到资本金200万元,银行存款是增加数,故计入借方;同时实收资本增加,在(1)式中,却表示为减号,故计入贷方。

流动资产减少的原因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 循环物流 3R原则

    循环经济的宗旨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是当前国际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我国已明确要发展循环经济,走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

    循环经济的产生及基本理论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

    1.污染严重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早期的人们片面追求GDP增长,只注重产品输出量,却忽视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短短的几百年里,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各种污染已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这不仅妨碍了经济进一步发展,更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2.滥用资源导致不可再生资源濒于枯竭。人们一直认为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短浅的意识导致了资源被过度开发和粗枝大叶的利用,却忽略了对新资源的恢复措施。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形成的缓慢性,资源消耗的速度高于再生的速度,同时自然界的自恢复能力远低于当前的污染力度。因此,只有不断的重复利用地球有限的资源并尽可能少的排放有毒废弃物,人类的文明才能得以维继。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了“循环经济”。主张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资源的循环式经济。

    (二)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它与传统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明显不同。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其后出现的“生产末端治理”模式的物质流动方式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而循环经济是对现有资源精细、清洁、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要求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来进行。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形势达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和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减量化原则就是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使用自然资源,实现对废弃物产生的源头控制;再使用原则是指尽可能地延长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周期,延缓废弃物的产生;再循环原则以生产绿色化为目标,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无使用价值的废弃物,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背景下循环物流的特点

    物流是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相互连接的桥梁,其受到循环经济的约束而产生了循环物流。循环型物流从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以形成资源循环、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系统。

    (一)整体性是循环物流最基本的特征

    它要求将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注重物流系统的全局利益而不是局部利益。由于早期人们对效益悖反认识的局限性,使得物流各职能相互各自为政,因而传统物流造成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局面。这是与循环经济模式相抵触的,因此循环物流不是各个物流功能要素简单的叠加,而是从系统的角度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合理配置,最终实现资源消耗和污染的减量、物流效率的提高和物流总成本的降低。

    (二)循环物流具有双向性

    物流是物品实现价值的必然手段,也是支撑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性产业。不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和销售风险,降低包装、库存、运输等成本要依靠物流,而且废弃物品的回收再利用等也要靠物流来实现,因而传统的只有正向的单向物流远远跟不上循环经济的要求,必须建立合理的逆向物流系统,使其与正向物流系统构成完整的物流大系统。

    (三)循环物流要求行业标准化

    有些废弃物品的零部件的再使用需要标准化才能实现,同样的,循环物流各要素要实现无缝链接、资源高效率调配也需要物流行业标准作为支撑。物流行业标准化包括托盘规格的统一,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的统一等。

    循环经济发展中循环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技术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在物流活动的过程中也应当在不影响物流效果的基础上减少资源的耗费同时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因而进行物流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它包括:对包装技术创新,以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使包装材料无害化和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率;对现有运输策略、规范进行创新、改进,减少运输里程、提高配送效率;研发新型的绿色交通工具,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开发新的仓储技术以减少物品损失,同时减少物流仓储系统本身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开展绿色流通加工,在提高加工效率和材料使用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二)建立有效的逆向物流

    循环经济下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式是闭环形式。在现实生产、生活中,传统的物品仅仅正向的流动方式显然无法达到物质、能量闭环流动要求,这就要求人们积极开展逆向物流。狭义的逆向物流是指对那些已经废弃的产品再制造、再生以及物料回收的过程。广义的逆向物流除了包含狭义的逆向物流的定义之外,还包括减少使用资源,而通过减少使用资源可以达到废弃物减少的目标,同时还能够使得正向以及逆向的物流有更高的效率。

    (三)构建完善的物流系统

    从系统理论来看,如果物流子系统各自为政,必然使得各子系统的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但不一定是整体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从整体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能够使得物流各项功能子系统紧密协作,以共同的目标引导其最终实现整体效率最优、节约资源等。合理、高效的物流系统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物流环节的协调,而是在社会范围内建立绿色供应链或绿色虚拟企业等。

    (四)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的运作具有比分散的自营物流运作有较明显的优势,更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包括:减少基础设施投资和专业化工作人员的配备,从而减少资金和资源的浪费;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专业化服务企业,器械设备精良、管理专业化,因此单位耗能低、污染排放量小且运作效率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工作汇总了很多企业的物流活动,可以较容易的实现共同配送、提高设备利用率等,同时可以实现规模经济。

    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利用其广泛的物流网络、循环运输的优势,帮助构建生产经营企业的“逆向供应链”,为企业提供废旧产品的回收、回流甚至分解、处理等服务。

    循环物流是应循环经济要求而产生的,同时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循环物流的绿色化技术和系统化运作方式使得物品在更顺畅的流动的同时节约了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最重要的是它为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提供了保障,从而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的3R原则约束着循环物流必须向着可持续目标发展,必须在保证三大产业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做到每个环节的绿色化,和整体合理化。看起来这只会增加物流成本,但实际上也为物流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领域,如逆向物流等。

    参考文献:

    1.章寿荣.循环型物流业发展对策思考[J].江苏商论,2003

上一篇:城市治理水平范文 下一篇:高血压的健康管理范文